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camio

[历史文化♡] [深海活动]中国抗战历史大家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2 1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友人捐赠历史照片[组图]


12月13日翻拍的日本园光寺僧人大东仁捐赠的历史照片。 当日,日本园光寺僧人大东仁在南京参加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同胞遇难68周年活动,并将他收集到的南京日侨集中营管理所“日侨身份证”1件、《周报第二十四号》1本以及日军战时明信片5张等资料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曾先后五次到纪念馆并捐赠了50多件珍贵的历史资料。 新华社发





12月13日,日本园光寺僧人大东仁(中)接受捐赠证书。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12月13日,日本园光寺僧人大东仁在展示他捐赠的历史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12月13日,日本园光寺僧人大东仁(右)正在介绍他捐赠的历史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12月13日,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日本园光寺僧人大东仁捐赠的历史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5-12/13/content_3916994_2.htm

日本女教师展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新证



  8月8日,日本女教师松冈环(左)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部分证物。当日,日本女教师松冈环在北京向记者展示了当年参加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提供的近60件战争实物和600多张老照片。松冈环是日本大阪的一位普通女教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求证。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8月8日,日本女教师松冈环展示一位叫川田匠三(化名)的侵华日军上等兵提供的“随军日记”,其中记载了有关日军屠杀南京市民的文字。当日,日本女教师松冈环在北京向记者展示了当年参加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提供的近60件战争实物和600多张老照片。松冈环是日本大阪的一位普通女教师,多年来,她一直坚持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求证。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5-08/08/content_3327413_2.htm

北京发现《抗日三字经》[组图]





  《抗日三字经》封底印有“精忠报国”的图画(8月7日摄)。这本由文物收藏家王金淦在北京发现的《抗日三字经》,是1938年出版、由第六集团军总司令部政训部油印的。小册子为32开本,共20页,760句,它以精炼、通俗的语言揭露侵华日军“欺中华,占我地,杀我民,又抢掠,又奸淫”的暴行,宣传“齐抗战,求生存,拼死命,把国救,不胜利,不停战”的抗日爱国思想。 新华社记者 王呈选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5-08/08/content_3326933_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邮花编织历史长卷 第一套军人用邮票很珍贵(图)

2009年08月11日 11:37 来源:燕赵晚报 云海



资料图片

  今年的8月15日,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战争。我国邮政部门充分利用邮票独特的宣传功能,发行了以纪念抗日战争为题材的邮票80多种。它们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和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抗战、夺取胜利的光辉历程。


中国第一套军人贴用邮票《抗战军人》 资料图片

  我国最早发行的抗战纪念邮票是1938年9月,由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发行的1枚《抗战军人》纪念邮票,邮票图案是一个持枪跑步前进的军人。邮票上方横框内有“晋察冀边区”5字,下方横框内有“临时邮政”4字。它是免费发给军人贴用的,被称为中国第一套军人贴用邮票,较为珍贵。

  1941年2月,冀南抗日邮政总局发行《冀南抗日邮政邮票》,全套3枚,分别为“抗战建国”、“团结进步”、“改善民主,实行民主”。这套邮票1942年6月停止使用,目前存世的有3种共438枚。

  我国解放区发行的第一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邮票,是1945年12月山东战时邮政总局发行的《抗日民族战争胜利纪念邮票》,图案为毛泽东挥手前进的侧面像。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也于当时发行了《抗战胜利纪念邮票》,俗称“大抗战票”,全套邮票共8枚,图案为八路军骑兵部队勇猛作战的英姿。

  我国解放区以抗战为题材的第一枚小全张,是1947年7月7日,由东北邮政管理总局发行的《七七抗战十周年纪念》小全张,图案为手握钢枪的人民战士欢呼抗日战争胜利的动人场面。这些邮票随着历史的变迁,目前都成了宝贵的历史文物及集邮者梦寐以求的珍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邮政部门已经发行了5套纪念抗日战争的专题邮票。

  1952年7月7日,我国发行1套4枚的纪16《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面值均为旧币800圆,分别为“卢沟桥风云”、“平型关胜利”、“欢送新四军抗日”、“领袖策划反攻”。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纪念邮票,于1965年9月3日发行,全套4枚。第一枚是“毛主席在著作”,描绘的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进行写作的情景;第二枚是“八路军东渡黄河”,讲述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3万余人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的故事;第三枚为“光荣参军”,生动展现了胸戴红花的有志青年,挥手与亲人告别,即将奔赴抗日战场的情景;第四枚是“人民战争的胜利”,记录了人民欢庆胜利时的情景。

  1985年9月3日,我国发行了J117《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共计2枚。第一枚为“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图案是在“卢沟晓月”碑亭前,一队中国士兵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情景;第二枚为“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画面是在长城附近,八路军和民兵正在痛击日寇。

  1995年9月3日,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1套8枚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分别为“‘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队”、“芒友会师”、“华侨捐款”、“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2005年8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4枚,另有小型张1枚。图案分别为“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和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这些邮票都生动地描绘了抗日战争的壮丽画面,再现了我国抗日战争取得的辉煌胜利。邮能辅史,以史为鉴,以朵朵邮花编织成的抗战历史长卷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责任编辑:王婉莹)

http://www.ce.cn/kjwh/scpm/tzjb/ ... 0811_19757539.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公布大量日军侵华军事地图[组图]


这是6月21日拍摄的日军侵华军事地图。


  经过3年时间的整理,湖北省档案馆近日对外公布了2万多张日本侵华军用地图,地方涉及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地。这批地图为日军勘测、改编及复制而成的军事地图,数量巨大,分为多个系列,字迹清晰,标注精细。图幅之间,省与省可以互相拼接,省内各地区也可相互连接。地图上大到城市,小到乡村、河流,都有详细的标注。这些地图上都标有“军事秘密”、“部外秘”等日文字样,可以看出这批地图的重要性。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6月21日,湖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日军侵华军事地图。





湖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打开日军绘制的长江水道图(6月21日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5-06/22/content_3121605_4.htm

河北迁西县发现侵华日军日记[组图]


  6月10日,收藏者展示他所收藏的侵华日军日记。   在72年前打响长城抗战第一枪的河北迁西县喜峰口,最近发现一册当年侵华日军留下的日记。日记共192页,约5.5万字。扉页有“满洲出征日记 旭川 昭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午前六时三十分发列车□□小樽港口向……满洲……”等字。右下角印有“石桥印章”篆刻正方形手章,封底右下角印有隶书“石桥”椭圆形手章。专家认为,石桥日记的发现,为研究抗日史提供了重要原始资料,是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吞并中国,把中国变成殖民地的铁证。    新华社记者 张洪河 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5-06/13/content_3080381_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东北抗日联军“抗日纪念”章等惊现淮北

2005年07月16日 20:05


  7月16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东北抗日联军“抗日纪念”章等一批文物惊现于安徽省淮北市。作者:孙宪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旧金山华人收藏家展示日本侵略中国的《支那事变画报》

--------------------------------------------------------------------------------
2005年07月30日 19:22






  美国旧金山华人收藏家姜家声展示在旧货市场寻求的《支那事变画报》,此为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时期显示战功的出版物。姜家声先生在今年七月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用以揭露日本发动战争的罪恶行径。作者:贾国荣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7-30/26/60607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西安画家贺荣敏“画”出《游击队之歌》

--------------------------------------------------------------------------------
2005年08月01日 15:27



  为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西安画家贺荣敏用画笔“画”出《游击队之歌》。整幅画卷以五线乐谱为基本构图,保留了乐谱线和歌词,跳动的音符转化为游击队员战斗的身影。作者:冽玮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8-01/26/606625.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英烈李殿冰:“麻雀战”扬威名



李殿冰,1913年12月出生在曲阳县尖地角村。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曲阳县的抗日动员会。幼时的打猎生涯,使他练就了一手百发百中的枪法,成为
远近闻名的神枪手。

  李殿冰和他带领的村游击组创造了山地“麻雀战”,经常三三两两,相互策应,出没于深山密林、青纱帐里,好像麻雀啄食一样,忽聚忽散,瞅空打击敌人。当敌人反扑过来时,游击队员早已“飞去”,无影无踪;敌人退却时,他们又呼啸而至,予以痛击,使敌人攻无目标,战无对手,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1941年8月的一天上午,1200多名日、伪军进山“扫荡”。敌人行进到尖地角村老母庙附近的沟底,李殿冰带领游击组在北山上突然开枪,几个敌人应声倒下。敌人气急败坏,扑上南山梁,游击组已不翼而飞。日伪军几经折腾,个个口干舌燥,到老母庙附近的清水洼里抢水喝,挤作一团。李殿冰他们架好大抬杆,瞄准清水洼,“轰”地一声,30多个日、伪军连死带伤,倒成一片。

  反“扫荡”结束以后,冀西三军分区召开表彰大会,请他介绍了“麻雀战”经验。从此,“麻雀战”这个名词和李殿冰的名字一起,传遍了整个边区。(欧灿摘编)

http://www.gmw.cn/CONTENT/2005-12/23/content_35071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是日本称霸东亚乃至世界的野心。从日本明治维新到1945年,日本发动了14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10次是侵华战争。对于这些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击。

一、日本早期侵华和中国的反抗

1874年侵台日军在台湾留影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1874年侵台日军在台湾留影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23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装抗日的台湾少数民族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1874年日军入侵台湾时,遭到了台湾人民的抗击。这是武装抗日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22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日战舰在黄海激战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中日战舰在黄海激战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21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远舰部分官兵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致远舰部分官兵.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11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丁汝昌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指挥黄海之战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115.htm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11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早期对华侵略:《辛丑条约》与日本驻军中国



八国联军侵华路线图

  1900年,日本直接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出兵最多,掠夺权益最多的国家。

  19世纪末,在中国北方大地上出现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使正在瓜分中国的西方列强充满了仇恨与恐惧,他们一面威胁清政府加紧“剿除义和团”,一面策划乘机对中国出兵,进行大肆掠夺。1900年6月,英、法、德、奥、意、日、俄、美8个国家,公然组成了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直接参与镇压义和团,揭开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序幕。

  八国联军于1900年6月17日攻占了大沽炮台,到30日为止,在该处上陆的日本官兵达3828人,在由大沽登陆的8个帝国主义侵华军中居第二位。这支部队从29日起陆续开往天津,很快投入了对义和团及清军的战斗,并参加了炮轰天津城,这次战役日军出兵2700人,占联军兵力的一半以上。攻下天津后日军占领了天津城内最殷富的东北区,对此地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殖民统治。8月,联军15000余人向北京进逼,其中日军投入兵力7200人,约占联军总数的一半,居八国侵略军的第一位。8月14日,联军攻下了北京城,日军攻占朝阳门、东直门,接着占领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亲信仆臣,仓惶逃往西安。在以后的几个月间,八国联军侵占了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南至保定、北至张家口的广大地区,日军又在北京、天津、山海关附近多次参加了对义和团等反帝武装的“讨伐”。




日本军队在其辖区内(北京安定门外)设刑场,斩杀中国人。

  北京的陷落标志着义和团反帝运动被八个帝国主义的联合力量绞杀了,而日军是这个联合力量的基干。从7月中旬的天津之战到8月中旬的北京之战,在这关键性的一个月之内所进行的几次决定全局的战斗中,日军不但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打的也最卖力,日本强盗在整个“八国联军”武装侵华过程中,充当了先锋和主力。他们每到一处,都疯狂地抢劫、烧杀和奸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八国侵略军侵占天津、北京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劫。日本侵略军在天津郊区血洗纪家庄,屠杀了2000多居民。在天津掠夺白银200万两后,又从北京户部抢走库存白银300万两,然后将衙署焚毁。日寇强占清皇宫后,将宫内珍宝及历代文物,抢掠一空。



天津日租界示意图

  1901年(农历辛丑年)9月7日,西方诸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包括: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和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本息9亿8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平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辛丑条约》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沦丧。北京的使馆区内列强驻兵、行政独立,成了“国中之国”。外国取得北京至山海关的驻兵权,使中国京师关防洞开、无险可守。《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日军在天津海光寺一带的日军司令部进行军事训练。

  根据《辛丑条约》,日本在使馆区以及北京至山海关沿线驻军为400人,然而早在《辛丑条约》签订前的4个月,日本政府就以“护侨”、“护路”为名,宣布成立“清国驻屯军”,任命大岛久直中将为第一任司令官,司令部设于天津海光寺,兵营分别设于海光寺和北京东交民巷,兵力部署于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地。以后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扩大,日本驻屯军又不断地增加。1912年,日本将“清国驻屯军”改名为“中国驻屯军”。因该军驻扎华北,通常被人们称为“华北驻屯军”。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05/27/content_300934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清军击中的“赤城”号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日舰“赤城”号被清军击中,这是被清军击中的“赤城”号惨景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10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关条约》谈判现场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1895年4月,日本威逼战败的清政府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图为谈判现场。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10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鸿章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103.htm

伊藤博文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代表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10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同胞抗议割让台湾书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闻悉台湾被日本侵占,在京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立即联名上书,要求坚决抵抗,决不能将台湾轻易敌手。图为台湾同胞抗议割让台湾书。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097.htm

丘逢甲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丘逢甲,爱国士绅。1895年初,得知清廷准备割让台湾,倡议成立“永隶清朝”的“台湾民主国”,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09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旗军将领刘永福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台湾抗日临时政权任命曾在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的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为大将军,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和台湾各地义军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力量之一.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091.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二八”忪沪抗战日军暴行录[组图]


横行在上海街头的日本浪人


1月28日晚,被日军捕后将杀害的闸北、虹口地区的市民


3月2日,日军轰炸我昆山铁路桥



被日军烧毁的三友实业社部分厂房



日军焚烧闸北同济路民宅,并荷枪把守,不许我居民逃生


东方图书馆被炸


闸北宝山路一带被日军轰击成废墟



掷弹焚烧江湾跑马场后的日军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05/24/content_2996272_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13: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在台北设立的总督府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8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1895年6月7日,日军占领台北。17日,日本殖民当局首任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总督举行“始政”仪式,正式宣布在台湾建立殖民统治。图为台北总督府及守卫日军。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008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4 21:22 , Processed in 0.54938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