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如何融合到现代课程之中?
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管理理念对教学管理的启发
《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那些平时不大爱看书,甚至有些散漫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却很精彩。相反,有些认真的教师,课堂死气沉沉,效果不彰。读书多、备课认真,并不意味着提前准备到位了。不读书、不备课,也并不能说就教不好书。好的老师不能等到上课前,才去掌握或者说重新梳理那些知识,而要琢磨如何启发学生去学习这些知识,让他们对学习、对要学习的知识点产生兴趣,有动脑动手的强烈愿望。
如果教师也可以分为三类的话,一类教师尽其所能,读书备课、满堂灌或假启发,累得口干舌燥不说,学生也被扔过来的一团一团的知识砸得晕头转向,最后两方面都感到劳累而且厌烦。
一类老师知道不能这样死讲,要调动学生自己学,但是却没有组织课堂、调动兴趣的技巧和策略。当然,也有些人厌倦了教学,图省心怕费事,抓住教学目标和考试重点,三言两语,便直奔主题,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写、去背。逼着学生结合单元提示、课文导学去读书,逼着学生读完书做课后习题,逼着学生做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反复提醒、总结规律。学生的主动性倒是有了,教师却成了羊倌,整天悠然自得,却苦了学生,堂堂课上都大汗淋漓,如此学习,哪个能受得了呢?
一类教师摸清学生的胃口、选准教学突破口,结合自身优势,说学逗唱,师生互动频繁,学生动脑动口又动手,乐学好学。
提供一个案例: 《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教学体会
最先读《从文自传》节选《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的时候,觉得组织一堂课的教学不太难,因为人物传记本身带着很强的故事性,所以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比较容易。然而,当我真正构思教学设计时,却犯难了,如何体现课文的主题思想——“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的确不易。作者在自传中叙述的大多是自己童年,因为他所生活的湘黔边境,更多的是奇风异俗,这些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哪里来的逆境呢? 由此,我开始读《从文自传》整部集子,并且读了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力图对沈从文及其创作风格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些做了很多笔记,这在后来教学设计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评委有可能认为是偏离文本的内容),我仍然珍惜我自己的教学构思和独到的发现。 读完之后,我心里已经有了一点把握,但是如何化整为零,深入浅出,从文本中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确实让我很为难。于是,我边读文本边思考,时间从拿到课题已过了两天,而我仍然是一筹莫展。 无奈之下,我在周末的时候写出了第一份教案,其繁琐程度令我自己看而生厌,已经深夜十二点了,仍然辗转难眠,突然想到了一个细节,作者喜欢游泳,并表现出对水的喜爱。水恰似他的性格,向上、忍耐、不满足,所以后来一旦当他接触到“五四”新的思想的时候,便开启了智慧之门,勇敢地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 想到这,我很兴奋,然后构思了很多细节。第二天一早,我便按自己新的构思重写了一份教案。整整一天都很喜悦,便读文本边修改。 等到了周一我把自己的教案给组内的老师看时,他们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首先是文本的定位,作为传记文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其次在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问题设置较难,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课堂将变成老师的一言堂,学生无法充分发话自己的智慧,兴趣也无从谈起。我诚恳地听取了老师的意见,开始重新修改教学思路。 从文本的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出作者在生活这本“大书”中获得的快乐和其中经历的酸辛,作者在快乐中学到了生活的知识,学会了观察、倾听、思考。但是,真正让作者成长的还是他经历的苦难。如何让学生理解“逆境”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我发现,学生从文本中还是能轻易找到一些精彩的细节,这一点应该成为组织教学的突破口,然后再以辅助材料加以点拨,他们就能明白“逆境”的深刻含义。另外,作为引申探讨,围绕传记文学体裁的特殊性,作者平淡朴素的风格之下所蕴藏的魅力,就会慢慢地被学生挖掘出来,可以顺势引导他们去读名人传记,感受名人人格的光辉。 在这样的设想下,我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调整,并在周二的语文课上,请本组老师过来听课,虚心听取他们宝贵的建议,再对教学设计和重要环节修改,当然也保留了我自己坚持的内容,比如课外的辅助材料,因为我觉得这几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有益而无害。 就这样在经过七次修改之后才最终定稿,我的心理压力才稍有一丝缓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