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笑话不是今人才出的, 错缪也不是今人才出, 是不是? 要知道古人也是从今人变古的, 都怕出错,束手束脚又何必做学问呢?
再说了,那本书没有缺陷错陋呢? 否则那有后人成就点校之功? 与其BS, 不如象前贤那样点校指正为好,是不是?
看了几位大佬争论, 就事论事为好:-) 措词注意点为好. 我在读书网也说了, 熟人之间笑骂几句,人家道是亲热, 不熟的就当是讥讽, 还是注意点为好. 免伤和气, 上网寻开心, 何必呕气呢?
看书的本来就分好几个层次, 启蒙的, 翻阅的, 做学问的.
DASHA, nulc,天人,属于做学问那类, 博学认真, 非竖排繁体善本不爽,哈哈, 那就去抱影印书好了, 好好考究古籍去, 能指点错漏, 让后学得益,岂不美事? 不过不能因其嗜古穷经让其砸了电脑,写竹简去吧? 有失厚道.呵呵.
乡人, 大概属于爱好之类的? 又好象比爱好高点层次, 不过俺是绝对瞎好, 属于爱好类最下等, 看古籍半通不懂的, 能有机会翻阅全译本自然快意! 至于是DASH兄说的, 《陈涉世家》那校尉是剑掉了, 还是拔剑了, 在我这层次人看来, 与主体事件何干?反正他是被杀了, 陈涉吴广是造反了. 一般读者又不做学问, 知道历史发生事件就好了, 何必在乎"过细的"细节? "过细的"加引号, 是因为相对不同人来说. "挺剑"如何解于我就过细, 于DASHA就不可细. 呵呵, 有点为自己读书不求甚解找借口. 不过经兄这么一提, 俺也长点学问, 知道还有人这么考究古籍的, 佩服佩服. 哈哈, 俺现在既准备收齐瑚琏兄发的中华繁体本, 也准备加入收集全译本的战团. 希望各位支持啊:-)))
乡人兄说的一点我很赞同, 现在,30,40 岁的人, 大概学简化字, 白话文的居多吧, 起码是以白话文为启蒙的, 几位学者为大众所想, 翻译古籍, 泽被大众, 无疑是件好事. 其中微有瑕疵应当原谅, 不好一味斥为垃圾, 是不是? 即使无补学界, 起码普及历史知识功不可没.
我记得林汉达先生出的几本春秋战国西汉东汉等故事集, 都是俺小时候看的书, 现在还想看呢, (那时书真便宜啊, 0.24 0.34元的一本, 啊怀念, 呵呵) 做为启蒙书, 起码是有益了俺. 估计大佬们对林先生写的书, 不会有太多微词吧? 与其对许先生主编的书有微词, 不妨写本书来校正一番如何? 如果不屑为之, 那么也学学林先生, 把林先生未完成的唐宋明清故事编起来, 不使中国历史束之图书馆,大财东的书橱里, 而专为历史学家所专有. 也泽惠下自己儿女.
只可惜这书售价太高, 有点违背普及历史初衷. 希望以后能有简装本问世, 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总之,几位大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 如果能换位思考, 都各有道理. 乱七八糟写一堆, 不知所云, 权当灌水吧,呵呵. 别把我分扣光了, 否则俺连求书版都进不了, 那可不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