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12|回复: 71

[【读书进行时】] 读书日知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2 16: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日喜欢码字,更多的是被动码字,写命题作文。
读书少了,感觉大脑被掏空。
从今天开始 ,好好地读些书。
每日有所读,有所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2 1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utong 于 2018-5-12 17:18 编辑

今日开读日本小川仁志的《完全解读哲学用语事典》。
过去看过西哲的一些著作,当然不是原文。但是很多枯燥复杂的词汇让我生厌,所以一直没有读下去。
小川在前言里说,考察德语、法语的哲学原文,很多哲学用语几乎都是通俗易懂的一般词汇,但是大多数的翻译者,过于拘泥或者过于讲究,也为了与其他词汇有所区别,才翻译成了奇怪的语言。作者小川试图换一种更简单的说话来替换这些晦涩难懂的哲学词汇。让哲学不再成为学者或哲学家的装饰品。
对哲学语言而言,越讲究精确,就越艰涩难懂。
希望能有收获。



第一章   经常耳闻目睹、频繁使用的词汇
1、讥讽:〔超译〕委婉让对方察觉的做法。
在哲学范畴中,讥讽一词源自于希腊文“eironeia”,意指巧妙利用词语的表面意义与原始含义的差异,委婉使对方察觉的做法。
最有名的例子是苏格拉底的讥讽。他在面对别人的提问时,总是一边佯装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然后一边揪出对方的矛盾之处。事实上,讥讽后来成为苏格拉底哲学手法的核心,又被称作“问答法”或“助产术”。苏格拉底当初并非不怀好意,纯粹只是想通过掩饰之词来探求真理。换言之,讥讽也可说是探求真理的方式。
仔细想想,当我们在挖苦某人时,也希望对方能够探究话中的深意。
在苏格拉底之后,讥讽开始被用于负面含义。特别是在艺术、浪漫主义文学中,讥讽被批判为呈现出偶然遭受摆布、没完没了的人生。但同时,却也能从中发掘创造出美丽泉源或生命能量的可能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3 11: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utong 于 2018-5-13 18:30 编辑

愤懑 (ressentiment)
〔超译〕输不起
《用例》
自己进不了大公司就算了,还莫名其妙地指责别人说“那种公司不怎么样”,这根本就是愤懑嘛。
这个词汇多半被译为“怨恨”或“妒忌”,不过在哲学中,语义有些不同。
“ressentiment”原为尼采所创用的哲学用语。根据尼采的说法,意思是弱者不及强者,因此充满复仇的欲望,而此时所产生的情绪,就称为愤懑。就这层意义来说,愤懑比起怨恨或许更贴近输不起。
换言之,强者一般都自诩为良善的一方,相对地将弱者视为拙劣的一方。面对这种擅自将人贴上标签的做法,弱者当然会心生不满,进而对强者心生怨怼。但是,由于弱者没有力量,实际上并无法对抗强者,扭转彼此间的关系。
于是,弱者就会开始深信自己才是良善的一方,认为不起身抗衡是因为其良善的本性使然。此外,弱者也会说服自己并非怯懦而是谦逊,不是服从而是恭顺。这正是所谓维护弱者的“基督教道德”。尼采将这种本末倒置的道德称之为“奴隶道德”,并加以批判。他认为,其中只是存在“愤懑”的情绪罢了。
正因为如此,尼采提倡能坚强接受一切的超人思想,以克服这种愤懑的情绪。

修辞 (rhetoric)
〔超译〕辞藻华美的语句/毫无实质内容、流于表面的语句
《用例》
你说的话只是一些修辞而已,跟事情的本质无关吧。
修辞意指“利用有效的语言表现,感动听众或读者的手法”,也被译作“语艺”或“辩论术”。换言之,修辞就是辞藻华美的语句。
“修辞”在古希腊原本是一种说服的手段,由被称为“辩士”(又称诡辩家)的老师传授这门技巧。不过柏拉图批判这些人所教授的内容根本无关真理,只是凭借语言技巧来反驳对手。
也就是说,辩士原本的任务应该是培育英才,让肩负国家未来的青年学子养成良好的品格,但实际上他们所教授的只有辩论技术而已。所以,柏拉图才会指责辩士是“把假的说得像真的”的人。
因此,就算到了现代,这个词汇也仍隐含着流于表面的讽刺语义。


后现代 (postmodern)
〔超译〕以批判性角度解读近代的现代思想
《用例》
有人说,经济繁荣不见得是好事,听起来还真像是后现代的观点。
后现代思想就是近代之后思想的总称。
近代思想,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详见76页)、英国哲学家洛克(详见104页)的社会契约论(详见73页),主张国家可通过公民之手形成;又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详见47页)的绝对知识(详见224页),主张人类知识拥有无限可能性等。诸如此类的近代思想,照理说它们应该会促使理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类坐享甜美果实,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思想反而引发贫困、战争或大量屠杀等众多冲突和矛盾。
因此,随后出现的后现代思想,便以批判角度反省近代思想应有的样貌。利奥塔所主张的“大叙事的衰微”(decline of grand narrative)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大叙事即我们所共同怀抱的启蒙思想。因为人类其实都是朝着同一目标向前迈进的。
仔细想想,我们一直以来都以社会发展作为生活目标。尤其是深信只要经济不断发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然而,那样的叙事最终都带来了压抑与停止思考的结果。从这层含义来看,后现代思想可说是企图解决近代发展僵局的一种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08: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识形态 (ideology)
〔超译〕思想的倾向
《用例》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立结束后,如今已迈入全球化时代。不过,那说不定也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提到意识形态,就让人直觉联想到马克思。根据他的原意,“ideology”又被译为“错误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以这层含义而言,这个词汇可说多用于负面语态。
马克思也借此批判资本主义。他表示,所有理论都被用来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哲学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哲学表面看来像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问,事实上却可能不自觉地发挥了支持社会制度的功能。
这所谓的“不自觉”为一大重点。意识形态终究是一种思想倾向,所以本身可能并未察觉受到了影响。因此,当某人批判某种思考为意识形态时,自己也可能抱有另一种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对立,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冷战结构。即便互指对方各自怀抱意识形态也难以打破僵局,而对立往往会永无止境地持续下去。
但是,人类似乎就是会怀抱意识形态的动物。即便冷战结束,某种思潮仍一如既往地存乎于世。而且这些思潮仍旧相互冲撞、对立。像这样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问题或许不在于意识形态本身,而仅在于盲从并宣扬捍卫某种意识形态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07: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悖论 (paradox)
〔超译〕似是而非的矛盾
《用例》
假设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阻止自己的父母相遇。但此事发生后,现在的自己却没有消失,这便形成一种悖论。
“paradox”通常被译为“悖论”。回溯希腊文语源,这个词代表与一般人的见解相反的命题。在逻辑学的世界里,则是更严密地用来指称“由看似正确的推理引导出无法证实的矛盾结果的情况”。
最著名的例子,当属“芝诺悖论”(Zeno's paradox)。芝诺是早于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流派—埃里亚(Elea)学派的哲学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几则有名的悖论。
大家想必都听过“阿基里斯与乌龟”吧。这是一则与运动有关的悖论。以飞毛腿著称的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但不论他如何追赶,就是追不上早他一步出发的乌龟。
[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阿基里斯虽然试图追上乌龟,但乌龟始终都在移动,每当阿基里斯要追上它的瞬间,乌龟总是又往前多走了几步。
解释得更具体一点:当阿基里斯抵达地点A时,乌龟在他赶路的那段时间里,已经往前移动了一段距离(抵达地点B)。当阿基里斯抵达地点B时,乌龟同样利用他赶来的那段时间又往前移动了一段距离(抵达地点C)。同样的道理,等到阿基里斯抵达地点C时,乌龟依然会在他的前方。所以不论阿基里斯如何追赶,他永远都追不上乌龟。这样的观点便是一个乍听之下有理,实则与结果有所矛盾的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8 08: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哥白尼革命 (Copernican Revolution)
〔超译〕一百八十度的想法转换
《用例》
在纳豆里加砂糖的吃法,这真是“哥白尼革命”呢。
假设眼前有只狗。通常我们是在看到狗的存在,思考那里有只狗的当下,而认知到那只狗。然而,我们也能有完全对立的思维。也就是说,正因为我们看到狗,思考有只狗,那里才会有狗的存在。
后一种思考模式不认为对象先存在,然后我们才加以认知,而是认为对象会随着我们的认知而改变。康德把这种思维称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否定当时地心说的共同信念,主张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地动说。而这样的学说,可说是一百八十度地转变当时常理思考的大胆构想。
于是,康德也仿效哥白尼这种大胆的构想转换,将自己主张的认识论称为哥白尼革命。“认为狗是因为我们看到才存在”,这的确是非常大胆的观点。但是,或许需要如此大胆的思想革命,才能像康德一样成为名留青史的人物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19 08: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无主义:
〔超译〕否定一切既定价值的立场
《用例》
面对任何事都觉得没有意义,这种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太好。想法应该要再积极一点。
“虚无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持否定立场,认定过往被视为有价值的事物其实毫无价值。
其中以尼采的论述最为著名。尼采主张,虚无主义代表全盘否定那些长久以来腐蚀着欧洲整体社会人心的态度。
换言之,“重视理型世界的想法”长期以来建构出了柏拉图之后的哲学传统或基督教价值观。人类不自觉地依赖这个理想,不愿接受现实,从而催生了“虚构”。
这世界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但人们却汲汲营营地追求所谓的意义,彷徨无从。尼采以永恒轮回(详见72页)一词来表现这种状况。这是一种意为“无意义人生永无止境循环”的概念。可是要怎么做才能逃脱这样的循环呢?
尼采提议,不如彻底贯彻虚无主义,从而舍弃过往的所有虚构。也就是说,要承认这世界毫无价值,接受现实世界的原貌。即转换为主动的虚无主义。
他所谓的超人概念,就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而提出的构想之一。不依靠他人,企图创造全新价值观、超越常人的存在,就是超人。所以,当人类企图成为超人时,才有可能战胜虚无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07: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utong 于 2018-5-20 07:51 编辑

激进 (radical)
〔超译〕与过往彻底不同/足以颠覆常识的急进
《用例》
有人说“政治体制必须进行一百八十度的变革”,还真是激进啊。
“radical”具有“根本的”,以及“激烈的”或“急进的”这两种不同含义。
只是,两者最终其实都指向相同的意义。换言之,激进基本上指的是一种足以颠覆过往常理或定论的,迥异、全新性质的概念。而这样的概念与以往的常理对照之下,自然显得过度激烈或急进。
因此,激进思考经常引发两极化的评价。即以全新意义而言的正面评价,以及以极端意义而言的负面评价。
这种颠覆常理的思维模式,长久以来出现于政治、思想、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所以,激进可说是在任何领域都被频繁使用的用语。
而主张应该针对既存的社会体制或秩序进行根本的、极端变革的立场,则称作“激进主义”(radicalis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无主义 (nihilism)
〔超译〕否定一切既定价值的立场
《用例》
面对任何事都觉得没有意义,这种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太好。想法应该要再积极一点。
“虚无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持否定立场,认定过往被视为有价值的事物其实毫无价值。
其中以尼采的论述最为著名。尼采主张,虚无主义代表全盘否定那些长久以来腐蚀着欧洲整体社会人心的态度。
换言之,“重视理型世界的想法”长期以来建构出了柏拉图之后的哲学传统或基督教价值观。人类不自觉地依赖这个理想,不愿接受现实,从而催生了“虚构”。
这世界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但人们却汲汲营营地追求所谓的意义,彷徨无从。
尼采以永恒轮回一词来表现这种状况。这是一种意为“无意义人生永无止境循环”的概念。可是要怎么做才能逃脱这样的循环呢?
尼采提议,不如彻底贯彻虚无主义,从而舍弃过往的所有虚构。也就是说,要承认这世界毫无价值,接受现实世界的原貌。即转换为主动的虚无主义。
他所谓的超人概念,就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而提出的构想之一。不依靠他人,企图创造全新价值观、超越常人的存在,就是超人。所以,当人类企图成为超人时,才有可能战胜虚无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3 15: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出差,没时间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6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utong 于 2018-5-26 08:15 编辑

这几天出差了,耽误看书了
悲观主义 (pessimism)
〔超译〕凡事都以负面态度进行解读
《用例》
认为“杯里的水只剩一半”的人,可说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相对地,认为“杯里的水还有一半”的人,则是典型的乐观主义者。
“pessimism”一般译为“悲观主义”或“厌世主义”,是相对乐观主义(optimism)而言的概念。
悲观主义源自拉丁词“最坏的”(pessimus),意思是将现实世界视为最糟糕的情况。换言之,就是凡事都以负面态度进行解读。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老师西勒诺斯(Silenus)说,对人类而言最好的事是不要出生,次好的事是立即死去。这简直就是悲观主义的典型。
哲学家叔本华针对悲观主义展开研究。他认为人生在世必然会有痛苦,为了逃脱痛苦,就只能通过哲学否定自我意志。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痛苦,他建议人们不如压抑会感受到
痛苦的自我意志。这样的想法反过来说,或许是要人们克服痛苦。不过基于悲观主义,叔本华的思想无法从这样的延伸角度进行解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8 12: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己主义 (egoism)
〔超译〕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用例》
只要自己幸福就好,下一代的未来无关紧要。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利己主义。
“egoism”一般意指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他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中文译为“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altruism)相反。
伦理学对于利己主义的解释是,“行为动机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利害关系。”换言之,只要对自己无益,就不会采取行动。
具体来说,利己主义又分成“心理利己主义”(psychological egoism)和“伦理利己主义”(ethical egoism)两种。心理利己主义认为,基于天性,人类所有行为都出自有关自我利益的动机。正因如此,才需要法律或道德来规范这些行为。
相对地,伦理利己主义则是提出规范性主张,认为人类为顾全社会整体利益,本应追求自我利益。
上述的主张,乍看之下,或许跟提倡“将社会整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视为行为正确与否的准则”的功利主义很类似。不过,伦理利己主义的主要着眼点,始终都是追求自我利益,而非为了实现社会最大幸福,而不惜牺牲自我。这一点可说是两者最大差异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9 08: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主义 (liberalism)
〔超译〕以中立立场加以判断的思想
《用例》
不是基于右翼或左翼的那种极端思想,而以中立立场主张自由或平等的思想,就是自由主义吧。
“liberalism”为政治哲学的基本用语,可译为“自由主义”。意指尊重个人自由的思想。
只不过尊重自由的思想也分为不同种类。从主张极端个人主义的自由意志主义,乃至于高举福利国家大旗的福利国家型自由主义,都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
这个词汇源自“应保障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财产、自由等天赋人权,免于遭受滥权侵害”的思想。也就是17世纪约翰·洛克所主张的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
其后,19世纪约翰·穆勒的《论自由》(On Liberty)也承袭了这种思想。穆勒以“只要不危害他人,自由应受保障”的论述,表现古典自由主义内涵。从中也能看出,自由主义的含义包括了价值的中立性。
以“共同良善”为目标的社群主义,则是对此提出批判。两者间的对立,因20世纪80年代所展开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论争而广为人知。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中,自由主义不仅彰显中立价值,同时也是一种积极促进个人自由的思想。其背景就在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但如何解救人们脱离贫富差距带来的痛苦,也成为该思想的一大课题。
当代自由主义旗手约翰·罗尔斯的著作《正义论》,正是探讨此问题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倡导的自由主义也可称之为福利国家型自由主义,或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08: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极权主义 (totalitarianism)
〔超译〕强迫所有人都拥有相同思想的体制
《用例》
公司规定不准任何人违抗社长的意思,这简直跟极权主义没两样嘛。
极权主义(或译全体主义),是一种要求个人将全体视为优先的思想。具体而言,就是采取极权的政治体制,企图以一元化统治,控制整体社会。如德国的纳粹主义、苏联的斯大林主义,都是典型的例子。
极权主义的共通点在于,要求人民共同抱持单一意识形态,特定的政党地位高于国家机关,以及由具有领袖魅力的领导者进行整合统并、合法杀戮等。
汉娜·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曾分析这种极权主义的形成机制。她表示,大众社会的出现造成民众孤立,进而催生了极权主义。换言之,人们渴求某种能够联结彼此的意识形态,而趁势崛起的就是希特勒和斯大林。
为维持极权主义的状态,领导者必须强制要求民众共有同一意识形态,并施行恐怖统治,借此巩固核心权力。此外,极权主义的概念后来在冷战结构下,开始被自由主义阵营用来指称社会主义阵营,一般也用来形容进行统一控制的管理社会(administered societ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31 07: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utong 于 2018-5-31 07:54 编辑

自我 (self)
〔超译〕自己的意识
《用例》
不被他人所左右,坚定自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自我”译自英文的“self”,意指与他人、外界有所区别的自觉意识。
率先明确表达这个概念的人是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因为笛卡尔认为人类的本质在于意识,唯有自我意识是不容置疑的。
而其后的近代哲学家,皆以此种自我的本质展开一连串思考。特别是始于康德成于黑格尔的德国观念论一路发展至今,相关争论始终围绕着“自我”与“非我”之间的关系。
观念论认为人类的主观,也就是自我意识才能让事物的存在得以成立。
另一方面,自我也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用语。他将“自我”定位在介于本能(本我〔id〕)与规范意识(超我〔superego〕)之间,是一种协调上述两者纠葛的心灵机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 08: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性 (identity)
〔超译〕了解自己是谁
《用例》
为了摆脱青春期的不稳定感,有必要确立自我同一性。
“identity”也被译为“自我认同”或“自我同一性”。顾名思义,意指清楚自己是谁的状态。因此,若处于不清楚自己是谁的状态,就意味着失去了同一性。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从这个角度出发,主张在人生不同阶段确立同一性非常重要。
当然,同一性的用法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如“日本人的同一性为何”之类的问题,也是在问“所谓的日本人是什么样的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2 08: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 (mesotes)
〔超译〕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用例》
虽说凡事中庸最好,但那才是最难做到的啊。
中庸的意思是“恰如其分”,在中国为儒家始祖孔子所提倡的思想,认为凡事应保持无过与无不及的恰如其分的态度。有趣的是,古希腊也有“mesotes”一词,所表达的概念完全相同。因此,这个词汇也常被译为“中庸”。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是值得推广的人类德行。他曾说:“人对于恐惧、自信、欲望、愤怒、怜悯等痛苦或快乐的情绪,有可能过度感受或者表现得不明显,这两
种情况都不好。这些痛苦或快乐的情绪,若能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情况,对适当的人,为了适当的目的,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表达,才合乎中庸,同时也是至善,这才是德性。”
换言之,中庸即是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具体来说,就是在怯懦与不顾一切之间的适当状态,是居于中间的“勇敢”。同样,麻木与自我放纵的中间为“节制”,盲从与冷漠的中间为“友善”,自我贬抑与自傲的中间为“诚实”。人类无论如何都是会偏向某一个极端。就这层意义而言,若能发现、选择中庸之道,烦恼或许就能烟消云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4 07: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 (reason)
〔超译〕根据逻辑分析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用例》
我认为人类可以做到完全消弭战争。因为我相信理性的力量。
理性指的是一种“能够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就这层含义而言,理性也可以说是哲学最重要的能力。因此,理性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所有哲学家探讨的课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句话表明,人类不仅单凭感觉认知事物表面,同时也能根据理性,逻辑性地掌握事物本质。
近代哲学家皆以理性作为出发点。例如,康德就将理性定位为“先于经验的能力”。他认为,人类正因拥有理性,才能在体验事物之前就对其加以理解。理性在这种情况下所发挥的功能,类似于为了理解事物而与生俱来的某种准则。
被称为近代哲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甚至主张,借由理性就能掌握一切。这等同将对理性的信赖推向最高峰。
但是,现代也有哲学家认为这种对理性的信奉造成了近代各种矛盾的产生,并加以反思。哈贝马斯提出的“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批判就是其中之一。他指出,当人类企图以理性达成目的时,反而会招致悲惨结果。战争或纳粹大屠杀(holocaust)就是典型的例子。
换言之,我们不该将难能可贵的理性贬为目的性工具,反而应该将其视为通过对话发现共识的“沟通理性”(communicative reason)加以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0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体/客体 (subject)/(object)
〔超译〕行为者/对象
《用例》
对政府而言,或许会将自己视为统治的主体,而人民则成了统治的客体。这是不对的,人民才是唯一主体。
简单来说,主体就是自我,客体则是对象或其他事物。为了能够准确地加以说明,在此先将主观和主体做个区分。
主观(subjective)和主体(subject)的差别,在于认知与行为的不同。换言之,当自己认知到什么时,这样的认知就叫作“主观”。而根据这样的认知采取行动时,采取行动的自己就是“主体”,或称为“行为者”。
基本上,客观与客体和上述概念相对应。我的认知现在可称为“主观”,但这样的说法是从我的观点出发。反之,从被认知方的观点出发就叫作“客观”。两者差别仅在于从哪一方的观点来看。
相对而言,“客体”则是被认知方的客观被定位为行动主体时的称呼。例如,当父亲看着狗时,父亲是主体,父亲看着狗是主观。而狗为客体,被父亲看着的狗是客观。
以上就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并非主体以外的一切都会成为客体。因为客观仅限于被个人所认知的状态,个人并未加以认知的事物就不会成为客体。
换言之,“现实生活”的世界正无限延伸,我们只是从中撷取成为客体的世界而已。主体像这样撷取世界,并赋予意义后,才创造出客体。其实,这种赋予这个世界意义的作为,就是在理解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7: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证法:
   辩证法的概念在苏格拉底时代就已经存在。辩证法原本只是在与对手的反复问答过程中,用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使其陷入矛盾的工具。而黑格尔课以说是把辩证法定位为创造性思考的第一人。因此,提到辩证法一般都以黑格尔的辩证法为代表。
    黑格尔的辩证法,指发生问题时,能否克服问题并深入分析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在面对乍看之下互不相容的两个对立问题时候,无须舍弃任何一方,反而还能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换言之,辩证法就是创造第三条路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0:11 , Processed in 0.28658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