教育的乌托邦 之一
上一楼,我们刚刚分析了一线特级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生疏,文章刚刚投出去,又看到了另一篇有关教育学者的报道。虽然是调查报告,调查对象虽然是一线教师,调查的设计者和分析者却是教育学者。无疑,从问卷的设计到分析,都有他们的鲜明印记,不排除存在有意引导调查对象,结论先在的问题。
因此,我们将这个调查看成是教育学者的一次演讲,对之进行解剖。我们的评论貌似对一线教师的言论进行评点,实际上是对教育学者的含混思路和不切实际的主张,提出我们的严厉批评。
教育不需要构建乌托邦,教育的未来在教师的手里。
实行十周年 不足三成教师对“新课改”成效满意 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4日
《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显示
不足三成教师对新课改成效满意
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了近10年。日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新课改的实施现状以及教师们对新课改的评价进行了网络调查,并发布了《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
近日,记者采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中心主任吴霓,对该报告进行了解读。
不到1/10教师认为“减负”有成效
“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回收问卷8213份,对其中由中小学教师填写的3740份问卷进行统计,受调查教师覆盖了全国29个省市区的城乡各级教师。
数据显示,74%的受调查中小学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63%的受调查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了积极开展。
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调查显示,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占比52%,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占比26%,以讲授式为主的仅为22%。
形成对比的是,教师们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评价不高,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教师占比3.3%,“满意”的教师占比21.3%,即仅有1/4受调查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表示满意。
杨东平介绍,新课改的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减少课程深度,拓宽课程广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正确的趋势。然而,新课改是否改变了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高达73%的受调查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47%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31%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在促进素质教育方面效果“不明显”,仅有8.5%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对学生负担有所减轻。
调查报告认为,除了外部环境及配套机制有待改善外,新课改的推进方式也造成了教师们“认同高、评价低”的现状。报告建议:探索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自下而上的改革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无疑是最美妙的前景。然而,目前看来,难度不少。政府和教育管理者是否真的听到了一线的呼声?听到了呼声,能否找到解决办法,是一个悬念。这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的改革,需要教师有什么样的反应,恐怕多数的一线教师未曾认真地思考过。如何自下而上地推进新课程改革,这个论题应该抛给所有一线教师。如果有人很自负地认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下面我们就有问题在等着大家呢。)、上下结合的新课改推进之路,政府以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支持等保障条件为主,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新课改在农村和高中学校实施较差
吴霓认为,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形成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需要具备职业热情和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新课改后形成了以地方为主、国家为辅的教师培训模式。调查显示,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教师为8.5%,但教师对培训成效表示“很满意”的仅为7.8%。
杨东平认为,目前,教师培训存在时效不高、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容易导致培训“不解渴”。对此,吴霓建议,可以建立专家引领、立足实践、区域发展过程及时交流和总结等培训机制,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针对教师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调查显示,新课改在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有62%的老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报告建议,应联系撤村并校、农村教育的萎缩之状,选定部分农村地区开展新课改试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教学的实际问题。
针对课改的“城乡差距”,杨东平和吴霓均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吴霓称,农村教师的培训应在经费、机会、城市优质学校的帮扶等方面获得政策倾斜。杨东平表示,东部农村教师更易于获得城市的优质资源,且东西部农村教学面临的问题类似,以东部农村教师培训西部农村教师可列入探索路径。
此外,调查发现,教师们认为小学的新课改开展最好(占48.4%),初中次之(占20%),高中的成效较差(占8%),表明越迫近高考,新课改的实施情况越差。
“评价和考试没有变”成改革最大阻碍
(自下而上改革的问题来了。想过改变机制的权力在自己手中吗?想过这种期待政策的心理是一种依附、缺乏能动性的表现吗?在教育、启发学生的能动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要有能动性?)
(评价机制和考试制度的改变,需要教师的参与。政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不是么?不要说某些政府部门或部分教育管理者顽固。想一想当年的农村大包干改革,想一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历史的从来都是群众。教师作为一线群众,与其仰望苍穹,心生焦虑,呼唤改变,不如踏实积极试验,摸索出新的机制来。)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应该想一想,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是为了不改革。为什么,改革的目的,不在于建设出一套完美的机制,包括评价和考试在内,而是改革理念,齐聚精神,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那是建立在教师主动性基础之上的。教师的主动性是第一步,没有主动性,何来主体性?主体性凭什么实现?
(靠机制来改变教师的教法,既缓慢,又非情愿,且不说评价机制和考试机制难调众口,即使让所有人都满意,教育的乌托邦里,还是存在如何理解教育的问题,如何掌握教育教学技巧的问题。因为没有真正认同教育改革理念。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的乌托邦》项目首先要纠正的错误之一。)
报告罗列了新课改的主要问题,其中,23%的教师认为“评价和考试没有变”,居首位。另有18%认为“教育资源不足”(网络资源相对缩小了城乡差别,手机上网更是提供了大量资源,农村教育如何用,这是一个问题),17%认为“师资培训跟不上”(如何培训,包括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内容,要首先弄清楚),教师能力不足(这是培训的目标,能力高低是其次,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契合新课改精神。当年民师教出来的农村娃,如今挑大梁的人才比比皆是)、领导工作不力(这与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政治现实有关,与教育本身无关,如果把领导当成教师,或是领导来自教师,这一问题归在教师能力不足范筹)、推进速度过快(没有考虑到教师的接受)等也在影响新课改的实效。 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课改的一切理念与目标最终将会落空。报告建议,当前需要注重对评价与考试制度的研究,探索能够结合实践、适宜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特点的评价方式。
对此,杨东平认为,新课改实施为时尚短,其效果也只在近年的高考中有体现,此前的考试制度依然是“拿分数说话”,课改效果自然不能体现。杨东平说,江苏等几省近年来试行的学业水平测试,能够在高考成绩基础之上为高校提供学生平时成绩、表现等信息供参考,至少对于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大体清晰的方向。
同时指出,教材改革是新课改中的核心内容,(政府和教育管理者主导,确立了一国的教育政策方针之后,核心问题就是由什么人来贯彻实施的问题了。当然,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要靠政策来培养,工资待遇方面是重点。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如果有广泛认同——这一点是肯定的,本报道已经指出,高认同,那么,改革的核心任务,就应该是改变教师的旧有观念,由此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认同之后,如果没有接受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没有化为切实的行动,其他一切恐都无法改变。教师的观念没变,教材编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同时牵涉巨大的经济利益,最易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应当建立由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家长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并且建立由校长、教师、专家及社会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健康的教材选用机制倒逼教材改革,促进教材出版的良性竞争,斩断教材利益分配链条,而不是重新回到由一家出版社一套教材一统天下的时代。(专业研究者不能缺席,教学研究人员与专业人员都要出席,像语文教材,没有文学家和文学研究人员的参与,显然是不行的。参与要真参与,如今已经有了示范。教育不是封闭的系统。需要全方位的合作。事实已经证明,由特级教师主导编写的教材,经验上占优势,由高校专家主导编写的教材,体系上更完善。而如果两相结合,恐怕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