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依荷听雨

[【编辑部】] Gossudar的阅读交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8: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15、里尔克《布里格手记》起句辨

里尔克《布里格手记》起句辨

文章写作时起句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里尔克的伟大作品《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马尔特·劳里斯·布里格手记[①])第一章就三易其稿,里尔克对起句的匠心昭然。然而,Dasha阅读了此作品若干年原文并若干译本,却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译文,尤其是汉语。里尔克终稿的原句是“So, also hierher kommen die Leute, um zu leben, ich würde eher meinen, es stürbe sich hier.”Dasha搜集到的各种译本罗列如下:

1. M. D. Herter Norton:
So, then people do come here in order to live; I would sooner have thought one died here.
汉译:如此,人们为谋生来到这里;我倒不如理解为他们死在这里。(Dasha试译)
from: The Notebooks of Malte Laurids Brigge. by Rainer Maria Rilke, trans. M.D. Herter Norton. W. W. Norton & Company; Reissue edition (April 1992)

2. Stephen Mitchel:
So this is where people come to live; I would have thought it is a city to die in.
汉译:这里是人们为谋生而来的地方;我本该想到这里是一个提供死亡的城市。(Dasha试译)
from: The Notebooks of Malte Laurids Brigge. by Rainer Maria Rilke, trans. Stephen Mitchel. Vintage; Vintage in edition (November 27, 1990)

3. 大山定一:
そう、では、ここに人びとがやってくるのは、生きるためなのか、だがぼくにはむしろ、死んでいく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われるほどだ。
汉译:是的,人们是为了生存下去才到了这里,但是我却觉得到这里就是在死亡的路上。(李振村译)
(大山定一訳: マルテの手記, 新潮社; (1953/06))

4. 塚越敏:
人々は生きるためにこの都会へ集まって来るらしい。しかし、僕はむしろ、ここではみんなが死んでゆくとしか思えないのだ。
汉译:人们好像都是为了生活才集合在了都市[②],但是我觉得,人们在这里只能走向死亡。(李振村译)
(Rainer Maria Rilke、塚越 敏: マルテ・ラウリス・ブリッゲの手記, 未知谷 (2003/04))

5. 方瑜:
不錯,人們到這裏來是爲了生活,但我更關心一個人死在這裏的情景。
(方瑜譯《馬爾泰手記》,志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版,第二五頁)

6. 魏育青:
的确,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生活,而我却认为这里是死亡的地方。
(叶廷芳、李永平编《上帝的故事:里尔克散文随笔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311页)

7. 钱春绮:
确实,人们到这里来,是求生的,我到认为,这里是死路一条。
(绿原、张黎、钱春绮译《里尔克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8. 徐畅:
应该说,人们到这里是来生活的,我却觉得,这里在死亡。
(李永平编选《里尔克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版,第320页)

9. 余中先转译自法语介绍文字:
人们到这个地方真的是来活吗?我宁愿相信他们是到这儿来死的。
((法)贝·皮沃(Pivot, B),(法)皮·蓬塞纳(Boncenne, P)编著; 余中先译《理想藏书》,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6. 2,第7页)
傻按:不知道余中先所见的法语文字是什么样,但法语有译文如此:
Voilà, c' est donc ici que les gens viennent pour vivre; je dirais plut魌 que l' on se meurt ici. (Les notes de Malte Laurids Brigge. Traduction de Stefan Kaempfer)
其汉译大意为:如此,人们这般为谋生到这里来;我倒不如认为他们将死在这里。
里尔克这部小说的法语译名更多是“Les cahiers de Malte Laurids Brigge”和“Les carnets de Malte Laurids Brigge”。

10. 吕理州、陈晓南转译自某种日译本:
人们为了求生而来到大都市。但是依我看,他们是为了求死而来。
黎尔克在他的《马尔德的手记》里,一开头就这么写着。
((日)森村诚一著; 吕理州, 陈晓南译《电话魔》,载《世界探案经典.日本卷》 / [日]森村诚一、松本清张等著; 赵博源等译, 珠海: 珠海出版社, 2001.1 第35页)

例举至此,Dasha首先注意到的是M. D. Herter Norton的“would sooner”和法语的“plut魌 que”,其表述的句式都是“与其……不如”。在德语里,eher与als连用时,表示比较,汉语大致为“与其……不如”、“宁肯……也不”,比如“eher heute als morgen”(与其明天,不如今天)。但是,里尔克的拼写却是“also...eher...”。also的词源涵义是ganz so,从all从so;并无als+so的用法,尽管alsobald与alsbald通用。因此,只能从eher的根本词义来理解。
第二,令Dasha眼睛一亮的译法是吕理州、陈晓南转译日译本的译法“他们是为求死而来”和余中先转译自法语的“我宁愿相信他们是到这儿来死的”。理由无需多说,且看Dasha尝试翻译此第一章:

So, also hierher kommen die Leute, um zu leben, ich würde eher meinen, es stürbe sich hier. 走在街上,我所看见的,是一家家医院。我看见一个男子,晃了晃、栽倒在地上。人们围了过去,省却了我余下的事情。我看见一位孕妇,沿着温暖的高墙吃力地挪动自己。不时,她用手摸一摸墙,似乎要确定一下自己是否还在那里。当然,她还在那里。那里的后面是什么呢?我查了一下手中的市区图,是Maison d'Accouchement(妇产医院)。善哉,人们会为她接生的——这个人们会。再远一点儿,rue Saint-Jacques(圣雅各街)上,有一座高大的穹顶建筑,市区图上标示为Val-de-gr鈉e(圣宠谷),H魋pital militaire(军医院)。这些,我本无需知道,不过,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坏处。街道开始从各个角度散发出气味。能分辨出的有黄碘、pommes frites(炸薯条的油脂)和恐惧。所有城市在夏天都会散发出气味的。后来,我看见一座奇异的房子,样子仿佛患了白内障。是什么市区图里找不到,但门顶上的招牌还清晰可辨:Asyle de nuit(夜间收容所)。入口边上有价格,我读了一下,还不算贵。

此外呢?此外我看见一个幼童在停着的童车里。幼童胖胖的、皮肤发绿,额头上有一块清晰的斑疹。显然,斑疹已经痊愈,不再疼痛。幼童在睡觉,嘴张着,呼吸着黄碘、pommes frites和恐惧。如此而已。至关重要的是,人活着。活着,是至关重要的。

(傻按:除第一句外,其它西语词皆法语,故在括号内给出汉语大意。)


原文:
So, also hierher kommen die Leute, um zu leben, ich würde eher meinen, es stürbe sich hier. Ich bin ausgewesen. Ich habe gesehen: Hospit鋖er. Ich habe einen Menschen gesehen, welcher schwankte und umsank. Die Leute versammelten sich um ihn, das ersparte mir den Rest. Ich habe eine schwangere Frau gesehen. Sie schob sich schwer an einer hohen, warmen Mauer entlang, nach der sie manchmal tastete, wie um sich zu überzeugen, ob sie noch da sei. Ja, sie war noch da. Dahinter? Ich suchte auf meinem Plan: Maison d'Accouchement. Gut. Man wird sie entbinden - man kann das. Weiter, rue Saint-Jacques, ein gro遝s Geb鋟de mit einer Kuppel. Der Plan gab an Val-de-gr鈉e, H魋pital militaire. Das brauchte ich eigentlich nicht zu wissen, aber es schadet nicht. Die Gasse begann von allen Seiten zu riechen. Es roch, soviel sich unterscheiden li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8: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6、就这样我们活着,总在别离中

就这样我们活着,总在别离中
  ——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第八哀歌解读(Interpretation)
  
   我们眼中只有“人间世”(庄子此概念德译为die Menschenwelt)的具象,而无抽象的“das Offene”(敞开、敞开之物)。“das Offene”,我们从Tier(走兽)眼中有所觉察,我们懵懂童稚时得以窥见、而又被成人(人类文明)压抑(schon das fruehe Kind / wenden wir um und zwingens...),我们死去时与之同化,我们热恋中在与情人对视的瞬间曾有可能瞥见、但仅仅是瞥见而已(Aber ueber ihn / kommt keiner fort, und wieder wird ihm Welt),因为我们“Der Schoepfung immer zugewendet, sehn / wir nur auf ihr die Spiegelung des Frein, / von uns verdunkelt.”关于这个“wieder wird ihm Welt”,里尔克在“Naechtlicher Gang”中曾吟咏:“Wer widerstrebt / dem wird nicht Welt. Und wer zuviel begreift / dem geht das Ewige vorbei.”(Rainer Maria Rilke: Sammlung der verstreuten und nachgelassen Gedichteaue den Jahren 1906 bis 1926, Saemtliche Werke, 7Bde. Ln, Bd. II, S.30f)
  
   动物(Tier)能够看见“das Offene”,这是全诗的起句就申明的观点:“Mit allen Augen sieht die Kreatur / das Offene”。在我们人类背离了“das Offene”、背离了自然之后,向我们走近的动物,正试图“mit seinem Wandel”让我们转身重新面对“das Offene”。然而,动物,觉察到“wir nicht sehr verlaesslich zu Haus sind / in der gedeuteten Welt”(在这被解释的世界里,我们家的感觉并不可靠。《第一哀歌》)的动物,亦有其“Gewicht und Sorge”。只有“kleinen Kreatur”,诸如“die Muecke”,在“der Schooss”的庇护下得以幸运。而“der Vogel”,因离开了“der Schooss”而惊恐,无凭地翔于天与地之间的中空地带。“die Etrusker”就像鸟,生而知晓人之困境,灵魂进入彼岸,却仍要在此界虚构一个安息的形象(die Figur)。第一节的die Gestaltung应该指称具象,与“das Offene”相对。
  
   我们始终与真相(大化)背离,只看见眼前的具象,而丝毫无视具象之外(背后)的更辽阔的无限(所谓宇宙外的宇宙),因此,我们即或有机会站在能够目击全部真相的das letzte Huegel之上,我们竟然仍是“wendet, anhaelt, weilt”。所以,里尔克最终哀叹亦是警告:“so leben wir und nehmen immer Abschied”(就这样我们活着,总在别离中)。这“别离”,别离于人、别离于尘世、别离于大化,乃是背离于真相的别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17、刘小枫VS陈嘉映(Dasha导演)

Dover在其《阿里斯托芬〈云〉笺注》的序文中一开始就说,笺注古典作品,不可能当个“完美主义者”,重要的是为修习古希腊文学的师生提供方便。笔者不揣谫陋,勉为其难来翻译《会饮》,首先为了自己尽可能细致地读书。本打算再吸纳几个注本的注释(搞集注笔者力所不逮),这自然需费时经年——为不耽误这个汉译本出版,暂且试译如此。搞经学的虽然得有追求完美的意念,但学人自己心里明白清楚,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一一国朝学界的古典西学研究,值得承继清代学人编修古代经典的心志和方法(参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书局陆续出版的清人注疏“十三经”和“新编诸子集成”),不然的话,即便再有一个百年,西学研究恐怕仍然不会有大的长进。西学经典的翻译,非靠好几代学人不断磨砺的历史积累不能有成,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P12《译者弁言》
  书 名: 柏拉图的《会饮》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作 者: 柏拉图
  出版日期: 2003-08
  版 次: 第一版
  国标编号: 7-5080-3181-4
  译者: 刘小枫
  ※※※※※※※※※※※※※※※※※※※※※※※※※※※※※※
  
  ……又很替怀特海担心。从后记看,译者的态度是挺认真的,然而,误译非常之多。当然,在现在出版的书里,此书的翻译也的确不算最糟的。何况译者也申明这是一部“不成熟的译作” (155页)。但这仍是一个让人苦恼的话题,哲学难译,这本书在哲学里又是难的,这我都知道,我没有系统研读过怀特海的著作,上面译的几段就难保不被行家批评。但水平不高不能成为这么多误译的理由。我们水平都不高,但水平低有水平低的干法儿,例如格外认真,不求快反求慢,例如找个高水平的校对者,找个负责任的编辑。水平较低是可以原谅的,却至少得以高度认真为条件。打牌下棋可以很认真,但胡乱玩一阵有胡乱玩一阵的快活,可我觉得学术不认真做就一点都不好玩了。
  P91《谈〈modes of Thought〉及其中译本》
  书 名: 泠风集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1日
  作 者: 陈嘉映
  ISBN号: 75060151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9: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14-1

终于啊,终于,在大致将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通读了一遍之后,再次细读,不放过任何一丝能够发现的疑义,终于又读到了第14章,那经典的关于诗的省思“Um eines Verses willen”段。这一段,前有梁宗岱写给徐志摩信中诗情奔溢的译文,后有冯至《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两章(Kpatiel 14、16)节译的辞采飞扬。珠玉在前,自然要学而时习之的。此后迤逦三十余年,方有程抱一在《和亚丁谈里尔克》里的节译,方瑜的全译,而此二种,恐怕在汉语境遇内影响甚微。冯被目为将里尔克引入汉语的第一人,影响力自不待言,且冯1933年曾“商定博士论文题目为里尔克的《布里格随笔》做毕业论文并做大量准备,写出论文提纲……”(冯至全集》,冯至著;韩耀成等编.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2,第十二卷,639页,《冯至年谱》),因此,恭录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之译文,细细研读。
需要说明的是:一、Dasha的德语尚在学习中、汉语亦需更加修为,如下检讨,止Dasha自己的读书笔记,止欲与同道交流耳。二、德语原文,据DTV1997年翻印1910年初版的《马尔特•劳里德斯•布里格手记》(Rainer Maria Rilke: Die Aufzeichnungen des Malte Laurids Brigge. Leipzig 1910. Herausgegeben von Joseph Kiermeier-Debre.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Originalausgabe Juni 1997),以期与冯至所见版本一致(但冯极有可能据其1931年购买的六卷本《里尔克全集》翻译,但冯极有可能据其1931年购买的六卷本《里尔克全集》翻译,而Dasha手中所有的是1992年七卷本“全集”,如此啰嗦,是因为第14章章最后一句“das wird das Ende sein”句末的标点在七卷本全集等诸多版本中作“:”,在Leipig1910单行本、Kommentierte Ausgabe in vier B鋘den等版本中作“.”。个人以为,标点不同,意义也不同。“:”者,似乎可译为“这将是他写下的结尾”,以引出下一章;“.”者,当理解作“这(写作)就是他的归宿”。此处,Dasha采用Manfred Engel的考据,用句号)。三、冯至摘译,译于1932年(Dasha所据三联1994年版《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冯至1991年12月4日“重印前言”称“……是译者译完了《十封信》后在1902年(傻按:冯至生于1905年)翻译的,曾先后在《沉钟》半月刊上发表过。”考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冯至全集》第十二卷《冯至年谱》,“摘译”当发表在1932年10月《沉钟》第十四期,全集正文亦已改成“1932”。据此“年谱”,1934年冯犹有“布里格随笔”摘译,发表于是年1月《沉钟》第三十二期,内容待考——十二卷本《冯至全集》只有此两篇摘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四辑,佳风辑《〈浅草〉季刊、〈沉钟〉周刊、半月刊总目》,“第三十二期”目录为“待补”。似乎上海书店1993年曾有2册影印本《沉钟》合刊出版)。1932年至今已70余年,现代汉语的语言也变化很多,由于Dasha对那个时代语言的认识局限,一些问题可能因此错认或者忽略。



我认为,现在因为我学习观看,我必须起始做一些工作“Ich glaube, ich mü遲e anfangen, etwas zu arbeiten, jetzt, da ich sehen lerne.”“da”在此处做连词,表时间还是表原因,还有待咨询德国人。但是,细看“da”所带从句前有“jetzt”,Dasha更倾向于时间,里氏此小说中的类似用法,比如“nun aber, da sie ihn konnten”(Kapitel 55),荷尔德林类似用法,比如标题为“Da ich ein Knabe war...”的诗。我二十八岁了,等于什么也没有做过。我们数一数:我写过一篇卡尔巴西奥研究,可是很坏;一部叫作《夫妇》的戏剧Ehe,格林词典解作“matrimonium”,Duden大词典的解释也大抵是“gesetzlich [u. kirchlich] anerkannte Lebensgemeinschaft von Mann u. Frau”,“婚姻”意,并无“夫妇”一项,汉语夫妇对应的德语似乎是“Ehepaar”,用模棱两可的方法“mit zweideutigen Mitteln”,待考,似乎“模棱两可”并未准确表述里氏的措辞证明一些虚伪的事;还写过诗。啊,说到诗:是不会有什么成绩的,如果写得太早了。我们应该一生之久,尽可能那样久地去等待,采集真意与精华,最后或许能写出十行好诗。因为诗并不象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为了一首诗此上冯汉译的“诗”,德语均“Vers”,而非“Gedicht”,“Vers”,格林词典的解释是:“metrisch gegliederte satzreihe, mhd. vers, ahd. fers, ags. fers, f鎟s, fyrs kommt vom lat. versus, eigentlich das umdrehen des pfluges, die furche, dann linie, zeile. im deutschen ist es durchaus schon die rhythmisch gegliederte zeile. der bibelvers allein wird, wenn er auch nicht streng genommen hierher geh鰎t, doch als rhythmisch aufgefaszt. das geschlecht schwankt im ahd., neutr. neben masc.”此外,前面的“zehn Zeilen”已译作“十行(好)诗”,此段最后的“das erste Wort eines Verses”也译作了“一行诗的第一个字”,这“Um eines Verses willen”似乎译作“一行诗”更准确——亦更能体现里氏师心罗丹勤奋工作的本意:“'Leben, Geduld haben, arbeiten und keinen Anl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9: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14-2

但是我的诗都不是这样写成的,所以它们都不是诗将“keine”具体译出,“没有一首”,似乎更好。——而且我写我的戏剧时,我是多么错误。我是一个模拟者和愚人吗?为了述说彼此制造不幸的两个人的命运,我就需要一个第三者。我是多么容易陷入这样的阱中。我早就应当知道,这个走遍一切生活和文艺“Literatur”,如今译作“文学”,“文艺”在汉德词典里大抵是“Literatur und Kunst”的第三者,这个从来不曾存在过的第三者的幽灵,毫无意义,我们必须拒绝他。他属于这种天性的托词,这天性总在设法不让人们注意它最深处的秘密“Natur”,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德语名词,除了指人和物的本性外,尚有“自然”(天)之意;上一段“wie die Leute meinen”将“die Leute”的“一般”性强调出来,此处却忽略了“der Mensch”(人、人类)与“Natur”(自然、天)的比对。他是一扇屏风,屏风后串演着一出戏剧。他是一片喧嚣,在那走入一种真实冲突的无声寂静的门口。人们愿意这样想,只去说剧中主要的两个人“von den Zweien zu reden, um die es sich handelt”,“只去说”的“只”,原文找不到对应情态;“handeln”作反身动词时,有固定用法“die es handelt sich um jmdm. [etw.]”,意为“涉及、关系到”,“剧中主要的两个人”的直译当为“互相关联的‘二人’”(“Dritte”强调了序数词“第三”,“Zwei”似也当注意其基数词“二”),对于大家一向是太难了;这个第三者,正因为他不真实,所以是问题Aufgabe译成“问题”,似乎远了些中容易的部分,人人能应付他。在他们戏剧的开端我们就觉察到对于第三者的焦急情绪,他们几乎不能多等一等。他一来到,一切就好了。他若是迟到,那有多么无聊呢,没有他简直什么事也不能发生,一切都停滞着,等待着“alles steht, stockt, wartet”,三个动词,被略去一个。那可怎么办呢,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僵止和延宕的情况下?那可怎么办呢,戏剧家先生,还有你认识生活的观众,那可怎么办呢,如果他不见了,这个讨人喜欢的生活享受者“Lebemann”在Grimm词典里,释义是“der sein leben genieszt, ein leben zu führen versteht; ein neueres, vor G諸HE nicht nachzuweisendes wort”,可能算语焉不详,到了现代,Duden大词典则是“> [1794 von dem dt. Schriftsteller E. Langbein (1757-1835) erstmals für Bonvivant u. frz. viveur gebraucht] (abwertend): eleganter, reicher Mann, der im Luxus lebt u. dem sinnlichen Genuss ergeben ist”,现代汉语名之为“纨绔子弟、xxx”,或是这傲慢的年轻人,他适应“schlie遝n”,尽管在Grimm词典里有“form und herkunft”义,但作为不及物动词,跟在“Schlüssel”后,表示“钥匙打得开(锁)”;德语此词充满歧义,既有“锁闭”又有“解锁”意在一切夫妇同前,亦当为“婚姻”的锁中有如一把假配的钥匙“Nachschlüssel”,Grimm词典:“clavis adulterina STIELER 1846. ZEDLER 23, 234b: dieteriche und nachschlüssel haben helt man für ein unerbar und unredlich ding. COLERUS 鯿on. 8; wie er seinem vater durch einen nachschlüssel bei das geld kommen w鋜e. maulaffe 31; so hatte er .. die schlussel in wachs abgedrucket, nachschlüssel gemacht und so dann zu stehlen sich gar gute gelegenheit erworben. 175.”在Duden里直观的解释是“Schlüssel, der einem anderen [ohne Erlaubnis, heimlich] nachgearbeitet worden ist”,即“没有经过许可私下配制的钥匙”,“万能钥匙”,但有“非法”含意;冯译“假配”,汉语中Dasha没有找到相关书面释义”?怎么办呢,假如魔鬼把他带走了省略了“zum Beispiel”?我们这样假设。我们忽然觉察到剧院里许多人为的空虚,它们象是危险的窟窿被堵塞起来,只有虫蛾从包厢的栏边“Logenrand”之“Rand”,没有“栏”的含意,“栏杆”是“Gel鋘der”等、书刊、报纸的“栏”是“Kolumme”穿过不稳定的空隙实际上可以这样理解,里尔克由“空(kōng)洞”(空虚,Leere)联想到“空(kòng)洞”(窟窿,Loch);“haltlose”,是“不稳定的”,但“不稳定的空隙”不太符合汉语习惯。戏剧家们再也不“nicht mehr”,译成“再(也)不”,因此想起他译“Herbsttag”(秋日)时将“baut sich keines mehr”译成“不必建筑”享受他们的别墅区。一切公家的侦探都为他们在僻远的世界“Weltteil”与“Welt”是有区别的去寻找那个不能缺少的人,他是戏剧内容“Handlung”在文学术语里意为“eine specialisierung der vorigen bedeutung ist es, wenn man technisch von der handlung eines bildes oder dichtwerks, einer fabel, eines epos, eines drama spricht”(Grimm),汉语对应文学术语为“情节”的本身。

德语原文:
Alle meine Verse aber sind anders entstanden, also sind es keine. - Und als ich mein Drama schrieb, wie irrte ich da. War ich ein Nachahmer und Narr, d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9: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14-3 (第14章完)
可是生活在人间的,不是这些“第三者”,而是两个人,关于这两个人本来有意想不到地那么多的事可以述说,但是一点还不曾说过,虽然他们在苦恼“leiden”,犹可商榷,在动作“handeln”,犹可商榷,而不能自救“sich nicht zu helfen wissen”似乎是词组:“sich (nicht) zu helfen wissen”或“sich nicht (mehr) zu helfen wissen”,汉语大意是“不知所措”、“一筹莫展”;此外“sich”尚有“bei pluralischem subject kann sich die bedeutung von 'einander' annehmen”(Grimm),即复数时有“相互”义。
这是可笑的。我在这儿坐在我的小屋里,我,布里格,已经是二十八岁了,没有人知道我这个人。我坐在这里,我是虚无“nichts”或者“Nichts”,虽然有哲学上的意味 “虚无”(absolutes Nichtsein),用在人的身上也有贬义(abwertend)“Mensch, der keinerlei Achtung genie遲, den keiner respektiert, der keine soziale Stellung hat o. 摹保?河锬壳翱谟锎蟮质恰叭温锊皇恰薄H欢?飧鲂槲蘅?枷肓耍?谖宀懵ド稀癴ünf Treppen hoch”=汉语语境中为“六楼”,一个灰色的巴黎的下午,它得出这样的思想:
这是可能的吗,它想,人们还不曾看见过、认识过、说出过真实的与重要的事物?这是可能的吗,人们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时间去观看、沉思、记载,而他们让这几千年过去了象是学校里休息的时间,在这时间内吃了一块黄油面包和一个苹果?
是的,这是可能的。
这是可能的吗,人们虽然有许多发明和进步,虽然有文化、宗教和智慧“Weltweisheit”并非“Weisheit”(智慧),此处似乎更具有哲学意味。关于“Weltweisheit”,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的《哲学史教程》(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而作为‘世俗哲学’的近代哲学把自己摆在与基督教教义完全对立的立场……”(哲学史教程 / (德)文德尔班著, 罗达仁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4. 第10页),罗达仁并在译注中说:“德文原文为“Weltweisheit”,或译现世哲学。指不带宗教色彩的哲理。”另,邓晓芒译康德(Kant)时将这个词译作“人生智慧”(Immanuel Kant: Versuch den Begriff der negativen Gr鲞en in die Weltweisheit einzuführen)。日文有“世界経験に基づいた哲学 (Weltweisheit): 世界=知としての哲学。経験に先立つ理性の働きを分析したカント(派)の批判哲学(Philosophie)に対して、ヘルダーは理性そのものが経験に制約されていることを主張した”、“世界の知(Weltweisheit)”,但还是停滞在生活的表面上?这是可能的吗,人们甚至把这无论如何还算是有些意义“etwas”意译成了“有些意义”的表面也给蒙上一层意想不到地讨厌的布料“unglaublich langweiligen Stoff”,译成“意想不到地讨厌的布料”,按照词典释义各个单词应该都没有错误,但汉语放在一起似乎不是德语的意思;奇怪的是,“langweilig”第二自然段出现过:“Aber wie langweilig”,冯译成“那有多么无聊呢”,使它竟象是夏日假期中沙笼里的家具?
是的,这是可能的。
这是可能的吗,全部世界历史都被误解了?这是可能的吗,过去是虚假的,因为人们总谈论它的大众“Masse”此词犹当别解,正好象述说许多人的一种合流“Zusammenlauf”(冯译“合流”),Grimm词典里有四项释义,而不去说他们所围绕着的个人“statt von dem Einen zu sagen, um den sie herumstanden”,犹未尽意,因为他是生疏的并且死了?
是的,这是可能的。
这是可能的吗,人们相信,必须补上在他降生前已经发生过的事?这是可能的吗,必须使每个个人想起:他是从一切的前人那里生成的,所以他知道这些“wü遲e es also”将省略部分补足,为“er wü遲e es also”,“also”是Dasha最头痛的一个词:词源为“ganz so”,“all so”也。里氏此“马尔特手记”开篇即“So, also…”,尼采有“Also Sprach Zarathustra”……凡此,犹非“所以”,不应该让另有所知的人们两个“ander”只译出了一个说服?
是的,这是可能的。
这是可能的吗,所有这些人对于不曾有过的过去认识很清楚?这是可能的吗,一切的真实对他们等于乌有;他们的生活“Leben”此处解作“生命”似乎更贴切滑过去,毫无关联“mit nichts verknüpft”,此处的介词宾语实不当省略,里尔克表述的似乎应该是“他们的生命与万物毫不相关地兀自流走”——“无端端地在世界上走”(ohne Grund geht in der Welt),是以有“wie eine Uhr in einem leeren Zimmer”的比喻,有如一座钟在一间空房里——?
是的,这是可能的。
这是可能的吗,大家关于少女一无所知,可是她们生活着“d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9: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16-1
*     *     *

傻按:这三个星号,省略的是“宛若从无尽高处坠入体内、在心底摔得粉碎” (Es ist, als w鋜e das Bild dieses Hauses aus unendlicher H鰄e in mich hineingestürzt und auf meinem Grunde zerschlagen)的马尔特外祖父家的一砖一瓦,这一砖一瓦也似乎可以使人联想到里尔克在后面众多章节里书写的马尔特的初恋情人——“小姨”Abelone在此的一颦一笑;这三个星号,省略的是马尔特在外祖父家的最初、最深沉的一段经历:马尔特对之情感复杂的父亲,做过将军、以内廷大臣身份告老还乡、“固执地将未来感觉作现在”(auch das Zukünftige mit demselben Eigensinn als gegenw鋜tig empfand)的外祖父,曾是陆军少校如今潜心炼金术、闭门研究尸体的远房舅父,与奥地利灵术师鱼雁频频的老处女、马尔特最终从她身上拼合成早逝母亲的一个形象、并带着这个形象此后走遍天涯的姨辈远亲——马蒂尔德(Mathilde),与马尔特年纪相仿、只有一只眼睛会动、本该成为外祖父家继承人的早夭“弟弟”埃力克(Erik,与马尔特的堂、表关系似乎里尔克的记述有些混乱),乃至,还有那个多年以前死于第二次分娩、却在众人的餐桌前款款而行的克丽丝汀娜(Christine)……这三个星号,犹可以说省略了里尔克遍布整个小说里的一个主题——历史(或者说野史),此章提及的是:丹麦斐德烈四世(Friedrich IV)与芳龄17岁的安娜•索菲•雷文特洛(Anna Sophie Reventlow)充满非议、但未尝不属于浪漫的“zur linken Hand”婚姻……里尔克此章的文笔,如此的诡异、揶揄、深情、玄冥……与其最为著名的《杜伊诺哀歌》(Duineser Elegien)和《致奥尔甫斯的商籁》(Die Sonette an Orpheus)所表现的风格如此迥然相异……



我坐着读一个诗人。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将原文的落款移入了正文)大厅里有许多人,可是都感觉不到。他们沉在书里。他们有时在翻书页时动一动“Manchmal bewegen sie sich in den Bl鋞tern”,名词化的动词不定式(动词名词化),词性大多为中性且不做复数变化,中性名词单数,其定冠词不存在“den”,因此,“in den Bl鋞tern”应当是“在页与页间(在书页里)”用的是名词“das Blatt”本义,复数,象是睡眠的人在两场梦之间翻一翻身。啊,这有多么好啊,呆在读书的人们中间。为什么他们不永远是这样呢?你可以向一个人走去,轻轻地触动地:他毫无感觉。如果你站起来时碰了一下你的邻人,请他原谅,他就向他听见你的声音的那方面点点头,把脸向你一转,却没有看见似为“看”,当无动作结果你,而他的头发好象是睡眠者的头发。这多么舒适。我就此“就”字的情态,原文的句式、遣词,犹不具备坐在这里,我有一个诗人。是怎样的一个命运。现在大厅里大约有三百人在读书;但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诗人。(上帝晓得,他们读的是什么。)不会有三百个诗人。但是看呀,怎样的一个命运,我,也许是这些读者中最可怜的“arms鋖igste”,与后句“Obwohl ich arm bin”(虽然我贫穷)句中的“arm”同源,皆有“可怜、贫穷”意,此处的词义取舍犹欠妥当一个,一个外国人:我有一个诗人。虽然我贫穷。虽然我天天穿着的衣服已开始露出几处破绽;虽然我的鞋有几处能使人指责。可是我的领子是洁净的,我的衬衫也洁净,我能够象我这样走过任何一个糖果店,尽可能“wom鰃lich”,译“尽可能”,语义没有问题,语气于全句,似乎不畅是在繁华的街道上,还能够用我的手大胆地“getrost”的词源是“tr鰏ten”,似与“胆(量)”(Mut)无关伸向一个点心碟,去拿一些点心。人们对此也许不会觉得突然,不会骂我,把我赶出去,因为无论如何那是一只上层社会的手,一只天天要洗四五遍的手。是的,指甲里没有泥垢,握笔的手指上没有墨痕,尤其是手腕“Gelenk”,此处似指称手部各个“关节”也无可疵议。穷人们只洗到手腕为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人们能够从它的清洁推断出一定的结论。人们也是这样推断的。商店里就是如此。可是有那么几个生存者“Existenz”,Grimm词典此词条阙如,Duden大词典有种解释:“(mit abwertendem Attribut) Mensch”,贬义,詈骂语也,例如在圣米色大街(Boulevard Saint-Michel)“Saint Michel”,犹指新约《启示录》里与龙争战的大天使,国语和合本名为“米迦勒”,思高本译为“弥额尔”和拉辛路(Rue Racine),他们不受迷惑,看不起这手腕问题。他们望着我,知道底细。他们知道,我本来是他们中的一个,我不过是串演一些喜剧里氏原句为“d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9: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

检讨冯至“布里格随笔(摘译)”16-2 (全部检讨完毕)

这是在两星期以前。如今几乎没有一天没有这样的遇合。不只在黄昏时候,就是在中午人烟稠密的街上,也会忽然有一个矮小的男人或是老妇,点点头,给我看一些东西,随后又走开了,好象一切重要的事“alles N鰐ige getan”,“n鰐ig”与“wichtig”似乎应有所区别都做完了。这是可能的,他们有一天会想起,走到我的小屋里来,他们一定知道我住在哪里,并且他们早已安排好,门房不会阻止他们此句犹属意译。但是在这里,我的亲爱的人们,你们是闯不过来的“hier bin ich sicher vor euch”,意译,但很好地承接了前句;而前句的“kommen”译成“走(到我的小屋里来)”,却又显得薄弱。人们必须有一个特殊的阅览证“eine besondere Karte”,将“besondere Karte”(特殊的卡片)延伸为“Lesekarte”(借阅卡),似无不可,但“特殊的阅览证”,犹“普通阅览证进不得(这个大厅)”,才能进这个大厅。这张阅览证我已先你们而有了“Diese Karte habe ich vor euch voraus”, Duden大词典“voraushaben”条释文引用有里尔克此句:“in der Wendung jmdm./vor jmdm. etw. v. (im Unterschied zu jmdm., der nicht darüber verfügt, etw. Bestimmtes haben): dass ich in ihren St鋎ten ... manches sah, das mich mit Bewunderung erfüllte und das sie uns voraushaben (Hagelstange, Spielball 49); Man muss eine besondere Karte haben, um in diesen Saal eintreten zu k鰊nen. Diese Karte habe ich vor euch voraus (Rilke, Brigge 32).”据此,冯译误也。人们能想象到“wie man sich denken kann”,此处改换原文的语序,似有歧义;省略连词“wie”,犹缺情态,我走过大街有些胆怯,但终于站在一个玻璃门前“aber”的转折既已译出,原文省略的与“胆怯”相反的情态犹当补足,推开它,好象在家里一样,在第二道门拿出阅览证给人看(完全象你们给我看东西似的,只是有这个区别,人们了解而且懂得我的心意——),于是我置身于这些书的中间,脱离了你们“bin euch weggenommen”,后面第25章尚“Sie sind (da und wieder fort, hingestellt und)weggenommen wie Bleisoldaten”句,宜将被动语态译出,象是死了,我坐着读一个诗人的作品“und sitze und lese einen Dichter”,此句与本章第一句“Ich sitze und lese einen Dichter”是一致的。
你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该使用分号一个诗人?——魏尔伦……没有啦?想不起来啦?想不起“Ihr wi遲 nicht, was das ist, ein Dichter? - Verlaine . . . Nichts? Keine Erinnerung? Nein.”大约可以转写为:„Ihr wi遲 nicht, was das ist, ein Dichter?“- „Verlaine...“„Nichts.“(od. „Verlaine... Nichts?“) „Keine Erinnerung?“„Nein.“。在你们晓得的诗人犹当“人”而非“诗人”中间你们没有把他区分出来?我知道,你们不懂得区分。但是,我读的是另一个诗人,他不住在巴黎,完全是另一个。一个诗人,他在山里有一所寂静的房子。他发出的声音象是净洁的晴空里的一口钟冯在前面“es ist ein anderer Dichter, den ich lese”(我读的是另一个诗人)时已经添加译注“指耶麦”,此句后至“O was für ein glückliches Schicksal”(怎样一个幸福的命运)句之前,不妨到Francis Jammes(今通译“雅姆”)的诗集“De l' Angelus de l'aube à l'Angelus du soir”(从早晨三钟经到傍晚三钟经)里寻找根源(Dasha尝在网络上发布过此诗集法语的双层PDF)或者参看:Chopin, Isabelle: Rainer Maria Rilke und Francis Jammes. Eine Studie zu Symbolismus,. Thematik und ihrer Dichtung. Frankfurt a. M. u. a. 1996。《冯至年谱》记载“1932年,在柏林大学学习,开始学习法语”,从如下译文看,冯似未读过此诗集。一个幸福的诗人,他述说他的窗子和他书橱上的玻璃门,它们沉思地照映着可爱的、寂寞的旷远。正是这个诗人,应该是我所要向往的;因为他关于少女知道得这么多,我也知道这样多才好此句与前句“der ich h鋞te werden wollen”情态相同,且“und ich h鋞te auch viel von ihnen gewu遲”并非独立“愿望句”,不带“wenn”的愿望句,语序当为“h鋞te ich auch viel von ihnen gewu遲”。他知道生活在百年前的少女;她们都死去了,这不关紧要,因为他知道一切。这是首要的事。他说出她们的名字,那些饰着旧式花纹用瘦长的字母写出的轻盈秀丽的名字“diese leisen, schlankgeschriebenen Namen mit den altmodischen Schleifen in den langen Buchstaben”,犹有若干疑误,涉及到西方字母文字的书法艺术细节(比如Handschrift),不复多言,还有她们年长的女友们成年的名字,这里已经有一些儿命运在共鸣,一些儿失望和死亡。也许在他的桃花心木书桌的一个格子里存有她们褪色的信简和日记的散页,里边记载着诞辰、夏游、诞辰。或者可能在他寝室后方“Hintergrund[e]”犹非“后方”腹形的抽屉桌有一个抽屉,其中保存着她们早春的衣裳“Frühjahrskleider”,“Frühjahr”,Grimm词典:“die erste der vier jahreszeiten, welche bei uns nach den bestimmungen der sternkundigen den 20. oder 21. merz beginnt und den 21. oder 22. juni endigt”;Duden解释为“Abschnitt des Jahres zwischen Winterende und Ende des Frühling”——春季。“早春”的德语似为“Vorfrühling”;“Kleid”,此处既属“她们”,德语乃特指“zur Oberbekleidung von Frauen u. M鋎chen geh鰎endes, einteiliges Kleidungsstück, das den Ober- u. Unterk鰎per [sowie die Arme] u. die Beine (in unterschiedlicher L鋘ge) bedeckt”,则犹当另行斟酌——“毛传”云“上为衣下为裳”;复活节初次穿过的白色的衣裳;用印染着斑点的轻纱制成、本来是属于那焦急等待着的夏日的衣裳。啊,是怎样一个幸福的命运“O was für ein glückliches Schicksal, zu sitzen...”至本自然段结束,皆为“带zu的动词不定式”定语,修饰名词“Schicksal”;其中,“und zu denken, da摺?逼穑?嗤??皍nd”当为省略“was für ein glückliches Schicksal”,在一所祖传房子的寂静的小屋里,置身于固定安静的物件中间,外边听见嫩绿的园中有最早的山雀的试唱反身代词“sich”省略,省略了“时有乳鸠相对鸣”之情境,远方有村钟鸣响“und in der Ferne die Dorfuhr”犹可改写为“zu h鰎en die Dorfuhr in der Ferne”。坐在那里,注视一道温暖的午后的阳光,知道往日少女的许多往事,作一个诗人。我想“und zu denken, da摺?保?撕笾帘咀匀欢谓崾??苯晕?司涫揭?嫉牟⒘芯洌ā癲enken”的宾语从句),皆“过去完成时虚拟式”,表示“非现实性”或者说“假设”(王兆渠等编《现代实用德语语法》称“表示不真实的假设”,Dasha不懂,“假设”尚有“真实”的?),因此,是否皆为一种“愿望”,犹待考察(请详读唐进伦《德语语法重点与难点》S.85之Beispiele),我也会成为这样一个诗人,若是我能在某一个地方住下,在世界上某一个地方,在许多无人过问的、关闭的别墅中的一所。我也许只用一间屋(在房顶下“Giebel”,此词Grimm兄弟都叹息:“das wort ist auf das deutsche sprachgebiet im weiteren sinne beschr鋘kt”,马君武《德华字典》犹解释为“上顶,屋顶,三角形墙”。但,平房(仅一层的建筑物)就会因此更有歧义明亮的那间)。我在那里生活,带着我的旧物、家人的肖像和书籍。我还有一把靠椅、花、狗,以及一根走石路“die steinige[n] Wege”,犹“多石的路”用的坚实的手杖。此外不要别的。一册浅黄象牙色皮装、镶有花型图案“in gelbliches, elfenbeinfarbiges Leder gebunden mit einem alten blumigen Muster als Vorsatz”,“镶”,意为“以物相配合”,德语有“einsetzen”、“einfassen”等,而“binden”(gebunden)在书籍领域内,指“装订”;“blumig”,Grimm词典:“floridus, floreus, oft mit dem begrif von bunt”,拉丁语“floridus”:满布花香、华丽、荣耀、兴隆,拉丁语“floreus”:彩饰华丽者、饰鲜花者、荣耀显著者;“Vorsatz”,Grimm词典释义有“bei den buchbindern das leere papier vor der ersten lage des buches, dann auch das am ende angebrachte (vgl. vorsatzpapier)”,“vorsatzpapier”或“vorsatzblatt”,书籍之“衬页”的书“Buch”,前文已经有“带着我的旧物、家人的肖像和书籍”(mit meinen alten Dingen, den Familienbildern, den Büchern),何需再云“一册书是不可少的”;书,大抵是指已完成的著作,如何再“在那书里写”是不可少的:我该在那书里写此句“dahinein h鋞te ich geschrieben”与后句“Ich h鋞te viel geschrieben”(我会写出许多),情态、语态、时态、句式、文义,犹一致。我会写出许多,因为我有许多思想和许多回忆“Erinnerung[en]”此处为可数名词复数,与只有不可数的“回忆”犹有不同。
但是并没有这样“Aber es ist anders gekommen”,此句“es”犹非形式主语,似当译出,上帝知道“Gott wird wissen”,将来时犹被忽略是什么缘故。我的旧家具放在仓库里都腐烂了“仓库”的定语从句“in die ich sie habe stellen dürfen”中的情态动词“dürfen”未被译出,而我自己,啊,我的上帝,我的头上没有屋顶,雨落在我的眼里。


德语原文:

Das war vor zwei Wochen. Aber nun vergeht fast kein Tag ohne eine solche Begegnung. Nicht nur in der D鋗merung, am Mittag in den dichtesten Stra遝n geschieht es, d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9: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给点面子好不好,我大小也算是个Czar,你们说法语吧,你们跳舞吧

给点面子好不好,我大小也算是个Czar,你们说法语吧,你们跳舞吧

Dasha不懂俄语,但喜欢读俄国史;Dasha作为报人不喜读报,但一直读《中国青年报》。然而,昨天读报,Dasha开始不屑“中青报”,开始怀疑自己曾经读过的俄国史。以下是“中青报”的原文:
  
   ……张博士在语言和叙述方式上采用了理论和感性相结合的方式,在写历史的同时,也是用一种感悟式和抒情式的语言来表达,体现出一种诗意。
    如在引用的原著中有一句话直译过来是:“彼得大帝说,所有的官吏必须学习法语,否则就杀头,所有的贵族小姐要学会跳舞,否则也要杀头。”而张博士在引用时把它译为:“彼得大帝说,你们这帮大臣,如果不认真学习法语,以后就无处安身立命,跟不上时尚,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小姐应该学会跳舞,否则就无法吸引你们的骑士。”
  
  转贴自http://zqb.cyol.com/gb/zqb/2003-08/02/content_708171.htm
  ×××××××××××××××××××××××××××××××
  
  Dasha语:原著的“直译”是一种强制命令,表达出年轻的彼得所面对的改革古老帝国的阻力与决心;而后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张建华历史学著作《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的文字》、中国城市出版社编辑(历史学博士)杜语认同的,却是一种劝谕,我感觉彼得是在跪着请求自己的臣民:“给点面子好不好,我大小也算是个Czar,你们说法语吧,你们跳舞吧。”彼得曾冷血到杀了谋反的亲生儿子,多么温柔。
  Dasha复语:从翻译的角度讲,后者应该是不忠实原文;从治学的角度讲,后者作风浮夸;从文化的角度说,江河日下;从教育的角度说,是误人子弟。哀哉,误人子弟,罪莫大焉。


云也退:Dasha复语:从翻译的角度讲,后者应该是不忠实原文;从治学的角度讲,后者作风浮夸;从文化的角度说,江河日下;从教育的角度说,是误人子弟。哀哉,误人子弟,罪莫大焉。
  
  ——批评得应该,但为什么总用这样一种语气,动辄说别人悲哀、堕落、不学无术。
  人至察则无徒。
长乐老: “人至察则无徒”,这话说的,非得让汉语里尔克先生蔽明塞聪才好?我倒是愿意和里尔克先生为徒(梅尧臣诗“如今旧友已无几,晚岁得子欣为徒”的“徒”字),只是水平尚不够,如先生不弃,或可先为徒(孔子“非吾徒也”的“徒”字)。
汉语里尔克:Dasha是报人,只做新闻评论;是“学界”外人,徒逞口舌之利。针砭时弊据说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Dasha在尽职尽责,一说(贴)而已;云斑竹也可以尽职尽责,删贴了之:-)
  “Dasha复语”,好像有专门一个故事(笑话)——总多说最后一句话,与之相类。Dasha亦自知。至于长乐老兄台欲“徒”Dasha,那就酒色之徒的“徒”吧。Dasha业余时间个人做了“汉语里尔克”,需要您毫不容情。Dasha不要脸面,只要真理。
  http://www.myrilke.com
 
旋绿:我也不懂俄语, 但知道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不可避免, 那就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有些东西如果照字面意思直译, 就恰恰违背了原文在原文文化背景下所表达的意思与感情. 这位张博士如果是出于这个原因而做了修改, 那倒也谈不上"从治学的角度讲,后者作风浮夸;从文化的角度说,江河日下;从教育的角度说,是误人子弟。哀哉,误人子弟,罪莫大焉."
  
  而况从张博士这一句翻译中, 看不出他对彼得大帝这句话的理解正如你对他翻译的理解 --"我感觉彼得是在跪着请求自己的臣民:“给点面子好不好,我大小也算是个Czar,你们说法语吧,你们跳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0: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为杨武能们哭泣

为杨武能们哭泣

Dasha曾称杨先生武能为“杨无能”,后在网上发现,非惟Dasha作如是语,深以为然。然而,昨日收到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订购的杨武能译《里尔克抒情诗选》,更多的是叹息。
  怪不得他会错的一塌糊涂呢,他所据的竟然是Taschenbuch(Tasche=口袋;Buch=书;Taschenbuch=口袋书、袖珍本)。作为读者,口袋里揣一本所喜爱的诗人的书,是为风雅;作为学者,以口袋书治学,恐怕要斯文扫地罢。想来学德语的人在那个时代,不被当作里通外国的“卖国贼”送你劳改就谢天谢地啦,杨也真是不容易。怪不得冯至自称那么喜欢里尔克,在那个年代却研究起了贫民诗人杜甫。
  近日,我为在国外购买一批书,欲把购书款1000美元先汇给在美国读博的生活并不富裕的朋友(她是全奖硕博连读,月收入也就1000美元),四处是关卡,只好另觅他途……始发现,今日我们的国门仍是紧闭的。悲夫。
  从今以后,Dasha绝不再提他们这一代人(包括他们上一代的绿原们)的译文错误。
葫芦123:杨武能当年还是师从冯至的吧.我当年知道里尔克,还得归功于杨在<<读书>>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大概也是国内较早介绍里尔克的文字.也因此,四川文艺出版的那本薄薄的杨译<<里尔克抒情诗选>>可能也是最早的.
   后来才发现里尔克其实很难译.特别是结结巴巴地看了一些英译文.后出的几个里尔克的选本,几乎没有一本得到什么好评.干脆回避中文的,即使英文不好懂,至少不会倒胃口.中国人到底对中文更敏感一些吧.
  
   Ralph Freedman的Life of a poet,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本诗人的传记.
锡兵:.....我为在国外购买一批书,..........
  现在国内有个代理公司,(详情你问问老版凳兄吧,他买过的),通过它可以买亚玛逊的书,(猜测可能也能买到什么德国亚玛逊的书),用人民币的.
  
  .....我为在国外购买一批书,..........
  里尔克兄能不能贴个欲购书单, 好奇中,..
  
  .......Dasha绝不再提他们这一代人(包括他们上一代的绿原们)的译文错误。
   恳请里尔克兄分析译文错误,以正视听!
  
 
汉语里尔克:坚定的锡兵,如果把挑他们错误的时间用在学习另一种语言上,效果可能更好。Dasha对外国文字的汉语译本的态度是:勿视!真的要读外国文章的人,至少还是去直截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的原文吧。说个例子:近几日闲得无聊,与内子对照里尔克的《马利亚生平》(Das Marien-Leben,The Life of the Virgin Mary)。Dasha径直看德语,不看一眼英语;内子则径直看英语,不看一眼德语;如是,再互相比对各自汉语文本,结果却很奇异——Dasha比较喜欢的弗朗茨·莱特(Franz Wright,毕竟也是诗人)在Dasha读不通的关键处也开始信马由缰;第一首与最后一首译得仔细而谨慎,其它的甚至许多地方也完全忽视里氏的德语原文自做主张天马纵横,根本看不出里尔克德语的原貌。因此,英译亦不可信。
  Translated by Franz Wright, The Unknown Rilke: Expanded Edition, Oberlin College Press; (March 1991), ISBN: 0932440568
  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 ... =glance&s=books
  
  至于德语原文书籍,多谢锡兵兄提供信息。Dasha大学的吉他女弟子、内子的同寝室同学现已远嫁德意志,曾托她买过侯德龄。至于一些必须的参考书,那天内子咬牙切齿到,找个时间自费去德国旅游一趟(毕竟我二人现在从事的不是与外语有关的职业),自己去买吧。Leinwand一词,Dasha手中所有德语词典包括Duden都标示为阴性,而里尔克在诗中却用作阳性。问德国佬,得到的却是波浪鼓似的摇头。Franz Wright将这块“裹尸布”直截当作阳性与下文的er和ihm视作同一事物一路翻译下去;德国佬也如是说,Warum?德国佬说:ich wei遝 nicht。


 
汉语里尔克:Ich weisse nicht!
 
沙门:es ist moeglich, dass Rilke irrte.
锡兵: ........Dasha对外国文字的汉语译本的态度是:勿视!真的要读外国文章的人,至少还是去直截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的原文吧。
  
  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意慢慢接近这个理想!
  
  .....侯德龄
  网上原文都有吧?古腾堡2000里面可能就选了不少.
  
  .....必须的参考书
  列个单子吧?好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21、奥运冠军脑袋上究竟戴的是什么玩意儿?

奥运冠军脑袋上究竟戴的是什么玩意儿?
缘起:Dasha在办公室听他们看电视时叫嚣“头戴橄榄……”
考察:新华网搜索“橄榄”:
  人民广场昨点燃"奥运圣火" 重庆感受奥运气息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2日 28.6K字节

庆太远,大多数人不能亲临现场。但昨天在人民广场,重庆观众却在重庆奥林匹克花园推荐会上亲身感受了奥运气息。在推荐会上,身穿白裙的奥运圣女头戴橄榄花枝、手捧奥运圣火从观众席走向圣火台,这引起了广场上近万重庆市民的一片喝彩,而接下来的奥林匹克神的出场更是让观众惊喜,而当圣女点燃
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4-08/22/content_2726380.htm

   河南大学生朱历平清华园内传递奥运圣火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2日 33.9K字节

情的球迷们“掀翻”时是否感到有些害怕,姚明又玩了一回“姚式”幽默:“都说人多力量大,这回真的领教到了。” 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外形像一片橄榄叶,它由铝制材料和橄榄木组成,重量为700克,高度为68厘米。为了留作纪念,雅典奥组委特别允许火炬手购买他们传递的火炬,售价大概每支3605元人民币,但
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4-06/10/content_2284765.htm

   考古:陶瓷考古史上首次发现横橄榄形窑炉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2日 28.7K字节

的地方进行了勘查,其中发掘面积为800平方米,共发现10座窑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权奎山对记者说,北冶瓷窑遗址中发现的横橄榄形窑炉,在陶瓷考古史上是首次发现。这种窑炉由炉膛、窑室和三个烟囱等部分组成,是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增加瓷器烧量而设计的,具有相当的科
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4-06/15/content_2318218.htm

   (考古)河南省洛阳市发现宋元瓷窑遗址群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2日 28.5K字节

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17日电 我国考古工作者日前在河南洛阳市境内的新安县首次发现横橄榄形窑炉,专家确定该瓷窑为宋元瓷窑遗址群。据洛阳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位于新安县北冶乡北冶村的此处考古发掘,自去年冬季开始历时半
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4-06/17/content_2328545.htm

   [杨明日记]古老而神圣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2日 38.0K字节

,没查资料。神话还说,是大力神和希腊英雄赫克勒斯组织了传说中的首届奥运比赛,是他敲定了体育场地的形状、大小和项目,发明了徒步比赛,获胜者得橄榄花冠。还说,是他从希腊南部移植了许多橄榄树,种到了奥林匹亚。在古体育场一侧,就是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神宙斯神殿和众神之母赫拉神殿。
news.xinhuanet.com/olympic/2004-08/19/content_1823621.htm

   NISSAN"天籁"轿车试驾为今秋上市"热身"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1日 29.5K字节

车型中的一款高档轿车,将与奥迪、宝马、奔驰、卡迪拉克等品牌豪华轿车共同角逐中国高档轿车市场。据介绍,"天籁"轿车采用全木纹装饰的排挡平台、橄榄形仪表台和高档包覆式按摩座椅,内饰设计简约、时尚,承袭了现代居室的雅致品味。外观设计采用了全新的车身平衡比例,融合了欧式车和经典轿
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4-08/21/content_2723096.htm

   0.04秒决定蝶王归属 菲尔普斯夺雅典第五金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1日 42.8K字节

在夺冠当天早上,他还参加了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预赛。而前一晚赢得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后半个小时内,他做了以下这些事情:药检、冲出去接受橄榄叶桂冠和金牌、听国歌、看星条旗升起、以最快的速度离开领奖台、再度热身、把身体擦干穿上自己的泳装、冲向准备室、报名、坐下、走到游泳池
news.xinhuanet.com/olympic/2004-08/21/content_1845893.htm

   澳大利亚官员不含糊 奥运橄榄环照样检疫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1日 37.1K字节

新华网8月20日消息,据美联社报道,澳大利亚检疫官员明确宣布,澳大利亚奥运代表队在雅典获得的橄榄花环要接受严格的检查。澳大利亚对于其他大陆的动植物检查严格,生怕外来有害物种进入澳洲大陆。澳大利亚检疫官员说:"对于在雅典奥运会夺牌的运动员带回来的橄榄花环,我们要进行照射或者其他方面的检查。只有这样才符合澳大利亚规定的标准。" 澳大利亚是农业出口国,数十亿美元的农产品为澳大利亚
news.xinhuanet.com/olympic/2004-08/20/content_1838913.htm

   青橄榄刚喷过150公斤剧毒农药被偷摘 目前流向不明   采集时间:2004年8月20日 28.4K字节

刚喷洒过剧毒农药的青橄榄,居然碰巧被小偷摘走了150公斤。记者前天从陆丰市工商局获悉,经执法人员对该市市场、酒楼等处的清查,目前已暂扣怀疑有毒的青橄榄119公斤,清缴、追查行动还在继续进行。 6月4日晚,陆丰西南镇一果园约150公斤刚喷过高效剧毒农药的未熟青橄榄被人偷摘,且流向不明。案发后
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4-06/10/content_2284730.htm


事实:随便在Yahoo新闻上翻看,请注意Dasha涂红加粗的英文
Mon Aug 23, 2:15 PM ET  
Gervasio Deferr of Spain adjusts his laurel wreath after receiving his gold medal for the men&#39;s vault final at the Athens 2004 Olympic Games (news - web sites) individual gymnastics competition August 23, 2004. REUTERS/Sergio Moraes


知道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了吧:-(
Dasha就是其中一员,所以,Dasha说:传媒人素养的低劣随着高效的传播“低劣”了大众……
回复:jb909 经验值:8615 时间:2004/08/24 07:17
月桂类laurel
樟科(Lauraceae)月桂属(Laurus)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的通称,主要指月桂(L. nobilis)。月桂亦称甜月桂,原产地中海区,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是调味料月桂叶(bay leaf)的来源。古希腊时代,戴在英雄头上的花冠即用月桂的枝叶编成。月桂株高6&#8764;18公尺(20&#8764;60呎)。叶质硬,互生,卵形,色暗淡,长约7.5&#8764;10公分(3&#8764;4吋);叶绿平滑,常呈波形。花小而不显眼,浅黄色或绿白色。果为绿色、紫色或浅黑色,内含一枚种子。古希腊用月桂叶做成花环戴在获胜运动员的头上。在中世纪月桂叶供药用。

橄榄科Burseraceae
无患子目(Sapindales)的一科,约16属,乔木或灌木。原产热带美洲,少数产非洲和亚洲。叶互生,复叶。花单生或簇生,果肉质。乔木种含树脂。裂榄(Bursera simaruba)木质轻,红棕色,可制钓鱼用浮子,树脂芳香,可制熏香。乳香属(Boswellia)一些种所分泌的油胶树脂称为乳香,《旧约圣经》所记载的时代用于宗教仪式,又可供药用及用于尸体防腐。没药为没药属(Commiphora)植物所产树脂。有些种(如Aucomea klaineana可供材用。


回复:dasha 经验值:12405 时间:2004/08/24 09:17

老J大兄,别恁么吓人:
橄榄枝与和平鸽:据《圣经》中的《创世纪》载,上帝降洪水灭世时,诺亚制作成方舟避难。洪水泛滥了150天后逐渐消退,方舟被搁浅于山巅。诺亚为了探测洪水究竟是否已经退却,放出了一只乌鸦,但乌鸦却没有飞回来报信,于是就又放出了一只鸽子,鸽子很快就飞回来报信。七天后再放出鸽子,飞回来的鸽子嘴里竟衔着一段新折下来的橄榄绿枝。诺亚由此断定洪水已退,这才从方舟里走了出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把橄榄枝与鸽子当成了和平的象征,并把鸽子称为“和平鸽”。
8:11 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
8:11 And the dove came in to him in the evening; and, lo, in her mouth was an olive leaf pluckt off: so Noah knew that the waters were abated from off the earth.
《旧约&#8226;创世纪》

再看Dasha在Google上Search“雅典奥运会会徽介绍 橄榄”(里面有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Web   Results 1 - 10 of about 113 for 雅典奥运会会徽 橄榄. (0.60 seconds)
Tip: Try using pinyin for automatic Chinese keyword conversion. [Learn more about pinyin search]

雅典奥运会会徽---橄榄枝象征和平
雅典奥运会会徽---橄榄枝象征和平. ... 桂冠,形状为古雅典城形状。在
古代奥运会中,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此外,橄榄树在 ...
www.apoints.com/graphics/sjxs/200408/4260.html - 12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图文-雅典奥运会会徽介绍橄榄枝象征和平_2004奥运 ...
图文-雅典奥运会会徽介绍橄榄枝象征和平. ... 为古雅典城形状。在古代
奥运会中,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此外,橄榄树在 ...
2004.sina.com.cn/p/2004-04-14/1172.html - 37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雅典奥运会火炬、吉祥物、会徽
... 一起,象征着希腊的历史和现代奥运会的结合。 雅典奥运会会徽. ...
来源于古希腊奥运会。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 ...
www.sport.gov.cn/power/show_info.php?n_id=5769 - 7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潇湘晨报- 雅典奥运会会徽介绍橄榄枝象征和平 ...
... 雅典奥运会会徽介绍橄榄枝象征和平. ... 形状为古雅典城形状。在古代
奥运会中,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此外,橄榄树在雅典 ...
www.xxcb.com.cn/Articles/04/08/03/520234.HTM - 8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 雅典奥运会会徽. ... 一支橄榄枝弯曲成的类似花环形状的图案,这一图案
来源于古希腊奥运会。在古代奥运会上,橄榄花环是 ...
www.olympic.cn/athens/outline/2004-03-09/103097.html - 22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Today Is History--雅典奥运会会徽介绍橄榄枝象征和平
... 徽的主体是一个橄榄枝缠绕而成的桂冠,形状为古雅典城形状。在
古代奥运会中,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此外,橄榄树在 ...
www.oioj.net/blog/more.asp?name=jaunce&id=4163 - 17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雅典火炬代表的灵感
雅典火炬代表的灵感. 雅典奥运会会徽图案是一个由橄榄
树枝做成的花环。橄榄树是希腊最好的象征 ...
www.beijing-2008.org/03/87/article211618703.shtml - 45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2004雅典奥运会火炬[ 繁体 ]
2004雅典奥运会火炬, 雅典奥运会会徽图案是一个由橄榄
树枝做成的花环。橄榄树是希腊最好的象征 ...
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yadian/582931.htm - 9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雅典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奖牌、纪念币 ...
雅典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奖牌、纪念币. ... 形状为古雅典城形状。在
古代奥运会中,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此外,橄榄树在 ...
www.slyw.com.cn/200407/ReadNews.asp?NewsID=658 - 35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gosung.cn&#8226;国星设计|雅典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奖牌
... 雅典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奖牌. ... 的桂冠,形状为古雅典城形状。在
古代奥运会中,桂冠代表冠军的荣耀。此外,橄榄树在 ...
www.gosung.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1 - 59k - Cached - Similar pages

回复:恩铱 经验值:9380 时间:2004/08/24 09:38
当然是月桂花环,即“桂冠”。其典故是这样的:
  太阳神阿波罗是希腊神话中的神射手,他的箭术非常高超。有一天,他嘲笑爱神丘比特,说这个小家伙只配吃奶,居然也拿着弓箭。而丘比特则回答:“你能射中任何天神和凡人,但我能射中你!”
  丘比特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射向了阿波罗,金箭穿心而过。阿波罗便疯狂地爱上了河神的女儿达芙妮;同时,丘比特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向达芙妮,使她对阿波罗冷若冰霜。
  那一天,达芙妮为了逃避阿波罗的求爱而向月桂树林跑去,当阿波罗追到达芙妮身后时,达芙妮奋力喊道:“父亲!快将我的美貌毁掉吧!”话音刚落,奇异的景象就发生了:达芙妮的两腿笔直地站着不能动弹了,双脚变成了树根,身上出现了一层灰色的树皮,双臂变成了树枝,头发变成了树叶。当阿波罗赶到时,他只能抓到一株圆滑的树干,但他仍能感觉到达芙妮的心房在怦怦跳动。
  “啊,达芙妮!”阿波罗无限悲痛地倾吐自己矢志不渝的爱情:“从现在起,你就是阿波罗最喜欢的树木,我将用你永生的树叶编成桂冠,它将成为勇士们头上的冠冕,成为诗人和凯旋者光荣的象征。”
  这便是古代奥运会把月桂花环奖励给冠军的来历。到了现代奥运会,我们的媒体竟然翻译成“橄榄”。也许是因为希腊生产油橄榄以及圣经中的故事使他们产生这种错误印象吧?不过,橄榄跟古代奥运会也是有关的,那时候的运动员身上涂着橄榄油。

回复:jb909 经验值:8615 时间:2004/08/24 09:47
手头没扫瞄仪,只好拿数字相机拍,各位将就看看 : (
■摘自《Dictionary of Symbols and Imagery》 by AD de VRIES 1976


摘自《A Dictionary of Symbols》 by J.E. Cirlot 1962


回复:enyi2002 经验值:945 时间:2004/08/24 09:51

看见一幅画《诗人的灵感》,跟刚才那个传说有关的。顺便转贴上来。
画的中央坐着神话传说的阿波罗。他是一个体格健壮的青年牧人,头戴桂冠,这是他追求女神达芙妮失败的纪念物。阿波罗狂恋达芙妮不成,达芙妮变成一棵月桂树。阿波罗摘下了月桂枝叶编成桂冠,以为怀念。他右手还支着一架从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处获得的七弦琴,正在命他的缪斯之一欧忒耳珀记下他心中被灵感激发的诗句。那个记着诗句的缪斯似乎有所悟,正仰起头望着天空。天使与另一缪斯女神围在他的身边,期待着阿波罗的泉涌般的灵感。


[quote]回复:sinovivo 经验值:17585 时间:2004/08/24 10:16
Laurel (Laurus nobilis L.)
  Synonyms

Flowering laurel tree
pharm   Folia Lauri (leaves), Fructus Lauri (fruits)
Albanian   Daf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22、《仲维光:当代中国无大师》


《仲维光:当代中国无大师》
《当代中国无大师》
转贴自“诗生活&#8226;诗歌翻译论坛”
仲维光

         ◆ 一.皇帝的新衣:人文领域的变态

  《开放》三月号刊出茉莉对德国瓦格纳教授的采访,又弹起十多年前老题目,中国作家和诺贝尔文学奖问题,不过,这一次变了调。这一切令人感到人生的可悲和荒诞。某某候选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传说已经多年。在这个传说风头正健的时候,居然没有人敢于出来说不。大学、基金会,一些报纸和刊物,乃至一些著名的知识分子、教授,甚至压宝于此。那些不入流的散文和诗,在各个刊物上如入无人之境,真的如皇帝的新衣那样。到今天,居然在中文中,“诺贝尔奖候选者”成为了一个头衔,成了诗人的新衣。在文学领域中,诗人的新衣比世俗社会中皇帝的威力还大。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十几年前,汉学家们的鉴别力哪里去了呢?中国知识界的鉴别力又在哪里?!

  《开放》四月号刊出曹长青写的“大师们不敢向暴政说不”,文章鞭辟入里地揭示了那些萎缩在独裁者的羽翼下,虽然偶尔有呻吟的各位专制政权豢养的大师们?真相。然而,人们也会要问,大师们难道能被豢养?!豢养能养出大师?!豢养和大师是绝对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即使在极权社会也可能产生自己的大师。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生在专制制度下的大师绝对不会象张承志、梁晓声一类人如鱼得水。知识的追求,生命的追求,“大师”所具有的“才能”和“感觉”必然使他们感到彷惶、孤独,痛苦不堪。帕斯捷尔纳克如此,肖斯塔科维奇如此,索尔仁尼琴也如此……。其实,岂只生活在专制制度下的作家,生活在一般社会的作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出版言论自由,但是,知识和生命的追求与尘世现实的冲突,依然使他们?望。卡夫卡如此,海明威如此,加缪也如此……。当代中国无大师,共产党的统治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的追求超出它所允许的范围,它不会容忍任何与共产主义文化相悖的文化现象存在,它更不会容忍任何人的自由创作精神生存,因此,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成名的“作家”和知识分子,及其作品,一般来说都是值得分析的。

  但是,最近二十年来,在海外和中国大陆有可能做出一些交流的时候,包括汉学家在内却没有人进行这样的分析研究工作。如“共产党”的“文化部长”王蒙,作为分析和研究对象的“王蒙”,其首要问题是“作品”和“人品”问题,即更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文学品质问题,而不是如瓦格纳教授今天还在说的,何时读过红楼梦的问题,了解与否世界和中国古典的问题。但是,王蒙和那些在共产党社会成名,并且在“学界”代替共产党把握权力的知识分子,在如今的汉学家那里却是或作为中国的“异议”作家,或作为传统中国学术的代表介绍给西方一般民众和学界的。这些在共产党社会成名的第二代、第三代作家、及知识分子,近年来在大陆掀起的潮流则是打掉真正的大师,如鲁迅、陈寅恪,取而代之,对于如此还不尽他们意的汉学家则放肆地攻击谩骂。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没有人对皇帝的新衣表示异议,就会有更恶劣的发展。错位的中文世界,几近荒诞,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 二.极权主义文化:片面西化的错向发展

  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变化标志是一九四九年。从那一年开始,极权主义文化全面统治了中国大陆。应该说在四九年以前,在剧烈冲突中挣扎的中国知识界,不管它实际上已经具有哪一种倾向,由于仍然是多元的,所以还是正常的。然而,自四九年共产党全面取得政权,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占统治地位后,中国社会和知识界起了决定性的变化。共产党所建立的极权主义文化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整体的思想方法,一元论的进步观。这种思想,常常或是确信历史发展有一确定进步规律,或是追求一种乌托邦。二.伴随这种观念,多用抽象的大而空泛的语言,如历史、宇宙、人类、阶级、革命、神圣、伟大、崇高。语言晦涩,概念含混则是这种整体的思想方法另一种表现。三.个人让位整体,牺牲个人和个性;多用历史和阶级压制个人的基本的爱和追求。四.这种教条僵硬的直线式的思想精神框架必然造成精神思想的封闭,造成对其它文化、及历史和传统的排斥和极其偏狭的有选择接受。这种排斥则必然造成人性和文化的蜕化。主题先行是第一个特点的产物。阉割和扼杀个人的基本冲动,内容和语言的“假”、“大”、“空”则是另外两个特点的结果。党同伐异、进行文化上的“革命”则是这种思想和文学的最终产物。在一般多元社会,当没有能力进行文化革命的时候,则表现为关心抽象的文化问题,远过于具体的、经验的、分析性的问题研究。玩弄晦涩概念,讲谁也不懂,其实自己也不明白的黑话、沽名钓誉,则是这种文化的变体产物。这种整体的、单线的思想方法必然造成心胸狭窄,它是那些地域主义者、民族主义者等缺乏宽大胸怀的知识分子最容易接受的思想。这就是左派思想很容易受到第三世界的某些知识分子欢迎的原因。

  虽然上述特点是极权社会的文化的典型特征,但是,它却不只存在于极权社会中。共产党的掌权,只是在政治上和社会上为它的存在创造了理想的条件,使它能得到淋漓尽至的发挥。这样一种极权主义文化的特点实际上在共产党没有取得政权以前,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及其后的革命文学和左派文学,和其它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上就已经存在了。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共产党不但是通过他的很多“党员知识分子”控制了知识分子的组织和出版物,如左翼作家联盟等,而且在当时的知识界的气氛上,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他们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历史和政治现实,阶级、救亡等主题文学占据了创作上的主导。由于自由主义思想的薄弱,由于其它流派的追求者的人格的苍白,因此,在现实中造成连鲁迅也很难完全和这种左派文学划清界限。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后人,如夏志清先生对鲁迅的评价事实上也受当时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很大影响,也出现偏颇。除去周扬、夏衍、翦伯赞这类的“文人共产党”不论,茅盾、丁玲等左派文人在当时的文学,及其政治、社会活动中都已经具有上述特点。所以他们后来成为“共产党文人”完全是必然的。而生于或曾经成长于那个时代的王若望、刘宾雁、苏绍智、戈扬等今天的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则也基本上是在这种左派文化气氛中过来的,甚至自己就曾经参与过。

  事实上,可以说,极权主义文化是上一代知识分子“自觉”“主动”地参与造就的。而生长于四九年后的几代知识分子则是在他们的“更加片面”的革命文化,即极权主义文化的影响下成长的。和西方的某些有良知的曾经具有左派倾向的作家不同,中国的左派知识分子即使在他们自己也遭受迫害时,甚至成为持不同政见者被赶出国门时,在思想上也没有真正地反叛,反思过。至于其后代知识分子,例如所谓“文革一代”和“八九一代”的不同,除了某些变化外,蜕化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左派文化在多元社会中,也有很强的蜕化发展趋势。例如,在科学史研究中,那种极端的亵渎伟大的科学家的精神,把一切庸俗化的倾向,极端的性解放、女性主义,乃至地域主义都不仅造成参与者的精神堕落,而且摧毁了正常健康的伦理规范,对社会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腐蚀作用。这种极权主义及其文化,这种左派文化不是中国传统的产物,而是近代西方伴随自由主义传统的一种反动产品。二十世纪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变化形势助长这种左派文化。

  在三、四十年代,左派文化在西方的知识分子也具有很大的势力,许多著名作家,如罗曼&#8226;罗兰、纪德、凯斯勒、阿拉贡等人都或曾经受到它巨大的影响,或本身就是典型的共产党左派作家。十月革命一生炮响,不仅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也送来了伴随它的左派文学。历史和政治现实,迫使中国知识分子先是追求“富国”,后来则是“救国”、“民族存亡”,这种整体的考虑从根本上助长了这种思想方法和文化形式。全盘西化的呼声,加速了这种片面西化,片面西化的结果不仅排斥了其它的西方文化倾向,而且摧毁了民族文化。这在四九年后全面得到展示。因此,本世纪以来的根本问题,不是救亡压倒启蒙,而是片面西化。误解“启蒙”,马克思主义、德国反理性、反西方传统的进入;革命文学和左派文学的进入,及和中国文化中某些相应因素,部分知识分子反西方情绪的结合,这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知识界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知识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主要问题。给中国社会带来如此负面影响的知识分子,包括后来那些提出“救亡压倒启蒙”原因论的人,近年他们又提出的极权社会只需改良,而要告别革命,并“自誉”为后马克思主义,其所表明的是他们的思想方法和精神仍然沉浸在极权主义的文化中。因此,人们仍然不可低估其消极影响。它告诉我们,中国知识界的错向发展仍然在继续。

         ◆ 三.聪明的夏志清:错位的时空

  冷战初期,左派,尤其是在文化、知识界中,借助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势头,及二次大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在整个世界上继续占据强有力的影响。正是在这个时候,夏志清先生,写下了《中国现代小说史》。在这部书中,夏志清先生第一次把张爱玲和钱钟书作为文学家,给予超乎寻常的评价。他认为,张爱玲的《秧歌》是部不朽的小说,《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认为,他们两人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在那个时代,夏志清先生能够突兀拔起,提出这种看法,表现了他超乎寻常的判断力、才智和勇气。这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其后,应该说对人们在文学和人生上的追求肯定都是一种力排众议的促进。但是,夏志清先生当时可能没有料到,他的这些正确判断在此后几十年后竟然要自己为它下注脚。

  其实,聪明的夏志清先生可能只是在转瞬之间没有料到世间对他的著述的另一种反应而已,读者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夏志清先生其后的微妙变化。在张爱玲死后,他在悼念张爱玲的文章中,夏志清先生几乎是自言自语地为他的这一论述辩护,“早在1957年、1961年我挑选张爱玲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中国作家’,一点也没有错。(当时大陆文学不值得一读;台湾作家间,只有姜贵的《重阳》和《旋风》可同张爱玲的《秧歌》、《赤地之恋》相抗衡,但短篇小说他写得极少,也无法同《传奇》相比的。),本来这种评价对于当时在海峡两岸声望正如日中天的张爱玲,是不必辩护的,然而,多年来夏志清先生一直用这种方法暗示他还有话要说,这一次在张爱玲去世的悼念中,聪明的夏志清先生终于说出在这辩护后的另半句话。“‘古物出土’愈多,我们对四、五十年代的张爱玲愈表示敬佩,同时不得不承认近三十年来她创作力之衰退,为此,我们公认她是名列前四、五名的现代中国小说家就够了,不必坚持她为‘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也许在他成长的那个时代,夏志清先生就不必再把这句话牙青口白地说出来,但是,不幸,《中国现代小说史》蜚声于另一个时代,一个才能匮乏的中文世界,一个没有天才和大师、庸碌的时代。对张爱玲和钱钟书的评价到了这样一个时代,就自然走了味。张爱玲的不凡之处在于,在四十年代,左派,革命文学甚嚣尘上的时候,她写出那种纯粹文学性的作品,描述出那个时代。和那种充满革命口号和革命情操,带有非文学眼镜描述社会的作品相比,张爱玲是出类拔萃的。张爱玲的不凡之处还在于她的中文文字的功底,她的文字干净清新,然而,人们不应忘记,和前辈作家相比,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白话文发展已经有几十年了。至于对社会的观察和生活的感受,张爱玲也有她的聪明独到之处。这一切,到五十年代,虽然张爱玲并没有更多的力作问世,却由于时代更加矮小,愈益显示出张爱玲的卓越。但是,生在特殊时期,生在中国的张爱玲,如果离开政治和社会纯粹评价她的文学价值,她却最多不过是在文学的基本要求上加上了一点自己的聪明而已。

  也许这就是生活在黑暗时期,停滞时期的特点,作家花费最大量的气力做的是,克服各种对文学的扭曲,而不是文学的创作。这对作家来说是一个悲剧,对评论家来说是一个危险。如果把各种停滞时期作家的相对努力绝对化,那就不仅会损害作家的本来意义,也会影响到转型时期的气氛。作为一个作家,张爱玲纯熟地掌握了文字和文学的基本技巧,但是,和托尔斯泰、托斯妥也夫斯基、海明威、卡夫卡等大“家”或称文学大师相比,和中国的曹雪芹、鲁迅等大师相比,张爱玲是一个通俗作家。张爱玲的作品,以及她的名言“成名要早”和她处心积虑的尘世生活,都使我们看到,她的观察和描述清新,摆脱了社会和环境的束缚,然而,却远远没有超越社会和人生。作为作家和一般人的张爱玲的最大的特点是一个“俗”。这个“俗”字既使她写出活生生的生活,让人们看了叫绝,心跳,又使她追求尘世生活的各种“噱头”,戏剧性效果。这个“俗”既使她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又使她终于写不出任何超越时代的,象《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安娜&#8226;卡列妮娜》、《永别了武器》、《审判》,那样的传世作品,也使她终于不能和鲁迅同日而语。

  本来,张爱玲的“俗”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在于对抗革命文学、左派文学对文学的亵渎,还文学于它的真正面目,还人们以真正的生活。而在这种意义上,这个“俗”字和“真”字是血肉相连的。夏志清先生对张爱玲的评价正在于此。然而,夏志清先生对张爱玲的推崇,和张爱玲到了下一代人手里,却只剩下一个俗。经过半个世纪,革命文学、左派文学已经深入到人们骨髓,这甚至包括港台和海外的作家,它没有消退的意思,而是辗转到“庸俗”来维持自己的存在。继革命文学、左派文学对文学和人们精神的阉割之后,居然张爱玲的“俗”字今天也成为那批文人继续阉割文学和人们灵魂的一把刀。

  至于钱钟书及其作品《围城》也是如此。钱钟书智力超人,但是,学术和文学成就却并不是一个仅仅依靠记忆的活动。它其中融有对生活的爱,追求和创造。它不是知识的陈列,而是一种洞穿和超越。就其文学价值,《围城》甚至不能和张爱玲的作品相比,至多是一部票友作品。但是,钱钟书的这部文学作品,在那个时代却确实具有意义。也许应该说它具有很大意义,然而也只是在那个时代。一个旋律适合一个环境场合,时空错位就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尤其是在特殊时代产生的旋律。夏志清先生对张爱玲和钱钟书的作品的评价都没有错,但是,时空错位,几成荒诞。人们至今仍然在读百年以前,乃至数百年以前的大师的作品,《红楼梦》、《红与黑》、《复活》,人们可以预见百年以后,人们还会喜爱《阿Q正传》,《丧钟为谁而鸣》、《城堡》、《局外人》和上述作品。但是,在夏志清之后,突然被中文世界吹捧到顶点的张爱玲和钱钟书,哪部作品能够和前述作品相比。以后也许会有人读他们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却都是只具有时代的意义,它们没有超越时代,没有刺穿人性和参透人生的惊心动魄。那时,人们就会看到夏志清之后的喧噪,几近荒谬。

  其实,夏志清之所以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庸碌的、没有大师的时代,也几乎是必然的。虽然在西方的多元社会中能够造成有左派倾向的“大师”,但是,究其本质:其文字、概念、思维方法,对文学和生活的认识,革命文学,左派文学却不可能造就正常的文学和生活气氛,不可能造就大师。左派文学生于病态的环境,造就病态的时代。经过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从左派文学发展到极权主义文化的全面统治后,没有深刻、痛苦的反叛和反省,继之而来的不是侏儒当道才是怪事。失去个性,失去灵魂和精神的左派文化,极权主义文化所培养的知识分子,有能力接受的只有“庸俗”。当代大陆文化,及其知识分子淋漓尽至地表现了这种特点。

        四.汉学家的两把刀:错位的学术

  海德堡大学瓦格纳教授在访谈中说,中国知识分子不承认西方的影响。其实,恰恰相反,反观八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和知识分子的活动,他们不仅重视、承认西方的影响,而且很知道如何利用这种影响。
  从四九年到七九年,中国大陆社会整整“完全”封闭了三十年。它名副其实地是社会封闭、政治封闭、思想封闭、文化、知识封闭。诚如瓦格纳教授在有一次和笔者讨论时所说的那样,这种封闭没有知识分子的配合、协作,是不可能成功的。生长在开放社会中的人可能会想象不到,开放初期,西方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中国持不同政见者的很多声名都是依靠西方的媒体创造出来的。魏京生是一个例子,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有许多因为言论而被问狱的人中,只有魏京生获得了巨大的名声,相对王希哲则没有那么幸运。其他身陷囹圄的人甚至又没有王希哲那样的幸运。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反抗极权社会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另一种文化空间的发展,确实要感谢西方关心中国的每一个人。
  然而,这其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倾向。当被极权主义的政治及其革命左派文学统治封闭多年后,极权主义者由于统治需要,要发展经济而不得不有所放松,稍微开放时,中国知识界首先面对的是西方汉学家。细点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成名的一些年青知识分子,人们必须承认,西方汉学家协助造就了八十年代以后大陆的知识气氛。当代西方汉学家在西方社会中是一个很独特的群体。一方面和前述所呼应的竟然是,西方汉学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左派,甚至是极端的左派、毛泽东主义分子。另一方面由于汉语的艰难,很多学语言出身的“汉学家”,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等专业却不是行家。这一点尤其在欧洲尤为显著。在美国,对中国各类问题的研究是分散在各问题相应的专业系或研究机构中,在欧洲则一揽子都在汉学系中。这为真正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汉学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汉学,即不再是对中国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前辈史家傅斯年先生曾经说,汉学的中心是在中国,当代人类学家张光直在接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时说,“要”把中研院办成当代汉学中心。
  这一细微变化就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起伏的结果。它值得人们思索的是,不是学术成果造成这种结果,而是西方在政治和物质实力的强势,和中国知识界的心态。因为,且不论对中国文字典籍的掌握,汉学家仍然远不如中国知识分子(包括港台海外),即便说到汉学家所正确看到的、且鄙视的,当代中国大陆知识界的最糟糕的思想方法问题,即治学方法问题,那也是如本文所述,是西方左派,“来自西方”的“共产党文化”影响的产物。而中国知识界的不正常的心态,盲目崇洋心态却是近百年来的某一部分知识分子努力的结果。它甚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到如今,要想使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民众在对待西方时恢复正常心态已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汉学家现在转而用另一把刀来批评中国知识分子分子时,中国知识分子当然不应该拒绝这些批评,但是,汉学家们应该想到,一些被某些汉学家所看不起的“学养”不足的大陆知识分子名人,汉学家们对于他们的成名起了很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即便那些共产党舆论制造出来的名人,如严家其、金观涛等人,汉学家们不也没有任何批评地进行了推波助澜的工作吗!尽管事过境迁,但是,在时间的流逝中自圆其说并非容易的事情,象夏志清先生那样说了聪明话的人还要亡羊补牢,更遑论其他了。

  瑞典的马悦然先生在八十年代末期曾经说,北岛创造了全新的中文语言,顾城是一首会走路的诗,杨炼继续了先秦。其后马悦然先生象夏志清先生那样,婉转地提到他和北岛谈起三十年代中国诗人的诗歌,北岛显然不了解。现在,在瓦格纳教授的谈话中,关于诺贝尔文学奖,他说,“如果你问马悦然他本人想不想给一个中国人颁奖,他会说北岛可以,但是如果你继续施压追问,他也许会说,在差不多一百多个人可以获奖时,可以提这个北岛。但是如果你缩小到五十个、二十五个或者五个人,甚至一个人中,我想,即使由马悦然一个人做决定,这个奖也不会颁给北岛。你看北岛的诗也有很大的问题,他最早的诗有很超脱的独立
性,他的意象和比喻个性很特别,但是两三年以后,基本上重复原来的意象,新的发展很少。北岛没有前进,许多中国作家也都是这样重复自己。倒是有许多中国画家到了西方,有了很大的突破。”(《开放》,99年3月号,“中国作家没资格拿诺贝尔奖”)

  对同一个北岛和这一代诗人,美国哈佛大学的李欧梵先生则在他为北岛诗集写的序言《午夜歌手─谈北岛的诗》中有另一种论述。(台北,《联合报》副刊,95年10月10日、11日)对于北岛前期作品《回答》一诗,他说,“我认为这只是几句口号,而不是诗。当然,念起来,用北京青年那股京片子腔调,‘我─不─相─信!’(重音应该放在‘不’字,并故意拉长)这几个字的挑战─甚至造反─的表情十足,令人想起了‘反权威’、‘反封建’的教条语境,但是纯以诗的立场来读─至少从一个外界的旁观者而言─就有点索然无味了。”“我们很容易在北岛早期诗中看到他那一代人的一个共同特征:惯用宏大的抽象名词(譬如时代、历史、真理)和充满激情的意象(如大火、燃烧)以及与大自然有关的字眼如太阳、雷电)。”“对我而言,一个诗人最珍贵的一点是他作品的特色和视野,所谓自成一体,对北岛这一代人真是谈何容易,因为我认为诗人的风格不能建立在艺术的真空,而必须和其所处的文化和语言作不停的‘对话’。北岛这一代人的文化资源是贫乏的,成长于文化大革命之中,无从接触中国传统,仅能偷偷地从早年翻译的西方文学(当时是‘内部’读物)中找寻滋养,并用之来对抗主宰一切生活的‘毛文体’。然而,在这种环境下,语言的自觉性变成了一个颇为困难的问题:什么才是诗的语言?什么才是诗人自己的语言?文学的语言和现实的语言关系如何?又如何从现实中引申出诗的语言?这一连串的命题,当我在一九八六年在上海的一个学术会议中提出的时候,有些大陆的当权作家对我颇为反感,而那些对我的看法有反感的人当然更不满意《今天》所刊出的所谓‘朦胧诗’,并斥之为艰涩难懂,而我却觉得这些年轻诗人正在作语言上的初步尝试,《今天》上的很多诗都是习作,并不完全成熟。而恰在此时,西方汉学家发现了北岛,一时惊为天人,视为奇才,并附带把《今天》杂志视为‘地下刊物’,吹捧有加。我虽忝为‘汉学家’,却自视为北岛的诤友,默默地看他在诗作中挣扎,当然我的基本态度是同情的,但也在文章中不乏批评。”他认为,北岛在近期作品中得到第二次解放,逐渐有了“比较完整的‘个人’─一个诗人的‘主体’。”北岛“近期的诗写得越淡,味道反而越浓”,“希望台湾的读者不要以台湾的尺度来衡量它,而以开放的艺术眼光胸襟和情感,来体会它内中的深意。”

  汉学家之间的这种矛盾之处如何解释呢?它不是看法不同,而是根本评价的改变和矛盾,是基本评价的转向。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对八十年代以来的大陆文学的评价上。近年来顾宾先生对伤痕文学以来的中国文学的负面评价曾经招致大陆报纸的攻击。然而,把张贤亮、王蒙、谌容、张洁、丛维熙、张抗抗、戴厚英等人作品捧为上品,介绍给西方读者的不就是这些汉学家吗!而某些作家,及中国的舆论又借助这些海外声名更上一层楼。下文我们将要具体分析的北岛,诚如李欧梵先生所说,被汉学家们“惊为天人”,是汉学家们制造出来的著名诗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北岛则也心领神会地爱护培养他和汉学家们的关系。其实何止北岛,大部分靠汉学家出名的朦胧诗人都会非常油滑地在汉学家中混,既知道如何“唬住”汉学家,又知道如何和他们周旋。历史最具有讽刺性的是,在任何时期的人类社会中都是最不谙时势的诗人,却居然被封闭社会和汉学家共同制造出来一个最世故油滑的群体─“诗人群体”。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事实上,人们只要稍微有一点研究能力,进行一点研究,就可以看到,北岛语言苍白,杨炼不了解先秦,顾城只会装腔作势,待到装不下去,就只有装疯杀人。问题不是汉学家向西方介绍了中国什么,而在于他们是如何向西方人推荐这些作品的,如果推荐这些作品为诺贝尔奖候选,如果不加批评地推荐上述作家和伤痕文学,看不到它的过渡性质,那当然就会倒西方读者的胃口,从此不再注视、关心中国文学;当然会让人们感到受了欺骗;当然会产生错位:学术错位与人格错位。如果当年介绍他们,或邀请他们出国时,就让他们和人们清楚:他们已经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的语言和写作方法上基本上是极权主义文化的产物,通过他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中国社会的动态和某些变化。也就是汉学家如果用一把刀,而不是二把刀来对待中国文学,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变态反应出现,北岛也不会为“候选”诺贝尔文学奖而弄得自己筋疲力尽,顾城也不会去杀人。这种人格错位的悲剧,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汉学家协助建立的。中文世界的“皇帝的新衣”是汉学家们协助裁剪的。

  之所以会如此,一是由于汉学家们对中文的掌握程度,二是由于汉学家对中国诗歌和西方诗歌的修养,三是由于文化差异,汉学家们无法正确把握中国“诗人”的人格和为人技术。其四就是左派汉学家自身存在的学术和思想问题。这是一种错位的学术对于左派汉学家,确实,人们不能武断地说,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是由于能力问题,接受不了严格的、分析的,必须步步扎实的“启蒙”主义的经验和理性的方法,而选择了这种整体式的思想方法。确实,人们也不能说,他们天生地是西方社会的失意者。但是,人们能够说的是,如果他们在学生时代,出于憧憬,误信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可以理解,那么,他们在其后到过中国,看到过文化大革命,了解到东方的极权主义,仍然对极权主义及其文化没有认识,那就令人遗憾了。

  事实就是如此,从歌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思想到推崇伤痕文学,从八十年代初期到今天,某些汉学家从来也没有离开过中国官方和官方认可的知识界和文学界,从来对极权主义的中国没有过任何分析。从另一方面说,西方的这一代左派,生长于冷战时期的左派,就其才能和勇气也是不能和其前辈相比的。但是,说到底,汉学家们这么“敢”讲话,除了在西方了解中国的人极少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知识界“宠”他们和“骗”他们的结果。左派文化,两把刀的汉学,不可分割地纠织在一起对当代中国文化仍然产生着巨大的,难以名估的影响,当代中国无大师和这种影响有着很深的关系。如何能摆正我们自己的
心态,既吸收汉学家们由西方社会所带来的好的方法,又能排除掉那种由于我们的自卑而带来的二把刀的影响,还要避免义和团心态,对中国知识分子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 五.北岛解析:错置的角色、错位的个性

  如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到,北岛成为海外汉学的一个焦点人物,评述中国当代文学的人几乎都以北岛作为案例来分析。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原名赵振开的北岛,本来是一个平常的人。有些聪明,但是才能平常。他本是一个很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失学,没有阴差阳错的社会变化,他在那个社会,在上学时会是班干部、团小组长,工作时会是上下关系园润、因循而被不断提拔的干部。北岛的气质原本和诗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虽然在他早期的诗歌中具有一般年青人都有的,还未被社会扼杀的激情,但是,他却先天地没有诗人那种喷薄欲出的感情(个人),敏锐清新的感觉(个人),以及驾驭语言的才能。

  六十年代末期,北岛“幸运”地留在北京,被分配到建筑公司工作,而没有象他同时代的其他中学生那样上山下乡,到远离北京的边疆和农村去。在那个时代,这些被赶到社会底层去的年轻人,本能地开始自己培养自己,寻找未来的出路。和多多、芒克等人类似,北岛学习过唱歌,搞过摄影,读各种可以找到的中文小说和其它书籍。进出所谓各种沙龙,其实就是当时中学生的各个群体。但是,无论在哪方面,北岛都没有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在当时活跃的中学生中也没有名气。一九七二年,北岛和他四中的同学史康成的妹妹,史保嘉成为男女朋友。这应该说是北岛一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史保嘉在当时北京的中学生圈子中很有一些才名,她人长得漂亮,能够写诗填词,并且交游广泛。当时,很多人对此事感到吃惊和不解,不明白北岛是如何能追到史保嘉,不明白何以有些才气的保嘉会爱上才能平平的他。大约在那之前,北岛就已经开始写诗。但是,他在认识史保嘉之前的诗歌风格,基本上没有脱离发展到六十年代的革命朗诵诗歌的影响。

  然而,到一九七二年,在那时的北京中学生群体中,即在史保嘉所活跃的群体中,反叛已经成为时尚。在思想上,德热拉斯的《新阶级》,托洛斯基的《被背叛的革命》得到广泛的传阅,甚至手抄。罗素、萨特、加罗蒂,乃至海德格的翻译作品开始流行。那一年由于尼克松访华,甚至还在内部开放了一些科学哲学翻译书籍出卖,这都开始对他们产生影响。在文学上,从六九年底年就开始流行的《在路上》、《麦田守望者》、《带星星的火车票》,以及海明威、雷马克等人的作品,到七二年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感情。恋爱、喝酒、写诗、打架,反叛社会,反叛家庭,甚至有未婚同居的。这对那个极权主义社会的一般
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中学生群体的人由两个方向走到了一起,一条应该是以芒克为典型,不关心社会和政治,由个人的、生命的冲动反叛出了极权社会的“革命”文化,或说由“堕落”而来,另一条路则是由关心社会和政治的“革命青年”,通过思想寻求,及和现实冲突,以及青春时期的反叛冲动反叛出马克思主义,或说由“革命”走出来的。严格说,北岛的路应该说是后者的路。他那时年青,还很有热情,但是,他是平和的,从没有走向极端,甚至在他和史保嘉的一年以上的恋爱中,也从没有到达过“高潮”,冲破世俗的“锁链”。七十年代初期,由于在临近北京的白洋淀地区聚集着这个中学生群体的很多人,如芒克、多多、方含(孙康)、潘青萍、戎雪兰、陶洛诵、宋海泉等人,并且他们能经常进出北京,这是远离北京的其它地区插队的中学生所难以做到的,因此,白洋淀实际上成为了当时中学生在北京以外的第二中心。
  一九七三年初,北岛和史保嘉一起去白洋淀史保嘉的女友处,并同时结识了芒克等很多人。应该说,受芒克等人的影响,北岛此时才走出革命文学的窠臼,开始所谓现代诗的创作,甚至从某种意义说,不得不开始写现代诗,因为,那时,在这个群体中,这已经成为时髦,已经没有人再去看任何带有革命“诗歌”、“小说”气息的文字。纵观北岛这两阶段的作品,早期作品《在扬子江上放歌》、《你好,百花山》、《金色的小号》,以及在七三年后写作的《回答》、献给遇罗克的两首诗等都应该说是他第一阶段的作品,按说这是北岛的本性作品,他不能写得更好,但是也不至于写得荒谬。由于《回答》等作品,大家都很容易找到,因此此处录出《在扬子江上放歌》、《五色花》等片段,作为对比分析。

  把我的话语传向四方吧,─长风的使者!/我是那漆黑的午夜里一把黎明的火/我是那死样的沉默中一首永恒的歌!(《在扬子江上放歌》)

  我要把月亮撕成碎片/铺成通往白矮星的栈道/掘回重土培在她的脚旁,/我要用北斗的勺把舀干太平洋的海水/轻轻浇在她蓝色的温床。/我要收集太阳的无数金丝编成抗寒的暖绳/缠在她那嫩绿的枝干上。/向着蓝色的未来/向着金色的阳光/向着永恒而无限的空间/你开吧,勇敢地开放!(《五色花》)

  为了正确评价北岛这一时期的作品,我们不妨随便引录几节六十年代的革命诗人的作品加以对比(由于系由记忆录下,因此可能有错误):

  落下鼓风的帆,收起击浪的橹,留恋池上的涟漪,船底宁静的蓝天/从风雨中驶过来的船在这里搁了浅。(沙白,“史可法衣冠冢”)

  ……每一滴水,都是山洪的子女,每一朵浪,都如夸父逐日,纵百次迂回,千遭曲折,被岩石撞回一万次,还是向东啊,向东!(沙白,“大江东去”)

  夜静,灯明,朗朗的读诗声,诗人,我又推开你诗的窗棂,啊!一股浓烈的革命气息扑面而来。(程光锐,“读马雅克夫斯基”)

   啊,不是怀古/我来三门峡脚踏禹王跃马处/看黄水滚滚/听钻机突突/使我满眶热泪陡涨/周身血沸千度……三门峡上紧握开天辟地英雄手臂/三门峡下竖万古不移中流抵柱。(贺敬之,“三门峡”)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啊,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对比这些诗歌,我们可以看到北岛前期诗歌的血缘关系。首先它继续的是五十、六十年代的意识形态,革命情怀,不过到北岛那里主题有了变化,他的主题是悼念遇罗克等,但是仍然是一些大的概念和问题,仍然是所谓“大写”的充满革命情怀的“自我”,缺乏个人的感受,仍然是意识形态问题。从文字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继续的是贺敬之、郭小川、沙白、程光锐等人的朗诵诗歌传统。但是在文字的错落起伏、变化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掌握运用上,北岛远没有上述诸人丰富和运用自如。贺敬之、程光锐、以及沙白等上一代诗人,中国文学、文字有着远比北岛丰厚的基础,他们虽然写作的是左派革命诗歌,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文字运用相当成熟,和他们相比,北岛是苍白的,这是这两代人最为明显的区别之一。

  这一时期北岛在诗歌形式的运用上没有任何创新。在文字和诗歌形式称赞北岛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不符合中国当代诗歌的实际情况的。七三年后,北岛受这个北京市中学生群体的反叛倾向的影响,受芒克、多多等人诗歌的影响,开始玩弄现代派的一些手法,但是,离开了他本性中所能接受的、前述的、尘世的“传统”,他从来也没有玩好过。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玩弄语言这个基本材料确实有多种玩法,语言之间有音韵联系,文字间有张力,文字的结合能够塑造旋律、意向、图画、观念,而现代派玩法则需要更多的自我和才能,更加需要感觉。现代派不是那么容易玩的。当然,由于现代派诗歌更加“专业”,更加是诗人自己的
事情,一般民众很难理解诗人的感受,因此,往往远离它,不理它。这产生的负面结果是,那些什么都写不了的人都来玩弄“现代派”,因为只要不合语法,句法,谁都不懂似乎就是“现代派”。这致使那些所谓现代派的诗歌能够“唬”住一般民众,然而,语言不是碎玻璃,现代派诗歌不是万花筒,其结果除了现在谁也不看外,至多不过是与世推移,逐渐进入废纸堆而已。

  由于篇幅限制,我在这里不再把北岛、芒克和多多同一时期的作品,就其语言,意向,自我,图像,音韵做一对比。在这种对比中,人们其实很容易发现芒克和多多驾驭语言的能力更胜一筹。我在此只想引述史保嘉对北岛的评价,我认为这一评价是中肯的:(“诗的往事”,齐简,打印稿)“从一九七○到一九七三年,他的诗风基本是叙事的,格律的,顺时空的,二维的,可视的。当然对于一个初涉诗歌的青年来说也不免有时失之单薄、苍白。”“平心而论,我并不认为赵振开是写诗的天才,但他敏感,勤奋,执著。”直到如今,北岛在在文字的驾驭上从来没有显示出过才能,玩弄现代派诗歌手法时从来也没有玩好过。他的
六字句和八字句总是让人感到语言琐碎不干净,他穿插的五字句也总是最坏的搭配。北岛从蹩脚的翻译家的翻译诗句学来糟糕的诗歌形式。他大概没有想过,那些诗句在原来的语言中,都是很精致的词句,都有严格的格律。

  至于今天北岛的散文,则更可看出他的功底,既无让人感到清新的思想,也无令人沉醉的情趣,更无让人回肠断气的韵律。只让人感到才短纸长。北岛之所以在大陆取得成功,受到人们的欢迎,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他出名的几首诗歌的形式是被共产党文化所异化的人们所熟悉和能够接受的,如《回答》。无论就其语言还是音韵都没有脱出革命朗诵诗歌的范畴。二.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和思想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而只有方向的变化。例如,《回答》等诗歌仍然是历史情怀,革命思想,只不过他歌颂了社会的被压迫者,反抗了当时的统治者。与其说是诗歌的形式,不如说是政治和社会情绪迎合了一般民众的在当时的倾向,这一点李欧梵先生说的很对,那是政治口号,但是,必须承认,“诗歌”形式的政治口号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原因在于那个社会的完全被政治化的民众,在那时最容易接受的就是这种口号。

  北岛究竟是那一种文化及传统的产物。就北岛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修养来说,显然他对中国文化了解无几,他的文化和知识结构实际上包括两方面,一.是共产党文化熏陶,二.是在极少数的,到六六年为止屈指可数的翻译诗歌的影响下,他在另外几方面的特点是:三.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到七十年代中期,不过是共产党时代的高中水准。四.对五四以来的近代文学则几乎可以说了解甚少。五.他的外文修养到八十年代末期也至多不过能勉强阅读而已,既谈不上写作,也谈不上能以外文欣赏修养自己。准确定位,北岛是转型时期的极权主义文化的产物,是僵硬的封闭社会的畸形产品。这畸形本身就是对极权社会的一个极大的
嘲讽。他的真正价值在于,从七一年前后开始脱离政府的宣传,走向另一种意识形态.

  从七三年开始,北岛开始受到芒克、多多等人的影响,而逐渐不再写带有很强的社会政治性的“诗歌”,开始转向,追求个人。他和芒克、多多等当时的一代北京市的中学生开始叛离共产党的文化,走向另一个追求,这是在共产党统治中国二十多年后,在从五十年代中国走向全面封闭,在六六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后的一个新的转折。这个转折是困难的,艰巨的,甚至很多时候充满危险的,例如,这个转折的前声,六六年前张郎郎等人的“太阳纵队”,就遭到了残酷的镇压。正由于它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政治性的转折,所以,在诗歌上没有什么才气的北岛能够以诗歌为形式做出自己的贡献。北岛的真正的贡献在于,在极其适
当的时期组织了《今天》杂志,把芒克等那一批北京中学生的反叛和追求倾向带向了社会。这一点,他功不可没。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变化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北岛应该得到的是那种衡量社会影响的文化贡献奖。而不是诗歌。

  但是,不幸北岛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的吹捧者也没有重视这一点,以致北岛今天也发生人格错位的问题,活得非常累,以致我们不得不评述北岛的特短,而不能多去评价他的特长和积极的地方。他其实演不好诗人的角色,他曾经演好的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组织者的角色。如果在正常社会,北岛不会成为一个诗人。但是,那一代年青人的游荡、无出路,以及一旦稍有松懈后的阴差阳错,外界的误解,进一步造成了那一代很多青年的自我和个性错位。北岛不过是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在很多“知识分子”和民运人士身上也都有这种错位。这一切都是极权社会,封闭社会的畸形产物。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者的确看到了该奖的西方倾向,认识到西方文学并不优于产生唐诗、《红楼梦》的中国文学,然而源源于唐诗、《红楼梦》传统的当代中国文学在什么地方呢?如果由于这种认识而把诺贝尔奖给了北岛及类似的中国当代作家群,那不仅是一个荒谬,留下的也不只是一个遗憾,而是一个永远让后世笑话的劣迹。

          ◆ 六.为何当代中国无大师

  从四九年共产党掌握政权至今,当代极权主义政治文化已经统治中国社会整整半个世纪。纵观自五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知识界,可以说退化和蜕化是它的显著特点。准确说就是前辈知识分子的退化,后来者的代代蜕化。这就是当代中国无大师的现象原因。前辈知识分子的退化的典型例子就是老舍和曹禺。曾经写出大师级作品的老舍,投靠极权主义的统治者及其文化后,甚至修改他的前期作品,以期适应革命文学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又不断地写出新的,到今天谁也不看废纸作品,并积极协助共产党整肃其他文学倾向的作家。老舍和共产党历史学家吴晗一样,在共产党社会陷入过深,以致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为“党同伐异”的“牺牲品”。老舍修改后的前期作品,及他后来创作的作品,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退化。现在,老舍的儿子说,老舍如果不死,就会得到诺贝尔奖,实在是自欺欺人。但是,如果说老舍没有在共产党政权下的退缩,以他没有修改过的前期作品水平有资格问鼎诺贝尔奖可能还有些道理。

  在共产党统治下没有退化的只有陈寅恪、沈从文等少数人。沈从文深知一切而搁笔。陈寅恪则为此受尽磨难。尽管他晚年双目失明,精神惨遭蹂躏,生活坎坷,他还是写出了传世作品《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这不仅使在共产党统治下的其他所谓大师知识分子汗颜,而且使逃到海外的知识分子反思。陈寅恪能砥砺中流,则是因为他坚持了自由的研究精神,不为政治,不为统治者的马克思主义,不为俗学所折腰。这其实既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也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
  至于后辈知识分子的代代蜕化,则在我们这一代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这种蜕化在知识框架和学术根基上,在知识分子的伦理道德上都是明显的。文革的一代如此,八九年天安门的一代更是如此,并且一代不如一代。这种蜕化在这两三代大陆知识分子身上几乎是无法变更的,即便他们其后留了洋,补了一些课,也只是亡羊补牢而已。以近年来突然被大陆文学界某些人奉为大师的王小波为例,他在知识和精神上就有着极其典型的蜕化一代的特点:无知,和其造成的狂妄,以及由此而来的粗制滥造的文学形式和语言(参看《中国研究》,98年3月号,总第34期,程兆奇后记)。当然,和他的同时代人相比,王小波还是有一些积极的东西,即对这种蜕化产生的骚动和反抗,以及在这一代人来说是“新”的,事实上并非是新的追求。然而,令人悲哀的是,这种反抗形式带有深刻的蜕化烙印,对王小波的“吹捧”让人看到的是更令人心碎的蜕化。当代中国无大师,岂只无大师,当代中国甚至不知大师为何物?

  对于未能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知识分子或要打上瑞典科学院的门,或要关起门来夜郎自大。对于自己的社会与文化,则要打倒鲁迅,打倒陈寅恪这些真正的大师。错位造成了当代中文世界的荒诞。人们常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对知识界来说,竖子成名的恶果不在于鸠占鹊巢的悲剧,而在于在学界的指鹿为马,视听混淆。这将影响两代乃至三代中国人。一个在政治上封闭了四十年的社会,一个至今在文化和思想仍然封闭的社会,一个失去传统的社会,是一个失去未来的社会。
  能够造成封闭,在开始时必然是退化,在其后则是奴役和蜕化。在被奴役几十年的灵魂群体中,没有反叛,没有痛苦的磨折是不可能立即站立起来成为大师的。因为反叛不仅会引起统治者的镇压,而且会引起周围被奴役灵魂的愤怒。没有大师,不完全是我们这几代人的能力不足,而是极权社会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容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成长。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只要那种一元的、整体的思想方法在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只要今天统治大陆的马克思的语言环境不改变,就很难产生大师。除非真的有在如此贫瘠的环境中,仍然能迅速汲取到各种营养,不受任何偏见束缚的天才出现。然而,天才我们的确还不曾看到。我们看到的是,在陈寅恪这样的大师面前的可笑的自大和可鄙的猥琐。这是一个变态的社会,一个蜕化和错位的社会。饱受左派和极权文化蹂躏与阉割的中国文化,要想重新获得生育能力,中国的人文精神要想再生,还要历经一两代人的砥砺。
原载:隧道 No.142
回复:dasha 经验值:12405 时间:2002/01/17 17:57
其实,对现当代文学(1919-1949、1949-)的评价,不外三种立场:1,肯定;2,否定;3,折衷。考评(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人员:1,混口学术饭的功利人士;2,试图“出语惊人”的哗众取宠人士;3,从事文学活动的省察者。于是,无论那种评论,必然得到拥趸,也势必遭到围剿。从来都是一家之言。单说北岛一代,北岛毕竟比舒婷强,但舒婷也在海内外博得了不逊于北岛的名声。而在如今大众传媒“聚变式”的暴发下,诗的创作与批评更在1986-1989的极度“地下”变为了极度“浮出海面”,大师与肖小一道兴风作浪,互相吹捧、互相诋毁,党同伐异,一派喧哗。此时评价是评论者一厢情愿的事。有人喜欢欧阳江河、有人喜欢张枣,你说你的梦,我说我的话。问题在于,究竟谁需要评价人?谁需要被评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评价后的结论有无意义?
先前Dasha个人以为,大师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人。可是,在目前的各种传播途径中,Dasha茫然了:汪国真也会改变人生,余秋雨也有苦旅(异议者莫急,Dasha一己之观点),什么人可称为大师呢?
文学在自言自语。我们在自说自话。不再有北岛的深入人心、却有贾评凹的洛阳纸贵、却有苏童、却有二月河……宽容与促狭之余,大家仍然在自言自语,自说自话。
没有客观公允的标准。即使有,运作时的人为的因素也会改变结果。何况要评价一个本无第一的行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也许历史老人会……时间爷爷会……最终给个……
Dasha正在读一本从“当当”电子商务来的来路不明的书《与魔鬼做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奥]茨威格 著 徐畅 译 西苑出版社1998年版),感慨颇多。尽管书中错漏百出,但徐畅的译笔不错,老茨的文笔更佳,兹引片断以证Dasha前面所言(错讹一并改正——编辑的职业病):“当他(荷尔德林)有一天轻轻地躺下死去,这沉寂的消忘在德语世界激起的声音轻微得就像一枚秋天的树叶飘飘摇摇地落在了地上。工匠们把裹在破烂衣服里的他抬进坟墓,数千页的手稿被胡乱丢弃或漫不经心地留下来,在图书馆里终年累月地蒙上灰尘。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这个神圣群体中最后的、最纯洁的诗人所留下的英雄的信息无人阅读、无人问津。”(《与魔鬼做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第7页。Dasha语:在德国,图书馆里留下了曾经无名者的文字。而我们的图书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更多的他?)
正像荷尔德林在《面包与酒》中说“在这个困乏的年代里,诗人何为?”,我们需不需要问:“Wozu Dicht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0: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23、《世说新语》与宗白华

《世说新语》与宗白华

Dasha酷爱《世说新语》,时常置之于枕边,近来Dasha蓦然发现自己的身心俱在那个时代,于是欣欣然欲怀古抒情。而Dasha在检讨学习魏晋心得时,却遽然想起上个世纪中叶的一篇极美的关于“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一语出自鲁迅先生的一篇演讲)的文字,于是停笔,找旧硬盘,觅得Dasha早年辛苦OCR的文字,重读,欷歔,遂贴之。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宗白华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这时代以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以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残忍、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的哲学时代,一些卓超的哲学天才——佛教的大师,也是生在这个时代。
  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命运的罗曼司的一个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
  但是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所表现的美是秾郁的、华贵的、壮硕的;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晋人的书法是这美底最具体的表现。
  这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世说新语》一书记述得挺生动,能以简劲的笔墨画出它的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时代的色彩和空气。文笔的简约玄澹尤能传神。撰述人刘义庆生于晋末,注释者刘孝标也是梁人;当时晋人的流风余韵犹未泯灭,所述的内容,至少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象不远(唐修晋书也多取材于它)。
要研究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世说新语》一书里有不少重要的资料和启示,是不可忽略的。今就个人读书札记粗略举出数点,以供读者参考,详细而有系统的发挥,则有待于将来。
  (-)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而《世说新语》上第六篇《雅量》、第七篇《识鉴》、第八篇《赏誉》、第九篇《品藻》、第十篇《容止》,都系鉴赏和形容“人格个性之美”的。而美学上的评赏,所谓“品藻”的对象乃在“人物”。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与人格美的评赏。“君子比德于玉”,中国人对于人格美的爱赏渊源极早,而品藻人物的空气,已盛行于汉末。到“世说新语时代”则登峰造极了(《世说》载“温太真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即此可见当时人物品藻在社会上的势力)。
  中国艺术和文学批评的名著,谢赫的《画品》,袁昂、庾肩吾的《画品》、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都产生在这热闹的品藻人物的空气中。后来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品》,乃集我国美感范畴之大成。
  (二)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世说》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么?中国伟大的山水画的意境,已包具于晋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中了!而《世说》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这不又是元人山水花鸟小幅,黄大痴、倪云林、钱舜举、王若水的画境吗?(中国南宗画派的精意在于表现一种潇洒胸襟,这也是晋人的流风余韵。)
  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当时画家宗炳云:“山水质有而趣灵。”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谢灵运的“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以及袁伯彦的“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荀中郎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玄远的意趣。这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宗炳画所游山水悬于室中,对之云:“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郭景纯有诗句曰:“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评之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这玄远幽深的哲学意味深透在当时人的美感和自然欣赏中。
  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司图空《诗品》里形容艺术心灵为“空潭写春,古镜照神”,此境晋人有之:
    王羲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王司州(修龄)至吴兴印渚中看,叹曰:“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言语第二&#8226;八十一》(《世说新语》的章节为Dasha加,下同)

    司马太傅(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日:“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言语第二&#8226;九十八》
  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能够在中国山水画的演进中产生元人倪云林那样“洗尽尘滓,独存孤迥”,“潜移造化而与天游”,“乘云御风,以游于尘埃之表”(皆恽南田评倪画语),创立一个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晋人的美的理想,很可以注意的,是显著的追慕着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意象。他们赞赏人格美的形容词象:“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玉山”,“玉树”,“磊砢而英多”,“爽朗清举”,都是一片光亮意象。甚至于殷仲堪死后,殷仲文称他“虽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形容自然界的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形容建筑的如:“遥望层城,丹楼如霞”。庄子的理想人格“藐姑射仙人,绰约若处子,肌肤若冰雪”,不是这晋人的美的意象的源泉么?桓温谓谢尚“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天际真人是晋人理想的人格,也是理想的美。
  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又如庖丁之中肯棨,神行于虚。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魏晋书法的特色,是能尽各字的真态。“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晋人结字用理,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唐张怀瓘《书议》评王献之书云:“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行草;又处于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手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他这一段话不但传出行草艺术的真精神,且将晋人这自由潇洒的艺术人格形容尽致。中国独有的美术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是从晋人的风韵中产生的。魏晋的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自由的精神人格的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这抽象的音乐似的艺术才能表达出晋人的空灵的玄学精神和个性主义的自我价值。欧阳修云:“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暌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为人也!”个性价值之发现,是“世说新语时代”的最大贡献,而晋人的书法是这个性主义的代表艺术。到了隋唐,晋人书艺中的“神理”凝成了“法”,于是“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矣”。
  (三)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着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言语第二&#8226;九十一》
好一个“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卫玠总角时问乐令“梦”。乐云:“是想”。卫日:“形神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乐云:“因也。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齑啖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乐闻,故命驾为剖析之。卫即小差。乐叹日:“此儿胸中,当必无膏盲之疾!”
        ——《文学第四&#8226;十四》
卫玠姿容极美,风度翩翩,而因思索玄理不得,竟至成病,这不是柏拉图所说的富有“爱智的热情”么?
  晋人虽超,未能忘情,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王戎语)!是哀乐过人,不同流俗。尤以对于朋友之爱,里面富有人格美的倾慕。《世说》中《伤逝》一篇记述颇为动人。庾亮死,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伤逝中尤具悼惜美之幻灭的意思。
    顾恺之(《世说新语》原文为“顾长康”)拜桓温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
        ——《言语第二&#8226;九十一》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否?”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伤逝第十七&#8226;七》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任诞第二十三&#8226;四十二》
    王长史登茅山,大恸哭曰:“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
        ——《任诞第二十三&#8226;五十四》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栖逸第十八注引〈魏氏春秋〉》
  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惊心动魄;浅俗薄情的人,不仅不能深哀,且不知所谓真乐:

    王右军既去官,与东土人士营山水弋钓之乐。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晋人富于这种宇宙的深情,所以在艺术文学上有那样不可企及的成就。顾恺之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其痴尤不可及!陶渊明的纯厚天真与侠值,也是后人不能到处。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也只是新鲜自然而已。然而扩而大之,体而深之,就能构成一种泛神论宇宙观,作为艺术文学的基础。孙绰《天台山赋》云:“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浑万象以冥观,兀同体于自然。”又云:“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元全,凝想幽岩,朗咏长川。”在这种深厚的自然体验下,产生了王羲之的《兰亭序》,鲍照《登大雷岸寄妹书》,陶宏景、吴均的《叙景短扎》,郦道元的《水经注》;这些都是最优美的写景文学。
  (四)我说魏晋时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支道林好鹤,往郯东峁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之意。林日:“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晋人酷爱自己精神的自由,才能推己及物,有这意义伟大的动作。这种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才能把我们的胸襟像一朵花似地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近代哲学上所谓“生命情调”、“宇宙意识”,遂在晋人这超脱的胸襟里萌芽起来(使这时代容易接受和了解佛教大乘思想)。卫玠初欲过江,形神惨悴,语左右曰:“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后来初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是从这里脱化出来?而卫玠的一往情深,更令人心恸神伤,寄慨无穷。(然而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则觉更哲学,更超然,气象更大。)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目恶。”
        ——《言语第二&#8226;六十二》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的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但丁的《神曲》起始于中年的徘徊歧路,是具有深意的。
    桓温(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条执枝(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言语第二&#8226;五十五》
桓温武人,情致如此!庾子山著《枯树赋》,末尾引桓大司马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深感到桓温这话的凄美,把它敷演成一首四言的抒情小诗了。
  然而王羲之的《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淥水滨。寥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真能代表晋人这纯净的胸襟和深厚的感觉所启示的宇宙观。“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两句尤能写出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顿悟这世界,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于是“寓目理自陈”,这理不是机械的陈腐的理,乃是活泼泼的宇宙生机中所含至深的理。王羲之另有两句诗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这里,哲学彻悟的生活和审美生活,源头上是一致的。晋人的文学艺术都浸润着这新鲜活泼的“静照在忘求”和“适我无非新”的哲学精神。大诗人陶渊明的“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即事多所欣”,“良辰入奇杯”,写出这丰厚的心灵“触着每秒光阴都成了黄金”。
  (五)晋人的“人格的唯美主义”和友谊的重视,培养成为一种高级社交文化如“竹林之游,兰亭禊集”等。玄理的辩论和人物的品藻是这社交的主要内容。因此谈吐措词的隽妙,空前绝后。晋人书札和小品文中隽句天成,俯拾即是。陶渊明的诗句和文句的隽妙,也是这“世说新语时代”底产物。陶渊明散文化的诗句又遥遥地影响着宋代散文化的诗派。苏、黄、米、蔡等人们的书法也力追晋人萧散的风致。但总嫌做作夸张,没有晋人的自然。
  (六)普人之美,美在神韵(人称王羲之的字韵高千古)。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沾滞于物的自由精神(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或哲学的美,这种事外有远致的力量,扩而大之可以使人超然于死生祸福之外,发挥出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的精神来: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汎海戏。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曰(云):“如此,将无归。”众人皆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雅量第六&#8226;二十八》
美之极,即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其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的大捷植根于谢安这美的人格和风度中。谢灵运泛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可以借来体会谢公此时的境界和胸襟。
  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雄武的桓温,勇于自新的周处、戴渊,都是千载下懔懔有生气的人物。桓温过王敦墓,叹日:“可儿!可儿!”心焉向往那豪迈雄强的个性,不拘泥于世俗观念,而赞赏“力”,力就是美。
庾道季说:“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瑞貉啖尽!”这话何其豪迈、沉痛。晋人崇尚活泼生气,蔑视世俗社会中的伪君子、乡原、战国以后二千年来中国的“社会栋梁”。
  (七)晋人的美学是“人物的品藻”,引例如下:
    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浃渫而扬波,其入磊砢而英多。”
        ——《雅量第六&#8226;二十八》
    桓大司马(温)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桓公遥望叹曰:“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
        ——《赏誉第八&#8226;一○五》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云(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容止第十四&#8226;五》
    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
        ——《容止第十四&#8226;三十五》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言语第二&#8226;九十二》
    人有(有人)叹王恭形茂者,曰:“濯濯如春月柳。”
        ——《容止第十四&#8226;三十五》
    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
        ——《言语第二&#8226;七十三》
  拿自然界的美来形容人物品格的美,例子举不胜举。这两方面的美——自然美和人格美——同时被魏晋人发现。人格美的推重已滥觞于汉末,上溯至孔子及儒家的重视人格及其气象。“世说新语时代”尤沉醉于人物的容貌、器识、肉体与精神的美。所以“看杀卫玠”,而王羲之——他自己被时人目为“飘如游云,矫如惊龙”——见杜弘治叹日:“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也!”
  而女子谢道韫亦神情散朗,奕奕有林下风。根本《世说》里面的女性多能矫矫脱俗,无脂粉气。
  总而言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美的力量是不可抵抗的,见下一段故事:
    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尝著斋后。主(温尚明帝女南康长公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籍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婉,曰:“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于是掷刀前抱之:“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主于是掷刀……遂善之”句出自《妒记》,《世说新语》无)
        ——《贤媛第十九&#8226;二十一》
话虽如此,晋人的美感和艺术观,就大体而言,是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为基础,宜于简淡、立远的意味,因而奠定了一千五百年来中国美感——尤以表现于山水画、山水诗的基本趋向。
  中国山水画的独立,起源于晋末。晋宋山水画的创作,自始即具有“澄怀观道”的意趣。画家宗炳好山水,几所游历,皆图之于壁,坐卧向之,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他又说:“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像;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他这所谓“道”,就是这宇宙里最幽深最玄远却又弥沦万物的生命本体。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也说绘画的手段和目的是“迁想妙得”。这“妙得”的对象也即是那深远的生命,那“道”。
中国绘画艺术的重心——山水画,开端就富于这玄学意味(晋人的书法也是这玄学精神的艺术),它影响着一千五百年,使中国绘画在世界上成一独立的体系。
  他们的艺术的理想和美的条件是一味绝俗。庾道季见戴安道所画行像,谓之曰:“神明太俗,由卿世情未尽!”以戴安道之高,还说是世情未尽,无怪他气得回答说:“唯务光当免卿此语耳!”
  然而也足见当时美的标准树立得很严格,这标准也就一直是后来中国文艺批评的标准:“雅”、“绝俗”。
  这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于两点,一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的生活里求极量的丰富和充实,不为着将来或过去而放弃现在价值的体味和创造: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任诞第二十三&#8226;四十六》
  二则美的价值是寄于过程的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少一“夜”字)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任诞第二十三&#8226;四十七》
这截然地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
  (八)晋人的道德观与礼法观。孔子是中国二千年礼法社会和道德体系的建设者。创造一个道德体系的人,也就是真正能了解这道德的意义的人。孔子知道道德的精神在于诚,在于真性情,真血性,所谓赤子之心。扩而充之,就是所谓“仁”。一切的礼法,只是它托寄的外表。舍本执末,丧失了道德和礼法的真精神真意义,甚至于假借名义以便其私,那就是“乡原”,那就是“小人之儒”。这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孔子日:“乡原,德之贼也。”又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他更时常警告人们不要忘掉礼法的真精神真意义。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于是日哭,则不歌。食于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这伟大的真挚的同情心是他的道德的基础。他痛恶虚伪。他骂“巧言分色鲜矣仁!”他骂“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然而孔子死后,汉代以来,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乡原”支配着中国社会,成为“社会栋梁”,把孔子至大至刚、极高明的中庸之道化成弥漫社会的庸俗主义、妥协主义、折衷主义、苟安主义,孔子好像预感到这一点,他所以极力赞美狂狷而排斥乡原。他自己也能超然于礼法之表追寻活泼的真实的丰富的人生。他的生活不但“依于仁”,还要“游于艺”。他对于音乐有最深的了解并有过最美妙、最简洁而真切的形容。他说:
    “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他欣赏自然的美,他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他有一天问他几个弟子的志趣。于路、冉有、公西华都说过了,轮到曾点,他问道: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日:“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
  孔子这超然的、蔼然的、爱美爱自然的生活态度,我们在晋人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里见到遥遥嗣响的人,汉代的俗儒钻进利禄之途,乡原满天下。魏晋人以狂狷来反抗这乡原的社会,反抗这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士大夫阶层的庸俗,向自己的真性情、其血性里掘发人生的真意义、真道德。他们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地位、名誉来冒犯统治阶级的奸雄假借礼教以维持权位的恶势力。曹操拿“败伦乱俗,讪诱惑众,大逆不道”的罪名杀孔融。司马昭拿“无益于今,有败于俗,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嵇康。阮籍佯狂了,刘伶纵酒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这是真性情、真血性和这虚伪的礼法社会不肯妥协的悲壮剧。这是一班在文化衰堕时期替人类冒险争取真实人生道德的殉道者。他们殉道时何等的勇敢,从容而美丽:
    嵇康(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雅量第六&#8226;二十八》
  以维护伦理自命的曹操枉杀孔融,屠杀到孔融七岁的小女、九岁的小儿,谁是真的“大逆不道”者?
  道德的真精神在于“仁”,在于“恕”,在于人格的优美。《世说》载:
    阮光禄(裕)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亲(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德行第一&#8226;三十二》
  这是何等严肃的责已精神!然而不是由于畏人言,畏于礼法的责备,而是由于对自己人格美的重视和伟大同情心的流露。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谢安)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日:“阿奴欲放去耶(邪)?”遂遣之。
        ——《德行第一&#8226;三十三》
  谢安是东晋风流的主脑人物,然而这天真仁爱的赤子之心实是他伟大人格的根基。这使他忠诚谨慎地支持东晋的危局至于数十年。淝水之役,苻坚发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大举入寇,东晋危在旦夕。谢安指挥若定,遣谢玄等以八万兵一举破之。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仅以身免。这是军事史上空前的战绩,诸葛亮在蜀没有过这样的胜利!
  一代枭雄,不怕遗臭万年的桓温也不缺乏这英雄的博大的同情心:
    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猨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黜免第二十八&#8226;二》
  晋人既从性情的真率和胸襟的宽仁建立他的新生命,摆脱礼法的空虚和顽固,他们的道德教育遂以人格的感化为主。我们看谢安这段动人的故事:
    谢虎子尝上屋薰鼠。胡儿(虎子之子)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戏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太傅既了己(指胡儿自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回:“世人以此谤中郎(虎子),亦言我共作此。”胡儿懊热,一月,日闭斋不出。太傅虚托引己之过,必(以)相开悟,可谓德教。
        ——《纰漏第三十四&#8226;五》
  我们现代有这样精神伟大的教育家吗?所以: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公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德行第一&#8226;三十六》
  这正是像谢公称赞禇季野的话:“禇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他确实在教,并不姑息,但他着重在体贴入微的潜移默化,不欲伤害小儿的羞耻心和自尊心:
    谢玄(谢遏)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睹,得即烧之。
        ——《假谲第二十七&#8226;十四》
  这态度多么慈祥,而用意又何其严格!谢玄为东晋立大功,救国家于垂危,足见这教育精神和方法的成绩。
  当时文俗之士所最仇疾的阮籍,行动最为任诞,蔑视礼法也最为彻底。然而正在他身上我们看出这新道德运动的意义和目标。这目标就是要把道德的灵魂重新建筑在热情和率真之上,摆脱陈腐礼法的外形。因为这礼法已经丧失了它的真精神,变成阻碍生机的桎梏,被奸雄利用作政权工具,借以锄杀异己。(曹操杀孔融)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吐血数升,(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任诞第二十三&#8226;九》
  他拿鲜血来灌溉道德的新生命!他是一个壮伟的丈夫。容貌瓖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这样的人,无怪他的诗“旨趣遥深,反覆零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杂集于中”。他的咏怀诗是古诗十九首以后第一流的杰作。他的人格坦荡谆至,虽见嫉于士大夫,却能见谅于酒保: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何察终无他意。
        ——《任诞第二十三&#8226;八》
  这样解放的自由的人格是洋溢着生命,神情超迈,举止历落,态度恢扩,胸襟潇洒:
    王司州(修龄)在谢公坐,咏“人不言兮出不辞、来回风兮载云旗!”(九歌句)语人云;“‘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豪爽第十三&#8226;十二》
  桓温读高士传,至于陵钟子,便掷去曰:“谁能作此溪刻自处”这不是善恶之彼岸的超然的美和超然的道德吗?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晋人用这两句诗写下他的千古风流和不朽的豪情!
(原载1940年《学灯》)

附:清淡与析理
  拙稿《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第五段中关于晋人的清谈,未及详论,现拟以此段补足之。

  被后世诟病的魏晋人的清淡,本是产生于探求玄理的动机。王导称之为“共谈析理”。嵇康《琴赋》里说:“非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析理”须有逻辑的头脑,理智的良心和探求真理的热忱。青年夭折的大思想家王弼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何晏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弼),见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际矣。”“论天人之际”,当是魏晋人“共谈析理”的最后目标。《世说》又载:
    “殷浩、谢安诸人共集,谢因问殷:“眼往万属形,万形来入眼否?’”
        ——《文学第四&#8226;四十八》
  是则由“论天人之际”的形而上学的探讨注意到知识论了。
  当时一般哲学空气极为浓厚,热中功名的钟会也急急地要把他的哲学著作求嵇康的鉴赏,情形可笑:
    “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文学第四&#8226;五》
  但是古代哲理探讨的进步,多由于座谈辩难。柏拉图的全部哲学思想用座谈对话的体裁写出来。苏格拉底把哲学带到街头,他的街头论道是西洋哲学史中最有生气的一页。印度古代哲学的辩争尤非常激烈。孔子的真正人格和思想也只表现在《论语》里。魏晋的思想家在清谈辩难中显出他们活泼飞跃的析理的兴趣和思辨的精神。《世说》载:
    “何晏为吏部尚书,有威(位)望。时谈客盈座。王弼未弱冠,往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座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座所不及。”
        ——《文学第四&#8226;六》
  当时人辩论名理,不仅是“理致甚微”,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可惜当时没有一位文学天才把重要的清谈辩难详细记录下来,否则中国哲学史里将会有可以比美柏拉图对话集的作品。
  我们读《世说》下面这段记载,可以想象当时谈理时的风度和内容的精彩。
     “支道林、许(询)、谢(安)、盛德,共集王(濛)家。谢顾谓诸人:‘今日可谓彦会。既时(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向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使四座(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座(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复(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座(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文学第四&#8226;五十五》
  谢安在清谈上也表现出他领袖人群的气度。晋人的艺术气质使“共谈析理”也成了一种艺术创作。
    支道林、许询(掾,即许询)诸人共在会稽王(简文)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座(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文学第四&#8226;四十》
  但支道林并不忘这种辩论应该是“求理中之谈”。《世说》载:
    许询少时(许掾年少时),人以比王苟子。许大不平。时诸人士及于法师,并在会稽西寺讲,王亦在焉。许意甚忿,便往西寺与王论理,共决优劣。苦相折挫,王遂大屈,许复执王理,更相复(覆)疏,王复屈。许谓支法师曰:“弟子向语何如?”支从容曰:“君语佳则佳矣,何至相苦邪?岂是求理中之谈哉?”
        ——《文学第四&#8226;三十八》
  可见“共谈析理”才是清谈真正目的,我们最后再欣赏这求真爱美的时代里一个“共谈析理”的艺术杰作:
    客问乐令“旨不至”者,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至不?”客日:“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于是客乃悟,服乐辞约而旨达,皆此类。
    ——《文学第四&#8226;十六》
  大化流衍,一息不停,方以为“至”,倏焉已“去”,云“至”云“去”,都是名言所执。故飞鸟之影,莫见其移,而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川上之叹,桓温摇落之悲,卫玠的“对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王孝伯叹赏于古诗“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晋人这种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已由乐广把它概括在辞约而旨达的“析理”中了。
(一九四○年,写于重庆)
* 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三国志&#8226;钟会传》裴松之注)按:王弼此言极精,他是老、庄学派中富有积极精神的人。一个积极的文化价值与人生价值的境界可以由此建立。
 
  全文辑录于宗白华先生《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文中深蓝色字为Dasha据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版)校订。
  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櫆,字伯华。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江苏常熟虞山镇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 、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在那美学研究者还寥若晨星的年代,宗先生的劳作是具有拓荒意义的。“南宗北邓”(邓以蛰)便是人们对他美学研究工作的高度评价。 宗白华作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超星馆藏《世说新语》研究资料之Dasha评介:
《世说新语》(南朝) 刘义庆 撰;(南朝&#8226;梁)刘孝标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版
在“广东省数字图书馆”搜索到的“国图”NLC文件,Dasha没有读,大概为四库影印本。

徐震谔著 《世说新语校箋 (上、下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
超星现存的可供研读的惟一版本,但在《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 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版)书中周祖谟前言有这样的话,Dasha录入以存之:“(本书清稿)于五十年代中期曾远寄沪滨,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请徐震谔先生覆检所抄有无错误,以便定稿付印。然稽留三载,未能检校,但别纸已加案若干条于笺疏之后,而与原来邀请覆查之旨不符。因索回……对于徐氏案语,一律不用,以免掠美之嫌。”
张万起编 《世说新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是研究魏晋与《世说新语》的极便利的工具书。好东西!

蔡志忠《世说新语 六朝的清谈》生活&#8226;读书&#8226;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第三只眼”看《世说新语》的美妙作品。Dasha一直叹服漫画家蔡志忠的思想力和文字力。
附刘小枫怀念宗先生的一篇文字:
湖畔漫步者的身影
——忆念宗白华教授
刘小枫
  二十世纪的岁月已逝大半。那些随这个即将成为过去的世纪而逝去的老一辈学者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风尘身影呢?
  如今,学术界已开始回顾那些与这个不那么称心如意的世纪同龄、从大灾大难中过来而又悄然逝去的一代汉语学者。这一代汉语知识分子被冠以“五四”一代的桂冠,由此标识出他们曾经有过的意义追寻。熊十力、金岳霖、陈寅恪、唐君毅、梁宗岱、朱光潜、宗白华……无数“五四”一代汉语知识分子,曾经以自己青春的激情,凭依学术研究的手段,反抗过在这个世纪中发生的意义毁灭和意义颠倒。对于半个多世纪以后出现的“四五”一代汉语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的前辈——“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亲切的。然而,这两代知识分子毕竟是两代人。
  一个有趣的、也是“四五”一代知识分子恐怕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现代汉语知识分子在反抗历史中的意义颠倒时,历史颠倒过他们没有呢?知识分子在精神上与历史这个恶魔的搏斗,究竟谁输谁赢?这一问题涉及到学术是否应该或必得屈从于历史,是否应该或必得把决定世界的意义形态的决定权拱手让给所谓的历史。这一问题当然也不能掩盖或取代另一问题:现代汉语学者在反抗意义颠倒的同时,他们自己是否曾颠倒过意义秩序。
  这些都不过是些空话、大话,无聊得很的问题。区区一介书生,怎能与历史相提并论。他们的精神和人格至多不过是历史的点缀,历史自走自己的路。一介书生们的意义追求,历史自会有评价,尽管糊涂书生并不知道这历史为何许人也。据说,只有那些主宰过几代人的命运、制造过无数人的悲欢离合的人,历史赐给他的身影才最庞大。
  比起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来,宗白华教授留下的身影过于淡薄,比起其他著作等身,有宏篇巨制留世的学者来,他的著述明显过于零散,没有一部部头稍大的作品传世。在书籍淹没人灵性的当今世界,可有诚挚、透明的心性一席之地?
  宗白华教授留下的身影不庞大,对我来说,却非常亲切。宗白华先生已逝去一年,他的风尘身影仍然时常倾近我,留伴在我身旁……

  我刚进北大就听说,宗白华教授喜爱散步,尤其喜爱漫步于啸林湖畔和文物古迹之林。随着清丽飘洒的《美学散步》问世,这位美学大师作为散步者的形象更活龙活现了,仿佛宗白华教授真是清林高士一类人物。
  一天,我例行去见他,不巧未遇。宗师母告诉我,他上外面走走去了。我回转去,刚到未名湖,就看到宗老先生身着旧式对襟布衣,肩上搭着个小布袋,拐着手杖,正匆匆往家走,看上去,他显得十分疲累;尽管他对我说出去散了散步,可我却看不出一点散步者的心态。
  所谓“散步”,不管是从日常生活来讲,还是就隐喻而言,都具有清散悠闲的意味。无论如何,《少年中国》时代的宗白华绝不是散步者的形象;游欧回国后的宗白华,也不是文物艺品之林的散步者。《少年中国》时代的宗白华对儒道哲学的尖锐抨击,在宗白华成熟后的思想中虽已销声匿迹,此后看到的大多是对孔、庄人格的赞美,这并不意味着他已改宗“散步”哲学。明则“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隐则“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少年中国》时代的宗白华对生活的充实和深挚的巨大热情,依然不减当年。
  如果说,晚年宗白华的形象是“散步者”形象,那么,这种形象是否真实;如果这位曾立下夙愿要“研究人类社会黑暗的方面”的诗人和学者,在晚年改宗了“散步”哲学,那么,这种情形是如何发生的,这些至今都仍是问题。
  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这与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有所不同。朱光潜乃是把艺术当作艺术问题来加以探究和处理,其早年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以及晚年代表作《西方美学史》——尤其是该书的基本着眼点和结束语,都充分表明朱光潜先生是一位有渊博学识的文艺学家。但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宗白华,朱光潜这两位现代中国的美学大师,早年都曾受叔本华、尼采哲学的影响,由于个人气质上的差异,在朱光潜的学术思考中虽也涉及一些人生课题,但在学术研究的基本定向上,人生的艺术化问题在宗白华那里,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少年中国》时代的宗白华,面对时代的混乱、人心的离散、民族精神的流弊,深切感到人格的改塑乃是最为首要的问题。要改造“机械的人生”、“自利的人生”,必须从生命情调入手。这些论点明显带有对现代性问题作出哲学反应的意味,恰如本世纪初德国生命哲学(狄尔泰、西默尔、奥依肯)是作为对现代性的精神危机问题作出反应而出场的。
  毫不奇怪,本来就重视生命问题的青年宗白华,在接触德国哲学时,很快就与当时流行的生命哲学一拍即合。看得出来,青年宗白华熟悉西美尔的著作,在他留欧回国后的主要论文中,有很明显的斯宾格勒哲学思想的影响痕迹(例如他十分强调的空间意识这一概念)。严格他讲,宗白华先生首先是一位生命哲学家,而且,是中国式的。
  华夏生命哲学与日耳曼的生命哲学,毕竟有实质上的差异。现代华夏式的生命哲学,就个性突显者而言,王国维之后,乃是宗白华。

  五十年代初,全国各主要大学中教授外国哲学的教授,统统被调集到北大,改造思想。北大的哲学系师资,顿时显得极为雄厚。宗白华教授从南京来到北京,从此就再也没有回返他从小生长、学习和从事教育的江南。
  最初,宗先生住在燕园南阁,伴着孤灯一盏,潜心研读他喜爱的康德。几年过去,热热闹闹的美学主客观立场大争论开始了。对这场牵动许多美学家的立场的争论,宗白华教授并不那么热心。不过,他也多少采用了一些客观论的说法。看得出来,他觉得客观论并没有什么不好。
  让人感兴味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宗白华开始称颂不那么客观的庄子在山野里散步,并表明了自己的散步态度:散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偶尔拾得鲜花、燕石,作为散步的回念。
  给宗白华的思想挂上客观论或主观论的牌子,会显得极为可笑。对他来讲,这些都是身外之名,与生命无涉。生命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有此一说吗?”
  宗白华真的开始散步了?为什么他偏偏在这个要求“统一思想”的时代提出“散步”哲学?“散步”与学术有什么关系?
  宗先生家的书房里,挂着各种画,其中有两幅静物。一次,我同宗先生聊起静物。一谈到艺术,他总是滔滔不绝,但也相当简练。他说:“静物不过是把情感注入很平常的小东西上;其实,中国早有这种传统和潮流,宋人小品,一只小虫、小鸡,趣味无穷,这发端于陶渊明把自己溶入自然的精神,不是写人、写事,而是写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物,在小品、小物、小虫上寄托情深。西人以往重历史和人物,近代才重静物;中国早先重个人,后来就重历史,至今如此,而且,中国历史上不重视文化史,只重政治史,二十四史都是政治斗争史。”
  “五四”一代的学者,许多都在自己的后半生或晚年转向对汉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美学史、文学史)的研究,这里大概多半有某种“移情”心态。虽然他们早年大都受过西方学术的训练,但毕竟是中国人。即便是毕生主要研究西方美学的朱光潜先生,实际上依然是“现代儒生”。
  宗白华先生晚年对中国美学思想的系统研究,明显寄托了无限情深。《三叶集》中的宗白华曾表示要“仍旧保持着我那向来的唯美主义和黑暗的研究”,这让我想知道,唯美主义与对黑暗的研究会有何种方式的连结。但早在三十年代,他就已经彻底转向了唯美主义。中国式的生命哲学总是高超的……

  宗先生晚年一直住在北大朗润园,那里湖光山色,景致清丽。不过,宗先生的居室在楼房的底层,光线不足,室内十分黯淡,书房常让我想到卡夫卡在致女友的信中曾赞美过的那间地下室。不同之处在于,宗先生的书房四周,挂着或摆着各种艺术品,使这间昏暗的小屋显出某种神秘的调子。我常思忖:这是否恰是唯美与黑暗的关系的象征呢?
  宗先生觉得,通过诗或艺术,微渺的心才与茫茫的广大的人类,“打通了一道地下的深沉的神秘的暗道。”这是中国式的人格美,宗先生没有充分注意到,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一位拿撒勒人,曾用生命和血启示过另一种微渺的心与茫茫人类的沟通方式。
  宗老对中国式的人格精神美的确倾注了巨大的热情。读宗先生论晋人的美和论中国音乐思想的论文,曾使我激动不已。有一次,我专门问宗先生,他何以在那时写论晋人的美。
  宗先生毫不迟疑地回答我:“魏晋以前,大多是实用艺术,明清以后,八股束缚,真正的艺术时代是魏晋、唐宋;但魏晋成就最高。这是自由的时代,它改变了儒家的传统。后来儒家不把魏晋人看作正统,我要为他们翻翻案。”
  “那么,这是否表明你对正统儒家人格论有看法?”我想抓住问题不放。
  宗先生没有直接回答我,却说:“孔子思想既高超又实际,既讲主义,又讲实践。老庄离世、脱世,孔子却入世,但又不俗,而是高超。颜回神秘,境界高,子贡很现实、实际,这两个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儒家强调“真”和“诚”,但现实和实际却并非那么“真”、“诚”。入世不俗要做到不“伪”不“欺”,并非易事。按照艺术化的人生观,如果不把现实的黑暗艺术化,就得超越脱俗,在这种情形下,黑暗依然原封未动。
  宗白华先生是真诚的,我被哲学系分派去做他的研究生,他从不给我定条条框框,只在交谈中散步,不讲“指导思想”要正确一类的话。学术的自由是“五四”时代的北大传统,宗先生身为北大教授,在他的那间阳光不足的小屋里,仍坚持着这一传统,这与他的人格是一致的。当我为自己的学位论文能否通过而担忧时,他的话并不使我感到吃惊,当时,他以少有的口吻这样说:
  放开胆子写,不要伯。现在被视为谬误,以后人们会认出它是真理。
  这位超脱者的形象并非真的超脱。

  宗先生的藏书十分丰富,而且外文书远远多于中文书。我每次去宗先生那里聊天,总禁不住要在书架前随便翻翻。对学术书籍,宗先生极为珍爱。当年日本鬼子侵占南京,他的住宅被日本人侵占,连地板都被撬开,藏书流失惨重。这件事宗先生不止对我念叨过七、八次。
  宗先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艺术里的精神和境界,但宗先生却对我说,中国的书籍他看得不多,只是闲时翻翻,大量读的是外文书。
  “五四”以来,一个相当明显的学术倾向是,以西方文化的方法,范畴乃至价值尺规来研究和阐发中国的民族文化。当今,这种趋势有增无减。这是否意味着汉语文化新的发展呢?如果汉语文化自己的方法、范畴乃至价值尺规是自足的,是否有必要借助于西洋文化?如果汉语文化形态在上述诸方面不自足,借助于西洋文化是否真能发展汉语文化?
  宗先生的书架上陈放着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以及狄尔泰的著作,版本均为二三十年代。这使我颇感吃惊。就我国本世纪上半叶的整个学术情形而言,对西方文化的方法、范畴以及价值尺规的借用,一般来讲,并没有进入现代形态,欧洲大陆的学术新进展,虽有引介,深入细致地了解不多,至于极端重要的宗教哲学,仍然还在耽误。时代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以致学术研究的纯粹性和学统一再被损,以致终于被中断……
  宗先生告诉我,四十年代以来,他在南京中央大学曾讲过一点海德格尔。这件事令我很感兴趣。在宗先生看来,海德格尔与中国人的思想很近,重视实践人生,重视生活体验;强调哲学家要有生活体验,这很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海德格尔的思想很玄,他自己都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这一看法我不能全部同意。并非重视实践人生的哲学在旨归和根基分面都是同趣的,其中隐含着的差异性恰恰极为重要。海德格尔的操心和对不可言说者的言说,表明了另一种情怀。
  但我完全赞同宗先生的另一看法:汉语学界对西洋的了解还很不透,一切评判都应暂时搁起来。不过,恐怕还得考虑的是,为什么了解不透。
  宗先生对海德格尔确有厚爱。在“文革”后期那些苦寂的日子里,宗先生还翻译了关于海德格尔的一些资料,可见他对人生哲学总不能忘情。

  宗先生的学术探究的指向,留欧前后有重大的改变。留欧前,宗先生主要关心的是欧洲的哲学和科学,以图为解决人生问题找到根据。留欧后,宗先生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的艺术精神形态。看得出来,宗先生最终把人生观确立在中国的审美主义上。
  许多留欧的学者,回国后都沉浸到汉文化形态中去了。人们很容易得出个结论,漫游过西洋文化之林的学者们,终于感到汉文化精神略高一筹。进一步的推论是:最终还是要回到儒道释家里去。
  当俄罗斯人倡言文化的世界主义时,他们获得的是民族性文化的高度发展;反之是否亦然?
  这里不只涉及到西洋文化的了解是否透彻的问题,更涉及到重审意义根据的问题。
  雅斯贝尔斯关于文化的轴心时代的说法,已为人熟知。但西方是否仅有一个文化的轴心时代?西美尔就说过,近代人已不能理解、也不再拥护两希时代的精神。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无疑借助于另一种不同于两希时代的文化轴心。文艺复兴以后到十九世纪,西方的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要实际得多;而十九世纪未至今,反形而上学和反理性、反理想主义明显又形成一个轴心时代。汉语文化形态的一维性轴心时代精神,虽然延续了二千多年,但在现在世纪初已为现代性文化所中断。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西方文化中的希腊形而上学如基督教轴心、理性——理想主义轴心(古典哲学、启蒙思想)以及反形而上学、反理性——理想主义轴心(现代主义)这三轴文化精神几乎一涌而入华土,二十世纪无所适从的汉语学界究竟接纳谁?
  “五四”一代学者明显地靠近前两种轴心精神,而“四五”一代学者却不能不在前两种轴心精神与后一种轴心精神之间徘徊,犹豫于抉择,至于八九十年代的新一代,要指望其相信和拥护前两种轴心精神,恐怕要落空。
  中国学术所遭遇的事无法忘却,选择过于匆忙毕竟不是好事。也许是等待,当然不止于等待;哪家可居,今天想,明天说。只是,等待并非非要散步。
  海德格尔有一点错不到哪里去:多思,少说,保护语言。宗白华先生与此不谋而合。他的文字虽少,做事不多,留下的身影却是庞大的,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
一九八六年一月 深圳
刘小枫 著《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2月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24、治史-《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治史-《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吴泽 《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 第1页

英雄之名,起于汉末,以前只有豪杰之称——智过百人谓之豪,十人谓之杰。 《孟子&#8226;尽心章》:“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循兴”,是指才智高出常人一筹而言,与汉末英雄一词的起源,意义大有不同。
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第233页
这英雄二字,当时是有定义的,刘劭《人物志&#8226;英雄篇》说: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
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第235页
就英雄与名士两词在汉末发生的历史意义说,名士之名,起于桓帝时宦官政治高压下的党锢之狱;英雄之名,起于灵帝时黄巾农民战争,郡太守与刺史制度已为宦官及其爪牙所败坏,地方政治紊乱不可收拾,军政大权落于州牧之手,凡能匡扶汉室,安定天下,文能经邦,武能拨乱的人,便可以称为英雄。
《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第236页
名士,本谓知名之士,但在汉末却是指反对宦官政治最烈的士大夫而言。《后汉书》卷六七《李膺传》:

陈藩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
引用天下名士。
名士是要“以天下名敦是非为己任”的, 《世说新语&#8226;德行篇》:……
《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第242页
英雄与名士,当初都不能挽救汉帝国的纷崩,却变成了三国的割据。到后,英雄仅仅是在乱世中在战场上被人知道的一个不祥的名词,而名士亦成了文人之无足观者,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超人,不肯从平凡中去认识真理,真理是平凡的,平凡的力量不在超人,而在平凡的众人中。能够领解平凡的人,才是真能领解政治的人。
《贺昌群史学论著选》 第247页
英雄之名,来龙去脉,陈述清晰。
名士之义,纵横捭阖,别有深意。
惜贺先生入世之心与行,终无竟果。
书生一介,妄言现实。
哀哉。

Dasha :今日购得先生之文集。
《贺昌群文集》不太厚三本,无法称之为著作等身。
重读先生之文字,满口生香;重读先生之史论,满腔激情。
夤夜翻检旧贴,聊为之记。
*******************************************************************************
英雄与名士,当初都不能挽救汉帝国的纷崩,却变成了三国的割据。到后,英雄仅仅是在乱世中在战场上被人知道的一个不祥的名词,而名士亦成了文人之无足观者,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超人,不肯从平凡中去认识真理,真理是平凡的,平凡的力量不在超人,而在平凡的众人中。能够领解平凡的人,才是真能领解政治的人。
吴泽《贺昌群史学论著选》1985年版
jb909:好清醒的人写的好书,好文字,幸亏大傻您提醒,我刚赶紧再荡一次,趁機换掉昔日的快速模糊版。
英雄与名士,当初都不能挽救汉帝国的纷崩,却变成了三国的割据。到后,英雄仅仅是在乱世中在战场上被人知道的一个不祥的名词,而名士亦成了文人之无足观者,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是超人,不肯从平凡中去认识真理,真理是平凡的,平凡的力量不在超人,而在平凡的众人中。能够领解平凡的人,才是真能领解政治的人。
张宇绰 :请教JB 兄,什么叫“领解”啊?愣是不懂呢。有出处么?
sinovivo:哈哈,张兄在此问题上不动手搜索,有些懒怠,不是治学的好习惯。当然,要详细追踪“領解”之来龙去脉,还得有劳JB先生。
张宇绰:
长见识,多谢。第一次遭遇这个词,楞是以为台湾方言呢。是哲学用语么?
jb909: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帖应该是大傻进超星的处女作,抚今追昔真是感慨系。
【领解】1.谓辩难;辩正。 南朝 宋 慧通 《驳顾道士夷夏论》:“娄罗之辩,各出彼俗,自相领解,犹虫諠鸟聒,何足述效!”2.谓了解情况并进行分析。《南史&#8231;贼臣传&#8231;侯景》:“既而 景 至 朱雀航 ,遣 徐思玉 入启,乞带甲入朝,除君侧之恶,请遣了事舍人出相领解,实欲观城中虚实。”《资治通鉴&#8231;梁武帝太清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领,总录也;解,分判也;领解,言总录 景 所欲言之事而分判是非也。”3.领悟理解。《隋书&#8231;李德林传》:“前者议文,总诸事意,小如混漫,难可领解。”《元史&#8231;达礼麻识理传》:“ 达礼麻识理 幼颖敏,从师授经史,过目辄领解。” 应修人 《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大家赤心相见,无忧无虑,使感受得人生至上的乐趣,使领解到联合之莫大价值。”

【领解】1.谓乡试中举。 明 唐寅 《绝句八首奉寄孙思和》之五:“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衡。”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8231;谈异五&#8231;童谣》:“ 天启 辛酉, 朱纯 领解。亦有‘一牛两尾’之谣。” 林纾 《送姚叔节归桐城序》:“时 叔节 英英然方领解,余不得绍,无以自进于 叔节 。”2.押解。 明 汤显祖 《牡丹亭&#8231;硬拷》:“领解的是 蓝桥 驿,配递乘龙。” 徐朔方 等校注:“上句领解,押解。”

yanzisiqin :第一次见到“她”(领解)。
介绍人是jb909。
张宇绰 :多谢 jb909 兄,请教:所引的是什么词典啊?
dasha:贺昌群
字藏云,1903年出生,四川省马边县人。1922年19岁时就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开始其著述生涯。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受西方汉学影响,开始研究"中西交通史"和"敦煌学"。1931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翌年又转任北京图书馆编纂委员,继续研究纵向文化交流方面的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杭州任教于浙江大学史地系,并随浙大迁校转辗各省以至贵州。1942年起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任教授。1943年即继向达之后,提出敦煌应归国家学术机关负责保管。1946年随中央大学迁回南京后,曾继张贵永之后出任历史系主任,兼历史研究所所长。在他担任主任期间,历史系有缪凤林、张贵永、郭廷以、罗尔纲、韩儒林、王绳祖、蒋孟引等教授,教师阵容极一时之盛。而历史系在文学院的四个系里,学生人数仅次于外国语文系,多于中文系,且有哲学系三倍之人数。当时文学院院长为楼光来,中文系主任伍□,外文系主任范存忠,哲学系主任刘国钧,各系均设研究所,培养硕士生。贺昌群在研究中西交通史时,认为汉唐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汉唐两代实为铸成我国民族性的两大时代"。他在史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研究,他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他治学十分重视新史料和新观点,曾说,历史研究的大发展常常和新史料、新观点的出现分不开的。他治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坚持"观之往古,验之当世",也就是古为今用的精神。他的著述有《唐代女子服饰考》、《古代西域交通与法显印度巡礼》、《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等。1973年贺昌群病逝,享年70岁。
http://seuaa.seu.edu.cn/book/detail.asp?id=226
Dasha早年曾OCR昌群先生的《清谈思想初论》,如今世易时移,自己的电脑中已然寻不到踪迹,只望Dasha会再有情怀啦。
附在网上觅得的昌群先生的另一篇文字《汉唐精神》。昌群先生本儒者,研究张扬柱下漆园的神思的魏晋儒生,可能再恰切不过;惜昌群先生惟此,治史时主观情绪太浓,偏颇之处在所难免,且书生议政,怎能敌过那些职业政客?看来,昌群先生得魏晋士人真髓,却未能真放浪形骸于乱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24、治史-《贺昌群史学论著选》(续)
dasha :贺昌群:汉唐精神
(潇雨据商务印书馆1999年重排本《魏晋清谈思想初论》附录排录)
排录说明
史学为古今之学、天人之学。年来受研究课题限制,屡读《古史辨》,徘徊所谓科学实证之间,所论种种,无非形下之器,每不得申眉展足之乐。昔贺昌群先生当外患之倾,于重庆西南联大纵论古今,其对于史学所存之一种理解,颇得尼父、马迁遗意。所著《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序言有云:“历史学为通儒之学,为古今合一之学,故往往言远而意近。世无纯粹客观之考证,亦无纯粹主观之议论,客观与主观,如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此编不敢以考证之缜密自居,亦不能以议论之空疏自薄,盖将窃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又将窃取乎通古今之变耳。观近代政治文化尚权竞力之趋势,殆已积重难返,故世变日亟,战乱方兴。兹编之作,或正郭子玄所谓‘有不得已而后起者’在也。”(民国33年10月5日自序,商务印书馆1946年初版)所说主观客观一语,实正当疑古之关键,或者当时确有所指。又其所著《汉唐精神》以真善美三义与宗教性阐释史学,跋语特云:“草此文章,有不能己于言者。历史之事实,时代愈近愈见其滓秽丛集,丑恶万端,不可向迩,而史事之是非善恶,亦难遽明,盖‘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代较远,其轮廓迹较清晰,史家遂易于发现其时代美。历史学之能事,固在其求史事演变之因果关系,然而发现其时代美,知史事之真善美之所在,亦未始非史家之责。王荆公诗云:‘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则又非言语所能尽矣。自古文化之素养愈深,现实之痛苦愈甚,此所以具大悲之愿者,侧身天地更怀古也。能具有服从真善美之心,则无论为个人或国家民族,方有向上发展之望。大凡一身心健全之民族,必富于宗教性,汉人之于天人相与之儒教,唐人之于佛道,皆具有普遍之宗教信仰,宗教心即服从真理之性格,今日中国民族所最缺乏者为服从真理之性格,《书》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原载1948年《读书通讯》84-86期)二文实蝉联相应,其超乎流庸,追远致用之迹,契然如照。因请潇雨小姐将贺先生《汉唐精神》一文排出,并倩温厉先生安排上网,情之所安,且裨学人。
洛邑 抱龟子 谨识
正文
汉唐两代,每为宋儒所极不满,朱子《答陈同甫书》云:“老兄视汉高帝、唐太宗之所为而察其心,果出于义耶,出于利耶?出于邪耶,出于正耶?若高帝则私意分数犹未甚炽,然而,不可谓之无。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借,是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功耳。”(《朱子文集》卷一)
朱子于同甫“尊三王而不废汉唐”之说,责其“才太高,气太锐,论太险,迹太露”。其实朱子之视汉唐,但见汉高祖、唐太宗,而不见整个民族,但见一二人之心,而不见整个民族之心。程伊川、真西山诸儒亦莫不然。平情而论,宋代学术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固有其绝大贡献,然亦不能不承认其绝大流弊。自近古以来,中国人之文弱性,与中国民族之生活方式、社会思想,无论优劣得失,大抵皆渊源于宋。汉唐精神,殆久已亡失净尽矣。
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末、五代藩镇之祸,军阀割据,唐遂以亡。乃用赵普之计,极端重文轻武,深恐武臣篡国,如其当日所为,于是削夺武臣兵权,并使永远不能操纵兵权,所以宋代除王德用、狄青、岳飞二三人外,直无拨乱反正之将才。岳飞之死,与其谓死于秦桧之奸谋,无宁谓死于此种猜忌武臣之传统政治。当岳飞之词章奏疏,愈忠义慷慨,执政者之私心猜忌亦愈深刻。然则“飞有死而已”。(《宋史&#8226;本传》论语)
宋代政治重文轻武,学术思想重王抑霸之结果,遂使文武分途,武者既不学无术,文者则好为党争而不负责任,不切实际,专以文章斗其议论。至明太祖以八股文取士,中国民族之聪明才智更消磨于舞文弄墨中,愈益文弱。马贵与序《文献通考》云:“古者文以经邦、武以拨乱,其在大臣,则出可以将,入可以相;其在小臣,则簪笔可以待问,荷戈可以前驱。宋以后,人才日衰,不供器使,司文墨者,不能知战阵,被介胃者,不复返简编,于是官人者,制为左右两选,而官之文武始分矣。”(按:宋代典选之职,文选二,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铨,是为左选。武选二,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是为右选。)
大抵汉以前皆因事设官,量能授职,初无内外之分,文武之别,儒者得为侍中,贤士可备郎署。侍中为现行官制以外之官,汉制为之“加官”,掌乘舆器服,与宦者俱供奉内廷。汉时,诸官名“中”者,皆以阉人为之,西汉中叶以前,多以亲信之臣为之,灌婴以列侯为中谒者,班彪之父稚,常为中常侍,皆非阉人也。郎署为宫廷宿卫之官。咸得出入宫禁,陪侍宴私,陈宜格非,拾遗补词。故在当日大一统帝国完成,厉行尊君抑臣之政治制度下,而君臣之相遇,犹不甚睽隔。东汉以后,此意不存,于是非阉竖嬖幸不得以日侍宫廷,而贤能搢绅之士,孤幽卓越之臣,特以备员朝会而已。是以诸葛武侯《出师表》有“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之叹。宫中谓禁中,府中谓丞相府,武侯劝导后主不当有内外之分,而后可以亲贤臣,远小人也。
自职官有内外之分,于是职掌不相谋,流品亦殊异,而人君居于深宫之中,冲弱者长于妇人之手,不得与贤士大夫相接触,遂使内外隔绝,宦宫、外戚嬖幸之徒,得以乘间而起,政治日以丛脞而不可收拾,古今之事,可胜慨哉。
宋明而后,满清以异入主中国,三百年间声威文教,说者以为可以度越汉唐,其实近代中国民族之种种劣根性、奴才性,皆由满清帝国之高压政治下形成,即宋明时代士大夫仅余之气节,亦摧毁无余。观夫明社虽屋(原书如此),而有明一代之文化堕力,犹能产出顾亭林、王船山、李二曲诸大贤之高风亮节,与体用俱备之大学问。清代文化,至清末民初,所孕育而成者,只少数较有才气之书生,如康有为、谭嗣同、郑孝胥辈而已。间尝思之,历史上一朝一代或一民族国家之治乱兴亡,其理多端,未可执一而论,然当其治,必有一种普遍于社会之哲学思想为其时代之主流,贯彻其中,支配其整个政治社会之精神秩序。当其衰乱,则此种具有支配其时代的哲学思想亦必逐渐解体。此哲学思想之价值之高低,即可定其时代文化价值之高低。据此以论有清一代之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与汉唐相较,盖卑卑乎不足道,宜其强弩之末,已不能产生宏毅卓越之人才,为下代之流风遗泽矣。
秦汉以前,社会之中坚为士。凡士能通礼、乐、射、御、书、数——后世谓之小六艺,通诗、书、易、礼、乐、春秋——后世谓之大六艺。六艺之名,孔子以前已有之,故《说文》云“推十合一为士”,是以一身而兼备文武才略之意。但先秦时代,列国纷争,各自为政,中国文化犹带浓厚之地方色彩,所谓“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衣冠异制”。至秦之统一,又经汉高帝修正之大统一,始融和中国本部黄河流域东西两大地方文化系统而冶为一炉。两晋、南北朝三四百年间,经五胡之扰攘,至隋之统一,又经唐初(原书作汉初)修正之大统一,始融和江河流域南北两大文化系统为一炉。“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盖汉唐两代实为铸成中国民族性刚柔相济,能屈能伸之两大时代。
汉唐两代,民族生命力极强,凡生命力强健之民族,乃能明礼法,重服从,守纪律,勇敢活泼,尚礼制而富感情,耻为狡诈虚伪之事,此所谓“野蛮的文明”,今日中国正需此种“野蛮的文明”。汉之文化犹质胜于文,唐代则文质彬彬。读两汉书,可知汉人生活之严肃质朴,挽近斯坦因在敦煌古长城废墟与楼兰遗址所发现之九百余片汉简,及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古额济纳河一带发现之七千余片汉简中,实不曾得见些许闲情逸致之文学资料,而在敦煌石室发现之唐人经卷中,却不少诗歌词曲。虽汉简为边庭戍卒遗物,与敦煌在唐时之地位大有不同,但即以世所盛称之汉赋论,其庄严凝重之气,与六朝赋体之轻倩流丽,亦绝不可同日而语。汉代文学之士较有风趣者,惟东方朔、王褒耳。曼倩公车上书,为短短一篇绝倒千古之妙文,世皆以为突梯滑稽之流,然而观其雄伟之慨,与辟戟请斩董偃之勇决,又岂后世为帝王以“倡优蓄之”之文人所可并论哉?汉末文士,好以片言只语妙天下,已开魏晋清谈之风,未可入于浑朴的两汉文学之主流。
汉之典章制度亦如文学之庄严凝重。两汉四百年间,所贡献及影响于中国文化之大者,疆域之形成,与政治制度之确立而已。汉官威仪自古艳称,今日所传《汉官六种》为清人校辑,一鳞片爪,必参合两汉史传与散见于山东、河南、四川各地之石刻,及近年朝鲜、蒙古、新疆出现之汉代遗物,与史传相参证,或可窥汉仪之大略。史称汉之官制,大率沿秦,盖指汉初而言,今据《史》、《汉》两书所载,汉因秦官者仅四十余种,其实汉官制度之增革,至武帝时代始臻完备,大汉帝国亦至武帝时代始完成其大统一之规模。
汉代政治制度之特色,概括言之,曰大小相维,内外相统,异官通职。中国政治制度之基础,实由汉而奠定,至唐而完成。宋明而后,不过承其余绪,加以损益而已。余于《两汉政治制度论》中,尝三致意于丞相之体制,以为实开中国百代不易之大臣体度,大政治家之风范,虽古今异时,治乱异轨,而为政必明其体,乃可与言治平之道。夫陈平之对文帝问,丙吉之答牛喘,后世或怪为迂阔,岂知丞相上承天子,佐理万机,用人行政,无所不统,所谓“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使卿大夫各得其任”,此意何其深远。盖丞相秉国钧,处阿衡之位,当在一最高原则下执行其政策,使政治社会常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政治社会常能保持动态平衡,则必治多而乱少,此历史演进之恒律也。汉代丞相,雍容宽大,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故其所见者远,所虑者深,所务者大,真宰相之体也。
汉人任宫之礼,称招而不命,此犹存先秦之遗意,孟子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而不往也。”高帝十一年求贤诏中,犹有“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武帝元狩六年诏遣博士六人循行天下,举独行之士,曰:“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言士有殊才异行,可当朝廷特招之礼者,博士既奉命为使者,则有征访招致之责。盖真才实学,贤良方正之士,其立身行己,自有其气度风骨,可以礼而不可以屈致,观两汉得人之盛,此实为重要原因之一。至于二府(丞相、御史,汉时称二府)、四科(丞相设四科之选,以延揽人才)之置,其所网罗以充公府掾属者,皆一时名流,而其体制亦甚尊重,掾属见礼丞相,如师弟子,白录不拜,以示不臣。严诩为颍川太守,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门自责,终不斥言。晚清曾胡诸幕府号为得人,亦行此制。有事得见丞相者,虽主簿一官,向例为两府高士所不屑为,而丞相见之犹称请,不言传召。故丞相与掾属之间,有亲切之意而无扞隔之心,相待以公谊而不失其私情,“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士焉得而不自爱,此贤明政治之极致,东汉以后,政治上世官世族之势力逐渐形成,门生故吏恒依附权门名势如家奴部曲,宾师之礼失,上下之情不通,上骄而下谄,终演近代之官僚政治,政治焉得而不恶浊哉。若夫三公、九卿、列侯、二千石、博士等官,皆有所职,分理庶政,非天子之私人,如遇大事,有所诏命,必下朝臣议之,往往不惜于人主之前“面折廷争”。此为汉代最可贵之一种政治风度,虽唐宋君臣亦有所不能及。而汉代封驳之制,尤开百代之良规,哀帝封董贤,丞相王嘉封还诏书,后世给事中掌封驳,盖本于此。后汉钟离意为尚书仆射,数封还诏书,自是封驳之事,多见于史。至唐始定为专职,凡诏书皆经门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还,而给事中有驳正违失之掌,著于《大唐六典》。(按:给事中在汉为加官,至唐属于门下省。)宪宗元和间,给事中李藩在门下,制敕有不可者,即于黄纸后批之,吏请别连白纸,藩曰:别以白纸,是文状也,何名“批敕”?宣宗以右金吾大将军李燧为岭南节度使,已命中使赐之节,给事中萧仿封还制书,时上方奏乐,不暇别召中使,乃使优人追之,节及燧门而返,人臣执法之正,人主听言之明,可以并见。降及宋明犹存此制,顾亭林谓:“人主之所患,莫大乎唯言而莫予违”,(参阅《日知录》卷九“封驳”条)此意今人所不知也。
汉制,中央以三公统筹大政,地方以太守为吏治之本。中央与地方之间,有刺史一职,位卑而权重,其秩六百石,可以弹劾二千石之太守。然隶属于御史中丞,此内外相维,轻重相倚之意,而所审异官通职(语见《御览&#8226;职官部》引《汉官解诂》),在使各种政治机构灵活,有辅车相倚之势,非床上叠床,屋上架屋,例如,中大夫属光录勋,掌议论,以明经絜行之儒为之。备顾问,进直言极谏,又得与大臣议论政事,出使绝域。太常之职,本掌宗庙礼仪,而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至京师,则诣太常对策,太常定其高下,奏天子而进退之。博士本属太常,掌通古今,然国有疑事,则丞问之,有大事,则与中二千石议,霍光废昌邑王,至举博士之议为断。此皆所谓异官通职也。
汉代政制之特质,上节既论之矣,然天下事未有仅凭直制度而谓即可臻于治平之盛者,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可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盖亦存乎其人,即法治与人治之自成双轨是也。夫人治之要,在识治体,昔人称经者治之体,史者治之迹,古今伟大政治家,未有不于政事之外,孜孜涵养根本之学,以为明体达用之资。汉自武帝罢黝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久学儒者,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靡然向风,讲求通经致用。董仲舒、兒宽等之居官,通于世务,明习法令,以经术缘饰吏治。尔后公卿之位,未有不由经术进,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经以上者。其不事学,又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能通其艺,称其任者。故两汉之士,类能通古今之谊,文章尔雅,辞训深厚,彬彬多文学之吏。文翁为蜀郡太守,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违诣京师受业于博士。后汉栾巴为桂阳太守,虽干吏卑末,皆令习读程式殿最,随其才能而升授之。东京之盛,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汉末王粲作《儒吏论》,以为“先王敷陈其教,辅和民性,使刀笔之吏,皆服雅训,竹帛之儒,亦通文法”。然则,当时之为吏者,皆曾执经问业之徒,用能心术正而各节修,其舞文以害政者寡矣。至唐犹存此意,高宗总章初,诏诸司令吏,考满者限试一经。贞观之时,自屯营飞骑,亦给博士使授以经,有能通经者,听得贡举。故汉唐能收用吏之效,上无异教,下无异学,实由循吏多能推明经术,风移而俗易,政治之隆,实由于此。
《说文》:“官者,事君之吏”,“吏者,治人者也”。颜师古注《汉书&#8226;百官表》:“吏,理也,主理其县内也。”《韩非子&#8226;外储说》云:“吏者,民之本纲也。圣人(政治之理想领袖)治吏不治民。”由此言之,是官主其大,吏治其细,故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而贤能之意,盖就其体用方面而言,贤者明其体,能者达其用。“体用”二字,本出《易经》,《易》曰:“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又曰:“显诸仁,藏诸用。”但“体用”一名之对举,则始于晋人。韩康伯注《易&#8226;系辞》“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云:“圣人虽体道以为用,不能全无以为体。”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一谓“体用”一名,出于《释典》,前人已辨之,然其成对举之词,恐多少受佛教义理之影响。其后再经宋儒之提倡发挥,千年来在中国学术思想上其影响至深且巨。“体用”之说有二义,一为形而上学之意义,如朱子所谓“吾心之全体大用”是也,一为政治思想上之意义,即所谓王道霸术或内圣外王是也。其言虽殊,其归一揆。此意推而言之,其义至广,可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然非兹所能详论,今但就上举官吏与贤能之义而比类之。《说文》云:“官者,事君之吏”,则三公九卿皆吏也。又云:“吏者,治人者也”,则郡太守为吏,而三公九卿为官也;郡太守为官,则县令长为吏也;县令长为官,则丞尉、亭长、啬夫为吏也。故官之任在明其体,吏之职在达其用,官之贤亦必具备吏之能,乃可谓体用兼备。汉人以经义断事,以儒术缘饰吏治,论者谓其不过假儒术为工具,非真有得于儒,然吏能通经,固犹以学问为本,不以交游夤缘,趋势求利为务,故两汉风俗有质朴淳厚之美,士修节义,彬彬成一代之治,虽汉末国事日非,而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逾,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百余年间,乱而不亡,不可谓非儒术之教也。黄巾贼起,天下大乱,孙期牧豕于大泽中,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里落感其仁怀,黄巾过期里泊,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郑玄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可知汉末之乱盖祸由上起,当世变日亟,而一般社会犹存淳朴之风,自是一代教化之所泽也。
然儒家之术,直而不能曲,可以守常,难以应变,司马谈《六家指要》称其“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正谓此耳。盖依纯粹儒家之意以为政,未有不失败于现实中者,儒者以正心诚意,履仁蹈义教人,可谓为文化上之精神领袖(“领袖”之名起于六朝清谈,《世说新语&#8226;赏誉篇》:“后来领袖有裴秀”)。历史上精神领袖,极少同时为事业领袖,因注意精神者,往往忽略事业之具体条件。然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政教不分,官师合一,所以第一流领袖人才,必须具备此双层资格。中国古来具备此双层资格之伟大政治领袖,如诸葛亮等,未有不于儒家之外,参以刑名、道、法之术。汉武帝虽推崇儒术,其实深于名法;高帝之时,萧何、曹参虽尚道、法,亦未尝不知借假儒术。陆贾时时前说诗书,谓帝曰:“向使秦已并天下,修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帝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及古成败之故”,则高帝固已知其中消息矣。高帝纪十一年求贤诏首云:“王者莫高于周文,伯(霸也)者莫高于齐桓”,所谓汉家制度杂王霸,盖已始于高帝之时,至宣帝而后公开言之耳。《汉书&#8226;元帝纪》载:帝为太子时,尝侍燕于宣帝,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仁德教,用周政乎?”由上言之,汉代实一王霸杂用之政。王尚德,霸任刑,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故王霸之辨,德与力而已。力者,国富兵强之谓;德者,躬行心得之谓。荀子谓“粹而王,驳而霸”,此为王霸意义之最高解释,亦宋儒通常所持之论。宋儒以为霸者本无义,而假一事以示之义,本无信而假一事以示之信,本无礼而假一事以示礼,表而扬之以夸众而已。此点与儒家“慎微”、“慎独”,即伦理学上所谓动机论极不相容。故宋儒特于《礼记》中提出《大学》《中庸》二章,以为为治之序,为学之本,明道术,辨人才,审治体,察民情,以至于修身齐家之要,莫不自心身始,特标此二章并《论语》、《孟子》号为四书。四书之学,虽不始于宋儒,汉末六朝已多讲求,至宋儒则更发扬光大之。《论语》、《孟子》以仁义为先,《大学》、《中庸》以正心诚意为本,由此以修身齐家,谓之中庸,由此以为政,谓之王道。王道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心有不正,则生于其心,害于其政。故行一不一,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此意陈义甚高,为儒家政治哲学之无上境界,持此(原书作特此)以论历史上现实政治之实施,岂汉唐政治所能梦见者哉!
然理想者,事实之母;需要者,理想之母。需要因时因地而不同,则其理想之性质,亦因时因地而各异。儒家仁义之说,在使人类社会止于至善,此超越时空亘古而不能迁之理,是为人类文化之共同需要,与人类之生存以俱来者也。人类依相互之关系而生存,则人与人之间必当具一种共存共荣之条件。仁,从人从二,推己及人之谓,以今语释之为同情心。义者,宜也,所行恰如其当之谓。仁者发于心,义者成于行。人与人间如无同情心,必至于相残;所行有所不当,必至于相乱。故曰仁义者,人类与生俱来相互之生存条件,超越时空亘古而不能变者也。顾纯粹之儒家,则专讲目的,而不求所以达成其目的之方法,往往虽有关雎麟趾之美意,终乏审权度势之功能,是以自古儒家之道,难通于实施,仅在负人类文化道德一线之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终古长新,自古迄今,无论社会或个人,莫不同向此最高道德之仁义方面努力,以求铢累之进,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其进展极迟滞,甚或有时退步,此所以古今贤哲之士,长怀大悲之心,弥缝使其醇,而不能自已者也。
人类既因相互之关系而生存,必依仁蹈义而后可以远于治平之世,故仁义之行,即王道,即天理,反乎天理者谓之人欲。宋儒则务存天理而灭人欲,专尊王道而斥霸术。然而,试思果无人欲,则天理将寄托于何所?无霸术,则王道何由得达?宋儒于体用,辄曰即体即用,实则重体而忽用。依此论之,则其尊王而斥霸,尊三代而鄙汉唐,盖不自知其误也。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世间真理之运用为相对的,非绝对的,此意可深长思。
据上所论,试观历代政治之隆替,及汉唐二代局面之开展,盖在其能否以王霸之道杂用。《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纪略云:“上之初即位也,尝与群臣语及教化。上曰:‘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徵对曰:‘不然,久安之民骄佚,骄佚则难教,经乱之民愁苦,愁苦则易化,譬犹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上深然之。封德彝非之曰:‘三代以还,人渐浇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岂能之而不欲耶?’。上卒从徵言。”此为李唐一代有关开国规模之言论,封德彝欲专用刑法律令以为治,而太宗终纳魏徵之言,顺天下之理而治之,以行王道,可谓能审去舍矣。史称,贞观元年关中大饥,斗米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太宗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磋怨。及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于是太宗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行权威,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唯魏徵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朕用其言。今颉利成擒,其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衣冠,徵之力也,但恨不使封德彝见之耳。”(同上引)
以上二条亦具见《贞观政要》。按:吴兢《贞观政要》一书,成于开元间,宋《中兴书目》称兢于太宗实录之外,采其与群臣问答之语,撰为此书,其所记太宗事迹,以《唐书》《通鉴》参考,虽有时颇见牴牾,然《唐书&#8226;本传》称其叙事简赅,号为良史,世谓今之董狐,晚节稍疏牾云。则兢之所录,未必尽为溢美,两宋诸儒如宋祁、孙甫、欧阳修、曾巩、司马光、范祖禹、吕祖谦、胡寅、叶适等,皆尝据此书所记太宗一代之良法善政有所论说,故《中兴书目》称“历代宝传,至今无阙”。则论唐初开国规模与夫李唐三百年间政治精神之体度不可不于此书求之。《贞观政要&#8226;政体篇》略云:“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曰:‘近代君臣理国,多劣于前古,何也?’对曰:‘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唯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理致太平。’太宗深然其言。自此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
依上所引二节论之(此类义例尚多,不必备举),贞观之治实以儒家为本而参以道、法之术,所谓王霸之政,此其所以能开三百年之基也。
房玄龄、杜如晦号为一代贤相,自后世观之,无迹可寻,论者比于汉之萧、曹。太宗亦尝谓治国与养病无异,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天下稍安,尤须竞慎(原书如此),若便骄逸,必至丧败(参阅《通鉴》贞观五年纪)。故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王弼注言“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得众心矣”。唐初君臣,盖亦深得于道、法之术欤?就用人行政言之,人主以任相为职,宰相以任人为职,是以劳于求贤而逸于得人。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杜如晦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忧劳,广求耳目,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因敕尚书省细碎之务皆付左右丞,惟冤滞大事当闻奏者关白仆射(《贞观政要&#8226;择官篇》)。此正汉代陈平、丙吉之相业。虽然,所谓宰相勿亲细务,特不可下行有司之事耳,非谓高处拱揖以自居,一切无所知或不当知也。
汉唐两代之盛世,无不注意于地方政治。自奏罢侯置守之后,郡太守即负一方之重任,其关系民生,至不轻也。汉治之隆,史家每甚称文景,其实无过于宣帝之世,拙稿《两汉政治制度论》中尝论之矣。宣帝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汉书&#8226;循吏传》)而太宗亦谓治民之本在刺史(唐之刺史实当汉之太守),故于屏风上录其姓名,坐卧常看,在官如有善事,亦具列于名下。然宣帝好以刑名绳下,当时固多循吏,而未免有酷吏。太宗英明仁恕,故当时多循吏,而无酷吏,此贞观之治所以异于神爵、五凤也。读初唐史料,但见太宗开国之际,荦荦为政之大端,实本于两汉规模,此论史者不可不知也。
大抵汉之政治风气在“面折廷争”,(《汉书&#8226;王陵传》:陈平谓陵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安刘氏,君亦不如臣。师古曰:廷争,谓当朝廷而谏争。又《史记&#8226;周昌传》:高帝欲废太子,而周昌廷争之强。)唐则在求谏纳言。面折廷争,故臣下上书无忌讳,风气质直;求谏纳言,则其政治风度在含蓄容忍,有文质彬彬之雅量。唐之开国,魏徵始终以谏诤为己任,唐史以为前代争臣一人而已。考徵行事,隋大业末,初为纵横之说,见李密进十策,后为窦建德起居舍人。唐平群雄,为太子建成洗马。及太宗诛建成,始归太宗,擢拜谏议大夫,数引见卧内,访以政术。徵亦喜逢知己,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史称其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则魏徵之于太宗,非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从龙起义之臣可比,以一中途结合之人,交浅而言深,犹且为情理所难许,而况婴人主之逆鳞,触天威之忌讳哉。然则,虽以魏徵之忠,太宗之睿,而竟下能直言极谏,上能从谏如流,此中必有一客观之原因在。细绎《太宗本纪》、《魏徵本传》、《贞观政要》及盛唐、中唐史料所称述贞观之治,则知徵始终所以进谏太宗者,即隋之所以失天下之道也。隋失天下之道不一,而莫大于拒谏,因之太宗所以得天下之道不一,而莫大于纳谏。夫太宗之纳谏,岂其天性之本然哉,良由目睹隋炀帝之亡,惕惧勉强而行之耳。故魏徵奏言,贞观之初,天下未安,则能导人使谏;中年天下渐安,尚能悦人之谏;末年天下已安,则勉强从人之谏矣。加以唐初多闺门失礼之事,此殆朱子所指“太宗之心,吾恐其无一念不出于人欲也”(上引《朱子文集》卷一《与陈同甫书》)。
太宗之纳言求谏,其意在新天下之耳目,更褒贬前代忠奸,为新朝激扬之首务。贞观元年诏齐仆射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以极言蒙难,褒叙其子孙,则不惟赠恤死者,且官其后人矣。史家以为贞观政治之本,实赖于此。唐代三百年之政治风尚,雍容宽大,亦肇基于此焉。唐制,中书、门下同三品官入内廷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当时谓之“入阁”,此风绵亘三百年,终唐之世未尝衰歇。《新唐书&#8226;魏謩传》略云:“文宗读《贞观政要》,思(魏)徵贤,诏访其后。(同州刺史杨)汝士荐(謩)为右拾遗,屡有献纳。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徵参裨阙失,朕今得謩(謩为徵五世孙),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郎官刺史迭处,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謩独固谏不可,降润州司马。荆南监军吕会琛纵傔卒辱江陵令,观察使韦长避不发,移内枢密使言状,謩劾长任察廉,知监军侵屈官司,不以上闻,私白近臣,乱法度,请明其罚。不报,俄为起居舍人。帝问:‘卿家书诏,颇有存者乎?’謩对:‘惟故笏在。’诏令上送,郑覃曰:‘在人不在物。’帝曰:‘覃不识朕意,此笏乃今甘棠。’帝因敕謩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謩对:‘臣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曰:‘两省属皆可议朝廷事而毋辞也。’”
自魏徵而后,唐世宰相不仅上佐天子,总持庶政,亦皆以谏诤为己职。德宗时,李泌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数称舒王贤,泌揣帝有废立意,因曰:“陛下有嫡子以为疑,弟之子安敢自信于陛下乎?”帝曰:“卿违朕意,不顾家族耶?”泌曰:“臣衰老,位宰相,以谏而诛,分也。”帝悟,太子乃得安(《新唐书&#8226;李泌传》)。穆宗初即位,李渤拜考功员外郎,岁终当考校,渤自宰相而下升黜之,以宰相萧俛、段文昌不谏骊山之幸,陷君于过,请考中下(《新唐书&#8226;李渤传》)。宪宗时,李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尝盛暑对延英殿,帝汗浃衣,绛欲趋出,帝曰:“朕宫中所对,惟宦官女子,与卿讲天下事,乃其乐也。”绛有时或无诤论,帝辄诘所以然(《新唐书&#8226;李绛传》)。然则唐之君臣,无不以谏诤为宰相之责也。中唐之世,虽党争剧烈,纲纪渐弛,而初唐以来纳言求谏之流风余韵,犹不衰歇,即以武后之淫恶专杀,亦能纳谏知人,为后世所称美,若非深习于当时政治之风尚,夫岂能臻于此而勉保唐世之声威于不坠哉。虽然,谏官要尽如魏徵、褚遂良、玉珪之徒,则上不慑人君威严,下不承廷僚风旨,而后其言可听矣。苟徒有听谏之名,而不择忠直识治之士,则成攻讦比党之势,阴行其私,而人主不之觉,其弊有甚于不置。谏官者,故耳目之任,以得人为要,此亦贞观政治所以致于太平之盛也。
唐沿隋制,中央以三省为最重,尚书令、侍中、中书令为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即宰相之职。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矣。论唐代宰相之体制,则远不如汉代之尊崇,若以政治机构之谨严言,则似又有胜于汉者。汉之宰相各治其要,“遂万物之宜,使卿大夫各量得其任”(《汉书&#8226;王陵传》引陈平对文帝语,上文已引)。宰相既以选贤任能为职,故常居其逸,而天子至于无为。事自隋罢乡官之制,厉行中央集权,一命之士,皆自朝授,而人君所自治者盖勤,中央政府遂成庞大猥杂之局。唐既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参阅《唐书&#8226;宰相表序》)。同品者,谓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谓平章政事。贞观八年,李靖拜尚书右仆射,以足疾上表乞骸骨,优诏听其在第摄养,每三两日至中书门下平章政事(《旧唐书&#8226;李靖传》),故以后凡称“同平章事”者,皆宰相之任也。终唐之世,宰相无常职,亦无常员,或至数十人同时为之。《唐书&#8226;百官志》云:“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盐铁转运使。又其甚则为延资库使,至于国史、太清宫之类,其名颇多,皆不足取法。”杜如晦进位尚书右仆射,既摄吏部,又总监东宫兵马(《新唐书&#8226;本传》)。房玄龄进仆射,兼领学官,又行选部,参掌考功(同上《本传》)。姚崇“之为宰相,常兼兵部”(同上《本传》)。牛僧孺“前后作镇,皆佩相印”。(《唐文粹&#8226;神道碑》。按《新唐书&#8226;牛僧孺传》:德宗时授武昌节度史同平章事,后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为淮南节度副大使。)刻之铭辞,书之史策,以为美谈。于是武臣而坐镇方面者谓之外相;翰林供奉,专掌内命,为天子之私人,谓之内相。凡充是职者,无定员,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其选。然则岂有一定之统哉?其不足取法,宜乎自宋以来为学者所诟病也。夫太宗但能责房、杜日阅讼牒,不暇广访贤才为非宜,而不知宰相下兼他职,固已非体也。故论唐代宰相体制之尊崇,盖有逊于汉远矣。
凡论政治制度之得失,应先究其意义、性质与功能。就唐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唐书&#8226;宰相表》语)之职言,则其功能确有其胜汉代之处。唐因隋制,以中书、仆射、侍中为三省长官,以命宰相机衡之大位。虽为汉世宦官亵臣之称,特其名之不正者尔。其实在,其名虽异,固无害也。唐之宰相虽无常职,亦无常员,又以虽在下位,官未及而人可用者,皆可使参预朝政,或专典机要,然实权则仍归于三省。中书出令,门下审驳,尚书受成而颁之有司,其机构谨严,复富于牵制力,所以唐之三省六部,不单影响于后世之中央官制,即当时日本中央政府二官八省之组织,实亦昉于唐制,此治中古史者所习知者也。
汉唐声威文教,远播东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则“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威”(班固《封燕然山铭》),一则“北擒颉利(突厥可汗),西灭高昌、焉耆,东破高丽、百济,威制夷狄,方策所未有也”(《唐书&#8226;外国传赞》)。此两代大一统帝国之形成,固有赖于开国之君明臣良及继体守文之主,然当时整个民族之力量,所贡献于国家者,尤深且巨。何以言之?观其粟米之征、布帛之征、力役之征而可知也。汉承秦之后,为一兵农合一之社会。(按:凡讨论文化问题,当就其发生之关系与大体而言,不多论其演变之迹。如汉初为兵农舍一,武帝以后间行募兵,此仅就其发生与大体而言。本篇所论,皆请以此意推之。)汉制,民年二十三(或作二十)即“傅之畴官”。(《汉书&#8226;高帝二年纪》注引《汉旧仪》语。师古曰:傅,著也,言著其名藉给公家徭役也。)服役于郡县,一月而更,谓之“卒”;复调至京师,服役一岁,谓之“正卒”;复屯边一岁,谓之“戍卒”。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故当时以为汉力役之征,“盖三十倍于古”(《汉书&#8226;贾山传》语,又《食货志》载董仲舒语)。至于人民对国家赋税之负担,名目繁多。武帝一代,恢拓疆字,征伐四夷,徭役课税,尤为苛重。今试列表以明之,藉省论述之烦。
两汉赋税名称简表
名 称  参 考  备 注
田租  《汉书&#8226;食货志》、《惠帝本纪》及师古引邓展说,《后汉书&#8226;光武纪》建武六年诏。其它散见于两《汉书》纪传者甚多,兹不备举。  
稿税  《汉书&#8226;贡禹传》、孙校《汉官仪》。  刍稿为田租之副产,据《汉仪》观之,此税入于少府。
假税  《盐铁论&#8226;园池篇》、《汉书&#8226;武帝纪》元鼎二年诏、《宣帝纪》地节三年诏、《元帝纪》初元元年诏、《后汉书&#8226;和帝纪》永元五年诏、九年诏、十一年诏、十五年诏。  汉因秦法,平时国家专有山林池泽之利,即未开垦之地属于国家,人民可贷而耕营之,纳其税曰假税。
算赋  《汉书&#8226;高帝四年纪》,又《惠帝六年纪》、《贡禹传》、《贾捐之传》、《武帝纪》建元元年诏。  按:《高帝四年纪》注如淳引《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而《惠帝六年纪》注引《汉律》: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惟贾人奴婢倍算。
口赋  《汉书&#8226;食货志》、《昭帝纪》元凤四年诏、《贡禹传》、《论衡&#8226;谢短篇》。  按:《昭帝元凤四年纪》注如淳曰:“《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二十三,二十钱以食天子,蓁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则口赋为幼童之税也。
更赋  《汉书&#8226;食货志》、《昭帝纪》元凤四年诏。  《昭帝元凤四年纪》注如淳曰:有卒更、践更、过更。古者正卒无常,皆当人递为之,一月一更,是为卒更。贫者欲得顾更钱,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为践更。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为过更。
献赋  《汉书&#8226;高帝纪》十一年诏。  此为诸侯王及郡国之人口税,口出六十三钱以献于天子。
訾算  《汉书&#8226;景帝纪》后二年诏。  《本纪》注:服虔曰:訾万钱算百二十七。按:百二十七为百二十之误。汉制百二十钱为一算也,此盖类于今之财产税。
六畜算  《汉书&#8226;西域传赞》、《昭帝纪》元凤二年令、《翟方进传》。  《翟方进传》注张晏曰:马牛羊头数出税,算千输二百。
车船算  《汉书&#8226;武帝元光六年纪》、《食货志》。  《武帝元光六年纪》注:始税商贾,车船,令出算。
息租  《汉书&#8226;王子侯表》河间献王子旁光侯殷条、《食货志》。  旁光侯殷以武帝元鼎元年坐贷子钱不占,租取息过律。师古曰:以子钱出贷,律合收,租匿不占,取利息也。
海租  《汉书&#8226;食货志》。  
海税  《汉书&#8226;平帝元始元年纪》师古注。  以上二种,皆为渔税,似同为一种税收,盖海丞与果丞同置。果丞主果实,则海丞当主海物,不当主海税也。
关税  《汉书&#8226;武帝太初四年纪》。  《纪》云:徙弘农都尉治武关,税出入者,以给官吏卒食。
军市租  《汉书&#8226;冯唐传》。  《传》云:魏尚(原书作魏尚书)为云中守,军市租尽以给士卒。
市租  《汉书&#8226;高五王传》、《何武传》。  汉时有市籍者皆须纳租。
缗钱算  《汉书&#8226;武帝元狩四年纪》。  《本纪》注:师古曰,谓有储积钱者,计其缗而税之,或二千而一算,或四千而一算。按:一算为百二十钱。
盐铁税  《汉书&#8226;食货志》。  
榷酒酤  《汉书&#8226;武帝天汉三年纪》。  酒之专卖也。

由上表观之,两汉赋税无不以钱为单位,盖春秋以前少用金属货币,率用物纳税法,至汉则为金纳税法,此社会之进化。故汉代无布帛之征,惟章帝建初二年尚书张林上言,谷所以贵,由于钱贱,诏以布帛为租,以通天下之用。昭帝元凤二年六年皆尝两诏以菽粟当赋,恐谷贱伤农故也。
汉代政府之征用民力与人民对于政府负担,其繁重如此,王莽篡汉,遂借口称“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厥名三十税一,实十税五也”(《汉书&#8226;王莽传》中),然则,汉果只知重役其民而不爱其民乎?古今不爱民之政府亦必不为其民所爱,以甘言利口欺民之政府,其民亦终必不为其所欺。只知以义务责难人民,而不自知其义务所在及尽其义务于人民之政府,亦终必至于崩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此革命之所由起矣。汉自开国以来,匈奴即为汉民族之劲敌,举全国之力而争民族之生死存亡,此孟子所谓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及东汉中叶以后,西羌之乱甚于匈奴,外戚宦官之祸日烈,内政不修,边无将才,每遇羌寇,则放弃州郡,内徙边民,羌遂得深入内地,举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四川之地,皆为羌所蹂躏。自安帝永初以后十余年间,及顺帝永和以后十余年间,军旅之费三百二十余亿,国家财政因平羌之故,为之破产,故羌灭未几,而汉亦大乱,可知西汉之对匈奴与东汉之对西羌,同为严重之外患,而一则能恢拓疆宇,振大汉之天声于殊俗,一则空竭府库,一蹶而不能复振。故内政之强,即外敌之弱,内政之弱,即外敌之强也。大体言之,汉世国家直接给与人民之慰藉者,其方式甚多,如遇荒歉或朝廷重典,则“免田租一岁”,此史不绝书者也。天灾日食,则下诏罪己,或策免三公,而三公亦引己职,上书自动引退,此虽无补实际之虚文,但可见执政者之责任心与思危虚己之心。或水旱灾殃,则行假贷或急赈,或转运他处之粟于灾区,或减百官俸养,或发仓庾,或大量由灾区移民他处,或卖爵以入钱,或令民输粟于国家以除罪,以赡给贫民,或出帛以衣之,或广建住宅以居之。此例甚多,今各举其一以为证:
《汉书&#8226;武帝纪》:“元狩三年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闻。”
又,《宣帝纪》:“本始四年正月诏,今岁不登,已遣使者赈贷困乏。”
又,《武帝纪》:“元鼎二年九月诏,今水潦移于江南,饥寒不活,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谕告所抵,无令重困。吏民有赈救饥民,免其厄者,具举以闻。”
又,《食货志》:(武帝元狩四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虚郡国仓廉以赈贫,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尚不能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本纪》作七十二万五千口),衣食皆仰给于县官,数岁贷与产业,使者分部护,冠盖相望,费以亿计。”
又,《宣帝纪》:“本始四年正月诏曰,今岁不登,已遣使者赈贷困乏,其令大官损膳省宰,乐府减乐人,使归就农业,丞相以下至都宫令丞,上书入谷长安仓,助贷贫民,民以车船载谷入关者,得毋用传。”
又,《贾山传》:“文帝出帛十余万匹以赈灾民。”
又,《平帝纪》:“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三公卿大夫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师古曰:计口而给其田宅。)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诣吏,以石豆受钱。天下民赀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勿租税。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重赐死者一家六尸以上葬钱五千,四尸以上三千,二尸以上二千。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
以上所举,,虽属一时之事,然当时国家用民之力至多,而眷顾人民之至意,固亦无所不至,盖事实也。此外如举贤观风,存问鳏寡,平反冤狱,矜恤老弱,复除徭役,皆为一代之要政。而置三老孝弟力田,所以劝导乡里,助成风化,中国始纯然成一农本国家,故汉代始终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开历代重农政策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社会文化之基础,其影响之大可知矣。
《唐书&#8226;地理志》称:“举唐之盛时,开元天宝之际,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其实唐之版图,就安东都护府所属,已包括今朝鲜半岛与东三省,较汉代疆域并无不及之处,而安西都护府所属,则今新疆及中央亚细亚之地,皆在其范围,声威所及,可谓“三王以来,未有以过之。”(《唐书&#8226;北狄传》赞语)其所以造成此中国历史上之黄金时代者,整个民族之力也。
唐之盛世,其役使民力之法,世皆知为租庸调。唐之租庸调,即汉之赋税,其制起于南齐及后魏,而其存在则依托于均田制,实为受田之代价,故均田制崩坏,百姓不得口分世业之田,而租庸调之税制亦难维持。今略述其内容,再试论其得失。
唐制凡民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授田之制,丁男及中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百亩为顷),凡受田者,成丁之人每岁输粟二石,谓之租。丁随乡所出。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分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四两,谓之调。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月加二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者免调,三十日者租调皆免。通正役不过五十日。水旱霜蝗耗十四者免其租,桑麻尽者,免其调,田耗十之六,免其调,耗七者诸役皆免。
以上略据《新唐书&#8226;食货志》所载,字句略有出入。则租庸调之制,为租出于田,庸出于身,调出于家,即陆贽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书&#8226;食货志》二),凡天下之丁男,春夏之季,耕口分田而纳租粟。秋冬之季服徭役,妻妾女子采永业田之桑养蚕,织输庸调之绢絁。国家以租粟为重货,留于州县为地方财政之来源,庸调为轻货,转运京师为中央财政之来源,此唐代财政组织之大要。由此言之,汉之赋税以钱,而唐租庸调以粟与布帛,及德宗时杨炎为相,建两税法之议,始以钱为赋,虽其势有所必然,而当时反以为弊苦,故陆宣公上疏以为钱赋非古,请厘革之,仍复旧制。间尝思之,汉以钱为俸,故不得不以钱为赋,唐未尝不以钱为俸,而不以钱为赋,是以有任子纳课纳资之目,有令史捉钱之弊,此何故欤?而汉既为金纳税法,唐反为物纳税法,社会经济之演进岂退化欤?今试据唐史所记各项史料参伍比较而释之。
(一)自隋末之乱,私铸钱盛行,钱愈轻贱。唐平天下,高祖武德四年始铸开元通宝,于是一切盗铸私钱者论死,并没其家属,至玄宗开元中天下铸钱仅七十余炉,故唐初数十百年间,钱由国家专铸,则钱少,而“农人所有唯布帛,用布帛处多,用钱处少”(《唐书&#8226;食货志》二语)。(二)“关中蚕桑少”(同书《食货志》一语),绢丝之属,皆由东南转运至关中。天宝元年韦坚为水陆转运使,奏请于长安城东浐水之下架苑墙,东面建望春楼,楼下穿广运潭,有小底船二三百只,皆署以牌示,如南海郡船则专运玳瑁真珠象牙沉香,豫章船,则运名瓷酒器茶档茶碗,丹阳船,运绫罗纱缎,会稽船运吴绫绛纱。而《隋书&#8226;百官志》载:太府寺属左右藏,有泾州丝局,雍州丝局、定州紬绫局。《唐书&#8226;百官志》:左藏署掌钱帛杂彩,天下赋调。又据《唐书&#8226;食货志》一:天宝三载,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绵百八十余万屯,布千三百三十五万端。然则,当时国家岁入大量之庸调绢丝,果何所用乎?盖隋唐时代赏赐物多用绢帛,北周武帝以突厥木杆可汗之女阿史那氏为后,岁给突厥缯絮锦彩十万匹,周既得突厥之助,遂灭齐。隋文帝于平陈凯旋,因行庆赏,自门外夹道,列布帛之积,达于南郭,以次颁给,所费三百余万段。唐时春冬公服,布绢絁紬绵,亦由朝廷颁给,但此犹非其主要之用途。中国绢帛,自汉以来皆为对外之重要输出,其贸易且远及于欧洲,挽近新疆发现之汉代文物中有任城、亢父(均在今山东,汉属东平国)制造之残绢,其上记康居文之匹数,康居人之贸易,当时遍及于中亚及东亚,故康居语为当时之国际贸易语。至隋唐之际,东西商业更为发达,唐太府寺卿掌财货、廪藏、贸易,总京师四市,左右藏,常平七署,庸调绢帛之藏,即属左藏署。唐时京师四市中之西市,为胡商麋集之所,则太府卿实掌国际贸易之事。隋以后有互市使、互市监(据《隋书&#8226;百官志》下,属鸿胪寺)裴矩尝住张掖,监诸商胡互市。唐以后互市之地益多,开元间突厥款塞,玄宗厚抚之,许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以金帛市马于河东、朔方、陇右牧之。德宗元和十一年,命中使以绢二万市马河曲(《唐书&#8226;兵志》)。汉唐间对西北塞外民族之斗争,全仗骑射,故不惜以倾国之物力财力经营马政。
中国之绢丝贸易,汉唐时代为亚洲之重要商业,其商道有二,其一最古,为出康居之一道,其一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而以婆卢羯泚(今Cambay湾中narboda河口之印度海港Broach)为主要港口,当时之顾客,多为罗马人与波斯人,而居间贩卖者,乃中亚之游牧与印度洋之舟航,因此罗马人欲解除居间贩卖之弊。当查士丁尼在位之时,曾谋与印度诸港直接通市易,而不经由波斯,波斯亦欲完全垄断印度诸港之海上丝利,乃一面阻止印度人为罗马人之居间贩卖人,一面妨碍陆地运丝民族之贸迁。当时在西亚贩绢丝者,以康居人为众,当第六世纪下半叶,南北朝最后数十年间,突厥既灭嚈哒,势力最盛之时,康居亦由嚈哒之治下移属于突厥,而求突厥可汗室点密助其请波斯王许其在波斯管领诸国之中经营丝业,可汗许之,而波斯王不从,竟毒杀突厥可汗之使者,由是突厥与波斯遂修怨焉(参阅沙畹氏《西突厥史料》冯译本220-221页)。则中国绢丝之贸易,且一度引起西域诸国之战争,其重要可知。
上文因论唐代之租庸调制,而推测庸调绢丝之主要用途,复限于本文之体例,不能详尽,然已可知其关系,唐代声威文教之巨矣。
孟子曰:有粟米之征,有布帛之征,有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而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此三者即唐之所谓租庸调也。租以粟,调以布帛,庸以役,岂非所谓用其三者乎。而唐以为良法,且称盛治,何哉?盖唐虽三用之,而其实不及其一。唐制,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之收,平岁出米五十余斛。(《唐书&#8226;食货志》:“田以肥瘠高下丰耗为率,一顷出米五十余斛。”)五十余斛之米约当粟百二十石,而租粟止于二石,是百二十分之二也。而为庸为调,又视田之登歉为之蠲免。然则,唐之所取于民者,固不为重。唐人称租庸调之便,如陆贽详于奏议,杜甫白居易形容于诗歌。故汉唐之所取于民者,不在田租之轻,而在力役之重,所谓役者,征戍是也。唐制,岁役不过二十日,不役,则日为绢三尺。此正如汉之更赋,不仅为国家财政收入之增加,反以财政收入之故,而减少力役之征发,似亦不为不便。然而,唐睿宗为左右龙武军,是时良家子避征戍者,皆纳资以隶军。则其苦于征役,岂二十日之役或一匹半之绢,足以较其利害者哉,则唐之征戍役诚为重矣,杜诗《兵车行》云:“去时里正与里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盖没齿于边戍而后已。自居易《新丰折臂翁》:“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是时翁年二十三,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则又可知当时逃避征戍役之惨苦。以当时及后世称租庸调制之优良,而何以竟有此现象?此则随人口之发达与免役者之激增,因而至开元天宝之际,大有影响于租庸调制,甚至府兵制之变迁也。租庸调制规定五种人免课役:一、品官亲属。二、士人及节孝。三、持有告身(为官之身份证)者。四、付度牒为僧者。五、老弱废疾部曲奴婢及视九品以上宫不课。此五项免役之规定,以三、四两种人为最多,因此“不课户”及“不课口”占户口中之大半。据《通典&#8226;食货门》载,天宝十四载之情形,表之如下:

户口总数  不应课役者  应课役者  不应课百分数  应课百分数
8914790(户)  3565501  5349280  39  61
52919309(口)  44700988  8208321  84  16

据上表,以户数言之,不课者占百分之三十九,课者占六十一,以口数言之,不课者竟占百分之八十四,课者仅十六,可知免役者人之多矣。且能得告身及度牒者,多属富户,则所有课役不得不加之于贫户,所以天宝以后,租庸调之制不能不变为两税法,而府兵制亦不能不变为彍骑,即由征兵而变为招募矣。
汉唐间凡课取赋役于人民之事,必以丁口计,是以户籍制度最关重要,实为当时国家治平之要政。近世列强所以能政清事理者,无不以户籍制度之实施,为首要之图。故凡户籍制度严明之世,乃为治世,盖国家大政之计划与施行,必基于此而后始能收其实效。小之,人口之增减,亦可以占为政之绩。《汉书&#8226;昭帝纪》赞云::“孝昭承奢侈余弊,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儒薄赋,与民休息,至元昭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此盖知户口之实虚而定国策者也。又,《黄霸传》:“为颖川守,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赵信臣传》:“为河南守,百姓归之,户口增倍。”此以户口之增减而知其政绩者也。隋唐之际,承大乱之后,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故隋世最严于户籍令,《隋书&#8226;裴蕴传》云:“条奏皆令貌阅(言须当按阅其人之面貌),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大业五年也。
贞观中,太宗锐意于治“官吏考课,以鳏寡少者进考,如增户法,失劝导者,以减户论配。”(《唐书&#8226;食货志》一语)至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而租庸调之法,本以人丁为本,至此,遂不能不败坏矣。
以上论汉唐之盛,实整个民族之力有以致之,而引领倡导之责,则在少数之明君贤辅,用能光耀史册,百代之后,犹令人想见其风徽。以下略论文化思想之部。
世界各民族有单独发生之文化,而无单独发展之文化,近世学者或以为中国文化在汉以前为单独发展者,其实不然。先秦时代,中国与印度及中亚必已有交通,如《庄子&#8226;逍遥游》所称之齐谐,孟子所称之齐东野语,及当时方士并多燕齐之人,则知今山东半岛一带,古代之所以多奇异之说者,盖其地为东西海上交通之终点也。陆路交通,如《穆天子传》、《山海经》诸书所记,虽出于想像或传说,似亦非全凭虚构,惟先秦以前,书阙有间,虽“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故史家存而不论耳。汉以后则有官书正史之记载,皆取材于曾经身历其地者之目见耳闻,如《史记》大宛、西南夷等传所记,自出于当时之官书档案,一部分系据张骞所述,汉书西域传则为班勇所述也。
但汉时与西域之关系,以武力之接触与商业之往来为多。匈奴虽是游牧部族,实一横跨亚欧二洲之世界帝国,如汉铜器之狩猎纹及绿松石之嵌镶等,皆曾受西方强烈之影响,此近年考古学家所研讨者。自张骞通西域后,西方文物如葡萄、石榴、红蓝、胡瓜、首蓿、胡荽、胡桃、胡麻等植物,皆相继东传。汉武帝时太初历,近人有谓系出自希腊历法,虽不足尽信,然当时东西文物之交往,必有可观。至于文化思想之接触殆甚少,佛教之传入中国,世皆以为始于汉明帝之时,而汉人之于佛教,实以方术道教等夷视之,佛教义理与中国文化思想之关系,当起于魏晋之间。自此而后,东西文化之交通,始渐频繁,经六朝三四百年间,至唐而极盛。按:古代葱岭以西文化有四:一为非洲北部尼罗河流域之埃及文化,二为亚洲西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美索波达米亚文化,三为亚洲中部阿母河与西尔河流域之伊兰文化,四为亚洲南部恒河与印度河流域之印度文化。此四种文化经亚历山大东征之后,相激相荡,融合错综。藉商业与宗教之发展,遂越葱岭而东渐至于中土,唐代声教昌明,西域文化之流入,亦渐由器物用具而及于精神思想矣。
隋唐文化之特色,不仅在集南北地方文化之大成,而唐代尤有更新之处,溶冶西方各地之外国文化为一炉,而摄取消化之,参以本国固有之成分,故唐代文化,实一种含有世界性之国际文化,盖唐之声威远播东西,四方仰慕上国衣冠,梯山航海而来之外国人甚多,其麇集之地,北则敦煌、凉州、长安、洛阳、营州,长江流域有扬州、洪州(南昌),汉江流域之泉州、明州(宁波),为阿拉伯、波斯商船聚泊之地。长安虽为一代首都,而其实已成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不仅有各国侨民,世界之奇珍异宝,咸荟萃于此。东方日本、新罗、百济、高句丽,亦常遣派贡使、留学生及求法僧入朝巡礼。北方突厥、回纥、奚契丹,其可汗与部众遍布于两京。西方天山南北路之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诸国之使节、画人、乐工往来长安者,相望于道。葱岭以西昭武九姓诸国,及波斯、阿拉伯、叙利亚之商贾、教徒,南方印度,马来半岛、交趾、南海之佛僧、贾人,昆仑奴等,皆集中于长安,至玄宗开元天宝之际,长安宛如一世界人种展览会,蔚然大观,西域使节随员之留滞长安者,竟有四千余人之多,其他可想而知;因此:西域诸国人所到之处,其本国文化之传播,亦自然蔓演于中土,尤以两京为甚,而唐朝又最善于容纳摄取各种文化,文武大宫皆有西域人之登庸,则西域文物之盛行,固不待论也。
西域文化中影响于唐人社会生活最深切者为伊兰文化,即波斯、阿拉伯之文化,举凡宗教、绘画、雕塑、建筑、工艺、音乐、舞蹈、游戏,以至于衣食住,无不有伊兰文化之色彩。间尝考之,不同文化之民族间,惟宗教之传播为最难,如祆教、摩尼教、景教之传入,唐朝皆能优容之,且为之设官——祅教官在隋曰萨甫或萨保,唐曰萨宝,任人奉信,不加禁止。此种恢宏之政治度量,与富于生长力之文化性能,古今实罕与伦比,因知历史上凡能善自容纳吸收外来文化之时代,必为昌盛之时代,李唐是也,日本之明治维新是也。凡能善自容纳吸收外来文化之国家,必为昌盛之国家,今日之美国是也。凡妄自尊大,排斥或固拒外来文化之时代,必为衰微之时代,赵宋诸儒之言论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之满清政府是也。凡妄自尊大,排斥或固拒外来文化之国家,必为覆败之国家,今日法西斯德国、日本之民族文化优越感是也。盖外来文化之容纳与吸收,正所以培养民族文化之生长力,非所谓媚外或盲从,自有其立国之本在。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盛行,唐初自贞观至于永徽,纂修五经正义,为唐代之一大事业,其用意即在使儒学之固定化,不为外力所倾轧。开元间敕修大唐六典,则在使制度之固定化。然大一统时代之思想,务在整齐划一,缺乏生气,故唐代思想界终不及佛教之龙象辈出也。
由上所论言之,在大一统时代之政治下,凡国家之对外政策,对内征发,必须举国一致奉行之,始能生伟大之力量。韩非子曰:“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此法治精神之极政,汉唐人民所以能牺牲小我之私利,而完成国家民族之大我,其精神光前裕后,炳耀史册,岂偶然哉!罗马帝国大一统之时代,拉丁成语有云:certainty unite,in doubt lib-erate,in things respect。意谓在决定之事项下,全体一致,在不决定之事项下,任人自由,在件件事上互相敬重。执此语以论汉唐尤其唐代之文化,最为适当,汉唐开国之际,均曾遭遇强大之劲敌,汉之于匈奴,唐之于突厥,皆曾经多年激烈之战斗而后展开一大局面,举国在此一决定之事项下,并力以御外侮,而在外来文化生活与宗教信仰方面,则任人自由,读唐人诗文及敦煌壁画中所表现之世态,知其社会风俗,盖彬彬多礼者也。
西域诸国本以骑射为生,西方文化又富于一种动态美,故唐代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中亦最为生动活泼,唐人上自帝王下至平民,无论男女,皆好伊兰风之游戏、舞蹈、音乐、服饰,是以身心健美,正东坡诗所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阿娜”,今存唐画与塑像,尤可见之。文武合一,刚柔相兼,此唐代社会之特色。要之,身心健全之民族,最多诗意,故此时代整个为诗的时代,唐诗之所以辉映千古,亦因其时代之生活为诗的生活,缺乏诗的生活之民族,必有没落之日,无诗之生活而为诗,不足以称诗,雕虫篆刻乃生活之虚伪者所为,此唐之所以异于后世也。唐之士大夫,其豪情逸致,盖合英雄、名士而为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中有赞赏异文化之情调,有百战英雄之勇决,有名士风流之襟怀。有死生双遣之磊落,有留连光景之徘徊,所以者何?即因诗人具有其时代之真生活,而后发而为诗,然世皆知其为一代之名作,童而习之,而不知故也。
大抵诗的生活,多少富于浪漫性,人生必具有适当之浪漫,心有憧憬,始不至过于枯燥严肃,乏生人之趣,墨学苦行,使人忧,使人悲,终成绝学。吾国今日之抗战,盖知其不可而为之,其间亦多少有浪漫性存在。汉武帝挞伐匈奴,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汉书&#8226;匈奴传》上)唐太宗之征突厥,耻“先帝诡而臣之”,(《唐书&#8226;突厥传》)为诗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赐岑文本诗》)此等气概皆多少带浪漫情绪。玄奘跋涉西域,杖锡印度,十七年备尝险阻艰难,大无畏之精神,卓越千古,为后世诗歌小说所咏叹不置。其他大唐求法高僧,身经万死于真理之探求者,前后接踵不绝,若非富于一种伟大之诗意,何能甘心而不辞。杜少陵,号为有醇醇儒者之风,而当其与李白、高适春歌丛台,秋猎青丘,“放荡齐赵间,袭马颇清狂”,(壮游)少陵犹如此,他之诗人可想而知。唐人又好酒,酒名之多,无过唐代,自来诗酒相连,酒可激动浪漫之情绪,少陵酒债寻常随处有,李白斗酒诗百篇。大约能饮酒之民族,其体力必健强,性情坦率,所谓“嗜酒见天真”。浪漫情绪之可爱,即在其内心有真实之生活,真实之情感,不计利害,不屑打算。然当其感情冲动,理智不复能克制之时,则易流而为任诞狂放耳。今兹所论,非歌颂浪漫,提倡饮酒之意,不过叙述其所见而略解释之云尔。
唐诗风华绰约,声情并茂,尤以征戍边情之诗,最能表现其时代之美,拙稿别有《论唐代边塞诗》一文以述之。若夫直探性灵,齐一物我,则余尝爱唐人诗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想见天寒岁暮,风凄木落,羁旅之愁,如身履之。至其曰:“野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则风酣日煦,万物骀荡,天人相与融怡,读之便觉兴然感发。谓此四句可以坐变寒暑,诗之为用,犹画工小笔尔,以知文章与造化争巧可也。
草此文章,有不能己于言者。历史之事实,时代愈近愈见其滓秽丛集,丑恶万端,不可向迩,而史事之是非善恶,亦难遽明,盖“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代较远,其轮廓迹较清晰,史家遂易于发现其时代美。历史学之能事,固在其求史事演变之因果关系,然而发现其时代美,知史事之真善美之所在,亦未始非史家之责。王荆公诗云:“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则又非言语所能尽矣。自古文化之素养愈深,现实之痛苦愈甚,此所以具大悲之愿者,侧身天地更怀古也。能具有服从真善美之心,则无论为个人或国家民族,方有向上发展之望。大凡一身心健全之民族,必富于宗教性,汉人之于天人相与之儒教,唐人之于佛道,皆具有普遍之宗教信仰,宗教心即服从真理之性格,今日中国民族所最缺乏者为服从真理之性格,《书》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原载《读书通讯》84-86期(1948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2-10-20 21:42 编辑

25、“边白”与“书叶”

“边白”与“书叶”
作者 / Dfbb

Dasha兄曾经提到他对“边白”一词的求索经过:

咳咳,只能说Dasha学艺不精,迄今仍未能够深入“称谓学”领域。比如说,“天头、地脚、订口、切口”,Dasha的工作与此有关,身边此等技术人员比比皆是,Dasha也曾打探过,这“天头、地脚、订口、切口”合起来怎么称呼?期年无果。近日恶补印象派,却不经意在台湾雄狮的一本美术辞典里发现答案——边白(德语der Rand,英语Margin,常见汉语词典均解作“页边的空白”)

小生在此补一段英文材料,以助谈兴。

F. R. Palmer在他的Semantics: A New Introduction (1976)谈及hyponymy (上下义关系)时,说道:Yet oddly there is not always a superordinate term. ... there is no superordinate term for all color words, red, blue, green, white, etc.; the term colored usualy excludes black and white (and grey too), or else (used to refer to race), means "non-white."

===============================

接着,停云兄应和如下:

兄言及边白,讓俺不禁想起周之彥氏之古書一葉,開章便言“西书页(不作叶子)只有所谓边白(margin)者.吾国书叶(不作页字)则有口有脑,有眼有目,有头有尾,有面有眉,有心有耳,有角并有根……”令人扼腕,可惜了個好選題,西书之页(page)何嘗不作叶子(leaf)呀。以愚之不學弗敢非抵前人(賢字俺是決不會給他的),只是編寫過號稱“商務版稅最多”的《英文模範讀本》的周氏亦老馬失蹄(周氏後來失蹄莫非便是此陳年痼疾復發乎,呵呵),可見此道之難矣。

周越然前辈博学多才,竟然不知“西书之页(page)何嘗不作叶子(leaf)”,实为咄咄怪事!leaf作名词时,其中一个义项就是any of the sheets of paper bound in a book,作动词用时可作to turn pages解,如leafed through the catalog。再举一个旁证:overleaf。

由此可以再次体会西谚“荷马也有打盹儿的时候”(Homer sometimes nods)的深意了!不过中英文中语义延伸方式如此之相似,实在令人“惊艳”!诸位看官,不知对此有何指教?另外,欢迎提供例证!

Dasha:感谢dfbb兄对Dasha帖子的阅读,兄的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如果停云兄来,就由他来参和吧 undefined
Dasha发过一个图片,德语的,里面至少是有“天头、地脚”的(Kopfsteg,Kopf就是“头”;Fu遱teg,Fu呔褪恰敖拧保?

Dfbb:多谢Gossudar兄补充语料!小生不懂德语,但是能从中看到一种美!
停云:呵呵,才看到,那俺就参和参和吧。 undefined
既然大兄補充了洋文的。俺也就接著國貨來隨便扯兩句。 undefined
周氏此語見于其《書書書》,原文為“西書頁(不作葉字)……吾國書葉(不作頁字)……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5/562/349/39CC42EFFAB6661A42AEC910F07F4595.htm
當俺卻用了當代之人所編,其實是想博大兄一笑。undefinedhttp://www.duxiu.com/book/000/000/529/637/5D034F3568CEAD765D1839ACF1570A88.htm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 ... B80989DC1ABD11F.htm
http://www.duxiu.com/book/000/00 ... B80989DC1ABD11F.htm


如上所引,編者不乏陈子善钟敬文等學林高手挂名,卻無一例外都簡化過了頭。“吾國書葉(不作頁字)”莫名其妙成了“吾国书叶(不作页字)”。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周氏說的沒錯,吾国书的leaf本作“葉”,但如果說同音假借的“页”是不可“作”的(讓俺不禁記起前幾年中華和上古還為那套《中華活葉(頁)文選》鬧騰了好一陣子,呵呵),那麽同樣借來的“叶”(說文明言乃為協的古字)卻可以“作”了?呵呵。undefined
上面拉拉雜雜都是老調重彈。再接著說點新的吧。說起“葉”的來歷,本義不必贅語。但何時衍生成了書籍的page,俺尚未見到有人詳攷,一般辭典多引唐人之詩文為源。俺以爲應是符合實情的。從書籍裝幀來看,無疑是從卷軸裝到冊(葉)裝變化之后才出現此“葉”。俺非常懷疑原來便是用於指“旋風裝”之一“葉”(“旋風裝”又稱“旋風葉”或可為旁證)。


   
旋風一起,自然落葉。呵呵。undefined
還有清風……晚了,姑且胡扯到這裡吧  undefined

Dasha:呵呵,先问候两位兄弟圣诞,Dasha在上班,闲来跟帖。

当初看停云兄的那个帖子,Dasha便想起了里尔克的诗“盲女”(Die Blinde),现正好凑趣:




https://readfree.net/bbs/forum.p ... 0%CA%E9%D2%B6%A1%B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1: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26、 读书札记——《金枝》

读书札记——《金枝》
作者/酒醒问六朝
[原创首发]
  
  据出版商称,英国《自然》杂志将《金枝》标榜为“人类最伟大的书之一”,与修昔底德的《历史》、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以及牛顿的《数学原理》相媲美。
  
  的确,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作者对全球范围内的原始文化习俗、巫术与宗教形式等进行了认真地爬梳整理和对比。
  
  例如第十一章《两性关系对于植物的影响》说到中美洲的帕帕尔人为了将来有好收成,“向地里播下种子的前四天,丈夫一律同妻子分居”;而南亚的爪哇,在稻穗开花结实季节,农民会带自己的妻子到田间去,“就在地头进行性交”。从中可以发现,两者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或习俗,期望达到同样的目的。又例如在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上的安汶市,若当地丁香园的丁香长势不如人意时,“男人们便在夜里光着身子去到园里给那些树授精,跟他们要使女人怀孕的做法一样”;而非洲巴干达促长植物的方法又不一样,相比之程序要复杂得多,难度也要高一些:他们设法找到一对生了双胞胎的夫妇(既然能生双胞胎,说明生殖能力强),举行一个仪式,让双胞胎的妈妈在茂密的林园里找个草地躺着,采一朵芭蕉花放在她的两腿之间,“然后请她丈夫过来用他的生殖器把花挑将出去。同样是冀求植物生长,一个是利用男性特有的物质,一个则利用女性特有的器官。
  
  书中也指出一些习俗对后世影响绵长,比如奥林匹克的前身,“据古老传说,最初奥林匹亚的竞技系由恩狄米昂(希腊国王)主持,他让他的儿子们参加赛跑,优胜者继承王位。”这样看来,刘翔甩几下火腿就赚个盆满钵满实在不算什么,人家甩得好的还能君临天下。或许,我们会对这种严重的“脑体倒挂”现象觉得费解,事实上这种现象一直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它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罢了。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书中颇多涉及中国的古老习俗,却屡见草率之处。试举一例。第十八章《灵魂的危险》第三节《灵魂是人的影子和映像》,此节谈到“未开化的人们常常把自己的影子或映像当作自己的灵魂,或者不管怎样也是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并在此节中(第192页)附了一张插图(见下图):



在插图下方,作者郑重其事地写了一段说明文字:中国人死后,要经过妥善的装殓后放入厚厚的棺材里,再下葬到墓穴之中。图中为尸体被装殓好后放在棺材中的情形。
  
  实际上,这是一幅《土牛鞭春》图(见下图):


 此图为清朝黄钺所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衙役们所抬的是用泥土预制好的模型牛,与“棺材”不搭界。唯一靠谱的是,“土牛鞭春”也是一种风俗。“土牛”之俗源远流长,《吕氏春秋》卷十二:“出土牛,以送寒气。”说明在先秦时代已有雏形,高诱注:“今之乡县,得立春节,出劝耕土牛于东门外是也。”到了明清,“土牛鞭春”已经是一种隆重而热闹的活动,相当于如今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通常由官方组织,规格高,规模大。“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读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1]。图中题诗之“进春”,就是与“土牛”有关的纯官方活动,“定每岁有司预期塑造春牛并芒神。立春前一日,各官常服迎至府、州、县门外,土牛南向,芒神在东,西向”[2]。此为明朝,清朝更加豪华,奢侈程度反超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甚至与现代之阅兵式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极度劳民伤财:“芒神土牛由顺天府预备前期行,钦天监派生员七十五人舁案。是日,内务府预派恭进芒神春牛;内监俟于乾清门,慈宁门;届时由长安左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协和门,永康左门进;又立春时刻,由礼部奏明,择寅卯辰等时恭进;又定,每岁各省、府、州、县迎春于东郊仪”[3]。
  
  令我不解的是,老外不懂中国的一些东西情有可愿,翻译、审校者又为何会对这样荒唐的错误而视若无睹呢?
  
  话又说回来,这本书真的值得一看,有兴趣者不妨翻翻。
  
  【注】
  
  《金枝》,[英]J.G.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9月。
  
  彩图来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 ... 050&OID=3256434
  
  【参考文献】
  
  [1]《济南府志》,唐梦赉纂,清蒋焜修,卷9《风俗》,清康熙31年(1692)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
  
  [2]《明会典》卷7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清朝通典》卷55,商务印书馆。


Gossudar:
Quote:
引用第0楼酒醒问六朝于2009-05-07 22:19发表的 读书札记——《金枝》 :
  [原创首发]
…………
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书中颇多涉及中国的古老习俗,却屡见草率之处。.......

兄以为 Sir Frazer在英国以外的其它“古老习俗”上就没有“草率之处”吗?
酒醒问六朝:


  呵呵,我也是这样想的。它的题材如此广泛,展现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跑冒滴漏”现象势所难免。只要不是纯粹的胡说八道,我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没办法,“姑且听之”。诚如2楼parivraj兄所言,兄台手上有可能捏了一大把《金枝》之硬伤。那我这块砖算是抛对了。
parivraj:呵呵,把它放回到八九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前的英国,其实也就没什么了。网上金枝各版皆有(可能有的不全),他所参考的书或许也有不少电子化了,楼主有空不妨就这个例子追根溯源,细细寻究一下究竟是怎样造成的草率。至于翻译,金枝的翻译似乎算是可以的(我没对比过,中英文的都是草草地翻,也都没看完,手头也没有汉译本(似乎还修订再版过吧)。dasha兄手上会不会正捏着一堆硬伤呢?呵呵),所谓的草率,译者能指出来自然是有价值的,但保留原样不加辨正也不是错,很多错误也不在弗爵爷。金枝的价值不在于给今人挑错玩儿,今天正经做人类学神话学的也不至于不加抉择地照抄这么一本老书,再考虑到挑错可能的工作量,译者把心思集中到翻译原文上面,应该算是合适的选择,读者也该有所谅解。

图我十分怀疑是出版社再版添加的。当年就能有这么一幅不大要紧的清宫藏画被复制出来?另外我记得该书节本是没有插图的,书前有一页Turner的画作Golden Bough,这在目录里标出来了,别的都是字。至于繁本,似乎更没可能有插图,暂时没找到该篇所在的第三卷,楼主有兴趣的话再查查。

话说Tate在Namoc办Turner画展呢,应该是很有趣的,据看过的朋友说颇有精品,这幅Golden Bough不知道有没有去北京。
酒醒问六朝:


  兄台衡情酌理的说法拓宽了我的视界,也稍稍明白了翻译者的偏倚所在,多谢!的确,像此类书并不是让人挑错的。但弗爵爷对待错误的态度是认真的,他在本书《前言》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对这种习俗所作的阐述是否正确,只有留待未来去裁定。如有更好的解释,我准备随时放弃现在这种看法。”当然,我在上文中所说的并一定是他所犯的错误,也有可能如兄台所说是编排人员的疏忽,如果是后者,更加不能原谅,因为他们的疏忽,给爵爷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作为普通的读者,看到这样的错,指出来,也是想再版的时候能改过来,以免谬种流传。另,我所据的是纸书,版本已在上文中说了,它有很多插图,而且多与其文密切相关,(今天去修扫描仪了,兄台若感兴趣,可以分享,呵呵。)至于是不是原著所有,也只有留待有心人查察了;卷首确实有透纳所作的《金枝》图,此画笔触细腻、层次丰富,我虽然是门外汉,仍然叹为观止。
tangsong1024:这本书写得非常有意思,是人类学的杰作,讲了很多的有趣的故事,书名《金枝》即取自其中的一个故事,大陆类似的著作有《金翼》、《银翅》等~
酒醒问六朝:


  有道理。这样不知道算不算是跟风,或者是委婉地向弗雷泽先生致敬?这可以忍受,当然,将来如果在市面上看到“《铜翮》、《铁翰》”之类,就可以拍案而起了——本地文坛的笔杆子们实在是太没有礼貌了!
Gossudar:parivraj兄捧杀Dasha了,弗爵爷的“Golden Bough”,Dasha读汉译的时间,大概快20年了,民间文学出版社的,那时还不会读书,生吞活剥地。只是,昨夜发那句感慨,更多是因为正在翻看那本“不完全汉化”的Wheelock:全书许多处英语皆未汉化,里面有一部分原因可能语源学的樊篱导致不可译……总之,Dasha的感觉是读这汉化版不如读肖原《拉丁语基础》更实在,于是,正在慨叹“橘踰淮为枳”、“貉踰汶则死”……

弗爵爷此书,archive上有众多版本可下载,Dasha也下载了几种,不过,迄今未遑细读。


酒醒兄的论断,刚刚又翻了一下,那版汉译《金枝》亦尝说:

&zoom=0
酒醒问六朝:用相机拍了几张《金枝》卷首的《金枝》图,效果不是很好,干脆在网上找了一张:
    
  但是上图与书中所附之图相比,效果还是差得很远。尤其是背景,是很柔和的浅鹅黄色,而不是这种刺眼的次白色;画中央是内米林中小湖,岚烟氤氲,如梦如幻,而不是一团发光物;画中的人物的举止栩栩如生、肢体清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手都看不清。总之,聊胜于无,它只能起到看个大概的作用。
  
  
  图片来源:
http://blog.chosun.com/blog.log. ... 5&logId=2992749
chaque:The Golden Bough的扫描版本早就放上了网,可供下载阅览。楼主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从以下网址择善本下载。很容易知道那幅插图的问题究竟是作者造成的,还是说中译添的乱。
http://www.archive.org/search.ph ... 20mediatype%3Atexts
parivraj:哈,酒醒兄那么喜欢Turner的画儿?那要创造机会去中国美术馆呢。Turner属于夹在古典派和印象派风景画家之间的那么一个人(汗……我直接说浪漫派不就完了?),还是有意思的。

当时听说有人要翻译Wheelock就很奇怪,第一感觉就是它算不上目前最适合中国情况的拉丁文教材。我觉得普及一点拉丁文在中国是十分的必要(记得erwachen有篇文章引吕大年先生的话说学好英文要紧,这当然是对的,但即使是英语都不过关的人,学一点也只有好处,只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到处显摆就行),但是一口吃不成胖子。肖原、谢大任等先生都有教材,都不错,但是都还有缺点(比如对于初学来说,还是标出长短音为好,当时可能排版条件不够,都没有这么去做,文字上似乎错误也不少吧,记不太清了(不过现在说让商务之类修订再版这些书,估计打死也不干了)),需要一个更完善的本子,在中国的西方古典学一穷二白的时候,引进教材当然是比自己编更合适的(不是要说信先生的不好,就是看了几十页以后觉得他的书确实跟国外类似的综述书没法儿比),但是鉴于一穷二白的国情,还是引进一个更简明省事的为好(要我说还不如整个Latin for Dummies之类八卦比语言多的呢,哈哈,如果非嫌那个不严谨(我倒是挺想买的,找不到小开本),简明严谨而轻便的书也多得是,也给读者省点钱),从我在一些论坛的了解,即使是英语国家的人,Wheelock要完全业余自学是有些费劲的(或许译者根本就是为全职的大学生计的,而根本没想给我这样的爱好者用吧——不过那就先请他开出个古典系来玩玩吧),而且内容也枯燥了点(我个人多年前自学过半本第5版,倒觉得还可以,不过我是试过更枯燥恐怖的语言教学法以后才看它的,所以还是不一样的,但后来放下了,也没再用,第六版似乎增多了词源的份量吧?没细看)。为了一个入门,挑一本比较费劲的教材来折腾自己人,我觉得就不太合适,何况它不仅折腾学生,也把汉化工作搞得很麻烦不是?有这功夫翻一本更简明的教材,再引进一本简易读物或者袖珍词典或者学生语法来岂不更好?这种东西都是系统工程,Wheelock汉化做得再好,也不能就此让中国学生直接西塞罗维吉尔的,再退一步说,Wheelock本身也是系统工程,那些指南、读本之类的,是不是也会翻译过来呢?

没睡醒,这台电脑上也没有Wheelock六版,写完才想到Lafleur还有网站的,懒得再去,所以有点瞎扯了,Dasha兄拍砖。金枝(差点打成金砖,汗——打金砖……再汗……别打我就行,哈哈)这样的书,只说是人类学的有点冤枉,国内没个几十万真懂拉丁文的,还真让人觉得达摩东来得有点早。

另外刚才才发现这书不是我原来以为的某人(忘了名字,汗)和雷立柏翻译的啊?我怎么记得在豆瓣上有人说过?dasha兄见过类似的传闻吗?这张卜天是何许人也?世界出版公司影印了那么多书,就非汉化这一本?另外99块钱?我的第五版是15块钱。

Gossudar:parivraj兄这打金砖也稳准狠。原版第6版,Dasha在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 ... page=28&fpage=1的第552楼给了链接,现附Wheelock“不完全汉化版”采样(随机抽取了第007页)

译者张卜天,是书封二云: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博士。现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有《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十余部译作。雷人雷立柏出任的是“审阅者”。Dasha现在想要的,其实就是语法表。

兄说“国内没个几十万真懂拉丁文的,还真让人觉得达摩东来得有点早”,正好Dasha刚刚又在想Hymn与Ode的汉语译名在“音乐圈”与“文学圈”里恰恰截然相反,于是乎,Dasha想起了高中时背过的课文“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six blind men... ...”

傻以为,在酒醒兄的帖子里提Wheelock也没什么不妥,我们现在的学术,不正是在进行“http://www.amazon.co.uk/dp/1848540094”,弗爵爷不也是纸上得来纸上成就的“金枝”么,我们在这里“打金枝”,也应该适得其所吧。

再附张卜天:


http://www.ihns.ac.cn/members/zhangbt/zhangbt.htm
parivraj:哦,那还就是那个人,可我怎么记得姓张不补天啊?

六院,真亲切啊。

我还以为什么东西因为牵涉到词源的联系没翻呢,bullets这些有什么意义吗?
Gossudar:
语源学方面可以理解的是比如第5页提到“visum”时英语的释义有“... ... view, review, reviese, revision, television”,此时汉译出来恐怕就会……

前贴Dasha所引第007页对应原版如下:






因此,不由又有疑问(傻的经验,一旦汉语太不“人话”&#39;或者太“人话”的时候,译文一定就有问题):
汉译“或者取一个拉丁语名字”貌似≠原文“Or, better yet, how about a Latin name”

继续“打金枝”,我们学习拉丁语,似乎目的都是直接接触原典,而酒醒兄的疑问,因为恰恰是没有读原文而太轻信译者了,所以他说:“也有可能如兄台所说是编排人员的疏忽,如果是后者,更加不能原谅”。比如英译者,在译“visum”时,姑且排除他误读的可能,他会从那一串近义词里依据个人的癖好选择一个,但此时,可能已经悖离了原意。
Parivraj:我觉得如果有词源联系的话,还是该翻出来加括号的,这样就是长一点儿;其次是如果非要省点篇幅的话,除非专门讲词源的,就都翻出来不注原文,看中文“电视”猜不到television的人就算留了英文用处也不大;最后才是这个译者的办法,如果假定读者认识这些词,为什么不假定读者看得懂整本书?

“或者取个拉丁语名字”,我没看出什么问题呢,呵呵,挺生动啊。
Gossudar:就像爱哭版私下指出“better yet”的含义一样,将“better yet, how about”三转五转转成一个汉字“取”,语义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说不通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要追求“意译”的根源吧),然而,这一个“取”字,却恰恰忽略了“词源联系”。就像我们的伟大革命导师卡尔&#8226;马克思的名字“卡尔”:Karl→ Carl→ Charles→ Carolus一样,Mark→ Marcus→Mars。所以,这里恰恰不该用“取”字,至少应该用“转写”。兄说“呵呵,挺生动啊”,恰恰英语里生动的“better yet”和极具语气色彩的“how about”被“意译”没了

附上欧洲战神瑞典王Karl XII (卡尔十二,汉译许多按照英语译作“查理十二”)的亲手拉丁语签名:




 
bibliomaniac:前段时间头脑发热,想学拉丁文,下了个英文版Wheelock,现在看来,大概跟超星书一样,都是只下不看的玩意:
http://uploadbox.com/files/4a937aa2c3

电脑上没存这本书,不过我估计比Dasha兄那个图片应该清晰一些吧。

还是下载看了一下,不如Dasha兄那个清晰。


Bibliomaniac:Quote:
引用第8楼酒醒问六朝于2009-05-08 12:51发表的 :
  用相机拍了几张《金枝》卷首的《金枝》图,效果不是很好,干脆在网上找了一张:

  
    
  但是上图与书中所附之图相比,效果还是差得很远。尤其是背景,是很柔和的浅鹅黄色,而不是这种刺眼的次白色;画中央是内米林中小湖,岚烟氤氲,如梦如幻,而不是一团发光物;画中的人物的举止栩栩如生、肢体清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连手都看不清。总之,聊胜于无,它只能起到看个大概的作用。
.......


看楼主贴出的透纳的画,我感觉有点巴比松画派,而且那树也有张臂布指的味道,于是想找个更清晰的图片来看,一找,发现原来楼主兄贴的是另一位画家的仿作,原画似乎是下面这一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1: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26、 读书札记——《金枝》(续)


Parivraj:呵呵,Dasha兄高论。不过我的理解,是这里原书作者未明说词源的联系,翻译者也就不必加入。Mark與Marcus有无联系,是否“转写”,是作者暗示了,或者留给学生“自悟”的内容。如果作者的意思是转写的话,则应该用the Latin form或者类似的说法,因为古典拉丁语何尝有两个与Mark“同源”的名字(praenomen)呢?您转写another Latin name试试?

至于Karl-Charles-Carolus之辨,我想至少对我而言是无所谓的,汉语里有很多对应这系名字的音译,查尔斯,夏尔等等也是,那么正如英语里面既有用Charles这个“转写”的,也有用瑞典语形式Karl的(偏偏极少有用那个拉丁化的名字的?),中文既然受到的是英语的影响,则两个形式的的哪一个最后进到汉语都是有可能的,因为Charles可能更普遍(Google搜索“‘Charles XII’ Sweden”约80600项,“‘Karl XII’ Sweden”约27100项,而后者还包括Wiki之类主要用Charles的文字),接触的机会多,国人对这个名字本来也更熟悉,那么它成了汉语中占优势地位的形式,只是语言自然接触演变的结果,而无所谓对错。Karl Marx之所以基本都翻译成Karl,也就在于英语法语俄语等和德语一样,都是只有Karl一个形式。反过来说,倘若这些“转写”之间在Karl XII这样自然共存的情况下有绝对的对错,他签名的自我作古又算什么呢?

我们都是凡人,脱不了那些狂乱昏沉颠倒梦想的呢。何况是书狂兄,不“头脑发热”怎么行,呵呵。不过我真的以为Wheelock篇幅太巨,选修课一周一节的话,得讲两个学期,用于自学的话,就相当考验耐性了。自学的书,最好是同样进度一学期能教完的,虽然详略肯定要有差,但是把精力集中一些,也是好事。况且对拉丁语这样参考资料丰富的语言而言,只要花点心思,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教程,是不会太难的。

Bibliomaniac:Wheelock不是适合初学的上好教材,早已听人说过,看来过来人都有共识。即使有好教材,也令人绝望,拉丁那边又有希腊,何时是个头啊。
Parivraj:B兄的画学修养和目力都太惊人了!!!

那么楼主又犯了个错儿,图片来源那个blog里,明明写了画家的名字,还有(after Joseph Mallor William Turner)一个说明,实在不应该哦。
Bibliomaniac:parivraj兄见笑了,其实就是瞎蒙,透纳、巴比松画派柯罗的画,我也就在书本里看过那么几幅。
酒醒问六朝:Quote:
引用第17楼bibliomaniac于2009-05-09 13:43发表的 :


看楼主贴出的透纳的画,我感觉有点巴比松画派,而且那树也有张臂布指的味道,于是想找个更清晰的图片来看,一找,发现原来楼主兄贴的是另一位画家的仿作,原画似乎是下面这一张:



bibliomaniac 兄内力深厚、眼力独到!佩服佩服!可否附个链接?
酒醒问六朝:Quote:
引用第20楼parivraj于2009-05-09 14:12发表的 :
B兄的画学修养和目力都太惊人了!!!

那么楼主又犯了个错儿,图片来源那个blog里,明明写了画家的名字,还有(after Joseph Mallor William Turner)一个说明,实在不应该哦。



正在擦汗……
再胡乱写一些,战战兢兢地等待“金砖”拍过来……
酒醒问六朝:有关《金枝》书中的中国习俗话题
  
  (一)
  
  【寿衣】“许多中国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准备好了寿衣,……从上到下绣了许多‘寿’字。中国人认为送给年老的父母这样一件奢侈的礼服是儿女对父母行孝和关注的表现”[1]。
  
  经常在一些规模大一点的酒店看到这种情形:一红光满面的老年人身穿寿衣端坐在那儿,四姻九戚及一些儿孙的好友,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噼里啪拉地猛祝贺一顿,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之类。也不管南山在哪,东海为啥福,反正这话不能不说。初次做寿实际上是以仪礼的形式对外宣布正式进入老年人行列,跟结婚通过喜酒的形式宣称两人成了夫妻是一样的,尽管此前早已同居。寿衣到了现在基本上都是由厂家生产了,一些医院的重危病房,经常有销售人员上门推销寿衣,这是具有前瞻性的行为。此前,寿衣是由手工制作的,多是由“未婚姑娘或很年轻的妇女”[2]剪裁缝制的,而且面料颇讲究,比如不能用缎,因为“缎”与“断”谐音,断子绝孙可不好玩。
  
  【相互牵制】“据说在很久以前,泉州府的城廓形状像条鲤鱼,而与之相邻的永春县城的城廓形状则像一个渔网。因而泉州府就经常成为永春县城掠夺的牺牲品,直到泉州府的居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城市的中心建立起两座宝塔。才结束了这种厄运”[3]。
  
  1993年出差到泉州,与在鲤城区搞了一家公司的同学闲聊,曾傻傻地问过,鲤城区是不是盛产鲤鱼?
  
  1997年,成都王建墓旁边曾有两家挨在一起的酒店,一家叫“银杏酒店”,一家叫“金鹰酒店”,它们皆是当时成都酒店业之翘楚。后来,金鹰酒店在其屋顶弄了个雄鹰的雕塑,模样颇狰狞,两爪貌似向银杏酒店方向扑抓。狗日的,还真灵,从此金鹰门前车水马龙,银杏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银杏的老板这下可上火了,这不行,咱们得想招啊,不能这样被人家欺负啊。于是,他们也在屋顶搞了个雕塑:一个骑士在开弓拉箭。晃眼一看像白兰地酒瓶上的“人头马”。当然是有的放矢,箭头精准地对着50米以外的雄鹰。从此以后,金鹰酒店逐渐式微,直至倒闭(前段时间路过,看到房子都已被拆除);而银杏,红得一发不可收拾,前些年改为“西园”,为银杏餐饮一个旗舰店,一直是成都高档酒店的代名词。现在想起来,金鹰酒店缺乏打持久战的素质,也不知道随机应变,如果当初将雄鹰像拆除,再立个城管之类的雕像,恐怕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哩。
  
  【乌龟】“大约40年前,上海的聪明人发现了一起正在酝酿中的地方叛乱,对此深为忧心。后来经过周密调查,才知道引起这个乱子的因由是由于一所新建庙宇的形状竟十分不幸地像一只乌龟,而乌龟是一种秉性极为恶劣的动物”[4]。
  
  乌龟在中国的身份具有多重性。古代曾被视为祥瑞之物,“爰始爰谋,爰契我龟”[5],所以古代人取名字的时候偶尔会用“龟”,比如陆龟蒙、李龟年、王龟等,当然现在取这样的名字得慎重,对自个儿没什么,对下一代可能有影响,如果生个儿子自然就成了龟儿子。龟也是长寿的象征,千年王八万年龟嘛,它粘在世上,抠都抠不下来,这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境界,所以现在农村一些房子的正堂挂“龟鹤延年”之类的画也很多。从宋朝开始,龟就渐渐地不受待见了,苏东坡的“人喜君畏事,欲作龟头缩”[6],一举开创了两个新词:龟头、龟缩。及至以后,与妓女家中的男人挂上钩就是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事。从“金龟婿”到“窝囊废”,一次足以能写入教科书的嬗变,一次成功的身份转换。不过这事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俗称妻子外淫者,其夫为乌龟,盖龟不能交,纵牝者与蛇交也”[7]。聊作谈资。

  
  [1-4]J.顺势或模拟巫术[A].38-39.
  
  [5]毛诗注疏[M].卷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施注苏诗[M].卷1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梁同书.直语补证[A].见:长泽规矩也.明清俗语辞书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18

酒醒问六朝:
这是我刚刚用相机在译著上拍的。b兄,法眼上! 如果还是赝品,我拎块“金砖”找“新世界”去……


bibliomaniac:酒兄贴的这张该是透纳的吧?不敢确定是不是我贴的那幅,似乎不少外国画家喜欢一幅画留下很多版本的。我找的图片,兄请看这里:
www.panisbet.com/studio/popups/pic15.html
酒醒问六朝:《金枝》一书涉及中国习俗的地方有10多处,在续完24楼的《话题》之前我想多啰嗦几句。(有4处是涉及西藏的习俗与宗教,因为题材敏感,所以不会在《话题》里提及。)
  
  发帖至今已经三天了,我一直在等一块“真砖”出现,手持这块“真砖”的人必定是看完《金枝》全文的人,惜未果。
  
  我读《金枝》这本书,算是牛浦郎读唐诗,不过这种情形对我来说太正常了,我自个儿已经习惯了。主帖算是一个读书笔记,胡乱写一些看书的体会,本着“重在参与”的精神,有一点点东西都拿出来与同好们分享——不管怎么说,出发点是好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它不是评论,我也不敢妄评。所指出的错误,也并非我凭空捏造。但是这个错误是不用穷源朔流的,不用查看原著或善本之类,其实在本书上能看到形成的原因;当然,并非如9楼chaque兄所说“中译添的乱”,(chaque兄的态度非常认真,在这里,顺致敬意!)实际上,这本书的插图很妥帖,(“土牛”这个是例外,算是白璧微瑕吧。)我在5楼就曾说过与内容“密切相关”,甚至说增光添彩也不过分。Parivraj兄无疑是一个打通中外的高人,英文、拉丁文以及其它文都很精通,令人羡慕兼自惭形秽;他很多话都说得很有道理,只有一句“金枝的价值不在于给今人挑错玩儿”我不敢苟同,因为在我看来任何错的东西能改过来是最好的,这与它的价值是没关系的,经典嘛,经常被人指指点点嘛,而作为一个大家,他也会山包海容的,而不是像余秋雨一样梗着脖子说我就没错;一个真正的大师绝不会狂妄地对读者说,我的书你们只管看着,不许挑错。
  
  在这里认识这么多朋友,很高兴!看到你们的“在线时间”,就知道自己相当稚嫩,尚需各位极力提携指拨,多谢多谢!当初喜欢这个论坛,倒不是因为通过这里能找到很多资源(我自己有图书馆的读者卡,可以上DRAS系统,对我这个层次来说,已经够用了),而是这里有浓厚的读书、论书的氛围。当时糊里糊涂地注了册,然后也看了一些版规,按照这里的游戏规则答题呀,发练习帖呀,忙得不亦乐乎,吭哧吭哧终于看到了门槛儿(还谈不上摸到)。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版主woi55,(怎么搞得跟拿了个小金人似的!)因为他的鼓励,让我由喜欢看变成了喜欢写,而且,他对我的粗制滥造也是持包容的态度,偶尔委婉地批评一下,比如“不过内容似乎还略嫌意犹未尽”之类,闻之令人愧汗涔涔而下,所续的《话题》也是对他这种善意指点的回应,至少我是往“尽”的路上走了,俺说的不是自尽哈。看得出来他是个好书之徒,那个什么iLiad二代宝贝羡煞许多人,不过我不喜欢用这玩意,还是纸书好,能沾着唾液翻第二页,呵呵,纸书有的这个功能你的这个宝贝疙瘩没有吧……越扯越远了,又扯回来,说起来大家不要笑我,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威望”、“财富”拿来做什么用的,应该是一种鼓励或认定吧,俺敲字敲得这么辛苦……还没扯到正道上,这里的人大多非常友善,大家旁征博引,就事论事,无关人身攻击或冷嘲热讽;除上文提及的两位兄,像Gossudar兄(年龄上应该比我小,但这里都是兄来兄去的,俺被动依例)、bibliomania兄,都是这种类型——肚里有货,却又质朴敦厚,我真诚地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认识更多这样的人。谢谢!大家可以鼓掌了。
  
  还有。woi55,金砖藏家里了,当时俺太冲动了,把这么金贵的东西拿出来泄愤……这种行为成本太高,不宜提倡。

酒醒问六朝:


上图是b兄贴的图,下图是我的杰作。(话音未落,一只鞋子丢了过来……又一只鞋子丢了过来,喂,干吗呀你们,俺只是忘了加引号嘛,至于这么冲动么,还好,俺跟布什总统学过滴,还在总理那边二期强化训练过……咦?41码的,谢谢了!)我把它们放在一起,方便大家比较。
  
  还有,今天是母亲节,各位一定要趁这个机会向母亲感一下恩哦!

Chaque:所指出的错误,也并非我凭空捏造。但是这个错误是不用穷源朔流的,不用查看原著或善本之类,其实在本书上能看到形成的原因。


对这一点很好奇,能否请楼主明示:怎样无需看原著,只通过本书就看出错误形成的原因呢?
Chaque:图片: 刚好找到了“本书”的第192页,我就多事上载到这儿。还请楼主结合此页,向我们开示:怎样“在本书上能看到形成的原因”!
Parivraj:呵呵,真的打通中外的高人chaque兄来了,他在30楼提的问题正好也是我很想知道的,我们都来再听酒醒兄说说。

兄不同意我的观点“金枝的价值不在于给今人挑错玩儿”,我觉得是当然可以,哪个鸡蛋也没拦着人挑里头的骨头。但是一方面挑错需要认真一点的态度,人家弗雷格毕竟是看了那么多书花了一辈子的功夫弄这部书的,您就真忍心连原著都不下来瞧一眼?另一方面,您又真能挑出多少错儿来呢?怎么就知道那些错儿不是别人在这一百多年里挑过的呢?单拿您说插图的事看的话,其实跟您问鲤城是不是盛产鲤鱼差不多的(所谓不用看原著,我想也是这个意思,那句话本身我是不敢反对的,因为这两天在本区同时折腾的《东原文集》那篇文章,我对陈鸿森先生论文的态度,也是从文章本身就可以打倒它的,但是就饶我使了大劲,别人也还是有足够的理由不信。您这儿三言两语的想打发人,怕是更不容易的)。再一方面,死了几十年的人了,您要他对您“山包海容”,算怎么个事儿呢?就说您批评的秋雨大师吧,他不幸百年以后,也一样是对您的评论“山包海容”的。

我觉得熊十力骂徐复观那个故事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您的对书不满也好,对论坛不满也好,无非是一肚子牢骚之气,不得其平,发乎其外而已。
酒醒问六朝:谢谢chaque兄,您稍等些时间,俺会交代的。
  
  另。parivraj兄好像火气很大,我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您了,我自己在这边厢都一愣一愣的。若我真的语言上有闪失,您“山包海容”,俺正在反思,并且真的好后悔多说了那几句。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还有,容我解释一下好吗,我肯定不会对这本书不满,道理摆在眼前,不满就不去买它,看它,说它,费那个劲干吗呢,您说是不是?相反,我是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只是对我来说读起来有点困难。还有,对论坛不满,更是上纲上线了,我不知道您是从哪一点发现我有这个苗头的,我又是哪个地方在发牢骚?先给您说哈,不带这样欺负新人的,呵呵。我借这个机会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是非常喜欢这个论坛的,尤其是这个版块!不管怎么说,我是非常尊敬您的,因为早就有人告诉我您是高人,本身我也能感觉到。所以您老可千万不要挥舞大棒,俺真的害怕。说来不怕您生气,俺还真忍心不去看原著一眼,因为俺看不懂;而且这个问题恰恰不需要看原著就能解决(您稍安,我真的会交代的,到时您拍砖也不迟)。还有,您误会了,您总觉得我是专门去挑别人书上的错,哪有嘛。就这一点,俺特别委屈。
停云:呵呵,我感觉楼主反应似乎过度了些,这里对p兄的帖子是这样,不久前对v兄的帖子好像也有点。
我看p兄讨论也好,批评也好,从来都是集中于帖子中的观点,建立在平等交流基础上的。这里的“误会”弄的有些大了。
酒醒问六朝:多谢停兄,说得很对,俺继续面壁
Bibliomaniac:各位大佬不要伤了和气!
醉乡常客:楼主是新手嗒嘛。
酒醒问六朝:Quote:
引用第26楼bibliomaniac于2009-05-09 22:28发表的 :
酒兄贴的这张该是透纳的吧?不敢确定是不是我贴的那幅,似乎不少外国画家喜欢一幅画留下很多版本的。我找的图片,兄请看这里:
www.panisbet.com/studio/popups/pic15.html


  是透纳的。
  
  昨天我比较28楼两幅图,发现我所拍这张左侧下方没有壁画状图案,我以为是拍照技术太差所致,结果又找来译著看,居然也没有。如果抛开印刷上的原因,则说明译著附图还没b兄贴的这张像素高。有趣的是,因为像素高,色彩显得浓烈,在我这个门外汉眼里反而觉得译著上那幅清爽一点。b兄不要笑我哈。

酒醒问六朝:
这是根据chaque兄提供的链接剪下来的一个局部,供大家参考。
Gossudar:Quote:
引用第29楼chaque于2009-05-10 11:46发表的 :

所指出的错误,也并非我凭空捏造。但是这个错误是不用穷源朔流的,不用查看原著或善本之类,其实在本书上能看到形成的原因。


对这一点很好奇,能否请楼主明示:怎样无需看原著,只通过本书就看出错误形成的原因呢?

傻来替酒醒兄“穷源朔流”、“查看原著或善本”吧。

弗爵爷1894年出版了第一版,1900年出版了第二版,1906-15年出版了第三版,你所引用“第十八章《灵魂的危险》第三节《灵魂是人的影子和映像》”,第一版:
P. 142:
... To prove his supernatural powers, he soared into the air. But as he mounted up, the Grand Lama, perceiving his shadow swaying and wavering on the ground, struck his knife into it and down fell Sankara and broke his neck.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goldenboughstudy01fraz
其余几版,可这么检索:
http://books.google.com/books?as ... _isbn=&as_issn=
我们可以看看是否有酒醒兄指责用错地方的“插图”。
傻按:Dasha傻傻地挨个翻看,将相关3版大致查验之后(并无那张“土牛鞭春”),尤其感兴趣那个“Snippet view”的名为“  
The illustrated Golden bough”的,在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u8snAAAAYAAJ页的“Search in this book”里面用“But the spiritual dangers I have enumerated are not the only ones which beset the savage. ”和"The Indians of the Nass River"等反复检索,可惜,亦未能够找到"土牛鞭春"。请楼上诸贤教示于我。

Gossudar:Quote:
引用第38楼酒醒问六朝于2009-05-11 10:13发表的 :


这是根据chaque兄提供的链接剪下来的一个局部,供大家参考。

Still more clearly does the ox appear as a personification of fhe
corn-spirit in a ceremony which is observed in all the provinces and
districts of China to welcome the approach of spring. On the first
day of spring, usually on the third or fourth of February, which is also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the governor or prefect of the
city goes in procession to the east gate of the city, and sacrifices to the
Divine Husbandman, who is represented with a bull&#39;s head on the
body of a man. A large efiigy of an ox, cow, or buffalo has been
prepared for the occasion, and stands outside of the east gate, with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beside it. The figure is made of differently-
coloured pieces of paper pasted on a framework either by a blind man
or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s of a necromancer. The colours of the
paper prognosticate the character of the coming year; if red prevails,
there will be many fires; if white, there will be floods and rain; and
so with the other colours. The mandarins walk slowly round the ox,
beating it severely at each step with rods of various hues. It is filled
with five kinds of grain, which pour forth when the effigy is broken
by the blows of the rods. The paper fragments are then set on fire,
and a scramble takes place for the burning fragments, because the
people believe that whoever gets one of them is sure to be fortunate
throughout the year. A live buffalo is next killed, and its flesh is
divided among the mandarins. According to one account, the effigy
of the ox is made of clay, and, after being beaten by the governor, is
stoned by the people till they break it in pieces, " from which they
expect an abundant year." Here the corn-spirit appears to be plainly
represented by the corn-filled ox, whose fragments may therefore be
supposed to bring fertility with them.
这个在CHAPTER XLIX,ANCIENT DEITIES OF VEGETATION AS ANIMALS:
第一,与“The Soul as a Shadow and a Reflection” 无关,弗爵爷原文说 " from which they
expect an abundant year." 貌似也没有说错。

Chaque:英文本中,对应于中译本P192页的英文段落大体是以下内容:

[...]At a funeral in China, when the lid is about to be placed on the coffin, most of the bystander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nearest kin, retire a few steps or even retreat to another room, for a person’s health is believed to be endangered by allowing his shadow to be enclosed in a coffin. And when the coffin is about to be lowered into the grave most of the spectators recoil to a little distance lest their shadows should fall into the grave and harm should thus be done to their persons. The geomancer and his assistants stand on the side of the grave which is turned away from the sun; and the grave-diggers and coffin-bearers attach their shadows firmly to their persons by tying a strip of cloth tightly round their waists.[...]

当然举出这些是多余的,因为楼主判断错误形成的原因,是不用原著的。仅供参考:)
酒醒问六朝:Quote:
引用第39楼Gossudar于2009-05-11 10:46发表的 :

傻来替酒醒兄“穷源朔流”、“查看原著或善本”吧。

弗爵爷1894年出版了第一版,1900年出版了第二版,1906-15年出版了第三版,你所引用“第十八章《灵魂的危险》第三节《灵魂是人的影子和映像》”,第一版:
P. 142:
.......


  Gossudar兄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一直以来,我说的是译著的插图有错。并且,因为parivraj兄的指点,当时就怀疑原著是否有这样的图,我在5楼的跟帖里也表明了这种态度,即译著的这种明显的错,再版的时候应该改过来。这上面的插图错误,读完译著就能找到原因,当然读了原著也能找到原因,即与这种错误相关联的东西。我说的不需要看原著是因为看完译著就知道的事,何必去看原著呢。另外,38楼的图片供您参考。真诚地希望通过这个帖子交上您这样的朋友。

酒醒问六朝:Quote:
引用第41楼chaque于2009-05-11 11:46发表的 :
英文本中,对应于中译本P192页的英文段落大体是以下内容:

[...]At a funeral in China, when the lid is about to be placed on the coffin, most of the bystander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nearest kin, retire a few steps or even retreat to another room, for a person’s health is believed to be endangered by allowing his shadow to be enclosed in a coffin. And when the coffin is about to be lowered into the grave most of the spectators recoil to a little distance lest their shadows should fall into the grave and harm should thus be done to their persons. The geomancer and his assistants stand on the side of the grave which is turned away from the sun; and the grave-diggers and coffin-bearers attach their shadows firmly to their persons by tying a strip of cloth tightly round their waists.[...]

当然举出这些是多余的,因为楼主判断错误形成的原因,是不用原著的。仅供参考:)



Chaque兄,192页上找不到原因,您可以翻到中译本的448页。
Chaque:呵呵,都翻到448页了?不容易。慢慢翻,没准还能纠出更多老外不懂中国的一些东西,郑重其事而又情有可原地发生的错误:)
Gossudar:Quote:
引用第42楼酒醒问六朝于2009-05-11 13:07发表的 :


  Gossudar兄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一直以来,我说的是译著的插图有错。并且,因为parivraj兄的指点,当时就怀疑原著是否有这样的图,我在5楼的跟帖里也表明了这种态度,即译著的这种明显的错,再版的时候应该改过来。这上面的插图错误,读完译著就能找到原因,当然读了原著也能找到原因,即与这种错误相关联的东西。我说的不需要看原著是因为看完译著就知道的事,何必去看原著呢。另外,38楼的图片供您参考。真诚地希望通过这个帖子交上您这样的朋友。


酒醒兄在顶楼说:“在插图下方,作者郑重其事地写了一段说明文字:中国人死后,要经过妥善的装殓后放入厚厚的棺材里,再下葬到墓穴之中。图中为尸体被装殓好后放在棺材中的情形。”
Dasha在7楼说:“弗爵爷此书,archive上有众多版本可下载”……
chaque兄在9楼说:“The Golden Bough的扫描版本早就放上了网,可供下载阅览。楼主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从以下网址择善本下载。很容易知道那幅插图的问题究竟是作者造成的,还是说中译添的乱。”
Dasha在13楼说“而酒醒兄的疑问,因为恰恰是没有读原文而太轻信译者了,所以他说:‘也有可能如兄台所说是编排人员的疏忽,如果是后者,更加不能原谅’。”
酒醒兄在23楼说:“所指出的错误,也并非我凭空捏造。但是这个错误是不用穷源朔流的,不用查看原著或善本之类,其实在本书上能看到形成的原因;当然,并非如9楼chaque兄所说‘中译添的乱’”

兄说448页,Dasha翻了一下读秀,明白兄是说汉译本此二幅插图重复了:



可是,即使如此,如果不看原著,酒醒兄如何知道插图是原著的错误还是汉译本的错误呢?“9楼chaque兄所说‘中译添的乱’”,此处似乎适得其所。
Chaque:感谢Gossudar兄解惑。不过还是搞不懂,为什么楼主前两天还说(27楼):

不用查看原著或善本之类,其实在本书上能看到形成的原因;当然,并非如9楼chaque所说“中译添的乱"

但今天又说(42楼):

一直以来,我说的是译著的插图有错。


呵呵,光看楼主的帖子,真是越来越不明白了。0楼说作者“郑重其事地”错了,不过“情有可原”,5楼说也有可能是编排人员的疏忽,27楼说并非中译本添乱,42楼又是“一直以来,我说的是译著的插图有错”。能不能说清楚一点儿,到底是作者错了?还是作者没错,中译本弄错了?或者说,虽然是中译本才弄错了,但不叫“添乱”?
Maobu:Quote:
引用第25楼哲人王于2009-05-05 10:45发表的 :
readfree公开可以读到的chaque兄的帖子寥寥无几,不过我屡年来可是在不少地方见过他的彪悍身影,可以说是每掐必占上风,不管对方是什么来头。
woi55:Quote:
引用第47楼maobu于2009-05-11 15:06发表的 :

  

楼上怎么把茶社里茶客们的闲谈搬到这儿来了?
要知哲人王兄此语完整上下文背景(context),请看: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739993

老猫净添乱哈。引用不标明出处,混淆视听,该打板子。
Josephe:看看猫将如何被挨打?
酒醒问六朝:
一上来看,哇,好热闹,一阵乱棒,敲得我都找着北,哈哈!
  
  回复Gossudar兄、chaque兄,你们的话语犀利哦,咄咄逼人哦,不过没事的,对你们有这样的态度我觉得很好玩,感觉你们在一些问题上都是寸土必争的,哈哈!好玩!我现在再解释一下,顶楼“在插图下方”云云,就事论事,指的是这本译著,(译著并没注明插图来源)我当时算在作者头上,然后parivraj兄一指点,我就意识到有可能是出版社这一方的原因,便在5楼修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出版社的原因更不应该,因为涉及到中国的事居然搞错了。所以1楼与5楼一些话有矛盾,(有矛盾,我不作修改,方便大家看到高手是如何指点我的。)也表明我接受了parivraj兄的观点。(后来的“不敢苟同”当然不是这个观点,不过我还是后悔说了这话,我会私下向他致歉的。)至于“中译添的乱”,是解读不同,你们说的大概是中译方面的原因造成这样的错误,我当时的意思是中译这些插图挺好的(除了这幅错排的),不算添乱。
  
  我一直在说译著,说自己手头上的书,而各位高人一直强调原著没问题。变成各说各的,就有点误会。这是我面壁的结果。另外,我会跟高手们逐个沟通的,争取多学点东西。
  
  又,这事到此为止,再争下去就变味了。
  
  谢谢!
Gossudar:Quote:
引用第50楼酒醒问六朝于2009-05-11 16:37发表的 :
  一上来看,哇,好热闹,一阵乱棒,敲得我都找着北,哈哈!
  
…… ……
  
  我一直在说译著,说自己手头上的书,而各位高人一直强调原著没问题。变成各说各的,就有点误会。这是我面壁的结果。另外,我会跟高手们逐个沟通的,争取多学点东西。
.......


如果只说译著,就不该在没有考察原著的境况下将错谬归咎于原作者。也就是说,这里并不存在误会,而是兄太轻信船载以入的二手资料而已。

抱歉,Dasha正在修正一本1959年图书的扫描图片,画面很脏,去污很费神,所以就借兄的帖子放松神经了。

因兄的帖子,使Dasha记起十数年前的事,那是Dasha在与一位好友对饮,酒酣耳热之际,跟他“白唬”起诗歌、音乐、还有这本《金枝》……,那时,Dasha顺口得到这样一段文字:

人们把尸骨埋在地里
就像在播种他们的种子
因为他们深信
这些尸骨会像鲜花们一样
在下一个春天里
如约绽放
…… ……

于是,在此,谨以这段文字对弗爵爷以及兄的帖子致敬。
Parivraj:别光觉着好玩,这儿的人都好玩,但不是您说的好玩。

你要说5楼您说的就是出版社的意思了,27楼怎么还说这话呢?
“经典嘛,经常被人指指点点嘛,而作为一个大家,他也会山包海容的,而不是像余秋雨一样梗着脖子说我就没错”

您是觉得出版社是大家还是编辑是大家啊?

我怎么觉得您认了错还是有几分像余秋雨呢?

致歉的不要,我根本没觉得有什么,来re就是跟dasha兄似的玩儿,呵呵,至于沟通,在面儿上来就行了。
Chaque:Gossudar兄好诗。

There I saw one I knew, and stopped him, crying &#39;Stetson!   
&#39;You who were with me in the ships at Mylae!
&#39;That corpse you planted last year in your garden,   
&#39;Has it begun to sprout? Will it bloom this year?   
&#39;Or has the sudden frost disturbed its bed?   
&#39;Oh keep the Dog far hence, that&#39;s friend to men,   
&#39;Or with his nails he&#39;ll dig it up again!
&#39;You! hypocrite lecteur!—mon semblable,—mon frère!&#39;

Parivraj:哈,dasha兄好诗,chaque兄好好(都是上声)的诗。
我正好昨天去Ieper凭吊(不好意思,纪念二战结束(欧洲战场)去一战战场凭吊……),看到Dasha兄的诗,不禁想起In Flanders Fields来了。

In Flanders Fields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 Lt.-Col. John McCrae (1872 - 1918)
Gossudar:Quote:
引用第53楼chaque于2009-05-11 17:03发表的 :
Gossudar兄好诗。

There I saw one I knew, and stopped him, crying &#39;Stetson!  
&#39;You who were with me in the ships at Mylae!
&#39;That corpse you planted last year in your garden,  
.......

惭愧,还忘了Eliot他老人家,当年Dasha还将赵萝蕤的汉译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了呢。真真是“Anxiety of Influence” 昨天还在读Harold Bloom呢

parivraj去佛兰德凭吊,Dasha倒是想去勃艮第看看“大胆查理”呢

上班去了,二兄玩好
Chaque:Gossudar兄是跟艾略特暗合,都受到了Frazer的影响。

[quote] Parivraj:他那时候此间也得说是勃艮第,dasha兄来我还可以略尽地主之谊。

还有张可以打的牌:布鲁日的Groeningen博物馆,现下的特展就是Karel de Stoute - Pracht en praal in Bourgondi搿R源巳宋镂?獾牡谝淮未笳古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1: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27、提请思考汉语音韵(转贴阿九“关于译诗的韵律问题贴)

提请思考汉语音韵(转贴阿九“关于译诗的韵律问题贴)

应J前辈几番诱导,将阿九兄在“诗生活&#8226;翻译论坛”(http://www.poemlife.com.cn)的关于诗艺译艺的思索文字转贴,希望超星同道就现代汉语语言的自为性艺术品质即“音、韵、词、句、修辞、语感”进行讨论;就汲取域外的文字艺术,改化现代汉语的努力进行试尝。因为,我们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最终还是要回到汉语的根上来的。

谈谈翻译时的韵律问题
谈谈翻译时的韵律问题
阿九 发表于:2002.07.28 12:59
汉语与其他语言的韵律方面有一些不同。汉语因为声调特色,在韵律与乐感方面比很多语言多了一个维度(当然也许在别处少了一个维度),在这一点上,它与只有轻重音节的语言是异质的。因此,即便外语诗的原文是押韵的,译成汉语时也有不押(尾)韵的可能性。
当代汉语诗歌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韵律基本上从诗歌特性中边缘化了。因此,押不押尾韵对当代汉语诗歌没有任何影响。有时押韵甚至已经成了诗歌的负面因素,反而会降低人们的阅读期待。这并不是说,汉语诗歌因此就缺少一条腿,像一条板凳不稳定一样不好。相反,我觉得它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它在别处(基于声调和词长的隐含节律)多了一条腿,汉语诗歌里的平仄和谐引而不发,但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诗人和译者们往往会排他性的选择某个特定声调的字或者词长,就表明隐含节律在汉语当代诗歌中的重要作用。这部分地是来自汉语诗歌传统(平仄和谐在汉诗节律中的重要性),部分地来自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所以发展到当代,有没有尾韵这条腿,对汉语诗歌已经无所谓了。
不押韵是否会降低译诗的难度?也不一定。在许多情况下,押韵恰恰降低了译诗的难度。押韵不仅没有给译者戴上脚镣,相反,这个脚镣其实是表演性的道具。它同时也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是放松了对意义和风格方面的约束。如果汉译者对自己要求更加苛刻一点,应该同时追求押韵和不押尾韵两种情况下的乐感和诗意。这时,他需要充分开发汉语自己的维度:声调。通过声调和词长来调节和统一全诗韵律,能在译文中重构一种新的乐感。这时,他就不仅仅是在翻译了,他还在创造,因为这样的翻译是有附加值的。它更亲近汉语,也就是汉译者的母语,所以也可以说,这是比较本土化的翻译。这种本土化的翻译才是真正戴着脚镣在跳舞,也绝对是一种高端技术。假如翻译时能在词法、句法、风格等层面的忠实(所以我喜欢看直译)和韵律本土化(所以我喜欢看汉语诗人的译诗)几个方面都有所发挥,那肯定是亮点。
我对翻译时是否押韵的基本想法是:
(1)仅仅在原文押韵时才考虑押韵(这当然是一个傻瓜般的约束条件);
(2)当我觉得原文中韵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原文除了押韵别无所长时,那译文肯定是要押韵的(这样的诗也有,比如大部分打油诗);
(3)原文虽然押韵,但在其他方面更有亮点时,我觉得是否押韵已经不重要了,而倾向于用汉语的隐含韵律重构乐感;
(4)看韵(尤其是尾韵)在原文语言里构造的难易程度。如果原文语言押韵轻易,像意大利语,俄语,那译文似乎也不必跟着它押韵。
汉语译者面临的一个可能困境是,很多读者对汉语音韵缺乏敏感,对基于声调的隐含韵律更没有任何概念。汉语方言里声调和发音高度不统一,使每一个汉语读者都有声调敏感的盲点。这些盲点在翻译者身上同样存在,操北京方言的译者和操广东方言、四川方言的译者翻出来的调子是不大一样的,而且很难彼此感应,所以彼此间会觉得怪怪的。这样,译者花的许多努力并不能被接受和感应,懂原文的译者所看出来并且期待出现于译文中的某些因素又不一定被译者表达出来。这也许就是很多人都对现有翻译不满,继而喜欢亲自动手的原因。
其实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主张向母语翻译,不主张向外语翻译。这也是国际翻译协会对所有翻译从业人员的忠告。就是说,翻译的最终目标是指向母语的,而不是指向非母语的原文语言的。中译者的汉语底蕴应该高于其外语底蕴才行。这一条大致上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的;对技术文本的翻译,抓住原文意义在很多情况下也许更加重要。但是,即便对技术文本,在某些场合母语高度也是基本条件,比如,面对新词时,译文高度几乎完全取决于母语高度。

最后的观点很好。
张祈 发表于:2002.07.28 13:22
但对前面的稍有不同看法。
当代汉语诗歌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韵律基本上从诗歌特性中边缘化了。因此,押不押尾韵对当代汉语诗歌没有任何影响。有时押韵甚至已经成了诗歌的负面因素,反而会降低人们的阅读期待。
我只想说一个事,那就是我们读过无数不押韵的当代诗,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名的作品,但我最多只记得那诗的标题,却无法记起它的句子。
我的意思是,边缘化了的韵律就否就是真正的汉语诗歌的方向?
还有,不押韵是否会降低译诗的难度?也不一定。在许多情况下,押韵恰恰降低了译诗的难度。押韵不仅没有给译者戴上脚镣,相反,这个脚镣其实是表演性的道具。它同时也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是放松了对意义和风格方面的约束。
我个人认为,押韵并不一定意味着对意义和风格的放松。
关键是在风格一词。
什么是风格?在一首诗中,韵律显然是风格的一部分。
比如唐诗中,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句法和节拍就是很醒目的。
诗歌的美和韵律有极大的关系,有时一个韵脚的作用在诗里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然,可能现代诗歌中这方面看得不那么明显。
我的意见是,有韵的就译成有韵的最好。
无韵的也不能随意加韵。
我反对用文言来译现代诗。

我反对用现代汉语来译古体诗。
鸢飞戾天 发表于:2002.07.28 13:59
-------------------------------------------
Nur dem Aufsingenden saeglich. Nur dem Goettlichen hoerbar.
抛开尾韵不讲,对音步的模拟,就是一大难题
FM 发表于:2002.07.29 13:02修改于:2002.07.29 13:04
举我才译的那一首诗讲,OCEAN 一个词就是一个音步, FELL HAND 两个词才一个音步,以音步对应字数或词数,都行不通。
你提到的“通过声调和词长来调节和统一全诗韵律”,如果能举例展开细谈,会很有意思。
我把我才译的NO 64 SONNET 按重音头数了一下,发现是 44443344444455,参差不齐。哦,真是极为幼稚的尝试。

继续探讨
阿九 发表于:2002.07.29 17:02修改于:2002.07.29 17:12
你说得很对!音步拟构才是难点。我这个人喜欢进入细节。我们先假设有一个音步严谨的英语十四行诗。我们知道,英语一个音步一般也就两个或者三个音节。译成汉语时,我们最自然的选择就是采用单字词加功能词尾(的、地、得、了、过等等)、双字词、双字词加功能词尾,以及少量的三字词。那些功能词尾给了汉语词汇节奏上的弹性,因为它们可以读成半个音节的长度。这样才可能重构一种不同于但却类似于原诗的音步。假如我忽视原诗的音步,也就是格律的主要方面(比如五音步抑扬格的五个抑扬音节组合),而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押尾韵上,这就有因小失大的危险。
即便英语尾韵也跟汉语尾韵有所不同。英语有大量的辅音收尾的韵,比如-est,在汉语里无法找到对应之物,所以两个概念不同,反之,汉语的很多音在英语里也没有对应。押韵,尤其是押尾韵,其实是一个很松的约束条件,在不管声调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地做到。我觉得,真正的困难与挑战在别处。不管声调地使用汉语尾韵,往往会造成不良乐感,就像我们听一个咬音不准的人在唱歌时所听到的那样。那人他毫无疑问也在歌唱,并且也有他的多来米,但我们听上去时却可能感到浑身不自在。我个人以为,声调比尾韵要重要。
追求汉语声调和谐是一种绝对必需的技术。当然,我不会去记忆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格律口诀。现代汉语无论写诗还是译诗,如果要这样干就很荒唐。我所说的声调平衡是指一种合乎自然呼吸节奏的,建立在语感之上的声调平衡和节律感。我们总不能在诗行里连续来四五个第四声吧,三个都不能接受。但是,作为译写诗歌的人,我们不光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更加精细一点。要在一个诗节的适当位置给读者换气。要有控制读者阅读速度的意识。有时,要敦促读者在某些诗行的结尾不停顿地念下去跟下一行连读,甚至好几行都这样连读下去;有时,则要提醒读者在诗行的中间换气。在翻译比较优雅的诗的时候,也要把全诗的节奏放得优雅一点。跟音乐一样,该用adagio的时候就不能用andante;该用allegretto的时候就不能用allegro。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得主动在音步长度上进行调整,在适当地地方加一个“的、了”之类的字。它们往往是入声,在肺部形成一个压力波动,好让他把速度慢下来。这才叫语感、乐感,因为读者变成了一把演奏的提琴,而诗行则成了乐谱。所以我觉得,虽然音步拟构几乎不可能,但只要译者有意识,还是能够重构一种汉语节奏,与英语音步对应的。
我一般地不用汉语成语来译诗。一个原因就是,通常是四字的汉语成语在译诗中将组成一个巨长的音步,它可能与诗行的其余部分不协调。如果这个成语可以方便地拆解成两个部分还好,比如“在兹在念”,可以分为两个平行的部分,构成两个清晰可辨的音步,那还可以考虑。但如果拆不开,比如“赫赫有名”,你就不能把“赫赫”与“有名”分开,强迫它成为两个音步,因为这种强迫分开读起来就比较滑稽。因此,如果诗的节奏本来不是太慢,就最好避免使用任何成语。有些成语一旦做起形容词来使用,还会来五个音节,那就会像和面时,一堆和好的面遇到一个小的干面团一样不和谐。这样的面就不能做拉面,因为它有断点,它会破坏诗行里本来就很脆弱的平衡。这种平衡或者隐含乐感只有不断阅读才能建立。
在写诗时,要抓住这种平衡还相对容易,因为我们的汉语词汇毕竟比较丰富。但在译诗时,寻找意义相符的词汇有时变成了主要努力,这时就会很容易失去写汉诗时的那种优雅的乐感平衡。因此,译后的第一件事总是要朗读,调整语感,调整乐感。在我个人的写作记忆中,这种平衡经常精细到连一个声调都不能改的地步。比如,我必须在某一行的第四个字找到一个第四省或者轻声的字。然而,每个人的乐感是不同的,我不知道我的乐感是否会被别人所感受到。然而,我是有这个自觉的;我不会被尾韵所迷惑。在我看来,一个押了尾韵的诗行同样可以杀鸡。一个能把读者呼吸调节得张驰有度的诗行才是我们应有的追求。
当然,译、写现代自由诗的时候,就不用这么用功,只要有这个意识就行了。过分用功,本来是灵气的,会变质成匠气。

阿九兄说得很细。
张祈 发表于:2002.07.29 18:27
是的,呼吸与和谐是关键。

哦,越来越有意思了.又问:汉语中的所谓抑扬如何定量?
FM 发表于:2002.07.30 01:50修改于:2002.07.30 02:43
汉语中的所谓抑扬如何定量?是否就是平仄?
用轻声符助性词模拟英文的轻声,很可行,但并不是唯一的办法。其实我们潜意识里还是经常运用平仄的交错变化来调节音调的起伏。

回FM、祈兄
阿九 发表于:2002.07.30 02:56
将iambic译成抑扬格本身就是很精彩的注脚,它们两个都以自己的读音为例表达了抑扬格是什么。举个例子,对about一词进行无意识的重复发声,会读成“矮罢”,虽然都是“仄声”,但却也是抑扬。所以,在两种语言之间,只可类比,不能比较;抑扬本身并非平仄。
假如要构筑汉语的抑扬格,我们判断抑扬用什么准则呢?也许平仄只能起参考作用,并非一个严谨的标准。可做抑扬格用的声调组合大概有:
14,34,(54)
12,32,42,(52)
31,41,(51)

因为轻声打头的情况极为罕见,所以实际上大概也就这么六七种组合。这里“抑”不一定就是平,“扬”也未必是仄。现代汉语与古汉语不同的是词汇中有大量功能性辅助字,它们基本上是轻读的。因此,汉语也有从声调区分朝着轻重音划分发展的因素,方言也是如此。古汉语律诗里每个字都字正腔圆地发完整音长的吟诵读法已经或者正在让位于当代汉诗的电视剧台词读法。如果说前者是士大夫,那么后者就是城乡平民。正因为朗读现代汉诗的声律跟古汉语稍有区别,所以我们才可以摆脱以平仄为基础的格律,向平仄-轻重音混合格律发展。
不过,如果有人尝试用平仄对应去重构抑扬格,我想也是值得期许的努力。译外国的格律诗,怎么办呢?因为没有办法,所以才来个招术,而且“各村都有各村的招术”。
不知道汉语会不会因为被折腾得如此痛苦而大哭一场。无论如何,诗最终取决于意义而不是音律。假如一首诗里音律压倒了意义而成为主要方面,那么这首诗大致上就是失败的。一方面,我们要有音律的强烈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利用中压制它,使它永远处于一种潜龙之位,把诗歌的九五之尊交给它所承载的意义和价值。

你的公式:二声不为抑,三声不为扬,很有启发
FM 发表于:2002.07.30 11:55
我一直不十分理解一二为平,三四为仄的划分。完了,我要研究汉语的声部的物理了:二与四声显然相反,但一与二在频谱上有什么共同吗?你的公式又做何解?若不介意落得学究名声的话,就请指点我吧。

汉语声学特性的资料比较难找
阿九 发表于:2002.08.01 03:00修改于:2002.08.01 03:06
我昨天查了一下,资料较少,但以下这个网站介绍一些。
http://chinese.pku.edu.cn/yuyinyj/chansh/chansh.html
我大概记得,最早60多年前民国时期,在一本老期刊,很可能是《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里,曾经刊载过有关文章。这套期刊在少数大学图书馆,如浙大图书馆里有收藏。我当时翻阅过。但相信后来也会有更多的研究资料。

浙大(原杭大)的退休教授吴洁敏女士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而且成果卓著。
画皮 发表于:2002.08.01 06:57
-------------------------------------------
译无止境——诗是翻译的所失
蝶不休:读了此帖,算是知道译诗的艰难了。
大读中外古今诗,好象已过去很久。一门外语不懂,只好说点读诗的感想,供DASHA参考。
中国自五四以来,许多东西的变化都很大。汉语的变化也很大(《聊斋志异》连我这个高中的秀才都只能蒙着读),尤其是诗歌中的汉语。
记得通常的说法是中国现代诗歌至今可分三代:自胡适两个蝴蝶儿到上世纪70年代为第一代,朦胧诗算第二代,第三代当然是第三代了。
如果拿《中国现代诗歌十大流派》、《朦胧诗选》《后朦胧诗全集》这三本分别代表三代放在一块儿阅读,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的阅读是会很艰难的。三代诗差别之大,在我看来几乎有诗经到汉诗又到宋词那么大。
还记得十多岁高中时,用住校生活费一气买了三套五本厚若砖头的诗集,诗人分别是普希金、裴多菲和另一个(记不起了)译者大概分别是绿原、穆旦和卞之琳,可是怎么也读不进去。当时就想著名诗人怎么会这个样子,又想诗人译的怎么也没什么诗味?在五本两千多页里,最后反对裴多菲集里附的短短几首洛尔迦诗欣喜万分。所以至今也对普希金和裴多菲等没有好感。现在想起来,主要是因为那时自己只以为朦胧诗那样子才叫诗,但两代诗人之间的代沟太大,也是阻止一个初学者进行欣赏的原因。
前好多年至今,朦胧诗在大众那里已超过普及达到泛滥,第三代却在诗人那里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它们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它们和新新月新乡土面貌的其它诗歌的现状实是同时共存。还不要说每一代中的派别也真是不少。
回到译诗问题上,DASHA,你是否想过如下问题:
1,准备把外国诗歌译成什么样的母语诗歌?
2,是相对独立的“译诗体”?还是和中国当代诗歌更像?
3,如果是相对独立的译诗体,应该是什么样子?如果要像,那么要像谁?
(是不是扯得有些远了?)
有人说波德莱尔借译爱伦坡,使自己名声大振,却同时提升了爱伦坡。也许这就是“译著”中“著”的力量喷薄而出,终使“译”成为一项神圣的工作。
(可惜的是,原来读那本带《巴黎的忧郁》的《恶之花》时,由于前述同样的原因,也进入不了,倒是《巴黎的忧郁》深深地影响了我。不知道下回再读时又会如何。)
不得不加以说明:都是些外行的话,很难有用,只是因为结结巴巴写了两三个小时,舍不得清空。真是生有涯学无涯,学无涯就无奈何。

回头再看,发觉更糟糕的是走题了。
那就再补一句:说起语感,印象中非非主义最为关注,也最有成绩。诗人好象是杨黎、韩东等。有个口号是:诗到语言为止。
Dasha :
“诗言志,歌咏言。”(《尚书&#8226;尧典》)古人的意思是很明白的。诗经,里面的诗歌是一定能唱得的;乐府,则不言而喻;近体诗是指“苏李”(苏武、李陵)和“古诗十九首”,六朝里的也有“齐梁乐府”、和歌,律诗之所以要律,自然是为了吟唱(DASHA的外婆曾用湖南话唱给幼年的DASHA听);词,有水井处就有柳词,是妓女唱的(苏轼的词最不合律,因此许多古今人——还有DASHA对东坡先生敬鬼神而远之);曲,有唱有念(念,念白、韵读);只是到了1919年,胡先生提议“白话”运动,乃至躬亲“白话诗”,李金发、徐志摩、卞之琳、戴望舒、郭沫若之“海归派”,从自己亦不甚了了的外文诗歌中无端误读误译误作,最初尚一唱三叹,姑且可唱;而经过北岛、食指、舒婷、顾城……在粗浅的文化教育中误读所谓新诗、译得不成体统的外语诗(那时的翻译,我觉得,只要你敢,甚至可以重写(想起琴南大师),反正隔着大海茫茫,谁来查究?——敝友何家炜语),弄出了“朦胧诗”(姜昆、李文华的相声《哺乳诗》对此有批评,但DASHA对此保留意见),“朦胧诗人”首先就是要反叛“五四”、艾青、何其芳……那种不成诗歌的诗歌;而到了“第三代”,则开始对所有的传统进行颠覆,摒弃之前一切可以称为“诗歌”的因素,(这里的海子是个例外!海子更应该描述为精神分裂者,在杂草丛生的现代汉语语言荒原里竟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擦亮灯火的诗歌皇帝”,何家炜在读法语兰波时曾奇怪,海子于外语一窍不通,居然能从错讹百出的译文中想象出兰波的本来面目),甚至白话入诗,提出“诗”的概念(不再是“诗歌”),这里的原因一:他们于传统精髓一无所知(他们的文字专业训练难得地贫乏);二,他们厌倦了唐诗宋词的桎梏(更应该说是“顺口溜”的积弊),漫无目的地做一次突围,他们所要反对的“传统”也因此愈加行迹可疑,精神固然可嘉而已;而“第三代”之后,也就是现今活跃在传统媒体乃至网络的一代,他们更是在跋涉,阿九兄就是一例。
因此,可以说,现代诗歌、现代汉语是虚空无根的杂交品种。诗人、学者孜孜以求;平庸的传播者(教师、大众传媒)营营苟苟,芸芸众生却自得其乐:爱怎么说怎么说。语言已经成为语言之外的一种自为存在的“无家可归的‘冤魂’”。诗歌也不再被人吟咏。近日DASHA在读荷尔德林的德语诗歌,感动得想哭,于是想,读现代诗时DASHA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感动(海子除外)?品味荷在德语世界里同样背离传统、用自己的语言构造自己的诗歌天空、天国,他用自己也无法道明的“天启”似的词语、节奏抒写着对“神”的礼赞,在被遗忘了百年后成为诗歌的主神,高居在奥林匹斯聚会的山上。想想,德国在铁血的俾斯麦宰相的努力下才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国家的政治直截影响到语言的规范(大陆今天的现代汉语里夹杂大量的香港话就是个例子),而混乱的德语中为什么还能出现这么多震撼世界、震撼人心的歌者?规范语言、涅槃诗歌,当然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我们没有权力去“苛刻”要求别人,但我们不应该“苛刻”要求自己么?记得有句政治口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夏公疑问“诗歌”的分立,谢冕先生将崔健的歌词列入新诗所产生的震动可以做为一个注脚:DASHA一直把罗大佑、老崔视作诗人、歌者——而不是歌星,歌者,最初的诗人,比如盲歌者荷马。所以,“诗歌”的分立,是我们太不了解诗歌,是我们的诗歌(歌曲)观念太需要更新了。
所以,夏公、蝶君,对新诗的反感原因大致如下:一,没有真正去读;二,没有读到真正感人的诗。请您们去读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西川的“请看看落日下的广场,落日下的山河”,张枣的“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就落满南山”吧。

很感动蝶君的回贴,离题就离吧,只要是真正在交流思想而不是扯蛋蛋,愚以为未尝不可。其实,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对主贴的问题有所解析。DASHA一直反对用理论手术刀去肢解艺术品患者,因为真正的创作时刻是没有理性的。理智,就不会感动自己,也就更不会感动旁人。但是,如果我们对传统蒙昧无知,或者,学错了,比如人学“坏”了,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艺术的歧路也只会产生危险的结果、比如汪国真,比如余秋雨的散文。所以,我们还不得不仍在理性中学习与认知(以评头品足为职业的评论家除外),积累积累再积累,如此,或许才有可能火山般在某一时刻忘情地抒情。
   
wcxlrf :语言的错觉:
  1、如英语之类的外语没有声调。其实它们是有声调的,只不过不象在汉藏语系诸语言中那么重要(比如用来区别词义)。从语音学角度讲词是有声调的(例证参见赵元任“一套标调的字母”)。设想如果一个英文单词除去重音而统统用一个声调(如低平调)把所有的音节读出来,那么持英语的人虽然能明白其义会觉得多么的别扭!
  2、现代汉语原创诗歌其实也押韵,只不过押的不是古汉语的韵和押韵的方法也与古时不太一致。另外现代汉语诗歌的押韵还没有象古代汉语诗歌那样的系统化,有一些是继承的,还有一些是由于现代的特点而天成的。诗歌和音乐一样其基础都是节奏。节奏的造成有音节组合的、有平仄组合的、有韵尾结构花重复的、有意义组合的等等。诗歌不能离音乐太远,至少其基础是不能丢弃的。如果您不信的话,那么您从音韵的角度研究一下流行歌曲的歌词和现代汉语诗歌,自会得出如上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1: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28、汉语称谓研究十年(马丽)

汉语称谓研究十年(马丽)
转帖者/newshakes

汉语称谓研究历史悠久。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这一研究蓬勃发展的时期。本文拟对此作一回顾,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重视研究的实用性。研究者以《汉语学习》、《语文建设》为主要阵地,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如何正确使用汉语称谓,提出要规范新生称谓,纯洁汉语词汇。有的称谓词使用模糊不清,研究者讨论了正确的书写形式和用法;有的对误用、滥用的称谓词进行纠正;有的称谓词“旧瓶装新酒”,在新时代产生了新的用法,研究者探源溯流;有的探讨汉语礼貌称谓,指导恰当使用尊称、谦称、对称、他称。在对外交流方面,探讨汉语称谓教学,研究称谓的正确翻译,指导外国留学生正确学习汉语,恰当使用汉语称谓。同时,汉语称谓研究也为古籍整理和辞书编纂提供了科学依据。
  2、重视汉语称谓的文化性。汉语称谓的文化因素研究是这个时期的热点,李树新《现代汉语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创了这个时期研究的先河。随着社会制度的更替,文化观念的变革,平等原则和情感原则取代了等级原则成为现代汉语称谓词的主要原则。但由于中国原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导致等级称谓依然存在。称谓词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它的历史变迁反映了新旧文化观念的变化。
  3、开始重视专书称谓词研究。在这个时期,专书的称谓词研究开始起步,论文逐渐增多。有的是全书称谓词研究,有的是对书中某个称谓现象、某类词的专题研究。研究者对专书的称谓词语加以系统的整理和考察,为断代研究和宏观研究提供了材料。
  4、重视称谓的比较研究。开始重视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研究。所谓共时的比较研究,是指同时期的汉语与方言、外国语称谓的比较,从而看出汉语称谓构词特点以及汉语婚姻制度和社会形式的独特性;所谓历时的比较研究,是指研究者从称谓词的历史演变着眼,详尽描述某个称谓词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并努力摸索其演变规律。
  5、重视社会调查,进行定量分析。称谓研究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社会使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新时期大多数调查者采用社会语言学家Milroy创立的社会网络法,将业已存在的、小型的、自我封闭的、具有高密度和高复合度的社会群体作为调查单位。通过调查不同类型的会话者在不同的社交场景中所选用的称谓,探讨影响称谓语选用的重要因素,包括说话人的身份、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学历、态度、社交情景,分析称谓的社会使用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其文化内涵。
  6、研究材料范围的扩大。较早的古代汉语称谓研究大都集中于对上古文献和近代小说,征引的材料也多集中于经书、小说和史书。随着研究者视野的开阔,征引材料不断扩大,小说、史书、诗文、佛经、杂著、金石碑帖、出土文献等有关文献,无不纳入研究视野。这个时期研究者对金文、铭文、汉简里的称谓展开了研究,考释词义,探讨文献中的称谓现象,为我们认识当时的汉语称谓全貌提供了帮助。
  九十年代是称谓专著研究的丰收期。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对古人称谓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是目前为止对古人称谓分析较为详尽的专著。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运用比较法对中西人际称谓系统作了跨学科研究,是我国第一部中西比较研究的称谓专著。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多角度研究新时期的汉语称谓。夏先培《左传交际称谓研究》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专书中的称谓和专题研究古代交际称谓的专著,具有填补空白和开拓研究领域的意义。林美容《汉语亲属称谓的结构分析》是一部台湾学者研究称谓词的力作,采用数理人类学的方法,对主要是书面汉语的称谓系统进行研究。
  在一些文学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专著中对汉语称谓有所涉及的,主要是对姓名、亲属称谓的研究。在一些词汇研究的专著中涉及了若干称谓词的考释,其中所涉及的称谓问题尽管属于零散的个案研究,但研究的成果却是重点、难点上的突破,其价值不容忽视。
  九十年代是汉语称谓辞书编纂的成熟期,有韩省之编《称谓大词典》、吉常宏编《汉语称谓大词典》。其中《汉语称谓大词典》收词约30000余条,共3539千字,无论在规模上、学术价值上和实用价值上都超过了以往的辞书,堪称称谓词典编纂史上的里程碑。

       来源:《光明日报》2005年1月25日

Gossudar:这些专著与辞书Dasha都翻阅过,可惜,天子对其亲属之称谓,Dasha仍茫然无解。
宋公明:Quote:
引用第1楼Gossudar于2006-11-21 17:00发表的“”:
这些专著与辞书Dasha都翻阅过,可惜,天子对其亲属之称谓,Dasha仍茫然无解。

大兄,我以为天子指称亲属,应该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区别。
正式的,当然应该称呼爵位、封号;非正式的,根据所见二三清宫档案片段推测,或许和咱老百姓没大区别。窃以为,帝王无非凡人,或许也免不了俗吧?!
无知妄说,大兄海涵~~
天人合一:嗯,da兄一直关注着皇帝佬如何在自家称呼兄弟姐妹,公明兄等精研此学,或许会有妙解。
woi55:前几日还在书店看到此书:陈毅平著. 《红楼梦》称呼语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当时还想,“红学”真是博大精深啊!厉害厉害。
Gossudar:咳咳,只能说Dasha学艺不精,迄今仍未能够深入“称谓学”领域。比如说,“天头、地脚、订口、切口”,Dasha的工作与此有关,身边此等技术人员比比皆是,Dasha也曾打探过,这“天头、地脚、订口、切口”合起来怎么称呼?期年无果。近日恶补印象派,却不经意在台湾雄狮的一本美术辞典里发现答案——边白(德语der Rand,英语Margin,常见汉语词典均解作“页边的空白”)

说来惭愧,Dasha实在是一个腐儒,欲翻译的里尔克文字,一词无出处,便不敢安然命笔。对里尔克汉语译本的臧否,亦无能脱此苛刻,是以尝有网上人讥Dasha胶柱鼓瑟。胶柱鼓瑟就胶柱鼓瑟吧,谁让Dasha甘心以乾嘉先贤之功夫应对德语之文学了呢?其实,没有对德语的训诂,是无法理解海德格尔的。谁让Dasha一直认为文学乃文字之技术呢?《神曲》译成散文犹要称善,木兰辞改写成德语小说而名曰译,诸兄以为如何呢。

近日恶补西方印象派,尤其是马奈(Manet),或有将其误译做莫奈(Monet)的,竟不自觉。汉语的西方画论,斯阙於?非也,但专攻马奈者朱伯雄氏,专译印象派者平野之流,Dasha非唯不敢采信,更欲河边洗耳。得见吴甲丰文字,乃大惊失色。惊叹之余,从书橱里翻出早年购买的中国书画论,一起恶补。吾生也有涯啊

昨夜收到今年在英国欲购的最后一本书,书名是“For the Sake of a Single Verse”,德语原文为“Um eines Verses willen”,里尔克大意是为“唯(一句)诗之故”,人必须看……回忆……伴将死的人走完人生最后的路、伴死者静听窗外的喧嚣……然后忘记这一切,待这一切成为我们的血液、神情,最后蓦然于最不经意间,一句诗的第一个字,在这些被遗忘的回忆中油然而生。
真希望Dasha真正记住这段话,身体力行。
停云:然知也無涯矣。呵呵。先生竟能以“乾嘉先贤之功夫应对德语之文学”真真令俺敬佩,愈是尋常之処愈不作等閒視之,正是學者本色,亦或即乾嘉之學風。乾嘉之學亦不乏詬病之人,終作蚍蜉之憾,又何傷于大樹。只是乾嘉諸老今誰在,回首同光已惘然。信達雅之途漫漫矣,願先生勉之再勉之。
不過训诂一事何其難也,稍不留意便漏馬腳,往往大家亦不免。兄言及边白,讓俺不禁想起周之彥氏之古書一葉,開章便言“西书页(不作叶子)只有所谓边白(margin)者.吾国书叶(不作页字)则有口有脑,有眼有目,有头有尾,有面有眉,有心有耳,有角并有根……”令人扼腕,可惜了個好選題,西书之页(page)何嘗不作叶子(leaf)呀。以愚之不學弗敢非抵前人(賢字俺是決不會給他的),只是編寫過號稱“商務版稅最多”的《英文模範讀本》的周氏亦老馬失蹄(周氏後來失蹄莫非便是此陳年痼疾復發乎,呵呵),可見此道之難矣。
另,先生對木兰辞改写成德语小说而名曰译頗有微詞,愚以爲能紹介中國之文學與西方亦屬難得。昔日吾國紹介西方文學,《塊肉餘生述》《黑奴吁天錄》及遺事種種亦謂之譯,似不減並世譯才之名。只是今之譯作實難讓人恭維,則又當別論。
(俺覺得公明先生乃是正解,最近目力日減,只能放大一些了,諸君莫怪)
Gossudar:深谢停云先生的回帖。先生抬举Dasha了,Dasha不是“竟能”,只是“欲能”而已。至于先生举例琴南译述,恐怕目前只余对那个时期进行文学研究的作用,似乎不再可能会有外国文学研究者以之为善本。近日读前人画论,每觉其多崇古而非今,看来先生“今之译作实难让人恭维”,亦有渊源。司马迁尝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岂独慎于史哉?当今自诩善文艺者,每以陶靖节之“不求甚解”自况,其盍不以五柳自况?翻译之道,岂异于前人之训诂解经?谨以傻前贴举例,Manet与Monet,一个字母之差,已二人矣。而此二子,皆绘画大师,彼时相交甚笃,亦师亦友,虽后人有称其为同一流派者,然风格迥异。里氏此章,以文字绘画山水,字句之间,皆师法Manet(或谓里氏笔误,此Manet乃塞尚[Cézanne]也),于此,通篇德文中惟一一个醒目的法语词“plan”,更当何解?至少Dasha目前所见三种英译、两种日译、若干汉译,皆谬。谬之以后,此句谓语乃一极其常见之德语动词,是以亦谬,是以里氏全章之精髓尽失矣。里氏师罗丹、妻Clara(雕塑家)、友众艺术人士、仰慕葛饰北斋、神往李太白、尊奉孔夫子者,盖取其艺术之精神,形诸自家之文字也。里氏之诗,背后多绘画、雕塑,不通西洋美术何以把握里氏风神?里氏之文,内中皆文化、历史并宗教,教徒尚有“研经小组”逐字辨析圣神之意旨,Dasha岂不当效颦乾嘉诸贤之矻矻者,于细处领解往圣之微言大义也於?德汉、新德汉词典编写人员之一尝谓Dasha曰:“很佩服Dasha的钻研精神,为了弄清一个词的意思,化了这么多的功夫。不过我觉得,如果不是专门进行研究,似乎不用化这么多的时间去探究。”悲夫。讹误之间,得谁人之鱼、忘谁人之筌?文学之为文学,皆在文字之中,诗之不同于小说,小说之迥异于散文,形而上之谓,岂能废止?欲知其大略、得其精神者,何需凭借文字?是以Dasha讥田某人散文体译《神曲》,《木兰辞》则Dasha网上相识之一德国女先生率意玩弄文字而已。停云先生或可找来林语堂先生之英译李易安《声声慢》,即知诗犹可译也。
停云:Gossudar先生客气了。多谢先生将字体放大,照顾俺的目力。先生之言正对俺的痛处。俺喜出入儒、道之间,本不过欲具了解之同情。不意了解未足,同情已过。思想虽未囿于光宣之际,仍不出己未之外。更添儒家好古之习气,取其糟粕,不见精华,可谓盲目多矣。观先生论及里氏之文,俺岂敢置喙,只能赞叹而已。先生讥讽自诩善文艺者最妙,以得鱼忘筌为宗旨,然已忘言却不得意;每持“不求甚解”以相标榜,却不“好读书”也甚。至于先生所举今人之至于林语堂先生之英译,俺读书时为学洋文曾翻阅过,自是妥贴之极,甚得李易安婉约之妙,孰几到达雅之至境。只是易安以词有别于诗为论,译诗却不可见连下十四叠字之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妙,然此非林先生之失,实乃巴别塔之故也。可见译诗之难非止主观之不学,更源于语言本身,诚如西谚所云。
另,俺妄度先生“《神曲》译成散文犹要称善,木兰辞改写成德语小说而名曰译”一句实在不该,且引用先生之句亦不全。俺误以为先生讥散文体译《神曲》之人乃是王维克先生,方有林氏之例。惭愧惭愧。
再拜谢先生指教。集部非俺所长,胡说一通,还请Gossudar先生与楼主勿怪,呵呵。
Gossudar:先生客气啦,与先生贴中交流,后学Dasha多有自省,多有得获。鱼筌之喻,先生所激发Dasha也。“边白”也好,“plan”也好,拘泥之间,无非曩昔严几道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何以至此?名不正则言不顺,是之谓也。是以先生与Dasha在此“称谓”贴下乱语,亦不甚为过Dasha浮泛之人,尽心游戏而已,语言刻薄,行止狷介,贴中如有唐突,还望先生包涵。Dasha探寻“称谓”,乃欲于野史逸闻中觅得人间之交际变迁,应对里氏纵横古今之遐思。亦企望先生能拨冗教诲。
停云:Gossudar先生言重了,先生年齒文章俱長于俺,園地之中先生與天人兄、nulc兄(雖未在園地交談過,但若俺所猜不錯,應在別處交流過)是俺素來仰慕之人。纵横古今,里氏如此,先生亦如此。俺斗膽請先生收回後學二字,若能以弟呼俺則不勝榮幸。
俺狂言一句:拘泥二字豈不應該?格律亦拘泥也,善吟詩者敢不合格律者几人歟?除卻太白、東坡寥寥數人,前人多稱其天縱奇才,非能以人力繩之。然太白豈不曉音律,東坡又何嘗不從格律始。愚意慾不受拘泥,必從拘泥始。先生于拘泥中定称谓名實正是海闊天空之始也。
再唐突一句:语言刻薄、行止狷介正是魏晉中人,先生豈非竹林人物?俺心儀叔夜嗣宗諸人久矣,希冀能與先生同游世間。雖是唐突,實乃心聲,先生勿怪,呵呵。
Gossudar:呵呵,哪里哪里呀,看停云兄之学问,于群经诸子,Dasha岂不是后学么?Dasha止性欲师心老庄、神驰魏晋玄风而已。想魏晋时代,月旦人物、臧否文字,虽至交犹不避讳——步兵讥王戎“俗物已复来败人意”,山涛目叔夜“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倾”……倘若昔年宗岱、冯至、梵澄者,能够直言彼此译笔之误,如何有我等后辈超越之可能?傻以为,为学、翻译,泽被与遗害,一念之间耳。是以,吾侪网络游荡,遥隔屏幕,最好莫彼此甘言相取悦而无益于任何现实生活——现实中面对顶头上司,自命狷介者Dasha亦甘心摧眉折腰的。兹引Dasha年初读彭德书朱青生信中语如下,愿与吾兄共勉:

现有的美术批评将人与艺术割裂,始终徘徊在题材、内涵、形式、语言、符号、技术、材料的层面上,人被悬置了;另一方面,批评家成了艺术界的仲裁人和刀笔吏,他们的人格在不受制约的环境中同样也悬置在空中。人与人格一旦被悬置,批评家的自由精神就容易变成为所欲为的托词,批评文章就容易降格为验尸报告。在价值观转换的当代社会,在学术流派与批评模式大混战的当代艺坛,强调对人格的品评,固然不是一件使人享受世俗荣耀的快事,但却是紧要的。
彭德:《人格批评不能废黜——致朱青生》
停云:此句極有同感,俺也就是網上好發狂言,現實中也是一老實人,而且基本算是個鄉願,呵呵。
況且群经诸子俺只是心嚮往之,至於學卻一無所成。天資魯鈍,只能慢慢來了,所幸來日方長,還可期于將來。
至於人格批评俺還是不學了(如果俺理解彭德的信沒錯的了),因爲俺最喜歡因人廢文的了。再看此文,怕又助長了俺的偏執。善哉善哉,俺還是回頭罷了。呵呵。
若是它日俺心血來潮重拾康德,恐怕是少不了要來向先生請益的了,到時先生莫嫌俺煩,呵呵。
Gossudar:倒也,说到老Kant,Dasha就真的彻底傻啦,康德大人上晓天文,下察人伦,犹对星空敬畏。而我中华“学人”,往往执其英译本谓之得鱼,为之忘筌,Dasha焉敢趟这趟浑水?德文印刷字体Fraktur,Dasha断断续续已经识辨期月,犹有字词没有把握,那Kant的文字,Dasha更不敢置喙了。
今之大陆治康德者,当推邓晓芒,或可信赖。其胞妹残雪,Dasha念书时的文学偶像。然而,邓的哲学术语,往或异于前人(难于以旧译本沟通),或异于通行哲学术语(难以与众哲学大师相比较渊源)。如果兄欲学Kant,Dasha倒是想起一件事来,也是今天闲着看张黎(藜)汉译本前言时想起的,彼谓众人皆云里氏文字深晦,Dasha不以为然,更请尝试论之:畴昔Dasha于Rilke.de上求问,德国人乃多次告诫Dasha,要查Grimm词典(Grimm,就是汉语里以童话闻名的格林兄弟)。今思之,里尔克晦涩,康德难懂,恐怕正是彼等往往以当代德语词典诸如Duden臆解Duden词典以前的文字,犹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南华经是也,岂能不难懂?可惜,格林词典,解释正文又每每为拉丁文字,我们还得储备些拉丁语知识。
adang181017:哈哈哈,大傻的想法一点都不傻,深有同感,深受启发呀
停云:呵呵,玉山又倾啦,大家快跑呀
説來K老方是俺的專業,只是恐怕還不如副業來的順溜,至少後者俺還能胡扯兩句。說起英譯本,Smith不錯呀,牟宗三先生也是據此譯出,不過牟氏的譯文看的實在是累。當然還是据德文原著譯出的好,又有楊祖陶先生把關。只是一般譯本都不譯洋人的註釋,苦了俺這等對德國文化所知甚少的愚夫。至於康德的晦澀應該不假,洋人們用手指去按他的從句尚且覺得手指頭不夠用哩,再加上傳説中的東普魯士方言,德文尚且困難,拉丁文俺是無力于此了。俺亦曾見到網上頗有狂言,讀過譯本不覺黑格爾之難,此誠屬汪中口中通人之列(至少尚需十年方得不通 )。譬如論語,任一高中生都能串講一番,卻敢譏漢宋之陋,可笑之極。讀經而不讀爾雅說文解字等文字音韻之屬與漢唐註疏乾嘉疏証,可乎,不可乎。如此,不得西人註釋便是自覺能通康黑之流亦是枉然。不過西人註釋亦難得也,只能作罷了。 俺還是去想想内心的道德律吧。
Gossudar:唉,说到注释,岂止夷语哉!Dasha当初最痛恨的就是岳麓所谓价廉物美的古籍“洁本”。试想,没有了效标注的《世说新语》、没有了李善注的《昭明文选》,就是我们自己妈语的文字,我们也未必看得顺溜,何况与我们殊方异俗、歌哭不同的夷族?(傻按:效标、李善之如今已无觅处的资料,于今恐怕未必逊于原著)中科院某德语文学博士,就因为不用注释本,轻率地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位伟大的聋子弄成了制作死者面模的工匠——其实,Dasha当初也没有注释本,但Dasha喜爱过音乐;近来有称穷六年之心血且本业即德语者,不用注释,多赖英文译本转译,不唯将许多背景繁复的专有名词错译(Dasha识辨Fraktur字体就是其中一个原因)且其人英文一定不佳,见到humour就“幽默”,根本没有思量上下文(语境)。其实,更可怕的是注释本里没有的注释,彼等洋人血脉里流淌的文化传承,自然无需注释,但于我等异族,则无异于天书,即使亲临其本土耳濡目染,也未必能够通晓——冯至尚且五楼、六楼不分。上个世纪初,有识之士,急于取西方之精神,以启迪我中华愚昧之民智,仓促之际,情有可原。而时至今日,国门广开,全球一体,信息顺畅,精英辈出,何需再“为不耽误这个汉译本出版,暂且试译如此”呢?陈嘉映说:“我们水平都不高,但水平低有水平低的干法儿,例如格外认真,不求快反求慢,例如找个高水平的校对者,找个负责任的编辑。水平较低是可以原谅的,却至少得以高度认真为条件。打牌下棋可以很认真,但胡乱玩一阵有胡乱玩一阵的快活,可我觉得学术不认真做就一点都不好玩了。”究竟说给谁的呢?幸亏Dasha不学无术。
补充主贴吧,看了一下Dasha硬盘里的PDG,文章中似乎遗漏了韩国金炫兑著的《交际称谓语和委婉语》(出版于2001年,过期了?),附录的中韩称谓语比较犹可补充田惠刚之缺失;马鸣春著《称谓修辞学》(陕西人民1992);此外,九十年代的相关辞书,亦有脱缺,脱缺者众,是以Dasha不复赘言。


原文出处: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254661&keywo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5:08 , Processed in 0.5287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