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的集合是个知识球
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变过去的分列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即以“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支撑点而建立的教学目标。这种表达的方式,变过去的平面的知识点为立体的知识点,无疑体现了知识点本身具有的多侧面、多用途、多含义的特征,这是在如何认识知识方面的重大突破。但这个理论还并不完善,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表述仅仅解决了从“平面”到“立体”的过渡,而没有涉及最终个人所形成的知识结构的面貌,以及没有体现其最终趋向完成的动态过程。
以前有人用圆来比喻人所知道的知识,那是在平面上的设喻,既然现在知识具备了“三维”的特征,那么就应该有所变化。三维目标所完成的是固定立体的知识点的任务,但众多的三维目标最终的面貌是什么样的呢?应该是一个立体的球,在这个球中,每个人均处在属于自己的那个球的中心,而在球的表层则是以“动态的认知为经(过程、能力),以静态的知识为纬(方法、知识)”所构成的各个三维目标形成的球面,而每个人从中心的向某一个三维目标发出的球半径则体现出个人对该目标认识的深度和厚度。如果这个人在某些目标上的认识不完整,那么最终的球面就会坑洼不平,也就显示着这个人的知识结构的具体面貌。不过光有这个还不够,因为这个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运动、不断扩张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人的认识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这种说法是对的。但如果我们仔细审查这句话的话,我们会发现,虽然前面加上了一个“人”字,但这句话说的并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过程,而只是说出了“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对这句话呈现的动态过程加以改造。这样的改造一般很难做,但如果我们把人的认知结构看作是一个球的话,就很容易来说明了:
每一个知识球都通过在时间轨道上的滚动来重复碾压球面上的各个点并逐渐增加各个点的厚度。
这样表述的好处有三点,一,体现了以人为中的知识结构特征;二,继承和发展了螺旋上升提法中的“认识的反复性”这一特征,强调了是在相同点上的重复和加深;三、可以体现出来个人知识成动态向外扩张的状态。
那么语文教学在这个知识球中的比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知道球体的滚动是否顺利,是与它的核心是否适于滚动有关。一个球形的核心要比一个三角形核心更容易通过滚动进入良性的循环。虽然极个别的三角形的(或其他任何形状)的核心,在足够的滚动下也能形成球,但要耗费过多的时间,而且内部的知识密度不会很均匀。而语文教学的任务(或扩大一点说,可以说基础教育的任务)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就是尽量给每一名学生一个浑圆完整的滚动核心,以便于他们走上自己的轨道;另一方面是尽量提供能使这个球体迅速扩张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