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fenglong88

[【辩证轩】] 作文的真相(首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6: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青柯于2008-01-15 14:12发表的 :
学生:老师,《追忆似水年华》据说很好,我现在可不可以看?
老师:是这么这么一回事,据我对你的了解,我建议你这么这么看,不要那么那么看,回头,写点什么让老师看看。

这个我做得到。

学生:老师,我想看的书,不好找,也不知道看那些好,我还写了一点东西,您帮我看看,好吗?
老师:我推荐一些自己老老实实看过也思考过的几本书,看你喜欢不?再给你们推荐我朋友老老实实看过也思考过的几本书,试着读一读。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推荐并交流看法。我看了你写的,我觉得有点意思,我还在后面接你的话题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供你参考。

这个我也做得到。我曾经一年内有70多次的给学生借书的记录。但那批学生之后就没有学生愿意看书了。

学生:老师,番石榴你见过长在地里的吗?咖啡豆是怎么一回事啊?蛇蚹又是怎么一回事?你逼我交作文,我痛苦啊,怎么办?我想把作文写好,可我写不好,怎么办?
老师:别急,慢慢来。是这么这么一回事,故土少啦,移栽难啊。你问的那些动植物什么的,我有过一些标本,你去看看,我再问问生物老师,看他能不能帮忙。作文嘛,你一直有好奇心啊,好学,好思考,把最近感兴趣的、关心的、思考过的东西在想想,想清楚了再写也不要紧的,这个这个你也可以参考啊,同一话题的那个那个同学写得也不错,你们可以交流交流的。对了,我近来写在博客上的文章也有两篇涉及你感兴趣的、关心的、思考过的东西,有空你去看看。

学生问:“番石榴你见过长在地里的吗?咖啡豆是怎么一回事啊?蛇蚹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会说:我不知道,你可以去问问生物老师,或者到图书馆和网上查一查。
学生问:你逼我交作文,我痛苦啊,怎么办?我想把作文写好,可我写不好,怎么办?
我会说:作文不一定非要写好,只要你能写出真实的感受,就可以。每个人的作文只有自己能给自己打分,别的任何人都不具备资格。关键的是要去写。


三年的时间,我可以慢慢来,把学生留给大学的老师。但不挨骂是不可能的。

老师:近来对刘文典和沈从文比较感兴趣,很想推荐一些书文给大家,不知道好不好。
学生甲:好啊。
学生乙:不好。
(教所要学,尊重暂不愿学)

我能做到尊重他暂时的选择。我也曾在学生完全选择不学习时,说过,我尊重你不学习的这个选择,但我会蔑视你这个选择的价值。

老师甲:学生厌学,怎么办?
老师乙:德充符。
老师甲:仍然厌学。
老师乙:德未盈也,继续德崇符。
老师乙:继续厌学。
老师甲:德不在学生兴趣之内。
老师乙:已经救补,还是厌学。
教师甲:弃之,自有学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效慕偷学者,自有人在。广告语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可用来自慰。

虽然这是一种解决的办法,但这种做法,总是让我想起配给时代的商店售货员的脸色。有时也想摆摆大爷的谱,奈何为稻粮谋。更何况,现在的中学是弃之不去的呀。即便他不学,我也要把我能告知的和应该告知的东西,告知他,听得进去听不进去则是我无法掌控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0: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浅薄的看法

  前有丰隆兄和青柯诸兄珠玉在前,个人认为说的都有道理。

  小子不揣浅薄,瞎说一下,请大家指正。

  所谓作文是“时,空,人”的交替的观点我是赞同的,我发挥一下。

  现在的世界是线形的世界,所以因果观还是有很大市场的。

  有因才有果,这是一般的看法。

  而人又往往向往着“知天命”,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袁天罡之类的术士。

  在写文章的时候,初学时,往往是按照时间为经顺序写下,或略加粉饰或秉笔直书我们称之为顺叙。及至水平慢慢提高,会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技巧了。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笔下,时间和空间是可以任意弯曲和变形的。

  在剔除了比喻等对文章的技巧性加工之后,我们可以梳理出文章的时空结构[架构],就是在这个架构中发生了许多“人,事”。

  丰隆兄的观点里重要的就是“时,空,人,事,切换,记录”。

  于是,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否在思维上可以这样进行呢?

  那就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先要建构起一个四维度的坐标系,分别指向:1,时间 2,空间 3 ,人 4,事件我们再往这个框架里加进我们自己的各种东西,任务,人物,情节,世界观等等。

  或者,我们换一种想法。

  我们的语言不是现在的线形语言,不存在前后的一定秩序和逻辑支点。

  因为我们已经洞察了整个事件,在我们看来写一句“因为小明的爸爸死了,所以他没能来上学”是没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同时看到他爸爸死了和他没来上学,没因果之别,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观不是线性的。

  也许我们非要表达的话可以这样写“死爸爸 小明 不上学”。也就是说,在这里因果是乱序的,因为序列没了意义。

  也就是说,在写作的时候,作者的因果观也许不需要完全是线形的。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大家的作品里不乏鲜见。比如百年孤独,城堡等等。

  记录的问题。

  记录的语言有意义吗?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记录一相同的事情时是否会有歧异,而这种歧异又带来了什么样的语感和阅读快感?

  这些我没想好,先不说。

  我说说记录的形式问题。

  记录,必须要让人看的懂。这个“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的受众。自己就不讨论了,单讨论大众。

  一件事情,描写的生动与否,给人的感觉大有不同。这是细节的力量。

  我们试图知道一件事情,必然要掌握更多的细节信息。

  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穿花裙子的女人;一个头戴无沿小帽,帽子上缀着一束羽毛的女人。那是大有不同的。

  而作文的真相,我以为还有一点可以提及,那就是细节。

  丰隆兄考据严谨,让人佩服,不过我以为在研究一个概念的时候,不仅仅是需要从故纸里寻依据,毕竟时代潮流是与时俱进的。

  以上,供参考。

  侍郎 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4: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侍郎兄给出的意见。

我给出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最简的样式(根据这个样式可以写出文章,但并不一定是精巧的文章),当我们熟悉了这个样式之后,可以通过不断地样式叠加与变换,从而形成最终的精巧的文章。侍郎兄说的“在写文章的时候,初学时,往往是按照时间为经顺序写下,或略加粉饰或秉笔直书我们称之为顺叙。及至水平慢慢提高,会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技巧了。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笔下,时间和空间是可以任意弯曲和变形的。”正体现这样的一种发展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真相”就相当于围棋中的“定式”,掌握了“定式”才有可能进一步掌握“千劫百变”。

在我目前的理解里,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其实就是一个散点习得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过程。但每个人与某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却呈线性的。

侍郎兄谈到文学作品问题,其实我在写这个帖子的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因为考虑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其实是更高一层的写作技巧与基础教育的作文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以上是第一个原因。)但不得不说的是文章和文学作品是有交集的。我认为文学作品,其实是在正常文章上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需要正常的思维与认识作为基础,如果离开了正常的状态,一个文学作品是无法展现自身的魅力的。因为文学作品的似真非真,才让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与生活中不同的感受,从而产生思索和愉悦。比如《百年孤独》其实也是利用对现实的变形才吸引住读者的,如果马尔克斯用正常的顺序去写,按真实的情况去写,那就接近于一本家族史了,而家族史(不管是虚构,还是现实的)并不一定需要具备文学性。《城堡》所体现的是违悖现生活常理的荒诞,这种荒诞也是基于正常生活状态的。所以我猜测,任何文学作品均是演绎现实生活的“变形记”。——因为这部分拿不准,所以没有在主帖中延伸到文学作品上来。(以上是第二个原因。)

侍郎兄说的记录的规范和细节描写的问题,这应该是在写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也就是说,在逐渐打磨语言的过程中,完善规范和细节。然而这些并不是写作最本质的、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些是进一步的修饰,而不是基本结构。

我并不擅长考据,之所以写成这样是让自己的观点显得更可信一些,也算是一种伪装吧。对于“故纸堆”和“时代潮流”方面,谢谢侍郎兄的提醒。不过我总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在于它所处的时代,而在于它本身。例如,黄金早就被人类使用过了,但现在金价依然一路上升。更何况,我们现在很多“时代潮流”所产生的弊端,正是缺乏对“故纸堆”进行充分研究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5: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旧学不谙,就冒充新新人类,哈

丰隆兄的文章我读之再三,很受启发.

我讲来讲去,就是想强调一个问题,在一个局部内[一个文章,一本小说]内作到纵横上下,自由无拘.关键是要破除线性思维,因果思维.

用<非利普福音书>的话来说就是"你看见了神,你就变成神.你看见了基督,你就变成基督.......你看见了你自己,你将变成你所看见的.........."

作文要写的好,还是在意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5: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文么?就是培养学生有能力把一件事情说明清楚。至少文笔,那不能靠教,得靠多看多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15: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这儿的风硬硬的,有点割人,希望下一场雪,可惜,总不能如愿。

阿扁和朱巨龙一样,08年一到,印堂越发显得黑了。

蔡仪式的反映说、记录说薪火犹存。

实用类、文学类的确有区别,而我想掏心窝子的话才有传递的必要。

金价、油价、房价、股价数字虽秒新分异,其振幅却总不敌心肺之价,那可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啊。

食指们有点错位,北岛们也不诗了。

小鸟飞来窗台,对收废纸的铃声好像兴趣不大。

喝猴魁,还是铁观音?

领导的正经八百像一面没有尽头的网页,麦克雄风让我有点不适。

数不清的文字,黑黑的、蓝蓝的、红红的,乱糟糟而气势如虹,大有至乱无敌之势。

九江堤段,救险的年轻武警正在把整铁笼整铁笼的巨石放入澎湃的水中。

办公室催事的铃声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16: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诸位皆学富五车之人,认真看了,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2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一篇我学生今天给我看的作文,让思考继续。

独钓寒江雪

庄伟彬


    外国文学,尤指希腊和欧美的文学作品,更多地浸润着水的气息,但却难觅钓者的身影。他们有麦尔维尔笔下的浩浩荡荡的捕鲸船,还有那位打断了鱼叉又继之以船桨,与鲨鱼搏斗的顽强老汉。唯独少了一竿细竹,一丝缍纶,一影清荫和一份怡然的心境——或许带有扩张性和侵略性的文化是不需要这种小农式的消遣。

    我国传统文化中却不乏垂钓者,从渭水到濮水到富春江,从姜太公到庄子到严子陵。倒映着这些伟大钓者的水流,也得以在典籍“源远流长”。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悠然垂钓似乎只是隐士的专利,其实不然。就以此三例来说,姜尚“直钩钓于渭水之滨”,钩“离水面三尺”终于钓住周文王这条大鱼,钓到一条出仕的金光大道,岂是为了退隐?庄周向来都被推为“隐士之宗”,认为他“消极无为”,这实在是后人对庄学,对庄子有意或无知的错误理解。庄子不是隐士,他也不推崇归隐,他曾经当过“漆园小吏”,后来靠卖草鞋为生,他住在“郊区”,在今天应也算个“城市户口”。 他在水边钓鱼,或许是为了当天的晚饭,或许是为了安静地思考,更有可能的是他什么都不想。那么钓鱼是他的爱好吗?恐怕不是,因为他认为“此江海之世,避士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语气中显然带有不屑的意味。在我看来,真正称得上隐士的唯有严光一人而已。这位高士少时与光武帝刘秀交往甚密,当刘秀贵为人主时,力邀他出仕,他一直婉拒,而且待刘秀如故,以致与皇帝同寝时“以足加帝腹上”,引得第二日星官急奏“客星犯御座”。比之于那些“身在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的假隐们,严光当不愧“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语)的颂辞。

    钓鱼,心平气和,屏神凝息,自是思考的绝妙时期,或许能使人获得些参悟。唐代舟子德诚有佛偈云:“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可谓意境深远,禅意泠然,读后似有徐徐清风撩拂耳际,爽妙至极。尽管我对禅宗不甚了解,但对此景此意甚是喜爱,盖得之于明月清风耳。

    《庄子》里有一则寓言:“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此境界之阔大当不逊于《逍遥游》中壮丽的鲲鹏,让人不禁壮志遄飞,欲乘长风而破万里浪,畅意人生。《列子》中的寓言更是绝妙: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线,用芒刺做钩,用细小的竹竿做钓竿,用一粒饭剖成两半来做饵,钓到一条可以装满一车的鱼。此等功力恐怕唯凌于云端俯察人世的“得大道者”或有之。

    余秋雨说:“伟大的钓者是安坐着同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此言有余氏散文一贯的风格:带一种华丽潇洒的冲动(纯个人观点),潇洒华丽蕴于文字,冲动在于思考。在我看来,谦卑或高傲都不是钓者应有的心境。他应该是泠然,蔼然,怡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与自然,与自己做一番平和的探讨,而不是“谈判”。“独钓寒江雪”当为最高境界,独钓醒醒,感受孤独的乐趣和凛冽的快意。

    最后谨引一句喜欢的诗结束这篇作文:一竿掣动沧浪月,钓出千秋万古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3 16: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long88兄发在本版关于作文的内容拜读了,我很赞同兄的定义,对青柯兄的见解很佩服。


不过,我认为如此追究只是作研究用用而已,对学生写作意义不大,说得坦率别怪。

作文就是生活与思想精神的表达,联系二者的就是各色思维,外化出来就是字句和章段,至于时空是直线还是曲线,因果又如何,可能是学问家所要做的,对学生写作指导没多大用处。

最简化才好,说起来,文字变幻万象,全凭一颗心,心意感受复杂莫测,使得表达各具个性,如何对人的表达定规则勾画路线图?

表达出来的有高下美丑之分,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出来的大众认可的模糊而精准的标准,而文字的组织,只是外套的穿着方式如何不同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7: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8楼peacewyj@126于2008-01-23 16:50发表的 :
fenglong88兄发在本版关于作文的内容拜读了,我很赞同兄的定义,对青柯兄的见解很佩服。


不过,我认为如此追究只是作研究用用而已,对学生写作意义不大,说得坦率别怪。

作文就是生活与思想精神的表达,联系二者的就是各色思维,外化出来就是字句和章段,至于时空是直线还是曲线,因果又如何,可能是学问家所要做的,对学生写作指导没多大用处。

最简化才好,说起来,文字变幻万象,全凭一颗心,心意感受复杂莫测,使得表达各具个性,如何对人的表达定规则勾画路线图?

表达出来的有高下美丑之分,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出来的大众认可的模糊而精准的标准,而文字的组织,只是外套的穿着方式如何不同罢了。

.......


谢谢peacewyj兄的关注与直言。

之所以要探究一下这个内容,主要是考虑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描述,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如果说指导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或者如青柯兄所言的有意味的文章,单有这个描述,当然还要差得很远。

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准备不足,思想精神也还尚浅,如果没有一些通俗一点、简单一些的原则作为指导,是很难打好基础的。

兄说的“高下美丑”“大众认可”这是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完善的。我的设想是,有了这个描述后,以前的各方面的研究都可以各就其位,理所当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3 2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谈的如何教给学生,学生看得懂这些写作指导文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06: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goto1于2008-01-23 22:39发表的 :
你们谈的如何教给学生,学生看得懂这些写作指导文章吗


学生懂不懂在于教师的指导,这些认识是要讲给学生听的,要做切合学生理解能力的解说。不能只让学生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4 12: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redhat028于2008-01-12 19:09发表的 :
张志公说过多读多背就行了,学作文没有什么捷径可取,唯此一道。至于最终的成就,就在个人的悟性了。理论太多记不住,方法太多用不上。很多东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我觉得这个方法最实际,其他不管老师讲得多好,到自己手中,还是下笔无言,&#39;
贴中诸文,引经据典很多,感觉复杂,对于普通学生可能深奥,不如讲点简单,直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4 12: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准备不足,思想精神也还尚浅,如果没有一些通俗一点、简单一些的原则作为指导,是很难打好基础的。
此言我赞成,不过我认为通俗,简单的文章写出奥妙更是好文章.如白居易写诗老婆婆指教,
柳宗元永州八记 言简意赅
现在有些作家下笔千言,追求华丽的词,句,引文无数,最终费尽脑筋才搞懂讲什么,,把简单事搞复杂
实际内容却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6: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goto1于2008-01-24 12:37发表的 :

我觉得这个方法最实际,其他不管老师讲得多好,到自己手中,还是下笔无言,&#39;
贴中诸文,引经据典很多,感觉复杂,对于普通学生可能深奥,不如讲点简单,直接的


张志公先生所言固然有其道理,但也有取巧之嫌。因为张先生没有说哪些有些理论和方法是必须教的,只是说过多对于作文没有用,此外,强调自然而然,必然无法体现教学的作用。

同意兄说的
我认为通俗,简单的文章写出奥妙更是好文章.如白居易写诗老婆婆指教, 柳宗元永州八记 言简意赅现在有些作家下笔千言,追求华丽的词,句,引文无数,最终费尽脑筋才搞懂讲什么,把简单事搞复杂实际内容却很少

任何文章高手的炼成,其实都要经过简—繁—简,不及义—及义,不由衷—由衷……的过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4 21: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当年欧阳兄采用抄书的方法学,写文章.
如何教作文,确实很难,当年我就读的高中有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得我觉得一般.整天让人剪贴文章,作文方法也不觉得高明.
原本我发觉要用些好词好句,后来发现能把事讲明白,清楚最重要,现在每次写完都要问自己一句,我的原思表达清楚吗,对方看的懂吗,有没有废话.有时还要对照下古代或者国外的优秀文章,为什么相同一件事,别人写得那么简单明了,幽默生动,为什么相同的故事,圣经写得很吸引人,我写得枯燥无味,

不管是写论文还是普通文章.我都得问自己,别人明白我写的吗,只要有一个人不懂,就说明我的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4 22: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秋雨说:“伟大的钓者是安坐着同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
如余秋雨就是我不喜欢的作家,第一眼看后往往莫名其妙,不知道究竟写些什么,一句简单话愣是写得很复杂.这使我想起当年的韩俞等的复古运动,反对华丽的文风,推崇简单,自然,平淡的风格

"不用典,不征事,不用华丽的辞藻,完全以自己浅近朴素语言写出",这句话在现在依然很有指导价值.

借用暗器回贴所言"我想,暗恋这种老,应该是古诗十九首中所说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感觉吧"
古诗很古朴,暗恋感觉一目了然.经历史了几千年.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情,而语言是如此的简单,即使不识字人也能听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6: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5楼goto1于2008-01-24 21:48发表的 :

如何教作文,确实很难,当年我就读的高中有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得我觉得一般.整天让人剪贴文章,作文方法也不觉得高明.
原本我发觉要用些好词好句,后来发现能把事讲明白,清楚最重要,现在每次写完都要问自己一句,我的原思表达清楚吗,对方看的懂吗,有没有废话.有时还要对照下古代或者国外的优秀文章,为什么相同一件事,别人写得那么简单明了,幽默生动,为什么相同的故事,圣经写得很吸引人,我写得枯燥无味,

不管是写论文还是普通文章.我都得问自己,别人明白我写的吗,只要有一个人不懂,就说明我的不足


我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但我会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贴一篇我的一个学生的习作。


窦娥与祥林嫂之比较

李程

首先:窦娥的死是人人皆知的,大家都知道她是被冤死的,并且她的冤以致于让她丧失生命,丧失了很多。而祥林嫂的死不同,她的死有的人是理解不了的,还有的人认为她死了活该,也有人认为她死是一种解脱,而并没有人知道她真正的死之原因是什么,虽然她的死也丧失了很多,但与窦娥却是大大的相反。窦娥死了有人会纪念,有人替她打抱不平,有人觉得惋惜,有人也内心痛苦,而祥林嫂死却更加不一样,更加特殊,更加反常,她的死是不明不白的,死了也白死,没有人会难过,没有人会纪念,没有人会惋惜,反而觉得她死得好,死得漂亮,死得顶呱呱,并且还以她的死当成是一种笑话,是一种补偿。

再次:窦娥这个角色在生前是个乖巧的丫头,招人喜欢,走到哪里哪里有人称赞,并且还有一个疼她的婆婆,不会受欺负,虽然最后被冤死,但毕竟是天理不公造成的,她本人心地善良,心灵手巧,温柔体贴,具有传统的妇女美德,会来事儿,会办事儿,会思考,聪明智慧,不会成为眼中钉,不会被人瞧不起。祥林嫂呢?她生前虽然前半生也曾招人喜欢,也是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种善良的心,可由于一些挫折,使她的命运时间逆转,与次轮回,来了个惊天动地大挫折,人没有十全十美这句话完全在她身上发生,从来没有顺当过,经常磕磕碰碰,以致于最后没有一个人了解她,理解她,帮助人,也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只是喜欢看热闹,看这她,眼睁睁地看着她,直到她沦落为乞丐,最后慢慢死去。

最后:总之,她们的死都是由于命运的捉弄,都是因为老天不公,原本好好的一个人,最后却遭受如此打击,以至最后无辜的死去,这是相同点。不同点是窦娥曾经有过幸福的经历,而祥林嫂一生都在遭受挫折,两者反差甚大。

窦娥的死以示告知后人要懂得正大光明,明理是非。

祥林嫂的死以示告知后人要懂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赖,互相帮助。

窦娥想让人们知道她死得冤,要以死告知他人不要再犯错误。

祥林嫂想得到别人的关注,想得到一些安慰,一种尊重。

两者的死都很可惜,都想让人们得到一个真理,如果这些真理真的被世人借用的话,并且实施,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美好。

窦娥死得痛快,没有任何牵挂,该说该做的都交待完了,安安心心的上路了。

而祥林嫂却是经历完人生所有的磨难后,才没有了任何牵挂,看透了一切上的路。两个人的命运都很悲惨,但她们经历却大不相同,偏偏世上所有的苦难都在她们身上体现了,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讽刺了当时的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ot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1-25 10: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考,有些一看就是学生或者类似的人写地得,有纯朴的味道
如果大声朗读起来,一定会哄堂大笑,朴素语言,淳朴的幽默感
且不说,评价是否真的正确,用一些随处可见的文字写出一篇妙趣横生的文章,谁说质朴语言没有幽默,雏子之口远甚于贤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3 12:51 , Processed in 0.2388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