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emppp

[【读书进行时】] 园地重生,2017年读书小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10: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的第十五章:平壤血战(大炮发出了震天的轰鸣,没有炸膛,没有误伤,准确命中目标。七星门被轰开了,平壤,被轰开了。)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初八,明军整队出营,拂晓,明军开始进攻。

      正如小西行长所料,明军的主攻方向正是西城。面对明军的猛攻,小西行长并不慌乱,除了他早有准备外,他还得到了一个十分可靠的情报,那就是攻城的明军没有大杀伤里的火器,这个情报也确实属实。

      辰时,进攻正式开始,西城先攻。让小西行长所料不及的是,攻城的明军用一种特殊的装置来攻城,这种特殊的装置威力极大,是火炮。这就是为什么小西行长得到的情报属实的原因,有火炮是根本不需要那种火枪之类的小型火器的。其实明军并不是称之为火炮的,而是那时候通用的称谓佛郎机。就这样在明军几轮排炮的攻击下,城头上黑烟密布,四处火起,日军损失惨重。这时候明军停止了大规模的炮击,三路大军开始在杨元、张世爵和李如柏的统领下,分别向小西门、七星门和大西门发动了猛攻。而小西行长在短暂的慌乱后重新部署,开始了他们的拼命抵抗。面对日军的玩命,明军的进攻屡次受挫,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当时七星门的情况最为严重,张世爵急得破口大骂也没有用,就在他们即将败退之时,李如松赶到了。在枪炮轰鸣,混乱不堪的嘈杂声里,他们都听到了李如松的呐喊“杀尽倭寇,只在今日!”。

      在西城激战的同时,明军在北城也发动了进攻。平壤的北城是地势的最高点,明军要想从这里攻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而李如松告诉吴惟忠,他们只有三千人。吴惟忠知道,只有自己拼命攻城,敌人就越容易被拖住,也就能为李如松的最终取胜争取更多的时间。这就是戚家军的风格,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抗倭的信念,他们是最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们!吴惟忠一直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他要靠自己的英勇为全军带个好头,他的名字虽然并没有被广为流传,但是他的精神却是不应该被我们忘却的。

      当西城和北城都在进行着猛烈的战斗时,南城的守军却很逍遥,因为这里地势开阔,不适合用兵,所以守城的五千朝鲜军就显得特别潇洒自在了。当祖承训穿着朝鲜服装登上南城的时候,守城的朝鲜军立马四散奔逃,这时候小西行长的机动部队赶来也已经于事无补了,就这样平壤南城告破。虽然南城城破,对明军占领整个平壤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因为平壤城是真的很大的。小西行长带领着日军继续进行着拼命的抵抗,战斗打的依旧很惨烈。最后靠着大将军炮的轰炸终于把七星门给轰开了,七星门失陷彻底击垮了日军的士气,他们纷纷逃窜。杨元和李如柏也分别攻破了小西门和大西门,明军终于杀进了城内。

      日军终于彻底崩溃了,他们看到西城、南城和北城都是明军,只有东城防御十分松懈,于是日军相继从东城逃了出去。出城一看,日军傻了,李如松为啥选择东城不设防,不仅仅是为了围师必缺,更主要的是因为东城外是一条大河。逃出去的日军只能选择跳河,结果是基本上都淹死和冻死了。而在城内据守的小西行长的日子也很难过,除了拼命别无它路可走了。

      估计是因为赴朝作战的时间有点长了,李如松跟小西行长达成了协议,同意放小西行长一条生路,于是小西行长带着大致五千人狼狈逃命,李如松派查大受于日军逃跑路上设伏,日军又被击毙三百余名。此战,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日军损失的杂牌军不算,嫡系部队大概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此战,李如松理应光耀史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10: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的第十六章:不世出之名将(由于明军总共不过四五万人,很多部将都担心兵力不足,然而之后的情景却告诉了他们,什么叫做闻风丧胆。)

      平壤被攻陷后,李如松派军继续出击,此时的小西行长已经被击溃,各地日军纷纷逃窜。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李如松的军队轻松占领了黄州、平山和中和等地,或者说是日军不战自溃把侵占的朝鲜城池给让出来了。自正月初九到正月二十,仅用了十二天,从平壤到开城,朝鲜二十二府全部收复,日军向南溃退。摆在李如松面前的只有最后一个目标王京了,也就是现在的首尔。现在李如松手上大致有五万人,而守卫在这里的日军也有五万人。这样攻守双方的人数大致相同,想攻下王京对李如松来说,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困难是非常大的。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二十六日,李如松命查大受、祖承训和李宁率三千精兵,前往王京探路。仅仅半天的时间,明军就送回了战报,半路遇敌,斩获六百余人。一向谨慎的李如松做了一个决定,他要亲自前往侦察敌情。于是在万历二十一年的正月二十七日,李如松率领杨元、李如柏和张世爵带着两千骑兵向王京前进了。很快他们就到了马山馆,这里距离王京只有九十里了。长期的战场经验告诉李如松,前方应该不会像他想的这么简单,于是他决定自己带着一千人先行,杨元率一千人随后跟进。很快李如松就到了碧蹄馆,这里距王京仅有四十里了。在这里他看到了遍地的尸体和兵器,这就是他收到战报所说的地方,里面还有厮杀声,于是李如松毫不犹豫地就冲了进去,等他冲进去以后才发现,这里是日军的陷阱,一个超级大的包围圈,日军集结了所有能集结的兵力,就在这里等着他李如松呢。

      等到查大受看到李如松冲进来后,他们都明白,这是被日军给包了饺子,他们总共才四千人,现实告诉他们,他们已经陷入了死地。尽管李如松所带的都是铁骑,那也不行啊,人数上实在是太悬殊了,日军大致有两万人左右,再神勇的将士也架不住车轮战啊!就在双方的优劣阵势越来越明显的关键时刻,杨元赶到了,虽然人少,但个个都是精锐,日军一下被打蒙了,以为李如松的大军赶到了,于是日军纷纷掉头逃窜,小西行长也无能为力了,日军就此撤退。碧蹄馆一战,明军阵亡二百六十四人,日军战死一百六十七人,明军侥幸保全。
      
      在碧蹄馆战役以前,李如松就嘱托朝军随后跟进,但是战斗一打响,朝军跑的比日军还快。日军失败后退守王京,那是肯定要死守的,李如松这时候是不可能去硬攻的。即便是硬攻也是根本攻不下来的,而这时候朝鲜柳成龙偏偏上书要求李如松尽早攻城,李如松没有理会柳成龙,他停下了进攻的脚步,不是李如松要放弃,而是他找到了更好的进攻目标----龙山,这里是日军的屯粮所在。于是,在一天夜里,李如松命人烧毁了日军的粮仓,日军不得已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的四月十八日,全部退出了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日,李如松进城,王京收复。

      自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明军入朝起,半年时间里,让日军全线溃败,死伤合计三万五千余人,其主力小西行长部几乎全军覆没,日军的战斗力遭到致命打击,四月下旬,日军八万余人渡海回国,仅留四万人防守。至此,抗倭援朝战争的第一阶段结束,日军惨败而归。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了,双方都已经疲惫,再打下去,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于是双方准备进行谈判,于是在万历二十一年三月,沈惟敬再次前往日军大营,开始了第二次谈判,接待他的是小西行长。尽管这次谈判,李如松还是没有当回事,但是日本方面还是很看重的,于是在万历二十一年的五月中旬,小西行长带着沈惟敬、谢用梓和徐一贯前往日本,去会见丰臣秀吉,进行和谈。谈判条件如下:1、明朝将公主嫁为日本后妃;2、明朝和日本进行贸易,自由通商;3、明朝和日本交换誓词,永远通好;4、割出朝鲜四道,让给日本;5、朝鲜派出王子、大臣各一人,作为人质,由日方管理;6、返还朝鲜被俘的两位王子;7、朝鲜宣誓永不背叛日本。这样的条款换成任何一个明朝人都不会同意的,然而大忽悠沈惟敬就接受了。沈惟敬才不关心这些条款呢,我只管忽悠,其他的任何事都与我无关。这哪里是和谈,简直滑稽透顶。而日本人却信了,而且是兴高采烈地信着。

      于是历史上最滑稽的一幕出现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忽悠,中日双方终于停战了。万历二十一年七月,日军大部撤出了朝鲜后,明军留下一万五千人帮助朝鲜镇守军事重地,其余部队陆续回到了国内。无论结局如何,在这次赴朝战争后,宋应昌升任右都御史,李如松被授予太子太保的头衔。三年后,辽东总兵董一元离职,明神宗力排众议,任用李如松接替。一年后,李如松率军追击敌军,因孤军深入,中伏,力战而死。

      李如松在所有的战役中,始终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不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更谈不上知书达理,他桀骜不驯,待人粗鲁,但是他的军事天赋和顽强无畏,还有他的智勇双全都值得后人敬仰和效仿。他虽然是一名武将,却并非粗人,曾有诗如下:春来杀气心犹壮,此去妖氛骨已寒。谈笑敢言非胜算,梦中常忆跨征鞍。这就是一员武将的情怀,这就是不世出之名将李如松的一生写照。

      正如书中所写,四百年沧桑巨变,李如松的身影不应被忘却,铭记那些在历史上拼杀过的将军和士兵,正是他们为历史的发展抛青春洒热血,牢记他们吧,这是我们的优秀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14: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已经读完了,书中有关于朱厚熜的大事记,在这里也跟着重温一遍。

      1507年,正德二年,生于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县),父亲朱祐杭为宪宗第四子,1岁。

      1519年,正德十四年,父亲朱祐杭病逝,以王世子的身份开始掌管王府事务,13岁。

      1521年,正德十六年,四月,入京即皇帝位,以次年为嘉靖元年;同月,命礼部集议父母名分,大礼议事件拉开序幕。七月,张璁提出“继统不继嗣”说,杨廷和等上疏力争。十月,追尊父兴献王为兴献帝,母为兴献后。15岁。

      1522年,嘉靖元年,称孝宗为皇考,张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16岁。

      1524年,嘉靖三年,正月,桂萼上疏请求改称孝宗为皇伯考,大礼议之争又起。七月,大臣在左顺门跪哭诤谏,皇伯考一百三十四人下锦衣卫狱,一百八十人被廷杖,其中死者十七人。九月,昭告天下,孝宗为皇伯考,张太后为皇母。兴献帝为皇考,兴献后为圣母,大礼议之争告一段落,18岁。

      1528年,嘉靖七年,颁布《明伦大典》,重定议礼诸臣之罪,追削杨廷和等人为民,22岁。

      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八月,任命严嵩为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十月,杨金英等十六名宫女谋杀嘉靖未遂,皆被凌迟处死,36岁。

      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授道士陶仲文为少傅兼少保,严嵩为内阁首辅,38岁。

      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十月,因收复河套之事,以“交结近侍”的罪名杀掉夏言,42岁。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攻古北口,严嵩不准诸将出战。俺答军在京郊掠夺八日后退兵,史称“庚戍之变”,44岁。

      1551年,嘉靖三十年,锦衣卫经历沈鍊弹劾严嵩十大罪,被杖戍边,45岁。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弹劾严嵩,被杖下诏狱,47岁。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胡宗宪招降海盗徐海,后徐海跳海而死,50岁。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胡宗宪设计擒海盗汪直,后汪直被处死,51岁。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削严嵩及其子孙为民,以谋反罪杀严世蕃,59岁。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上《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被下诏狱。十二月,于乾清宫去世,葬于十三陵中的永陵。

      以上算是对嘉靖帝年间所发生的大事做了一个小结,其实嘉靖年间的故事我们前面已经看过了,那是相当多也相当复杂的,不过人死了也就死了,能给后世留一些经验和教训,也算对得起历史的评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14: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重温《明朝那些事儿》第六部后面的关于朱载垕的大事记,看过再重新回顾,虽简短却同样让人能深悟、感慨。

      1538年,嘉靖十七年,朱载垕1537年出生,为朱厚熜第三子,1岁。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皇兄朱载壑猝死,朱载垕成为年纪最大的皇子,12岁。

      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七月,嘉靖同意裕王朱载垕与景王朱载圳出阁就学,但不分长幼先后。八月,高拱、陈以勤任裕王府讲官,师生之间从此建立        起紧密的关系,15岁。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内阁辅臣请立太子,嘉靖不允,16岁。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景王朱载圳死于藩国,朱载垕即位最大的威胁消除,28岁。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即皇帝位,以次年为隆庆元年,由徐阶主持起草的《嘉靖遗诏》颁布,29岁。

      1567年,隆庆元年,高拱被迫请辞,无奈批准,30岁。

      1568年,隆庆二年,徐阶致仕,31岁。

      1569年,隆庆三年,授高拱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32岁。

      1570年,隆庆四年,俺答封贡,延续两百多年的明蒙战争结束,33岁。

      1571年,隆庆五年,内阁内讧加剧,高拱一家独大,34岁。

      1572年,隆庆六年,于乾清宫去世,葬于十三陵中的昭陵,36岁。

      其实朱载垕蛮可怜的,36岁就没了,只当了6年的皇帝,在位时间短,却也成就了高拱和徐阶的抱负,只能说是虽死犹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9 14: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12-4 15:35 编辑

    从今天开始读《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七部,第一章:二次摊牌(一个混混,不远千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专程跑来插足国家大事,在我看来,这就是最纯粹的掺和精神。)

    上一部日本和明朝已经进行了停战和谈,当然大家都不会忘记和谈中的大忽悠沈惟敬,不管是处于什么原因,沈惟敬在这次和谈中的作用还是不应该被埋没的。沈惟敬确实是个比较奇怪的人,他不为名利而大胆忽悠,他的目的似乎是非常单纯的,就是想干点实事,尽管他干的这件实事有点太让人匪夷所思了。直到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二月七日,日本使者小西飞的到来,让沈惟敬感到了莫大的危机。毕竟以前都是他一个人在两国之间忽悠,大家不见面啥都好说,而现在,日方使者来了,谎言是一定要被揭穿了,那杀头也就顺理成章了,除非有奇迹出现。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二月十九日,兵部尚书石星奉旨与日本使者小西飞进行会谈。这次石星提出的议和条件如下:1、日本必须限期全部撤军回国;2、封丰臣秀吉为日本王,但不允许日本入贡;3、日本必须盟誓,永不侵犯朝鲜。并告诉小西飞,如果同意,就和平谈判,如果不同意,就接着打。

    出发之前,小西飞被告知,明朝已经接受了日方提出的七大条件,而现在明朝又是这样的三大协议,这明摆着自己就是被忽悠了。小西飞还真能,明知道自己被忽悠了,硬着头皮得接着往下走啊,不然自己的命弄不好都得搭进去,于是小西飞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那就是忽悠对忽悠,明朝的条件全部答应下来,先保住命再说。这样一来,倒是让明朝的群臣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尤其是明神宗,他根本不信日本能能如此轻易接受这样的苛刻条件,于是明神宗命石星和赵志皋一同再询问一次日本使者,赵志皋时任大学士,明神宗之所以让赵志皋同问,是因为明神宗不太相信石星的能力。于是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二月二十日,第二次对日本使者小西飞的问询开始了。这一次的询问除了石星和赵志皋外,六部的许多官员也都参加了旁听。小西飞这次更是对答如流,经过商议,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小西飞说的话,是可信的。接下来双方就按照和谈的条件进入了下一个议程,这次和谈简直就是一场极其荒谬却又看似极其真诚的和谈,在双方的共同忽悠下,和平似乎已经真的来了,至此沈惟敬总算是可以松一口气了。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正月,明神宗对日本下发了谕旨,并命临淮侯李宗城为正使,都指挥杨方亨为副使,带着沈惟敬一同前往日本宣旨。沈惟敬无话可说,跟着上路,在到了朝鲜的釜山时,李宗城得知了谈判的内情,当即吓得丢下印玺和国书,连夜逃跑了。明神宗知道后大怒,下令捉拿李宗城,并命令杨方亨接替正使,沈惟敬为副使,继续出使日本。在七月他们终于到达了日本,九月双方第一次见面。第一天,杨方亨代表明神宗将冠服和印玺等送给了丰臣秀吉,第二天明朝使者将宣布大明皇帝的诏书。沈惟敬非常清楚一旦谕旨被宣读后的后果,于是在沈惟敬陷入极度绝望中迎来了第二天的早晨,其实沈惟敬大可不必如此绝望,因为这一夜对于小西行长来说,同样是煎熬的。为了保命,小西行长找到了要宣读诏书的和尚,让和尚在读诏书时候见机行事,尽管小西行长思虑周全,最后还是被丰臣秀吉知道了真相,于是沈惟敬被赶了回来,日本对明朝再次宣战。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九月,丰臣秀吉发布总动员令,组成八军,共十二万人,加上在釜山驻守的两万军队,共十四万大军对明朝宣战,此时明朝在朝鲜的军队共六千四百五十三人。

    杨方亨回来了,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明神宗,这件事的罪魁祸首自然就归结到沈惟敬的身上,于是明神宗下令捉拿沈惟敬,三年后被议定为死罪,杀了。他胆小吗?敢单身闯日军大营。他混事吹牛?丰臣秀吉经常请他吃饭。他误国吗?一没割地,二没赔款,而且在他的忽悠下,中日毕竟还停了战。不管怎么说,沈惟敬这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其实倒霉的还有石星,因为他欺君误国,所以被抓进了监狱,几个月后死在了狱中,家人也被发配了。

    发落了罪人后,对于朝鲜的境地明朝还真的是不能说不管就不管,明朝还是派出了援军,吴惟忠三千七百人,杨元三千人。

    万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日军全面进攻开始。分左右两路,左路军统帅小西行长,率四万九千人,进攻全罗道重镇南原;右路军统帅加藤清正,统军六万五千人,进攻全州。此时明朝在南原的守军杨元三千人,全州首级陈愚衷两千五百人。尽管杨元拼死抵抗,还是被杀了个全军覆没,他带伤突围而出,身边只剩下十余人。他虽然逃了回来,但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明白,不胜即死的处境,麻贵还是杀了杨元。跟杨元比起来陈愚衷则太实在了,一听日军到了,带人溜之大吉,就这样,南原和全州失陷,日军在全州会师。

    现在摆在麻贵面前的局势相当危险,日军已经在全州会师,士气大振,接下来就要乘胜向王京进军了。而朝鲜水军在闲山也全军覆没了,接下来日军十二万大军水陆并进,直奔王京。而镇守王京的麻贵,手里只有七千八百四十三人。

    九月七日,日军先锋部队一万两千人到达稷山,而在九月六日夜,麻贵已事先在此处埋伏了两千精兵,就等日军进入伏击圈呢。此战日军大败,阵亡八百余人,伤者不计其数,史称“稷山大捷”。此战迷惑了日军,让日军错失了进攻的良机,而明军趁机赢得了援军的到来,此时在朝作战的明军已经达到了五万人。

    面对十二万日军,明军只有四万人,分别击破是明军的最好选择,麻贵最后选中的目标是蔚山。由于杨镐的撤退变成逃跑,搞乱了麻贵的计划,结果蔚山之战以失败告终。日军损失一万余人,明军伤亡共计两万余人,朝鲜战局再度进入僵持状态。

    万历二十六年八月,丰臣秀吉病死,年六十三岁。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五日,日军开始撤军。在此之前,日军已经做好了誓死击退明军的所有进攻的计划,这段时间等待麻贵的将是日军最后的疯狂。九月七日,明军分三路对日军开始了进攻,战争的结局如何,且看下一章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6: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12-11 16:12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二章:胜算(但无论怎样,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而输了的结果,是很严重的。)

    明军准备三路大军共同进攻,首先到达目的地的是西路军,主帅刘綎,此人使一百二十斤重的镔铁大刀,外号刘大刀。从小在军营长大,一直在军队里从军打仗,他所带领的车军据说是当时日军最难对付的军队。车军是混合兵种的军队,有步兵、骑兵、火枪兵,当然大车是必须的。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九月十九日,刘綎部逼近顺天,对方是日军的小西行长部,面对刘綎部,小西行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无论刘綎怎么叫阵,他只坚守不打,让刘綎干着急没有任何办法。

    统帅中路军的董一元在九月二十日到达了泗川,他的对手是岛津义弘,日本称之为石曼子。九月二十八日,明军先锋李宁迫不及待地连夜率军冲入泗川城内,由于日军毫无防备,被冲得七零八落。毕竟日军人多,李宁寡不敌众,被日军围攻战死。十月初一,明军的总攻正式开始,由于后方失火,导致泗川之战明军反而失败,不得已退守晋州。日军侥幸取胜,固守泗川。

    此时的东路军麻贵也处于两难之际,加藤清正死守蔚山,只是拖着,根本不打。没办法,他们都撤回了出发地,九月的进攻宣告结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十一月五日,日军将全部从容撤军。

    如果这个词确实不能轻易相信,历史上很多时候是没有如果的。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六月,陈麟和邓子龙率五千广东水军到达朝鲜。陈麟是广东翁源人,很会打仗,也极贪,老油条。邓子龙丰城人,没有后台,老实人。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出现,将打破前面提到的如果的局面。

    陈麟到了朝鲜后,做了一件非常令人佩服的事,他搞定了十分难搞的李舜臣,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想到日军离失败将不远矣!

    前面麻贵的三路大军已经以失败而告终,麻贵明白,靠强攻是不行的,经过无数次的试探和挫折,麻贵终于找到了日军的最大弱点----粮食。麻贵的判断是准确的,捣毁日军的粮路,日军差不多要陷入绝境了。十一月七日,麻贵命令全军动员,密切注意日军动向,随时准备出击。十一月八日,陈麟接到密报,确认丰臣秀吉已经死亡,日军即将全线撤退。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八日,加藤清正突然自蔚山撤退,明军未加阻拦,随后驻守泗川的岛津义弘也率军撤退,明军仍然未动。日军皆大欢喜,他们以为明军不知道他们撤退,就在他们欢呼雀跃的时候,小西行长被拦住了。因为明军放任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逃走只是一个圈套,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歼灭小西行长部,因为只有小西行长才是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这是一个完美的诱饵,日军正是按照麻贵的计划一步一步走入明军的包围圈的。十一月十八日夜,明军将发动最后的攻击,他们将彻底将侵略者埋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6: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三章:为了忘却的纪念(在这个世界上,笨人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以为聪明,李舜臣竟然孤军冲入敌阵,应该说,他很勇敢,但勇敢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愚蠢。)

        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夜,岛津义弘带着一万五千余人组成的舰队大摇大摆地开进了露梁海峡,等待他的是以邓子龙为首的俞家军,他们堪称是明朝最有经验的精锐水军。又加上大炮的猛轰,日军舰队的后军损失惨重,岛津义弘明白,舰队的后军已经陷入重围,他们只能拼死向前去与小西行长回合,当岛津义弘的舰队刚刚冲出露梁海,迎接他的是李舜臣的朝鲜水军。在李舜臣龟船的乱打中,岛津义弘的舰队再一次受到重创,他保持了清醒的意识,必须继续前行,只要能到达顺天,一切就将改变。当岛津义弘的舰队拼死前行到猫岛海域的时候,这里的海风平浪静,因为这里不需军队防守,这里布下了水雷,面对险境,岛津义弘决定孤注一掷,掉头向着李舜臣的水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就这样,人数远远低于日军的李舜臣孤军冲入了敌阵,当然代价是他被拼命的日军给围住了。知道李舜臣陷入包围后,陈麟身边只有四条战舰,虽然明知寡不敌众,陈麟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十九日,双方混战在一起。陈麟险些成了日军的刀下之鬼,好在陈麟沉着对敌,利用短暂的混乱,为火龙出水的出场赢得了时间。

        陈麟的计划很周密,他在猫岛设下水雷,在观音浦安置了伏兵,日军的所有去路都给切断了,他们去顺天会使的梦想也被捣碎,但是他忽略了一点,敌人无路可退的时候必定选择拼死撤退,于是露梁海便成了他们的死拼之地,而此处防守兵士不过三千人,实在是太少了。虽然人少,邓子龙还是用生命的代价告诉所有的俞家军,宁死也不舍弃露梁海。邓子龙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日军的退路,俞家军也都拼了命,此时露梁海里全是战舰,陈麟的,李舜臣的,邓子龙的,就在明军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时,李舜臣被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胸膛,他也用生命拼死阻挡着日军的疯狂撤退。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正如他的那首诗:全节终须报,成功岂可知?平生心已定,此外有何辞!他虽然没能看到胜利的来临,但他的一切都将作为胜利者的传奇而光耀后世。

      岛津义弘最终还是逃了出去,尽管他的身边只剩下几十条破船和几百名士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九日中午,历时一天半的露梁海大战正式结束,日军精锐第五军全军覆没,史称“露梁海大捷”!

      至此,历时七年的抗倭援朝战争正式结束,最终以明朝军队的彻底胜利、日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所有将领和士兵皆有封赏,仅此而已。因为当时入朝作战的士兵不过四万余人,最后才增至八万,而与此同时,明朝围剿四川方面的杨应龙的叛乱有十万人之多,与之相比去朝鲜的人实在不算是个大事了。

      不管当时的朝廷如何善后,对那些入朝作战乃至英勇献身的将士们,我们还是应该牢记他们的,历史也不能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16: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12-19 16:10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四章:绝顶的官僚(若评选明代三百年历史中最杰出的政治家,排行榜第一名非张居正莫属。)

    在万历执政的前二十年里,可谓内忧外患,可是这二十年也就这样过去了,国家也没出什么大乱子,面对所有的困难,他也都安然度过了,为啥?因为前十年里,他有张居正辅助,后十年里,他有申时行的辅助。

    在明代的三百年历史中,最杰出的政治家非张居正莫属,在他当政的十年里,政治得以整顿,经济得到恢复,被称为最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当之无愧。而明代的实用主义者是官僚,张居正虽然是杰出的政治家,但是在官僚排行方面,他只能屈居第三。因为在这一行里,排第一的则非徐阶莫属了,排第二的才是申时行,张居正只能是排到了第三的位置上。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申时行这位绝顶官僚了,他是一位十分谨小慎微的人,他自己虽然有记日记的习惯,平时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他都要记下来,但是对于他的身世,他却从未留下只字片语。

    作者翻了很多史料,尽管没能找到确凿的说法,还是找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传言,我们也便姑且拿来一看,也算是解惑了。据说申时行的父母是这样的结合的,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时行的富商父亲,到苏州游玩,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尼姑,两人一见钟情,便有了申时行,而富商家里有老婆,所以当申时行生下来后便给送人了,万幸的是收养申时行的是苏州的知府徐尚珍。徐尚珍非常喜欢申时行,于是申时行便有了他的第一个名字--徐时行。所以徐时行的童年是很幸福的,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加上他资质聪慧,二十几岁就考中了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徐时行二十八岁,他即将上京参加会试,就在他要动身的前夜,徐尚珍找到了他,告诉了他的身世。这是为啥呢?因为徐尚珍明白,徐时行的前途不可限量,在他的前面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他去独自面对,就这样徐时行带着父亲的祝福参加了会试,他中了状元。徐时行荣归故里,希望徐尚珍能接纳他,但是徐尚珍拒绝了。因为在徐尚珍的心中,他是不求回报的。这样的品格深深地感染了申时行,做人一定要厚道。

    中了状元的申时行依旧很低调,在那些群雄纷争的岁月了,申时行一直默默地干着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中间他除了读书写文件外,还主持过几次讲学,他曾经当过朱翊钧的老师,也就是万历皇帝的老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晃就是十年,直到有一天张居正找到了他,申时行的好日子正式开始。万历十年(1582年)的时候,张居正死了,在家都弹劾张居正的时候,申时行再一次选择了沉默,同时他也悄悄地尽自己所能来保全张居正的家人。在对待张居正的问题上,申时行确实非常仗义,也非常厚道。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借鉴呢。

    当时朝廷里张四维说了算,他知道申时行跟他不是一心的,但是由于申时行办事非常稳妥,左右逢源,张四维虽然一时不能收拾申时行,他以为以后有的是时间,就在张四维处心积虑要收拾申时行的时候,很不幸,张四维的父亲死了,张四维无奈之下只能回家丁忧尽孝。三年是时间按说也确实是一晃而过,只可惜就在张四维丁忧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他却突然病倒了,而且很快病死了。真是老天都眷顾申时行这个老实人,终于在混迹官场二十三年后,申时行走上了首辅之路,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申时行当上了首辅,他面对的局面比张居正那时候要好很多,因为他曾经是万历皇帝的老师,最主要是万历皇帝十分欣赏这位新任首辅大臣,而申时行本人又很会做人,平时人缘也极好,看起来一切都近乎完美了,其实不然,因为历史的争斗中从来都没有完美之说。为啥?因为张居正倒台了,那些恨张居正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批斗张居正的工作才正式开始,批来批去,申时行一看照这规模进行下去,很快就要把矛头指到自己头上来,于是申时行为了以退为进,他对进攻的御史保持了沉默,而是向皇帝提出了辞职。与此同时,内阁大学士许国和吏部尚书杨巍也提出了辞职。这样以来,刑部尚书潘季驯、户部尚书王璘、左都御史赵锦等纷纷上书挽留,万历皇帝虽然很想继续整治张居正,但是一看这架势,不得已让申时行等继续好好工作,整治张居正的事暂时先缓缓吧!虽然是皇帝,有时候,也不得不顾全大局啊,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啊!   

    那些想整治张居正一时没能如愿的人们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于是他们把矛头对准了潘季驯,没过多久,潘季驯就被革去所有职位,回家务农去了。面对这些人的整治,申时行一直保持着沉默,沉默有时候也是一种反抗,很快这些人就尝到了对首辅下手的恶果。万历十三年(1585年)八月,挑事的李植、羊可立、江东之再一次发动了攻击,只可惜他们这次选错了对象,原本以为是打击申时行的,结果却被申时行利用,又加上王锡爵的帮忙,这三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的前程都搭进去了,他们被各降三级,发配去了外地。至此,申时行终于算是解决了这场苦争斗,取得了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16: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12-22 11:06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五章:和稀泥的艺术(混是一种生活技巧,除个别二杆子外,全世界人民基本都会混。因为混不会影响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该混就混,该干就干,只混不干的,叫做混混儿。)

      对于申时行来说,江东之这些人根本不值得他去费神对付,因为他在朝廷里待了二十多年,像徐阶和张居正这样的顶尖人物他都能应付过去,岂能怕这些小喽啰们。一般来说,新官上任要烧三把火,搞点政绩,而申时行却是个例外了,他的大干就是不干,他的作为就是不作为。申时行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张居正的考成法。这是非常出人意料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申时行应该算是张居正的亲信,而申时行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考成法虽然在当时发挥了极大的效用,有效地提高了官员的工作效率,但是考成法却有一个十分严重的缺陷,那就是一级一级查下来,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而且越演越烈,最后导致了很多流民的产生。这就给朝廷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这也是张居正所始料不及的。而现在申时行毅然废除了考成法,并开辟了大量田地,安置了很多流民,他这样做确实是正确的。

      万历十八年(1590年)的时候,副总兵李联芳带兵在边界巡视的时候,遭遇到埋伏,全军覆灭,谁干的?是蒙古鞑靼部落的扯立克。扯立克是什么人,他是俺答的继任者,在鞑靼部是顺义王。按说鞑靼竟然敢公然挑衅,明朝没有不出兵的道理,但是申时行就没有直接来硬的,他命令兵部尚书郑洛在边界集结重兵,专门抢劫扯立克的运输车队,让扯立克叫苦不迭,率部躲得远远的。就这样,申时行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恢复了边境的和平。

      到了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十月,长达三十余年的关于皇帝上朝不上朝的战争正式开始了。其实当时的万历还是上朝的,只不过偶有微疾,不上朝也是偶然事件,但是明朝的言官们是很认真负责的,皇帝不上朝是不行的,于是大臣和皇帝之间就为了上朝不上朝开始了针锋相对。尽管申时行一直靠着他的混功日子过得不错,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光靠混是不行的,需要给皇帝一个明确的答复,是要听皇帝的话处理那些敢于跟皇帝叫板的大臣们。这就不能纯粹靠混功了,必须要给出个一二三来。

      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二月,明代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胆气,最有气势的奏疏问世了,作者是大理寺官员雒于仁。此人是陕西泾阳人,字少泾,属于那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他的这篇奏疏是十二月底送上去的,搞得万历皇帝连年都没过好。正月初一当申时行去给万历拜年的时候,万历就把雒于仁的这篇奏疏跟申时行进行了奏对,其实应该算是万历自说自话,必须要好好处置了雒于仁。经过几番讨价还价,申时行最终还是保下,了雒于仁。于是万历十八年的这场惊天风波也就算了结了,雒于仁被皇帝痛骂了一顿,总算是保住了脑袋,这次风波给万历的教训是言官们都是混蛋,这样的观点一直持续到他的终年。而申时行也靠着他的无比混功保住了一大批言官的前程。

      申时行自万历十一年(1583年)执政以来,他经历了无数的考验,七年的时间里,他上哄皇帝,下抚大臣,尽管期间有不少波折,他都最终搞定,他的日子也算过得是如鱼得水,这可惜接下来申时行的奏请却要引起惊涛骇浪了,是什么样的奏请呢?就是大家对此最敏感的----国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6: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12-26 10:41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六章:游戏的开始(所谓外表很天真,内心很暴力,翻一翻内外两本《起居注》,基本都能搞清楚。)

        万历六年的时候,经过李太后挑选,张居正认可,十四岁的万历娶了皇后王氏,王氏是浙江人,典型的传统贤妻型。据说王皇后一直对万历倍加爱抚,对太后也是精心伺候,美中不足的是王皇后没有为万历生个皇子。于是问题就来了,皇帝哪能没有儿子啊,在万历九年的时候,在李太后的授意下,万历下旨命令各地选取女子,以备挑选。张居正看到这个旨意后,觉得如果按照这个旨意来选的话,说不定有些优秀的女子就会被落选,于是把皇帝的旨意给改成了“挑选入宫,册封嫔妃”,这就不得了了,一旦进宫被选中,那就直接是嫔妃了,这样优秀的女子肯定是要争先进宫的,这样也就能保证皇帝的嫔妃都是优秀的,所生的孩子也都会是优秀的,看起来优生优育已经试行了太久太久。

        就在大家都在等着新人入宫的时候,万历去给李太后请安,结果在这里万历看上了一个端脸盆的王宫女,头脑一热就给幸了。临走时,万历遵守当时的祖制,赏赐了这位王宫女一副首饰。对万历而言,这件事很快就给忘了,皇帝忘了没关系,王宫女的肚子可是纸里包不住火的,很快太后也知道了。不管宫女的地位如何,孩子总是皇室血脉,太后得认,而万历却根本不认账。太后生气了,找来了《内起居注》,翻到了万历幸王宫女的那一页,万历不认账是不行了,于是万历十年(1582年),王宫女成了恭妃。受封后两个月,恭妃生下了万历的皇长子朱常洛。皇帝有了儿子,举国欢庆,但是万历并不高兴,因为一开始他对恭妃就不是认真的,而现在他的身边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女人,她是万历初年(1573年)入宫的,北京大兴人,她深得万历的喜爱,被封为了德妃,也就是后世俗称的郑贵妃。万历十一年(1583年),德妃为万历生了个女儿,万历很高兴,一高兴就给封成了贵妃。郑贵妃不负皇恩,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为万历生了第三个儿子朱常洵,前面有一个儿子夭折了。这对于万历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他本来就不喜欢长子,现在好了,有了自己喜欢的儿子,太子的头衔早晚是要套在皇三子朱常洵的头上。

        万历是怎么想的,申时行很明白,为了让朝廷稳固,申时行在万历十四年(1586年)三月上奏,希望皇帝早立太子,以固国本。万历当即回复,长子年纪还小,还是再等几个月吧!申时行无奈,只能是一声叹息。

        申时行的上奏提醒了万历,为了确保能让皇三子朱常洵当上太子,万历突然下旨把郑贵妃晋封为了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万历的意图那就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了。面对皇帝这样的胡闹,大臣们不能不出头了,第一个出头的是户部给事中姜应麟,跟皇帝讲事实摆道理,皇帝要封郑贵妃也行,但是封郑贵妃之前应该先把恭妃晋封为贵妃,这样才算合情合理。此外,皇帝还应该尽早立皇长子为太子,这样天下才能安定。面对大臣的责问,万历生气了,为了挽回面子,万历下令将姜应麟免职外放。好戏就此开始,一天后吏部员外郎沈璄上书,支持姜应麟,万历二话不说,撤职。几天后,吏部给事中杨廷相继续上书支持姜应麟和沈璄,万历也依旧进行了撤职处理。又过了几天,刑部主事孙如法继续上书支持姜应麟、沈璄和杨廷相,万历也依旧将其撤职发配。在这场斗争中,明朝大臣们尽管一再上书,连地方官都参与了,他们依旧没能挡住万历晋封郑贵妃的举动,万历十四年(1586年)三月,郑贵妃被正式册封为皇贵妃。好在册封了皇贵妃后的一段时间里,万历还是安定了下来,直到万历十八年(1590年)正月初一,申时行上奏,皇长子已经九岁,应册立为太子。万历继续推脱皇长子还小,可以再缓缓。申时行继续上奏,既然皇长子还小,不宜立为太子,但是可以出阁读书了,这就是变相着让万历尽早确立皇太子的身份。万历一看这么纠缠下去实在不爽,于是就转移了话题,让申时行先见见皇长子。让申时行一直未能猜透万历此举企图的一幕出现了,申时行见到了万历和他的两个儿子,长子朱常洛和三子朱常洵。

        经过跟万历这一次的对话,让申时行感觉万历差不多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太子的地位应该算是比较明朗了,然而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安排皇长子出阁读书的事似乎成了一个遥遥无期的期待,一个月过去了,一切依旧。于是内阁大学士王锡爵上书,请让皇长子和皇三子出阁读书太子。等了两个月,万历那里一点消息也没有。到了四月,内阁大学士联名上书,请求册立。万历依旧不理,这下内阁四大学士明白了,皇帝这是存心拖下去啊,于是他们四位的辞职报告就到了万历手里,集体辞官不干了。万历一看都不干是不行的,于是又进行了一番较量,结局是病的病,忙的忙,只有王家屏大学士愿意继续干下去。为啥单独留下一个王家屏,因为王家屏这个人实在是太有个性了,只要是他认为对的,天王老子的账他也不买。

        几天后礼部尚书于慎行尚书皇帝,催促皇帝册立太子,言辞激烈,为此万历很生气,于是下令罚于慎行三个月的工资。工资还没扣成,王家屏就上书为于慎行辩解了,万历竟然没有发火,为啥,因为内阁只剩下一个王家屏了,再发火,内阁就没人替皇帝干活了。为了安抚群臣,万历再一次许诺,等明年再立太子的事吧!不管怎么说,皇帝总算是又一次给了说法,让大臣们又有了盼头。于是大家都高兴了,内阁的四位成员除了王锡爵母亲有病,另外两位也都回来了,大家都等着到明年就可以立太子,国家安定,生活安康了。然而,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春节过了,春天也过去了,万历对自己的承诺也随着时间都飞走了,大家思来想去,只能是找到一个替代目标来惊醒皇帝,那就是上书弹劾申时行,谁叫你是首辅呢,只好有了问题你来扛了。

        于是南京礼部主事汤显祖写了一封《论辅臣科臣疏》送到了内阁,主要内容就是弹劾申时行专权跋扈,压制言官。此文言辞尖锐,指桑骂槐,把申时行给骂得不轻。对于汤显祖这个人,他的知名度还得归于他的《牡丹亭》。汤显祖字义仍,江西临川人,十三岁加入了泰州学派,成了王学的门人。二十一岁考中了举人,七年后进京参加会试,遇到了张居正,因为张居正很赏识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和他交朋友,结果汤显祖瞧不起张居正,拒绝交友,这就大事不妙了,于是汤显祖会试落榜那就在情理之中了,三年后汤显祖又一次参加会试,张居正还是想让自己的儿子跟他交朋友,而汤显祖也拒绝依旧,那么他的落榜也就是依旧了。三年后汤显祖再一次参加会试,此时的张居正已经死了,所以汤显祖榜上有名也就顺理成章。由于汤显祖两次跟张居正硬扛,所以把自己的名声搞得是如日中天,当时的张四维和申时行都想拉拢他,结果汤显祖依旧不搭理。那就只好受委屈了,于是名声大振的汤显祖被派到了南京,几经折腾终于混成了主事,也真够不容易的。此时的汤显祖已经四十二岁了,就因为这份奏疏,他被万历给发配到了广东的徐闻去当典史。汤显祖二十八岁落榜后开始写戏,三十岁的时候写成了《紫箫记》,三十八岁写成了《紫钗记》,几经折腾,到了四十九岁,汤显祖回顾了自己戏剧性的一生,用悲凉而美艳的辞藻写下了他的所有梦想和追求,就是《还魂记》, 后人又称之为《牡丹亭》。此后传唱天下百余年,能与之媲美者唯有孔尚任的《桃花扇》。

        在汤显祖弹劾申时行两个月之后,福建佥事李琯也弹劾申时行,有十大罪之多,申时行差不多成了天下第一大恶人。面对李琯的弹劾,万历再度发威,撤了李琯的职。弹劾来弹劾去,工部主事张有德终于忍不住了,他愤然上书,要求皇帝早立太子。这下可是让万历抓着把柄了,这是大臣反悔,说好了要等过了年再立太子的,于是万历先罚了张有德的工资,立太子的事再推后一年吧!罚了张有德后,工部尚书曾同继续上书,要皇帝早立太子。对此万历没有很当回事,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这场风波会很快过去的,然而这一次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万历很快就收到了申时行、许国和王家屏的联名奏疏。让万历和申时行都没有料到的是,这份联名奏疏上申时行的签名是被人代签的,这可就大事不妙了。事情闹到如此地步,申时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而礼部给事中罗大纮又是一个很称职的言官,他上书痛斥申时行的作为,言官们借此机会更是纷纷上书,大骂申时行。眼看申时行就要倒大霉了,万历及时出手相救,免了罗大纮的职,罚了言官们的俸,但是事情已经闹大,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于是申时行正式提出辞职,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九月,申时行回乡隐居,此后朝廷大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6: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7-12-27 14:58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七章:混战(万历终于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加上最初上疏的李献可,那么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他就免掉了十二位当朝官员。)

      申时行在内阁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朝廷挺乱的,当申时行走了以后,大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叫乱。申首辅走了,按资排辈是王锡爵,而王锡爵不在就轮到许国了,许国一看这情形,自己实在难以对付,干脆辞职算了。就这样,内阁里就剩下一个王家屏。王家屏明白万历不喜欢自己,于是提出了辞职,可是万历没有答应,为啥?因为内阁里就剩下他王家屏这么一个能办事的人了。好在申时行临走的时候向万历推荐了赵志皋和张位,尽管这两人兴趣、性格、出身都不同,但是他们却能共处了七八年,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内阁总算是安定下来了,而万历皇帝的安宁日子也算是到头了,因为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开始,大臣们对万历的总攻就拉开了序幕。礼部给事中李献可首先发难,上书要求皇帝早日批准皇长子出阁读书。万历当即驳回,因为前面关于册立之事已经有过旨意,现在又来纠缠,把李献可降级外放。让万历没有想到的是,王家屏把万历的旨意给退了回来,因为王首辅是支持李献可的。万历一看,首辅还是跟自己对着干,一怒之下,让王家屏回家去休养吧!几天后,礼部给事中钟羽正上疏,支持李献可,并要求皇帝也把自己给降级处置,万历很是生气,就准了。没过几天,礼部给事中舒弘绪也上疏,出阁读书是必须要办的,于是舒弘绪被发配去了南京。又过了几天,户部给事中孟养浩上疏,支持李献可、钟羽正等人,万历简直要气疯了,于是把孟养浩革职,还不解气,拉到午门打了一百杖。这一下子言官们被激怒了,纷纷上疏。内阁大学士赵志皋上疏被训斥,吏部右给事中陈尚象上疏,被革职为民。御史邹德泳、户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兵科都给事中张栋、刑科都给事中吴之佳、工科都给事中杨其休、礼科左都给事中叶初春联名上疏抗议,万历大怒,将他们也都降职发配了。至此,万历在短短几天内就免掉了十二位当朝官员,这一记录一直保持了很久。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大家都失去了理智,接下来,礼部员外郎董嗣成、御史贾名儒、御史陈禹谟再次上疏支持李献可,万历即刻就免了董嗣成的职,发配了贾名儒,扣了陈禹谟的工资。几天后礼部尚书李长春也上疏,万历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事情并没有停息,没过多久,吏部尚书 蔡国珍、侍郎杨时乔又上疏抗议,这一次万历实在是折腾不动了。这时候王家屏出面调停,结果一看到王家屏,万历的火蹭一下子又冒了上来,大骂王家屏,王家屏终于理解了申时行的痛苦,于是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三月,他连上八封奏疏,终于回家了。

        王家屏走了,大家暂时安定了下来,但是很快张位有开始闹腾起来,还是得让皇长子出阁读书,还是得要早立太子。万历实在是顶不住了,于是他决定启用王锡爵,于是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王锡爵来到京城,担任了内阁首辅。

        王锡爵,字元驭,苏州太仓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他进京赶考遇到同时赶考的申时行,考了第一。几天后参加殿试,他和申时行又同时进行了殿试,结果申时行第一,他第二。自打进入朝廷,王锡爵一直是块硬骨头,他我行我素,对事不对人,他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在万历看来,现在朝廷这个烂摊子,只有王锡爵能来收拾了。

        王锡爵果然不负皇上的器重,进入内阁好,也是经过跟皇帝的斗智斗勇,总算是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春,皇长子出阁读书了。现在看来,申时行绞尽脑汁没有办成的事终于在王锡爵手里办成了,皇长子终于出阁读书,这就算是群臣们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看起来顺风顺水的王锡爵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却没想到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的京察中,王锡爵输得很惨。十六年前,王锡爵在张居正的住所,慷慨激昂,名声大噪,十六年后,赵南星向王锡爵发起攻击,名满天下,历史是何其相似,实在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我们都无法预测,下一个节目是啥,下一个登场成名的是谁。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五月,王锡爵辞职走人。几十年的兢兢业业,公正廉明,却在担任首辅一年的时间里,让自己的所有声誉都随之逝去。他尽管一直忍辱负重,尽心竭力,还是没有能再坚持下去,说和做之间的差距真是太大太大了。

        王锡爵走了,朝局将何去何从,天下又将面临怎样的坎坷和挫折,还是继续看下一章的内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8 15: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八章:东林崛起(问题越来越严重,舆论越来越激烈,万历是躲一天算一天的主,偏偏又来了这么一个首辅。)

      首辅王锡爵走了,排第二的赵志皋又实在太软,于是皇帝下令,让大臣们推荐首辅的人选,于是幕后人物顾宪成来了。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1576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三年后考中了进士,进了户部当了一名主事,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人物。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京察时,顾宪成只是个考功司员外郎,从五品,当朝局因为立太子而搞倒了一大批人的时候,顾宪成却当上了吏部文选司郎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顾宪成的背后,应该是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当皇帝让大臣们推荐首辅人选的时候,顾宪成竟然推荐了王家屏。万历实在是太生气了,于是就打发顾宪成回了家。这一走,顾宪成就再也没有回来,他回家后的名气却暴涨了,开始了他的讲学生涯。他讲学的地方就是东林书院,看到这里,才明白,东林党要由此产生了。

      现在内阁里只有赵志皋一个人在扛着,他虽然多次请辞,万历都不准,毕竟有个人在内阁里还是很管事的,不然朝廷没了内阁,岂不离灭亡不远了。撑着撑着,赵志皋实在撑不下去了,到了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赵志皋没等到万历同意就直接回家了,反正皇帝也不管。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赵志皋死也没能等来皇帝的批复。到现在为止,内阁的几位元老都死光了,这时候内阁里只剩下沈一贯,于是他无可挑剔地成了首辅。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八月,沈一贯向皇帝上疏要求册立太子,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一次万历第二天就答应即日册立太子。消息一传出,大家都欣喜若狂,折腾了这么多年,立太子的事终于要尘埃落定了。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皇长子朱常洛被册立为太子,“争国本”就此落下了帷幕。

      太子朱常洛的名分终于定下来了,而太子的母亲恭妃几十年来从未多说过一句话,万历对她既无恩宠,也不厚待,直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朱常洛的儿子出生才被封为皇贵妃。虽然同样是皇贵妃,和郑皇贵妃的待遇比起来,王皇贵妃连跟儿子见个面都得万历同意才行,虽然如此,王皇贵妃从无怨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能看着儿子平安长大,她已再无憾事。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每个人都应懂得感恩!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历史上称之为“妖书”的一篇文章在朝野广为流传,它的名字是----《续忧危议》,书中只有几百字,却提到了沈一贵和朱赓,作者署名是吏部都给事中项应祥和四川道御史乔应甲。此文一处,朝野不宁,太子也吓得不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好在万历久经风雨,虽然愤怒,但是该安抚的还得安抚,让大家都别慌。

      当时内阁里只有三个人,沈一贵是首辅,朱赓和沈鲤都算是跑腿的,朱赓是个老实人,沈鲤却不买账,他看不起沈一贵,所以沈一贵和沈鲤两人在内阁里对头,很明显这份“妖书”应该是沈鲤一流搞得鬼,于是沈一贵就开始彻查,结果一查,沈鲤的后台很硬,根本整不了。无奈之下,只能找了一个顺天府的秀才皦(jiǎo )生光当了替罪羊。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四月,皦生光被凌迟处死,“妖书”案才算结案。此案把沈一贵被整得不轻,想要报仇有整不了沈鲤,又加上言官们趁机弹劾,沈一贵终于也扛不住了,提出了辞职,万历同意了。沈一贵临走之时竟然要求沈鲤要一同辞职,结果万历竟然也同意了。于是折腾来折腾去,刚刚组建好的内阁又只剩下朱赓一个人了。朱赓像赵志皋一样多次请辞,万历压根就不理,结果到最后朱赓自己称病也走了,内阁又空了。这是自明朝开国以来第二次空了内阁,第一次是朱元璋不需要内阁,什么事都自己干。而万历这里,是皇帝需要人干活,而大臣们没人愿意干。这在历史上确实够让人震惊,也够让人心痛的,一个帝国走到这样的境地,谁之错?

      眼看朝廷就要陷入瘫痪了,万历急了,让大臣们推荐首辅,于是几经周折,于慎行、叶向高和李廷机组建了内阁班子,这里没有首辅,因为万历给王锡爵留着首辅的位置呢。尽管万历盛情邀请,王锡爵前面已经被坑过了,岂肯再来,他虽然不来,还是给万历带来了答案,只可惜他的密信被李三才看到了。李三才是何许人呢?李三才字道甫,陕西临潼人,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在东林党里排名第一,这就够了。当李三才看到王锡爵密信的内容时候,他原本想给涂改,结果写这封信的人是王锡爵的孙子,著名书法家王时敏,他的字无人能模仿。无奈李三才就抄录下来,并将密信内容给公布了出来,别人知道也就只是个知道,而当顾宪成知道了密信内容后,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其实李三才曾是王锡爵的学生,为啥李三才要出卖自己的老师,因为利益驱使,李三才跟顾宪成曾一起在赵星南的手下当过差,内幕如何,那就只有历史知道了。

      李三才之所以要出卖王锡爵,是因为王锡爵一旦重回内阁,势必会和于慎行通力合作,那么东林党就不会有出头之日。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这是残酷的现实给为官人上的最生动也最血淋淋的课程,必须要接受的。接下来,言官们奋笔疾书,痛骂王锡爵,王锡爵只能在家安心静养,再也不能染指朝政,东林党终于占了上风,先是李廷机当了首辅,没有顶住压力,很快败下阵来,回家休养去了。于慎行上任一年就死了,于是叶向高顺理成章地成了首辅大臣,也是唯一的内阁大臣。

      万历年间,争斗不休,吵闹不止,乱七八糟的朝政背后却有一股暗流在涌动着,不是不出头,而是时机不成熟,此后的日子里,一切拦路虎都被拿下了,属于东林党的日子即将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9 16: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mppp 于 2018-1-2 14:50 编辑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九章:谋杀(时局似乎毫无变化,万历还是不上朝,内阁还是累得半死,大臣还是骂个不停,但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叶向高成为了朝廷首辅,在此后七年之中,他是内阁唯一的人,史称“独相”。太子也过得不错,朝局也比较平稳,万历还是不上朝,直到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一个人写了一封报告,再一次把太子拖下了水。

      写这封报告的人叫王曰乾,锦衣卫百户。他向皇帝上书,说有三个人集会,剪了三个纸人,上面分别写着皇帝、皇太后和皇太子的名字,在上面钉了四十九个钉子,然后放火烧掉了。这就是诅咒他们,并说这件事是郑贵妃的太监指使的。万历大怒,让叶向高来处理,于是叶向高就将王曰乾交给三法司审讯,结果就在他吩咐审讯的后一天,王曰乾就在大牢里死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这里面的内幕叶向高是能猜出来的,这不过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有人想趁机浑水摸鱼,好在叶向高明智,这件事也就这么混过去了,没法深究,不了了之才是最好的结局。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的黄昏,一个人手持木棍进了太子的慈庆宫,因为万历不喜欢太子,所以太子的待遇一直很差。这个人过第一道门的时候,无人看守,他就直接进来了,第二道门这里只有两个老太监,他把一个老太监打伤后就进了第二道门。老太监虽然不能打,却能喊,惊动了太监们,于是这个闯慈庆宫的人被抓住了。这个案子就交给了巡城御史刘廷元,结果一审,原来这个人是个疯子,叫张差,蓟州人。按说对一个疯子来说,这个案子结了就结了,这是换在别的朝代会这样做,而现在是明朝,于是大家都来掺和,疯子也得再审,非得审出个子丑寅卯来才能算完。万历无奈,只能再次让三法司来审,结果这一次,就审出大问题来了,原来这个张差是装疯的。

      谁给审出来的,刑部主事王之寀,他上疏万历,结果万历不理,倒是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跳了出来,成了货真价实的此地无银三百两,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确实不好收场了。王之寀明白了,以前审讯的官员们为啥都审不出来,因为他们都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几天之后,刑部决定重新审理此案。在审讯的过程中,主审官胡士相一直闪烁其词,认定张差就是疯子,这一切的一切,让王之寀明白了,在这所谓的疯子背后,隐藏着一股庞大的势力,而参与审理此案的刘廷元和胡士相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而已。让他更加疑惑的是,指使他们的人肯定不是郑国泰,到底是谁呢?最后王之寀认定,这个幕后主使应该是沈一贯。他们是浙党一伙,当时有三党齐名,他们分别是浙党、山东人为主的齐党和湖广人为主的楚党。他们的能量极大,战斗力极强,他们都是言官。这里要特别提出来的是,他们三党精诚团结,共同的敌人就是东林党。

      在无锡的顾宪成只是一个平民,他所拥有的只是一个书院,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就是这个书院,却藐视当朝的首辅,这个书院可以阻挡大臣复起,可以改变皇帝的任命,这是多么不寻常的平民啊!顾宪成和叶向高是朋友,这对于叶向高来说确实是个机会,而朱常洛也喜欢叶向高,唯一不喜欢他的人只有沈一贯,眼看叶向高就要入阁了,但是由于沈一贯的阻挡,叶向高只能去了南京,当了礼部的右侍郎。此后十年里,叶向高就像被遗忘了一样,一直在南京赋闲着。直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沈一贯终于走了,年底,叶向高等来了他的机会。叶向高虽然来了,但是沈一贯把他的组织、他的势力还有他的仇恨都给留下来了,东林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通过张差这个疯子对太子的梃击来打倒郑贵妃一派,借机拥立太子朱常洛,掌控政权。而浙党在这方面也是想平息梃击案,了结完事最好了。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刑部七官会审时候,支持胡士相的有三个人,支持王之寀的有两个人,审来审去,结果是越审矛头越指向郑贵妃,审不下去了。作为此案的主审人张问达最后想出了一个主意,十三司会审。

      最后还是太子心软,此案就算是张差一个疯子干的,于是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二十八日,二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终于上朝了,他召来了文武百官和皇子皇孙,此案是张差一人所为,下令把张差凌迟处死算是结案。轰动天下的疯子袭击太子的“梃击案”就此结束。

      通过此案,太子暂时战胜了郑贵妃,东林党也暂时安定下来,生活照样要继续,政治纷争也是不会停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5: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十章:不起眼的敌人(一般说来,朝代晚期,总会出现大量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摊牌剥削,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讲,万历年间这个问题很不严重,因为压根儿就没多少官。)

        回顾一下万历执政的四十余年里,他先是斗倒了张居正,再为国本而跟大臣们斗,接下来是妖书案、梃击案,跟言官们一路斗下来,倒也都相安无事,万历该不上朝还是不上朝,然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皇帝不上朝,受罪的却不是百姓,而是那些拼死拼活干活的大臣们。这些年他们在万历手下,想请个假都很难,因为根本没有上司,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差不多都靠大臣们的自觉才让朝政没有陷入瘫痪中。看起来万历当朝的时候,明朝已经提前进入了无政府状态,而且运行完好,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且万历年间,是明代经济最发达的时期,那个时候正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明朝出现了很多农民工,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比如《金瓶梅》,比如《三言》等等。这是一个政治纷乱却又经济繁荣的时期,文化灿烂,生机勃勃,纯粹的人间乐土。很难想象,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的话,大明帝国是不可能灭亡的,那就会是一个我们梦想的国度,绚烂的国度,只可惜,历史上永远没有如果这个词。

        回看历史,对于李成梁的记忆应该不会消失,在隆庆年间,李成梁的大名就已经在边界响当当了,他是典型的福将加悍将。从万历元年(1573年)起,李成梁大战五次,小战二十余次,基本上是年年打,月月打,打仗不奇怪,奇怪的是每次都是他赢。他打仗毫无章法,随心所欲,而且从来不守信用。对付流氓就得用流氓的手段,李成梁做到了。正是靠着李成梁的流氓章法,边境才能得以安宁。

        然而,李成梁在对付边境那些部落的时候,对于大明朝来说,他确实功不可没,可谓是不世之功臣,然而在对待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时候,他却犯了一个傻子才犯的错误,正是靠着他的养虎为患,让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壮大了实力。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退休了,在他退休之前,他已经打垮了蒙古、叶赫、哈达等部落,相当于为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年后李成再次上任,他竟然放弃了战略重镇六堡。六堡是明代在辽东一带的重镇,是遏制建州女真的重要堡垒,也是辽东重镇抚顺、清河的唯一屏障。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正式放弃了六堡,并迁走了那里十余万居民,将辽东的门户向努尔哈赤打开了。努尔哈赤轻松地占领了六堡,明朝的一切都暴露在了他的面前,不进攻明朝,只有傻子才会干。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去世,这位不世出的功臣,也是千秋的罪臣。李成梁死了,可惜他看不到努尔哈赤的作为了,如果他能看到的话,不知道他又将如何反思了。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政权,年号天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称天命汗。他拥有自己的文字,拥有八旗制度和精锐骑兵。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努尔哈赤发出了必征大明的宣言,四月,努尔哈赤发表了进行战争的理由----七大恨。四月十五日,努尔哈赤的部队抵达抚顺近郊,靠着欺诈和汉奸李永芳的协助,努尔哈赤在抚顺一战中掠夺了三十万人口、牛马和大量的财富。七月他再次出击清河,在这里努尔哈赤又带走了十几万人口和大量的财富。

        努尔哈赤的野心在慢慢膨胀,抢掠和征服的荣光让努尔哈赤越来越自信,他靠着十三副铠甲起兵,短短数年,他已经长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4 15: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十一章:萨尔浒(作为一名没有进过私塾、没有上过军校、没有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游牧民族首领,努尔哈赤懂得什么是战争,也懂得如何赢得战争。)

      努尔哈赤对抚顺和清河等地的抢掠,让明朝震怒了,更可恨的是,在抚顺战役结束后,努尔哈赤挑选了三百名当地平民,在抚顺关前杀死了二百九十九个,把剩下的那个人的耳朵割下来,让他带信给明朝,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如果认为我做得不对,就约定时间再战。如果认为我做得对,那就送金银布帛来息事宁人。这简直是强盗,欺人太甚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明军四路大军十二万人马集结完毕,向着赫图阿拉发起了进攻。这四路大军分别是东路军刘綎率领,自朝鲜进攻;西路军杜松率领,自抚顺进攻;北路军马林率领,自开原进攻;南路军李如柏率领,自清河进攻。

      刘綎,对他已经很熟悉了,号称刘大刀的,算是猛将。李如松,是李成梁的儿子,介于不会打仗和会打仗之间。马林是马芳的儿子,文人总兵。杜松,陕西参将,小心眼。这十二万人里,混人、文人、猛人、一应俱全,还落下了辽东经略杨镐。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二十一日,杨镐坐镇沈阳,宣布出兵,但是因为下大雨,延迟出兵。二月二十五日,又宣布出兵,结果降雪,部将请求延迟出兵。杨镐急了,该出兵就得出兵,于是宣誓出师,搞完仪式,派人给努尔哈赤送了战书,将出征时间、地点、进攻方向统统告诉了努尔哈赤。

      三月一日,明军先锋杜松率领的六万大军抵达萨尔浒,就地扎营。将六万人分成两部分别驻守于吉林崖和萨尔浒。三月二日,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中的六骑旗共计四万余人,猛攻明军的萨尔浒大营,明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努尔哈赤再一次带齐了他的八旗骑兵,向吉林崖发放了总共,杜松率军拼死抵抗,最后也全军覆没,杜松战死。明朝此战的精锐就此告完。第二天努尔哈赤向马林的驻军发动了进攻,马林临阵而逃,北路军全军覆没。三月初四,努尔哈赤找到了迷路的东路军刘綎部,刘綎战死,东路军全军覆没。南路军李如柏部,因为部队走得太慢,等到他们到达指定地点的时候,其他三路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了,就军事才能而言,他是四路大军里面最差的,但是他的运气太好,没有打就主动撤回来了,努尔哈赤实在是太强大了,击败了三路大军,吓退了一路大军。李如柏终究还是为他的临阵脱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言官们的鄙视中他选择了自尽。萨尔浒大战就此结束,明军大败,死伤将领共计三百一十余人,士兵死伤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人,财物损失不计其数。得到消息的万历彻底被激怒了,追究此战大败的责任人,杨镐被捕入狱,几年后被斩首。而努尔哈赤也没闲着,他乘势攻下了重镇铁岭。大明王朝的局势危急了,关键时刻,熊廷弼出场了。

      熊廷弼,字飞白,江夏人(现在的湖北武汉人),自小聪明好学,乡试第一,三十岁成为进士,当上了御史。由于他脾气太坏,当了二十年的御史都都没有升官。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大战后,熊廷弼当上了辽东经略,进入了辽东。他从辽阳出发,遇到逃跑的百姓就劝他们回去,遇到逃跑的士兵就收编他们,遇到逃跑的将领就抓起来。等到他到沈阳的时候,已经集结了上万平民,数千士兵,还有几位逃跑的将领。他安置完平民百姓,整顿完士兵后,就让人把逃将杀了头,告诫他们,逃跑必死。然后熊廷弼到了铁岭,将铁岭守将李如桢给赶走了。

      安排好一切后,熊廷弼亲自去了趟抚顺,当时的抚顺已经被努尔哈赤给占领了。熊廷弼大摇大摆地去抚顺城里转了一圈,而后金的士兵都没有轻举妄动,因为当熊廷弼要来的时候,李永芳已经告诉了努尔哈赤,这个人是个猛人,只有他能收拾明朝的危局。于是努尔哈赤下令,暂停对明朝的进攻,等待时机,正是努尔哈赤等待时机的一年时间了,给了熊廷弼时间,也就是给了大明王朝喘息的时间,为挽救大明王朝争取了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5: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十二章:东林党的实力(一直以来,东林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很道德,强大之后,就变成了你不道德。工作方针原先是党同伐异,强大之后,就变成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万历的后期,东林党的实力超乎想象的大。最明显的就是顾宪成,他虽然不在朝,却靠着他的东林书院,让朝中布满了东林党人。东林党人的实力强大到让齐、浙,楚三党结成了统一战线,共同来对付东林党。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的京察标准着东林党的没落,因为这时候东林党的创始人(应该是)顾宪成已经死了,邹元标到处逛游,而赵南星在家养老。叶向高也退休了,能折腾的李三才也回家养老了,此时的朝廷首辅是方从哲,他是浙党。现在三党终于不用跟东林党死磕了,天下差不多是他们三党的天下了。

      东林党的前途现在看来似乎是一片黑暗,然而机会总是会有的,就看能不能抓住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不行了。万历皇帝这一生,被张居正压过,被儿子的问题跟大臣们纠缠了几十年,许多年没有见过大臣,不上朝,但是他却是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他也是一个终生未出京城的生于深宫死于深宫的皇帝,一个复杂又简单的人。他是一个有理想又抱负却最终成为这个世界上的牺牲品,因为在这世界上他是孤独的,无助的。他经过无数次的抗争和妥协,最终理解了现实和理想的差别,蛮可怜的一个人,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明神宗朱翊钧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驾崩,年五十八岁。

      虽然万历一直不喜欢皇长子朱常洛,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朱常洛,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一日,朱常洛正式登基,就是后世称之为明光宗的,年号泰昌。只可惜这个年号没有机会被用上了,因为三十八的明光宗只活了一个月。

      朱常洛比较厚道,他执政后的第一天就把万历没干的事给干了,给辽东前线的战士补发了军饷,废除各地的矿税,及时补充了官员的缺口,一时之间,明光宗让朝野上下欢心雀跃,大家又看到希望了,最主要的是大家终于能见到皇帝了。然而这里却有一个人非常不开心,谁呀?郑贵妃。万历死前郑贵妃就一再闹腾让万历封她为皇后,结果几番折腾下来,她的皇后也没能封成。现在新皇登基,再不抓住新皇把自己封为太后,以后的日子将怎么过呀!于是郑贵妃想出一个好办法,几天之后,她送给朱常洛八个美女,于是朱常洛就如鱼得水般一夜幸数人,八月十日朱常洛就病倒了。八月十四日,崔文升给皇帝看病进药,结果让朱常洛泻了一个晚上,于是他的身体就被彻底摧垮了。

      关键时刻,小人物出场了,正是这个七品给事中杨涟靠着他的忠心勇气,在万历死前博得了万历的认可,又在光宗死前得到了光宗的认可,又一次靠着他的机智和忠心让光宗也安心离世。杨涟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士为知己者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认可就要以死相报,他虽然只是一个微末小吏,却能无怨无悔,忠心事主,值得后人效仿和铭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5: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的第十三章:小人物的奋斗(李选侍清醒地意识到,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就是皇长子。只要控制住这个未来的继承人,她的一切愿望和野心,都将得到满足。)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二十三日,内阁大学士刘一璟、韩爌在内阁里遇到了来给皇帝进献“仙丹”的时任鸿胪寺丞的李可灼,当时首辅方从哲也在场,他们都不信这玩意,就把李可灼给打发走了。八月二十五日,明光宗召见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朝廷重臣,他还特意叫上了杨涟。光宗的直觉非常准,杨涟确实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也是一个可以托付后事的人。这次光宗召见臣下的内容是为了后妃李选侍晋封皇贵妃,这让在场的人都傻眼了。八月二十六日,光宗再次召见内阁成员和六部重臣,当然杨涟还是在场的。光宗再一次提出晋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就在大家要表示同意的时候,李选侍闯了进来,拉走了皇长子朱由校。当大家都蒙了时候,李选侍严厉斥责皇长子的声音传了进来,所有人都静静地听着李选侍的斥责,直到斥责结束,朱由校走到光宗的身边,说了一句“要封皇后”的话,这下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李选侍根本不要皇贵妃的名位,而是要皇后的封号。就在皇长子刚说完要封皇后这四个字的时候,礼部尚书孙如游随即说了下面这句话“皇上要封皇贵妃,臣必定会尽快办理的”。光宗马上应声答道,那就这么办!李选侍费尽心思想要取得的皇后封号终究没有得逞。

     八月二十九日,光宗再次召见了首辅方从哲等朝廷重臣,这次直奔主题,关于他的后事安排。同时问及了李可灼,并召见了李可灼,他也就给光宗进献了红丸,也就是二十九日的上午,光宗服下了红丸。红丸让光宗很是受用,于是在几个时辰之后,光宗再次服下了红丸。六个时辰之后,也就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九月初一,明光宗在宫中逝世,年三十九岁,在位一个月。明宫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就此拉开了序幕。

      杨涟十分悲痛,因为光宗很赏识他,而此时光宗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他下决心,一定要找出幕后的真凶,要让光宗能在九泉之下瞑目。

      光宗皇帝死了,皇长子朱由校要继承皇位,可是朱由校年幼,大臣们觉得应该交给李选侍来照顾朱由校,这时候杨涟站了出来,他反对由李选侍来照顾朱由校,因为前几天李选侍对朱由校的斥责大家都还记得,于是大家一致同意,不能将朱由校交给李选侍。现在的问题是皇长子在宫里,而大臣们是不能在宫里逗留的,于是十三位顾命大臣在杨涟的带领下,走向了乾清宫。他们要去把朱由校给接出来,不能让李选侍控制住了朱由校。关键时刻靠着杨涟的怒吼和太监王安的帮助,他们终于把朱由校给接出来了。在杨涟和几位重臣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在这里,他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九月初二,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御史左光斗同时上疏,要求李选侍搬出乾清宫。李选侍赖着不走,而且找来左光斗谈话,而左光斗根本不理她,因为皇帝召见他才去。九月初三,左光斗的奏疏终于到了皇帝手里,皇帝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看不懂奏疏,好在有太监王安的解释,于是明熹宗同意了左光斗的奏疏意见,让李选侍搬出乾清宫。然而李选侍想继续赖下去,于是在九月初四,她派出太监李进忠(就是后来的魏忠贤)去跟杨涟谈判,结果可想而知,被杨涟痛骂了一顿。九月初五日,是明熹宗登基前的最后一天了,李选侍去找了方从哲,希望能让她晚些时候再搬走。当杨涟找到方从哲,希望他们出面让李选侍搬走的时候,方从哲竟然沉默了。于是孤独的杨涟四处游说,终于用他的忠诚博得了大家的支持,他们一起来全峰李选侍搬走,最后李选侍只能选择了离开,因为杨涟的忠诚和执着。李选侍和她的太监们搬走了,只有李进忠留下了,他已经发现了新的目标,他将从这个女人身上得到他所想拥有的一切,他的名字也将改为魏忠贤,那个让后世人唾骂的宦官九千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8 16: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读完了,书后的附录也在这里重温一遍。

      明神宗朱翊钧大事记: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生),1岁,母李贵妃,为朱载垕第三子。

      1568年(隆庆二年),6岁,立为皇太子。

      1572年(隆庆六年),10岁,即皇帝位,以次年为万历元年。

      1573年(万历元年),11岁,工部核昭陵之费,除木、石不计,共用银三十九万零九百三十二两。

      1574年(万历二年),12岁,召见廉能官。

      1575年(万历三年),13岁,第一次亲自祭拜太庙。

      1577年(万历五年),15岁,张居正父亲病死,下诏夺情。

      1578年(万历六年),16岁,立皇后王氏。

      1580年(万历八年),18岁,京营险些兵变。

      1582年(万历十年),20岁,张居正去世,为其弟弟朱翊鏐(liú )婚礼耗用近二十万块宝石并近四千两黄金打造器具。

      1583年(万历十一年),21岁,舅舅武清侯李伟去世。同年,开始争国本。

      1587年(万历十五年),25岁,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1589年(万历十七年),27岁,免去在京升授官面圣,从此上朝渐少。

      1590年(万历十八年),28岁,永罢日讲。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31岁,诏三皇子并封王,后迫于公议,停此诏。

      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36岁,妖书案。

      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38岁,接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41岁,给最宠爱的儿子福王定下高额俸禄,武昌发生楚王宗室暴乱。

      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43岁,皇长孙朱由校生。

      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44岁,晋封恭妃王氏为皇贵妃。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48岁,下诏赐葬利玛窦。

      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49岁,皇贵妃王氏薨。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53岁,张差梃击案。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58岁,驾崩,葬入明十三陵中的定陵。

      开启了皇帝不上朝的先河,然而却依旧能掌握朝局,不得不令人惊叹和折服。

      明光宗朱常洛大事记:

      1582年(万历十年),1岁,母恭妃王氏,为朱翊钧长子。

      1587年(万历十五年),5岁,申时行等请朱翊钧立皇太子,“争国本”开始。

      1592年(万历二十年),11岁,李献可等请求皇长子出阁读书。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20岁,被册封为皇太子。

      1602年(万历三十年),21岁,花二百万两银子结婚,妃郭氏。

      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24岁,长子朱由校出生。

      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30岁,母王氏病危,手拉朱常洛衣,哭道:“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39岁,七月,即皇帝位,八月开始为泰昌元年。

      1620年(泰昌元年),八月,红丸案。九月初一卒于乾清宫,葬入明十三陵中的庆陵。

      在位仅仅一个月的皇帝,是非功过只有历史能来解读和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9 14: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八部的第一章:强大,无比强大(毫无疑问,他是这个时代最为强悍、最具天赋的军事将领之一。他或许很好、很强大,却绝非没有对手。事实上,他宿命的克星已然出现,就在他的眼前----不止一个。)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九月初六,明熹宗朱由校在乾清宫正式登基,定年号为天启,就此,也便开启了明朝最为复杂最为精彩的朝代。

      杨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短短十几天里,他费了太多的劲,操了太多的心,终于把朱由校扶上了皇帝宝座,他终于能松口气了。几日后,杨涟升任兵科都给事中,一年后,任太常少卿,同年又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后任左副都御史,他从一个从七品官升任为从二品官,朱由校没有亏待他。赵南星再度复出任吏部尚书,高攀龙任光禄丞,后升任光禄少卿,邹元标任大理寺卿,后任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孙慎行升任礼部尚书,左光斗升任大理寺少卿,一年后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等一大批东林党人得到了任命和升迁。

      新皇帝登基了,该封赏的都得到了封赏,该赶走的也都赶走了,对于光宗朱常洛的年号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在位是短了些,可是也不能短到忽略不计的地步,尽管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那也是要有年号的。于是集思广益后,万历四十八年的一月到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泰昌元年,次年为天启元年,这个解决方案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倒也算是完美了。

      皇帝的年号搞定了之后,追查“红丸案”便成了第一要务,找来找去就找上了首辅方从哲,其实这跟方从哲的关系纯粹是靠人搞的,因为现在当政的要人们都是东林党一派,而方从哲是浙党,于是一番折腾之后,方从哲回家养老去了,至此明宫三大案到此结束,东林党大获全胜。

      天启元年十月,叶向高回来担任内阁首辅,标志着东林党进入全盛时期。与此同时,沈阳失陷了。原本是熊廷弼镇守辽东,努尔哈赤一直没占到便宜,无奈熊廷弼的脾气实在是太坏,闹来闹去,熊廷弼拍屁股走人了。接替他的是袁应泰,这人为官清廉,人品也好,只可惜不会打仗,于是在熊廷弼走后一个月,沈阳就陷落了。当时沈阳守将是贺世贤,战死,守军七万全军覆没,这一天是天启元年的三月十二日。,六天后辽阳陷落,袁应泰自缢而死,局势已经坏到极点了。

      天启元年七月,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此时的辽东巡抚是王化贞,二人互不相服,结果导致王化贞的六万大军被努尔哈赤轻松击败,熊廷弼放弃了宁远,放弃了整个辽东,把辽东的几十万军民全部撤回了山海关内,自明朝开国以来,稳固统治了两百余年的辽东就这样丢给了努尔哈赤。三年后,熊廷弼于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王化贞于崇祯五年(1632年)被杀。他二人皆死得其所,死后也愧对列祖列宗。值得让我们铭记的是西平堡守将罗一贯,他率领三千守军抵挡努尔哈赤的五万大军,双方激战了一天,明军让后金损失惨重,后金损失了七千余名兵士,罗一贯他们放完了最后一致弓箭,发射了最后一发火炮,自刎而死。罗一贯尽到了一员战将的职责,他不应该被历史忘记。

      熊廷弼撤走了,把从广宁到山海关的辽东全境拱手送给了努尔哈赤,好在熊廷弼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只留给了努尔哈赤一片废墟,努尔哈赤只占了城池却一无所获,他不得已踏上了归程。自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开始,短短三年时间里,他占领了抚顺、铁岭、开原、辽阳、沈阳,直至整个辽东都被努尔哈赤俘获了。从杨镐、刘綎到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统统都来了又去了,此时的大明王朝处于无限危机之中,诺大一个大明王朝,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辽东,来跟努尔哈赤战上三百合。努尔哈赤,他现在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强悍最具军事天赋的将领之一。

      历史从来都不会是独一无二的,现在也是,就在努尔哈赤要雄霸天下的时候,一个不用功的学生,一个讨生活的老师,一个十六年都没有考中举人的落魄秀才来了,他就是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的克星,京城的守卫者,朱由校的老师孙承宗。正如书中所说,他是举世无双的,独一无二的,在《明史》中,他的传记里只有他和他的子孙,胜过了包括王守仁在内的所有的人。力挽狂澜,由此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4: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第八部的第二章:天才的敌手(孙承宗非常欣赏袁崇焕,他坚信,这是一个必将震撼天下的人物,虽然当时的袁崇焕先生,只不过是个五品兵备佥事。)

      孙承宗在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出生,北直隶保定府高阳(现在的河北省高阳县),这里是蓟州防线的一部分,孙承宗就算是在前线长大的。他从小就喜欢战争,读兵书,往边境跑,就为了看边界上的战争。万历六年(1578年),十六岁的秀才孙承宗决定外出游学,此后十余年他游历四方,练就了一身保国的本领。在游学途中,孙秀才成了一名优秀的老师,名声传到了京城。万历二十年,在兵部官员的邀请下,孙承宗来到了京城,成了私人教师。第二年,他进入了国子监,又过了一年,他考中了举人,这时候,孙承宗已经三十二岁了。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孙承宗执教的官员奉命前往大同就任巡抚,孙承宗跟着来到了大同。在这里呆了五年,让没有实战经验的孙承宗懂得了战争。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孙承宗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他四十二岁。这次考试,孙承宗是榜眼,全国第二名。于是孙承宗成了一名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孙承宗调任詹事府谕德,他的职责是给太子朱常洛讲课,从此孙承宗成了朱常洛的老师,万历四十八年,即位一个月的朱常洛死了,孙承宗继续给朱由校当老师。朱由校喜欢做木匠活,却对孙承宗一直礼遇有加,一直尊为“吾师”。正是靠着皇帝的关系,孙承宗一年之内从五品小官升任兵部尚书,进入内阁成了东阁大学士。

      天启二年,孙承宗来到了山海关,他要实地考察一下,当时辽东经略王在晋提出的防守山海关的方略,孙承宗一看,这简直就是不折不扣地蠢办法,于是孙承宗给皇帝写了封信,就把王经略给调到南京去养老了。然后孙承宗找来了对王在晋的防守策略持不同意见的袁崇焕,两人一见如故,对此次防守达成了共识,要想保住山海关,必须要在宁远坚守,此时的宁远已经被熊廷弼给放弃,是努尔哈赤的附属地。

      宁远,就是现在的辽宁兴城,距山海关两百余里,是进攻山海关的必经之路,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当时明朝在离宁远不远的觉华岛(现在叫菊花岛)上有后勤仓库,更重要的是那年冬天极冷,海上结冰很厚,可以用车拉粮草到宁远城。于是,经过详谈,袁崇焕接受了在宁远筑成的任务。

      要想抵挡努尔哈赤的骑兵,光靠在宁远筑成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孙承宗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练兵。孙承宗从难民中挑选了七千人,编入自己的军队,这就是以辽人守辽土的军事策略。此外他还修复了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城堡,练兵十一万,召集辽人达四十余万之多。同时,孙承宗着手培养人才,因为当时他已经六十岁了,必须要培养一批合适的人才,才能保住大明王朝。在以后的时间里,他着力培养袁崇焕,而袁崇焕也不负重望,最终训练出了一支令努尔哈赤望洋兴叹的关宁铁骑。

      光靠袁崇焕一个人还是不行的,他还需要更多的助手,于是在知人善用的方针下,祖大寿是第一个助手,吴襄是第二个助手,毛文龙是第三个助手,满桂是第四个助手,赵率教是第五个助手。

      相信有这五个助手和袁崇焕加上他们的关宁铁骑,努尔哈赤再来犯的话,等待他的将是不可估量的对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20:42 , Processed in 0.2696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