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351|回复: 152

读书写文送威望系列活动一【成语典故】【活动结束】(1-3威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8 1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动目的:

促进(督促)大家读书作文。展示您的才华。增加威望。

活动内容:

请大家围绕一个有关“读书学习”方面的成语典故展开。

发贴格式:


1.【典源】注明此成语典故的出处。
2.【释义】用白话文解释此成语典故的意思。
3.【理解】写一篇字数在300以上的杂感之类的短文来阐述您对此成语典故的认识和看法。


相关说明:

大家的重点放在【理解】上,当然可以是相同的成语典故。

文责自负,杜绝抄袭!

任何无关的回复视为“灌水”,一律删除并扣5威望!

凡符合要求的都给予适当评分以及加红,加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凿壁偷光

【典源】《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释义】这位叫匡衡的小朋友贼爱看书,但可惜生在爱迪生之前两千年,用不上电灯,想看书的话只能用蜡烛.但是蜡烛在当时的社会是一种稀缺资源,只有在经济和权力分配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人家才用得起.可怜的匡衡虽然就住在一户用得起蜡烛的人的隔壁,但是鉴于法律和习俗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他不能擅自进入对方的房间念书.于是,聪明可爱的小匡衡就把墙壁砸开一个洞,就着从洞里"漏"过来的光读书.当然,我们的匡衡长大之后成了很有出息的人.
【理解】事件的含义相当明显:赞扬能够克服客观不利条件努力学习的人.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前现代社会教育的一个普遍的状况.义务教育是不存在的.中国虽然当时有了比较发达的国家制度,但与现在的民族国家不同,当时的国家对于公民社会并不负全面指导的责任.政府最关心的是在不把老百姓逼得无路可走只能揭杆而起的情况下,榨取最大数量的税收.至于在基本的生存和繁衍之外的需求,政府既不关心人民是否有这样的需求,也不关心人民用什么手段去获取这样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的特殊性格就凸显出来了.在匡衡的故事里,我们见到的是传播故事的人以赞许的口吻描述的匡衡对于学习的渴求.从一方面看,对学习的热爱在汉族的传统里被视为是一种美德.这可能是中国在古代社会能够领先于周边民族和国家,以及在当代能保持较好的发展前景的原因之一.试想一下,假如某民族的传说里以相似的赞许口吻去描述一个人努力进行欺诈的事情,这样的民族是否有可能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不要认为这种民族是很少或者不存在的.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那个以动画片和其他媒介形式流传下来的"阿凡提的故事".在那些故事里,主人公最大的荣耀来自于用欺骗的手法为自己和与自己地位相似的获取利益,而这些利益的获取基本来自于零和游戏,也就是说,来自与地位高于他们的人.这种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前景可以从阿拉伯国家的颓势得到反映.据说偷窃仍然是维族儿童对其他民族从事的主要活动之一,看来这种文化影响下的民族想适应于现代社会还是有不小困难.相比之下,重视教育和学习的东亚国家,虽然在起初受到现代化冲击的时候感觉不适应,但经过调整,大都能将现代性文化的优秀之处逐渐地吸收.于是,在东亚已经产生了许多发达和中等发达国家的时候,西亚国家仍然是固步自封,只能以卖石油为生.这归根结底是对学习态度的不同,是凿壁偷光和凿壁偷财的民族的不同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8 15: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卷有益

【典源】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 太宗日阅《御贤》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 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开卷 ”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

【理解】千百年来,书籍担当着传承文明、拓展新知的使命,时至今日也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虽然今天的书作为一种媒介,被赋予了更多功能,但其主要的基本功能不能因此就被抹杀。这一点对于当今的知识界,尤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毋庸讳言,现在国内知识界的总体水平并不高,比起发达国家仍然落后很多。一些新的理论新的学科,在国内的许多学者那里,甚至都还闻所未闻。在这种情况下,书籍就更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基本功能,而不是在那些无聊的泡沫上大做文章。
鄙人酷爱读书,以至于时常做出些迂腐的事情,被人笑为:书生气太浓。但我始终不渝地坚信,只要翻开书本,就必然有收获。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学知识、学思想、学做人,当然也可以把读书作为一种消遣,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曾经用读英语书来治疗自己的失眠,效果不错,还实惠。有人与我抬杠:你说开卷有益,错了,看黄书就未必有益。我反击:第一、黄书非书,我们所说的开卷,并不包括黄书;第二,安知读黄书就没好处?至少可以得到一点性知识;第三、开卷是否有益,还取决于读书的人,还取决于读过之后怎么用。
多年读书得出一个教训:在选择读什么书的时候,要有总体规划,其实读书的目的,如果讲得功利一点,是让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知识结构完整、合理、派得上用场、能够转化为财富。这样就不能凭兴趣乱读,可以找个过来人请教。
但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人,就是出于兴趣而读书,只要手里捧本书心里就高兴,管他用得上用不上,那也没什么不好,就当上面的那段话我从没说过好了,我不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9 23: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三到

【典源】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释义】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理解】关于读书三到,出自宋朝朱熹《训学斋规》.后来也出现了一些名人利用这句话来警示自己认真读书的故事.比如,我们在学习《三味书屋》,就学到了鲁迅先生用“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样纸条来要求自己。可见鲁迅的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读书三到,眼到自不必说,不然,岂不成了文盲读天书?口到,朗读,首先我们可以激发情感。情感具有外显性的特点,它能通过人们的面部表情,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来。情感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活动,情感是在语言的渲染中获得的,在反复朗读中升华,这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利用多样的朗读训练,来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提高我们的情感素养,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另者,我们学外语,例如日语,法语,更是深有体会的了,只有读的多才能学得好,本来就是靠声音熟练的课程.读书三到,最重要的就是心到了!正如原文的"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就是要求我们阅读要与思考结合。只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读得再说也不会有所得,反而会成为书的奴隶。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即用心来读,用脑来读。用脑来读,就要善于质疑问题,深入钻研,带着问题去读,读出问题来。因为只有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把读到的东西讲正确,讲完整。同时,这也是我们对书籍加深理解、加深记忆的过程,更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最后我们才有可能自己开辟一条路,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做事讲求方法是对的,识得窍门,事半功倍。这就是独辟蹊径!我们要做研究,也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0 1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脚书橱

【典源】《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释义】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理解】
以书橱喻读书人,实在情理之中。正如房屋是人的居所,书橱则是读书人精神上的蟹居之所。古人把读书人比作有脚书橱、立地书橱,多是赞誉,喻学识渊博。前者典出宋·龚明之《中吴记闻》:“程信民记闻精确,乡人号为有脚书厨(橱)”,后者典出《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而两脚书橱,则一般讽喻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同是书橱,讽誉两用,这既非古人胡来,也非比喻的罪过,而是事物的两面性乃至多面性在作怪,谁让读书人不都是活学活用、读书种子之辈,以至读书“多益为累(清·叶燮《原诗·内篇下》)”呢。古人来点揶揄、调侃,也在情理之中。
“数字化”在昨天曾是福音,如今则是现实了。口袋图书馆就在身边的硬盘里、光盘里、网络上。只要有心力、体力和起码的财力,重造一座私人文渊阁也非万难之事。搜书之余,效仿《贩书偶记》编撰几本《搜书偶记》则更非难事。藏书家的界限模糊了,做个编目家(cataloguer)似乎也轻松起来。读书人成了“无脚书橱”、数据光盘。书橱变了、有关读书人的比喻似乎也该变一变了,但读书人还是读书人,古人的讽喻、调侃和忠告还悬在头上,藏书与学问之间的界限依然清晰。学问不应是得意时的装饰品(learning shouldn't be an ornament in prosperity),更不必说藏书了。Fools learn nothing from wise men, but wise men learn much from fools,西谚说得甚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14: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公无私

释义:为了公众的利益,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指一个人胸襟宽阔,品德高尚。
典源:来自春秋时期的故事。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回答道:“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
理解:公与私,有时候是对立的,其实有时候也是一致的。公,指国家、民族、人民、他人的利益;私,指的是个人利益。有些人损公肥私,假公济私,以权谋私,损人利己,这些人心目中,公私是对立的两面。事实上,公与私,并不都是矛盾的、对立的。它们很多时候是一致的,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国家的富强,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国家富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会更加富裕安康。有国才有家,才有个人的一切,没有国就没有家,就没有个人的一切;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个人有家才有国,没有个人没有家也就没有国。国不是由一个一个的家、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吗?那种把公与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完全割裂开来、根本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一时的假公济私到最后大多还是会害了自己。所以我们的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发展都需要这种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2 2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得陇望蜀

【典源】《后汉书·岑彭传》。原文: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彭遂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没丈余,嚣将行巡、周宗将蜀救兵到,嚣得出还冀。汉军食尽,烧辎重,引兵下陇,延、弇亦相随而退。嚣出兵尾击诸营,彭殿为后拒,故诸将能全师东归。彭还津乡。

【释义】整个成语由“既平陇,复望蜀”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陇,为甘肃一带;蜀,为四川一带。成语的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形容贪心不足,贪得无厌。

【理解】得陇望蜀,形容人的贪欲没有止境,人在既得之后往往又企求新的对象。面对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有许多感想。譬如,人面对或物质或精神的利益,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决定取舍,是至关重要的。由“陇”之所得,再进行饱和状态下的追求,这是一种过度、过滥的追求,其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走向希望的反面。得陇望蜀这个成语,是对超越利益边界而作出的评价,古人留下这个成语是对外溢的欲望的规劝和阻断。当然没有追求,没有欲念,便没有动力,这是人之常态。人需要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有个人明晰的价值企求,为个人的不同阶段提出人生目标,然后在社会规约、个人才情的框架下努力实行之,这样的付出值得尊重、提倡并弘扬。问题是人的欲念、追求应在社会环境和个人条件下不危害他人与不损害自己。如果过份,如果过度,首先会让自己的生活走调变味,使自己的事情失衡变态。人有雄心,有干劲,但不应该无厌、无底。越过做人、做事的“度”,很可能将失去做人的底线,由此导致的后果在当下社会以及在历史记录中屡见不鲜。所以,在平凡的追求中尽本分,因为它力所能及,便值得歌颂;在辉煌的追求中创奇迹,因为它力争上游,便值得赞美。我们提倡适量、适度、适可、适趣、适时从而达到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08: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闭户读书

【典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盖须切磋起明也。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释义】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理解】此成语蕴含意义十分浅显,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其中所欲表达之义,但不要笑侃"此等成语如何见人",听我慢慢道来。
既然版主说要的是理解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偏颇之处,还请各位大虾们不吝赐教。
读书当然是好事,读书破万卷,才可妙笔生花。书是好东西,读了书,里面的东西就是你的了,不像是钱包里面的钱财,会被偷、抢、借走。知识是谁也抢不走的,顶多你帮他复制一份(就是你把知识传授给别人)。有许多书,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娱乐同时,亦有益身心。另人爱不释手,但有些书对有些人很有意义,但此等书可能不像哈里波特那样妙趣横生,读此等书需要实实在在的毅力,说别的都是“臭氧层子”。这个时候也需要一个韧劲儿,把自己关在家里,好好研究一下,就像功夫片中,大虾们闭关练功一样。我说有这种精神的人,不问前古人,还是后来者,一律应给予“某某十佳青年”等称号。
转念一想,此种作法也有不当之处,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有些晦涩难懂之处,自己看可能要一个星期才想得清楚,如果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也许三五分钟,人家几句话,咱们就豁然开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09: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韦编三绝

【典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释义】称赞刻苦读书的好学精神。韦,是一种柔软的皮革。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发明造纸,书籍是用竹片做成的,称为“竹简”;把字用漆写在竹简上,再用皮带把一片片竹简象帘子似的编起来(这是“编辑”一词的来历)。孔子读《易经》,因反复研读,竟把皮带子都磨断了,修好后又磨断,前后断了三次,所以说是“韦编三绝”。
【理解】
  孔子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人,还编著了不少书籍。
  孔子好学,年纪老了,仍然不放松学习。《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却对它很感兴趣,一遍不懂,反复再读,直到读通为止。这样,孔子对于《易经》不但进行了研究,并把研究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后人把其附于《易经》,成为《易经》的补充部分)。由于孔子认真钻研《易经》,竟致“韦编三绝”。
  圣人如此好学,想我等差以千里,我等均在壮年,韦编一绝也无,仍自诩为“书虫”,比起圣人的“书鼠”真是拍马难及呀。只有埋头苦读,方能不负读书园地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1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噤若寒蝉

【典源】《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释义】噤:闭口,不作声。寒蝉:天冷时不再叫或叫声低微的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敢作声。

【理解】
     东汉末年,有个文人叫杜密,刚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他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后被革职回颍川老家。
  在家他仍关注国家大事,经常拜会颖川郡守、县令,畅谈天下大事。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与他迥然相反,闭门谢客。
  颍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
  杜密听出王昱话中有话,提醒他出来做官,直言道:“像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明哲保身,一声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蝉’),实乃当世之罪人;而我与他相反,让你赏善惩恶,为你尽微薄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12: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耻下问

1.【典源】《论语-公冶长》
2.【释义】 形容谦虚、好学、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向别人提问请教
3.【理解】 这个成语非常有意思:1。首先,它体现了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下”问表明问者本身是“大闻而小不知”才有此举。2。其次,它代表了中国知识界(也许从春秋以降吧)的一种传统:权威的力量。从“诸子百家”到西汉“独尊儒术”,儒学逐步确立了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继而也自然获取了一种可以“下问”的权威。从此在中国,思想自由也许从学童时期就被套上了枷锁。3。最后,这个成语大概是当今学霸们最心仪的ones了。

读书、思想、学习首先必须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因此民主是必须的要素。所以,最好不要有什么“下问”、“上问”,问和答是平等的交流。学习和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很愉快的活动,靠权威来维持某种思想、学说,或依靠此获得某种利益,是不可能长久的。但是在每一个瞬间,权威们为了熬过无知的困境,总是会勇敢地“不耻下问”,以继续他们可耻的生涯。这大概是这个成语的一种新的解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12: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典源】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释义】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理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谨记。我很喜欢这句名言,更敬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君子风度。“天空可以包容一切,而人心可以包容天空。”以包容的态度处世,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做人的智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环境中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我们不可能仅凭自己的观念或喜好去从事社会活动。这时,包容就不仅是人际情感交流的润滑剂,更是人生这棵大树上滴翠的绿叶和吐艳的花朵,灿烂着迷人的魅力和神韵。

包容体现的是一种人生的高度。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包容者定然是善良睿智而又胸怀大气之人。所以,包容当是有为人生的态度,是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13: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得间

【典源】其一,徵保《温病条辨序》:“离经泥古,厥罪惟均,读书所贵,得间后可。”

      其二,杜保祺《健庐随笔》:“近人有以孔子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为愚民政策者。自梁任公改正朱注,于‘民可’及‘不可’各加一逗,而文意大明,深符庶政公诸舆论之义。而与现代民主主义契合无间,使反孔者无疵可摘。任公不第读书得间,且有功圣道,诚可佩也!”(《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一辑,孙安邦主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释义】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理解】我说两点
一、"读书得间"这个成语当今世人对它还有误解.把它理解为一个贬义词.例如:近日,周泽雄评流沙河《东坡剽诸葛》(《文汇报》2005年10月2日)一文时,引钱锺书口头禅“读书殊得间”,赞流沙河先生“真绝妙趣人”。不料,吴茂华转流沙河的话,以为“读书殊得间”的“间”,是“闲”的意思,指“读得太闲,没事找事”,非褒义。

然而,从《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飏翁!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可以看出上面的理解错误。

二、关于这个词的出处问题:上面的出处只是猜测而已,只是有书可查。但是真正的出处还有待考证。“清乾隆以降,“读书得间”虽已成词,然疑其源在宋。宋人读书追求无疑处见疑,委蛇入之,于前后间隙寻讨之,乃至融会贯通之境。后人于此抽绎概括,以成其词也。待考。”

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考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3 22: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三暮四


【典源】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传说宋国养猴人狙公养了很多猴子,猴子能够完全听懂他的话,他对猴子的生活习性与语言也完全了解,由于家境开始不济,就想限制猴子的食量,他对猴子说以后的栗子一律是“朝三暮四”,猴子不同意,就改口说“朝四暮三”,猴子满意。

【释义】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理解】

可我今天说的朝三暮四,不是这个意思,是我们常说的朝三暮四。说起这个,我有深刻的自省。一个人,是不应该常常责备自己的,如果那样,他会沉溺于痛苦中而不能自拔。我想说说我的朝三暮四。

其实,在某些方面,某些程度上有其积极意义的。接受新事物,随机应变,自然有它的优越性。我老是在试用最新的软件,在这点上常遭人垢病。关于感情,我知道,更是如此。

不知为了什么,会这样呢?人们常常不承认自己的取向,我对老婆也不会说,我是一个朝三暮四的人,可是,我想我是的,我是一个朝三暮四的人。为此,我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可是,谁不曾失去,谁不在失去呢?谁知道,失去的不正是我希望失去的呢?我们为此又得到许多。朝三暮四,不一定要抛家弃儿的,这是一种态度,但断不可成为一种行为。其实,我们的言行真的必要一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ou60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2-24 00: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不释卷

1.【典源】《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2.【释义】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理解】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 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 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 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 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 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 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受益匪浅。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读书贵在持之以恒!不管你现在的成就有多大,都不代表你无所不晓,唯有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做到“手不释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4 1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汗牛充栋

【典源】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释义】汗牛: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书堆满屋子,顶到屋梁。
【理解】形容书籍多,作品多。
  陆质,唐朝时期人,曾做过国子博士、太子侍读等官。小时侯,因为家境不太好,所以他读书很刻苦。陆质是个很用心的人,凡是读过的东西他都要认真背诵下来,长年积累,他的知识非常丰富。
后来,他做了官,每天都要工作,但是这并没有使他停止学习,在讲学之余,他仍坚持不懈的读书写作。那时侯,读书人都喜欢考证、注释分析古书,所以到唐代已经留下很多这方面的著作。但陆质还是大胆的进行自己的研究,尤其在《春秋》上,他下了很大的功夫,《春秋集注》、《春秋辨疑》、《春秋微旨》都是其经过不懈的努力精心撰写出来的。
  大文学家柳宗元在给他的墓表中写道:“他(陆质)写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汗牛充栋本义为用牛运书,要累得牛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书极多。又作“充栋汗牛”。
  “汗牛充栋”和“浩如烟海”都可形容书很多。但“汗牛充栋”偏重于“多”,“浩如烟海”偏重于“广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4 21: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故知新
【典源】《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释义】温习已学的知识,且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吸收经验,认识现在。
【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y200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2-24 2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谈兵
【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理解】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军事空谈家,叫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机智善战,为赵国立过大功,被子赵惠王封为马服君。赵括从少年时代起,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连他的父亲也说不过他,然而他的父亲却不以为然,认为他不具有真正的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为什么,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以极其严肃诓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赵括却把它看得很轻率,这就一定要坏事。"
  赵奢的话不幸而言中,赵括果然在后来的长坪之战中一败涂地,四十五万赵军全部覆没。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 国的上党郡,韩请求赵国发兵取上党十七县,以抵抗秦国。赵国派遣大将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
  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筑壁垒坚守,秦军屡次挑战,赵军始终按兵不动。两军在长平相持三年,不分胜负,于是秦国采取反间计,派间谍 携带千金贿赂赵国的权臣, 并散布谎言说:“赵将唯马服君最良,其子赵括勇过其父,若使为将,诚不可挡。廉颇老而怯,屡战俱败,为秦兵所逼,不日将降秦矣!”这时赵惠文王已死,赵孝成王即位,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坚守政策早已不满,又听信了谎言,于是撤换廉颇,让赵括接替了廉颇职位。
  当时赵奢早已死去,赵括的母亲听到这个信息后,立即去见赵王,反复陈述赵括不能作将军的理由,仍没有得到赵王的允许。于是赵括走马上任,一到长平就把廉颇原来的计划全部改变,调兵遣将大举进攻秦军。
  这时,秦王密派能善战的白起为上将军,取代了王龊。白起到任后,先在正面佯败后退,另外又布置了两支骑兵,迂回抄袭赵军后路,赵括不知是计仍然乘胜追击,直攻到秦军壁垒之下。秦军坚守阵地,赵军不能攻下。这时,秦军的一支骑兵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使赵军腹背受敌,另一支骑兵直攻军粮道,使赵军失去了根据地。秦军又出轻兵进攻赵军,赵军只好节节败退,临时筑垒固守,以待援军,秦昭王听说赵军粮道已断,亲自往河北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往长平,阻绝赵国的救兵和粮草。赵军被围,马无粮草逾四十多日饥饿的士兵杀人相食.赵括分兵四队,轮番反攻仍不能突围。最后,以亲率精兵搏战,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军心大乱,四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白起怕投降的赵兵寻机造反,便把战俘中年幼的240人放回赵国,其余全部活埋。
   赵括空谈军事理论,不懂随机应变,长平一战断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使赵国元气大伤。
    故事告诉我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引申开去就是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注重经验的积累和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像赵括那样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我们现在学习读书,不仅要学会,而且需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且活学活用,会变通不能只做一个夸夸其谈到了实际中却什么都不懂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5 01: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离伏剑
【典源】《史记•循吏列传》: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释义】“李离伏剑”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典狱长官李离秉公执法的故事。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一次李离在审阅过去的案件中发现一起错判死刑的冤案,便立刻脱下官袍,让卫兵把他捆起来到晋文公处请罪。文公见了,忙为他松绑,说:“官职既然有贵有贱,处罚也应有轻有重,再说这案子是下面官吏办错的,并不是你的罪责。”李离长跪不起请求判处死罪,说:“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我罪该处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理解】李离伏剑的典故向来为诸多学者用以指代司法官具有良知和勇气、勇于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许多学者甚至认为,李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法律的严肃性,值得中国当代诸多法官学习、效仿。对于这种主流观点,笔者委实不敢苟同,也打算以专业的角度较较真。其实,李离伏剑的典故完全混淆了现代法律体制中“国家责任”和“法官个人责任”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简而言之,在大部分情况下,司法法官只要没有徇私枉法、渎职贪污,则即便其所作出的判决有错,也不能被追究责任。这一责任理应由国家进行背负,因为法官此时不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国家,否则刑事法官每天都有可能被架上“断头台”。勿庸讳言,所有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憎恨司法腐败,但如果因为情感上的憎恨而设立过高的非理性的责任标准(事实上也不可能实施),则无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许,李离伏剑给我们更多的是反面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vhea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2-25 11: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箪一瓢

[解释]箪,竹器。瓢,瓠也。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理解]在宋儒那里,“孔颜乐处”是一个重要的命题。程子(程颐)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学于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呜呼今世,斯文不振,读书人也不甘寂寞,学术腐败司空见惯,求名求利无所不用其极!当美人在侧,别墅闲居之时,享受着这些物质需求,有没有那么一刹那,想到古人的这句话呢?内心有没有过一丝惆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13:20 , Processed in 0.18685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