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Barry

[【品茶论道】] 清廷腐败至甲午战争失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6 0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8楼faith于2013-09-25 22:07发表的 :
清廷的一小撮,看似只是“一小撮”,影响的却是江山一片。我最后想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帅要是昏庸、迂腐,那就是几十年、百年的事情了。(您也可以说帅的教育有问题......)后面的,不说了,隔几十年自有后人评论。(听一种调侃好像说出了点什么:以前学英语以为是为了解世界,先在才知道是了解你自己、现在,大意如此)

如果更长远看,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问题,或也可说成您的“教育”之问题。您的“教育”之问题,在我看来就像“甘地”的信仰,充满了韧劲和忍耐。中国这块地方的确有些独特,儒家的东西,上千年的熏染,朝代更迭,封建余孽残留,整个一“酱缸文化”。在这百十来年里就追上世界的步伐,“掩耳晃铃”吧。(我怎么想起了牛顿,1643年生人)

看近代中国历史,一篇屈辱、蒙昧的历史,叫人扼腕叹息。平静的日子,从历史看来,算是够长的了,对于战争,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不要发生在我身边才好,但它不以你我个人意志为转移。

今天刚刚看到任志强的一篇文章的访谈,讲的就是国企的一些事情,请您参考:

我试着以一个略带对抗性的问题打破僵局:“你在很多场合都表示,国有企业是有问题的,但你本身又做了几十年的国企老总,不觉得有点分裂吗?”

“你说得很对。”任志强仍然面无表情地拧着眉毛,但过了几秒钟,他把头转了过来。

“我根本不可能化解这个矛盾,现在他们不像是管企业,越来越像是在管家”

除了狠狠抽了几口烟外,几乎再没任何过渡,任志强一口气讲了做国企老总的三个“不易”。

第一件,上课。华远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任志强当领导的时候,每年要用三分之一时间参加由国资管理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组织的活动,包括各种会议,以及类似于党校学习的各种管理培训。经常碰到的一件事是,任志强坐在那儿,结果台上的老师下来说,“任老师对不起,我听过你的课。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根据规定,任志强还得坐在那里听课,进出门还得刷卡,证明自己去了。这事儿让他觉得无法理解:“你以为他们不组织学习,我自己就不组织学习了吗?体制内只承认体制安排的学习,不在于你会不会懂不懂,而在于规定你必须上课多少小时,要不然你年底考核通不过。”

第二件,考核。任志强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就是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件事他不推脱,但对于国企目前的考核方式,他有话要说:“现在的增值考核是鞭打快牛,如果今年有增长了,明年就要在今年的高增长基础上再保持增长。但企业怎么可能连续保持高增长呢?经济怎么可能没有起伏呢?如果我们投资10个事情,3个失败,7个成功,那总体我们赚了。但现在的考核方式是不能有亏损,有亏损就收拾你,于是企业不是努力地向前冲,而是越来越保守。”

第三件,请示。任志强抱怨,现在大大小小所有事情都要请示。有项目申请,“一个科员或者副科长就能否决你的决策,他们根本没在企业待过,但知识、智慧、经历都在行政面前没了尊严”。还有干部任命,“不管任命谁都得上面批准,当然你可以不认可,不认可以后再给你提名一个。这个味道就全变了,因为你派一个人下来,你根本不知道适合不适合这个企业文化”。

-------------------

事实上,在任志强的新书里,对于这些往事,这个市场经济的坚定信仰者曾给出过自己的见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契约精神,没有契约精神,何来市场秩序?中国的法律至今未能有效地维护市场中的契约精神,至少对政府机构是网开一面的。权力大于法律的局面,在中国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被扭转。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一定无法立足于社会;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契约精神,也难以强大



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925/10751638_0.shtml


补充一点王石的观点资料:


王石:中国像150年前的美国 企业最缺乏契约精神

当然同时更深的体会是比较,不是说我们中国和美国现在的比较。经过观察和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现在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很像美国的150年前,很像日本的100年前。就我们国家现在这样一种状态,尽管是到了互联网时代、高科技时代,但实际上我们很多基本的社会矛盾、社会生存状态,还是很像美国和日本当时那个时代


-------------


我在不同的场合表述过:第一,现代企业制度是借鉴西方来的,东方文明本身是没有这个东西的,现代企业制度很重要的一个基石就是契约精神,契约精神同时也需要有一个法律制度为前提,恰好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和亚洲文明比较缺失的。
对于中国企业家的现状和中国企业家的弱点,我觉得和西方企业精神、西方企业家来对比,中国最缺少的是契约精神


-----------------------


我到美国去,感受的第一点就是,现在西方,尤其是金融海啸之后,资本主义走到今天,学术界现在是非常深刻地,也是批判式地在思考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过去讲问题,要么就全盘肯定要么就全盘否定。在美国我就在反思,如何对我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些批判的思想

----------------------------

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情况,实在跟日本100年前非常像,日本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我有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中国不能认真地研究日本学习日本,对日本没什么损失,对我们却是个巨大的损失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日本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就是沉默的20年,好像我们觉得日本已经开始衰退。尤其我们的GDP又超过日本,现在稳居第二,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根据预计,可能30年之内就要超过美国。许多人觉得日本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岛国,什么都没有,没什么好学习的。
      我个人认为恰恰相反,实际上日本这个民族是非常值得中国人去学习的。当然因为种种原因,近代到现代发生过两次不愉快的战争,中国有些年轻人对日本已经恨到了骨子里,恨到了DNA里。但是仇恨归仇恨,学习归学习。如果由于你的仇恨影响了你的学习,那就是你的损失


沉默20年的日本发生了什么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是在2011年的8月份专门去日本考察,这其中我去秋田县看了一个冶炼厂。这个冶炼厂过去是冶炼稀有金属的。因为日本本身是贫矿的国家,所以这个厂就只能紧紧守着旁边的一个小矿。这个矿虽然有矿藏,却是贫矿,各种矿的含量都很少,所以需要冶炼技术非常高。
他们的冶炼技术确实也非常高,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么点儿的贫矿也没有了,也挖完了,那这个厂怎么办呢?一位日本的朋友推荐我说,你去看看人家厂后来发生的变化。我去看了之后很震撼。他们那个矿现在早就停产了,因为没有矿可挖了,但是那个冶炼厂还继续冶炼着。它冶炼什么东西呢?这个厂从城市的废家电里炼稀有金属,就是空调、冰箱、电视机、手机这些东西,把它们拆开之后,提炼上面的稀有金属,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提取金、银、铜、铅、锡,等等。现在他们的技术水准、冶炼能力确实很厉害,这个厂的盈利能力已经高于他们之前炼自然矿的盈利能力。
还有一个方面也让我非常感动。在那里我们看到工人拆电器,而且相当多的工序是需要人工的。要知道,用人工做这个成本是很高的,但这种做法对经济持续发展很好,环保、精细,还解决就业。只是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要求很高。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在他们那里还有一个数字统计,告诉我这个行业前景怎么样

自从二战之后,日本成了一个消费大国之后,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矿石,炼各种金属,包括稀有金属。现在如果计算一下,把城市的废家电全部回收利用之后,在这些废家电里能够提炼多少铜、多少金、多少银、多少铅,会发现日本已经是一个富矿大国。
这个厂是一个民营企业,并不是国家扶持的大企业。不可小觑,这就是日本现在发生的事情,而且这个冶炼厂已经在苏州、天津建了两个分厂。举这样一个小例子,我认为这能够说明日本早已作好应对未来的准备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28/3MNjgyXzUwNzc3MA.html




其实任志强说的没错,这是当年满清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天仍然要面对的问题,我们欣喜于我们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是看看下面的数据我们或许就更需要思考了:


日本海外净资产创新高 22年蝉联全球最大债权国

数据显示,2012年底日本海外净资产296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日本连续第22年蝉联全球最大债权国。因为去年年底的美元飙升帮助推高了日本海外资产的价值。

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和香港合计海外净资产为213.66万亿日元,排在第二位,与日本仍有较大距离

内地富人争赴香港买保险 被指向海外转移资产及洗钱

http://money.sohu.com/20130606/n378192943.shtml

中国富人海外资产中60%在香港美国加拿大
http://money.163.com/12/1221/11/8J8BELKC00252G5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6 10: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人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7 18: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5楼faith于2013-09-24 17:19发表的 :


“教育”就算能立题,对于中日甲午战争也属于次要问题吧。“戊戌变法”怎样?有个慈禧在那里,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尝试不还是失败了?“清朝统治阶层的教育路线教育政策和组织形式”不就是起腐朽制度、腐朽政治的一个缩影吗?

1905年,孙中山和黄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政治纲领。其中驱除鞑虏放在第一位,为什么呢?当时有识之士早看透了清廷了。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



为什么亿万富豪会沦为菜贩子?
2013-09-27 07:31:41 来源: 中国企业家(北京) 

关键一段:

其根本就在于中国的政商关系出了问题!

政商关系是政府(包括国有企业)与私人商业间的关系。好的政商关系应该是基于法律的、透明的、清廉的、平等的、相互支持的关系。而坏的政商关系,则是一种以裙带为基础的、以追逐垄断租金为目的的、以权钱交易为形式的、非平等的政商之间的关系。

从中国的历史而言,中国始终未能发展出一种良性的政商关系。中国古代,由于权力垄断,在几乎每一个拥有丰厚利润的所谓“老字号”企业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或者一群官员的身影若隐若现。清末的大商人胡雪岩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也正因为此,商业在中国长期受到抑制,而中国也未能在18、19世纪走向资本主义。而从亚洲经济发展史来看,建立在裙带基础上的、缺乏透明度的、非清廉的政商关系是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爆发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所以,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一国能否建立起一种好的政商关系,对于该国私人企业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对该国宏观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和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坏的政商关系就必然带来以下三种弊端:

一是妨碍良性的政商关系的培育和发展。
二是许多民营企业主的命运将是不确定的。
三是妨碍一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http://money.163.com/13/0927/07/99OU6J6V00253G87.html


----------------------
本周震动全国的几个案件的审判:

徐明在大连必须巴结当地最高首脑来得到他需要的资源
丁书苗必须给领导洗衣服必须出资上红楼梦给某部门领导实现他的红楼梦

这两位的企业都不是随便的街道小企业,都是名动中国的大型私企了,都能成这样,所以经济这个方面尚且如此,其他方面就更难了。
昨天看央视的有关教育的一个纪录片,片中说教育是决定未来的事业,从大清的甲午到目前来看,教育这个我们很难说超过当时的日本或者今天的日本,无论是诺贝尔理科奖项还是技术转化到市场产品,更不用说央视强调的技工型人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7 18: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上点资料给大家参考:


一个半世纪以前,日本“明治维新”时就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前首相吉田茂的《激荡百年史》中说,到明治末年(1912年)小学的就学率已超过95%。直到今天,“小学校的校舍大多是乡村中最好的建筑物,这也表明日本人对教育的尊重”。1945年日本战败后,经济崩溃,农业受灾,“全国处于无法想象的饥馑之中”,人们却“把关心集中到教育方面”,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在1946年底就确定实行小学6年和初中3年的义务教育制。书中的结论说:“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大概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化最大特点”。

  有了教育这个基础,日本经济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起飞,日本政府又提出了“贸易立国”,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些学者提出“科技立国”。不过日本政府到1994年才正式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的方针,并于1995年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将这一国策立法化。1996年又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这份计划围绕“鼓励创造,发展科学”这一主题,将各项目标具体落实。2000年日本的科研经费达1305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方面却列第一。

================

日本成为世界第八大诺贝尔获奖国的秘密

文/陈小牧(日本留学问题专家,沪上日本留学研究学者)



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人口不足1亿3千万,资源匮乏的岛国,从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起,迄今为止共诞生18位诺贝尔奖得主。如果算上2008年同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日本人南部阳一郎,那么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总人数已升至19人。在世界诺贝尔奖获奖国中排名第八,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资源匮乏鼓励创新发明

  日本资源匮乏,“匮”则思变,为了生存和竞争,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日本人不得不在产品的质量、创新方面痛下苦功。所以,来自日本的各种小发明创造数不胜数。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具体又包括人文地理环境、学术环境。众所周知,研究学问通常要耐得住“寂寞”,要远离都市的喧嚣。日本专家学者曾做过研究,从19位诺奖得主来看,与京都多多少少发生关联的占到了11人,而直接出身京都大学的有6人。似乎证明了京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发祥地的独特价值所在。在这方面美国名校加利福尼亚工科大学、MIT也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从学术环境来看,日本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学风,使思辨能力培养及形成成为可能。日本是以大学作为研究机构,众多的大学对年轻学者给与了一定的支持及宽容。因为如果年轻人没有上升空间,通常会影响其研究的积极性。大学应具备上传下达便利的学术研究环境。日本教授会体制有利于大学的发展。如果教授们整日陷入会议中,那么做到安心学问似乎比较困难,

研究项目评估的准确度

  项目的评估至关重要。这需要科研人员及相关主管部门要远见,找准项目,并给与在经费及精神上的大力支持。许多具有独创性的研究都是“大器晚成型”。需要30年、50年,甚至一个世纪。如此长的研究周期,作为投资者抑或项目负责人要具备长远不光,为研究者创造独特的研究环境。而不能围绕着短期目标,过度追求研究的实用性转化。过度评价,下达具体指标,比如规定论文数量,这些都是不利于创新成绩的取得。

  2012年,山中伸弥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有日本专家分析与其1999年在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工作的一段经历密不可分。作为挑战体制的奈良先端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对山中的研究给与了大力支持,打下了坚实基础,功不可没。

对待学问的敬业精神

  如果发现可研究项目,要全身心投入,甚至达到“疯狂性”,即具备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日本人对工作研究的执着和认真传统由来已久,而敬业、精业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迁移性能力

  鼓励进行多学科交叉,不同专业教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至关重要性。之前的利根川、山中,两人都是非医学基础研究人员,在美国学习分子生物学。山中伸弥,由之前的整形外科医生转而投向基础研究。现在,在一些大学甚至鼓励学生多专业交叉学习,比如学习法律的同时,学习音乐。在笔者看来,跨界人才,将是未来炙手可热的人才。

============

我的一点看法:

所谓战争是国家之间短暂的最激烈的交锋形式,但是这样最高级的最激烈的交锋在全球历史看都是很短的,占据主要地位的还是和平时期的没有硝烟的竞赛,我们看到不少网上愤青崇尚用战争解决问题,这背后潜藏的心理就是幻想赌一把,没有下定决心做扎扎实实长期的各种准备,这其实很要命的,因为战争是很复杂的一个最剧烈的行动,包含了教育,组织,研究,人口后备,结盟的盟友质量等等,找一个来说:看看日本二战就行了,最矮子的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一个互相把彼此拉下水的倒霉败战联盟,盟友的质量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15:43 , Processed in 0.13029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