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数帆老人

[【原创】] 荒凉的时代 —— 回顾1966-1979年的阅读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5 13: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9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5 13:31发表的 :
  7,1972-1976年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籍

  《伏尔加河上的灯火》前言里那句“无书可读的蒙昧年代”,引起不少网友非议。事实上,那句话是我回顾70年代阅读苏联小说的情景时,对1966-1976年外国文学出版状况的吐槽。如今观点不变,那就是个无书可读的蒙昧时代,没什么可辩解的。

  所谓外国文学出版状况,是指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即普通老百姓在新华书店买得到的书,以下罗列了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6日所有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或可一目了然:
.......

我是专门收藏过一些毛选和毛主席语录的,有点特别好笑:

我遇到的1971年以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中文版的前几页原先应该有林彪的题词或者说明的,结果基本上都被撕掉了,看来林副主席的蒙古空游确实帮着把神州大地上面林副主席的作品基本给抹去了

收藏到手的唯一一本语录带着林彪题词的居然是俄文版语录,外文出版社1967年重印本,看来原主人是没有读俄文的嗜好所以没有撕掉林彪的题词,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6 19: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9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5 13:31发表的 :
  7,1972-1976年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籍

  《伏尔加河上的灯火》前言里那句“无书可读的蒙昧年代”,引起不少网友非议。事实上,那句话是我回顾70年代阅读苏联小说的情景时,对1966-1976年外国文学出版状况的吐槽。如今观点不变,那就是个无书可读的蒙昧时代,没什么可辩解的。

  所谓外国文学出版状况,是指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即普通老百姓在新华书店买得到的书,以下罗列了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6日所有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或可一目了然:
.......

文革还有一类读物,就是所谓文革地下文学,具体表现为手抄本秘密流传,这也是当年文革贫困匮乏的精神生活里面一点秘密的出口吧

文革的失败在阅读材料的匮乏和极端上面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8,1972-1976年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籍(续)

  前几天看到一份历史杂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外国专家西蒙和伊雷娜夫妇的长女莫妮克从正在留学的巴黎赶回到中国来参加文化大革命,因为她认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青春、自由和慈爱的盛大节日,结果却被以带回淫秽书籍(实际是很普通的法国爱情小说)的罪名投入监狱达三年之久。——从此事可以看出,那个时期的阅读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因此,文革后期出版的二十三种外国文学书籍弥足珍贵,好似荒漠中久旱后的一丝细雨,足以滋润人们的干渴之心。

  在友好国家地区之外的11种书中,我细读过七种:《鲍狄埃诗选》、《蟹工船》、《在外地主》、《沼尾村》、《母亲》、《青年近卫军》、《人间》,另外几种,《一月九日》没有印象,不知何故未买;《铁流》未及细读即下落不明,不知被谁借走不还;因家中收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50年代版本,署名“黑龙江大学工农兵学员”的新译本没必要再买;《青铜的贵族》一直到文革后多年才有机会翻了翻,很遗憾未能及时看到。

  《鲍狄埃诗选》、《蟹工船》、《在外地主》、《沼尾村》给我的印象都很深刻,《鲍狄埃诗选》只有包括《国际歌》在内的20首诗,共97页,大部分为公社时期的作品,每一首诗都像子弹出膛一样,慷慨激昂,气势如虹,非常适于高声朗诵,以至于40年后,我还能记得几个句子:“你可曾听见敌人的步伐?”“自卫吧,巴黎,自卫吧!”“起来,子弹上膛,准备开火!”前几天,我又找到这本诗集,从头到尾连续读了一遍,两遍,三遍,用一句俗话说,心潮起伏,激动不已,对这位久违的伟大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五体投地!

  与鲍狄埃的诗类似,小林多喜二的三部小说细致描绘底层人民的生活和社会阶层的对立,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不朽的阅读价值,端看从哪个方向解读。在这三部作品中,《蟹工船》尤为出色。

   关于我在79年代中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人间》、《母亲》的情景,可参阅《伏尔加河上的灯火》第4、21、97、98节,这里且摘抄几个段落:

  “我记不得哪一年开始看《青年近卫军》,不是1974年就是1975年。在那个充满反修防修气氛的时期,居然会公开出版这样一部情调暧昧的苏修小说,算是一件奇事。网友傲世弥衡先生回忆当年时说,《青年近卫军》有‘非常好的自然、心理和朦胧感情的描写,真是黑暗时代的精神大餐。我彻夜阅读,激动不已。至今我还喜欢那个版本,前面带毛主席语录的。’我相信很多当年读过《青年近卫军》的朋友都会有类似的体验,‘黑暗时代的精神大餐’,一点不错!我们这一班少年结结实实饱餐了一顿,如痴如醉,热血沸腾。《青年近卫军》几乎包括了我们感兴趣的所有元素:残酷的战争,勇敢的青年,从容的地下党组织,惊心动魄的地下游击战,美丽的姑娘,浪漫的爱情,质朴的友情,还有那么多动人的人物。”

  “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汝龙先生译的《人间》,因为小人书的关系,自然如获至宝,读过之后大有痛快淋漓之感,仔细对照后,发现小人书省略的内容相当的多,比如玛尔歌皇后,小人书里用两页轻轻带过,而在原著中则是重要的人物,这位美丽又有文化的夫人在少年高尔基的阅读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而这部分内容中那些略带情色的描写文字,在当时的读物中万难一见,非常不符合当时的社会规范,当然,如放到当下肯定是不值一提了。”

  “对70年代的中国少年来说,《母亲》太过严肃,1905年的俄国革命也太过遥远,我们诚惶诚恐地试图深入阅读这部名著,却发现它的内容过于沉重,故事也不那么有趣味,以当年的觉悟和见识,暂时还无法领会《母亲》那种庄严的正义感。现在回想起来,《母亲》的人物、情节已经没有多少印象,反而是提到《母亲》的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记得更清楚。”

  文革期间出版的唯一一部非友好国家地区非无产阶级作家小说《青铜的种族》,也是文革期间出版的唯一一部拉丁美洲小说,讲述印第安人的生活、情感,与殖民者的冲突,文笔朴实无华,仅开头几个段落的风格,即与文革期间出版的其它外国作品不兼容。当年居然出了这么一本书,不可思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6 23: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2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6 22:51发表的 :
  
  8,1972-1976年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籍(续)

  前几天看到一份历史杂志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外国专家西蒙和伊雷娜夫妇的长女莫妮克从正在留学的巴黎赶回到中国来参加文化大革命,因为她认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青春、自由和慈爱的盛大节日,结果却被以带回淫秽书籍(实际是很普通的法国爱情小说)的罪名投入监狱达三年之久。——从此事可以看出,那个时期的阅读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因此,文革后期出版的二十三种外国文学书籍弥足珍贵,好似荒漠中久旱后的一丝细雨,足以滋润人们的干渴之心。

.......

文革里面科技文章书籍也有路线之争,比如遗传学的李森科路线和西方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国内路线斗争,这个在文革结束后谈家桢的平反和访谈里面可以看到,这方面不知您有什么看法?

====================
爱因斯坦在中国:文革时被批“反动学术权威”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 ... /03/1878451_1.shtml

1967年,湖南醴陵的数学教师周有华到北京宣讲论文——《从物质的矛盾运动研究场的本质及其转化》,声称根据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导,批判物理学中的场论,将矛头直指相对论。这篇妄作被当时有责任感的科学家否定,但1968年仍然组织了批判相对论学习班,将爱因斯坦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进行野蛮批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0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3楼henry2000888于2013-05-26 23:31发表的 :


文革里面科技文章书籍也有路线之争,比如遗传学的李森科路线和西方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国内路线斗争,这个在文革结束后谈家桢的平反和访谈里面可以看到,这方面不知您有什么看法?

====================
.......

这方面的情况不是很清楚,李森科的事情,60年代应该就有结论了。72年之后,科研工作还算正常,只是对外无交流,信息不灵,设备落后,观念也落后。最大的纰漏应该是牛满江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7 23: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9, 1972-1976年出版的古典书籍

  70年代前期,与外国文学的零落相比,中国古典文学书籍的出版却是一派繁荣景象,虽不能和新时期相提并论,在当时来说,已是难能可贵。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都是70年代前期读的,拜政治运动所赐,《水浒》居然读过三个版本。只有《西游记》失之交臂,记不得为什么没有买,反正是错过了,多年后试图读一读,却怎么也读不进去,看来有些书只适合少年时或者图书稀缺时阅读,错过就再也没有缘分。

  1973年出了《三国演义》,上下册,繁体竖排,至今珍藏,品相良好。这部书是我的繁体字课本,当时我们班几个同学组成一个互助小圈子,我们家买到书后,我读得较吃力,繁体字、文言、典故等等,有点难以适应,于是借给一位垂涎欲滴的同学先睹为快,没想到此君一上手读得飞快,读得眉飞色舞,很快就读完归还,这让我深感惭愧,于是下苦功夫研读,读完之后,繁体字无师自通,类似程度的文言小说也再无滞碍,受益匪浅。

  1974年出了《红楼梦》,120回本,4册,简体横排,今已散失。我读的时候不是从头到尾细读,而是挑着读,有兴趣的段落再三读,没兴趣的地方一带而过。最有兴趣的是其中的诗词,当时接触的古典诗词不多,真心觉得红楼诗词美艳不可方物。至于宝黛爱情、阶级斗争、情色之类,倒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当时年纪小,可以理解。从1973年开始,一直到1976年,每年都出版众多的红学评论集、小册子,主旨是以阶级观点研究《红楼梦》,有几本重头著作再版,包括李希凡、蓝翎的《红楼梦评论集》,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

  1975年出了《水浒》,这一年为著名的水浒年,评水浒运动席卷而来,各种报纸上的长篇大论,各种关于《水浒》的小册子,让人目不暇接。连带着,72回《水浒》、100回本《水浒传》、120回本《水浒全传》以及独创的儿童版水浒,全部出齐,简直像是水浒狂欢节,我高兴坏了,除了那个莫名其妙的儿童版,照单全收,不亦乐乎。水浒传热闹有趣,比三国红楼有意思多了,当时年纪虽小,却已有一点思考能力,总觉得这场评水浒运动,所谓批判投降派,似乎有内在的逻辑矛盾,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也没琢磨明白。现在想起来,我这大半生一直不顺,有可能是当年热衷读水浒,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有水浒印记所致。

  1973年下半年或1974年初,批林批孔运动开始,接着是儒法斗争的宣传运动,社会再度动荡,人心也日渐不安。这期间无数种批判林彪、批判孔子(时称孔老二)、批判儒家诸公、褒扬法家诸贤的书籍出炉,当时不知什么缘故,我手里有一本厚厚的《论语批注》,署名北京大学工农兵学员,书里除“论语”正文外,另有详尽的注释和译文。我父亲是受过传统教育的最后一批民国青年,多半识货,他拿去翻了翻,说除了那些点评,其它的正文、注释、译文,都要仔细读。就这样,这本批判用的《论语》成了我的文言文启蒙教科书。后来明白过来,当年父亲之所以让我下功夫读这本书,是因为他断定这本书应该是一帮老教师在背后鼓捣出来的。

  那几年,有关出版社出了不少法家的文章选集,荀子、韩非子之类,此外还有曹操、诸葛亮、王安石、柳宗元、李白、李贺、刘禹锡、龚自珍、章太炎等人的诗文集,关汉卿、汤显祖的戏曲集。另出了若干线装本的古诗集,主要是沈德潜编的《古诗源》,唐诗、宋诗、元诗、明诗、清诗别裁集,线装书价格昂贵,一般读者买不起,一般小书店也看不见。

  最后提一句,整个文革期间出版的古典文学著作,最离奇要数章士钊先生的《柳文指要》,该书出版于文化荒漠时期的1971年,16开大字本,煌煌的盒装三函十四册,气派之极,不要说那一年,整个文革十年都是独一无二。与之相比,郭老那么贵重的身份,同年出版的《李白与杜甫》简陋之极,简直望尘莫及。关于《柳文指要》的出版内幕,章含之女士的回忆录里有详尽的记述,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翻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23: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3 21:39发表的 :
这一节本来有一段提到珍宝岛,备战备荒,一打三反,斗私批修,一号命令之类,写完后觉得这段和全文不搭调,删掉了。

越南战争的高潮实际是在1965年,代表作是《南方来信》。文革高潮的后期,即1867~1969年,不少失意的老红卫兵越境去越南参加世界革命,应该是受到这些读物的影响。70年代,越南打打谈谈,好像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利用谐音的俏皮话:南方来信女方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23: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6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7 23:12发表的 :
1975年出了《水浒》,这一年为著名的水浒年,评水浒运动席卷而来,各种报纸上的长篇大论,各种关于《水浒》的小册子,让人目不暇接。连带着,72回《水浒》、100回本《水浒传》、120回本《水浒全传》.......
遗憾只看过120回的,以及不知道版本的残本水浒及后水浒。

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

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好多年没看了,不知语录记得可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21: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9,1972-1976年出版的史地类书籍

  历史类书籍是70年代前期的最大亮点,这个无须讳言。

  回顾那几年的史书,当然首先会想起点校本二十四史,这是个浩大的工程,1958年启动,1977年全部出齐,历时二十年,大部分是1972-1976年陆续出版的,这在那个不大正常的年代,显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必须要向那些参与点校的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套点校本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在文革前即已出版,文革高潮过去后很快重新启动,第一本《周书》出版于1971年11月,1972年出了《南齐书》、《北齐书》、《陈书》,1973年出了《梁书》、《隋书》,1974-1975年进入高峰,每年都是数种几十册,当时在书店隔着柜台望着那一排排浅绿色的二十四史,犹豫不定,父母亲从事自然科学工作,跟历史完全不搭界,既然工作用不上,让他们花费巨资为我们收齐二十四史,不合情理。二哥经过慎重思考,只买了一套重印的《三国志》,意思意思而已。文革结束后好书太多,加上变故频生,顾不上这套大书,《三国志》即成为藏书中唯一一套点校本二十四史。

  记得那些年读得最勤快的是两本通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和周一良、吴于廑的四卷本《世界通史》。《中国通史简编》只有前几册,繁体竖排,大哥很喜欢,经常带到插队的乡下,过些时候再带回来,来回读了好几遍。《世界通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代上、近代下四册,标注为内部读物,其实是公开发行,与其他书没什么区别。在当时来说,这四大本《世界通史》内容丰富,相当耐读。我们兄弟三个都细读过,此后很多年,在没有网络的年代,这套书就是我的工具书,经常翻出来查阅。

  《世界通史》之外,那几年出了许多种标注内部读物实则公开发行的国别史,亚非拉欧美各国貌似出全了。国别史的主力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也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地方出版社,版式基本一致:白色封面、大开本、大号字体,全部是各国史家的权威作品,部分再版文革前译本,部分为新译本,都很有阅读研究价值。这套书的印数相当可观,如今的旧书店里经常看到一排一排的,很显眼,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

  史地类书籍中数量最多的是各式小册子,主要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历史知识读物”、“地理知识读物”小丛书,还有上海出的近代史丛书等,内容五花八门,包括中外历史上的事件、人物、团体,国家概况,地理名词解释等等。这些小册子有知识含量,价格在一角至三角之间,没有心理负担,因此家里收藏了很多种。后来批林批孔、儒法斗争、评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等运动接二连三,配合形势需求的历史小册子越出越多,这类小册子大多粗制滥造,没什么营养价值,后来可能都成了废纸,连进旧书店的资格都没有。

  有几本薄薄的历史书印象很深。1972年,郭老的《甲申三百年祭》再版,显然是最高层指示的,现在回想起来,不明白那个时候让大家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是说林彪变质?似乎不像。赵纪彬的《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这是批林批孔初起时第一篇像模像样的学术文章,在其他老先生还没反应过来时,尤为引人注目。1974年细读过一本《祸水东引话当年》,后来翻来覆去读过好多遍,这本书讲述英、法、美、德、苏外交博弈导致二战爆发的经过,深入浅出,非常精彩。本来是批判英、法、美祸水东引陷害苏联,我却从作者讲述的史实中感悟到祸水西引成功的意思,这种有趣的阅读感受至今难忘。

  小册子出的多,有分量的大书出的少,这是当年的特色。我印象中,那时稍有分量的历史书有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马迪厄的《法国革命史》、郭老的《奴隶制社会》以及《帝国主义侵华史》、《沙俄侵华史》等,那几年,价格1元以上的历史类书籍极为少见。

  地理方面,在“地理知识读物”之外,最大的一笔支出是二哥向父母亲申请了特别经费,一次性购买两种精装地图集:《世界地图集》,9.4元,《中国地图集》,4.1元,加起来13.5元,在1972年算是一笔巨款。这两本地图集品质极佳,让人爱不释手,沿用了很多年,90年代后世态变迁,又买了新的地图集,远不如老地图集好用。

  还有一本厚书,叫做《各国概况》,非常详尽。前两天看到一篇报道说牟宜之先生70年代初困厄东北时,教幼子背《各国概况》中各国的首都、城市名字,巧合的是,我那个时候也在强记《各国概况》中各个国家的名字,比如把北欧五国简化成“挪瑞芬丹冰”,记住了就不会忘,四十年了,仍记得很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4: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7楼zs2k于2013-05-27 23:29发表的 :

遗憾只看过120回的,以及不知道版本的残本水浒及后水浒。

一部水浒,好就好在投降。

.......

摘抄两段: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11,1970-1976年出版的政治、哲学书籍

  文革十年,政治书籍自然是大宗,政治书籍又以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为主,马恩列斯的全集、选集、单行本,毛主席的四卷本选集、单行本,种类齐全,通常在新华书店的入门处或者显眼的位置,独立的柜台单列。1970-1971年,我们家下放农村期间,大哥买了若干单行本,包括《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自然辩证法》、《国家与革命》等,这些书都是清一色白色封面,红字标题,装帧肃穆严整。

  1972年,我们家从农村回城后不久,单位派父亲去邻市一家大型国企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并开班培训技术人员,忙活了半天,临别之际,对方送了一份厚礼——精装四卷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价值人民币七元。这套书从此归我珍藏,只是没怎么翻过,十七八年后忽然来了一段苦闷的日子,趁机会认真研读了这套选集,厘清了不少困扰已久的问题。

  那个时候有个奇怪的现象,除马恩列斯之外,其他古今中外名人的传记都是小册子,貌似没有出过革命领袖之外的长篇人物传记。马恩列斯的长篇传记,自然要数梅林著《马克思传》和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列宁回忆录》名气大,但我印象深的是1973年出版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时称带帽,即在小学读完初一),带我们班整整六年,取得无数荣誉,对我们的精神成长影响巨大,她曾向我们隆重推荐《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理由是篇篇皆为美文,记得她曾看着书中的照片,赞叹燕妮夫人是多么的美丽、多么雍容华贵有气质。

  也许是为了配合学习马恩列斯原著以及儒法斗争的需要,那些年哲学领域的出版情况比其他领域略有宽松,出版了若干供参考或供批判的原著,这类书只要看见书店有卖,一般都要拿下。这些书中,大哥尤其珍爱两本,海涅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和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那样严肃的时代,能读到这样不那么主流的书,殊为不易。后来又买了一本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大哥说这本书翻译得较为拗口,不大容易读懂,他都读不懂,我就更读不懂了。中国古代典籍中,明代李贽的《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初潭集》等著作等跟着先秦法家的作品一起出版,堪称一绝。

  有一次随母亲去一位同事家谈事情,我呆着无聊就去观赏他们家的书架,那位同事的先生是位老学者,属于杂学家,他的藏书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看得我眼睛都直了。老先生看我流连忘返,很大度地翻出两本书打发我,一本文革前精装合订本《神秘岛》,是给我打牙祭的;另一本刚出版的《宇宙之谜》(海克尔著),让我拿回去给两个哥哥参考。回家后,二哥翻了两天《宇宙之谜》,让我还回去,我以为这本书不怎么样,没想到几天后,二哥不声不响去书店买了一本回家,我才知道那是一本有收藏价值的书。

  九一三事件之后,很快决定向全国人民(阶级敌人除外)传达,1971年年底,基本上人人皆知,奇怪的是,1972年整年的平面媒体和出版物上,常见批修整风字样,却看不到林彪两字,一直到1973年下半年,才开始出现批判林彪集团的出版物,并把孔子也批进去,形成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这期间出名的学界人物,首推《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作者赵纪彬,另一位是中山大学的杨荣国教授,此老出了一本小册子《反动阶级的圣人孔子》,还再版了厚重的《中国古代思想史》,风头一时无两。

  70年代前期是我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几年,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年底出了一本《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第二年有了一本续集,我还记得书里收了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老布什的欢迎词,前几天绞尽脑汁阻挠,事败后即没事似的用外交辞令致欢迎词,非常有趣味。

  1970年,坊间出现一本奇书,香港三联书店出的一本日本留苏学生谈话录《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迅速在民间流行,按常规,香港的书籍,哪怕是国资出版机构的书,在那个年代也断无可能在内地公开发行,这本书是个例外,估计是为了批判苏修的需要特别引进的。该书是若干日本留学生开座谈会的记录,讲述各自对苏联社会的观感,以及经历赫鲁晓夫下台、中苏分裂、援助越南、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历史事件的体验,还有对毛主席、斯大林的看法等等,内容丰富,讲得也很生动,确实很有可读性。

  前几天有网友留言说,《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有个章节被翻阅的时候最多,其它页面还是白纸,此章节纸张已经发黑”,由于年代久远,我已记不得哪一章如此吸引人,是第二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05: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0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9 22:31发表的 :
  11,1970-1976年出版的政治、哲学书籍

  文革十年,政治书籍自然是大宗,政治书籍又以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为主,马恩列斯的全集、选集、单行本,毛主席的四卷本选集、单行本,种类齐全,通常在新华书店的入门处或者显眼的位置,独立的柜台单列。1970-1971年,我们家下放农村期间,大哥买了若干单行本,包括《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自然辩证法》、《国家与革命》等,这些书都是清一色白色封面,红字标题,装帧肃穆严整。

  1972年,我们家从农村回城后不久,单位派父亲去邻市一家大型国企帮助解决技术问题,并开班培训技术人员,忙活了半天,临别之际,对方送了一份厚礼——精装四卷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价值人民币七元。这套书从此归我珍藏,只是没怎么翻过,十七八年后忽然来了一段苦闷的日子,趁机会认真研读了这套选集,厘清了不少困扰已久的问题。
.......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1969年12月版本,幸好我有收藏

语录:

各国人民,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人民大众,总是要革命的,总是会拥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他们不会拥护修正主义的,有些人暂时拥护,将来终究会抛弃它,他们总会逐步觉醒起来,总会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总会反对修正主义!

本书目录:

第一章我们为什么留学苏联

第二章“社会主义”苏联的现实

第三章苏联的对外政策--援助越南和敌视中国

第四章赫鲁晓夫下台和本事件的反应

第五章毛泽东思想和各国留学生的反应

第六章斯大林问题和现代修正主义

第七章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第八章东欧各国印象和苏联侵略捷克

本书内文总共254页

我定点收藏的文革期间书籍还有这么一个时间点:

唐山大地震和毛主席去世的刊物,那时候有关地震的科普文章和纪念毛主席的专刊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05: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5 00:24发表的 :
  6,1972-1976年出版的少儿书籍

    如单论阅读,我的少儿时代与我两个哥哥完全不同。他们两个的少儿时代是在文革前度过的,父母亲为他们搜罗了一套一套的少儿书籍,小人书、文学、史地、科普,应有尽有,他们接受了完整的课外教育,过完幸福的童年才迎来文革。我就惨了,文革初起破四旧时,外婆在惊恐之下,把大部分藏书付之一炬,到我识字读书时,这些宝贵的资产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只能认命。

   九一三之后,出版业回潮,带动了少儿图书的兴旺,以后几年陆续出版了数量众多的少儿书籍,门类齐全,只是品质比文革前的少儿书籍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这一点只要拿家里幸存的《科学家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儿童文学》杂志比一比即一目了然。
.......


我手头收藏的还有一部书:



古代科学家史话修订版

看到的信息如下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4年3月第一版
1975年5月第二版
印数:30万册

价格:0.43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1: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12,1972-1976年出版的内部书籍

  内部出版是我国出版界独特的现象,内部书籍史称“皮书”(按内容不同分为灰皮书、白皮书、黄皮书),始自50年代,6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主要出版西方国家的书籍,中苏分裂后,苏联书籍加入进来成为主力,苏联文学占了内部文学的半壁江山。内部书籍的销售对象多为高级干部,热心读者多为高级干部的子女,文革高潮后期,失意的老红卫兵、逍遥派组成的地下读书群落,流传的书籍多为皮书,若干著名的皮书——《新阶级》、《通向奴役的道路》、《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带星星的火车票》、《人、岁月、生活》等等,对那群1968年的地下思想家影响至深。

  九一三事件之后,内部书籍的出版工作重新运转,与文革前不同,这个时期内部书籍的发行范围和印数要宽松得多,一般读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这些神秘的出版物。当时最重要的窗口是上海办的内部杂志《摘译》,我们搜集了不少外国文艺系列的《摘译》杂志(其它两个系列为外国哲学历史经济、外国自然科学哲学),其时,反苏反修是外交和意识形态的主要方面,《摘译》刊登的作品即以苏联文艺为主,美日欧为辅,刊出的小说和剧本有全文也有梗概,中短篇多为全文,配上大批判文章。读者感兴趣的当然是原文,我记得读过特里丰诺夫的《交换》、斯捷潘诺夫的《勃兰登堡门旁》,舒克申的《红莓》,可以想象,这些被批得体无完肤的“毒草”给读者提供了多么丰富的营养。

  苏联长篇小说是70年代前期内部书籍的主力,著名的作品有《你到底要什么》、《落角》、《现代人》、《人世间》、《多雪的冬天》、《普隆恰托夫经理的故事》、《热的雪》、《白轮船》等,这些书都曾风靡一时,在70年代的集体阅读记忆中,这些苏联的长篇小说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关于70年代内部苏联小说的详情,可参阅《伏尔加河上的灯火》第1、44、75-78节)。

  那些年出版的内部书籍除苏联文学之外,对苏联的其它方面也保持了异乎寻常的关注——《苏联共产党历史》、《苏共领导下的苏联文化革命》、《苏联社会阶层的形成与变动》、《苏联国内阶级斗争》、《苏联国内资本主义复辟纪事》、《金黄色的麦浪》、《和平的反革命》、《克格勃:苏联特务的秘密活动》、《在耸入云霄的地方》、《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俄国在远东》、《俄国在东方》、《哥萨克在黑龙江上》、《西伯利亚之行》、《回忆与思考》、《赫鲁晓夫回忆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情报、历史、地理、人物,庞杂又丰富,族繁不及备载,有些书籍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在这些关于苏联的书籍中,最热门的无疑为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厚厚的两册,大号字体,转借到我手里时距离出版没多久,已被翻得有残破之感,不知经过多少人之手。读这部书,真可谓挑灯夜战,夜不能寐。三十年前的卫国战争大场面,所谓二次大战第一战场,尽在眼前。一个消失已久的苏联元帅,忽然在中国声名鹊起,成了神话般的话题人物,朱可夫本人恐怕也想不到。众多民间二战爱好者的养成,皆拜此书之赐。

  《第三帝国的兴亡》为当时另一部热门的内部书籍,此书初版于1965年,时分上下两册,1974年再版,改成四册。此书刚好和《回忆与思考》搭配,补足战场另一面的视角。后来听说,许多老三届前辈颇受此书的启蒙,我当时年纪小,也就是看个热闹,尚觉悟不到更高的层次。

  还有几部热门书籍,有的当时读过,有的是后来补读的,包括《布拉格之春》、《印度对华战争》、《出类拔萃之辈》、《美国与中国》、《日本列岛改造论》等。此外,名人的回忆录是内部出版机构热衷的对象,除赫鲁晓夫、朱可夫、什捷缅科之外,那几年还出了丘吉尔、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约翰逊、麦克纳马拉、艾登、米高扬、格瓦拉、萨达特等人的回忆录,以及其他众多世界名人的传记。

  1976年之后,内部书籍继续出版,推出更多好书,形成另一个高潮。比较而言,1972-1976年间内部书籍的数量相对较少,这些数量较少的内部书籍在那个荒凉的年代却是弥足珍贵,如果没有内部书籍的滋润,日子真的是过不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22: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2楼henry2000888于2013-05-30 05:51发表的 :



我手头收藏的还有一部书:

.......

我也有这部书,书名似为《中国古代科学家史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0 23: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3楼数帆老人于2013-05-30 21:42发表的 :
  12,1972-1976年出版的内部书籍

  内部出版是我国出版界独特的现象,内部书籍史称“皮书”(按内容不同分为灰皮书、白皮书、黄皮书),始自50年代,6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主要出版西方国家的书籍,中苏分裂后,苏联书籍加入进来成为主力,苏联文学占了内部文学的半壁江山。内部书籍的销售对象多为高级干部,热心读者多为高级干部的子女,文革高潮后期,失意的老红卫兵、逍遥派组成的地下读书群落,流传的书籍多为皮书,若干著名的皮书——《新阶级》、《通向奴役的道路》、《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带星星的火车票》、《人、岁月、生活》等等,对那群1968年的地下思想家影响至深。

  九一三事件之后,内部书籍的出版工作重新运转,与文革前不同,这个时期内部书籍的发行范围和印数要宽松得多,一般读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这些神秘的出版物。当时最重要的窗口是上海办的内部杂志《摘译》,我们搜集了不少外国文艺系列的《摘译》杂志(其它两个系列为外国哲学历史经济、外国自然科学哲学),其时,反苏反修是外交和意识形态的主要方面,《摘译》刊登的作品即以苏联文艺为主,美日欧为辅,刊出的小说和剧本有全文也有梗概,中短篇多为全文,配上大批判文章。读者感兴趣的当然是原文,我记得读过特里丰诺夫的《交换》、斯捷潘诺夫的《勃兰登堡门旁》,舒克申的《红莓》,可以想象,这些被批得体无完肤的“毒草”给读者提供了多么丰富的营养。
.......

还有一大部分翻译英国的书籍,我看到的别人藏书有这么几块:

第一二战和中东战争的编译版,比如丘吉尔回忆录,还有一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
第二英国出版有关苏联的书籍,主要还是揭秘性质的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5: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本五十六》等几部日本电影,当时,在全国各地电影院大量放映。

但是,并不能算公开放映,而是需要有一定的级别才可以观看。因为放映这些电影的目的,是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用的。就好象出版〈水浒传〉也是为了批判,而非宣扬古典文学之用。

不过,根据电影的放映规模来看,这几部日本电影,与公开放映,也是差不多的。估计原因,一是,限制的门槛设置过低;二是不感兴趣的人会把电影票转让别人,没有任何限制。还有很多小孩也都看过这部电影,可见所谓“内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所谓“内部”的概念,需要说明一下。那个年代所谓“内部”应该是有很多区别的,不能认为一旦标有“内部”二字,一般人肯定就看不到。须知,当时出版的很多毛主席著作、马恩列著作,都标有“内部”的字样。另外,75年出版的《水浒传》,也标有“内部”字样,但事实上,大家都在看这些书,根本没有“内部”“外部”之分。

无非就是新华书店买不到吧。但是,即然有了发行量,且事实上大家阅读没什么障碍,就不应该视作“内部”而排除在外。如果大凡有“内部”字样就排除在外,那么就会歪曲真相,使人觉得那个年代没多少新书可读,只能读些旧书。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另外,也不宜用个人的观点来随意判断所谓“阅读价值”,否则,与楼主计划中的“客观”立场就不相符合了。举个例子,有很多人感觉现当代出版物都是垃圾,只有利润价值,没有阅读价值。这个观点,我认为很偏颇。所谓“阅读价值”,不应该以文章作者个人或他那个时代一时流行的观点,来加以评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15: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3楼数帆老人于2013-05-30 21:42发表的 :
  12,1972-1976年出版的内部书籍

  内部出版是我国出版界独特的现象,内部书籍史称“皮书”(按内容不同分为灰皮书、白皮书、黄皮书),始自50年代,6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主要出版西方国家的书籍,中苏分裂后,苏联书籍加入进来成为主力,苏联文学占了内部文学的半壁江山。内部书籍的销售对象多为高级干部,热心读者多为高级干部的子女,文革高潮后期,失意的老红卫兵、逍遥派组成的地下读书群落,流传的书籍多为皮书,若干著名的皮书——《新阶级》、《通向奴役的道路》、《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带星星的火车票》、《人、岁月、生活》等等,对那群1968年的地下思想家影响至深。

  九一三事件之后,内部书籍的出版工作重新运转,与文革前不同,这个时期内部书籍的发行范围和印数要宽松得多,一般读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这些神秘的出版物。当时最重要的窗口是上海办的内部杂志《摘译》,我们搜集了不少外国文艺系列的《摘译》杂志(其它两个系列为外国哲学历史经济、外国自然科学哲学),其时,反苏反修是外交和意识形态的主要方面,《摘译》刊登的作品即以苏联文艺为主,美日欧为辅,刊出的小说和剧本有全文也有梗概,中短篇多为全文,配上大批判文章。读者感兴趣的当然是原文,我记得读过特里丰诺夫的《交换》、斯捷潘诺夫的《勃兰登堡门旁》,舒克申的《红莓》,可以想象,这些被批得体无完肤的“毒草”给读者提供了多么丰富的营养。
.......


还有一块就是歌曲集,这块不知楼主有什么可以介绍的


我的收藏:


万岁毛主席-歌曲集
========================
出版日期:1969年4月1日

北京工业大学革委会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编辑

====================
封面的第二页也有时代变化特点: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不过林副主席这块是被原主人用钢笔给划掉了,勉强可以认出来是林彪的职务)

献给九大

全书六百多页,都是歌功颂德比较肉麻的歌曲,今天的孩子看了一定会笑出来,整个编辑的像个古代给帝王的劝进表一样,各地革委会给上面的歌功颂德的歌曲,还有就是上山下乡的应景的歌曲,今天看来多数歌曲都已成为过去不再被想起的历史尘埃了!

主人还好把书中原先应该撕掉的林副主席的推荐歌曲没有撕掉,就是著名的那首:

大海航行靠舵手


一个文革运动,连第二号的林副主席都变成敌人,可见失败的种子在启动时刻就已经埋藏下来了,谁都不能幸免,谁都始终惴惴不安,林彪的下场也是这个运动的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23: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13,1972-1976年,民间的阅读生活

  1972年,我们家从农村返回城市,分到两个小房间,加起来18平方米,安置老少三代五口人和全部家当。面对困窘的环境,父母亲达成协议,以后尽量利用单位图书馆,不再购买专业书籍,对我们兄弟则相信我们的判断力,不加限制。这样,自然科学书籍虽恢复正常出版,家里却没添置新书,只有一本《人类认识的自然界》,美国人写的科普作品,应该是二哥购买的。

  回到城市,父亲最高兴的是恢复订阅《参考消息》,他是《参考消息》的老订户,自该报扩大发行那天,即成为忠实读者。在农村两年多看不到,很郁闷。直至今日,父亲已是望九之年,每天仍仔细阅读《参考》,坚持五十多年,实属不易。

  九一三事件到十大之前,有一段短暂的安宁时期。十大之后,政治运动接踵而来,中间夹着黄帅的反潮流、张铁生的白卷,报纸上尽是宏伟的大批判文章,批判资产阶级法权之类,文学、电影、戏剧,大多索然无味。那些年,台上有正式的繁荣文艺局面,台下则是另一个自娱自乐的世界,两者在同一时空下并行,大体上互不干扰。

  民间的自娱自乐表现在地下文学的勃兴,那时很多文学爱好者和老学人不甘寂寞,偷偷写旧体诗、现代诗、小说、歌曲之类,没打算发表,什么都敢写,针砭现实,直抒胸怀,因此特别珍贵。近日读牟宜之先生传记《国士》所载传主在70年代创作的旧体诗即是地下文学的代表作,“天道无邪不容欺,评说还须待后年”代表了民间对世局的观感。

  有些地下文学作品突破小圈子的局限,在整个民间流传开来,表现为口头故事和手抄本小说。口头故事听过“一只绣花鞋”,这个故事有多个版本,我听到的是重庆版本,只记得阴森可怖,情节则记不得。手抄本小说看过著名的《第二次握手》,抄在一本装订好的信纸上,好几个人合抄,一部分工整,一部分零乱,且没有结局。这部作品的人物和故事桥段并不新鲜,只给我带来看手抄本的快感和刺激感。

  民间的主要娱乐当然还是阅读,主流越禁止毒草,毒草越受欢迎,台面上的主流作品越多,台面下对非主流作品的需求越强劲,幸而文革前十七年出版了海量的书籍,大部分散落民间,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这场民间阅读活动,几乎全民参与,中小学生、知识青年、农民、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小市民、地富反坏右,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一般而言,儿童看文革前的小人书,青少年看文革前的通俗小说、革命小说,知识青年、工人看文革前的外国名著,农民看文革前的中国古典小说,干部、知识分子看文革前的政治、学术书籍,高干子弟看文革前的内部书籍,平民子弟看文革前的公开书籍,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文革前的书籍集中在图书馆和私人“藏书家”手上,图书馆一般不外借,如有关系,也可悄悄借几本出来。母亲神通广大,利用她在单位的人脉资源从图书馆借了不少珍贵的世界名著,主要是为大哥二哥借的,这些书为他们俩提升精神生活的品质起到关键的作用。

  母亲从图书馆借的名著对我来说有难度,读过一些,大部分读不懂。我的书籍来源大部分是同学家的藏书,或者同学间流传的来历不明限时归还的书籍。作为少年读者,我的理解力只能接受通俗小说。文革前出版的外国小说大致分为苏联小说、其他国家现当代小说、古典名著三类,我的水平只能接受名著中一小部分较为通俗的小说,如《汤姆索亚历险记》、《神秘岛》之类,苏联小说和其他国家现当代小说则囫囵吞枣看了不少(苏联小说的部分可参阅《伏尔加河上的灯火》)。

  文革前出版的其它国家现当代小说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东欧及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品,另一类为资本主义国家进步作家的作品,只有一小部分为进步色彩较淡的作品。这些现当代作品加起来总有数百种之多,与苏联小说、古典名著三分天下。我当年看过的作品,印象较深的有雷马克的《生死存亡的时代》、西印度作家波西埃的《王冠上的宝石》、东德的《飞碟》、法国的《人类的愿望》、澳大利亚的《不光荣的权力》、匈牙利的《在自由的天幕下》,日本的《冲绳岛》、《跑道》等,印象最深的是一部东德作家的小中篇,叫做《休假日的恋爱》,篇幅很短,轻松幽默。

  文革结束后,绝大部分古典名著都再版且常销,苏联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也大多再版,只有这些其他国家的现当代作品,只有一小部分得到再版的机会,如收入“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的《喀尔巴阡山狂想曲》、《农民》、《无产者安娜》等,其它大部分都湮没在历史的灰尘里了。我曾经想过,是不是把这些作品打捞出来整理一下?问题是,如今谁会关注那些已经过气的无名小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31 23: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8楼数帆老人于2013-05-31 23:18发表的 :
    13,1972-1976年,民间的阅读生活

  1972年,我们家从农村返回城市,分到两个小房间,加起来18平方米,安置老少三代五口人和全部家当。面对困窘的环境,父母亲达成协议,以后尽量利用单位图书馆,不再购买专业书籍,对我们兄弟则相信我们的判断力,不加限制。这样,自然科学书籍虽恢复正常出版,家里却没添置新书,只有一本《人类认识的自然界》,美国人写的科普作品,应该是二哥购买的。

  回到城市,父亲最高兴的是恢复订阅《参考消息》,他是《参考消息》的老订户,自该报扩大发行那天,即成为忠实读者。在农村两年多看不到,很郁闷。直至今日,父亲已是望九之年,每天仍仔细阅读《参考》,坚持五十多年,实属不易。
.......

唐山大地震前后的阅读也是比较有料的,想听听您的这段经历,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 22:33 , Processed in 0.23518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