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fenglong88

[【文史类】] 慢读《经典名言——经传诸子语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07: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741、君子不恤年之将暮,而忧志之有倦。不寝道焉,不宿义焉。《修本》

742、君子修德,始于笄丱,终于鲐背。创乎夷原,成乎乔岳。《修本》

743、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君子自强其所重以取福,小人日安其所轻以取祸。《修本》

744、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修本》

745、以岁之有凶穰而荒其稼穑者,非良农也;以利之有盈缩而弃其资货者,非良贾也;以行之有祸福而改其善道者,非良士也。《修本》

746、君子必贵其言。贵其言则尊其身,尊其身则重其道,重其道所以立其教。言费则身贱,身贱则道轻,道轻则教废。故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贵言》

747、故良农不患疆埸之不修,而患风雨之不节;君子不患道德之不建,而患时世之不遇。《爵禄》

《人物志》

748、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美。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 平淡,而后求其聪明。《九征》

749、人情莫不欲处前,故恶人之自伐。自伐,皆欲胜之类也。是故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八观》

750、好声而实不充则恢,好辩而理不至则烦,好法而思不深则刻,好术而计不足则伪。《八观》

751、夫精欲深微,质欲懿重,志欲弘大,心欲嗛小。《七缪》

752、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心大志大者,豪杰之隽也;心大志小者,傲荡之类也;心小志小者,拘懦之人也。《七缪》

753、善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释争》

754、卑让降下者,茂进之遂路也;衿奋侵陵者,毁塞之险途也。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准,志不敢凌轨等;内穷己以自济,外谦让以敬惧。是以怨难不在于身,而荣福通于长久也。《释争》

《抱朴子·外篇》

755、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仰而比之,则景星之佐三辰也;俯而方之,则林簿之裨嵩岳也。虽津途殊辟,而进德同归,虽离于举趾,而合于兴化。故通人总原本以括流末,操纲领而得一致焉。《尚博》

756、贵远而贱近者,常人之用情也;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是以秦王叹息于韩非之书,而想其为人;汉武慷慨于相如之文,而恨不同世。及既得之,终不能拔,或纳谗而诛之,或放之乎冗散。此盖叶公之好伪形,见真龙而失色也。《广譬》

《颜氏家训》

757、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教子》

758、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教子》

759、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虽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慕贤》

760、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勉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obe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9 01: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36,应该是“民受天地以生”,非“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06: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1楼tobeing于2007-12-09 01:20发表的 :
第136,应该是“民受天地以生”,非“声”。


谢谢兄台指出,已经改正。 还望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07: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761、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勉学》

762、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勉学》

763、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勉学》

764、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勉学》

765、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勉学》

766、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文章》

767、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祜,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於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名实》

768、人足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沈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名实》

769、士君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涉务》

770、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廊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以应世经务也。《涉务》

771、铭金铭金人云:“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至哉斯戒也!能走者夺其翼,善飞者减其指,有角者无上齿,丰后者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术。”《省事》

772、《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止足》

773、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止足》

《中说》

774、九师兴而《易》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白黑相渝,能无微乎?是非相扰,能无散乎?故齐韩毛郑,《诗》之末也;大戴小戴,《礼》之衰也。《书》残于古、今,《诗》失于齐鲁。《天地》

775、古之史也辩道,今之史也耀文。古之文也约以达,今之文也繁以塞。《事君》

776、《诗》《书》盛而秦世灭,非仲尼之罪也;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罪也;斋戒修而梁国亡,非释迦之罪也。易》不云乎:“苟非其人,其道虚行。”《周公》

777、好成者,败之本也;愿广者,狭之道也。《周公》

778、处贫贱而不慑,可以富贵矣;僮仆称其恩,可以从政矣;交游称其信,可以立功矣。《问易》

外篇——治人篇

《周易》

779、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乾·象》

780、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乾·文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07: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781、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文言》

782、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屯·象》

783、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师·彖》

784、君子以容民畜众。《师·象》

785、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师》上六爻辞

786、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比·象》

787、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履·象》

788、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

789、内阳而外阴,内键而外顺。《泰·彖》

790、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泰·彖》

791、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泰·象》

792、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泰·象》

793、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同人·彖》

794、君子以类族辨物。《同人·象》

795、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象》

796、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象》

797、劳谦君子,万民服也。《谦·象》

798、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法清而民服。《豫·彖》

799、君子以振民育德。《蛊·象》

800、君子以教思无穷,容民无疆。《临·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8: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801、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观·彖》

802、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观·象》

803、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噬嗑·彖》

804、先王以明罚敕法。《噬嗑·象》

805、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

806、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贲·象》

807、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复·象》

808、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无妄·象》

809、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彖》

810、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坎·彖》

811、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正,乃化成天下。《离·彖》

812、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离·象》

813、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

814、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彖》

815、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遁·象》

816、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明夷·象》

817、君子以赦过宥罪。《解·象》

818、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夬·象》

819、后以施命诰四方。《姤·象》

820、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萃·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06: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821、君子以劳民劝相。《井·象》

822、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革·彖》

823、君子以治厉明时。《革·象》

824、君子以折狱致刑。《丰·象》

825、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旅·象》

826、君子以申命行事。《巽·象》

827、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兑·象》

828、先王以享于帝立庙。《涣·象》

829、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彖》

830、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象》

831、君子以议狱缓死。《中孚·象》

832、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未济·象》

833、显诸仁,藏诸用。《系辞上》

834、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系辞上》

835、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系辞下》

836、圣人难免而听天下,向明而治。《说卦》

《尚书》

837、允厘百工,庶绩成熙。《尧典》

838、明明扬侧陋。《尧典》

839、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尧典》

840、同律度量衡。《尧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1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841、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尧典》

842、惟刑之恤哉!《尧典》

843、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尧典》

844、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尧典》

845、在知人,在安民。《皋陶谟》

846、知人则哲,能观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皋陶谟》

847、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皋陶谟》

848、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皋陶谟》

849、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皋陶谟》

850、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盘庚上》

851、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盘庚上》

852、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盘庚上》

853、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盘庚上》

854、古我前後,罔不惟民之承保。《盘庚中》

855、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洪范》
856、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洪范》

857、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洪范》

858、人无於水监,当於民监。《酒诰》

《伪古文尚书》

859、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大禹谟》

860、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大禹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0: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861、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大禹谟》

862、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大禹谟》

863、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亦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大禹谟》

86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大禹谟》

865、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大禹谟》

86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禹谟》

867、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大禹谟》

868、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五子之歌》

869、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五子之歌》

870、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五子之歌》

871、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胤征》

872、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仲虺之诰》

873、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仲虺之诰》

874、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仲虺之诰》

875、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仲虺之诰》

876、慎厥终,惟其始。《仲虺之诰》

87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伊训》

878、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伊训》

879、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太甲中》

880、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太甲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07: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881、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太甲下》

882、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太甲下》

883、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咸有一德》

884、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咸有一德》

885、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说命上》

886、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说命上》

887、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说命中》

888、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说命中》

889、若作酒醴,尔惟麹糵;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命下》

890、建官惟贤,位事惟能。《武成》

891、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蔡仲之命》

892、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蔡仲之命》

893、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周官》

894、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周官》

895、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周官》

896、无求备于一夫。《君陈》

897、政贵有恒,辞尚体要《毕命》

《逸周书》

898、非本非标,非微非辉,壤非壤不高,水非水不流。《文儆》

899、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为民爱费。《文传》

900、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卵不(?巽),以成鸟兽之长。《文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07: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901、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文传》

902、兵强胜人,人强胜天,能制其有者,则能制人之有,不能制其有者,则人制之。《文传》

903、胜国若化,不动金鼓;善战不斗,故曰柔武;四方无拂,奄有天下。《柔武》

904、渊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分地薄敛,农民归之。水性归下,农民归利。王若欲求天下民,社设其利而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此谓归德。《大聚》

905、民归于德,德则民戴,否则民雠。《芮良夫》

906、民至亿兆,后一而已,寡不敌众,后其危哉!《芮良夫》

907、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民在顺上。《王佩》

908、不幸在不闻其过,福在受谏;基在爱民,固在亲贤。《王佩》

909、尊在慎威,安在恭己。《王佩》

910、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故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纪之,唯有道者宜久处之。《殷祝》

911、天地之间有(冫仑)热,善用道者终不竭。《周祝》

《春秋左传》

912、不备不虞,不可以师。《隐公五年传》

913、善不可失,恶不可长。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隐公六年传》

914、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隐公六年传》

915、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隐公十一年传》

916、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隐公十一年传》

917、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桓公二年传》

918、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桓公二年传》

919、君子不欲多上人。《桓公五年传》

920、物莫能两大。《庄公二十二年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7 06: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921、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闵公元年传》

922、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僖公十一年传》

923、国君而雠匹夫,惧者甚众矣。《僖公二十四年》

924、庸勋,亲亲,暱近,尊贤,德之大者也;即聋,从昧,与顽,用嚚,奸之大者也。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僖公二十四年》

925、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邦。《僖公二十八年传》

926、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非威非怀,何以示德?无德,何以主盟?《文公七年传》

927、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文公十三年传》

928、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若之何敌之?《宣公十二年传》

929、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宣公十二年传》

930、夫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商纣由之故灭。《宣公十五年传》

931、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成公二年传》

932、忠,社稷之固也,所盖多矣。《成公二年传》

933、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成公四年传》

934、山泽林盬,国之宝也。国饶,则民骄佚;近宝,公室乃贫。《成公六年传》

935、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成公六年传》

936、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成公八年传》

937、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成公九年传》

938、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乱则反之。《成公十二年传》

939、唯圣人能外内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成公十六年传》

940、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襄公十年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08: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06: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941、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而后可以治人。夫上之所为,民之归也。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而莫敢不惩。若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襄公二十一年传》

942、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襄公二十四年传》

943、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襄公二十五年传》

944、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而过鲜矣。《襄公二十五年传》

945、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僣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若不幸而过,宁僭无滥,与其失善,宁其利淫。无善人,则国从之。《襄公二十六年传》

946、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襄公二十七年传》

947、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襄公三十一年传》

948、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君有君之威仪,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令闻长世。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顺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固也。《襄公三十一年传》

949、国之大节有五: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养其亲。五者所以为国也。《昭公元年传》

950、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不数世淫,弗能毙也。《昭公元年传》

951、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昭公四年传》

952、君子作法于凉,其敝犹贪;作法于贪,敝将若之何?《昭公四年传》

953、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昭公四年传》

954、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昭公十六年传》

955、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昭公二十年传》

956、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昭公二十年传》

957、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昭公二十年传》

958、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善物也。《昭公二十六年传》

959、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昭公二十八年传》

960、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昭公二十八年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6: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961、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事大在共其时命,字小在恤其所无。《昭公三十年传》

962、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定公元年传》

963、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哀公元年传》

《国语》

964、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周语上》

96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周语上》

966、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周语上》

967、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专也?《周语上》

968、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周语上》

969、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於其官,以干农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周语上》

970、绝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汙也,其竭也无日矣。《周语下》

971、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鲁语上》

972、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肆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鲁语上》

973、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行而从之,美恶皆君之由,民何能为焉?《鲁语上》

974、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晋语一》

975、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晋语四》

976、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晋语六》

977、国家之将兴也,君子自以为不足;其亡也,若有余。《晋语九》

978、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郑语》

979、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楚语上》

980、夫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马不害民之材用。《楚语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1: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981、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楚语下》

《礼记》

982、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檀弓上》

983、苛政猛于虎。《檀弓》

984、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王制》

985、凡使民,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王制》

986、古之君子,举大事必慎其终始,而众安得不喻焉?《文王世子》

98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运》

988、礼者,君之大柄,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运》

989、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礼运》

990、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礼运》

991、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礼运》

992、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礼运》

993、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礼运》

994、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器》

995、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器》

996、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礼器》

997、圣人那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者,五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大传》

998、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 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大传》

999、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滕,食器不刻镂,君子不履丝屦,马不常秣。《少仪》

1000、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1 09: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01、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后,然后可以有制于天下也。《乐记》

1002、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杂记下》

1003、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祭义》

1004、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之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经解》

1005、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中庸》

1006、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中庸》

1007、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

1008、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这所以为大也。
《中庸》

1009、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莅之,则民有孙心。《缁衣》

1010、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缁衣》

1011、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缁衣》

1012、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大学》

1013、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

1014、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

《大戴礼记》

1015、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谅,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强果则下廉耻。《主言》

1016、之亲下也如腹心,则下之亲上也如保子之见慈母也。上下之相亲如此,然后令则从、施则行。《主言》

1017、《哀公问于孔子》

1018、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哀公问于孔子》

1019、无贤佐俊仕而能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之有也。是以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臣。得民心者民从之,有贤佐者士归之。《保傅》

1020、凡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 《礼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14: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1021、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保傅》

1022、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古之危亡,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则未有异于却走而求及于前人也。《保傅》

1023、贤君良上,必自择左右始。故佚诸取人,劳于治事;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子张问入官》

1024、上者辟如缘木者,务高而畏下者滋甚《子张问入官》

1025、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子张问入官》

10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子张问入官》

1027、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者,莫若先虚其内也;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子张问入官》

1028、刑罚之所从生有源。不务塞其源,而务刑杀之,是为民设陷以贼之也。刑罚之源,生于嗜欲好恶不节。《盛德》

1029、古者以法为衔勒,以官为辔,以刑为筴,以人为手,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懈堕。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筴,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手不摇,筴不用,而马为行也。善御民者,正其德法、饬其官而均民力,和民心,故听言不出于口,刑不用而民治,是以民德美之。《盛德》

1030、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譬犹御马弃衔勒,而专以筴御马,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专以刑法御民,民心走,国必亡。《盛德》

1031、富贵者,观其礼施也;贫穷者,观其有德守也;嬖宠者,观其不骄奢也;隐约者,其观其不慑惧也。《文王官人》

1032、其少观其恭敬好学而能弟也,其壮观其洁廉务行而胜其私也,其老观其意宪慎、强其所不足而不逾也。《文王官人》

1033、父子之间,观其孝慈也;兄弟之间,观其和友也;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也;乡党之间,观其信惮也。 《文王官人》

1034、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友;省其交友,观其任廉。《文王官人》

1035、考之,以观其信;挈之,以观其知;示之,难以观其勇;烦之,以观其治;淹之,以利以观其不贪,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喜之以物,以观其不轻;怒之,以观其重;醉之,以观其不失也;纵之,以观其常;远使之,以观其不贰;迩之以,观其不倦;探取其志,以观其情;考其阴阳,以观其诚;覆其微言,以观其信;曲省其行,以观其备成。《文王官人》

1036、方与之言,以观其志。志殷如深,其气宽以柔,其色俭而不谄,其礼先人,其言后人,见其所不足,曰日益者也。如临人以色,高人以气,贤人以言,防其不足,伐其所能,曰日损者也。其貌直而不侮,其言正而不私,不饰其美,不隐其恶,不防其过,曰有质者也。其貌固呕,其言工巧,饰其见物,务其小征,以故自说,曰无质者也。喜怒以物而色不作;烦乱之而志不营;深道以利而心不移;临慑以威而气不卑,曰平心而固守者也。喜怒以物而变易知,烦乱之而必不裕,示之以利而易移,临慑以威而易慑,曰鄙心而假气者也。 《文王官人》

1037、华如诬,巧言、令色、足恭一也,皆以无为有者也。《文王官人》

1038、以其见,占其隐;以其细,占其大;以其声,处其气。《文王官人》

1039、政善则民说,民说则归之如流水,亲之如父母。《小辨》

1040、圣人之用兵,以禁残止暴于天下也。及后世贪者之用兵也,以刈百姓危国家也。《用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06: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


104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104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104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1044、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1045、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1046、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1047、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1048、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颜渊》


1049、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1050、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105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


105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


105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1054、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1055、近者悦,远者来。《子路》


105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105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二不和。《子路》


1058、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


1069、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


1060、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4: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1061、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孟子》

106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公孙丑下》

106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滕文公上》

1064、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滕文公上》

106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

1066、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离娄上》

1067、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离娄上》

1068、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离娄上》

1069、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离娄上》

1070、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万章下》

1071、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尽心上》

107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心下》

《韩诗外传》

1073、传曰:水浊则鱼喁,令苛则民乱,城削则崩,岸峭则陂。故吴起削刑而车裂,商鞅峻法而支解。治国者譬若乎张琴然,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急辔御者、非千里之御也。有声之声,不过百里;无声之声,延及四海。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情行合名,祸福不虚至矣。《卷一》

1074、惟其无为,能长生久视而无累于物矣。《卷一》

1075、夫霜雪雨露,杀生万物者也;天无事焉,犹之贵天也。执法厌文,治官治民者、有司也;君无事焉,犹之尊君也。夫辟土殖谷者后稷也,决江流河者禹也,听狱执中者皋陶也,然而圣后者尧也。故有道以御之,身虽无能也,必使能者为己用也。无道以御之,彼虽多能,犹将无益于存亡矣。《卷二》
1076、上之人所遇,色为先,声音次之,事行为后。故望而宜为人君者容也,近而可信者色也,发而安中者言也,久而可观者行也。故君子容色,天下仪象而望之《卷二》

1077、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恶,适情性,而治道毕矣。原天命则不惑祸福,不惑祸福则动静修;治心术则不妄喜怒,不妄喜怒则赏罚不阿;理好恶则不贪无用,不贪无用则不害物性;适情性则不过欲,不过欲则养性知足。四者不求于外,不假于人,反诸已而存矣。《卷二》

1078、天设其高,而日月成明;地设其厚,而山陵成名;上设其道,而百事得序。《卷五》

《春秋繁露》

1079、明王视于冥冥,听于无声,天覆地载,天下万国莫敢不悉靖其职,受命者,不示臣下以知之至也.故道同则不能相先,情同则不能相使,此其教也。由此观之,未有去人君之权能制其势者也,未有贵贱无差能全其位者也,故君子慎之。《王道六》

1080、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高其位,所以为尊也;下其施,所以为仁也。藏其形,所以为神;见其光,所以为明。故位尊而施仁,藏神而见光者,天之行也。故为人主者,法天之行,是故内深藏,所以为神;外博观,所以为明也;任群贤,所以为受成,乃不自劳于事,所以为尊也;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故为人主者,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立无为之位,而乘备具之官。足不自动,而相者导进,口不自言,而摈者赞辞,心不自虑,而群臣效当,故莫见其为之而功成矣,此人主所以法天之行也。《离合根十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8:09 , Processed in 0.1873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