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golden21c

[【问道台】] 农业跨国公司及其科研体制对我国农业教育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5 16: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水稻带来巨大风险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 ... agriculture/ge-rice


转基因水稻是用转基因技术把水稻中本来没有的基因转入到水稻中,使水稻具有新的性状,如抗虫、抗除草剂、抗病害。但转基因水稻技术非常粗糙,转入的基因影响水稻原有基因的表达,可能引起很多难以预期的后果。

可以说,转基因技术把外来的抗除草剂、抗虫特性引入水稻的同时,也把对健康和环境的近忧远患转移到水稻体内。因此,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对转基因水稻都采取了谨慎态度和严格管理。

转基因水稻的巨大风险

转基因水稻会带来诸多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水稻是主粮,其安全性尤为重要,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没有经过长期评估,转基因水稻食用是否安全仍存在很大争议。
在生态环境方面,转基因水稻会通过花粉将基因传播给近亲植物,这会令其它植物也出现转基因水稻(如抗除草剂)的特征,扰乱生态平衡规律。如果抗除草剂的基因传播到杂草,更会出现“超级杂草”,危害粮食生产。害虫长年累月地接触某种毒素,体内自然地会产生抗体,有可能变成不怕杀虫剂的“超级害虫”。

强势的转基因生物可能致使自然界原有的品种绝种,破坏生物多样性。另外,转基因改造过的生物可能会为其它生物如蝴蝶、瓢虫等益虫带来危害。

转基因水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批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而转基因污染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却广泛而深远。2007年《国内消费者与海外市场,转基因水稻面临双重压力》报告显示:中国米制品行业因为转基因水稻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早产”而提前遭遇了海外市场的暗礁。从2006年9月起,中国米制品因为含有转基因水稻成分而频频碰响欧盟及日本市场的警报。

根据欧盟食品与饲料快速警报系统的规则,各成员国对其所通报的产品都将采取撤架、召回或禁止入境的措施,由此给国内大米生产者带来以下影响:

直接经济损失

海外市场的监管部门启动控制措施后,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相关产品的撤架、召回乃至销毁。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正在销售的产品由于上述措施而造成货款无法回收,或者尚未开始销售的产品遭遇客户退货的情况。

长远经济影响
由于转基因问题所特有的不确定性,企业产品出现此类问题后所带来的往往是海外客户的丧失,即失去了海外的销售渠道,继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个营销体系。

额外监控成本
为了应对海外市场对于转基因产品的重重壁垒,国内的企业在应付产品因转基因问题而遭遇的种种问题之余,还要投入额外的成本对产品进行检测、对原料供应商进行鉴别乃至对整条供应链进行监控。

转基因水稻的非法种植
转基因水稻在进行商业化生产之前必须先向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申请安全证明书,接着按照《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通过品种审定,然后才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农业部转基因办至今仍然没有对任何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明书。

2005年,绿色和平揭发国内尚未通过安全测试的转基因大米已经在湖北地区种植了至少两年,且污染了湖北和其它省市的大米。

2007年,绿色和平揭露:转基因水稻被非法冒充为常规杂交水稻在湖南省进行田间试验并已申请品种审定,试图获取商业化种植资格。

绿色和平在湖北与湖南发现的这些转基因污染案例表明,政府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制上仍有漏洞,绿色和平呼吁政府加强转基因生物监管力度,谨慎对待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强制标识转基因食品,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打响保卫粮食主权的战役
绿色和平面对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请他们不要插手中国粮食。要求其实很简单:这些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如果要拿出没有觊觎我国粮食主权的证据来,那就请向公众明晰地公布他们的项目中涉及中国粮食问题的专利细节,以及他们与中国科研机构、科学家和种子公司之间签订的相关协议内容吧。

绿色和平的行动再一次把许多人不愿直面的问题提到了台面上来。在横幅的背后,有绿色和平的再次恳请:中国政府立即冻结所有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审批,全面调查、分析并评估国外转基因专利可能带来的影响。









研究证实转基因玉米影响生育能力
2008年 11月 12日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news/ge-crop

中国 —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历来是国际社会关注并尚无明确结论的一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奥地利政府的一项长期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实验表明,转基因玉米影响小白鼠的生育能力!绿色和平警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需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同时呼吁立即停止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审批和种植。

这一研究由奥地利卫生部和农业与环境部共同发起并资助,维也纳大学兽医学教授Juergen Zentek主持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在长达20周以上的持续喂养评估实验中,被喂养饲料中含33%转基因玉米的小白鼠从第三代开始,后代的体重、体长和数量都明显减少。

绿色和平认为:这一研究结果明确证实了转基因作物对健康的威胁。我国对于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安全性研究和商业化审核需要更为谨慎,避免伤害到我国十三亿人的健康与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5 16: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转基因水稻,外国的“芯”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news/ge-rice-foreign

中国转基因水稻陷入国外专利陷阱
2008年 5月 07日
打印 发送给朋友


中国转基因水稻陷入国外专利陷阱——我国粮食安全,还能胜算几分?


中国 — 目前,世界正面临一场粮食危机,中国也在阴影笼罩之下。转基因手段能否确保我们安度危机,满足中国不断攀升的粮食需求?目前,中国转基因水稻正处在从实验室获批走向餐桌的重要关头,而当中国转基因水稻的关键技术“植入”的是国外掌控的“芯”,我国的粮食安全还能胜算在握吗?

水稻对我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水稻需求的增加迅速;加上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缺乏、耕地减少等问题威胁着水稻生产,一向自给自足的我国正面临着未来粮食供应可能不足的危险。于是,在过去的20 年里,大量的科研人员和资金等资源被投入转基因水稻技术上,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那么,转基因水稻真的能让我们安枕无忧吗?在大量的资源支持下,我国转基因水稻是否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很遗憾,绿色和平与第三世界网络的对我国转基因水稻研发情况的深入了解发现,正待审批的最主要三个转基因水稻品种,都涉及多个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所拥有的专利。

国外公司:专利在手,尽在掌握

我们知道,专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研究中的新发明,保障专利人的权益不受到侵犯。任何人如需使用专利所保护的内容都必须获得专利持有人的同意,并缴纳专利费。那么中国转基因水稻遭遇国外专利,意味着怎样的后果呢?

在科学研究阶段,国外专利还是免费的。根据国际惯例,如果专利保护的内容只被用于科研,就并不需要缴纳专利费。但是,一旦受专利技术开发了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生产而没有签署协议,就对专利造成侵犯。专利持有人有权收取费用,如得不到满足,也可能提出诉讼。

也就是说,对中国的转基因水稻而言,如果涉及国外专利的转基因水稻被商业化种植而没有经过协议,摆上了我们的餐桌,那么专利的主人就有权收取专利费。如果认为权利受到侵犯,他们就可以提出法律诉讼。这时候,国外掌控的转基因专利技术就成了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特洛伊木马”,也可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十面埋伏”陷阱。

操控粮价,冲击粮食安全

根据现有的信息,以及国际上曾出现过的类似案例,我们可以窥见我国转基因水稻涉及国外专利所面临的潜在影响。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这些专利集中在极少数跨国公司的掌握中,并且之前这些公司曾提出过很多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为了牟取更多利益,我国不得不被置于国外公司的条款和条件之下,从而对我们的粮食安全失去控制。

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样的转基因水稻一旦通过商业化审批投入生产种植,立竿见影的结果就可能是粮价节节攀高,我们会越来越吃不消。

由于转基因水稻种子价格会远远高于普通种子,转基因种子的产量却与非转基因种子的相当。如果转基因水稻被获批商业化种植,国外公司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获取利益。比如向农民和种子公司收取额外费用,现今化肥涨价、农药涨价、柴油涨价,种子价格的上涨对农民承受的成本更是火上浇油,他们的收入减少,自然影响到他们的生计。而农民不愿种粮,粮食产量受挫,而我们的粮食需求有增无减,粮价自然要顺势攀升——届时,有粮,却买不起粮的困境势必会影响到一些人。

一旦中国开始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那么我国自有的稻种产业,特别是那些为国内外市场生产杂交水稻种的产业,很容易招致国外专利持有人的诉讼。由于大规模的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转基因种子污染普通种子的问题,污染一旦发生,就带来了一些种子公司面临法律问题,国外公司专会强制执行自己的专利权并要求进行经济补偿。

“转基因木马”的攻防战略

人类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食物的历史非常短,迄今全世界对于转基因技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长期影响都还是未知数,加之我国转基因水稻中植入“洋技术”的风险,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显然违背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初衷,代价会是非常高昂的。

因此,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在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之前,是否需要谨慎地调查和分析国外专利可能带来的影响,全面评估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后带来的额外成本、危险和不确定性呢?

除了转基因手段,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束手无策了吗?绿色和平建议加大对其他生物技术的投资,比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生态水稻种植方法等。这些技术领域还没有被国外专利所控制。在国家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大背景下,这些技术领域应得到更多的重视,更多的资源应该被投入到这些技术的研发中,这样,不仅粮食安全有保障,我们还能装上“中国的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5 16: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稻田养鸭与转基因,谁能解决全球粮食危机?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news/rice-field-duck-vs-gmo

中国会如何选择?
2008年 10月 20日

『稻-鸭』共作系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生态耕作模式。通过把鸭子放养在田里的方法,让鸭子帮助除草、捉虫,鸭子在田里的活动还能帮助增加水中的氧气,帮助水稻的根长得更牢固。


中国 — 根据绿色和平的调查,以稻米为主粮的亚洲国家,通过稻田养鸭的方式种稻米,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保障粮食安全。相反,转基因不但无法有效控制害虫,不能提高粮食产量,还会对食品安全和农民生计构成风险。

绿色和平根据稻田养鸭和转基因水稻两者的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发现稻田养鸭在控制害虫、增强农作物抵抗力、改善收成和巩固农民生计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相反,转基因水稻却未能完全证明安全,而对农民生计更构成风险。

正在浸泡的抗虫汕优63稻种(转基因稻米)(松滋兴农公司产)

纵观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他们近年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并引进了稻田养鸭的耕作方式,结果同样证明行之有效。而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更是推动稻田养鸭的表表者。中国在稻田养鸭和转基因水稻两者之间,会如何选择?

稻田养鸭与转基因造水稻,哪一种对生态有利,对灭虫更有效?请参考下表。

观看江苏农民翁法林向我们介绍稻田养鸭的确实好处 (短片)


[/td]稻田养鸭
转基因水稻
[/tr]
控制害虫的种类
多种害虫,包括福寿螺、稻蝗虫、叶蝉、稻弄蝶、稻纵卷叶螟、稻蛾和稻飞虱等
只有稻纵卷叶螟及二化螟、三化螟
控制野草
能,可除去近100%的野草  
不能
减少施用化肥
能,鸭子的粪便就是天然的肥料。而且鸭子可用脚把粪便与泥土混合,增加泥土的含氧量,让泥土更肥沃。
不能
增加水稻的抗风能力

能。鸭子的活动可以除去杂草,并让水稻的根部更坚实,更能抵抗风暴的侵袭。
不能。很多转基因作物都不能适应极端天气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能。鸭子的活动把氧送进泥土,减少甲烷气的排放。
不能
健康食物
是。有机水稻是健康食品。
不确定。很多研究指出转基因食品并不安全。
有助农民生计
能。鸭子可供售卖,赚取额外收入,而且鸭子也保护农民免受杀虫剂的伤害。
不能。国外专利,及种子价格和进口成本的大幅上涨对农民生计构成威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5 16: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气候变化的飓风中,我们能保住“饭碗”吗?

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news/climate-agriculture-eco


绿色和平发布《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科学报告
2008年 10月 15日

到2050年,我国粮食总生产水平或将下降23%。

中国 — 2050年,我们尚能饭否?我们从没经历过的“吃不饱饭的问题”,可能会在我们迈入老年时摆上我们的饭桌。气候变化的“飓风”持续强劲,若不及时采取行动,二十年后,中国将可能难以满足粮食需求。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在这种情势之下,江苏宜兴的农民翁法林却丝毫不着急,他把鸭子放进稻田,捧上了自己的“金饭碗”。
翁法林说:“2005年闹虫害的时候,别的农户用高毒农药,结果庄稼被吃得颗粒无收;我有鸭子来吃害虫,庄稼安然无恙,长得好好的。” 翁法林为什么满意“鸭子”的表现?让我们到他的田里看一看

[wmv=628,512,0]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U5NDY4ODA=/v.swf[/wmv]


气候变化怎样影响我们的“饭碗”?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气候变化引起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和频繁光顾的极端天气,令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冲击。

气候变化会通过温度、水资源、极端天气事件、土壤、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首先,气候变化以温度上升为主要特征,而温度升高能够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这就影响了粮食生产能力。

最新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会使我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14%-23%。


另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我国北方地区,温度的升高将加剧水资源短缺,而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区,洪涝灾害将有所加重。干旱与洪涝灾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随着未来热浪、暴雨、旱涝灾害、台风等极端天气灾害的频率和强度的加剧,农业生产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还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

生态农业来帮忙
江苏宜兴的农民翁法林之所以能够信心满满,是因为他采用了生态农业的一种耕种方法——稻鸭共作。



把稻和鸭放在一起“种”,在鸭子幼雏时,就把它们被放进稻田里,它们与水稻日夜为伴,相互扶持,待到稻香鸭肥时,它们才会被分开。鸭子作为 “打工仔”,不能像圈养鸭那样等待喂食,而必须艰苦劳作,伺机查探稻田内的害虫,它们还可以吃杂草和草种,鸭子奔跑能松土,治虫、施肥全包了。这样,农民就不必施农药和除草剂了!鸭群粪便每天都在恰到好处地给水稻施肥,这正是农民们梦寐以求的。


这样日复一日,待到水稻扬花抽穗时,农民开始赶鸭上田——稻和鸭互惠互利的共同生活才会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6 10: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作物提高产量是否美丽神话?

http://tech.sina.com.cn/d/2010-02-23/01303871030.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3日 01:30 第一财经日报

傅勉

  转基因作物能够提高产量是挺转基因技术人士手中的一张王牌,而反对者认为粮食增产还有更好的选择。

  转基因水稻产量提高8%,微不足道或伟大进步?

  华中农业大学介绍:“我校研发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品系主要优点是控制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实验证明可减少80%化学农药用量,提高约8%的产量(我国水稻单产近20年来年增长从未超过1%)。这只是我们与全国水稻专家共同实现‘绿色超级稻’构想的第一步。‘绿色超级稻’构想的基本目标是:不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使水稻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2008年以来,我校科学家在水稻生长发育调控、抗旱等功能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受到世界育种界的关注。今年1月,我校主持的863计划 ‘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重点项目已经获准立项,相信会有更多高产、优质、高效的绿色超级水稻新品种问世并获得批准。”

  对于增产8%的表现,蒋高明认为可以忽略不计,他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是掌握转基因技术最早、最多的国家,其技术远比中国先进,但该国粮食总产量仅3.63亿吨,远低于中国5.01亿吨;中国粮食单产为278公斤/亩,美国只有125公斤/亩。

  本报记者了解,中国每公顷玉米的产量是5.3吨左右,美国对应的数字是9.3吨,中国大豆亩产130公斤左右,美国对应的是200公斤以上,美国玉米、大豆的产量远高于国内,对于记者的质疑,蒋高明答道:“中国北方是玉米与小麦两季,美国多为一季。另外,单产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总的粮食产出,中国是5.01亿吨,18亿亩,美国是3.63亿多吨,29亿亩。美国可能单产地块超过中国,中国也有高产田,但比例低。中国复种指数高,这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有经验的农民,这是我们人多的优势,中国农民满足自身粮食安全就是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如果走美国的路子,让2%的农民养活98%的人口,非出乱子不可。美国没有农民多这个优势。转基因是针对虫害或草害,不是为了提高产量的,转基因水稻在产量方面相比袁隆平的杂交稻可能不具备优势。”

  薛达元相信转基因作物在产量提高方面还是有一定前景的,他说:“我认为如果转基因真有可能增产8%,那还是很了不起的。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转基因(技术)能够直接提高产量,一般只是通过抗虫抗病而间接增产。但是转基因技术应该有直接增产的潜力,将来直接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一定会出现,因此,虽然转基因技术目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但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增产潜力还是可盼的。”

  蒋高明对记者表示:“决定粮食产量是‘农业八字宪法’的8个方面,种子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制约中国粮食的是生态和人的因素。中国农业的基础正在受到破坏,这很令人揪心。”

  蒋高明说:“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18亿亩耕地要生产出13亿张嘴吃的食物,这在全球任何国家中都是难度最大的。几十年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基本实现了用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1%的人口的奇迹。即使如此,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这正是中国科学家试图通过转基因生物技术措施来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的核心理论依据所在。”

  但是蒋高明认为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并非治本的措施。他介绍,据国土资源部不久前完成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我国耕地优等地和高等地仅占32.6%、中等地占50.6%、低产地16.7%,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低。上述结果是综合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得出来的,是比较科学的。这就是说,我国18亿亩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三分之一,中低产田占近三分之二。如果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将低产田提高到中产田,我国粮食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粮食产量是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恢复并提高地力、减少环境污染需要生态学的解决之道,而不是生物技术所能够解决的。

  蒋高明建议,下一步农业的重点是要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科学原理,恢复30年前的农田基本建设,走合作化与生态化道路。他说:“据李昌平估计,如果全国农村走互助合作之路,我国粮食产量在5~10年内可增长10%~20%;而据我们估计,发展生态学主导的大农业,增加30%‘大粮食’产量是没有问题的。”

  蒋高明一再强调:“转基因会带来生态问题,能够用生态学办法解决的,尽量不要转基因,毕竟转基因是破坏生态平衡的,是有潜在风险的,无论是食物本身,还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6 10:5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转基因作物自主知识产权之辩

http://tech.sina.com.cn/d/2010-02-23/01283871028.shtml

傅勉

  除了质疑安全性问题,国内转基因作物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反对者火力指向的又一“靶心”。

  披上自主知识产权“马甲”的西方技术?

  2009年农业部向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发放了安全证书,一位权威玉米育种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转基因品种产业化,中国企业确实还没有做好准备。国内研发的转基因玉米种子,核心技术、核心基因不是我们自己研制出来的,是从别人那买来的。研发单位宣称转基因玉米种子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企业都会说自己的好话。

  国家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首席专家薛达元说:“一个课题组乃至一个国家取得一项技术的成功,可能使用了国外的许多相关技术,就转基因而言,一个转基因作物的成功研究,可能涉及30多个专利技术,而这些技术可能由多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人员或公司所拥有。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并不多,有些转基因研究确实使用了其他国家和国外大公司研究机构所提供的基因材料。

  华中农业大学因为与孟山都多有合作,其研发的两种转基因水稻自主知识产权也被怀疑者打上了问号。孟山都公司方面披露,2009年下半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设立了100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鼓励该校学生从事生物科技研究,同时与华中农业大学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新基因的探索上合作。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研发的领导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在2009年11月孟山都北京生物科技研发中心落成时表示:“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我们之间的合作,加速新技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

  对于舆论质疑转基因水稻的知识产权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回答:“我校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受我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保护。一些人以为我们使用了多项国外合法有效专利,是一种误解或猜测。”

  华中农业大学进一步表示:“农业部评价这一批获得安全证书的品系,‘这是在中国转基因技术研究自主知识产权上的重要成果’。以‘华恢1号’为例,该品系所用受体品种为我国已推广多年、目前已处在公共领域的优良恢复系‘明恢63’,抗虫基因Cry1Ab/Ac为中国农科院科学家自己修饰并取得专利的融合基因,转基因方法已在我国申请了专利保护。可见,该转基因水稻品系的核心知识产权均属于国内研发单位,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华恢1号’已向有关部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如获批准将完全归属于我国研发单位。‘Bt汕优63’也是同样。因此,对两个品系的商业化开发不存在中国失去专利‘控制权’的问题。”

  转基因棉花成功突破的启示

  反对派对转基因水稻和玉米自主知识产权质疑的背后是担心中国主粮被人卡住咽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说:“在吃饭问题上,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不能受制于人。”

  威廉·恩道尔在《粮食危机: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一书中写道,孟山都以转基因大豆种子为平台掌控了整个阿根廷大豆种子市场。该书披露,自上世纪90年代阿根廷开始种植转基因大豆,后来发展到阿根廷99%的大豆都是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完全控制了该国的大豆生产,孟山都公司的主要控制途径是与阿根廷的种子公司签订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并要求支付使用费。这种对转基因种子收取额外的技术费,除了造成现在转基因种子一般比常规种子贵2~4倍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让阿根廷很难获取非转基因的种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玉米育种专家对本报记者说,国内农民怕麻烦,图省事,愿意用转基因种子。孟山都通过转基因大豆种子,控制了阿根廷的大豆种子市场,除了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阿根廷很难获得其他大豆种子,转基因玉米种子也面临这个威胁。中国市场推广转基因玉米种子,将来杂交玉米种子可能就没有立足之地。

  不过中国在转基因棉花的研究上曾经上演过后来居上的戏剧性一幕。1996年,孟山都公司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棉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到2004年之前,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占据了中国市场主要份额。然而1997年开始,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郭三堆成功推出转基因抗虫棉技术,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国家,随着国产转基因棉花种子商业化的不断深入,质优价廉的国产转基因棉花种子不断将孟山都的同类产品挤出市场,截至目前,中国棉农使用的基本上是国产的转基因棉花种子。

  薛达元就此评价道:“我国建立一套完全自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应该是有可能的,这在转基因棉花方面已有先例。从长远来看,随着投入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我国逐步建立一套完全自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还是有可能的。”蒋高明则指出:“我国建立一套完全自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有这种可能,但核心技术必须为中国人所拥有,不能有个人利益在内,因为研发的费用是国家出的,另外关于粮食方面的技术体系不应当申请专利,那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中国的蚕丝、豆腐、中药都是没有专利的,只有认钱不认人的外国公司才将专利盯到人家的饭碗上。我们要高度警惕这个问题。”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食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前者是穿在身上,后者是吃到身体里,两者的安全标准不可能相提并论。

  一位育种专家对本报记者说:“转基因研究要搞,现在太分散,很多科研院所各自做一块,而且有些科研单位有自己的经济利益,申报项目把将来的效果说得如何如何好,实际上很难实现宣称要达到的水平,我们应该像以前搞‘两弹一星’一样,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做,获得一批转基因作物的自主知识产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6 14: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威廉·恩道尔:中国不需要转基因技术解决吃饭问题

http://www.biotech.org.cn/news/news/show.php?id=76660


作者:傅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者: 刘斌 类别:新闻扫描 日期: 2010-02-25 今日/总浏览: 47/160

威廉·恩道尔(F. William Engdahl),旅德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者,著有《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粮食危机: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等多部畅销书。在《粮食危机》一书中,恩道尔表示少数人正围绕粮食进行一场不为多数人所察觉的阴谋,他们以转基因工程研究为手段,实现对大豆、水稻等大规模农作物和鸡、奶牛等重要家禽家畜产品的控制。《第一财经日报》就中国推广转基因生物等问题采访了威廉·恩道尔(下称“恩道尔”)。



  转基因技术不能提高粮食产量



  第一财经日报:过去50年中国人口翻番超过13亿,一些科学家表示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转基因生物技术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因而是解决粮食问题的良方。但是您提出转基因生物技术不能提高粮食产量,如何理解这一结论?转基因生物对人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吗?



  恩道尔:中国现在最大的财富是拥有大量富有活力和成长性的人口,与之相对应,欧洲的人口却日渐衰退。随着一个国家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人口的数量将自动减少,因此虽然过去50年中国人口翻番,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口不会再度成倍增长,中国不需要转基因生物来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



  需要明确的是,还没有科学而且独立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比传统农作物产量更高。恰恰相反,多项实验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农民的亲身经历表明转基因作物的产量比传统玉米、水稻和大豆更低。宣称转基因种子是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不二法门的正是拥有转基因种子专利的孟山都公司和杜邦公司以及洛克菲勒基金会,它们是整个转基因生物计划的始作俑者。当今世界还没有一项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保持稳定的。



  转基因作物对动物和人的伤害



  日报:谈到转基因生物,您在《粮食危机: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中告诉读者转基因牛奶和土豆可能会伤害人体健康,转基因玉米和水稻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恩道尔: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同样对人体造成伤害。我这有一些农民提供的照片,这些农民用转基因玉米喂养母牛,母牛产下的幼崽有很多先天性缺陷,比如个别器官膨大、三只耳朵,很多幼崽死亡;加拿大和奥地利使用转基因大豆喂养的生猪不能生育。独立研究表明喂养动物的转基因玉米毒性很大。在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French Research Ministry)的支持下,法国科学家对孟山都就转基因玉米所做的安全性实验重新进行了论证,正是凭借这些安全性实验得出的数据,孟山都的转基因玉米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批转。开展重新论证的法国科学家发现孟山都公司的安全性实验在实验方法上有严重缺陷。尽管如此,按照孟山都的实验方法,得出的数据显示,孟山都转基因玉米喂养的小鼠肝、肾功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孟山都则极力隐藏这些结果。此外,法国科学家还发现孟山都以及其他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研发的除草剂和杀虫剂也有极强的毒性,这些除草剂和杀虫剂一般与特定的转基因作物配合使用,据称在杀灭杂草和害虫的同时,转基因作物则不受影响,而它们的毒性足以对孕妇肚中的胎儿造成伤害。



  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种子及与其配套的农药能够提高产量,种植转基因作物也不会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际上栽培转基因作物一段时间以后,除草剂的使用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多。



  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唯一好处是消灭村庄,这一点似是而非,因为转基因大豆可以大面积种植,不需要犁地耕田,可以用飞机撒播,对劳动力的需求几乎为零,既然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自然村庄也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样一种高风险的运作模式被美国的农业综合企业所热捧,而在健康保护乏力的第三世界国家如阿根廷这种模式也大行其道。



  转基因技术植根与谬论而不是科学



  日报:某些中国科学家表示国内研发的转基因玉米和水稻种子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反对者认为转基因种子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孟山都、杜邦这样的跨国公司手中,对此您怎样看,依据是什么?



  恩道尔:孟山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公司。中国的转基因作物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疑问如果要获得解答,唯一的办法是有关部门将他们与孟山都或者其他所有西方转基因生物技术大公司来往的文件资料公之于众。中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科学家及有关的公司真的与孟山都或其他公司没有签订授权许可协议吗?



  在经合组织(OECD),杀虫剂和药物在上市之前,要经过长期而且高标准的独立科学实验检验,而转基因生物技术还没有照此检验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资助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需要慎重。



  日报:孟山都发明了转基因棉花,20世纪90年代,孟山都转基因棉花被引入中国,并一度占据了中国棉花种子市场的主要位置。几年后,中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棉花投入使用,迅速取代了孟山都转基因棉花的位置。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即便没有西方国家的支持,中国也能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转基因生物技术体系?



  恩道尔:中国的确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棉花和水稻种子,但是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大豆对中国来说真的是不可缺少吗?如果你去看看印度的情况就会发现这种必要性并不存在。由于种植了孟山都的转基因棉花,一些悲惨的情形在印度屡屡发生,包括农民的自杀潮和收成锐减,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些印度的科学家和农民,证明上述情况确实发生过。



  转基因技术在中国需要一场强有力的公开讨论



  日报:对于普通人而言,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常人的知识储备也许难以理解转基因生物是否安全和实用,您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犯错误?如何确保转基因生物的透明性?



  恩道尔:透明度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在任何转基因作物被许可种植之前,政府应该进行公开并且可以核实的长期科学研究,实验时间至少应该两年以上,可以参照经合组织科研方面的一些规范,对多种动物进行实验,同时所有的相关数据都对社会公开,不能允许任何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对这些实验进行干预。



  读者往往有这样的疑问,如果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为什么孟山都和其他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拒绝公布它们的实验数据,除非法院命令他们这么做?《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一本令人尊敬的科学杂志,最近这本杂志披露孟山都、先锋、先正达和一些其他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大公司禁止它们的种子被用于任何独立的科学研究,很显然这些公司害怕别人揭穿它们的谎言。



  政府应该要求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公开它们的数据,没有透明度的公司应该禁止它们在该国存在。农业综合化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增长与人类的健康相比,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事实上,人类健康都具有更高的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6 14: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国家果然人穷见识还多,胆子比发达国家还大,这样的勇敢不知是喜还是悲

请大家深思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转基因事件还需要付出多少成本?




发展中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几占全球一半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日前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组织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首次商业化以来有关转基因作物全球发展态势的连续第14个年度报告。报告称,2009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1400万农民中的1300万(即90%)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匮乏的小型农户;全球11个种植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有8个是发展中国家。而与此同时,由于德国退出,欧洲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07719公顷下降到了2009年94750公顷。由于发展中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增长很快,2009年,全球几乎一半(46%)转基因作物种植在发展中国家。

  据ISAAA建立者兼主席Clive James介绍,2009年,25个国家的1400万农民种植了1.34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相比2008年1330万农民种植1.25亿公顷有所上升(7%)。性状面积或“实际面积”达到1.8亿公顷,比2008年增长了1400万公顷。

  巴西超过阿根廷成为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第二大国家。种植面积增长了560万公顷(增至2140万公顷),比2008年上升了35%,是2009年绝对增长最高的国家。

  布基纳法索的转基因棉花面积从8500公顷飙升到11.5万公顷,使该国棉花种植总面积从2%升至29%,高达1350%的增长率成为有史以来的最高点。非洲其他国家也显示了持续的增长:南非增长了17%,达到210万公顷;埃及增长15%,Bt玉米种植总面积达到1000公顷。

  在印度,Bt棉花彻底革新了国内的棉花生产,2009年560万农民种植了840万公顷Bt棉,利用率达到87%。印度仅2008年就从Bt棉获益18亿美元,同时降低了半成杀虫剂的用量。

  2009年,哥斯达黎加第一次报道了转基因作物(专门用于种子出口市场),同时日本开始启动转基因蓝玫瑰的商业化。

  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的前八位国家为:美国(6400万公顷)、巴西(2140万公顷)、阿根廷(2130万公顷)、印度(840万公顷)、加拿大(820万公顷)、中国(370万公顷)、巴拉圭(220万公顷)和南非(210万公顷)。

  2009年11月27日,中国政府向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和植酸酶玉米颁发了生物安全证书。这被ISAAA年度报告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决策”,对二者的生物安全认证对未来转基因作物在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推广有巨大的影响。James说:“转基因作物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实现粮食自给是至关重要的。”该报告还指出,转基因抗虫水稻有潜力使产量增加8%,并减少80%的杀虫剂用量(17千克/公顷),每年将能够带来40亿美元的收益。而改良的植酸酶玉米将能够让中国5亿头猪、130亿只鸡和其他家禽更容易消化磷酸盐,促进动物生长,降低营养排泄。而目前,磷酸盐必须另行购买并添加到饲料中,这增加了环境污染。

  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在转基因作物技术上获得了突破。报告介绍说,抗旱玉米有望于2012年在美国推广,2017年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推广。新型玉米SmartStax已经获得了批准,它包含8种不同的抗虫与耐除草剂基因。在美国、加拿大种植的Roundup Ready 2 Yield大豆——这是利用新技术开发的第二代品种,2009年第一次实现了产量的提高。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103562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 09: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将依法科学推进 农业部未批过进口粮种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转基因将依法科学推进 农业部未批过进口粮种

本报记者 张毅



2010年03月03日08: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1060573.html


 ●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

  ●农业部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

  近日,记者就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题采访了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

  问:我国为什么要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

  答: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和应用。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重要基因发掘、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我们必须认真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努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加速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从国际上看,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快速发展,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复合性状正成为研究与应用重点。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1.34亿公顷,增长了79倍。三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四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美国批准了6个转基因水稻品种种植,伊朗批准了1个。加拿大和墨西哥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进口,允许其食用。

  问: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哪些法规?

  答: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依法实施安全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1996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从事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等活动进行全程安全管理。农业部和质检总局制定了5个配套规章,发布了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建立了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审批和标识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技术体系建设。农业部组建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5个检验测试机构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审查认可,发布了62项技术标准。

  三是强化行政监督管理。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加强田间试验、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和产品标识等环节的执法监管,大力开展法规培训和科普宣传,确保各项活动依法有序进行。

  问:请介绍一下农业部审批发放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和转抗虫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有关情况。

  答:1999年和2004年,农业部相继首次受理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分别经过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于2009年8月17日依法批准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一)评价指标科学全面。依照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和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制定的评价指南,制定了科学规范全面的评价指标,内容涵盖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

  (二)评价程序规范。以转抗虫基因水稻为例,经相关省政府部门审核、安委会评价和农业部批准,研发单位相继开展了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在研发单位获得评价数据的基础上,又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环境安全、食用安全和分子特征等指标进行了检测验证。

  (三)评价结论可靠。多年的安全评价试验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玉米分子特征清晰;未发现环境安全不良影响;关键营养成分没有差异,毒性试验对试验动物未发现不良影响,与已知过敏原无同源性。安委会综合评价认为,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和玉米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四)决策过程慎之又慎。安委会做出同意发放安全证书的建议后,农业部召开由国务院11个有关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对安全证书发放事宜进行审议。同时对品种审定试验、种子生产经营、商业化生产管理、产品标识及监督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

  问: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发放是否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

  答: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按照《条例》、《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规定,转基因水稻和玉米先要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标准的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相关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转基因粮油等主要作物的品种审定不同于普通作物品种审定,有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必须在严格可控的条件下进行。

  农业部本着对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强对品种审定、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有标识、能溯源、可控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问:有人称“农业部批准进口转基因粮食种子并在国内大面积播种”,这一消息是否属实?

  答:近日网上关于“农业部批准进口转基因粮食种子并在国内大面积播种”的消息不实,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

  依据法律规定,农业部对进口转基因生物按用途分三类进行管理:一是用于研究和试验,二是用于生产,三是用作加工原料。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证书申请程序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境外研发商提交申请,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国内检测,并经安委会评审合格后,由农业部发放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二是境外贸易商凭研发商的安全证书等资料,申请每批次进口安全证书,农业部批准后发放每批次进口安全证书。

  截至目前,农业部已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四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农业部至今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9: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的事情就此打住吧,请大家言归正传,围绕农业跨国公司及其科研体制对我国农业教育的进行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6 15: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物是不同的。它不仅仅是货物或商品。食物意味着农作,而农作又意味着农村生计、传统和文化,意味着是保持还是破坏,意味着农村图景。农作意味着农村社会、农业历史。在多数情况下,农村意味着一个国家和人民的文化遗产的宝库。食物能给我们欢乐,让我们品尝好坏。当然,食物既让我们受益,也可能让我们品尝恶果。”--------------------《食物是不同的》(Food is Differe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6 1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面教材!


三、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投资的思考及建议

  1、充分利用日益被国际资本看好的中国国内投资环境,吸引鼓励外资,介入农业。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来华投资已越来越成为外国商家对外投资的重要途径,再加上近两年来由于政治原因使得欧美吸引外资的前景并不乐观,来华投资的外商热情更是高涨。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IX),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早已看好中国这个肥沃的市场,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的介入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业与西方国家存在技术差距是明显的事实。但是决定中国农业在未来世界市场上的地位的,不是看现在双方的技术差距多大,而在于我国能否在日益激化的竞争中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国家优惠政策,把握机会,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采取尽可能的措施逐步缩小与对方的差距,并最终赶超。跨国公司的联体经营无疑是缩小差距的最优途径之一。

  2、鼓励国外跨国农业公司以母公司身份来华投资,将他们的投资理念与经营一体化的协作体系带入国内。

  试以美国为例,如果对其农业有一定的了解,就必然不会反对其外资对我国农业的介入。美国农业之所以如此发达,有很多原因,但是,最根本的是他们有一个综合系统的、功能强大的、竞争力很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业的地位永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观点在美国经济政治舞台上体现的非常真实。我们可以通过鼓励美国大型农业公司来华跨国经营构造有着众多的产业体系的新农业结构。如以谷物、果菜、畜产品为主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体系;以农业园艺、农村景点为主进行观赏、旅游、休闲和教育的农业文化产业体系;以先进的种苗、生物工程、科学技术、实验示范手段支持的农业科技产业体系;以化肥、农药、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装备体系等等这些产业体系都是以农业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范围,而是用现代的生产要素将其延伸、改造,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相衔接,使得农业这个基础,不仅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是产业体系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基石,也是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上,我们看到,发展农业经济,就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化体系的过程。而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的投入,可以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基础,丰富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投资初期就通过这种母子公司天然的内部联系,在其专业分工的基础上自然地扩展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不但在局部上,更在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竞争力。

  3、政府对现有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农业给予优惠政策扶植。

  众所周知,我国政府“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政策效应大大改观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对农业的开放政策,我们可以依法炮制。制定种种优惠政策,鼓励引进外资与跨国公司对农业的投资。例如,对于凡投资重点以农业为基础的外资企业都可免征减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设在农村乡镇的外资企业可延长企业所得税的减免期;外商投资企业对农业的再投资,凡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的再投资项目可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跨国农业公司的农产品政府部门每年可按一定比例优先购买或采取农业补贴等其他形式。其实,产业化经营也呼唤政府的正确引导,同时政府也要依托产业化经营进行自身改革,如理顺政府与经济部门的关系、农业或其它部门的关系、农业的产供销关系等等。当前要使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真正能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从这些前提条件的改变人手,进而依据企业和农户的要求,改革机构,转变职能与工作方式,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

  4、依靠组织国际农业协助合作组合,优势互补。

例如与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这些土地资源稀缺,但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实行合作式跨国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形成了一条科学、有序、高效的跨国界的产业化体系,形成一个表面上以母子公司为连接纽带但实际上则为一个小范围的农产品自由贸易区(可巧妙的躲过WTO有关原则的限制)的经营模式,从而不仅实现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而且还带动了我国农产品的向外出口,也使得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家门口就解决了吃饭问题,省去了舍近求远的成本。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摘自《大型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投资初探》宁波大学商学院 周新苗
--------------------------------------------
都是向外国看齐的建议,而且前面三条都是提倡外资进入,这类思想来教育人。所以地方政府都是一卖为快!其实讨论的重点应该是国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6: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0楼camio于2010-02-20 20:49发表的 :



“4”字打头有啥涵义?


今天才看到,迟复,抱歉!!

请各位大侠留意:
  进口水果标签最上方的英文字母标志,是出口企业的名称;
  中间的英文字母,是水果的名称;
  下方一般标有出口国的名称。  
  标签上方的数字,常以3、4、5开头,
  其意思分别是:以4开头的为转基因水果(咱们经常说变基因),以3开头的表示喷洒过农药,以5开头的表示该水果为杂交品种。在俺的印象中,最常见的是以4字开头的数码。
  
汗!俺在香港吃过多次转基因水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0: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文
国外垄断农业种业巨头对我国种业市场发起一波又一波进攻,反观当前的中国种业公司大多在做什么?破产改制兼并重组,呵呵~~~是的名字听起来不错,但是其实其中有许多优秀公司就这样消失了,以这样的方法,我国的种业公司和国外能相抗衡无异于痴人说梦!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 ... 7/10018011009.shtml
大豆玉米种被国外垄断 警惕种业成经济战主战场
--------------------------------------------------------------------------------
发表日期:2010年5月28日 出处:中国经济网   


  美国先锋公司进入我国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大量的基础性研究,自从2005年推出第一个玉米品种———先玉335以来,在吉林省迅速掀起抢种狂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目前已超过全省玉米播种面积10%。(5月26日《经济参考报》)
  简单的数字并不能反映出中国种业真正的危机。先玉335占据吉利玉米播种面积的10%,但这仅仅是一家国外种业公司的市场份额,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多家国外种业公司在我国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基本完成了布局。换言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在大豆之后,玉米将要成为又一个完全被国外种业公司垄断的粮食作物。

  作为整个农业经济链条中最前端的部分,中国种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除去粮食作物,日常蔬菜的种植产业中,外国种业公司的触角已经不在是试水阶段,是堂而皇之的完全的垄断阶段。在中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山东省寿光市早已经出现了“1克种子1克金”的天价种子,农民必须承受国外种业公司对种子价格的不断提升,暴利背后是中国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保护本国种业经济,更没有限制国外种业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蚕食,国外种业公司在完成占领50%的市场份额后就开始提价,菜农有苦难言。

  不仅如此,除去占据中国种业市场的“雄心壮志”外,国外种业公司同步在利用偷盗中国植物基因以及通过抢先申请基因专利的手段到达最终控制中国整个市场的目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1970年曾发表言论称,“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类。”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每次粮食价格变动背后都有华尔街的魅影若隐若现,国外一些政府通过华尔街操纵中国的粮油价格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无论国人是否乐意承认,今天,中国粮油市场的85%都是外资四大粮商所控制。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的外资背景并不是人们所熟知的,中国粮油市场上的大豆的“沦陷”就是开始于大豆种子。

  很遗憾,现在终于轮到玉米了。

  如果国外种业在中国玉米种植的市场份额上达到了一定量级时,中国玉米市场只能拱手相让,由于在美国,玉米是用来做燃料乙醇的,所以,通过最简单的“蝴蝶效应理论”,无需货币战争,美国通过粮食期货市场就完全可以实现对中国整个经济CPI指数的控制。

  10年前,媒体对国外种业入侵中国市场的关注并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广泛重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大豆产业就拱手相让,今天在玉米又一次被媒体关注时,实际上已经到了中国农业经济紧要的关头了。

  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控制了种业就控制了农业经济。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战,战略上,应对国外种业公司进入中国的最好手段就是中国能够运用市场运作机制通过资本收购方式转换危机。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中,大多集中于工业和电信、通讯行业,中国资本对世界农业市场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当下,中国种业的龙头企业已大多被外资并购,中小民族种子企业在国外种业大公司的围追堵截下生存空间极小,即使是中国水稻种子市场排名第一的湖南隆平高科(000998,股吧),也已和世界排名第四的法国利马格兰种子公司旗下VHK公司合作,成立长沙新大新威迈农业有限公司,开始涉足中国水稻种子市场。中国需要做到是,一方面要全力保护水稻种子产业的技术安全和市场份额;同时,通过收购、入股等市场手段积极应战国外种业的资本扩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09: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科研比较辛劳,而且属于长时间人力物力大量投入的行业,中国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家应该不会放弃这部分科研工作,个人观点,农业科研应该认真细致,千万不要学习其他专业一样去篡改数据,要保持优良本色。农业是饭碗,不给老百姓饭碗的后果很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3:56 , Processed in 0.2239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