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数帆老人

[【原创】] 荒凉的时代 —— 回顾1966-1979年的阅读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6 15: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8楼雪融鸿飞于2013-06-04 15:12发表的 :
很不幸那个荒凉的时代正是我阅读欲望最强的年纪,悲催的是我能读的只有妈妈办公室的红旗杂志、人民日报。就是在两报一刊的批判文章中,我知道了很多世界名著的存在,上大学后去学校图书馆疯狂地找到这些早就熟悉,但是无缘得见的书,废寝忘食地阅读。如果当年读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的时候有这些书,并且我已经读完了这些书,也许我的人生会是另一个样子~~~我并不羡慕现在的孩子,我自认我的童年过的很幸福,但在我最渴望读书的时候,没有读到我向往的那些巨著一直是我生命中难以弥补的遗憾~~~~

当时政治环境如此,大家阅读材料匮乏和落后都不能避免的,正是这个时间段,日本韩国经济起飞,日本还办了奥运会,看过一个对比1950年时候中国和日本国民收入比较和1980年两国比较,差距是拉大了,我们国家的那些年政治运动换不来物质生产的大幅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21: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7楼henry2000888于2013-07-16 00:06发表的 :



刚刚看到傅国涌的金庸传,里面最好玩的就是这么一段:

.......

窃以为,当年金庸能获得邓接见,类似于专访,跟金的武侠小说作者身份关系不大,多半是因为金手里有一份明报,金亲笔的社评有相当的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7 21: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1楼数帆老人于2013-11-17 21:18发表的 :


窃以为,当年金庸能获得邓接见,类似于专访,跟金的武侠小说作者身份关系不大,多半是因为金手里有一份明报,金亲笔的社评有相当的影响力。

这也是金庸聪明的地方,不用乔冠华这个老关系一样能登堂入室,远在香港的金庸早就清楚笔杆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5: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johnaloft于2013-05-21 12:30发表的 :
这一段岁月,愚弟虽经历几年,却懵懂无知。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却是个大好时节,目前各大论坛上都公认这一时期的书籍很经典,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知道有没有人讨论这个时期理工科书籍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23: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1楼数帆老人于2013-11-17 21:18发表的 :


窃以为,当年金庸能获得邓接见,类似于专访,跟金的武侠小说作者身份关系不大,多半是因为金手里有一份明报,金亲笔的社评有相当的影响力。

当时邓家后人回忆说当时从香港带过金庸的武侠小说过来看,咱们这边流行金庸就要1980后了,这也是金庸的一个趣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2: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文革时期的阅读史是个非常重要的题目。楼主很有眼光!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做一些人物的采访,使得材料更丰富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那个时期我染上了书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6: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保持到现在,有时在ss上找到那个时代的书,似曾相识,感慨良多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6: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五十年代一大批苏联书籍也不错,有的现在看也很好,可惜印刷质量较差,挺费眼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5: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8楼laochentou于2014-01-23 16:19发表的 :
其实五十年代一大批苏联书籍也不错,有的现在看也很好,可惜印刷质量较差,挺费眼神。

补充一些,当时书籍的纸张质量也比较差,国产的不稳定,以至于后来印刷毛选和语录很多要从海外进口印刷圣经的那种专用高级白纸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0 08: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6楼laochentou于2014-01-23 16:12发表的 :
就在那个时期我染上了书瘾。

文革期间娱乐休闲书籍比较少,因为批判所谓资产阶级腐朽生活,越是稀少越珍惜,
当时能看的类似的有大众菜谱这样的书籍算是稍微少一些阶级斗争味道(开头都有语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9 11: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5楼goldencasket于2014-01-23 12:58发表的 :
好帖!文革时期的阅读史是个非常重要的题目。楼主很有眼光!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做一些人物的采访,使得材料更丰富一些。

还有一个题材,有不少人文革后移居香港或者海外,他们的这段时间的阅读记忆其实更有对比性,凤凰台节目嘉宾马鼎盛,红线女的儿子,再谈论父母在那个时间给他的教育时候也讲过一些有关那个时间阅读的问题,可以找相关视频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0 22: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7楼laochentou于2014-01-23 16:17发表的 :
一直保持到现在,有时在ss上找到那个时代的书,似曾相识,感慨良多呀。

老书有灵性,读者需要自己去寻找这样的老书,我原先在王府井这边老书店(现在早就拆迁光了)也弄过一些老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1 2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8楼laochentou于2014-01-23 16:19发表的 :
其实五十年代一大批苏联书籍也不错,有的现在看也很好,可惜印刷质量较差,挺费眼神。

90年代北京旧书店有不少这样书籍,不过最后貌似都被当做废纸处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1 0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0 01:34发表的 :


谢谢您提供的资料。关于电影的部分,最后一段似有误,事实上,整个文革期间,《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一直在上映,且是林彪事件之前的主要精神食粮。《卖花姑娘》应是1972年或1973年上映的,非常轰动。

文革时间有两种电影放映体系,一种是给普通人,一种是机关单位内部电影(给一定级别干部的,有引进的电影),所以肯定出现各自回忆不太相同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 00: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讀書無用?事實上,天才的確出自名校

比爾蓋茨大概是曾經輟過學的億萬富翁里最有名的。他經常被“讀書無用論”者作為不用大學畢業也能成功的典範。

沒錯,許多輟學者都最終獲得了成功,但即便比爾蓋茨也說過:“說我輟學其實很奇怪,我在哈佛上了三年學,已經修完了畢業所需的課程。”而且他在美國高考SAT中得了1590分(滿分1600),這足以說明為什麼他最終進了哈佛而不是其他學校。

事實上,儘管我們熱衷於談論輟學億萬富翁故事的時候,絕大多數位高權重的人士都畢業於大學,而且很多都是精英大學。比如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就畢業於普林斯頓,雅虎CEO Marissa Mayer本科和碩士學位都是在斯坦福獲得,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科、碩士在哈佛就讀,並在MIT獲博士學位。

杜克大學教授Jonathan Wai通過研究發現,那些坐擁金山、位高權重的天才們確實都出自名校。

Wai研究了三類全球精英的教育水平:億萬富翁(全球財富金字塔0.0000001%頂端的人士),參加達沃斯論壇的企業家以及福布斯雜誌最具影響力男性和女性。研究樣本一共包括了全球4000名精英。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Jonathan Wai教授給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

1、這些人本來就是天才,他們之所以能上大學甚至精英學校,正是因為他們能夠在大學選拔考試中獲得高分。早在他們進入大學之前,他們就已經擁有了成功的基因。根據這一理論,無論比爾蓋茨上的是哈佛還是野雞大學,無論他畢業或者輟學,他都可能爬上金字塔的頂端。

2、精英學校的人際網絡、品牌效應和教育質量決定了其畢業生最終更有希望走向成功。

就像很多事情一樣,這一現象可能是各種因素綜合促成的。不得不承認,大學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對於人們最終獲取財富、權力有着重要影響。

在未來,上大學可能不如現在那麼重要。但這些數據至少告訴你,讀書無用論是站不住腳的。那些輟學后成功的只能是個例,而不是普遍規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0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濮存昕:我是在“文革”时坚持阅读的人

2014-07-19 04:22:06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我在乡下待了8年,1977年才回到北京。我们没有任何正规学习的机会,大学、高中没有上,初中一年也没上文化课。但我是在‘文革’时期坚持阅读的那一类人,干完一天农活点蜡偷着看书,我们还可以写黑板报、写快板书。我年轻时的学习经历就是这么来的。”

谈到当下一些年轻人认为“读书无用”、认为目前是“拼爹社会”,濮存昕表现出深深无奈,称这是文化层次低导致的短视。他坦言,不少年轻人的梦想太大,“不是一定要当CEO,不是一定要创业,现在有孩子好高骛远,小事不愿意做,觉得4000元工资太少,我觉得一开始一定要融入社会,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我就是从基层干过来的,27岁时我才挣11块钱。”

http://news.163.com/14/0719/04/A1G6JGIR00014AE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17: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生涯时逛旧书摊淘了数百本六七十年代的书,以文学、社科为主。但从出版书目来看,应该不会出现“无书可读”的窘境。但这时候的书的印数都相对较少,摊在人口巨大的中国上,能接触到这些书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再者,那时候图书更多集中于城市,而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人“无书可读”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18: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7楼zheng6857148于2014-07-20 17:00发表的 :
大学生涯时逛旧书摊淘了数百本六七十年代的书,以文学、社科为主。但从出版书目来看,应该不会出现“无书可读”的窘境。但这时候的书的印数都相对较少,摊在人口巨大的中国上,能接触到这些书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再者,那时候图书更多集中于城市,而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人“无书可读”的印象。

不要用你现在的常识推测当时情况,当时就是城市也没有多少人口有真正有用书籍可以查阅,你可以调查当时图书馆分布和书籍发行情况,光看书目是没有用的,因为出版社书目只有很少人和相对少的渠道可以看到,不是普通人随便就能弄到的,加上当时普遍的短缺经济情况,多数人的收入都投入到了食品上面还有就是走后门上面,因为短缺造成的问题特别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0 2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7楼zheng6857148于2014-07-20 17:00发表的 :
大学生涯时逛旧书摊淘了数百本六七十年代的书,以文学、社科为主。但从出版书目来看,应该不会出现“无书可读”的窘境。但这时候的书的印数都相对较少,摊在人口巨大的中国上,能接触到这些书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再者,那时候图书更多集中于城市,而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大多数人“无书可读”的印象。


六七十年代,出版社没有今天这么强的市场推广意识,也不会做广告,多数情况下书籍印刷出来就是直接搬进各地图书馆,还有一部分走新华书店的体系,但是新华书店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推广的费用和广告意识,而且多数新华书店基本上就是工具书和毛选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3:01 , Processed in 0.199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