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481|回复: 117

[【原创】] 荒凉的时代 —— 回顾1966-1979年的阅读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9 2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声明:本文为本人原创,首发于网上读书园地书园茶社版。】


  1,那是个出版业繁荣昌盛的时代吗?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70年代阅读苏联小说的怀旧文章,开篇的引子形容那个年代是个“无书可读的蒙昧年代”,在写作过程中,这一说法遭到一些网友的质疑,有一位网友甚至持续数日顽强地刷屏,以让人注意他的观点:一,那个年代有书可读;二,那个年代并不蒙昧。后来还有一位非常年轻的网友私下联系我,给我看某网站的文章,那是一篇洋洋洒洒的70年代书目,证明那些年并非无书可读。

  好几年过去了,前几天,又有一位网友在我博客上留言:“你对70年代的描述是不准确的,那是个出版业繁荣昌盛,人民精神生活富足的时代,蒙昧说是对事实的歪曲。”这个留言让我意识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裂痕的扩大,对那个年代的认知出现了重大分歧,一些高端人士对那个已经过去的年代有自己的观感,有些人士想带领大家穿越回去,部分未曾经历过的年轻人把那个时代想象得很美好。

  那是个出版业繁荣昌盛的年代吗?那是个人民精神生活富足的时代吗?

  据有关书目资料,1966-1976年公开出版的书籍,1966-1969年12977种,1970年不详,1971年4660种,1972年5061种,1973年5713种,1974年7605种,1975年8688种,1976年8039种,从数字看似乎是很繁荣,但为什么我的印象是无书可读,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都有同样的记忆,同样的苦闷和隐痛?

  说那个时代无书可读当然是不准确的,比较准确的表述是那个时代有阅读价值的书籍非常稀缺,直接导致了人民精神生活的贫困,有人说那是个人民精神生活富足的时代,此说法我绝不认同。

  到底那些年人们是怎么过来的?读过哪些书?受过哪些影响?我以前歪曲事实了吗?事关对那个时代的解读和评价,每个人的观点或许不同,但基本事实应该澄清。显然,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为答复网友的责难,应该好好梳理一下那个时代的阅读生活,如实地写出来。

  本文即是一份答卷,一并答复这些年质疑我的网友们。

  本文的起止时间为1966-1979年,包括整个70年代,并上溯至文革爆发的1966年。在共和国史册中,1966年为文革元年,1979年则可称为改革元年,中间间隔了十三年七个半月。这十三年七个半月,发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件,几乎改变了每一个共和国公民的生活和命运。未经历的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经历过的人回想起来会觉得恍如隔世。

  几年前,我写过两篇长文,分别回顾了那些年的电影生活、音乐生活,本文接着回顾那个时期的阅读生活,这样基本上涵盖了人们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精神生活。这是我个人的回忆、印象和观察,将尽量写得客观平实,不带个人倾向,也不过多涉及个人精神成长的细节。与以前几篇文字一样,主要目的是与我的同龄人一起怀旧,为电子书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参考书目。

  全文计划写10节,一万字左右。疏漏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9 23: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帖子值得读!有含量了。

沙发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00: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供应:

文革中六十部大毒草作品一览表

这六十部大毒草依其“反动”性质分为四大类,即“反党、反毛主席,为刘少奇等人树碑立传”、“歌颂错误路线,攻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歪曲阶级斗争,宣扬阶级调和论、人性论、和平主义”、“歪曲和攻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分别是

1《刘志丹》(李建彤著)
2《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著)
3《保卫延安》(杜鹏程著)
4《青春之歌》(杨沫著)
5《朝阳花》(马忆湘著)
6《小城春秋》(高云览著)
7《红旗谱》(梁斌著)
8《播火记》(梁斌著)
9《我的一家》(陶承著)
10《风雨桐江》(司马文森著)
11《火种》(艾明之著)
12《三家巷》(欧阳山著)
13《苦斗》(欧阳山著)
14《晋阳秋》(慕湘著)
15《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著)
16《大波》(李劼人著)
17《苦菜花》(冯德英著)
18《文明地狱》(石英著)
19《在茫茫的草原上》(玛拉沁夫著)
20《山乡巨变》(周立波著)
21《山乡风云录》(吴有恒著)
22《三月雪》(肖平著)
23《变天记》(张雷著)
24《山河志》(张雷著)
25《普通劳动者》(王愿坚著)
26《我们播种爱情》(徐怀中著)
27《工作着是美丽的》(陈学昭著)
28《上海的早晨》(周而复著)
29《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著)
30《乘风破浪》(草明著)
31《风雷》(陈登科著)
32《在田野上,前进!》(秦兆阳著)
33《归家》(刘澍德著)
34《水向东流》(李满天著)
35《过渡》(沙汀著)
36《南行记续篇》(艾芜著)
37《高高的白杨树》(茹志娟著)
38《静静的产院》(茹志娟著)
39《红日》(吴强著)
40《暴风骤雨》(周立波著)
41《破晓记》(李晓明、韩安庆著)
42《桥隆飙》(曲波著)
43《屹立的群峰》(古立高著)
44《红路》(扎拉嘎胡著)
45《清江壮歌》(马识途著)
46《辛酸地》(管桦著)
47《铁门里》(周立波著)
48《战斗到天明》(白刃著)
49《新四军的一个连队》(胡考著)
50《下乡集》(赵树理著)
51《三里湾》(赵树理著)
52《灵泉洞》(赵树理著)
53《丰产记》(西戎著)
54《李双双小传》(李准著)
55《东方红》(康濯著)
56《桥》(刘澍德著)
57《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著)
58《高干大》(欧阳山著)
59《香飘四季》(陈残云著)
60《金沙洲》(于逢著)

====================================

“大毒草”重生:文革后600部被禁电影解冻内幕
2007年06月04日 09:05千龙网


1979年,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一个很重要标志是对“文革”中被禁锢的文化产品的解放,这其中,对大量“文革”前拍摄电影的解禁成为重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决策。 

“两年的时间内,我看了600多部电影。多的时候,一天要看6部。”作为当年电影复审小组的工作人员之一,现在已经退休的陈少舟说。

那时候,“在审片过程中,起初还有30多部因为各种现在看来很可笑的理由没有被批准,到1979年复审小组解散,随着形势越来越开放,所有的片子最后都通过了。”

1976年11月,陈少舟接到通知,到电影局“电影复审小组”报到。与他一同进入复审小组的,还有刚从复旦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李梦学。当时,中共中央在18号文件中专门提出,为了满足广大群众长期以来看不到电影的状况,要文化部组成“电影复审小组”,逐一筛选建国17年来曾被江青打为毒草的600多部影片,只要没有大的问题中外电影都可以公开放映。

为此,电影局特意从长春电影制片厂调来武兆堤厂长担任艺术处处长,负责复审工作。当时成立的审片组成员还包括从电影学院抽调的史宽、李文彬等人。

陈少舟说:“当时复审的大原则是,毛主席判别香花与毒草的六项政治标准。”另外的原则,李梦学概括为:“首先要看片子里有没有涉及到‘四人帮’及其余党的;其次是有没有涉及到中央领导人,尤其是那些还没有被平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如果有歌颂他们的必须重新修改或者不能通过。另外,如果有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的,有损主席形象的也不能通过。第四条是片子里的演职人员‘文革’中遭迫害还没有平反的必须暂缓通过,最后一条是,在‘文革’前就一直有争议的,如《武训传》、《早春二月》、《北国江南》等影片也不能公映。”

据陈少舟介绍,根据中央18号文件精神,文化电影局首先对“文革”以来的各类影片进行复审。审查通过的舞台艺术片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白毛女》。通过的故事片有《创业》〉、《海霞》等23部。
第一批复审的“文革”前电影有《红孩子》、《平原游击队》、《上甘岭》。复审前,各电影厂先初审,选出没有太大政治问题的影片,然后交由各电影厂所在的省委或者市委宣传部再审,电影厂与省委都必须给出意见,在报告上写明影片所有演职员的政治面貌,影片简介。而影片简介又包括三部分:影片内容,何时拍的,每个演职员的过往历史,现在的政治状况。如果演员所犯的是类似生活作风之类的错误,可以在报告中注明,在审查时一旦对影片反映不错,可在片头字幕中把有问题的人的名字抹去,而不影响影片通过审查

工作组成员一般集中看几部影片,写一个总的报告交文化部党组,同意后就划个圈退回来。然后由工作组成员写成正式文件,交国务院。中宣部恢复后,改交中宣部。审查通过后,再由工作组写批件同时发给电影厂与中国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公司通知洗印厂印拷贝,根据影片质量考虑是否需要国内外同时发行。拷贝印好后,根据分配比率分发给各个省。



李梦学回忆说:“我记得那批片子里有《南征北战》、《烈火中永生》等,看得人热血沸腾。”在描述那个年代人们文化生活的状态时,他用了一个词,“饿狠了!”在复审过程中,李梦学印象最深、感觉最欣慰的,是影片的公演改变了一批艺术家的命运。“有的片子,复审小组认为没问题,但导演可能受历史问题牵连一直没工作。随着影片的上映,他可能从此恢复了艺术生命。”


由于通过复审就可以重新印拷贝,影片一上映电影厂就能凭借拷贝数量从中国电影总公司拿钱,电影厂几乎以10为单位送审影片,以至于在放映片库里,装着50斤重的片子的大铁桶堆积如山


由于当时忙着大批判,复审组的工作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固定下来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人,陈少舟是其中之一。他后来常感慨:“这段时间把别人需要看一辈子的电影都看完了。”他说,在这段审片的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对影片的限制越来越少,逢年过节,为配合节日推出一批好片子,工作组经常是集中看两个星期的片子,多的时候一天6部,然后上报。上面基本不用再看片子就能通过。

这时看参考片,成了枯燥的审片过程中惟一的娱乐方式。李梦学也说:“在当时,人们以能看到参考片为荣。”陈少舟解释说:“‘文革’后,所有的外国电影都叫参考片。 

”到了晚上,参加审片的领导、专家累了,就会提议,“今晚有空,看看参考片吧”,工作人员就会问清楚,是想看美国片,还是苏联片,要看战争片,还是爱情片。在得到答复后,陈少舟要到位于东郊,有军队层层把守的中国电影公司资料片片库取片子。工作人员要陪着,直到看完再送回片库。

1978年11月,复审小组向中宣部报告,要求一次批准包括《红旗谱》在内的50部影片。隔了半月,又审了20部。到1979年初,复审小组的工作接近尾声。此时,共上映了600多部影片。另外还有一批外国片,如苏联电影《母亲》、《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英国电影《雾都孤儿》、《百万英镑》;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朝鲜片《卖花姑娘》等也陆续通过审查。此时也有30多部电影没有获得批准,如《风从东方来》、《哥俩好》、《柳堡的故事》等。但在几年后,这些影片全部上映了。用一位电影工作者的话来说,“兜兜转转划了一个圈,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200706/0604_335_128970_1.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01: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henry2000888于2013-05-20 00:51发表的 :
资料供应:

文革中六十部大毒草作品一览表

这六十部大毒草依其“反动”性质分为四大类,即“反党、反毛主席,为刘少奇等人树碑立传”、“歌颂错误路线,攻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歪曲阶级斗争,宣扬阶级调和论、人性论、和平主义”、“歪曲和攻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分别是
.......

谢谢您提供的资料。关于电影的部分,最后一段似有误,事实上,整个文革期间,《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一直在上映,且是林彪事件之前的主要精神食粮。《卖花姑娘》应是1972年或1973年上映的,非常轰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01: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0 01:34发表的 :


谢谢您提供的资料。关于电影的部分,最后一段似有误,事实上,整个文革期间,《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一直在上映,且是林彪事件之前的主要精神食粮。《卖花姑娘》应是1972年或1973年上映的,非常轰动。

我是这么理解这段话的,文革期间上映的这些电影也必须在文革后经受审查,防止扩散文革极左势力比如四人帮的余毒或者粉饰美化文革极左这些不得人心的行为,所以就是文革放映的影片也必须重新接受审查,这是双向的也是基本办事原则吧

我们不能说文革放映的就都是没有问题的,估计是按照凡是美化粉饰文革,给四人帮之流极左历史垃圾吹嘘的电影也是必须被严禁的规则来办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08: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很好,不过细谈真得需要很多时间写很多内容,所以先概括如下:
     说“无书可读的蒙昧年代”显然有失偏颇,要说很受限制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不能说那是个“荒凉的时代”,不是神马也没有,只能说那是个不允许百花齐放的时代——有些花根本不让种。
     以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为例,那时出版的主要是以研究《资本论》为主的且是持完全赞同观点的;此外自然都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要说出版一些也是仅供批判参考之用的。   
     现在,除非有明显攻击马克思内容的,什么经济学理论的书都可以出版。写的人多了,出版方式还可以自费,所能看到的也就多了。
     另外,大量经济学方面的书(西方的)都是80年代后写成的,那时就是可以翻译过来也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08: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王志成2010于2013-05-20 08:26发表的 :
     这个题目很好,不过细谈真得需要很多时间写很多内容,所以先概括如下:
     说“无书可读的蒙昧年代”显然有失偏颇,要说很受限制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不能说那是个“荒凉的时代”,不是神马也没有,只能说那是个不允许百花齐放的时代——有些花根本不让种。
     以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为例,那时出版的主要是以研究《资本论》为主的且是持完全赞同观点的;此外自然都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要说出版一些也是仅供批判参考之用的。
   
     现在,除非有明显攻击马克思内容的,什么经济学理论的书都可以出版。写的人多了,出版方式还可以自费,所能看到的也就多了。
.......

补充一点,文革期间也是中苏矛盾高峰期间,原先的俄文资料和相关东西也有部分被批判为苏修反动的东西,也被禁止私存和传播,有人因为原先中苏蜜月期间跟苏联朋友书信来往,被单位同事举报,结果被打成里通外国的苏修特务,也有因为有外文书籍存在家里被揭发的,总之文革期间属于非正常阶段,不是今天这么开放的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09: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楼主我不看别人回帖,希望楼没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09: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喝茶,听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09: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
看来很多回忆那时时候的书,说那时候因为人渴望阅读,所以读的书反而多
很多人甚至还抄书,越是精神贫乏,对书就越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0 17: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提供:

【图书推荐】 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纸上历史:《证照中国 1966-1976》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5692674

有关最高指示,有关红宝书,历史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17: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2,1966-1968年的片段记忆

  文革十年,1966年5月16日至1971年9月13日为前半段,这一段的大事有文革爆发、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破四旧、大串联、全面造反夺权、武斗、七二零事件、清理阶级队伍、刘少奇下台、老三届下乡、九大、林彪事件,所谓十年动乱,主要乱在前半段,尤其是前两年七个半月。

  那两年我还小,记得清楚的是震天动地的高音喇叭,喇叭里的革命歌曲,带高帽子游街的走资派,家里被抄时的恐惧。关于阅读的记忆都是零星的、模糊的片段,以下所述不一定准确。

  1966年5月16日之后,整个出版业陷于停顿,到1968年底为止,没有出版过像样的书籍。正规的杂志也大部分消失,只有党报系统维持运转,各地各级党报作为最有影响的舆论平台,反复受到各方力量的冲击争夺,出刊并不正常。

  大宗的正规出版物以毛主席著作为主,毛主席语录,四卷本选集,毛主席诗词,歌颂毛主席的歌曲集等等,这方面的回忆文章很多,民间收藏的实物也很多,这里不再多说。

  虽说出版行业整体歇业,印刷业、造纸业却高速运转,印刷业务供不应求,铅字印刷跟不上,原始的油墨印刷即浮出水面。那两年恐怕是用纸量的高峰,人们的阅读量自然也不低。纸用在哪里了呢?大家都读些什么呢?1967年夏天,我跟家人在北京住了两个多月,所见所闻可见一斑。

  大字报。大字报是文革时期的奇观,一般集中在学校单位人流量大的中心地带,贴在宣传栏公告栏上,或者商业闹市区的建筑物或围墙上。大字报通常贴了一层又一层,围观者也是一圈又一圈,密密麻麻。大字报的内容五花八门,以批判当权派和对立派别为主,据说最吸引人的是揭人隐私,八卦绯闻之类。书写大字报的各式字体,庄严凝重有之,龙飞凤舞有之,充分体现了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记得有一次看大字报时目击两个不同派别的青年当众唇枪舌剑,抑扬顿挫,滔滔不绝,围观者鼓掌叫好。激辩者的神态、语气、肢体动作、表情、逻辑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给年幼的我留下极深印象,此后再没见过如此人物,当下诸热门名嘴,只有司马公的神采堪比一二。

  传单。传单曾是具有光荣传统的宣传载体,本已绝迹,文革时期重出江湖,大行其道。传单尺寸多为32开,也有16开的。作为微型的印刷体大字报,传单通常为某组织的最新动向、声明、领导讲话、批判稿、内幕之类,一般是到人多的地方分发。文革早期曾有高处抛撒传单,路人疯抢的景象。如今的闹市区常见分发小广告的,其实就是传单,只是路人不再像文革时那样有兴趣。

  报纸。那两年报纸业非常之繁荣,北京街头常见有人拉来一摞摞的报纸,摆地摊出售,两三分钱一份,也有少量分发的。当时北京各个派别组织都有自己的报纸,也有外地组织进京卖报纸,以小报为主,也有大报,内容与大字报、传单差不多,只是多了长篇文章、文艺作品、漫画之类。我见过一些组织办的对开大报,用纸与新闻纸不同,很白很亮很硬,类似于道林纸,非常漂亮。那时办报很容易,几个人凑起来就可办一份报纸。比如四中几个中学生创办的《中学文革报》,影响很大,后来摊上大事。另据大哥回忆,当年有一份老红卫兵办的《莱茵报》,刊载文章多为总结红卫兵运动失败的教训,颇具深度。

  资料集。资料集为各组织印发的非正规出版物,大部分为16开,装订粗糙,有铅印的,也有油印的。内容多为专题性的,针对某当权派的揭发批判,或者是某领导的系列讲话。有一份江青的讲话集一直没舍得丢,其中有一篇讲话点评了文革前的几十部电影,内容很有意思,我经常翻阅这份讲话,当作了解文革前电影的窗口,过过干瘾。文革后老电影解禁,这份讲话派上了用场。

  1967年夏天,夺权武斗如火如荼,老红卫兵沉寂下来,老三届中学生弥漫着逍遥的气氛,相当一部分人重回读书生活,形成一个个松散的地下读书群落。家里有藏书的自然不成问题,家里没书或书少的怎么办?管理不严的学校图书馆成为大家的猎物,从小偷小摸发展到拎着麻袋大规模洗劫,到了1968年底,老三届被逐出城市,这些战利品跟着他们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的油灯下,陪伴他们度过艰辛的岁月,构筑了这一代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当年的中学生洗劫图书馆,是我大哥亲历,也见于许多前辈的回忆文字。如今已是花甲之年行将退休的老三届前辈们,想起这些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0 17:26发表的 :
    2,1966-1968年的片段记忆

  文革十年,1966年5月16日至1971年9月13日为前半段,这一段的大事有文革爆发、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破四旧、大串联、全面造反夺权、武斗、七二零事件、清理阶级队伍、刘少奇下台、老三届下乡、九大、林彪事件,所谓十年动乱,主要乱在前半段,尤其是前两年七个半月。

  那两年我还小,记得清楚的是震天动地的高音喇叭,喇叭里的革命歌曲,带高帽子游街的走资派,家里被抄时的恐惧。关于阅读的记忆都是零星的、模糊的片段,以下所述不一定准确。
.......


这个时间有这么几个相关读物:

第一大字报
第二最高指示
第三红宝书
第四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王荣芬上书毛主席事件以及后续影响对外语类读物的整肃
第五参考消息的扩大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10: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0 17:26发表的 :
    2,1966-1968年的片段记忆

  文革十年,1966年5月16日至1971年9月13日为前半段,这一段的大事有文革爆发、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破四旧、大串联、全面造反夺权、武斗、七二零事件、清理阶级队伍、刘少奇下台、老三届下乡、九大、林彪事件,所谓十年动乱,主要乱在前半段,尤其是前两年七个半月。

  那两年我还小,记得清楚的是震天动地的高音喇叭,喇叭里的革命歌曲,带高帽子游街的走资派,家里被抄时的恐惧。关于阅读的记忆都是零星的、模糊的片段,以下所述不一定准确。
.......


文革初期还有这么几个跟印刷有关的

文革期间因为供应紧张,各种城市户口供应票据都不少,粮票,肉票,布票等等:


资料:

《文革岁月》180枚精品文革票证珍藏册!
本册收集了文革粮票、布票、肉票、饭票、化肥票、煤票、汽车票、洗澡票、馒头票、土酒票、语录商标票、购买券、酒糟票共180枚,其中《云南壹钱》棉线票是全国最小单位的票证,实为罕见珍品,本册收藏了4枚。

北京这边还有豆腐票,凤凰网的锵锵三人行里面查女士就聊起排队领豆腐的事情,去年的视频资料有一期专门谈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1 1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段岁月,愚弟虽经历几年,却懵懂无知。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却是个大好时节,目前各大论坛上都公认这一时期的书籍很经典,却是不争的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0: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中整理的古籍还是很不少的,像“二十四史”等,当然里面也掺杂了不少主流的意识形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0: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ericyoung82于2013-05-22 10:08发表的 :
文革中整理的古籍还是很不少的,像“二十四史”等,当然里面也掺杂了不少主流的意识形态。

文革初期,几个文化名人表现让大家看到运动的悲惨:

北京当时比较大的事件是:

老舍自杀之谜:他为何投水前读了一整天《毛主席诗词》?

周总理跺着脚说:“把老舍先生弄到这步田地,叫我怎么向国际社会交待啊!”

http://book.ifeng.com/psl/sztx/200911/1119_3949_1443507.shtml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文革加入“梁效”写作班子成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0: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斑竹把此贴非楼主的帖子先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0: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johnaloft于2013-05-21 12:30发表的 :
这一段岁月,愚弟虽经历几年,却懵懂无知。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却是个大好时节,目前各大论坛上都公认这一时期的书籍很经典,却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经典的还有几个文革著名的笔杆子写作班子:

如梁效、石一歌、洪广思、唐晓文

我所知的梁效里面的有王力,石一歌里面就是今天著名的余秋雨,呵呵

这些笔杆子当年的雄文也是文革阅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看到楼主的有关文革笔杆子的介绍,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1: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主一个建议,文革阅读的情况需要分类:

第一按照等级来说,干部待遇的 工人待遇的 大学生待遇的 普通农民待遇的 黑五类待遇的 这是几个完全不同情况

第二按照年龄来说,成人要早请示晚汇报,开批判会,斗私批修,还有跳忠字舞,那么阅读的一般有什么,学生这边因为停课闹革命还有就是后来的上山下乡,这块阅读有什么,肯定也是比较多情况出现的

第三按照阶级斗争的对象来说,老右派,现行反革命,黑五类,逍遥派,造反派,老干部,红卫兵,这些群体的阅读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希望看到楼主的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6 10:17 , Processed in 0.32373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