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fenglong88

[【文史类】] 慢读《经典名言——经传诸子语选》

[复制链接]
vistazh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27 13: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当然首场!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1: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81、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端也。失之豪厘,驷不及追。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安精养神,寂寞无为,休形无见影,掩声无出响,虚心下士,观来察往,谋于众贤,考求众人,揜累日积久,何功不成?《立元神第十九》


1082、天积众精以自刚,圣人积众贤以自强;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圣人序爵禄以自明。天所以刚者,非一精之力;圣人所以强者,非一贤之德也。故天道务盛其精,圣人务众其贤。《立元神第十九》


1083、为人君者,其要贵神。神者,不可得而视也,不可得而听也。是故视而不见其形,听而不闻其声。声之不闻,故莫得其响,不见其形,故莫得其影。莫得其影,则无以曲直也;莫得其响,则无以清浊也;无以曲直,则其功不可得而败,无以清浊,则其名不可得而度也。所谓不见其形者,非不见其进止之形也,言其所以进止不可得而见也;所谓不闻其声者,非不闻其号令之声也,言其所以号令不可得而闻也。不见不闻,是谓冥昏,能冥则明,能昏则彰,能冥能昏,是谓神。《立元神第十九》


1084、为人君者,居无为之位,行不言之教。寂而无声,静而无形。执一无端,为国源泉。因国以为身,因臣以为心。《保位权第二十》


《管子》


108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


1086、顺民之经,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牧民》


1087、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 ,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牧民》


1088、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牧民》


1089、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牧民》


1090、吝于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牧民》


1091、訾讆之人,勿与任大。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形势》


1092、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形势》


1093、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形势》


1094、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形,天之道也。《形势》


1095、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故国有德义未明於朝者,则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於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立政》


1096、度爵而制服,量禄而用财。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有敢用其财。《立政》


1097、一国之人,不可以皆贵。皆贵,则事不成而国不利也。为事之不成,国之不利也,使无贵者,则民不能自理也。是故辨于爵列之尊卑,则知先后之序、贵贱之义矣。《乘马》


1098、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乘马》


1099、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布令必行,不知心术不可;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七法》


1100、威伤则重在下,重在下则令不行。《七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1101、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则独行而无敌矣。《七法》

1102、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版法》

1103、取人以己,成事以质。《版法》

1104、修长在乎任贤,高安在乎同利。《版法》

1105、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五辅》

1106、圣人博闻多见,畜道以待物。《宙合》

1107、奋盛,苓落也。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故有道者,不平其称,不满其量,不依其乐,不致其度。《宙合》

1108、所贤美于圣人者,以其与变随化也。《宙合》

1109、苟大意得,不以小缺为伤。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故为上者之论其下也,不可以失此术也。《宙合》

1110、辩于一言,察于一治,攻于一事者,可以曲说,而不可以广举。圣人由此知言之不可兼也,故博为之治而计其意;知事之不可兼也,故名为之说而况其功。《宙合》

1111、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为周。《枢言》

1112、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故先王不满也。《枢言》

1113、贱固事贵,不肖固事贤。贵之所以能成其贵者,以其贵而事贱也;贤之所以能成其贤者,以其贤而事不肖也。恶者,美之充也;卑者,尊之充也;贱者,贵之充也。故先王贵之。《枢言》

1114、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鼓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八观》

1115、圣人之治人也,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法禁》

1116、凡君子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遵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行,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重令》

1117、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重令》

1118、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而不使,殆;亲人而不固,殆;同谋而离,殆;危人而不能,殆;废人而复起,殆;可而不为,殆;足而不施,殆;机而不密。殆。《法法》

1119、人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正言直行之士危,则人主孤而毋内;人主孤而毋内,则人臣党而成群。使人主孤而毋内,人臣党而成群者,此非人臣之罪也,人主之过也。《法法》

1120君有三欲于民,三欲不节,则上位危。三欲者何也?一曰求,二曰禁,三曰令。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求而不得,则威日损;禁而不止,则刑罚侮;令而不行,则下凌上。故未有能多求而多得者也,未有能多禁而多止者也,未有能多令而多行者也。故曰:上苛而下不听。《法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5 1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1121、民未尝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功。是故仁者、知者、有道者,不与大虑始。《法法》

1122、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故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故曰:势非所以予人也。《法法》

1123、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法法》

1124、规矩者,方圜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圜。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法法》

1125、舜之有天下也,禹为司空,契为司徒,皋陶为李,后稷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以事其君。今诬能之人,服事任官,皆兼四贤之能。自此观之,功名之不立,亦易知也。《法法》

1126、持社稷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闲。《大匡》

1127、管仲会国用乏,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中匡》

1128、举贤良而后可以废慢法鄙贱之民,是故先王必有置也,而后必有废也。《中匡》

1129、人君唯优与不敏为不可。优则亡众,不敏不及事。《小匡》

1130、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霸言》

1131、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以明威之振。《霸言》

1132、夫权者,神圣之所资也;独明者,天下之利器也;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此三者,圣人之所则也。《霸言》

1133、圣人畏微,而愚人畏明。圣人之憎恶也内,愚人之憎恶也外。《霸言》

1134、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理之至也。夫令不高不行,不抟不听。《霸言》

1135、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霸言》

1136、夫抟国不在敦古,理世不在善政,霸王不在成曲。《霸言》

1137、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戒》

1138、所以谓德者,不动而疾,不相告而知,不为而成,不召而至,是德也。故天不动,四时云下而万物化;君不动,政令陈下而万功成;心不动,使四肢耳目,而万物情。《戒》

1139、寡交多亲,谓之知人;寡事成功,谓之知用;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戒》

1140、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臣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0: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1141、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一设而不更,此谓三常。兼而一之,人君之道也;分而职之,人臣之事也。君失其道,无以有其国;臣失其事,无以有其位。《君臣上》

1142、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专意一心,守职而不劳,下之事也。为人君者,下及官中之事,则有司不任;为人臣者,上共专于上,则人主失威。是故有道之君,正其德以莅民,而不言官上之道:管理众官之道。智能聪明。智能聪明者,下之职也;所以用智能聪明者,上之道也。上之人明其道,下之人守其职,上下之分不同任,而复合为一体。是故知善,人君也;身善,人役也。《君臣上》

1143、为人君者,坐万物之原而官诸生之职者也。选贤论材,而待之以法。举而得其人,坐而收其福,不可胜收也。《君臣上》

1144、土及下之事,谓之矫;下及上之事,谓之胜。为上而矫,悖也;为下而胜,逆也。《君臣上》

1145、道也者,万物之要也。为人君者,执要而待之,则下虽有奸伪之心,不敢杀也。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君臣上》

1146、官人不官,事人不事,独立而无稽者,人主之位也。《君臣上》

1147、虽有明君,百步之外,听而不闻;间之堵墙,窥而不见也。而名为明君者,君善用其臣,臣善纳其忠也。《君臣上》

1148、始于患者不与其事,亲其事者不规其道。是以为人上者患而不劳也,百姓劳而不患也。君臣上下之分素,则礼制立矣。《君臣下》

1149、主劳者方,主制者圆。圆者运,运者通,通则和。方者执,执者固,固者信。君以利和,臣以节信,则上下无邪矣。故曰:君人者制仁,臣人者宁信,此言上下之礼也。《君臣下》

1150、威无势也,无所立。《君臣下》

1151、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渊,民知而取之。是以我有过为,而民毋过命。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故先王畏民。《小称》

1152、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小称》

1153、政教相似而殊方。《侈靡》

1154、水平而不流,无源则速竭;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速己。政平而无威,则不行;爱而无亲,则流。《侈靡》

1155、敬祖祢,尊始也;尊天地之理,所以论威也。《侈靡》

1156、必辨于天地之道,然后功名可以植;辨于地利,而民可富;通于侈靡,而士可戚。《侈靡》

1157、为国者反民性,然后可以与民戚。民欲佚而教以劳,民欲生而教以死。劳教定而国富,死教定而威行。《侈靡》

1158、天地不可留,故动,化故从新。是故得天者,高而不崩;得人者,卑而不可胜。《侈靡》

1159、大道可安而不可说。《心术上》

1160、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冀;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心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1161、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心术上》

1162、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心术上》

1163、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殊形异势,不与万物异理,故可以为天下始。《心术上》

1164、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心术上》

1165、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心术上》

1166、无为之道,因也。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心术上》

1167、执一之君子,执一而不失,能君万物。《心术下》

1168、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白心》

1169、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狭。卧名利者写生危,知周于六合之内者,吾知生之有为阻也。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名满天下,不若其己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满盛之国,不可以仕任;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据傲暴之人,不可与交。《白心》

1170、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水地》

1171、成功之道,赢缩为宝。事若未成,毋改其形,毋失其始。《势》

1172、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任法》

1173、君臣者,天地之位也;民者,众物之象也。各立其所职以待君令,群臣百姓安得各用其心而立私乎?故遵主令而行之,虽有伤败,无罚;非主令而行之,虽有功利,罪死。《任法》

1174、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夫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以势胜也。《明法》


1175、主释法而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矣。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矣。《明法》

1176、为人君者,莫责于胜。所谓胜者,法立令行之谓胜。法立令行,故群臣奉法宁职,百官有常。法不繁匿,万民敦忿,反本而俭力。故赏必足以使,威必足以胜,然后下从。《正世》


1177、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耶?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之,然后治之。《治国》


1178、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内业》

1179、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春秋冬夏,天之时也;山陵川谷,地之枝也;喜怒取予,人之谋也。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后能定。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内业》

1180、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内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09: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1181、凡道必周必密,必宽必舒,必坚必固。《内业》

1182、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夫矩不正,不可以求方;绳不信,不可以求直。法令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势者,人主之所独守也。故人主失守则危,臣吏失守则乱。罪决于吏则治,权断于主则威,民信其法则亲。是故明王审法慎权,下上有分。《七臣七主》

1183、夫众人者,多营于物,而苦其力,劳其心,故困而不赡。《禁藏》

1184、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九守》

1185、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九守》

1186、听之术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宁,距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也。《九守》

1187、心不为九窍,九窍治;君不为五官,五官治。为善者,君予之善;为非者,君予之罚。君因其所以来,因而予之,则不劳矣。圣人因之,故能掌之;因之修理,故能长久。《九守》

1188、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下乱。寂乎其无端也,外内不通,安知所怨?关閈不开,善否无原。《九守》

1189、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能宽裕纯厚而不苛忮,则民人附。《形势解》

1190、人主,天下之有威者也。得民则威立,失民则威废。《形势解》

1191、人主,天下之有势者也。深居则人畏其势。人主去其门而迫于民,则民轻之而傲其势。《形势解》

1192、天之裁大,故能兼覆万物;地之裁大,故能兼载万物;人主之栽大,故容物多而众人得比焉。《形势解》

119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形势解》

1194、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形势解》

1195、人主之所以制臣下者,威势也。故威势在下,则主制于臣;威势在上,则臣制于主。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明法解》

《晏子春秋》

1196、先王之立爱,以劝善也;其立恶,以禁暴也。昔者三代之兴也,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胜和集。《谏上》

1197、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谏上》

1198、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谏下》

1199、夫礼者,民之纪,纪乱则民失。乱纪失民,危道也。《谏下》

1200、合升千之微,以满仓凛;合疏缕之绨,以成帏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拒而不受者哉?《谏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0: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1201、明君必务正其治,以事利民,然后子孙享之。《谏下》

1202、古之人君,其宫室节,不侵生民之居;台榭俭,不残死人之墓。《谏下》

1203、为政尚相利,故下不以相害;行教尚相爱,故民不以相恶为名。《问上》

1204、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问上》

1205、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问上》

1206、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问上》

1207、为政何患?患善恶之不分。《问上》

1208、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问上》

1209、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其取下节,其自养俭;在上不犯下,在治不傲穷;从邪害民者有罪,进善举过者有赏。其政刻上而饶下,赦过而救穷;不因喜而加赏,不因怒以加罚;不从欲以劳民,不修怒而危国。上无骄行,下无谄德;上无私义,下无窃权;上无朽蠹之藏,下无冻馁之民;不事骄行而尚同,其民安乐而尚亲;贤君之治国如此。《问上》

1210、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上爱民为法,下相亲为义,是以天下不相遗,此明王教民之理也。《问上》

1211、地不同生,而任之以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赡也。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问上》

1212、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问下》

1213、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问下》

1214、顺爱不懈,可以使百姓;强暴不忠,不可以使一人。《问下》

《墨子》

1215、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亲士》

1216、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亲士》

1217、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亲士》

1218、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亲士》

1219、逼臣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亲士》

1220、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乔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宁也。《亲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0 11: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还是少年时光,则尽数夸夸以背。
奈若是耄耋之态,也只能看看而已。

多谢feng兄以赐。我辈当努力记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6: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1221、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亲士》

1222、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亲士》

1223、江河之水,非一川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孤之白也。夫恶有同方取、不取不同而己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亲士》

1224、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所染》

1225、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节用,则财足。《七患》

1226、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食节而肌肤和。《辞过》

1227、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也。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尚贤上》

1228、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尚贤中》

1229、古者之置正长也,将以治民也。譬之若丝缕之有纪而周署之有纲也,将以连收天下,禁其淫暴,而一同其义也。《尚同中》

1230、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治乱也。《尚同中》

1231、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人之股肱助己动作。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众,则其举事速成矣。《尚同中》
1232、圣人之拊覆也,仁而无利爱。《大取》

《商君书》

1233、疑行无成,疑事无功。《更法》

1234、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更法》

1235、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更法》

1236、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己矣。《农战》

1237、国富则淫,淫则有虱,有虱则弱。《说民》

1238、农则朴,朴则安其居而恶出。《说民》

1239、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地诚任,不患无财;民诚用,不畏强暴。《错法》

1240、兵起而程敌之,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谨。《战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 17: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帖子,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1241、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也,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也,则臣以言事君。《修权》

1242、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画策》

1243、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国皆有禁奸邪、刑盗贼之法,而无使奸邪盗贼必得之法。《画策》

1244、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定分》

《慎子》

1245、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责,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威德》

1246、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因循》

1247、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大君不择其下,故足;不择其下,则易为下矣。易为下,则民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多下之谓大上。《民杂》

1248、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天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下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也。《民杂》

1249、君之智,未必最贤于众也。以未最贤而欲以善尽被下,则不赡矣。若使君之智最贤,以一君而尽赡下则劳,劳则有倦,倦则衰,衰则复反于不赡之道也。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下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民杂》

《老子》

1250、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

1251、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

1252、多言数穷,不如宁中。《五章》

125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1254、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二十二章》

1255、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

125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

1257、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三十九章》

1258、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章》

125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四十七章》

126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0 08: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1281、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则阳》

《列子》

1282、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杨朱》

1283、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说符》

1284、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说符》

《鹃冠子》

1285、天下之事,非一人之所能独知也;海水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也。是以明主之治世也,急于求人,弗独为也。《道瑞》

1286、进贤受上赏,则下不相蔽。《道瑞》

1287、仁者,君之操也;义者,君之行也;忠者,君之政也;信者,君之教也;圣人者,君之师傅也。君道知人,臣术知事。《道瑞》

1288、富者观其所予,足以知仁;贵者观其所举,足以知忠;贫者观其所不取,足以知廉;贱者观其所不为,足以知贤。《道瑞》

1289、无道之君,任用么么,动即烦浊;有道之君,任用俊雄,动则明白。《道瑞》

1290、贤君循成法,后世久长;惰君不从,当世灭亡。《道瑞》

129、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近迭》

1291、择人而用之者王,用人而择之者亡。《近迭》

1292、法者,使去私就公。《度万》

1293、影则随形,响则应声,故形声者,天地之师也。《泰录》

1294、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乌,空窥不出。《世兵》

1295、众人唯唯,安定裤福;忧喜聚门,吉凶同域;失反为得,成反为败。《世兵》

1296、天高而可知,地大而可宰。《备知》


《尹文子》

1297、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势用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道用则无为而自治。《大道上》

1298、术者,人君之所密用,群下不可妄窥;势者,制法之利器,群下不可妄为。《大道上》

1299、天下万事,不可备能。责其备能于一人,则贤圣其犹病诸。《大道上》

1300、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贵工倕之巧,不贵其独巧,贵其能与众共巧也。令世之人,行欲独贤,事欲独能,辩欲出群,勇欲绝众。独行之贤,不足以成化;独能之事,不足以周务;出群之辩,不可为户说;绝众之勇,不可与征阵。凡此四者,乱之所由生。是以圣人任道以夷其险,立法以理其差,使贤愚不相弃,能鄙不相遗。能鄙不相遗,则能鄙齐功;贤愚不相弃,则贤愚等虑;此至治之术也。《大道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0 20: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么?做成电子书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07: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301、圆者之转,非能转而转,不得不转也。方者之止,非能止而止,不得不止也。因圆之自转,使不得止;因方之自止,使不得转;何苦物之失分?《大道上》

1302、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故仁以道之,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恭谨,亦所以生惰慢;乐者所以和情志,亦所以生淫放;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慕;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陵暴;赏者所以劝忠能,亦所以生鄙争。《大道下》

1303、凡人富则不羡爵禄,贫则不畏刑罚。不羡爵禄者,自足于己也;不畏刑罚者,不赖存身也。二者为国之所甚,而不知防之之术,故令不行而禁不止。若使令不行而禁不止,则无以为治。无以为治,是人君虚临其国,徒君其民,危乱可立而待矣。令使由爵禄而后富,则人必争尽力于其君矣;由刑罚而后贫,则人咸畏罪而从善矣。故古之为国者,无使民自贫富。贫富皆由于君,则君专所制,民知所归矣。《大道下》

《荀子》

1304、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宁也,而政事之本也。《不苟》

1305、君子位尊而志慕,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是何邪?则操术然也。《不苟》

1306、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作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不苟》

1307、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赡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王制》

1308、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失;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则其余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则其余虽曲当,犹将无益也。《王制》

1309、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富国》

1310、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富国》

1311、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富国》

1312、治国有道,人主有职。若夫贯日而治详,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若夫论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是夫人主之职也。《王霸》

1313、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今以一人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使人为之也。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必自为之然后可,则劳苦耗顇莫甚焉。如是,则虽藏获不肯与天子易势位。《王霸》

1314、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彼其人苟壹,则其土地且奚去我而适它?《王霸》

1315、主道治近不治远,治明不治幽,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则远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事正。夫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如此也,是治之极也。《王霸》

1316、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王霸》

1317、君人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生霸》

1318、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君道》

1319、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君道》

1320、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四统者俱,而天下归之,夫是之谓能群。《君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7: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321、明主有私人以金石珠玉,无私人以官职事业。《君道》

1322、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害善,不若利淫。《致士》

1323、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议兵》

1324、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强国》

1325、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强国》

1326、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天论》

1327、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天论》

1328、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正论》

1329、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论》

1330、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解蔽》

1331、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正名》

1332、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礼者,其表也。《大略》

1333、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大略》

1334、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大略》

1335、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大略》

1336、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工贾亦然。《大略》

《韩非子》

1337、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爱臣》

1338、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将自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君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主道》

1339、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主道》

1340、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主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6: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1341、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言己应则执其契,事已增则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谏。《主道》

134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有度》

1343、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矣。《有度》

1344、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独制四海之内,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奸邪无所依。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势在郎中,不敢蔽善饰非。朝廷群下,直凑单微,不敢相逾越。故治不足而日有余,上之任势使然也。《有度》

1345、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有度》

1346、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二柄》

1347、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妒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燕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二柄》

1348、权不欲见,素无为也。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扬权》

1349、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上有所长,事乃不方。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辩惠好生,下因其材。上下易用,国故不治。《扬权》

1350、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灭亡。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扬权》

1351、主上不神,下将有因。其事不当,下考其常。若天若地,是谓累解;若地若天,孰疏孰亲?能家天地,是谓圣人。《扬权》

1352、主失其神,虎随其后;主上不知,虎将为狗。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法刑苟信,虎化为人,复反其真。《扬权》

1353、一家二贵,事乃无功。《扬权》

1354、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和氏》

1355、人主诚明于圣人之术,而不苟于世俗之言,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左右安能以虚言惑主,而百官安敢以贪渔下?《奸劫弑臣》

1356、人主者,非目若离娄乃为明也,非耳若师旷乃为聪也。不任其数,而待目以为明,所见者少矣,非不弊之术也;不因其势,而待耳以为聪,所闻者寡矣,非不欺之道也。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使天下不得不为己听。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暗乱之道废而聪明之势兴也。故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危。《奸劫弑臣》

1357、世之学术者,说人主不曰“乘威严之势以困奸邪之臣”,而皆曰“仁义惠爱而已矣”。世主美仁义之名,而不察其实,是以大者国亡身死,小者地削主卑。《奸劫弑臣》

1358、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无威严之势,赏罚之法,虽尧舜不能以为治。《奸劫弑臣》

1359、治国之有法术赏罚,犹若陆行之有犀车良马也,水行之有轻舟便楫也,乘之者遂得其成。《奸劫弑臣》

1360、人主不可不加心于利己死者。故日月晕围于外,其贼在内。备其所憎,祸在所爱。《备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09: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1361、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耳不聪,则不能别清浊之声;智识乱,则不能审得失之地。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解老》

1362、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徒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虚静而重变法。《解老》

1363、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喻老》

1364、势重者,人君之渊也。君人者,势重于人臣之间,失则不可复得也。简公失之于田成,晋公失之于六卿,而邦亡身死。故曰鱼不可脱于深渊。《喻老》

1365、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君见赏,臣则损之以为德;君见罚,臣则益之以为威。人君见赏,而人臣用其势;人君见罚,而人臣乘其威。故曰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喻老》

1366、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喻老》

1367、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匠执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君人者,能去贤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万不失,则人力尽而功名立。《用人》

1368、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临千切之谿,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而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功名》

1369、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毕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大体》

1370、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难一》

1371、明主之道,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卑贱不待尊贵而进,论大臣不因左右而见;百官修通,群臣辐凑;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于后。《难一》

1372、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管仲曰:“臣有宠矣,然而臣卑。”公曰:“使子立高、国之上。”管仲曰:“臣贵矣,然而臣贫。”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管仲曰:“臣富矣,然而臣疏。”于是立以为仲父。霄略曰:“管仲以贱为不可以治国,故请高国之上;以贫为不可以治富,故请三归;以蔬为不可以治亲,故处仲父。管仲非贪,以便治也。”《难一》

1373、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下众而土寡,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是以形体不劳而事治,智虑不用而奸得。《难三》

1374、人主之大法,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难三》

1375、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定法》

1376、人主以一国目视,故视莫明焉;以一国耳听,故听莫聪焉。《定法》

1377、人皆寐,则盲目不知;皆嘿,则喑者不知。觉而使之视,问而使之对,则喑盲者穷矣。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不任其身也,则不肖者不知。听其言而求其当,任其身而责其功,则无术不肖者穷矣。夫欲得力士而听其自言,虽庸人与乌获不可别也。授之以鼎俎,则罢健效矣。故官职者,能士之鼎俎也,任之以事而愚智分矣。《六反》

1378、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八经》

1379、力不故众,智不尽物。与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国,故智力敌而群物胜。揣中则私劳,不中则任过。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八经》

1380、明主其务在周密。是以喜见则德偿,怒见则威分。故明主之言,隔塞而不通,周密而不见。《八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4: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381、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1382、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五蠹》

《吕氏春秋》

1383、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也。令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本生》

1384、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贵公》

1385、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斵,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贵公》

1386、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贵公》

1387、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去私》

1388、古之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官事,得其经也。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国愈危,身愈辱,不知要故也。《当染》

1389、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功名》

1390、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功名》

1391、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先己》

1392、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先己》

1393、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强者,失之弥远。《论人》

1394、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者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论人》

1395、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圜,臣执方,方圜不易,其国乃昌。《圈道》

1396、天下无粹白之孤,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用众》

1397、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故一也者,制令;两也者,从听。先圣择两从一,是以知万物之情。《大乐》

1398、家无怒笞,则竖子婴儿之有过也立见;国无刑罚,则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见;天下无诛伐,则诸侯之相暴也立见。故怒笞不可偃于家,刑罚不可偃于国,谏伐不可偃于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荡兵》

1399、众正之所积,其福无不及也;众邪之所积,其祸无不逮也。《明理》

1400、夫众之为福也大,其为祸也亦大。譬之若渔深渊,其得鱼也大,其为害也亦大。《决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22: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LZ辛苦
1400条,全拷下来,放在手机里,没事就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8:03 , Processed in 0.2435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