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疯言疯语

本版共享图书参阅 及 读后感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5 16: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中东和谈史 1913-1995年》,徐向群著

【内容提要】
  中东,一个20世纪充满冲突、恐怖和战争的地区。
  然而,就在硝烟与流血的背后,也进行着几乎不间断的和平探索。这里有阿拉伯亲王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袖直接的协议;有犹太神秘女特使冒险的约旦之旅;有美国外交博士的穿梭外交;有埃及总统突如其来的耶路撤冷之行;有挪威丛林中的密谈……
  《中东和谈史》呈现给读者的,正是这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中东和谈细节,以及阿卜杜拉国王、萨达特总统、拉宾总理三位中东风云人物遇刺的前前后后……

【作者的话】
  与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作者开始是从战争和流血冲突的报道中知道巴勒斯坦的。还在中学时,作者对当时报纸刊登的如《圣地揭开全面战》、《圣地烽火》等介绍巴勒斯坦战争的文章,印象颇深。解放后,我们的新闻媒体也断断续续地报道了巴勒斯坦爆发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消息,在我的潜意识中,巴勒斯坦几乎成了冲突、动乱和战争的同义词。在以后的岁月中,作者才逐渐了解了巴勒斯坦的另外的一些方面。
  确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成了世界的热点。那里,各种矛盾交织,冲突不断。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阿以间竟爆发了五次战争: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1956年苏伊士战争、1967年六·五战争、1973年十月战争和1982年黎巴嫩战争,流血冲突时有发生。但是,如果我们重新考察本世纪初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阿犹争端开始的这一百年历史,不难发现:在阿犹关系中,既有流血冲突和腥风血雨的战争,也有和平探索及和风细雨的谈判,后者因是秘密进行,且未取得成果,所以不为人注意。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阿犹冲突的历史毋庸置疑地说明:战争和政治都只是解决阿犹矛盾的手段。本世纪70年代前,阿犹矛盾主要表现为激烈对抗的形式。但即使在冲突白热化时,政治解决、和平努力犹如一股潜流仍然在不为人们注意的情况下流淌着;70年代后,政治解决、和平谈判逐步成为解决阿犹矛盾的主要形式。作者在《绪论——阿犹冲突:中东的战争与和平》一节中、阐述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全面地了解阿犹矛盾,作者邀请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问题资探研究员陈和丰先生、北京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副教授宫少朋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殷罡先生和该所青年研究人员余国庆先生,共同对这一课题进行探亲研究,撰写了《中东和谈史》。我们的这本书不是阿犹谈判编年史,只是把100年来阿犹谈判史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奉献给广大读者,力图证明在中东除了暴力冲突,还有和平努力。但我们深知,由于掌握材料不全,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一直牢记着我国一位长期在中东地区工作的高级外交官对我们至诚的告诫——不要自认为你已经了解了中东!


                                                                    徐向群


【本书目录】
绪论  阿犹冲突:中东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章  最初冲突中的共处努力——以色列建国前的阿犹接触(1913-1948年)
  第一节  阿犹共处的最初尝试
  第二节  对抗中的和平尝试
  第三节  犹太建国的外交努力
第二章  战争缝隙中的政治努力——阿以战争中间的政治调解活动(1948-1973年)
  第一节  罗得岛阿以间接谈判
  第二节  约旦——以色列秘密谈判
  第三节  埃以矛盾与苏伊士战争
  第四节  六·五战争与雅林使命
第三章  坎坷的和平进程——十月战争后阿以间的和平谈判(1973-1982年)
  第一节  基辛格的“穿梭外交”
  第二节  外交力学:埃、以、美三角外交
  第三节  戴维营和谈:“成败在此一举”
  第四节  埃以和约谈判
  第五节  西奈撤军,埃以关系正常化
第四章  阿以全面和解前的斗争——埃以和解后的中东(1982-1992年)
  第一节  黎巴嫩危机
  第二节  非斯方案——阿拉伯国家的和解意向
  第三节  非斯会议后的和解努力
第五章  中东和平的曙光——海湾战争后的中东和平进程(1991-1995年)
  第一节  美国主导的马德里和会
  第二节  中东政治“魔方”
  第三节  和平进程中的约-以-巴
  第四节  漫长而艰难的和平之路
结语

【格式】02H PD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6 10: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兴衰探源

作者:曼库尔·奥尔森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答案的判别标准
第二章 逻辑方法
第三章 推论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发达国家
第五章 管辖权统一与对外贸易
第六章 不平等、歧视与发展
第七章 滞胀、失业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学的进化论方法



本书(简称《探源》)作者曼库尔·奥尔森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32年生于美国北达科他州,现任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
  奥尔森大部分时间在大学里从事教学与研究,也在美空军服过役,1963-1967年在约翰逊当政的美国健康、教育与福利部任职。他的主要论著除《探源》外还有《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等。其中《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影响广泛,先后被译成德、法、意、日、葡等国文字。作者宣称,《探源》是《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姐妹篇,前者是后者所阐明原理的具体应用。
  国家为什么会有兴衰?不同的国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同一国家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发展有快有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遭受严重破坏的西德、日本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崛起?西欧共同体的建立为什么会使共同体各国获得较快的发展?英国为什么会衰落?印度半个多世纪以来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为什么未能给它带来繁荣与发展?为什么西方社会会有滞胀、失业和经济周期……对上述问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按传统的经济学、社会学的观点作出了种种不同的解释,然而在《探源》中作者认为所有这些解释都是肤浅的,它们没有找到问题的最终根源,因而难以令人信服。作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这就是从分利集团及其影响的角度对上述问题作出解释。
  奥尔森根据自己对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国发展状况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允许自由地建立各种组织而又长期没有动乱或入侵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受到分利集团的阻碍和危害也就更严重;极权主义政府或外来入侵者削弱或废除了分利集团的那些国家,在建立了稳定或自由的法律秩序之后,其经济就会相当迅速地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衰落和日本、西德奇迹般的增长就是上述结论的有力例证。作者还指出,分利集团的数目及其成立时间的长短同经济增长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负相关。
  作者进一步指出,像行会、工会、卡特尔以及议会院外活动集团等这样一些分利集团之所以会阻碍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具有排他性,它们阻碍了技术进步、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它们降低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报酬,而提高了利用法律、政治与官僚主义进行讨价还价等活动的报酬;它们提高了社会交易成本而降低了社会经济效益。作者认为,希望采取集体行动以增加其收入的分利集团不会关心社会总收益的下降或公共损失,因而分利集团的活动不是增加社会总收入而是减少社会总收入,与其说它们是“分蛋糕”不如说它们是有破坏性后果的“抢瓷器”。
  西欧共同体的建立及其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作者认为也可以从分利集团受到限制、管辖权统一和贸易自由的角度得到解释:管辖权统一取代了地方分割,使行会等分利集团失去了垄断和影响;贸易限制从社区上升到国家层次,会使关税壁垒长度减少许多倍,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然而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只有贸易自由和要素流动还不行,必须同限制分利集团等措施相结合,才能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半个多世纪印度一直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但并未由此获得繁荣与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以种姓等级制度为特征的分利集团在起抑制作用。再如,以自由贸易著称的英国,在获得一个多世纪的长足发展之后,现在开始衰落下来,其原因在于不断滋生起来的分利集团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
  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作出完满解释的“滞胀、失业和经济周期”也可从分利集团作用的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释:分利集团决策缓慢,使决策日程愈益纷繁,从而引起工资和价格“黏性”,使社会垄断性增加,市场无法结清,从而导致失业增加,社会总收入减少,需求下降,最后导致经济的衰退和萧条。
  考察分利集团对经济社会之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是贯穿《探源》全书的鲜明主线,奥尔森把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或根源聚焦到分利集团上,因此,合乎逻辑的结论是: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限制分利集团。作者最后指出,采用限制分利集团的法规,不需耗费大量的资源,聪明而坚决的政策本身就能大大增进经济繁荣与社会效益。
  奥尔森于本书所阐明的理论和方法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它不仅适用于西方各国,而且对研究东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6 18: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  <<安娜·卡列妮娜>>

[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格式]:  EXE

[介绍]: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主要的平行线索和一条联结性次要线索结构而成的,整体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说通过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线索展示了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通过列文——吉提线索描绘出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景,揭示出作者执着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丽——奥勃朗斯基这一次要线索巧妙地联结两条主线,在家庭思想上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这种建筑学而自豪,圆拱将两座大厦联结得天衣无缝,"使人觉察不出什么地方是拱顶"。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包括妇女解放运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安娜形象的复杂性。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列文则是托尔斯泰式主人公中自传性特别强的一个人物,他在托尔斯泰的创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他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罗曼·罗兰指出,列文不仅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恋爱,他俩婚后的头几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忆的搬演。同样,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尔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忆"。而作品的尾声"则是作者本人趋向精神革命的过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6 23: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西方历史学》

[内容简介]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已 发 展 得 相 当 宏 富 , 我 们 将 在 以 下 的 篇 章 中 , 逐 一 展 示 它 在 西 方 各 个 国 家 与 地 区 、 各 个 方 面 与 领 域 所 取 得 的 成 就 。 但 是 ,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在 其 发 展 中 的 繁 荣 与 问 题 并 存 , 目 前 又 正 在 蓄 积 与 酝 酿 着 新 的 变 化 。 时 下 , 中 外 学 界 对 现 当 代 西 方 史 学 的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作 出 了 种 种 评 论 , 见 仁 见 智 , 众 说 纷 纭 。 本 书 作 者 为 了 表 述 自 己 的 看 法 , 也 为 了 使 广 大 读 者 更 好 地 认 识 内 容 庞 杂 的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 透 析 它 的 特
征 与 未 来 走 向 , 故 先 要 对 西 方 史 学 作 一 番 简 略 的 历 史 回 顾 。 我 们 的 回 顾 从 西 方 史 学 的 源 头 开 始 , 亦 即 从 古 希 腊 史 学 说 起 。


[格式]PDF 3.5M

[目录(目录共7页,此头页仅供参考,本书共491页)]
前   言  第 一 章   西 方 史 学 的 演 化 与 转 折  .
  一 、 古 典 史 学 的 业 绩  
  二 、 在 神 学 史 观 下  
  三 、 近 代 史 学 之 滥 觞  
  四 、 渐 趋 繁 茂 的 近 代 史 学  
  五 、 新 史 学 的 发 展 及 其 前 景  .
  六 、 马 克 思 主 义 与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第 二 章   现 代 英 国 史 学  
  一 、 党 同 伐 异 的 学 派 纷 争  
1 . 自 由 派 史 学

2 . 保 守 派 史 学

3 . 工 党 派 史 学

  二 、 对 历 史 学 自 身 发 展 进 程 的 思 考  …
1 . 古 奇 对 1 9 世 纪 西 方 史 学 的 研 究

2 . 卡 尔 对 历 史 的 反 思

3 . 巴 勒 克 拉 夫 对 现 当 代 西 方 史 学 的 评 析
  三 、 史 学 研 究 的 新 方 向  …
1 . 转 型 时 期

2 . 历 史 人 口 学

  四 、 马 克 思 主 义 史 学 派  
1 . 史 家 群 体
2 . 霍 尔 斯 鲍 姆 与 新 社 会 史

3 . 汤 普 逊 与 “ 文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

第 三 章   现 代 法 国 史 学  …
  一 、 年 鉴 学 派 ( 上 )  …
1 . 悠 久 的 传 统

2 . 学 派 的 发 展

3 . 弗 弗 尔
4 . 布 洛 赫

  二 、 年 鉴 学 派 ( 下 )  
1 . 布 罗 代 尔

2 . 地 区 史 研 究

3 . 精 神 状 态 史 研 究

4 . 世 界 影 响

  三 、 拉 布 卢 斯 学 派  
  四 、 马 迪 厄 学 派  
  五 、 勒 努 万 学 派  
第 四 章   现 代 德 国 史 学  
  一 、 传 统 史 学 的 坚 韧 性  

[内容精选]

第 一 章   西 方 史 学 的 演 化 与 转 折
第一节 古 典 史 学 的 业 绩

在 世 界 史 学 发 展 史 上 , 西 方 史 学 也 有 其 源 远 流 长 的 历 史 传 统 , 从 公 元 前 5 世 纪 西 方 古 典 史 学 的 创 立 , 迄 今 经 历 了 2 5 0 0 年 左 右 漫 长 的 发 展 进 程 。 公 元 前 5 世 纪 , 不 仅 是 西 方 古 典 文 化 繁 荣 兴 旺 的 年 代 , 也
是 它 的 历 史 学 形 成 的 历 史 时 期 。 而 这 , 是 与 古 希 腊 两 位 卓 越 的 历 史 学 家 希 罗 多 德 与 修 昔 底 德 的 名 字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 正 是 由 于 他 们 的 努 力 , 才 使 西 方 史 学 取 得 了 最 初 的 也 是 颇 具 当 时 世 界 水 平 的 出 色 创 造 。
希 罗 多 德 (  , 约 公 元 前 4 8 4 — 前 4 2 5 年 ) 诞 生 H e r o d o t u s 前 , 西 方 史 学 经 历 了 一 段 很 长 的 童 年 时 代 。 在 古 希 腊 神 话 与
史 诗 ( 尤 其 是 著 名 的 “ 荷 马 史 诗 ” ) 中 , 人 们 可 以 看 到 历 史 意
识 的 最 初 的 萌 芽 , 但 它 却 覆 盖 在 神 话 传 说 的 层 层 纱 幕 之 下 。 稍
后 , 出 现 了 赫 西 俄 德 的 诗 作 《 田 功 农 时 》 , 透 过 文 学 的 渲 染 ,
可 以 发 现 诗 篇 所 显 示 的 古 希 腊 人 对 历 史 的 初 步 认 识 。 公 元 前
6 世 纪 初 , 在 小 亚 细 亚 西 岸 爱 奥 尼 亚 诸 城 邦 出 现 了 一 批 史 话
家 ( 也 称 “ 散 文 史 家 ” ) , 他 们 的 作 品 已 采 用 散 文 体 , 舍 弃 韵
文 体 , 所 写 内 容 渊 源 于 口 头 传 说 , 多 系 转 述 世 人 之 言 , 涉 及
神 话 传 说 、 家 族 谱 系 、 各 邦 制 度 、 风 土 人 情 等 , 那 是 一 些 半
真 实 、 半 故 事 性 的 作 品 。 这 些 史 话 家 还 不 能 把 神 话 传 说 与 现
实 生 活 区 别 开 来 , 在 传 说 与 信 史 之 间 也 界 限 不 清 。 不 过 , 他
们 却 为 大 史 家 希 罗 多 德 及 其 《 历 史 》 的 问 世 准 备 了 条 件 , 此 类 史 话 家 可 以 看 作 是 希 罗 多 德 的 直 接 前 辈 。



第 二 章   现 代 英 国 史 学

近 百 余 年 来 , 尤 其 是 2 0 世 纪 以 来 , 英 国 史 学 也 在 发 生 革 命 性 的 变革 。 在 1 9 世 纪 8 0 年 代 以 前 , 英 国 的 历 史 编 纂 学 隶 属 于 非 专 业 人 员 , 多 半 是 文 学 家 们 所 姿 意 驰 骋 的 领 域 。 但 从 上 一 世 纪 的 8 0 年 代 以 来 , 史 学 的 专 业 化 与 职 业 化 的 进 程 大 大 地 加 快 , 历 史 教 学 在 大 学 中 日 渐 受 到 了 重 视 , 专 业 性 且 权 威 性 的 历 史 学 杂 志 《 英 国 历 史 评 论 》 也 于 1 8 6 6 年 创 办 , 以 致 如 英 国 著 名 史 家 柏 立 在 1 9 0 3 年 所 说 : “ 历 史 是 一 门 科 学 , 不 多 也 不 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0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帝 国 的 精 神 文 明 》

[内容简介]在 中 国 历 史 上 , 唐 代 是 继 汉 代 以 后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均 取 得 杰 出 成 就 的 鼎 盛 时 期 。 唐 帝 国 不 但 建 成 了 中 国 古 代 文 明 的 高 峰 , 而 且 在 当 时 世 界 范 围 内 居 于 领 先 地 位 。 《 剑 桥 中 国 隋 唐 史 》 的 编 者 说 : 隋 唐 两 代 不 但 是 领 士 统 一 的 帝 国 , “ 还 建 立 了 唯 中 国 的 军 事 和 政 治 势 力 马 首 是 瞻 的 外 围 领 土 地 带 ; 也 许 更 重 要 的 是 , 它 们 建 立 了 由 若 干 独 立 国 家 组 成 的 隔 离 地 带 , 中 国 的 文 化 、 思 想 体 系 、 文 学 、 艺 术 、 法 律 和 政 治 制 度 和 使 用 ① 的 文 字 在 这 些 国 家 中 处 于 支 配 地 位 。 ” 唐 帝 国 的 文 明 是 一 个 范 围 很 广 的 论 题 。 而 且 , 唐 朝 离 我 们 太 遥 远 了 , 唐 代 的 社 会 生 活 却 又 是 那 么 丰 富 多 彩 。 本 书 拟 通 过 对 岁 时 风 俗 、 都 市 民 俗 、 对 各 类 妇 女 和 文 人 士 子 习 俗 、 民 间 的 崇 拜 与 禁 忌 , 以 及 对 种 种 民 俗 文 化 产 品 物 化 形 式 的 描 述 和 分 析 , 勾 勒 出 唐 代 精 神 文 明 的 大 致 轮 廓 和 某 些 细 部 , 从 一 个 新 的 、 更 为 具 体 而 有 兴 味 的 角 度 , 加 深 对 唐 代 文 化 的 理 解 和 把握 。


[格式]PDF   2.3M

[目录(本书共688页)]

导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一   历 史 民 俗 学 和 文 学 史 研 究 的 民 俗 视 角 … … … … …............ 6

关 于 唐 代 文 学 与 民 俗 研 究 的 资 料 — — 民 俗 研 究 涉 入
历 史 层 面 — — 从 民 俗 视 角 看 文 学 史 — — 文 学 创 作 源
泉 论 的 深 化 与 具 体 化 — — 本 书 性 质 的 界 定 和 理 论 贯
穿 线 ......................................................................................................1 2

二   本 书 涉 及 的 民 俗 学 基 本 问 题 之 一 : 民 俗 释 义
民 俗 释 义 — — 萨 姆 纳 的 民 俗 观 — — 民 俗 的 形 成 : 利 益
与 有 效 原 则 — — 德 范 与 法 制 — — 民 俗 : 一 定 程 度 的 超
阶 级 性 — — 民 俗 实 际 与 文 献 记 载

三   本 书 涉 及 的 民 俗 学 基 本 问 题 之 二 : 民 俗 的 内 部 构 ........1 8
民 俗 构 造 四 层 次 说 — — 物 质 生 产 和 生 活 民 俗 — — 社
会 组 织 民 俗 — — 信 仰 意 识 民 俗 — — 价 值 观 念 体 系 : 民
俗 的 最 深 层 — — 语 言 中 的 民 俗 现 象

四   本 书 涉 及 的 民 俗 学 基 本 问 题 之 三 : 民 俗 文 化 发 展 的
    辩 证 观 … … … .................… … … … … … … … … … … … … … 2 3  
民 俗 文 化 的 传 承 性 — — 在 传 承 中 发 展 : 民 俗 变 异 之 源
— — 新 俗 的 发 生 与 传 统 的 变 化 — — 民 俗 的 地 域 特 征
与 群 体 特 征 — — 聚 与 散 、 同 与 异 、 一 与 多 : 民 俗 发 展
中 的 辩 证 运 动 .......................................… … … … … … … … … … … 2 7

五   民 俗 文 化 与 文 化 体 系
经 典 文 化 的 提 出 — — 民 俗 文 化 与 经 典 文 化 区 别 之 一 :
创 造 者 不 同 — — 区 别 之 二 : 内 容 与 形 式 的 差 异 — — 区
别 之 三 : 传 播 继 承 方 式 不 同 — — 民 俗 文 化 与 经 典 文 化
的 同 一 性 与 依 存 关 系 — — 贤 智 学 于 圣 人 , 圣 人 学 于 百
姓 — — 主 流 文 化 、 它 的 基 础 和 辅 翼 — — 一 个 需 要 弥 补
的 学 术 缺 陷

六   文 学 与 民 俗 文 化 传 统 关 系 概 说 ...................................................3 6

民 俗 学 与 文 学 : 两 个 相 通 的 领 域 — — 阿 切 尔 · 泰 勒 论
民 俗 与 文 学 之 关 系 — — 当 文 学 作 品 就 是 民 俗 文 化 时
— — 文 人 作 品 与 民 俗 文 化 传 统 的 三 种 关 系 — — 文 学
受 众 与 民 俗 文 化 — — 文 学 现 象 与 民 俗 文 化 — — 作 家
与 民 俗 文 化 传 统 的 关 系 : 顺 应 、 批 判 、 借 用

[内容精选]
岁 时 节 日 篇

唐 人 的 时 间 意 识 和 对 节 俗 传 统 的 改 造 从 时 间 意 识 看 民 俗 文 化 特 征 — — 《 夏 小 正 》 与 《 礼 记 · 月 令 》 — — 四 时 节 令 和 众 多 的 民 俗 节 日 — — 唐 代 历 法 — — 皇 帝 赐 历 之 举 — — 戴 孚 《 广 异 记 》 的 “ 天 曹 日 历 ” — — 唐 诗 所 显 示 的 历 日 在 民 间 — — 节 日 的 意 义 — — 唐 人 对 节
俗 传 统 的 改 造 : 削 弱 崇 神 敬 鬼 色 彩 , 增 强 现 世 享 乐 成 分 人 类 生 活 在 空 间 和 时 间 之 中 。 空 间 是 那 样 广 袤 辽 阔 , 每 个 具 体 的 民 族 、 具 体 的 人 在 交 通 不 发 达 的 古 代 , 生 活 的 范 围 总 是 有 限 的 。 中 国 古 人 所 真 正 熟 悉 的 , 主 要 是 自 己 的 乡 土 , 对 空 间 的 感 受 和 认 识 也 往 往 因 此 而 获 得 , 所 以 不 免 各 式 各 样 而 难 以 统 一 。


都   市   民   俗   篇

都 市 与 都 市 居 民 — — 都 市 民 俗 及 其 文 化 意 义 — — 西 京 长 安 、 东 都 洛 阳 : 唐 帝 国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中 心 的 形 成 — — 国 内 交 通 、 丝 绸 之 路 与 文 化 的 交 融 — — “ 扬 一 益 二 ” 和 遍 地 勃 兴 的 商 业 城 市 都 市 的 纷 纷 兴 起 , 是 唐 史 上 一 件 值 得 注 意 的 事 。 因 为 它 既 反 映 了 经 济 、 政 治 的 发 展 和 交 通 的 进 步 , 也 必 然 为 文 化 建设 带 来 新 的 动 力 , 对 整 个 国 家 、 整 个 民 族 的 文 化 面 貌 发 生 重 大 影 响 。 被 一 条 条 水 陆 交 通 线 串 联 沟 通 起 来 的 城 市 , 犹 如 穿 缀 在 丝 线 网 络 上 的 颗 颗 珍 珠 , 成 为 各 地 物 产 、 财 富 和 人 文 精 华 的 集 粹 点 , 同 时 也 是 陈 列 和 展 示 大 唐 社 会 物 质 文 明 和 精 神 文 明 成 就 的 闪 光 窗 口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2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 &nbsp; 【作者】 崔刚

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   【作者】 崔刚  
  
《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研究) 》序言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语言功能极大地增强了人们描述世界、思考以及相互之间进行交际的能力。长期以便为,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以及其它领域的研究者一直致力于语言的本质、语言习得以及语言使用的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表明,语言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符号系统,语言的使用包含许多不同的相互影响的心理过程。 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损伤所造成的语言障碍。失语症的科学研究从Broca(1861)开始,历经一个多世纪。失语症患者表现出的各种语言障碍是研究大脑和语言关系的重要途径。神经语言学各种语言障碍是研究大脑和语言关系的重要途径。神经语言学(Neurolingusistics)是一门介于神经学和语言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旨在研究语言和大脑之间的关系,它以语言病理学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失语症患者言语活动的观察与分析所获取的第一手材料,“理解与阐释人类语言与言语的神经基础,探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机制和过程的性质”(Blumstein,1988)。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充分体现了语言学和失语症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借助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提出的关于语言结构和语言处理的理论在认识语言障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同时,关于语言障碍的研究也促进了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而在 国,从事语言障碍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医学界的研究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进行研究的还为数不多。 本书旨在从事言学的角度研究汉语布洛卡氏和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表现出的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障碍。全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二章为第一部分,语症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类,回顾失语症研究的历史,并且探讨语言学与失语症之间的关系。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为后面对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的描述与分析奠定基础,加深读者对于失语症和神经语言学的性质的认识。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介绍本项研究中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过程,第四章至第七章讨论了失语症患者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四个方面的口语表达障碍。第八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且讨论它们对于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理论的启示。 本书中的部分研究成果曾经在有关刊物上公开发表过,在收入本书时又作了适当的加工与整理。本书还吸收了笔者博士论文的部分研究成果,在此我谨向我的恩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润清教授多年来对我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北京医科大学的高素容教授对我在资料搜集方面的帮助以及医学方面的指导。另外,在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还得到了清华大学985项目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23: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语符号学 高概

话语符号学  [格式]PDF  

[法]高概(Jean?Claude Coquet)著,王东亮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中文版。?

     这本书的主体是法国符号学家、巴黎第八大学终身教授高概在北京大学的讲演编为五章,标题依次是:现象学与语言、符号学:逻辑学的范式、符号学:现象学的范式、杜拉斯文本的符号学分析(上、下)。该书还刊载了译者对作者的访谈《范式、文本、述体》,以及作者《意义的探寻》一书绪论部分的中译文。分析例文、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作品的法文原文,附于书后。乐黛云作序,译者有后记一篇。?

该书通过逻辑学范式的符号学和现象学范式的符号学的比较,论证了符号学的不同研究方法。作者介绍了巴尔特的逻辑学(结构主义)范式的符号,同时着重介绍了自己所主张的现象学范式的符号,以对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作品为例子,展示了他的符号学方法如何运用于具体文本的分析。??


范式&#8226;文本&#8226;述体——从结构主义到话语符号学

作者:[法]让-克罗德&#8226;高概  发布时间:2004-11-27 21:38:44  
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4140
  
    本文系高概教授为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话语符号学》讲演录回答编译者王东亮的采访。
    *          *           *
    王东亮(以下简称王):这次来华讲学期间,您在北京大学围绕三个主题做了符号学系列讲座:“现象学在语言学和符号学中的运用”、“符号学与话语分析”及“杜拉斯作品的符号学分析”。您是否还要补充些内容?或者还有些思想需要进一步阐明?
    高概(以下简称高):(符号学)所能提供的,应该是使研究和思考得到引导,而不该是固定一个僵硬的思想框架。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从他所听到、所读到的内容中找出将会使他寻到个人(学术)道路的东西。这就是说,没有栅栏内的封闭和囚禁(栅栏这个词经常被使用,这大概是不吉利的),方法不应该是粗暴的应用,而应该是对思想自由的激励。这才是该达到的目的。当然,不可能在一次讲座、一本书中说出一切,也不可能总是确切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但大家应该从各自所接收和理解的东西出发,开辟个人的科研道路。
    王:讲座中,您经常强调两个范式的区分的重要性,我们这里,可能是受美国的影响,习惯于听到或读到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现代与后现代的区分,您能否再详尽地谈一谈这一在您看来更具根本意义的问题?
    高: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盛行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现代与后现代的区分,可能提供了标签式的方便,但内涵不确切。这或许更是意识形态的论争而不是科学的提议,也许有更好的提法、更好的描述。库恩(Khun)提出的范式(paradigme)概念,对如何理解学者们彼此所处的位置来说,是个不错的建议,它所依据的不是年龄层,而是某一时期占优势、占主导地位的概念。经常有学者在二三十岁时接受一些概念并且直到他们智力退休也坚持不懈。正是这样,在彼时被称作“结构主义”的范式中,一个静态结构主义即建立在分类法、分类学和所有可被理性秩序化之物基础上的结构主义,就包括了并将继续包括不同年龄段的人。静态结构主义有某种不受时尚左右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结构分析是一种科学分析,在这里没有时尚,只有概念的操作,在寻找尽可能精确的关联、关系的时候,同时展示统辖这些关系的体系的存在,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属于结构主义。但是60年代的、我称作60年代范式的结构主义特殊的地方在于它的分类学方向。实际上,科学研究中分类总是可能的,植物的科系分类就已经是一种分类学。自然,在修辞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分类学的当然巨擘,冯塔尼(Fontanier)是19世纪分类学的巨擘,冯塔尼作了《修辞格》的分类,热奈特(Genette)为该书作序,从这一角度讲,热奈特本人是亚里士多德和冯塔尼的传人。(他们)对分类有某种着迷,就好象分类是所有研究的目的。
    应该站起来反对这种做法,因为分类是研究的一个目的,但不是唯一的目的。需要设置组成另一个范式的其他思考因素。而当我们悉心考察,我们会发现这第二个范式是现象学范式,而不单是逻辑学和数理逻辑范式。这第二个范式也是自然哲学范式即18、19世纪的德国人所建立的自然哲学。这一范式可包含歌德的大部分作品,也包含现在的现象学哲学。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属于我们称作现象学范式的整体,另外要考虑到海德格尔的这一想法,即: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现象学家。范式的提法是对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现代与后现代的提法的反驳,因为亚里士多德就同时是逻辑学家和现象学家。他可以说是两个范式的大师。只是,应该根据不同时代,学会使用此一范式或彼一范式、同时使用二者或以一范式反对另一范式。还要知道的是,除了有一个接近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静态结构主义外,还有一个接近现象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动态结构主义。王:刚才您谈到思想自由的重要性,谈到不应把自己封闭在僵硬的思想框架中,涉及到这两个范式,我们看到,您实际上是进行了某种转变,因为在60、70年代您是和其他第一范式的学者一起共事的,在符号学领域对各种文本进行结构分析,您是怎样完成从一个范式向另一个范式的转变呢?是否基于思想自由的信念?另外,是否能顺便谈谈其他改变或没有改变范式的学者呢?
    高:范式的改变看起来象是人为的操作,但实际上,工作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处在哪一调查和研究状态,是在进行事后的思考中,我们渐渐理解了自己的和他人的学术发展。确实,从一个范式到另一个范式的过渡,可以在当时即工作的时候不自觉地进行,只是通过对工作的反省,才意识到发生了转换,然后,当然一旦有了意识,就试图澄清自己的立场。而在我当时所面对的各种可能性中,是一向的对诗、诗歌作品的兴趣,还有对自我身分(identité)的转换的兴趣,当然该兴趣还指向由此而来的我称之为“进程”(procès)、身分的进程的所有一切,也就是说,个人依据他所处的时刻及为自己所确定的计划步骤而进行的转变。在文本甚至诗歌文本内部,有一个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追寻的进程,它使我从一开始就对主体的位置发生浓厚兴趣。这又为我逐渐意识到现象学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多便利,因为,您知道,现象学的研究方向,是重新审视主体、存在、此在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诸多限制、尤其是首当其冲的身体的限制。
    我很快发现与我共事的大多数人都对其他因素尤其是文本的客体化感兴趣。60、70年代我遇到的那些人转到对所有可被称作主体性、所有可被称作现实性、所有可被称作时间的东西的拒绝。这样,他们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令他们满意却不再令我满意的思想框架中。直至现在,我们还可以说象热奈特和新近去世、以研究电影著名的克里思蒂安&#8226;麦茨(Christian Metz)是客体主义者。迪科罗(Ducrot)曾有一段时间探讨话语的主体问题并且步巴赫金之后尘推崇对话主义,然而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语言中可以成为论说工具的东西,是话语如何从修辞的角度构成。事实上,他比我更接近热奈特和麦茨。这些人一直坚持并自满于客体主义的原则。相反,我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性存在,我目前工作中探讨的就是其中的一个。不过,也应该意识到,客体主义的捍卫者在采取如此强硬立场时,是很难接受他人有不同思想和不同工作方法的:他们或者不予理睬或者排斥打击。
    王:是否有学者和您一样,对客体主义原则不满足并探讨新的可能性呢?高:当然,语言学家中,关注文学、艺术和美学问题的语言学家中,第一个采取这一革命态度的,是本韦尼斯特(Benveniste)。曾加入过超现实主义运动并非常了解诗歌现象的本韦尼斯特大概是对这一转变有过重要影响的一个人物。在他身旁,还有保罗&#8226;里科尔这样的哲学家,当然还有梅洛-庞蒂。而符号学家是敌视这种转变的。在学业中主要接受格雷马斯(Greimas)的杰出著作教育的符号学家经常停留在客体主义上。
    王:是否可以说,您在法国当时的符号学界处于少数地位?
    高:绝对如此。不止是少数,更是孤立的。我几次试图提请注意我的观点,却经常遇到“拒绝受理”。也就是说,在格雷马斯看来,我选择的方向是对他的工作的一种背叛。结果,所有追随格雷马斯的人都同他保持一致的立场,不愿与我同行,尽管我过去和现在都认为,在符号学“巴黎学派”中,总是有多个可能的研究方向。可是,说有多个可能的方向,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一个不可理喻的态度了。实际上,在他们看来——而这正是学派的危险之处,只有一个好的方向,即正统的方向。
    王:我们就要进入下一个世纪,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化并且随着反思的时间条件的具备,人们也可渐渐采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过去,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60、70年代来说,拒绝和否认其他可能性方向的、可被称作保守的力量还那样强大吗?或者我可以简单地问一下:情况有所好转吗?
    高:我认为,思想的自由、选择的自由以及建议的自由总是处于斗争之中的。一般说来,学界人士,还有读者,乐意寻找最舒服的状态。他所期待的,是人们向他重复他已经听过的。他愿意看到他已经知道的东西用另外一种形式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浏览学界的著述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些圈子在组成,这些圈中人在他们的参考书里总是互相引用并继续无视其它地方发生的事情。这样,那些新的倾向比如现象学的倾向总是处在一个岌岌可危的状况,也就是说很难使它被广泛地接受。斗争实际上是没有尽头的,没有可以说胜利的时刻。
    某些时候,静态的分类学的结构主义可以被认为是绝对的胜利者,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使用哪个词是不重要的——是使作为意识形态的结构主义为难的思想运动。然而,这些运动,这些对抗和置疑运动的结果是一些被遗弃的概念的复归,而这些概念通常只是一些不具实用价值的因素。他们进行的有些抽象、有些含混的思想论战,并没有与论证式研究工作接合。这就必然有多样的事情要做,而在我们能够读到的著述中,尤其要注意那些显而易见地属于另一个范式概念的引用。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情感同化”(empathie)这样一个概念出现在句法学、语义学和语言学中,而实际上它是从现象学来的,源自胡塞尔的Einfühlung。然而,实际上,对于这些作者们来说,这都是些次要的不具认识论价值的引用,这样做并没有使他们的总体观点受到置疑。他们看不到在自己的工作中引用这些概念的关联或悖论。这是我在自己创立的已到第十期的《符号学》(sémiotiques)杂志上注意到的。现在,这份杂志向一些语义学家而不是符号学家约稿,我非常清楚这些应邀合作的人们怎样工作。他们带来一些概念,并不是就其本身发问,而是只把它们当成操作工具。他们通常没有认识论的观点,也就是说他们不知道把自己的工作放置到一个更广泛的视域,这会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我所谈到的范式。他们实际上不知道,对于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学术道路,范式的概念是绝对必要的。
    王:相对于您作了必要区分的范式以及不同范式代表人物之间的论争来说,您怎样为巴特、德里达和福柯这样的人定位呢?他们现在在中国很有些知名度,人们通常谈起他们就象谈起那些在结构主义之后探讨新的可能性方向的学者和思想家,在您看来,是这样吗?
    高:您谈到的这些人走过不同的道路,远看起来,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属于同一代人,但他们每人实际上都有自己思考的问题。人们清楚地知道,罗兰&#8226;巴特首先试图以评论家成名,是《论战报》上发表的《写作的零度》(1947)使他一举成名。他才华横溢又善用隐喻,作品让学界头面人物恼火,但却非常让读者喜欢。可以说,巴特的道路充分反映了50年代下半期结构主义的影响,他也就成了结构主义在文学上的代表。写《符号学原理》(1964)的时候,他愿意采取一种科学的立场但大概有些勉为其难,因为这不完全是他的天性。但毫无疑问他曾是结构主义的一个代表。当然,很快,他就对其它问题如精神分析问题发生了兴趣,比如他以精神分析为依据,为拉辛的剧作写过漂亮的序文。这以后,他完全改变了方向,改变了观点。
    我们也可以说,对朱丽娅&#8226;克里斯蒂娃来说,情况是一样的。她最早是结构主义者,而不久就被精神分析的观点所吸引,她本人就是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的方向是与本来意义上的文本分析不相容的,这是一些关于文本的观点,是强烈的寻找潜意识痕迹的观点。它不是那么富于论证,也不是象现象学观点那样,尽量在多样性方面接近文本要求。有一种对“另一场景”(弗洛伊德语)的迷恋,经常是这一问题吸引许多在这一方面进行研究的学者的注意力。而现象学,诚如您所了解,以感觉为支点,如梅洛-庞蒂所说:“感觉至上”。
    现在看福柯。他首先是哲学家,是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哲学家,从而成为史学家、思想家,他研究并且展示了癔病的历史以及社会能够对个人施以的重压,一直到宣布主体不存在,这是一个主体消失的时代。当他说这些、当他提出主体的取消、“主体的死亡”(我想,这是他说过的:“主体的死亡”)的时候,他采取的是彻头彻尾的结构主义立场。但是作为历史学家,作为历史学家兼哲学家,(当然历史学界的学院派并未承认他为历史学家,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带来了一些该有历史学家们解决的问题。他在这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包括对社会的分析,社会所显示出的禁闭的权力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日复一日地显示、经常地表达的压迫的权力。因此,他对精神病医院、对监狱、对所有涉及到性的东西发生兴趣。福柯可以说是现当代社会矛盾的因素,这使他在美国深受欢迎。
    至于德里达,首先他还活着(与前两个人不同),并且活得很好。他在反对更封闭的结构主义方面也有自己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更封闭的结构主义是蒙昧主义的,是某种实际上导致思想的贫乏和稀薄的东西。德里达的益处,在于实施了一种对时间、对变化的重估,强调了变化这个问题的重要。只是,由于他是个哲学家,追随他的尤其是那些感觉到自身有评论家和哲学家权力的人。这些人可以说是初出茅庐的哲学家,他们不是真正以文本及其形式限制为研究依据的学者。
    可以说,在这些情况下的每一时刻,我们都应提到本韦尼斯特的作用。因为他象所有语言学家一样,强调形式限制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从文本的一个因素出发就制造出某种神话来。实际上(文本的)形式限制总是意味深长的并且应该被实事求是地考察,而为了让它们被实事求是地考察,也应该掌握分析的能力,但这分析的能力不是赋予随便哪一个爱好者的。应该对语言、对话语倾注注意力,也应该具有在关系总体的角度下分析话语资源的能力。这是对忘记形式限制重要性的所有异想天开的一副清醒剂。王:还有一个关于福柯和德里达的问题。当一个听讲座的学生向您问起同样一个问题时,您说他们两个在美国更受欢迎。为了解这一现象,是否可以说是福柯的社会分析及德里达的政治介入(他在1996年2月接受《新观察家》采访时说:“是的,我的书是政治性的”)为此做了铺垫?另外,在中国,我们差不多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现象,也就是说,使中国的研究者、知识分子感兴趣的,在福柯那里,往往是对权力话语和社会事实的分析,在德里达那里,是解构的方法及对自由思想的提倡。可不可以说是这些地方吸引了比法国同行更看重知识的实用的中国和美国的学术界,换句话说,是两位法国哲学家思想中的政治社会层面的可用性使他们在这两个国家受到了意外的欢迎?
    高:我们可以象您这样去看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人们关注的多是他们的政治方向,而不是纯粹精神的方向,不是依据非常确切的科学命题对文本进行阅读的方向。这时候涉及到的,不是回到文本的考察,也就是说如何从形式的和实体的方式分析一下文本。您知道,现象学,至少第二个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对所有可以成为实体的领域是一个救助。因而,有各种各样的非常确切的现象学要求存在,但公众、读者、听众对此不感兴趣,因为作为分析类型,现象学分析限制太多,太“科学”。公众感兴趣的是普遍意义上的政治取向和意识形态论争。因此,他们在福柯和德里达的命题及各自的干予中找到回声,却并不费心考虑其中的矛盾和明显的错误,比如福柯的政治选择:伊朗革命的时候,他以为伊朗推翻国王后的政治投入开辟了一个通向革命、通向新世界的道路,而后来他却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这样的事情也标志着这些人物的局限(萨特已经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一般情况下固然才华出众,目光敏锐,却会在行动上非常严重地把事情弄错。而鉴于他们有许多的读者和听众,他们的影响会是灾难性的。确切地讲,跟萨特比起来,德里达的具体的政治的干予要少得多。
    王:回到您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上来,您是否可以再为中国读者解释一些您着力强调的在文本分析中述体的重要、身体的价值和感觉的优先性呢?
    高:说“文本分析”的时候,应该把文本理解成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找到的任何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是某些书写的、人们通常称作文本的东西,也可以是广告或某一宗教人士和政界人物所做的口头讲话,这些都是文本。它可以是诉诸视觉的比如广告画。也就是说,实际上文本是一个社会使用的旨在介绍自己或使每个人在面对公众的形式下借以认识自己的表达方式。在一幅广告画中,观看者被要求把自己认作所荐品牌的一个可能消费者,也就是一个购买者,结果是把自己看作消费社会的一员,而这个社会说它拥有自己的凝聚力。因而,首先要好好理解什么是“文本”。确实的问题在于,每一个因素都有它自身的限制,既然我们在谈广告,每一幅广告也有它自身的限制。
    现象学分析为此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强调身体的位置,也就是说把身体的取位首先考虑进来。这样,就有了许多便利,第一个便利就是在现实中栖居。在现实中栖居的问题是被现象学家也包括本韦尼斯特这样的人常常加以强调的问题。也就是说,事实上,一个意义的空间是由一个述体生产出来的。这是一个语言的行为,一个表述的行为,它使每个人首先使身体在宇宙中、在世界上被认识。产生意义的中心即身体因素被现象学家、被写了《笛卡尔沉思》的第二个胡塞尔赋予价值。即便本韦尼斯特没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身体这一概念,他也细致地指出,一个述体不能只是一个形式述体即象纸上的符号一样带着书写的标记。纸上的字符,广告上的形状,这些是形式述体。不只是这个。首先,并且同时与形式述体有关的,还有实质述体。意义正是从那儿出来的。众多例子向我们证明,意义空间是通过身体才得能建立的。然而,在另外一个水平上,另一个述体,人述体(instance personnelle)才出现,也就是说一个表示其理性存在的述体。它的作用是首先承担身述体(instance corporelle)所为,知晓在身述体中发生的事情,尤其是能够分析只属于身述体尤其是激情领域的东西。这一激情领域随处可见,在广告、宗教、政治等话语中表现尤甚。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理解我们所面对的激情,出发点是身体范围、身述体。不过,是第二个述体即人述体才能做身述体无能为力的分析。然后,还有另一类述体是投射述体,也就是说,基于客体化也或许基于社会必要性考虑,从人述体出发投射出来的述体。人们不一定总要参照人述体,参照身述体的时候更少,尽管如此,投射述体也并没有完全打破与作为本源述体的身述体和人述体的联系。本源述体同时是身和人的,投射述体是与本源述体有关的。因而,一个投射述体完全能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需要和一般情况下的社会诉求。在一个投射述体中,人们根本不再能看到是谁在说话,是一种集体行为者、一个集体述体在说话——我们看不到任何具体的人——但它有真理的、职责的和确定规范的授权。这样,就有三个层次:身述体、人述体,投射述体。
    那么,作为符号学家和现象学家,怎样辨识这三个述体呢?首先是文本、书写的文本给我们提供述体的标志和痕迹。也就是说,应该参照的是我们可以确实的因素,即那些作为形式、痕迹的因素,这样才能做到不致于马上迷失到各种类型的童话和神话中去。所谓痕迹是那些使我们坚持文本现实性的标记。文本现实性是本韦尼斯特用的一个词,他说,有一个按本来面目表述并按本来面目让人认识自己的述体(我们称之为“身述体”和“人述体”),它也在书写中表述,也就是说让人通过有形的痕迹认识自己,这一点在涉及到投射述体时尤为真实。这样,它就与现实保持着联系,而正是这一点大概决定了话语和现象学分析的力量。王:您做了两场“杜拉斯文本的符号学分析”的讲座。我们看到了这种分析方法把我们引入对玛格丽特&#8226;杜拉斯的小说文本的更好理解,尤其涉及到确认述体的身份及把握其变化方向,这里面就有本源述体与投射述体、身述体与人述体。一般情况下,文学批评家们谈起杜拉斯时,仅满足用“沉默”、“不可交流性”等词语进行概括,而在您采用的走得更远、更趋具体的话语符号学取径中,您分析了思维的不可能性、言语的不可能性、感觉的不可能性……
    高:在谈杜拉斯之前,或者说为了更好地理解杜拉斯,我很愿意首先回到投射述体,并且就此提示一个客体化及其后果与杜拉斯话语中显现出的感觉现象本身之间的对立。
    就投射述体首先讲一下客体化现象。刚才我想到了政治话语,想到了我在《话语及其主体》中给出的在我看来可以充分说明投射述体的政治话语例证。它涉及到法国大革命最著名的一个插曲:1793年被誉为“人民之友”的马拉的死亡,马拉的遇刺。由地区议会递交给巴黎的国民公会的请愿书表示出,一个人的惨死这样一个十分确定的现象,通过投射,被转化成一个社会现象。也就是是,在请愿书作者们的操纵下,一个人遇刺这样一个个人事件被嵌入了政治历史并由此揭示出这一历史遵循着它的逻辑结构。因此,当人们在事件历史中引入逻辑结构时,就是有意在展示人们应该把握然后又不得不遵循的秩序和结构。这样,就马拉之死来说,马拉本人就成了1793年所有革命者、所有国民公会议员要接受的逻辑秩序的一个因子。这就是投射的例子。一个个人事件转化成社会事件,而社会事件又被纳入到一个逻辑的结构。可以把它看作投射述体的一个典型例子。
    现在看杜拉斯。情况正好相反,完全相反,因为这里涉及的是回到身述体即出发点上来。革命者们的激情是有身述体的基础的,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却是被涂抹掉并出现在逻辑结构之中。然而,在杜拉斯这里,激情是首要的,我们应该尊重它。如何尊重它呢?应该从分析出发,这分析要尽可能地接近她(杜拉斯)为我们提供的文本,原因在于这文本是杜拉斯坚定不移地相信的现实的一种方式。对她来说,一个文本与它所讲的事情一样确实、一样真切。它是第二个现实,但它也是现实。本韦尼斯特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他说,语言再次产生现实,也就是说,语言产生的总是现实。这不是原封不动的现实,但是语言也产生一个,另外一个,但它是一个现实。杜拉斯说,这第二个现实比第一个更真实,这样说来,它使得我们在杜拉斯文本中去把握所有与现实有关的东西。首先是身体的现实。她所采用的句法、节奏对于这种更切实地对现实的把握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到所有的文本因素,而文本因素又同时是形式的和实体的因素。比如,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分析“词-缺席”(mot-absence)“词-空洞”(mot-trou)这样的语词,它让我们去反思法语中不存在的这些词语组合的意义。在法语中,在任何一部字典中,都不存在“词-缺席”或“词-空洞”。而正是这一点值得深思。这“词-缺席”“词-空洞”,据杜拉斯说,只是音色,是一个空锣,我们应该在阅读的时候能调动起对现实的感觉来。这一感觉不是智力的,在目前这一情况下,它是听力的,对一个声音的感觉。词变成音色,脱离了任何内容,只是个音色。正是这一音色组成了杜拉斯逐渐建立的意义空间的实体。因此,身述体,当然也可以说感觉述体,处在杜拉斯作品的核心。应该尊重它并且在不背叛它的情况下对它进行分析。
    王:您的研究工作给人印象是尽量避免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介入,即便在您对政治话语进行分析时,您分析的也是已经做出的、在纸上的政治话语,这通常是一些与文学的文本一样的文本。这只是单纯的一个个人选择还是需要在学术研究中尽力保持的一种科学态度呢?
    高:确实有一种科学态度,即对知识的探求、对探求知识的更好条件的寻找。也有一种信念,一种别人可以不赞同的个人的信念。那就是说,在人们介入一个政治运动之中的时候,很难避免自己所捍卫的意识形态的诱惑,也因此在某些时刻很难避免某一形式的狂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它发生在福柯身上,当他在伊朗捍卫霍梅尼的立场的时候;它也发生在萨特和阿拉贡身上,当他们为苏联式共产主义进行辩护的时候;它也同样发生在索莱尔(Sollers)领导的《如此这般》(Tel Quel)运动上,属于这一运动的还有克里斯蒂娃,另外与此相联的还有罗兰&#8226;巴特。当年,他们从中国旅行归来的时候,他们认为有必要穿上那些使人想起他们支持中共和红卫兵的衣服:从舷梯上走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穿着毛式制服。在我看来非常可笑的事情,在他们那里成了一种意识形态行为,而他们本人大概没有意识到其中的荒诞可笑。我对诸如此类的社会荒诞的形式非常敏感,在我看来,科学的态度应该正好能避免堕入这种很快就会被当成社会怪诞的趋时行为。只需看看象索莱尔这样的《如此这般》运动的人们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就可以明白这一时代的政治介入何以不能持久。最后,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对意识形态结构主义即福柯和格雷马斯理解的结构主义所持的反对立场。我的立场是,这一结构主义是对存在可以成为、可以表现出的状态的肢解。存在,或者用现象学家的话语,在世上的存在,完全不是一个投射的存在,而在结构主义那里,人们与之打交道的只是投射的存在、投射的述体。在我看来,结构主义避开了存在的很大的一个维度,应该把它再介绍进来。首先是主体的观念,也就是说一个对自己的所说负责、承担自己的言语的人,这个存在不是一个属于集体的存在。否则,就不是他在说,是集体存在在说,于是我们又跌入意识形态的怪诞之中。因而,就有必要一方面重建个人主体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确立身体的重要作用,以使整体的存在复位,并且不再有对现实的肢解。归根结底,是这样的一个前景对我自始至终的研究进行着深远的指引,也就是说,不让存在的所有可能性从视野中消失,对所有赝品持不信任态度,而盲目的政治介入就是其中的一个赝品。
    王:提一个另一方面的问题。您指导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的博士论文。是否能谈一下与您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研究的同事和弟子?您怎样估价自己对他们的影响?
    高:从这一角度看,很难确切地说出对研究者的具体影响。不如说,未来会指出是否产生了影响,这影响是好是坏。我可以证实的,这也是通常其他教授可以证实的: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培训和唤醒的关系,应该假以时日来看这种唤醒是否会带来什么成果。不过,关于成果,我可以给的回答是:是的,确实是有,尤其在一个我始料未及的领域。我没有想到话语及主体符号学可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方向获得发展。我想说的是医学尤其是语言障碍病患者的治疗方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在我看来是最说明问题的。我以具体的方式看到了逐步建立的理论被灵活地运用到一些我事先未有预料的情况中。尤其是运用到对医院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状解释,还有对患有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的理解:从理论因素出发,追踪治疗过程并且预测儿童改善病状直至治愈所要经过的阶段。这些因素在医院里被证明了。从这个角度看,理论不再是单纯的、纸上的理论,即抽象构造,而成了一个我们可以依此获得具体成果的因素。有什么比治愈患病儿童更具体的呢?王:90年代,人们看到了一些新学科的出现,比如认知学和关联学(connexionisme),据您看来,哪一学科会将学术研究导引到好的方向上去呢?
    高:不存在好的方向。但是有涉及到不同关注的一些方向。比如认知学是依据数理的关注整理出来的。没有不与机器发生关系的认知学,而机器有它自身的极其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一个学风严谨的学派。但是,那些文本,那些我们判定出与多种述体相联并且应该在所有的事实层面上研究的文本,难道可以缩减为一些组合吗?不,肯定不可以。有时候,它们可以被当作组合来研究,但它们不能缩减为组合。认知学属于我前面提到的一个范式,即第一个范式,60年代的范式。当然,从更大的范围讲,它属于一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范式。而关联学的便利是拥有其它的支持,并且它所感兴趣的不是作为某种所谓心智语言的精神。它关注的是大脑。它的支持来自神经科学,对它来说有意义的是神经元的关联。这里涉及到的是自然史而不是数学史。当然,总要有数学存在的,但首先有的是自然史。另外,大脑不只是神经元的所有关联的所在,整个的身体也参予这些关联。因此,关联学的基柱就不仅仅是大脑,也将是并且已经是身体。眼下,这一新学科研究并实践的主要是视觉现象,但不久视觉就将让位于其它感觉现象。就是说,要从视觉转向其它,而这其它就要求全部身体的加入。
    王:您在《国外文学》(1996年第三期)发表了“现象学的力量”一文,关于这篇文章,还想说些什么?
    高:这篇文章对于我来说主要是用于展现我的研究方向并提出研究感觉的必要性。因此,首先是把身体作为感觉述体对待,然后,揭示出与身体这一感觉体紧密相联的具判断能力的人述体的存在。也就是为研究工作设置某种必要基础,而就象我说的那样,这种研究不仅是抽象的,也是非常具体的。
    王:您在北京访学期间,见到了不少中国同行和学生,他们和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关注目前世界上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有些人尝试着在植根于中国文化基础上译介西方当代文化中一些有意义的因素。依您个人经验,并结合您与中国文化的接触,您是否对他们的工作有些建议?
    高:我说过,一种思想的引入不应该被看作是最终的和排他的。问题是,这种引入怎样能促人觉醒。因此,不论是对古代的还是对当代的中国文化来说,在我看来,都存在着一种觉醒的方式。中国学者应该把感觉现象学提出来的问题认真对待。问题是由梅洛-庞蒂、里科尔、胡塞尔还有海德格尔等提出来的。我是说,有大量的关注点,它们不仅是西方领域的,而是属于所有的文化,问题在于它们没有被所有的文化发掘。我想到阿拉伯文化——我对它比较了解是因为教过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学生,确实,对于阿拉伯学生来说,很难使经常面对着《可兰经》问题的他们避开伊斯兰的文化和阅读码。我想到伊斯兰文化,也想到中国文化。理论主张依一个社会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产生效果,这也同时取决于每一位学者所处的精神和社会环境。在现象学所关心的问题中,有一个是经常性的,那就是时间和空间问题的处理。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会感兴趣的问题,比如老子和孔子是以何种方式处理时间和空间的。在我看来,孔子有理性主义倾向而老子有自然主义倾向。这已经是处理空间和时间的两种不同道路。也许,就有可能从这样的分析出发,探讨人述体和身述体。这些因素有必要在完全独立于西方或其它文化模式的基础上得到研究。我认为感觉的问题是足够普遍的问题,它会让所有学者感兴趣。
    我就是这样看您提出的问题的,并且我希望中国的学者能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研究。首先看一下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形式方面是怎么样的情况。当然,从现象学角度看,不只是时间和空间的表现形式,还有时间和空间的体验。空间中的物体,所经历的、所体验的时间性,这些都是现象学的根本要素。这时候涉及到的就不再是表现形式,而是体验因素。问题就在于,这个时候的体验是什么?或者把问题重新表述如下:古代和当代中国的时间、空间体验是什么?这是一些可以用来联接欧洲现象学和中国现象学的因素。
    王:我最后向旅行中的符号学家问一个问题。您在北京看了许多东西,景点、名胜、古迹以及居民的生活。这其中有哪些东西最让您感兴趣,哪些东西特别吸引了符号学家的目光?
    高:我只是偶然地成为一些活动的见证,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还是很难的。我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完全是各种情况的幸运组合所致。我看到街上的中国人,看到他们很幸福,生活得幸福,这对一个参观者来说是非常愉快的。中国人的社会活动在我看来也是很生动活泼的,对一个符号学家来说,这些活动让人想起话语符号学、话语语言学术语中称为“交际性谈话”(communion phatique)的东西,广义言之,就是通过共同参加一个活动建立起其种身体的和感情的关系。比如我在天坛公园看到的两个退休者演奏、一个女子演唱京剧片段的场景,又比如我多次看到一群人在街上排成两列跳舞(扭秧歌)的情形……所有这些活动,都非常接近于我们可以认为构成一个社会群体根本的东西,即社会凝聚力以及在一起、快乐地在一起的需要。大概正是这类事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7 23: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  《傲慢与偏见》
[作者]:   简·奥斯汀
[格式]:   EXE
[介绍]: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奥斯丁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魏克翰、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都写得真实动人。同时,奥斯丁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0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与社会的相遇 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之争的全面反思

河西



1991年2月,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向牛津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以别具一格的对话体形式为社群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做了坚决而细致的辩护。就西方政治哲学史而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蔚为壮观的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业已构成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学术记忆。在这个意义上,丹尼尔·贝尔的独特风格可以看作是这段学术记忆的阐发与归纳,论辩双方的一次总结陈词,是置身于不同社会位置、不同生活方式的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辩驳、交流与互渗。应该说,对话体不仅降低了思想言述的规范限制,而且建构起一个高度辨证的知识体系,通过虚拟论辩双方的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丹尼尔·贝尔逐步深入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双方各自的症结所在。
   因而,就本书而言,我们甚至不能简单地将丹尼尔·贝尔归入纯粹社群主义者的行列之中。他对公共领域规范失效的警觉,对自由价值实施过程中种种弊端的剖析,对历史源流的辨识与信赖,其实都是在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互为依照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当代社会制度和道德伦理的一次非凡的尝试。
 

一、自由价值的结构转型

   传统自由主义倡导一种普适的自由观念,其核心信条是要求人们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网络关系中抽身而出,从而达到不受任何政治派系、任何思想意识形态、任何社会责任和义务左右的元独立境界。姑且不论这种以尊重人权为名的社会学说在维护个人的基本尊严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逻辑检验的角度来看,自由主义明确追求的最高利益,不可避免地带有先验论的调子。他们排斥社会大背景的价值信念基础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前提而做出的:其一是认定自我具有一种凌驾于整个社会约束机制之上的不可侵犯性;其二是认定自我命运是在理性思维的感召之下做出的自主取舍。前者使自由价值观成为一种带根本性的,整个社会利益都无法与之匹敌的最高理念;后者则导致历史的流程完全沦为个人话语的奴隶,从而使社会文化背景的急剧分化成为名正言顺的事。究其实质,自由价值观都体现出其学说言述者的某种学术偏执,即简单粗暴地将人的两种构成性义涵——社会人维度和自然人维度——剥离开来,其直接后果是促使公共精神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左右两种极权主义盛行的二十世纪,自由主义作为一种首先把人当人看的政治学说在反权威主义、反独断主义、反蒙昧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这并不能就此推委其在学说构建和内在理路中的部分缺陷。社群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意见分歧,很大程度上在于由于他们坚持奉行在人生寄托与社会生态之间自然形成的攻守同盟原则。丹尼尔·贝尔通过日常生活事件的引证,强调社群结构的存在合理性。既然置身于当代文化氛围中的我们,注定要承受这个世界所给予我们民族身份和集体无意识,那么,排除任何有价值的社群,将社群与邪恶势力做一种想当然的重叠就难免有失偏颇。身份的在场刻划了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作为一种定位系统,它以复杂的道德模式设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宗法制度、政治律令和实践方式,它们构成了我们“此在”的生活的先决条件。此种道德模式与现代民主观念之间的龃龉之处一直是备受攻击之点。反对派精心阐述的自由观最不能容忍的是专制与强迫,于是,理性的选择成为论说者竭力要争取的首要权利。于此,丹尼尔·贝尔在保证了价值的选择权之后,对自由主义的价值尺度提出了质疑:“你拿选择与强迫作对比,好像一个行动不是经过选择的就是被迫的。”而选择与强迫的二元对立恰恰正是自由主义学说中一个不易察觉的逻辑纰漏。
   自由主义者同时又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把目光投向遥远的未来,寄希望于全方位的民主社会的达成。丹尼尔·贝尔通过日常情境的话语解析,雄辩地反诘,人与人之间的等值观念是否是一种假设的学说?而我们绝大多数的选择又何尝不是一次下意识的行为?在贝尔的视野中,逍遥骑士或许只是与现实脱钩的梦想,社群及其价值问题是不可化约的人类文化基因,因其与社会运作和个人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遭到自由意志论者哈耶克和诺奇克的猛烈抨击,罗尔斯的《正义论》仍被公认为是自由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里程碑式著作。罗尔斯对国家分配制度、正义保障制度的价值诉求和目标转换表明,社群主义元素已经渗入到自由主义的知识构架之中,并使自由主义的面貌为之涣然一新。罗尔斯予以详尽论证的正义理论与社会的基本结构有一种同构关系,自由价值的结构性变动是以国家对不平等现象的干预为旨归的。在此,我们可以说,罗尔斯的自由主义哲学体系已经由吁求机会均等的个人正义问题,向“如何缩小差别、重新调整利益分配的校正正义问题”转变(见万俊人《罗尔斯与其正义理想》,载《文景》第六辑)。《正义论》的一个基本论点即为:正义(Justice)是判别社会构成方式是否合理的首要前提。设定这一理论基石意味着,社会体制已经取代个人体验上升为罗尔斯的中心议题。当然,罗尔斯之所以没有被“开除”出自由主义阵营之外,与他的初始立场息息相关。通过初始立场,罗尔斯捍卫了自由主义的普适性原则。这种原则的关键在于,它是超越国度、超越民族和语言界限、超越能力和责任的先验自主权,是在一个更高的抽象层次上理解社会契约论。
   丹尼尔·贝尔对自由价值的批判和转换,直接依托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因而,将罗尔斯视作丹尼尔·贝尔的学术先导,为新一轮的社群主义理论建构铺平了道路,应是对这两类一直互相敌视的政治理论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社群共识与启蒙的终结

   在肯定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社会意义,同时驳斥其初始立场的反社群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丹尼尔·贝尔进一步阐明了社群共识强大的道德规范力量。不论是地区性社群、记忆性社群,还是心理性社群,共识作为支配社会运转的功过基础,它是普通人感情依附和道德判断的基本认同框架。根据沃尔泽、麦金泰尔、泰勒和海德格尔的论述,正是由于具有构成特性的社群的存在,才使得人们的思考和行动变得有意义。它既是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纽带,习俗与实践的动力机制,更是个人正义的有效保障。自由主义者把选择的权利看作目的本身,其直接的消极影响是忽视了人类生存境遇中的种种具体矛盾和难言之隐,具体说来即:家庭、民族、宗教、国家的社群界定被一种个人的支持所抛弃。社群共识的幻灭不仅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更是牵涉到生活理念的一个实践问题。集体的自私化、过度夸大的防卫意识、利益分配的争夺战,这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以自由相标榜的现实世界。正是有感于社会失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丹尼尔·贝尔开始反思自由主义理论在立场和方法上的不合理性。
   自由主义的生存模式反对宗教意义上的天职观念,这一基本立场是以彰显自我的生命精神为根本旨归的。该学说的奉行者以严格的判断来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神秘链接关系。然而,如果将个人权利和自由至上推向极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神学立场?爱默生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破败中的神,是说神性的堕落;而自由主义者却似乎是在努力向爱默生的反向运动,试图以脱离连续的断裂手法,重建神话中的个人天堂。事实上,一种稳固的、难以打破的平衡状态横亘在自由主义者面前,不论他们是否注意到,亦或是视而不见,一些掩盖在无数事件之下的哲学方法、历史视野、知识源流、身份认同感早已建立起社会内在的伦理学,驱使着个人元素在其无形地影响之下发挥作用。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受到社会惯例的引导,以至于即使是在细微之处有所逾矩,也会产生出一丝负罪感。诚如丹尼尔·贝尔在对罗尔斯的转述中所指出的:“他的正义学说是由现代民主社会中人们所共有的信仰和感觉来得到证实的。”
   社群主义者遵循一种构成主义的政治方法,将独立个体纳入到整个特定历史环境之中,从而赋予个体以一个序列中的定位坐标。与之相反,自由主义对个体意识的尊重一直力图使个体独立获得知识的主宰权,为制造思想哗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这种被统称为“启蒙”的思想方法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福柯和德勒兹从激进的知识立场出发,彻底否决了启蒙的主体——知识分子——对民众的启蒙合法性。丹尼尔·贝尔虽然要温和的多,但由于他的批评立足于社会文化结构和公共生存方式之上,因而也使他的言述显得更为坚实和有力。
   丹尼尔·贝尔关于社群价值的论点,表达了这样一层意思:道德的谱系显然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的多,它隐藏起来,成为个人心智的天然障碍。甚至,它不仅是直觉行动的天敌,也是启蒙的终结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启蒙这个术语与自由主义之间仿佛有一种默契,启蒙意味着对旧有知识体系的突破,它是在知识的疆域内展开的一场自由主义运动,而自由主义也热衷于将启蒙视为其方法论的实践方式。日常话语的惯性却使启蒙陷入了泥潭之中,传统的道德谱系如果以现代民主观念来分析,常常有悖于我们的衡量标准;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仍不得不承认,文化与存在的境域被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有时甚至到了分不清孰是孰非的程度。启蒙写作造就的经典传奇:娜拉出走、学生运动、性禁忌的打破……其破坏力也是惊人的。同性恋的出现是对道德自足性的一次毋庸置疑的挑战,但这一挑战在多大程度上动摇了“理想的家庭情况”,是否已使异性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对家庭的感情依附丧失了最基本的信心,是值得怀疑的。换言之,没有理由说异性家庭将要改朝换代为同性恋家庭,也没有理由说同性恋是新家庭观念的表征。由同性恋这个个案的分析,社群的复杂性异乎寻常地显露了出来,其内部同样可以是多元的、共生共存的关系。尽管丹尼尔·贝尔没有就启蒙问题作正面的学术评估,但其基本的视角和观点却与其他社群主义者在这方面的言述一以贯之。
   值得注意的是,丹尼尔·贝尔的立场并不保守,他对社群共识的捍卫也蕴涵着对它的清醒认识:“我们应该把对共识的解释看作了解社群的道德意识的一种技巧。”当我们将社群共识视作我们生活于世的原动力、理解世界的巨大保守力量时,我们其实是在创造一种关于社会文化形态的语言。这种社会修辞学方法采取一种观察事物的结构主义方式,其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参与性、连续性和交流性的。
 

三、社群主义的语言学基础

   丹尼尔·贝尔对语言的敏感使他在政治哲学和分析哲学之间搭建起一座里程碑式的桥梁。在此之前,关于政治哲学的讨论基本还被束缚在社会学的框架之内,丹尼尔·贝尔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相关著述中获得灵感,进而拓展了社群主义的基本论题。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探究的是日常话语的游戏规则,丹尼尔·贝尔对社群共识的清醒洞察使他能够沿着维特根斯坦开拓的路途深入到与语言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上去。语言在整个生活中担当的角色与交往规范恰成对照,它们作为世代延续的行为准则而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黏合剂。宗教观念系统、伦理学传统、思维方式和传播模式一旦确立,它们就会同时排斥与之格格不入的思想观念,“异端”是命名者常用的一个术语。一个不能融入社群语境的人将不会获得同伴的认同,他被孤立,被仇视和分离。他的命运不外乎两种选择:其一是我行我素,往往以悲剧告终;其二则是顺从,去学习社群语言的“形态变化表”。由于自由主义对集体言辞激烈的批评使他们看不到另一种维度的存在价值。社群主义者认为,将社群语言看作是人类形态的美德,而不是简单地斥之为厄运,或许才是当代研究学者应予以更多关注的命题。
   与维特根斯坦极度冷静不同,海德格尔对语言性社群的评述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最终立场被海德格尔用来描述人与语言性社群之间的扭结。海德格尔坚持认为,死亡对人生命的剥夺,与人对社群的依赖程度,恰成反比。越是临近生命的终点,人们越是感觉到他身处其中的共同体对他而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海德格尔将语言和庇护性的房子做了一个隐喻式的类比:“一些时候以前,我曾经笨拙地把语言叫做存在的房子。”(《走向语言的途中》)海德格尔被具有建筑感的语言迷住了,幻想着语言成为我们的保护伞。不言而喻,最终立场是作为初始立场的对立面而出现在丹尼尔·贝尔的言述之中的。尽管最终立场这个词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些许宗教的烙印,但当它被引入日常生活的研究范畴,它就为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才是我们最为需要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向度。这其实仍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语言在这里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处境,一个存在的基点。
   丹尼尔·贝尔并没有完全否决初始立场,在他看来,最终立场/初始立场的二元对立并不是不可兼容的。前者述及生命状态与社群共识的转换系统,后者则以国家中立原则为前提,“回答什么是社会公正,什么是我们应得的一份权利与资源。”前者关心的是言说者的责任与义务,后者则把保护个人财产权、生命权、自主选择权置于首位。两者虽然不乏矛盾对立之处,却仍可统摄于一套逻辑型构之中。在这个以社群主义为思想枢轴的逻辑型构中,初始立场与最终立场的着眼点互不相涉,并最终在两个层面上对习俗与实践做出它们各自的伟大召唤。
 

四、简单的结语:

   丹尼尔·贝尔并没有穷尽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论证可能性。他不是一个否定一切的批评者,也不是个试图提出一套社会改造方案的政治家,他只是以哲学的视野、历史的深度对现存社会秩序中的道德实践规范予以阐发,重审自由主义的自我观、普适论,从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再度相遇。

   2003.7.18

   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三联书店2002年11月第一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anget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6-8 0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与谋略:《易经》对话录

“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与谋略:《易经》对话录


本书采用对话答问,展开科学解析,既避免了思辩性叙述的沉闷,又深入浅出,以明快的语言破译深奥的易理,抓住要害,话语人性天理,提示人生哲学的谋略真谛,点破玄机.....。全书分为上经、下经。

格式:Word

目录:

开场白--读《易》须知
为何学《易经》
《易经》是本怎样的书
打开《易经》卦理奥秘的钥匙
破译《易经》爻象密码的要诀
六十四卦--人生行为指南
上经
1乾卦--刚强者的进取哲学
2坤卦--柔顺者的辅佐哲学
3屯卦--论艰难创始
4蒙卦--论启蒙之道
5需卦--论等待时机
6讼卦--论止息争讼
7师卦--论用兵之法
8比卦--论亲附之道
9小畜卦--论以阴蓄阳
10履卦--论慎行防危
11泰卦--论阴阳交泰
12否卦--论处乱世之道
13同人卦--论与人和同
14大有卦--论富有之道
15谦卦--论谦虚行事
16豫卦--论处安乐之道
17随卦--论随从之道
18蛊卦--论除弊治乱
19临卦--论统御之术
20观卦--论观察事物
21噬嗑卦--论执法断狱
22贲卦--论文饰美化
23剥卦--论退守待变
24复卦--论正气回复
25无妄卦--论行为无妄
26大畜卦--论德智蓄养
27颐卦--论养生之道
28大过卦--论以柔济刚
29坎卦--论排难脱险
30离卦--认依附行为
下经
31咸卦--论感情交流
32恒卦--论人贵有恒
33遁卦--论以退为进
34大壮卦--论慎用强壮
35晋卦--论以德进升
36明夷卦--论用晦之道
37家人卦--论理家之道
38睽卦--论化分为合
39蹇卦--论匡济蹇难
40解卦--论清除小人
41损卦--论失与得
42益卦--论得与失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11: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籍与科学 1

古籍与科学
  pdf格式
F:\Documents and Settings\z d m\桌面\古籍与科学.jpg


      刘操南 (1917年12月-1998年3月29日)教授、作家,字肇薰,号冰弦,江苏无锡市人,1917年12月生于无锡南门刘源昌号。6岁入塾,读《四书》、《毛诗》、《左氏春秋》。后就读于无锡辅仁中学,抗战军兴,负笈国立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随校内迁,毕业于贵州遵义。为竺可桢校长看中,留校任教。建国后因院系调整,自浙江大学中文系而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从教。1998年3月29日因病去世,终为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

    刘操南文史皆长,文理兼通,学贯中西,考据、义理、词章并重,治学博大精深,学术成就涉及古典文学、科技史、古代史、文献学、章回小说与诗词书画曲艺等多方面,蜚声海内外。已刊著述600余万言,主要著作有:《古籍与科学》、《史记春秋十二诸侯史事辑证》、《历算求索》、《诸葛亮出山》、《武松演义》、《青面兽杨志》、《水泊梁山》、《红楼梦弹词开篇集》、《周易古经兼义校注》、《诗学发微校注》、《古代游记选注》、《醉打蒋门神》、《段景住降马》、《杨志演义》、《揖曹轩诗词选》等,并发表论文300余篇,存稿700余万言。

    刘操南是中国当代著名诗词学家,古文献学家,所撰写的古诗词远扬海内外,曾荣获台湾主办的世界儒学征文比赛第二名奖。其诗意盎然;入韵和弦;平仄合律;对仗工整;难度极大,不完整统计已写诗词1000多首,文革前的都已散失。
http://www.sepu.net/liuwh/liucn/newpage7.htm
  
       《古籍与科学》,对文、史、哲及天文、算学等领域中现存的若干历史疑难问题,探颐索隐,纠缪发覆,提出新解,为海内外学人所注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12: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籍与科学 2

古籍与科学 2
     因为限制附件数目,故分两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9 19: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帝国的兴亡



“大日本帝国”,其兴速,其亡也速,存在不足百年。其兴,以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为起点,犹如“彗星那样登上舞台”,骤然于19世纪末叶出现在东方,划破了屡受欧美列强殖民侵略而笼罩着东亚的沉沉黑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沉沦中的东方各国、各民族带来希望。东亚各国、各民族的志士仁人,在惊叹日本的迅速崛起之余,更纷纷全方位地效法日本,欲使本国、本民族能像日本一样振兴、腾飞。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东方各国人士学习日本的迷梦。成为“世界一等国”、“世界五大强国、三大强国之一”的新兴日本帝国,不仅与西方列强为伍,欺凌压迫东方弱小邻邦,且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跃登“东洋霸主”地位后,竟炮制和抛出建立囊括亚洲、澳洲及太平洋诸岛的殖民大帝国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其侵略铁蹄践踏了东亚、东南亚各国,更妄图与德、意法西斯分霸全世界,曾几何时,骄横一世、不断膨胀的“大日本帝国”,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终于在1945年8月迅速崩溃败亡,“又像彗星那样消失了”。

  《日本帝国的兴亡》一书正文共10编50章约110万字,已写明了“大日本帝国”是怎样兴起,又是怎样败亡的这一历史过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15: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图书介绍都精炼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16: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化的陷阱
  ——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

  何清涟/著

  这本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的书在1998年引起来经济学界的轩然大波,在学术界引发了极大的争议,波及整个人文学界。

  本书的作者何清涟,经济学硕士,在面对中国的改*革巨大的成功的背后的问题,提出了她独特观点,在中国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改*革的巨大的成功,但是在财富的积累过程中,同样充满了血*腥和残酷。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有理由作这样的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手中的,这样的状况对社会的最终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继续深入的同时,在面临诸如腐*败,软权分化,分利集团化,黑色经济和灰色经济,地方恶势*力等等的陷阱,我们将何去何从啊!

  何清涟本人明确表示这本书不是为圈内人世写的,而是面向社会的呼吁,因此没有采用经院式的表述,因此很大一部分经济学界的人颇不以何清涟的这本书为然,认为她做的是小学问,书写的不够深奥,不是大学问,但是对于我们读者来说,书中所讲述的正是我们不用读这本书也可以感觉到的事情,它只不过是让我们的感觉有了一个正式的渠道来表达罢了。

  在1998年的时代背景下这是一本盛世“危言”的书,在市场机制还没有成熟的体制下,改*革出现了大面积的腐*败,但是我们有相当多的人甚至是经济学界的人士却提出了“腐*败有理”论,因此何清涟在本书提出了在市场机制中提倡人文关怀。另外 本书 还就“权*力寻租”现象进行了相当深入的剖析。

  中国当前缺少的是平*等而不是自*由太多,人文精神的缺乏不是由科学精神的欠缺引发的。对于真实问题的追问同样应该是经济学家关怀的问题,《现代化的陷阱》提醒中国的经济学界包括思想界我们在面对现代化的这个过程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我们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历史主*义的不可避免论,即陷阱是现代化的意*识*形*态的一个符号化显现也同样要慎对改*革乐观论。

  虽然何清涟的书在学术层面上还有很多的方面可以商榷,比如在论述过程的有些观点仍不免有失偏颇和流于尖刻,在某些概念的表述上也不是足够的到位和完整,但是它的学术价值还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明确的是,对现代化这样的陷阱提出质疑,并不是意味着要回到“过去”,我们的选择永远是在尘世中作勉强的挣扎,在对现代化的永远追问中行进,来反抗绝望和虚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21: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本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七项原则”相信会对父母在教育培养子女问题上有一些启发和帮助。其中介绍的一些训练方法不仅是针对孩子,有些对父母也是非常适用的。为使各位家长朋友更容易了解和阅读此书,我将主要观点和方法归纳如下:对孩子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教育,而首先应是人格的教育,这其中包含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掘其自身的潜能。“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是一种可怕的教育思想。
   地震出版社出版 [韩]李承宪 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22: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

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

     作 者 柯云路
     书籍简介  

   我接触过许多家庭,也接触过许多孩子。谁也不能怀疑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热爱,然而,他们的教育方式很少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同,付出的辛苦与收获的果实也常常不成正比。许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十几年中几乎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事业和享受,但在孩子身上的效果并不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即使父母拥有很高的学历,也未必能在学业上一直有效地指导孩子。那么,怎样提高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怎样使孩子成为学习的天才,成为众多家庭最为关心的事情。

    新华出版社出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22: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

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

    作 者 吴东平
   
     书籍简介  
  展示中国历代50余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及企业家的200余个后代在事业、生活、爱情、婚姻及家庭等方面极富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生活画卷。阅读这一卷卷名人家族鲜活的家史和其壮阔的人生,其激动的感觉实在可与观看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艺术人生》相媲美,甚至更为强烈而隽永。对于这些志士名人,由于历史的记载和传记作家的传播,人们大多了解;而对于他们的后代却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知之甚少。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1 2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才儿童—科学培养儿童指南

本书是关于儿童教育学方面的一本最新的论著。作者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谈了认真研究、妥善培养和教育天才儿童的重要性,并在全书开头界定了天才儿童的不寻常的三大特点。其一是早熟或智力超群;其二是与众不同,不仅在学习速度上快于普通儿童,而且在学习方法上与众不同,在掌握某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极少要成人帮助,常常是无师自通;其三掌握欲和内驱力极强,他们全神贯注,执著的激情达到了全然忘我的神驰状态。

    全书以关于天才的9种论点为主线索展开论证和探讨,作者把这9种错误论点称做关于天才的9种神话。它们是:1.天才是全才;2.美术和音乐天赋不是天才;3.天才有极高的智商;4.天才是天生的;5.天才是后天环境造就的;6.天才是父母逼出来的;7.天才的身心健康,才华横溢;8.儿童都是天才;9.天才必成大器。作者对上述九个论点逐一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在分析评述中不仅广征博引有关资料数据,而且援引了大量的古今和国内外的实例(包括我国的小画家王亚妮),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由于作者做了扎实的调查研究工作,加之熟悉儿童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其论述较有说服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2 0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我对历史的看法——黎东方史学丛议
  

【卷首语】
  黎东方原名智廉,祖籍河南.1907年出生于江苏东台。其父黎涂字衡平,清末举人,仕于江南。
  他先受母教,诵读经史。后入小学,九岁从师习英文。稍长,负笈远游,就读于上海南洋大学附中、北京清华大学,专攻史学,为梁启超最后及门弟子。后又游学巴黎大学,从名师学习史学和哲学,专修法国大革命史。1931年以所著《比列志士记》获巴黎大学文科博士学位。随后即回国,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讲历史哲学、法国大革命史和西洋通史。其高足有夏鼐等人.卓然有成。
  “九一八”事起,他因支援东北义勇军,不容于国民党北方当局,乃仓促南下,转任广州中山大学。后又应教育部长陈立夫之请,至重庆主持史地教育委员会工作,兼大学用书编辑委员会常务委员。抗战期间,除继续执教,时应各地之请、为各界人士讲演历史,通识古今,激励抗战。他擅长讲演,有雄辨之才、能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发前人所末发,听众闻所未闻,场场座无虚席,一时传为佳话。
  抗战胜利后,他应赛珍珠之邀赴美,助编《亚洲杂志》,未及就任,又被福尔蒙州大学聘请创办远东学系,此举为全美大学最早者。
  1948年归国任贵州大学历史系主任.1949年再次赴美。在美国和台湾续任大学教职。一生的学识经验,积而为讲史之学,几十年如一日,萤声士林,欧美争聘。
  他在著述之暇,尝多次用英语在各大城市作公开演讲,弘扬中国文化,不亚抗战时之谈笑风生。他身在海外,情系宗邦,念念不忘归根,以八十五高龄撰写《我们的根》,使在欧美出生的华人后代及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认识我中华民族如何缔造了大好河山和优美文化,其一片真挚的爱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他已出版专著四十余部,其中《世界联邦论》等法文著作,《东方分析》、《第二次中日战争》等英文著作和《中国历史通论》、《西洋通史序论》等中文著作。本丛书所选(我对历史的看法>是东方先生最有影响的著述之一。东方先生还特意为此书的大陆版作了增补修订,撰写序言.我们深表谢意。

【格式】 02H PD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06:20 , Processed in 0.21510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