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王志成2010

[【茶社活动】] 儿童时期的趣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8 19: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拾趣  钓黄鳝
我的童年是在安徽的一个很平常乡村度过的,村的周遭有每个村,每个大队的鱼塘,每年开春,村里集中筹款,买各种育苗:鲤鱼,鲢鱼,鲫鱼,黑鱼,鲶鱼等鱼种放养到池塘了,年底集中打捞,每家按出资多少分得多少斤的鱼。

记得童年的趣事之一就是村里较大的表哥带我们去钓鱼,钓黄鳝,其中说说钓黄鳝的事情吧,砍个竹竿把长的竹竿砍断成70CM一截,准备好事先买好的鱼线,针,蚯蚓,把鱼线截成60CM的长度,两边分别绑到竹竿和缝衣针的中段,之后从针的一段把针穿入蚯蚓的身体里(现在想想也蛮残忍的)之后把竹竿深深的插入近水的河边,把穿入蚯蚓的,绑着鱼线的针扔入河中,之后就是爬在河边,静静的等着,看着,过二三个小时后,慢慢的拉去鱼绳,随着鱼线的拉起会看到一个挣扎的黄鳝扭动着身躯别拉了上来……

另二就是玩“藏猫猫”,大家石头剪刀布 输的人背对大家,大声说三十个数,其余的人分散开来,躲藏了田间的村头,垛后或是齐人高的庄家地里,之后是漫长的寻找过程,之后人全部找齐后,最先找到的,继续数数,其他人躲藏起来,有时候藏的好的小伙伴,最后投降,继续由投降的家伙找,其他人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9 12: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小学的那段时间,每个人家里都比较穷,一年之中也就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够吃些肉、水果,换言之,很少有零食。在这种情况下,正在上小学的孩子都是很馋的,经常做一些偷梨、杏、西瓜等的事情。有时候,还专门跑到地里去偷已经成熟但尚未收割的向日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约了同班的两个同学去偷向日葵。种植向日葵的土地,离村子大概有两三公里的距离,我们很快就到了一片向日葵地里。我们各自寻找目标,过了一会儿,每人拿着一个自认为很大很好的向日葵再次聚在一起。我们商议,不能在向日葵地里,另外找了一处玉米地去嗑瓜子。当时年纪很小、嘴馋、也有些害怕,迅速的就嗑完了。之后,大家认为家里人还没吃到,应该再掰一些带回去。于是,我们每人又掰了两三盘向日葵,藏在各自衣服里。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担心被人发现,一位伙伴提议我们三个人相互换衣服,我们便马上互换了衣服。大家认为这样还不保险,将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到了,如果其中的一个人被人发现,不要暴露其它两人,并要坚持声称是自己家地里种的。虽然大家都非常安全的回到家里,但还是惴惴不安的好长一段时间,没人找上门后,我们才彻底安心,但那之后我们便很少再出去偷东西了。正是应了那句名言,做贼心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cwyyzs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1-29 16: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年四十三岁,出生在四川的一个远离城市的小山村,小时家里很穷,没有吃没有穿,但童年却充满了欢乐。我们那个小山村民风淳朴,自然环境优美,虽比不上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却也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记得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那里的田很多鱼,几乎每块田都有,所以下田捉鱼是我们童年最快乐的事之一。田里水不深,水中鱼儿清晰可见,因此我们就在田里用泥巴围成圈,然后再把圈里的水舀干,然后就直接捡鱼了。捉鱼很快乐,吃鱼的乐趣却小得多,因为家里没多少油,用一大碗酸菜煮鱼,一家人也算打牙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9 19: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中的童年游戏:砍大山
这是一个集体游戏,分为两组,人数可多可少,人越多越有趣。
对垒形式:人列两队,各队队员手拉手站立,两个队列面对面,距离要至少保持在10米以上。
游戏过程:首先由两队各派一名队员通过剪子包袱锤来决定哪队先发起进攻,进攻的一方派出任意一名队员全力跑向对方的队列,用身体去撞击对方手拉手的地方,一旦撞开,就可以领回撞开处的一名队员回到自己的队列,否则那名队员就必须留在对方队列。无论是否撞开,两个队列都是轮番发起进攻。最终的胜负由队列中人数的多少来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9 19: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趣事系列之二·捕蝉

  如今在外读书已久,只有寒暑假方能回家,因此更无比怀念童年在家的时光!我们家乡是著名的国家级贫困县,最出名的人物是焦裕禄。虽然家里土地较多,但因土地较为贫瘠,收成并不好!文革结束之后,生产队也随之散伙,原本属于整个生产队的果园,也分给各家各户。我们家也分得两亩苹果园,有几十棵苹果树,整年都不用再发愁吃苹果。现在,城里稍好的苹果竟然要六七块钱一斤,想当年,我们家的苹果有许多小一些卖不出去的,拿来喂猪,真是今非昔比呀!
  每年七八月份,苹果快要成熟之时,就刚好赶上我们放暑假,我因年幼,还未能下地干农活,就被派去看管自己家的苹果园。那时,看苹果园感觉非常的无聊,如果能有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打扑克牌是最好,但或许我尚未学会打牌,也未感觉到其重大的吸引力。几个小伙伴最喜欢玩的是抓知了,也就是捕蝉。
  入夏之后,在苹果树上,蝉尤其多,有时一棵树上会有几十只,在树干上排成一排。当然,我们不会笨到直接爬树去捉蝉,因为只要树干轻微晃动,蝉就会机敏的飞走。常用的方法是用芦苇杆在一头缠上面筋,去粘知了的翅膀,此种方法屡试不爽。问题是要有细而长的芦苇,整个村只有一个芦苇坑,而且分别承包给几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偷芦苇。
  芦苇坑算是我们村最可怖的一个地方所在,因为芦苇长而高,且稍微有点风,就会沙沙做响,经常闹鬼,大白天人们都会绕路,避免经过此处。而且,芦苇中经常会有弃婴。但如此恐怖之地,我们几个“小鬼”竟鬼使神差地去偷芦苇,就为了粘知了。其实,我们也只敢在芦苇坑的边上,拔些短的芦苇。一次,有个年龄稍大些的玩伙,大着胆子进芦苇深处,偷拔了几根长的,没想到出来时,已吓得尿湿了裤子,他说看到什么东西在动。
  有了芦苇,下一步就是要有面筋。这里的面筋并非做饭用的面筋,而是用生的麦子儿,使劲的在嘴里嚼,直到水份完全干了,再用手搓成一团,有时还会在水里泡一下,再使劲把水挤出,晾一下,就会就得非常粘,像是胶布。做面筋是个技术活,并不是所有小伙伴都会。我的技术就不精良,做的面筋不是很粘,有时即使粘住了蝉的翅膀,也会被它挣脱。因此,做好了一切前期准备,却并不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中午的时候,天气焦热,知了拼命的叫喊,正是粘知了的大好时刻。我们并不感到天气的炎热,聚精会神地寻觅藏身于茂密树叶之间的知了,小心翼翼地把粘有面筋的芦苇杆接近知了的透明的翅膀,生怕惊吓到它,待面筋接触知了翅膀的一瞬间,先是要轻,继而猛地摁上翅膀,如果面筋粘性大的话,基本上知了就没跑了。只是这样下来,一天其实也粘不了多少个。
  现在忽然想来为什么要捕蝉?捕蝉的目的是什么?好像我们捕到的蝉是不能吃的,因为背部已经发黑,不益食用。只记得曾有人收购蝉,好像是当作药用,却并不记得自己卖过。当年,儿童眼中充满无比乐趣的捕蝉,在成人眼中却找不到这样做的意义。成人做事都讲求目标明确,精于计算付出与收益的比例,而儿童只是单纯的寻求快乐,快乐就是他的追求,这或许是儿童比我们快乐的原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10: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趣事系列之三·烧红薯
  北方人一般都比较熟悉红薯,多数人也喜欢吃。一般而言,北方人吃红薯的方式有:做红薯汤,即在锅里放上水,再放些面搅匀,把一块或两块红薯削皮之后,再用刀切成若干小块,放在一起煮就ok了;另一种常见的是单纯的煮红薯,或者馏红薯;再就是烧红薯,在做饭时放在灶堂里烧。来到南方之后,才知道南方人把红薯称作地瓜,沿街有许多流动摊贩贩卖烤地瓜。有时兴致来了,也会买来吃,但总觉得没有家乡的烤红薯味道好,毕竟地瓜不是红薯,少了家乡的味道。
  忆起儿时烧红薯之事,初冬的早晨,几个小伙伴聚在一块,借上课之机去刚下过霜的红薯地里偷红薯,之后再在野地里烧熟了吃,想来就觉得无比幸福。
  通常情况下,红薯地都会在村庄的附近,以避免被偷,当然他们要防备的人并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孩,而是那些专门偷红薯卖的人!但是,我们如果想第二天去偷红薯烧着吃,头天晚上也会谋划上半天,偷哪家的红薯?在哪儿烧?谁负责弄柴火?等等。一切都商量好之后,第二天,一定要起个大早,才能干得上在没人的时候,做这件略显亏心之事。
  当然,我们做学生的,老天给了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爬起来去上学,而偷红薯算是起这么早上学的“福利”吧!看准了哪家的红薯地,几个人一合计,由一个人放风,剩下的负责拔红薯。我们那儿红薯地的土都比较硬,半天还拔不出一块,又时还会断掉。经验告诉我们,哪个红薯穰下面隆起的土高,下面的红薯就较大,且比较容易拔。这种事一定要在十几分钟内结束战斗,否则被老师同学看到,就危险了。
  烧红薯的时间点一般会选择在周六的早上,这样,把偷来的红薯放在书包里,待到中午放学,由于下午不上课,就有时间去烧红薯。地点一般会选择在河滩上:一方面人比较少,另一方面沿河滩有一些树木与枯草,是绝好的柴火。沿着河滩选择一处避风坡,挖灶洞,准备烧。灶洞挖起来要刚刚好,上面可以横着放红薯,下面又可以放柴火。把红薯在河水里洗净,就可以生火烧了。其实是先在上面烤,火不能太大,否则红薯里面还没熟,外皮已经焦糊了。红薯烧的差不多之时,最好是红薯与余火一起埋在火坑里,完全埋好,过十几分钟之后,再扒出来,这样会熟的更好,有个名字叫“焖红薯”,就是形容这个环节的。然而,由于大家都没有什么耐性,许多时候,还不等烧好,拿起来就吃,而且并不是每次都能把握好火候,经常吃到内面时,还是生的,只能生啃。但是,每次都吃得无比幸福!
  现在想来,那时之所以会去偷红薯烧着吃,是因为当时并非每家都种红薯,红薯的亩产量并不高,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一般人家是不会种红薯的,但我们又想吃,没有办法只得如此!事实上,如今家乡种红薯的也很少,而且事过境迁,河滩也已经完全被填平,改种粮食与经济作物,现在的小孩子即使想偷,恐怕也找不到可供烧烤之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3: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事情,我想到一件小时候有趣的事情,不过也是一件挺囧的糗事。

小时候家里住的是平房,经常闹老鼠。于是投放了好多老鼠药。当然了屋子里面用的是老鼠夹,为了安全。不过外面的棚子用的就是老鼠药了。那老鼠药是用康乐果(小时候吃的貌似用玉米面做的一种膨化食品)浸泡的一种能使老鼠发生溶血进而致死的毒药制成的(当然,当时是不知道的,后来长大了我爸和我说起这事时告诉我的这个药效……)。为了防止误食,老鼠药康乐果被染上了一种诡异的绿色。不过当时太小了,才3岁吧。看见吃的就不管了(其实现在也没怎么变的说……),正吃着呢,就看见我爸来了,顿时大惊失色,把我拖走了……后面的是我不记得了(该不会是药效上来了吧),不过据我爸说他把我拖到职工一样注射了解药捡回了小命。不过我当时才吃第一块就被发现了,应该也不会挂吧。这就是典型的要吃不要命啊,想想当时自己真勇敢。不过回过头来看无知的自己真实太傻了,想想还觉得挺有趣呢。

我本来已经忘了这件事了,但是有一段时间看《豪斯医生》里面有一个病人中毒华法林发生溶血,怎么就这么耳熟呢?然后维基告诉我:华法林(英语:Warfarin,又名华法令、可迈丁或灭鼠灵)是一种只可口服的抗凝血素。原来我当年吃过的就是这货啊!顺便解药就是维生素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16: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时期在玩什么?

1.是赶铁环, 一个硬铁丝做的铁钩,推着一个铁环,小学时候,每天上学推着去,放学推回来,像现在的自行车.
2.弹玻璃球,和几个小伙伴一起买, 5个坑的玩法,逐个升级,被打中就重新来,玩一局得几十分钟.
3.秋天假期时候出去摘酸枣, 每年都去.
4.捉蟋蟀,斗蟋蟀,一直玩到高中毕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0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童年已经消失在记忆中,记得有其中2件:
1、都小学的时候,经常在外面疯耍不做作业,妈妈老念叨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听进去了,竟然真的去把买来的煮熟的胡豆种在地里,还不定期的翻出来看看,一直到一天胡豆被耗子偷走都没有看到发芽。
2、小时候没有进过大城市,老听城里人说“肯德基”,一直以为就是鸡只是在城里面养的而已,应该比较好吃。直到真的有一天我站在KFC老爷爷的前面才恍然大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15: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有童年那一两件刻骨铭心的趣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坏的,甚至是穷欢喜!记得是在上小学4年级的时候,那时一个村子有一所小学,称为“村小”,右侧村子大一点的,可能每个年级有一个班,一间教室,村子小一点的就是两个年级混在一间教室上课。平时孩子手里几乎很难有自己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秋冬季节来了,偶尔在上坡上去打桐子(一种炼制桐油的果子),挖半夏(一种中药材)等来换取一两元钱的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钱。有一次,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伙伴在一起玩,突然不知是睡提了个主意,大冬天的谁敢去剃光头的,由他付账,那是剃光头8分钱一个(因为无需什么技术留发型什么的,也无需洗头用的肥皂,不像现在有洗发水),于是我们一同十个伙伴都去剃光头了。回到学校,教室十个闪闪发光的光头,老师生气了,分别给我们十个人批评了一顿,撵出教室,喊家长去学校……。之后免不了的一顿毒打。

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头发掉差不多了,习惯了光头了,有时候我还问我老爸,为什么小时候我剃光头就要挨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几个小时候的趣事。
1,黑暗的旧社会:刚上小学时候听到“黑暗的旧社会”,就产生了一个印象,觉得解放以前旧社会时候大地漆黑一片,后来看到黑白电影,把这个看法具体化了,更新为应该不是全黑,是黑白两色或者灰色的,后来再看到讲旧社会的彩色电影,心里都有点不适应,思想还经过激烈斗争,慢慢才明白“黑暗的”应该不是指“颜色”。
2,国家领土大小:在上小学时候,知道国家领土概念,又得知了中国领土排全世界第三,比苏联和加拿大要小,心里很不高兴,后来很长时间,一想到这个,心里都有点郁郁寡欢。
3,四个现代化:从上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都很希望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6 11: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理发的,小时候都是在家,爸爸用推子来理发的,我爸爸用的理发推子有点旧,经常得边理发边上油,要不就理不利索。推子的刀韧也钝了,有时候一二根头发是半理半拔起来的,
真是痛啊,后来回想起来,都觉得对在家里理发很发怵。直到10多岁后有一次,头发长了,正值我爸爸出差,就拿了2毛钱去街上的理发店去理发,被电动理发推子服务了一次,感觉真
是舒服啊。从那以后,就拒绝让我爸爸给理发了,都是要钱出去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23: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时期的趣事 :
   我家是农村的,儿童期是在可以说是在土堆里长大的,对工程机械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记得小时候天天去玩土,用工具铲子或自己做的小车来模仿挖掘机和卡车,反正自己能想到的能玩到的都用了搭两根棍子当塔吊啊,模仿建筑工地用石头和泥巴盖“房子“
   
还有抓鱼了 ,村里有个水坝,经常背着父母去抓鱼,在上游直接脱鞋扁裤脚进水,虽然经常抓不到但很开心啊 ,每次回家都被父母骂但很开心 哈哈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次体育课,我们学习铅球(好像不是太重,记不清了,好像就是铅球),到我扔的时候,我就扔到了体育老师的脖子上,球在老师脖子上走了一圈,当时吓坏我了,我真怕把老师给砸坏了,幸好没事,不过从此我对铅球产生了小小的恐惧感,而且我对我们那个体育老师也产生了恐惧感,看到他我都要绕着走,生怕他把我认出来 ~~~哈哈哈
   
   还有小时候特别怕打针,每次打针排队快到我的时候就偷偷跑到队伍的最后去,结果和我一起来的姥爷发现了拎着我到医生的面前打的针……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2 14: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在小学午休期间最好玩的是枪战。当时用四根筷子和橡皮筋就能扎出一把手枪可以发射橡皮筋,然后同学们就分两国对打。当时都是小孩子,也不会耍赖,反正先被对方打到的就算是被俘虏,"关"在校园一个角落里。自己友军也可以来解救,偷偷摸过来,碰到手就自由了。当然敌人也会有埋伏还有看守,所以要解救战友也不是那么容易。

还记得有一回我方大败,战友几乎都被俘,只剩我跟另外两个。当时也不晓得为什么突然灵机一动,叫其它两人隔著远远地跟"看守们"骂架,把他们注意力引开,我自己从别班教室窗口爬出去,再跳下去到"战俘"堆里,哈,全部得救。当时那个偷偷摸摸,紧张刺激啊!

这游戏玩了大半年,后来不知道怎样就退了流行。真是怀念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 12: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趣事之一:儿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小伙伴们结伴去放牛羊,到了目的地,把牛钢绳拴在铁棍上,找个草多的地,一插,隔一段时间换一次地。小伙们聚在一起玩:夏秋玉米、红薯成熟的季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挖好“窑子”,分别去掰玉米或是挖红薯、捡拾柴禾,完成后聚在一起烤玉米或是红薯。偶尔碰到快要干涸的小河沟,我们就去捉些小的鱼虾,弄点盐巴,煮着吃。有时也会烤着蚂蚱吃。
之二:理发对于儿时的自己来说很是恐怖,当时用的是手动推子,很容易夹头发,理一次会很痛,几乎每次老爸给我理发,都得哭闹一番。
之三:每年春天槐花开放的时候,小伙伴们就会翻墙上房去够槐花,香甜可口,大人怕我们吃坏肚子,吓唬我们吃多了长大腮;春天还有好吃的榆钱,多的话还可以蒸榆钱窝窝吃;夏天的夜晚去逮“神仙”,多了让大人用盐巴腌上,攒够一起炸着吃。秋天还有甜甜的大枣,跟在大人屁股后面捡拾落在地上的大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6 13: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趣事:
一、爬大坝:小学时和小伙伴们都是走路回家,我们故意不选择大马路,而是穿过一片橘子林,沿着浩荡的江边走回家。期间,又会特意不走江岸上的路,而是趴在江边的坝上,用脚塞在筑成坝子的大石头之间的缝隙里,一步一挪地爬上好长一段。由于这样的走法,一不小心就容易从坝子上滑落,掉到江水里,小伙伴们都觉得很刺激也很好玩,几乎每天都会来上这样一段“训练”。有一回,我身上背着的小熊饮水壶,掉到了江里,回家也不敢和爸妈说,只能装傻卖萌。
二、捉弄小小伙伴:有一回,我们的院子里来了家新同事,新同事家的小孩比我们大家都小,于是,大家想办法要欺负新来的,就在院子后面正在施工的沙堆里,挖了一个大坑,填补上了树枝和荷叶在洞口撑着,上面盖上和边上一样的沙子,看上去就是一个很完美的陷阱。我们于是和小朋友说,来来来,姐姐们带你去玩沙子,然后小朋友就被迫掉进去了,然后我们就阴谋得逞了,想想,那个时候欺负弱小,好坏呀。当然,后来这位小伙伴和我们倒是玩在一起了。
三、洗车库:每到夏天,院子里有个废弃的车库,我和小伙伴们就喜欢拿着水龙头,去把这个车库里里外外冲洗干净,然后地上凉凉的,我们就可以有自己的乐园,可以四仰八叉地躺在干净的荫凉的地上,并且——借机不回家了,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11: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最喜欢就是去河里捞鱼,尤其是刚下过大雨之后,河水上涨,所谓浑水摸鱼可能就是说这个。每次下完大雨,河道干净了很多,鱼也多,自己做个网趟着河一路走,转一圈,小桶里的小鱼都满了。呵呵。。。。现在的孩子体会不到我们当时的快乐了,捞着大鱼时简单的喜悦,是现在金钱买不到的。话说现在河里,都是臭水,早就不见鱼虾了。

小时候上山采蘑菇,有时候转一圈回来身上刮的一道道的,捡到蘑菇就像捡到宝一样,现在就算有蘑菇也没时间去采了,花点钱买有可能。香菇真没野蘑菇好吃。真的。

小时候上亲戚家,住海边,去捉螃蟹,挖蚬子,那时候螃蟹非常多,都没人抓,现在海边都修了虾池,参池。哦对了,那时候去海边钓鱼也挺好,海里的鱼明显比河里和水库里的好钓,而且非常猛,一口下去,咬的死死的。能在海里活下来的都是猛兽啊,哈哈,一口细蜜的鱼齿,争食专用。

人大了有趣的事也少了,也不愿意运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11: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过而立之年,还能经常想起自己的童年,一种美感涌向心头,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笑容,等缓过神来,发现那只是遥远的曾经。虽然那时候经济条件差,但是我的童年也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感觉到一直都是快乐的,没有悲伤、没有遗憾。有家人的关心、有许多一起长大的同伴,有美好的环境。细细想来童年印象最深的有那么几件事刻在脑海里。
   小时候很喜欢看枪战片,应该就是《乌龙山剿匪记》,每天一集一集播放,每天准时抽到电视机旁,一集也没少看。看过电视以后,就去模仿电视剧情,喊几个玩伴,一起用木头做的盒子枪,分别分配角色后,头戴着绿色的树枝,在村里房前房后就打起了“枪战”,敌我双方,面对面时,伙伴们约定以嘴里喊出的枪声为准,谁先喊出的,谁就赢了,“死”了的人就退出游戏。现在还想起那时的场景,有时候为了正当“头头”闹得面红耳赤,不过一会就好了。
   想起的还有打弹子。小学是在村里上的,正午早早地吃晚饭就背着绿黄色的书包赶到学校,邀上几个要好同学,挖一个小窝,画一个起点线,就打起了弹子。首先,每个人都从起点把弹子放到窝里,然后就可以用弹子打别人的弹子,如果被打到了,就要重新上窝,赋予生命,每次都玩到上课,上课铃响了,才依依不舍跑向教室。现在也想不起,什么时候开始不玩这个的,但是,这个游戏至少打发了很多在小学校园的美好时光。
   还有就要数钓鱼了。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四五岁的时候,每到夏天,我们就跟着村里的大孩子去水塘钓鱼。当时的条件有限,所有的渔具基本上都是自制的,没有钱去买,钓竿用我家后院的竹子,线可以用妈妈的缝衣线,钩子可以用缝衣针去做,鱼儿就用蚯蚓和苍蝇。由于当时经济条件限制,小孩们都是光着屁股出去的,几年下来,练就了很好的钓鱼功夫,每天出去都能够满载而归。后来上了初中,也渐渐很少去钓鱼了。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美好的,童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追寻的曾经。虽然参加工作已经很多年了,每当遇到困难和不高兴的事情,想想自己的童年,这些困难和不高兴似乎随风飘逝了,给了我人生更多的是鼓励和追寻。

  此文为13年写的一个短文,罗列了自己童年的趣事,谢谢王版提供活动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15: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不必说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游泳、钓鱼、捉螃蟹、捉龙虾,抬来家里的大木盆划船;也不必说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摔跤、捉蛐蛐、捉蚂蚱,看两头大黄牛打架。单是村东头那颗歪脖子的大枣树,就有无限的乐趣。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粘上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猛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又来到树下。只要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为一只又黑又亮的蝉。

秋风送爽,歪脖树上的叶子簌簌地落了。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一根带钩儿的长竹竿,“噼哩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拿回家去,洗净,放在锅里煮熟,去掉核,加点面粉,做成薄糕,这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枣糕。

秋去冬来,歪脖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窝,一垒就是五六个。到了晴天,我们就聚到树下,脱去笨重的棉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掏鸟窝一般要两个人,一个掏,一个接,动作要干净利落,不然,碰到大人是要挨打的,因为大人们说那是益鸟。但那时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益鸟,什么是害鸟,只是想尝一尝鸟肉是什么滋味。掏出鸟后,我们先把鸟杀死,拔掉鸟毛,剖开鸟腹,除去内脏,然后浇上酱油,撒上盐。当然,这些都是从家里“偷”出来的。这些都干好了,就把鸟放在火上烤。烤熟后,大家一人一口,津津有味地分享这“野味儿”。那诱人的香味我永远也忘不了。

这段快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繁茂的树木,绵绵的草地,潺潺的小河,特别是那棵歪脖子大枣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5 04: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的一个小山村里度过的。那时候,正是山村改革开放的前几个年头,尽管小村里物质匮乏,许多农家生活还很拮据,尤其到了逢年过节,张罗一些好饭菜,搞些新时的娱乐还很犯难,孩子们拿到大人们发给一角、两角的压岁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了。但孩子们能吃得饱、穿得暖,自然玩的很开心,所谓童年无忌吗!我是平凡小孩中的一个,也有很多快乐的开心事。
  然而在所有快乐的娱乐项目里,我记忆幽深的便是砸钢。
  或许好多人都在记忆深处保留着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但我所述及的,是一种小时候年节时常常玩耍的砸钢镚儿的被有学问的父辈们称作“小小赌博”的嬉戏,“赌资”不多但赌的过程却令人难以忘怀。那时候,参与这一游戏的,不仅仅是我们那些六七岁的孩子,就连十几、二十几、甚而三十多的成年人也一起挤进来凑热闹,那场面往往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喧嚣着好不热闹。
  游戏的过程其实再简单不过了。
  游戏前,但凡参与的人,每人均要拿出一分硬币,由指定的人摞起来,放置在事先在平坦而开阔的地面上画好的一个直径越20厘米的小圆圈的中心,围成一个所谓的“钢”。
  而后砸钢的人便各自手持一块5厘米见方的石块,等候在十米开外的另一个事先画好的大圆圈周围,依次将石块郑重地掷向“钢”中的硬币,石块砸中银币后飞出小圆,便可以算是赢家的成果,收入囊中带走。
  至于掷石块的顺序,自然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多出一枚硬币的人先扔;一是站在小圆圈向大圆圈内丢石头划线,然后按记载的高低顺序依次上场博弈,划线越接近设置的顶端,越优先掷石块。有时候遇到技术好的,后面的人还没有轮上,便被淘汰了,悻倖地太息一回。
  但大多数时候,不知道是先砸者求胜心切走了心还是技术发挥不好卯或运气不佳,往往不中,一个硬币也砸不到,一轮下来,“钢”里还剩好多硬币,于是又在小圆圈和大圆圈之间临时划定一道二线,再依次来一次,直到硬币全部被赢走为止。
  倘若有时候二线也没能顺利完成游戏,钢中还有结余,就要盘钢了,那最为是惊心动魄的事了。砸钢者为了一次盘空钢中剩余的硬币,就近单腿跪地,手持石块,在硬币附近一划拉,然后高高举起,猛地砸下去......就在那人抡圆了要砸下的时候,突然有人大吼一声,“停!违规,不准划拉。”砸者像泄了气的皮球,放下石块,生气地嚷嚷为啥不早定?然后列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举,假装要离开。但当时现场只要有人撮合一下,又高高的举起石块,瞄准了砸下去。绝没有轻易放弃的道理。可是不听话的硬币最会与人开玩笑,越是生气,硬币越是不出来,而且有时候竟深深地顶进泥土里,遗憾的壮士脸红心跳,而一旁的人总会在心紧之后附和地太息一番。下一位的机遇终于来了,照着土淹的地方,漫无目的砸过去,于是偶然击中了硬币,飞窜而出,引来一片欢呼。
  有时砸上不久,钢里的土就被击出去不少,弄出一个大大的坑来,里面有不少的土,谁也没有意识到硬币早已被击飞了,于是有人建议,排出浮土找找看,后面的人决不允许,脾气大的张飞们更是立即要求退出,但谁也不答应中途拿钱走人,为了一分钱,为了一次博弈机遇,张飞们也只好耐了性子等下来。
  那时候,哪怕一、二分钱,小孩们也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拥有,只能是从爷爷或父母那儿得到压岁钱才有,于是格外的珍惜,谁都不愿意在游戏中轻易地输出去。于是输光了钱想捞成本的好家难免要向赢家去张口借一分钱,而赢家为了好彩头,总是以“大过年的,借钱不吉利”为由搪塞了,而借钱者也不为此而记恨,乐得在周边看热闹,找彩头。
  凑热闹的小孩们也总喜欢把希望寄托在能从钢周边找到击飞了的硬币,砸钢的人一散伙,便争先恐后地到“钢”周边憣草弄土地寻觅,哪怕一分硬币,十几个小孩能不亦乐乎的找上半天。其实现在想来,孩子们那时的快乐只是在集体玩土与寻觅期盼的跃动中。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竟能吸引好多大大小小的人参与进来,快活地打发掉整整一个春节十几天的光阴。茶后饭余,大人小孩乐此不疲地谈论着谁赢了几角钱。这游戏、这谈资成了简单而能维系快乐的纽带,把持着整个小山村的文化娱乐活动,甚而作为经典的竞赛活动,活力四射地沿袭了十余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9:47 , Processed in 0.2113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