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emppp

[【读书进行时】] 园地重生,2017年读书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3 11: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emppp 发表于 2018-2-1 14:50
听雨太客气啦!说实话,不怕大家笑话,对于历史,我一直没学好,个人偏见,总觉得历史是后人写的,很多东西 ...

呵呵,不用遗憾,孩子有孩子的阅读兴趣。有些书是可引起共鸣的,没有代沟之说。有些书会选读者。当年我和父亲也存在这些,他推荐的《悲惨世界》,我到现在都没看完,没办法,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能坚持,他推荐的《欧也妮·葛朗台》,我又很喜欢。我和儿子也如此。儿子买的书,我大部分都不读。我买的书,儿子也如此。我们俩共同阅读的是国学经典类和历史类的书籍。他买《历朝通俗演义》、《大秦帝国》、《欧洲史》、《日本史记》……我选读的也只是《历朝通俗演义》和《大秦帝国》。现在阅读的是《明史通俗演义》、《明朝那些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依荷听雨 发表于 2018-2-3 11:53
呵呵,不用遗憾,孩子有孩子的阅读兴趣。有些书是可引起共鸣的,没有代沟之说。有些书会选读者。当年我和 ...

是啊,毕竟每个人对要阅读的东西侧重点不同,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确实不能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思维走。其实现在的孩子们,我感觉比我小时候任性多了,也是他们现在的大环境所致,接受的东西可谓包罗万象,孩子所谈论的东西,有些我都觉得不可理喻,然而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孩子们所要面对的世界,只能是跟他们多沟通了。另外经典的东西,别说是孩子了,就是成年人,也是各有各的喜好。好在,流传下来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即便尽量多花时间去看去学习,也只不过是仅能探知那么一丁点,索性就任其自然吧!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越来越体会到其中的深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5: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五章:投降?(其实从一开始,祖大寿就没打算投降,堂堂大明总兵,怎么能投降呢?但不投降就出不去,所以他决定,投个降,先出去。)

      崇祯三年的时候,孙承宗接替袁崇焕成为了蓟辽总督,他上任不久,就再一次巡视了辽东一番,然后给崇祯打了个报告,报告的内容如下:关锦防线非常稳固,但是锦州深入敌前,孤城难守,应该在锦州附近的大凌河筑城以稳固锦州。被派去筑城的是辽东总兵祖大寿和副总兵何可纲,他们带着一万多人去筑城,筑了一半,皇太极就来了,于是在崇祯四年(1631)年,皇太极围住了大凌河,要拆了祖大寿他们新筑的城池。皇太极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围住大凌河,他们在城下呆了一个多月,围着大凌河挖了一个圈,修了一圈栅栏。一开始祖大寿很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孙承宗肯定会派援军来救他,也确实如祖大寿所料,接到消息的孙承宗派大将张春率领四万余人,来救祖大寿了。但是当张春到了阵前一看,傻眼了。为啥,因为明军有大炮,能让后金损失惨重,皇太极也学乖了,他也造出了大炮,结果四万援军全军覆灭。

      祖大寿一看援军无望,他们决定拼死突围,只可惜被莽古尔泰地守军给拼死挡了回来,祖大寿和他的筑城军队陷入了绝境,因为城里的粮食根本不够吃的。不过祖大寿的拼死突围,最终导致了莽古尔泰被皇太极关进了牢房,不久后莽古尔泰就死了,祖大寿的突围竟然换来了一个贝勒的性命,值与不值,只有历史知道了。皇太极知道祖大寿的困境,他派使者来见祖大寿,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祖大寿投降。经过慎重考虑,祖大寿召集部将,他决定投降,大家都明白,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于是除了何可纲外,所有的人都同意投降。袁崇焕确实没有看错人,何可纲是一个靠得住的人,他严词拒绝了祖大寿的提议,宁肯饿死也决不投降。祖大寿命令将拒不投降的何可纲给斩首了,他用死向袁崇焕的器重交差了。

      其实祖大寿并不是真心要投降皇太极的,这不过是个权宜之计,如果不投降,手下这一万多人都得死,投降还能留下性命,不管世人如何不耻,他用假投降换来了时间和生命,我个人以为,虽然气节很重要,但是也要分场合和目的,能如此的保全部下,祖大寿此举也算是善举了。祖大寿的投降虽然让皇太极将信将疑,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祖大寿接受了锦州的防务,因为崇祯相信祖大寿。这件事的最大受害者应该算是孙承宗了,他开始派祖大寿去筑城的时候,很多人都反对,现在筑城的人被赶了回来,还差点全军覆没,于是这指责声里,孙承宗辞职走人了。

      大凌河失陷了,皇太极走了,孙承宗也走了,这就是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的最终结果。其实还有一个结果,只是有点复杂,但是起因也是由于祖大寿的被围。

      当年袁崇焕意气用事,杀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当时局势比较稳定,但是一年后,岛上的将领们就开始闹事了。最后还是总兵黄龙带兵上岛才解决了冲突,但是岛上的一些人就不能再在岛上混下去了,这里面就有孔有德和耿仲明。他们听说登莱巡抚孙元化那里缺人,于是就去投奔孙元化去了。孙元化是明代伟大的科学家,特长是炸药学,对大炮非常在行。刚开始的时候,孔有德和耿仲明都很听话,当祖大寿被围,需要人去救援的时候,孙元化接到命令,他就派孔有德去救援祖大寿。走到半路上,由于孔有德的人格缺陷,跟当地老百姓发生了冲突,一怒之下,孔有德反了。孙元化很着急,决定对孔有德进行招安。孔有德根本不讲什么信义,他趁着孙元化对他进行招安没有防备,还有城内耿仲明的接应,结果是孔有德占领了登州,把孙元化扣做人质。崇祯听到禀报后非常生气,杀了孙元化,派谢涟接任登莱巡抚,对孔有德进行围剿。

      经过几番较量,崇祯发现要想整治孔有德的叛乱,必须要有猛人才行,于是他派来了新任山东巡抚朱大典和吴三桂。朱大典是浙江金华人,虽然是文官出身,却性格坚毅而且饱读兵书,很有军事才能。吴三桂呢,大家实在是太熟悉了,不过此人的人品如何,他的军事才能还是不能小觑的,关键是他手下的都是特种部队,关宁铁骑的实力在此又一次将大显神通。靠着这俩猛人的名气,孔有德和耿仲明连夜从海上逃跑。因为没了生路,他们去投靠了皇太极,正是由于他们的加入,才让皇太极也造出了大炮,虽然精准度有点问题,但毕竟大炮就是大炮,杀伤力还是比骑兵要强太多了。还有一个问题,明朝除了锦州、宁远外,在关外的重要据点就算是海岛了,这些海岛都有重兵把守,是后金的心腹大患,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就是尚可喜。而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山东老乡,现在他们中的两个投靠了皇太极,那么在他们的劝说下,尚可喜也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们的汉奸队伍,至此我们十分熟悉的这汉奸已经隆重登场了。

      除此之外,对于崇祯而言,他清楚地认识到,关内的军队是很废物的,而关外的军队,是很厉害的,以后遇到麻烦事,要想解决就得依靠关外的军队了,事实的真相也确实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6: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六章:纯属偶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灾荒,偶然裁掉驿站,偶然的地点,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偶然没有发生,也许就不会有最后的灭亡。)

      当时崇祯皇帝所面对的局势很不妙,山东的叛乱跟西北的民变比起来,应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西北怎么会发生民变呢?因为崇祯遇上了灾荒,史书云,崇祯元年,陕西旱灾,崇祯二年,陕西旱灾,崇祯三年,陕西旱灾,崇祯四年,陕西旱灾!灾荒带来的结局就是没粮食吃,没粮食吃的结局就是要人吃人,这不是神话,是真话。西北一带,一直比较缺少,那里的人生活的也就比较贫困,当地人大多没条件读书,所以他们那里人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当兵和驿丞。大家应该不会忘记,在崇祯二年的时候,刘懋的提议裁撤驿站,因而驿丞被裁撤了不少,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不民变那确实应该是个神话故事。所以当时的西北,就是如此的民不聊生,民变四起。

      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崇祯必须要派人去陕西。这不是什么好差事,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经朝廷一致推荐,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杨鹤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接替因民变四起而自杀的武之望总督。对于杨鹤这个人,我们只需知道他是个文官,喜欢吹牛,没有啥本事就够了。派这样一个人去收拾民变,结局可想而知。杨鹤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了陕西。当时民变里面的首领非常厉害的角色算是三个,他们分别是神一魁、王左桂和王嘉胤。王左桂手下有个小头目叫李自成,王嘉胤营门口有个站岗的叫张献忠。

      杨鹤到任后一年的时间里,他靠着他的诚意让那些民变的人都选择了投降,诚意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民变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杨鹤给他们粮食,那不投降干啥,都是大明的子民。为此崇祯还从内库里给拨来了十万两白银,交给杨鹤,就为了能更好的平息民变。只可惜这点银子只维持了半年的和平,崇祯四年(1631年)神一魁再次反叛,群起响应,这次的人数增加到有三十万人之多。崇祯生气了,给你银子,结果你只买来半年的和平,于是一怒之下,在九月份,将杨鹤抓起来,后被发配袁州。对于杨鹤的被发配,朝廷里是没有人替他说情的,在山海关当参政的杨鹤的儿子杨嗣昌主动要求替父亲承担责罚,崇祯没有答应,这让杨嗣昌埋下了对那些反叛的仇恨。

      其实杨鹤在陕西虽然没干成大事,但是他却让一个猛人有了出场的机会,这个人就是洪承畴。洪承畴也是文官,但是他却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时任陕西参政,他接受杨鹤的命令的时候三十七岁,是他带着临时拼起来的家丁仆役,击败了王左桂的叛军,解了韩城之危。洪承畴是个很务实的人,他明白现在的民变必须要靠镇压才能取得胜利,此后的两个月里,他靠着自己组建的“洪兵”部队,连战连胜,让叛军闻之色变,望风而逃。在韩城被洪承畴击败的王左桂后来又来投降,结果被洪承畴骗到饭桌上给剁了,对于洪承畴来说,这里没有安抚,只有杀无赦,并且要赶尽杀绝。

      在洪承畴的赶尽杀绝政策下,西北的局势开始稳定下来,两个月后陕西巡抚因为叛军进攻延绥而被吓死,于是洪承畴顺利接替了巡抚的位置。又过了两个月,杨鹤因为叛军再起而被抓,没有人愿意接管这个地方,于是在崇祯四年(1631年)十月,洪承畴就被任命为三边总督了。

      洪承畴对于现在的陕西时局很有先见之明,要想平息叛乱,只有除掉王左桂、王嘉胤和神一魁。现在王左桂已经被自己剁了,还剩下他们两个,就在洪承畴要着手准备收拾王嘉胤的时候,得知王嘉胤已经被他的部下给杀了,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杀王嘉胤的人叫曹文诏。这个曹文诏又是何许人呢?继续往下看,不管是谁杀了谁,这或许重要或许不重要,事实是我只知道,明朝这段时间的陕西确实够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5: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七章:第二个猛人(曹文诏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勇猛,而是因为耍诈。)

      洪承畴是这样评价曹文诏的,世间良将,天下无双。

      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他没读过书,十年前,他以一个小兵的身份跟着熊廷弼去了辽东。九年前,广宁兵败,他等来了孙承宗。六年前,他当上了游击,等来了袁崇焕。两年前,他跟着袁崇焕去了京城。一年前,他跟着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们击退后金贝勒阿敏,并收复了关内四城,然后他来到了西北。也就是说曹文诏,跟过当时明朝最厉害的几个人物,也打过当时最厉害的后金将领,什么世面都见过了,什么牛人也都跟过,现在轮到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曹文诏是带着一千关宁铁骑来到了西北,他要对付的是王嘉胤的三万叛军。一个月后,曹文诏带着三千人去迎战王嘉胤的三万人的进攻,结果是曹文诏先断了王嘉胤的粮道,然后将王嘉胤给围了起来。围了两个月,曹文诏给王嘉胤留了个漏洞,让王嘉胤冲出了包围圈,接下来,曹文诏就开始追着王嘉胤一路狂打,打了两个月,王嘉胤崩溃了,在某个夜晚,王嘉胤被部下给杀死,剩下的人就投降了曹文诏,至此,三大叛军首领王左桂和王嘉胤都死了,就剩下一个神一魁还在坚持着。在这些叛军中,最能打的也是这个神一魁。于是洪承畴决定和曹文诏合作,彻底扫除这个心腹大患。事实上神一魁已经死了,他的这支部队有四个人掌权,他们分别是红军友、李都司、杜三和杨老柴。为了彻底解决他们,洪承畴又调来了王承恩和贺虎臣,西北最能打的几个总兵都到齐了。

      经过两个月的僵持,曹文诏和神一魁的部队在位于陕甘宁三省交界的镇原附近的西濠进行了决战,史称“西濠之战”。与此同时,洪承畴也派出了主力,加上贺虎臣的宁夏兵、王承恩的甘肃兵一起发动总攻,叛军彻底被击溃,首领杜三和杨老柴被曹文诏生擒。还剩下红军友和李都司,曹文诏继续追击他们。在追击的路上,曹文诏设下反间计,杀掉了红军友。现在只剩下一个李都司了,他在前面跑,曹文诏在后面追,一路败到平凉,在这里,李都司被洪承畴给杀了,至此,神一魁的四大首领全部死掉,神一魁的势力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西北总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因为神一魁的余部还是要想办法活下去啊,他们在陕西和甘肃都没法再混,于是,他们跑到了山西,继续他们的反叛,不反叛就没有饭吃,必须要将反叛进行到底,不是他们太执着,而是残酷的现实只能让他们做如此的选择。这里面真正的主角是这五位: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罗汝才,闯塌天刘国能和闯将李自成。他们统一了思想,集中了力量,近二十万人,分头向山西进军。

      崇祯得到消息后,命令山西巡抚全力围剿。没想到这个山西巡抚实在是不靠谱,结果让叛军连续攻克城池,闹得天翻地覆。崇祯大怒,升曹文诏为山西总兵,继续围剿叛军。于是在崇祯六年(1633年)曹文诏上任,开始准备进攻。同时崇祯还给曹文诏派来了另一个猛人左良玉,这个人也没有学历也是从小兵起家的。这个人的运气应该说是很不错,因为他也得到了侯恂的赏识,就像当年袁崇焕一样,侯恂的眼光确实精准,袁崇焕和左良玉都没有让他失望。左良玉到山西以后,在涉县和辉县两胜两场,结果到了武安,他手下七八千人竟然被叛军给全歼灭,这也许也是名将的风采吧,有胜有败才是大丈夫。对于左良玉的到来,曹文诏是非常激动的,他在崇祯六年(1633年)的二月,开始攻击,他的兵力还是三千人,在霍州曹文诏杀了叛军的上天龙,在盂县杀了叛军的混世王。曹文诏实在太过生猛,凡是跟他作战的叛军,没有能撑得过一天的。为了击败紫金梁,曹文诏率军拼命斩杀叛军,最后把紫金梁给追着跑去了河南,好不容易跑到河南的济源,紫金梁竟然病死了,对于这些叛军来说,他的死法也算是得到了善终。崇祯六年的五月,由于紫金梁的死宣告了叛军的这次联盟失败。

      此时,洪承畴在陕西,曹文诏在山西,叛军都消停下来了,只有河南的怀庆,那里地理环境适合藏匿,所以叛军都跑到了这里,到崇祯六年的六月,在这里的叛军已经有十几万人了,就这种情况下,左良玉来到了河南。这一次左良玉拥有了一支不一样的军队,他们是昌平兵,在京城附近,好招也好养活。左良玉带着他们的昌平兵追着叛军到处跑,到崇祯六年的九月,他们被赶到了河南的武安。叛军决定跟左良玉拼死决战,叛军人多,跑只能丢掉性命,不如拼死一搏,说不定还有活下来的可能性呢。按照崇祯的统一部署,山西总兵曹文诏、京营总兵王朴、总兵汤九州以及河南本地军队于九月底抵达武安,将叛军进行了合围。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变故,此次合围必定会将叛军一网打尽,然而可能是叛军命不该绝,在这个关键时候,曹文诏竟然被调离去大同任总兵了。为啥,因为皇太极又要来骚扰了,他这次的目的地是大同。

      面对如此险境,也只有曹文诏能坚守,当时皇太极攻势极猛,仅一个月的时间,大同防线就被全面击破,虽然曹文诏手里有两万多人,但是主力只有一千多人的关宁铁骑,崇祯立即调吴襄率关宁铁骑主力来参与会战,到崇祯七年(1634年),皇太极没有攻下大同,撤兵了,而曹文诏虽然拼死保住了大同,但是毕竟搞得实在太狼狈,落得个戴罪立功的下场已经算是崇祯法外施恩了。然而也正是由于皇太极的进攻,曹文诏的离开,让他们对叛军的合围失败,给了叛军得以生还的机会,这个代价也确实够大的。不过话说回来,这就是历史,很多事情的发展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标准的,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8 15: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八章:突围(事实告诉我们,那个包围圈相当结实,众位头领人多势众,从九月被围时起,就开始突围,突了两个月,也没突出去。)

      上面已经讲到对于叛军的合围已经完成,从九月到十一月,叛军的每一次突围都失败了,无奈之下,他们又一次选择了投降。当然前面也讲过,投降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轻车熟路,一旦投降得逞,他们是立马翻脸倒戈,投降不过是为了活命,命活了,该反叛还得要继续反叛的。他们这次投降的目标选择了京城来的王朴,因为只有王朴单纯,不了解叛军的假投降把戏。于是在崇祯六年(1634年)十一月十八日,叛军代表找到王朴,给他送了钱,然后王朴决定受降。尽管王朴也做了准备,以防叛军反悔,然而就在王朴受降后的二十四日,十余万叛军突破了王朴的防线,冲出了包围圈。崇祯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下令处罚王朴,严令各部追击叛军。十二月三日,左良玉就追了上来。

      面对在河南遍地开花的叛军,左良玉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将河南境内的叛军给收拾了,当然叛军的首领们跑了,他们不得已跑到了湖广的郧(yún)阳,山区,这里比较适合隐蔽,也适合抢劫,所有高迎祥和李自成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过得还算不错。叛军的日子过得不错,那么大明朝就该受不了叛军的折腾了,于是崇祯七年,崇祯下令设置了一个新职位,也就是明朝有史以来最大的官五省总督就此诞生。五省总督的权力有多大呢?包括山西、陕西、河南、湖广和四川,只要是有叛军出没的地方,都归这个五省总督管。这么大权力的官位,崇祯给了陈奇瑜。当时陈奇瑜是陕西的右参政,为啥给了他呢?因为这个人有一种独特的本领----统筹,是个近似猛人的猛人。在崇祯五年的时候,在陈奇瑜的防区有三万叛军,陈奇瑜用了一年的时间,将三万叛军全部消灭,当时他的手下只有两千人。就因为崇祯看到陈奇瑜的本事,所以他才决定将如此重任交付给他。

      陈奇瑜果然不负重望,他在崇祯七年(1634年)二月上任,干了四个月,打了二十三仗,全部获胜。而且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打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所有人都杀光,跟洪承畴一样。为了达到杀光的目的,陈奇瑜决定要把所有的叛军都赶进位于陕西西南部的车厢峡,这里长几十里,易攻难守,而且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陈奇瑜做到了,他把李自成和张献忠带领的几万叛军都赶了进去,打了十几天,叛军如果不再次选择投降,必定全军覆没。于是叛军再一次选择了行贿,因为陈奇瑜不接受,所以他们选择了贿赂陈奇瑜的手下。陈奇瑜这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他只会参谋不会决断,在手下人的劝说下,陈奇瑜决定受降,可想而知,对于投降只是为了活命的工具的叛军来说,一旦离开了包围圈,继续反叛那是必须的。崇祯再一次震怒了,陈奇瑜最终罢官了事。但是叛军却不会了事,到崇祯八年(1635年)的时候,中原和西北全乱了,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山西烽烟四起,无奈之下,崇祯只能再次派出洪承畴接任五省总督。

      洪承畴立即开始了围剿,几个月后,叛军被再次赶到了河南,此时的叛军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十万之多。为了彻底肃清叛军,崇祯调集了近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全国的精锐部队都来了,面对官军的追击,叛军节节败退。崇祯八年他们被赶到了洛阳附近,在河南的荥阳,叛军开了个会,史称“荥阳大会”。这次大会,李自成提出的攻打大明的都城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这个都城不是北京,也不是南京而是凤阳。他们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了各自的进攻路线。他们兵分三路,一路往山西,一路往湖广,一路往凤阳,去凤阳的正好是张献忠、高迎祥和李自成。

      凤阳根本没有城墙,叛军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进了城,然后朱元璋的祖坟就倒了大霉。崇祯八年(1635年)十月二十八日,崇祯下罪己诏。崇祯这是为了安抚洪承畴和左良玉,所以虽然祖坟被刨,他还得用他们。对此洪承畴和左良玉都很清楚,只能拼命追杀叛军才能报答崇祯皇帝的厚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9 15: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九章:一个文雅的人(对大多数人而言,卢象昇是个很陌生的名字,但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知名的名字,而在高迎祥、李自成的嘴里,这人有个专用称呼,卢阎王。)

      为了让崇祯皇帝能痛快些,曹文诏于崇祯八年(1635年)六月奉命出发去追击叛军,当时曹文诏手下有三千人,而叛军有十几万之多。曹文诏还是以前对付叛军的方法,率军一口气追了几百里,杀叛军数千人。叛军被追着跑,跑着跑着他们就不跑了,为啥,就那么三千人,他们一合计,不跑了,直接回头跟曹文诏死拼算了。而曹文诏呢,追得过快,手下只有一千人一下子冲进了叛军的包围圈里,这就麻烦了。当时包围曹文诏的叛军有三万人,曹文诏只能是插翅难逃了,最后曹文诏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自尽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勇敢的,他也是一个值得后人敬仰的人。对于曹文诏的死,崇祯很难过,追封曹文诏为太子太保。

      曹文诏死了,叛军还有几十万人在折腾呢,于是崇祯又派出了一个猛人,这应该是第四位猛人了。这位猛人就是卢象昇,崇祯给了他一个更猛的职位----五省总理,管江北、河南、湖广、四川和山东。当时洪承畴管了五省,督师西北,现在卢象昇也管了五省,督师东南。

      卢象昇,字建斗,江苏宜兴人,此人长得很白,手很黑。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在户部当了个主事。没过两年,提升为员外郎,三年后升为知府。崇祯二年的时候,皇太极打到了北京城下,北京告急,卢象昇也来到北京城下,他不是奉召而来,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来保护北京的安危。卢象昇在北京城外呆了一个月的时间,他见证了袁崇焕的命运,为此,他在心里做了一个关键性的抉择。鉴于卢象昇的尽职尽责,崇祯三年,他被提升为参政。他训练了属于自己的军队,天雄兵,这些人都是来自大名和广平当地的,而且都是同学、同乡、兄弟、父子这样的关系,所以这些兵打起仗来那是都要拼命的。卢象昇每次做战都身先士卒,跟士兵绝对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样的将领带的兵,那绝对都是战斗力极强的,所以在当时,天雄兵就是叛军的克星。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卢象昇手下的全部精兵只有五万人,而叛军随便拉出来都有好几万人,怎么打?卢象昇很明白,这些叛军的战斗力并不强,主要是要抓住他们的首领,剩下的就好办了。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最有战斗力的就是高迎祥的部队。为了能战胜明朝最大的叛军首领,卢象昇向崇祯要来了祖宽和他手下的三千关宁铁骑。祖宽还带着左良玉,这也是强强联合的部队,他们跟高迎祥、张献忠和李自成几次交手,打的叛军又是四处溃逃。终于在汝阳大败高迎祥。

      自崇祯八年五月至十一月,卢象昇率领着绝对劣势的兵力,先后跟叛军进行了十余战,每战必胜,斩杀叛军总计三万余人,彻底扭转了战略局势。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家都没有再战,因为到年底了,不管是谁,都想好好活着,好好过个年,过完年,再继续算账,这才是大丈夫的本色。

      看到这里,我也跟着长长出了口气,这个年,崇祯皇帝应该能过得稍微踏实一些了,毕竟年前的局势,对于叛军来说是受到了重伤,而明军呢,士气正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2 16: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回老家了,暂停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2 16: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过完了,继续静心读书,《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十章:孙传庭(孙传庭很干脆,他不要钱,只要政策,自己筹饷,自己干活,朝廷别管,反正好了是你的,干不好我也跑不掉。)

      上面已经提到,年底了,叛军和官军都要过年,大家停战休息了一个月后,最早开始行动的是卢象昇,他召集部署开会,制定作战计划。而高迎祥呢,他无须开会,就一个字,打。因为高迎祥是草寇,他没有文化,所以他的举动是不按常规出牌的,于是高迎祥攻击的对象是卢象昇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一开始高迎祥会合了张献忠,他们先打庐州,没有攻下来,撤走了,去攻击和州,攻陷。接下来他们开始攻击江浦,江浦距离南京只有几十公里。朝廷大为震惊,南京兵部尚书立即调集重兵,对高迎祥进行反击,经过几天的激战,高迎祥退出了江浦,然后他集结了几十万人,开始攻打滁州。这条路线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因为当年朱元璋就是这样攻下南京的。只可惜,历史虽然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却很难能被惊人地复制。高迎祥的思路是准确的,只是他现在所面对的官军和当年朱元璋所面对的官军却是截然相反的,这就注定了战争的胜负之分。几天后卢象昇率领援军赶到,他们在城东五里桥进行了会战。战争上午开始,下午结束,结束的时候,滁州城外的河流都被高迎祥手下士兵的尸体给填满了。高迎祥历经七年的光辉业绩,在此一败涂地。无奈之下,高迎祥带着残兵败将钻进了郧阳山区。

      就在大军准备继续将高迎祥赶尽杀绝的时候,辽东的皇太极于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在沈阳建都,定国号为清,定年号为崇德。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笑,都是崇字辈的皇帝。六月,清军发起了进攻,这次的规模很大,有十万人之多,统兵将领是清军第一猛将阿济格。他的进攻路线选择的是喜峰口,只用了半个月,他们就打到了顺义(就是现在的北京顺义区),够吓人的吧!阿济格知道北京城是很难进去的,所以他选择了围着北京跑圈,他从顺义跑到了怀柔,又从怀柔跑到了密云,顺道还去了趟西山。他的这次入侵共攻克城池十二座,抢劫了数十万人口,还有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

      这对于明朝来说,实在是欺人太甚了,于是崇祯下令调卢象昇去辽东,现在的大明朝是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卢象昇一走,对于高迎祥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因为当时的四大猛人死的死,走的走,来不了的来不了,高迎祥可谓天下无敌了。就在高迎祥得意洋洋的时候,明朝的第五个猛人出场了,此人就是孙传庭。

      孙传庭,字伯雅,山西代州人(今山西代县),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在他出场迎战高迎祥之前,孙传庭从未带过兵打过仗,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他的主要工作是人事干部。因为看不惯魏忠贤,孙传庭辞官回家过,等魏忠贤倒台后,他才主动回京要求复职。这人也确实比较奇怪,但是冲着他看不惯魏忠贤,就说明此人是个正义之士。在国家危难之时,孙传庭毅然决然地担起了为国扫寇的大任。当时崇祯非常欣赏孙传庭的勇敢和担当,他给了孙传庭六万两白银作为军费,这就是孙传庭的所有家当。孙传庭带着这六万两白银来到了陕西,在这里他要痛击高迎祥的几十万叛军,接下来的内容一定非常精彩,明天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16: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十一章:奇迹(高迎祥被捕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崇祯皇帝没信,不是不信,是不敢信,等人到了面前,才信。)

      非常巧合,当孙传庭来到陕西的时候,高迎祥也来了,因为当时陕西的洪承畴正在跟李自成对抗,对于高迎祥来说,陕西应该是个比较好混的地方,所以他选择了陕西,而要进入陕西,汉中是必经之路,在汉中,高迎祥跟孙传庭不期而遇。当时孙传庭是没有什么名气的,不过是一介书生而已!只可惜孙传庭的万把人愣是把高迎祥给拦住了,孙传庭所率领的这万把人在历史上有一个专门的称号----秦兵,而从战斗力上来讲,秦兵是排第二位的,仅次于关宁铁骑,知道厉害了吧!秦兵的主力来自陕西榆林,据说这里只有士兵没有百姓,他们的个性非常独特,进攻时,就算只有一个人,都敢冲锋,而撤退时,即便只剩下一个人,也绝不投降。当时孙传庭手下的兵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当高迎祥遇到孙传庭的时候,高迎祥攻了几次,损失了上千人,没有任何进展。高迎祥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小路绕开汉中,直逼西安,如果能成功,则能一举攻克西安,占领整个陕西。高迎祥选择的这条小路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子午谷,就是当年诸葛亮和魏延争执的进攻路线。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高迎祥的部队冲入了子午谷,由于道路狭窄,又赶上天降大雨,高迎祥的几万大军走了好几天,才走了一半的路程。七月十六日,高迎祥的部队到达了黑水峪,只要走出黑水峪,高迎祥就将胜利在望了,只可惜,在这里,高迎祥看到了已经在此等了他半个月之久的孙传庭。这就是孙传庭的敏锐军事嗅觉,在看到高迎祥撤离汉中的时候,孙传庭就料定高迎祥要兵出子午谷,当时高迎祥手下有五万人之多,孙传庭的手下也有两万人左右,此刻正是狭路相逢,双方以死相拼,激战了四天,最后以高迎祥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崇祯九年七月二十日,高迎祥在山洞中被俘,在处死高迎祥的那一刻,崇祯皇帝才相信这个事实,高迎祥被孙传庭给剿灭了,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

      高迎祥死了,他的残部投奔了李自成,而且闯王的称号也有了新的归属,那就是连兵带号都成了李自成的,可以说高迎祥的死,对李自成来说,那是大赚特赚了一把。另外还有一支部队,就是张献忠的,他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大。崇祯九年对于叛军和官军来说,都是个不利的流年。

      崇祯九年,阿济格大军在北京城外实施了一圈的抢劫,最紧张的竟然是时任兵部尚书的张凤翼,为啥,因为清军来犯,倒霉的肯定是兵部尚书,一看眼下的局面实在难逃其咎,张凤翼主动请战去了前线,他不是去前线拼命的,相反他每天只干一件事,吃毒药,而且是慢性毒药,等到清军退兵他的药性也发作了,死在了前线上。鉴于职位之需,崇祯想起了当年要代父受罚的杨嗣昌,于是崇祯找来了杨嗣昌。杨嗣昌的计划是要先解决内部矛盾,再解决清军入侵的问题,要解决内部矛盾,需在全国设置十个战区,四个主要,六个次要,只要发现叛军,各地要联合围剿。就当时的境况而言,也只有杨嗣昌能拯救危局了。

      崇祯登基以来,干过很多事,平乱、抗金、整顿,忙得是不亦乐乎。而朝廷的首辅上台后,却是互相诋毁。崇祯年间的朝廷是比较混账的,而带头混账的就是温体仁。在工作中,温体仁反应敏捷,很有能力。在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收贿赂,跟同事相处,也很和善,他的最大弱点就是整人,而且是一整到底,直到整死为止。温体仁为了个人的进步,他先是坑了钱龙锡,再坑了周延儒,最后坑了文震孟,他坑了所有挡他路或是可能挡他路的人,为了自己的安稳,他要一坑到底。不管是外敌当前,还是叛军不断,温体仁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他的坑人工作。直到他等来了他的敌人,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太监。崇祯十年,温体仁又想起了被他赶回家去的钱谦益,于是派人找到了在当地当师爷的张汉儒,写状子告钱谦益,有五十八条罪状之多。一开始钱谦益还不以为然,因为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百姓,皇帝不会理会自己的这些莫须有的罪状的,但是,当钱谦益被抓进京城后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的罪名已经被崇祯给认可并进行了批示,接下来自己就等着开刀问斩了。于是钱谦益开始了活动,最终靠着他的东林党势力、老师孙承宗的名望还是太监曹化淳的帮忙,终于在最后关头整倒了温体仁。曹化淳曾经是王安的亲信,现在又跟东厂提督太监王之心关系密切,最主要的还是温体仁做事太过决绝,算是触犯了众怒。他们都知道崇祯皇帝最忌讳结党,所以他们整治温体仁的最大罪状就是温体仁也是有门派的,尽管这个门派比较小,小也是门派,也将不能容于崇祯的忌讳所在。就这样,明代最后一位权奸就此落马,因为明代的气数也将尽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15: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十二章:天才的计划(客观地讲,这是个比较阴险的想法,以至于后来很多人认为,如果照这个想法办了,天下就消停了。)

      温体仁下台后,受益最大的人应该是杨嗣昌了,不久之后,杨嗣昌入内阁,要实现他的天才计划,十面张网,增兵十万。要想实现如此强大的计划,必须要向百姓要钱才行,于是无奈之下的崇祯只能同意了杨嗣昌的要求,同时杨嗣昌还推荐了熊文灿来一起干。只不过熊文灿此人并没有啥能力,酒桌上的豪言壮语竟然也能被信以为真,另外还有一个功劳那是有目共睹的,就是熊文灿招降了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平定了福建沿海的海盗,也是他能得以提升的资本。不管后世如何评价此人,但在当时,熊文灿的忠君报国之情是深深地打动了崇祯,于是在崇祯十年(1637年)十月,熊文灿到湖广上任了。对于熊总督来说,他的辖区里有张献忠和刘国能两股民军,打是打不过的,熊总督决定招抚他们。要招抚得让民军知道才行,于是熊总督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通知,说来也实在是阴差阳错,当时因为朝廷对民军的围剿之势非常猛,民军们已经很难混日子,正巧熊总督要招抚,那还不先为自己的后路着想,于是张献忠和刘国能双双来降,只是张献忠的投降依旧是假的,而刘国能的投降却是真的。崇祯十年的十一月,刘国能率五六万大军向仅有一万人的熊文灿投降了。一看刘国能率先投降,张献忠有点着急了,也赶快向熊文灿投降,当时张献忠手下有七八万人之多。崇祯一听到如此的利好消息,对熊总督更是大加赞赏,信任有加。

      当时一听到张献忠要投降,高兴的不只是崇祯,杨嗣昌也很高兴,他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让张献忠投降前要去打李自成。此时的李自成被洪承畴和孙传庭给追得差不多已经陷入了绝境之中。李自成和他的手下只剩下了十八个人,他逃到了商洛山里,至此,西北的民变总算是基本上平息下来了。就在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的时候,皇太极也没闲着,他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兵分两路,越过长城,对大明朝再次发动了猛攻。这一次,皇太极放弃了关宁防线,直奔密云而来,没过多久,清军就突破了长城防线,打到了距离北京只有一两天时间的密云。京城里震惊,但是崇祯不但不震惊也不惊慌,因为六个月前,皇太极已经把他要进攻的消息告诉了崇祯,什么叫肆无忌惮,这就是肆无忌惮。

      知道皇太极要进攻的消息,杨嗣昌跟崇祯已经想好了对付皇太极的办法,因为当时民军很凶,所以必须要先稳住皇太极,跟皇太极和谈,然后专心对付民军,等收拾完民军后再集中一切兵力来对付皇太极,计划是完美的,也是绝对可行的,只是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导致一切美好的幻想都将最终破灭。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崇祯、杨嗣昌和太监高起潜三个人,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杨嗣昌找来一个算命的先生,跑到皇太极那里去说崇祯要跟皇太极和谈,这对皇太极来说,应该比较喜欢,如果能通过和谈讨到便宜岂不是省心省力,不过皇太极也表示,一旦和谈不成功,他会在秋天打过来。

      和谈的消息一传出,六部的官员都大骂杨嗣昌,其中最厉害的人物就是黄道周了。虽然崇祯下令将黄道周给连降六级,整到外地去了,但是和谈的机会也就此断送了。其实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和谈是对大明朝最好的解救办法,皇太极无非是要些东西,而现在和谈无望,只能是刀兵相见了。

      这里需要好好说一下黄道周这个人,他当时不让杨嗣昌去跟皇太极和谈是有他自己的主张的。当清军入关后,黄道周在家里找来了自己的老乡、同学和学生,组织了一千多人,他们都是百姓,这支部队的武器是锄头和扁担,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扁担军”,而黄道周的妻子也召集了很多妇女,她们随同“扁担军”出征,被称为“夫人军”。他们的动机是纯正的,他们的方式却是残酷的,因为他们跟清军相遇后全军覆没,虽然生命可以丢,但是气节不能丢。正如黄道周的遗书所写: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他们的行为看似是以卵击石,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绝不妥协绝不屈辱地活着。在人的一生中,精神确实是至高无上的,尽管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有天壤之别,但是信念和动力却是不容质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5: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十三章:选择(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在绝境之中,真诚,无条件信任另一个人,而那个人终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明朝和皇太极的和谈没有进行,于是皇太极带着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托来了,只用了三天,就打到了密云,京城再次告急。崇祯把祖大寿、孙传庭和刘泽清都给调来了,同时他任命卢象昇为总指挥,全面负责对抗皇太极的进犯,崇祯十一年(1638年),卢象昇赴京上任。

      此次卢象昇的上任,就跟九年前他率军保卫京城一样,他是抱定了以死相报的决心,他也用实际行动,向崇祯和大明的百姓再次展示了气节究竟是什么。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孙承宗在高阳失陷被俘后自尽而死,他也用生命和勇气向皇太极展示了大明臣子的骨气和决心,誓死保家卫国,绝不投降。当知道孙承宗自尽的消息后,举国悲痛,这也更坚定了卢象昇的以死报国的决心。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卢象昇率领五千敢死之士在锯鹿跟清军主力遭遇,所属部下几无生还,卢象昇死时年仅四十岁。他虽率军于乱世之中,却从不扰民,不贪污,廉洁自律,从不妥协,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至死不渝。

      跟以前一样,清军这次进攻的目的还是抢劫,抢完东西就回去了,至少在当时,清军还没有能力把大明王朝给灭了。对于大明朝来说,情况就比较惨了,卢象昇死了,孙传庭和洪承畴都到了辽东,对于当时已经投降的张献忠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重新起兵的机会,于是,民军再起,大明又陷入了危机之中。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在崇祯收拾清军进犯的残局时,张献忠再次反叛,攻占了谷城,随后罗汝才响应张献忠,两人联手一起反了。其中最难受的就是熊文灿了,靠着忽悠暂时招抚了张献忠,现在张献忠一反,只能靠左良玉来镇压。结果左良玉被张献忠和罗汝才给击败,并把自己的官印给丢了。一个月后,崇祯下令免去熊文灿的职务,将其逮捕入狱,一年后斩首了。接替熊文灿的人只能是杨嗣昌了,崇祯十二年九月,杨嗣昌出征,十月到达襄阳。除了处分各级将领外,竟然给了左良玉一个平贼将军印,简直让左良玉受宠若惊,原本他也是要受到重罚的,结果不但没罚,反而委以重任,这就是崇祯的聪明之处,因为当时的情形下,只有左良玉可堪重用。于是受宠若惊的左良玉,跟着杨嗣昌玩起了真格的,拼命追杀张献忠,终于在四川截住了张献忠。短短一天之内,张献忠一败涂地,死伤近万人,战争的结果让杨嗣昌非常高兴,命令左良玉继续追击,希望能彻底消灭张献忠。

      然而大好形势下的左良玉追了十几天,竟然把张献忠给追丢了。不管是不是真实的原因,左良玉放了张献忠一马似乎比较成立,因为有张献忠折腾着,左良玉就能平安无事,这对于左良玉来说,无疑是个绝好的出路,当然这样一来,杨嗣昌就倒霉了,他追着张献忠跑了大半年,依旧一无所获。终于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十二月,一直跟着张献忠转圈的杨嗣昌得到报告,张献忠失踪了。张献忠去了哪里呢?原来张献忠去了襄阳,他使奸计让手下的士兵扮成杨嗣昌的传令兵,混入襄阳,然后里应外合攻下了杨嗣昌的大本营----襄阳。在这里,他杀了襄王朱翊铭,此人是万历的兄弟辈人,崇祯应该称呼其为爷爷的。

      襄王被杀,对杨嗣昌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非常愧疚,对不起崇祯皇帝对他的信任,连崇祯的爷爷都没能保护好,杨嗣昌原本已经疾病缠身了,再加上心情郁结,没过几天,杨嗣昌就死了。不管杨嗣昌的作为如何被世人所不齿,但是他在大明陷入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为了报答崇祯的信任,用生命作为回报,他没有辜负崇祯的信任,死得其所。其实看到杨嗣昌的死,我的心情还是很沉重的。杨嗣昌或许没有惊世骇俗的才华,但是他的忠贞和勇气还是值得后世牢记的,或许是他生不逢时,或许是历史的发展必然,他的死,连同他的故事都已经随风而去了,但是历史总在提醒我们,所有的过往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7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8-2-28 10:43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十四章:没有选择(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杨嗣昌的死让崇祯皇帝非常悲痛,人活到这个份上,杨嗣昌值了。能让皇帝悲痛的人,确实不是一般人。

      崇祯十三年(1640年),就在崇祯忙着跟张献忠死磕的时候,皇太极再次出兵,这一次他的目标是锦州。实践再次证明,孙承宗的才华确实举世无双,他设计的这条关宁防线,一直在折磨着皇太极,他本人都已经死了,皇太极依旧无法攻克。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了,皇太极于崇祯十三年的四月调集他的所有兵力,对锦州发起了总攻,守锦州的是祖大寿。

      皇太极此次的攻势实在太过凶猛,祖大寿向崇祯求救,于是崇祯十三年五月,崇祯派洪承畴出兵相救,这是大明的最后壁垒,要不惜一切代价挡住皇太极。洪承畴的到来让皇太极着实吃了一惊,没想到明朝这么快就派来了援军,而且人数有十三万之多,于是皇太极下令继续围困锦州,但是不能主动出击。洪承畴也没打算硬拼,就这样从崇祯十三年(1640年)五月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双方对峙了一年。而祖大寿呢,那是非常的顽强,之前他跟崇祯说能守八个月,实际上他坚守了两年之久。

      洪承畴跟皇太极对峙了一年后,洪承畴突然向松山挺进,皇太极措手不及,被洪承畴的十万大军给打败。当时清军的指挥官是多尔衮,皇太极知道后,集结兵力,双方在松山亮出底牌,此时清军总兵力有十二万,洪承畴的兵力有十三万。其实当时双方的兵力差不多,但是能打仗的将领就是天壤之别了,清军的将领都很能打,而洪承畴手下的将领能打的却没有几个,如果双方展开激战的话,明军肯定会一败涂地。洪承畴很明白敌我作战能力的差别,于是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畴突然发动攻击,明军率先抢占了制高点乳峰山,只可惜洪承畴只带了三天的军粮,结果被皇太极围困住了。当时洪承畴是这样的打算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只可惜他的对手是皇太极,在被围困后,洪承畴试着突围过,但是士兵们不给力,结果全军溃败,损失五万人之多。临危不乱是洪承畴是风格,他们占据着松山城,准备伺机撤退,结果被皇太极继续围困。洪承畴派兵向崇祯求救,无奈能打仗的都被洪承畴给带来了,京城已经无兵无将可派,洪承畴苦苦支撑了半年之久,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将夏承德打开了城门投降清军,二月十九日洪承畴被俘。几个月后祖大寿也投降了清军,这次是真的无路可走,只能投降了。

      至此,自崇祯十三年(1641年)至崇祯十五年(1643年),明军和清军在松山、锦州一带的会战以明军的失败而告终,史称“松锦大战”,除宁远外,辽东全境陷落,从此后,明军在关外已无地可战了。

      对于洪承畴的被俘,崇祯是非常悲痛了,因为崇祯以为洪承畴一定会被屠杀,但是崇祯错了,洪承畴最后还是投降了清军,并为清军做了很大的贡献,对于洪承畴此人,尽管历史上的评价也算是比较公正的,但我个人还是很不欣赏的。虽然有太多的先例,什么良臣择主而事,但是那些为了自己的信念和忠君而死的士大夫们,对于他们又该如何评价呢?他们傻?宁死不屈。其实那些投降的人才是软骨头,他们的作为才是可耻的。

      再说说崇祯皇帝,他登基十四年来,可谓饱经忧患,国家事情很多,灾荒也很多,这一次朝会上,崇祯嚎啕大哭,大臣们纷纷安慰崇祯皇帝,这不是崇祯的错,而是大明的气数已尽,崇祯已经尽力了,确实,崇祯皇帝自登基以来,其勤奋程度不亚于朱元璋,但是任凭崇祯如何卖力,他依旧无法挽救大明王朝,大明王朝正朝着他的气数前进,而且是一刻也不停息。因为此时的大明,外有皇太极的屡屡进犯,内有民军的一变再变。而现在最要命的李自成正在前进的征途上,一年后,他进入了陕西,击败了孙传庭,占领了西安,而此时的明军已再无还手之力。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集结了所有的兵力,向北京城进发。在李自成出发前,他发出了一道檄文,文中有这样八个字: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李自成从陕西出发,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到了北京。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军队到达了西直门,然后开始攻城。守城的人根本没有抵抗的,全部打开城门投降了李自成。外城失陷,第二天,内城也失陷了。

      崇祯十六年(1643年)三月十九日夜,崇祯处理完了后事,他登上了煤山,也就是今天的景山,陪着他的只有一个叫王承恩的太监。崇祯留下了最后的遗言: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就这样结束了他苦难的一生,回首他的来时路,是何其幸甚,然后,当他走上那个万人瞩目的宝座时,一切似乎都已注定,万人敬仰的背后是无尽的孤独和无奈。鞠躬尽瘁,无力回天,死而后已,仅此而已!嗟夫,明朝,哀哉,崇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15: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第十五章:结束了(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崇祯皇帝死了,大明王朝灭亡了,九本书写就的《明朝那些事儿》也该就此打住,但是作者却在这里又用一个章回的故事来给我们做个最后的了断,我很好奇,接下来作者要写什么内容什么故事,还能跟明朝剪不断理还乱呢?等往下一看,我才想起来,是啊,对于我们有那么大吸引力的《徐霞客游记》也是明朝的精品啊,怎么能不写出来呢。

      正如作者所写的,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中,提到了权力、希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热情、刚强、软弱、气节、度量、孤独、残暴、宽恕、忍耐、邪恶、正义、真理、坚持、妥协、善良、忠诚等等,确实已经足够我们回味、反思和借鉴了。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徐宏祖,万历十五年出生,他的祖上是徐经。徐宏祖的家境不错,他不想考试,不想出人头地,不想青史留名,他只想玩,可惜他实现了他的玩的梦想,却在冥冥之中,青史留名,至今还是我的梦想呢。

      二十岁的徐宏祖穿着布衣,独自一人,游历天下二十余年,他去过湖广、四川、辽东、西北,大明当时的十三省,他全部走遍了。他爬过泰山、华山、嵩山、衡山、终南山、峨眉山等等,黄河、长江、洞庭湖、鄱阳湖、金沙江、汉江等等,几乎所有的江河湖泊他都游历过,在他的游历途中,他曾三次遭遇强盗数次在大山中迷路,数次断粮,几经饿死。在游历中,他开始记笔记,把每天的经历都写了下来。崇祯九年(1636年)五十岁的徐宏祖再次出游,静闻和尚找到了他,要跟他结伴同游,静闻曾刺破手指,用血写过一本《法华经》。静闻在南京,他要去云南的鸡足山,朝拜迦叶寺的菩萨。他们两人一起出发,到广西的时候,静闻圆寂了。为了兑现对静闻的承诺,徐宏祖带着静闻的骨灰翻越了广西的十万大山,然后进入了四川,越过峨眉山,沿着岷江到达了甘孜松潘,然后渡过金沙江、澜沧江,经过丽江、西双版纳,到达了鸡足山,完成了静闻的遗愿。

      接下来,徐宏祖离开了鸡足山,翻越了昆仑山,进入藏区,游历几个月后他踏上了归途,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病辞世,年五十四岁。他所留下的笔记据说共计两百万字之多,可惜没有保留下来,剩余的部分大约几十万字,被后人编成了《徐霞客游记》保留至今。这本书里,记载了中华民族山川的详细情况,涉及地理、水利、地貌等等,被誉为十七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理应受到后世的敬仰和爱戴。

      也许当时徐宏祖之所以选择走这样的一条人生路,是因为他尊崇内心的召唤,这种感应是没有任何理由的。就像一个王朝的开元到灭亡,也是没有任何理由的,这就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这就是一种过程,一种发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追求,去寻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16: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九部的后记部分,看完了也就看完了,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加油!

      文后的附录很有必要重温一遍,关于帝国的气数。

      夏(约471年):约前2146--1675年。

      商(约646年):约前16765--1029年。

      周(514年):西周----约前1029--771年;东周----前770--256年。

      秦(14年):前221--207年。

      汉:西汉(231年)----前206--公元25年;东汉(195年)----25--220年。

      三国:魏(45年)----220--265年;蜀(42年)----221--263年;吴(58年)----222--280年。

      西晋(52年):265--317年。

      东晋十六国:东晋(103年)----317--420年;十六国(135年)----304--439年。

      南朝:宋(59年)----420--479年;齐(23年)----479--502年;梁(55年)----502--557年;陈(32年)----557--589年。

      北朝:北魏(148年)----386--534年;东魏(16年)----534--550年;北齐(27年)----550--577年;西魏(22年)----535--557年;北周(24年)----557--581年。

      隋(37年):581--618年。

      唐(289年):618--907年。

      五代十国:后梁(16年)----907--923年;后唐(13年)----923--936年;后晋(10年)----936--946年;后汉(3年)----947--950年;后周(9年)----951--960年;十国(77年)----902--979年。

      宋:北宋(167年)----960--1127年;南宋(152年)----1127--1279年。

      辽(218年):907--1125年。

      西夏(189年):1038--1227年。

      金(119年):1115--1234年。

      元(162年):1206--1368年。

      明(276年):1368--1644年。

      朱由检大事记,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再看一遍吧!

      1610(万历三十八年)年:1岁,出生,为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

      1622(天启二年)年:13岁,被册封为信王。

      1627(天启七年)年:18岁,于皇极殿即皇帝位,以次年为崇祯元年,同年将魏忠贤贬至凤阳皇陵司香。

      1628(崇祯元年)年:19岁,召见廷臣及督师袁崇焕,议平辽事宜。

      1630(崇祯三年)年:21岁,命磔(zhé)袁崇焕于市。

      1632(崇祯五年)年:23岁,西濠大捷。

      1633(崇祯六年)年:24岁,命曹文诏节制秦晋诸将。

      1634(崇祯七年)年:25岁,命陈奇瑜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擢卢象昇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五省军务,兼湖广巡抚。农民军袭陷凤阳,焚毁皇陵,下罪己诏。

      1635(崇祯八年)年:26岁,后金兵破长城关隘直逼京师。

      1636(崇祯九年)年:27岁,命卢象昇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皇太极称帝。

      1637(崇祯十年)年:28岁,下旨起复杨嗣昌为兵部尚书。皇太极率军入朝,朝鲜降清。

      1639(崇祯十二年)年:30岁,命杨嗣昌督师。

      1641(崇祯十四年)年:32岁,李自成兵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张献忠兵陷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杨嗣昌病殁于沙市徐家园。

      1642(崇祯十五年)年:33岁,松山陷落,洪承畴祖大寿降清。

      1643(崇祯十六年)年:34岁,李自成号大顺于襄阳。张献忠号大西于武昌。孙传庭战殁于潼关。

      1644(崇祯十七年)年:35岁,正月,李自成称王于长安,改国号大顺,改年号永昌。三月十一日,下罪己诏。三月十九日,自缢于煤山寿星亭,司礼监太监王承恩随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16: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8-3-1 16:09 编辑

        当看完上面所写的这些内容后,我忽然觉得,《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我似乎才刚刚开始读,里面的内容铺天盖地而来,我有些应接不暇的感受了。纵观整个大明王朝,似乎从朱元璋的起兵一下子就看到了朱由检自尽,真的是帝国的气数使然?就这么简单?那些抗争、鲜血、正义、邪恶都随着气数的告终而灰飞烟灭了?就像蓝天和白云若即若离又如影随形?就像太阳和月亮,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

      这套书看得时间比较长,等到全部看完的时候,竟然有了一种很释然的感受,历史的发展带来的是进步和不舍,当年我在历史书中所学到的那些年代和事件的记忆已经早已模糊不清了,而现在能如此轻松地跟着作者的笔端走过,岁月的变迁,人事的升华,确实都已随风而去,留下的是怀念、敬仰、痛恨还是无奈,都已不再重要,这只是关于明朝的点点滴滴,让我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了一种新的认知,新的期待。有时间再找些史料来好好品读下,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生无悔。

      今天是2018年的3月1日,为这个帖子画上一个句号,希望以后能有用得上的机会,则心足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3 08: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09:50 , Processed in 0.16041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