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camio

[历史文化♡] [深海活动]中国抗战历史大家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结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12: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童子军杨惠敏


女童子军杨惠敏向四行孤军献旗前的留影


 女童子军杨惠敏向四行孤军献旗前的留影杨惠敏,公元1915年3月6日 (农历乙卯年正月二十一日)- 公元1992年3月9日(农历壬申年二月六日),江苏省镇江市人,女童军、对日抗战时英雄、教师。

  事迹

  杨惠敏早年曾于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暨中山大学体育系求学,中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中日之间开战,杨惠敏加入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同年8月13日爆发八一三松沪战役,日军全面大举进攻上海,日方原本希望能以袭击的方式迅速占领上海地区,达成“三月亡华”的目标,却出乎意料地与国民革命军爆发阵地战而成为长期缠斗。10月26日爆发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由第八十八师第524团团长谢晋元中校所率领的该团第1营死守与上海公共租界仅有一条苏州河之隔的四行仓库,作为中方军队在撤退至上海西部郊区的过程中、对日军的牵制。10月28日夜间,杨惠敏将一面12尺长的中华民国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冒着战火危险自公共租界出发成功泳渡苏州河,并获得谢晋元的接见将国旗送至四行仓库。杨惠敏也携带了一份四行仓库守军人员的名单返回公共租界,当时名单上共有800个人名,因此被称为“八百壮士”,但事后证明这份名单是为了战时的保防需要而捏造夸大,仓库中实际上只有四百多名守军。杨惠敏所送至的国旗隔天在四行仓库屋顶升起,大大地鼓舞振奋了守军士气与隔岸观战的民众,并获得当时驻扎在租界内的世界各国媒体之赞扬。事后杨惠敏与谢晋元的事迹被编写入中国台湾各级学校的历史教科书中,使得他们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当年张治中将军接见义女杨惠敏


  私人生活
  杨惠敏在战后跟随着国民政府撤退至台湾,后与台大体育系教授朱重明结婚,育有二子朱复圭与朱复轰。
  她曾任职于台北女师专(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学)、金瓯商职(今台北市私立金瓯女子高级中学)与文化大学等学校。除此之外她也长年积极参与、宣传童军活动及妇女救国运动。杨惠敏于1992年3月9日,在脑溢血卧病在床一段时日之后,逝于台北市石牌荣民总医院,享寿78岁。
  据其子回忆,杨惠敏至台湾后绝口不提往事。直到上课时老师提醒,方知课文中的女童军即为母亲。

  
杨惠敏(左)与饰演她的林青霞(右)合影

  相关作品
  杨惠敏曾在公元1979年出版过一本自传,《八百壮士与我》。
  杨惠敏献旗与四行仓库守军的故事,曾在1976年时被拍成电影《八百壮士》,在该片中是由林青霞饰演杨惠敏本人,并由柯俊雄饰演谢晋元中校。

http://baike.baidu.com/view/1801414.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英雄谱

司徒美堂:美洲洪门爱国老人



美洲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

  
  提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名闻遐迩的洪门“大佬”司徒美堂可谓中坚人物,不能不表。
  司徒美堂(1868年4月3日-1955年5月6日),原名羡意,字基赞,广东省开平人,著名旅美侨领,中国致公党创始人。
  1880年到美国谋生。曾当过厨夫,随美国军舰到过南北美洲及欧洲各地,后加入当地华侨组织的洪门致公堂。1894年,他在致公堂内组织安良堂,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号召,被拥为“大佬”(即洪门大哥)。1905年继设安良总堂,任总理,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
  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司徒美堂领导侨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支持十九路军上海抗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以七秩高龄之身,亲自发动美东地区侨社成立“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为祖国筹措战费。为集中精力从事救国工作,他辞却它职,专司该会工作,一干就是5年之久。其间,他坚持每天早上10时上班,一直工作到深夜,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尽管自己并不太富有,他还是竭其所有,尽力捐输,名列纽约地区捐款最多的17位华侨之一。在司徒美堂的带领下,美洲洪门侨众全力捐助祖国,贡献至巨;而他所在的筹饷总会在八年抗战期间,亦募集了约330万美元的巨款。1941年,司徒美堂受聘为中国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是年冬回国活动。途经香港时,适逢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欲拉拢其出面组织香港帮会,他坚决不就,并成功地设法离港,辗转到达重庆。翌年,他又专程前往南美洲各国,向华侨宣传祖国抗战。抗战后期,他还鼎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事业,在重庆等地设立华侨兴业银行;1945年春当选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全美总部主席后,还被推举为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华侨顾问,备尽保护服务之责。
  新中国成立前夕,司徒美堂应毛泽东之邀辗转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于会后居留北京。其间,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余生。
  1868年,司徒美堂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12岁为生活所迫随乡人远渡重洋到美国谋生,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做杂工。当时,为了保护自己利益,很多华侨加入了洪门致公堂等组织。洪门致公堂是当时北美华侨下层群众的一个最大的民间结社组织。它以“忠心义气、团结互助”为信条,以“反清复明”为旗号。1885年,17岁的司徒美堂拜堂盟誓,加入了洪门致公堂,走上了一条影响他一生的道路。
  司徒美堂从小学过武术,有一身好武艺,手持一刀一棍,十数人不能近其身。20岁那年,一个白人流氓到司徒美堂打工的餐馆吃“霸王餐”,司徒美堂气愤不过,三拳两拳把那个流氓打死,被判了死刑。华侨及洪门人士立即凑钱营救,最后改判了十个月。这件事使司徒美堂在华人社会出了名。
  1894年,司徒美堂来到波士顿,成立了安良堂,打出了“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旗号。安良堂很快就成为洪门致公堂旗下的强势团体,最后发展到全美国31个城市都有安良堂,规模浩大,成员达2万多人。1905年,司徒美堂在纽约成立了“安良总堂”,自任总理。司徒美堂本人被称为“大佬”,尊称为“叔父”。该堂也像现在的社团那样,有自己的法律顾问,当时的法律顾问竟然是后来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04年,孙中山以“洪门大哥”身份赴美进行革命活动,司徒美堂被孙中山革命理想所打动,决定亲任保卫员之职,洪门组织从此开始从人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请司徒美堂回国当监印官。但司徒美堂却以“功成身退”和“不会做官”为理由,婉言拒绝。
  抗战爆发后,司徒美堂与旅美进步人士共同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战。
  当时美国唐人街有很多下层华工社团,被称为“堂口”,有各自的地盘。在美国东部,安良堂和协胜堂是两个比较大的堂口,相互之间曾长期堂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司徒美堂认为,华侨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他主动向协胜堂检讨自己,并召开了两堂的“和平大会”。从此,两个堂口团结一致,共同发动华侨募捐支持抗日。抗战八年,纽约“筹饷总局”募捐达1400万美元。这之中,由司徒美堂领导的安良堂捐款最多。
  1941年冬,司徒美堂被遴选为国民参政员,从美国返华出席国民参政会。不料他途经香港时,太平洋战争突发,香港沦陷、司徒美堂亦遭软禁。
  日本特高科头子矢崎了解司徒美堂的底细,派人召他到特务机关去威胁利诱,强迫他出任维持会长,企图利用他出面组织香港帮会,协助日军搞“强化治安”。
  当时司徒美堂已届75岁高龄,表现出的却是高度的民族气节。他对矢崎说:“我已年逾古稀,不想在入土之前背黑锅,那样犹如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所以我决意不当什么维持会长。”
  特高科很想杀掉这个倔老头,但碍于香港帮会势力大,不敢贸然下手,只好忍气吞声将他放掉。司徒美堂在洪门弟兄的帮助下,化装冒险潜离香港,偷渡到了大陆。
  到达重庆后,蒋介石夫妇对他毕恭毕敬,到访必迎,出则亲自搀扶到门外,并许以国府委员之职。而司徒此时却目睹了国民党腐败和大后方民众困苦,对国民党感到极为失望,于是便拒绝加入国民党并不肯任官职。
  1945年3月,“美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纽约举行,决定将洪门致公堂改组成海外华侨政党“中国洪门致公党”,司徒美堂被选为全美总部的主席,成为举足轻重的美洲侨领。会上,他联合美洲各华侨报界发出著名的《十报宣言》,提出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还政于民,召开国民代表会议,成立民主政府”的政治主张。
  抗战胜利后,司徒美堂过问政治的热情日增,表示要回沪召开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回国前他分别致电中共、民盟和蒋介石,中共和民盟当即复电欢迎,惟蒋不予答复。1946年4月,司徒美堂率众抵沪。6月21日,司徒美堂晤蒋,话不投机,悻悻而去。两天后,他亲赴南京梅园30号拜会中共代表周恩来,旋又参加中共代表和上海民主人士为他举行的欢迎茶会。此后,周恩来代表中共亲自到司徒美堂寓所两次访谈,并邀他到解放区参观。两相对比,使司徒美堂开始疏离国民党而接近共产党。
  1947年在南京和上海,司徒美堂拒当国大代表,杜月笙替蒋恐吓:“蒋叫你当,你就要当,他不是好惹的人。” 司徒美堂挥杖拍案而起,大吼:“我司徒美堂不当就不当,告诉蒋某人,司徒美堂难道就好惹吗!”声裂金石,多年后,仍然可闻其声。
  1948年,他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翌年1月20日,毛泽东发函,邀请司徒美堂回国参加会议。
  回到祖国的司徒美堂,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热情欢迎。他作为美洲华侨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并参加了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结束后,司徒美堂又一次要功成身退。但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的挽留,司徒美堂终于留了下来。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脑溢血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10日,公祭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人士七百多人出席公祭。灵前摆着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送的花圈。周恩来亲自主持公祭大会,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如此隆重的公祭仪式,解放后罕见。这是对于这位“洪门元老,一生爱国”的华侨老人的最高褒扬。
  司徒美堂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举办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位银须飘动、精神矍铄的八旬老者,鲜为人知的是,他竟然是一位“洪门大佬”,名字叫司徒美堂,此时他已经是名扬海内外的华侨领袖。
  司徒美堂纪念馆:http://www.eelove.cn/situmeitang



http://baike.baidu.com/view/55473.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女飞行家、著名影星李霞卿


女飞行家、著名影星李霞卿(旅美华侨)环飞美洲300多座城市作抗日宣传募捐。

  
  李霞卿,艺名李旦旦,1911年出生于广东海丰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富商家庭。李霞卿父亲李应生是位爱国志士。1911年10月25日,李应生和胞弟李沛基炸死了清朝驻广州军队的头领凤山将军,为革命军攻占广州立下头功。李霞卿的祖母徐慕兰就是中国近代著名事业家徐润之侄女,女革命家徐宗汉之胞姐。父亲曾在上海法国租界巡捕房中担任高级翻译。童年时,随父到过欧洲,学过法语。回国后在香港及上海中西文学校读书,精通英语。受家庭的影响和东西方文化的熏陶,她思想活跃,爱好多样,胆识过人。
  1926年,其父在上海与他人共同组建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她年仅14岁便以李旦旦的艺名从影。在民新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玉洁冰清》中担任女主角的妹妹,演出很成功。此后,在《和平之神》、《海角诗人》、《天涯孤女》、《五女复仇》、《西厢记》、《木兰从军》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配角,成为名噪一时的影星。
  1929年,民新影片公司并入华联影片公司后,她便结束影星生涯,和新婚丈夫一道去欧洲,先在英国一间私立学校读书,后入瑞士日内瓦康塔纳飞行学校学飞行。
  1935年转到美国奥克兰波音航空学校深造。在名教练指导下,她刻苦学练,很快掌握各种复杂的飞行技术。1935年5月15日,她在奥克兰机场上空练习难度较大的翻筋斗飞行,因座椅皮带松开,突然把她抛出机舱之外。在危急时刻,她冷静果敢,迅速打开背上的救生伞,降落在附近的旧金山海湾里,为美国海军救出,在美国轰动一时。她因此成为美国妇女航空协会会员,并加入卡特皮勒飞行俱乐部。她在美国飞行界成名之后,仍不忘爱国。同年12月,归国到上海。后到香港西南航空公司任见习驾驶员,不久辞职返沪。
  1936年,她在上海作精彩的飞行表演,引起轰动。同年,她又在国内作了从上海到湛江、北平到成都的两次长途飞行。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战火烧到家门口,她亦被卷进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先后在救护学校和难民营工作。
  1939年初,应美国援华药物局的邀请,她驾驶“新中国精神号”的单翼轻型飞机,访问纽约、华盛顿、巴梳、圣地亚哥、盐湖市、洛杉矶等大中城市,开展广泛的国际援华抗日活动。每到一处,都受到华侨和当地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
  1940年,她驾机飞往南美洲一些国家进行抗日宣传募捐。在秘鲁,她驾驶军用飞机作了长达1个小时的飞行表演,募捐4万元。秘鲁航空部长前往观看,为她的演技拍手叫好,并赠给她一枚航空金质徽章。1940年3月,美国《远东》杂志记者对她进行专访,问她驾机单独远飞是否是冒险的问题,她回答:“面对侵略,中国为了图存,我们正在忍受着苦难”。“所有的中国人,不论在国内或在世界各地,为了祖国,是很少想到危险的。”这些话,道出了她万里飞行的原因。
  在抗战结束後,李霞卿到了香港,1960年中从香港迁居於美国,住在旧金山湾区,并於1998年辞逝於旧金山,享年86岁。
  “李霞卿28岁时在一次募捐飞行表演中飞机失事,不幸罹难”的说法乃误传。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4485.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侨机工“花木兰”:李月美回国抗日


2009年07月24日 10:33 来源:南国都市报

    

抗战期间,正当祖国处于危急的生死存亡关头,3000多名南洋华侨毅然奔赴祖国烽火弥漫的抗日战场,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篇章。回国参战的南侨机工中竟然有女扮男装被誉为“当代花木兰”的巾帼英雄,李月美便是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真实历史人物。
  70年前,李月美女扮男装回国抗日,并与一位琼海籍南侨机工杨维诠结为夫妻。这段滇缅公路上成就的传奇姻缘,至今还在海内外传为佳话。得知李月美的大儿子杨善国至今生活在琼海,本报记者当即前往寻访,以期为读者揭开那段传奇又凄美的悲壮故事。
  女扮男装踏上征途
  李月美,又名李月眉,1918年生于马来西亚宾城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李荣基是一位华侨商人。李月美自幼在当地华侨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优异。“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宣告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也震惊了海外华侨的心。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1938年底,广州沦陷,香港通道被阻,积存在港的大批军火大部分移往仰光,准备由刚建成的滇缅公路运入云南。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号召华侨青年回国服务,李月美也前往筹赈会报名,但被拒绝,原来不招收女机工。中国自古就有女扮男装上战场的巾帼英雄,她终于以一个中华铁血“男儿”的身份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回到了祖国。
  滇缅公路巧结姻缘
  1939年2月,李月美在昆明受军训后被分配到总部设在贵州的“红十字会”当司机。1940年的一天,李月美因公在滇缅公路一急转弯处不慎翻车,身负重伤,脑部震荡。幸亏过路的南侨机工车队及时发现,海南籍南侨机工杨维诠(注:琼海福田人)奋力抢救,把她送往医院急救。一个月后,李月美康复了,她对杨维诠的诚实与善良深有感触,他们这两个司机终于相爱了。
  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轰动一时。李月美被誉为“当代花木兰”,廖仲恺夫人、著名社会政治活动家何香凝女士为表彰其爱国精神,特题“巾帼英雄”四个大字,赠李月美作永久纪念。此后,她改当护士,成为白衣天使,直到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到缅甸。
  周总理称“巾帼英雄”
  1946年,李月美战后复员与家人团聚后,李月美与丈夫杨维诠带着孩子定居缅甸,经营一家咖啡店。
  李月美永远不会忘记,1954年,当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时,李月美作为华侨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当缅甸侨团介绍她是当年女扮男装回国抗日的“花木兰”时,周总理连连称赞:“巾帼英雄!”(吴雅菁 张耀元)
编辑:孙金诚】http://www.chinaqw.com/zgqj/qsgc/200907/24/172751.shtml


-----------------------------------------------------


“当代花木兰”——李月美
2005年09月10日07:34

  中国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被世代传颂。孰料20世纪30年代,又出现了一位女扮男装回国参加抗战工作的女中英豪,她就是被誉为“当代花木兰”的华侨女青年李月美。

  李月美原籍广东台山,生于马来亚槟城。

  1938年底,陈嘉庚以南侨总会名义招募3200余名华侨机工(即汽车驾驶员和维修工)回国服务,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物资。李月美会驾驶汽车,有心报国,便兴致勃勃地前往当地筹赈会报名,但却因不收女性被拒之门外。于是,李月美乃效仿中国古代“木兰从军”,穿上弟弟的衣服、女扮男装到另一处埠头报名应征,结果姐弟俩双双入选机工服务团。翌年,李月美即瞒着父母悄悄地随机工服务团启程回国。

  回国后,经短暂军训,李月美被分配在总部设在贵州的“中国红十字会”当司机。她常常冒着敌人的炮火抢运伤员、救死扶伤,还经常在滇缅公路上抢运药品和军用物资,一晃就干了一年。一次,李月美因公出车,在滇缅公路一急转弯处不慎翻车,身负重伤,脑部震荡。幸被一位过路的南侨机工及时发现,从压扁了的驾驶室中把她搭救出来,送医院急救。直到此时,周围的人们才发现这位司机原来是个女儿身,无不动容。此事经媒体披露后,轰动一时,李月美被誉为“当代花木兰”,何香凝还曾题词“巾帼英雄”相赠。此后,她改当护士,成为白衣天使,直至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到马来亚。

  战后,李月美随丈夫(即当年搭救她的司机)移居缅甸,育有10个儿女。为把他们培养成材,李月美将8个孩子送回中国读书,并离开丈夫独身回到广州就近照料。1968年逝世。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10日 第二版)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51557/51561/368346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女杰——李林


华侨女英雄李林


  李林,福建尤溪县人,1915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被侨眷领养,侨居印度尼西亚。1929年回国,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立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铮铮誓言。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抗日救亡青年团”。同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任特委宣传委员兼女子第11连党支部书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坚决要求到前方杀敌。她苦练杀敌本领,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武艺。11月,任雁北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支队长兼政治主任,率部深入敌后与日伪军展开斗争,勇敢坚定,机智灵活,指挥有度,接连获胜。1938年春,改任整编后的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与日伪军作战,屡建战功。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后当选为晋绥边区第11行政专员公署委员。
  1940年4月,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扫荡”。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5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突围,她不顾怀有3个月的身孕,率骑兵连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于小郭家村荫凉山顶。26日,在腿部和胸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喉部,壮烈牺牲于平鲁县(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年仅25岁。中共中央妇委发出唁电,高度评价她的英雄业绩,称她“不仅是我们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爱的女英雄”。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9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新四军的菲律宾华侨沈尔七


参加新四军的菲律宾华侨沈尔七,1939年5月给母亲写信说:“惟今不抗日救国,民众将永无翻身之日,故儿愿牺牲一切,奋斗到底”。



沈尔七  (1914-1942)福建晋江人.父亲为菲律宾下层华侨。1930年应父之命,赴菲律宾马尼拉谋生。先在一家布店当店员,后替两家小商店记帐。白天处理帐务,晚上参加华侨总工会属下的“青工俱乐部”的活动,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驻菲律宾领事馆奉行不抵抗政策,禁止当地华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和一些进步华侨冲破这些限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和马尼拉华侨学生创办宣传抗日救亡的文艺刊物《旗声》。1934年被选为菲律宾华侨总工会组织部长,随后参与领导菲律宾华侨家器工人要求提高工资而举行的大罢工。1935年,参与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援会和“菲律宾华侨劳工联合会”。1936年初,参与筹建“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简称民武会)菲律宾分会,被推选为主要领导人之一。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反对内战,呼吁团结抗日,出版会刊《民族战斗》。此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和菲律宾广大侨胞一道开展各种形式的支援祖国抗战活动。1937年9月,民武会菲律宾分会决定组织部分华侨青年回国支持和参加抗战。自告奋勇,主动承担组织、训练华侨青年和筹备回国事宜,挑选组织了由28人组成的菲律宾华侨归国抗日义勇队。在马尼拉进行短期学习后,由他和戴血民带队,于1938年1月中旬由马尼拉启程回国。他们一行到厦门后,冲破国民党当局的干涉和阻挠,取道漳州转到龙岩地区参加新四军二支队,随即改名为“菲律宾华侨回国随军服务团”,被任命为团长。该团成为参加新四军的第一支华侨抗日队伍。参加新四军以后,战斗勇敢,工作出色,被称为“模范军人”。他决心为抗日救国而“牺牲一切,奋斗到底。”1939年5月17日,他在致母亲的信中说:“儿为了革命――抗日救国,多年未寄分文到家,致母亲生活更苦,心殊不安。惟今如不抗日救国,民众将永无翻身之日,故儿愿牺牲一切,奋斗到底。家中甚然困苦,不言(可)知,望母亲能以儿为光明事业而努力,勿怪儿之不肖。”这些饱蘸革命激情的语言,表现了他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的高尚爱国精神。1939年初,为了向旅菲侨胞传达祖国抗战的真实消息,发动侨胞回国参战及募捐医药物品,新四军领导派他重返菲律宾。回菲后,多方奔走,忠实地执行党交给他的任务,宣传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事迹,募集了大宗慰劳品(药品为主)。不久,菲律宾华侨劳联会发起组织了“菲律宾华侨各劳工团体联合会回国慰劳团”,由王西雄任团长,他任政治顾问。4月,慰劳团从马尼拉起程回国,途经越南、广西、湖南、江西等地,9月,到安徽云岭新四军军部慰劳。此后,被调到新四军教导队第九队学习,曾受连队党支部的表场。结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工作,曾参加西塔山、镇宝公路等几次战斗,表现英勇顽强。1940年10月,新四军党组织再次派他返回马尼拉,动员侨胞支援新四军抗日。由于他在华侨中有较高的声望,返菲后一度代理劳联会秘书长。以两次回国的亲身经历,宣传八路军、新四军的光辉战绩,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反共磨擦的反动行经,使广大侨胞了解了国内抗战的真实消息。1941年底,第三次离开马尼拉回国。正值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占领香港,他和随行者撤退到广东东江游击区,在东宝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治部工作。后又任阳台山伤兵医院中队政治指导员。1942年5月,在一次反击国民党顽军进攻阳台山区伤兵医院的战斗中,为了掩护伤员撤退,不幸中弹牺牲。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52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胜利后的日军通化暴乱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发生的战争!


1946年2月3日凌晨(农历正月初一),以孙耕尧为首的国民党通化县党部,勾结以日本关东军125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大佐为首的日本法西斯分子,纠集了大约2万多人的兵力,向中国共产党刚刚在通化建立的新政权发起进攻,被中共武装迅速击溃——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中国通化二·三暴乱”。

关东军选在正月初一发动暴乱

1946年2月3日凌晨(农历正月初一)天色未明,中国东北重镇——通化市(今吉林省通化市)万家灯火,繁星闪烁,结束了14年亡国奴生活的山城民众在喜悦中企盼着光复后第一个春节黎明的到来。
   
当时钟敲响四下时,全市电灯突然闪灭两次,而后全城一片黑暗,接着位于市区中心的玉皇山上三堆大火冲天而起,城区不同方向也响起三声长音哨响,顿时喊杀声响起,枪声大作。数万名已经受降的日本关东军武装暴乱开始了。
   
暴乱匪徒们手持机枪、步枪,挥舞着战刀在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复仇心理的支配下,嘶叫着分数路向市内中共接管的政府公署大楼、通化支队司令部、公安局、电话局、飞机场等重要目标发起疯狂的冲锋,妄图重占通化。
   
当时,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只有500余人坚守在阵地上,他们英勇抗击着几十倍于自己的武装暴徒。由于当时中共武装人数较少,加之是分兵坚守,反暴乱战斗十分艰巨,险象迭出。

中共武装血战数小时击溃顽敌

在通化专员公署大楼的战斗最为激烈。暴乱开始后,日本关东军左滕队长和国民党特务周洪汉指挥近千名日军和国民党军混合编队的暴乱分子,依仗人数众多和武器上的优势,疯狂地冲击行署大楼。坚守行署大楼的中共武装在行署秘书长夏骏青的指挥下,监危不惧,冒着弹雨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专署大楼。
   
尽管中共武装如此顽强地抵抗,暴乱分子还是冲上了二楼。在这危急时刻,中共专员蒋亚泉处决了威逼他投降的警卫员(暴乱内应)后,立即来到战士们中间指挥杀敌。
   
暴乱的敌人以死决战,占领二楼后又向三楼发起强攻。中共武装人员决心与专署大楼阵地共存亡,与进犯之敌展开殊死博斗。大楼内杀声、枪声响成一片,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关键时刻,中共通化支队和朝鲜义勇军的机动部队赶到了,他们从背后猛攻暴乱之敌。敌人腹背受创,最终溃败,除少数逃窜外,大部被歼灭,专署楼内楼外敌人尸体堆积满地,血污斑斑。
   
经过两小时的血战,黎明时分中共多路援军赶到,迅速平定了各处的暴乱战场。中共武装终于以较小的代价,共毙俘暴乱日军近4000人,其中校级以上的军官88人,取得了抗暴斗争的胜利,从而避免了历史的逆转和更大的流血。
  
在事后的调查中证实,震惊中外的通化“二·三”日军暴乱事件是蒋日特分子合流产物。

当时的通化被称为“东北的延安”

通化市地处中国东北的东南边陲长白山区,南部以鸭绿江与朝鲜为界,北部与松辽平原相连,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煤、铁、森林资源,工业发达,交通便利,也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故乡。在军事上,踞通化进可出东北松辽、退可守长白天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名将杨靖宇、王凤阁将军均在通化为国捐躯。
   
日军统治时期,通化市是伪通化省省会,1945年“八·一五”之前,日本曾一度阴谋将伪“满洲国”国都由新京长春迁往通化,“八·一五”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后,八路军迅速进驻通化接收日军投降,建立起中共政权和地方武装。随着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至1945年底,中共东北军政大学、航空学校、炮兵学校和中共辽东省委机关等陆续迁至通化,通化市成为长白山区中共领导的中心革命根据地,当时被称为“东北的延安”。
   
此时,聚居潜伏在通化的大批蒋日特务分子不甘心于失败,频繁地进行暗杀和武装颠覆活动,企图把通化从共产党手中夺回去。为了将中共武装逐出通化,他们曾数次组织伪军警土匪武装进犯通化,但均被粉碎。
   
1946年1月,蒋介石出于内战的需要,欲占领通化以造成对东北地区中共武装南北夹击的战略态势。但是那时国民党中央军远在关内,占领通鞭长莫及,地方小股土匪武装又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认为通化有数万名日本人,特别是其中有6000名已缴械的日本关东军可以利用。
   
于是,在国民党辽宁省党部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光忱的亲自策划下,以国民党通化县党部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孙耕尧为首的蒋特分子与日本关东军滕田大佐等复仇主义分子几经讨价还价,达成以暴乱成功后成立“中日联合政府”为条件的日军暴乱秘密协议。

溥仪乳母在炮火中丧生

蒋日特分子的种种泄密为中共武装粉碎暴乱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2月2日下5时起,粉碎敌人暴乱的工作在中共通化分省委书记吴溉之的领导下紧张而迅速地全面展开:以通化行政公署蒋亚泉专员为首的作战指挥部,迅速下达停止一切节日活动的命令。中共党政军机关人员紧急动员,全副武装,进入阵地待命。并火速催调援助兵力回师通化参加平暴。
   
根据中共通化分省委的“分兵坚守,自卫反击”的抗暴方针,抽调通化支队、炮兵学校、朝鲜义勇军支队组成机动兵力,配合保卫专署大楼、支队司令部、公安局、电话局、飞机场等重要目标。收缴一切留用日伪人员武器,清除内奸分子170余人。
   
中共通化武装出其不意地逮捕了暴乱的首要分子孙耕尧等10作名主犯,摧毁敌人两个暴乱指挥所。这一切进行得既秘密又神速。
   
随着暴乱时间的迫近,中共武装对市区局势的控制也逐步加强。2月3日凌晨4时,日本关东军按预定计划发动暴乱。由于暴乱计划在此前已泄露,通化周边的中共武装进行了紧急调动,所以暴乱很快被平定。
   
在这次暴乱时,伪满皇后婉容、溥杰妻子嵯峨浩和一些伪满宫廷人员当时被八路军关押在通化监狱。关东军余孽企图冲入监狱解救,但当他们冲进去后反被中共援兵包围。八路军用迫击炮向监狱内顽抗的日军开火,一发炮弹弹片打断了溥仪乳母王焦氏的手腕,她因流血过多而死——这是溥仪为什么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未提其乳母最后下落的原因。
      


http://www.szonline.net/Channel/ ... 070714/34350_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江纵队

  

  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辉煌战绩。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东江纵队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命令侵粤日军就地投降
  东纵是留在广东坚持敌后斗争的少数中国武装。东江纵队的前身华南抗日游击总队主要活动于惠州一带,当地也是研究东江纵队的重镇。2003年底,罗浮山下新建起一座“东江纵队纪念馆”。
  东江纵队纪念馆展厅里有一个牺牲烈士的名单长幅,上面镌刻着5508个烈士的姓名。馆长熊茂昌介绍,经常有老战士拿着战友名单来核对,如果有缺漏或者写错的都要求纪念馆改过来。甚至有人专程从香港赶来,看到当年战友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擦拭眼泪,泣不成声,令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东江纵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是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惠州市委党史办何主任言语中透着豪情。
  何主任告诉我们,八年抗战,几经整编,终于发展成为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据战后统计,东江纵队先后作战1400多次,毙伤日、伪军6000多人,牵制了日军两个半旅团的兵力。
  在纪念馆内,记者意外地见到了当年朱德总司令给冈村宁次的命令的影印件:“在广东的日军由你指定广东的代表至华南抗日纵队东莞地区,接受曾生将军的命令。”熊茂昌告诉我们,当年,东江纵队就是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华南抗日纵队司令”的名义,给日本南支派遣军最高指挥官田中久一发出命令,令其就地投降。这是对东江纵队孤悬敌后、八年抗战的成就的最大肯定。
  抗战胜利后,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解放区,后扩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三野作战序列。
  “书生扛枪”、“小鬼善战”
  一个个英勇的战斗故事至今在东江畔口口相传
  育英楼原本只是一幢普通的客家民居,青砖灰瓦白墙,坐落在惠州市淡水镇,毗邻叶挺将军的故居。当年,东江纵队的前身——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就曾把指挥部设在这幢两层小楼里。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当年修葺育英楼时,工人就曾在瓦檐下发现当年游击队员埋藏的步枪子弹。
  翻阅楼里的资料,我们发现,东江纵队早期领导人如曾生、王作尧等都是大学生,许多人参加过声援“一二·九”运动的学生游行。队伍中留学生也比比皆是,高、初中生更是一抓一大把,无怪乎东江纵队老战士一直以“书生扛枪”为自豪。
  “小鬼善战”也是东江纵队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笔。如今依然有很多战斗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以一当百光荣殉国的东江纵队五少年英雄、威震港九的短枪队队长刘黑仔,后来成为海军战斗英雄的“老虎仔”林文虎、都是在民间广为传颂的传奇人物。
  “省港大营救”轰动全国
  茅盾称其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广东是侨乡,历史上就有下南洋的风俗,抗战爆发后,许多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纷纷通过募捐、义演、义卖、献金等方式支援敌后抗日武装。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500多名华侨子弟和港澳青年先后回来投身抗战,如大名鼎鼎的文森队、吉隆坡队等都是以华侨原住地命名。其中的许多人后来在东江纵队里担任了重要指挥员,如泰国华侨钟若潮后来担任大队政委,牺牲时新婚才三天。
  “可以这么说,南洋和港澳是广东抗战的粮仓和弹药库。”东江纵队联谊会负责人感慨地说,与海外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华南敌后抗日武装可以在香港沦陷后随即成立港九大队,渗透在香港、九龙一带。
  八十多岁的杨庆、陈瑞夫妇当年是港九大队的战友,二老每每回忆起那段岁月就少有地兴奋。这支精干的队伍炸毁日军启德机场、活捉日本南支派遣军高级特务头子东条正之,一时间把港九地区变成了日军眼中的“治安之癌”。
  这支队伍真正为世人所知的,是他们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从日本人眼皮底下的香港营救出八百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其中包括何香凝、柳亚子、胡蝶等各界精英,以及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的夫人。
  “省港大营救”轰动全国,被茅盾称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除此之外,港九大队将上百名国际人士安全护送到大后方,还救护美军飞行员8人,开辟了著名的“飞行员安全通道”。其中美空军克尔上尉遭数千敌人三个星期的搜捕,被东江纵队成功救出,这一传奇故事甚至被列入美军十四航空队的教材。 在中国的抗战历史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辉煌战绩。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长达8年的抗战中,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东江纵队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东江纵队纪念馆
  [英]The Memorial of Dongjiang Column
  区位、由来
  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东江纵队的重要活动地区--深圳市龙岗区坪山镇。该馆由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筹建,坪山镇委、镇政府全力配合,并得到了深圳及省内外东纵、边纵联谊会老战士、深圳革命老区村镇广大群众以及深圳工商界、港澳爱国人士、海外侨胞鼎力赞助和大力支持。2000年5月建成,12月2日正式开馆。
  馆区特点
  纪念馆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大厅、展厅、文物厅、烈士芳名碑组成。展厅按照东江纵队的发展历程分为13部分 : 一、抗日救亡,武装准备;二、组队抗敌,突围东移;三、返回敌后,恢复发展;四、挺进港九,营救精英;五、艰苦奋战,扭转局面;六、东纵成立,杀敌竞赛;七、北进东进,全面发展;八、挺进粤北,抗战胜利;九、自卫坚持,谈判北撤;十、成立广纵,转战华东;十一、边纵成立,威震南粤;十二、广纵南下,并肩战斗;十三、东纵战士,老兵新姿。
  东江纵队司令员 曾生
  东江纵队政治委员 林平
  东江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王作尧
  东江纵队政治部主任 杨康华
  馆存陈列有658幅珍贵历史 照片和历史文献、70件老战士捐赠的实物、15幅革命历史题材的油画、14幅动态作战示意图、一座包含6700多位烈士的英名碑等组成。共分为抗日救亡、武装准备、组队抗敌、突围东移等13部分。整个陈列展示了南粤儿女从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奉献牺牲的英雄历程。东江纵队纪念馆已成为深圳市和广东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之一。

http://baike.baidu.com/view/59660.htm
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夫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火下的无耻掠夺 日本掠走多少中国文物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藏身槐树下的虢季子白盘


被保护下来的司母戊鼎

  近日,北京房山区政府成立了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我国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了这个消息。这则新闻不由让人回忆起,在日本侵华的14年间,无数中国文物被日寇掠夺、损毁的悲惨命运。

  北京猿人化石神秘失踪

  1941年12月,发生了至今仍令人牵挂万分的北京猿人化石失踪事件。1929年,中国青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遗址发掘出来北京猿人头骨化石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一直保存在由美国人掌管的北京协和医院B楼解剖室的保险箱内。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日美关系日趋紧张。为避免这些珍贵的化石落入日本人之手,院方决定将化石运往美国暂时保管。据当事人回忆,这些化石被装成两个箱子,大箱中装有7盒标本,有北京猿人头骨、上颌骨、锁骨、鼻骨、牙齿、脊椎骨等共数十件;另一件小箱中装有北京猿人头骨、山顶洞人女性头骨、山顶洞人脊椎骨、盆骨、肩胛骨等数十件化石。每块化石都用擦显微镜的纸包好,裹上药棉,外边捆上细纱布、棉花,装入箱中。箱外还贴上了“高级机密”的标签。

  12月5日清晨,装有化石箱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驶离北平,向秦皇岛驶去。按计划,它们将在秦皇岛被装上“哈里逊总统号”邮轮,驶往美国。但是,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专列在秦皇岛被日军截获,“哈里逊总统号”也没有如期抵达,北京猿人化石从此下落不明。

  时至今日,关于这些珍贵化石的下落还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它们被劫往日本,流落在日本民间;有人说它们被埋在了原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后院内;有人说日本人抢劫了这些珍贵的化石后,由于不懂它们的价值,被当作可入药的“龙骨”卖给了中国商人;还有人推断它们被装在1945年4月1日被美军击沉的日本邮轮“阿波丸”上,至今依然沉睡在我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的海下。无论这些说法是否正确,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日本人的侵略,这些珍贵异常的化石是绝对不会丢失的。

  为夺《金山胜迹图》,海员、客商被投大海

  在掠夺中国珍贵文物上,日本帝国主义可谓丧心病狂,著名的“真迹008”失踪事件,便是一场发生在日伪之间的丑恶争夺。早在1926年日本政府就成立了搜罗亚洲国家珍贵文物的“东方史馆”,中国明代著名画家唐寅的名作《金山胜迹图》被编号为“真迹008”,成为日寇亟待攫取的重要文物之一。

  侵华战争爆发后,众多日本文化特务潜入中国,四处打探“真迹008”的下落。终于,他们得知这幅画竟在南京伪政府主席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手中。素爱古玩的陈璧君对隆裕太后送给汪精卫的这幅昔日宫中珍宝一向密不示人,长期把它存放在河北省蓟县(今属天津)独乐寺愚山和尚的密室里。日本特务头子山本四太郎获悉后,伺机劫掠。1940年1月,对此有所察觉的陈璧君匆匆赶到天津,准备携《金山胜迹图》搭乘开往青岛的“海鸥号”游艇取道回南京。

  1月26日夜,陈璧君预定搭乘的“海鸥号”在渤海海面上被山本四太郎率领的几十个日本人拦截,船上5名中国雇员和19名客商全被抛入大海。但日本人搜遍了全船,也没找到陈璧君和《金山胜迹图》。原来,事先得知消息的陈璧君已偷偷改乘“富士丸”从塘沽潜回南京了。躲过一劫的陈璧君将名画秘密转存在大汉奸周佛海家一间有钢骨铁门结构的地下密室中。

  不久,无孔不入的日本特务再次打探到了消息。1941年1月11日的大雨之夜,山本四太郎带着10多名特务,趁汪精卫、陈璧君、周佛海等汉奸头子晋见日本官员之机,潜入周佛海宅中,用切割机打开地下室铁门,盗走《金山胜迹图》,然后在周宅纵火,销毁罪证。然而,《金山胜迹图》被运到日本后,却被“东方史馆”的专家鉴定为高仿的赝品。山本四太郎闻讯,恼羞成怒,跳海自尽。

  对于这段谜案,有人推测运到日本的画的确是真迹,只是狡猾的日本人为混淆视听,故意使了一个指真为假的障眼法;还有人认为陈璧君藏在周佛海家的是一幅假画,真正的《金山胜迹图》被她藏到了别处。

  战火下的无耻掠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对我国开始了有计划、长时期、大规模的文化侵略。日军所到之处,上至国家级的博物馆、图书馆,下至私人藏室,均无一例外遭到野蛮洗劫与破坏。

  北平故宫博物院所存大量珍贵文物虽于“七七事变”前避敌南迁,但仍有一批珍贵文物没来得及转移。1937年8月17日,日军闯入故宫和颐和园,劫走大量珍贵文物。1942年8月,日伪当局搜刮了故宫金缸上的金屑,并掠走故宫收藏的铁炮1406尊,以熔铸枪炮。1944年,博物院所藏珍贵古籍11022册又遭到日军洗劫。随后日军又先后掠走院内铜缸54尊、铜炮1尊、铜灯亭91座以熔铸枪炮,并从位于故宫午门的北平历史博物馆内劫走珍贵文物1372件。

  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陷落后,残暴的日军在展开疯狂大屠杀的同时,也对保存于城内各公私机构内的文物大肆洗劫与破坏。据粗略统计,南京市共损失古物26584件,其中包括殷墟发掘团所藏商代青铜器、玉器等诸多举世公认的珍贵文物、字画7720幅,书籍459579册。公家方面还损失文玩杂件648368件。私人方面损失碑帖3851件。

  战争中我国文物损失较重的文化机构还有:西北科学考察团珍贵文物2144件于1942年3月在汉口被敌劫掠。中央研究院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所藏古物6500件、书籍3000册于1938年开封沦陷时损失。河南省立博物馆损失珍贵文物53件。河南省图书馆所藏16箱字画于1938年在南阳被日军飞机炸毁。河南省通志馆所藏古籍8000册被敌掠走。南阳民教馆于1945年被焚毁,馆中所藏壁画64幅、古物170件、古书板1000块被毁。巩县石窟寺造像200余尊被毁。

  上海市立博物馆于1937年沦陷时,所藏古物7423件、字画190幅、书籍4611册被敌劫走。安徽省立图书馆损失古物96件、字画298幅、书籍138123册。广西省立科学馆于1944年被日军焚毁,损失古物390件、字画151幅。江苏省立图书馆所存元、明古籍善本417部被敌劫走。山西省立博物馆所藏先秦铜器,魏、唐造像等诸多珍贵古物被劫掠。福州私立协和大学于1944年9月福州沦陷时损失古物3601件、书籍28000余册······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内所藏珍贵文物和书籍,遭劫掠或毁坏者也达近百万件。

  中国军民勇护国宝

  同英勇的抗敌作战一样,我国军民为保卫珍贵的文化遗产,以多种方式同贪婪的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村民吴玉瑶在自家地里挖出了一个在器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个铭文的大铜鼎,它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因为害怕被日寇掠夺,村民们又连忙就地掩埋,严守秘密,直到1946年6月才重新掘出,交给安阳县政府保存。

  我国周代青铜重器虢季子白盘在抗战时期也被清末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后人秘密掩埋在合肥老家院内,并在上面种了一棵小槐树,铺以杂草作伪装,然后举家迁往他乡。日寇曾多次去寻找都扑了空。直到新中国成立,刘家后人才将这件珍贵的文物捐赠国家。

  1942年春,山西赵城广胜寺住持力空和尚获悉,占据赵城的日军准备抢走收藏于该寺驰名中外的佛教经典著作金代木板刻本《赵城金藏》,他立即冒着生命危险报告了抗日根据地赵城县长杨泽生。杨随即向八路军太岳军区政委薄一波作了汇报。薄一波当即派部队前往广胜寺抢救,将4000多卷珍稀经卷安全运走。在此后的数年中,这批珍贵文物在当地抗战军民的保护下,几经辗转,最终躲过了敌人的搜掠。几位八路军战士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6年,我国政府专门成立的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编写了被劫掠往日本的重要文物目录。但是,根据当时联合国的多项苛刻内容的规定,以及美国占领军当局的阻挠与日本政府的有意抵赖,文物追讨工作成效甚微。最终被运回国的,只有一批117箱的南京中央图书馆的善本书。在战争中被掠走的其他大量珍贵文物,如今依然如流落异乡的孤儿般,未能回到祖国怀抱。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 ... content_319215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苗栗事件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9 月29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实际上由罗福星事件、台南关帝庙事件、台中东势角事件、新竹事件、南投事件等五个事件的合称。这五个事件相继发生于1912、1913年间。日本人将这五次抗日事件镇压后,合并处理,称为苗栗事件。日本人认定罗福星是这些抗日事件的真正领导者,1914年2月16日在罗福星建立的革命中心苗栗设立临时法庭,对五次抗日事件进行审判。这次审判对象以罗福星为首,包括日本警察逮捕的抗日分子921人,其中20人被判处死刑,258人被判处无期徒刑,4人被判处行政处分,无罪的34人,不予起诉处分的578人。
罗福星,广东人,1884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后随祖父来到台湾,因不满日本的统治,回到广东,曾参加1911年的黄花冈起义。1912年再次回到台湾,以曾经居住的苗栗为中心,组织和发展了抗日武装。台南关帝庙事件、新竹事件被日军镇压后,罗福星的抗日活动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日本人发出了逮捕罗福星的密令。但是,罗福星态度坚决,坚持领导抗日斗争。1913年12月18日,罗福星被捕,日本人按照罗福星未被销毁的抗日人士的名册,数日逮捕了231人。
罗福星被捕后遭到日本人的残酷逼供,但是,他除对“抗日复台”一事供认不讳外,让日本人一无所获。1914年3月3日,罗福星以“不死于家,永为子孙纪念,而死于台湾,永为台民纪念耳”的英勇气概,在台北英勇就义。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twgf60/985130.htm



罗福星---苗栗事件的领导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3: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46年蒋介石秘密寻找日本专家研制原子弹

十余份1945年至1947年间的国民政府机密电报证实,中国政府曾在抗战胜利初期,秘密网罗被俘日本原子弹专家,尝试原子弹研制工作。蒋介石还延聘著名科学家吴大猷、郑华炽、曾昭抡、华罗庚、杨振宁等十余人,成立“原子能研究委员会”,复又筹组“中央原子物理研究所”,积极部署原子弹研制方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研制原子弹。  

两封国外密电。日本广岛、长崎遭受美国原子弹攻击后,原子弹成为二战结束后举世瞩目的“新科技”。日本投降尚不满两个月,国民党重庆政府驻瑞典大使何凤山,从斯德哥尔摩给蒋介石打了一通密电,这是驻外大使必须定期呈给蒋介石的例行“舆情报告”。电报内文是这样写的:“据瑞典新闻社称:莫斯科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一九三四年,在卡普甲教授督导之下,已完成分离原子之试验。据苏联发言人称,用苏联制造爆炸性原子之方法,制造原子弹,其成本较美国所制者为廉。”蒋介石批阅公文一向非常仔细,他在这份电报上用红铅笔轻轻点上标点句读,但却未注记任何批示。习惯上,蒋介石对外国政府发言人的谈话,除非关系到中国事务,一般并不批注意见。
      

十天后,另外一封也是有关外国发展原子弹的文件,也由侍从秘书以工笔楷书誊写呈给蒋先生,那是“军事委员会”专门管情报的第二厅中将厅长郑介民呈上来的一份《情报辑要》,这份简短情资报告是军统局驻伊朗德黑兰的情报官黄于安呈报回国的密电,电报声称:“据伊朗参谋本部密息,德国流亡科学家在喀尔巴阡山,造成新原子弹,较美国者简单,力大,成本亦低,英苏两方正力图罗致,确否待证。”这两通电报叙述内容,毕竟和中国无直接关联,并未触动蒋介石的神经,而蒋先生真正起心动念,开始积极计划着手研制原子弹,还是受到他的党内对手、桂系大将李宗仁提议的刺激,李宗仁一度为蒋介石最初尝试研制原子弹的幕后推手。        
李宗仁的建议。1946年1月间,北平行营上将主任李宗仁,得到了一项极为可靠的情报,讯息指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陆军省秘密派遣了一支技术人员队伍,到张家口采掘原子放射性原料。日本投降后,这个研发原子弹的小组中,有三十余人被中国共产党逮捕,其余未遭逮捕的人员,全都隐姓埋名藏匿在北平。李宗仁有意按图索骥,寻觅蜇伏躲藏在北平的日本原子弹专家的下落,希望这些日本专家协助国民政府当局研发原子弹。1946年,世界四个主要强国中、美、英、苏当中,美国依旧是惟一拥有原子武器的强国,种种迹象显示,苏联正努力争取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原子国家。
        

李宗仁汇集了所有的情报讯息,于1946年2月1日,打了一份报告,以密电形式拍发给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密电原文写道:渝委员长蒋:(9965密)据报,敌“华北交通会社”日人西田称:



(一)日陆军省曾派来我国张家口地区,技术人员七十余,端事采取原子原料,于日军投降后有三十余人投入奸党,其余人员均散居北平。如我政府愿予留用,西田决能招集彼辈在中国研究,并将原子能设计成功报告,尽量使其早日成功,否则均不愿予以发表。

(二)该项技术人员曾在张家口取得一部原子弹原料,空运回国,对察绥各地矿产,探查甚详,两地原子铀之出产,仅百灵庙一处,年产铀可达六吨。

(三)在日本投降前,日本已装有五部机器,开始研究原子弹,后以美国发现,致将该项机器全部破坏。但此项技术人员,均在日本内地,并详悉其姓名住址等情,关于是项研究工作,我国尚无人主持,似应由中央指派专家商讨研究,如何之处,谨电呈核。发电地点 北平 发电人 李宗仁 电尾日韵 参二华子世 发出日期 民国35.2.1 22:00 收到日期 民国35.2.2.
        

李宗仁的这份密电,给蒋介石极大的提醒作用,李宗仁的意思,是要运用这批日本原子专家,为中国提供原子弹的制造方法。然而,蒋介石基于几项理由,存有若干疑虑。其一,日本原子科技明显落后美国;其二,研制原子弹的科技,应该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不应该依赖日本人,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培植中国原子专家;再其次,蒋介石和桂系军人之间,毕竟存有矛盾,蒋介石对李宗仁不敢尽信。由于蒋介石不放心李宗仁,故而私下交付给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代局长戴笠一项任务:查明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境内研制原子弹的详细经过。       
戴笠的调查。不消两三天功夫,戴笠接连呈报给蒋介石几份密电,证实了李宗仁密电的内容。既然仅百灵庙一地蕴藏的铀矿一年就可以挖掘六吨,原材料供应不成问题,而专业人才又有日本留在中国的原子专家,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条件已具备了两者,激发了蒋介石原本对原子弹的浓烈兴趣。(注:百灵庙位于今内蒙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政府所在地。)戴笠的第二份密电到达后,由国民政府军务局上校参谋陈廷缜,转呈给蒋介石。戴笠的调查,进一步证实日本有一名叫西野的原子物理学家,日本当局并在东京设置了“理化研究院”,并且有西野专用的研究室。早在战前,日本东京大学和大阪帝国大学,以学术研究为名义,自美国进口了一部原子分解器,专供西野研制原子弹之用,日本战败之后,美军占领日本,这部原子分解器和西野研制原子弹的部分成果,全部被盟军统帅麦克阿瑟下令抛入海中,化为乌有。
      

戴笠向蒋介石报告,假如李宗仁之前提及的西田,如果正是西野本人的话,应该赶紧派人把他争取过来,以免西野落入其它国家手中。据戴笠查证,西野的实验室已提炼铀元素22磅,如果能把西野争取到手,不但22磅的精炼铀掌握在中国人手上,要进入原子能研究的堂奥,显然要事半功倍得多了。戴笠密电中最有建设性的一项建议,是希望蒋先生仿照美国最初研制原子弹的成例,成立一个“顾问委员会”,由专事制造武器枪炮的兵工署督导研制。蒋介石看过报告全文之后,在公文的批阅栏上用毛笔写下“如拟”二字,表示批准之意。       



吕文贞的密电。追查日本研制原子弹后续情报的任务,蒋介石固未交付给李宗仁,但李氏毕竟是军人出身,先天上对原子弹研究,及原子弹在战略和战术上的重要价值,兴致颇高,依旧对日本人的原子研究计划保持着高度兴趣。在给蒋介石第一通密电之后二十五天,李宗仁又发来第二通密电给蒋介石,呈报了西田草拟的全新研究计划。这份计划在呈给蒋介石本人批阅之前,首先交给军政部核办,军政部长时为蒋介石最信任的陈诚。1946年初,国民党当局正忙着把部队和军政人员大批运往国统区,进行复员工作,哪有心思投入研制原子弹?因此不论日本人西田提出的计划是否切实可行,军政部都无暇立即付诸施行。然而,有关日本人过去从事原子弹研究的片段情况,仍从接收北平的国民党驻军和行营主任李宗仁那儿,断断续续呈报来零星的讯息。
        

1946年6月1日,第十一战区司令部参谋长、兼第十一战区华北受降区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吕文贞,从驻防的北平市发了一通密电,致蒋介石。根据吕文贞呈报的讯息,第十一战区司令部秘密留置了一个日本人,此人名叫石原茂光,据称是日本研究原子弹专家之一。石原茂光在接受侦讯时声称,日本方面在中国已采集了将近五公斤的铀原料,这批铀原料后来储存在日军驻华北野战军的兵器库中。吕文贞在发给蒋介石的密电中表示,第十一战区正秘密追查铀原料的下落,石原茂光还声称,以储存在中国的现有材料,即足够试造“酸化铁原子弹”,这种原子弹的威力估计为铀原子弹的四分之一,破坏范围可达64平方公里之广。吕文贞最后向蒋介石请示:“查原子弹为国防潜力所关至巨,除已照实验计划准备各项材料外,拟请指定地点准予秘密试验,俾获成果,以资利用。”蒋介石最后是否同意北平第十一战区,寻觅场地试爆所谓的“酸化铁原子弹”?到底这个传闻中的“酸化铁原子弹”有没有造成呢?国民党当局陆续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于研发原子弹的情报,毕竟,研制原子弹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不仅是科技上的考验,更是财政能力的一大考验,然而事关国防科技的突破,蒋介石还是很认真地看待这来自各方的情报讯息,一一查证它们的真确性及可行性,蒋介石似乎也在有关原子弹情报交迭呈阅的过程中,燃起了心中更强烈的原子弹兴趣。
       

为了详细厘清纷至沓来的原子弹情报,1946年7月24日,军政部长陈诚整合各种讯息之后,给蒋介石上了一份堪称完整的报告,针对从抗战胜利以来,那些自称能研制原子弹的情报来源,一一过滤其可行性和真确性之后,向蒋先生提出简要报告:“……。二、办理经过 经转电北京大学吴教授大猷洽办结果如后:1,日人西田已返国,未能晤及其所拟计划。可注意之部分,仅为日人调查我国北部铀矿之结果,所拟‘提炼’及‘化学’部分俱无具体计划。该日人既已离华,其调查结果现亦无法取得。2,日侨石原茂光等所拟之计划及图样等,多属谬误,显未受物理与化学基本训练,无考虑之价值。3,拟定办法 俟吕参谋长与北大郑教授洽复后再行呈核。

陈诚这份报告,说明自抗战胜利以后,各种有关日本科研人员在中国研制原子弹的讯息,经国民党当局逐一查证过滤,其结果似乎都是“确有此事,但是查无实据”。 组建专家班底、派出留美学生。然而,对研发原子弹产生高度兴趣的蒋介石,已经把注意力从寻求日本专家协助的方向,转移到由我们中国人自行研制的途径。陈诚的报告结尾提到的北大教授吴大猷、郑华炽等人,就是受命组织班底研制原子弹的第一批中国物理学专家。其实,早在李宗仁向蒋介石汇报北平遗留有日本原子弹专家的情报之前,蒋介石正悄悄计议着中国人自行研制原子弹的可能性,负责执行此一计划的,是兵工署副署长俞大维。国民党当局斯时尚未还都南京,蒋介石在重庆召见了当时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大猷。吴教授系由俞大维保荐给蒋介石,俞氏建议由吴担任原子弹计划的专家核心。蒋先生晤见吴大猷时,当即向吴大猷表示,他已下令拨给经费十万元法币,激活这项秘密计划,并且指示兵工署挪出一间大礼堂,供作原子弹研究室之用。吴大猷听完蒋介石一席谈,向蒋先生建言,发展原子弹,钱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人才,有了专门人才才能克服研制原子弹的困难。蒋介石清楚了问题症结所在,当即向吴大猷承诺,美国退还清朝赔偿八国联军的庚子赔款,可以拨用作为奖助人才赴美国深造的经费,至于人才名单,则请吴大猷选拔开具。于是,在吴大猷带领下,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这批研习物理学的年轻学子,踏上了留学美国的旅途,只是蒋介石万万想不到,三四年后,国民党即从大陆全面溃败,撤退台湾。朱光亚等人在毛泽东的号召下,于1964年10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枚原子弹。

蒋介石召见过了吴大猷以后,交代兵工署副署长俞大维,应延聘人才继续积极展开原子弹研发工作。除了吴大猷教授之外,其时担任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主任的郑华炽、知名化学学者曾昭抡(曾氏为曾国藩曾孙)、数学家、西南联大教授华罗庚(华罗庚和陈省身、许宝当时被誉为西南联大数学系“三杰”),皆为兵工署研发原子弹的核心专家。吴大猷等人选定的年轻学者,已经陆续赴美深造,中国的原子弹研究计划正式激活。1946年6月,一个以研制原子弹为核心任务的单位正式组成,这个名为“原子能研究委员会”的特殊单位,也是“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之后,第一个成立的国防科技研究单位,但由于事涉机密,这个单位始终是鸭子划水,只在台面下秘密运作。“原子能研究委员会”成立,核心人物包括俞大维、曾昭抡等十一人,按照计划,“原子能研究委员会”和早先成立的“国防科学委员会”密切配合,展开原子弹研发作业。
        

胎死腹中。然而,随着国内局势的日益紧张,以及辽沈战役的开打,国民党当局的军费渐呈捉襟见肘之势,为了研制原子弹而派遣的年轻学者,仍在美国继续深造之中,当局仍然持续供给经费,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但是,为了撙节经费预算,“原子能研究委员会”徒然维持着虚有其表的空壳子,研制原子弹的组织单位不仅不再扩大,还有逐步缩减的打算。从一份国防部长白崇禧草拟计划扩大研发原子弹计划却遭上级否决的密件公文,可以窥见国民党当局原子弹计划逐步胎死腹中的端倪。白崇禧于1947年4月21日,呈送了一份《要件演示文稿》给蒋介石,开宗明义建议蒋介石“请设立原子物理研究所”。白称:“本部对于原子能研究问题,曾报奉钧座批准成立原子能研究委员会,聘请俞大维、曾昭抡等十一人为委员,因无的款,仅能做策动及建议诸工作。关于实施研究方面,前军政部已派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等三教授,赴美国考察原子物理研究。顷据该员等拟呈国立物理科学所设备计划及预算,应需开办费约一百四十余万美元,第一年补充设备费一百万美元,共为二百四十余万美元,至建筑所需之国币数字尚不在内。”白崇禧将这份公文发出后,却有如石沉大海,完全没有下文。一个多月后,由蒋介石兼任院长的行政院,终于把这份公文递送到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的办公室(无异蒋介石的左手交给蒋介石的右手)。蒋在这份公文上批示:“目前国库支应浩繁,外汇亦须节用,所请设立原子物理研究所一案,似应缓办。国民政府第三局的上校参谋陈廷缜,在这份公文的“拟办”栏中写下:“本案经饬据行政院五月卅日核议,拟从缓办理。廷缜,六月六日”同时担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则以红铅笔,写下“如拟”二字。“如拟”,即意味着本来计划大张旗鼓的“原子物理研究所”,最后终因内战军费支出过于庞大,蒋介石被迫忍痛割爱,国民党当局在大陆时期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即如昙花一现般成为明日黄花。计划搁置后不到三年,蒋已败退台湾,他二度准备研制原子弹,已是四五年后的事。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 ... 70918/14348485.html

中国最早的核计划:蒋介石对原子弹动了念头

其实,在中国最早对原子弹动了念头的并不是毛泽东,而是和他斗了几十年的死对头蒋介石。

  1945年秋天,刚到中美联合参谋本部就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美国将军魏德迈,在一次与国民党政府兵工署长、军政部次长俞大维交谈时,曾透露出美国可以接受中国人学习制造原子弹的意思。俞大维是清末军机大臣曾国藩的曾外孙,他立即将这一情况报告了蒋介石。这之前,因为中美是同盟国,美国曾将一册绝密的士迈士报告交给中国,该报告详细叙述了美国原子弹的发展经过。期间,中国科技教育界要求研制原子弹的呼声甚高,蒋介石自然为之心动,曾下令军政部长陈诚和俞大维一起负责,秘密筹划这一重大的国防科学技术计划。陈诚和俞大维约见了吴大猷、华罗庚、曾昭抡,商议拨一座大礼堂和10万法币制造一颗原子弹。

  其后,吴大猷上书军政部,陈述其培植人才,选送优秀青年出国考察,有人才能有弹的思考。陈诚和俞大维认为吴大猷言之有理,同意拨款培训,并由吴大猷、华罗庚和曾昭抡分别在物理、数学、化学三门学科各选两名学生。这时,学业优秀的黄昆已考取中英庚子赔款留学,杨振宁也考取了清华留美,所以,商定由三位教授各带领两名助手前往美国考察。物理方面,吴大猷选了清华大二学生李政道和助教朱光亚;数学方面,华罗庚选了孙本旺和徐贤修;化学方面,曾昭抡选了王瑞駪和唐敖庆。他们于这一年秋赴美进行考察和学习。

  朱光亚后来曾回忆说,在他们几个人赴美国的途中,他听到别人兴致勃勃地谈论受蒋介石接见的情景,但他自己对蒋介石却毫无印象,很可能他没有经过南京,而是直接从云南的西南联大去了上海,与大家相会登上船的。而杨振宁也曾向别人提起过这件事,他可能是从李政道那里听来的,说蒋介石接见这几个人时,手里还摇了一把大蒲扇。

  但是,从发现原子核裂变到真正制造出用于实战的原子弹,美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此前,虽然法国、德国、英国,包括苏联都在这一领域做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研究,但美国毕竟是抢先了一步。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使用效果,更使美国认识到了其在战后世界新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垄断这一高新技术领域,美国连自己最亲密的盟友英国都给予技术封锁,它更不会在这方面给中国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了。此外,由于国民党政府忙于打内战,腐败成风,政治局面和经济形势混乱不堪,许多重大的国事要务都无暇顾及,筹建国防科研机构的原定目标早就注定了是水月镜花。

  好在中美还算是同盟国,1946年,美国计划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岛上进行另一次原子弹试验,邀请各个同盟国的有关人士参观,国民党政府派中央大学物理学教授赵忠尧以观察员的身份,会同驻美使馆武官乘坐美国潘敏挪号驱逐舰前往那里。

  赵忠尧除了担任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还在中央研究院物理所从事核科学研究。很早的时候,他就觉得国家太穷,所以要工业救国,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又去了英国的实验室,还在德国用仅有的一点钱买了一台铅芯机,回国后就和几个人一起搞了个三星铅笔厂,即后来的中华铅笔厂。后来在昆明西南联大教课,生活非常艰苦,常常自己做肥皂来贴补家用。在美国参观完原子弹爆炸之后,他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考察,并参加了一些研究工作。

  他设法回到自己曾于1927年至1930年间攻读博士学位的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加速器设计和制造知识。回旋加速器的发明者劳伦斯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他聘用了赵忠尧,给他提供条件,接触实验设备和有关图纸。在此期间,南京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和南京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萨本栋秘密筹集了12.5万美元,交给赵忠尧,作为他购买实验设备及个人生活之用。赵忠尧仔细一核算,订购一台普通加速器的价格起码要40万美金,还不能拿到出口许可证,因为美国政府严禁此尖端技术出口。

  因此,他们商量的办法是赵忠尧到美国后自己设计一台加速器,购置材料和部件,回国再加工组装。此后赵忠尧便成了临时工,常到几个熟悉的物理实验室去签订换工协议,以替实验室完成某些科研项目来换取有关加速器制造的技术资料和零件。有人说你为什么这么傻,到美国了不容易,趁这个机会做点研究工作多好,这样还能做点成绩出来。买仪器也不是你的本行,吃力不讨好。赵忠尧说,发表论文,获取名利,当然不错,但一个人干什么事情,应该首先对国家有用,中国要搞科学,还就得自己搞试验室。他每天工作平均在16小时以上,一日三餐十分省俭。

  李寿木丹1947年于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由系主任何振路推荐到中央研究院,在赵忠尧手下工作。李寿木丹说,当时推荐我是到物理所跟赵忠尧先生搞原子核物理研究,但我到的时候赵先生不在,他到美国去了。到南京之后第一件任务是开箱,整理试验室,大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当时施汝为先生就问我,赵先生暂时回不来,你看你是不是可以先帮着我做点儿工作,我说行。这样我就做施先生的助手。当时国民党所打的几个战役都已经失败了,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惶惶不可终日,都在准备跑。

  政府下令,要把所有的科研机关学校搬到台湾去,有的要求搬广州,上边催得很利害,而且把每个单位怎么走的火车皮都安排好了。中央研究院也排了一个时间,当时我去的时候萨本栋还在,萨本栋是一个电方面的专家,当时大家的普通物理教科书就是他编的。萨本栋还给我帮过一个忙:有一次可能是我的一封信让国民党拿到了,要抓我,找到了中央研究院的萨本栋,萨本栋说没这个事儿,这事我知道,这是个很好的学生,把他们顶回去了。可惜后来到了下半年搬家紧张的时候他病了,很严重,到美国去治疗后死了。当时教育部长朱家骅也是中央研究院的院长,他要钱临照出来代理总干事。

  为什么让他出来呢?因为钱临照是留英的,朱家骅也是留英的,在留英同学会上认识的,所以他就看中了钱,让钱出来组织专家搬到台湾去。当时在南京的所有研究所,绝大多数所长和员工不愿去台湾,都是消极抵制,只有历史语言所的所长傅斯年把他这个所全部搬走了。还有一个办公厅基本上都搬走了。数学所也搬走了,它的所长是陈省身,下面有一批非常好的年轻人。陈省身他刚从国外回来,不了解国内的情况。陈省身的老师叫蒋利富,是南开大学数学系的主任,陈省身很尊重他的老师,蒋利富专门跑到南京去,让陈省身搬到台湾去。

  我们这个所因为钱临照当了总干事,他让大家搬家,三天两头来,他想让我们这个所带头,催我们赶紧装。大家都不听他的,商量怎么抵制搬家,我们采取一些办法,比方说磨洋工,搬家只有靠我们几个年轻人,我来的最早,由我负责这个事儿。我们想了一些办法,白天装箱,晚上再把箱子打开,把东西拿出来,重新放回去,院里来人了,我们就装,他走了我们就磨洋工,所以天天装箱,天天没装。后来拖来拖去火车拖过了,钱临照没办法,因为他也是个科学家,他就找施汝为商量。

  他们两个去找南京中央博物院,它有一个很大的地下室,那边有一个姓曾的老太太,还有一个姓王的是那儿负责的,同意将这些设备都放在他的地下室去,避免损坏。这一定之后大家都很使劲,几天就装完了,一共有400多箱。最可贵的就是图书,这个图书很完整。在物理方面相当完整,还有赵先生的那些设备、材料等。当时开了个会,哪些人准备去上海,哪些人准备回家,有没有准备留下来,保护这儿的房子?当时我主动提出来,愿意留下,另外一个工人家在南京,叫陈仲方,也愿意留下来保护九华山这儿的房产。

  九华山是在南京的北边,鸡鸣寺的东边,北面有一个城墙,城墙外面就是玄武湖。当时有两幢楼,一幢楼是物理所的四层大楼,旁边是一幢两层的楼,数学所的。这两幢楼旁边还有很大的一片空地,边上还有一个生活区,生活区里新建了两层楼的宿舍,后面还有一个大的集体宿舍。物理所的大楼当时盖得很特别。这个楼的西面,二楼是空的,有一个楼板,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洞,一楼到二楼之间很高。楼的设计就是根据赵忠尧先生要求设计的,准备安装一个质子静电加速器。

  这个加速器很高,一直到顶,顶上还有吊车。西面墙上有一个很大的孔,高压钢筒是用吊车从这个孔吊进去安装的。一切完全根据美国高压形的质子静电加速器设计。二楼的楼板下面是搞试验的,楼板上面就是加速器。1948年夏天,从美国运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一个大的钢筒,有7~8米长,直径大概有1~2米,国内当时是做不了的。还有五金材料,无缝钢管,无缝铜管,大大小小一律都是15寸(6英寸)的,以及一些铜元、车床等等,全是赵忠尧从美国运来准备搞核物理试验室和加速器用的。

  新中国成立后,赵忠尧开始做回国的准备。他最要紧的是把那批花了几年心血定制的加速器部件及实验器材运回国内。利用1949年至1950年初中美之间尚未断绝的通航时期,赵忠尧在一家轮船公司办理了托运手续。美国联邦调查局这时已盯上了这批器材,他们不但到轮船公司开箱检查,还到加州理工学院去盘问。经几位教授证实这些器材与原子武器毫无关系后,大小三十多个木箱总算装船起运了。

http://notgood.bokee.com/4936694.html


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1935年-1955年)


1934年,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 

编者按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院士,上个世纪50年代回国后,对我国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大家耳熟能详;但他为什么去美国留学,他在美国开创性的科学成就和贡献,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对推动美国乃至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有怎样的重大贡献,还鲜为人知。本报今起独家连载《钱学森在美国的20年(1935年—1955年)》将披露这方面的史实,并以此作为献给钱老95岁华诞的贺礼。


为抵御外侮 改习航空学

  钱学森祖籍浙江杭州,1911年12月生于上海,少年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英、法、德、意、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侵华狂潮。1926年英国军舰在长江上寻衅炮轰万县,令我上千军民死伤,造成“万县惨案”;1927年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炮击南京,死伤我军民两千多人,毁坏房屋财产无数,造成“南京事件”等。这些悲惨事件,在钱学森幼小心灵里留下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深深的仇恨。

  1929年,钱学森从国立北京师大附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他清楚地记得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里,为中国未来铁路建设勾画的宏伟蓝图,因而,决心像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那样,投身祖国的铁路建设。钱学森在交大成绩优异,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

  然而,正当他在上海交大勤奋学习时,日本鬼子依仗先进的飞机、大炮疯狂侵略中国的东北,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就在钱学森身边发生了1932年的“一二八”战争。他目睹蔡廷锴将军率十九路军以弱势的空军力量,在上海慷慨悲壮抗击日寇的战斗场面。钱学森认为,中国要战胜日寇,只有军人的英勇是不够的,还要有敢于抗争的国民政府和现代化的武器,特别是强大的空军,要自己学会制造飞机!于是,他钻到图书馆里博览群书,特别专注于阅读航空工程的书籍,他的志趣从设计火车头逐渐转向发展航空事业。

  交大毕业后,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学生,攻读飞机设计。1935年8月,他登上邮轮,负笈留美。迎着海上的狂风巨浪,钱学森立下宏愿:我暂时到美国去学习科学技术,他日回来,再更好地为国效劳!

  师从冯·卡门 攻世界难题

  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虽有罗斯福总统提出“新政”,也难以解决各种矛盾,特别是劳动就业的激烈竞争。在学校和工厂,种族歧视的行为和目光随处可见。1935年,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学习初期,面对某些美国同学傲慢地讥笑中国愚昧落后现象,他不服气地挑战说:“中国现在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咱们人比人,你们谁敢和我比试?”后来,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就获得航空硕士学位,为中国人争了气。

  然而,中国学生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要到美国的航空工厂实习,却不受欢迎。这迫使钱学森将专业研究方向由航空工程转为航空理论。好在这也正是他的志趣和特长所在。同时,父亲的挚友、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在欧洲考察之后,深感德国空军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航空飞行理论研究的先进成果。因而,也鼓励钱学森钻研航空理论。于是,钱学森决定到加州理工学院,拜访慕名已久的冯·卡门教授,希望跟随他继续攻读航空博士学位。

  冯·卡门是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1906年进入德国哥丁根大学机械研究所,跟随应用力学的创始人普朗特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普朗特是空气动力学的先驱。1904年,普朗特在边界层(即贴近在空气或水中运动的物体的表面层)和机翼理论上,取得决定性的进展,解决了困惑航空界多年的飞行阻力来源以及机翼设计问题。1911年,冯·卡门在普朗特教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风洞实验,经由数学计算和分析,发现机翼穿过气流时,会产生两股平行的气旋,造成一种阻力,从而完成著名的“卡门涡街”等多项气体动力学的研究。1922年,普朗特让贤,推荐冯·卡门接替他在哥丁根大学应用机械研究中心主任的重要职务。1930年,德国反犹太人的风声日紧,冯·卡门预感不祥,便应加州理工学院领导米立肯教授的聘请移居美国。他把哥丁根民主自由的学风以及德国先进的航空理论和技术成就,带到美国,成为最受尊敬和爱戴的著名教授。

  1936年,钱学森从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来到西海岸的加州理工学院,专程拜见这位世界著名的力学大师冯·卡门,没想到他们第一次谈话就给冯·卡门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冯·卡门觉得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一脸认真的神情,对他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回答得十分精确、简明,非同寻常,钱学森的聪慧和敏锐深深地打动了他。因此,冯·卡门欣然接纳他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

  选择什么课题作为钱学森攻读和研究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这位明智的导师深知,在当时,世界各国飞机的飞行速度和高度,是空军实力对比强弱和空战胜负的关键。然而那时,世界航空工业正处在从老式的螺旋桨飞机向超音速的喷气式飞机发展的时期,在理论和工程技术上,面临着两大难题:

  (1)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提高到亚音速时,气体的可压缩性对飞行器的性能到底有什么影响,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是怎样的?

  (2)如果想再将飞机的飞行速度进一步提高到超音速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最富有成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设计才能实现?

  这是两个全新的课题,特别是对于当时航空工业发展相对还比较落后的美国。为发展空军的优势,赢得战争的胜利,尽快解决这两大难题迫在眉睫。冯·卡门抓住这两个对他自己来说也是全新的重大课题,满怀期待地选中天资聪慧的钱学森,鼓励他在这两个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同时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探索,写出博士论文。



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攻破“热障”关 公式“卡门-钱”

  面对当时两大航空科技难题,钱学森深知,攻克难题不仅是为美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更是为日后发展祖国的空军力量,抗击一切侵略者。

  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钱学森在知识宝库里苦苦寻觅,有时忽然从半梦半醒中捕捉到一些灵感,然后反复大胆设想、设计与计算、实验。历经三载,钱学森逐步攻破一个个难关,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高亚声速流场的精确计算以及超声速空气动力学以至火箭推进方面,都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1939年他出色地完成《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获得航空和数学的双博士学位。这里仅就钱学森博士论文中部分内容的原创性贡献,做简要介绍:

  (1)博士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关于飞机在高空中高速飞行时,它所受到的阻力和表面的热效应问题。当时普遍认为飞机在超声速飞行时,其表面与空气发生的摩擦阻力并不重要,可以忽略不计,且飞机表面不会发热。钱学森经过对飞机结构整体的物理思考,加之运用极其复杂的数学计算和逐次迭代的近似解法,得到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将受到空气摩擦阻力和热效应的重要影响的精确数据和结论。这在世界航空工业比较落后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理念。它从航空理论上预见,实现高速飞行的飞机,将会遇到“热障”,其表面气流温度很高,能使金属外层强度降低,甚至熔化;在设计高速飞机时,必须对飞机表面采取有效的防热或冷却的措施,才能持续高速飞行。

  (2)博士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寻求一种计算高速飞行着的飞机机翼表面压力分布情况的科学方法。当时,航空界已有的一些计算方法,只能适用于计算飞机机翼较薄、飞行速度较慢(例如小于0.5倍声速)的情况。为了实现大型超声速飞机精准合理的设计与制造,冯·卡门凭着对物理问题敏锐的洞察力,建议改变传统计算方法,采用来流状态点处的切线近似计算法。钱学森在导师的启发下,专心致志地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反复对比、思考,加之一系列细心的数学推导、计算(当时没有电子计算机)与实验,果然得到比过去更为精确的计算结果及其数量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卡门-钱公式”,它是空气动力学中的重大成果。“热障”理论和“卡门-钱公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二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超声速飞机设计与制造,直到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

  钱学森很快成为冯·卡门的亲密合作者和得力助手,成为当时航空界和加州理工学院里最惹人注目的人物,并被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聘为研究人员。此后10多年,钱学森为了飞机的高速飞行,突破“声障”和“热障”不断探索,作出了全方位的重大贡献。

  罗斯福重科技 广开科研路

  1936年-1939年,正当钱学森攻克空气动力学中的世界难题,为航空工程设计提出高速飞行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公式时,德国希特勒建立独裁政权,扩充军备,特别重视发展空军。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悍然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钱学森闻讯后彻夜难眠,义愤填膺,决心用各种方式为国效力,报仇雪恨!

  1940年初,德军借助其远程轰炸机、战斗机和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席卷欧洲大陆,然后又大举进攻英国,1800多架飞机布满英国上空,英国危在旦夕,首相丘吉尔向美国总统罗斯福紧急求援。罗斯福通过国会一方面支援英国,一方面拨款几十亿美元,希望尽快制造出性能先进的飞机、军舰、坦克、大炮,准备迎战。

  罗斯福对于发展先进武器、炸药的科学技术尤为关注,经常与一些科学家讨论、研究。1939年8月2日,科学家爱因斯坦致信罗斯福,在信中,他预料,在不久的将来,铀元素会变成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它也可以用来制造出极有威力的新型炸弹。而德国在这方面有可能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这封信引起罗斯福重视,立即成立铀问题咨询委员会,并集结奥本海默等一大批由科学家、军事家和科学技术人员组成的庞大队伍,开始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钱学森最近回忆说:“二战爆发后不久,罗斯福总统特别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多次把科学家们找来共同讨论在美国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问题,当时就找到冯·卡门等科学家,他们讨论来,讨论去,结果就做出要尽快搞火箭发射、搞原子弹和氢弹这个英明的决定。因为一般的火炮打原子弹、氢弹,打不远,不行。有了火箭发射,你想打到哪儿,哪儿就完了,毁灭性的。”当时,钱学森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


参与美国早期火箭和导弹研制时期的钱学森。

  飞机超声速薄壳不失稳

  在二战中,空军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交战各国都在设法采用薄而轻的金属制造飞机的壳体,如果金属壳体太薄、太轻,高速飞行时,壳体就有可能因为超过一定载荷而皱瘪下去,即所谓发生“屈曲”而失稳,以致完全破损,折戟沉沙。

  当时,航空设计人员依靠经典线性理论计算出来的数值,与实验值差距很大(几乎差上3至4倍),无法应用。人们实际上是凭借经验去设计薄壳金属飞机,成功率很低。冯·卡门深知解决这个难题在二战中的重大意义,于是又鼓励钱学森尽快解决“薄壳失稳”的问题。

  1940年之初,钱学森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前人在有关薄壳理论中的初步成果和大量失败的教训,还搜集了能够得到的点点滴滴的实验数据。他发现,航空界的科技人员当时所掌握和运用的经典理论,几乎没有考虑到非平板式的金属壳体在受到外界的干扰时,会被激发而发生位能的高低跃变。因此,不仅要知道经典线性理论所给出的“上”屈曲载荷的准确数值,还要特别注意找出使壳体发生有限变形时“下”屈曲载荷的准确数值。实际证明,对后者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十分接近,应该成为飞机设计的主要依据。这一新的发现和观念,很快被航空理论界和工程界所接受。

  1941年,钱学森关于薄壳稳定性的科研成果,在美国的《航空科学学报》上,公诸于世,但是其篇幅只有10页,极为简明。他随后把这800多页手稿存放到纸袋里,并在纸袋外面写下了“Final”(最终的成果)字样。但他立刻想到,认识是无止境的,真理是相对的,于是,紧接着又在下一行写了“Nothing is final”(终极的认识是不存在的)。

  参加“火箭组” 研制助推器

  1938年秋天,冯·卡门和校长米立肯参加美国科学院所属的空军研究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会议提出发明一种火箭,能够助推重型轰炸机,使它能在很短的跑道上或从航空母舰上迅速起飞。当时传言纳粹德国正在发展火箭,美军感到特别紧迫。冯·卡门回到学校立即找马利纳、钱学森等人商议,决定接受这个名为“JATO”的任务。

  火箭研究小组活动初期,没有经费支持,是靠这几个“火箭迷”自己掏腰包,或在学校实验室里打工挣点钱,然后去工厂的废料库、垃圾场等处,挑拣些可能有用的五金材料,回来敲敲打打,制造火箭模型。在他们开始研究火箭的固体推进剂时,爆炸试验屡屡失败,毁坏了学校的实验设备,生命安全也难保,被人们称为“自杀俱乐部”。冯·卡门只好把他们赶到校外一个偏远的山谷——阿洛约·塞科(Arroyo Seco)(几十年后,这个偏僻荒凉的山谷,发展成为美国宇航局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中心的所在地)。钱学森为什么被邀请参加火箭研究小组呢?他这样回忆说:“马利纳这个人很聪明,小组的其他几个人动手能力也很强,但他们在理论上不怎么行,于是找到我,要我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理论和计算问题。”钱学森原本对火箭的制造与发射就十分有兴趣,也意识到火箭技术的军事意义,因而,对有关火箭的资料早有搜集、研究、分析。他的博士论文最后一部分就是探讨和论证,采用连续脉冲逐次推进的方法发射火箭的设计方案与计算。题目是:《探空火箭(特别是有关连续脉冲式推进的)飞行分析》。从理论上证明火箭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0万英尺。



爆发于1942年5月的珊瑚海之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以舰载飞机为主进行的海战。美国舰队航空兵由于采用雷达、飞机返航引导装置等新技术,在作战中掌握了主动。图为日军“祥凤”号航空母舰中弹起火。

   二战爆发后,美国大力支援英国抗击希特勒,并积极以军用物资和空军力量等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同时,下令对日禁运飞机燃料、钢铁等物资。所以,钱学森感到在美国研究喷气式飞机和火箭技术,或许可以间接地报效祖国,抗击日寇。

  火箭研究小组在冯·卡门的支持下,先做成一只8英寸长的小火箭,吊在实验室的屋顶上,反复设计,不断实验-理论-实验,修正错误,吸取经验,严格计算,再到山谷里去进行规模稍大的试验。因为是全新的课题,无论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遇到一些“拦路虎”。面对这些“拦路虎”,钱学森吸取冯·卡门和马利纳等人的一些成果和经验,进行深入思考、研究与计算,终于提出降伏“拦路虎”的独到见解,完成一份科研报告。从报告的标题上,可见其主要内容的一斑,这就是:《喷嘴发散角度对火箭推力的影响;火箭发动机的理想周期;理想效率与理想推力;考虑分子解离效应的燃烧室温度计算》。这份报告还具体描绘出一个燃烧室和废气喷嘴大小都固定的理想火箭的理论模型。其中强调火箭尾端喷出的火焰周径要小,才能在太空中集中推力,不致失控。不久,这篇报告,被收入火箭迷视为“圣经”的一本汇集里,成为他们研究火箭理论和计算的重要基础。

  在科学的火箭理论和计算方法的指导下,1941年8月的火箭试飞取得成功。“JATO”终于诞生了!有了这种火箭助推起飞装置,飞机的跑道就可以大大缩短了,飞机起飞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钱学森在这全部研究、设计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JATO”这种火箭起飞助推器很快就在二战时的美国空军中得到应用。

  温文尔雅的钱学森酷爱音乐。业余时间他常喜欢去听音乐会。正巧,火箭迷们也有同样的爱好和情趣。一有空闲,他们就一起去听交响音乐会。或是自己开小型音乐会,常常是马利纳拉小提琴,化学家威因鲍姆弹奏钢琴,钱学森吹笛子、弹弹吉他,共同演奏他们喜爱的巴哈、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等人的名曲。配合默契,和谐动听,仿佛进入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艺术殿堂,让科学与艺术结缘,徜徉在广阔的思维空间。

  没有冯·卡门的指导和鼓励,也不可能有促成美国早期火箭横空出世的成就。冯·卡门每周主持一次研究讨论会和一次学术研讨会,各人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问题和新的见解,大家各抒己见,民主讨论,集思广益,最后,冯·卡门集中总结,肯定成就,指出问题症结所在,明确日后需要研究的任务。从而,使许多棘手的难题,得以迎刃而解。由此,也锻炼和培养了钱学森民主的学风和汲取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风云巧际会 研制新火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击沉、击伤美国军舰19艘,击毁美国飞机220多架。

  珍珠港事件发生4天之后,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公开宣战。自此,中美英苏结成同盟,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在紧急扩军备战的气氛中,越发感到军事尖端科技人才的缺乏。1942年12月,在冯·卡门的推荐下,钱学森通过安全考核,被批准参加海陆空三军、国防部、科学研究发展局等一切军事机密工作。

  冯·卡门和马利纳等在1941年就创办了一个航空喷气通用公司,钱学森(不入公司的股份)只兼任顾问。他们很快接到美国空军、作战部、兵工局等一些单位有关军用装备的订货合同,完成一批飞机起飞需要的喷气助推火箭。同时,还为军方尽快培训出一批适应组织、设计新式武器需要的现役空军和海军军官。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除协助或代替冯·卡门教授为航空系的一些研究生讲课外,还为这些军官开设工程数学原理和喷气推进原理等课程。钱学森学识渊博,可以一天连续讲好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后来,这些军官陆续成为部队的骨干。

  在培训美国军官研究生的第二年,钱学森组织编辑了内容丰富的教材《喷气推进》,成为美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喷气推进的基本原理和火箭性能与科技的专著。此后,十几年间,这本巨著一直成为美国研究生和军队工程师必读的教材和参考书,并被奉为权威性著作。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希特勒见势不妙,决心使用V1和V2火箭,企图决一死战。

  1944年9月,英国伦敦不断遭受德国V2火箭的袭击。美国军方急如星火,立刻找到冯·卡门、马利纳和钱学森,希望能够尽快制造出新式火箭以应对德国法西斯。冯·卡门、钱学森等几位专家研究后认为,美国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实验条件比较差,必须首先斥巨资建立一个新的、大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简称“JPL”,以便设计出射程超过100英里以上的火箭。后来美国军方投入300万美元,鼓励火箭小组不仅进行火箭研究,而且负责实际制造出可以控制的导弹。钱学森担任JPL实验室研究分析组组长,与史都华、林家翘、钱伟长、郭永怀等十多位中外科学家一起群策群力,设计制造出美国最初的火箭和导弹——“女兵”、“下士”,并由JPL实验室组织在塞科山谷发射试验成功,成为美国最早成功发射的火箭和导弹。

  有了这些研制火箭的科学技术基础,美国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箭和导弹迅速发展起来,给了希特勒有力的还击,也开创了美国航天事业的新时代。




德国的V1火箭V1火箭长26英尺(7.90米),采用中单翼,装有一台简单的脉冲喷气发动机;采用斜轨发射,装有一个预定制导装置,由此装置引导飞弹大致按指定方向飞行。(钱学敏)

赴欧索机密 迈向新高度

  冯·卡门从1944年10月担任美国空军的科学咨询团团长,钱学森作为团里唯一的外国人,佩带可以参与最高军事机密的金色证章出入五角大楼。

  1945年春,罗斯福要求速派专家前往英、法、德国的军工重地探赜索隐。1945年4月底,钱学森穿上军装与冯·卡
门一起前往欧洲,去讯问、搜缴德国军事科学家所掌握的军事科技机密、最新装备等物资和资料,争取人才。

  钱学森参与讯问的第一位德国火箭专家,就是著名的冯·布劳恩,他是德国V1、V2火箭研究发展中心的主持人。钱学森让布劳恩写出《德国液态燃料火箭发展及其未来展望概论》,受到美国军方重视。钱学森还参与讯问德国著名的气体动力学家赫尔曼。赫尔


  1945年四五月间,钱学森随冯·卡门讯问冯·卡门的老师——著名空气动力学家普朗特。(钱学森〈中〉与冯卡门〈右〉和普朗特〈左〉会见时的合影)

曼是V1、V2火箭研制、发射理论的负责人,也是设计超音速风洞小组的领导人。钱学森惊奇地发现,赫尔曼设计火箭所采用的关键理论和技术,竟是应用了自己两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超音速气流中锥形体的压力分布》。对此,赫尔曼供认不讳。

  冯·卡门和钱学森来到布隆施维市远郊茂密的松树林时,竟意外发现纳粹头子戈林直接领导的秘密气体动力学研究所:50多幢小楼,屋顶上长着浓郁绿树,还有高速风洞、军备实验室和工厂、研究导弹和飞机发动机的成套仪器设备。战时,曾有1000多人在这里忙碌。美军还用仪器探测到德国人在战败前埋在密林深处的数千件机密文件。这使钱学森对德国火箭与炸药的研制情况了如指掌。

  钱学森回美国后,走访美国各地有关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从而对美国航空事业的发展现状与潜力,有了全面了解。随后,以冯·卡门为首的科学咨询团完成远景规划报告《迈向新高度》。钱学森总结了欧洲各国特别是德国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结合美国的研究与现状,提出战略性发展的独创见解和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他在《迈向新高度》的第三、四、六、七、八卷和技术情报附录中,翔实论述有关高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其中包括脉冲式喷气发动机、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固态与液态燃料火箭、超声速箭形翼导弹以及核能作为飞行动力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迈向新高度》为二战后美国航空、航天事业在20世纪下半叶的飞快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战争时期这段工作,使钱学森站到世界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最前沿,掌握了从整个世界和国家的战略高度,规划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的理念和思维方法。





20世纪40年代末,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给研究生讲授关于远程商用火箭做洲际飞行问题。 (1935年—1955年)

核能力无穷 利用
为和平

  1945年6月,就在钱学森从欧洲飞回美国不久,在亚洲战场上,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大反攻阶段。7月26日,美英苏中联合发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放弃所有海外侵占的领地。但是,日本拒绝接受《公告》,继续顽抗。1945年8月6日凌晨,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三天之后,日本仍不准备投降,美国又将另一颗原子弹投入了长崎;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日本关东军被赶出中国。8月15日,日本终于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了!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了!身在异国的钱学森激动得热泪盈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血流千里换来的胜利,来之不易,要永远记取。钱学森很早就开始了对核能的研究,两颗原子弹的爆炸,令他深思。他预感到核武器和洲际导弹继续发展下去的危险,但又觉得它们对于尽快结束二次大战、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发挥了作用。他幻想:能由我们中国人,在自己的黄土地上,竖立起战略核武器,以捍卫世界和平!

  1946年,钱学森在美国的《航空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原子能》,文章对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原子结构、核分裂等诸多方面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独到而清晰的理解,并给出了在航空航天上应用核能和进行工程设计的物理原则与量化信息。同时,钱学森还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制造核能火箭的讲稿,陆续在麻省理工学院演讲,他指出,用核能燃料助推火箭,最大的困难是燃烧室会产生极高的温度,顿时把它烧得灰飞烟灭。怎么解决呢?钱学森设想了很多破解的方法。这些文章和演讲扣人心弦,曾引起学生和广大听众极大的兴趣。194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钱学森还详细阐述了核能在喷气推进系统方面的具体应用。

  1947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决定破格提升钱学森为终身正教授,恭请冯·卡门教授写推荐信。冯·卡门写道:“钱博士在应用数学和数学物理解决气体动力学与结构弹性方面的难题方面,绝对是同辈中的佼佼者……他人格成熟,堪当正教授之责,也是一位组织能力极强的好老师。他对知识和道德的忠诚,使他能全心奉献于科学……”



1949年初夏,钱学森出任JPL主任。图为钱学森与蒋英前往加州理工学院途中留影。郭永怀摄



1955年8月,钱学森一家搭乘 海轮归国途中留影
超越冯·卡门 为国献鸿猷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钱学森加紧回国准备,申请彻底退出美国空军科学委员会和炮火研究所顾问等职务。

  1950年夏,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掀起反共狂热,早期火箭研究小组成员美国共产党员威因鲍姆被捕。由于曾与威因鲍姆等人关系密切,钱
学森被指控为美国共产党员,被吊销安全许可证。

  钱学森决定立即回国。但当他准备登机时被逮捕,之后被扣留迫害长达5年之久。美国一直不肯放钱学森回国的真正原因,正如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所说:“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到哪里,他都抵得上5个师!”



  1955年8月,钱学森一家搭乘 海轮归国途中留影

  在被美国拘禁、审讯、迫害和打击期间,钱学森以超人的毅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活动中去,在两个广阔而艰深的主题上继续前行。

  第一个主题是关于物理力学问题。早在1946年,钱学森在探索超声速飞机以及喷气推进飞行器的性能和原理的过程中,就感到需要知道介质和材料在高速和高温状态下的成分和性能,然而,从现场实验中,很难得到这些数据。如何解决呢?钱学森提出把应用统计力学、光谱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起来,去研究气体和液体的平衡性质,以及气体的热辐射性质等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的爆炸引出的核反应工程问题也促进钱学森思考,他敏锐地意识到,在火箭技术、核技术等重要领域,迫切需要解决处在高温、高压以至超高温、超高压和放射性作用等条件下的介质和材料性质问题,可是,这些数据也很难从现场实验中得到。由此,他认为,近代物理和化学的发展,对物质在原子核以外的微观结构已有相当的了解,完全可以建立起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即物理力学。1953年,钱学森发表《物理力学——一个工程科学新领域》一文,说明物理力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物质的微观分析,把有关物质宏观性质与实验数据加以总结和整理,从而找出规律,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而且可以预见到新型材料的宏观性质,为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服务。此后,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的教学与研究中,不断丰富、充实与深化其内容,形成厚厚一本《物理力学讲义》并正式出版。物理力学倡导的研究复杂性难题需多学科综合利用和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广泛共识和运用,也由此开辟了一条通过技术科学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途径。

  第二个主题是关于工程控制论问题。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老教授维纳的《控制论》(原名《控制论:关于在动物或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提出建立一门控制论科学,给钱学森以重要启发。钱学森凭借自己研制从弹道火箭到可控和制导火箭技术的丰富经验,很快用控制论的原理,解决了一批喷气技术中稳定和制导系统的问题。1952年,钱学森发表《远程火箭飞行器的自动导航》一文,在加州理工学院开设一门新课——“工程控制论”,引起各方极大兴趣。1954年,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在美国出版。《工程控制论》探讨在更为复杂的工程中(不包括生物),实现自动控制与自动调节的理论,以及自动控制与自动调节系统的结构原理。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被译为德、俄、中等多种文字,引起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界以至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一股“控制论热”。《工程控制论》是工程控制理论的重要奠基石,也为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1955年8月,周恩来总理接到由陈叔通先生转交的钱学森的密信,指示王炳南大使通过中美大使级会谈进行交涉。梁思成、潘菽等一大批科学家、民主党派人士致电美国总统,要求释放钱学森等。美国迫不得已放人。1955年8月5日,钱学森一家终于接到美国政府准予回国的通知。

  临行前,钱学森和蒋英带着天真可爱的儿子永刚、女儿永真,去向恩师冯·卡门告别,同时将自己的《物理力学讲义》和新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一书奉献给最敬爱的导师。不忍分离的冯·卡门老人眼里噙着泪花,紧紧拥抱着他一生最赏识的学生说:“你现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

  在美国无理扣留完全属于钱学森自己的800多公斤图书和全部科学技术资料后,钱学森和家人登上克里富兰总统号轮船,返回祖国。

  回国后不久,钱学森就向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1956年春,他参加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并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的规划。此后,钱学森长期主持领导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科研事业,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http://www.chinataiwan.org/twrwk ... 20071211_499484.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4: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昙花一现的远东第一大厂(图文)
发布时间:2004-03-11 11:25:41   发布部门:何涛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个黄金时期,很多企业都是乘着这个短暂的机遇迅速发展,奠定了民国时期中国工业的基础,有些甚至一度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南京的永利铔厂便是其中一例。

1930年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中国要兴办的十项实业计划,颇受国内外关注 。计划其中一项即创办硫酸铔厂,发展化肥工业,因为当时中国每年要花三千万银元进口化肥,如能实现自给,意义重大。英国的卜内门公司和德国的蔼奇颜料工业公司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写信给国民政府实业部表示愿意将其在欧洲创办硫酸铔厂的经验与中国合作,组建中国氮气公司并创办硫酸铔厂。因此实业部曾派员和他们商谈合资设厂事宜。

会谈开始后,外方先是提出中国不必办厂,说什么“英德两国公司制造硫酸铔的成本低,中国万难跟上,不如买我们的硫酸铔。”遭到中方拒绝后又改变策略,表示如果中方要办厂,首先要进行原料来源和设厂地点等调查。从1931到1932年,中、英、德三方各派专家二人,花了两年时间进行调查,却没能拿出完整的计划书,只是写出了一份笼统的估计书敷衍。1933年,卜内门公司提出一份建议书,说英、德两家公司每年能生产硫酸铔七百多万吨,占世界氮素肥料消耗量的85%,若中方要办厂就要接受其一些苛刻条件,主要包括:十二年内中国政府不得在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八省和任何其它公司开设新厂、要由上海英德两公司代为组织联合公司、包销中国氮气公司的产品等等。同时,英方还频频派人来华施加压力,威胁说硫酸铔厂一事“是中英合作的第一件事,此事合作如不成功,以后其它事很难合作成功。”在此情况下,中方被迫停止会谈,转而将希望寄托于国内公司。这时一直在积极争取由国人自己创办硫酸铔厂的天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向国民政府提出了申请。1933年11月,国民政府第一百三十六次行政院会议正式批准由永利公司及其总经理范旭东主办硫酸铔厂。

说到永利公司,就不能不说到范旭东。毛泽东同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曾经说,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证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交通运输,不能忘记卢作孚。由此可见范旭东在中国化学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范旭东1883年10月出生于湖南湘阴县,早年东渡日本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学习应用化学,立志要作救国救民的大事。他以生产精盐起家,艰苦奋斗,他所创办的天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化学工业企业,对酸、碱工业生产有雄厚基础。从1931年起,范旭东就开始筹建一个硫酸铔厂。实际上,当英德两家公司写信给实业部的时候,一家美国公司也对中国的计划表示出兴趣。这家公司叫美国氮气工程公司,声称曾经为苏联、日本等国设计创办过硫酸铔厂。公司的总经理蒲柏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上海会见永利公司的代表,表示可以代为设计图样,帮助选购机器并主持装配。按照这家公司的估价书,建设一个年产7万吨的硫酸铔厂需要建设费352万元,一个年产3.5万吨的厂需要建设费213.5万元,而英德公司的报价则是建一个年产3万吨的厂要1100万元,一个4万吨的厂要1500万元。两相对照,后者分明是漫天要价。中美双方经过谈判,逐步达成一致。在办厂申请得到行政院的批准后,1934年永利公司与美国氮气工程公司订立了设计合同。随后,永利公司派总工程师侯德榜率领技术人员赶赴美国纽约进行采购和技术学习。

在向政府提交申请和与外方谈判的同时,永利公司的建厂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在工厂的选址问题上,由于化工业设备笨重,动辄六七十吨,当时自国外用海轮运回国内后只能在长江下游地区装卸,要在内地建设这样的工程几乎不可能。永利公司经过反复考虑最后在南京卸甲甸地区收购了一块土地,面积达一千三百多亩。该地位于南京下关码头附近,依托广阔的长江航道,水运便捷且土质优良,是一个理想的建厂之所。此外,南京是中华民国的首都,距金融中心上海很近,对建厂的融资也很有帮助。按照范旭东的估计,建设这样一个大厂从设计、建设到开工运转需要大约一千四百多万银元,为了获得政府的支持,范旭东设法去游说蒋介石,对他说我办硫酸铔厂,平时可以生产化肥,一旦中日爆发战争,我可以转产军火支援战事需要,事关国防,岂容外国人过问。有了蒋介石的支持,永利公司又向金城、中国、上海等银行借款并组织银团,由中国银行行长程慕灏作为银团代表,替公司交涉,凑齐了所需资金。

1934年7月,公司开始在卸甲甸江边修筑码头,一千五百多名工人昼夜施工,工程进展很快。为了方便卸货,在江边趸船上设立了双杆万吨起重机,这是当时国内起重吨位最大的工业码头。次年2月,美国氮气工程公司派技师来华督促基建工程,不久,从国外订购的机件开始陆续运到。10月10日,八十多吨重的大合成塔由外籍货轮从上海运抵南京,用起重机慢慢吊起移到工厂的拖挂车上再运往工地,与先前立起的两座大气柜组合起来,极为壮观。此外,工厂的厂房、职工宿舍、医院等工程也按期完成,实现了配套。

1936年,公司的总工程师侯德榜回到国内,与先后或同期回国的技术人员一道投入永利铔厂的建设当中,大家日夜加赶工程进度,经常到深夜工地上还热火朝天。公司又在南京六合县当地招收了大批农民,加以技术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到这一年底的时候,一个现代大厂的规模已经初步形成。按设计工厂使用氨气与硫酸化合制造硫酸铔,故全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氨厂、硫酸厂和硫酸铔厂。有报导描述“由下关乘该公司汽轮到厂参观,则于船中遥望卸甲甸数千公尺江岸硫酸铔厂建筑物,连云江上,气象森森,令人对中国化学工业前途,有特殊兴奋焉!”

1937年2月5日,中国人自己生产出了第一批硫酸铔化肥,这是中国化肥工业史上崭新的一页!在被列强瓜分的旧中国化学工业市场上,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工厂当年生产出化肥1.87吨,质量可与卜内门公司的“狮马”牌化肥相媲美。产品趁着春耕之际运往周边各地农村,供不应求。用铔厂的设备生产的硫酸、硝酸、液态氮也是化工的基本原料,可用于医药、印染、缫丝等行业,深受国内欢迎。永利铔厂利用高压合成氨的方法进行生产,可年产硫酸铔五万吨,作为国内罕见的化工联合企业,工艺复杂,设备精良,远远超出了我国三十年代的整体工业水平,国人都把它和美国的杜邦公司相媲美,号称“远东第一大厂” 。工厂的总工程师侯德榜因建厂有功,当年被中国工程师协会授予代表最高荣誉的金牌奖章,深受海内外推崇。

然而,当永利铔厂生产出第一批化肥的时候,中国大地已处于抗日战争前夕。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民族工业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抗战爆发后,永利铔厂立刻停产化肥,秘密改产军火。日军为了阻止工厂的军火生产,通过各种渠道向公司施压,想要收购该厂,对此范旭东断然拒绝,表示“宁举丧,不受奠仪”。日军阴谋未遂,便于8月14日命令台湾的木梗津航空队派飞机对永利铔厂进行轰炸,因受到中国高炮部队的狙击未能成功,只好将炸弹投在了江边。恼羞成怒的日军又于9月27日、10月21日两次派飞机轰炸。工厂设施受损,又停水停电,最终停产。上海沦陷后,由于日军逼近很快,除了图纸和仪表外,工厂只来得及将一批最好的机床拆走,装船运往武汉和四川,剩余设备和物资全部落入敌手。日军将永利铔厂的重要设备拆卸后运往国内,安装于九洲大牟田东洋高压株式会社橫须工厂用来生产军火。这个中国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大厂就此夭折。

抗战胜利后范旭东和永利公司曾经希望向日本索回被抢物资,但是国民政府忙于对沦陷区的“接收”,对民族工业不闻不问,说什么“现在胜利了,你们厂既有困难,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关门。”公司一方面派工程师赵晏如等人到日本去交涉收回设备,一方面派员接收永利铔厂,发现设备损毁甚多。范旭东壮志未酬,因积劳成疾于1945年10月在重庆病逝。全国工业界人士和重庆各界纷纷举行追悼会,国共两党均派代表出席,英国的卜内门公司亦发来专电慰问。此后,侯德榜继任永利公司的总经理,在经济困难,设备短缺的情况下,费时十个月,耗资十万元将工厂的设备修复,勉强于1946年8月复工生产,产量只有战前的三分之一左右。南京解放后,南京市军管会接管了该厂,并于1958年1月将工厂改组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这个奄奄一息的“远东第一大厂”终于获得了新生。



照片说明:



1、1934年永利铔厂开始办公,图为范旭东(前排右五)和铔厂职工与国民政府实业部、资源委员会来宾合影。



2、1934年4月8日,侯德榜(前排右一)率领技术人员赴美国考察氮气工业前在上海合影。



3、建设中的永利铔厂(1935年)



4、1935年10月,工人用万吨起重机从外轮FERNWOOD上将大合成塔吊卸下来。



5、硫酸厂外景

http://www.archivesnj.gov.cn/dan ... liaogongbu/1943.htm



在《中国现代科学家》这套邮票中,第二组是化学工业家——侯德榜。侯德榜是我国化学工业奠基人,与民族工业家范旭东在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厂和永利碱厂,所产“红三角”牌纯碱享誉全球,侯氏烧碱法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许多行业都需要大量用碱。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上世纪20年代参与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永利碱厂,打破了外国在制碱技术上的封锁垄断;30年代主持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南京硫酸铵厂;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制碱新工艺,以及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在6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一页。1949年他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曾任化工部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还被选为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实业救国 跨进“永利”的大门

  侯德榜(1890~1974),福建闽侯人。13岁时考入美国教会的福州英华书院学习。虽然接受西式教育,但他感到在福州的洋人对中国人不讲平等,到处耀武扬威、欺辱中国人。后来,侯德榜因参加反对美国政府迫害华侨的活动,被学校开除,转入爱国人士陈宝琛开办的中学学习。他认识到中国必须图强,并逐步树立起 “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1907年,侯德榜被保送到上海闽皖铁路学校学习,毕业后在英资津浦铁路当实习生。1911年,他辞去工作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学习期间,他曾考出过10门功课门门100分的好成绩,轰动清华园。1912年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

  20世纪初,化工在世界上还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侯德榜对化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化工专业,经过八载寒窗苦读,于1921年获得制革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铁盐鞣革》被《美国制革化学师协会会刊》特予全文连载,成为制革界至今仍在引用的经典文献之一。

  侯德榜即将学成回国之际,在纽约遇到了赴美考察的化工专家陈调甫。陈调甫看重侯德榜学识渊博、工作踏实,力荐他到正在筹建的中国第一家碱厂———塘沽永利碱厂工作。虽然侯德榜是学制革的,但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工业,他终于下决心从事制碱,选择回国担任永利碱厂的技师长(即总工程师),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的人生历程。

  冲破封锁,揭开“索尔维制碱法”秘密

  要创业首先需要实干的精神。侯德榜脱下西服换上工作服和胶鞋,身先士卒,同工人们一起操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经常干得浑身汗臭,赢得了工人们、甚至外国技师的赞赏和钦佩。

  当时盛行的是索尔维制碱法,但国外都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不少人的探索大都以失败告终。侯德榜迎难而上,经过5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掌握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各项技术要领,可日产180吨纯碱。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为中国赢得了一枚金质奖章,被誉为 “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

  侯德榜摸索出制碱法的奥秘后,没有据为己有、大发其财,而是公布于众,让世界共享这一科技成果。为此,他把制碱法的全部技术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专著《纯碱制造》,于1933年在纽约列入美国化学会丛书出版。这部化工巨著第一次彻底公开了索尔维法制碱的秘密,被世界各国化工界公认为制碱工业的权威专著,并相继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美国著名化学家威尔逊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直到2004年,书中的观点还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引用。

  摸索前行创立“侯氏制碱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先后3次以“工厂安全”相要挟,提出“合作”管理的要求。侯德榜和同仁们大义凛然,坚持“宁举丧,不受奠仪”,拒绝“合作”;同时积极响应抗战支援前线,利用工厂设施转产硝酸铵炸药等物资。永利碱厂遭到日本飞机轰炸,被迫迁往四川。

  索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大约有30%的食盐被浪费掉,而当时内地盐价昂贵。侯德榜决定另辟新径。他边摸索边实验,不断设计、改进方案,带领技术人员进行了500多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终于取得了成功。这种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即后来的“侯氏制碱法”,可使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而且污染环境的废物 转 化 为 化肥———氯化铵,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侯德榜被英国皇家化工学会和美国化学工程学会评为名誉会员。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中国建设迫切需要化肥,焦点集中到氨加工品种选择这个关键问题上。侯德榜倡议用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这项新工艺通过了技术关和经济关。之后,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侯德榜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面对鲜花和掌声,他平静地说:“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他为中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呕心沥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http://xs.tsinghua.edu.cn/docinf ... 07&itemSeq=52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4: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秉渊:战火中成就中国汽车之梦


支秉渊造的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支秉渊曾就学的南洋公学是现在上海交大的前身




国难当头,战火中点燃中国汽车之梦

  1927年到1938年间,中国的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也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是畸形的:长年的内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东北的沦陷又使中国丧失了部分资源和工业。而正当中国的民族工业刚刚起步时,战争的阴云又向中国袭来。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战争开始了。
  战争伊始,我国的民族工业尚未受到严重影响,但当进入日本侵略军的战略进攻阶段时,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武汉以下的长江流域,那里的工业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日本所发动的这场战争不但是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也是一场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较量。而我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军队的对敌作战。
  1938年日军攻占了武汉。而此刻,他们正伺机南下湖南,夹击长沙。为了应对即将开始的战斗,作为机械化部队司令的杜聿明在湖南湘潭的郊外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战士们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只希望在战场上杀敌奋战,捍卫祖国的领土和尊严。而年仅35岁的杜聿明此时则愁眉不展,标榜着机械化名号的这支部队并不表面上那么风光。该部队中所有的坦克、装甲车、卡车等无一不是从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进口来的。国内的零配件并不充足,一旦战争展开,只要这些设备损坏而又没有配件可以替换的话,即使再好的装备也只能是一堆破铜烂铁而已。这一切怎能不令这位年轻的司令不安呢。
  旧中国机械工业的基础一贯比较薄弱,而在当时,整个国家没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自制汽车。假如此时可以生产出国产汽车的话,则会大大增强我军的战斗力。因此,能否造出中国国产的汽车便成为这一阶段最迫切而又紧急的目标。

  义不容辞,爱国青年临危受命

  这个令杜聿明头痛的问题,也引起了一位机电专家的注意,尽管他身单力薄,但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明天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他毅然挑起了为战车试制大马力动力机的重担。他就是著名机电专家支秉渊。
  支秉渊,号爱洲,族号达瀛,生于1897年2月18日,是浙江省嵊县富润乡支鉴路村人。他的父亲支宝楠,是前清的秀才,对爱子期望很高,为他取名秉渊就含有“秉承渊源,继往开来”的意思。支秉渊幼年时在家乡阳山书院上学,1915年进入上海南洋公学电机科学习,这对当时的支鉴路村是一件大喜事。不少乡亲到村口为他送别,这让年轻的支秉渊十分感动,立志要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他经过数年寒窗苦读,获得了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以后,支秉渊被上海美商慎昌洋行聘为实习工程师。他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发电机组、内燃机、水泵、压气机等机器设备的销售业务。在工作过程中,他参与安装了不少机器,建了若干发电厂,熟悉了所经办机器的基本知识、安装和使用的经验。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了,不满洋人作为的支秉渊毅然辞去了这份工作,并联络了大学同学魏如、吕漠承、朱福驷和校友张延祥、黄炎,在上海泗烃路6号设事务所筹办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现上海新中动力机厂)。将公司取名为“新中”则寓有“新中国”之意,反映了支秉渊等爱国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振兴民族工业的志向。
  当时我国的汽车都是由国外进口的,没有一辆汽车是中国自己生产的。就像工业史专家陈正卿所说:中国人想造汽车,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开始有人动脑筋了。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东北王”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其子张学良主政东北。两个月后,张学良招来工业巨头和汽车专家商量有关事宜。一年后,取名“民生”牌的第一辆国产组装汽车在沈阳迫击炮厂诞生,不久便被送往上海展览,成千上万的上海市民争相观看,引以为傲。人群中的支秉渊为这一群情振奋的场面深深地感染了,并有所触动,一方面觉得中国人自己造出了汽车了不起,另一方面觉得这辆车毕竟是采用进口的零部件组装的,而他则想造出一辆包括发动机在内全部自己制造的国产汽车。
  想要制造一辆完全国产的汽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人、财、物等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而当时的情况是: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物质匮乏,人才短缺。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使他放弃制造出一辆完全国产化汽车的梦想。
  一开始他最想造的就是汽车的关键部位——发动机。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早在1925年支秉渊就开办了上海新中动力机厂,由于成就突出,这个厂很快就在中国机械工业界中脱颖而出。那时,在黄浦江畔的支秉渊夜以继日,殚精竭虑,花费了6年的心血,终于凝结成一种新汽车的雏形,这时已经是1937年的夏天了。就在这年的8月13日,著名的淞沪会战爆发了,战争无情地毁灭了支秉渊的劳动结晶,中国国产汽车的雏形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当时新中公司所在的闸北区,是日军轰炸的重点地区,新中公司也难逃劫难,公司只好向西南后方转移。资料在战火中损毁了,支秉渊就凭借记忆重新绘制图纸,为近代中国人的“汽车梦”奋斗着但是没想到的是,支秉渊刚到湖南长沙,工厂还没有安顿好,日本军队就逼近了。他们只好拆下机器又上路了,这次搬迁的目的地是更远的位于湖南西南部山区的祁阳。

  圆梦祁阳,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祁阳,一个偏远、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那里的人们对于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此的历史记忆已不太深刻。而正是在这个小城中,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了,这座小城也随着它的诞生被载入了史册。
  “八·一三”上海抗战的次日,支秉渊的部属——对汽车制造颇有想法的陆景云决定向支秉渊请长假,从军参加对日作战。而支秉渊则积极响应资源委员会等部门组织的内迁,率领新中员工历经艰辛,将上千吨器材迁往武汉。武汉告急以后,新中又继而迁往长沙以及祁阳。长沙离武汉不足千里,且防备力量不足。若武汉失守,长沙便会成为前线城市,从战争角度看在长沙设厂的想法是极不明智的。而支秉渊在长沙设立分厂的根本目的,却是为了早日实现制造较大马力汽车发动机的夙愿。他对制造技术复杂的内燃机,可谓念念不忘。长沙黄土岭新建的新中公司制造分厂于1938年开工,支秉渊急于请陆景云回厂主持试制发动机。因战事紧张,杜聿明最初不准陆景云离职。后来经支秉渊亲赴湘潭向杜聿明面陈理由,杜聿明才批准陆景云回新中公司以支持支秉渊的爱国之举。
  那时候,国内的汽车非常紧缺,支秉渊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没有一辆研发汽车的模型。因而由经济部官员出面,将杜聿明200师的一辆已报废不能运行的德国卡车赠送给支秉渊。其发动机为M.N.A牌狄塞尔高速柴油机,功率为65马力,额定转速为1800转/分钟。支秉渊决定仿制这种发动机,他在没有任何有关资料的情况下组织了测绘,克服了种种困难。陆景云回到新中以后,与支秉渊一道不顾敌机轰炸的严重威胁,决定建立汽车零部件批量生产线。
  战时后方的冶金工业十分落后,钢材供应远不及上海方便,条件非常艰苦。支秉渊四处奔波,多方打听供应渠道,终于想到向铁道部门购买被日本飞机炸坏的机车的废件作为原材料。当时估计机车主动轴是好钢材制的,就用它来制造曲轴,用轮箍制连杆,用钢轨制一般钢件。没有较大的锻压设备和合用的磨床,制曲轴时先将车轴锻扁,然后在机床上切削成型,最后再精车和研磨。在自炼铸铁过程中,找不到进口的铁镍合金颗粒,就以镍币为添加料,与铸铁、废钢同在化铁炉内熔炼,炼成低镍合金铸铁。就这样新中顺利铸成气缸体、缸盖,用废飞机零件铸成了活塞。另外如油泵、喷嘴及飞轮锻坯,由支秉渊去香港购买。由于粤汉铁路运输已不正常,他就亲自押运,从香港用民船运到广西钦州、防城一带上岸,再用人力经数百里挑到南宁,再经公路长途运输到厂,长沙大火后,新中厂又迁到祁阳,其路线非常之曲折。
  湖南祁阳,西靠越城岭,东接湘江,是通往广西、贵州的交通要冲。也是抗战时期西迁工厂的聚集地。支秉渊到这里来,是看中它离长沙不远,可以更迅速地为前线服务。同时,支秉渊还写信给胡厥文,请胡厥文到祁阳来。因为胡厥文也是搞机器的,他们合作的可能性比较大,关系也比较好。于是,胡厥文很快在祁阳办起了新厂。支秉渊和胡厥文原来都是上海工业界的领袖人物,现在,在远离上海的湖南山区,他们又一次携手,一个造车,一个炼钢;一个为抗战提供动力,一个为抗战制造枪炮。一时间,使人口比战前翻了一番的祁阳,有了“小上海”的雅称。
  1942年夏天的一个月明之夜,注定要被载入中国汽车发展的史册。那天夜里,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中国人制造的这辆新车。
  就像上海工业史学家刘浩林所评价的那样:“支秉渊造的这辆车,可以说是严格意义上中国人自己造的第一辆车,因为这辆车的发动机是支秉渊自己造的,它的变速箱、传动器、转向机构,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支秉渊自己造的,所以非常了不起。”因而当时重庆《大公报》撰文把支秉渊称为“中国福特”。
  这个中国人和他制造的中国汽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给中国带来了工业发展的黎明曙光,并且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我们今日,沿着先人的足迹,将会使中国工业发展的未来更加光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STS研究中心)

http://jjckb.xinhuanet.com/whsh/2008-09/12/content_11860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4: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钰哲(1902~1986)福建闽侯人,天文学家,发现新行星的第一个中国人
    有人用八卦占卜发现了一颗行星,这在60多年前的中国,并没有被当成无稽之谈。
    1946年,一个留学法国的哲学博士,声称用八卦占卜发现了第十大行星—木王星,时任民国宣传部长的张道藩还在《中央日报》上撰文鼓吹,引发了舆论界一阵热捧。
    不过,当《大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你知道行星是怎样发现的吗?》的反驳文章后,这种谬论就消失了。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天文学家张钰哲,有着毋庸置疑的发言权,他是发现新行星的第一个中国人。
    早在1928年,刚在芝加哥获得天文学硕士学位的张钰哲,就在实习的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了一颗新行星。这个身处异邦的年轻中国人,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中华”,来寄托对万里之外的祖国的思念。但祖国并未给这个“捕星者”一条合适的“运行轨道”。这时的中国,没有一个现代天文台,也没有一个大学开办天文系。一年后归国的张钰哲,只能在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讲授天文学课程。
    此时,由于国人天文学知识的极度匮乏,各种天象——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被赋予各种神秘的含义。每逢有罕见天象发生,张钰哲就在报刊上撰写科普文章,正本清源。
    早在1937年初,张钰哲就成功预测出了4年后将在我国出现的一次日全食,日食带将经过甘肃、陕西、湖北,最后从福建北部入海。不久,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也证实了张的预测,这次日全食,是当时罕见的天文奇观。
    不过,科学家可以预测出太阳的运行,却预测不出即将到来的战争。1941年,这条日食带覆盖的大部分地区,已沦为日占区,各国天文学家也纷纷取消了来华观测的计划,这个重大的历史责任,便落到了中国同行的肩上。
    这是中国进行的第一次有组织的现代日食观测。以张钰哲为队长的中国日食观测队,将地点选在了甘肃临洮。
    这可能也是世界天文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日食观测。观测队从昆明出发,途经3000公里,沿途遭遇了日军的多次空袭,所幸无人员伤亡。而在日食发生的当天,国民党军队特别派遣了一个高射炮兵团进行护卫,20余架战斗机也在空中待命,拦截随时可能出现的日机。
    在张钰哲的精心筹划下,此次日食观测圆满完成。《中央日报》将其与“明朝嘉靖二十年之日全食后,名将戚继光曾建立剿灭倭寇之殊功”做了对比,称其为“抗战接近胜利之预演”。
    但少有人知的是,在临洮显露出“大将之风”的张钰哲,怀里却揣着一封母亲病危的电报。三日后,母亲病逝,这个旁人眼中的孝子,悲恸地写下了一篇题为《在日本轰炸机阴影下的中国日食观测》的论文,作为献给母亲的“最好的悼念”。
    张钰哲和母亲的感情极深,他自幼丧父,被母亲一手抚养长大。8岁时的一个夜晚,在故乡福州的家中天井,他依偎在母亲怀里,见到了天际划过的哈雷彗星,从那一刻起,这个少年便萌发了“捕星”的梦想。
    而76年后的1986年,当哈雷彗星在空中重现时,这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天文学家,又一次观测到了它。他便成为中国唯一见过两次哈雷彗星的天文学家。   这虽然只是历史的巧合,却也仿佛是张钰哲“捕星一生”的隐喻。
    60年里,他和他的助手们,为人类的星空图谱捕捉了近千名“新成员”。他信奉的座右铭是:“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一心只想倡惊奇论调,欺世盗名,而不甘潜心于真理之追求,为知识而舍身,在学术上恐怕永不能有何贡献。”
    而在身后,他的视线也不愿离开那些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深埋在紫金山天文台的一个角落,地面上没有任何标记。
http://www.booyee.com.cn/bbs/thr ... orumid=91&get=1


烽烟战火日全食

中国首次有组织地对日全食进行科学追踪观察是在1941年。那次观察可谓惊心动魄,险象环生,整个历程足可以拍部电视剧。当时正值抗战艰苦阶段,全国烽烟四起,炮火连天。欧美各国科学家因为战事而无法来华观测,由中国当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先生组织的中国日食观测队成了全球唯一承担观测这400年来罕见日食并留下科学记录重任的队伍。为了凑足经费,他们向政府申请专款,向民间募集捐赠,好不容易从德国专门订购的供这次观测用的重要仪器地平境,在抵达香港后却被日军炸毁。经过约20个月的筹措,中国日食观测队带着费劲周折拼凑起来的仪器,跋山涉水颠簸经20天,来到了离兰州一百公里的临洮。为避日机轰炸和城内人烟稠密市声嘈杂,张钰哲先生决定将观测点设在岳麓山泰山庙内。国民党陆军一炮兵团开抵临洮,二十余架战斗机集结空军兰州机场待命,准备拦截日食当天可能空袭临洮的日机,在兰州的国民党军政大员于佑任先生亲抵临洮坐镇。皇天不负有心人,日食当天晴空万里,日机销声匿迹,中国日食观测队利用地面仪器及空中战斗机成功地拍摄了近千张日食照片,并将照片及数据发往欧美等世界各国:

直到今天,临洮人仍然把这张记载着中国科学家战火中科研壮举的珍贵历史照片骄傲地陈列于众,照片上清楚地显示着那个永载中国天文史册的日子 ------ 1941年9月21日. 事后张钰哲先生在国际刊物上专门发表了题为“在日本轰炸机阴影下的中国日食观测”的著名论文,表露了一个科学家以探索自然奥秘为首任的大无畏科研精神,以及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侵略者的强烈憎恨。



1986年7月21日,我国近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张钰哲逝世,享年84岁。他在美国攻读天文学时在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将它命名为“中华星”,成为发现新的小行星的第一个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和助手们一起发现了近千颗新的小行星和三颗彗星,为祖国天文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张钰哲曾连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42年。这是1982年拍摄的张钰哲的资料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8: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蒋介石日记披露抗战期间对日密谈内幕


     2006年3月3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首次对外公布了蒋介石的早年日记,这是珍贵的近代史料。3月中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与张海鹏先生应邀赴美,参加了3月24日举行的蒋介石日记揭幕仪式,并在当地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集中研究。此文即杨天石先生返京后,根据研究蒋的早年日记而写就。

  中日秘密谈判可以说是抗战期间最诡异的事件,这不仅表现在中日双方,而且也表现在中国内部。一方面,蒋介石屡屡对孔祥熙的谋和活动加以阻遏,但是,蒋介石本人又亲自掌控过几次对日秘密谈判。

  抗战时期,在蒋介石亲自掌控的中日谈判中,蒋介石最重视,并且用心指导的是1938年的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之间的谈判。

  萧振瀛(1886-1947),吉林扶余人,曾任西安市市长。1930年任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总参议。期间,曾多次与日军驻华北将领多田骏等人谈判。

  1938年7月下旬或8月初,日本军部特务、“兰机关”(抗战时期,日军参谋本部在华组织的重要情报机构之一)负责人和知鹰二到达香港,提出与中国谈判总原则6条,其中有诱饵,也有新的侵略要求。

  当时,日军正节节向武汉逼进,和知“求和”,使国民党内部的部分“主和”派觉得是个机会,但蒋介石对此却不抱希望。8月26日,蒋介石听说和知将到汉口活动,便与智囊、《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商谈,对张表示:“观察倭寇在华之权益与设施,岂能随便放手还我乎?若无重大变化与打击,彼决不罢手。一般以为和知来求和抱乐观者,实未究其极也。”

  9月23日,蒋介石返回汉口,主持汇报会议,决定对策。由于和知的条件首先就是“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这是蒋介石求之不得的梦想,自然勾起蒋的兴趣。9月26日,蒋介石增派曾任北平社会局长、有对日交涉经验的雷嗣尚到港,加强谈判力量。

  28日晚12时,和知离港回国,行前向萧振瀛透露:日方此举的国际根本原因是,希特勒最近多次电请日方与中国谋和,共同对苏;其次要原因则为日本国内困难重重,不堪应付长期战争,拟在军事优势下,以较大让步取得和平。

  和知称:板垣征四郎、多田骏等虽有远识,但日本朝野各方,尚无普遍认识。此次回东京,遭遇困难必多,将拼死努力,于10月10日前以日方最后态度相告。

  表面上看,萧振瀛与和知在香港的谈判以日方承认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为前提,符合蒋介石的要求,谈判也似乎进展顺利,蒋介石甚至在开始研究和谈成功时的停战、撤兵要点。

  10月8日,雷嗣尚到汉口向蒋介石请训,蒋当面指示:1、对方如确有诚意,应在10月18日以前完成一切手续,否则不再续谈。2、我方绝对不要停战,更不害怕汉口失守,尽所有力量支持长期抗战,此层应使对方彻底认识。3、直接谈判系指此次事件之解决而言,并非永久受此限制,但对方如不质询此点,我方自不必自动说明。4、此次谈判,系对方主动,我方诚意与之商洽,对方不得故意歪曲事实,散播不利于我方之宣传,否则认为对方毫无诚意。5、停战协定系两国政府间之协定,不可作为前线军队与军队间之协定。6、谈判重点应集中于恢复“七七事变”前原状,若对方能做到此层,以后双方定能开诚合作。蒋特别强调:“绝对拒绝之事,宁死勿允。”“凡将来之事,不可先提限期,自处束缚。”“破裂则不怪,越范则不可。”

  和知于10月15日再到香港。16日,与萧振瀛会晤称:日方最高会议决定,中日停战协定可以不涉及任何其他协定,但恢复“七七事变”前原状后必须有七项谅解。一、防共军事协作及驻兵;二、中国政府之调整;三、伪组织之收容;四、满洲国之承认;五、中国领土主权之尊重;六、日、华、满经济提携;七、战费互不赔偿。

  这七项“谅解”表明,日方虽然声称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但顽固地要求中国签订“防共军事协定”,在中国国土上驻兵,承认“满洲国”,并且狂妄地要求中国政府改组。

  10月18日,何应钦复电指示:日方所提“谅解”,前四项都是“干涉中国内政”。“若行政不能独立,无异等于亡国万不能承认。如其再提此等事,可知其毫无诚意,不必续谈”。关于第五项,何应钦认为,日方仅提“中国领土、主权之尊重”,而未提尊重“中国行政之完整”,“是其居心仍欲亡我中国。如其有诚意,则其宣言必须言明尊重中国领土、行政、主权之完整,决不能将行政二字删而不提也”。关于第六项,何应钦称:中日经济提携,必须在恢复原状后方可商讨。他表示,“我方除此以外,再无其他可言”。日方有无诚意,以10月20日为期,过此即作罢论。

  萧振瀛对和谈前途抱有某种乐观,而蒋介石则一直心情矛盾,举棋不定。9月27日,蒋介石研究和议的弊害,认为可能出现三种状况:一是停战后日方不撤兵或不交还华北;二是共党扰乱,不从遵令;三是英美不悦。蒋介石称之为“皆应注意”的“三害”。然而就在此后的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大鹏湾(应为大亚湾。笔者注)登陆。13日,攻占河南信阳。日军的这两次军事行动使蒋介石强烈怀疑日方的和平诚意,决心坚持抗战。

  蒋介石日记云:“倭既在粤登陆,无论英国对倭是否妥协,我应决心持久抗战,使其威胁作用失效,卒致欲罢不能,更勿以国际外交而影响我作战方针。余三年前早有以四川为抗战根据地之准备,况平汉、粤汉两路以东地区抗战至十五月之久,而敌犹不能占领武汉,则以后抗战必更易为力。敌军侵粤,实已促成余第三步之计划矣。”

  此前,蒋介石早有利用太平洋各国和平会议解决中日一切问题的打算,日军侵粤,战区扩大,不仅让蒋看到了日军陷入被动,会出现更多的“灭寇良机”,而且让他感到,英国与日本妥协的可能性将会减少,召开太平洋各国和平会议,共同对付日本希望大为增加。

  10月14日,蒋介石致电萧振瀛称:“敌既在粤登陆,可知其毫无诚意,不可与之多谈。”此时,进行多时的武汉会战已近尾声,预定打击日军的计划已经完成,为保存有生力量,蒋介石决定自武汉撤退,并开始草拟《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24日,蒋介石接受各将领要求,离开武汉。次日,下令对武汉若干要害地区进行爆破,以免为日军所用。

  30日,蒋介石命何应钦转令萧振瀛,停止和谈,返回重庆。同日,蒋介石致电孔祥熙、汪精卫、王宠惠,要他们考虑对日宣战的利害问题。电称:“今后沿海各口既全被封锁,故我对于海外交通,不再有所顾虑。若我宣战,则美国必实行中立法,可断绝敌人钢铁、煤油之来源,实于敌有害也。又我如宣战,对于国联及各国关系,均应精密研究,切实探明,望即令我驻外各大使全力进行。如何?请核。”

  31日,《告全国国民书》正式公布。该文说明抗战根据,不在沿江沿海,而在广大、深长之西部诸省。武汉会战予敌重大打击,任务已毕,目的已达,现决定放弃武汉,转入主动有利之地。文称:“我国在抗战之始,即决定持久抗战,故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抗战之决心。唯其为全面战争,故战区之扩大,早为我国人所预料,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

  文末,蒋介石号召国人“自今伊始,必须更哀戚、更悲壮、更刻苦、更勇猛奋进,以致力于全面之战争与抗战根据地之充实,而造成最后之胜利”。文告发表后,蒋介石很满意。11月1日日记云:“《告全国国民书》自读之,觉为最近第一篇文字,必使国民感悟持久抗战之意义,且使敌国知所畏惧。”

  大概当时主和派对发表此文有意见,12月2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道:“既知持久抗战是民族唯一出路,为何复有徘徊迟疑?此心既决,毋再为群议所惑。”

  日本侵华,采取的是以战为主,以诱和为辅的两手策略。同样,蒋介石也用这两手策略对付日本。一方面,蒋介石坚持以武力抵抗日军进攻,同时,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也不排斥与日本进行秘密谈判。

  蒋介石虽对萧振瀛与和知鹰二之间的谈判不抱希望,但是,由于和知以“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为诱饵,这使蒋觉得不妨一试。谈判中,蒋细心研究情况,指导起草并亲自修改有关文件,除将东北问题搁置另议外,蒋曾准备以同意日本在长城以外某些地区驻兵为条件,换取日军自中国关内地区撤兵。但是,当蒋发现日方拖延不决,并无诚意之后,立刻下令终止谈判,后来并以“杀无赦”警诫孔祥熙、萧振瀛与和知重开谈判的企图。

  1940年8月,蒋介石为了应付日本方面频繁的谈判要求,指导张群、张季鸾、陈布雷等制订《处理敌我关系之基本纲领》,作为对日谈判的原则和准绳。该文件的最大特点是将抗战结果分为“最大之成功”与“最小限之成功”两种,但是,当张季鸾于同月底带着这份文件赴港,企图首先争取“最小限之成功”时,蒋介石却阻止张与和知鹰二见面,并且迅速命他回渝,使这次经过郑重准备的谈判还没有开始就夭折了。

  同年7月,日本近卫第二次组阁后,为了抽出兵力侵略东南亚地区,一面紧锣密鼓地准备给予汪伪政权以外交承认,一面通过外相松冈洋佑推进“钱永铭工作”,继续诱惑重庆国民政府和谈。蒋介石担心日本承认汪伪会在外交和内政两方面严重影响中国抗战,派出张季鸾赴港谈判,企图加以阻挠。日本政府虽曾一度接受中方的“全面撤兵”等条件,但是,最终还是在军方的压力下承认了汪伪政权。

  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长期对日妥协,力图延缓对日全面作战时间;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逼抗战,但是,他仍长期为战与和的矛盾所纠缠。蒋介石亲自掌控的几次谈判说明,他在坚持抗战的同时,也还在某些时候对和平解决中日战争存有期待。

  谈判中,他虽不肯承认“满洲国”,不肯立约放弃中国对东北的主权,但在一段时期内,他却只将抗战目标定在“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这一“最小限之成功”上。这些,都反映出蒋在对日抗战中的软弱一面。不过,应该指出的是,所有他掌控的谈判,都是日方求“和”,蒋虽是被动应对,但在谈判中,他的态度逐渐坚决,条件逐渐提高,是日渐强硬而非不断软化的。(杨天石)

来源:http://gb.cri.cn/27824/2009/08/12/541s2590432.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来庵事件(台湾岛人民抗日--噍吧哖起义)

  西来庵事件是20世纪初叶台湾人民反殖民武装暴动中规模最大、牺牲最惨烈的一次。它的领导人是阿缑厅的余清芳,日军侵台时,他才17岁,即投身抗日武装集团,后反日情感一直未尝稍减。1904年,余清芳辞去巡查补之职后,出入台南各地斋堂,加入盐水港"二十八宿会",反日言行日渐显露,遭日警以浮浪者之名收容"管训",其反日决心愈益坚定。后来,余清芳和西来庵董事苏有志、郑和纪等结识,暗中商讨反日事宜,不久成了西来庵的主要负责人。另一领导人罗俊亦曾投身抗日事业,辛亥革命爆发时,他身在大陆亲眼目睹了祖国革命运动的火热场面,对日本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深为愤慨。1914年,陈全发秘密渡航厦门,邀其回台共谋大计。1915年1月与余清芳会面,盟誓起事,约定由余清芳负责南部、罗俊负责中北部。同时,经由林吉的介绍,余清芳同长期坚持抗日武装斗争的江定会面,两人相见恨晚,决计相互合作,一起起来暴动。

  余清芳等以台南为中心,积极发展民众加入、扩大队伍,他们利用神佛崇拜联络民众,进行鼓动宣传,揭露日本殖民者的横暴统治,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其统治;同时还利用扶乩、神等民间信仰活动来做通俗宣扬。他们宣称:日本人在台湾只有20年的时运,到了大正四年(1915)就不得不退去,届时来自祖国大陆的军队会进攻台湾,应当起来里应外合一举击退日本人,那时的台湾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王国,"没有贫富悬殊,不征收租税,没有法律约束,可享有绝对无限的安乐和自由"同上山健太郎《台湾》(1),第57页。等等。至1915年4月,所募集的资金已经达到4000元,队伍迅速壮大。此时,罗俊与余清芳共同商定,乘日本向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逼迫其承认"二十一条",全国人民反日情绪高涨之机,在台中、台南一起暴动。

  此时的日殖民者对西来庵事件已略有耳闻,但还一时找不到证据。1915年5月23日,在基隆开往厦门的大仁丸轮船上,日警逮捕了苏东海,搜查出密信一封,暴动计划不幸泄漏。总督府立即展开全岛大搜捕,余清芳等人被迫转移。6月29日,罗俊被捕。但暴动者并没有被吓倒,7月6日,暴动队伍袭击了北寮庄山中的日本警察队,击毙巡查柄尾末吉。余清芳探知日本警察队倾巢出动,后方空虚,于7月9日率领所部攻击甲仙埔,杀死留守的日本警察及其家属,获取枪支弹药。同时,7月8日,分别袭击十张犁、大坵园、阿里关、蚊仔尺、河表湖、小林等警察派出所,击毙日警及家眷30余人。

  惊恐万状的日本殖民者从阿缑厅、台北厅派出大批警察向甲仙埔逼近,双方展开激战,在日本殖民者的优势火力下,暴动队伍的各据点相继失陷,不得不退入山中。在后堀仔山,余清芳整顿队伍,于8月3日再度出击,袭击南庄派出所,消灭警部补吉田等12名警察及其余日人计20余人。6日,暴动民众向躲藏在糖厂内的日人发起总攻,人数多达千余人。但到了下午,日军增援部队赶到,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督府调集了步兵和炮兵包围暴动队伍,缺乏武器弹药和作战经验的暴动队伍放弃阵地退入山里,此役台湾民众牺牲300余人。暴动失败后,余清芳等见无法维持,便让众人四散逃生。8月22日,余清芳被捕,后江定亦被诱捕。

  由于西来庵暴动得到了台湾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响应,为了彻底消灭台湾反抗运动的社会基础,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实施了疯狂的报复行动。他们先是发布公告,声称将赦免暴动参与者,引诱各庄民众回家"自动归降",当善良的民众听信日人的谎言回到家园后,却被残暴的日本殖民者以集中训话为名拉到野外,令其自掘壕沟,然后集体屠杀,予以掩埋,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噍吧哖惨案!据后人的粗略统计,整个西来庵事件中牺牲死难的台湾人约达3万人之多。在清剿暴动的同时,日本殖民者组织了台南临时法院,依据血腥的《匪徒刑罚令》处罚暴动参与者,结果居然有1466人成为被告,其中被判死刑的高达903人。该判决引起舆论大哗,被称作"世界裁判史上未曾有之大事件"。汉人:《台湾革命史》,第83页。在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日本殖民者不得不借大正天皇登基之机宣布大赦,但最终仍有200人被处死刑,另有703人被判无期徒刑。可以说,西来庵事件是台湾人民一系列反殖民武装暴动中牺牲最惨烈的一幕,正如史料所称:"整个台湾重新陷入恐怖政治的铁幕内,风声鹤唳,鸡犬不宁。"其阴影一直笼罩在台湾人民的心中,甚至到了10余年后,《台湾民报》的一篇文章里还提到:"西来庵事件的入狱者,虽然已经全部出狱了,但是台湾人心里头的印象,究竟是终不能消灭了。"参阅陈小冲《余清芳与西来庵事件》,《台湾同胞抗日50年史》,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

http://book.ifeng.com/section.php?book_id=743&id=49975

余清芳---噍吧哖起义主要领导人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9 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1292.htm

罗俊---噍吧哖起义的领导人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9 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1288.htm


江定---噍吧哖起义的领导人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4 月29 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kzsl/851284.htm


噍吧哖事件-噍吧哖事件又称西来庵事件、余清芳事件是1907年至1915年间台湾民众抗日斗争中参加人数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牺牲人数最为惨烈的一次起义。组织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余清芳、罗俊、江定等人,范围包括台北、台中、台南等地。余清芳,1879年出生于台湾阿缑。倭国侵台时,年方十七,曾参加反抗倭国占领台湾的斗争。倭国占领台湾后,余清芳更加不满倭国人的殖民统治,以西来庵为中心,暗中多方联络,积蓄抗日力量,准备起义。余清芳与罗俊、江定等人以农民为主要对象,开展宣传工作,唤起他们的民族情感,组织武装力量。1915年7月6日,起义军与日军在台南的噍吧哖首次交锋,此后多次交战,由于寡不敌众,起义队伍退入山林,遭到日军的围攻。8月22日,余清芳被捕,起义失败。日军为了消灭抗日力量,诱捕抗日民众,将大批抗日人员秘密杀害,具体人数,不得而知。台湾同胞每谈及此事,无不咬牙切齿。

噍吧哖事件-事件结果
日本殖民当局共逮捕近2000人,8月份,在台南设立临时法庭,判处866人死刑,453人有期徒刑。这一判决其残酷程度史无前例,在倭国国内也引起轰动,认为显然失当,惨杀过甚。后由于大赦,被判死刑的866人中,有95人被杀害,其余减刑为无期徒刑。

http://www.hudong.com/versionview/sZXFndWV6VQlYVlVvdGVzbQ**

台灣噍吧哖事件 余清芳借宗教抗日
星島環球網 www.stnn.cc
  噍吧哖事件與1930年台灣高山族武裝抗爭的“霧社事件”,是日治時期台灣兩個大規模的武裝抗爭事件。噍吧哖事件也是台灣人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重要事件。


事件經過
  噍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余清芳事件,是1907年至1915年間台灣民眾抗日鬥爭中參加人數最多、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犧牲人數最為慘烈的一次起義。組織這次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是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範圍包括台北、台中、台南等地。

  
噍吧哖事件被捕台灣人頭上被載著竹籠,從台南監獄押解至法庭。


  余清芳(1879-1916),出生於台灣阿緱。日本侵臺時,年方十七,曾參加反抗日本佔領台灣的鬥爭。日本佔領台灣後,余清芳更加不滿日本人的殖民統治,以西來庵為中心,暗中多方聯絡,積蓄抗日力量,準備起義。

  西來庵位在台南巿,原本是齋教的道場,但自稱為大明慈悲國大元帥的余清芳和羅俊等,訴之於宗教的手段,以達革命的目的。他媽宣稱日本據臺二十年,氣數已盡,余清芳受到王爺的神示,擔任“台灣人的皇帝”,更宣稱中國將派大軍支援。然而舉事尚在醞釀即為總督府所破。

  1915年7月6日,起義軍與日軍在台南的噍吧哖首次交鋒,此後多次交戰,由於寡不敵眾,起義隊伍退入山林,遭到日軍的圍攻。

  8月22日,余清芳被捕,起義失敗。日軍為了消滅抗日力量,誘捕抗日民眾,將大批抗日人員秘密殺害,具體人數不得而知。

  日本殖民當局共逮捕近兩千人,8月份,在台南設立臨時法庭,判處866人死刑,453人有期徒刑。這一判決其殘酷程度史無前例,在日本國內也引起轟動,認為顯然失當,慘殺過甚。後由於大赦,被判死刑的866人中,有95人被殺害,其餘減刑為無期徒刑。

  另外,也因此事件,台灣總督府才開始注意台灣民間信仰的問題;想要藉由徹底了解台灣民間信仰,以避免再發生類似事件。



噍吧哖事件沒有被正確解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康豹認為,若比較噍吧哖事件與霧社事件,就起事初期所殺害的日本官吏、警員及眷屬人數而言,噍吧哖事件不及霧社事件之多;不過,無論就事件的持續時間、事件直接影響的範圍、動員人數、被捕及被判刑人數、死亡人數等方面,噍吧哖事件皆較霧社事件為多,規模也更大。

  舉例來說,以起事地點居民的死亡人數而言,霧社事件的死亡人數大約為九百餘人,而本事件的死亡人數則高達數千人;包括陣亡、被殺害、被處以死刑、獄中死亡、以及因生活環境惡化而病死的老弱婦孺等。可惜的是,在知名度方面,噍吧哖事件卻不及霧社事件。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不少學者研究過噍吧哖事件,這些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參與抗爭者的民族意識和抗日精神,余清芳等人的宗教信仰,或將參與者視為土匪之類的烏合之眾看待,或將之視為充滿理想的革命烈士、民族英雄而給予極高評價,而很少有學者真正設身處地地站在參與者的立場、以及其所處的環境,去理解這些民眾參與起義的真正原因。

  另外,對於引起此一事件發生的社會、經濟因素,也少有人注意。雖然學者不斷提及日本軍警在山區進行的“大屠殺”,但至今沒有人對於死者的總數、性別、年齡等問題,做過完整的量化分析。

  因此,經歷過噍吧哖事件的民眾以及他們的後代確實經歷了雙重的悲劇:第一個悲劇是他們在此事件中所遭受到的苦楚,第二個悲劇則是他們悲慘的經歷還沒有完全被正確解讀的辛酸。



http://www.stnn.cc:82/reveal/200706/t20070622_562385.html



1915年台湾民众抗日斗争起义:噍吧哖事件


www.GSCN.com.cn  2005-11-2 9:46:44  来源:中国军事



  噍吧哖事件又称西来庵事件、余清芳事件,是1907年至1915年间台湾民众抗日斗争中参加人数最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牺牲人数最为惨烈的一次起义。组织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余清芳、罗俊、江定等人,范围包括台北、台中、台南等地。余清芳,1879年出生于台湾阿缑。倭国侵台时,年方十七,曾参加反抗倭国占领台湾的斗争。倭国占领台湾后,余清芳更加不满倭国人的殖民统治,以西来庵为中心,暗中多方联络,积蓄抗日力量,准备起义。余清芳与罗俊、江定等人以农民为主要对象,开展宣传工作,唤起他们的民族情感,组织武装力量。1915年7月6日,起义军与日军在台南的噍吧哖首次交锋,此后多次交战,由于寡不敌众,起义队伍退入山林,遭到日军的围攻。8月22日,余清芳被捕,起义失败。日军为了消灭抗日力量,诱捕抗日民众,将大批抗日人员秘密杀害,具体人数,不得而知。台湾同胞每谈及此事,无不咬牙切齿。
  
  倭国殖民当局共逮捕近2000人,8月份,在台南设立临时法庭,判处866人死刑,453人有期徒刑。这一判决其残酷程度史无前例,在倭国国内也引起轰动,认为显然失当,惨杀过甚。后由于大赦,被判死刑的866人中,有95人被杀害,其余减刑为无期徒刑。  (责任编辑:徐金水)

http://www.gscn.com.cn/Get/shgc/094712651.htm




 西来庵事件
  西来庵事件又称为噍吧哖事件,发生于1915年,是日治时期台湾人武装抗日事件中规模最大、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台湾人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结合反抗日本统治的重要事件。因为策划革命的地点在台南市西来庵王爷庙,所以称“西来庵事件”;起义事件首要人物是余清芳(1879年-1916年),所以也叫“余清芳事件”。
  由于,参与事件的义士遍布全台各地,据日本殖民政府统计,于事后被捕的人数多达1,957人,其中被判处死刑者,更达866人。之后,在日本国内舆论压力下,四分之三的死刑犯被减刑改判为无期徒刑。此事件后,台湾殖民政府才开始整饬台湾民间信仰的问题,以避免类似起义事件再发生。

事件经过
  台南厅人余清芳于台南市“西来庵”假借神佛的名义来宣扬其抗日行动,之后其认识了台中人罗俊及楠梓人江定,密谋组“大明慈悲国”,并以宗教方式催眠信徒,宣称日本据台20年,气数已尽,他受到王爷的神示,担任“台湾人的皇帝”,更宣称中国将派大军支援。然而举事尚在酝酿即为总督府所破,余清芳于事泄后即潜入山中,并曾在噍吧哖(今玉井乡)与日军相战,至翌年4月被诱出山。 此事件亦使台湾人民抗日运动由武装转型为社会与政治运动。

http://baike.baidu.com/view/613273.ht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21: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碧波拥忠魂:抗战中血战到底的中国海军


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很多舰艇还是清代遗留的舰只,例如图中的楚同号炮舰。楚同号也是海军仅有的几艘幸存到抗战结束的军舰之一

  海军,是一个浪漫的话题,但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军,却与浪漫无缘。

  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海陆空三军中,以海军与日军的实力相差最大。由于日军拥有强大的海空力量,战争中我国海军的力量很快损失殆尽,以至于在谈起抗日战争中海军的战斗,很多朋友感到茫然。

  实际上,尽管敌众我寡,但弱小不等于屈服。在强大的日本海军面前,中国海军仍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勇气。几乎每一艘舰艇都在与敌血战后壮烈殉国,海军将士死伤枕藉,连当时的海军部次长陈季良中将都血洒战舰。海军的抗战,是值得纪念的。


抗战前中国海军的湖鹗号鱼雷艇(1937.10.3战沉于鲥鱼港),属于光绪年间的产品,最高航速只有23节,对日本军舰连追都追不上,更不要说打了

  当时的中国海军总排水量只有六万吨,是日本海军的三十分之一。其中作为主力的九艘巡洋舰中,有六艘是前清从国外订购的,一艘是张学良利用俄国商船改造的。这样陈旧落后的装备决定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没有与日军决战于大洋之上的能力。抗战开始后,中国海军主要坚守长江防线和各个要塞港口,曾在江阴,马当,湖口,黄浦江等处以沉船锁江的战术顽强阻击日军的水面部队,并在大型舰艇耗尽后,以鱼雷艇,水雷等武器继续进行抵抗,给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在日本保留的老照片中,较为直观地重现了海军当年英勇抗战的历史画面。这些照片由于多半没有公开发表过而具有较为珍贵的史料价值。

  抗战开始后,中国海军以平海号巡洋舰为旗舰,指挥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长江下游执行“拱卫京畿”的任务,扼守南京-江阴封锁线,阻止敌军向上游进攻。日军则以长谷川清中将的第三舰队为主力,屡屡上驶攻击。

  江阴封锁线,是中国海军集中老旧商船,舰艇自沉江中,辅以水雷,以帆船载运石子填补空缺,而将海军舰艇列于其后组成的阻塞防线,以阻止日军大型舰艇上驶。


日军攻占江阴后拍摄的江阴封锁线照片,自沉船只的桅杆还在水面上清晰可见

这条防线日军在消灭中国海军主力前始终无法突破,在较长时间里保障了淞沪-南京战场侧后方的安全。占领江阴后,日军又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作业,才在长江上勉强打开一条可供一艘船只通过的航道,给日军的补给造成很大困难。其设计和工程质量是比较高的。


日军在清理江阴封锁线上的沉船


日军拆除封锁船,试图打通航道

  在中国海军的阻击下,淞沪战役期间日本海军一直无法突破这条防线,进犯上海以上的长江江段。


《每日新闻》中日海军交战的报道

  日军上驶途中与中国海军正在破坏航标的檄日舰遭遇,双方展开战斗,檄日舰本是清代用于检阅的指挥官座舰联鲸号,战斗力很弱,结果被击沉,是为海军抗日牺牲第一舰。

与日本海军作战的不只是中国海军。1937年9月25日,中国炮兵击中黄浦江上的日军岛风号驱逐舰,在舰上指挥的日本皇族,海军第三驱逐舰队司令伏见宫博义王被击伤一臂,两耳出血。下方图中臂缠绷带的就是这位伏见宫博义王。



由于从水面进攻难以奏效,日军改用飞机对中国海军进行狂轰滥炸。由于中国海军各舰缺乏防空火力,又没有空中掩护,在激战中损失惨重。但中国海军死守防线不退,直至主力丧失殆尽。


这是一张比较珍贵的照片 – 1937年9月22日,日军飞机在江阴江面轰炸中国海军平海号巡洋舰,画面中可看到平海舰在全力加速转向避开日机投掷的炸弹


中国海军旗舰平海号巡洋舰,江南造船厂自制, 排水量2,526吨,最高航速23.2节,配备140毫米双联主炮 3座

  这次轰炸,根据日军纪录,认为虽然未能直接命中,但是击中舰体外侧水中的近失弹,应该给平海号造成了损伤。这也和打捞平海号时其尾部的损伤似乎符合,这颗近失弹造成的水压,可能损伤了平海的龙骨,造成其左右两舷同时进水。

  但中国海军堪称训练有素,防空火力凶猛炙烈,这是轰炸后返航的日军飞机,可以清晰地看到编队第二架日军轰炸机机身上被平海号击中的弹孔。


经过两天轮番轰炸,23日,平海舰终被日军炸沉。


搁座在江阴上游巴世洲北岸的平海舰

  按照资料说明是在镇江境内江段。日方记载,该舰上尚可使用的探照灯,测距仪,高射炮,机枪等,都已经在沉没后被中国海军方面打捞撤去。

  激战中,中国海军四个舰队都基本损失殆尽。

  第一舰队方面,各舰基本在江阴封锁线和武汉战役中中战沉

  平海旗舰被炸沉后,中国海军移旗逸仙号大型炮舰,25日又被日机击沉,司令官陈季良中将负伤,犹再移旗定安号运输舰继续战斗。


逸仙舰,是中国海军另一艘命运坎坷的军舰

  该舰从设计到制造都是纯粹的中国产物,它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大型炮舰(中国海军也称“轻巡洋舰”,但以其吨位,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1931年在江南造船厂下水,排水量1550吨,其战斗力在中国海军中当时仅次于平海宁海。江阴之战中,逸仙舰舰长陈秉清深知自己军舰防空力量薄弱,看到日机欺中国舰队火力弱经常低飞投弹,遂心生一计,将没有防空设计的 150毫米主炮瞄向日军可能来袭的东方水天线处,待日机编队飞来,突然发炮。日机没有料到中国军舰有这样远射程的防空武器,未做规避,当即被击落一架.


被击沉搁浅的逸仙舰

  该舰战沉于江阴封锁线上游,日方一度将其打捞后作为海军学校的练习舰使用,日本战败后归还中国,一直使用到六十年代。

此时,其他中国海军舰艇也纷纷损伤。


中国海军建康号驱逐舰于1937年9月25日守卫江阴阻塞战线时被十余架日机攻击命中八弹而炸沉,舰上九人阵亡。

  日军也曾将该舰打捞,后交给汪精卫海军使用,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

  由于第一舰队损失惨重,第二舰队司令曾以鼎等率楚有等舰来援,也在随后的战斗中相继损失。


第二舰队主力楚有号炮舰,是日本为清廷建造的炮舰,又是完成于光绪年间的老舰,1937年9月29日被日机击沉于江阴六圩港,这是该舰在日本试航时候(尚未安装武器)的照片

  在中央海军基本覆没的同时,其它各地中国海军的舰艇也基本打光。

  原属东北军系统的第三舰队,因被敌军包围,主力镇海号改装巡洋舰,同安号驱逐舰等在青岛自沉。海军官兵携带拆下的大炮组成炮队继续在陆上作战


在青岛自沉的第三舰队舰艇

原属广东海军系统的第四舰队,在珠江流域作战中打到全军覆没。


图为在三水海战中战沉的坚如号炮舰

  经过江阴,虎门,武汉三次战役,中国海军舰只基本损失殆尽,然而,中国海军却并没有屈服。陈绍宽部长指示成立辰溪水雷厂,失去了战舰的海军官兵组成布雷队,继续和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指挥收复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的林遵将军,率领重庆舰起义的邓兆祥将军,当时就是布雷队的成员。海军布雷队穿越敌军战线,在敌后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补给线,日军称“长江中到处都是水雷”。


中国海军在江中布设的水雷


日军在打捞中国海军布设的水雷


在江南造船厂进行修理的势多号炮舰局部

  该舰在长江中被中国水雷炸成两截而沉没,后段搁浅于岸边,打捞后重建一个新的舰首后修复,得以继续使用。战后赔偿给中国,成为中国海军常德号炮舰


曾经奇袭日军出云舰的史可法中队史102号鱼雷艇

  中国海军还曾经用鱼雷艇对日军进行反复攻击,击沉“鸥”号等日本军舰,这些战斗虽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在历史上写下了中国海军在抗日战争中不屈的抵抗精神。

http://www.1n0.net/jszl/jse/61428_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2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族抗日名将:

乌兰夫,(1906—1988)蒙古族,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塔布村。曾用名云泽、云时雨,化名陈云章,俄文名拉谢维兹。新中国民族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1923年12月在北平蒙藏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10月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任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书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31年起兼做兵运工作。1936年2月,策动在百灵庙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保安队,举行抗日武装暴动。1937年春,为建立和发展蒙古族抗日武装力量,决定利用国民党军队番号,组建蒙旗保安总队,任政治部代主任,并在该部队任中共党委书记。同年9月,带领所部在归绥(今呼和浩特)、黑河一带阻击日军进犯。后率部转移到陕北神(木)府(谷)地区,通过八路军第一二○师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奉命进驻伊克昭盟。1941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1943年起负责中共西北中央局统战部的蒙古族工作。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内蒙古地区。同年8月任蒙绥政府主席、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同年10月解散以蒙奸为首的“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并组成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任主席兼军事部长。1946年4月领导召开解决内蒙古东、西部自治运动统一问题的会议。后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军政大学校长。1947年5月领导组建内蒙古自治政府,被选为主席。1948年1月所部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部队反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歼灭封建王公贵族的武装,解放整个内蒙古地区。同时派部队参加辽沈、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中央民族学院院长。曾任中共中央蒙绥分局书记、绥远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并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第二书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等职。他是中共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届中央委员,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是第四、第五和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六届全国人大上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他还曾被选为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12月8日病逝于北京。



封存半个世纪的草原往事国家图片档案馆精品珍藏乌兰夫骑马照在全国少数民族体育摄影大赛展出

http://www.xzqdjw.gov.cn/xzqdjw/News_View.asp?NewsID=1819





乌兰夫故居原貌,后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


乌兰夫昔日在美岱召从事革命联络点


位于土默特左旗踏布赛村的乌兰夫故居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4562/306279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22: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德王这个人



图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德王(前左一)与日本侵略军在一起

  前不久,电视剧《草原春来早》热播。有朋友在跟我聊天时谈起了剧中的德王这个人,并建议我从历史角度写一写此人的经历。正好我对德王有些研究,于是有了此文。

  德穆楚克栋鲁普(1902年—1966年),字希贤,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札萨克郡王,习称、通称“德王”。由于他的丰富而复杂的经历和历史活动,使他成为内蒙古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在整个中国的近代史上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迹。

  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教育环境,形成了德王十分复杂的个性和思想意识

  据比较可靠的说法,德王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十四日(1902年2月22日)出生于原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长、苏尼特右旗札萨克郡王那木济勒旺楚克家。1908年那木济勒旺楚克去世后,年仅6周岁的德穆楚克栋鲁普承袭了王位。德王从小阅读了不少蒙汉文的小说、历史故事等类书籍,并且按照当地的传统,诵读喇嘛经书、教义。在读书之余,少年时代的德王还喜好音乐、射击和摔跤,摆弄一些机械类物品。据说他会弹一手好琴,枪法也不错。还写过学术论文,如《蒙文正读之我见》等。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教育环境中,形成了德王十分复杂的个性和思想意识。一方面,他受到儒家忠孝之类传统说教的熏陶,又接受了浓厚的喇嘛教的影响。例如,他按照当时的习惯从小就留着很长的辫发,并且一直不肯剪去,迟至1945年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时才剪掉。另一方面,比起当时大多数迂腐守旧的老王公们,年轻的德王兴趣广泛,新奇感强,能够较快地接受社会上新的事物。

  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王逐渐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曾被蒋介石两次单独接见

  20世纪初期,随着近代教育的逐渐兴起,蒙古民族要求民族自治或维护传统自治权利的愿望和呼声不断抬头。1928年夏,北平的蒙古各界人士联合举行大会欢迎国民党接受大员,会场上就悬挂过孙中山建国大纲中提到的“民族自决”、“民族自治”等标语口号。但国民党采取的对蒙政策并未符合蒙古人的要求。

  此时的德王已逐渐开始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按蒙旗旧制,从1919年开始,德王就亲自受理一旗行政。不久,经多方活动,又从北京政府那里得到了副盟长的头衔。1931年,国民政府在蒙古各方的压力下公布了《蒙古盟部旗组织法》,勉强同意了蒙旗的传统地位。但是,这种形式的举动远远满足不了德王等人的政治要求,当时他以代理锡盟盟长的身份致电南京政府,反对吴鹤龄(另一派蒙古实力派人物)主持修订的《蒙古盟部旗组织法》。通过几次政治活动,德王也引起了蒋介石的瞩目。1932年秋冬,蒋介石曾两次单独接见前来南京的德王。

  “九一八”事变后,德王成了日本方面的重要拉拢对象,后成为伪政权“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主席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这时,德王逐渐失去了对南京政府的信赖。1934年以后,由于德王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他成了日本方面的重要拉拢对象。

  1936年2月,在日本的支持下,德王等在苏尼特右旗成立所谓“蒙古军总司令部”,宣布“改元易帜”,即改用成吉思汗纪年和蓝地、右上角红、黄、白条的蒙古(军)旗。德王以成吉思汗第三十世孙和“蒙古军总司令”的名义宣誓就职,5月份又将“蒙古军总司令部”改称“蒙古军政府”。卢沟桥事变之后,德王的设想是建立“蒙古国”,也得到过有些日本军政人员的支持,但终究未能实现。1937年10月,“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宣告成立,云端旺楚克任主席,德王任副主席,将归绥改称为蒙古语的“厚和豪特”市,作为伪政权驻地。1939年9月,在日方筹划下合并蒙古、察南、晋北三个伪政权,德王为新的伪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

  20世纪50年代初,德王被蒙古方面逮捕,1950年9月被移交中国有关部门,1963年获特赦

  解放战争后期,德王看到国民党政府已无暇他顾,解放军尚未到达内蒙古西部盟旗,还曾直接到西蒙阿拉善旗发动了“西蒙自治运动”,但以失败告终。1949年12月,德王越境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第二年初,蒙古方面以德王犯有依靠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国民党和美国帝国主义,企图颠覆蒙古和苏联的罪名,将德王逮捕。后因中国方面的要求,1950年9月蒙古方面将德王押送到北京,移交给中国有关部门。196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发布的特赦令,召开大会,特赦释放德王。特赦后,德王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聘请为内蒙古文史馆馆员。(李玉柱/内蒙古大学副教授)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7-11/13/content_7062492.htm

投靠日本分裂祖国的内蒙古德王作者:卢明辉字体: 【大 中 小】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札萨克亲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以下简称德王),是个颇有政治野心的“泛蒙古主义者”。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废退位,德王听到这个消息痛惜不已,如丧考妣。其后他和溥仪犹如政治上的“孪生兄弟”,为追求复辟“帝制”,不惜出卖民族利益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在日本的卵翼下,继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之后,德王当上伪“蒙疆”(“蒙古自治邦”)主席。德王与溥仪,积极充当日本侵华“满蒙政策”的帮凶。同时德王还勾结日寇,进行所谓“日蒙合作”阴谋活动,妄图实现其做“蒙古大帝国”皇帝的迷梦。
  
  六岁的小王爷
  
  德王出生于1902年2月8日(清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初一)。他的父亲时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长兼苏尼特部右翼旗世袭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在60岁时,才生下了这个儿子。按干支计算,德王出生时正是虎年虎月,具有“虎虎生威”的伟人征象。但是,父亲也生于壬寅年。蒙古人认为“二虎相遇,必有一克”。因此,寺院大喇嘛和王室妻妾等,都劝阻其父子不要见面。老郡王虽晚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却一直忍痛避讳见面。让儿子随其生母,住在察哈尔部正白旗的家乡抚养。
  1908年,德王6岁,老郡王去世。德王承袭郡王爵职。1919年,德王年已18岁,开始管理旗政。德王自幼以成吉思汗裔系的继承者自居,梦想重振成吉思汗雄风,再建蒙古大帝国,他曾说:“当今时代,能振兴蒙古者,舍我与谁共?”
  
  拜见清逊帝溥仪
  
  德王幼年时,头脑里充满了新与旧的矛盾困惑,他一方面极力主张革除蒙旗的陈规陋俗,另一方面却又非常留恋封建帝王专制一统的威严。德王承袭苏尼特右旗亲王爵位,虽然已是民国时期,但是他的头脑里仍然充满浓厚的维护封建专制君主统治的思想。1917年7月,张勋、康有为等拥戴溥仪复辟。德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手舞足蹈,希望将来能在溥仪的支持下,实现其政治“抱负”。不意几日后复辟就失败了。德王听到消息,痛惜不已。
  1924年11月,溥仪被冯玉祥的国民军撵出紫禁城,又逃入日本公使馆。日本公使芳泽特为他安排了“大清皇帝”的奏事处和值班房。德王得知后,立即暗赴北京,拜见溥仪。溥仪转移天津后,德王又赶赴天津张园会见溥仪,行三叩九拜的“君臣大礼”,并把他带去的1万银元呈献给溥仪。
  
  积极充当日本“满蒙政策”的帮凶
  
  德王在政治上的一系列活动,引起了正在积极推行侵华“满蒙政策”的日本关东军的注意。1929年冬,日本驻张家口大特务盛岛角芳等4人,潜入内蒙各地,进行拉拢德王的阴谋活动。
  1932年3月,溥仪在关东军卵翼下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改称“皇帝”)。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也加紧对内蒙古地区采取了公开的军事占领和隐蔽的政治阴谋并举的侵略政策。继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帝国主义急谋将内蒙古完全纳入它的侵略势力之下,使之成为伪“满洲国”的护翼和缓冲地带;同时,以内蒙古地区为基地,进一步实现其南北张弓的侵略图谋。德王也加紧与日本勾结,妄图实现他成为“蒙古帝国”皇帝的政治野心。
  同年,日本特务?目来苏尼特右旗“游历”。在德王掩护下,潜入德王家庙,冒充喇嘛,长期进行搜集情报和为德王与关东军联系的特务活动。同时,盛岛角芳等也潜来苏尼特右旗,加紧与德王勾结。德王要求日本关东军给予武器支持,以扩充蒙古武装的枪械,并秘密派遣他的亲信补英达赖去长春,同关东军部联系接洽购买枪支弹药。1933年7月,德王赴百灵庙联络乌兰察布盟盟长蕴端旺楚克等,共同创导发动“内蒙古高度自治”运动。并以锡、乌、伊(克昭)3盟各旗王公联名致电国民党中央,又派遣尼玛鄂特为“代表团”赴南京请愿。




1934年,国民政府批准在百灵庙成立“蒙古地方政务委员会”,指定何应钦为指导长官、赵戴文为副指导长官,蕴端旺楚克为委员长,德王任秘书长,实际上“蒙政会”大权完全操纵于德王一人之手。
  这时,隐藏在德王身边的关东军特务?目当即回日本报告。不久,他带着前川、野中等日本特务向德王赠送收音机、电台等礼物。在苏尼特右旗和贝子庙(今锡林浩特市)两地设立日本财团法人“善邻协会”分支机构,以办理卫生、文化事业为掩护,进行搜集情报,拉拢蒙古王公等阴谋活动。不久,驻张家口日本特务盛岛角芳再次潜来百灵庙,告诉德王说:“关东军叫我通知你,准备无偿送给你步枪两千枝,现已运到林西,请你派汽车运回。”
  
  勾结土肥原贤二
  
  德王在暗中勾结日本帝国主义的同时,仍与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保持联系。同年8月,德王派陈绍武赴庐山会见蒋介石,要求给“蒙政会”拨发经费、武器、电台等物资。为探询蒋介石的态度,陈绍武故意告诉蒋,日军不久要西进,攻打察东,并要求德王予以协助。请示蒋如何对待这一事件。蒋除批准拨发经费物资外,指示准予拨给“蒙政会”经常办公费每月3万元。对日本进出西蒙与德王联系的问题,指示德王对日本人要以“不亢不卑的态度,相机办理”。同年10月,日本驻天津大特务土肥原贤二,前来会晤德王,德王要求他给予军事装备支持。
  1935年,日本关东军为全面控制德王,送他一架6人座的飞机,并派遣两名日本军人充当专机驾驶员和助手。9月,关东军参谋副长坂垣征四郎偕渡边大佐等飞来锡盟,会见原盟长索王和德王,商谈日本军进驻锡盟和进犯绥远省的计划。德王提出:“乘日本进军绥远地区之机,希望日本帮助我把东西蒙合并起来,早日建立‘蒙古国’,完成蒙古独立建国的大业。”坂垣当即答复:“蒙古独立建国,我们是愿意帮助的。但东部蒙古是满洲国的领地,我无权答复。但是为了你们筹备蒙古建国,我可先派三个日本顾问来帮助你们。”索王听到这里,马上严辞拒绝:“这不是满洲国第二吗?”坂垣看到索王坚决反对,会谈无法继续下去,便说:“那么,我们以后再详细研究吧!”此后,德王便单独与日本关东军加紧“日蒙合作”勾结活动。
  
  拜见伪“满”皇帝溥仪
  
  1935年10月,日本关东军派中岛万藏、中泽大喜和投靠日寇的蒙员陶克陶、金永昌到百灵庙,促德王赴长春与关东军新任司令官会谈。12月,德王到伪“满洲国”新京(长春),会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参谋长西尾、副参谋长坂垣等人。德王在会谈中再次提出不赞成将内蒙古东部盟旗划入“满洲国”,要求日本帮助先搞个内蒙古独立局面,再建立“蒙古国”。关东军驻苏尼特右旗特务机关长?浦亦迎合德王说:西部蒙旗不满意“满洲国”对待东蒙的现状,希望搞一个蒙古“独立”局面。坂垣当即回答:“好!我们尽量帮助你们,先送给你们日元50万元。”接着田中隆吉补充说:“还给你们五千枝枪,作为扩充军队用。”
  在田中隆吉等参加下,德王与伪“满洲国”总理、军政、外交、宫内等大臣会谈,缔结“满蒙合作协定”。其后,德王征得关东军允许,前去拜见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德王的忠君思想很浓厚,1934年,在溥仪当上伪“满洲国”皇帝时,他特意穿上清朝时的蟒袍、马褂,戴上朝珠、顶戴,在溥仪画像前叩拜拍照。还派人专程赴伪满,将照片送给溥仪,表示忠心。此次他见到溥仪后,先行了三跪九拜的“君臣”大礼,祝贺他又登基称帝。德王问溥仪:“日本人待皇帝怎样?在我们那边日本人气焰很嚣张。呼伦贝尔盟总管凌升被日本人杀了。”溥仪当即说:你的话太硬了。会见即终止。
  日本关东军为笼络德王,指示溥仪封德王一个“亲王”尊号,于是,德王被封“武德亲王”。
  
  出任伪“蒙疆政府”主席
  
  德王从长春返回苏尼特右旗王府后,即与?浦等日本特务人员共同策划,先在察北建立伪“蒙古军总司令部”。继而又组建“蒙古军政府”。



1936年2月,百灵庙“蒙政会”保卫科长云继先等,在缓远省傅作义部军事策应下,率保安队官兵千余人起义。从此德王与国民党当局公开分庭抗礼,明目张胆地与日本勾结。同年5月,德王在关东军指使下,先后召开“蒙古大会”,成立伪“蒙古军政府”,德王任总裁。
  1937年夏,德王在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出任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主席。12月,在张家口出任伪“蒙疆联合委员会”委员长。但是,这个“委员会”完全由日本驻张家口军部和日本最高顾问金井章二所把持。
  日本对伪“满洲国”和伪“蒙疆”傀儡政权的经营,开始主要是准备作为进攻苏联的军事基地。后来则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大陆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秋,金井章二率领德王等“蒙疆联合委员会”成员赴日本东京等地访问。德王在会见东条英机和坂垣征四郎时,要求日本人帮助他扩大政权范围,实现“蒙古独立建国”。过了几天,坂垣答复说:现时机还不成熟,俟将外蒙古收复,实现内外蒙古统一,才能帮助蒙古独立建国。
  1939年9月,日本关东军将原伪“蒙疆联合委员会”辖属的“蒙古”、“晋北”、“察南”三个伪政权合并,宣告成立“蒙古联合自治政府”(亦称“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德王以推选形式就任主席,金井章二仍担任最高顾问。
  
  二次访日,“蒙疆”易名“蒙古自治邦”
  
  1941年2月15日,德王赴日,参加祝贺日本皇纪二千六百年纪念典礼。他仍然妄图实现其“蒙古建国”的梦想,为此曾分别拜见日本天皇袼仁和首相近卫文?等人。当时日本首脑们没有给予他明确的答复。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为了强化对德王和伪蒙政权的控制,同意将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易名为“蒙古自治邦”。德王任主席。从此,德王与溥仪这对“政治孪生兄弟”,更加死心踏地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忠实工具。
  1942年4月12日,伪“满洲国”成立十周年,德王赴新京(长春)参加庆祝活动。这次访问伪“满洲国”,溥仪在东便殿接见他时,不用君臣礼节,而以“蒙古”政权首脑的礼仪相待。在宴会上,溥仪亦改称德王为“贵主席”了,但是,德王在溥仪单独召见时,仍伏在地上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当天晚上,日本关东军司令梅津宴请德王。德王致辞说:“饮水思源,实深感激。今后我蒙古愿在大东亚共荣圈内,诚心诚意地献出我们所有力量,为东亚大理想、皇军大胜利而努力!”
  虽然,伪“蒙”、伪“满”政权,都是日寇直接操纵下的两个傀儡组织,但是,德王与溥仪,为争夺内蒙古东部盟旗疆域的隶属,时常明争暗斗。德王访“满”归来,向日本驻“蒙疆”军部司令官莲治藩提出,要求把“满洲国”辖属的呼伦贝尔、哲里木、昭乌达三个盟旗的地区,划归“蒙古自治邦”统辖。莲治藩当即答复说:“满洲国是蒙疆政府最亲密的盟邦,目前还不宜有此交涉。皇军赫赫战果,不久会结束支那战争,那时皇军就会替你收复外蒙古,你就是全蒙古的大皇帝了。”
  此时,日本为加速对中国大陆的侵略步伐,并强化对“满”、“蒙”伪组织的控制,在日本设立“兴亚院”,在“蒙疆”设有联络部,成为日寇统治“蒙疆”地区的最高指挥机关。兴亚院驻“蒙疆”联络部长官竹下义晴,成为凌驾于伪“蒙古自治邦”头上的太上皇,他操纵“蒙疆”的军、政、财、文各项大权。兴亚院联络部长官和原有的伪“自治邦政府”最高顾问金井章二等,也都是站在德王头上的主子。因此,德王与日本统治者之间的磨擦时有发生。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他便使出“狡免三窟”伎俩,通过国民党在张家口的军统特务,暗中与重庆的蒋介石取得联系,表示愿脱离伪“蒙疆”去重庆。蒋复电嘱他:“仍留蒙疆,忍辱负重,以图将来。”蒋给他的这一指示,不仅成为他与日寇勾结的“护身符”,而且,1945年日本投降后,德王又以此为由,赴重庆向蒋要求“东山再起”。
  
  受到历史惩罚,痛悔认罪
  
  1944年,德王看出日本行将失败,他便积极扩充伪军力量,并与伪“满洲国”兴安警备区蒙古武装头目密谋策划,待日本失败后,将内蒙古东西部合并起来,建立“蒙古自治国”。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伪“满洲国”和伪“蒙疆”随之彻底垮台。在八路军包围张家口时,德王随同缴械的日军由张家口逃往北平。



 同年9月,德王偕李守信、吴鹤龄等飞抵重庆,面见蒋介石,“陈述内蒙危机拟具措置办法三项”报告书,向蒋要求重建“内蒙古高度自治”政权。蒋介石当即拒绝,指出,他在伪“蒙疆”时的所作所为,为大多数中央官员所不能谅解。又告诫他:“最好抱着缄默不言的态度”,求得“不咎既往”,从宽对待,蒋答应每月供给“15万元生活费”,令他迅速返回北平做“隐居”的寓公。
  1949年1月1日,德王在北平和平解放之际逃往南京,后来又窜到内蒙古西部,纠集李守信等旧部,妄图取得美国支持,再次筹组成立“蒙古自治政府”。同年9月19日,绥远傅作义部军政人员接受和平解放,兰州、银川等地亦相继解放。德王在定远营刚刚组建的“蒙古自治政府”人员惶惶不安,内部分裂。12月,德王等越界进入蒙古国乌兰巴托,寻求“政治避难”。
  1950年春,中苏、中蒙“友好条约”相继签订,同时公布德王、李守信等为伪“蒙疆”战犯魁首,即被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逮捕入狱。同年9月18日德王等被引渡回国,走上历史审判台。德王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监狱之时,与此前已关在该监狱服刑的伪“满洲国”头号战犯溥仪,又成了狱中的“难兄难弟”。此后,他们经过改造学习,思想得到感悟,痛悔认罪。于1963年春同时获准特赦出狱。■

http://www.eywedu.com/Bainianchao/banc2000/banc2000050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23: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南联大:炮火中成长的“大师之园”(图)



抗战时期三校南下组建西南联大,8年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得主及近百学部委员和院士
6月3日,云南师范大学里,学生们在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进进出出。校园中央,一间铁皮顶、泥巴墙、木格窗的房子显得格外突兀。

  “这是目前仅存的一处西南联大的教室了。”82岁的周锦荪是西南联合大学云南校友会副会长,精神好的时候,他常来这里走一走。




  





  这间60平方米的教室里有讲台和椅子,却没有书桌。“别看教室这么简陋,这可是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的杰作。”周锦荪笑笑说,抗战时期,联大经费严重不足,即便是建筑大师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尽管物质条件异常艰苦,但西南联大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光彩照人的一所大学。

  8年时间里,联大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近百人,成为真正的“大师之园”。

  弗吉尼亚大学一位史学教授对西南联大进行了十年的研究后评价:“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形式,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

  师生“长征”组建联合大学

  18岁的周锦荪考上西南联大物理系时,当时的校门还简陋得不堪入目——一块油漆的长条木板横架在麻条石堆砌的两个石柱上,上写几个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学校已是国内最强、最大的大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北平、天津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的师生南下长沙,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几个月后战局吃紧,国民政府不得不催促再度南迁,所有师生分海陆两路进入云南。

  此次浩荡的南征是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一次“长征”。这所由三家本来相互颇有抵触、彼此充满学术竞争的大学组成的高等学府1938年4月2日于昆明迅速建立起来。

  昆明多雨。周锦荪回忆,每逢下雨,雨点打在铁皮顶上,丁当作响,教授讲课便要提高嗓门。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时,因雨声太大,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陈教授无奈便在黑板上写了“下课赏雨”。此段趣事在联大广为流传,并笑称“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教室如此,宿舍更不用提了。”周锦荪回忆,宿舍也是土坯墙,但却是茅草顶。每到外面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这时候睡在上铺的人只得取脸盆、油布四处接雨。下完雨,宿舍里就变得泥泞不堪,甚至长起了杂草,学生们的鞋子往往穿一个雨季就烂了。同学们诙谐地称鞋底磨穿了是“脚踏实地”,鞋尖鞋跟通洞叫做“空前绝后”。

  “住得差,吃得也差。”昆明市教育研究所的退休老干部彭国涛是1940年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的学生。

  他回忆说,联大学生食堂不仅伙食质量极差,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各吃一餐。很多学生因无钱购买早点,肚子又饿,甚至没力气去上头两堂课。

  彭国涛说,早上一般是稀饭,晚上才能吃到米饭。但因政府供给的是劣质米,米饭里沙石、老鼠屎、糠屑很多,学生们戏称为“八宝饭”。

  “尽管当时处在抗战阶段,物价飞涨,生活非常艰难,但从没有听说学生因为贫穷而辍学。”周锦荪说。

  彭国涛回忆,1941年年底,林语堂到昆明演讲,谈起西南联合大学时,林评价说,“西南联大物质生活不得了,但精神生活了不得。”

  茶馆里泡出的小说家

  云南人爱喝茶,茶馆遍布。“泡茶馆”也成了一些西南联大学生每天必做的功课。

  学生“泡茶馆”缘于无奈。周锦荪说,在西南联大,每个班没有固定教室,而且教室里只有椅子,没有桌子,根本无法摊开书本写字。而宿舍里,阴暗潮湿,同样没有书桌,学校里惟一可以提供上自习的地方就是图书馆。

  “图书馆规定每天晚上7时开放,但学生往往要提前一个小时在门口排队,等图书馆一开门,大家蜂拥而入,甚至经常发生争吵和打架。”彭国涛说,那时西南联大有学生两三千名,而图书馆却只能提供不到二百人的座位,所以每天抢占座位成为学校最热闹的事情。

  周锦荪说,后来,他发现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吃完晚饭并不去排队抢占座位,而是带着书本三五一群,不紧不慢地溜达出了学校。他跟踪了一次,才发现了秘密:原来他们是到外面的茶馆里看书学习。

  “买一杯最便宜的普洱茶只要五分钱,而且有煤气灯照明,最重要的是可以占着位子坐一个晚上,读书写字十分清静。”周锦荪说,当时校园内没有供应饮水的设施,去茶馆还可顺带解决口渴问题。

  周说,茶馆的老板见到联大的学生都很头疼,他们知道,这些学生不到茶馆关门是不会主动走的,但大部分老板都很能理解流浪学子的苦处,有些茶馆甚至还针对学生,专门提供了“喝白开水只收费3分”的服务。

  当时在校园附近,每条街上都有好几家茶馆,而每个茶馆里都能找到西南联大的学生,尤其是文林街上的很多茶馆,茶客甚至都是清一色的联大的学生,学生们笑称这些茶馆为“校外的第二学习阵地”。

  周锦荪说,他所熟知的西南联大中文系学生、后来著名的小说家汪曾祺的很多小说就是在泡茶馆中构思写成的,后来汪也自认“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小说家”。

  “别跟我要钱,我是教授!”

  “说来不信,你现在所知道的朱自清、闻一多等名人,当时在联大当教授,生活极端贫困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彭国涛说,当时国民政府滥发钞票,造成物价极速飞涨。与卢沟桥事变之前相比,联大教授的月薪增长了六七倍,但物价却上涨了405倍。“教授靠那些微薄的月薪根本难以维持一家生计。”彭国涛说,在联大,教他作文课的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李广田先生。他上李广田家拜访求教时,看到李一家人住在云南省商业职业学校的一间破教室里,中间用布隔成两间,一间做卧室,另一间做厨房、书房和会客室,条件十分艰苦。

  当时联大没有教师宿舍,有的教授为了躲避日军空袭,且图个便宜房租,迁到郊区居住,有的甚至住到了50多里外的呈贡。由于住得分散,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昆明有多大,西南联大就有多大。”由于薪金不足糊口,联大的教授们不得不想出各种办法筹措口粮。彭国涛听说,当时在联大社会科学系任教的费孝通卖起了大碗茶,吴大猷教授则去菜市场捡牛骨头回家给妻子熬汤治病。

  联大外语系学生贺祥麟目睹了一件让他震撼的事情:有一天晚上,他去当时昆明最繁华的商业大街正义路闲逛时,居然见到了他的法文老师、联大法文专业首席教授拿着师母的游泳衣在街头吆喝贩卖。

  在西南联大流传着一个笑话:一名乞丐在大街追逐朱自清乞讨,朱自清被纠缠不过,便回头道:“别跟我要钱,我是教授!”那位乞丐听到这句话,扭头就走。

  尽管贫困潦倒,联大的教授却从没有为金钱而污染为师的风范。周锦荪回忆,当时昆明城中有位附庸风雅的商人,辗转请朱自清为自己作一篇寿序,好向亲友炫耀,润笔费高达三千,当时朱先生冬天时连棉袍子都做不起一件,但仍婉言谢绝。

  “西南联大的老师们有很多是在抗战前和抗战期间放弃了国外高薪聘请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祖国,为的是救国救亡,振兴中华,培育人才回来的,心甘情愿一箪食一瓢饮搞好研究,教好学。”周说。

  费孝通先生这样说道:“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那就是‘匹夫不可夺志’的‘志’。知识分子心里总要有个着落,有个寄托。”据1939年的统计,联大有177名教授(包括少数副教授),占全校教职工的22.3%。

  教授所占的比例,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还高(该校占22%)。联大常委、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人才摇篮”与“民主堡垒”

  “我在重庆读高中时,就听说西南联大民主自由的氛围很浓,当时就无比向往。”周锦荪说,西南联大包容并蓄,不仅成为“人才摇篮”,也被称为“民主堡垒”,当时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的青年人也纷纷慕名前来求学。

  在联大北区南端校门东侧一带围墙内侧,原是张贴各种启事、海报的公告栏,后来成了张贴壁报的地方,被学生称为“民主墙”。

  “你是墙,你也要民主。”周锦荪回忆起民主墙,背诵起了西南联大一名叫何孝达的大学生颂民主墙的短诗。

  “我当时很天真,总是想象共产党员肯定很神秘的样子。”后来他才知道,经常和自己在一起的同学马识途就是共产党员,在联大任地下党书记。

  1942年,联大学生李晓执笔写了一张《国是宣言》大字报,到了半夜,周锦荪冒着危险悄悄地贴在民主墙上。

  《国是宣言》的思想是,变当时的国民党一党专政为国共联合政府,大字报贴出后在联大引起轰动。

  “当时他们特意让我去张贴这张大字报,就是在考验我。”周锦荪说,不久,他加入了民主青年同盟。1945年,大学毕业后,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国涛回忆,1944年,中美联合作战方案启动后,基地训练人员到前线作战,急需大批高水平英语翻译人员。1943年11月,消息传到西南联大校园,全校师生热血沸腾。

  联大常委梅贻琦动员征调1944届男生前往担任翻译。除体检不合格者外,1944届男生全部踊跃参加。

  彭国涛被安排在了中缅战区防空司令部,直接为作战部队充当翻译,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才又回到联大,光荣地领取了联大毕业证书。

  “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是我一生的荣耀和骄傲。”彭国涛说。

  背景 西南联大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危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继而上海、南京陷落,武汉震动,1938年1月20日,临大正式宣布迁往云南。设理工学院于昆明,设文法学院于蒙自,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于5月4日上课。同年冬,增设师范学院。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回昆明。直到1946年三校分别迁回平津,联大历时整整8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高明

http://news.sina.com.cn/c/p/2005-08-15/02537496033.shtml










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馆前是一片空地,中间有一根旗杆,杆前有两米见方一米高的升旗台,在爱国民主运动中不少重大活动都在此进行,因而被称为“民主广场”



图为西南联合大学新校舍鸟瞰。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2日在昆明正式开学,5月4日开始上课。历时八年,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同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宣告结束。共培养毕业生3732人,其中北大学籍毕业生369人。

http://www.luobinghui.com/ld/zl/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3 14:43 , Processed in 0.27235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