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数帆老人

[【原创】] 荒凉的时代 —— 回顾1966-1979年的阅读生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henry2000888于2013-05-22 11:03发表的 :
给楼主一个建议,文革阅读的情况需要分类:

第一按照等级来说,干部待遇的 工人待遇的 大学生待遇的 普通农民待遇的 黑五类待遇的 这是几个完全不同情况

第二按照年龄来说,成人要早请示晚汇报,开批判会,斗私批修,还有跳忠字舞,那么阅读的一般有什么,学生这边因为停课闹革命还有就是后来的上山下乡,这块阅读有什么,肯定也是比较多情况出现的
.......

计划专门一节讲这个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2 11:41发表的 :


计划专门一节讲这个话题。

突然想起来一个特殊群体,就是文革中毕业拿文凭的这批悲催的工农兵大学生还有一部分就是文革前入学文革中拿文凭的这批可怜的大学生,他们当年拿到的文凭学位在后来多数是不被承认或者降格使用的!

他们的苦难的阅读生活,其实也有很多故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3: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3,1969-1971年的“李白与杜甫”

    文革高潮过后,毛主席党中央三下五除二收拾残局,1968年底,各地革委会成立,老三届下乡,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大字报、传单、民间小报之类渐渐退隐,轰轰烈烈的红卫兵造反运动终于沉寂下来。

    从喧嚣到寂静,让人很不适应。十七年是回不去了,以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下面不知上面忙些什么,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着,整个社会如死水一潭,特别是文化生活,从未有过如此荒凉的年头:电影只有两部列宁、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戏剧只有样板戏,音乐还是那些文革红歌,报纸也是乏味的老一套,至于书籍,政治书籍、课本之外,文艺方面的书大多与样板戏有关,1969、1970年没出过像样的书,1971年有阅读价值的书不超过十本。

    1969年底,我们全家下放农村,虽说距离市区只有二十几里,距离铁路只有八里,但住的是茅草屋,睡的是火炕,吃的是玉米面饼子高粱米饭,城市户口变成了农村户口,成了真正的乡人。被逐出城市的好处是空气新鲜,有自留地可以种菜,人际关系简单,不再看人白眼后心情舒畅。那时二哥的中学在铁路边的镇上,时不时坐火车进城打打牙祭、逛逛书店。

    二哥的兴趣偏重于历史、地理和国际政治,买回来很多小册子,巴黎公社、国际知识、国际时事之类,有一本较厚的书《杭州山水的由来》,属于极为少见的重版书,文字风格与当时的气氛不怎么搭配,我们全家都看得很入迷。成套的书只有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文革前的少儿版《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两个哥哥的至爱,对这套新版,他们表示可以随便看看,聊胜于无。

    文艺方面只有一本有营养的书,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10月第一版,我一直珍藏这本书,四十余年来读过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和发现。

    这是一部真正的奇书,奇在用时尚的阶级观点解读李杜的生平和作品,并做出天壤之别的评价。该书的基调为扬李贬杜,向来李杜并称,扬李贬杜或扬杜贬李都属正常,但像郭老这样离谱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半部考证李白的出生地、家世和生平活动无甚出奇,精彩在后面杜甫的部分,看看标题就知道了:杜甫的阶级意识、杜甫的门阀观念、杜甫的功名欲望、杜甫的地主生活、杜甫的宗教信仰、杜甫嗜酒终身……

    郭老不惜笔墨,把杜甫若干著名的作品如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一翻译为白话文,每首诗都想尽办法挑出毛病,套上阶级性的帽子,用词之滑稽、幽默、别有深意,当时不觉得,多年之后才慢慢悟出来。那个时候家里有竖排繁体的李白杜甫诗集,母亲觉得先读简体字比较好,《李白与杜甫》正好做了教材。遗憾的是,此后很长时间,在我心目中杜甫其人和杜诗都是负面印象,至少李白总是高过杜甫。

    现在回想起来,这部《李白与杜甫》在那个文化荒芜的年头横空出世,似乎并非偶然。如果把李白当作理想主义,杜甫当作现实主义,事实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对决,理想主义完胜,至少是惨胜。郭老本人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他内心当真贬杜?我认为认真就错了,郭老早已看破红尘,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戏剧,在巨大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一场后代观众才看得懂的行为艺术。不信重读这部书,细心的话,可以在字里行间听到郭老运笔如飞时的偷笑声,让人不得不佩服郭老洞察世事的睿智与机敏。

    1971年发生好多大事,我国重返联合国、基辛格秘密访华、保钓、三岛由纪夫事件等等。其中,三岛由纪夫事件居然惊动了赋闲的我国出版界,人民文学出版社匆匆推出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忧国》,这本书的特殊在于,本属于少见的内部编号发行,并已注明应严格控制借阅范围,却可能没有标注“内部发行”字样,后来被列入公开出版的书籍,这就造成一个意外的出版事件,1966年5月16日之后五年七个半月,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只此一本,再无其他。由于印数极少,很少有人见过或者听说过这本书,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1971年出版过不少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书籍,其中各地出了好几本批判三部军国主义电影(《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啊,海军》)的文章合集,可见那两年已经在内部放映过这几部影片,并影响了空军那几个少壮派军官。

    1971年9月13日凌晨,在人们进入梦乡之际,历史悄悄地转了个方向。回想之前几年什么都没有的文化生活,好比科幻电影中外星人过境后的荒漠,让人倍感苦闷、压抑。现代人离开互联网、离开手机,几天都受不了,如果穿越到那个年代,谁能忍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9: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2 13:23发表的 :
     3,1969-1971年的“李白与杜甫”

    文革高潮过后,毛主席党中央三下五除二收拾残局,1968年底,各地革委会成立,老三届下乡,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大字报、传单、民间小报之类渐渐退隐,轰轰烈烈的红卫兵造反运动终于沉寂下来。

    从喧嚣到寂静,让人很不适应。十七年是回不去了,以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下面不知上面忙些什么,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着,整个社会如死水一潭,特别是文化生活,从未有过如此荒凉的年头:电影只有两部列宁、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戏剧只有样板戏,音乐还是那些文革红歌,报纸也是乏味的老一套,至于书籍,政治书籍、课本之外,文艺方面的书大多与样板戏有关,1969、1970年没出过像样的书,1971年有阅读价值的书不超过十本。
.......


北京这边还有一个特殊的风景,就是当年中苏关系破裂后到文革尼克松访华之前期间,我们外交上面为了打破美国苏联的双重封锁,改变外交孤立的现实状况,对外援助很多,同时也邀请外宾访华,北京这边迎接外宾任务最重,往往都是动员学生和工人长街欢迎或者长街相送,这个宣传我们伟大外交成就的文宣材料也是当年阅读的一景

最典型就是当年迎接西哈努克亲王的动员规模,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21: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henry2000888于2013-05-22 19:05发表的 :



北京这边还有一个特殊的风景,就是当年中苏关系破裂后到文革尼克松访华之前期间,我们外交上面为了打破美国苏联的双重封锁,改变外交孤立的现实状况,对外援助很多,同时也邀请外宾访华,北京这边迎接外宾任务最重,往往都是动员学生和工人长街欢迎或者长街相送,这个宣传我们伟大外交成就的文宣材料也是当年阅读的一景

.......

努克也去我们那里了,两次目击,印象很深的还有陪同的宾努亲王,颈部不大灵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22: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4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2 21:06发表的 :


努克也去我们那里了,两次目击,印象很深的还有陪同的宾努亲王,颈部不大灵活。

当年的几个大事:

原子弹氢弹火箭卫星成功,一般都要庆祝,这宣传品和开群众大会传达,也应该算阅读生活的一部分

学生当时还有义务劳动任务,北京这边是几个献礼工程和十三陵水库的义务劳动,这样劳动往往也是评标兵做文宣,开会向毛主席汇报,阅读最新的最高指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2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4,1972-1973年的回潮气象,鲁迅与浩然

  历史走向的改变往往是突发的小概率事件,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一念之差,时间只需几小时,或者一瞬间。

  1971年9月13日之后一个多月,中央迅速决定向阶级敌人之外的全国人民如实传达林彪事件,此举堪称史无前例。“寒林落叶岁云秋,一世英雄寂寞收”,全国人民在错愕中接受了现实。我是见过并仔细读过文件的,犹记得初读工程纪要时的震惊。

  进入1972年,在中央部署新的政治运动之前,整个国家出现了短暂的复苏气象,史称“回潮”。各行各业都有变化,文化领域的变化更为显著,尤其是出版业,此后几年结束了物质层面的无书可读,出现热闹的繁荣景象。对我们家而言,1972年4月应召返回原单位,从乡下人变回城里人,好处是买书比以前方便多了,重要的书基本没错过。

  回顾九一三事件之后出版界的复苏,有两个标志性的人物:鲁迅和浩然。

  不知大规模出版鲁迅作品的决策是否和九一三事件有关,事实是九一三事件之前之后对鲁迅作品的态度很不一样。1972年,试探性地出版了《鲁迅杂文选》、《鲁迅小说选》、《鲁迅诗歌散文选》,1973年可称为鲁迅年,鲁迅作品铺天盖地而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把主要的集子都出了一遍,清一色的白色封面,左上方有鲁迅侧面雕像,古朴大方。缺点是无注释,很多典故和外文词汇不明所以。

  当时书价便宜,父母亲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工资较高,支持我们买书从不手软,这一套鲁迅作品,除了《汉文学史纲要》、《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三本之外,其他都收入囊中。我和大哥读得分外起劲,我喜欢《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和《野草》,大哥则激赏《两地书》精神交流的境界,称羡不已。

  1973年底,又出了一套精装繁体竖排的《鲁迅全集》,以鲁迅去世后不久出的二十卷本全集为底本重印,前十卷为鲁迅本人的作品,后十卷为鲁迅的译文。母亲从图书馆借了几册译文回家给我们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四卷儿童文学,收入《小约翰》、《小彼得》、《表》和《俄罗斯童话》,其中的《表》尤为精彩。

  此后的几年,鲁迅的各种作品集出了不少,鲁迅的传记、研究文集也出了不少,最著名的作者当然是上海市委下属的写作组,所谓“石一歌”。

  在世作家中,浩然的风头最为强劲, 1972年,隆重推出《金光大道》第一部,反响强烈。1972-1973年,《艳阳天》三卷再版重印完毕,加上1974年推出《金光大道》第二部,收复西沙后匆匆写就的散文诗小说《西沙儿女正气篇》、《西沙儿女奇志篇》,再加上《艳阳天》、《金光大道》分别改编为电影,浩然的影响力在当年无人可及。

  《金光大道》重复了《艳阳天》的主题,两部作品都遵循肖洛霍夫在《被开垦的处女地》中发展出的故事模式:一个高大全的先进人物,深入落后的乡村,率领农民革除小农意识,经过严酷的阶级斗争,击退了阶级敌人的破坏,在领袖的号召和组织的支持下走上集体化(或土改)的康庄大道。这套故事模式有一批中国的衍生品,如《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山乡巨变》、《创业史》等,《艳阳天》、《金光大道》也未能免俗。

  《金光大道》有一个长长的引子,讲述主人公高大泉(总觉得这个名字有反讽的意思)解放前从少年到青年的经历,既有声有色,又要言不烦,如单独成篇可算一篇杰作,可惜正文开始后越来越水,已经有了一点三突出的意味,文字也远不如早期的《艳阳天》那样生动、自然。

  凭心而论,浩然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对农民生活的观察与体悟,再现农民生活的叙事能力,都不低于解放后那批作家的水平线,就算很出色,如果大道只为他一人闪耀着金光,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3 18: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6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2 23:43发表的 :
    4,1972-1973年的回潮气象,鲁迅与浩然

  历史走向的改变往往是突发的小概率事件,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一念之差,时间只需几小时,或者一瞬间。

  1971年9月13日之后一个多月,中央迅速决定向阶级敌人之外的全国人民如实传达林彪事件,此举堪称史无前例。“寒林落叶岁云秋,一世英雄寂寞收”,全国人民在错愕中接受了现实。我是见过并仔细读过文件的,犹记得初读工程纪要时的震惊。
.......

此间还有一个大事件就是1969中苏珍宝岛事件的爆发,接着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备战动员,这段时间内应该有大量的批判苏修的读物上市,不知您这边现在还有留存的书籍吗?
还有就是当年越南战争也是进入一个小高潮,中国这边也有不少有关的书籍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2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楼henry2000888于2013-05-23 18:50发表的 :


此间还有一个大事件就是1969中苏珍宝岛事件的爆发,接着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备战动员,这段时间内应该有大量的批判苏修的读物上市,不知您这边现在还有留存的书籍吗?
还有就是当年越南战争也是进入一个小高潮,中国这边也有不少有关的书籍作品


这一节本来有一段提到珍宝岛,备战备荒,一打三反,斗私批修,一号命令之类,写完后觉得这段和全文不搭调,删掉了。

越南战争的高潮实际是在1965年,代表作是《南方来信》。文革高潮的后期,即1867~1969年,不少失意的老红卫兵越境去越南参加世界革命,应该是受到这些读物的影响。70年代,越南打打谈谈,好像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3 23: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3 21:39发表的 :



这一节本来有一段提到珍宝岛,备战备荒,一打三反,斗私批修,一号命令之类,写完后觉得这段和全文不搭调,删掉了。

.......

还是有点不同意见,这里您忽略了当年制造援外物资的工厂和相关机构,这边一直有大量的文宣,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类:

第一毛主席最高指示
第二全球反美形势和东南亚战场喜报
第三抓革命促生产,生产标兵文宣动员材料

供应援助物资高潮貌似在文革期间,也有部分原因是中苏关系破裂珍宝岛战斗和大抓苏联潜伏间谍后为了提振士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1: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5,1972-1976年出版的文学书籍

  1972年一开春,与往年相比,确实显得春意盎然,尤其是传媒界和文艺界,变化尤其明显。广播里出现优美的抒情味儿的歌曲,报纸上的文艺副刊出现优美的抒情味儿的诗歌、散文,各地的省级文艺刊物纷纷复出,蛰伏了几年的老作家、跃跃欲试的新文青都趁着这股春风,或复出或出道。

  先说一本标志性的诗集。1972年9月,贺敬之的《放歌集》再版发行,不知别人怎么样,这本诗集至少征服了我们兄弟,《西去列车的窗口》、《桂林山水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这些作品里的佳句,至今记忆犹新。

  贺敬之的诗富有韵律感,朗朗上口,特别适合朗诵。我记得大哥曾让我用充满激情的普通话朗诵《西去列车的窗口》:“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等我读完,大哥一个字一个词地给我讲解 “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的意境之美,这个印象实在太深,以致几十年来,每次搭乘夜班火车,看到窗外城市的灯火闪过,总会想起这个句子。

  1972年2月,数年未见的新长篇小说集中推出,包括《红南作战史》、《牛田洋》、《激战无名川》,后来又出了《金光大道》(第一部)、《江畔朝阳》、《桐柏英雄》、《闪闪的红星》等,另外,一批文革前的长篇小说也再版发行,包括《艳阳天》(第一部)、《沸腾的群山》、《连心锁》、《渔岛怒潮》、《海岛女民兵》、《高玉宝》。新出的诗集有李学鳌的《放歌长城岭》、李瑛的《枣林村集》、孙友田的《煤海放歌》等,再版的诗集除《放歌集》外,还有张永枚的《螺号》。那几年我很喜欢李瑛的诗,1976年之后注意力转移,没有再关注这位很有功力的诗人,不知他后来还有什么作品。

  单看那一年出的长篇小说,我认为再版的几本要好得多,故事性强,叙述流畅不罗嗦,人物对话也像是那么回事。新出的几本都有点缩手缩脚,经过文革的洗礼之后,不敢用力,尤其是《虹南作战史》,看名字像是战争题材,其实是上海郊区农村合作化的故事,署名为集体创作,整篇不知所云。只有《桐柏英雄》稍好,有文革前小说的余韵,1978 年改编成电影《小花》,轰动一时。

  此后几年,每一年都有若干长篇小说出版,数量而言已不亚于文革前的繁荣景象。我记得读过的有《征途》、《剑河浪》、《分界线》、《雁鸣湖畔》、《春潮急》、《咆哮的松花江》、《彝族之鹰》、《较量》、《前夕》、《万山红遍》、《大刀记》、《千重浪》、《剑》,还有些记不得名字。这些作品中印象较深的是《征途》和《前夕》,《征途》以知青模范金训华为原型,讲述上海知青去黑龙江插队的故事,这本书应该是第一部长篇知青小说,作者把东北地区的风情以及东北方言写得很传神,有一点苏联小说《勇敢》的味道。《前夕》是说文革前夕高中生活的,至今还记得其中一个方面学生背诵苏轼《前赤壁赋》的场景,作者才华横溢,文字干净利落,语感很出色。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出版了这么多小说,怎么说无书可读呢?一句话,这些书没意思,很没意思。所有文革时期创作的小说,和那个时期的电影、戏剧一样,都遵循三突出原则,所谓突出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场面描写之类都很乏味,所有的作品都要写阶级斗争,都有阶级敌人,没有阶级敌人也要造一个出来,比如《征途》,有个阶级敌人叫张山,好像是伪满汉奸出身,搞破坏不成投奔苏联未遂,整个故事完全不合逻辑。另一个特色是所有的作品都有男女,无爱情,更别提爱情的进一步。现实题材的作品距离现实非常遥远,打个比方,那些年城里人的日常生活是票的世界,粮票、布票、肉票、鱼票,买什么都要票,买个豆腐居然也要豆腐票,这些不可思议的事在小说中基本上是看不见的,小说描写的是另一个世界,张口闭口都是语录、宏大词汇、报刊书面语,这样的小说怎么可能有意思?当时也就是渴极了,才拿这些书解解渴。

  那些年各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文艺刊物,除上海外,一般都叫做《某某文艺》,最有名的是上海的《朝霞》。在这些刊物发表作品的年轻作者,好多位后来在新时期转身成了大家,成就斐然,不知他们如今看到年轻时的少作,做何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4 11:57发表的 :
    5,1972-1976年出版的文学书籍

  1972年一开春,与往年相比,确实显得春意盎然,尤其是传媒界和文艺界,变化尤其明显。广播里出现优美的抒情味儿的歌曲,报纸上的文艺副刊出现优美的抒情味儿的诗歌、散文,各地的省级文艺刊物纷纷复出,蛰伏了几年的老作家、跃跃欲试的新文青都趁着这股春风,或复出或出道。

  先说一本标志性的诗集。1972年9月,贺敬之的《放歌集》再版发行,不知别人怎么样,这本诗集至少征服了我们兄弟,《西去列车的窗口》、《桂林山水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这些作品里的佳句,至今记忆犹新。
.......

1971年因为林彪事件,全国掀起一个焚书的小高潮,很多带有林副主席题词的红宝书,林副主席语录的文宣甚至带有林彪题词的笔记本都被高度政治觉悟的百姓给烧掉了,生怕这些有林副主席的东西给自家带来灾难,还有更有趣的有的人名字里面带有林字,也有忙不迭的更换名字的,害怕跟林副主席沾边。

林彪的死亡标志着文革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连运动的二号人物都成了现行反革命,这样的运动已经搞到了人人自危地步,呵呵


最搞笑的就是带有林彪题词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文字的东西仿佛一夜之间成了不可触碰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13: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1楼henry2000888于2013-05-24 12:39发表的 :


1971年因为林彪事件,全国掀起一个焚书的小高潮,很多带有林副主席题词的红宝书,林副主席语录的文宣甚至带有林彪题词的笔记本都被高度政治觉悟的百姓给烧掉了,生怕这些有林副主席的东西给自家带来灾难,还有更有趣的有的人名字里面带有林字,也有忙不迭的更换名字的,害怕跟林副主席沾边。

林彪的死亡标志着文革彻底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连运动的二号人物都成了现行反革命,这样的运动已经搞到了人人自危地步,呵呵
.......

改“林”字不多见吧?我倒是见过改“彪”字的,一般改为“飚”“飙”之类。那些大名叫“卫彪”“学彪”“向彪”的。估计都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8: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4 13:20发表的 :


改“林”字不多见吧?我倒是见过改“彪”字的,一般改为“飚”“飙”之类。那些大名叫“卫彪”“学彪”“向彪”的。估计都改了。

有这样的案例,此位的名字里面也是有拱卫学习或者仰慕“林”的意思,结果当年被迫改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4 18: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4 13:20发表的 :


改“林”字不多见吧?我倒是见过改“彪”字的,一般改为“飚”“飙”之类。那些大名叫“卫彪”“学彪”“向彪”的。估计都改了。

不知您家里存有当年文革期间的杂志没有,比如当年的科学实验杂志,这样的专业科普杂志也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0: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6,1972-1976年出版的少儿书籍

    如单论阅读,我的少儿时代与我两个哥哥完全不同。他们两个的少儿时代是在文革前度过的,父母亲为他们搜罗了一套一套的少儿书籍,小人书、文学、史地、科普,应有尽有,他们接受了完整的课外教育,过完幸福的童年才迎来文革。我就惨了,文革初起破四旧时,外婆在惊恐之下,把大部分藏书付之一炬,到我识字读书时,这些宝贵的资产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只能认命。

   九一三之后,出版业回潮,带动了少儿图书的兴旺,以后几年陆续出版了数量众多的少儿书籍,门类齐全,只是品质比文革前的少儿书籍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这一点只要拿家里幸存的《科学家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儿童文学》杂志比一比即一目了然。

   出得最多的当然是小人书(连环画),当年的小人书分两类,一类是截取电影画面配上文字的电影小人书,一类是纯绘画的小人书。绘画类也有改编自电影的,我记得有一本改编自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的小人书,画得非常出色。

   那几年的小人书,大部分与成人书一样乏味,极品小人书不多,印象中只有几本,首先是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套书是我的至爱,画家的功力实在太强大,每幅画都是极品。我看了无数遍,每个画面、每个人物都难以忘记。其次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下两册,画面比高尔基那套稍显单薄,整体水准也算不错。

   少儿小说的数量比小人书少多了,只有几本书值得一提。

   《高玉宝》。1972年再版的文革前长篇小说,《沸腾的群山》、《连心锁》之类,都不算出名,只有《高玉宝》有一点十七年名著的意思,从文字上看,这本书的特色在于质朴,可贵又可怕的质朴无华。《高玉宝》的再版让半夜鸡叫的故事再度流行,周扒皮成为地主的代名词。我记得当年看过半夜鸡叫的连环画,也看过动画片,不知是不是记错了。

   《闪闪的红星》。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极度经典让人忘记了原著小说的存在。事实上,《闪闪的红星》是70年代第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少儿小说,故事有趣,文字并不生硬,“一九三四年,我七岁”,第一句就很有味道,我读得津津有味,很多比我小一两年级的同学,人生第一部长篇课外书大概就是这本书潘冬子的故事,把《闪闪的红星》称为我们这一代的启蒙之作,并不为过。

   《向阳院的故事》。《向阳院的故事》讲述安徽亳州一位叫石头爷爷的老人指挥一群小孩干这干那抓坏人的故事,很多年后,当年的小读者忘记了其它少儿书,但肯定会记得《向阳院的故事》与《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出名是因为拍了一部经典电影,《向阳院的故事》则是因为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古怪的创办向阳院运动。后来等了很久,《向阳院的故事》终于拍成电影,长影的老演员浦克主演。电影拍得平平,其实小说写得也平平,最后部分有一个石头爷爷的冗长讲话,批判稿似的,倒尽胃口。

   《幼苗集》。《幼苗集》是浩然的少儿题材短篇小说集,每一篇都写得不落俗套,文字清新简洁,可做范文学习。我觉得这些小品文章比他那些长篇巨著要好看得多,也比《西沙儿女》之类堆砌的散文诗要好看的多。

   那几年,篇幅稍长的少儿小说还有《红雨》、《新来的小石柱》、《战地红缨》、《海螺渡》、《林中响箭》,只记得《红雨》是关于小赤脚医生的,《新来的小石柱》是关于农村来的小体操运动员的,其他几部只记得名字,记不得内容,还有不少书,干脆连名字也记不得了。

  1978年之前,少年儿童书籍的选题跟着政治运动一起运动,批林批孔运动,出了很多批孔子批儒家的书。后来批水浒,在120回、100回、72回三个版本之后,又出了一种儿童版的《水浒》,堪称具有创新性的一代奇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03: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5 00:24发表的 :
  6,1972-1976年出版的少儿书籍

    如单论阅读,我的少儿时代与我两个哥哥完全不同。他们两个的少儿时代是在文革前度过的,父母亲为他们搜罗了一套一套的少儿书籍,小人书、文学、史地、科普,应有尽有,他们接受了完整的课外教育,过完幸福的童年才迎来文革。我就惨了,文革初起破四旧时,外婆在惊恐之下,把大部分藏书付之一炬,到我识字读书时,这些宝贵的资产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只能认命。

   九一三之后,出版业回潮,带动了少儿图书的兴旺,以后几年陆续出版了数量众多的少儿书籍,门类齐全,只是品质比文革前的少儿书籍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这一点只要拿家里幸存的《科学家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儿童文学》杂志比一比即一目了然。
.......


当时国内还是有所谓进口图书的出版颁行的,看过一本1969年12月出版的香港三联的书籍:
【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小儿书倒是您说的非常乏味和无聊:

收藏有1973年出版的两本小儿书:

神奇的烟雾 题材是越南南方抗美游击战 1973年7月份印刷 印数150万册 价格六分钱
电话水线 题材是反特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3年五月份印刷 印数60万册 价格七分钱

当时工人平均工资大约20多元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07: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数帆老人于2013-05-25 00:24发表的 :
  6,1972-1976年出版的少儿书籍

    如单论阅读,我的少儿时代与我两个哥哥完全不同。他们两个的少儿时代是在文革前度过的,父母亲为他们搜罗了一套一套的少儿书籍,小人书、文学、史地、科普,应有尽有,他们接受了完整的课外教育,过完幸福的童年才迎来文革。我就惨了,文革初起破四旧时,外婆在惊恐之下,把大部分藏书付之一炬,到我识字读书时,这些宝贵的资产已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只能认命。

   九一三之后,出版业回潮,带动了少儿图书的兴旺,以后几年陆续出版了数量众多的少儿书籍,门类齐全,只是品质比文革前的少儿书籍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这一点只要拿家里幸存的《科学家谈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以及《儿童文学》杂志比一比即一目了然。
.......



西单外文书店原先有个翻版书的专门一层,门口贴着就是外宾禁止入内,里面基本都是国内出的翻版书和影印书,当时没有知识产权概念,出此类书籍倒是很普遍的。
不过现在倒是普及知识产权概念,这些书籍早都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08: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写繁体字是革命的艺术,你写繁体字就是反革命的祸水

@作家岳南:“文革”,原清华国学院主任、时任西南师院教授吴宓被关牛棚,大量文稿被查抄,造反派以吴书写全是繁体字为由批斗,吴不服,抗辩曰:“毛主席诗词也有繁体字,难道他也反党反社会主义?”造反派头目断喝:“毛主席写繁体字是革命的艺术,你写繁体字就是反革命的祸水。”言毕,一脚把吴教授踢昏于台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3: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7,1972-1976年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籍

  《伏尔加河上的灯火》前言里那句“无书可读的蒙昧年代”,引起不少网友非议。事实上,那句话是我回顾70年代阅读苏联小说的情景时,对1966-1976年外国文学出版状况的吐槽。如今观点不变,那就是个无书可读的蒙昧时代,没什么可辩解的。

  所谓外国文学出版状况,是指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即普通老百姓在新华书店买得到的书,以下罗列了1966年5月16日至1976年10月6日所有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或可一目了然:

    1966  0
    1967  0
    1968  0
    1969  0
    1970  0
    1971  1 《忧国》(三岛由纪夫短篇小说,疑为内部书籍)
    1972  4 《越南南方短篇小说集》、《老挝短篇小说集》、《柬埔寨通讯集》、《一月九日》
    1973  8 《越南短篇小说集》、《蟹工船》、《在外地主》、《沼尾村》(以上三种为小林多喜二作品)、《鲍狄埃诗选》、《阿尔巴尼亚短篇小说集》、《母亲》(高尔基)、《铁流》(绥拉菲莫维奇)
    1974  1 《阿果里诗选》(阿尔巴尼亚诗人)
    1975  7 《朝鲜短篇小说集》、《生活的道路》(老挝中篇小说,多伦万著)、《莫桑比克战斗诗集》、《巴勒斯坦战斗诗集》、《青年近卫军》(法捷耶夫)、《人间》(高尔基)、《火焰》(阿尔巴尼亚长篇小说,斯巴塞著)
  1976  3 《朝鲜诗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青铜的种族》(玻利维亚长篇小说,阿格达斯著)

    从上表可见,如果不算疑为内部书籍的《忧国》,1966年5月16日至1971年底,五年六个半月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籍数字为零,零!整整五年多,一本都没有!这种无书可读的惨况,当下的人们能想象吗?

    1972-1976年,公开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一共23种,不如现今一家出版社一个月的数字,其中12种来自朝、越、老、柬、阿尔巴尼亚、莫桑比克、巴勒斯坦这些友好国家和地区,10种为外国无产阶级经典作家的作品,只有一种来自非友好国家非无产阶级经典作家,即玻利维亚作家阿格达斯的长篇小说《青铜的种族》。

    在那个年代,出版友好国家和地区(多半是正和美帝战斗的地方)的文学作品,多半是出于政治考虑,政治性远大于文学性,这些作品有没有可读性,有没有文学价值,并不在考虑之内。就算当年有人热衷读这些书,也是没办法的事,有书读总比没书读要好,读过也就忘了。不信的话可以搜一下,除了旧书商,有几个怀念这些书的?再看看7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版的外国文艺丛书、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网格本)、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版画本),怀念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比较而言,另外11种书给当年读者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 22:28 , Processed in 0.26756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