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波德莱尔
【作 者】(法)戈蒂耶(Gautier,T.)著 陈圣生译
【丛书名】世界文化名人传记译丛
【形态项】 215页 ; 19厘米
【读秀号】000001066195
【出版项】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88
【ISBN号】 7-205-00343-1 / K835.655.6
【原书定价】 $1.95
【主题词】波德莱尔,C.(学科: 传记)
【参考文献格式】(法)戈蒂耶(Gautier,T.)著 陈圣生译. 回忆波德莱尔.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我们现在评价波德莱尔时,只是笼统的把他看成现代主义(尤其是诗歌方面)的开
端,这是因为实在是有太多的现代主义流派推崇他为祖师。这里面,有象征主义、唯美
主义、颓废派。实际上,他采用的是纯古典的艺术形式,他对龙沙的十四行诗这种形
式推崇倍至,而表现的,则是纯现代主义的东西。正如他的《恶之花》中所占的比例最
大的一个部分——《忧郁与理想》——的名字,他所要表现的,是个人的忧郁与理想,
这所有的感想,又是他对当时社会的理解的提炼。那个社会,他看到的更多的是使人悲
观绝望的现象:孤儿、寡妇、放荡客、妓女甚至腐尸!既然理想无法实现,那么他就在
忧郁中消沉自己,但本质上,他还是向往理想。可当诗集出来以后,人们往往只看到了
他所描绘的腐尸之类的阴森灰暗的场景,把他看成十足的恶魔,甚至以有伤风化的名义
将他告上了法庭。
戈蒂耶属于少数在当时就支持波德莱尔的那群人。他本人是浪漫主义诗人兼著名的
文学评论家。我们注意到,无论是他,还是当时另一位浪漫主义评论家圣勃夫,他们对
波德莱尔的态度都是赞赏和支持的。波德莱尔一直和浪漫派的圈子交情深厚。他推崇雨
果、戈蒂耶、德拉克罗瓦等人的创作,而他们也反过来对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给与支
持。从《恶之花》的整体气质来说,我觉得他也是比较接近浪漫派的。我个人的感觉,
他比较接近拜伦,但没有拜伦的强硬。两个人都热中于描绘异国气派,而且唐璜和恶之
花本身都带有撒旦的意味。拜伦的热情最后宣泄给革命和政治,波德莱尔则在一系列的
失败继续他的忧郁。
浪漫派中还有一个人对波德莱尔又深刻的影响,那就是美国诗人兼小说家爱伦坡。
波德莱尔是最早推崇爱伦坡的人,在坡没有去世并且在美国还没有很大的声誉的时候就
已经把坡的作品翻译成法语介绍给法国人。波德莱尔无疑对坡的哥特气质和酒神般的狂
放猩猩相惜。有很多人认为波德莱尔的翻译甚至高过坡的原作。这个结论我不敢下,但
至少从一方面可以说明波德莱尔继承和发扬了坡的精神。
就我现在而言,我所见到的所有关于波德莱尔的评论性文字,都在为波德莱尔曾经
在人们心中的恶魔形象作辩解。这里面,浙江文艺版的《波德来尔诗全集》的译者胡小
跃和《回忆波德来尔》的译者陈圣生以及前辈柳鸣九的文章都相当深刻。我想,他们和
我一样,也陷入波德来尔的世界无法自拔,也对公众对波德来尔的偏见痛心疾首。也可
以说,学术界对波德来尔目前的意见是相当一致的。但我不得不看到,很多人一开始接
触到波德来尔时,碰到的第一首诗也可能是唯一一首诗,是《腐尸》,而不是《感应》
或者《异国的芬芳》或者《猫》。我承认,《腐尸》以其题材和最后感伤的悲叹,确实
波德来尔的代表作之一。但这样的诗歌,在《波德来尔诗全集》里仍然是属于极少数的
。波德来尔的诗歌很少像这样直接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他个人更偏爱的是嗅觉或者视觉
、味觉、听觉、嗅觉之间的通感。他的目的并不是恶心众人,而只是给人以警醒。但国
内所有的简略介绍波德来尔的代表作的普及性书籍里,都不约而同的选用了《腐尸》作
为唯一的代表。这实在是个天大的误导!
波德来尔的“颓废主义”(Decandence),并不是一般意味上的、精神上的、主观上
的颓废,而是他所描写的景象本身的“颓废”。实际上,他是个相当内敛的一个人。在
《波德来尔诗全集》这一本书,还有一个部分使我震惊,那就是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
》。这部散文集的主题和诗集《恶之花》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小型化并且用了另
外一种表现形式。波德来尔在这里继续展现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无尽的
孤独。这里的基调仍然是悲凉的、绝望的,但已经没有《恶之花》中的张扬。波德来尔
本来是准备拿这些散文作为写作素材,所以这些散文很多只是一点而过的哲理性的思考
。后来,这种散文诗的形式也竞相被人模仿,逐渐成为另一种流行的表达自己心声的艺
术形式。散文诗的题材和手法比诗歌更自由,这样的选择也是必然的。兰波最有名的可
能是《地狱的一季》,洛特雷阿蒙的诗歌通常也以散文诗的形式写成。但我一直更偏爱
波德来尔的这部开山之作。兴许是一开始的偏爱,但波德来尔的这部作品确实能很容易
的贴近到这个敏感的灵魂,直接感受到他的思考与哀愁。
我总觉得,波德来尔的狂放不羁更多的只属于他那个时代。对于现代的人来说,他
的行为并不是那样不容易理解,也不是那么得极端。我们的印象更多的是当时的印象的
延续,所以我们的误解并不是自己的想法而只是偏见。一旦真正接触到波德来尔这个人
,我们的观点很有可能就会改变,就像我曾经做过的那样。
泰奥菲尔戈蒂耶的仅100多页的回忆录让我改变了想法,但真正的魅力无疑来自波德
来尔本身。波德来尔发展了斯威登堡的通感理论,并前所未有的发掘了人们在嗅觉上的
潜力。诗人所描述,不单单是平常人们容易注意到的听觉和视觉上的绚丽多姿的景象,
也有嗅觉上的奢华。我得承认,龙涎香、迷失香之类的香味我没有接触过,他们只存在
于我的想象中间。然而,当我读到他的诗歌里关于发香、酒香等得描写时,我真真切切
的回味起我以前的感受。对诗歌来说,当它不但可以看,可以读,而且还可以闻得时候
,它的范围就大大加宽了。我们不得不佩服波德来尔在这方面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这
最终为法国象征派诗歌和我们的阅读和审美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他以后的诗人里,
像他这样的迷恋嗅觉的人很少,而把嗅觉写得好则是更少。这一点,似乎更加肯定了波
德来尔的天才。
中译本的《回忆波德来尔》是从英国学者盖伊桑的小册子里翻译过来。这里面不仅
包括了戈蒂耶的《回忆波德来尔》,而且还选录了波德来尔《恶之花》中的14首作品、
《巴黎的忧郁》中的5首散文诗、波德来尔致圣勃夫和福楼拜的书信选辑以及盖伊桑本人
写的《杂谈波德来尔对现代诗和思想的影响》。基本上保证了客观和资料的翔实。对于
想理解波德来尔这个人的人来说,这本书至少不会造成误解。我本人一直欣赏这本书,
也一直感谢它告诉了我另外一个、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波德来尔。
格式:PDG清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