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emppp

[【读书进行时】] 园地重生,2017年读书小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22: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一章:帝王的抉择(今天的北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永乐大典》外,朱棣所做的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迁都了,为啥要迁都呢?这里的原因还真不少。

      永乐元年三月,蒙古军队进攻辽东,大肆抢掠了一通,当地的都指挥沈永是个无能之辈,他既无法抵御,又没有及时向上级汇报,朱棣知道后非常恼火,立刻杀掉了沈永。其实当时北方的防御体系被朱棣自己给破坏了,靖难的结果是北方的防御等同虚设,兵力都被朱棣用来靖难了。这算是军事政治形势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迁都。

      朱棣虽然出生在南京,但是他在二十一岁时候就去了北平,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他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北方化了。这算是生活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迁都。

      既然选择了迁都,那就需要做好迁都的准备,最主要的一个必需品那就是粮食,当时的北平附近并不是主要的产粮区,南方的粮食要运到北方在当时可是极为困难的,交通不便啊,这需要解决的就是河运又称漕运。修整河道那是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的,在朱棣时代,这确实也不是大问题了,因为经过洪武年间的长期恢复,又加上朱棣的正确治国方略,明朝已经有这个经济实力了,朱棣时代已经是明朝的盛世了。永乐九年,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保证河道的畅通。宋礼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水利专家,他完成了这项任务,此后漕运总督陈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所谓“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粮食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迁都的其他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中,中央各部门的办公单位早在永乐七年就已经修好,而京城的建设工作也在永乐十五年开始,一直进行了三十余年才结束,一切都准备就绪,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31年)正式下令:迁都!

      这里有一幅插图,关于迁都的准备工作。

      1403年,升北平为陪都,更名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向北京大规模移民屯田,对象包括江浙、山西等省居民、流民、军士、工匠、囚徒。1411年开始治理会通河,改善南北运输问题。1406年,下令次年正式营建北京宫殿,并重新改造整个北京城。

      正如书中所说,当我们徜徉在北京这座现代化的都市中,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我们确实不应该忘记,这是五百多年前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的基础。朱棣在当时建设北京时,十分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状整齐的方块,并制定了严厉的规定,禁止乱搭乱盖,还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这方面朱棣确实功不可没,这是朱棣的功绩,历史不能抹杀。

      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朱棣的迁都之举是正确的,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的,但是在当时,朱棣的迁都梦可不是那么轻易实现的,那也是受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对和质疑的,但是朱棣终究还是以他的帝王之尊,毅然决然地进行了迁都。他是皇帝,而且是一个铁腕皇帝,一个敢背骂名,我行我素的皇帝,他终于靠着自己的坚持,完成了这项艰难的迁都工作。

      评价一个人,不管他是否是伟人,都应该用历史的、客观的眼光来判断来度量,朱棣,不能算是一个好人,但他确实是一位好皇帝,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22: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二章:郑和之后,再无郑和(他历经坎坷,九死一生,终于实现了这一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壮举。他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和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国的和平交流,并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强大、开明的国家的真实面貌。)

      前面已经提到过,朱棣曾经派出两路人去寻找建文帝,一路上胡濙,一路便是郑和。正如书中所写,伟大这个词用在郑和身上是绝对不过分的,他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他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中国人的海上传奇,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这里有一个插图:郑和(1371--1433年),原名马三保,祖居西域,阿拉伯贵族出身,后迁至云南昆阳州,就是现在的昆明市晋宁县。朱棣近侍,靖难后功授内官监太监。下西洋时官拜钦差总兵太监,据说麻将是郑和为了解决船员生活枯燥的问题而发明的。

      正如书中所问,郑和为什么会喜欢航海呢?我也有此一问,因为郑和是一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我们都知道,所有伊斯兰教徒心底都有一个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去圣城麦加朝圣。虽然我不是伊斯兰教徒,说实话,我也对此很向往,每每在电影电视上看到那些虔诚的朝圣教徒,都让我心底深处升起一种特别的崇敬和圣洁之情。对于郑和来说,这个愿望想实现起来确实很难很难,但是有些人注定是不会平凡度过他的一生的,郑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洪武十四(1381)年,付友德和蓝玉奉朱元璋之命远征云南,正是这次远征,改变了郑和的命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当时,战争中很多儿童会成为战俘,最要命的是对待战俘有一个非常残忍的惯例,那就是阉割,年仅十一岁的马三保就是那些不幸孩子中的一员。

      我们很难想象当年的马三保是怎么生活下来的,在度过了五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后,马三保遇到了一个影响了他一生的人,这个人就是朱棣,只是当时朱棣还是燕王。也许这就是缘分,朱棣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并挑选他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从此马三保成了朱棣的亲信,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在永乐二年,朱棣给予了马三保更大的荣耀,赐姓“郑”。

      朱棣安排郑和出海是有着深层次目的的,除了寻找建文帝,郑和还肩负着微服四海、胸怀远人的使命。朱棣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之所以被认为是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绝非由于他的仁慈或和善,而是因为他做了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朱棣选郑和出海都是最佳人选,因为郑和不仅具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还久经战争考验,军事素养很高,他性格坚毅顽强,又是一名虔诚的穆斯林。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日子,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将开启一幅美丽的航海画面。据史料记载,当时郑和的船只中最大的叫做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这船到底多大,自己去算吧!这应该算是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了,这种宝船就是郑和舰队的主力舰。他率领了多少人下西洋呢?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行了,看到这里,我们眼前该能展示出来了那精彩的画面,那是多么庞大、壮观啊!不服不行,估计所到之处,只有和平和友善了。

      郑和的船队向南航行,先到了占城,半个月后到达了爪哇,郑和本想继续南下,却没想到在这里他们遇到了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艰难考验。当时统治爪哇国的有两个国王,一个是东王,一个是西王,正巧东王战败,西王手下的人杀红了眼,也没细看,竟然杀了船队上岸船员一百七十人。郑和冷静分析了原因,克制了自己的愤怒,以大局为重,派出使者前往西王驻地交涉此事。西王吓得魂不附体,立刻派出使者来跟郑和反复解释误会。朱元璋得知此事后,称赞了郑和顾全大局的行为,并狠狠教训了西王的使者,自此以后,朱元璋完全征服了爪哇。经过这次风波后,郑和的船队继续南下,先后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最后达到了这次航行的终点----古里。此地是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位于印度的西南端。此后郑和下西洋,都以此地为中转站,为了留个纪念,郑和带领属下和当地人一起建立了一个碑亭,并刻上了碑文,“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这是一座历史的里程碑。在郑和返航的途中,在三佛齐,现在属于印度尼西亚的渤林邦国,活捉了想趁火打劫的海盗陈祖义。永乐五年九月,郑和光荣地完成了使命,回到了京城,这次创造历史的远航虽然没有找到建文帝,却带来了一大堆西洋各国的使者。朱棣也从他们那里知道了很多远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郑和继续着他的远航,此后,他分别于永乐五年九月(1407年)、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永乐十一年(1413年)冬、永乐十五年(1417年)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五次率领船队下西洋。

      郑和在之后的五次下西洋中,有以下四种收获:1、调节国家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暹罗与苏门答腊);2、收拾拦路打劫的,不听招呼的国家(锡兰山国),把国王抓回中国坐牢;3、带其他国家国王到中国观光(苏禄国代表团,国王亲自带队,总计人数三百四十余人,吃了一个多月才回去);4、带回了中国人向往几千年的野兽----麒麟,后来证实是长颈鹿。经过郑和的努力,西洋各国与明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正的臣服。郑和除了圆满完成了外交使命外,还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经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前六次航程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他们拜访了很多国家,包括今天的索马里、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这是古代中国人到达过的最远的地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郑和被冷落了。直到宣德六年十二月,郑和又一次出航了。郑和的船队越过马六甲海峡,穿越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驶往郑和几十年来日思夜想的地方----麦加!这是一次长达五十余年的旅程,这也是郑和那传奇一生的轨迹。郑和的船队归航了,在归航途中,郑和病倒了,当船只到达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终点古里时,郑和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六十多年后,达•伽马来到古里竖立了一根标柱,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根标柱象征着葡萄牙的主权,他们却不知道,这里有一座郑和立下的代表和平和友好的丰碑。

      不管事物的发展如何多变,郑和带给我们的巨大财富那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历史不会忘记,历史也不能忘记,郑和,理应被世人缅怀和敬仰!郑和那富有传奇的一生,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22: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三章:纵横天下(我们经常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怎样才能获得其他国家及其人民的尊重,在世界上风光自豪一把,其实答案很简单,国家强大。)

      上面已经提到了,在朱棣的统治下,明朝国泰民安,修书,迁都,远航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此时的中国确实已经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了。在洪武年间,朝鲜已经成为了明朝的属国,而郑和下西洋又带来了很多国家的使节来朝拜,有的国家是国王亲自来到明朝,直到死都不想离开,甚至被安葬在了明朝。在当时无数的朝贡使团中,也有日本的身影。在日本,天皇一直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但真正的实权往往掌控在拥有土地和士兵的大臣手中,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统治者。到了公元十三世纪,源平合战后,源赖朝获得了日本的统治权。他为了更好地控制政权,在京都之外建立了幕府,作为武士统治的基地,由于幕府建在镰仓,日本史称镰仓幕府,源赖朝还给了自己一个特别的封号----征夷大将军,这也就是历史上日本所谓幕府将军的来历。永乐三年,日本国派遣使臣向明朝朝贡,而此时沿海一带已经出现了较多的倭寇,朱棣大发雷霆,日本将军当时是很识时务的,但是好景不长,明朝派遣使臣去日本,日本将军竟然私自扣押明朝使臣,此后,日本停止向明朝朝贡,两国关系陷入低谷。不管怎么说,在大明帝国统治下的百姓们终于摆脱了战乱和流浪,不再畏惧异族的侵扰,这是明朝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正如书中所写,明朝虽然很强大了,但是捣乱的邻居还是有的,最早出现麻烦的地方就是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又称交阯。

      永乐元年,安南国王派人朝贺,在朝贺文书中,安南国王不再姓陈,而是姓胡,文书中称陈氏无后,并自称是陈氏外甥,被百姓拥立为国王,请求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朱棣何许人啊,派遣礼部官员去安南探访实情。被派遣的官员叫杨渤,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杨渤回朝后证明安南国王所说属实,于是朱棣相信了安南所求,正式册封其为安南国王。在永乐二年的时候,真相终于被揭开了。安南国大臣裴伯耆突然来到中国,向朱棣声泪俱下地讲述了安南国之乱,原来是安南国丞相发难,杀死了原来的国王,并改名为胡一元,后来又传位给他的儿子,并设计欺骗大明皇帝,骗取封号。同年八月,原安南国王的弟弟陈天平也来到京城,并证实了裴伯耆的说法,这让朱棣很为难。不过朱棣毕竟是朱棣,他让来朝贺的安南群臣们见到了陈天平,安南使臣们出于习惯性立刻下拜,这才让朱棣如梦初醒,朱棣安排陈天平回安南,结果安南军竟然在护送陈天平的使臣眼皮底下杀害了陈天平,并连明朝的使臣一起杀害了,封锁道路,阻止明军前进。朱棣大怒!

      朱棣派遣三十万大军,对安南号称八十万,派朱能率军进攻安南,只可惜朱能在行军途中不幸去世,朱棣换张玉的儿子张辅顶替朱能。

      永乐五年五月,张辅率军攻克安南全境,俘获胡氏父子,安南就此平定。在永乐五年六月,改安南为交阯,并设置了布政使司,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

      看到这里,在永乐年间,大明国势强盛,很多外邦小国都甘愿臣服于大明,日本、越南等国跟中国的关系很微妙,而今,尽管我不想多谈政治,不得不说,经济实力确实决定上层建筑,遥想当年的大明帝国是何等的威风,而今,我们呢?用经济实力说话,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14: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四章:天子守国门!(八年未经战阵的朱棣终于回到了战场,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熟悉,在他看来,江南水乡的秀丽和宁静远远比不上北方草原的辽阔与豪迈。)

      前面已经提到过,自明朝开国以来,蒙古始终让大明头疼不已,打仗无数次,谈判无数次,打完了谈,谈完了打,不管怎么打,怎么谈,总是没有消停过,几十年打下来,蒙古军队从政府军、正规军被打成了杂牌军、游击队,可是,该抢的地方还是抢,该来的地方还是来,你有什么办法,他们要活命就得来抢,这是生存必须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明朝展开了与蒙古部落的持久战,这一战就是上百年!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经过与明朝的战争,北元的皇帝已经逐渐丧失了对蒙古全境的控制权,当时的蒙古已经分裂为三块,分别是蒙古本部(也就是后来的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卫。蒙古本部鞑靼占据着蒙古高原,由黄金家族统治,属于蒙古正统。瓦剌又称西蒙古,占据蒙古西部,由马哈木统领。兀良哈三卫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参加靖难的精锐朵颜三卫。昔日的大元帝国分裂成了三部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如果成吉思汗见到这些子孙互相打来打去的,真不知道该如何感叹了!

      永乐七年四月,鞑靼杀害了明朝使节郭骥,此时明朝早已做好要收拾鞑靼的准备,这无疑就是明朝最好的借口和机会,于是朱棣封瓦剌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并提供援助,帮助他们作战,同时朱棣决定派出大军远征鞑靼,当时的兵力为十万。朱棣亲自拟定了作战计划,只是指挥官却让朱棣有些犹豫了,因为能战的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而张辅因为安南刚平定走不开,此时只剩下一个邱福可用,但对此人,朱棣又实在是放心不下。朱棣深知邱福虽然作战勇猛,但是他绝非是统帅啊,可是眼下实在是用人之际,不行也得上了。就这样在永乐七年七月,邱福正式领兵出发北征。随军出发的还有四员大将,他们是副将王聪、霍亲,左右参将王忠、李远。

      朱棣的担心终于成了现实,永乐七年八月,邱福全军覆没!十万大军全部被消灭,邱福、王聪、霍亲、王忠、李远全部战死沙场!朱棣震怒了,他打了这么多年仗,像这样的惨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于是在靖难之后七年,朱棣再一次披上了铠甲。朱棣不但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也是一位优秀的皇帝,历史是应该这样来评价的。

      就这样在永乐八年(1410年)一月,朱棣亲帅五十万大军,北征鞑靼。一听到朱棣的大军即将到来,鞑靼的头头慌了神,根本无心抵抗,而是分两路逃跑了。朱棣在成吉思汗骑兵的地方斡难河击溃了本雅失里的大军,本雅失里逃到了瓦剌,可惜瓦剌的首领马哈木取走了他的脑袋。在明军班师的路上,经过阔滦海子(现在的呼伦湖)时,居然撞上了阿鲁台。朱棣身先士卒,带头猛冲,直把阿鲁台追得精疲力竭、几乎全军覆没。在永乐八年冬天,阿鲁台正式向明朝朝贡,从此后,北方各蒙古部落无不心惊胆战。

      经过此战,北方终于算是安定下来了,朱棣,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明帝国的强盛,需要更多的精力和人心,除了战争,还有天道。作为天子,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这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啊,确实,朱棣只有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14: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五章:逆命者必剪除之!(攘外必先安内,也并不单单是汉族的传统,在打垮了鞑靼后,瓦剌的马哈木也动起了统一蒙古,恢复帝国的念头。)

      前面讲到鞑靼战败了,这让很多蒙古部落震惊,而其中却有一个部落对此结果特别满意,这个部落就是瓦剌。由此能看出来,瓦剌还是存了很大的私心的,对整个蒙古而言,最强大的鞑靼败了,对次强大的瓦剌来说,这可是他崛起的好机会啊,如此良机岂能错失,于是瓦剌的首领马哈木开始着手准备起来,他要干啥,这不是明白的嘛,干嘛要对大明王朝俯首称臣,要自立自强。于是马哈木立答里巴为汗,并趁机侵占了和林。这对朱棣来说,岂能坐视不管,昔日的朋友终于变成了敌人。马哈木怎么敢如此跟明朝翻脸呢?原来,在明朝和鞑靼打仗的时候,马哈木也算是狠狠地发了一笔战争财,同时,他还有自己的杀手锏----骑兵,这些骑兵部队,可算是当时最优秀的部队。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朱棣又一次亲率五十万大军远征瓦剌,安定侯柳升随军出征。

      六月初三,明军先锋将领刘江到达康哈里海,无意间发现了瓦剌的军队,他立刻发动进攻,将全军击溃,并抓到了俘虏,据俘虏交代,马哈木就在距此百里的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图拉河),且毫无准备。听到这样的消息,将士们可谓群情激奋,走了这么远,终于找到敌人的主力了,那还不赶快发起猛攻。然而朱棣这时候却犹豫了,是啊,这次他们面对的可是瓦剌的主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万一中了敌人的圈套,那可将悔之晚矣!朱棣此时确实陷入了茅矛盾之中,我们前面就说过,朱棣是唯一的,朱棣就是朱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朱棣决定就在前方的忽兰忽失温,跟瓦剌决一死战!

      而此时的瓦剌,那可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等朱棣的大军一到,要全歼朱棣的大明军队,就在忽兰忽失温!对马哈木来说,这里的地形实在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尤其对于骑兵来说,居高临下,山多险峻,在此设伏,肯定能将明军彻底击溃,这是马哈木的先机,也是马哈木的赌注,赢了,天下就是你马哈木的,输了呢?马哈木没有为自己想好退路,此战必胜!

      可惜,马哈木还是太不了解朱棣了,要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可不是纸上谈兵,不信,朱棣很快就要给马哈木上一场现实的血淋淋的生与死的大课,有来无回的大课。

      朱棣既然敢来,就说明他也做好了充足的对抗准备。对付瓦剌这支最勇猛的骑兵,靠啥呢?神机营!何谓神机营,那就是火铳,在火铳一阵猛轰之后,朱棣又一次身先士卒,亲率大军冲入敌阵,此一战明军大胜。马哈木一看大势已去,拼命逃跑。而此时的朱棣大营李谦了一件大事,险一些要了朱棣的老命,为啥,原来朱棣的內侍李谦因为过于兴奋,或者说是杀得性起,竟然带着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冲入敌阵,并被瓦剌军给包围住了。朱瞻基是何许人,朱高炽的儿子,也是朱棣最中意的皇位继承人,你李谦是什么人,死了也就死了,要是连带着把朱棣的皇孙给坑了,你让朱棣情何以堪?自己拼了老命打天下是为了啥,那是为了子孙后代啊,继承人有个三长两短的话,朱棣还有啥劲头继续拼命啊!好在当时消息不灵通,朱瞻基被朱棣给救了回来,估计当时朱棣肯定是出了满身的冷汗。不管怎样说,此战明军彻底击溃了瓦剌军主力,自此之后,瓦剌再也没敢向明朝挑衅,边境从此太平了一段时间,可谓一仗打出十年和平,值了!

      马哈木失败了,彻底失败了,永乐十三年,马哈木向明朝朝贡称臣。从史料看,马哈木虽然在他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向明朝进犯,他也没闲着,他认识到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虽然在战争中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却是指挥战争的人,于是他着手培养自己的后代,他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儿子叫脱欢,二十年后杀掉了鞑靼首领阿鲁台,最终统一了蒙古。他的孙子叫额森,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也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15: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六章:帝王的财产(永乐大帝朱棣就这样用武力为自己的国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此时,《永乐大典》已经修成,边疆平安无事,周边四夷争相向明朝皇帝朝贡,大明帝国可谓风光无比。)

      前面已经提到朱棣对蒙古的征服,自永乐十二年征伐瓦剌和鞑靼后,明帝国的边界终于安定了下来,文治武功也达到了最高峰,国家繁荣昌盛,百业兴旺,确实值得我们永远称颂赞美。此盛世的得来,朱元璋和朱棣功不可没!

      在朱棣统治时期,大明帝国出现了三个新机构,下面就说说这三个机构究竟是什么,对大明帝国的影响有多大。

      第一个机构就是内阁,看到这里,大家估计都清楚了,原来内阁是朱棣的发明创造,正是。永乐初年被政事累的半死不活的朱棣终于忍无可忍了,自己纵然全力以赴没日没夜地工作也还是干不完的,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朱棣任命解缙等七人为殿阁大学士,参与机务。这七个人组成了明朝的第一任内阁,他们是解缙(侍读品级,正六品,时年34岁,明初著名才子)、胡广(侍讲品级,正六品,时年33岁,建文二年状元)、金幼孜(检讨品级,从七品,时年35岁,长于诗文)、杨士奇(编修品级,正七品,时年38岁,任职最久,连事四帝)、杨荣(编撰品级,从六品,时年32岁,军事才能突出)、胡俨(检讨品级,从七品,时年42岁,博览群书)、黄淮(编修品级,正六品,时年36岁,通晓治国体要,论事明晰),这七人都可谓年富力强,手握重权但品秩较低,为皇权提供有力而安全的保障。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当初丝毫不起眼的小机构,后来竟然会成为明帝国统治的中枢,当年官位仅有五品的阁臣会成为百官之首,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机构的生命力竟然会比明王朝更长久!它已经由一个机构变成为一种制度,成为中国政治制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第二个机构便是东厂了,这个机构的知名度应该说比内阁更远大。其实东厂的由来还得拜锦衣卫所赐,大家应该还记得,在朱元璋统治时期锦衣卫出现的,后来又被朱元璋一度废除,而朱棣登基后恢复了锦衣卫,这个特务部门对朱棣来说还是蛮需要的。而朱棣本人又疑心很大,但凡做了皇帝的,好像还没有谁能安心过,所以说当皇帝难,那可是真难,也是真的孤家寡人啊!思来想去,谁最靠,还是宦官,这些人没什么文化,好驾驭,而且身体有残疾,大部分还有点心理变态,就这么选定了。因为总部设在东安门,于是就叫东厂吧!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设置东厂,这个明代最大的特务机构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其权力之大,作恶之多,名声之臭实在是世所罕见。太监中的第一号人物就是鼎鼎大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二号人物就是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东厂又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由此可见东厂权力之大。

      第三个机构便是巡抚了,大家对巡抚这个词确实是太熟悉了,只是朱棣时代的巡抚跟后来的巡抚是有的很大差别的。此时的巡抚都是临时差事,干完了巡抚的活,还得回去该干啥干啥去,其实这样的问题很多,一般是一去不返,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棣有创造了两级官职,专门解决巡抚问题的是总督,一旦问题闹大了,总督也管不了了,那就交给督师去解决。

      以上这三个机构都是永乐时期朱棣首创的,其作用的好坏只能用后面的事实来证明,这里只是给大家做了一个介绍,方便我们以后走进大明帝国的统治阶层中去,探寻大明帝国的成败荣辱。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明君,但综合起来看的话,朱棣在看人的眼光方面还是胜于朱元璋的,尽管在其他方面,朱棣都略逊一筹!因为朱元璋给他的孙子留下的那三个人,事实证明都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可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而朱棣也留给自己的子孙三个人,而这三个人与之前的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却是大相径庭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治世英才,他们就是历史上的“三杨”,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才。

      第一位:博古守正杨士奇,至正二十五年年(1365年)杨士奇出生在袁州,在杨士奇一岁半的时候,他的父亲杨美去世了,上天对杨士奇还算公正,虽然没有给他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给了他一位好母亲,杨士奇在五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背《大学》了。洪武四年,杨士奇的母亲改嫁给了罗性。建文二年,三十六岁的杨士奇由于其扎实的史学文学功底,被保举为编撰,在编撰过程中,得到《太祖实录》主编方孝孺的赞赏,一举成为了该书的副主编。虽然因为生活经历比较坎坷,杨士奇精于权谋,但事实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滑头,在后来的皇位争夺战中,杨士奇始终坚定地站在朱高炽一边,最终将朱高炽扶上了皇帝宝座。

      第二位:足智多谋杨荣,洪武四年生,福建人,建文二年考中进士,由于成绩优秀,被授予编修之职。建文四年,朱棣进入京城时候,杨荣挡住了朱棣,并用一句“殿下是应该先去祭陵呢,还是先去即位呢”而博得朱棣的赏识。在后来的日子里,朱棣一直非常信任杨荣,就因为杨荣遇事善谋断。

      第三位:临危不惧杨溥,洪武五年(1372年)生,湖北石首人,建文二年中进士,是杨荣的进士同学。更为难得的是,杨溥也被授予编修,在永乐元年,他被派去服侍朱高炽。永乐十二年“东宫迎驾事件”事发,杨溥被认定是直接责任者,被关进了特级监狱----锦衣卫的诏狱。一旦进了诏狱,一般是不太容易活着出来的,那是真正的人间地狱。杨溥与所有被关进诏狱的人不同,一直在读书,简直不可思议,在那种险恶的环境下,性命随时不报,竟然还能有心情读书。看到这里,我确实很受感动,杨溥在那样的环境下尚能坚持读书,而我们现在呢?能静心读书竟然自我感觉良好,比之杨溥,确实应该羞愧难当才对!杨溥不怕死,也不怕等死,这样的人,天下还有何可怕呢?这才是真正的人才,朱棣特意让人关照杨溥,将杨溥留给了自己的后代子孙。

      一心只读圣贤书,难吗?真的不难,放下心中的欲望,放下心中的贪念,沐浴在清凉的文字里,心方能大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4: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七章:生死相搏(干了那么多的事,却什么回报都没有,朱高煦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他恨朱高炽,更狠说话不算数的父亲朱棣,想做皇帝,只能靠自己了。)

      前面已经提到,此时的大明帝国,安宁富庶,人一旦享富贵的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事接踵而至,现在对于朱棣的儿子朱高煦来说,确实很痛苦很愤怒很不解,为啥,朱高煦长得一表人才,相貌英俊,又具有优秀的军事才能,而自己的哥哥朱高炽不但是个大胖子,还是个瘸子,连走路都要人扶,可就是这么一个近乎废人的人,将来却要成为自己的主子!

      朱高煦满腹的抱怨和不满,其实朱高煦确实错怪了自己的父亲,就朱棣而言,肯定想要一位十全十美的接班人的,但是权衡再三,不得不舍弃了朱高煦,尽管朱棣内心深处是很中意朱高煦的,朱高煦无论从相貌还是能力上,都很像朱棣,然而,事在人为就是这样的结果,被大家都不看好的朱高炽却最终被立为了太子。这场夺位之争看起来是朱高炽胜利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争斗其实才刚刚开始。

      朱高炽被册立为了太子后,自然是风光无限了,而此时的朱高煦则要经受来着各方面的种种考验。一开始,朱棣想让朱高煦去云南,那可是个非常落后的地方,朱高煦知道,一旦自己离开了京城,想再回来,估计只有在梦中了,于是朱高煦想了一个不去云南的办法,就是缠着朱棣耍无赖,这招还真管用,毕竟是父子情深啊!朱高煦便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攻击,他明白要想打倒太子,必须先除去他身边的人,于是太子党中最显眼的解缙被成了首要打击对象。永乐五年,在朱高煦的策划下,解缙被赶出了京城,朱高煦首战告捷。永乐十年(1412年)九月,朱棣北巡回京,对太子搞了一次突然袭击,结果太子和他身边一大批官员被狠狠批了一通。此战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在关键时刻,杨士奇挺身而出,用智慧稳住了太子的地位。这倒不是杨士奇有经天纬地之才,而是因为杨士奇相信自己的判断,他相信太子是个能仁怀天下的人,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皇帝。至此,永乐十年的这场纷争终于结束了,太子的局势总算是稳定了。

      不到最后关头绝不罢手的朱高煦岂能前功尽弃,于是在永乐十二年九月,朱棣北巡归来时,朱高煦又一次为太子造谣,这一次太子党又一次受到了严斥,尚书蹇义,学士黄淮、洗马杨溥都被抓了起来,并被关进了监狱。对太子来说,最黑暗的时刻到来了。尽管杨士奇一直在太子身边,可是朱棣却认定他是一个公正客观的人,真乃天意啊,如果现在朱棣知道杨士奇的用心的话,不知道是会被气死还是被气疯了。

      杨士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旦他认准了的事和人,他都会为此拼尽全力,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品格或许会被认为是一根筋,死脑筋,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中就需要这样的坚守,我非常赞同这样的人性。在太子势孤的时候,杨士奇能主动承担责任,宁愿自己去坐牢,也不愿意牵连太子。在风雨飘摇的时候,依然能坚持支持太子,杨士奇才是真的忠臣,绝不是一个投机者。虽然杨士奇躲过了朱棣的惩处,但是朱高煦岂能轻易放过杨士奇,最终杨士奇还是被关入了监狱。至此朱高炽终于明白了杨士奇的良苦用心,他不只是自己的属下,更是自己的朋友,是患难与共的伙伴,而太子朱高炽此时却已经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而此时的朱高煦终于第一次掌握了主动权,他的形势一片大好,前途十分光明灿烂。人都有缺点,尤其是得意忘形那是最可怕的,而朱高煦此时就是得意忘形的现实版代表。这让朱棣越来越看不上,朱高煦跟朱高炽的区别实在是太明显了,朱高炽是个老实人,尽管老实人有时候确实老实的让人觉得他太迂腐,但是老实人终究是好人,尽管朱高煦也不能说是十恶不赦,但是有好人朱高炽在前面做楷模,这就让朱棣不得不多了几重顾虑。借此机会,太子党开始了反击,而这次的反击是致命的,因为杨士奇是最勇敢的斗士。

      永乐十五年三月,朱棣强行将朱高煦封到了乐安州(今山东广饶),至此储君之争终于告一段落,太子终于稳住了自己的宝座。而被赶走的朱高煦呢,好好静心思过吧,我相信,朱高煦肯定不会就此罢手,接下来他将干啥,我们拭目以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15: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的第十八章:最后的秘密(在他坐在皇位上的每一个白天,睡在寝宫里的每一个夜晚,有一件事情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如噩梦般挥之不去,斩之不绝。)

      朱棣做了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他不停地忙活,不停地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正是这些成就了他一代英主的威名,权力就是他的兴奋剂,他并未感到丝毫的疲惫。

      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朱棣来到了北京庆寿寺,这里有他的一位老朋友----姚广孝!尽管作为皇帝,朱棣是没有朋友的,但是姚广孝对朱棣而言,确实称得上为朋友。姚广孝到了他人生的终点,在这里,他向朱棣提了一个请求,释放蒲洽。蒲洽是什么人,值得姚广孝向朱棣求情,蒲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棣明白,蒲洽算是他能探听到建文帝下落的唯一人了,释放了?朱棣不想释放他啊,可是这又是姚广孝最后的求情,朱棣陷入了两难境地,终于朱棣还是答应了姚广孝的求情,作为对老朋友的回报,朱棣只能这样做了,现在他唯一的朋友,姚广孝也离他而去,朱棣的心情一定特别沉重。

      下面有一个插图,介绍了姚广孝的一生:1335年生于江苏长洲(今吴县)----1349年入长洲妙智庵为僧----1382年抓住朱元璋选高僧服侍诸王之机,开始跟随朱棣----1398年极力劝朱棣起兵,以应对朱允炆的削藩----1399年协助朱高炽守卫北平----1404年被朱棣授为太子少师----1405年主持重修《永乐大典》----1418年在北京庆寿寺病逝,被追封为“荣国公”,以僧礼下葬。

      永乐二十年(1422年),阿鲁台又开始闹事,三月朱棣又一次亲征,大军浩浩荡荡向鞑靼进发,七月,大军抵达沙珲原(地名),阿鲁台根本没能力抵抗,朱棣率军荡平了阿鲁台的老巢后,班师回朝。八月大军到达齐拉尔河兀良哈的老巢,朱棣亲自冲入敌阵,大败兀良哈,并乘胜追击,一举扫平了兀良哈的巢穴。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边关报告阿鲁台有可能会进攻边界,八月朱棣又一次亲征,这次亲征朱棣什么也没打着,阿鲁台又逃得干净彻底,不见踪迹,在班师回朝的途中,朱棣跟胡濙相见了。大家应该还会记得,当初朱棣派胡濙去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这一别就是二十年啊!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今天,两个人从约定时的青年人变成了老年人,终于等到了相见的这一刻,至于这二人相见后谈了些啥,历史上没有记载,书中也没有明说,只有作者的猜测。(朱允炆还活着,他啥也不奢求了,只希望能让他静静地活着。)

      不管胡濙带来的是什么消息,从朱棣的精神上看,他终于得到了解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想着朱允炆了。然而命运之神有的时候确实是不合时宜的,就在朱棣精神得到解脱的时候,死神也悄悄向他走来。永乐二十二年元月,阿鲁台又开始骚扰边界。尽管朱棣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为了彻底解决阿鲁台,朱棣第五次率军亲征。六月大军到达达达兰纳木尔河,阿鲁台又一次逃之夭夭了。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因为找不到阿鲁台,又加上朱棣病重,大军回朝,在到达榆木川后,朱棣终于支持不住了,在军营中病逝,年六十五岁。在远征的途中死去,实在是朱棣最好的落幕方式,这位传奇帝王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生于战火,死于征途。在朱棣手里,大明帝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得评如此,朱棣当含笑九泉了。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确实如此!

      朱棣死了,接下来皇位易主,朱高煦可没闲着,只可惜,做梦都想当皇帝的朱高煦道行还是嫩了点,当他等到朱棣驾崩的消息时,朱高炽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登基即位了。尽管朱棣死前曾召见了张辅,并传达了传位于太子的旨意,张辅是朱高煦的人,只可惜,当皇帝真正驾崩时候,张辅并不在场,而是马云、杨荣和金幼孜,是他们秘不发丧,提前告诉了太子,才有了太子的完美登基之举。至此,皇位已定,朱高煦,接下来你还能怎么办呢?这才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5: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今天开始,读《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三部,太监弄乱的王朝。

      第一章: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事实证明,这个体态臃肿的大胖子确实是一个仁厚宽人的皇帝,在他那肥胖残疾的外表下,是一颗并不残疾的,温和的心。)

      正如书中所写,我们也从第二部书中看到了,历经千辛万苦的大胖子朱高炽终于登上了皇位,定年号洪熙。朱高炽登上皇位后,立刻下令释放了还在牢房里的杨溥,并将他召入内阁,此时杨士奇和杨荣都已经是内阁成员了,明代历史上最强内阁之一的“三杨”内阁就此形成了。前面已经提到,这些内阁成员虽然权力大,但是品位却比较低,很多时候办起事来是碍手碍脚的,而朱高炽刚一即位又不能立马改了先皇定下的制度,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办,看朱高炽就是这样来解决的,他给了这些内阁成员另外的兼职品位。任命杨荣为太常寺卿,杨士奇为礼部侍郎,金幼孜为户部侍郎,同时还担任内阁大学士,这样原先只有五品的小官一下子成了三品大员,办起事来那就顺溜多了。朱高炽的这个举动,让兼职制度延续了二百多年,并成为了内阁的固定制度之一,可谓功不可没了。

      朱棣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去世,在十一月的时候,朱高炽突然下诏,凡是建文帝时期因为靖难而被罚没为奴的大臣家属们,一律赦免为百姓,并发给土地,让他们安居乐业。并寻找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的后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还都被找到了,这些人都被赦免回家了。朱高炽敢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建文时期的很多大臣,都被杀掉了,但像方孝孺这一类人,都是忠臣啊!”看到朱高炽的这些仁慈善举,真的很让我感动,身为帝王,能敢于更改父皇的政策,而且能赦免先皇认定的罪人,这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仁德之心,为此,这位明仁宗非常值得我们尊重和爱戴。

      朱高炽敢于在自己立足不稳的时候,凭借自己的正义之感和良心来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畏人言,不怕反对,这才是真正的仁厚之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可惜,这位明仁宗实在短命,他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病重去世了,这位仁厚的皇帝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的义举终将为后世所牢记。

      朱高炽病重期间,太子朱瞻基肯定是要关注的,但是还有一双眼睛一直在虎视眈眈地盯着皇位,大家应该不会忘记,那双眼睛的主人就是朱高煦的。眼见朱高炽病重,朱高煦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夺位阴谋。

      真可谓人算不如天算,尽管朱高煦机关算尽,这一次他又一次与帝位擦肩而过,等到朱高煦知道了朱高炽已经病逝后,他做好了在路上截杀太子朱瞻基的准备,结果是他左等也不到,右等也不到,等他等到消息的时候,却是太子朱瞻基已经即位的消息。这是为何呢?因为历史是人写的,历史上也没有具体写明太子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京登基的。

     历史上有太多的谜团,也就不差这一个了,这可能注定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团了。正如书中所写,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他给世人留下了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谜团,而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就是这个谜团会一直成为谜团流传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5: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6-29 15:15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二章:朱瞻基是个好同志(朱瞻基是个好皇帝,不是小好,是大好。)

      朱瞻基勤于政事,恢复生产,关心民间疾苦,他经常去民间私访,这确实是个好皇帝。书中所写更让我感动,有一次朱瞻基去谒陵,回来的路上看到农民在地里辛勤干活,朱瞻基询问他们为何如此勤劳耕种,农民的回答让朱瞻基十分尴尬。农民之所以如此辛苦,并不是为了他的大明王朝,而是为了自己一家人的活路,如果稍一偷懒,生活就会没有着落,养活不了老婆孩子。朱瞻基意识到,祖父的好战已经让百姓们很困苦了,现在该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候。

      朱瞻基的想法是好的,而现实呢,大家应该还不会这么快就忘得了朱高煦,是啊,他可是一直也没有闲着,朱高炽当皇帝的时候他就跟他争,没争过就等着跟朱瞻基争,现在到了朱高煦出手的时候了。就朱高煦而言,此人可谓贼心一直不死,可是到了真正造反的时候,却又很软弱,结局是面对亲征的朱瞻基不战而降。尽管朱高煦一再折腾朱瞻基,可是朱瞻基对这位叔叔还是很人道的,他并没有杀掉朱高煦,而是将他关在了西安门的牢房里。有一天朱瞻基去看望这位叔叔,结果朱高煦竟然伸脚把朱瞻基给钩倒在地,这举动实在让人觉得滑稽,这让朱瞻基非常恼火,便下令将朱高煦扣在一口三百斤重的
铜缸下面。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匪夷所思了,朱高煦竟然把大缸给举了起来,东倒西歪地乱走,这让朱瞻基实在是忍无可忍,便派人把大缸按住,找来很多煤炭压在缸上,把煤点燃,处死了朱高煦。就这样朱高煦终于结束了他多彩多姿的一生,朱瞻基也终于摆脱了朱高煦这个累赘,他可以一心一意做他的明君了。

      朱瞻基统治的十年时间,加上他父亲统治的时间,这短短的十一年时间里,被后代史学家公认为是堪与“文景之治”相比的盛世,我们也不能忘记,这就是明朝的“仁宣之治”。明宣宗不干扰百姓们的生活,不增加他们的负担,休养生息,处处为百姓着想,这样的好皇帝难道不是真正的好皇帝吗?

      尽管朱瞻基是明君,是好皇帝,但他也有自己的痛苦。皇帝那可是世人眼中的天神啊,那是说一不二的,谁还敢让皇帝不痛快,这就是文官集团。文官集团的特点如下:第一,饱读诗书,特别是理学,整日研习所谓圣贤之道。第二,坚持宽于律己,严于待人的原则,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当然这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实际上,文官集团内还是有一大部分人是严于律己的。)。第三,擅长骂人、掐架,帮派斗争。这些人的座右铭真的挺可笑的,打死不要紧,青史留名在。看到这里,真的让人觉得,这些文人如果一旦成事的话,确实是很令人痛不欲生的。不难想象,辛辛苦苦的明仁宗朱瞻基,身处此中该如何自我保全。其实朱瞻基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活动,只有一个小爱好----闲暇之余斗斗蛐蛐。这些文官们总算是逮着了朱瞻基的把柄,竟然给为江山累得半死不活的好皇帝取了个外号----蛐蛐皇帝,真真是让人无言以对了。

      文官集团对皇帝都管得这么紧,可以想象得到他们的权力得有多大啊。明宣宗良好地把握了这一点,他有效地发动了大臣们的积极性,给了他们票拟的权力,又用皇帝的批红限制了他的权力,实际上此时皇帝的权力已经被正式分为了“票拟”和“批红”两大部分。在此后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中,“票拟”的权力一直为内阁大学士所占有,而“批红”却不是一直属于皇帝的,后来太监就光荣地拥有了“批红”的权力。

      为什么皇帝会给太监这么大的权力,其实太监本身并没有这么高的奢望的,如果非要给太监定罪的话,这罪魁祸首倒是应该去找朱瞻基了,为啥,因为,是朱瞻基下令设置的“内书堂”,专门给太监扫盲用的。朱瞻基是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扫盲举动竟然是给太监们扫掉了阻挡他们进入政坛的最后一道屏障。本来太监们都没有什么文化,至多是想贪点小便宜罢了,也不会坏到哪里去,而一旦他们有了文化,人的贪心可是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不信,看看古往今来那些贪官们就清楚了。其实朱瞻基的目的只是想让太监跟自己一起对付那些文官集团,因为在皇帝眼里,太监或许是跟亲近的人,因为他们从小就是跟太监们一起长大的,而且太监们都对他十分服从,不服从也不行啊,主子和奴才之间服从那是必须的。于是,皇帝痛定思痛,与其让那些文官们对自己指手画脚,倒不如给太监权力,让太监们替自己出出气,本意是好的,谁知道,事情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如果朱瞻基能预见到后来的魏忠贤的话,估计他是宁可被文官集团管制,也不会给太监权力的,这就是历史,它的发展没有定数!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是是非非,谁都不是圣人,就这么过下去吧,至少此刻对于朱瞻基来说,他生活的总算是能轻松一些了,这就够了,双方都有了制约和被制约的能力,生活要继续,历史也要向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三章:祸根(姑且不论后来王振的是是非非,但他和朱祁镇之间确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然而就是这种过于深厚的感情和信任,最终酿成了一场大祸。)

      上面已经提到了,朱瞻基给了太监批红的权力,不过他虽然自己不愿意动笔写字,但是却经常检查观看司礼监的批红作业,内阁对国家大事提出处理意见,并票拟出来送给皇帝,而皇帝经过修改,加上自己的意见,或是直接同意,然后让太监代为批红,大明王朝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平静地向前发展着。

     在永乐末年的时候,朝廷下达了一道旨意,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凡是各省各市教育局的官员,如果长期工作表现不好的话,可以调到京城工作当官,怎么会有这样的天上掉馅饼的事,其实,调到京城后干的工作比较特殊,那就是“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看到这里,估计一般人都不会愿意选择进京了。但是什么事情都会有例外,就在众人都把旨意当笑话看的时候,一个因为犯错而即将受到惩罚的学官,在家中犹豫起来了,这个人已经有了老婆孩子,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是安安心心过日子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人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雄心壮志,他苦读多年,一直渴望出人头地,然而机会却一直没有眷顾于他,现在能入宫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要出人头地就要付出代价,一咬牙一狠心一跺脚,别人不干,你就干了吧!这个人就是王振。就这样怀着敢为人所不为的勇气,王振净身入宫了。

      由于王振有才,所以他进宫后被大家成为先生,名声也越来越大,朱瞻基感觉到他是个人才,于是便派他去侍奉太子。从此王振就跟太子朱祁镇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而王振也确实不负重望,他对太子严格要求,确实是个好老师。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明朝的黄金十年也慢慢结束了。

      宣德十年(1435年),一代英主朱瞻基病逝,年仅三十八岁,仁宣之治也就此完结了。

      在朱瞻基临死前,他为自己年仅九岁的儿子选择了五位顾命大臣,他们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和胡濙,这确实是豪华阵容了,朱瞻基可以走得安心了。

      在这五人的扶持下,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了,不管后人如何评价这位皇帝,就史料而言,这位皇帝的政务处理能力并不差,为人也很勤快。在明朝所有的皇帝中,要论人生的传奇色彩和命运的跌宕起伏,估计除了朱元璋,无人可及了。在明英宗时代,除了皇帝本人从皇帝--被俘--囚犯--皇帝的传奇经历外,一位堪称明代第二强人的登场也使得这个朝代更加精彩夺目了,这个人是谁呢,估计大家都能猜到了,那就是王振!

      王振很清楚,自己要想实现抱负,必须要牢牢抓住朱祁镇,因为朱祁镇是自己一手带大的,虽然当时朱祁镇只是太子,只有九岁,但是王振相信终有一天太子会长大,会成为皇帝,他只需要等待机会就行了。终于王振等到朱瞻基驾崩了,然而事情远没有王振想的那么简单,在王振夺权的路上,还有两大障碍阻挡着他。一个是以五位顾命大臣为首的文官集团,一个便是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其实后来证明文官集团并不是阻挡王振的最重要屏障,张太皇太后才是最厉害的。正是由于这位可称为伟大的女性张太皇太后的支撑,朱祁镇才能最终成为皇帝的。

      王振可以等,他有的是时间,重要他慢慢解决了文官集团的阻挠,等死了张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太皇太后离开了人世,三杨死的死,老的老,对王振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此时的王振终于可以大权独揽了。然而王振的抱负可不仅仅是为了贪财贪权,他的偶像竟然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正如书中所写,所谓作恶的最高境界,就是明明没有这样的才能,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要去干一些所谓的好事,这才是恶人中的极品,而王振,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品。

      历史的发展确实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也给了每个人想生想死想成功想失败的机会,当然这样说有点抬杠,就暂且认了吧!别跟历史较劲,也就是别跟自己较劲!正统四年(1439年),壮志未酬的脱欢死掉了,此时的脱欢已经统一了瓦剌,这原本是对明朝的一件大好事,蒙古那边终于能够安定一些了,然而,脱欢的儿子也先比他的父亲更加强悍,也更聪明。短短几年之内,他向西攻击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逼明朝西北边境。向东攻击兀良哈,正统十年,瓦剌彻底击败了兀良哈三卫,并控制了当时尚很弱小的女真族,甚至威胁到了朝鲜。终于,也先靠武力征服并统一了整个蒙古境内。

      蒙古人很会打仗,但是他们却很穷,没办法,光靠抢有点得不偿失,于是蒙古开始走了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跟明朝进行交易也就是贸易往来。一开始,明朝这边感觉还挺不错,然而时间一长,蒙古的险恶用心就被发现了,于是以王振为首的明朝人开始不再老老实实跟也先做生意,这下激怒了也先,也正好是为也先向明朝进攻制造了一个机会,现在对也先来说,机会既然来了,岂能错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6: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四章:土木堡(数十年之积累,数十年之人才,就此一扫而光。二十万大军崩溃,五十余位大臣战死,他们本不该死,这就是最后的结局。)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骑兵分四路对大明帝国发动了进攻。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最后一路由也先亲自率领,攻击大同,战争就此全面爆发了。

      消息传到北京,大臣们都十分紧张,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商量对策,当时也先的军事实力已经非常强大,明朝的边境将领已经不是也先的对手,大同守军连连失利,纷纷告急,朝廷经过会议决定,派驸马井源出兵作战。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就在井源出征的第二天,皇帝要亲征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都是王振搞得鬼。前面已经提到过,王振的“远大抱负”就是要效仿朱棣。现在要跟也先开仗了,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王振的面前,岂能错过了。王振也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也没有威望能带兵出征,于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怂恿英宗朱祁镇亲征,并准备了二十万大军。有的史料说此次出征的人数有五十万,这二十万是作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估算出来的,大致应该也差不多。

      其实当时百官们听到皇帝要亲征的消息后,顿时就炸了锅,在吏部尚书王直的带领下,百官联名上奏折反对皇帝亲征,兵部尚书邝埜(yě)和兵部侍郎于谦也反对,只可惜,他们的反对都被判无效。(于谦出现了,大家对他应该都特别熟悉。)经过商议,邝埜陪同皇帝出征,于谦代理兵部事宜。而对于朱祁镇来说,他要亲征了,家里需要安排一下,他把国家大权交给了自己的亲弟弟朱祁钰,又去向自己的皇后辞行。正如书中所写,正统七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确实不是一个好年份,因为这一年里,张太皇太后去世了,王振夺取了国家大权,而对于朱祁镇来说,这一年却是幸福的,因为在这一年里,他迎娶了自己的皇后钱氏。钱皇后对皇帝的感情是真实的,他是自己的丈夫,他的唯一身份只是自己的丈夫,作为皇帝,能取妻如此,一生何求?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大军出征。王振不知道,就在他们出征的这一天,大同已经爆发了一场大战,地点是阳和,这一战明军全军覆没。尽管明军是有备而来,并且取得了大同镇守太监郭敬的全力支持,就是这样的装备,明军依旧难逃全军覆没的厄运,可见也先的军队何其强悍!唯一值得万幸的是大军的主将石亨逃了出来。

      八月一日,大军到达大同,侥幸逃脱的郭敬见到了王振,郭敬的一番描述震惊了原本就胆小如鼠的王振,尽管王振崇拜朱棣,毕竟他也只是崇拜而已,听郭敬的描述就吓坏了他,于是王振立刻下令班师。其实如果大军按部就班地回京的话,一切都不会发生了,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前人总要给后人留下很多迷,王振带着皇帝和二十万大军竟然去了蔚县(王振的老家)。其实王振的这个决定也没有啥不太离谱的地方,蔚县是由紫荆关入京的必经之路,如果一直沿着这条路走的话,大军也是可以平安回京的。八月三日,大军仅向前走了五十里,竟然又调转方向,回到大同,沿来时的居庸关回京。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不过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不然我们如何能看到后来原本可以避免的灾祸呢。八月十日,大军到达宣府,此时的明军已经疲惫不堪,眼看着居庸关就在眼前,士兵们都松了一口气,进入居庸关,大家就都安全了。一直尾随大军的也先终于看清了这支明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于是也先决定出击。当时也先只有两万骑兵,明军派朱能之子朱勇率领五万骑兵出兵。在鹞儿岭朱勇中了也先的埋伏,全军覆没。

      八月十日,明军从宣府出发,用了三天时间赶到了土木堡,其实这里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里,只有大军进入怀来就安全了,关键时刻还是王振,竟然不让大军入城,就在这里等待,等什么,等也先来取二十万大军的首级。正如书中所写,一个人犯一次错误不难,难的是从头到尾一直犯错误,像王振这样愚蠢又不自知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不在于被骂,而在于骂无可骂!对于王振,我们确实是骂无可骂了。就这样,明军失去了最后一个逃生的机会。八月十四日夜,也先突然发动攻击,明军全军败退。八月十五日,一意孤行将错误和愚蠢进行到底的王振终于完成了他一生最后一个错误,将二十万大军送进了也先的包围圈,全军溃败。五十余位将领全部被杀,王振在乱军中被护卫将军樊忠锤烂了脑袋,只可惜,杀的太晚了,一切都来不及啦!
      
      王振该死,死有余辜,可是那些无辜的将士们呢?他们何罪之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4: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五章:力挽狂澜(但大明最终没有沦落到和北宋一样的下场,因为和当年的北宋相比,此时的大明多了一个人,多了一声怒吼。建议南迁之人,该杀,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

      上面已经提到皇帝亲自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了,最为精锐的三大营全军覆没了,五十多位文武百官都战死了,对留守京城的朱祁钰和群臣还有内宫来说,皇帝的消息呢?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正如书中所写,有的时候,皇帝的命还真不值钱。比起朱棣为了建文帝的消息足足等了二十一年来说,朱祁镇的大臣们是幸运的,因为第二天他们就知道了,皇帝还活着。

      在大军崩溃的时候,朱祁镇的侍卫要么战死,要么只顾自己逃跑了,此时的朱祁镇失去了二十万大军,失去了大臣和侍卫,失去了随身的所有财产,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他没有奔逃,而是安静地坐了下来,等待命运的决定。此刻陪伴他的只有一个叫喜宁的太监。就在这样的情境下,朱祁镇被俘了。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到在三百多年前,金兵俘虏了北宋的徽钦二帝,靖康之耻犹在眼前一般了。难道此时的大明将重蹈北宋的覆辙?更为要命的是,也先拿着大明的皇帝当人质跟大明朝谈条件,同时出兵时候就带着朱祁镇,此时的大明王朝就面临如此的窘境和险境,守,没有精兵;打,皇帝就在面前,真个是守也守不住,打又打不得,大明王朝已经陷入了绝境之中!

      怎么办?大家都在这个问题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这一天,历史不能忘记这一天,尽管它只是一个正常的日子,但是对于大明王朝来说,这一天却是决定国家命运的一天。早朝时候,代替皇帝执政的朱祁钰主持朝会,文武百官上朝之后竟然什么都不说,一个劲的嚎啕大哭,整个朝廷哭声一片,搞得朱祁钰手足无措,呆若木鸡。就这样,这场决定朝廷命运的朝会在百官的痛哭声里拉开了序幕。尽管历史何其相像,但此时的大明王朝最终没有沦落到和北宋一样的下场,因为此时的大明王朝比北宋多了一个人,多了一个敢于怒吼的人----于谦!建议南迁之人,该杀!

      于谦,1398年生于浙江钱塘县(现在的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1421年,二十三岁的于谦已经乡试中举,赴京赶考,在这次会试中,于谦考中进士,最终被任命为御史。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任命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年仅三十二岁就位居正三品,这实在应该算是一个奇迹。能有此机遇,是于谦的福气,也是大明王朝的福气,于谦的成功,“三杨”功不可没。当时大家都非常羡慕于谦的飞黄腾达,为了能让于谦得到更多的历练机会,于谦离开了京城,开始了他的地方官生涯,一去便是十九年。于谦为官很有能力,深得百姓的尊重,除此之外,于谦还十分清廉,果然是个难得的人才。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被召入京城,任兵部侍郎,幸运的是邝埜是他的顶头上司,能有如此的机遇,于谦确实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假如生活就这样平静着过下去,于谦只不过是一个好官,别无他用,而历史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正统十四年朱祁镇的亲征、覆没,给了于谦为民请命的机会。于谦眼睁睁地看着这悲惨的一切就发生在眼前,皇帝被俘了,邝埜牺牲了,于谦,此时悲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冲冠一怒吧,不是为红颜,而是为了大明的无辜子民。其实于谦并不是天生的英雄,至少在正统十四年八月十八日早朝前,他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正是这次早朝,让于谦敢挑起挽救大明王朝的大旗,为了大明的天下,于谦,是时候尽显男儿本色了。

点评

这个书,阅读起来,比较流畅,一则,没有语言的障碍,二则,皆是当下人的心情。师太也可以看看其他的一些,当时人的一些小文集,或许,就别有一番天地的感觉了。  发表于 2017-7-4 18: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4: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颠倒梦想:这个书,阅读起来,比较流畅,一则,没有语言的障碍,二则,皆是当下人的心情。师太也可以看看其他的一些,当时人的一些小文集,或许,就别有一番天地的感觉了。


嗯,确实如此,看这些书算是边消遣边了解,我以前的历史知识是很贫瘠的,拿着这套书当文学书来读了,历史长河太长了,我只能是慢慢地慢慢地边走边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6: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六章:决断!(由于于谦已经代理了兵部尚书,且又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朱祁钰便把防守北京的重任交给了于谦,这是天下最高的荣誉,也是天下最重的重担。)

      上一章提到于谦一声怒吼,震惊了整个朝野,朝中第一号人物吏部尚书王直站出来公开支持于谦,明朝历史上另一个连中三元者商辂(lù)也站到了于谦这一边,他们打动了朱祁钰,促使朱祁钰坚定了抵抗到底的决心。对于于谦来说,怒吼时候容易,接下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书生面对悍将的对决,也是明朝生死存亡的对决!

      书生并不是只凭一腔报国志,于谦对于排兵布阵还是很有一套的,尽管如此,当于谦接手了城防之后才明白,自己面对的不只是也先的精兵良将,自己手下竟无多少可用之兵,土木堡一役,几乎把老本都给折进去了,京城连几匹像样的好马都找不到,士兵数量不到十万,还都是些老弱残兵,最主要的是士兵的士气几乎低落到了极致,而朱祁钰呢,虽然同样抵抗,但是面对强敌还是很担心的。对于谦来说,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先稳定军心。

      于谦仔细研究完军事布防图后,下达了第一道军令:征调两京备操军和河南备操军赴京守卫;南京、山东备倭军赴京守卫,江北所有运粮军赴京守卫;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军(战斗力较强)赴京守卫。当时粮食都在通州,所调入京部队都由通州入京,士兵各自取粮,并运送至京城。这就是有能力的国士,既不耽误行军,还能免去运粮的费用,同时又保证了运粮队伍的安全,一举三得的办法,谁能不服?这才是力挽狂澜、智勇兼备的国士!

      在于谦的努力和调配下,到九月初各路人马纷纷赶到了京城,此时的京城兵力达到了二十二万,粮食充足,人心逐渐安定了下来。看起来是万事具备,就等也先来犯了,不然,对于群臣们来说,他们还有一个心结没有得到解脱,那就是造成现在朝廷这个惨状的罪魁祸首王振还没有得到惩处。大家或许要问,王振不是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了吗?死了也不行,死了还有家人、同党,要统统挖出来,方能以解心头之恨。于是,在八月二十三日早朝时候,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最为严重的一次朝堂斗殴拉开了帷幕,这也是整个明朝最为混乱的一天。以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为首的大臣们要求严惩王振一党,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上奏声、骂人声、痛哭声此起彼伏,把初登大位的朱祁钰吓得不轻,群臣这是要逼宫了,不给个满意的答复,那架势是饶不了朱祁钰。

      正当群臣和朱祁钰僵持的时候,锦衣卫指挥马顺出场了,马顺一直都是王振的死党,他仗着有朱祁钰的谕令竟然呵斥群臣,让群臣立刻出去。这不是捅马蜂窝嘛,大伙正一肚子火没地发泄,马顺自己送上门来,此时愤怒到了极点的大臣们已经忍不可忍了,那么多的屈辱,那么多的悲痛,亲人好友的战死被俘,是到了该结算的时候了。看着得意扬扬的马顺,户科给事中王竑冲了上去,抓住马顺的头发,对王振好一顿拳打脚踢,他越打越气,竟用嘴咬下了马顺脸上的一块肉,简直是疯了。看到王竑的这番动作,大臣们立刻蜂拥而上,转瞬之间,马顺被打得遍体鳞伤。不一会儿,马顺就在朱祁钰面前被活活打死了。群臣们已经忘记了君臣名分,可谓杀红了眼,直接用手指着朱祁钰,要他交出王振的余党们。此时在旁边伺候的太监金英眼看局势非常危险,这样下去,说不定朱祁钰本人都会有危险,他把王振的死党毛贵和王长随给拖进了大殿,群臣们一下子又找到了泄愤的人,很快这两个人也被活活打死,这真应了那句,兔子急了也咬人啊!

      在群臣都疯了时候,只有于谦保持了冷静的头脑,他虽然也很痛恨马顺等人,但他没有参加斗殴,他十分清楚,人已经打死了,群臣们的愤怒也得到了释放,要想解决善后问题,还得朱祁钰下令才行。而此时的朱祁钰已经吓得脑袋不清楚了,如果朱祁钰逃走了,接下来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状况,毕竟马顺确实罪不至死啊!于是于谦请朱祁钰下令,给马顺等定罪,并称群臣无罪。朱祁钰终于稳定了情绪,他接着下令把王振的侄子王山绑至刑场,凌迟处死。这样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下来,疯狂的群臣们也终于清醒过来,是于谦挽救了他们这么多人的性命啊!

      现在对于于谦来说,军队有了,粮食有了,王振的余党也清除了,对大明王朝来说,还有一个特大麻烦,那就是皇帝还在也先手里。必须要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才行,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再立一个新皇帝。立谁呢?当时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只有三岁,唯一能立的人便是现在的代理皇帝朱祁钰。于是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朱祁钰当皇帝,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祁钰竟然推辞不干。为啥,因为朱祁钰深深体会到了,当这个皇帝太危险了,要么被俘,要么被百官要挟,太恐怖了,这样的皇帝,不干也罢!话虽如此,不干还真不行。就这样,正统十四年九月六日,阴错阳差地朱祁钰正式即位为大明皇帝,定年号为景泰,朱祁镇呢,就被改称为太上皇了。

      不管是用什么办法,于谦解决了当前的所有问题,在他的努力下,京城人心稳定,军队素质装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有人都相信在于谦的带领下,大明王朝能击败所有的来犯之敌!到九月下旬,京城的防卫基本得到完善,也先,来吧,于谦和大明王朝等你来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1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7-7 11:03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七章:信念(这场战争,于谦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所以于谦为守护城池的人和他自己留下了唯一的选择,不胜,就死。)

      就在于谦准备御敌的时候,也先也没闲着,他一直拿朱祁镇要挟明王朝,索要重金,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赎金没有,却等来了朱祁镇为尊为太上皇的消息。这让也先非常失望,他还用朱祁镇当挡箭牌,去叫门,企图通过朱祁镇来叫开进京的大门,哪有这样简单的事,虽然皇帝被俘了,但是大明王朝还在。最主要的是要进京必经宣府和大同,而此地各有一员悍将把守,大同镇守者是郭登,宣府镇守者是杨洪。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也先赎金没拿到多少,叫门也没有人搭理,也先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攻打京城。

      正统十四年十月一日,也先带着朱祁镇,骑兵像猛虎下山一样,直扑进京的大门紫荆关而去。在叛徒太监喜宁的带领下,也先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紫荆关,守备都御史孙祥战死。紫荆关一破,震惊了整个京城,因为京城从此已无险可守。

      正统十四年十月八日,兵部尚书于谦下达了总动员令,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此时于谦已经集结了二十二万士兵,就等着也先来进攻了。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一日,也先终于来了,迎接他的是于谦的如下部署:京城九门为门户,现分派诸将守护,如有丢失者,立斩!安定门,陶瑾!东直门,刘安!朝阳门,朱瑛,西直门,刘聚!正阳门,李端!崇文门,刘得新!宣武门,汤节!阜成门,顾兴祖!德胜门,于谦!(德胜门是最重要的门户,它在北京的北面,正对着也先的大军,一旦开战,德胜门必然是最为激烈的战场。)看到这里,别说当时的诸将了,我也被深深地感动着,一介文弱书生,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能用自己的生命来负起挽救国家危亡的重任,于谦,真英雄也!同时于谦又下达了如下的军令: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杀敌,战端一开,即为死战之时!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立斩!临阵,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最后一道命令是这样的: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所有的人都被震惊了,这是豁出去了,没有退路,如果说还有生路的话,那就是拼死跟敌人搏杀,能活着冲出来的都是好男儿,也都是国家的英雄,大明的功臣。此刻的大明京城内,所有的人都已经没有了退路,拼吧,不拼,就死,拼了,或许能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2 16: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八章:北京保卫战(于谦实践了他的抉择,穿上了那套沉重的铠甲,离开了他的住所,向德胜门走去,在那里,他将获得他人生中的最大光荣。)

      十月十一日,北京保卫战前锋战开始了。也先原以为北京城已经成了一个空架子,只要他们兵临城下,城内的人自然会不战而降,等他来到北京城下才发现,他错了,大大地错了,因为他以为的那些不堪一击的明军已经摆好阵势,准备跟他决一死战。单从气势上,也先就感觉到了,这些人不是单纯来打仗的,那是来拼命的,这些人,一定不好惹。

      果然不出也先所料,瓦剌的士兵在这里遇到的是一群杀气腾腾的人,也先的士兵们狼狈不堪地逃了回去,面对这样的明军,也先只能避其锋芒,准备利用手里的朱祁镇跟明军谈判,有朱祁镇在手,也先以为明军肯定会有所顾忌,而且应该能有可谈之资,可惜也先再一次打错了算盘,他不清楚他所面对的是于谦,不是卖国贼。

      于谦派了王复和赵荣去谈判,这两个人一个是正六品,一个是从七品,临时给了四品级别,这样的两个人去谈判,简直就是调侃和侮辱。对于于谦的如此强硬的态度,也先也愤怒了。那就没啥好谈的了,直接开战!

      瓦剌大军终于发动了进攻,目标就是于谦身后的德胜门。为什么说是于谦身后的德胜门呢,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于谦早已下令,他们出城之后,城门关闭,他们只有拼死跟也先的军队战斗,别无选择。

      也先的先锋也是也先的弟弟孛罗率队飞奔而来,迎接他的是于谦早已埋伏好的神机营,孛罗的一万大军立刻崩溃了,几乎被全歼。

      于谦这一闷棍让也先彻底清醒过来了,难道眼前这座城池真的不容易被攻克?于是也先亲自率领部队,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这一次也先选择的进攻地点是安定门,他以为这里是京城最薄弱的突破口,然而也先又一次判断失误。守卫安定门的是石亨,在前面的阳和之战中,石亨输掉了他的所有,这一次石亨要报仇了。石亨亲自率军跟也先进行了最猛烈的交战,也先溃败!

      在逃亡的路上,也先感到了绝望,然而也先毕竟是也先,他不甘心就这样被明军打败,他决定再一次向京城进攻,这一次他选择的进攻方向不是京城而是居庸关。

      正统十四年(1449年)的十月,也先面前的居庸关一夜之间成了一座冰城,也先象征性的进行了攻击,结果是被弓箭和火铳给阻止门外。在也先撤退的时候,又遭到于谦的大炮轰击,至此,北京保卫战结束,大明王朝度过了危难,是于谦挽救了大明王朝。

      于谦,一介书生,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兵家大计。正如书中所写,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也一定能够得偿所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16: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九章:朱祁镇的奋斗(这是真正的绝境,身陷敌营,没有人可以信任,没有人可以依靠,也不会有专人来伺候他的起居。其实衣食待遇不好还在其次,对于朱祁镇而言,能否活到第二天才是他每天都要考虑的问题。)

      上面已经提到,也先计划一举拿下北京城的计划失败了,于谦用他的坚毅和顽强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北京保卫战之歌,也先大败而归。然而对也先来说,战争中的失败并不是最大的失败,而迎接他的却是也先做梦也没有想到的结局。当也先出兵明朝的时候,家里的当家的脱脱不花和三当家阿剌已经蠢蠢欲动了,因为他二人都不服也先的通知,却又碍于也先的强悍,只能是忍气吞声地活着,此刻知道也先大败,他们岂能再忍耐下去,于是,也先的第二个敌人来了。脱脱不花和阿剌没等也先退出关,就派遣使者向明朝求和,并赠送了马匹。此时的也先被明军打得落荒而逃,逃出关外又没人接应,那叫一个狼狈不堪啊!虽然脱脱不花是也先所推立的傀儡大汗,此时大汗已经向明军求和,你也先不过是太师,虽然你有军队,可是军队已经是败军,确实无力再战,就这样也先只能满怀悲痛地回家了,他统一天下的梦想也就此彻底破灭了。正如书中所写,历史无数次地证明,挑起战争的侵略者终归是会失败的。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对明朝,对于谦来说,都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但此刻对于依旧是俘虏的朱祁镇来说,那可还是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啊!更让他难受的是,自己的弟弟已经接替了自己当了皇帝,看这情形,弟弟是不准备将自己接回家去了。他深深地明白,自己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已经是个多余的人了。虽然现实如此,但是朱祁镇依旧满怀着希望,因为他知道,即使家里其他所有的人都不愿意自己回去,自己的钱皇后一定是日夜期盼着自己回家的,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支持着朱祁镇,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一定能等到回家的那一天的。

      可以想象得到,作为俘虏的朱祁镇,日子那肯定是相当地难过的,不但是衣食住行上,随时还都会有生命危险。朱祁镇却能靠着他的人格魅力,深处险境总能化险为夷,这种本事,不得不让我们刮目相看。其实光靠人格魅力也不一定就能化险为夷,关键还得要有人帮,这里有两个人对于朱祁镇来说,确实应该算是患难与共的朋友,以死相拼的知己。这两个人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一个是锦衣校尉袁彬,另一个确实蒙古人,哈铭。靠着这两个人对朱祁镇的忠诚和维护,朱祁镇得以保全性命于乱世,并借也先跟大明继续谈判的便利,让汉奸喜宁终于落入了明军之手,终于得以除掉喜宁,让当时深受其害的朱祁镇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恶气了。看到喜宁终于死了,我的心里也算是安定下来,最可怕的就是汉奸,最可恨的也是汉奸,对于汉奸,人人可以得而诛之!

      在朱祁镇被俘的这段时间里,朱祁钰虽然有过胆怯和危险,但是当于谦战胜了也先后,朱祁钰终于尝到了当皇帝的好、当皇帝的美、当皇帝的幸福,他可不想自己的哥哥再回来,他不想把这到手的皇位再还给哥哥了。这是朱祁钰的感受,也是实实在在的感受,理解吧!谁不想当皇帝啊!正如朱祁镇所想,家里唯一盼着他回来的就是他的妻子钱皇后。然而朱祁镇不知道的是,他的妻子因为想他、念他、担心他,每日为他以泪洗面,终于身体垮了,腿瘸了,眼瞎了,但她依旧每天都在等着,等着自己的丈夫朱祁镇回来。看得我也跟着心酸不已,这份真爱,确实应该感天动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5: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十章:回家(他决心创造奇迹,即使什么都没有,他也要把朱祁镇带回来,凭什么,就凭他的那张嘴。)

      上面已经提到,也先一直想让明朝把朱祁镇给赎回去,结果明朝一概不理,或者说是朱祁钰不理,他可不想把朱祁镇接回来,朱祁镇回来后,自己算什么?朱祁镇已经被尊称为太上皇了,尽管如此,毕竟是自己夺了哥哥的皇位,还回去,怎么可能,一旦成了皇帝,没见过有哪一个皇帝甘心退位的。也先确实急不可耐了,手里攥着个太上皇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成了累赘,每天都浪费粮食,还得好好养着。

      而此时的大明京城里,于谦的北京保卫战让大明终于安定下来了,该赏赐的也都得到了封赏,于谦却一推再推拒绝封赏,最后只接受了一个少保的职衔。于谦立的大功历史不会忘记,但是总有人会找事,竟然有人上奏折骂于谦,正是树大招风啊,如书中所写,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骂一个人更不需要借口。不知道是历史的滑稽,还是历史的讽刺,于谦和王直都被人痛骂着,这也许也是一种对人性的解读,对人性的磨砺吧!

      对于明朝的置之不理,也先又一次派出使臣来求和,就是要明朝派人去接回朱祁镇,这么简单的一个要求,竟然还是没人愿意搭理,是也先可怜,还是朱祁镇可怜,只有天知道了。尽管朱祁钰一直态度冷淡,不予理会,但是朝臣们都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还是应该把太上皇给接回来,把自己家的太上皇放在敌人营地里,算怎么回事啊,这也太丢人啦!可是派谁去接好呢,朱祁钰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是碍于群臣的进谏,不得不派人去,于是当时身为礼部侍郎的李实就被指派为了大明的使臣。原来这位礼部侍郎不过是为了出使瓦剌,原先他只是一个七品的给事中,临时给了个正三品衔,太值了。正是这位礼部侍郎,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两段传奇对话。李实见到了朱祁镇,可以想象得到,朱祁镇那是何等的激动和开心,终于见到明朝的使臣了,自己是不是有回家的机会呢?痛哭过后,李实是这样问太上皇的:“太上皇住在这里,才记得以往锦衣玉食的生活吗?太上皇有今日,只因宠信王振,当初为何要宠信这个小人?”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竟然敢这样跟太上皇说话,可见当时的朱祁镇,生活何其狼狈!朱祁镇唯一的辩词:“我用错了王振,这是事实,但王振在时,群臣都不进言,现在却都把责任归于我!”是啊,太上皇确实太无辜了。正如书中所写,一个不知所谓的使者,一个哭泣的太上皇,一个无奈的部落首领,这场闹剧般的出访就此结束了。

      也先并不糊涂,他看出来这位李实不过是应景而来的,他还得派使臣去大明朝,他不能一直白白替大明朝养着个太上皇啊!这次也先派出的使臣叫皮勒马尼哈马,这已经是也先派出的第六批使臣了。

      这一次朱祁钰又随手指派了一名官员去当使臣,这位使臣是个二品官,时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杨善,这一次同样是没有一丁点诚意的,当然这是朱祁钰的心思。就这样杨善带着少的不能再少的见面礼,带着一封莫名其妙的国书,连路费都不充足的使团向着瓦剌出发了。

      杨善是大兴县人,他随官居二品,却不是科甲出身,他只是一个秀才,这在明朝三百年历史中都极为罕见。此人身怀绝技,就是特别会说话,正如书中所写,他为人圆滑,学会了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正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凭着他对朱祁镇的忠诚,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地不费一财一物,让也先把朱祁镇给送了回来。关键对也先来说,能礼送朱祁镇回国,竟然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心甘情愿,兴高采烈!看到这里,我是真心佩服这位杨善先生啊!此人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祁镇终于回家了,迎接他的是弟弟朱祁钰的冷漠和囚禁,南宫这地处东华门外的荒凉破房子成了太上皇的寝宫。对于朱祁镇来说,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他此刻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自己的妻子钱皇后一直在等着他的回来,不论身处何方,有妻相伴,此生足矣!在这个世界上,当他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只要有妻一人,此情无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5: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的第十一章:囚徒朱祁镇(也先虽然文化不高,行为粗鲁,但还算是个比较讲义气的人,说话算数。而自己的这个好弟弟却为了巩固皇位,一心一意要把自己这个已经失去一切的人往死里逼。)

      前面已经讲到,朱祁镇终于回来了,回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家,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妻子钱皇后,然而,回来是回来了,可是迎接他的是南宫的囚禁生活。朱祁钰对自己的哥哥心怀戒备,这也是人之常情,由此可以想象的到,朱祁镇的日子一定不好过。景泰元年十二月,胡濙上书要求带领百官在明年元旦于延安门朝拜太上皇朱祁镇,希望得到朱祁钰的批准,朱祁钰的答复是不行,并追加了一条,今后所有的节日庆典都不要朝拜。同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哥哥生活免受打扰,朱祁钰命令不许放任何人进去看望朱祁镇,朱祁钰已经把事情做绝了。他虽然迫于压力,没有杀掉自己的哥哥,但是他却做了所有不该做的事情,相当于给朱祁镇判了个终身监禁。这确实也无可厚非,这是皇权游戏的必然规则,认了吧,朱祁镇,我们这些看客们也就别自我难受了。

      其实对于住在南宫里的朱祁镇来说,他已经很满足了,因为不管怎么说,他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有自己的妻子陪着,还有什么奢求呢!历史就是这样 ,当事人并不觉得痛苦,只是史书上很难评说,毕竟堂堂的太上皇,沦落至此,确实算是千古奇闻了。

      身处囚禁之中的朱祁镇还是能找到朋友的,他对伺候他的人都很真诚,这个社会上,毕竟好人还是蛮多的,这里就有两个大好人,阮浪和王瑶,这两个人并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是有骨气的普通人,朱祁钰以为找到可以置朱祁镇于死地的借口了,结果这两个人至死也没有多说一个字,因为原本就是莫须有的诬陷,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无耻的。

      朱祁钰一看没能把自己的哥哥给除掉,这块心头之患一直让他寝食难安,于是他的行为越来越偏激,他打定主意,既然杀不了自己的哥哥,那也得把皇位继承人换成自己的儿子,当时皇太子已经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决定要反悔。朱祁钰竟然对首辅等阁员行贿,这简直可以算是空前绝后了,而皇帝行贿的数额更让人啼笑皆非,每人一百两银子,少的五十两!就靠这些贿赂,大臣们竟然同意了皇帝陛下改立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太子朱见深被废,朱祁钰之子朱见济继任太子。

      在于谦力挽狂澜、无限风光的时候,大家或许已经忘记了那个当时主张南迁的人----徐珵,没关系,历史是最公正的,这不现在又要讲到这个人了,此人因为当时主张南迁遭到呵斥,此后的生活一直被胆小懦弱的阴影笼罩着,为了改变这个现状,他改了名字,叫徐有贞。其实徐有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他靠着自己的实力,当上了左副都御史。

      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十一月,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去世了。看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那句“恶有恶报”!

      对朝廷而言,太子死了,那需要再立一位呀,于是朝廷上下掀起了“复储之议”,这不是摆明了要跟朱祁钰过不去嘛?为了打压群臣的势头,朱祁钰确实要疯了,他动用了廷杖,一时间,皇城之前廷杖此起彼落,血肉横飞,大臣们个个自危。为了惩罚这些对抗他的朝臣,朱祁钰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两根巨杖,专打钟同和章纶,钟同直接去见了阎王,章纶竟然挺了过来。看到这里,真让人难以想象得到,已经发疯的朱祁钰算是彻底失去了本性,是权力让他疯狂的,是皇权让他不再有人的良知和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8:50 , Processed in 0.3888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