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emppp

[【读书进行时】] 园地重生,2017年读书小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0: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8-16 11:09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的第十四章:终结的归宿(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

      虽然乔宇和张永时刻准备着朱厚照会有不测的那一天,但是当正德十五年(1520年)六月丁巳朔这一天朱厚照不见了的时候,他们二人还是惊恐万分,不知所以。前一天朱厚照前往南京附近的牛首山游览,可是天色已晚时候,朱厚照失踪了。奇怪的是,皇帝失踪了,他的随从和警卫竟然没有去寻找。当乔宇惊慌失措地找到张永的时候,吓坏了的张永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等着。这是明代历史上最为离奇的一次皇帝失踪,让人费解的是,史书上竟也高深莫讳。就这样等啊等,十几天过去了,朱厚照还是没有回来。即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张永这一次也是手足无措了,关键时刻他想起了王守仁,对,这个人一定有办法。

      当王守仁接到张永的邀请后,他来到张永面前,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朱厚照还没有死。他知道这是江彬在试探,朱厚照不见了,结果会怎么样?这实在是太过凶险的试探,因为试探的结果将是朱厚照会真的不见了,怎么才能让朱厚照回来呢?还得是王守仁,他们把能调到的部队全部调到起来,虽然这么多人都在找寻朱厚照,却又没有固定的区域,外地的驻军则在紧张操练备战中。江彬明白,这一切都是冲着他来的,如果他不识相,后果就摆在他的面前,保命要紧,于是在失踪了数十天后,朱厚照终于回来了。对于朱厚照来说,玩也玩了,朱宸濠也到手了,朱厚照也该回家了。

      正德十五年八月癸巳,在一片宽阔的广场中,朱厚照命令手下放出了朱宸濠,仅仅几秒钟,朱厚照一声令下,朱宸濠又被抓进了监狱。这就是朱厚照的安排,他一定要亲自抓一次朱宸濠,也只有他才能想出这样的抓人把戏。

      终于朱厚照心满意足地带着全部人马踏上了归途,在回去的路上,朱厚照路过镇江的时候去了趟杨一清的家,在那里闹腾了几天后高高兴兴的继续往回走着。到目前为止,朱厚照对此次南行非常满意,当然他并没有发现江彬的阴谋,他只顾着自己开心玩乐着,做人如此,也确实是令人羡慕的。尽管作为皇帝,他确实太不称职了,可是这一切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正德十五年九月己巳,朱厚照来到清江浦,他坐上了一只小船,来到积水池,钓鱼。然而不久之后,他突然落入水中。朱厚照虽然不怎么读书,但是他体格一直很好,奇怪的是,他落水后身体突然变得极为虚弱,再也没有了以往的精神头。对于朱厚照的落水,史书上从来没有一个定论,在这里也只能是糊涂看糊涂想了。不管怎么说,南京城门钥匙、牛首山失踪,清江浦落水,这些跟随朱厚照的随从都是一帮人,他们都是江彬的下属,仅此而已!

      落水之后,朱厚照真的病的不轻,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乙丑,奄奄一息的朱厚照看着四周的侍从护卫,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句话“ 我的病已经没救了,请告诉皇太后,国家大事为重,可以和内阁商议处理,以前的事情都是我的错,与旁人无关”。如果这段话真的是朱厚照所说,那就是他妥协的证明,这位个性张狂,追求自我的反叛者,与那些限制他自由的人和规章制度斗争了一辈子,却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选择了屈服,这确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对于朱厚照的一生,作为人,他是正常的,但是作为皇帝,他是不正常的。他不残忍,也不滥杀无辜,能分清好歹,他只不过是希望干自己想干的事,自由自在过一生的人,只可惜,他运气不好,生在帝王家,那就只能是另外的一番生活了。

      朱厚照走了,算是解脱了吧!而对于王守仁来说,叛乱平定了,俘虏也交上去了,到此他也算是功德圆满,可以好好歇歇了。人活着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的,这不,就在王守仁准备放松休息的时候,张永来了,他向王守仁要宁王的账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整一整朝中那些收受贿赂的官员们。然而王守仁的回答让张永又一次发怒了,王守仁告诉张永,账本他已经烧了,因为他不想再无谓地大动干戈。张永发现他确实很难理解王守仁,他不要钱,不要名利,不愿落井下石,他只是为了那些平凡的百姓,甘愿功成身退。张永走了,这一次他走得心服口服。

      嘉靖元年(1522年),新登基的皇帝看到王守仁的功绩,决定要把他应得的荣誉给他,于是他下旨调王守仁进京办事。然而最后的结果是王守仁被调到南京任兵部尚书。这是为啥呢?原来皇帝的命令被杨廷和给换了,杨廷和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当然有了,因为新皇帝就是杨廷和拥立的。可是为啥杨廷和会跟王守仁过不去,按说杨廷和可以算是个好人,他虽然偶尔也收黑钱,也徇私,但总体上他还是为朝廷努力干活的。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此人心胸狭窄,很难容人。他和王守仁的老上级王琼有着很深的矛盾,所以对于王守仁,他肯定不会手下留情的。这件事对王守仁来说,根本不算事,一个视荣华为无物,置生死与度外的人,这一切都算什么啊!

      嘉靖元年二月,王守仁刚到南京,他父亲王华去世了。这件事沉重地打击了王守仁,他离任回家守孝。对于王守仁来说,父亲的训斥、格竹子的执著、刘瑾的廷杖、龙场的悲凉、悟道的喜悦、悲愤的逃亡,平叛的奋战,如此多的官场风波,刀光剑影,几起几落,世上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扰乱他的心智了,现在他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一心一意搞他的哲学了。

      王守仁已经名满天下了,他四处游历讲学,毫无架子,无论贫富,也无论他们是有啥目的,只要是来听他讲学的,他都以诚相待。这里面有王守仁最优秀的学生王艮,后来创建了鼎鼎大名的泰州学派,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此学派影响极大主要传人有王栋、徐樾、赵贞吉、何心隐等。这一派中影响最大的却是另外两个人,一个是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思想启蒙解放的先锋”的李贽,另一个更为特别,他不是泰州学派的嫡传弟子,只能算是一个插班生,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人,明朝的历史将会改写,他的名字叫徐阶。

      嘉靖六年(1527年)五月,在天泉桥,王守仁对他的嫡传弟子心学传人钱德洪和王畿交代后,这又是为啥,因为经过长期的征战和常年奔波,王守仁的身体已经很差了,而现在两广地区又发生了叛乱,王守仁要去平叛。他知道自己此去必定很难再活着回来,于是在永别之时,他需要他的学生来继续他未竟的事业,王守仁的心学精髓就在他要说的四句话里,希望他们能发扬光大,普济世人。这就是著名的“天泉论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估计王守仁也没想到自己的名气已经如此之大,朝廷折腾了几年的两广之乱,等到王守仁老将出马后,立马就解决了。这件事情为王守仁赢得了更多的荣誉,然而这最后的辉煌也燃尽了王守仁的生命之火,嘉靖七年(1528年)十月,王守仁肺病发作,生命垂危。他带着几个随从踏上了回家之路,当他到达江西南安时候,就再也走不动了,这里就是他最后的安息之地。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王守仁真的做到了,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王守仁是真正的圣贤,当之无愧!

      这里有一个插图,王阳明的光辉人生:1472年出生,1482年随父亲王华寓居京师,1489年格竹失败,1492年乡试中举,1499年高中进士,1502年因病归家,筑室阳明洞,静坐行导引术,1505年开门授徒,1506年得罪刘瑾入狱,谪贵州龙场驿驿丞,1508年龙场悟道,1509年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1519年平定朱宸濠之乱,1521年提出“致良知”学说,升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1527年天泉证道,确定四句教法,1528年平思田之乱。袭八寨、断藤峡,1529年病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16: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的第十五章:新的开始(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二十三日,那个略显羞涩的少年朱厚熜来到了京城,即位成了新的皇帝,改明年为嘉靖元年,是为嘉靖皇帝。)

      朱厚照死的时候,最忙的人便是杨廷和了。正德十六年三月的那个深夜,当杨廷和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后,他会见了惊慌失措的张永和谷大用,他们讨论的唯一问题便是谁来即位当皇帝?要知道朱厚照玩得实在太厉害了,竟然没空生孩子!面对着慌乱的张永和谷大用,杨廷和却稳如泰山,说出了即位之人----兴献王之子,宪宗皇帝之孙,孝宗皇帝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行了,不用操心了,皇帝有了,是谁啊,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人----明代历史上统治时间第二长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对于杨廷和来说,选立新君的大事完成后,还有一件大事要赶紧去办,大家应该也能想到,那就是要解决了江彬。

      在正德皇帝去世后的四十余天里,大明帝国是没有皇帝的,唯一说话算数的便是杨廷和了。利用手里的职权和计谋,杨廷和终于整倒了一直受朱厚照庇佑的江彬,正德年间最后一个权奸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一生。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三日,朱厚熜来到了京城,成为了新的皇帝,是为嘉靖皇帝。

      这里有一个插图,杨廷和智擒江彬:第一招,剪除羽翼,解除江彬的武装,实施军事戒严;第二招,暗度陈仓,释放烟幕弹迷惑张洪,进而稳住江彬;第三招,引蛇出洞,借口举行宫中祭奠,引诱江彬现身;第四招,釜底抽薪,利用规则,将江彬随从全部挡在宫外;第五招,瓮中捉鳖,周密部署,层层设伏,最终生擒江彬。

      看完这些,对于杨廷和的智慧是让人不得不叹服啊,江彬这个家伙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看起来读书多,读书好确实在哪里都吃得开,江彬吃亏就吃亏在他读书太少,跟读书人斗,尤其是杨廷和这样的读书人斗,那只能是自取灭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1: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8-17 13:56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的第十六章:皇帝很脆弱(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这就是少年朱厚熜学到的第一课。)

      来北京之前,朱厚熜住在湖广的安陆(今湖北钟祥)。当十五岁的朱厚熜看到京城城墙的时候,他兴奋极了,他知道,自己即将成为这里的的主人,要接替堂兄朱厚照当皇帝。然而出乎他的预料的是,一群官员迎了上来,他们不是来迎接他的,而是告诉他应该从东安门进宫,到文华殿暂住。朱厚熜一下子就恼了,为啥?因为这条路是专门为皇太子设计的,皇帝是不走这条路的。朱厚熜能不恼吗?叫我来北京是来当皇帝的,不是来当皇太子的。他要走大明门,进奉天殿。他拿出了朱厚照的遗诏,尽管如此,那帮大臣依旧坚持己见,就是不让朱厚熜走大明门。然而他们都错了,要知道杨廷和为啥选朱厚熜当皇帝,就是看中了他的这种天赋,他不是好糊弄的。既然大臣们坚持不让自己走大明门,朱厚熜没办法,只能这样对大臣们说话了,东安门我不去了,我要回安陆。拦路的大臣们商量了片刻后,只能老老实实地让朱厚熜从大明门进宫了。从这天起,大明历史上最为聪明心眼最多的嘉靖皇帝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

      朱厚熜从大明门进宫的消息传到了杨廷和那里,他没有在意,毕竟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杨廷和觉得这只是小孩子耍性子而已,随如此,他还是没有放松警惕,他决定给朱厚熜点教训,让他明白,他虽然是皇帝,但是在这里,是他杨廷和说了算。于是在朱厚熜登基后的第六天,第一次攻击开始了。这一天,礼部尚书毛澄上书,长篇大论,目的就是不让朱厚熜认自己的亲生爹娘了。朱厚熜能不生气嘛,这是干啥,当了皇帝,竟然不能认自己的亲生爹娘!皇帝发怒了,但是后果却不严重,为啥,因为杨廷和说了算。于是朱厚熜放下做皇帝的尊严,请来杨廷和,跟他谈判,谈判的结果是他就是不能认自己的爹娘。

      就在朱厚熜气愤却又无奈的时候,张璁出现了。这个人的境遇很有意思,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时候,他中举人已经差不多二十年了,此后他每三年进一次京考试,结果却每次都落榜。到此时,张璁也灰心了,索性不再考了,他准备去吏部报到,随便给个官做就行了。就在他要踏进吏部大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擅长算卦的人,这个人时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姓萧,因为算卦很准,得了个半仙的名号。这位萧半仙非常认真地对张璁说,再考一次,必定高中,而且几年之内,必定大富大贵,还能入阁为相。这个诱惑力确实太大了,就这样张璁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第八次参加会试,果然考上了。因为名次不高,只能被分到礼部,也没啥正儿八经的工作,无聊的时候,他看到了毛澄写得关于朱厚熜爹娘名分的问题报告,顿时让张璁如获至宝,这不正是一个飞黄腾达的好机会嘛!

      张璁为啥这么兴奋,因为张璁的特长是礼仪学,这回大家明白了吧!于是张璁连夜奋笔疾书,一篇惊世大作就此横空出世。这就是明代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事件之一----大礼议事件的开端。

      朱厚熜看完张璁的大作,那叫一个激动、兴奋啊,自己终于可以认自己的爹娘了。然而,激动的朱厚熜很快就又一次经受痛苦和气愤的折磨,为啥,还是杨廷和不同意。就在皇帝和杨廷和之间为了皇帝认父母的事而斗得热闹极了的时候,朱厚熜的母亲也到了北京城外。她本来是想到北京当太后的,没想到到了通州就被告知,她不但当不了太后,还连儿子都不能认了。这搁谁身上谁也不干,我自己的儿子,竟然不能认,这还有没天理。于是朱厚熜的母亲放出话去,名分不定,她绝不进京。看到这里,我差一点笑出来,这娘俩的性情真是一模一样啊!这下好了,三方遥相呼应,大有决战到底的架势,而此时,张璁又写了一篇论礼仪的文章,要求杨廷和让步给个名分。

      姜永远是老的辣,一看这架势,杨廷和主动去见朱厚熜,告诉他内阁决定,给他的父亲和母亲分别命名为兴献帝和兴献后,这总算是有个交代了,杨廷和趁着朱厚熜很高兴的劲,偷偷地给了张璁南京刑部主事的职务。这个职务大家也知道,就是一个养老的职务,杨廷和这㛑算是警告张璁,再折腾,还是小心自己的命吧!到这时候,似乎这场风波就算是平息了,但是朱厚熜的母亲不答应,非得要在称号里面加上一个皇字,这也无可厚非,儿子是皇帝了,父母的身份那是一定要加上皇字的。面对这个问题,杨廷和提出来,如果非要加,那我就辞职了。对于朱厚熜来说这算怎么回事啊,自己刚当上皇帝,啥也不懂,内阁首辅就不干了,不行,那还是先妥协吧!于是,朱厚熜放弃了要求,向杨廷和投降了,这第一个回合,以杨廷和的胜利而告终。

      再说张璁,原本以为自己找到了咸鱼翻身的好机会,没想到有被打发到了南京,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叫桂萼的人,这个人也是个仕途不如意的人,所有他们很有共同的语言。很快,他们二人联手跟杨廷和开始了不懈争斗。这期间,帮助他们的人出现了,这个人是方献夫,此后黄宗明和霍韬也加入了他们的攻击集团,这些人都是王守仁的学生。按说杨廷和的做法跟王守仁也没有太多的纠葛,他的学生们为啥要来凑热闹呢?大家别忘了,王守仁是干啥的,心学的主张是人性解放,而现在朱厚熜要认自己的亲生父母,杨廷和竟然不让,这就让心学派的传人们非常看不下去了,为了维护心学的宗旨,他们决定向杨廷和叫板了。看到这里,局面应该越来越明朗了,明代官场上的第一魔咒,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去惹王守仁!

      这里还有一个秘密,张璁集团怎么敢跟杨廷和叫板,因为他得到了一个重量级人物的支持,是谁呢?大家应该对他还是特别熟悉的,他就是杨一清!杨一清怎么会跟杨廷和过不去,其实他俩也算是多年的朋友了,只不过杨一清这个人,向来是帮理不帮亲的,他看不惯杨廷和的做法,于是成了张璁集团的幕后支持者,有王守仁的心学和杨一清的加入,接下来就看张璁为首的攻击集团,如何跟杨廷和交锋了。心学的知行合一,将再一次给我们诠释他的魅力和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7: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8-21 14:55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的第十七章:大臣很强悍(于是,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下朝的大臣们一个也没走成,在杨慎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向左顺门走去,沉积了三年的愤怒和失落将在那里彻底地喷发。)

      嘉靖二年(1523年)十一月,张璁向杨廷和发动了进攻,首先发难的是桂萼,他上书皇帝,要重新议礼,对自己父母的称谓那是不能随便的。皇帝当然高兴了,他找来杨廷和商量,杨廷和这次没有再表示反对,而是要求退休。这一次杨廷和确实不是矫情,他确实是不想干了,他已经六十四岁,四十余年的官场争斗,他已经彻底厌倦了。于是历经四朝不倒的杨廷和十分决然地走了,尽管有无数人反对,有无数人挽留,他还是走了。这也算是皇帝和以杨廷和为首的大臣之间的第二个回合,这个回合,皇帝胜了。

      嘉靖皇帝非常高兴,自己终于可以认自己的亲生父母了。不过嘉靖还是很纳闷的,这个权倾天下的老头子,怎么会突然选择妥协呢?书中写得是直到四十多年后,才能找到答案,我们也就跟着一起等着答案的揭晓吧!

      下面又一位猛人出场了,谁呢?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杨廷和的离去,嘉靖纳闷,其实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也非常纳闷。杨慎是正德六年(1511年)的状元,当时对于杨慎的状元,大家都没有异议,假如那年的状元不是杨慎的话,大家才会纳闷呢。据说杨慎少年时候,学名就已经传遍了天下,他还有一个“无书不读”的外号,由此可见,他博学到了何种程度。杨廷和为啥要走的原因没有对儿子讲,而杨慎就自作聪明的以为父亲是被张璁告的黑状挤走的,于是杨慎就成了张璁的新对手。事情发展的是真快,还没轮到杨慎动手,有一帮人已经提前动手了,嘉靖三年(1524年)二月,内阁最后的反击开始了。

      杨廷和的离去也算是引起了公愤,以礼部尚书汪俊为首的内阁大臣们一起上书皇帝要讨个说法,其实他们本来就不在理,不让皇帝认自己的亲生父母,真不知道这么多年的书他们都读到哪里去了。皇帝现在已经不是初来乍到的时候了,杨廷和都走了,还怕你们这群人,于是皇帝下旨召张璁和桂萼进京,大家一起辩论辩论,究竟是谁对谁错?一看皇帝的架势,汪俊等人只能妥协了,答应皇帝的要求,在他的亲生父母的封号前可以加上一个“皇”字,哎!做皇帝何其难啊,竟然要封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得征得群臣的同意,还得费尽周折!不管怎样,朱厚熜还是蛮高兴的,毕竟自己的要求算是达到了,只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有俩爹,一个是明孝宗朱祐樘,他的亲爹兴献帝只能排在老二,而且名号也不好听,是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为了这个两个“本生”字,张璁给皇帝上书,陈说各种理由,让皇帝明白了,其实这是大臣们在糊弄他,于是皇帝还是让张璁和桂萼进了京城,接下来,杨慎将怂恿群臣演出一出闹剧。

      张璁还是顺利地进城了,对此大臣们保持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平静,为啥,因为杨慎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张璁,他要在文武百官面前,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当众打死张璁!杨慎这不是疯了吗?其实杨慎没有疯,因为他选择的动手地点是左顺门,这个地方在七十多年前曾经打死过王振的三个同党,按照先例,在这里打死人可以算是一个不用偿命的地方。杨慎的计划很简单,看起来也确实很完美,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忽略了张璁的智慧,这个人在进京的路上就知道有人要在左顺门整死他,他岂能自投罗网,于是当杨慎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张璁已经安全撤离了。只可惜张璁忘了把这个陷阱告诉桂萼,当桂萼走到左顺门的时候,他一发现形势不妙,撒腿就跑,好在桂萼跑的快,不然这次被打死的就是桂萼了。这两个人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于是两人找到了目前唯一能庇护他们的郭勋。郭勋是何许人,他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郭英的后人,现在他虽然不管朝政,但是他管着禁军,这就够了,杨慎就算再能折腾,他也不敢得罪郭勋啊,于是这场风波就这样算是平息了下去。要不说读书人就是脑子活,看起来多读书,在什么时候都是有好处的。
      
      局势对杨慎看起来有些不利,因为张璁和桂萼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皇帝也不再听他的话,就在杨慎几乎要绝望的时候,上天似乎给了杨慎一个机会。嘉靖三年,七月,戊寅。朝堂之上又在争吵,这对于皇帝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大臣们闹他们的,皇帝一概不理,反正到了散朝的时候,一天就会过去了。但是今天却不同往日,因为今天杨慎发出了怒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够有震慑力吧!杨慎被自己的激情给鼓舞着,他又一次振臂高呼“事已至此,大家何必再忍,一起进宫请愿,诛杀小人!”于是,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下朝的大臣们一个也没有走成,在杨慎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向左顺门走去,沉积了三年的愤怒和失落将在那里彻底喷发。据史料记载,参加此次集体示威的官员共计二百二十余人,中央一共六个部,来个五个部长,皇帝今天要是不让步,今天就闹腾到底了,明天,大家就都没有明天了!

      别说朱厚熜没见过,估计历史上见过这种的阵势的皇帝也是寥寥,十八岁的朱厚熜终于害怕了。自他进宫以来,已经经历了多次恶战,但这种大规模的对抗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于是他决定妥协。可是对于这些大臣们来说,已经闹到这个份上,必须要闹出个是非曲直来才能罢休,今天皇帝不给个痛快话,大家就集体跟皇帝叫上板了。朱厚熜又一次发抖了,这次他不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愤怒,自进宫以来,他一直忍耐着,连自己的亲生父母不让认他都忍了,今天,他不能再忍下去了。于是,他派出了锦衣卫,既然大家都不动,那就让锦衣卫把领头的给抓起来再说。朱厚熜原本以为锦衣卫一抓人,大家就会散了,没想到,他的抓人举动,引起了更大的变化。杨慎已经被冲动冲昏了大脑,他又一次站了出来,点燃了第二把火。“今日事已至此,各位万不可退走!若就此而退,日后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这不纯粹是煽风点火嘛!于是,事情在杨慎的怂恿下,彻底失去了控制。一百多名大臣冲到了左顺门,他们这一次不再是跪,而是痛哭!朱厚熜快要崩溃了,同时他的忍耐也到了极限,既然抓带头的没用,那就把所有的人都抓起来,他又一次派出了锦衣卫,不但要抓,而且要把他们的名字都记下来。大臣们又一次让朱厚熜见识了一下什么叫气节。一听要记名字,大臣们反而觉得这是一件可以光宗耀祖的事,不但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还连带着亲朋好友的名字也一块给写上了,原本现场只有一百四十多人,名单上却有了一百九十多个名字。签完字,这一百多个人一起被关进了监狱,这场嘉靖年间最大的示威运动就此平息。

      看到这里,我真不知道是该佩服这些大臣,还是该佩服皇帝了?正如书中所写,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能以如此的坦然面对皇帝,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才是真正的忠诚之士?尽管偏激,却是发自肺腑,是为了博取名声,还是别无所求,谁知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6: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8-22 15:03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的第十八章:解脱(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荣辱,最终不过化为尘土,归于笑柄而已!)

      把示威的大臣们抓起来后的第二天,朱厚熜就开始了全面反击,明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廷杖之一就此拉开了序幕。尽管廷杖之前,已经进行了甄别,年纪太大,官位太高,体质太差的被免于廷杖,这一百四十余人里仍有十六人被打成了重伤,经抢救无效还是一命呜呼了,死亡率高达20%,够惨了吧!更惨的还在后头,杨慎和其他六位带头的大臣在第一次打完屁股后的十天后,又被打了一顿,这种杠上开花的打法才着实让人胆寒呢。还在杨慎身体素质好,第二次廷杖后竟然活了下来,等待他的是流放,流放地点是云南的永昌,这里算是未开化地,实在是不适合居住的。可见皇帝对杨慎厌恶到了什么程度。

      杨慎虽然没被打死,但是去流放的路上,还是有一帮人想杀了他,为啥呢?因为他爹杨廷和得罪了很多人,但是杨廷和是首辅,这些人虽然私下里想杀他,却没有这个胆,现在他儿子倒霉了,那还能错过报仇的机会。好在杨慎聪明,才得以保全性命,平安到达永昌。杨慎是真有本事,被流放竟然还能过得有滋有味。嘉靖八年(1529年),杨廷和在四川新都老家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杨慎是幸运的,他及时得到了消息,参加了父亲的葬礼,在父亲的灵柩入土终结的那一刻,他终于理解了父亲离去时那镇定从容的笑容。

      这里有一个插图,杨廷和的一生:1459年出生----1471年,十二岁中举,创造科举考试记录----1472年,第一次科考失利----1478年,高中进士----1489年参与《宪宗实录》的编写,得到大学士邱的赏识----1507年,得罪刘瑾,改任南京户部尚书,很快又被召回----1512年,接替李东阳,出任内阁首辅----1521年设计诛杀江彬,迎立朱厚熜为皇帝----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心灰意冷,告老还乡----1528年遭到嘉靖的打击报复,被削职为民----1529年,去世。

      再说朱厚熜,他终于平定了风波,也为自己的父母争得了名分,但是他不是一个懂得宽恕的人,因此他并不打算放过杨廷和父子。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终还是原谅了杨廷和。这是为啥呢?原来数年之后,频发天灾,粮食欠收,朱厚熜十分担心,他问内阁学士李时,以往的余粮是可以支撑下去的吗?李时告诉皇帝,因为太仓有很多储粮,是可以支撑下去的。原来是他登基时下过的裁员诏书,剩下来的粮食才得以有了储粮。此时的朱厚熜才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杨廷和的功劳。于是,在杨廷和死后一年,皇帝恢复了他的名誉。

      皇帝虽然原谅了杨廷和,却一直没有宽恕杨慎的意思,好在杨慎很会做人,他最终还是得到了善终,活了七十二岁。嘉靖三十八年去世,比起他的著作和他本人更为出名的还是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啊,古今多少事,是非荣辱,江山依旧,万事皆空!纵观整个明代历史,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的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哪三个人呢?一个是已经去世的《永乐大典》的总编,解缙;另一个是到现在还未出生的徐渭,通常人们称他为徐文长。

      经过跟大臣们的较量,朱厚熜得到了一个启示,只有权谋和暴力才能征服所有的人,为此他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人,但又不能让任何人独揽大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他需要的大臣不是助手,也不算是秘书,而是可以供他操纵的木偶。于是在驱走了杨廷和之后,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木偶,那就是张璁。而此时的张璁呢,眼看着杨廷和走了,杨慎也走了,他的面前那是一片曙光啊,离当年算命先生告诉他的入阁只差一步之遥了,为此可谓他绞尽脑汁,最后他找到了那个唯一可以帮助他入阁的人便是杨一清了。

      果然是那句话----心动不如行动,想到了杨一清,张璁立即开始行动起来。其实,杨一清听到张璁议礼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对张璁这个人非常有好感,他听人替他读张璁写给皇帝的奏折,只听到一半,他就断言“即使圣人再生,也驳不倒张璁了!”正是有这个前科,所以张璁找到杨一清,请他出山帮自己一把的时候,杨一清欣然答应,于是久经考验的杨一清再度出山,进入了内阁。接下来在杨一清的安排下,皇帝下中旨让张璁入阁为大学士的旨意就得以顺利实现了。

      现在该张璁上场了,原本张璁还算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为了让皇帝认自己的亲生父母,张璁敢于对抗权倾天下的杨廷和,可是当他终于出人头地,入阁成为朝中大官以后,他却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竟然患上了一种不治之症----心理变态!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饶恕,成了张璁的座右铭,看到这里,真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了。从此后,张璁开始了他的斗争生涯,跟谁都要恶整!

      嘉靖八年(1529年),张璁竟然对杨一清发动了进攻,这不简直成了一条疯狗吗?他派手下的言官弹劾杨一清,说杨一清是奸人!也没什么错,是杨一清极力促成的张璁入阁,让这样的疯狗入阁,杨一清,你这不眼瞎了吗?被疯狗咬那也是情理之中了,看到这里,虽然心里痛恨张璁,却也觉得杨一清实在是没人知人善任,也算是报应吧!

      就这样在张璁的折腾下,第一次杨一清要求辞职,皇帝不但没有答应,还训斥了张璁。当时朝中的官员们已经忍耐张璁很久了,现在看到皇帝训斥张璁,那还不趁热打铁,集团又一次痛打落水狗,被逼无奈,皇帝决定辞退张璁。张璁一听这个消息,立即撒腿就跑,为啥,万一跑慢了,左顺门便是他的墓地啊!然而没过一个月的时间,皇帝又把张璁给叫回来了。为啥?因为张璁的一个同党上书骂了杨一清,在那个年头,被骂也都习惯了。只不过这一次皇帝在乎了,因为当时赶走张璁是皇帝一时气愤,后来一回想,帮着自己认了亲生父母的张璁,怎么说也算是自己的同党,还是叫他回来吧!于是,张璁就此又恢复了原职。而此时的杨一清,觉得没必要再在这里斗下去了,于是他又一次提出了辞职。

      杨一清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回到了老家,准备安度晚年。但这一次他没能如愿,因为张璁要整他,他岂能有安稳日子可过。在老家,杨一清得到了这样一道命令:削去官职,收回赏赐,等待处理。杨一清终于崩溃了,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风雨雨,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却得到了这样一个下场,“拼搏一生,却为小人所害!”杨一清就这样撒手而去,留下一声哀叹!
      
      确实很残酷,是啊,历来的政治争斗都是如此的残酷,其实感叹也罢,认命也罢,每一个参加政治斗争的人都是身不由己的,都将最终付出自己的所有,当然,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又何尝不算是一种解脱呢?死了的也便可以安心安息了,活着的呢?无他,继续争斗,继续拼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5: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的第十九章:龙争虎斗(十一年前,嘉靖三年1524年,他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春风得意地迈入京城,十余年的风雨飘摇,由小人物而起,却也因小人物而落。世道变化,反复无常,不过如此而已!)

      要不都说花无百日红呢,现在看张璁,那叫一个春风得意啊!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嘉靖突然召见了张璁,给了他一封奏折,让他回家后仔细看看,记得回来禀报。张璁也没当回事,这种事也算是家常便饭了,只不过等他回家看完后,傻眼了。为啥,因为这是夏言写的奏折。夏言这个人倒没有让张璁吃惊,而是这封奏折的内容,着实吓到了张璁。因为夏言要求朱厚熜以后要单独祭天,不能让张璁再插手了,这不明显是跟张璁过不去嘛!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夏言这个人物,他是江西贵溪人,时任兵科给事中,这倒不是啥大官位。还得从头说起,他最早是在行人司当值,只是个八品,只不过他这个八品却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为啥,因为他跑腿的对象是皇帝。这就了不得了,他每天都能见到皇帝,当然每天都能见到皇帝也未必就是啥大好事,但是夏言这个人很厉害,他差事干得很好,很快就被提升为兵科给事中了。这里有个关于夏言的插图:独行侠夏言----籍贯:江西贵溪,生卒年1482--1548年。性格:刚毅正直,孤傲自负。独门武器:1、外形帅气,美髯飘胸。2、官话流利,声音洪亮。3、文笔犀利,极富辩才。江湖绰号:第一能战。最大追求:权力。致命死敌:严嵩。手下败将:张璁、郭勋。

      不管夏言有多大本事,这一次毕竟是他先惹的张璁,大家想想,以张璁的个性,他能轻饶了夏言吗?于是,很快,张璁的死党,内阁成员霍韬就写好了一封骂夏言的奏折,据说此折骂人水平之高,连老牌的职业言官都自愧不如呢。对于这封奏折,朱厚熜当庭就给了答复,当霍韬站出来承认是自己写的时候,等待他的是朱厚熜的“抓起来,即刻下狱”的怒吼。打发了霍韬后,朱厚熜似乎觉得还蛮对不起夏言的,于是当众下达了命令:夏言的奏折很好,升为侍读学士,授四品衔!张璁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的滋味,在这次交锋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但是张璁并不丧气,因为看起来一切还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呢。张璁对付夏言的方法学名叫“囚笼战术”,说穿了就是骂战,张璁利用自己的权势,日夜不停地对夏言进行着攻击,夏言可谓无时无刻不处在被痛骂的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这一招,夏言更是如鱼得水,骂得对手见到他都要绕行,可见夏言的骂功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张璁本以为能把夏言骂趴下,没成想夏言越骂越勇,实在是整不了了,张璁于是立刻着手发展组织,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组织竟然就此开启了一个党争的时代,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眼见着张璁的气焰越来越嚣张,支持夏言的人也不敢直接表现出来了,尽管他们心里是支持夏言的,看起来夏言已经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困境。但是大臣中毕竟还是有勇敢的,就在张璁看起来已经强大到极限的时候,徐阶站出来了。嘉靖九年(1530年)末,张璁竟然对孔子表示出了大不敬,徐阶看不下去了,直接跟张璁叫板了,这还了得,一个夏言就让张璁窝火到了极致,现在又冒出来个徐阶,当时徐阶二十七岁,翰林。徐阶要为自己的年轻和勇敢付出代价,张璁没有杀掉徐阶,而是把徐阶给打发到了福建延平府,那里是穷乡僻壤,对于徐阶来说,去那里无异于前途尽毁。徐阶的命运就此改变,在那个荒凉之地,徐阶将磨砺自己的心智和信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徐阶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赶走了徐阶后,张璁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他相信,只要再加一把劲,处理夏言那将不是问题的。于是张璁这边追随的人越来越多,而夏言呢,依旧孤身一人。在激烈的斗争中,夏言虽然孤身一人,却从未屈服于首辅张璁,无论他们如何诋毁,夏言从未低头。这风骨这豪气让很多人越来越佩服夏言,他们内心深处对张璁的愤怒开始慢慢爆发了。于是很多人要跟夏言一起并肩作战,但是夏言去拒绝了。夏言的理由是不愿意连累大家,这让大家更是对夏言深表感动和同情。其实夏言不是不想得到大家的援助,而是夏言明白,再多人的援助也抵不上皇帝,夏言是在等待时机,等待皇帝的决断时刻。功夫不负有心人,嘉靖十年(1531年)七月,张璁设计要陷害夏言,没想到反被夏言利用,于是在夏言的配合下,嘉靖皇帝大怒,他责罚了上奏折彭泽和薛侃,赦免了夏言。这一次夏言胜利了。

      嘉靖十四年(1535年),张璁退休。不是张璁不想干,实在是干不下去了,无论他怎么折腾,始终没有人理,混到这个份上,也实在是不能再坚持了,还是趁早回家的好,至少也算是全身而退了。比起他的后继者,张璁确实是太幸运了,如果不是他的智商太低,估计他还真难得善终,这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嘉靖十五年(1536年),朱厚熜下旨,礼部尚书夏言正式升任太子太傅兼少傅(从一品),授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张璁如果能知道夏言有如此的风光,估计当年打死他他也不敢跟夏言叫板了,只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回头路,历史也从来只认英雄,只认胜利者。

      综合看来,夏言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他不贪财好色,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心系百姓,他的才干不亚于杨廷和,但他的个人道德操守远胜于杨廷和。大明王朝在夏言的管理下,兴旺发达着,蒸蒸日上着,形势一片大好着。人无完人,难道夏言是个例外?怎么可能呢?夏言的弱点便是权力!嘉靖十五年的时候,夏言接替李时,成为了内阁首辅,走到了权力的顶峰。此时的夏言,俯视群臣的时候,才发现,他虽然已经是内阁首辅,文官的第一,但是有一位仁兄看起来并不想做他的朋友,这个人就是郭勋。接下来,不知道夏言又将面对怎样的政治争斗了,我相信越有争斗才越有意思,这就是历史的魅力,也是朝代的赞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9: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8-24 10:05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的第二十章:锋芒(十五岁的时候,他登上了皇位,十七岁时,他用过人的天赋战胜了杨廷和,十八岁时,他杖责百官,确立了自己的权威,而事实证明,他在治国方面绝对不是一个昏庸之辈。)

      作为张璁的盟友,在张璁倒霉的时候,郭勋十分忠诚地遵循了自己的一贯做派----落井下石。可是,后来他发现夏言这个人实在不好控制,为了将来打算,他决定要尽早解决了夏言。于是郭勋直接上奏折大骂夏言,对于夏言而言,这种把戏正对他的胃口,那就骂呗。当年张璁那么厉害,也没有骂倒夏言,现在还在乎你这个粗人。按照常理,这场骂斗应该是以夏言的胜利而告终,结果却出乎意料。朱厚熜被他们骂来骂去烦透了,那就先收拾一个再说。于是,夏言这次的运气不好,第一个挨了枪。挨枪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夏言的奏折里有错别字,看到这里,我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了,这都哪跟哪啊,怎么跟过家家一般。夏言蒙了,他回了一句“臣有错,恰逢近日身体不适,希望陛下恩准我回家养病”。朱厚熜一听,好啊,那就回家养病去吧,再也不要回来了。就这样,夏言只能硬着头皮准备离开北京了。没想到,夏言还没走,郭勋就惹出事来了。朱厚熜发怒了,他痛斥了郭勋,又召回了夏言。看到这里,真不知道该如何来描述这段日子了,骂了贬,贬了召,国家大事真的跟普通百姓过日子一般了。

      群臣们一看郭勋倒霉了,这还不赶快痛打落水狗,于是群臣纷纷上书,要求严惩郭勋。郭勋一看大事不妙,也赶快称病要回家休养,嘉靖也不想赶尽杀绝,就答应了,关键时刻,夏言回来了。夏言岂能轻纵了郭勋,于是夏言找来了自己的门生言官高时,制定了一个惩治郭勋的计划。

      嘉靖二十年(1531年)九月,乙未,给事中高时上书弹劾:武定侯郭勋,世受皇恩,贪污不法,今查实罪行十五条,应予法司严惩!嘉靖发火了,气急之下将郭勋关进了监狱。接下高时一再上书,要求严惩郭勋。嘉靖皇帝原本并想杀了郭勋,毕竟是这么多年的亲戚老臣了,怎奈百官不服,嘉靖也就不再理会,希望过段时间就把郭勋给放了。结果,几个月后,嘉靖得到了消息,郭勋死在了大牢里!嘉靖再生气也没有用了,尽管他惩处了参与此次事件的官员,毕竟查无实据,也就只能作罢。此次夏言大胜,对于夏言而言,此时的他确实风光无限了,夏言开始得意了,因为他有足够的资本,但是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人,一旦得意就容易忘形,夏言应该也不会是个例外。

      对于朱厚熜来说,现在他的日子也比较舒服了,再也没有人来对他指手画脚,他对于夏言还是看的挺明白的,他知道夏言对自己没有威胁。于是,嘉靖开始找点事干,对于嘉靖而言,他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人。这不能是怪他,是他的生活环境所致。嘉靖对太监的定位很简单,就是奴才。嘉靖召集了司礼监,下了一道严令,召回所有派驻外地的太监,干啥,他要收拾这帮无法无天的家伙们。嘉靖是一个排斥太监的人,就连张永,如果不是有杨一清的担保,恐怕张永也要一命呜呼了。对于嘉靖而言,太监绝不是他的敌人,而是他的朋友,纵观整个明朝,无论太监如何猖獗,他们还是听皇帝的话,替皇帝办事的。以前的皇帝们都选择了太监,而嘉靖自信他自己就能对付得了那些桀骜不驯的文臣,事实证明,他的选择虽然艰辛,但是他却成功做到了,真是一个不简单的皇帝。

      历代皇帝,很多都喜欢修道,嘉靖也不例外。对他而言,他修道只是为了多活几年,其实其他皇帝也是如此想的,而嘉靖多活几年不只是为了享乐,而是他要统治天下,他喜欢现在的一切,权力、操控、斗争,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如果生活就这么平静中过去的话,或许大家都会觉得乏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丁寅。这一夜对嘉靖来说,确实事关重要,因为这一晚,嘉靖险些命赴黄泉。起因为何,连正史中都讳莫如深。只知道宫女杨金英拿绳子套到了嘉靖的脖子上,阴错阳差竟然没能勒死皇帝。

      此后,嘉靖搬出了后宫,住进了西苑。可能是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嘉靖从此不再上朝。以后的日子又将发生怎样的变故呢?《明朝那些事儿》第四部到现在就看完了,预知后事如何,且看《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5: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每一部的后面都有关于这部书中所写的皇帝的一生介绍,感觉很有记录价值。现摘录如下,以备日后查阅。

      明孝宗朱祐樘的一生:

      1470年,成化六年,1岁,生于西宫,为朱见深第三子,此后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

      1474年,成化十年,5岁,太监张敏将朱祐樘的身份告知朱见深,父子相见。

      1475年,成化十一年,6岁,六月,生母纪氏暴亡,十一月,被立为太子。

      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18岁,九月,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次年为弘治元年,斥黜李孜省、梁芳、万喜极其党。十月,革除法王、佛子、国师、             真人封号,罢免万安,任用徐溥入阁。十一月,任用刘健入阁。

      1488年,弘治元年,19岁,十一月,妖僧继晓伏诛。

      1489年,弘治二年,20岁,正月,收回已故内臣赐田,给百姓。十二月,追谥于谦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
                       
      1491年,弘治四年,22岁,九月,皇长子朱厚照生,次年被立为皇太子。十月,任用邱濬(jùn)入阁。

      1492年,弘治五年,23岁,重要产粮区苏松一带大水泛滥,命工部侍郎徐贯治水,历时近三年,水患免除。

      1495年,弘治八年,26岁,任用谢迁、李东阳入阁。

      1497年,弘治十年,28岁,纂修《大明会典》。

      1500年,弘治十三年,31岁,定《问刑条例》。

      1502年,弘治十五年,33岁,纂修《大明会典》成。

      1505年,弘治十八年,36岁,五月,卒于乾清宫,葬于十三陵中的泰陵。

      勤于政务,心系百姓,是个好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的一生:

      1491年,弘治四年,1岁,出生,为朱祐樘长子,次年被封为皇太子。

      1505年,弘治十八年,14岁,即皇帝位,以次年为正德元年。

      1506年,正德元年,15岁,刘健等大臣铲除“八虎”行动失败。刘健、谢迁被迫致仕。

      1507年,正德二年,16岁,于西安门建造豹房,不久即由乾清宫迁至豹房。

      1508年,正德三年,17岁,御道有揭露刘瑾罪行的匿名书,百官被罚跪于奉天门下。

      1510年,正德五年,19岁,四月,宁夏安化王朱寘鐇叛乱。六月,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命铸印。八月,以谋反罪处死刘瑾。

      1514年,正德九年,22岁,正月,乾清宫大火,朱厚照下罪己诏。二月,夜至教坊观乐,朱厚照微行始于此。九月,在豹房内戏耍老虎受伤,逾月不视朝。

      1517年,正德十二年,25岁,八月,成功出居庸关,驻跸宣府,称为“家里”。九月,驻阳和,自称“总督军务威勇大将军总兵官”。十月,应州之战杀敌一人。

      1518年,正德十三年,26岁,以蒙古势力侵扰为借口,遍游塞上,西巡六个月余。

      1519年,正德十四年,27岁,二月,自加太师衔,计划巡幸南北直隶及山东泰山等处。三月,大臣举行大规模请愿,强烈反对朱厚照南巡。六月,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八月,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朱厚照)南征,十二日离开京师,十六日王守仁擒获朱宸濠消息传来,命令隐匿捷报,继续南征。十二月,抵达南京。

      1520年,正德十五年,28岁,闰八月,八日,在南京举行献俘仪式。十二日,动身北归。九月,在积水池乘舟捕鱼,落水染疾。十二月,赐朱宸濠自尽,自通州还京师,南巡结束。

      1521年,正德十六年,29岁,三月,病死于豹房,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康陵。

      看似荒唐,实则是向往自由,渴望解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5 15: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一章:最阴险的敌人(但严嵩却并不在乎,他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只要能够飞黄腾达,位极人臣,可以不择手段,可以背叛所有的人,背弃人世间的所有道德。)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看上去一切都很完美了,嘉靖皇帝也消停了,夏言除掉了他的最大对手,夺取了最大的权力,春风得意之时,往往也便是大厦将倾之时。为啥,接下来出场的这位,就将是夏言的克星。

      严嵩,一听到这个人名,大家都很熟悉了,明代第一奸臣,至于是否名副其实,还是看他的所作所为吧!严嵩,字惟中,成化十六年(1480年)出生,江西袁州府分宜人。他曾经是一个勇敢正直,坚持原则的人,而那时,他是夏言的朋友。人要想一生一直保持自己的操守,确实不容易,至少对于严嵩而言,太难了。导致严嵩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原因,跟他的经历有着巨大的关系,但是,不得不不说还是人品决定了德行。严嵩出生时,家境不错,据说他三岁就会写字了,到六岁就能背四书五经,八岁的时候,因为成绩好,作为优秀童生考入了县学。比较一下,海瑞,二十八岁童生;范进,五十余岁童生。六七十岁考不上县学的童生大有人在呢,相比之下,严嵩实在是神童中的神童了。

      就这样严嵩一直神童了八年,到了弘治八年(1495年),十六岁的严嵩准备去参加乡试了,结果他爹死了,按制严嵩要守孝三年。三年后,乡试一举中第,只可惜第二年的会试中落榜了,三年后,第二次去参加会试的严嵩又一次落第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会试,严嵩得了个二甲第二名,也就是现在的全国第五。正德元年(1506年),严嵩被选为翰林,这一年严嵩二十七岁。正德四年(1509年),严嵩的母亲去世了,这让严嵩非常伤心,于是他做了个让人意外的决定,辞官回家隐居去了。朝廷多次下旨要召严嵩入朝,此时正是钱宁和江彬红得发紫的时候,严嵩不愿与奸人同朝,拒不入朝,此时的严嵩,确实是个正直的好人。隐居十年后,杨廷和出面邀请严嵩入朝,杨廷和跟严嵩也算是师生了,严嵩中榜的卷子就是杨廷和点的,于是在正德十一年(1516年),严嵩再次出山。

      正德十三年(1518年),严嵩得到了一份传旨的差事,在完成使命回京的路上,上天似乎觉得严嵩过得还不够闲,于是在正德十了四年(1519年)六月,在严嵩经过江西省临江府的时候,让严嵩在这里又一次摊上事了,什么事呢,大家应该还记得,当时正是王守仁在此平叛。于是严嵩又请假了,直接回家接着休养生息去了。两年之后,朱厚照驾崩,严嵩又迎来他报效国家的机会。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严嵩正式入京,他的人生也从此彻底改变了。

        严嵩此次复出的时间确实有点问题,正赶上张璁等闹腾大礼议事件,此时的严嵩已经四十一岁了。几经折腾,严嵩终于等来了他要飞黄腾达的机会,他除了有老师杨廷和,还有他一个十分要好的老乡兼朋友桂萼,这就够了,于是他由南京调回了北京,连升三级,担任国子监最高长官(祭酒)。从此后,严嵩的事业进入了黄金期。嘉靖七年(1528年)四月,严嵩升任礼部右侍郎,嘉靖十年(1531年)九月,升任南京礼部尚书,后又改任吏部尚书。严嵩开始向现实妥协了,他改变了自己,开始逢迎皇帝,阿谀奉承,这似乎也很正常,因为在朝廷中拍马屁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升官,而是为了生存,严嵩这样做,也无可厚非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严嵩仍然是个比较正派的人,在朝廷上仍然直言不讳,毫不顾忌,他还是一个有原则的人。直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这个原则终于被打破了。

      事情是这样的,据大礼议事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按说嘉靖皇帝也该满意了,但是这一年的七月,嘉靖忽然突发奇想,他打算给自己的父亲一个封号----明睿宗,这在历史上有一个称谓叫称宗祔庙。这是一个极其无理的要求,没做过皇帝的人,怎么能够进太庙呢?而且还要称睿宗?所有的大臣们都对这件事不发表意见,他们就等着专门负责礼仪的礼部尚书来表态了,而此时的礼部尚书正是严嵩。严嵩混到现在也算是历经沧桑,成了个地道的老江湖了。于是他开动脑筋,费尽心思地写了一封奏疏给皇帝,全篇洋洋洒洒千余字,好像什么都说了,其实仔细一看,又什么都没说。嘉靖看完了奏疏,立刻召见了严嵩,此时的严嵩终于明白了,对于皇帝,他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支持要么反对。于是在两个选择中,严嵩为了利益只能选择了支持。他不能再折腾下去了,此时的严嵩已经五十八岁了。于是严嵩挥笔写下了《庆云赋》和《大礼告成颂》,三十年的文学功底最终化成了溜须拍马的遣词造句。是可悲还是可叹,自有后世的评说了。严嵩的举动立刻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指责声、痛骂声可谓铺天盖地而来,对于严嵩而言,这一切已经都无所谓了,因为皇帝喜欢他,这就够了。

      从此后严嵩树立了全新的人生观,但很快他就发现,要想实现自己的企图,他必须要除掉夏言这个障碍。看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感叹,什么是以怨报德,什么是知恩图报,要知道夏言可曾是严嵩的朋友啊!为了自己的利益,朋友有的时候不仅可以用来挡箭,也可以用来插刀。等到严嵩实施起来除掉夏言的计划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夏言还有他严嵩所不具有的真本事。为啥这样说,那是因为在当时最难写的文章竟然不是八股文,而是嘉靖独创的青词。没听说过吧,这青词的特点是全用赋体,词句华丽,写作难度极高,因为写作时候要使用专门的青藤纸,所以叫青词。更有意思的是,这青词是修道祭天时候用的,当时会写这样文章的人很多,但是让嘉靖满意的却只有两个,一个是夏言,另一个却不是他严嵩。

      为此,严嵩只能是拼命干活,拼命讨好嘉靖,对于严嵩的行为,夏言非常讨厌,他看不起严嵩的做派,而严嵩对此却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在夏言面前他还没有资本能斗倒他,严嵩在等待着时机。正好嘉靖为显示自己修道的虔诚,亲手做了五顶香叶冠,分给最亲近的大臣,而夏言却从来不戴,他不但自己不戴,还劝嘉靖也不要戴这种东西,这不是估计为难皇帝嘛!就为此事,严嵩狠狠地黑了夏言一把。在夏言看来,严嵩不过是个没有原则的小人,他一如既往地看不起严嵩。然而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因为很多时候,小人也能得志,而一旦小人得志,所谓的正人君子往往都会成为小人的牺牲品。这一次果然没有特例,嘉靖震怒,他狠狠地斥责了夏言,半个月后,夏言被削职为民,而严嵩就此进入内阁。严嵩自嘉靖二十一年八月入阁起,他天天泡在值班室里,这让嘉靖非常感动,下诏表扬了严嵩,就此任命严嵩为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俨然内阁有严嵩一人就足矣!

      公正地讲,夏言把弄权术,掌握朝政,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治理国家,而严嵩呢,他玩这么多的花样,无非就是为了自己的嗜好,贪污受贿。严嵩自入内阁后,每年都是贪污头名状元,而嘉靖对此的看法竟然是贪污不是问题,听话就行,这也是严嵩一直稳如泰山的原因之一吧!然而,人的贪欲竟然会让人丧失理智,严嵩也不例外,他也渐渐步了前任们的后尘,他越来越专断,别忘了,他是为嘉靖帝服务的。而嘉靖是容不得别人的专横的。终于,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的时候,嘉靖突然召见了严嵩,嘉靖告诉严嵩,夏言将取代严嵩的位置成为首辅,严嵩,你还是继续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首辅的位置已经不适合你了。对于夏言而言,他只用了三年零五个月就完成了对严嵩的报复。如果以前夏言看不起严嵩,那是因为他的轻视,而此后,夏言将把严嵩当成真正的敌人了。

      很快,夏言处理掉了严嵩的同党们,然而夏言同样也犯了前任们的错误,整人切忌太绝,而此时的夏言就是做得太绝了,更主要的是他得罪了太监。要知道太监虽然是奴才,但是太监往往比奴才要狠毒上千倍。眼看着夏言这方面越来越遭到排挤,而严嵩呢,凭着他的溜须拍马做派,越来越有人脉,好在夏言这几年里做过一件正确的小事,因为事小,所以并没有被过多地关注过,正是这件小事,最终能使夏言反败为胜,并由此而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这是嘉靖十八年(1539年)的时候,皇太子出阁自立,而选定东宫人员的责任就落在了夏言的头上,在待选人员的名单上,夏言看到了徐阶的名字。对于徐阶这个人,夏言犹豫了,因为这个人从来不买夏言的面子,但是从大局考虑,夏言坚信,徐阶这个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正是夏言,成就了徐阶的抱负,也正是夏言的个性,成就了大明的又一个辉煌。莫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很多时候,却又不得不以成败论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15: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二章:徐阶的觉醒(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著,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甜美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

      徐阶,弘治十六年(1503年)十月出生,浙江宣平人,由于他父亲是松江华亭人(今上海市),所以史书把他算作松江人,他的家境比较富裕。

      书中提到了徐阶在一周岁的时候,家人抱着他在枯井边乘凉,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徐阶给掉井里去了。费了半天的劲才把徐阶给救上来,徐阶晕了三天,第四天才醒过来。正德二年(1507年)的时候,徐阶随父亲外出,结果徐阶一不小心跌落悬崖。结果徐阶竟然喜剧性地被挂在树上了,跟影视剧演的一样,果然是大难不死的徐阶。正德十四年,十七岁的徐阶前往南京参加乡试,结果落榜了。正德十五年(1520年),徐阶跟华亭知县聂豹相识。聂豹和通过跟徐阶的聊天,发现徐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聂豹收徐阶为徒,开启了徐阶研习心学的大门。聂豹是什么人,一提到心学,相信大家已经都明白了。正是,聂豹的学识都是来自王守仁。嘉靖元年(1522年),应天府的乡试,徐阶原本应该是第一名的,结果阴错阳差地只是被录取了,这跟徐阶的自信成了反差,不过没关系,嘉靖二年,徐阶进京参加了会试。如果公平公正地说的话,徐阶应该是状元,可惜徐阶的运气总是差了那么一截,状元变成了探花。这也不错,因为在这里徐阶见到了杨廷和。杨廷和一见徐阶,估计这也算是惺惺相惜了,就大加赞赏,称徐阶日后必不在他杨廷和之下。对徐阶来说,这评价确实够他受用终生了。

      再说徐阶,一朝金榜题名,接下来便是衣锦还乡,这时候,聂豹找到了徐阶,为他上了最后一课。知行合一何其难,要徐阶牢记四字真言,用心领悟,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也要坚守,切记,轻言放弃!是啊,任何时候,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坚守,切勿轻言放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但是能牢记,尽力而为,相信任何挫折和困难都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嘉靖三年(1524年),徐阶进京赴任,进入翰林院,成了一名七品编修。这年八月,徐阶父亲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嘉靖六年(1527年),徐阶回到北京,继续过他的翰林院文员的日子。三年后,张璁要整孔子,徐阶反对,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徐阶被整,那种痛苦确实让人生不如死,又加上徐阶妻子病逝,留下了一个两岁的孩子,这种种打击对徐阶来说,确实够残忍的。徐阶去福建的路上,回了趟华亭的家,母亲对徐阶的支持,让徐阶最终下定决心,普天之下,岂有绝人之路,前路再难,徐阶也不能轻言放弃!

      接下来的日子,对徐阶而言,确实很难过。徐阶在延平遇到了他人生中的最大危机----信仰的危机。这么多年自己的所学竟然在这里毫无用处,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徐阶相信、坚持?然而,徐阶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因为他的学科里只有良知之学,知行合一!所谓良知之学、光明之学,在这个世界里究竟有什么用?徐阶于茫茫黑暗之中,寻找着光明,寻找着出路,寻找着以前王守仁的寻找,那悟道一刻真的需要不停地思索和寻找!在经历了艰辛的历练之后,徐阶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也彻底领悟了心学的含义,知行合一!

      嘉靖十三年(1534年),徐阶终于熬出了头,他因政绩优秀,被提拔为湖广黄州(今湖北黄冈)同知,还没来得及上任就被再次提升,为浙江学政。三年后,改任江西按察副使。在这里,徐阶遇到了来找他要官做的夏言的亲戚,而徐阶拒绝了。在很早之前,徐阶就下决心做一个正直的人,匡扶社稷,为国尽忠,许多年过去了,他受到过无数的打击,经历了很多的痛苦,却从未背叛过自己的初衷。事实证明,徐阶确实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嘉靖十八年,坚持原则的徐阶遇上了坚持原则的夏言,于是在外历练了八年之后的徐阶,再一次踏上了进京之路。在徐阶即将离开的时候,他为王守仁修建了一座祠堂。

      徐阶彻底领悟了光明之学的真义,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背负着黑暗活下去的徐阶,坚持下去,光明就在前方。

      正如书中所写,只有真正了解了这个世界上的丑陋和污浊,被现实打击,受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路可退,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和渴望,能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徐阶,既然你已领悟,那就微笑着向着光明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14: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8-29 14:13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三章:天下,三人而已(他实在是一个聪明到极点的人,据说他跟人谈话,对方说上句,他就知道人家下句要说什么,而且他看人极准,无论你是老奸巨猾还是天真烂漫,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徐阶重返京城,他的职务是东宫洗马兼翰林院侍读,成了地道的太子党。徐阶这一路走来,为自己的年轻嚣张付出了代价,而当他得知,他这次能咸鱼翻身,竟然是夏首辅的提拔,这让徐阶大为困惑。当徐阶去拜会夏言,还没等他致谢,夏言就让他走人了,因为夏言直言相告,召他回京,只是为国选材。徐阶笑了,因为他知道夏言看似古板严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此后,六十多岁的夏言和三十多岁的徐阶建立了一种没有利益,没有交易的真诚关系。夏言确实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他从不拉帮结伙,但是夏言在实际工作中却做得有点过火,成了名副其实的官场光棍,这在政治斗争的年代是没有好下场的。俗话说一个好汉还得三个帮呢,就这一点上,徐阶比夏言强多了。徐阶交了几个朋友,一个叫赵时春,平凉人,十四岁中举,嘉靖五年(1526年)会试第一名,会元。一个叫唐顺之,武进人,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名,会元。因为他们都是心学的传人,唐顺之是王守仁的嫡传弟子王畿的弟子。就这样,徐阶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这是一个特别的团体,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和追求。这是一个很有底蕴的班底,对徐阶而言,他拥有了一大批衷心的死党。

      东宫其实没有什么事,徐阶就这样在这里呆了四年。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时候,徐阶等来了他的新职位,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国家行政学院院长,大家看到这里应该能明白了,这又是一个足以与恶势力对抗的团队,这也是徐阶的第二个班底,人脉资源无人能抵。

      两年后徐阶又一次升迁,成为吏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人事部长。徐阶自进了吏部以后,每逢地方官觐见,他只要有时间都亲自接见,这又为他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了官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好了,至此,徐阶完成了他的人事基础,看时间,谁敢为非作歹,徐阶蓄势待发中!

      在徐阶慢慢壮大自己的势力的时候,严嵩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此时对于严嵩而言,最大的敌人便是夏言,现在他们二人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对于夏言,严嵩很没有信心,因为夏言有才干,有城府,而且不畏斗争,实在是太强大了。就在严嵩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儿子严世蕃站了出来,陈说厉害,在严世蕃眼里,夏言虽然才高善断,貌似刚硬,但是处事却优柔寡断,虽然身居高位,却并不可怕。严世蕃非常自信地对自己的父亲说,所谓举世奇才,放眼当今天下,仅三人而已!这三人是何许人呢?第一个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杨博。这人是蒲州人,嘉靖八年进士,考试成绩一般,但是他有一项极为特别的本领----过目不忘,除此之外,他还能说好几个地方的方言。更有趣的是,杨博还救过内阁学士翟銮的命,由此而后,杨博的名声大噪,成了朝中的头等重臣。第二个人是锦衣卫指挥使、都督同知陆炳。陆炳1510年生,文武双全,才貌兼备,父亲是兴献王的贴身随从,母亲是嘉靖的乳母,跟嘉靖一起长大,是嘉靖的好兄弟,贴身侍卫。陆炳家里世代为官,据说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明代科举分两种,文举大家都很熟悉了,难度超高。武举据说比文举更难,而陆炳呢,嘉靖八年参加会试,不但功夫了得,还极有文采,就此一举中第。更让人称奇的是嘉靖十八年二月,丁卯夜,陆炳舍身救出被大火困住的嘉靖。于是,陆炳顺理成章地成了特务中的大特务,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上任后干了一件大好事,他平反了冤狱。诏狱前面已经提到,那就是一个人间地狱,这里有很多冤狱,陆炳一上来就给清理了一遍,就此冤情大白,这样看来,陆炳还算是个好人。第三个人就是严世蕃了。为啥严世蕃敢如此自信,虽然他没有杨博的机智,也没有陆炳的深沉,但是他却非常聪明,这就很实用了。严世蕃除了聪明之外,他还有一门独门绝技,那就是写青词。要知道当时嘉靖特别喜欢会写好青词的人,夏言之所以能一直高枕无忧,跟他会写好青词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现在严世蕃也有了这个本事,对夏言来说,应该是个很致命的对手。通过严世蕃的分析,确实,天下之大,只有这三人而已!夏言,跟这三个人一比,确实要略逊一筹了,这就不仅仅是因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了。

      严嵩听完儿子的分析,确实兴奋了起来,是啊,这三个人里面只要能再争取过来一个人,他们整倒夏言应该就不是做白日梦了。接下来就该看严氏父子如何幕后操纵,又如何来整治夏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14: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8-29 15:39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四章:致命的疏漏(而整治高手们在打架时,从来不会玩三板斧,他们都是耍套路的,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

      就在严氏父子绞尽脑汁准备整治夏言的时候,还没等他们找到合适的借口,夏言却找上门来了,为啥,自己送死?那到不是,估计是因为严世蕃贪得太厉害了,惹恼了很多人,他们找到夏言告状,这可吓坏了严氏父子。夏言何许人,这不是自己找死嘛!于是严氏父子商量了一下,决定亲自上门找夏言求情。他们买通了夏言家的门房,来到了夏言面前,使出浑身解数在夏言床前痛哭流涕。夏言倒霉就倒霉在他心太软上了,面对严嵩父子的跪地痛哭,夏言原谅了他们。正如书中所言,落水狗如果不打的话,迟早会变成恶狼。夏言实在是个心地善良的老头,他虽貌似古板,却胸怀宽广,心存仁义。这就有点太迂腐了,得要看看对象是谁,像严嵩这样的奸臣,岂能轻纵。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炳也因为贪污使坏被告到御史那里,夏言又一次发怒了,同样陆炳也使出严嵩父子的招数,在夏言面前痛哭流涕,夏言也就跟原谅严嵩父子一样原谅了陆炳。然而陆炳也不是什么善类,历史上有好人干坏事的吗?如果说有的话,那也是少数的。陆炳感觉在夏言这里受尽了侮辱,这仇是一定要报的,而夏言却不知道小人的心思。当得知陆炳也被夏言给羞辱了之后,严世蕃告诉父亲严嵩,夏言的死期不远了。这也是有原因的,那要回到一年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兵部侍郎兼总督三边军务曾铣向嘉靖上书要求收复河套地区。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河套地区的百姓常年受到蒙古兵的袭扰,而曾铣是个爱惜百姓,立志报国的人,他的檄文让嘉靖着实激动了一把。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嘉靖的性格,他现在一心修道,偶尔有让他激动一回的事也就是那么激动一会,三分钟的热度过后,一切又将归于平静。而夏言和曾铣哪里顾得上这么多,一心只为大明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的人,那是一心一意要请旨的。夏言终于被激动给冲昏了头脑,他竟然没有发现严嵩的异样,自顾自地去找皇帝了。这次嘉靖的态度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要出兵河套,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急不得。

      当夏言又一次在嘉靖面前请旨,希望能收复河套的时候,严嵩提出了异议,而此时严嵩的话正中嘉靖的下怀,于是嘉靖当庭斥责了夏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再次被迫退休,离开了京城,而在此之前,严嵩早已把曾铣给下狱了。同时严嵩还联系好了陆炳,他们要一起来对付夏言。对付夏言他们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他们都领略过夏言孤身勇斗张璁的壮举,在他们看来,夏言实在太凶悍,他们惹不起。而对于曾铣,他们有把握处置。这是一个连环套,要整死曾铣,他们又需要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被曾铣给关进大狱的仇鸾。对于严嵩而言,他们的所有人选都已到位,所有计划也都已完备,只等着夏言自己撞进枪口就行了,而此时的夏言正站在枪口的正前方,嘉靖把枪端起来了。

      夏言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京城没走多远的时候,一封信送到了嘉靖的手里,信中最可怕之处是提到了曾铣的种种恶行,这对夏言并没有什么危害,关键是最后一条,也是最要命的一条,信中提到曾铣结交近侍(夏言)!这可不得了,在明代,官员时常犯错误,那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有两条那是绝对的红线,一条是藩王擅自入京,另一条就是结交近臣。这两条的内涵就是图谋不轨,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曾铣结交近臣,那是要干啥,曾铣和夏言都是要图谋不轨,那就都是死罪,罪不容诛!

      嘉靖二十七年十月,曾铣,按律斩,妻子流放两千里,廉,死时家无余财。死前遗言“一心报国”!

      曾铣死,仇鸾出狱。

      夏言,弃市,妻子流放广西,从子从孙削职为民。夏言豪迈而有俊才,纵横驳辩,人莫能屈,虽身处宦海,仍心系天下,胸怀万民,终被严嵩所害,此天下之不幸,大明之不幸也!

      严嵩终究获胜了,自嘉靖十七年开始,经过十余年的斗争,他终于战胜了夏言,尽管是用一种极为卑劣的手段。虽然政治斗争的手段总是卑劣的,但是严嵩为了自己的私利,杀害了两个无辜的人,一个是励精图治,忠于职守的将领,一个是正直无私,勤勉为国的大臣。这两个无辜的人,不过是想收复原本属于大明的领土,救赎那些在蒙古铁蹄下挣扎呻吟的百姓。

      夏言被杀了,大臣中很多为夏言打抱不平,但是徐阶却一直默默无闻,他不发一言,不上一书,在所有人的眼里,他都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夏言和曾铣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只有徐阶没有忘记,从来没有。在无数个深夜,徐阶辗转难眠,当清晨来临的时候,他又显得若无其事。二十年的时光,磨砺了他的心性,他已经掌握了心学的真谛,他明白,现在的严嵩历经三朝,混迹江湖四十余年,工于心计,城府极深,而他的身边除了掌管锦衣卫的陆炳,还有那个绝世奇才严世蕃。他们已经组成了一条可怕的权力锁链,绞杀任何敢于阻挡他们的人。而他自己身边,什么也没有。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也要坚守,绝不轻言放弃,正是心学的真谛激励着徐阶,让他能独自面对所有的敌人。徐阶明白,只有坚强地活下去,才有胜利的希望。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古板严肃的老头,那个品性正直、口硬心软的老头,那个不计前嫌,一心为公的老头,是严嵩为了自己的私利无耻地杀害了那个老头,从此后再也不会有人起早贪黑去打理朝政事务,严嵩父子可以大大方方地贪,光明正大地贪了,已经没有人能管他,也没有人敢管他了。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徐阶,你一定要坚持住,熬过这段最黑暗的岁月,你一定会为夏言报仇,为大明王朝扫清这堆垃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五章:隐藏的精英(但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虽然徐阶已经麻痹了严嵩,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但他十分清楚,要想取得胜利,现在的条件还不够。)

      按照严世蕃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确实只有他们三个人,只是上天觉得只有他们三个,热闹劲还是稍微差点,于是又安排了另外三个人来与之抗衡,他们分别是徐阶,大家都很熟悉了,只不过现在的徐阶只是在忍辱负重,默默无闻,第五个人当属高拱了。高拱正德七年(1512年)出生,河南新郑(现在的河南新郑市)人,嘉靖七年河南乡试第一名,嘉靖二十年(1541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只是现在的高拱也是很不起眼,他只是翰林院的一个小小的编修。第六个是张居正,一看到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长长出了一口气,确实是绝顶高手,大家都太熟悉了。其实最早发现张居正是个奇才的人还是徐阶。夏言下台后,徐阶的日子很不好过了,看在徐阶擅长写青词的份上,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底,嘉靖打发徐阶去了翰林院,正是在这里,徐阶记住了张居正的名字,来日方长,此人定好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徐阶是这样想的。就目前的情况看,高拱在做他的抄写员工作,张居正还在认真学习中,所以徐阶依然是一个人来独自面对强大的严党。

      接下来的日子里,徐阶继续着他的默默无闻,虽然严嵩一直很警惕徐阶,但是徐阶的沉寂和静默让严嵩慢慢丧失了警惕,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徐阶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这个机会还是拜仇鸾所赐。嘉靖二十九年的六月,鞑靼部落继小王子之后又出了一位擅长杀人放火抢掠的将领俺答,就是这位俺答,开始了对大明的抢掠。大明朝不能坐视不管啊,于是严嵩提议,嘉靖批准,仇鸾就成了退敌的人选。尽管仇鸾干了很多年的武将,可是这位先生害人之心居多,用兵之心却跟零差不多,这不明显是硬赶鸭子上架嘛!这架不上还不行了,于是在仇鸾的糊弄下,俺答更加肆无忌惮,很快俺答就攻破了北京的门户蓟州,接着抢完了昌平、密云、怀柔,围着北京来了一个环城游。最后,俺答留在了通州,看看大明王朝要耍什么花样,其实此时的大明王朝驻守北京的军队只有五万人,嘉靖命令兵部尚书丁汝夔拒敌,同时命令周围驻军前来勤王,第一个赶到的就是大同总兵仇鸾。明知是送死也得来啊,不然一旦皇帝知道了自己跟俺答的谈判,杀头那都是轻的。看到急急忙忙赶来的仇鸾,嘉靖很是感动,于是京城的防务就交给了仇鸾。

      仇鸾能有啥办法,继续跟俺答谈判,啥条件都能答应,只要你撤兵就行。俺答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明俺答入贡,这岂不是奇耻大辱吗?对于俺答的入贡书,嘉靖问严嵩怎么办?严嵩的回答竟然是“这不过是一群饿贼,抢掠完了自然会走,皇上不必担心。”徐阶终于没能再忍下去,一个朝廷首辅竟然说出这种无耻的话,简直是太丢人了。面对徐阶的责问,严嵩终于意识到,这么多年,他轻视了徐阶的能量。严嵩毕竟是老奸巨猾,他摸准了嘉靖的心思,就把俺答入贡这件事推给了礼部尚书徐阶,你徐阶不是能耐嘛,现在这个烫手的山芋就送给你了。

      徐阶早已成竹在胸,俺答的文书里只有汉文,没有蒙文,按要求,那是要两种文字都有才行的,现在就用这个文书来拖延时间,让俺答重新写文书,这段时间里,嘉靖可以调北直隶地区的军队来勤王。当俺答发现明军的援军到的时候,知道自己上了当,准备退却,这时候嘉靖命令丁汝夔反攻,关键时刻,丁汝夔竟然去征求严嵩的意见,严嵩能有啥意见,那肯定是不能反攻,敌人退,快让他退就是了,还敢去反攻,万一输了怎么办?这就是大明的首辅,看到这里,真让人气愤难平。由于得到严嵩的支持,丁汝夔就安心了,竟然无视皇帝的命令,这不是找死嘛!不管怎么说,俺答还是大摇大摆地走了,嘉靖也终于愤怒了,他召见丁汝夔,问他为啥不出战。此时的丁汝夔也只能选择了沉默,他相信严嵩是不会不管他的,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丁汝夔入狱、奔赴刑场,直到断头,这一系列结局都是拜严嵩所赐!

      嘉靖二十九年的这次风波就在丁汝夔的叹息声里结束了,俺答在大明的眼皮底下烧杀抢掠,无人可挡,大明东西丢了,脸面丢了,这个建国以来少有的耻辱被后世称为“庚戌之变”。

      在这场风波中,徐阶似乎成了一个胜利者,危难之时,徐阶挺身而出,承担重任,给嘉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被一时的光环笼罩着的徐阶,也有些大意了,此时的他,还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对抗严党,只可惜,徐阶你还需继续锤烂,很多时候,生活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灿烂。

      丁汝夔死后,吏部侍郎王邦瑞暂时代理兵部事宜,在整理防务的工作中,他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备俺答策》的书,书中记载了对付俺答的各种方略,极有见地,合乎兵法。王邦瑞立刻叫来下属,询问是何人作书,原来作书人是世袭将军,进京参加武进士考试,临时参战的时任京城九门总旗牌官戚继光,现已调防蓟门了。王邦瑞记下了戚继光的名字,戚继光,山东东牟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青年而资性敏慧,壮志而骑射优长。对于戚继光这个名字,我们也是太熟悉不过了,现在他的名字终于被提到了,相信很快我们就能跟他见面。

      自“庚戌之变”后,徐阶虽然没有进入内阁,却享受着内阁成员的待遇,被封为太子太保(从一品),还经常能陪皇帝聊天,这可就不得了了。徐阶自己也有点忘乎所以,其实,历史一再证明,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理性,切忌得意忘形,徐阶,你难道忘了心学的四字真言?很快,徐阶就被现实给唤醒了,毕竟他跟严嵩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光靠一人之力是不能打败严嵩的。很快,严嵩设计,徐阶差一点就步了夏言的后尘,好在徐阶能忍,心学的真谛在关键时刻还是挽救了徐阶。此后徐阶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他不再随便议论朝政,但是光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徐阶经过仔细分析后,他发现了一条制胜之道,那就是夏言用生命换来的道路。夏言当时太孤傲,看不起太监,而徐阶是绝对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的,他对太监们特别友好,这就让太监们时常在嘉靖面前夸奖他,又加上徐阶青词写得好,慢慢地嘉靖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另一方面,徐阶总是对严嵩大加赞赏,还不时去严嵩家联络感情,对于徐阶和严嵩来说,这就够了。于是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朝局又一次恢复了平静,只不过徐阶的心并不平静罢了。

      在日复一日的揣摩和观察中,徐阶渐渐缩小了自己和严嵩之间的差距。对于徐阶而言,进攻的时候已经到了,但还不能打草惊蛇,也不能最后摊牌,因为他还缺少一个合适的攻击目标,等待,耐心地等待,对徐阶来说,他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一定要沉住气,胜利就在前方,徐阶,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09: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9-4 14:55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六章:勇气(用死来表达他的愤怒,用死来唤醒胆怯的人们,如同春秋时的铸剑师那样,杨继盛用他的生命铸就了那柄杀奸邪的利剑。)

      “庚午之变”后,原本应该被追究责任的仇鸾竟然逃过了,更为滑稽的是,他还被封为大将军,皇帝对他还十分信任。这些原本不该属于他的荣耀光环让仇鸾找不到北了,他越发骄横起来,甚至连严嵩都不放在眼里,这不找死的节奏嘛!严嵩何其聪明,看到皇帝喜欢仇鸾,只好忍气吞声地想忍着。当仇鸾威风不可一世的时候,高拱正在东宫当教书先生,张居正还在新单位里当小兵子,而其余四位高手都在一旁装孙子。而仇鸾更加嚣张,他根本不懂得官场的第一原则----稳!而边界那边的俺答可没闲着,继续着他对大明的骚扰再骚扰,于是边界越来越乱,局势也变得无法控制了,仇鸾头晕脑胀,得了重病,不久徐阶向皇帝告发了仇鸾的行径,皇帝大怒,没收了仇鸾的兵权,让他回京候审,仇鸾最后是连气带病一命呜呼了。徐阶不是一直默默隐忍着嘛,这次怎么动手了,要知道,仇鸾跟徐阶个人确实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仇鸾是害死夏言的帮凶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打倒仇鸾,不但能赢得皇帝的信任,还能拉拢百官,壮大自己的势力。于是徐阶看准了时机,狠狠告了仇鸾一状。与此同时,早已按耐不住的严嵩也趁机找来陆炳,把仇鸾的作恶多端给添油加醋地一上报,嘉靖气急败坏,立即下达命令,将仇鸾的尸首挖出来,砍掉脑袋,巡视九边!仇鸾一除,可谓大快人心!

      看着皇帝解决了仇鸾,严嵩想借机除掉徐阶,于是上奏皇帝,说徐阶和仇鸾平日关系紧密,请陛下详察。令严嵩没想到的是,嘉靖笑着交给了他徐阶告发仇鸾的密疏,傻了吧,严首辅。严嵩明白了,那个一直沉默的、不起眼的吏部侍郎,那个对他毕恭毕敬内阁次辅徐阶是一个有企图的权力野心家,此人决不可小觑。严首辅毕竟是严首辅,一旦看清对手的真面目,徐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徐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严嵩也一直无法赶尽杀绝,政局再一次陷入了僵持状态。

      当徐阶竭尽全力和严嵩生死相搏的时候,再来看看那五位高手都在干啥吧!其实当时严嵩已经七十多岁了,之所以能把徐阶整的狼狈不堪,那都是他儿子严世蕃的手笔,如果严嵩没有这个独眼儿子,估计早就败给徐阶了。这里面最悠闲的人应该算是杨博了,他已经暂时脱离政坛,调任兵部左侍郎,他平生有一个最讨厌的人仇鸾,所以他曾收集材料,上书弹劾仇鸾,对严嵩一伙,也从来没有什么好感。在感情上,他偏向徐阶,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也不想和严嵩公开作对。不管怎样,他还是支持徐阶的。这里面最愤怒的人是张居正了,作为徐阶的学生,他曾多次写信给徐阶,希望徐阶能挺身而出,铲除严党。但是他不了解徐阶,也不了解自己,此时的他,只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而高拱则聪明多了,他十分清楚斗争形势和政局走向,在这六个人中,只有他才是真正的中间派。他既不投靠严嵩,也不理会隐忍的徐阶,因为他早已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找到了最终制胜的法宝。嘉靖三十一年,高拱离开了翰林院,成了裕王的讲官,并深得裕王信任。高拱为何如此尽心,因为三年前嘉靖的太子去世了,只剩下裕王和景王,他们虽然都是嘉靖十六年出生的,但是裕王比景王早出生一个月。看到这里,明白了吧!下一任的太子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是裕王的。这六个人中,最苦恼的却是陆炳了。在许多人的眼里,陆炳是严嵩的爪牙,其实现实和看起来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陆炳虽然深得皇帝信任,但并不是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他身为名门之后,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忠奸善恶,是非分明,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他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与严嵩合谋,最终害死了夏言,对此陆炳一直引以为耻,羞于提及。应该说,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和现实利益面前,陆炳大致还算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庚戌之变”后,陆炳手下的锦衣卫经历沈鍊(liàn )醉酒后愤然写下了奏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文书刚一送上去,沈鍊就被处以杖型,发配居庸关外。六年后,沈鍊被杀害于宣府,他的两个儿子沈衮和沈褒也被关入监牢,并被活活打死。沈鍊的死看似徒劳无益,但是一个普通人用无畏的死证明了他对大明王朝的忠心,他的名字历史不会忘记的。沈鍊的死对陆炳的触动很大,他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靠近着徐阶。嘉靖三十一年,对严嵩来说,真是个好年份,嘉靖安心修道,国家大事全部托付给他,百官臣服,沈鍊被赶跑了,仇鸾被打倒了,徐阶被压制了,这是严嵩最为得意的时候。然而,严嵩得意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因为他将迎来自他从政以来最为猛烈的攻击,这次发起攻击的也是一个小人物,不过,他在明代史上,却有着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称号----明代第一硬汉。

      下面就来说说这位明代第一硬汉----杨继盛。

      杨继盛,字仲芳,河北容城人,正德五年(1510年)生,家里很穷。他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的童年很不幸。放牛是他的工作,他想上学,于是每天放牛之后,他都站在学堂的窗外或是躲到角落里,认真听课。六年之后,他的父母终于把他送进了私塾,后来他考中了秀才和举人。为了节省费用备考,他进入了有国家补贴的国子监,在这里他遇到了徐阶。然而他只是个普通的学生,所有徐阶没有记住他。嘉靖二十六年的科举中,杨继盛成为了一名进士。他当上了南京吏部的六品主事,之后又改任兵部员外郎。作为一名穷人家的孩子,杨继盛很知足,很感恩,他只想踏踏实实地为国为民做几件事。“庚午之变”后,他反对仇鸾,愤然上书。理所当然的他贬官发配到偏远的被狄道,但是杨继盛毫无畏惧,他是一个简单的人,用简单的方式,过简单的生活。不久之后,仇鸾被处置,嘉靖想起了当年杨继盛的忠言,于是诏令他官复原职,后又升他为知县,一个月后升南京户部主事,三天后升刑部员外郎。很快杨继盛又回到了京城,他的任职是兵部武选司。杨继盛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好的职位,却是因为严嵩的推荐。严嵩很欣赏杨继盛的正直,仇鸾当时已经是严嵩的敌人,而杨继盛曾反对过仇鸾,在严嵩看来,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人了。然而,严嵩错了,在杨继盛的敌人名单里,严嵩是排第一的,而仇鸾不过是第二罢了!严嵩不了解杨继盛,因为在杨继盛的心里,没有私仇,只有公愤。

      当严嵩心里得意的时候,杨继盛已经决定上书弹劾他,为此,在弹劾之前,杨继盛斋戒了三日。四十二岁的杨继盛深处黑暗之中,但是他是一个纯洁的人,面对着这令人窒息的黑暗,他无力反抗,唯有以死来弹劾严嵩了。对于弹劾的结果,不用朋友来告诉,他知道,但是他依然决定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发出对严嵩的抗争。这就是中国人的品格,知其不可而为之!
      
      杨继盛在上书中列举了严嵩的十大罪状,在奏疏的末尾,他加上了这样一句话:大学士徐阶蒙陛下特擢,乃亦每事依违,不敢持正,不可不谓之负国也。不管杨继盛是处于什么目的,这句话最终挽救了徐阶,保存了他的实力。对于徐阶而言,他敬佩他的这个学生,因为他做了连自己都不敢去做的事,他是如此的勇敢,孤军奋起,去挑战那个对他来说绝对无法战胜的对手。但是很快,恐慌的人就成了高拱了。为啥,原来在杨继盛的奏疏里有这样一句话:愿陛下听臣之言,察嵩之奸,或召问裕、景二王。这可不得了了,当高拱找到徐阶,给他看这句话时,也实实在在吓着了徐阶。这很容易被严党利用,说是裕王指使杨继盛,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高手就是高手,高拱和徐阶焦急万分,最后还是徐阶想出了终最后的办法,事已至此,只能去找陆炳了,剩下的事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严嵩果然借题发挥,致使嘉靖立刻派人去诏狱质问杨继盛,杨继盛意识到自己奏疏中所隐含的巨大风险,“除了二王,朝中还有人不怕严嵩吗?”这回答暂时让徐阶度过了危机,但是危险依旧存在,是时候让陆炳出马了。徐阶相信自己的判断,陆炳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更主要是目前除了陆炳,徐阶他们已经没有人可以依靠。尽管有陆炳的照拂,杨继盛最终还是没能逃过严刑逼供。正是在诏狱的大牢里,杨继盛谱写了一曲人类挑战生存极限的赞歌。他用破碎碗片刮着腿上的腐肉,这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然而杨继盛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他把腐肉刮完,又截去了附在骨头上面的筋膜。这实在是令人惨不忍睹的场面。靠着顽强的毅力,杨继盛活了下来,为了他的坚忍、顽强和正直,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确实是响铮铮地铁骨硬汉!

      杨继盛的案件转到了刑部,刑部递交了处理意见,依律处决,但是嘉靖不批。虽然嘉靖看似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修道中去,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会保留自己的意见的,就这样,杨继盛的案子拖了三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杨继盛仍在狱中顽强地活着,群臣们实在忍耐不住了,一时之间群臣上书要求释放杨继盛。严嵩沉不住气了,杨继盛就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对抗严嵩的奸邪。严嵩终于在要处决的两个人名字后面加上了杨继盛的名字,严嵩大意了,他忘了杨继盛就是要用死劾来激起他的愤怒,用死劾来混淆他的思维判断,杨继盛就是奔着死来的,严嵩终于上当了,当他作出了杀死杨继盛的决定的时候,他也已经离死不远了。正如严嵩所预料的,嘉靖三十四年九月,愤怒的嘉靖批示了那份奏疏,秋后处决。嘉靖没有仔细看秋后处决的人名。

      处决杨继盛的消息一传出,杨继盛的妻子口述,王世贞代写了一份奏疏,她提出了一个公平交换的条件----倘以罪重,必不可赦,愿即斩臣妾首,以代夫诛。严嵩看到了这份奏疏,他给扔进了文书堆里。

      事已至此,王世贞在狱中跟他的朋友杨继盛见了最后一面。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初一,杨继盛英勇就义。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手无寸铁的杨继盛,凭借他的信念和勇气,坚持到了最后。临刑前,杨继盛赋诗一首: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在这一天,严嵩在他的府邸欢庆自己的胜利,在这一天,嘉靖依然在西苑继续着他的修道事业,在这一天,杨继盛用他的死向全天下人揭示了严嵩的真面目,也就是这一天,努力营救却终未如愿的徐阶,在他学生血淋淋的尸首前,领悟了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对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手段。

      当我们面对杨继盛的勇气和顽强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铮铮铁骨,拳拳赤子,面对严嵩的奸邪险恶,我们又是深恶痛绝。徐阶,接下来你将面对的是更为强大的严党集团,一定要步步小心,思虑周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09: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9-5 10:34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七章:东南的奇才(因为在他的心中,有着报效国家的使命,有着救济黎民的责任,因为在他接受诏令前往浙江之前,曾立下这样的誓言,此去浙江,不平倭寇,不定东南,誓不回京。)

      严嵩之所以确信嘉靖会批复处决那两个人,因为那个人正是严嵩要处决的,他们是闽浙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这两个人怎么得罪了严嵩呢,其实并不是他们直接得罪了严嵩,而是因为他们看不惯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没有对赵文华言听计从。

      说来话长,张经和李天宠都是赵文华的上级,而且他们在闽浙抗倭前线,尽心竭力地干活,赵文华跑到这里来祭海,祭完海赖着不走,在这里瞎转悠,搞得张经和李天宠很难受,肯定对他没有好脸色,这就惹恼了赵文华,非常收拾了他俩不成。要不说,千万别得罪小人呢,尽管很多时候,小人实在让人痛恨,但是没办法的时候,还得要学会忍耐。

      张经面对倭寇的嚣张气焰虽然恼火,但是他却迟迟不动兵,为啥,因为张经在等待着他的敢死队到来,他所谓的敢死队是什么兵呢?那是张经在广西断藤峡平叛时候发现的特种兵----狼士兵,这些士兵以少数民族为主,大都不习文化,好勇斗狠,战斗力十分强悍。张经发现这些倭寇也都是一帮前所未见的强敌,对付这些倭寇,非那些狼士兵莫属。于是张经着手调狼士兵进入浙江,抗拒倭寇。就在他费尽心力调兵遣将的时候,赵文华已经设计好了一个圈套,准备将张经置于死地。此时的赵文华并不是孤身奋战了,他找到了一个盟友----胡宗宪。

      胡宗宪,字汝贞,徽州人,嘉靖十七年进士。他的运气不错,不久升为御史,巡视宣府、大同。胡宗宪就在那里老老实实呆了几年,这段经历最终成就了他,正是这个地方,让这位安静的御史开始进入了另一个新奇的领域----兵法。不仅如此,胡宗宪还是一个身世并不简单的人,他出生在豪门望族,六十年前,他的曾祖胡富考中进士,还曾担任过南京户部尚书呢。而胡宗宪也算是个天才,二十二岁中举,二十六岁中进士,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军队,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平息叛乱,他都显示出了非凡的才能。对于赵文华和他干爹严嵩是什么货色,胡宗宪心里明镜似的,但是当不学无术的赵文华来到浙江后,当张经和李天宠都对他嗤之以鼻的时候,胡宗宪意识到了其中蕴藏的机会,于是他接近了赵文华。其实对于出身高贵,有着强烈道德感的胡宗宪,这是一种让他极其恶心的应酬,但是他尽力掩饰着,因为在他的心里,有着报效国家的使命。

      再说张经,在嘉靖三十四年五月,他终于等到了狼士兵的到来,当倭寇大举向嘉兴进犯的时候,张经调集手下大军,水路并进,在王江泾与敌军遭遇,大破倭寇,斩杀敌一千九百余人,史称“王江泾大捷”。这是东南自倭寇入侵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当张经派人送告捷文书进京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朝廷的封赏,而是锦衣卫带来的镣铐,皇帝的诏令是“经欺诞不忠,着令入京问罪”!这就是得罪赵文华的下场,张经,那太低估了赵文华的本事。赵文华是个坏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坏人,但一个坏人,能干到侍郎级别,说明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坏人啊!

      就这样,打了胜仗的张经和李天宠倒了,嘉靖这么多年的历练终究还是没有逃出严嵩的掌控,赵文华兑现了对胡宗宪的承诺,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七品御史胡宗宪直接被提拔为四品右佥都御史,并巡抚浙江。

      胡宗宪眼睁睁地看着张经和李天宠被陷害、被处死,而他却感到问心无愧,因为权倾天下的严党原来是如此的愚蠢,赵文华和严嵩都被他利用,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因为他的理想是报国救民。

      在王江泾大捷之后,苏松巡抚曹邦辅征集他所属兵力,再次击溃倭寇。赵文华还在浙江呢,于是他命令刚上任不久的胡宗宪,发动了追击战,然而等待他的是惨败!去了四千人,死了一千多,胡宗宪又命令副将刘焘率军增援,结果再次战败!沉痛的教训让胡宗宪意识到,这群倭寇比他想象得要厉害很多倍。确实如此,在史料上有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战役记录:嘉靖三十四年,四十余名倭寇从浙江平湖入境,向杭州进逼,抢掠之后逃向淳安。转了半个多月后,居然转到了南直隶(今江苏一带),在常州、苏州附近抢了一把,竟跑到了南京城下。四十余名倭寇竟然在大明境内如此放肆,这只能说明大明王朝的腐朽和堕落。其实这四十余名倭寇并不是简单的倭寇,他们都是浪人。这下大家应该能明白了吧,为啥他们如此的肆无忌惮。

      就在胡宗宪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支奇特的武装出现了,他们都是少林寺的和尚。嘉靖三十三年,南京中军都督府同知万表终于无法忍受了,他灵机一动,召见了杭州及苏州两地寺院的主持,这些精通棍法的和尚担负起了抗倭的重任,在嘉靖三十三年到嘉靖三十六年间,和尚联队在杭州湾及松江府(今上海附近)一带与倭寇作战多次,无一败绩,令倭寇闻风丧胆。书中提到了其中最为生猛的一次战役,发生在松江附近的翁家港,当时一百多名倭寇跑到这里,正遇到和尚联队,倭寇们一见光头转身就跑,和尚联队拖着棍棒紧追,一直追了六天,边跑边追边打,一直打到嘉兴,全歼倭寇。

      和尚联队的人数毕竟太少了,面对强大的倭寇,胡宗宪得好好开动脑筋,想破敌良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5 15: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八章:天下第一幕僚(就在胡宗宪为又一次战败抓耳挠腮、苦思对策的时候,徐渭来到他的身边,对焦头烂额的总督大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先定大局,谋而后动。)

      胡宗宪不可能一直用和尚联队,毕竟要对付成千上万的倭寇,需要将才来指挥才行,好在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第一个合适的人选----俞大㷕。其实在胡宗宪来浙江之前,俞大㷕已经孤军奋战了很久了。

      俞大㷕,福建晋江人,弘治十七年(1504年)出生,家境比较穷困。好在那时的他运气不错,祖上是世袭百户,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百户爵位,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㷕在当年的武会试中一举中第,成为千户,并被分配驻守金门。俞大㷕看起来很平凡,但是他实际上是一位了不得的绝世高人。从童年开始,俞大㷕就是一个特别的人,他喜欢读书,可他读的却是《易经》。一提《易经》很多人会跟算命连在一起,而俞大㷕读这本书却读出了名堂----兵法。从《易经》中,俞大㷕领悟了所谓百万合一之兵法。而在兵法之外,俞大㷕的成就也可谓惊世骇俗,那就是武学。他曾拜当时的武林高手李良钦为师,学习剑术及棍法,特别是棍法,他十分擅用“荆楚长剑”,据说棍法已臻化境。俞大㷕不仅武功了得,还善于总结经验,曾著有武学专著《剑经》。嘉靖四十年(1561年)的时候,俞大㷕还去河南少林寺摆过场子,据说是大显神通了一回。俞大㷕纵横江湖上,可谓风光无限,可是在遇到胡宗宪之前,作为一个极具禀赋的军事天才,他的经历却只能用哭笑不得来形容。俞大㷕前四十年是十分郁闷的,因为他喜欢管闲事,在守金门的时候,他上书监司,要求打击海贼,结果被打了一顿,得到了上级的答复是:你个屁大的小官,凭什么上书?俞大㷕不明白,挨了一顿莫名其妙的打后,依然我行我素。不久之后,安南地区叛乱,兵部尚书毛伯温准备出战,俞大㷕再次挺身而出管闲事,他向毛伯温上书,陈述了自己的用兵方案,请求从军。毛伯温看了他的书信,十分欣赏,夸奖了他,却不用他。俞大㷕还是不明白,这又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但俞大㷕仍不气馁。嘉靖二十一年,机会又来了,俺答进攻山西,俞大㷕又报了名,这次的运气似乎不错,毛尚书看到了俞大㷕的名字,把他推荐给了宣大总督翟鹏。翟鹏亲自接见了俞大㷕,没想到俞大㷕侃侃而谈,堂上众人大惊失色,翟总督竟然离开座位向俞大㷕行礼。可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就发生在这里了,虽然翟总督向他行礼,虽然总督赏识他的才学,但是总督还是不用他!

      俞大㷕怎么也想不明白,都到这个份上了,就是没人用,俞大㷕,难道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吗?日子就这样在郁闷中过去了,最终还是老上级毛尚书提拔了他,把他派到福建打海盗。刚到地方,俞大㷕就亲自带兵上阵,干掉对方三百多人。上级看他如此生猛,又派他去广东镇压少数民族叛乱。折腾来折腾去,俞大㷕终于翻身了,嘉靖三十一年,俞大㷕调任宁波参将,不久又升任苏松副总兵,此时,张经已经上任,俞大㷕是他的下属。

      在王江泾大捷中,俞大㷕协同张经,大破倭寇,立下战功。由于俞大㷕表现英勇,赵文华认定俞大㷕是张经的人,于是赵文华抢了他的功劳,还找机会贬了他的官,无奈之下,胡宗宪也只能保持沉默。俞大㷕这辈子也真是倒霉透了,明明被赏识,却不被重用,明明打了胜仗,反而被降职。被贬官的俞大㷕继续着他的不气馁个性,王江泾大捷后,他作为苏松巡抚曹邦辅的下属,参加了浒墅战役,再次大破倭寇。不久之后,俞大㷕又参加了胡宗宪的追击战,虽然最终战败,但俞大㷕在战斗中倾尽全力,表现仍然十分英勇。此战后赵文华又把责任推给了曹邦辅,气的曹邦辅只想撞墙,没办法惹不起赵文华,只能欺负倒霉蛋,于是俞大㷕又一次光荣献身。赵文华整俞大㷕,是因为赵文华认定俞大㷕是张经的人,此时曹邦辅整俞大㷕,是因为曹邦辅认定俞大㷕是胡宗宪的人。俞大㷕真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自己就想多杀几个倭寇,结果却连连遭人黑,这是什么世道啊!这一次俞大㷕倒霉倒大发了,他惹怒了嘉靖,于是俞大㷕被免去了世袭百户,皇帝让他安分守己。皇帝的谕令一下,大家都认为俞大㷕这次要老实了,不然。俞大㷕收起谕令,叫来自己的副手王崇古,出海追击倭寇。不久他的舰队在老鹳嘴截获倭寇,焚毁敌巨舰八艘,杀敌一千余人。俞大㷕是铁了心要忠于职守,他因为要报效国家而执著,他也因为执著而伟大。

      其实俞大㷕并不是孤立的,因为胡宗宪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他。于是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胡宗宪通过赵文华的关系,将俞大㷕扶上了浙江总兵官的宝座,这是胡宗宪找到的第一个关键人物。

      随着抗倭斗争的不断深入,胡宗宪急需招募一个比他更聪明的幕僚,很快他就找到了第二个关键人物----徐渭。

      在明代,最终赢得三大才子之称的人分别是:解缙、杨慎、徐渭。前面两个人都已经作古了,第三位才刚登场。

      徐渭,正德十六年生,浙江绍兴人,喜欢给自己取名字,如:徐文清,青藤道士,田水月,漱老人等,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徐文长。徐渭出名的时候,只有十岁。当时他通读了著名文学家扬雄的名文《解嘲》,改写了这篇文章,给自己的大作取名----《释毁》。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徐文长的传说,不过怎么说,在三十岁之前,徐渭一直忙着干一件事----考试。徐渭前二十年还是很顺利的,二十岁时,他考中了秀才。此时的徐渭已经是名闻天下了,但是上天却偏偏跟徐渭开起了玩笑,他第一次参加乡试,没有考中,三年后,徐渭又没考中,又过了三年,徐渭第三次落榜了。正是在徐渭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胡宗宪。面对胡宗宪派来的使者,徐渭竟然要胡宗宪亲自去请才肯出山。徐渭不过是个连举人都考不中的落魄秀才,而胡宗宪堂堂一任总督,怎么可能去亲自去请。这就正是那句所谓一物降一物吧,胡宗宪还真去请了。

      历史上徐渭自我评价是这样的: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而实际上,徐渭最突出的能力既不是绘画,也不是书法,更不是诗词,而是兵法。徐渭精通兵法,却又绝非纸上谈兵,奇才也就奇在这里了。就这样,一身破烂衣服的徐渭大摇大摆地进了总督府,开启了他的施展雄才大略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6 16: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九章:强敌(面对如此可怕的金融武装集团,胡宗宪找不到任何自信的理由,在他看来,想战胜这两个对手,无异于痴人说梦。)

      嘉靖年间倭寇之所以如此庞大,且有组织、无纪律,归根揭底是因为汪直和徐海这两个人。

      先说汪直,这是明史上的称呼,其他史书大都称王直。他是徽州人,胡宗宪的老乡。汪直号五峰,他自幼就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大凡大好人或者大坏人,一般都很聪明,傻子也成不了大啊,当然也有大傻子之说,那就成了抬杠了。汪直虽然聪明,但是读书对他来说却是一种折磨,于是他给自己找到了另一条出路,那就是做生意。汪直的生意起点很高,直接就干起了国际贸易,他算是早期下海的发起人之一了,同时他还找到了一个叫徐惟学的合伙人。汪直的第一笔贸易是在广东进行的,他带着货物在一个深夜悄悄出海,在现在的东南亚一带,以极为悬殊的价格卖出了他的货物,收获了他的第一桶金。虽然生意的不断扩大,汪直的船队越来越庞大。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汪直把市场转向了日本,同时他开始走私军火。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汪直把总公司搬到了日本九州南部,也就是现在的冲绳附近,并给自己的这片土地取名“宋国”。这就是汪直,胡宗宪要面对的头号对手,一个远比日本任何剑道高手都要可怕的对手。

      相对于汪直而言,第二号人物徐海的实力要差一些,很有意思的是,徐海也是徽州人,最终的决战将在三个徽州人之间展开,按照以往的惯例,最后的胜利者应该是也只能是胡宗宪。不管史书上如何评价这两个人物,根据各种资料来看,汪直不是汉奸,而徐海是地道的汉奸。徐海的别号叫普静,看上去应该是和尚的法号,而实际上,它确实是一个和尚的法号。少年的时候,徐海曾经是杭州寺的和尚,后来应他叔叔徐惟学之邀,徐海就这么下水了。看到这里,似乎明白了,徐惟学,不是跟汪直一起下海的那个人吗?正是他,原来他们之间还有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一开始徐惟学跟着汪直合作的很愉快,慢慢地,在利益面前,只能是分道扬镳了。只可惜徐惟学的运气不好,干啥亏啥,最后把自己的侄子徐海给抵押给了倭寇当人质。一开始徐海还是很有盼头的,等着叔叔徐惟学发达了自然会接自己回家,可是接下来徐惟学的运气依旧很糟,糟到最后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徐海,一个被抵押的活生生的人质就这么成了死当,冤不冤?冤死也没地说理去,接下来,徐海,你只能靠自己来解救自己了。

      从本质上说,汪直是一个一流的商人,二流的海盗,他最擅长的是经济,之后才是军事。而徐海呢,在成为一个成功商人之前,他是一个军事天才。徐海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纯粹是自学成才。他有着惊人的天赋,极具组织才能,而且十分精于海上作战。所以没多久,他就成了倭寇中的高级管理者。尽管如此,徐海依然是倭寇手下的棋子,他没有汪直那样的实力。胡宗宪曾领教过徐海的厉害,有一次,倭寇大规模进犯浙江一带,胡宗宪派游击将军宗礼率军主动出击,双方在三里桥大战。徐海先是接连三次被宗礼打败,就在宗礼以为接下来他依旧能打败徐海的时候,徐海出其不意发动了反攻,此战明军大败 ,几乎全军覆没,宗礼也战死了。

      这就是胡宗宪要面对的两个强敌,一个是强悍的汪直,一个是狡诈的徐海。

      就在胡宗宪感到绝望的时候,徐渭给胡宗宪献策来了,他同意胡宗宪的观点,对付这两个人,靠武力是很难战胜的,但要战胜他们,并不一定要靠武力。他们之间开放禁海是不可能的,但是谈判却是可能的,因为汪直的母亲和妻子都在胡宗宪的手里。

      嘉靖三十四年十一月,胡宗宪派出了他的使者蒋洲和陈可愿,他们的使命很简单,就是去日本,找到汪直,告诉他所有的一切。这俩使者先见到了汪直的养子----毛海峰。就这样毛海峰带着陈可愿来到了胡宗宪的管辖地,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来谈判的。尽管毛海峰很狡猾,但是跟胡宗宪比,他还是太嫩了。毛海峰在胡宗宪这里一直受到很好的招待,当毛海峰知道有一伙倭寇在舟山附近的时候,毛海峰自请去赶走了那群倭寇,而胡宗宪更够意思,战利品都送给了毛海峰,并让毛海峰带着回去找汪直了。

      一切正如徐渭所预料的一样,毛海峰带着对胡宗宪的无限好感回到了领地,这对于胡宗宪来说,这应该是收拾汪直的一个不小的突破口,接下来的事应该就好办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6: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十章:天才的谋略(古语有云,杀降不祥,既然徐海已经投降,再杀他似乎就有点无耻,很明显,胡宗宪并不相信这句话,也不介意别人说他无耻,所以他做了,而且做绝了。)

      汪直暂时算是被稳住了,胡宗宪接下来就要全力对付徐海。他们对付汪直应该算是怀柔战术,按照胡宗宪的想法,对付徐海,接着用这招,因为这招在汪直身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徐渭反对这样做。理由很简单,汪直只想跟朝廷要个通商的政策,所以比较好忽悠,而徐海,是个彻头彻尾的海盗加汉奸,要对付他,只能用比他更强硬的手段才行。由此他们制定了一个详尽的计划,万勿妥协,赶尽杀绝!

      由于徐海长期在国外,胡宗宪决定派个人去卧底,这个人是徐海的同村人,没有官衔,叫罗龙文,这个人有一个特长,擅长挑拨是非。就这样在徐渭导演下,罗龙文成功打入了徐海集团。正如徐渭所预料的,徐海集团内讧,由此就不难攻破了。徐海集团还有另两位合伙人,一个叫陈东,一个叫麻叶。胡宗宪抓住这个关键,命令罗龙文发挥特长,四处煽风点火,就这样在罗龙文的折腾下,徐海和陈东、麻叶间的友谊已经出现了裂痕。为了进一步摸清徐海的底细,胡宗宪派人给徐海送了一封劝降信,这都是很正常的,原本胡宗宪并没希望能有啥收获,没想到徐海的回信一下子让徐渭发现了漏洞,因为回信写得太过规范有礼,这不是海盗们的手法。于是罗龙文又一次发挥了卧底的特长,探知这封信是徐海的老婆王翠翘写的。

      王翠翘是一位出身名门的女子,后来因为父亲获罪才不得已沦落风尘,由于她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让她成了妓女中的佼佼者,别号“江南名妓”,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王翠翘最后选择嫁给了徐海,这也许就是一种缘分吧!

      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胡宗宪立刻派人给徐海送去了很多礼物,其中包括很多女人专用的珠宝首饰,以此来打动王翠翘。事实证明,胡宗宪的本钱确实没有白搭,王翠翘开始鼓动徐海投降,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作用,徐海不可能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的。接下来,胡宗宪继续着他的策反、离间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对胡宗宪更为有利的事件,徐海的属下无意中竟然抢了汪直的船队,这可就不得了了,汪老大的船队竟然也有人敢抢,这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嘛!就这样,汪直和徐海的合作关系到此结束了。而老奸巨猾的汪直是不可能自己动手去跟徐海干的,他把徐海即将进犯的消息告诉了胡宗宪。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入侵,总数约两万人呢。此时的徐海那叫一个风光无限,作为此次行动的总策划,上万日本倭寇被他左右,陈东、麻叶也听从他的调遣。嘉靖三十五年,徐海率军抵达江浙沿海。经过几轮试探,胡宗宪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结果明军大败,就在局势要失去控制的时候,俞大㷕救场来了。对于俞大㷕的战术,徐海是不敢贸然进攻的,而俞大㷕呢,也不主动进攻,双方在海上僵持起来。这时候,俞大㷕接到了胡宗宪的手谕,让他撤回杭州。为啥?原来胡宗宪刚刚收到了汪直的一封信,这封信尽管是汪直的忽悠性内容,但是对于徐海来说,却动摇了他的信心,徐海以为汪直已经投降了胡宗宪。

      接下来胡宗宪继续派出使者,在徐海和陈东之间煽风点火,徐海集团就这样算是被瓦解掉了,正如书中所写,这里没有大规模的进攻,没有刀光剑影,就凭一个间谍、一封回信、一份厚礼和一个使者,徐海就这样被轻松搞定了。被搞定的徐海,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投降,除了献出了大量的奇珍异宝,还将自己的弟弟徐洪给胡宗宪送去当了人质。徐海继续行动,他先把麻叶给绑了送给了胡宗宪,只不过他不知道,给麻叶解绑绳的却是胡宗宪。嘉靖三十五年八月,徐海率舰队抵达胡宗宪驻地平湖城,向胡宗宪投降。正当受到安抚的徐海开始憧憬美好生活的时候,陈东向徐海的驻地发动了突然袭击,无奈之下,徐海投水自尽了,就这样,横行天下的第二号倭寇徐海被他的同伙陈东给除掉了。王翠翘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按照正常推理,她应该随着徐海而去,这也应该算是一个凄美却圆满的爱情传说。三个月后,陈东和麻叶也被胡宗宪给杀了,三人的首级被送往京城,嘉靖大喜,亲自去太庙告祭祖先,以示庆贺。

      回顾整个过程中,胡宗宪谋略机巧,阴险狡诈,虽然他是为国除奸,但是却违背了良心,杀降不祥,真有必要赶尽杀绝吗?这是历史,或者会因个人想法不同而生异,毕竟这是人的世界,后人自然无法正确评说,历史的魅力和残酷,就是如此吧!

      王翠翘的故事确实非常感人,尽管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名气不算太大,但是她在日本和韩国却有着广泛的知名度,而在越南,有一本《金云翅传》,据说相当于中国的《红楼梦》!

      对于徐海的死,汪直应该非常高兴,毕竟他的竞争对手没了,独大的汪直对于胡宗宪来说,则更难对付。不管胡宗宪在处理徐海的问题上是否太过决绝,但是胡宗宪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我们还是被对他太过苛责的好。毕竟为患多年的倭寇终于被铲除了一个,这确实是一件值得举国欢庆的大喜事。现在胡宗宪要重新鼓足精神,对付下一个更难对付的对手----汪直。经过多番考虑,胡宗宪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无论如何,汪直不能死。但是汪直不除,倭患何时是个了啊?关键时刻,徐渭又一次直言相告:要平倭乱,并不需要杀掉汪直,只要诱他上岸,加以控制,大事必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2 16: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9-13 10:52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十一章:战争----最后的抉择(多年的经验告诉他,汪直的死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无数的倭寇将登上海岸,任意妄为,烧杀抢掠,再也没有人能够约束他们。)

      嘉靖三十六年十月,就在胡宗宪准备派出使者请汪直前来谈判的时候,汪直亲率数千军队和大量火枪火炮突然来到了浙江沿海,并停靠在舟山岑港。知道消息的胡宗宪着实被吓了一大跳,汪直这是要干啥呢?于是为防不测,胡宗宪当即加强戒备,实施了戒严,并做好了开战的准备。这一次胡宗宪判断错了,汪直就是诚心来谈判的,让胡宗宪这一通折腾,汪直非常失望双方就此陷入了僵持阶段。胡宗宪一看没办法了,赶快想辙,于是找来了胡宗宪的亲生儿子,把他给软禁在了金华,并让他给汪直写了封信,请汪直上岸谈判。汪直的智商那可比徐海高多了,岂能看不透胡宗宪的诡计,坚决不上岸。

      胡宗宪相信,汪直毕竟是商人,他不远万里过来就是要谈判的,只不过给自己折腾坏了,那就赶快弥补吧!胡宗宪认定汪直再聪明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弱点,而汪直的弱点就是通商。另外胡宗宪相信,毛海峰这个人很可以被他们利用,因为胡宗宪一直给毛海峰的印象很好,这一次胡宗宪就玩了一次类似蒋干盗书的把戏,果然通过毛海峰的传递信息,让汪直相信了胡宗宪的诚意。于是,在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汪直和胡宗宪终于面对面了。一切都在胡宗宪的掌控之中,汪直在岸上享受着贵宾级的待遇,直到胡宗宪提议让汪直去杭州转转为止。原本胡宗宪的意思是让汪直真心归附,用汪直来对付一直猖獗的倭寇,没想到杭州的那位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实在是白痴到了极致,竟然把汪直给关进了大牢,并上报给了嘉靖。结局大家都能明白,汪直必死无疑。

      汪直一死,毛海峰马上就处死了在他那里当人质的胡宗宪的亲信夏正。接下来,双方就开启了交战模式,一场惊天动地的决战就此拉开了序幕。这真是机关算尽也难违天意,对于胡宗宪来说,汪直的被杀,可谓是自他抗倭以来最黑暗的日子。要知道,有汪直在,倭寇还是不太敢肆意妄为的,现在汪直没了,倭寇将更加肆无忌惮。

      于是胡宗宪开始调兵谴将,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春,战斗正式打响。此时的俞大㷕已经升任都督签事,他原本以为毛海峰不难对付,没想到双方几次交战都是明军惨败。打来打去,上万人打上千人,却一直打不赢,嘉靖急了,俞大㷕戴罪立功,到期再拿不下岑港,大家都得玩完。关键时刻抗倭名将戚继光出现了,他毛遂自荐充当先锋。在戚继光的带领下,历时近半年之久的岑港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在此战中,明军伤亡近三千余人,歼敌不到千人。虽然此战看起来很丢脸,但毕竟还是拿下了岑港,此战中戚继光初露锋芒,一颗抗倭新星冉冉升起,此大明之幸也!

      尽管对于戚继光的名字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还是要对戚继光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这要往回看看,洪武十四年(1381年),名将付友德、蓝玉率军远征云南后,在阵亡军官的名单上有戚祥。朱元璋对这个名字太熟悉了,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当他进军定远时候,戚祥来投奔他,并作为他的亲兵跟随他东征西战,立下了很多功劳。面对戚祥的名字,朱元璋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授戚祥之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世袭罔替!嘉靖七年十月初一,江南漕运把总戚景通的儿子,也就是戚继光出生了。虽然是世袭的爵位,可是戚继光的家里并不富裕,因为他的父亲戚景通是个老实人,为人又很正直,几十年如一日,只靠工资在明代的生活只能用清贫来形容了。戚景通不但清贫,而且他还很清廉,尽管如此,他对儿子戚继光的要求却是要好好学习,今后为官也一定要清廉。戚继光就是在家境一般的情况下刻苦读书的。只不过在嘉靖十七年的时候,戚景通已经五十多岁了,他要求退休回家,于是十岁的戚继光子承父职成了四品将军。根据当时朝廷的规定,戚继光出门是要坐马车的,可是家境清贫,哪里能坐得起车,于是十岁的戚继光将军只能被迫辍学在家苦读了。在戚继光最困苦的时候,一位老师主动上门免费当起了戚继光的老师,这位老师就是梁玠,是当时一位有名的才子,只可惜他屡次乡试不中。不管怎么说,戚继光在父亲和老师这里,确立了他一生的处世准则----以天下为己任,岂计个人荣辱!少年戚继光写下了他的一生理想: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 (zhǔ)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自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戚继光历十三战,每战横扫敌军,几近全歼,最大伤亡仅六十九人,可谓空前绝后,彪炳史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5: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的第十二章:名将的起点(这是一个旁人避之不及的苦差,然而戚继光高兴地去了。他将在那里开始自己传奇的一生,在行进的路上,面对着险峻去路和茫茫前方,戚继光再次坚定了他的志向。)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七岁的戚继光要去北京,走一遍任职的程序,然后戚继光就正式赴山东登州卫任指挥佥事,当时他刚满十八岁。登州是山东的沿海重镇,光驻军就有数千人,再加上兼管的军屯民政,大概有上万人。只可惜这些人都成了兵油子,根本没把戚继光当回事。这是戚继光学到的第一课,他终于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像他父亲和老师那样的老实人只是少数派,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必须学会妥协。于是戚继光开始刻苦学习,嘉靖二十八年,戚继光参加武举乡试,成为了武举人。第二年戚继光继续前往北京去参加会试,结果还没考完,俺答来了,“庚戌之变”爆发,戚继光在这次事变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他写的《备俺答策》也获得了领导的高度评价,接下来戚继光被派去驻守蓟门。在行进的路上,戚继光再一次坚定了他的志向: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在驻守蓟门的三年时间了,戚继光自学了《孙子兵法》,不但吸取了精华,更因地制宜地懂得了兵家之精妙所在,这对于以后的作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嘉靖三十四年的时候,戚继光被调任浙江任都司佥书,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分管宁波、绍兴和台州三地军分区司令员,位高权重。这都是多亏胡宗宪的知人善任,这一年戚继光刚刚二十八岁,正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时候。

      戚继光刚上任一个月的时候,倭寇来了,这一次倭寇的抢劫目标是浙江慈溪。根据情报,倭寇只有上千人,为了安全起见,戚继光召集了上万名士兵,准备以多胜少,势在必得。然而,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了,人多不一定能取胜啊!这一次他们在慈溪东南的龙山与倭寇主力相遇了,只是这场龙山之战实在太过奇妙,用书中的话说就是,莫名其妙地开始,又莫名其妙地结束。为啥?原来当戚继光兴奋地观察地形,布置谋划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来执行他的命令,他的手下都跑光了!威风凛凛的明军,遇到人数远远少于自己的倭寇,竟然一触即溃,谁去攻击,逃命要紧。惊愕中的戚继光很快恢复了平静,他亲自站到了最高处,瞄准了倭寇的头领射出了致命的一箭,十年苦练的箭法终于派上了用场,倭寇头目应声倒地。紧接着戚继光又射出了两支箭,又两名倭寇的头目应声倒地。于是被震惊了的倭寇放弃了追赶明军,停了下来,此时的明军也鼓起了勇气,开始追击倭寇。就在戚继光以为这一次他们一定能打败这为数不多的倭寇的时候,或者说就在戚继光满心欢喜的时候,让他震惊的一幕又来了,士兵们追了一段路后,自动地都回来了,因为他们已经把倭寇赶远了,这就行了。因为倭寇还会再来,他们没必要去拼命。别说当时戚继光傻了,我看到这里,也跟着气晕了,这是什么狗屁逻辑。就这样龙山之战结束了。尽管此战很不体面,但是对戚继光来说,收获却不小,因为他终于明白了,倭寇为啥如此猖獗。戚继光遇到了传说中的“熊”兵集团。

      于是,戚继光找到胡宗宪要重新招兵,他要重新培养有生力量来对付倭寇。这可惜这一次戚继光又被上了一场生动的现实课。一开始很有成效,在戚继光的大棒政策下,三千新兵们可谓是在水深火热中苦练出来的,当他们在台州、温岭等地连续四次遭遇倭寇的时候,他们四战四胜,让戚继光非常满意,以为自己终于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然而,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戚继光的美梦做得有点早了。嘉靖三十七年,岑港之战让戚继光的美梦醒了。戚继光意识到,要战胜倭寇,他还需要有素质的士兵,正如《孙子兵法》中所写: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嘉靖三十七年,戚继光一次经过义乌的时候,目睹了一场惨烈的斗殴,自嘉靖三十七年六月起,义乌矿工、乡民与从永康赶来的开矿者爆发械斗,双方参与斗殴的人数累计有三万人之多,历时四个月,以永康人被赶回原籍为结束,双方共计死伤两千五百余人。戚继光对这次斗殴的评价是这样的:征战半生,天下强横之徒,我大都曾见过,却也从无畏惧,但如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实为我前所未见,让人闻风丧胆,可怕!可怕!

      戚继光连夜赶到了胡宗宪的住处,请胡宗宪准许他在义乌征兵。于是,戚继光终于招募了一批最为精锐、最为勇敢的义乌军,这些人就是后来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只不过就在戚继光招募训练戚家军的时候,一场危机已经向这边扑了过来,这件事的起因是发生在半年前,惹麻烦的人是赵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0:13 , Processed in 0.25605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