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eree
发表于 2008-7-29 08:36:21
佛教和精神分析:一个是是用禅宗的方式治疗人类精神世界的方法,主要是用整体的思维。一个是西方治疗人类精神世界的方法,主要用理性
laomao8704
发表于 2008-7-29 10:06:34
佛者,劝人修身养性,一心向善,和中国儒家思想很接近,所以被帝王们接受,在中国及周边国家很流行,在西方却不怎么认,因为西方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上帝是仁慈的和严厉的,会惩罚有罪的人。各大教派最终都是给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景,让人们为这个愿景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了自我约束就好管理了,帝王也就当稳当了。对社会来讲有了自我约束,人们相互之间就容易相处了,人类才能得以更快地发展,不象动物世界整天为了生存而奋斗。
zhishi
发表于 2008-7-29 23:49:33
回复gispda兄:关于“吃素真的很好……”,这也是各有见解吧,我老师认为适当的吃些肉还是对身体很有好处的,经常会带我们去吃些牛羊肉。
回复wintersky兄:关于兄的问题,我不懂。只能说佛教的很多东西确实是随处可见,而非要定中的,那只是一种形容。
回复gink8743兄(172楼):对于说佛教只是乞求,这是一种最大的误解,佛教并不是教人乞求,也不是给人保平安的,这是现在流传的一种最大的误解,佛教是要教导人一种真理。
回复chuxj123兄(173):赞叹~
(174)确实如此。
回复liuhuhy兄(175):皈依自性佛。
回复kedashanhun兄(176):“我认为不论是什么宗教,或者是不是宗教,重要的其内在的精神.”
佛教是什么并不重要,有用就行。
“为信而信不若不信而行”
只要能做到佛说的,他信不信佛,都是佛教徒。
zhishi
发表于 2008-7-29 23:57:11
回复zxwnudt兄(177):正是因为语言的局限性,所以只能从某个方面来表述,而注意到那个表述方表述的意思,才会有很多的进步,这也就是学习。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展开讨论,但是我不知道以我的能力能否描述明白,所以只好简单说几句,这里指佛自私,并不否认佛的不自私,佛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广大的心量,也就是菩提心,但是在这里强调其自私性,是有所指,听着应该顺着这个思路去考虑问题。
比如最近看了一个攻击净空法师的东西,里面举了很多的例子,这些例子,就充分体现了这个问题,如果排除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话,那么他们就是没有站在净空的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其中有一条,原文我记不清楚了,大意是净空说这个时代病菌比较多,佛陀如果生在这个时代,也会鼓励大家吃大蒜。而反对者引用了一大堆的经典,来说佛陀为什么不让吃大蒜,那些理由确实还是合理的。
这个例子中,首先我们承认,佛陀如果生在这个时代,确实未必会鼓励众生吃大蒜(我比较同意兄说的一点,佛陀的意思确实不是凡夫可以猜测的,我只是按照大家的说法加以分析)。但是这也不能说净空错,从净空的话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戒律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制定戒律,为什么戒律可以开许。注意到这点之后,你就会发现从净空的话,就是有他的道理。
放下自己的见解,顺着别人的思路去学习有用的问题,当然这确实比较难。
zhishi
发表于 2008-7-30 00:12:52
回复凌波微步兄(178):赞同兄的前半句:)其实根本就是因果论,轮回说是因果论的发展,这里顺带问问大家,有没有不同意因果论的?而佛理确实是个高深而又简单的东西,兄所说的让人遗忘,我不太理解。
回复flyhigh2006兄(179):兄说大街上有很多信佛的,我不得不感叹一下,那些都是迷信,真信的只怕没几个。比如有几个能真的讲出什么是因果,由因果怎么样得出轮回?
回复ereree兄(180):我认为佛教和精神分析的区别在于,佛教要知行合一。
回复laomao8704 兄(181):说佛教“劝人修身养性,一心向善”,也是一种误解,佛教的教义可以用空性正见来描述,这种教义是无有对立的,是一,不是二,而有善则有恶,这是明显的错误理论,对于佛教来说。
流云小驻
发表于 2008-8-1 18:02:56
对佛教有兴趣,不过了解不多,提几个问题,如果过于简单,请勿见笑。
1)佛教起源于印度,何以在源头上衰落了呢?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由盛到衰,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专辟一章:
六 佛陀世容
(一) 悲惨世界
(二)虚幻颂歌
(三)走向世俗
引用其中一句: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
该书中精彩的内容很多,不再赘述。
2)为何西天“极乐世界”仍旧有等级差别?还有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宣扬极乐世界或者天堂的诸多美好(=享受?)?我理解的佛教提倡的是自省,清心寡欲,不役于外物。
3)有的人信佛,方式是烧香拜佛甚至塑金身等,在拉萨时还听说过去一些有钱人雇穷人来为他们磕长头修来世,难道信仰也可以用“钱或物质”来代替吗?
4)那些一路磕长头的藏民何以如此虔诚呢?我尊重他们的信仰,也希望自己能领悟,可是去了一趟拉萨,还是不明白。为何要祈福来生,而不是着眼于今世呢?如果懂得珍惜,努力地活一把,一辈子也应该知足了吧?希翼来生,是想延续今生的幸福还是弥补今世的缺憾?是不是相信有“来世”,这一辈子就可以“忍耐”得下去?
5)有人喜欢诵读佛经,却可能并不了解经文意思,这样有助于修行吗?是不是一种麻醉和临时的转移注意力?
先问这么多问题,一直困惑不解,希望能点拔一二。
另李泽厚在《美》一书中提到佛教在中国与哲学有了融合。
思路较杂乱,见笑了。:)
zhishi
发表于 2008-8-7 19:07:03
引用第185楼流云小驻于2008-08-01 18:02发表的 :
对佛教有兴趣,不过了解不多,提几个问题,如果过于简单,请勿见笑。
1)佛教起源于印度,何以在源头上衰落了呢?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由盛到衰,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专辟一章:
六 佛陀世容
.......
我来回答一下这位美女的问题:)
第一,这个问题太大了,有各方面的原因,不是我能说的清楚的。
我只能说,在我看来,我认识的学佛的人,包括身边的和网上的,没有几个真的理解了佛陀的意思,都属于盲修瞎练,那么这样佛法衰落也就不奇怪了。
而佛教是不是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吧。
第二为何西天“极乐世界”仍旧有等级差别?
这是一种方便说,比如说大乘菩萨有所谓4,50个位次,那只是一种描述,方便大众明白,只是对于菩萨达到的程度,也就是放下的多少的一种描述,他们本质平等,并无差别。所以这些只是描述方便,并非真有等级差别。
还有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宣扬极乐世界或者天堂的诸多美好(=享受?)?
这是另一种方便说,主要的目的是吸引人,比如黄金铺地之类的词,主要是为了吸引众生,形容哪里美好,其实哪里的样子用这个说法描述并不合适。当然我也没见过,这是我的理解。
我理解的佛教提倡的是自省,清心寡欲,不役于外物
这些只是表象,并不全面,吃喝玩乐也未必既不是佛教,佛教是要证悟一个真理,并非要做啥圣人。
第三有的人信佛,方式是烧香拜佛甚至塑金身等,在拉萨时还听说过去一些有钱人雇穷人来为他们磕长头修来世,难道信仰也可以用“钱或物质”来代替吗?
这要分正反两个方面说。
正的方面:舍(布施)是佛教修行很重要的一种手段,这种舍一方面可以积累福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舍,理解真理,我的不重要,大家才重要,我与大家没有区别,也就是无我。所以钱财或物质,确实是修行的一方面。
反的方面:现在无数人都在盲修瞎练,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第四那些一路磕长头的藏民何以如此虔诚呢?
人家虔诚点,你该为人家高兴,藏人很朴实,我老师说:藏地是修行人的天堂,懒人的地狱。
我尊重他们的信仰,也希望自己能领悟,可是去了一趟拉萨,还是不明白。
这需要真的理解佛教以及藏地的实际情况,走马观花是无法理解的。
为何要祈福来生,而不是着眼于今世呢?
这个问题,应该说还是一个误解。乞求来生再佛教看来也是错误的,来生过的好,只是一种人天福报而已,不值得追求。佛教追求的是超越轮回。
如果懂得珍惜,努力地活一把,一辈子也应该知足了吧?
佛教认为,现在这样活着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这一生谈不上珍惜,错误的有啥值得留恋的?
希翼来生,是想延续今生的幸福还是弥补今世的缺憾?是不是相信有“来世”,这一辈子就可以“忍耐”得下去?
来世与今生都不应该要,而是要去超脱他,找到正确的方向,获得永恒的幸福。
第五有人喜欢诵读佛经,却可能并不了解经文意思,这样有助于修行吗?是不是一种麻醉和临时的转移注意力?
不是,虽然明白经典的意思,确实有助于修行,但是并非一定要明白才行。
甚至对于佛法修行来说,有时候不明白更好,比如在读经的时候,一般来说要求不去考虑经文的意思,如果经文的意思自动出现在脑子里,也不要去管,这是戒定慧的修学,简单说,可以理解为一种专注力,这种专注力就是你要修的东西。比如念佛,很多有成就的人,确实嘴上说不出为啥念佛,但是那样确实可以成就,所以这样修行有意义。
先问这么多问题,一直困惑不解,希望能点拔一二。
点拨称不上,我不过我个人的感觉,您对于佛法的了解,确实还是仅限于表面:)如果您有兴趣,以后有机会可以共同学习。
另李泽厚在《美》一书中提到佛教在中国与哲学有了融合。
确实佛法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原汁原味的佛法啥样,这个不好说,因为佛经是你理解的佛经。这句值得回味:)
流云小驻
发表于 2008-8-8 15:37:30
谢谢回答,这么多问题,好有耐心。
不是很认同,但是有的却是我没想到的角度。
“佛教认为,现在这样活着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这一生谈不上珍惜,错误的有啥值得留恋的?”
这句话是极不认同的,这是不是就等于否定了人的存在意义?不入世焉得出世?没有七情六欲,人何以为人?
不再多说啦,佛教知识有限,保留意见。有空儿常来看大家讨论,长见识。
另:谢谢robertchrs的奖学金,惭愧。
零零七
发表于 2008-8-8 17:36:04
谁不让你入世? 你能够不入世吗?不过,入哪个世?!
zhishi
发表于 2008-8-8 21:49:06
这是不是就等于否定了人的存在意义?
不能这么说,佛教应该可以理解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他并不否定人生的意义。他否定的是错误的人生的意义。我不知道能否解释清楚。
佛教认为现在我们的人生,是错误的,我们不该如此活。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有为法,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就是我们这个生活方式,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无明,也就是对世界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幻觉。而我们应该排除这种幻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那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而佛教的目的就是找到那个正确的生活方式。
不入世焉得出世?
没人不让你入世,你本就在世中,难道能有人把你轰出去?
没有七情六欲,人何以为人?
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本就不是人,人是人就是错,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七情六欲。没了这些,人确实不是人了,但是那就对了:)这才是真相。
回复零零七兄:兄应该佛法很了解吧?希望能和兄多交流。
yiqihouba
发表于 2008-8-8 22:23:15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在哪儿?
周流六虚,变通不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即识大宗主,便可逍遥游。既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轮回做众生。
荆棘恋
发表于 2008-8-9 23:33:21
很想念大家,还记得我不啦??
终于问回答案了,不过我不给转贴,大家自己过去看看吧……
地址:http://www.fnfj.org——留声阁[网页右上角]——大家在留声阁找‘若小兔’就能看到我的问题和师傅的解答了。
zhishi兄,师傅的这个答案我特认同……其实理由就俩字:正业
sponge兄弟,你也过来看看哦!!
白草折
发表于 2008-8-10 07:09:08
「诸恶莫做,诸善奉行」
行善,为世上善良宗教,与诸家学派,「异中求同」里面最根本的一点,
与佛教与学佛,说来也是最无关「重点的」一项。
佛教与其他宗教之所以不同,在於「因缘法」。
若说学佛是为了行善;不学佛,还是要行善。
且以正当的方式行善,因「正业」以「行善」。
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一贯道…,或信仰儒、道、法家思想,也都等同,
實在,有些无关佛教宏旨。
zhishi
发表于 2008-8-14 16:30:37
引用第191楼荆棘恋于2008-08-09 23:33发表的 :
很想念大家,还记得我不啦??
终于问回答案了,不过我不给转贴,大家自己过去看看吧……
地址:http://www.fnfj.org——留声阁[网页右上角]——大家在留声阁找‘若小兔’就能看到我的问题和师傅的解答了。
.......
我把你的问题和他们的答案贴在这里:
留言简述: 您好,我想请教个问题!
留言内容: 以前有一对夫妻,笃信三宝,但因自己生活困苦,虽能尽心力物力财力助人,总有诸多遗憾在,就在一次欲帮助他人治病活命而无能力之时,夫妻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妻子入青楼为娼只为能积攒一些银两为那人治病活命。高僧大德开示,此为纯善、至善。
他们说这个是菩萨行,我不认同这对夫妻做这件事情的方法!让我说我又说不出来道理来,他们所讲的又说服不了我……您能给我讲解一下么?我不是因为这个妻子去做妓女,然后感觉妓女如何如何才不认同……而是他们这种所做的方式从根本上我不认同!
--------------------------------------------------------------------------------
答复时间: 2008-07-31 21:22
答 复: 是的 助人有很多种方法的 这对夫妻的做法有点偏急了 从佛法上讲 要有正业 如果为了救人去抢银行我们也是反对的 发心是好 行为不正
---------------------------------------------------------------------------------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严格说来这种说法适用于小乘佛教,而不是用于大乘佛教。
有种说法小乘佛教是严格学习佛陀的言行,而大乘佛教是学习佛陀的思想。小乘佛教主要强调自利,属于比较典型的自了,首先要度自己,只要自己证悟了空性就可以,对于其他人他们采取严格的不伤害的态度,有缘则度,这种态度证悟的空性不够圆满。他们在行事方法上,严格遵守戒律,通过这样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来达到修行的目的。上面的这种说法---反对通过抢银行的方法来救度别人是典型的小乘方法。以戒为师。
而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就在于有一个圆满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所能证悟的空性也是圆满的。以自心为裁判。只要是菩提心的体现,做什么都可以。比如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对于一个大乘比丘来说,偷一碗饭来救度一个快要饿死的人,是很正常的事,尽管偷盗是犯戒的。
从另外的角度上说,这位师父提到的正业,也是个问题。他对行事的方法还有个正邪的判断,这本身就是错误的,佛法无分别无执着,虽然我们都是未成就者,但是要分析问题还应该从根本的角度去分析,如果做一件事还要个世间的正邪的概念,那么这个东西就不是佛法,佛法没有对立。
再说所谓“正业”,这点恐怕也有很多人都有误会,认为恶业要不得,要多做善业或者所谓正业,其实这也是个很大的误会,严格说来只要是业都要不得,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都是业,也就是业障,都是一种障碍,都是轮回之因。
大乘佛教以自心为裁判,只要发心正确,结果就是正确。不存在“发心是好 行为不正”的情况。当然这要求发心完全正确,比如前面举例偷一碗饭的例子,光为了救人还不行,对于被偷的那个对象,还要有帮他消业之类的发心,总之这个发心要处处体现菩提心,这才是完全正确的发心。
我大概的描述了一下我的看法,没有做什么整理,可能比较凌乱,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zhishi
发表于 2008-8-14 16:38:07
yiqihouba说的好:)
白草折兄提到「诸恶莫做,诸善奉行」
前面说了很多,那么谁能总结下这里的善指什么?恶指什么?
佛教和善的关系到底是啥?
“且以正当的方式行善,因「正业」以「行善」。”
什么是正当的方式?
提示:肯定不是所谓‘正业’:)
白草折
发表于 2008-8-14 19:57:25
白草回答的那贴,主要意思在说佛教的根本立场,重点不在行善上,行善是一切善良宗教与学派的共识。zhishi兄并没有就这重点来说话。兄讨论善的标准,以及何谓以正当的方式行善?「正当」怎么定义?,伊斯兰教与基督教自然有不同立场的善。大乘与小乘看待善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导出兄的菩萨行与自了汉的差别。兄所说的「自了汉」不够圆满,这不也是大乘信徒的观点?南传佛教当那是个羞辱。小乘何以谓「小」?因为称自己为「大」。等于要去另起一个话题,谈各宗教、学派善的分别与价值的高下。那不是我那小贴的意思。
基本上,前贴那位网友提到正业,「正业」即正当之行为,是八正道之一。白草那个短贴,不讨论严格奉行八正道的利与弊,跳开一般宗教上所规范的善,如基督教有他的戒律,回教也有自己的,这是规范一般信徒立身处事上「行善」的基本律则。「猪肉」买卖或吃猪肉,基督徒以为正业,那却是回教徒的大恶,我们不需要讨论这个心知肚明的相对价值。「偷一碗饭来救度一个快要饿死的人,是很正常的事,尽管偷盗是犯戒的。」大乘以为此为「是」,小乘教条主义或以为此为「非」,我所知道的基督教(此指天主教、有些接触)会认同您说的,以为这是「善」。
基督教: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与佛说「因缘法」,肯定不同。彼此之间固然也会牵涉到他们对待善的态度,但也肯定不是二教传道的重心。网友的问题,一位天主教神父、修女也能回答。这与佛教根本教义没有太大关系。
那位师父应该是位大乘比丘,他使用「正业」这个字与信徒谈话,并没有错,除非信徒要跟他追问何者为「正」?看引文,网友与师父对「抢银行、为妓」以行善,都以为非「正业」,这一点彼此有共识。网友所说的「为妓行善」,大乘汉土传教过程中,流传出「锁子骨菩萨」化身为妓,以色渡人等诸多故事,说来都会让一些信徒感到困扰。因为这类宣揚大乘菩萨慈悲故事的用意,必须用文学的、神话的、艺术的角度去看,这里就不多说了。
另外,我不太赞成兄说的大乘、小乘的分别。大乘菩萨思想的悲与慈,令人感动。南传佛教脚踏实地的一面,同样让人动容(不說不著邊際的话)。白草在本坛写过一篇《人死观》,冷贴子,是我对大乘的一点意见。避开条文、引注,用散文写管见,是我较喜欢的一篇文。大乘信徒自然不以为然,不过信仰是个人的事情,没有关系。且我也非南传佛教信徒。
白草来自的地区,有一段时间原始佛教(南传与北传佛教共同的前身)蓬勃,对白草有一些启发。当时四阿含受到弘扬,看看大乘佛教之前的一些状况,才能分别大乘空宗与中晚期大乘的变化,彼此间的不同。小乘(今天的南传佛教)虽被贬为严重的「教条」主义,他的确保留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也许他画地自限,影响了宗门的开阔与广大,以及忽视了佛陀本怀。但也没有中晚期大乘偷天换日的状况,三法印「消失」不见了,虽然还称作佛教,也依旧谈发菩提心。
那么称他为没有「三法印」精神的菩萨行,自然也可以,也是可敬的,与尊敬德雷莎修女所行一般,修女所行即为菩萨道。但那不是佛说的因缘法,这样能证悟诸法空相吗?还是到那天上的国?不知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宗教的流传也一样依其因缘,佛教的变迁就属「诸行无常」的一部份,也该予以尊重。但是我自己不满足,坚持找出佛陀原始的教说(非指佛的原始用字、用语),也曾寻寻觅觅。也許您要問,我如何确认那就是呢?「三法印」是个识别标准,他不属南传专利,而且是大乘的根本:「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是佛教的根本纲要。与世界各宗门所宣扬的「真理」自然不同。
至于八正道中的正业,兄的看法,基本上我都同意,虽然不是我那小贴的重点。
zhishi
发表于 2008-8-19 03:14:08
说句实话,百草兄的那贴,我实在没咋看懂:)
“主要意思在说佛教的根本立场,重点不在行善上,行善是一切善良宗教与学派的共识。”
对于兄的这前半句,我还是不太赞同,虽然我比较讨厌说佛教行善的,但是佛教确实非常注意行善,或者说这是个根本。佛教三皈依中的第一皈依,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足是指福慧二足,这福就是行善,而慧是指智慧,这二足归为一足的话,可以说智慧就是大福德,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不过话说回来了,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确实是在慧的那一足上。
至于后面所说的「自了汉」之类的问题,我只能说我这个确实属于大乘佛教的观点。我不能说小乘佛教不好。毕竟大乘佛教是以小乘佛教为基础的。只是从大乘的观点看小乘,确实不够圆满。
至于兄的第二、三小段的观点,我还是认为,从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此行确实可以称为善,至于其他宗教能得到什么样子的结果,在这里我可以不关心:)
兄的第四段,我看来比较重要,还是全文引用:
“那位师父应该是位大乘比丘,他使用「正业」这个字与信徒谈话,并没有错,除非信徒要跟他追问何者为「正」?看引文,网友与师父对「抢银行、为妓」以行善,都以为非「正业」,这一点彼此有共识。网友所说的「为妓行善」,大乘汉土传教过程中,流传出「锁子骨菩萨」化身为妓,以色渡人等诸多故事,说来都会让一些信徒感到困扰。因为这类宣揚大乘菩萨慈悲故事的用意,必须用文学的、神话的、艺术的角度去看,这里就不多说了。”
说实话,我还是不太确定兄的意思,我尝试做些回答。我把兄的意思分为两段,“这一点彼此有共识。”之前的算是第一段,之后的是第二段。这个是打算说明什么呢?在我看来,荆棘恋的问题,主要是说这个行为到底对不对,是不是菩萨行?或者应该不应该去做?她的原话是:“而是他们这种所做的方式从根本上我不认同!”而那位师父的答案是“如果为了救人去抢银行我们也是反对的”我理解这个答案也是反对这种做法,这是这个问题的结果。兄要表达一种什么意思呢?我理解兄的意思似乎是说这个东西的过程不对?而我要强调的是这个结果,这个事情如果那对夫妻的发心完全正确,那么就是菩萨行,也该去做,正确。如果兄的意思是结果是错误的,那么似乎有点问题。呵呵,我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我的意思没有。也许我的语言能力有限,请谅解。如果兄还对这段有意见,请详细的描述。
这点我在用我的意思补充一点:这个具体的例子的行为,也许违反了某本经书的意思,至少他违反了戒律,所以可以称为不正,但是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事情结果,这也是大乘的特点,甚至在某种角度上,这个特点都违反“依经不依论,依法不依人”之类的说法,但是这也正是我要说明的问题,我们依经,是要依靠经典的意思,而非经典的原文。所以从行为上讲,他可能确实存在所谓“不正”的问题,但是结果上要支持,如果发心完全正确,那么这个行为就该支持。而对于师父这句“如果为了救人去抢银行我们也是反对的”我认为就是错误的了,这个行为我们该支持,当然前提是发心完全正确,这个抢银行的发心还有待商榷,当然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至于兄的第二小段,其实也是说明了同一个问题,“让一些信徒感到困扰”是个确实存在的现象,但是我认为这还是没有理解大乘佛法的理念所致。而“必须用文学的、神话的、艺术的角度去看”我认为大可不必,只要能彻底的理解菩提心,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
总的来说,我认为反对这个做法的说法,是对于大乘佛法的菩提心的不理解。
我认为大小乘确实所差别,但是不否认兄所说的话,小乘是大乘很重要的基础,我更认为大乘是小乘的一种发展,小乘并不是一种不可取的东西。
现在比较晚了,白天有空,我会去拜读一下兄的帖子。
至于兄的第六段,我也不是很同意,我认为大乘佛法并没有丢失三法印。在我看来三法印,是佛法的精髓,是空性正见的体现。大乘佛法也许不用三法印这个词,但是离开了空性正见,佛法就不在是佛法,而大乘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比小乘圆满的菩提心上,这点也让以三法印为代表的空性正见更加圆满。
下面一段,修女没有空性正见为基础,也就谈不上菩萨道了。
也正如兄所说,大乘也要以三法印,为根基,没有了这个,(也就是空性正见)佛教不再是佛教!
兄提到这么一句:也許您要問,我如何确认那就是呢?
这我到没啥疑问,很简单,这些都是我们的知见,兄的也罢,我说的也罢,高僧大德说的也罢,严格说来,都不是佛法,而是我们理解的佛法,只能称之为知见:)
下面补充一点,大小乘的区别,这个今天刚和人谈过,正好拿来用用:)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个就是佛。
小乘阿罗汉 自觉
大乘菩萨觉他
觉行圆满佛
还有众生没有觉悟,为什么就有佛了,他不是已经圆满了?他没把人度干净啊,怎么叫做自觉觉他都圆满呢?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
呵呵,突然发现不太好描述了,还是请大家自己想吧。
如果小乘确实限于自觉,那就是一个不圆满的状态:)
活石
发表于 2008-8-28 08:36:03
基督教比佛教有什么长处?
基督教比佛教有什么长处?
有人说凡是宗教都是劝人为善,都是好的。你只要信仰任何一样宗教就够了,其实不然。就如房子,虽然都可以住人,但有的高大华丽,有的简陋狭隘,人住其中,受用就不同。基督教比佛教有什么长处呢?简述如下:
基督教有上帝,佛教拜多神,或无神。一切宗教皆有信仰,就是最低级的宗教有时也十分虔诚;但重要的问题不是你有信仰,乃是你所信仰的是谁?因为你所敬拜的神不同,你的生命人格、思想、生活、受用也随之而异。青年人实在要谨慎选择他的宗教,比选择职业、婚姻更重要。佛教在敬拜上实在是够虔诚,只可惜敬拜多神。而且那些神皆不是神。近年来新佛教有所觉悟,只敬拜释迦佛,阿弥陀佛,及观音菩萨;可惜这三位也不是神。观音菩萨尚在修行地位,阿弥陀佛不过是千亿万佛之一。佛教中最尊贵者,当推释迦佛,但释迦佛也不是神。他并未叫人把神来敬拜。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按佛学说:禽兽也可成佛。彻底说来,佛教是无神可敬拜的。结果,佛教始祖把佛像劈开烧火。自己就是佛,自己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可怜,却不知道自己的渺小,微不足道、有多样的软弱、低能。基督教则不然,“上帝即在古时籍着众先知,晓谕人类”[来-1]。虽然在各民族深浅不同,先知所给知道的有限,但在这末世,籍着他的独生子耶稣启示于世人。这位宇宙间独一的真神上帝——耶和华,不但是真理,太初的道,自有永有,而且是最高权能、智慧、仁爱、圣洁、公义、生命、有位格的独一真神,这才是人类所应当敬拜的。
基督教看世界是上帝所创造,有计划,有目的的;佛教看世界是因缘和合,四大皆空,无计划,无目的的。
佛教看这阎浮提裟婆世界,众苦充满,都是由于一切众生业感而来,果报而来,故佛教徒看不出世界之美,及上帝创造之恩典。基督徒若不然,以为世界万物具是天父上帝所创造,奇伟美丽无比,其中蕴藏财宝丰富,用之不尽,取之不竭。人若能灵眼开了,则论太空宇宙之大,原子之小,处处皆可见到上帝创造之奥妙。吾人对于山水花鸟,音乐美术,皆可寄情欣赏。因为这一切,皆是天父上帝为人类预备的。
基督徒看人生是乐观的;佛教看人生是痛苦烦恼的。
佛教看人生有八苦,故不愿来生再做人;基督教则不然,无论音乐、美术、科学,皆应努力研究。家庭、社会、世界,皆要努力服务。以为愈能做的多,愈能荣耀上帝。
基督教看人和禽兽有分别;佛教看众生平等。
佛教之所谓“众生”,是指“胎,卵,湿,化”一切生物。佛教又谓一切众生六道轮回。所以不敢吃牛猪鸡鸭,以为恐怕是祖宗投胎,吃到了自己的祖宗。纵然不是祖宗投的胎,也不可吃。因为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杀一众生,来生要投为牛猪鸡鸭被杀,以偿还业报。故有买鱼投之江河以放生,买猪牛送到庙中去养老。基督教则主张:人与禽兽之间大有分别的。上帝创造万物之时,唯人有上帝的形象(品格),唯人有上帝的灵气。其余一切生物,只不过有魂(psyche),有血气生命而已。佛教徒时常批评基督徒的爱狭小,只爱人,而不爱禽兽。反过来说:佛教的爱到不正确,注重爱禽兽,而忽略爱人。
基督教劝人信耶稣,,出发点是“赦罪得救”;佛教劝人信佛修行,出发点是“离苦得乐”。
佛教徒出家,或吃斋念佛,集功德,原因都是为“离苦得乐”。修修来生,或图往生西方。出发点,并不是想到罪的问题。此又与基督教不同,基督教叫人头一件想到罪的问题,倒并不一定要离苦,甚至要甘心乐意吃苦,背十字架,在家庭中、在社会中,爱人、服事人。
基督教有救恩,佛教讲因果。
这是基佛二教最大的区别。释迦佛只是教主、导师,指示人离苦得乐,教导人自己修行方法。他并未说:我能代替众生担罪,只要信我就得救,耶稣则不然,圣经清楚的说:我的宝血,是为你们的罪流出来,使罪得赦[太26:28],信的人就有永生,[约三15]。
基督教的究竟是永生,佛教的归宿是涅磐。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在乎入涅磐。涅磐梵音Nirvana,意为寂灭[tranquil extinction
],是令人很难琢磨的名词。到底进入究竟涅磐后,还有我
没有?我问过好多法师,回答却是不同。有的说仍有我存在,有的说那时绝对没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入大海,还有一滴水吗?有的说:一滴水固然归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无可得,但此一滴水性还是存在于众生之中而未消灭的。甚至有两可的回答说:“存在,不存在”。存在是因为涅磐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回到法性实相。不存在是法性本来空寂。达摩说:“本来无一物”的境界。基督徒对此问题,却有了相当确切的回答,就是肯定说有永生。永生希腊文Zoen
Aionion ,乃指属灵的生——属上帝的生命。此生命人在世时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重生的话。
robertchrs
发表于 2008-8-28 09:46:40
搬个板凳等zhishi
zhishi
发表于 2008-8-28 22:07:42
我来了,可是我不知道说啥~~~
似乎有很多话,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里面有很多难说的东西,比如对苦乐生死的定义等。
还有为啥要拜神啊?
确实不知道该说啥,我不想改变别人的宗教信仰。
如果哪位朋友打算从基督教和佛教中挑一个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些我理解的正确的佛教认识。
---------------------------------------------------------------------------------
仔细想想,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等有时间我来修改。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