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陶梦

[【辩证轩】] 陶梦和陶夫人的教育实证研究点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7: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时评:以分数为导向,语文课注定落寞
www.jyb.cn 2011年09月22日 作者:赵勇锋   来源:光明日报
  耗时3年研制的“汉语能力测试”将于10月试点实施,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测试的实施和推广,潜移默化地提升参试者对母语的认同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此背景下,关于母语水平下降的担忧再次被推到台前。面对语文课在“中小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名单上名列榜首的现状,众多业内专家不断地呼吁,反思现行的语文教育。“到底语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用“轰轰烈烈而又孤单寂寞”来形容中小学语文课的现状,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一方面,针对语文教学的讨论名目繁多,语文课改一浪接一浪,语文教材换了一套又一套,然而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语文课在中小学仍是长期不受孩子们欢迎,甚至有学生戏称语文课等于“睡觉+打鼾”。语文课为何如此落寞?如果带着这个问题去咨询身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便会发现些许缘由:考分。

  语文教育的功利性使语文课变得无足轻重和没有趣味。俗话说,“分分,学生的命根”。对学生而言,在中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总成绩才是制胜之道。而语文学科的功底需要日积月累,且语文学科考试成绩的偶然性相对较大,很多时候即便付出了努力也未必能考好。因此,很多家长都会认为,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语文学科上,不如在其他学科上见效快。正是出于这种应试策略的考虑,久而久之,很多学生淡漠了语文课。

  而语文教师也无法逃脱考分的遥控。很多时候,讲课生动精彩、备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未必能出成绩。然而,“分分”更是“老师的命根”。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始终贯穿“考试重点”,以“庖丁解牛”的精神将一篇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在这种情况下,再优美的文章也毫无美感,汉语到处流淌的诗意也荡然无存。于是,一面是学生不重视语文课,一面是语文课了无生趣、乏善可陈。在这样的夹缝中,语文课堂又怎能不令人昏昏欲睡?

  面对语文课的尴尬现状,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现行的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的考查内容和考核方式。至少,当王蒙再去“试水”高考试卷,请让他及格,当原作者遭遇以其文章命题的阅读理解,请不要让他惨淡收场。此外,教学方式也需反思,教师应该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与独立思考精神。至少,孩子们不应该一看到小蜜蜂,就只想到农民伯伯。不能让孩子们从小学到高中,经历了12年的母语教育后,连四大名著都不知道。(赵勇锋)
http://opinion.jyb.cn/mtzl/201109/t20110922_45500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4: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最终教给我们的,是生活

http://opinion.jyb.cn/gnjy/201109/t20110916_454252.html

www.jyb.cn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庄靖   来源:新闻晚报
  每一次语文教材的变脸,都能引起人们不小的关注:前几年民国老课本的热销,今年上海书展上新中国语文老课本的亮相,现在则是“走近鲁迅”成了上海初三语文课本八个单元中的一个。语文课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除了它是一门重要考试科目的教材之外,更因为它还身兼其他科目所无法承载的功能:时代的缩影、文化的传承、审美的趋势、生活的趣致,等等。也因此,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能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绝对会在教材之外。

  我现在还能记得自己的小学课本,“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朗朗上口,一个个字节在嘴巴里伶俐地翻滚。那时年纪小,只知道懵懂地喜爱这些文字和美感,直到初二的一堂语文课,才真正向我打开了文学的大门。初二语文课本中,有一节课文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断,但并没有被划入学期重点。我清楚地记得,我的中年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对我们说:“今天老师要跟你们分享一下老师最喜欢看的一部小说《红楼梦》,也许你们现在不能全部听懂,但是,这可能成为你们爱上文学的一个好开端。”这是我第一次听一个成年人郑重地提到“爱情”这两个字;我还记得老师说,“红楼梦”这三个字一起出现,最早是在陈子龙写给柳如是的诗中,“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班上有个女生叫“任雨雯”,老师说,这个名字很好听,但意思说不通,因为“雯”虽然是雨字头,但它的大概意思是“有花纹的云彩”,只有晴天才会出这种云彩,所以贾宝玉心爱的丫鬟叫做“晴雯”。老师夹叙夹议,洋洋洒洒,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多年之后初中同学聚会,看到任雨雯时,我发现仍然有很多同学,能记得这几堂“脱轨”的语文课。

  事实上,可以不那么“正规”,可以稍微“脱轨”,正是语文课的引人入胜之处。就拿鲁迅作品来说,几十年了,在十来岁的中学生心目中,鲁迅一直是个横眉冷对的斗士形象,语文老师则使劲解释鲁迅何以把“年轻”写作“年青”。这样的语文课,其实根本没有让学生“走近鲁迅”,老师能不能告诉学生就是这样一个鲁迅,写过“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呢,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呢?至于早恋的学生,能不能推荐他们去读读看“娜拉出走之后怎样”,“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社会学家们经常表示担忧,说现在中国的阅读人群太少,人们都不爱看书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课本和语文老师,要对此负起责任。如果为了应试教育的语文课倒了学生的胃口,他们日后如何会爱上阅读呢?而语文和阅读最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高考成绩,还有生活的情趣,思考的逻辑,以及对外部浮躁、功利世界的内心抵抗。(庄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4: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脱去语文教学华而不实的外衣
www.jyb.cn 2011年07月19日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
  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我们一线教师都有同样的感受: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能搞花架子,不是“作秀”或“演出”,而是要真正把课上实,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那么,如何上出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呢?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要落实教学目标。我们在备课时,最先写的就是教学目标。翻开我们的备课本,教学目标罗列得密密麻麻,在课堂上却是难以落实。原因主要有:1.目标模糊。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把这篇文章讲深讲透。为此,查找优秀教案,把不同教案都拼凑起来,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任务艰巨,思维混乱。每个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对于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路。也就是说,虽然你拿着优秀教师的教案,但是无法上出人家那样的效果。2.目标泛化。课堂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中不可能不涉及,但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以前听了一些课,几乎把语文课变成了科学课、音乐课或美术课。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正确处理好课程目标与语文教材的关系。设定教学目标要紧紧咬住语文课程标准,因为它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2.要合理体现课改的三维目标理念。三维目标不是机械的、对立的,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也不能搞平均主义,这样做只会本末倒置,主次不分。一般来说,语文教学要充满语文味,就必须偏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和把握不到位,往往会出现比例失调甚至走入误区的现象。3.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目中有人”,关注学生的学习。要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构成,发挥教师的自身优势,使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基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展开的,具备个性化的特点。4.要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上。即每一个知识点是如何体现技能的,如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它怎么引导学生生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要详细地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5.确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进行全盘考虑,要由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落实到具体实施的章节、知识点的教学目标,它们要能构成一个有序的,前后相关的整体。

  二、教学过程要有实效。在精心设计好教学目标后,我们的教学过程却决不能是照本宣科的过程。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所以,上好一堂课不能仅仅依靠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善于抓住课堂的闪光点,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实效的课堂。作为教师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有服务学生发展的“对象”意识,教学不能“唱独角戏”,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三是要关注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意识与效益观念,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的高低并不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收获的多少。四是在教学中要把握教学目标的大方向,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要在学生认知发生偏离时,及时地调控教学方向。

  三、教学手段要实用。近年来多媒体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但是对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适度,我总结了两点:一是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现在有很多课件都制作得非常完善,上次看到一位教师上课,自己几乎没讲几句话,因为课件里既有录像,也有配音,只要点点鼠标,教学真的很轻松。老师是轻松了,可是教学效果怎样?要知道如果整堂课都交给不会“随机应变”的机器,那跟以前的“满堂灌”又有什么区别? 二是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展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切忌喧宾夺主。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要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能用大量的图片、音乐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力。可用可不用的时候,就不要画蛇添足。

  总之,我们一定要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实实在在地去设计教学目标,讲究课堂的实效,采用实用的教学手段,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甩掉华而不实的外衣,还其自然清新的本色,让务实之春风吹绿我们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长河镇初中学 张淑飞)

http://opinion.jyb.cn/Teaching/jxyj/201107/t20110719_44350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4: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首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14: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习得理论中的语文教学密码

  一、语言的理解先于语言的生成,个体最初的语言活动往往是从听懂别人说出的词开始,但能说出的词却很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口语表达上的功力要深,言之有文,这"文",不仅仅指措辞得当,还应体现逻辑性、趣味性,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可见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一般被忽视的口语训练应广受重视!另外,在课文的选择上,也要真情、善意、美文兼具。这可以当作教材选择的标准之一。

  二、语言学习过程是由易到难,从字到篇,从结构到逻辑。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如此,一本教材、一篇文章的学习何尝不如此,这是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也是基本的教育方法。不要忽视字词教学、语法教学在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关涉到语文教育的系统性。

  三、课本剧、分角色游戏、多媒体应用,有助于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对习得、保持和应用三环节都有切实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1: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语文作文立意的“三境界”
www.jyb.cn 2011年03月17日 作者:李新  来源:新闻晚报
  □光明中学语文组 李新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这就是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三境界”说。我这里也套用一下,我认为高考作文的立意也具有“三境界”。

  按照《考试手册》对高考作文立意的要求,最高境界应该是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并富有新意。这里“新意”很重要,因为现在高考作文的命题一般范围比较宽,所提供的可以写作的角度也比较多,一般同学都会有话可说。不过,要在考场上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有新意的作文,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内容,确实很难,但作文的新意,众里寻它千百度,回头蓦见,它却就在“灯火阑珊处”,如果有这样一篇或两篇,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它便会脱颖而出,它就可以进入最高境界,即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

  高考作文立意的“第二境界”,说不上有什么新意,但毕竟对题意把握是准确的,也不显得一般化,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深度。比较多的就是那些人云亦云的文章,虽然审题上未出现大的偏差,但毫无新意可言。这也就是我们每一年看到的众多的三类卷文章,比例要高达75%—80%。这样的文章多半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认真思考,拿到作文题,就想到以前读过的哪篇范文可以套,哪些例子可以用上,于是就出现了这类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文章。这类文章可以列为比较低的境界层面,即“第一境界”。

  如这样一道作文题: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难以舍弃的“元素”,这些“元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请以“不能没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写好这篇文章,同学们必须结合生活实际,确定什么是生活中难以舍弃的“元素”,它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不能缺少这种“元素”,缺少了这种“元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拥有了这种“元素”,我们的生活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等,只有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写充分了,才能把“不能没有你”的道理说清楚。而大多数同学所写的是不能没有汉语、不能没有传统文化、不能没有自然、不能没有宽容、不能没有挫折、不能没有外婆等老生常谈的东西,这样就不可能有什么新意,这样的作文就只能进入“第二境界”或“第一境界”的层次。

  还有些同学所写的“元素”并不是“不能没有”,而是没有了这种“元素”,我们的生活并不受到怎样的影响,如有的同学写的是“不能没有萨克斯”,如果他真是一名萨克斯吹奏家,把吹奏萨克斯当做生命的第一需要,那么没有了萨克斯,他就无法活下去,像郎朗,他可能就“不能没有钢琴”,钢琴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

  而有的同学立意就不显一般,比如他说 “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孤独”,这话听起来似乎令人意外,但细而思之,确实有道理。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金钱、不能没有财产、不能没有爱、不能没有快乐、不能没有忙碌、不能没有休闲、不能没有人与人间的沟通、不能没有人与人间的和睦相处等,都可以被人关注到,恐怕孤独这是很少有人关注到的心灵角落,实际上在这样一个人心浮躁的现实社会里,孤独是最不能忽略的,有人说“享受孤独”,孤独为什么能够用来享受呢?就是因为人在孤独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沉下心来,认真地思考自己,思考别人,思考社会,这时候才能将别人和自己看得更清楚,才能保持对世界更清醒的认识。像这样的立意,就可以达到王国维所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即第三境界了。

  作文是有境界的,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他作文境界的高下。常有同学将写好的作文拿给我指导,我一看他的立意就基本能判定他这篇作文是属于一类卷还是二类卷、三类卷,原因就是他作文立意境界的高低。立意是作文之魂,立意低了,哪怕他的结构再精巧,语言再漂亮,也掩盖不了他思想的苍白与贫弱。为此我建议同学们可以找来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题,或者近五年的作文竞赛题,或近两年的各区县高考作文模拟题,进行一下审题立意训练,并对照一下优秀范文,努力提高作文立意的境界。

http://opinion.jyb.cn/gk/zwjq/201103/t20110317_420348.html

案:从这位老师的文章中即可看出,他指导学生作文,重点在于稳中求胜,对得高分不奢望,尽管他也很想提高学生分数,很在意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做人和生活,因为他不知道作文和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表达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他似乎束手无策。这或许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困惑。他们急于求成,欲速不达,只得退而求其次。这很值得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4 21: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opinion.jyb.cn/Teaching/mszl/201106/t20110624_439004.html

学好语文不再愁的十条规律
www.jyb.cn 2011年06月24日  来源:桃李网
  生活离不开语文,高雅的心灵生活更是出自美好语文的熏染。

  然而,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

  语文是快乐的:风花雪月,刀枪剑戟:语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烟海。

  苦海无边,何处是岸?勤奋是舟,规律做桨;老师导航,顺利抵港!

  首兴趣:知而好,好而乐。

  首先,我们要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个培养过程,古人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先说“知之”:走进语文,不抵触,不反感,不因对以前的老师、教材和考试的印象而迁怒语文;能如此,方可初尝语文的甘霖。再说“好之”:日日操习,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弃,不因外界干扰、其他学科和考试分数而离开语文;能如此,方可欣赏语文的漫天红霞。后说“乐之”:处处留心,养成习惯,言谈举止,一笑一颦,莫非语文;能如此,方可进入语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观千剑,操千曲。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强调的就有自主学习的重要。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图靠老师讲得好、深、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

  必多写:思欲丽,笔磨秃。

  同学们学语文所为何事?我以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丰富心灵、明白事理、完美生活。这就是要锻炼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简化为“思欲丽”:情感思想要富赡犀利!现实中,我们许多同学只会作题,从来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锻炼,其情思通常表现出两个缺陷:一是“浅”:情感幼稚化,思维平面化,既无深情,也无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导致了关注的主题窄,既少阅历,又缺大气。要纠正这两个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思欲丽”,必多写!

  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

  定多读:破三春,汇九流。

  在你学习的这三年中,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这就叫“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汇九流”。

  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

  强积累:有诗书,有成竹。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通过长期的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

  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个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

  重感悟:思千载,想万物。

  古诗云:“心有灵犀一点通”。怎样才能作到对语文学习“心有灵犀”呢?首先,要广见博闻(多读)、反复尝试、积累范式,因为灵感总是出现在辛苦劳动之后的彩虹;其次,要养成联想和想象的良好习惯,力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决不压抑、束缚自己灵感的飞翔;再次,要努力营造平和清明而又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沉浸其中,体验品味,不急于求成;最后,要敢于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通过积累、模仿而形成的灵感思维的有效性。

  经过多次成功的灵感闪现,就要总结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条件,把它变成自己进一步学好语文的利器。

  细思考:学而思,思而得。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的思考,审慎的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语文学习中,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次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而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毕露;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以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扰,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方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融通、灵慧、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

  求精熟:启而发,点而悟。

  语文学习欲求“精熟”,贵在得名师“点拨”,因此学生必须懂得一点教师“点拨”的道理。

  点拨之妙,首在得“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性格,教师会以相应的方法点拨他,或要言不繁,或铺路架桥,或举例引导,或反向激将,或重申基础,不一而足;点拨之妙,次在得“时”:学生要积极思考,主动暴露自己,以便老师点拨在关键之时,教师则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状态的外在表现,决不放过点拨良机;点拨之妙,还在得“度”:引而不发,导而不灌,开而不塞,拨而不代,只要学生有所感悟,明确了方向,就不再浪费其时间,不再代替你思考,让学生真正去自主学习。

  有个性:思结果,成一家。

  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归是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当然,这里的“个性”,从狭义讲,是指语文学习规律的系统化、个人化,也即形成有每个学生自身特色的语文学习理论,即所谓自成一家。[!--empirenews.page--]

  这就必须:首先建立元认知策略,形成监控自己思维、感悟流程的习惯。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强化有效的正确的习惯,纠正无效的错误的做法。其次是学会总结反思,通过计划总结的方式,课堂笔记的方式、作文后记的方式、试卷分析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理性思维的层次。其次是学会交流共享,通过课堂发言、同学交流师生讨论的方式,吸收对自己学习经验的有益的指点;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发表,接收同好者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经验的表述方式及实质内容。最后学会实践检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通过实践检验,我们可以收获成功的喜悦,我们更应该善待失败的苦涩,这是不可替代的人生经验,也是形成个性化语文学习经验的必然历程。

  要跳出:课内法,课外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习语文最重迁移。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语文求生存、谋发展。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的良好的正向的迁移,我们在学习中必须:①跳出语文课程学语文。从政治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哲学方法,从历史科学成功人物的人生经验,从地理科学各国各洲的风土人情,从数学科学严密的推理逻辑,从理化科学细致的观察功夫,从美术音乐科学艺术鉴赏的规律和经验。②跳出语文课本学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12: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语文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www.jyb.cn 2010年10月28日 作者:张向东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opinion.jyb.cn/Teaching/jxyj/201010/t20101028_396001.html

  湖北 张向东

  【内容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虽然我们在素质教育领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摸索了一些经验,但当前语文教育依然问题重重。本文通过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三种主要错误倾向进行分析,强调在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语文基础知识与理论的教学,继承传统优秀教法并大胆探索创新。

  【关键词】语文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2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版界对语文教育的误解和利用

  首先,还是让我们读一下赵长天先生发表在2011年9月25日《新民晚报》B6版上的文章吧,用红色标示出来的语句,是我们要讨论的地方——
真正的阅读,快乐的阅读
——序《新课外语文》

  在基础教育阶段,即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人类文明的积累和发展,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之上。离开了文字,文化就无法积累,无法传承,一切现代文明都将不复存在。承担母语教育任务的语文教育,自然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中小学语文,应该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一是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能熟练运用文字这个最重要的工具;二是培养对文学的喜爱,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这两项内容又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因为最生动的语言一般都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这也是语文课本大量选择文学作品的理由。


  要学好语文,最要紧的,是要喜欢语文。只有喜欢语文,喜欢文学,才能领略文字的魅力,才有可能自己写出准确生动的文字来。

  遗憾的是,由于语文考试命题的日益“科学化”和“精细化”,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语文教育,已经异化为对文章进行肢解式的分析,对所谓“考点”的猜测分析和应对(做大量的模拟考试题)。这样的阅读,离开了文章的内在逻辑,离开了文学阅读的本元含义,完全谈不上欣赏、体验文章的美感,而是从根本上摧毁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厌恶语文,讨厌阅读,这是语文教育异化的必然结果;也是语文教育可悲的失败。

  任何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没有兴趣,是绝对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我们编辑这套《新课外语文》,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在现有的语文教材之外,编选一些好文章,让学生在离开考试桎梏的心情下读一读,来领略文字的神奇魅力,来恢复对语文的兴趣。

  读这些文章不需要做什么分析,不用去考虑什么主题、结构,你只要去欣赏,只要去感受语言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细节的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如果你能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文章居然可以写得这么好啊,写文章是这么有意思啊!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但是,世界上的好文章实在太多了;对好文章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没有完全一致的标准。由于编选者阅读范围以及鉴赏水平的限制,尽管在这套读本的编选过程中征求了不少作家和教育专家的意见,一定还是难免有很多遗珠之憾;也可能有些文章选得不很得当。我想,如果能让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那么,更多的好文章,以及无法选入这个读本的长篇作品,学生们自己会去寻找,会去发现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有真正的阅读,离开了考试阴影的快乐的阅读让我们从这套《新课外语文》开始吧


一、语文学科的重要意义何在?

  按照赵长天先生的意见,“人类文明的积累和发展,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之上。离开了文字,文化就无法积累,无法传承,一切现代文明都将不复存在。”果真如此吗?文字出现之前,史前文明没有传承吗?《荷马史诗》是写出来的吗?中国的远古神话仅仅依靠文字记录在案才得以保存吗?显然不是的。

  为什么要和赵先生抬这个杠呢,因为语文教育从内容上看,不仅是学习文字、熟练运用文字、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还有我们一直以来不受重视的“听”和“说”两方面。

  人们不在意这个“听”和“说”,一方面在于听、说具胡普遍性和随意性。母语嘛,除了有生理或心理障碍,哪个人不会说呢不会听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过去曾经特别强调的“登高能赋”,现在已经不讲了。语无伦次的官员比比皆是,巧舌如簧的除了骗子,还有商人,至于普通人,听话能否听准确了,甚至听出弦外之音来,没有人管你;说话能否说得优雅文明,也少有人关注。大专辩论会是难得一见的情形,就那也只是逢场作戏罢了。“听”和“说”的训练、二者的功能已经被极大程度地忽视了。如此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又怎能完整呢?

  另外一个方面,汉语的“听”和“说”,目前已经不具有商业效益。十年前,《演讲与口才》之类的刊物还很风行,现在重视演讲与口才者,不是想去外企、国企,就是一门心思想在公务员面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一旦目标实现或落空,谁还管什么“演讲与口才”。退一步说,即便大四或研三的孩子们注重“听”与“说”,那也是极具功利性的,与出版商人策划出书,目的相似。因此,赵长天先生们尽管为语文教育殚精竭虑十几年如一日,但他们还是不会去想着弄一些“听”和“说”的教材来。没有市场便没有关注。没有关注,也便没有人在意语文教育很重要“听”的教育和“说”的教育。这就是冰冷、严酷的现实。

  基于此,我倒是不太赞成赵先生他们对语文考试“异化”的断语,怀着逆反心理,坏坏地想一下,如果语文考试也考听力和口语表达,是不是有谋利起早的商人闻风而动呢?

二、为什么如此强调语文的“听”与“说”?

  赵长天先生说:“中小学语文,应该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一是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能熟练运用文字这个最重要的工具;二是培养对文学的喜爱,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从逻辑上讲,赵先生是对的,这话说得很严密,“应该包括两项基本内容”,让人无法置喙。从语文教育的道义上讲,赵先生此语十分不厚道,用巧妙的甚至是世侩的言说,遮住了他对语文教育理解不深的短。“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没错呀,可最后凭什么只归于“能熟练运用文字这个最重要的工具”?“语言文字”到最后怎么能缩略成“文字”?

  看哪,这就是当今出版界对语文的认识。赵先生是我所景仰的出版人,十几年来,他参与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再版民国老教材,都让人赞叹敬佩。然而,即使是为语文教育认真思考、踏实做事的出版人,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也不过如此,这让我们这些专业工作者无奈又惭愧。无奈的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连专业出版人都如此不清晰,还能指望着普罗大众有透彻的理解吗?惭愧的是,普及语文教育常识,原本是我等专业人士的职责,可惜,真正愿意行动的有多少?在报章上发表这类文字,是不算进工作量、不能为评职称服务的。赚到英雄尽白头的是学术论文,与语文教育本身无关!

  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除了书面表达能力之外,还有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和习得理论,在认字和会书面表达之前,母语学习者先学会的是口头表达。这一方面给语文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供了契机。却很少有人真正注意到“听”、“说”的语文教育深意。现行语文教材对这两方面的关注,也往往是为了应景而加一两个摆设。

  另外,了解文学史的人都知道,写作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说话。千百年来,我们的唐宋古文运动、五四白话文运动、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主张等等,都是在强调这一点。现今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对这种说话形式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和自我反省,忽略了“说话”作为纽带,在联系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方面的作用,使得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两个环节的断裂和隔膜,既漠视了口语表达,又影响了作文训练。如今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空洞无物现象,这种断裂以及导致这种断裂的人难辞其咎!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教辅读物的编者,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如果没有明确的自觉,很难编好一本语文课外读物。所谓的《新课外语文》能有多少的“新意”,是颇令人怀疑的。

三、学生凭什么喜欢语文?喜欢《新课外语文》?

   赵先生知道,“要学好语文,最要紧的,是要喜欢语文。只有喜欢语文,喜欢文学,才能领略文字的魅力,才有可能自己写出准确生动的文字来。”“遗憾的是,由于语文考试命题的日益‘科学化’和‘精细化’,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语文教育,已经异化为对文章进行肢解式的分析,对所谓‘考点’的猜测分析和应对(做大量的模拟考试题)这样的阅读,离开了文章的内在逻辑,离开了文学阅读的本元含义,完全谈不上欣赏、体验文章的美感,而是从根本上摧毁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许多学生厌恶语文,讨厌阅读,这是语文教育异化的必然结果;也是语文教育可悲的失败。”

  学习语文需要兴趣,学生厌恶语文、讨厌阅读是语文教育异化的必然结果,这两点断语很地道,我们举双手赞成。就某一问题做一个评判很容易。所谓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那么,要是反问一句:兴趣是如何消失的?如何培养兴趣?

  兴趣是如何消失的,赵先生将其归咎于语文试卷和围绕试卷教学的异化的语文教育。平心而论,这种现象所在多有。若是以偏概全,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语文试卷攻击为“离开了文章的内在逻辑,离开了文学阅读的本元含义,完全谈不上欣赏、体验文章的美感”,那是大错特错了。在我的阅读视野里,很多语文试卷,题目设置虽然有些僵化,有些考题答案或许有失偏颇,但考试的目的和实际的功效,都是指向文本的内在逻辑、文学的本元含义,引导学生去欣赏和体味的。这里面,有美育、德育的成分,也有语文素养的检验。赵先生应该攻击的,恰恰是对语文试卷的误读者。这里面,首当其冲是大量存在的庸俗的教师,另外还有自以为是的家长和不懂装懂煽风点火的评论者。

  赵先生所言的“肢解式的分析”,如果按照文本的内在逻辑来分析,肢解式也未必就是坏事。教学毕竟是一个解剖的过程,不管是教师当堂演示,还是学生的自主实践,为了将阅读进行下去,肢解一下又何妨呢。没有肢解,没有拆分,如何能领悟到局部之美、整体之美呢?

  在美的描述、传达和体悟中,语文教育也难以避免“肢解”的尴尬局面。以诗歌为例,这种体裁的作品,是无法翻译和言说的,可是不翻译,不去一步步地解说分析,是不是会堕入玄谈的深渊而造就出虚伪的拈花微笑?在“要说话亦错,不说话亦错”的尴尬面前,为了语文教育,我宁可因说话而犯错,而不愿做一个不说话的乡愿或是隐者!大多数的语文老师也应该都选择和我站在一列。因为不说话,语文教育便不存在了,接下来工资待遇也便没有了保障。

  语文教师最不应该的是围绕所谓的“考点”做机械化的指导和训练,这种教师是最不配做老师的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从试卷中看到的,只是“考点”;如果语文教育,只是机械地“抓考点”、训练“抓考点”,既不在意语文的工具性,又不管什么人文性,那么这样的教师可以开除出语文教师队伍了。如果还让他继续教下去,就是教育行政领导的失察了。因为机械抓考点的教师往往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能提高语文成绩的教师,即使张口闭口都是“考点”,他所谓的“考点”,其实也常常兼顾了“考点”之外的语文本质。

  一旦教师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只要方法方式得当,还是可以培养学生兴趣的。这个问题,就不展开讨论了。日后再说。

  说说《新课外语文》吧。你如何培养兴趣?“让学生在离开考试桎梏的心情下读一读,来领略文字的神奇魅力,来恢复对语言的兴趣。”按照赵先生的见解,既然有异化的语文考试在,学生哪来的闲情去读你的《新课外语文》?在学生没有闲情的情况下,如何说服学生抛开语文教材、抛开语文试卷和练习题,去读《新课外语文》,去领略文字的神奇魅力,恢复对语文的兴趣?这不是空中楼阁吗?

  即便有一些学生或家长习了书,读了,按照赵先生的指点,能产生兴趣吗?

  赵先生说“不需要做什么分析,不用去考虑什么主题、结构,你只要去欣赏,只要去感受语言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细节的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如果你能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文章居然可以写得这么好啊,写文章是这么有意思啊!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多么可笑的事情啊。不分析,不考虑主题、结构,可以实现欣赏的目的吗?感悟不需要思考吗?语言的美或许不用太多的思考和分析,意境呢?情感呢?细节呢?更严重的是,没有分析和思考,文章的思想和逻辑,又从何感悟呢?这不是误导读者吗?这几句话是不是有些不负责任了呢?

  在现实问题面前,开出的药方如何且先不管,就看开药方者的这种思想根基,就已经没有了现实土壤,又能治得了什么病呢?假如有一两位家长和学生,盲从了出版商的意见,傻傻地读,不动脑子的读,不去分析不去思考,只靠感悟,我想,一目十行也好,十目一行也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个的文字。文学依然是别人家的文学、语文依然是那个枯燥的让人嘴巴里淡出个什么来的语文!




  今天(2011年11月13日)在网上读到一篇质疑老教材神话的博文,这里贴出来,可作资料证明出版与媒体在捧杀语文教材方面的努力——


谁在制造虚假的神话:
《开明国语课本》热销神话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6809b00100n8dw.html2010-12-31 21:00:31)

  有关《开明国语课本》的热销神话,成为这个冬季出版行业的有趣话题之一。岁末清理这个话题,深感其中有太多的可议之处,容我慢慢道来。


   出版于2010年11月15日的《南都周刊》第44期发表了《语文教材,从民国到现在》。几天后,也就是2010年11月18日的上午9点左右,这篇文章出现在了《南都周刊》的网络平台上。几乎就在同一时间,腾讯网新闻立即全文转载,标题在瞬间被直截了当地改为《民国语文老教材重印遭热捧,新教材被批有毒》;仅仅1个小时后,新浪网新闻也全文转载,标题改为《1932年语文课本重印卖光,家长称新教材太多说教》;搜狐网新闻反应稍慢,但仍然于当天下午2点过全文转载,标题改为《<开明国语课本>重印卖断,语文教材引反思》。

   很快,“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节目就播报了这个消息,我相信编辑的消息来源自网络。而第二天,全国各地大量官方报纸,便安全地援引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属的《全球华语广播网》进行报道。

   中国最主流的门户新闻网站的热烈追捧,加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方媒体的及时跟进报道,很快就在各地各种媒体形成更大面积的马太效应。在此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关此事的媒体热度超乎寻常。特别是中央一套央视四套以及各地卫视新闻的反复播报,使这一消息几乎覆盖到社会的每个群落。最终,老教材的热卖脱销,成为一起人人尽知的围观事件。

   事实证明,正是从11月18日这一天开始。一场由全国各地的期刊网络电台报纸电视等各色各样数百家媒体密集参与的、矛头直指现行语文教科书的、新一轮的媒体批评热浪,再次形成浩大规模。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一起虚构的出版事件诞生,我指的是所谓“《开明国语课本》热卖脱销”事件。在随后陈陈相因的报道和演绎发挥中,所有的媒体均不约而同地加入到这起虚构事件的推波助澜和制造中,并成功地使所有中国人将之作为真实事件接受下来。


   《南都周刊》上发表的《语文教材,从民国到现在》,在标题上显然还较为隐讳含蓄的,只是在其开篇的导读文字中写道:

    “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没货。同期重印的老课本系列在网上收获好评一片。教材为什么好?新教材究竟痛在哪儿?”

    这段话作为媒体共识,被后来掺乎进来报道此事的各种媒体所反复引用和广泛转用,其中也包括出现在一个叫赵普的央视主持人的博文中。赵的博文据称不到三天点击率达37万,从而也成为另一些媒体跟随加入报道的消息源。

    我们先来说这段话的后一句。老教材就算再好,也完全和“新教材不好”无任何的逻辑关联。为什么就轻易地跳跃到“新教材究竟痛在哪儿”的质问呢?这显然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一种阅读暗示和引导。全文看下来就会明白,这篇文章报道老教材断市只不过是作者们找的一个事由而已,其真正想引发的核心问题还正是“新教材的痛”。也正如此,在其后各媒体所有报道《开明国语课本》的文章中,无一例外地都会看到那个早已被媒体热炒过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对现行语文教材的痛批,《开明国语课本》也就这样反复地成为媒体批判现行教材的例证。这一点很容易看出来,对这个话题我以后再说。

    现在只说这段话的前两句:

    第一句,“《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没有货”,这是事实,但同时却隐去了另外的事实:是什么时候卖断市的?有多少被卖断了?

    第二句,“同期重印的老课本系列在网上收获好评一片”,就算的确是好评一片,但这句话想隐去的是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这些其它的老课本并没有像《开明国学课本》一样卖完,目前仍然还有库存,属于滞销书。

    我们不难理解,这一次作为媒体批评热浪的始作俑者《南都周刊》,当其想到要拿民国老课本的出版来说事儿时,为什么在文章标题上却是如此小心翼翼。盖因他们和我一样是知道的,他们自个说的老教材出版这事儿漏洞百出,经不起追问。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众传媒是有其自身的文化逻辑的,网络时代的新闻追求的是眼球而不是真相。于是,在当天的腾讯新闻中,《南都》文章标题就有了“重印遭热捧”,新浪新闻的标题中有“重印卖光”,而搜狐新闻的标题中是“重印卖断”。除了批评新教材这个重点之外,民国老教材重印和卖光的这一出版事件,遂在网络媒体的放大下,成为了随后所有媒体报道和评论的重头大戏。


   而事实是,至2010年11月底为止,媒体所谓“重印遭热捧”“卖断市”“走红”等等的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因为事实明明白白地摆在哪里:《开明国语课本》等老课本,初版在2005年1月,印数只有8000册。

    什么时候卖完的呢?在相关报道中,有几种说法,都是记者在采访出版社时得到的答案。一说是在2007年卖断货了;一说是2008年当当网上开始有缺书登记了;一说是“老课本出版后,在很长一段时间的销售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2008年,销售突然呈现上扬的趋势,其中更以《开明国语课本》销量最火,终于在去年脱销。”也就是说,虽然出版社也很想配合媒体的热炒,在销售实情上夸张其事,但无论是在2007年,在2008年,抑或是在去年即2009年脱销,都同样再清楚不过地说明:

     1)老教材不是现在“重印卖光”,而是持续了2-4年的时间,才勉强售罄。也就是说,在2010年,《开明国语课本》已经不再属于动销图书,而是早已经退市的图书。

   2)老教材在此之前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热捧”和“走红”。不管是销售“突然上扬”也好,还是“最火”也好,其实际的销量顶多顶多,也就不过区区八千册。

   了解到这两点,你再回头来看看各媒体那些借事说事的群情激动,不知道你会是什么感觉。

    到了2010年11月,《南都周刊》的文章突然来把早已退市的图书说成是“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没货”,从而引领了媒体的跟风浪潮。这一套玩弄词汇的把戏,是《南都》擅长和熟稔的。但除了别有用心,我实在是找不出任何别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0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课外语文》向异化的语文教育叫板
2011年08月15日 12:47 解放牛网

记者 谢正宜 报道

  三个月前,《开明国语课本》的出版和热销引起了人们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反思,市场上也在呼唤有更多有品质的语文读物供学生阅读。本次书展上,当年《萌芽》“新概念作文”的发起人、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长天为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再度出山,主编《新课外语文》丛书,多名作家、大学博导和语文教师参与选编。

老课本飞跃到新课本

  在本届上海书展期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将推出《新课外语文》丛书。出版方向记者介绍,这套新课本的编写灵感来自民国老课本的热销:“许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只有民国的老课本才是最适合学生阅读的。作为一种尝试,这套新课外语文读物是承继“老课本”的精神传统。”

  该丛书打破了传统上的按照年级出版课外读物的做法,将语文课外阅读分为四个级别,即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每个级别的内容由三辑组成。为了增加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愉悦性,在小学部分增加了许多具有现代感的漫画插图。

  记者翻阅了丛书目录,让人双眼一亮。作家的选择厚今薄古,中外兼修,现当代真正名家的作品比例,要比教材课本多出一截。针对初中学生的专辑中,有莱蒙托夫、梭罗、罗曼&#8226;罗兰、威廉&#8226;布莱克、左拉、笛福的经典文学作品译介,也有、梁实秋、林语堂、汪曾祺等民国大师的散文,林清玄、席慕容、冯骥才、铁凝、素素、梁晓声等当代作家的作品也在其列。

  张爱玲、李敖、李叔同、戴望舒、钱钟书、贾平凹、王小波、顾城,这些现当代华语文坛声名鼎赫的作家,《秦腔》、《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惜福》也是16岁的高中生应该知道却感到陌生的名作,大师的思辨和文采被收入其中。针对高中生的外国作家,削减了20世纪前的古典派,大量推介获现代派大师,罗布&#8226;格里耶、帕斯、君特&#8226;格拉斯、川端康成、福克纳、纳博科夫、莫里亚克等。

  这些曾只对大学生开放的文艺开蒙读物,不是快餐阅读,不是功利作文,更不是阅读分析的对象,甚至很多名篇也很难提炼所谓的“中心思想”——有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读者的文学欣赏层次。

不要分析 只做欣赏

  《新课外语文》丛书的内容涵盖比较广泛,在题材上则包括小说、散文、诗歌、议论文、说明文,以及书信等各种题材,学生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的作家、不同题材的作品所带来的阅读体验。

  上海作协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认为,推出这套《新课外语文》丛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在现有的语文教材之外,编选一些好文章,让学生在离开考试桎梏的心情下读一读,来领略文字的神奇魅力,来恢复对语文的兴趣。

  赵长天强调,这是跳出考试阴影的阅读,他建议小读者,读这些文章不需要做什么分析,不用去考虑什么主题、结构。“你只要去欣赏,只要去感受语言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细节的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如果你能够从内心深处感悟到,文章居然可以写得这么好啊,写文章是这么有意思啊,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哪些文章适合学生阅读?哪些文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复旦附中特级语文教师黄玉峰指出,阅读具有经典价值的作品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了编选出一套具有人性之美、人文之美、语言之美,并能启发学生心智、激扬梦想,帮助学生们去探询美的真谛的语文课外阅读图书,出版社曾广泛地向社会各界征求推荐文章,并组织一些学者、作家、一线语文教师研讨,最终确定了入选的篇目。

  作家南妮认为《新课外语文》丛书的内容体现了自然、人性、趣味、理性,提供给学生们的是一种恒定的、宁静的价值观和思考准则,这正是一般教材所缺乏的。宁静之中才能体悟文学之美,而写作的才能也在此中渐渐提高。

弥补遗憾 自由阅读

  让市作协副主席赵长天遗憾的是,由于语文考试命题的日益“科学化”和“精细化”,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语文教育,已经异化为对文章进行肢解式分析,对所谓“考点”的猜测分析和应对。“这样的阅读,离开了文章的内在逻辑,离开了文学阅读的本元含义,完全谈不上欣赏、体验文章的美感,而是从根本上摧毁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本书编者希望能用此套丛书抛砖引玉,像10多年前的 “新概念作文”那样轰轰烈烈地掀起语文革命。从倡导自由地写,到如今倡导自由地读,拓宽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他们的品味:“任何学习,都必需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没有兴趣,是绝对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如果能让学生提高了阅读的兴趣,那么更多的好文章,以及无法选入的长篇作品,学生们自己会去寻找,会去发现。”

  赵长天看来,中小学语文,应该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一是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能熟练运用文字这个最重要的工具;二是培养对文学的喜爱,提高文学的鉴赏能力。“最生动的语言都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这也是语文课本大量选择文学作品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20: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陶行知语录拾得

  “在教师的手中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拾得
  如此强调,无非是指明教师工作任重道远,老师“不可不弘毅”。好的老师影响了一批人,这一批人也许会带来蝴蝶效应,影响另外更大的一批人。

  当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作用不可以无限夸大,从而给教师带来不可承受的压力,产生焦虑和忧惧。教师也是人,我们要像爱护学生一样去爱护教师。操着幼年人命运的,除了教师,还有幼年人的亲眷。家校合作,才能将幼年人乃至整个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操持好。



  “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富强;人类不重师,世界不得太平。”
  拾得
  不重师,未必不富强,只是不能长久。世界不太平倒是不假,可是,世界从未太平过。所以,教师永远处在尴尬的位置。不可以妄自尊大。
  
  

“要人敬的必先自敬。”
“道德为本,智勇为用”。


  “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
  “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更难进步。”
  “要经常去买且读有新知识的书。”
  “不能多买书看,他就不能有新的知识,那一定没有新的教材传给学生,只是年年卖旧货。”
  拾得
  师生构建学习的共同体,这个道理恐怕没有人听不懂,可是,听得懂的事情未必能办得到。


  一、共学、共事、共修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可惜,还应加上一句:师必无恒心。为什么?不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道德为本,智勇为用”。
  
  二、先生的进步很难保证。营生之难、发表论文之难、评职称申请项目之难,无人可以顺心如意。投机取巧者顺风顺水,老实从事者总是吃亏。谁能保证?

  三、教材是什么?陶先生跳出了教科书的窠臼。多读书、接受新知识,再将其转化为教材。教材者,教学的材料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4: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8810;荀子&#8811;与现代教学(更新中……^_^)

一、提问的方式

&#8810;荀子&#8226;子道&#8811; 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孔子曰:“吾不知也。”

  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夫子为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贡曰:“女何问哉?”子路曰:“由问:‘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贡曰:“吾将为女问之。”

  子贡问曰:“练而床,礼邪?”孔子曰:“非礼也。"

  子贡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女问非也。礼,居是邑,不非其大夫。”

  案:此见问学之道。学生经常问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或者问一些幼稚问题,如我屡次被问,你能否给我们上一节课。虽然可以给他们上,但是总觉得他们没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搞学科教学研究的,未必就是教学名师,旱鸭子教练也不是没有。当然,作为年轻教师,被如此要求,总有被怀疑之嫌。

二、对待知识的态度即是智慧
  &#8810;荀子&#8226;法行&#8811;:公输不能加于绳,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p533


  案:圣人法而知之,却不能加之,不能超越。逻辑性强,守次序、尊轻重,这是现代学生所亟需的,现代教学应该注意,"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三、古书以声音假借为常例,名实相较,重实而轻名,改善思维定势之弊端
  &#8810;荀子&#8226;法行&#8811;: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

   &#8810;晏子春秋&#8226;谏篇&#8811;:古者常有处木曾巢窟穴。&#8810;大戴礼记&#8226;曾子疾病&#8811;:鹰隼以山为卑,而曾巢其上;鱼鳖鼋鼍以渊为浅,而 蹶穴其中。注曰:彼作"蹶穴",此作"堀穴",乃古书以声音假借之常例。

  案:冬烘先生死抠名实,在小学阶段自有益处,过此,就是教人僵化了。目前的识字教学就是受到字有定型的毒,不能启发思维。现在呼吁人文性,其基础正在于逻辑与道德。思维僵化,便不合逻辑,不合逻辑便难保有道德。前天新闻上报,一夫妇离婚后欲复婚,男子肝癌晚期已不能行走,民政局却死抠条例,要求双方到场,否则不给办理复婚手续。后经媒体报道后,一切转变,灵活处置了。
     
四、人分五等与差异化解读

  &#8810;荀子&#8226;法行&#8811;: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哀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庸人矣?”
  

  孔子对曰:“所谓庸人者,口不能道善言,心不知邑邑;不知选贤人善士托其身焉以为己忧;动行不知所务,止交不知定;日选择于物,不知所贵;从物如流,不知所归;五凿为正,心从而坏。如此,则可谓庸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士矣?”
  

  孔子对曰:“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故知既已知之矣,言既已谓之矣,行既已由之矣,则若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故富贵不足以益也,卑贱不足以损也。如此,则可谓士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君子矣?”

  孔子对曰:“所谓君子者,言忠信而心不德,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故犹然如将可及者,君子也。”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贤人矣?”

  孔子对曰:“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如此,则可谓贤人矣。”

  哀公曰:“善!敢问何如斯可谓大圣矣?”

  孔子对曰:“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以变化遂成万物也;情性者,所以理然不、取舍也。是故其事大辨乎天地,明察乎日月,总要万物于风雨,缪缪肫肫。其事不可循,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识,百姓浅然不识其邻,若此,则可谓大圣矣。”哀公曰:“善!”

  案:孔子明确说“不友勿如己者”,因此饱受非议,读书本不应该就事论事,当博观综思,见其完璧。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正见其另一面。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推己及人,是一教法。孔子有没有做到?有。从不友无如己者这个话和有教无类中可以领会。正因为如此想,仁者爱人,才要有教无类,催人奋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16: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被阉割的语文教材


日期:2011-10-03 作者:王淦生 来源:新民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9: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和教材的世纪“恩仇录”

《长城月刊》2011年5月刊,第36-38页

  自民国以来,鲁迅作品获得了民间和官方编选者的一致认可,却被中学生疏离甚至排斥,鲁迅是怎样被一步步变得“面目可憎”的?

  在中国大陆,对于每位接受过完整义务教育的人来说,鲁迅,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字眼。

  随意翻开初高中12册语文课本中的一本,“鲁迅”的身影不时“跃然纸上”,它的出现,意味着段落背诵,意味着重点理解,意味着大大小小的考题,说严重点,还可能是决定命运考试中的关键几分。

  鲁迅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环顾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无人能企及。唯有他的作品,几乎从未缺失于民国以来的各时期中学语文教材。

  而最近一次的高中语文课改中,鲁迅作品“大撤退”的传闻一度挑动着人们的神经,有关鲁迅作品应否入选的争论也再次泛起。

  语文教材与鲁迅著作的“恩仇”由来已久。鲁迅还在世时,似乎并不乐意他的作品以这种方式普及,然身后的事情则由不得他了。回顾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近一个世纪的变迁历程,以及对其诠释和解读的变化,足以从侧面窥见这个国度的政治文化脉络。

民国教材里的“鲁迅”

  鲁迅作品被选入正式出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始于1923年。顾颉刚、叶绍钧等编辑,胡适等校订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初级中学用)里,鲁迅的《故乡》和《鸭的喜剧》,以及译作爱罗先珂的童话《鱼的悲哀》入选。

  同年,由秦同培编选的《中学国语文读本》(四册)里,出现了《故乡》、《风波》、《药》、《孔乙己》四个短篇小说,还有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更早些的是上世纪20年代初,由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非正式出版物《初中国文选读》中,编入了鲁迅的《风波》、《故乡》、《社戏》等6篇作品。

  这与民国初年语文教学由文言文走向白话文有关。1922年,被称为“壬戌学制”的教育制度改革令颁布,各家出版社争相刊行白话文作品占一半以上的中学新国文教科书。

  然而,当时新文化运动不过五六年历史,数量有限的“五四”新文学作品理所当然地,被各出版社的新国文教科书重复采用,鲁迅作品自然也囊括其中。

  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短短30年里,新国文教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24年沈星一编选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1928年至1929年,朱文叔主编的《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1932年傅东华、陈望道编辑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1935年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1947年由开明书局出版,叶绍钧、郭绍虞编辑,重印四十余次的《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等等教材中,均选入了数量不等的鲁迅作品,主要为小说和散文。

  中共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语文课本编选者,同样也对鲁迅“青睐有加”,如胡乔木主编的《中等国文》就收录了11篇鲁迅作品,与国统区不同的是,所选的作品几乎均为充满现实政治倾向性的杂文。

  但鲁迅并非众多民国课本唯一的“宠儿”,像蔡元培、梁启超、周作人、陈独秀等人均是语文书里的常客。拿世界书局出版的《中学国语读本》(全四册)来说,收录作品最多的是梁绍文——多达17篇,鲁迅排在第三位,列于胡适之后。

建国后被强化的“鲁迅”

  中共建国后,国语教育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园地。1950年9月,政务院出版总署确定中小学教材由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从此,中学语文教育进入一统化的时代,鲁迅作品也开始了步步强化的历程,“政治性”成了其不同篇目反复增删的最大因素。

  1950年11月,第一套全国统编教材《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各6册)出版,该套教材收录了16篇鲁迅作品,《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药》、《祝福》、《藤野先生》、《“友邦”惊诧论》等成为各时期各版本教材的保留篇目,基本划定了建国后语文教材收录鲁迅作品的范围,其影响直至今天。

  1956年,语文教育的汉语、文学分科改革在全国推行。中学文学教材中,编选者特别重视作品的文学特质,鲁迅在文学界的地位和价值得到充分肯定。

  针对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基础,颇具趣味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首次选入,鲁迅第一次以亲切伙伴的形象出现在中学生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入选的鲁迅作品,题材和体裁多样,且以小说和散文为主,杂文的篇目屈指可数。这或许与最高领袖的“指示”不无关系,毛泽东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就表态说,“鲁迅杂文时代在革命根据地已经成为过去,鲁迅所用的冷嘲热讽,隐晦曲折不再必要了……必须表现新人物,新世界。”

  反右斗争及随后全国掀起的“大跃进”狂潮,令这轮语文教学改革草草收场,其后语文课本版本屡次变更,课文内容大增大删。

  为适应“新的形势”,1958年,人教社仓促新编了一套语文教科书。不但古典作品几乎悉数逐出,除鲁迅外的现代作家的作品也难觅踪迹,歌颂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时文成了主角。

  鲁迅的杂文也随之大踏步地向语文课本进发。《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等作为“痛打、消灭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有力文化武器,进入了高中语文教材。

  选文多、广、精的63版统编教材,因“文革”被停止使用。人教社中学语文教研主任顾振彪回忆说,“文革”期间,语文课变成了“政文课”,教材的编写也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被集体下放而陷入一片混乱。

  “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成了教材的选用标准,鲁迅作品与毛泽东及其他革命导师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文章和所谓的革命大批判文章并列构成当时的三大类题材。

  被认定与政治斗争有联系的鲁迅文章扩编到“战斗”行列:《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是为迎合“批孔”的需要;《流氓的变迁》作为评《水浒》批宋江的依据;《答托洛茨基派的信》则是为证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荣伟大。

  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和文艺界逐步恢复生机,语文教材备选文章的余地越来越大。经过几经增删,鲁迅文章的选编数量较之“文革”大有减少,《狂人日记》、《鲁迅自传》、《范爱农》、《拿来主义》等首度出现在中学生面前,作品的文学美感也代替了“革命批判性”。

  1992年通过审查的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的中学语文课本,从1993年起在全国绝大多数中学沿用了整整十年之久,“‘早’字与美女蛇”、阿Q的“精神胜利法”、“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等成为“80后”整整一代人的中学语文记忆。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成为新的教育口号,语文课文终于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新课标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在必修中降至历史最低,初中和高中部分分别收入8篇和4篇,杂文的增删幅度最大。鲁迅“独领风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教版教材也不再一统天下,全国出现了苏教版、粤教版、鲁人版、北师版和语文版课本。

  至于此次课改“鲁迅大撤退”的传言,教育部随后回应称,目前有北师大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获准出版高中语文课标实验教材,除了“粤教版”微调,在必修模块中将鲁迅的《药》换为《祝福》之外,其他的版本并未调整。

  所谓的“教材大换血”实际是从必修调整到选修。“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解释说,必修课总课量减少,课文篇目自然也减少,鲁迅的作品由原来5篇调整为两篇,但选修课增加了《鲁迅论读书》等篇目。

  与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中,鲁迅作品仍然占有一席之地,选择的视野也更开阔。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附有朱自清和林语堂的文章《执政府大屠杀记》、《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意在帮助师生更为全面地了解鲁迅著作。

从过分诠释到回归本意

  毛泽东对鲁迅“三个伟大”的高度赞扬,以及“中国的第一等圣人”的评价,将鲁迅推上了神化的祭坛,他的作品具有了一般文学作品所无可比拟的神圣性和崇高地位,成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对于“长在红旗下”,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民众而言,不少人都有被鲁迅弄得“抓狂”的记忆:总结中心思想,归纳段落大意也就罢了,还要被逼问所谓的特殊文句、字词含义和用法,更崩溃的是众多标点和符号的修辞艺术。

  比如《孔乙己》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此处作者用了“大约”又用“的确”是否矛盾呢?又如对《祝福》里“‘就是——’她走近两步”破折号的解读是,表示语言的延长,刻画了祥林嫂迟疑、慎重、深沉、惶恐的表情,也表现了她的希冀和幻想!

  与官方的推崇备至相反,鲁迅作品在中学生中“人气不旺”,据福建南平市城乡8所中学师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近半数中学生对鲁迅作品不怎么“感冒”,“读不懂”和“枯燥无味”,是他们的普遍看法。

  其实鲁迅起初并不是这般“面目可憎”的。在民国时代,对鲁迅文章的解读、评价并无一定之规,与之相对应,这一时期的教学大纲及参考书,绝大多数没有作出廉价的肯定或否定性结论,只用一些启发性的文字对学生点到即止。

  以建国前后入选频率极高的《故乡》为例,《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对《故乡》解说很通俗易懂:“回忆往事之中,叙写了幼年的闰土,以及自己与闰土的交谊”,“现在的闰土不是以前的闰土,他的处境和意识使他和作者远离。”《新编初中国文》中的几道课后习题简洁明了:“作者回故乡时所见到的景象是怎样?”“本篇的结束,表示什么意思?”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是1929年生人,她在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时说,永远忘不了老师教《故乡》一文时的眼神,“讲到少年闰土出现在月下瓜田美景之中时,他眼睛睁得大大的,放出异样的光彩。”“他描述得那么生动,那么富于感情,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犹如身临其境,品尝着其中的欢乐。”

  根据孙伏园的说法,鲁迅是极不愿意将自己的小说采入教科书的,怕的是教错了青年,他觉得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他的《呐喊》。

  死了的鲁迅更料想不到,他的文章日后会被奉为“圣经”,被当成阶级斗争的利器而面目全非。

  1949年之后,语文被看成“对年轻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鲁迅作品一步步“狰狞可怖”、“剑拔弩张”起来,在教参的“权威”解释的助推下,鲁迅成了没有人格意义的文化符号。

  “政治意义”被充分赋予给鲁迅作品:《鸭的喜剧》成为中苏友好的见证;《祝福》中祥林嫂的婆婆、大伯、柳妈之类人物一股脑被打到地主阶级的阵营里,作品主旨被认定为对鲁四老爷等“地主阶级的憎恶”;《纪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等“三一八”死难者被界定成为新中国建立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鲁迅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为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了。

  《故乡》里出场的杨二嫂,其阶级性不停地变化,十几年间她在“小市民”、“被压迫阶级”、“小偷”之中进行着角色转换。

  这种扭曲在“文革”期间达到顶峰:《一件小事》说明知识分子应该向工农学习,进行严格的思想改造;《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和《文学的出汗》是批判“十七年”“资产阶级文艺黑线”的“投枪和匕首”……

  八九十年代,对鲁迅作品的解读逐渐回归理性,但仍然还存在诸如“《论雷峰塔的倒掉》成为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覆灭的最有力的明证”的说法。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表示,中学语文教参对鲁迅作品分析大多十分繁琐,观点多为五六十年代的‘鲁迅观’,包含着许多对鲁迅的神化、曲解和简单、机械、庸俗化的理解。

  与此同时,认为鲁迅作品被选得太多了,过于压抑、沉重,不适合如今中学生阅读,质疑鲁迅作品价值等等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鲁迅作品非常重要,但过去在教材中占的比例过多,腾出一些位置来安排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名作,让学生读书面更广,视野更开阔,也是好事。”温儒敏说。

  新人教版(2002年)选入了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与胡适再次像民国时期一样,共同走进中学语文教材的同一单元,但已是历经半个世纪以后的事。

  (本文参考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薄景昕《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等书籍与论文,特此致谢)


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_13456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8 13: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的饥饿营销法、保持独立性、口碑营销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启发有多大?




乔布斯如何销售苹果手机

文/风青杨

  顶级奢侈品炫耀的是什么?品位、优雅、时尚、尊贵……无一不是人性的东西。宝马最成功的营销,莫过于与007的多次合作,成功、激情、魅力成为宝马的品牌性格。在这个品牌制胜的时代,要在众多优秀的品牌中脱颖而出,仅靠功能特性已经远远不够,要赋予品牌更多人性化的因素,才能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苹果的市值超过微软1000多亿美元,相当于超越了一个惠普。近10年来,PC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不是技术派先驱的苹果基本都踩对了点,从PC到消费电子,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乔布斯靠的不是一种技术导向,说我要称霸移动互联网什么的。他的成功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把握人的欲望和对需求的细节。从而一路把人性营销做到了极致。

未曾营销先造势

  往往越是未知的东西即将到来,人们便越是想迫切地知道真相。“好奇害死猫”说的就是这种人的天性,而企业利用好人们这种围观和看热闹的心态,就能让你即使用低成本也能做好宣传。例如歌坛的王菲,这个歌坛天后拥有数量惊人且忠诚度超高的粉丝,她并不会去讨好歌迷,她高傲且特立独行,并经常冒出让人崩溃的个性言论。但这正是她的特质,吸引无数忠实的粉丝追逐膜拜。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市场营销的目标是使推销成为多余”,这是真正的营销境界,而苹果真正的做到了。在苹果迷们盼望苹果手机面世的长达一年多时间里,网上讨论不断,甚至有人自称搞到了苹果手机的设计方案。但直到发布当日,人们最终看到iPhone的真实面目,几乎所有人都猜中了它叫iPhone,但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猜中他的造型,更为他的各种性能惊叹。我在给总裁班的学员们培训时,还曾这样比喻。正如爱情真正令人愉悦的是追逐的过程,而非婚后生活。那么患得患失的心境和探求未知结果的神秘感,是产品推广和品牌宣传中最有价值的营销工具。

  在充斥着商业宣传的世界里,造声势其目标就是要确保营销的产品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更重要的是,确保这种谈论本身是有效的。苹果公司会将其产品宣传成标志时代意义的物品,将其先进的技术创新吹嘘的天花乱坠,让顾客如痴如醉渴望得到,但最终你会发现你买回家的就是一部手机或者是一部带“智能”的手机。

饥饿式营销

  风青杨认为,苹果的产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市场供应的控制,也就是使市场处于某种相对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其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权。iPhone的销售显然是这种策略的代表。自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产品的呼声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限量供应。不少人或许是因为买不到,而想买一部试试。有人甚至花很大的代价得到了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他就会满足于得到的喜悦,有时候甚至闹不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苹果的饥饿营销则正好利用了人们这种赶潮流、追时尚的心理。

  苹果和乔布斯,高傲且强势,很多消费者为等产品发布彻夜排队,买产品要“预订”,他高高吊起人们的胃口,却不急于满足。不满足引来更多关注,限量版比大路货更让人追逐。苹果的这种营销态度又在强化其产品风格:强势、高傲和特立独行。因为不容易拥有,便会更显得珍贵,更加不同。这种强势的营销风格和它的产品一样,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体验营销——让用户亨受不一样的神秘感受

  乔布斯总是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产品的用户体验是怎样?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新产品的推介会,都会选择充满神秘色彩的剧场进行,通过幕剧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如何让用户体验,第一步是演示。神经学家发现大脑很容易感到厌倦。乔布斯不会让你有时间失去兴趣。他通常只花10分钟展示一个新产品或新功能,而且乐趣丛生。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推出iPhone的时候,他展示了谷歌地图是如何在iPhone上使用的。乔布斯通过iPhone查到了当地的星巴克商店清单,然后说“让我们打一个试试”。于是他拨通了电话,乔布斯当着全场观众对电话另一端说,“我要订4000杯拿铁咖啡。不,只是开个玩笑”。只是一个玩笑,却让电视屏幕前的所有人都有了想买一部体验一下的冲动。

  同时乔布斯拥有非常强大的煽动力,他有着传奇故事,跌荡人生,以及让人爱恨交织的狠招。这正是乔布斯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优势。想想乔布斯1983年如何说服百事可乐总裁约翰&#8226;斯卡利加盟苹果:你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世界?

打造苹果文化,培养疯狂的苹果粉丝

  苹果电脑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一个鲜明的印记,那就是:优越的性能、特造的外形和完美的设计,苹果电脑意味着特例独行,意味着“酷”的工业设计,意味着时尚。乔布斯都力图让创新产品都符合消费者心目中的苹果文化印记,几乎每款都让消费者欣喜若狂:这就是我的苹果!可口可乐在大众心智的可乐阶梯上占据首位并因此代表美国价值,乔布斯也做到了让苹果在创新产品和创造文化上占据首位而有一个营销的起点。

  其实顾客并不希望被奉承迎合,有时候极力地讨好反而使他们其无所适从,倒不如吊足胃口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现代营销主张:“只要客户需要,要多少有多少。”而人性营销则是故意控制供应量,不让顾客很容易就得到满足:“你想要吗?没货,下次再来试试吧。”苹果很多产品在其推出前和推出后都会有大量的短缺现象。这种造成市场饥饿感的手法,它运用的可是炉火纯青。认同我价值的人,就是我的消费者,请跟着我走。苹果的营销已经用精神和价值观来号召和统领消费者了,超越了纯粹的产品层面,这正是品牌营销追求的至高境界吗。真正不同的是,别人向消费者灌输,乔布斯是吸引,“愿者上钩”。

口碑营销—让手机从通迅工具变成时代玩具

  营销必须逗乐,这样才有人自发自愿的快乐参与。在网络微博正火的当下,iPhone手机又充当了娱乐大众的时尚工具。微博上超高人气的企业家、明星都在用iPhone发着逗乐的信息,信息下方还会标注此信息来自iPhone用户。这让更多玩微博的人希望拥有这一标识。

  还有哪个手机品牌像明星一样被追逐?恐怕只有苹果。“苹果迷”们追逐苹果的各种产品,常常忘我地向周围的人炫自己的爱机,亲自演示,交流使用心得,炫耀爱机的个性配件,甚至走到哪里都捧着个苹果笔记本。即使是索尼、戴尔、诺基亚这些响当当的一流品牌,其用户的热情也无法与“苹果迷”的疯狂相比。

人性营销的极至

  苹果为什么如此迷人?在苹果公司面前,一切所谓的明星产品都会黯然失色。苹果发布任何一款新产品,都能使全球的苹果“粉丝”为其产品而疯狂,媒体更是争先恐后的广泛报道,而且还能影响股市,影响产业,这就是苹果公司的人性营销。

  乔布斯的哲学是“做正确的事”,这个正确,不是技术,不是设计,不是美学,而是“人性”。事实上,在当时,乔布斯眼中的“正确的事”,都很反传统、非主流。比如iPhone有红外感应功能,打电话时自动关闭屏幕。当你将iPhone贴着脸部打电话时,iPhone会自动关闭屏幕省电。这并不是多高明的技术,为什么不少标榜以人为本的公司没有发现。诺基亚也有鲜明的品牌个性,那就是性价比高,结实耐用,但是,这种性格只能归为物性。苹果与其说是卖产品,不如说是卖人性,以产品招聘消费者,将“志同道合”者聚焦在一起。

  乔布斯1994年在麦金塔诞生10年时有一段真情告白,可以作为他理解“人性”的终极法则:“唯有深入问题的核心,才能明白其复杂性,也才能找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案。大部分的人做到这一步,通常就会停下来。可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却会继续探索,最后终能找出隐身于问题背后的症结之所在,进而提供一套漂亮而优雅的解决之道。这就是我们在设计麦金塔时的野心。”

  有一个国家有两个好木匠,有一天国王出了一道题想让他们决出胜负来。要求两位木匠各雕一只老鼠,看谁雕的逼真。第一位木匠的老鼠做的栩栩如生,令国王赞不绝口。而第二位木匠做的只有老鼠的神态,没有老鼠的形貌。当国王正要宣布第一个木匠胜出的时候,第二位木匠说不服,提出要找一只猫来鉴定谁的更像。当找来一只猫的时候,这只猫毫不犹豫的扑向了第二只老鼠。于是“全国第一”的称号给了第二个木匠,国王问他,用什么办法让猫认为他的更像老鼠?他答到,我是用鱼骨刻的老鼠。

  其实人生更何况不是如此,风青杨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技术做的最好的人。而往往是最了解“猫”的需求的人。因为只有靠逻辑做事才能更符合事物本身的规律。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贴近于猫的心态,用猫(客户)的视角去观察什么样的老鼠(产品)是它最喜欢的,用猫的行为方式去营销这只“老鼠”。才能让客户第一时间上喜欢上这只“老鼠”。这正是人性营销的精髓,而乔布斯正是把人性营销发挥到了极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e8f98c0100u71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20: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一篇评论想到一个教育问题

[南都街谈]5000万能把乔布斯砸死
http://gcontent.oeeee.com/f/69/f ... log/834/c5eb05.html

“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放养出来的。”
“上学、培养都是灌输既定模式,接受的思维定势越多,创新能力便越弱。”
  案:昨天的《新民晚报》上登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话,他说,我们经常把人才培养等同于培养人才,这是不对的。培养人是第一部,培养人才是第二部。评论者说天才是放养出来的,不免绝对。但反过一想,一般的培养模式,还真是出不了天才。如果在放养这个选择项之外,教育还期望出天才的话,看来是要改变我们的教学思路了。如何改变,第一步就是思维定势的问题,也即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有了怀疑精神,再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也就有可能提高。
  思维定势如何改变,这个问题难以解决。有些定势你知我知,努力或许就有改变。而有些,是你我共同拥有的,你不知我也不知,如何意识到这是定势?即便意识到了,恐怕改起来也难。反省自己的思维定势,怀疑自己,虽然艰巨,也要行动。这是教师的天职。己不正,如何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01: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教育时报》10月19日报道
http://epaper.shedunews.com/jtjy ... 9/content_76464.htm
里面有熊丙奇一句话:“重科研、轻教学,是造成本科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新民晚报》10月18日报道
http://pdf.news365.com.cn/xmpdf/20111018/XM111018A106.pdf
创新班能否教出乔布斯?

谁都可以搞科研
明天写吧。但愿明天有时间。其实就是今天了,我总是生活在昨天。


凤凰网转载之贿选班干部新闻
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1_10/21/10040621_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5: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理解“创新能力”是关键

  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甚至提倡中学生搞“科研”。与此同时,对学校能否培养创新人才的质疑也日渐增多。最近公布的调查显示,“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创造力养成并无显著的正相关性”;另有中学校长认为,“创新人才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新民晚报》10月18日报道)显然,夸大和否定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用,都没有真正理解“创新能力”的内涵,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偏离了基础教育要“培养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

     “创新能力”与“创新”是两个概念。创新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培养;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培养工作主要由教师来完成。这是必须要明确的事项,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以妄自菲薄推脱责任。创新是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创新能力的显现。当下对创新的理解存在误差,人们一提到这个词,立即联想到以专精尖为特点的高端的科学研究。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让中小学生像专职研究人员那样搞“科研”的荒唐事,才会引发社会各界包括教育界对学校能否培养创新人才的质疑。事实上,创新的程度有深浅、层次有高低、范围有大小,不可作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教育要从培养创新能力入手,追求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创新。科研人才固然是教育的追求,培养普通人的创造力也是教育的职责所在。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培养不出乔布斯和盖茨,并不意味着学校培养不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能说教育造就不了创新人才。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据此丧失掉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自信,忘记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标,进而否定教育的现在和将来。

  科研创新有难度,寻常日用中的创新却没有多少门槛,创新能力也不难培养。简单地说,创新能力是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科研创新能力只是其中一种,是专业人士的法宝;普通人在寻常生活中,通过独立思考别出心裁所做的触手可及的改变,也同样体现出创新能力。科研创新所需要的人才大多由学校来培养,但“培养人才”只是精英教育的目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基础教育是平民教育,除了承担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重任,还同时承担着更重大的“培养人”的任务。“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不要求培养出来的人都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却一定要让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具备在寻常日用中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了普通人的积极能动性,凸现了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本质特征。国家施行的新课程改革,要义正在于此处。如果教育工作者都能紧紧围绕“培养人”的目标来思考问题、积极行动的话,一定会严格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不会一而再地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错误。

  循规蹈矩不是坏事,只有如此,学校和教师才会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了这三种能力,便可以在寻常日用中开展创新,进而也就有了科研创新的可能。

  欲速则不达,教育工作者要牢记并谨守这一先后次序。只有先培养出人,然后才能培养出人才。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最近的一番话值得注意。他在与青少年交流时强调,“并非人人都能有伟大的创造,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文明还是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天才只是少数,多数人是在发展中创新。”“创新,首先需要扎实的基础”,“还需要突破常规或者敢于挑战权威的气质和精神”,通过理科类课程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不妨多读读书,通过人文知识的浸润,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要有想象力,才能触类旁通”。当沪上某名校的高二学生提出“和大学生相比,中学生做科研、搞创新资源有限”时,徐院士说,创新不在于花多少钱,有多先进的设备,想法和行动最重要。他在杭州读中学时,曾经调查西湖全年水质酸碱度变化,“几乎不用花什么钱。但是需要每天坚持,每天要三次取样,取平均值,做记录”。(《新民晚报》10月9日报道)这一说法给广大青少年指明了切实可行的努力方向,引起了其他科学家的共鸣(《南方周末》10月20日报道)。广大教育工作者切不可忽视徐院士的话,应该从中读出基础教育阶段要遵循的基本的教育教学思路与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所有尝试与探索,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思路与方法。

  “培养人”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寻常日用的创新也是科研创新的基础。然而,两种创新并不总是存在层次上的差别。几十年前,华罗庚教授提出了著名的“统筹方法”,就是关乎生活现实的专业建树,提升了普罗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乔布斯之所以受到如此疯狂的追捧,正在于他主持研发的苹果系列产品,使科研创新与寻常日用的创新水乳交融。由此看来,“培养人”不但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还会提升人才的层次,促进科研创新与寻常日用的有机结合,阻止“科研”的异化。倘能如此,教育之功可谓大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21: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志公:
  “在语言学界和语文教学界,多年来存在着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把汉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同培养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也就是语文教学)实实在在的结合起来。”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序:
  “志公先生为了寻求解决这个老大问题的途径,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探索,60年代主张建立‘辞章之学’,90年代受钱学森关于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必须架起桥梁的讲话的启发,形成一门可以称之为‘桥梁性学科’的‘汉语辞章学’。他还在《非常需要一种桥梁性学科》一文中说,桥梁性学科的著作,我国古已有之。《文心雕龙》就把古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同读、写这种语言应用方面的内容熔为一炉。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王构的《修辞鉴衡》和唐彪的《读书作文谱》也应该属于这一类著作。而志公先生正是在继承我国古代桥梁性学科著作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汲取当代语言学和语文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写出了他的《汉语辞章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如何写议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08:55 , Processed in 0.21670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