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peacewyj@126

[【辩证轩】] 诚邀各位前来谈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摆脱束缚、主动创新、重现活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 15: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1楼crazywyj于2007-12-01 21:25发表的 :
习得要有兴趣支撑才行,老师的指导可不是板着面孔说教,也不是那种脱离具体内容的条条框框啊,否则,与现实教师的课堂宣读又何异!

好的老师都注重学生对语文兴趣的培养,总是使用话剧、图片、展览、多媒体等千方百计使自己的课程生动有趣,可以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的原动力就是老师的“诱惑”,使他们看到了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看书,主动学习,另外老师也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慢慢地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pera3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2 17: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老实话,我是语文教师时,最怕看那些砖家的书,无用而乏味,也最不喜那些说话打古人腔调的同行,因为我觉得他们就如现在的语文教学现状一样,没有内容,只有形式。我觉得,现在的母语教学就是空空的没有灵魂,教师的任何努力都如风过无痕,由于课堂中已抽出了生活气息、生命灵气,师生只好都处在一种应付谁的状态?

应付谁?应付国家主管部门吗?应付考试吗?好像没人去想这个问题。

刚在一论坛上看了几篇所谓的论文,陈词滥调得真的不知所云,据说他们马上就要收入集中出书了,我真为国家又多了点浪费而可惜。我想,冬天来了,要是那些纸张不被印上字,而是干干净净地让我用来作烤火,那该多么美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reative33w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3 17: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在作文教学方面闯出了新路子的同行,盼望能来交流,最怕这个了。每次作文都改得我心烦,学生只是胡乱写一气就算交差,我们敷衍了事的态度,在中小学生身上就已经生了根。很是头痛。有没有良方?语文教师的苦,最大之苦在作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16: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在中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着作文知识、写作技巧的指导,学生中都在传看着街头买来的各式优秀作文选本,没有人对学生本人生命生活状态关心过,你说如何去写作?!

老师的指导空洞无力,学生们忙于拼凑交差,大家都心知肚明,作文教学就是这个样子!

要是老师们不蹲下身来,同学生平等交流成长心情,非得逼着学生写那些大的政治思想、社会性主题,对学生的点滴成长不屑一顾,那学生们就只有用编造应付来代替写作!要是老师们不给学生一个好的发表交流环境,那学生们也只好在苦闷中捱日子,学生们愁眉苦脸,老师们也没好日子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5: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恰好手中有一本书《美国中学生作文选》,正在看,又在网上看到此文,与本贴话题有关,转载如下:


从美国的语文教育看我国作文教学的误区

笔者无意中读到一套中英文对照的《美国语文——美国著名中学课文精选》(以下简称《美国语文》),惊叹美国在编辑排版、知识传授和“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上充满想象力的同时,也发现了我国的作文教学存在的若干误区:

一、忽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写作理论先行。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重视对写作理论的教学、轻视生活实践的指导。写作理论是很重要,但如果把它摆到第一位,可以说没有把握写作课教学的关键。事实上,学生写作的薄弱环节是他们缺乏鲜活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缺乏对生活的感受,归根结底,是缺乏独立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所以有人说“我们不缺乏才情,却缺乏生活;我们不缺乏生活,却缺乏对生活的感受”。

客观上讲,我们在写作教学上“理论先行”,是人为地在学生头脑中事先划定一个框框,禁锢和限制学生对生活的自由表达。

而《美国语文》最见功夫的地方,恰恰在于范文之后“问题指南”里的“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以及“点子库”“微型写作课”等,这些设计在紧贴现代生活方面确实创意非凡,着眼于培养、提升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时所需的各种应变与应用能力,重视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上世纪中叶,日本语文教育界在反思长期的作文教学后,提出了“生活作文运动”的口号。这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忽视培养学生独立、主动地收集与研究相关写作资料的能力,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在让学生读过《富兰克林自传》后,《美国语文》提示学生将《自传》传达的内容与富兰克林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事迹进行比较,找到.新的发现,并把这个发现写成一篇论文。这就需要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查找资料。接下来,《美国语文》还要求学生了解富兰克林更多的成就,制作一张集中表现这些成就的海报。这完全就是我们所说的“写应用文”了。成就富兰克林的地方主要是费城,他对这座城市的贡献也最大:帮助建立了公共图书馆、消防局,创办了那里的第一所大学,使费城成为“所有殖民地中第一个拥有路灯的城市”,还在那里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美国语文》要求学生制作一本费城旅游指南,指南里要表现出他的这些成就,并包含一些相关的历史照片等。在学习了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后,《美国语文》要求学生从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找到关于葛底斯堡战役的照片或图片复印件,用文字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一幅拼贴画,同时还要求学生制作一个互联网页,提供与美国内战相关的信息与图片,用一个流程图来说明网页所要包括的链接。这些客观上要求学生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现代文明成果。

三、奉行一套相对单一、封闭的社会价值理念,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导致学生作文思想观念狭隘。

在美国人眼里,林肯这个形象是神圣的。但《美国语文》在介绍他的时候,把他和他的“敌人”罗伯特"E"李放在一起,教材编排时却又不像我国所常用的为反衬而抬举前者,而是认为他们同等重要。罗伯特"E"李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南北战争时期担任了南部的最高军事首领,他对故乡弗吉尼亚的忠诚高过对国家的忠诚,所以,当“北方佬”为废除奴隶制、维护联邦而发动战争,打到他的故土时,这个虽然也反对奴隶制和支持联邦的军事天才,还是回到了弗吉尼亚,带领家乡的民众,拿起了“自卫”之剑。如何评价他的行为和信仰?这在美国没有唯一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与理由。至今美国南方许多人都认为,当年“北方佬’,发动的南北战争是“侵略战争”,现在南方有不少历史博物馆,专门陈列“北方佬”的“罪证,以及南方百姓在那场战争中受到的灾难。这体现了一种多元化的价值理念。与此相比,我国传统的价值理念比较单一、封闭,使学生的思想与心灵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他们作文思想观念的狭隘化。

四、轻视个体而出现价值认识标准的偏差.导致了文章主题的偏差与恤化。

《美国语文》在不动声色的描述背后流露的是对自由个体的重视,而我们通常以为“只有大河满了,才有小河的满”,其实这是一种本末颠倒的看法。在这方面,历史对我们的教训是最为深刻的。现实地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驱动他们迸发智慧、才华、力量的最佳要素是他们的个人利益,我们不应鄙薄这种利益,而应该正视它,为它制定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则。重视个体的利益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才能让学生发掘生活中一个个精彩的生命世界,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五、过分强调文章的道德价值,将作文教学等同于思想政治教学,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热情。

复旦文科基地班有一次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我们最缺少的是___________”。应考的都是重点中学出类拔萃的文科生,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应该能涌现一些好文章,然而结果令人失望。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写诸如《最缺少的是精神文明》《最缺少的是道德水准》之类的颂词,只有一篇《最缺少的是睡眠》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这说明现在的作文教学流行一种“揣摩作文”的风气,学生小小年纪就已经在考虑怎样迎合老师、社会和公众,投其所好。

可以说,现今的作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作文教学本身的要求,进入了许多‘非作文”的误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本应是最生动活泼、最能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然而,在应试教育桎梏下,它却越来越走入了死胡同。

《美国语文》最成功之处在于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由真实地表达生活的能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灵魂,一个富于想象力的民族无疑也是富于创造力的民族。我们过分强调文章的道德教化作用,注重主题先行,将作文教学等同于思想政治课,偏离了作文教学的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4: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说中小学生写作文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调整好心态和观念,摆脱各种束缚,就能自如描摹生活,表达内心,关键我手写我口,心中要有生活。

先要认识一下中小学生的生活是什么?他们并不会参与到社会重大事件当中去,不会有太多的实践机会,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深入了解社会,他们本身就是学生,而且还未成年,所以,应该对其生活范围和内涵有个明确界定。他们关注社会,要通过电视报纸等传媒,他们了解社会各行业各类人等的内心,也只能通过耳听口传间接地、零碎地获得,倒是学校的师生学习和生活,他们天天有机会观察,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有人一说要中小学生写作里开掘生活源泉,就引用古人的话说:世事清风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话是没错,可中小学生永远没法达到这个地步。他们也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生活,慢慢成熟,这个时候,老师们的思想导师的角色很重要,现在社会上有人称现代好多中小学生成为“空心人”了,那就是因为好多老师均忙于应付考试,而没有关心学生们的内心成长所致啊。试想,老师们自己也成了空心人,只知那点生存利益,学生们境界又能高起来吗?

很明显,老师的自我提高和不懈引导,对学生们打开眼界,了解人生,至关重要,这步马虎不得。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对生活充满兴趣,活泼作文呢?

一是要鼓励学生们赶快生活、认真生活、负责任地生活,不要在生活中面无表情,老师自己也要沉浸到这种生活当中去,不能对学生们的喜与悲无动于衷。
可以说,母语写作,老师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力去带领学生们领略生活和学习的滋味,而不要天天喋喋不休地去讲写作技巧!当学生们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里,就要让他写下来,然后在班级群体中进行讨论再认识,让大家同步前进,分享成功,分享成长的喜悦!
有人天天说要让学生们观察生活,对此,我想说,不是观察,是要浸入生活当中去!当学生们感到有疼痛感、有兴奋和感动里,他就会眉飞色舞的!
二、立足课本,提高认识水平,也是进入生活、思想成熟的一个途径!有人天天说要立足全程写作观点,从阅读课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去做写作训练,我看,不如换成另一个角度,让学生们与老师一起,在课文中或欣喜或悲伤,被生活感动,这个倒还轻松些,效果应该也会好些,先就提出那些个目标,会让学生们带上枷锁去学习,不值得!
三、订阅书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扩大知识视野,这也是初涉人世的中小学生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不过,并不是看了就算了,那样,就会懵懂继续,文明止足!学生们互相传阅议论、动动笔墨标注整理、据此开展活动比如演讲,都会深化学生的认识。长此以往,学生们自然会变成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一个在生活面前很健康的人,作文还会干巴巴吗?

这样说得可能有点枯燥无味,那就举个例子吧。

我前些年接过一个初一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从成绩上看,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全校处于下游,开学初,学校文学社就向各班新生约稿了,我一布置下去,发现学生们都愁眉苦脸的,心想,不急呀,等等看吧。

只有两周时间就要交稿,我头几天还是一心一意地与学生们做好班务,搞好学习,要求学生们都能沉下心来,进入初中生活与学习状态。我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忙着引导学生们熟悉环境克服羞涩学会交往,忙着跟学生们一块美化教室做好学校的清洁区值日,忙着做师生沟通家校沟通工作,然后启发学生们回顾这段时光,互谈认识和收获,我也诚恳地跟他们交流看法,改进学习生活中的不当之处,在班上再讨论形成一致的意见,大家都觉得很踏实很高兴,一周后学生交上了习作,我稍加指导,选送了几篇文章上去,现在还记得好像有几篇名为《垃圾搬运工》(写清洁区值日啦)、《梦在讲台上》(其实是清洁美化讲台的几件小事让他们写进来了)、《戒羞》(其实写的是一学生战胜羞怯敢于当众朗读的事,后来她成了学校最好的学生广播员),全部被文学报选中,当时,那主编对我说,想不到你们班学生生活学习竟如此有趣!

这就是认真生活的收获!而非锻炼技巧所得!

想到哪就哪样说,打字可能也有错,说话思路可能也不够清晰,见笑于大家了,对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reative33w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14 16: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母语的写作教学是知识传授吗?
母语写作教学是技能训练吗?
母语写作教学是思想的成长吗?

我觉得,是那样的,可也不仅仅是那样的。

中小学生们要不断地学习知识、要不断地训练技能、也要不断地深化社会责任感和提高道德修养,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他们还有各种可能不是那么严肃、不是那么规范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看了贴子,同意其中一句话:
母语是人的灵魂的诞生地!
当然要重视中小学母语教学了。

那么,中小学作文教学是什么呢?

作文是他们精神成长的活动园地,中小学语文老师就是这个园地的守护人!
学生们在这个园地玩得开心、思考得更深入,那么,教师的守护就会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4 17: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教材是冷清乏味,学生作文是平淡无奇,应付了事,老师们作文教学理理念和方法没一点变化,与十年八年前相比,还是没什么起色。

总的说来,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体现,而且其训练又很复杂,过程又长,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比如老师、家长、学生、文化氛围、读书、思考、心境等等,这种种因素构成一种特定的作文空间和氛围,学生们不得法,不知如何调整突围,老师不明道,训练起来也是杂乱无序,再加上评价的主观性和复杂性,作文能力提高见效又缓慢,所以学生们自然不愿再去练写,老师也觉得劳而无功,往往均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从而使得作文处于半死不活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4 18: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作文教学:
1、要大力提倡学生用作文表达其生活和灵魂,要重新关注的是学生在玩乐、活动、学习等全部生活过程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意义,形成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过程,指导学生们用作文来记录。

2、淡化作文教学的功利心,也可试着淡化其评价,尽情地让学生们写,只写习作,不一定要求发表,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从乐养成写作习惯,并乐于写作。

3、慢慢地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作文与做人要同步发展。老师们力求通过作文教育来育人,并让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追求自身的幸福生活,体验人生,升华人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4 18: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在茶社里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楼主说是初二女生所写,认定是一奇文,大家如何看待它?
原文地址是: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553025&fpage=2

今天工作中读到的一篇奇文......
未来的大文豪
也未可知
原样照录
请各位坛友品品评评!

感恩失败

无痕岁月,白驹过隙。时间与情感擦出一束星火之光。忧愁、快乐与爱恨交集形成缕缕芳香沁入灵魂,花开瓣颤中孕育了感恩。
对于失败,我怀有感激,心灵扣击情感,终于它的内涵一泻万里,奔涌而至,背面是千疮百孔的昔日,正面是万古长青的历史。
有人道,失败是匍匐的丧家犬,是五百载不能翻身的海底之石。有人道,“欲语泪先流”是它凄凉的上演,“中原一败势难回”是它真实的写照,“虞兮虞兮奈若何”是它无力挽回的心声。谁人料的荣枯一世没有她载。的确,暮霭沉沉耶天,吴越鏖战中,他失败了,但在勾践看来,只不过是千锤百炼中猛虎一毛,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所谓胜负兵家之常,卷土重来也未知,可异国他乡勾践曾有过“几度夜帘幽梦忽还乡”。点滴苦汁见证失败豪杰的永不言败。
随百废待兴,那个名叫“失败”的凿子却把那个名叫“勾践”的美玉雕的晶莹剔透,无可比拟,英雄有一次屹立载东方的神川。曙光飞跃,王朝腾达,春秋霸主舍我其谁。明君的失败,大展宏图,辉煌伟业,指日可成,所以勾践感恩失败。
像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就常有失败之举,他还喜欢雇用曾经犯过错误的职员。所以,微软公司蒸蒸日上。失败后就注定一败涂地吗?非也。东山再起不是迷茫,是失败让成功触手可及。李政道说:“假如你把所有的错误都犯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对的。”是啊,这才是真谛。
也许我无权言论是非成败,但值得肯定的是,雁过无痕,斑斓的青春我行我素,倘若胸无点墨,目空一切,就真似一江浊水东流了,要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精神,哪怕是失败的英雄,成功涟漪会洋溢出来。
智慧的白羽拂过傲气的心儿,星宿占卜命运,流星暗许愿望,踩上失败的垫脚石,助我漫步青云,未来不是梦。
凝视苍天,我沉思良久。
感恩失败,感谢错误!

个人觉得此文语句时髦,貌似还有点内容,作者好像也有点灵气,不过……
唉,还是先听大家来品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10: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鼓励学生去追求形式上的时髦,中小学生作文,只要鼓励他们用真诚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捕捉,用质朴的文字将它传神地表现出来就行,这是写作的正道。

要想在形式上有新意,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深刻思想和内涵才行,要不然,学生们写作会只余一张皮。会越来越浮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18: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开了此贴,那就借此地来讨论下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吧。

刚在一网站上看到此文,不能不说这个老师不坦率,不过,对这种上课法,我还有怀疑,大家以为如何呢?这样子上课也可以吗?
语文课就是要瞎扯。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十四五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己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
   十几年来,我的语文课总能给学生以不同的感觉,我的课对传统的课来说其实不能说是课,因为课堂上我喜欢瞎扯,说这说那,东拉四扯,海阔天空,信马无疆,扯到哪儿算哪儿,评课者是很感冒的,谆谆教导我,不能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放开教学,就是要放得开,为什么要收回来呢?其实收不回来是也没有关系的,学生其实在我瞎扯时是最认真的时候,也就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候,他们听着听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课了。让自己那充满智慧的语言、灵动的语言、个性的语言、幽默的语言、甚至是勇敢的语言,更甚至那些语惊人倒的语言,全都犹如钉子般一个一个地钉进学生的心里,一翻学生作文,写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气势,看到这样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给高分呢?所以学生总是对我的课充满着期待,希望我带他们到处神游,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饱饱的,并富有全面的营养,然后,“大腹便便”地走上课堂。一番神聊海侃,学生就得要领,就得新知,就解学生心中之惑,使难点疑点就通通变成亮点,真是事半功倍,挣得满堂悦色。


我常常不把课本当回事,一本语文课本说不定我一个学期只上其中几篇自认为美文的文章,而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说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个个把星期。我上过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过离别诗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坚决不上,对那些说教意味甚浓的文章坚决不上,对自己认为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坚决不上的。现行课改课本,每单元都是同一题材的文章,教学目标基本相同,我就上一节课就差不多了,关键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语文课每课不一定要有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什么不可以是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呢?如第八册第六整个单元都是讲爱的教育这个主题,主题雷同不说, 文章题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课后,还真想不出来上后面三个课文的理由。有人说让他们阅读,看书,其实在小学语文课中,知识和情感储备都还不丰富的学生对单纯的诵读以及大量阅读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接下来,不神聊,不瞎扯还能玩什么呢?


语文一节课能达到多少教学目标?特别是高段,一节课下来,他们就有了爱的冲动了?有爱的感觉了?绝对是瞎扯,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可以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节课不过四十分钟,根本就来不及讲几个笑话,根本就讲不了一个精彩故事,,根本就来不急一次精彩的辩论,根本就来不及一次朗读比赛,也根本就来不及一次口语比赛.所以以每节课为单位备课上课,是不太科学的。真搞不清楚大语文到底是什么?
    课本上自认美文的几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起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开阔开阔眼界,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讲着讲着,常常会发现正讲在兴头上,学生听的正高兴,下课时间却到了…… 我认为这才算语文课。(写着写着就没有意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17: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学的写作教与学要回归自然,要将笔头送归学生,简单、朴素、民主、热烈,有交流的喜悦,那才是真实的母语写作。

打破题材束缚,让学生自由呼吸,鼓励他们真情流露,鼓励他们民主争论,鼓励他们细绘身边小事,鼓励他们表达童趣稚梦……不惧其小,才能来断成就其大,当学生们对社会时事有兴趣,就要引导他们开阔心胸,追求大境界!总之,什么东东可以入笔,一切顺其自然,老师只须鼓励,只须引导……

老师的评价将不会象现在这样霸道、这样子让人战战兢兢,学生们可以在他们的本子上、手抄报上、墙报上,自在发表,自在地传阅,教师的一锤定音变成了师生的交流与争论,平等的评价地位将使学生们拥有自由飞翔的翅膀!

作文习练真正变为一个生命状态的体验,成为一种生命态度与生命行为,成为人生价值与人生尊严的对话,成为文化精神的庄严园地!

“没有不好的,只有更好的”,写作过程,是如此的充满挑战的喜悦!有朝气!有活力!技巧训练不是目标,考试评分也不是写作的噩梦!

有人文精神的写作!
这就是我们追求的:
绿色写作,没有功利污染!
阳光写作,能驱散精神上的阴霾!
和谐的写作、原生态的写作、质朴的写作,师生界限没有了,优生差生的界线也没了,大家都是平等地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eep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2-16 18: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喜欢张富教学法,他好像突破了一法一术的改革,而是从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上革新,可惜他这个实验缺陷明显,要是能完善点就好了。近来也很少看到对张富的介绍了,个人认为,那是一个从一线中成长起来的一个有活力的语文教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6 22: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宝贵老师的“大语文”教学观在作文上的观念颇值得学习。

基本观念是:
“以生活为基点,写作内容无禁区,写作形式无禁地,写作语言无禁忌,求真求美为双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0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些回复,都非常精彩,总的来说,出发角度都是从上到下。现在
我们能不能回归一下,从学生的角度谈一谈教学呢?
要抓住学生的兴趣,那么怎么抓住他们的兴趣呢?
1.学生的观点
如果我是学生,如果没有考试的话,我情愿去看动漫,也不愿意去看课本。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是这么想的:在看漫画的时候,我是自己的主人,我甚至是世界的主人!我可以在故事中体验动人的情感,催人泪下的种种行为,我为之欢呼,为之心醉。
而作为学生的时候,摆在面前的您,尊贵的教师,您可不是能与之心灵相通的故事人物,您甚至不是可亲的老师。
这里先问问各位教师,您想成为学生的什么人?
2.老师的观点
老师是判官!是否得到赞赏,一举一动是否正确,学生是战战兢兢的等待判决者,面对的是法官。
老师是学者!他凭借渊博的知识赢得了学生的敬佩,也一手打造了学生的自卑。“别多说话,那会让老师笑话、批评、失望……”学生仍旧战战兢兢站在老师脚下,仰望。
老师是现实主义者。谁的成绩好,谁就是宝。一切与考试无关的,都是无用的。老师没这么说,可行为是这么做的。学生万年不变地战战兢兢,考试不好,老师不喜欢啊!
在这样的高压下,学生个人意志的生存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如何让他们爱上课本?他们得到的是高高举起的棒子,而不是手心里的糖。
3.重新构建心理通道
让我们看看什么是糖吧。
曾经看过一套美国语文教学大纲,难度不高,最大的特点,在于比较。
比如,学生爱看哈利波特,(插一句,老师您看么?)那么在大纲中,有安排课文和哈利波特的比较。比较要点都是用提问标出。
比如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如果是你来写,你会用什么词?你会让这个人物去做什么事?
这篇课文大致说了什么故事?哈利波特又大致说了什么故事?如果是你来编故事,你会怎么做?
这就是糖,哈利波特就是糖。
个人认为,老师的任务与其说是教导和评判,不如说是展现和描绘。
这里的展现和描绘,并不仅仅之文字的博大精深,文学的五彩缤纷,而是展现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性的美丽,以及作为一个人所生来具有的自豪和骄傲。
不热爱生活,不可能热爱文字;不相信自己,也不可能主动去舞文弄墨。只有在老师的展示下,明白文字与万物的联系,看得懂人,看得懂事,才会有那样勃发的激情,去学,去问,去表达自己,然后——语文才得以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0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看到了别国的语文考试好象跟我们有区别:

许多国家的语文均把思考、阅读、写作等实用能力作为语文的培养目标。比如日本的语文培养目标:思考力、判断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美国则强调实用,强调思考、强调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其他各国的具体目标有区别,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强调实用、强调思考。智力是思考的产物,也就是说这些国家是将语文作为智力培养的工具的。

   再看看我国的语文状况,不管语文教学大纲上如何评价语文的教育目标。最起码,在我国语文是被当作文学修养来教育、来学习的。

  那么,为什么很多国家将语文作为智力培养的手段,而我国却将语文视为文学修养,传统文化的传授手段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7 18: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文训练实则是一种思维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这种思维训练与学生的兴趣是不是长久有效很有关系。

经常说,思如泉涌,看来写作,根本在思路点拨,根本在思路的畅通,而这,可能仅凭智力训练可能难以做到。

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情商、兴趣、意志、追求目标定位等等式方面,加以呵护和关怀,使学生们在写作中能畅所欲言,达到酣畅淋漓之境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acewyj@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09: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必要反思下作文图书在写作教学中的影响。
课堂冷清,文字雷同,老师无奈,图书繁荣。
在一定角度上,作文图书的出版发行之热闹、市场畅销之景象,已成为作文教学研究避不开的参照系。

作文图书为何热销?这不过是师生们在写作教学走向死胡同之后寻找的另一根救命稻草!是在写作面前惊慌失措后寻求的心理安慰!
有用吗?不用说个别悟性好的学生确实能从中汲取到营养,不过,我们得老老实实在说:总的而言,市面上的作文书,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数量最多的作文书是什么?是作文选!优秀作文的标准是什么?不清楚!选来这么多的作文干什么?为了应付考试。用作模仿!这样,老师教学走向浮躁,课堂上那些出售得来的作文影子越来越重越来越多;学生们越来越懒,笔头下的文章越来越与买来的文章相似!把师生的注意力引向死的书本,让师生们远离生活去寻求写作源头,让文章评价标准越来越偏向模糊不可知,这是这类图书所犯的最大罪行!

不是反对编辑出版作文选、写作教学法!问题是:成功作文的最好成果是什么?与作者的思想成长有何关联?作者的思想认识过程如何?写作又经历了哪些步骤?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又是如何组合的?师生们的意见又是如何交流作者又是如何修改的?这篇文章对中小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又有哪些新意新角度?……把这些展示出来吧!让师生们都来经历头脑风暴,让学生们看到个性文章是如何走向“制成品”的,这样的作文选才有价值!这样的作文教学法书籍才能起到教学指导作用!

如果仍然是选编中小学生优秀范文,提供学生写作“模具”,学生们就不会思考、发现、创造,不是用心去作文,代之以剪刀加浆糊!要是还是极端功利,只叫卖老师们的权威标准,不注重学生的能力成长历程,那些理论书就会类似于“快速作文法”、“作文一点通教学法”,走向无人喝彩的漫漫不归路!

作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体现,写作是一崇高的创造性活动,作文图书,你还不谨慎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8 14: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文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训练是一种隐性训练,是长期积累和成效渐显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它与智力训练是相伴同行的,说不上谁主谁次。

母语写作教学中必须以渗透的策略、渐进的方式、高度的责任和极大的热情推行此种训练,个人认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作用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8:24 , Processed in 0.2180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