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485|回复: 83

[【读书进行时】] 黄仲则诗选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12 19: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后人多以黄仲则称之,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
读本科的时候,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清朝诗人黄仲则,当时写了两稿,主要是探讨他的七律。现在回过头去看,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在准备与写作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许多。写那种比较严肃的学术论文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其中很多都是抄来抄去,研究做完,胃口似乎也坏了不少。从根本上来说,我不是一个喜欢做学术研究的人,我希望自己可以系统地阅读有趣的古代文献,然后同样写一些有趣的东西出来。
当时,我把CNKI能搜到的关于黄仲则的论文全都打印了出来,购买了市面上与他有关的主要著作。阅读文献的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能算当今最了解这位诗人的几个人之一了。结果几年过去,我对他的印象已经变得比较模糊。他留下的作品绝大部分保留在《两当轩集》里,当时我几遍通读这部集子,为所有的诗歌作了分类,还选择并录入了一百多首诗(有一些网上有,直接复制),本科毕业之后,这些诗躺在我的电脑硬盘里,似乎就和黄仲则一样寂寞了。
最近我决定重读这些诗,每一首简单写写感受,与这位寂寞的诗人一起度过这寒冷的冬天。
诗歌内容保留繁体,简评用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20: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B


黄景仁传

黄景仁,乾隆年间天才诗人,吾因感其诗歌之真,又惜其少为人知,故特翻检其年谱及诗集,综成此传。以岁次略列其生平,为更显明其足迹,使线索明晰也。(案:主要利用的是许隽超《黄仲则年谱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辅以黄景仁著、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其字汉镛,一字仲则,后人多以黄仲则称之,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别号鹿菲子,宋黄庭坚弟黄叔达之后。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正月初四生于江苏高淳县,其祖父黄大乐时为该县县学训导。父黄之琰,诸生。母屠氏,黄之继室。四岁丧父,五岁其母始教其识字。七岁自高淳归武进。洪亮吉者,字稚存,清一代经学家、文学家,长仲则三岁。时稚存居白云溪南外祖母家,生小相识,时相过从。
八岁入塾读书,九岁初应童试,十二岁祖父卒,十三岁祖母卒。十六岁应童子试,县试三千人中第一,受知于知府潘恂、知县王祖肃。十七岁至江阴院试,补常州府学附学生员。读书宜兴氿里姑母家期月,与姑母之婢女情好,然无果哉。
十八岁入武进之龙城书院,从师邵齐焘游,情同父子。稚存亦为邵师门下弟子,邵先生尝呼仲则、稚存为“二俊”。六月,至江阴赴岁试,与洪稚存订交。是年娶赵氏。岁暮,游京口,稚存送之。
十九岁仍在常州龙城书院读书。正月,访邵师齐焘于常熟,同游铜官山。邵师齐焘曾作《劝学》诗示仲则。序云仲则“家贫孤露,时复抱病,性本高迈,自伤卑贱,所作诗词,倍感凄凉”,故欲以诗广仲则之意。冬,病甚,作《对镜行》呈邵师齐焘,词旨凄怨,邵师作《和汉镛对镜行》以宽之。
二十岁。二月,病甚,益刻厉为诗。四月,袁枚过龙城书院访邵齐焘,仲则得以拜识。欲至徽州依王祖肃,行前邵师齐焘赠诗四首以别,仲则和之。四月十五日,至杭州,读书于席氏别业。作《感旧》诗四首。似述其去岁狭邪游。其一云:
大道青楼望不遮,年时系马醉流霞,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下杜城边南北路,上阑门外去来车,
匆勿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至江宁应江南乡试。乡试榜发,荐而未售。是秋邵齐焘卒,仲则失一忠厚之师长也。十月,由杭州启程赴徽州。十一月,至徽州,为徽州府知府徐硕士所重,为座上客。是年女黄仲仙生。
二十一岁。春夏在徽州。尝至当涂,识太平知府沈业富。初次游采石,后去徽,由新安江东下赴杭,八月归里。冬,舟发常州,欲游楚。渡杭州湾至宁波。晓发宁波,至镇海观海,旋返,有诗纪之。由宁波赴杭,途中游四明、云门、秦望、兰亭诸山,皆有诗。至杭州,重游席氏别业,有诗寄慨。十一月,舟发杭州,经江西赴湖南长沙。途中尝遘病,所历有诗纪之。十二月,至长沙,客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幕。至本年,所作诗已千有余篇。
二十二岁。春在长沙,独游岳麓山,观禹碑,有诗。至耒阳,展杜甫墓。又尝至辰州、沅州,途中游衡山。六月,舟发长沙,由大江归里。沿途多所登览,有诗词纪之。八月偕洪稚存下场应江南乡试。九月初,恩科江南乡试榜发,与稚存俱报罢。乃返家。
二十三岁。欲作幕安徽,行前与稚存等诗酒酬答者再。赴嘉兴,行前与家人别,心境凄惨。经嘉兴、京口,溯江至当涂,入太平知府沈业富幕,是为入幕之始。先后客太平知府幕者,有汪中、顾九苞、章学诚等。至青山,展太白墓,有诗。秋,舟发当涂,赴金陵应江南乡试。仍未售。十月,至当涂。乃独游繁昌、芜湖、南陵,十一月返当涂。十一月十六日,朱筠由京师抵太平,就安徽学政任,诸幕友并辔而至。朱筠枉拜仲则,仲则入谒,执弟子礼。十二月八日,稚存入安徽学政幕,执弟子礼,与仲则皆为幕主所重。本年,子黄乙生生。
二十四岁。在安徽学政朱筠幕,春尝近游黄山。随幕主按部各府州县岁试,亦随众游览。冬返里。是年三月初十日,朱筠偕幕友高会于采石太白楼,赋诗者十数人,仲则年最少,著白袷立日影中,顷刻诗成,遍视坐客,坐客咸搁笔。诗云:
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谪仙之楼楼百尺,笥河夫子文章伯。风流仿佛楼中人,千一百年来此客。是日江上同云开,天门淡扫双蛾眉。江从慈母矶边转,潮到然犀亭下回。青山对面客起舞,彼此青莲一抔土。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主山作宾。长星动摇若无色,未必常作人间魂。身后苍凉尽如此,俯仰悲歌亦徒尔。杯底空馀今古愁,眼前忽尽东南美。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
一时士大夫争购其诗,名益噪。呜呼!斯为仲则生平最辉煌之时刻,视滕王阁之王子安又何惭哉!惜二人皆才高而命蹇!
在朱筠幕,常昼阅试卷,夜作诗,以为乐,亦可称平稳,然好景可长乎?
二十五岁。春夏,在安徽学政幕,随幕校文。六月辞幕之徽州访郑虎文,其辞幕之由,或因同侪之倾轧,幕主亦不能兼顾。七月,由新安江乘舟东下,经桐江、富春、钱塘江,游杭,只身遍武林诸胜。八月复返徽州,读书不疏园,与当地士人往还。冬,由新安江东下,由杭归里。十二月三十日,作《癸巳除夕偶成》,其一云: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此诗置唐人集中,亦堪无愧。知仲则此时已知生命之大寂寞也。
是年二月,乾隆帝派军机大臣为总裁官,校核《永乐大典》,拟整理后依经史子集为序,命名为《四库全书》。此为中华文化之大事,亦与仲则有干系。
二十六岁。春夏游扬州。秋应江南乡试,下第,已蓄北游京师之意。是科洪稚存中副车。十月,尝与稚存赴常熟,吊恩师邵齐焘于虞山。自知年命不永,以付梓遗集之事托付稚存。其知命如此。岁末至江宁谒袁枚,袁优礼之,度岁随园。
二十七岁。春由江宁至太平。三月十一日,点检诗作,撰诗集之《自叙》:
景仁四岁而孤,鲜伯仲,家壁立,太夫人督之读。稍长,从塾师授制艺,心块然不知其可好。先是,应试无韵语,老生宿儒,鲜谈及五字学者。旧藏一二古今诗集,束置高阁,尘寸许积,窃取翻视,不甚解。偶以为可解,则栩栩自得曰:“可好者在是矣。”间一为之,人且笑姗,且以其好作幽苦语,益唾弃之,而好益甚也。岁丙戌,常熟邵先生齐焘主讲龙城书院,矜其苦吟无师,且未学,循循诱之。景仁亦感所知遇,遂守弗去。三年,公卒,益无有知之者,乃为浪游。由武林而四明,观海;溯钱塘,登黄山;复经豫章,泛湘水,登衡岳,观日出;浮洞庭,由大江以归。是游凡三年,积诗若干首。中渐于嘉兴郑先生虎文、定兴王先生太岳之教。家益贫,出为负米游;客太平知府沈既堂先生业富。时大兴朱先生筠督学安庆,招入幕,从游三年,尽观江上诸山水,得诗若干首。体赢疲役,年甫二十七耳,气喘喘然有若不能举其躯者。自念乡所游处,举凡可喜可愕之境,悉于是乎寄。恐贫病漂泊,脱有遗失,因检所积,十存其二三,聊命故人编次之。夫幼之所作,稍长辄悔,后之视今,何独不然?辄为数语,以自策励,且述辛苦。时乾隆乙未季春月之十一日。
夏应知县张佩芳之请,主寿州正阳书院,然并非久住之所。八月,作《绮怀》诗,录寄洪稚存,中有“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之句。岁暮孤身抵京。十二月二十六日,朱筠招仲则等人偕饮陶然亭,分韵赋诗。岁尾,得识朱琏、翁方纲等,赏誉有加。朱筠门下弟子众多,时有往还。
二十八岁。在京师。二月,两金川平定,有诗颂之。四月,偕友赵希璜步行赴津门献赋,乾隆帝召试于柳墅行宫。二十一日榜发,列二等,赏缎二匹。五月二十六日,乾隆帝谕准此次召试二等者可充为四库誊录生,始佣书四库。本年,得朱筠揄扬,与都中名流往还,声价日高。本年,从朱筠、王昶、翁方纲等游,学益精进。
二十九岁。在京师为四库誊录生。继续与文人往还。秋应顺天乡试,被放。移家来京师,朱筠等师友分金助之。是秋乃有《都门秋思》四首,其三云: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足见其处境之尴尬。
三十岁。在京师为四库誊录生。与文人往还。同侪公推其为诗坛盟主。
三十一岁。在京师为四库誊录生。五月,洪稚存抵都,居仲则寓斋,二人话旧,皆有抒慨之作。所居老屋地卑积水,作《苦雨》诗。翁方纲、蒋士铨等结都门诗社,邀洪黄二人入社。九月,在京师应顺天乡试,未售。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索债者填门,亦见仲则之境况。是年次女生。
三十二岁。在京师。正月于天桥观驯虎,作《圈虎行》,其中有云:
盘回舞势学胡旋,似张虎威实媚人;少焉仰卧若佯死,投之以肉霍然起;观者一笑争醵钱,人既得钱虎摇尾。仍驱入圈负以趋,此间乐亦忘山居。依人虎任人颐使,伴虎人皆虎唾余。我观此状气消沮:嗟尔斑奴亦何苦!不能决蹯尔不智,不能破槛尔不武。此曹一生衣食汝,彼岂有力如中黄,复似梁鸯能喜怒。汝得残餐究奚补?伥鬼羞颜亦更主;旧山同伴倘相逢,笑尔行藏不如鼠。
其激愤如是。八月,与洪稚存同应乡试。九月初七日,移家南归。乡试榜发,报罢。洪稚存领乡荐。十月,随幕主程世淳赴学政任。友吴蔚光来书促北行,由济南返京师,沿途有作。
三十三岁。在京候铨。四月十六,洪稚存离京赴陕依毕沅。后仲则亦往。六月,朱筠卒于京师。七月,闻朱筠师之讣,偕洪稚存哭于兴善寺。由陕返都待选,稚存有诗送之。冬,赁法源寺南偏屋两间以居。
三十四岁。在京候铨。寓法源寺。时或从伶人乞食,登场歌哭,以泄其愤。是年正月二十一,第一部缮毕之《四库全书》贮于文渊阁,其形制之庞大,堪称古书第一,文化之摩天楼也。盛世之象,可以证之,又安知如仲则辈之痛?
乾隆四十八年(1783)三十五岁。春在都,二月力疾出都,往西安依毕沅。四月,抵运城,病甚剧。王昶、孙星衍过晤沈业富,得见仲则临终之况。四月二十五日,以肺病卒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署中。五月十六日,稚存至运城,临殡以哭,经纪其丧。十九日,稚存扶仲则灵柩抵潼关,有书致毕沅:
自渡风陵,易车而骑,朝发蒲坂,夕宿盐池。阴云蔽亏,时雨凌厉。自河以东,与关内稍异,土逼若衖,涂危入栈。原林黯惨,疑披谷口之雾;衢歌哀怨,恍聆山阳之笛。日在西隅,始展黄君仲则殡于运城西寺。见其遗棺七尺,枕书满箧。抚其吟案,则阿 之遗笺尚存;披其帷,则城东之小史既去。盖相如病肺,经月而难痊;昌谷呕心,临终而始悔者也。犹复丹铅狼藉,几案纷披,手不能书,画之以指。此则杜鹃欲化,犹振哀音;鸷鸟将亡,冀留劲羽;遗弃一世之务,留连身后之名者焉。 伏念明公,生则为营薄宦,死则为恤衰亲。复发德音,欲梓遗集。一士之身,玉成终始,闻之者动容,受之者沦髓。冀其游岱之魂,感恩而西顾;返洛之旐,衔酸而东指。又况龚生竟夭,尚有故人;元伯虽亡,不无死友,他日传公风义,勉其遗孤,风兹来祀,亦盛事也。今谨上其诗及乐府共四大册。此君生平与亮吉雅故,惟持论不同,尝戏谓亮吉曰:“予不幸早死,集经君订定,必乖余之指趣矣。”省其遗言,为之堕泪。今不敢辄加朱墨,皆封送阁下,暨与述庵廉使、东有侍读,共删定之。即其所就,已有足传,方乎古人,无愧作者。惟藁草皆其手写,别无副本,梓后尚望付其遗孤,以为手泽耳。亮吉十九日已抵潼关,马上率启,不宣。
仲则之丧,毕沅、王昶、沈业富皆助之。稚存挽联云:遗札到三更,老母孤儿惟我托;炎天走千里,素车白马送君还。友左辅挽联云:潦倒三十年,生尔何为,合与虫沙同朽质;凄清五千首,斯人不死,长留天地作秋声。其既殁,翁方纲编选其诗,亦另有收集刊刻者,终以其后人所刊刻之《两当轩全集》为完备,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国章先生点校之《两当轩集》为通行本。
唐诗之后而有宋词,宋词之后而有明清之小说,此一代有一代之文章,本属必然。生于唐之后而为诗者亦众矣,可传者或多,然终为唐诗所掩,而至人或竟不知明清有某诗人。如仲则者,生平寥落,身后寂寞,足当卡夫卡所谓“饥饿艺术家”之称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20: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C

诗选目

1. 清明步城東有懷邵二仲遊
2. 少年行
雜詠
3. 其三
4. 其十
5. 其十二
6. 其十三
7. 其十七
8. 其二十
9. 秋夕
感舊
10. 其一
11. 其二
12. 其三
13. 其四
14. 觀潮行
15. 雜感
16. 三月一日道中偶成
17. 檢邵叔宀先生遺札
18. 客中聞雁
19. 錢塘舟次
感舊雜詩
20. 其一
21. 其二
22. 其三
23. 其四
24. 耒陽杜子美墓
25. 把酒
26. 黃鶴樓用崔韻
27. 重九夜偶成
28. 冬夜左二招飲
29. 寒夜檢邵叔宀先生遺筆因憶別時距今真三載為千秋矣不覺悲感交集
30. 微病柬諸故人
31. 別老母
32. 別內
33. 送春三首其三
和容甫
34. 其一
35. 其二
36. 其三
37. 短歌
38. 太白墓
39. 二道口舟次夜起
40. 夜坐寫懷
41. 夜坐懷維衍桐巢
42. 对酒歌
陌頭行
43. 其一
44. 其二
45. 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樓醉中作歌
46. 辛卯除夕
47. 春暮
48. 春城
49. 牆上蒿
50. 古歌
51. 寫懷
雜感四首
52. 其一
53. 其二
54. 其三
55. 其四
56. 主客行
57. 歸心
58. 壬辰除夕
59. 橫江春詞其三
冬日克一過訪和贈
60. 其三
癸巳除夕偶成
61. 其一
62. 其二
63. 和錢百泉雜感其三
64. 饑烏
重九後十日醉中次錢企盧韻贈別
65. 其二
展叔宀先生墓
66. 其一
67. 其二
將之京師雜別
68. 其一
69. 其二
70. 其五
71. 其六
72. 旅館夜成
73. 院齋納涼雜成(其四)
綺懷
74. 其一
75. 其二
76. 其三
77. 其四
78. 其五
79. 其九
80. 其十
81. 其十四
82. 其十五
83. 其十六
84. 發鎮陽
85. 失題
86. 留別鎮陽書院諸生并懷邵二雲編脩(其四)
何事不可为二章 詠史
87. 其一
88. 其二
春感
89. 其一
90. 其二
卽席分賦得賣花聲
91. 其一
移家來京師
92. 其一
93. 其二
94. 其三
95. 其四
96. 其五
97. 其六
都門秋思
98. 其一
99. 其二
100. 其三
101. 其四
102. 重九夜坐偶成
題施錫蕃雪帆圖四疊前韻
103. 其一
104. 其二
(20) 偕少雲雪帆小飲薄醉口占
105. 苦雨
106. 元夜獨坐偶成
107. 圈虎行
108. 桂未谷明經以舊藏山谷詩孫銅印見贈
109. 送邵元直南旋
110. 移家難旋是日報罷
直沽舟次寄懷都下諸友人
111. 其一
112. 其二
113. 除夕述懷
114. 將之關中留別吳二春田
115. 思家
夜讀邵先生詩
116. 其一
117. 其二
118. 登北固樓
119. 舟夜
寄洪對巖
120. 其一
121. 其二
122. 古歌
述懷示友人
123. 其二
124. 朝来
硯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20: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D

黄仲则研究基础文献:
[1] [清]黄景仁著;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 黄葆树,陈弼,章谷编.黄仲则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 许隽超.黄仲则年谱考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蔡义江,沈开生,李梦生.黄仲则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5] 李圣华.黄景仁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 刘逸生主编. 止水选注.黄仲则诗选[M].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1年.
[7] 胡忆肖.黄景仁诗词选[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年.
[8] 黄葆树编.黄仲则书法篆刻[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20: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挖坑,后边慢慢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2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平无奇的一个诗人。不知为什么要研究他。没有几句名句。根本压不住人。人们一般是对诗句有印象,完了才会找寻作者生平。看了他的生平。一个人纯粹的流水账。几眼就扫过来1000来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2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9523-1.shtml

才多纳兰、情多纳兰的清代江南寒门俊秀黄景仁

楼主:渺渺愁予 时间:2005-11-20 15:18:00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清乾隆三十二年,一位年仅17岁、一身飘飘白衣的清秀少年,初次参加江宁乡试,不就,黯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以天才的笔墨,深刻入微地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读书人心灵深处的怅惘和孤独。这首诗的警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两百多年来成为无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句,但诗的作者,那个爱穿白袷衣的江南才子,却久已被世人所遗忘。
  
  曾经,不止一次地问不同的常州朋友:常州武进的两当轩近况如何?被问者大多一脸茫然。除非专门研究,今天已很少有人能想起,在那萧条冷清的两当轩中,曾居住过一位“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的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天才诗人黄景仁!
  
  黄景仁,这位一身“神清骨冷”、一生“凤泊鸾飘”的江南才子,如病鹤舞风、独雁啼霜,在那所谓的康乾盛世中,飘摇辗转,遍尝艰辛,留下两千多首诗词后,过早地离开了污浊的社会。关于他的那令人扼腕的生平,有资料介绍甚详。我常常把黄景仁和纳兰性德联系起来,两人在某些方面何其相似:都是清代的天才才子,都早慧而多情,都留下了美丽隽永的辞章,都在三十多岁就去世,仿佛上天不愿让世人看到他们苍老的一面。然而,他们在生前身后的际遇又何其不同!虽然都得到了文学界的一致推许,但纳兰生前是贵族,身后依然是万人迷;黄景仁生前是寒士,去世后的两百多年里,也未能像纳兰那样成为无数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
  
  其实,我一直觉得,黄景仁无论是才情,还是感情,都比纳兰更高、更深、更真!
  
  关于黄景仁的才情,开篇所引的那首诗就可以仿佛见之。在他的作品中,隽思妙语俯拾皆是。仅举一例,如写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曾让李白为之停笔,影响非常深远。黄景仁却知难而进,直接用崔颢诗的原韵,开头四句是“昔读司勋好题句,十年清梦绕兹楼。到日仙尘俱寂寂,坐来云我共悠悠。”在冷清的环境、寂寞的云烟中加入了自我,堪称神来之笔!从唐至清,除了黄景仁,还有谁在黄鹤楼写出这样的诗句?
  
  黄景仁在描写爱情方面也绝不在擅长此道的纳兰之下。实际上,纳兰写情的词句浅显动人,流传的名句却不多。如一直非常崇拜纳兰、曾饱含深情描写纳兰的梁羽生,却在书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引用黄景仁的名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全诗如下: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样的作品,在几千年诗歌史上,都是第一流的咏情佳作。
  
  其他,如“明灯锦幄珊珊骨,细马春山剪剪眸”的旖旎岁月,“望里彩云疑冉冉,愁边春水故粼粼”的如梦时光,“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的缠绵心事,“记得酒阑人散后,共搴珠箔数春星”的青涩年华,“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的黯然离别,“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的寂寞情怀,“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的清冷心绪,”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的萧索愁思……无不被他描写得精美入微,哀感顽艳,写情至此,堪称极致!
  
  可叹今天喜爱诗词的年轻人多不注意这些真正的清词丽句,反而在纳兰的悼亡词中寻找共鸣!别的不说,纳兰是否真的那么专情就值得商榷,如《全清词钞》还记录了被纳兰遗弃的女子沈宛所写的《朝玉阶》,中有“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之句,想必很多纳兰迷们都不愿面对这个秋月下的薄命女子那无助的清泪。
  
  黄景仁不仅是写爱情的绝顶高手,而且写亲情、写友情均入化境。“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把贫寒中的亲情写得那么凄美动人!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说:“不由得想起我与父亲远别,重逢的时节也不知到在何年何月,家道又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们常州诗人黄仲则的名句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足见黄景仁诗句的感人至深。
  
  黄景仁的笔下,“万事不如知己乐,一灯常记对床时”,无处不涌动着友谊的美好。在黄景仁和他朋友的交往中,能看到中国人之间那伟大的友情。如黄景仁携带全家西去西安的路上,这位天才诗人在穷困中病逝于山西运城。临终前,他给总角就相交的好友、也是清代著名文人的洪亮吉留书,把家事托付给他。而洪亮吉闻知黄景仁去世,立即飞奔山西经营丧事、承担重任。有这样的朋友可以托付,有这样的朋友需要去承担托付,这才是真正的男人之间的生死之交!即使两百多年后读之,犹让人动容。
  
  比较起黄景仁的友谊,我常常很同情纳兰性德。他当时以满清贵公子兼词家的身份,结交了许多汉族知名人士,对清初政局起了稳定作用。但纳兰性德真正有知己的朋友吗?“不信道、遂成知己”“后身缘恐结他生里”,从他的《金缕曲》可以看出,他把顾贞观当作知己,还许诺下辈子也要做朋友。然考诸顾贞观著名的寄吴兆骞的两阕《金缕曲》,总感觉顾贞观和吴兆骞的友情更为真挚,纳兰也曾被感动得流泪。顾贞观和纳兰性德年龄相差17岁,几成膈代之人。17年的年龄差距,满汉民族心理的差距,贵族和平民的地位差距,京师和江南的文化差距,能使他们成为知己吗?从纳兰词中的“知己”,反倒可以看出纳兰是一个多么孤独的人!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才多纳兰、情多纳兰的黄景仁,在今天的年轻人尤其是女人中,远不如纳兰那样受追捧,那样炙手可热,这不能不让人感叹造化之弄人。
  
  当琼瑶把清代写成爱情乐国,当金庸把清代写成圣明,当影视剧把清代拍成花团锦簇、民风物阜的无上乐土,当一个个历史专家也不甘寂寞赤膊上阵为清代高唱赞歌摇旗呐喊,无数年轻的痴男怨女也学会了在成绩不过关或求职受挫折的时候躲在小屋里把自己想象成高贵美丽不用学习无需工作可以任性所为的阿哥格格,或者等待爱上自己的格格阿哥来接自己进宫去共享人世繁华。聊以自慰之余,好梦又常常被下岗父母愁苦的面容和贫寒家境冰冷的现实所击碎,痛定思痛,梦回清朝的呼声在这帮年轻人中居然大有市场。
  
  读书多一点的现代多情男女尤其是女士们,自己也知道如果像小朋友那样去爱慕电视里的尔康尔豪四阿哥会被人笑话,于是一腔爱怨无从寄托,幸而又发现了能写出一手好词的纳兰性德,好像还会骑马射箭,真是又文又武,最妙的居然还是满清贵族、豪门公子,顿时喜之欲狂。美其名曰研究文化,整天捧着“饮水词”一脸痴迷深沉地浅吟低唱。见有人来,便垂下黑框深度近视眼镜后面浮肿的双眼作玄思默想状,只期待别人能一见而惊叹:“哇!你在研究纳兰啊,好有品位耶!”于是厚唇咧开一展四环素牙嫣然一笑,几许红晕浮上缀有雀斑的高颧,恍惚中仿佛看到贵族公子策马而来,和自己携手飘荡于大清的漫天花雨中。当初报选题的时候,面有得色却又故作娇羞内心急迫而目光炯炯地写下纳兰性德,待到导师检查论文时,却发现除了满纸贵族公子如何销魂绝代外别无它物……
  
  纳兰性德和黄景仁,对比何其强烈!一个是满清贵族,一个是汉人平民,一个长于京师王府,一个生于江南寒门,正好北京是清文化的重地,江南是汉文化的精神家园,两人的际遇代表着两个民族、两种文化在清代乃至今天的命运对比。在今日的中国人心目中,那刚从氏族社会走向统治者的满清才是高贵,而千年华夏衣冠南渡留下文采风流的汉文化却是土气!纳兰性德和黄景仁,同是翩翩少年郎,前者锦衣缎袍大红大绿大紫身边随从爱慕者无数,后者一袭白衣单薄落寞地怅立于西风晚霞中,正如黄景仁的诗中所道: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仅以此文怀念我最喜爱的清代诗人黄景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2 21: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渺渺愁予 时间:2005-11-20 19:33:38






  作者:隔雨望红楼 回复日期:2005-11-20 19:24:14 
    喜欢黄,确实目前能读到的关于黄的文章极少.黄的书也买不到呢.那个出版社能出个选集注释本来给我们看看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来凄凉,上大学的时候从学校图书馆借过一本黄景仁的诗词选本来看,几年后上研,重新借来看,发现上次最后一个借的居然就是我。至于厚厚的两当轩集,更是被尘封无人问津。

天涯看到的作者十年前的文章,现在还有印象。后来还因此从读秀上下载了一本黄的选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3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偏爱黄仲则。清初有两位才子,一位擅长写诗,另一位擅长填词;一位为草根诗人,一位为贵族词人。两位与李煜、李商隐有种莫名的渊源。我们必须记住在唐宋后异军突起的悲怆诗人黄仲则和富贵词人纳兰容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16: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苏沃洛夫于2015-12-12 21:07发表的 :
平平无奇的一个诗人。不知为什么要研究他。没有几句名句。根本压不住人。人们一般是对诗句有印象,完了才会找寻作者生平。看了他的生平。一个人纯粹的流水账。几眼就扫过来1000来字。

他的名句在清代诗人里可能是最多的,后边慢慢再说。至于他的生平,正因为十分普通,所以他的才华才那么可贵。清代的诗整体上我个人欣赏不来,诗人中也就黄仲则让我特别留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17: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词也有好的,只是读过了宋词,再来读觉得没有那么好。黄仲则的好诗,是可以与唐人媲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17: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01
清明步城東有懷邵二仲遊
水明樓下漲紋平,柳外遙山抹黛輕。二月江南好風景,故人此日共清明。
征鴻歸盡書難寄,燕子來時雨易成。尋遍艤舟亭畔路,送君行處草初生。

这首诗应该是黄仲则年少时候的作品,像是模仿古人手笔,但清丽可读。我喜欢这样清淡而又有所寄托的诗。这寄托,便是真挚的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3 19: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钱谦益也算作清代诗人,恐怕是很难超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3 21: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暴风影音于2015-12-13 19:23发表的 :
如果把钱谦益也算作清代诗人,恐怕是很难超越的。


主要是提不起兴趣,我以前读过明清诗选,少有激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06: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02
少年行
男兒作健向沙場,自愛登臺不望鄉。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


少年时代仲则是否真有过宝刀明月之理想?除了这一首诗外,找不到类似的例证。或许只是他模仿古人一时兴会之作也不一定。但是在他的集子里,这首诗的确十分明朗独特,故而我还是将他保留了下来。
这样的作品唐人写了不少也写得很好,随手举两例:
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把黄仲则这首诗混到《全唐诗》里让人来选,恐怕也不会有人感到意外。可惜仲则一生这般明朗的岁月太少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1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秋自鸣于2015-12-14 06:46发表的 :
02
少年行
男兒作健向沙場,自愛登臺不望鄉。太白高高天尺五,寶刀明月共輝光。


.......
卷一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时年15岁。《少年行》作于少年时代,少年轻狂,满腔雄心,这幅心肠也是熠熠生辉的,绝类盛唐气象。初唐名将郭震《古剑篇》开此先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5 07: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03
雜詠(其三)
小鳥有比翼,雙飛愁天寒。朝銜榑桑枝,暮巢琪樹端。
勞生豈不惜,幸有相與歡。長天渺征路,中道逢哀鸞。
關山引孤歗,毛羽自摧殘。文采亦已高,誰與相盤桓。
陽岡有梧實,努力加朝餐。

仲则的一组《杂咏》二十首,有研究者认为是拟古的作品。我还没有全面读汉魏六朝诗,所以不好做过多评价,只就诗论诗。这一首诗中的小鸟可以视为仲则自己的象征。许隽超认为是十九岁的作品。诗中反映出来的对于生命的认知已经比较成熟了,每次读到,都会引为知己。可惜的是,倾尽一生,仲则也未能一飞冲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0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04

杂咏 (其十)
行行向京雒,冠蓋織古今。疲極或嘅息,偶云慕泉林。
長揖挽之去,至竟非其心。朝來出門望,車跡恐不深。
驚流少潛魚,疾飆無安禽。亮矣子陵釣,愍哉嵇生琴。

这首对古人的模仿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视为少年时代的作品而视为仲则在京师受挫之后的作品,则个中情绪要沉重得多。笔调之低沉让人想到《古诗十九首》,比如: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6 10: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的诗人】?

个人拙见:寂寞这个词可褒可贬,其实很多时候,人都是寂寞的,但是这寂寞又何尝不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快乐呢?

寂寞有时候也让人倍感心安,如果不寂寞了,又何来那些感慨?又何来那些惊世之作!

放声高歌里,我寂寞我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14: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emppp于2015-12-16 10:34发表的 :
【寂寞的诗人】?

个人拙见:寂寞这个词可褒可贬,其实很多时候,人都是寂寞的,但是这寂寞又何尝不是一种发自肺腑的快乐呢?

寂寞有时候也让人倍感心安,如果不寂寞了,又何来那些感慨?又何来那些惊世之作!
.......
寂寞的诗人 这个词组本来就不一定是贬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09:48 , Processed in 0.36127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