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数帆老人

[【原创】] 荒凉的时代 —— 回顾1966-1979年的阅读生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6楼muntzer于2013-05-31 15:00发表的 :
《三本五十六》等几部日本电影,当时,在全国各地电影院大量放映。

但是,并不能算公开放映,而是需要有一定的级别才可以观看。因为放映这些电影的目的,是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用的。就好象出版〈水浒传〉也是为了批判,而非宣扬古典文学之用。

不过,根据电影的放映规模来看,这几部日本电影,与公开放映,也是差不多的。估计原因,一是,限制的门槛设置过低;二是不感兴趣的人会把电影票转让别人,没有任何限制。还有很多小孩也都看过这部电影,可见所谓“内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

谢谢您的关注和评论。

关于那几部日本电影,我前面已经和网友探讨了相关过程。1971年,坊间忽然出现多部批判三部日本军国主义电影的书籍。九一三事件之前,城市里是不是在比较大的范围放映过这三部电影?我那一年在农村,不清楚此事,按当时的氛围,不太可能大范围放映。1972年之后,有一个时间段,在一定范围内放映过三部日本电影(《军阀》替代《日本海大海战》),但范围并不大。我父母亲的单位在省城算是最顶级的大型科研单位,并不够级别放映(单位一把手是个军管干部,团级),我们听说过有地方放映,但很少有人真看过。我们班只有一位转学来的军干子弟声称看过。一直到80年代,我才在电影院看到这几步慕名已久的电影,那时也不是公开放映(报纸上无广告)。

关于“阅读价值”的问题,我针对的主要是文革期间的文学创作,这不是我个人的倾向,而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很多人的共同判断。原因很简单,那些年的文学创作并不是自由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和要求创作出来的,并不代表创作者的心声,所谓现实只是要求表现出的现实,跟真实的现实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是文革文学与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的本质区别。现今的各种类型文学或许文学价值不高,但至少创作者并没有受到文革时期那种严格的限制。当然,随着世态的变迁,现今有个别持极端观点的人不赞同这些,我只能予以尊重。

作为过来人,我对那个时代当然有总体的观感。落实到文字,已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请您继续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00: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9楼henry2000888于2013-05-31 23:35发表的 :


唐山大地震前后的阅读也是比较有料的,想听听您的这段经历,多谢了

1976年那一年的经历,我在前几篇帖子里从不同侧面做过叙述,作为阅读来说,我们在外省,看不到广场诗词,其它方面与前几年并无太大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 00: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0楼数帆老人于2013-06-01 00:05发表的 :


谢谢您的关注和评论。

关于那几部日本电影,我前面已经和网友探讨了相关过程。1971年,坊间忽然出现多部批判三部日本军国主义电影的书籍。九一三事件之前,城市里是不是在比较大的范围放映过这三部电影?我那一年在农村,不清楚此事,按当时的氛围,不太可能大范围反映。1972年之后,有一个时间段,在一定范围内放映过三部日本电影(《军阀》替代《日本海大海战》),但范围并不大。我父母亲的单位在省城算是最顶级的大型科研单位,并不够级别放映(单位一把手是个军管干部,团级),我们听说过有地方放映,但很少有人真看过。我们班只有一位转学来的军干子弟声称看过。一直到80年代,我才在电影院看到这几步慕名已久的电影,那时也不是公开放映(报纸上无广告)。
.......

所谓内部当时是严格分级别的,当时放映电影也是严格分级别的,比如普通单位看的和部级单位看的绝对不一样,阅读也是这样,因为分级标准是按照严格扩散范围限定的,还有就是当时到处抓特务,先是美蒋特务,后来大抓苏修潜伏特务,大家当时对于保密的意识很高的。

普通知识分子和大学生能接触就是参考消息一类的低密的文件,更高级的读物和文件是严格按照干部等级分配的。这是真正的按照品级来限定阅读传播范围的!

前段时间闹出常女士和衣老师绯闻事件的单位--中央编译局当时就是给小范围出版相关读物的高级机构,这个单位出版的书籍当年多数都是精品和真正的内部高级读物的,有些给文革美容的根本就不知道!!



百度: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中共中央编译局是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副部级单位,主要任务是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党

中共中央编译局领导和国家重要文献和领导人著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实践;收集和整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资料。
中共中央编译局成立于1942年,拥有一大批翻译、研究、信息和编辑人才,并常年聘请英、德、法、西、俄、日等语种外国专家协助工作。与国内外许多相关组织和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学术交流领域不断拓展
中共中央编译局坚持“为中央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恪守“翻译与研究并重、研究经典文献与研究现实问题并重、理论研究的深入与理论宣传的普及并重”的原则,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努力作出贡献。[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3 21:39发表的 :



这一节本来有一段提到珍宝岛,备战备荒,一打三反,斗私批修,一号命令之类,写完后觉得这段和全文不搭调,删掉了。

.......
即1867~1969年
应该是即1967~1969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4: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3楼cfmine于2013-06-01 13:30发表的 :

应该是即1967~1969年吧?

珍宝岛事件和一号命令发生在1969年,一打三反发生在1970年,备战备荒、斗私批修属于口号性质,历史比较久远,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用语,特别是斗私批修,用得特别多,特别广泛,与别人冲突争吵时经常会说这个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2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14,1977-1978年,幸福的开端

  1976年第一天,全国人民聆听了主席新发表的两首诗词,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年将会经历那么多悲伤、那么多愤怒、那么多惊惧、那么多足以改变历史的事件。最后,人们一朝得知换新符,冲上街头,情不自禁,喜不自胜,这是发自内心的宣泄,压抑了一年、十年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牟宜之在两年前写下的警句“宴客高楼瞬时倾”,预言的就是这个场面。

  1976年10月6日午夜过后,与电影、音乐的华丽转身不同,出版界的反应稍微慢了一点,一旦做好准备开始转变,即成燎原之势,烧得人们目不暇接,热血沸腾。70年代的最后三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出版了很多好书,远非两篇千字文所有概括,以下只能简单回顾我印象较深的书籍和事件。

  1976年底,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上中下三册)出版,之后不久,第一卷(上下两册)再版,一时洛阳纸贵。我当然没错过,两卷五册从头到尾读过,感觉不像想象得那么好。当时并不知道姚老什么来历,好像突然一下冒出来似的。有一次,父亲单位的同事来串门,翻了翻《李自成》,说他记得姚雪垠,解放前上大学时读过姚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这个书名很吸引人,我记住了,却一直未见再版,也不知后来有没有重新出过。

  1978年的热门小说是魏巍的《东方》,《人民文学》抢先刊发了《东方》的前十章,清新朴实又抒情,极为惊艳,让我们越发期待《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的长篇巨著。出版之后果然引起轰动,那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天中午有个节目叫“小说连续广播”,播出《东方》后,造成我们班大面积迟到现象,班主任了解实情后,专门开班会讨论解决方案。《东方》第一版出版时,彭德怀尚未平反,因此首版《东方》并无彭德怀的章节。

  1977-1978年,最热门的词是科学,最热门的诗句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最热门的读物是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家喻户晓,科学家备受尊重。在我收藏的科普书籍中,1977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史》非常出色,作者斯蒂芬﹒F﹒梅森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化学讲师,用译者的话说,该书的材料系统完整,阐述简明扼要。几十年后回头再读,一点没觉得过时,仍然可读耐读,是一部不多见的好书。

  教我们语文的老师曾在文革中受迫害,离开讲台十年之久,临近退休重返讲台让他倍感激动,虽说讲课略为生疏,却乐于与学生沟通互动。此老阅读兴趣广泛,读到好书总是第一时间推荐给我们,我还记得他推荐的几本书,王梓坤的《科学发现纵横谈》、秦牧的《艺海拾贝》和美国人盖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这些书对求知欲旺盛的我们来说,颇有启蒙之功。

  1978年四月或五月的某一天,终于解禁外国文学名著,一大早,书店门口排起了购书的长龙,抢购后大包小捆拎回家。揣想那个场面,很像是行为艺术,既是对过去十年无书可读的告别,也是另类的抗议。2007年,我在《私人的阅读史:说说80年代的几套丛书》中没描述了我的那一天:

  “1978年初的某一天,那一天是预定发售第一批外国文学名著的日子,我哥哥起了一个大早,赶到新华书店排队购书,等我放学回家,一堆崭新的书已经等着我去东摸摸,西翻翻,爱不释手了。其实当天发售的书并不多,记忆中只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悲惨世界》(第1、2册)、《艰难时世》、《易卜生戏剧集》、《曹禺话剧选》几种,只是哥哥下手狠,每种都买了三本,大概是让我们兄弟三个各持一本吧,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当年久旱逢甘霖的狂喜如今的人们很难理解了。1978年还买了一批重版的书,我特别喜欢《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斯巴达克斯》、《鲁滨逊漂流记》,那一年真是开了眼界,向往已久而不可得的名著一下出来这么多,爽极了!”

  昨天下午逛旧书店,居然发现了好多本1978年那批重印的外国名著,惊喜之下,忍不住把这些书排列一起,给它们拍了一张合影。对我来说,对熬过了十年文革的读者来说,这些装帧简陋的小32开外国文学名著绝对是幸福的开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22: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15,1979年,狂欢的来临

  1979年之后,国家之所以迅猛发展,来源于1978年12月至1979年2月三个月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奠定今日中国的大局,把1979年称为改革元年是一点不错的。这一年本是出版大年,我却因为太忙,没有多少时间用于个人阅读,错过了不少好书好作品。

  1979年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文学杂志的勃兴,以及人们对好杂志好作品的渴求。记得有一次在人头攒动的书店看到一位文学青年,手里捧着一本刚出的《收获》,我好奇地问他这期怎么样,此君满脸兴奋:有长篇小说,有短篇小说,都是名家!那一年,《收获》复刊,把《班主任》、《伤痕》开创的新时期文学推向深入,差不多同时创刊或者复刊的杂志还有《十月》、《当代》、《外国文艺》、《世界文学》、《译林》、《读书》…… 世道终于正常了。

  那一年读的课外书不多,给我的影响却很大。首先是邓拓的《燕山夜话》和邓拓、吴晗、廖沫沙合著的《三家村札记》。小时候看过很多大批判文章,看熟了这两本书和这三个人的名字,终于见识到原文,大呼过瘾。这些小品文说理透彻,行文干净利落,没有废话,没有做作的抒情,各式典故随笔即来,恰到好处。白话文写到这种程度,比课本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抒情散文强得太多。

  有几本小说在同学中风行,其中以王蒙的《青春万岁》最受欢迎,很多女生把序诗抄在本子上,甚至会背: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我还记得小说中几位人物的名字:郑波、杨蔷云、李春、呼玛丽,其中,杨蔷云特别有个人魅力,我们环顾四周,同班同校绝无这样的人物,深感失落。那群女中学生,跟我们差不多年纪,她们的中学生活却跟我们完全不同,算起来还不到30年,世态已完全不一样。我们的青春闷在课本里,死气沉沉,怎么看都没有万岁的样子,因此,更加向往《青春万岁》那个时代。文学素养高的同学看明白了,这部小说是苏联小说的仿作,即便如此,青年王蒙的才华也让人不得不叹服。

  另一本风行的书是《第二次握手》,前几年手抄本的知名度太大,因此这本小说公开发行后备受瞩目,但大部分人看过之后都表示严重失望。如果说前几年看过的手抄本只是个骨架子,出版的小说倒是有血有肉,加进不少材料,比手抄本丰满多了,给人的印象却是虚胖兮兮,整篇都是宏大词汇,主流话语,故事和人物设计跟前几年的那些公开小说没有太大区别,让人看了傻眼,不敢相信这本书曾经在地下的世界那么火过。

  那一年最火的外国小说是《战争风云》,这套书曾经在内部出版过,这次公开发行,上中下三册,咖啡色封面,据说印了40万册。这套书极具魅力,征服了无数读者,包括我在内。《战争风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很像20年前(1959年)《船长与大尉》出版后,40后青年奉之为圣经,《战争风云》就是我的《船长与大尉》。我记得两件与《战争风云》有关的事,一是当年《读书》上有一场激辩,争论《战争风云》算不算严肃文学,有没有文学价值,几位名家你来我往,争得不亦乐乎。二是当年《收获》刊出一篇中篇小说(名字不记得了),小说的女主人公特别喜欢《战争风云》,喜欢女主角娜塔莎(这一点与我一致)。

  那一年读过的书还有再版的《牛虻》,再版的《小城春秋》,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费米夫人的《原子在我家中》、侦探小说《希腊棺材之谜》等。1979年是类型小说的元年,那一年推出的侦探推理小说还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人性的证明》、《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福尔摩斯探案集》等,这些作品开启了多元化阅读的新纪元,如今书店东野圭吾、岛田庄司们满坑满谷,得益于1979年某位出版界领导的网开一面。

  1979年的出版界如同中美关系一样,全面正常化。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历史、地理、科学、古籍、外语,各个领域的书籍完全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准,甚至比文革前更开放、更多元。内部书籍仍在继续出版,可读者并不像1976年之前那样趋之如骛,毕竟书店里公开出版的书籍已经足够丰富。那一年还有若干热门书籍当年没有读到,包括美国黑人作家哈利的《根》、巴金翻译的《往事与随想》、美国断代史《光荣与梦想》(第一册内部出版,第二、三、四册改为公开出版)、重印的全套《人、岁月、生活》等,至今我还在为没有收藏1979版的《光荣与梦想》和《人、岁月、生活》感到遗憾。

  那一年,“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俗称网格本)和“当代外国文学丛书”开始大面积出现,市面上还出现了两本不大起眼的小开本书,《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和《卢布林的魔术师》,这是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丛书”最早的两种。这些书的集中出现,预示着下一个十年将是阅读的狂欢时代,告诉读者做好准备,金子般的十年已拉起了序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21: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16,珍惜正常的时代

  本文对1966-1979年阅读生活的回顾告一段落,大体上勾勒了那个年代的阅读风貌。下一个十年,1980-1989年是国人读书的黄金时代,80年代的青年阅读者如今已是国家的中坚栋梁,他们的根基是在那十年打下的,这将是另一个话题。

  回到本文的主旨,我写这篇文字,主要是答复网友的质疑,文革十年是不是“无书可读的蒙昧时代”?我认为是的,文革十年确实出版了数量可观的书籍,但大部分书籍没有阅读价值。细分的话,虚构作品几乎全部没有阅读价值,非虚构作品除了一小部分古籍、西方典籍、科学书籍之外,大部分没有阅读价值。原因正如说前几天答复一位网友时所说:“那些年的文学创作并不是自由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模式和要求创作出来的,并不代表创作者的心声,所谓现实只是要求表现出的现实,跟真实的现实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是文革文学与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的本质区别”。非虚构作品同样如是,整整十年几无一部独立的学术著作。

  整整十年,读者特别是精神需求旺盛的青年读者、少年读者,在书店里买不到像样的书籍,读不到有可读性的书籍。这样的时代,谁说不是蒙昧的时代,谁说不是荒凉的时代?

  读者不是吃素的,公开的书籍读不到,只好在地下的世界实施互助互救,形成一个个隐秘的地下群落,并酝酿出迥异于主流的民间思潮。文革之所以最后以一种奇异的方式突然结束,我认为主因在于顶层和底层失去了联结,顶层不知道底层在想什么,想要什么,在干什么;底层对顶层的动向和意图也是稀里糊涂、莫名其妙。当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就积累了越来越剧烈的变革能量。

  文革时期的地下读书群落,又称圈子、沙龙,起源于1967年春夏之交武斗突起时,北京及各省大城市的老红卫兵、老三届中学生厌倦了混乱的政治活动,在失意之际转向读书,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批人(包括1953年之后出生的文革时期小学生)组成的无数个读书圈子一直活动到文革结束。

  我大哥是老三届,旁观了文革高潮时期(1966.5-1968.12)的大小事件,1968年底下乡,70年代作为热心文学活动的下乡知识青年,成为省城文学知青圈子的核心成员。这个圈子约十余人,都是热爱文学、风华正茂且郎才女貌的青年才俊。他们总是差不多同时回城探亲,然后展开密集的交流活动。在我目击的记忆中,他们的活动包括交换书籍,交流各自的作品,话题广泛的聊天,听老唱片,外出散步、郊游,最后总是以回味文革前的少年往事结束。

  在他们的交流中,文革前和苏联的文化产品是核心内容,他们看文革前的小说、听文革前的唱片、唱文革前的歌曲、回忆文革前的老电影,同时看苏联小说,听苏联唱片,唱苏联歌曲,回忆苏联老电影,与我们这些年龄略小的少年一样,都把文革前和苏联神圣化了。其实文革前和苏联真如想象中那么好吗?文革前有一部内部出版的《俄国人并非如此》(施佩科维乌斯著),书中披露了苏联明媚背后的另外一面,问题是这种书发行量极少,在文革前只有极少数高级别读者才有可能读到。

  我曾经旁观过这个圈子的踏青活动,每一次都像一个纪念日,目击他们漫步在公园里的林荫道上,在湖边用简陋的立式相机拍照,照片上的男青年身着深色中山装,女青年不是短发就是马尾辫,个个衣着朴素,神情自若,朝气蓬勃。拍完照即围坐在草坪上唱歌,从文革前少儿歌曲到苏联歌曲,从一两个女生的独唱到大合唱,诸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三套车》、《红莓花儿开》、《小路》、《灯光》、《田野静悄悄》,这些著名的苏联歌曲都听他们唱过,婉转悠扬的旋律至今难忘。

  前几天看到中科院博士合唱团在青岛火车站候车室唱《天路》的视频,忽然想起当年听老三届哥哥姐姐们唱歌的情景,莫名有些伤感。视频中给旅客唱歌的博士生硕士们,他们的年纪跟当年的知青相仿,唱歌的神情也相似,区别在于新一代的衣着更现代、手里拎着手机,还有,这一代科学菁英的峥嵘岁月没有虚度,那一代老三届知识青年整整虚度了十年。时代不一样,两代人对知识的渴望、对美的渴望、追求精神生活品质的渴望并无二致。

  回想那个时代,政治上温度高了一些,民间社会实际上大体安宁,人际关系纯朴,日常生活简朴,那个时代的问题在于经济面和文化面的整体匮乏,老百姓可以忍受物质产品的稀缺,却不能容忍精神产品的稀缺。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很简单:读好书,听好音乐,看电影,穿好衣服,唱好歌……如果这些都不能保证,一定不是个正常的社会,那个时代一定不是个正常的时代。

  当正常的时代到来时,一定要珍惜。

                                  ——全文完,2013.6.3 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15: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幸那个荒凉的时代正是我阅读欲望最强的年纪,悲催的是我能读的只有妈妈办公室的红旗杂志、人民日报。就是在两报一刊的批判文章中,我知道了很多世界名著的存在,上大学后去学校图书馆疯狂地找到这些早就熟悉,但是无缘得见的书,废寝忘食地阅读。如果当年读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的时候有这些书,并且我已经读完了这些书,也许我的人生会是另一个样子~~~我并不羡慕现在的孩子,我自认我的童年过的很幸福,但在我最渴望读书的时候,没有读到我向往的那些巨著一直是我生命中难以弥补的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8 09: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卷英雄
1971年大学恢复招生,由于毛坚决反对高考,大学新生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式直接从工农兵中推荐产生,称为“工农兵学员”。1973年辽宁青年张铁生被县里推荐考工农兵学员,在物理化学考试中,他在卷子背面写了《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对于那些书呆子们不服气”“希望各级领导能对他这个热心生产的小队长加以考虑”,虽然他最终只考了6分,但他的信被《辽宁日报》刊登,引起中央文革的重视,被大学破格录取,还当上了全国人大常委,成为著名的“白卷英雄”,由此大学招生不再看重文化素质,而是完全由“领导推荐”产生。到1976年,70%的推荐名额被各级干部子女霸占,而工农兵学员的文化水平还不如文革前的初中生。

[quote]引用第68楼雪融鸿飞于2013-06-04 15:12发表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9 13: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9楼oops1于2013-06-08 09:32发表的 :
白卷英雄

语文教师成文革危险职业 上课被称“放毒”
2012年02月29日 09:55
来源:凤凰网专稿

解说:1966年5月,中央下达通知,指出中小学的语文教材,没有以毛泽东思想挂帅,没有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不能再用,人教社全体成员随即被下方到安徽凤阳五七干校接受改造,语文教材也由各地自行编辑

秦兆基(江苏教育出版社):编的课本主要就是讲歌颂文化大革命,歌颂三面红旗的,因为那些作家的东西,老作家的东西都不能进去的,冰心的、巴金的甚至峻青的、郭枫的,都不能进的,就没有人可以进了,要么样板戏,除了样板戏以外,除了样板戏,毛主席著作,两报一刊社论,没有什么了

解说:对于当时的中学语文老师周正逵来说,使用这样的语文课本,是一件十分苦恼的事情,因为全书几乎找不到一篇有语文之美的文章,唯一可教的也只剩下毛主席诗词。

解说:语文老师是那个年代里一项危险的工作,今年92岁的钱谷融,跟语言文字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也因此在文化期间历经磨难,作为当时华东师范大学的语文老师,他曾经被自己的学生指名道姓地批判游行,而课堂放毒就是其中的罪行之一,类似的经历也发生在很多语文老师的身上




http://phtv.ifeng.com/program/fh ... 29/12862340_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9: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9楼oops1于2013-06-08 09:32发表的 :
白卷英雄
白卷英雄的年代我正在上小学,既然在白卷是英雄的时代,可想而知,我的小学生活极致轻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22: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9楼oops1于2013-06-08 09:32发表的 :
白卷英雄

还有很多秘密流行的禁书。

作者简介
张扬,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生于1944年5月,河南长葛人,在湖南长沙长大。1961年10月发表第二次握手处女作。1963年2月写出《第二次握手》[1](初稿),后多次重写。“文革”中产生的1970年稿造成全国规模的手抄本流传,张扬因此于1975年1月被“四人帮”逮捕并内定死刑。1979年1月在胡耀邦直接干预下平反。《第二次握手》1979年7月正式出版后,累计印数达430万册,至今居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的首位。该书“重写本”于2006年10月在北京问世。


小说《第二次握手》,是文革期间流行的手抄本代表作,文革期间列为禁书,1979年作者平反,作品公开出版,引起巨大反响。2006年重写本出版。故事内容:大学生苏冠兰与丁洁琼相爱,但遭苏父反对。丁赴美留学,成为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留在国内的苏冠兰成了医学教授,并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成婚。丁归国后,始知爱情的悲剧已无可挽回。便执意奔赴边疆,后为苏冠兰夫妇的诚意所感动,留在北京献身科研事业。



四大罪状
最终,《第二次握手》被定下四大罪状:一、利用小说反党;二、吹捧臭老九;三、鼓吹科学救国;四、明明不准写爱情了,还非写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3 1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1楼雪融鸿飞于2013-06-11 19:18发表的 :

白卷英雄的年代我正在上小学,既然在白卷是英雄的时代,可想而知,我的小学生活极致轻松~~~

据说那个时候老师算是臭老九,普遍地位都不高,成天担心学生上课闹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6: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9楼oops1于2013-06-08 09:32发表的 :
白卷英雄

白卷英雄彻底颠覆中国百姓千百年来的科举考试形成的观念,也成为文革失败的一个靶子,就像当年亩产万斤一样都是历史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gmw.cn/01wzb/2009-07/19/content_951015.htm

“马振扶事件”始末

顺口溜成了导火索

  1973年3月,杨天成被调到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任初二(1)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张玉勤是杨天成的学生,因为和母亲发生了争吵,一气之下不来上学了。张玉勤的父亲想让女儿参加期终考试,杨天成同意了。

  张玉勤的英语得了6分。卷子背面写着几
句顺口溜:“我是中国的人,何必去学外国文,不会ABCDE,也能当好革命的接班人,接好革命的班,还能埋葬帝修反”。

  晚上,学校开教师会时,杨天成说了此事。第二天早操后,罗长奇校长在会上批评了张玉勤,要求各班对此事讨论批判。

  早自习时,杨天成把张玉勤叫到办公室批评她:“你这个妮儿,考不好算了,还写顺口溜顶撞老师,老师让你写检查,你也不写……如果没有外文这个工具,怎能让毛泽东思想传播到全世界……”

  张玉勤低着头说:“杨老师,我错了!”

  “知道错了就好。你到班上作个检讨,也让大家受受教育。”

  吃过午饭后,班里不见张玉勤。杨天成急忙派两个学生到她家去看,张玉勤没有回家。杨天成急忙向罗长奇校长汇报,又让初二年级的200多名学生分头出去寻找,仍不见踪影。第三天早上,虎山水库里发现了张玉勤的尸体。

  唐河县公安局的结论是自杀。“那时我就不该让她来参加考试,也后悔不该多次批评她。”时至今日,说起此事杨天成心绪复杂。

班主任和校长被判刑

  当年8月,全国相继出现了“张铁生交白卷”、“黄帅日记”等事件。接着,张玉勤这事也闹开了。唐河县委撤销校长罗长奇的职务,开除班主任杨天成公职,留用察看两年。

  1974年1月,江青得知此事后,派谢静宜、迟群来此重新调查此事。不久,“5号文件”出笼,把这件事定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复辟”的典型,并诬陷马振扶公社中学搞“法西斯专政”、“扼杀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等。张玉勤在卷子背面写的顺口溜,经过简化、加工,变成了风靡一时的“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能做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

  1974年2月2日,杨天成和罗长奇被宣布逮捕,罪名是“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逼死人命”。

  5号文件下发后,“马振扶事件”波及全国,一批忠于教育事业的中小学老师被打成“复辟”典型。唐河县层层办学习班,共揪出“罗长奇、杨天成式人物”280人!刚刚复课的中小学校再次陷入混乱。

重新审视“马振扶事件”

  随着“马振扶事件”的升级,张玉勤的死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河南省委追认张玉勤为“革命小将”、“优秀共青团员”。政府拨专款为张玉勤修了革命烈士墓,碑文是“胸怀朝阳战恶浪,敢把青春献给党”。上级还拨款给张玉勤家盖了3间瓦房,房子里摆满了全国各地赠送的镜框。张玉勤的一个哥哥因为她的死被推荐上了大学,她老实巴交的父亲做了学校的贫农代表。

  1977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指出这是一个大冤案,决定撤销对罗天奇、杨天成的刑事处分,恢复他们的职务和原工资待遇。平反后,罗长奇仍到马振扶公社中学主持全面工作,杨天成回校任班主任。1996年,杨天成退休前,担任马振扶中学副校长兼工会主席。

  现在,杨天成常反思“马振扶事件”,认为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管理严格,都没错,关键是要讲究方法。他最担心老师在教学中用言语伤害学生,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个月前,杨天成得知,县里准备在张玉勤坟旁建“马振扶事件纪念馆”。“30多年过去了,我和张玉勤的家人也生活得相对平静。建纪念馆后,不免涉及到那段历史,到底谁对谁错?”

  河南律师李华阳认为,“马振扶事件”放到现在,最多是一起民事案件,校方和杨天成应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绝对构不成刑事案件。

  (《法律与生活》2009年7月上半月 杨菲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7: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6 00: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6楼水中央于2013-07-12 17:54发表的 :
文革中黄帅事件始末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41/43/77/2_1.html


刚刚看到傅国涌的金庸传,里面最好玩的就是这么一段:

邓小平在文革下放期间还托人去香港购买金庸的武侠小说,而且还高规格接待金庸回归,要说粉丝做到这样也算特别高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05: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5楼水中央于2013-07-12 17:49发表的 :
http://www.gmw.cn/01wzb/2009-07/19/content_951015.htm

“马振扶事件”始末

顺口溜成了导火索
.......


环球网的文章:

文人郭沫若的文革遗事:为何要烧毁自己的书

马屁经典:革命诗人郭沫若的不朽传世诗作



  《我向你高呼万岁(为斯大林寿辰所作) 》

  我向你高呼万岁

  斯大林元帅,

  你是全人类的解放者,

  今天是你的70寿辰,

  我向你高呼万岁

  …………

  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

  细菌战的威协在你面前只是梦呓

  你的光暖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

  你的润泽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

  《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咒麻雀》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

  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

  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

  麻雀麻雀气太骄,虽有翅膀飞不高。

  你真是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宇宙充盈歌颂声 》

  国庆年年益光辉,今年又有新景象。

  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天安门广场。

  广场浩荡人如海,丰碑巍峨天变矮。

  人间出现双太阳,天上地下增光彩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1976年5月12日

  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

  打倒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

  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

  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

  奋螳臂

  邓小平

  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

  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

  团结大进军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21日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题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的摄影 》

  在一万公尺的高空,

  在图—104的飞机之上,

  难怪阳光是加倍地明亮,

  机内和机外有着两个太阳!

  不倦的精神啊,崇高的思想,

  凝成了交响曲的乐章,

  象静穆的丛山峻岭,

  也象浩渺无际的重洋!

  《腊梅花》(1958)节选

  在冬天开花已经不算希奇,

  掌握了自然规律可以改变花期。

  不是已经有短日照菊开在春天?

  我们相信腊梅也可以开在夏季。

http://history.huanqiu.com/txt/2012-11/3268520_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23: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1楼雪融鸿飞于2013-06-11 19:18发表的 :

白卷英雄的年代我正在上小学,既然在白卷是英雄的时代,可想而知,我的小学生活极致轻松~~~

文革特殊年代里面还有这样的情况:

文革中哪两家出版社成为知识分子的“保护伞”?
2012年10月06日 10:36
来源:东方早报


核心提示:1957年的“反右”,1966年的“文革”,两场政治运动剥夺了一大批学者和翻译家上讲台和从事研究的权利。这时候,担任出版任务的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成了学者、翻译家的保护伞。



“文革”期间,一些译者因参与商务古典名著的翻译而受到冲击,增加了“罪名”,退回合理的预支稿费。这段时期,商务基本不能再出学术译著,一些专业老译者如蔡受百、于树生生活窘迫。商务为了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给他们每人每月预支稿酬50元,待以后能出版他们的译著时再从稿费中扣还。


=================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06/18065228_0.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6 22:11 , Processed in 0.30361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