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我的教材研究
有田和正 (一)教学研究的起步
——带着具体的目标
1.与“课”相遇——让我猛然醒悟的课 在学校工作了四、五年后,我开始习惯了学校的生活,并且发觉自己开始有点故步自封了。不能大胆地突破常规,上出不同寻常的课,平平淡淡地打发着日子。
“再这样下去可不行,我得想办法鞭策自己,让自己成为出色的教师。”这样想着,我就去拜访一位亲密的前辈。
他对我说:“你终于发觉到这一点了吧?去读一读这本杂志,看看有没有什么感受?然后你再到我这里来吧!”于是,他就借给我一本只有70页的小杂志《学习研究》。
我拿回来以后马上就读了起来,书中所谈到的与我的想法完全不同,尽是一些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但是,书中描述的内容着实让我耳目一新,我很想到教学现场去看一看实际的情况。而这一期的杂志正巧刊登着召开研究发表会的通知,我的热情被点燃了,我跟我的这位前辈说,我想去看看。
他说:“如果你能再花点时间研究这本杂志,并且带着自己迫切想弄清的问题去的话,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既然你这么想去,这种热情很可贵,那你就去看看吧!”
我请假去了奈良,当时大概是1962年11月。
讲课已经开始了,但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所以根本不知道该去听什么样的课。就这样,在第一节课,我到处走来走去,听了各种各样的课。但是,由于当时我的眼光不够敏锐,没有发现很有意思的课,所以感到稍稍有点失望。
第二节课,我因为想去听有关“职业”的课,就翻看教案集寻找,发现一位名叫长冈文雄的老师就是上“邮箱和邮递员”主题的,于是我就决定去听他的课。
课一开始就着实让我大吃一惊。还没过五分钟,我就像是被人狠狠敲打几下脑袋。本想做一些听课笔记,可是手却动弹不得。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的震撼。
课堂上,学生们展示了各小组自己制作的邮箱。这些邮箱做得并不是很好,不过每件作品都包含着学生探索的足迹,每件作品都蕴含着进行新的探索的契机。
A组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制作邮箱时想出的各种办法以及遇到的困难,然后说道:“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没能成功地安上箱顶,暂时就这样搭在上面。等课后再把它粘上去。”
这个小组一发表完,学生们就针对“箱顶”的问题议论起来。学生们竟然如此热烈地发言,这着实让我吃惊。
正当我觉得学生的讨论越过了高峰时,教师发言了:“既然箱顶这么难盖上去,那就不要勉强了,不要箱顶也可以的嘛。”
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激动起来,他们的眼睛闪着光芒,执着地解释做箱顶的必要性。面对教师的反驳,学生们也毫不示弱,真有一决胜负的样子。
在一旁听课的我也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非要箱顶不可?”“怎样来说服老师呢?”
如果这堂课是由老师首先向学生发问:“为什么必须做箱顶?”,那么课堂又会变成怎么样呢?学生还会像现在这样全身心地投入思考,想方设法说服教师吗?我感觉到教师提问的方法和时机是多么重要。
B组制作的邮箱投信口没有档雨板,C组的邮箱上面没有标明邮递员收取信件的时间,D组忘记了留钥匙的插孔,E组的邮箱内部没有做成倾斜状……每个小组制作的邮箱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我以前一直以为教材和资料是不允许存在缺陷的,它们必须是完美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没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
可是,这一次我突然认识到,为了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去发现缺陷,思考如何使其变得完美,有缺陷的教材反而更好。
在要求学生动手制作实物的时候,一般的教师总是追求学生的作品如何更加完美,而不同寻常的教师却追求不完美的、由学生亲手制作的自然的东西。我深切地感到,重视不完美的事物才是对待教育的正确方法。
在课上,每个学生的发言也是独特的,没有一个学生说的话和教科书本上写的一模一样。他们的发言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是非常愉快的交谈。
长冈老师对学生所提的问题经常出乎我的意外。最初我很纳闷:“为什么要用这种装糊涂的方式提问?”可是,渐渐地我开始明白了,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为了动摇、推翻学生原有的想法,让他们真正投入身心地去探究,去形成自己的想法。
在相遇这节“课”之前,我以为,所谓“教育”就是将学习指导要领和教科书上写着的东西认真、准确地教给学生就行了。只要教得多,学生就能得到培养。而且我还以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缺乏,是因为这个学生本身素质差的缘故。因此,我的课从来不能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启发他们去自主地进行探究。
从那节课后,我的教育观彻底地改变了。我感到原来笼罩在我眼前的那团云雾突然消散。我想,这就是我所要追求的“课”。 2.迈出实践研究的第一步——寻找研究的问题
当我在写教学计划的时候,我心中模仿着长冈老师的课,设计了“邮箱”一课,思索着怎样才能像长冈老师的课那样让学生开展充满生气的探究活动。
但是,实际上我的课并没能顺利的进行下去,学生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陷入困惑中。
我发现,原来我是被长冈老师的课的有趣性所吸引,一味地模仿他课中表面的东西,却没有能够真正理解他潜在的思想,也没有像他那样为一节课做任何铺垫。
另外,我想一节课只是学生整个探究活动的一小部分,自己有必要从头开始完整地听一遍课。而且我发现至此为止,我还没有掌握教育的根本,所以我决定重新开始教育实习。在征得长冈老师的同意以后,我跟随先生学习了一个星期。
我开始探索日常的每一节课应该怎样上,如何通过这些课的积累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虽然听课只能帮助我解决一小部分问题,但是我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一次课的背后究竟应该做哪些铺垫;经过哪些教与学的活动,才能让他们发表学习成果;所谓学生的探究活动到底是指什么;教材研究应该怎样进行;应该怎样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状况;怎样来掌握教学的技术等等,这都是一些必须学习的内容。
原来迄今为止的我连自己应该探究什么样的问题都不知道。
我重新把自己当作新教师,开始了对教学实践的研究。不可思议的是,学生逐渐开始有了一些变化,课堂也渐渐地变得有意思了。正在这时,我调动工作去了福冈大学附属小仓小学。那是在1967年。
4月份,我被要求开了三次校内研究课,累得筋疲力尽。6月份公开课结束后,学校又立即要求我开校内研究课。那段时间,我连梦里充满了对研究课的恐惧,时常会梦魇。这一年内,我一共开了十一次研究课,身心疲惫,几乎崩溃,完全失去了自我。
我又倒回到新任教师第一年的状态。但是,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模仿别人了,我开始发现,单单模仿他人的课是不行的,只有通过自己实践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够掌握的。我决定通过实际的教学来形成自己的思想。
从实践的角度来考虑,我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钥匙全部都在学生中间”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以此来激励自己,直到今天。
在小仓附小,也就是在我迷失自我的时候,霜田一敏先生(现任爱知大学教授)正好调到福冈教育大学。对我来说,实在没有比这更幸运的事了。他是我的理解者、支持者和研究的合作者。他使我重新鼓起了勇气,渐渐地我的课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
1976年4月,我调到现在的学校工作,又一次面临自我改造的压力,虽然辛苦,但是努力地创造着一个新的自我。所幸的是,这所学校有很多教学能手,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但是,在这里没有人来教我。在小仓附小,我有一种被鞭打着而学到不少东西的感觉,而在这所学校,我必须独立地去做一切。它的好处是,只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可以自由地从事自己想做的研究。这是一个真正的研究型学校。
有一个前辈曾这样对我说:“如果只是在学习指导要领的框架内搞研究,就没有必要特意到这所学校来。要摆脱束缚,去研究怎样才是真正地为了儿童的教育。”他的话让我再次恍然。
什么是真正地培养儿童的教育?我细致地观察着学生,进行着算不上是真正研究的研究。
3.追求“我的课”——在实践中思考
如前所述,以前我一直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充实一节课上。
直到1970年,从我上关于垃圾的课时,我的想法逐渐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契机是,我发现那些平时在课堂上完全不活动的学生(我是这样认为的)竟然在进行非常了不起的探究活动,而且还将他们的活动写进了作文。
我开始觉得,课就应该是先让学生独立地开展探究活动,然后给他们相互碰撞、各自探究增加动力。原来,我是以一节课为单位思考课的上法,现在我开始在更长的时间单位里思考教学,并且注重观察学生在课与课之间发生的变化。
我觉得要真正上出有自己风格的课,除了放开手脚、忘我地实践以外别无它法,为此我开始了教材的研究。
映入我眼帘的教材是“垃圾”,当时垃圾问题还没有成为社会问题。
对垃圾做了四个月研究后,我开始上课了。一开始进行得不太顺利,很是辛苦。可是不久,学生都像得了“垃圾病”,成了“垃圾的狂热者”。在这里,我举一个学生的作文作为例子。
澡盆里的垃圾 作者:三年级 清柳美和子
昨天我洗澡的时候,看到哥哥正戴着潜水用的眼镜潜在水底,我便也想着要潜下去看看。
这时我想可以调查一下浴盆盆底是否垃圾,于是就潜了下去。正在这个时候,突然想起了老师的话“在调查之前要先假设一下”,于是我慌慌张张地钻出了水面,假设到:“我是第一个洗澡,不会有垃圾 。”
然后,我又一次潜入盆底。我发现有一些头发和棉布的碎屑。我想,那是头发与毛衣上的毛粘在了身上被带进澡盆里的吧。
学生整个地对垃圾着了迷。所谓学生“拥有问题”,指的就是这种状态吧。问题完全融化于生活中,成为生活本身,即到了“生活即学习”的状态。
青柳这个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参加活动,但是她却写出了这样的文章。从这件事中我开始认识到:仅仅让学生发发言,让他们稍作点思考,这不是真正的课。课不能追求形式上的有趣。课在多大程度上占据了学生的心灵,在多大程度上动摇了学生原有的想法,这才是最要考虑的。
这一次持续了29个课时的“垃圾”单元带给我的影响远比“邮箱”那一课要深远得多。
虽然,我至今还是认为自己在教学上做得很不够。但是,我在课上多少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了。这一切归功于我遇到那些非常优秀的、值得我学习的课,还有那些逼迫我不得不进行自我改造的事件,以及那些我有幸遇到的优秀老师。
总之,我感到自己要追求的目标渐渐地清晰起来。从这以后,我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