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golden21c

[【辩证轩】] 请园地教师们有时间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提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4 09: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点国外资料,请大家继续欣赏国外的经验和变化:


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作者:李晓俐 发布时间:2010.02.08

德国农业高度发达,表现在“六高”:一是农业生产效率高。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劳动力养活124人。二是农产品自给率高。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部分进口主要用于调剂品种或价格因素。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高。全国有各种联合体1079个,各类合作社1万多个,覆盖了绝大部分农产品及销售、加工企业,实现了农工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保障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四是农业科技含量高。建成许多重点实验室,且科研作风严谨,注重原始创新,特别是在转基因技术、新品种选育和种苗技术、新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不仅为德国农业生产,也为世界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五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从播种到收获全部机械化,而且机械性能好,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的农业生产。六是农民收入高。德国的农业发展以中小家庭农场为主,大部分农场规模在50hm2以下,90%农户经营饲养业及普通种植业,10%农户是葡萄、啤酒花、水果、蔬菜、烟草等专业户,畜牧业是德国大多数家庭农场重要的收入来源,每户农民年人均收入6.3万马克。


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增强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农民教育。德国的农民教育形式多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正规大学或大专院校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另一种是通过职业培训和进修达到国家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成人教育主要包括农学、家庭经济学、普通教育、社会政策以及文化方面的课程。二是实施农业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德国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变化,政府制定了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方面。该制度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放弃农业,把农田交给年轻的农民,有利于改善就业人员的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从事农业的中老年人及其在农场劳动的家庭成员失业的,可以得到赔偿金。其后,政府开始对农业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重点是为农民设立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在原民主德国地区实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使农民老年保险金有了可靠的保障。三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投资大、周期长、直接和短期经济效益低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一种类似于公共物品的准公共物品,完全由私人提供极易造成供给不足。因此,德国政府通过财政直接投资的方式支持农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补贴和贷款方式对农民实施的水利、道路、土地整治等农村基本建设工程给予资助,并且对基础设施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的补贴额。


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德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大规模地减少农民人口来提高农业规模,以农业规模经济来参与国际竞争是必由之路。让农民平稳有序地转入城镇,人口向城镇聚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一过程是渐进的、长期的,关键是要有一套政策,鼓励、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一是要继续加快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为就业营造载体。二是要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被侵害情况普遍,政府应当采取鼓励、接纳、融合的方针,逐步解决。必须坚决推进统一城乡就业市场的各项政策,为农民非农就业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各级各行业工会都要把来自农村的职工纳入自己的组织之中,使其在合同、工资、福利、公民权利等方面切实得到公平对待。重视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其纳入城镇公共政策的管理范围。维护农民工的人权、财产权和政治权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法律体系,加大劳动力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三是要建立灵活务实的财政补贴政策,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入城市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财力补贴。

http://www.lrn.cn/stratage/resma ... 20100208_461869.htm

外国学校忙着立新规

有人说,太阳之下无新事;也有人说,新年必有新气象。2010年伊始,国外学校里又发生了哪些新鲜事?

  自2010年起,随着德国开始全面推行新的高等教育学制,德国学生有望通过三年或者四年学习便拿到第一学位——学士学位。这在其他国家司空见惯的事,过去在德国可是闻所未闻,因为德国的学位只有硕士和博士之分,学生通常要通过7年时间才能拿到平生第一个学位——硕士学位,而后再读5年将博士学位拿到手。想随便混个本科毕业,那根本没门。
  自1810年柏林大学创建以来,德国一直保持硕士、博士的二级学位制度。这导致国家教育开支颇高,学生在毕业时年龄大、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不能直接为社会和企业服务。面对种种压力,德国政府开始探索解决方案,最终以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为契机,从学制入手改革德国高等教育,于2010年全面引进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高等教育体制。这样一来,学士学位就成了高校学生的第一学位。学生还可以自行选择“3+2”和“4+1”两种硕士学位获得模式——完成3年的本科学业后继续学习2年,或完成4年本科学业后追加1年,即可获得硕士学位。在博士生教育方面,学习时间也由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至4年。
  面对这种看似对学生有利的改革,许多学生却表现出不满。他们担心新的教学计划变成了简单的学位教育,而非全面的人才培养。由于很多人选择在获得学士学位后离开学校,一些企业和机构也开始为德国作为“科学之国”的高级人才基础感到担忧。

  法国:贫困学生靠边站

  日前,代表220所“精英高校”利益的法国高等专业学院联合会发表声明,表示不愿按照法国政府的要求,把新生名额的30%留给中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民族后裔,称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术水平下降”。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精英高校”是指那些能够代表法国高等教育最高水平的顶尖名校,例如巴黎理工学校、法国高等商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多年来,“精英高校”为法国培养了不少政商名流和专业人才,但能够进入这类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社会中高阶层家庭。与此同时,这类学校所获政府资助也显著高于普通高校。

  部分“精英高校”近年来扩大了中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的招收比例,但这个比例低得可怜——最多不过1/5。法国高等专业学院联合会摆明了不打算招更多“寒门子弟”的态度遭到很多“精英”的批评。法国教育部部长吕克·沙泰尔说:“认为招收更多中低收入家庭学生会降低学术水平,这一观点实在令人震惊。” 亿万富翁弗朗索瓦·皮诺撰文说,“精英高校”所作的表态令人恶心。还有不少人担心,如此维护“血统纯正”,这些高校可能会变身“特权阶级的堡垒”,并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意大利:褒贬不一的30%

  意大利教育部从2010—2011学年起,将逐步在意大利所有中小学校推行一项新措施——每个班级的外国学生不得超过总人数的30%,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一年级班级将首先执行这项规定。此举立即遭到多方质疑,不少人甚至愤怒地抗议——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种族主义!

  面对争议,相关部门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意大利教育长杰尔米尼称推行这项措施有助于促进外国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因为这将避免“纯外国学生班级和学校”的出现。杰尔米尼认为,必须为刚到意大利的外国孩子准备短期“预科班”,教授他们意大利语,以免他们在生活中因为语言障碍而出现困难。根据意大利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9—2010学年将有近63万外籍中小学生在意大利求学,约占全部中小学生数量的7%。在意大利经济比较发达的北部地区,如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外国中小学生的比例高达12.7%。这么多外国孩子,万一学校想偷懒,编几个纯粹的“外国班”,这对于想尽快融入意大利社会的移民后代来说确实不负责任。

  美国:Kindle在高校被叫停

  日前,美国司法部作出一项裁决,大学试用的亚马逊电子阅读器被叫停。

  亚马逊公司开发的大屏幕Kindle DX阅读器,自问世起就受到众多关注。美国有6所大学参与了这款大屏幕Kindle阅读器的试用,以评测其取代传统纸质教材的可能性并为其进一步改进提出意见。然而,这款屏幕近10英寸的电子阅读器招来争议不少。最遭人诟病的莫过于其盲人功能不佳,美国盲人联盟和美国盲人理事会等机构甚至一纸诉状将亚马逊告上了法庭,称盲人用户难以使用这款产品,违反了美国的残障人法。

  日前,美国司法部终于做出裁决,并与参与试用的3所大学达成协议。按照协议内容,这3所学校将暂停使用及推广Kindle DX,直到其具备完善的针对盲人的功能。达成协议的3所大学也表示,他们必须确保有视力障碍的学生在使用Kindle DX时,也能够获得所有的内容、参加课堂的各种互动活动。


http://www.qstheory.cn/gj/gjgc/201001/t20100121_19445.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4 09: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是点综合的资料,有台湾观察德国的资料


德國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這幾年德國媒體,對教育的討論沸沸揚揚,兩千零二年聯合國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PISA(註)研究出爐,德國竟然排名二十二名,在數學科學甚至語文項目,輸給排名前幾名的日本、芬蘭一大截,引起德國政府和民間高度重視;而兩千零三年的PISA研究,也顯示德國依然無法擠進前二十名。於是,每個人都在問,德國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去年十一月,著名的德國《鏡報》(das Spiegel)做了一份專題,以「恐怖的學校之旅」為題,專文報導分析德國的學校和教育,其中針對老師的專業和訓練,提出犀利的探討。




老師在德國的薪水,其實是世界有名的,月薪可達十三萬新台幣左右,因此,在德國人的心目中,老師是高薪、低工作時數、假期又多的天之驕子。但,德國的教育卻因此沒得到認可,學生的程度也無法提升,所以社會上對老師的評價降低,甚至傳出他們實在是一群懶蟲的批評,連德國總理施若得都這麼說。




許多地區開始討論:老師和學校出了什麼問題?他們先向芬蘭借鏡,因為芬蘭在PISA研究中往往名列前茅,後來他們歸納出一個原因:在芬蘭,學校是全天制,上午學生上課,下午就排課業輔導,學生有什麼問題,老師都會在旁輔導;而在德國,學生上課到下午一點,就回家休息了。於是,德國各邦都提出了全天制學校的訴求,也要求老師多花一點時間在學校。漢堡市還提出一項嚴苛的要求,就是要求老師課堂的時間一定要足,例如課程時間較少的體育、美術老師,上的課堂要和數學、科學老師一樣多。巴登約登保邦甚至提案,認為老師一年有七十五天假期實在太多,應該改為三十天,其他時間都應該到校服務。




即使進行了這樣的學校制度改革,《鏡報》的專文中還是認為,這沒有問到問題的重點,他們認為,因為教育的內容和「老師」的關係最大,老師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才應該是德國教育問題的重心。




在德國,老師的教學一直被視為黑盒子,因為過去一直無法有合理評量學生的標準,所以大家雖然都一直懷疑學生的素質下降,卻無法真正知道是否為真,直到PISA研究之後,大家才瞭解德國的教育已經出了毛病。




德國的老師是不太被評鑑的,也就是不管你是懶散也好,努力進取也好,都沒人會管。於是那些努力工作的老師,反而因此而遭到白眼,因為他們向其他老師顯示:多一點的工作也是可能的。這樣的制度讓很多用心的老師挫折越深。




再加上,想當老師的人太少,而位子很多。很多人選擇作老師的原因,是因為老師可以兼顧學校和家庭,而不是對教育的熱情。他們很多人接受的是學術專業的訓練,到了學校之後,教育方面的專業訓練例如班級經營、心理學、和教學方法的認知都不足。一個生物老師可能很懂蝗蟲身體的機能,卻對整體的生物教學不熟悉。




而且,學生現在身處的環境和以前不同,受到媒體的影響可能比家庭和學校還多,因此對老師來說,要好好教育學生並不容易。有些學校附近環境較差,學生可能在家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到學校來常會破壞學習環境,這些其實在教育場域中本來就會碰到的問題,都讓新進的老師嚇壞了,而他們也沒有接受良好的專業輔導訓練,問題自然繁生。




舉例來說,現在的德國老師大多還是採用傳統的教學,也就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問學生答。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早就被視為累人又沒效率,可是大部分的老師卻不知道如何改進。而且很多老師的教學態度很差,對學生沒有耐心,會說一些像是「連乞丐都懂的問題,你們怎麼不懂」的難聽話。OECD詢問學生,他們覺得在學習時,老師有沒有給予他們支持,結果在三十一個國家中,德國是倒數第四。




十九歲的德國學生安雅,因為當交換學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待了一年,他對於加拿大的教學環境滿意得不得了,有一次他們上課點了很多的蠟燭,還喬裝成路易十四。來自漢諾瓦的依利娜也在芬蘭待了一年,那一年中,他對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印象生深刻。而在德國,他的數學老師跟他們說,「我對數學沒天分,我知道你們也沒天分,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教,你們還是要學」。這樣的對比,讓他們對德國的教育失去信心。




缺乏專業的訓練是原因之一,學校和教育當局對於老師教學方法的不要求,也是造成老師不肯努力改進的原因。當日本用錄影機錄下課堂教學,然後討論教學方法的時候;當芬蘭和加拿大的老師,門永遠為學生打開的時候;德國的教學文化,還是停留在不可以被打擾和檢視的階段。於是,老師的教學永遠是個黑盒子,要是沒有PISA研究,黑盒子啥時被打開還不知道。




要打開這樣的黑盒子,對於教學和學習的評量成了很重要的標準。要求評量結果較差的老師,去接受再教育,也是一項可行的方法。漢堡市在推行老師教學時間提高之餘,還想進一步讓學生來評量老師,讓老師可以自我要求。不過這兩樣改革,都招到漢堡市老師的強力反彈。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力被剝奪,還要遭受學生的評鑑,情何以堪。再加上他們認為教育當局並沒有提供很好的支持,卻只是一味的要求,並不公平。




即使一片噓聲,但德國還是有很多用心的學校正默默改變,例如埃森邦的法藍茲中學。這個學校位於勞工很多的地區,一班學生有三十二人,在德國算是多的,而且其中有很多問題學生,但這個學校顯示出不同的活力。校長和老師常常和問題學生和家長交談,表示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學校也組織「老師再訓練」的團體,幫助老師進修和討論教學方法。他們坦言,政府當局的資源實在太差,而老師們常常自願捐錢,讓那些加班幫助學校建立電腦室的老師,可以和家人去餐廳共進美食。這些小小的動作,讓學校的教學越來越好。最重要的還是,學校當局的主管,是一群真正想改善學校的人。




在法藍茲中學,教學永遠是互動的,「你教我學」的單向教學早就成為過去。數學老師浮理得理西在課堂中展示,他的六年級學生如何自我運作,他一邊唸著數學題目,邊請其他學生詢問問題、與他互動,然後學生還可以自己改作業。




德國的老師何去何從?《鏡報》並沒有給很明確的答案,卻覺得讓學校自主,是很重要的事。剛剛提到的法藍茲中學的老師,也一致的反對讓教育當局控制學校,他們認為這樣會造成反效果。《鏡報》也認為,在讓學校自主之餘,也要輔佐評鑑,例如兩年舉行一次評鑑,各個學校可以互相比較,老師也可以知道自己的教學好壞,學生距離標準有多遠。這樣,才是真正讓老師教學方法制度化,但又不會給予老師不必要的壓力的措施。


現在,德國老師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隨著壓力越來越大,搶著提早退休的老師也越來越多。這樣的不一樣,也許是一種契機,黑盒子,畢竟還是要打開的吧。



參考資料:das Spiegel, 46, 10. Nov. 2003

註:PISA,「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由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策劃,現有四十多個國家或地區共同參與,定期進行跨國性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年齡十五歲的學童的基礎能力和影響他們學習的因素,並評估及比較各參與地區或國家的教育成效



http://parentschool.so-buy.com/f ... phtml?Part=06020603


克莱门特:解决熟练工人匮乏的困境

2009年11月09日

文 沃尔夫冈·克莱门特

结束了我的中国之行,我发现人们对中国大学教育的效果和大学生能力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虽然中国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但他们却很难达到市场的要求。他们也无力真正成为老板的“左右手”,协助老板与国际市场上那些有强大创造力的竞争对手斗智斗勇。就像西方工业国家一样,除了经济寒冬的肃杀寒意,熟练工人的匮乏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碰巧艺珂研究院(Adecco)伦敦分部最近深入研究了欧洲熟练工人的技能水平以及相关趋势,之所以在文章里面提到他们的一些结论,我希望跟大家讨论熟练工人匮乏这个全球性问题以及欧洲某些国家的解决之道,希望借此实现国家乃至大陆之间优秀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在我的家乡德国,人口的变化使得熟练工人更加稀少。根据Adecco的研究报告,欧洲30%的公司都缺乏合适的专业技术工人。德国经济研究所曾经警示,一旦经济转暖,熟练工人匮乏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这些问题同样会出现在未来的卫生、社会和教育部门。

应对挑战的基本解决办法是多形式的充电教育:培训、进修、资格认证和终身学习等。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09年的一份增长就业报告("rotecting people, promoting jobs"),各国领导人开始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全球63%的国家都开始把“额外培训措施”提上议事日程。这已成为全球政界的第四大关注热点,其关注度仅次于3项经济刺激政策: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87%)、中小企业的补贴和减税政策(77.8%)、中小企业的信贷问题(74.1%)。

但很多国家的培训教育供给量仍远远不够。根据经合组织的《教育一瞥》报告,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进修教育投资低于平均水平。光靠政府重视和充裕资金,并不能够妥善解决熟练工人匮乏的困境。公司和雇员仍没有足够意识到进修的重要性。目前的数据显示:在德国,虽然各州为此买单,员工们的工作时间也得到了大幅缩减,但仍很少有人主动去进修。其他一些国家的情况也如此,各国劳工部门提供了全面的教育公共资源,但鲜有人问津。

技术移民也很难填补匮乏的大窟窿。通过研究移民输出国的劳动力市场,我们发现:只要经济形势好转,人们的预期收入提高,这些国家到欧洲的移民会越来越少。我们能够从如今的亚洲看到这个趋势。

当政府教育、劳动力政策以及公司的激励都不能够完全解决匮乏困境时,我们就得思考:能否通过临时性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以此来突破困境?这样做的好处是,工人可以通过临时性工作扩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我的技能;雇主则可以在这些工人的亲身实践过程中,辅之以一些相关的培训指导。

各国的临时性工作部门是否准备就绪?相关进修资金是否到位?将采用哪个训练和教育的模式?一些国家对临时工的培训并未成为法律条文,因此缺乏执行力,比如德国、捷克、芬兰、希腊、匈牙利、挪威、波兰以及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澳大利亚的法律和集体协议中明确规定了暂时性工作的培训要求,这被证明是成功的。

意大利的各州政府制订了相关的培训体系,比利时和荷兰则是通过集体协议来保证其效力,其他的三个国家则是结合了法律规定和集体协议约束两种方式。

培训基金委员会管理着这些培训体系。这些基金的资金有两个来源:工人交纳一部分比例的学费以及需要培训的公司多提供的酬劳。各国工人需要交的比例不同,比利时是0.5%、荷兰是1.12%、西班牙是1.25%、法国是2.15%、意大利是4%。

基金委员会的功能不光体现在资金的提供。他们还得协助相关资格认证工作的开展,选择好的教育机构、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等等。

当谈及临时性工人的数量、教育时间以及每个临时性工人所能得到的资金时,上文所提及的国家有着本质差别。通过欧洲私营职介所联盟Eurociet的调查:在西班牙,只有1.4%临时性工人得到了训练的机会;相反,在意大利这个比例是35.6%。比利时的工人每年只有15.4个小时训练时间,而西班牙工人则是69.8个小时;法国投资了高达1225欧元在每个临时性工人身上,而荷兰每个临时性工人则只分得180欧元的培训投资。各国的培训重点一般都是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工作安全性知识、计算机技能。

临时性工作的方式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大量的欧洲工人通过系统化的工作调配学会了更多的工作技能。中国经济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当然,我也希望我的德国同胞能够拥抱这种方式,不要老认为这是对正规职业教育的冒犯。(翻译/周烨彬)

http://finance.ifeng.com/leadership/qyts/20091109/1443102.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4 23: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北大的中学校长名实推荐制(2009-11-16 01:11:28)
标签:杂谈

北大最近公布了录取中的“中学校长名实推荐制”。合格的受荐人将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的优惠。



此举的目的,显然是打破高考的“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用意应该是好的。但殊不知,“一考定终身”不管多么不合理,在残缺的制度中多少提供了些公平竞争。其不合理中蕴涵着合理成分。中国的许多事情就是如此。看似不合理的,其实自有其存在的理由。许多写在纸上很合理的东西,一旦实施则变得很不合理。比如

“中学校长名实推荐制” ,说起来也许头头是道,但是老百姓本能的反应是一百个不信任。因为这种制度很难避免腐败,甚至必然带来腐败。



其实,北大的这一改革,还远不是“写在纸上的合理、实施起来不合理”的问题。北大自己的家庭作业没有作好,写在纸上的东西就有许多漏洞,或者对一些关键问题语焉不详。真要实施起来,即使不走形也会带来不公平。



降低三十分特别录取校长推荐生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一关键问题北大基本没有交代。众所周知,北大一直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为此向纳税人要下巨款。那么,世界一流大学,比如哈佛、耶鲁等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降低分数录取学生呢?这种优惠录取,绝大部分是给了那些低收入、少数民族等弱势阶层。北大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从纸面上写的东西看,似乎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按照北大的方案,不是全国所有的中学校长都具有推荐资格。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以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再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中学才能获得参加北京大学“实名推荐”的资格。可见,并非所有的中学都是平等的。按中国的“国情”,几乎肯定那些重点学校具有优先权。举个例子,一个名声显赫的“县一中”,和同县一个穷村落中在危险校舍中勉强维持的中学,哪家校长更有资格推荐?几乎肯定是“县一中”的校长。那个穷村子里的学校也许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哪里还有心思到北大要推荐名额?而“县一中”也自然被当地政要精英的子弟挤得满满的。村子里的孩子则是一色的贫民子弟。结果呢?越有机会的人就越有机会,没有机会的人则绝无机会。按北大这套规矩,贫富分化会通过教育体制被固定、强化。



美国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你越是在办学条件差的地方读书,越能获得“高考加分”。我十几年前在耶鲁读书时就碰到一个学生,她称她住的地方是当地的红灯区,从小和妓女一起长大,学校里仅有四个白人。这种学生,即使分数稍低些也被常青藤求之不得。另外耶鲁一教授,孩子一直上私立学校,但高中突然转到纽黑文臭名昭著的公立学校去读书。据说那里大部分学生的父亲都关在监狱里。这教授算的是:孩子已经长大了,对这种糟糕学校中无所不在的毒品、犯罪有抵御能力,同时在这种学校就读,申请大学时能以相对较低的成绩挤进好大学。后来果然如愿以偿。美国名校录取的游戏规则很清楚:一个从小受了最好的教育、成绩和履历都非常优秀的学生,经常在录取委员会中受到这样的质问:既然你已经有了这么多机会,我们学校为什么还要把另一个难得的机会给你?结果,这样的学生尽管“综合素质”优异也可能被刷掉。相反,一个各方面都差许多的学生则会被录取进来。录取委员会的理由是:看看他这年轻的一生,几乎什么机会都没有,好不容易挣扎到现在,离我们的门槛就差那么一点。该轮到他的!事实上,从哈佛、耶鲁,到象弗吉尼亚大学这种一流的州立大学,都主动出击,投入资源到最穷、最弱势的阶层和地区,说服那些自己也不相信能上这种大学的穷学生申请。



我不知道北大怎样审查中学校长的推荐资格。我希望北大不要盯着重点,甚至要绕开重点。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素质要全面考量,一个所谓的高考状元的素质不一定比一个农村的孩子素质更高。我为周校长的见识喝彩。但是,要把这样的远见在技术上落实,北大就必须派自己的人去最穷困、最破落、甚至几乎没有严格意义的学校的地方去处寻找人材,而不是把推荐权交给某些已经处于教育强势地位的中学校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0gl4r.html

-----------------------------------------

于其空喊口号,不如实改北大的虚有其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93年的  至今又有多少落实呢,于其做些空大文章,不如把北大钉死现实,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00: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居多,基本无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00: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3楼醉乡常客于2010-03-05 00:37发表的 :
转帖居多,基本无用。
哈,醉哥这个我双手双脚赞同
转帖1W字还不如自己写的100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09: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2楼wushengse于2010-03-04 23:57发表的 :
质疑北大的中学校长名实推荐制(2009-11-16 01:11:28)
标签:杂谈

北大最近公布了录取中的“中学校长名实推荐制”。合格的受荐人将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的优惠。

.......


说白了就是缺少一个项目评估机制,大家上来都夸夸的拉单子,到时间了人一换就是另外一个轮回的拉单子,说目标,就是评估时候估计大家脸面都好看不了吧

北大的校长实名推荐制度确实没有增加北大的无形资产,反而给大家一个特别不好的印象

我昨天的一个资料里面:

法国政府原先一个强制规定:法国的名校必须保留30%名额给少数民族或者家庭贫困的学生,但是法国这些名校今年开始也反对这个规定,理由是招不到足够素质的好学生,说白了老外也算经济账啊


可是北大这么搞干嘛,要钱就直接拉高学费,要名也不能这样坏公平招生的规矩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5 18: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讨论纲要的细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六章 职业教育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强化省、市(地)级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第八章 继续教育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http://www.gov.cn/jrzg/2010-02/28/content_1544191_4.htm


结合这几天的海南毒豇豆事件的新闻深度报道:

海南“毒豇豆”旋涡探底:毒豆渐远毒源未了

如果气温、湿度适宜,海南豆角自播种到采收,通常四十余天。其中,最重要就是要打好虫害仗。农药从豆苗冒出两片叶起就开始打,等藤蔓长到半米,药量开始加大。“该打哪种药,全凭经验和惯性。”龚德民说。“如果发现藤叶上出现跟地图一样的症状,就打专治地图虫的药。如果发现有蓟马虫,就用专杀蓟马的药。”说起用药知识,龚德民稍稍来神。


 在崖城,只要见谁家豆角长得好,菜农们就去当面请教,“这家用什么药,我们就跟着学,哪怕是禁用药也一样,因为从没有农技人员下来说到底该怎么用药。”“我八岁开始种豆角,一辈子都没有见到一个农技人员或村干部下来传授如何科学用药,告诉我们哪些药高毒,哪些药低毒。”崖城镇坡田洋村一位年近六旬的菜农毫不客气地说,“现在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老百姓,基层政府和干部也应对问题豆角负责。”

http://zh.eastday.com/html/2010/03/20100305142119.asp

我们着力的地方需要补充的就是:

各地食品安全的危害原因里面,大家能看到什么呢?

“我八岁开始种豆角,一辈子都没有见到一个农技人员或村干部下来传授如何科学用药,告诉我们哪些药高毒,哪些药低毒。”崖城镇坡田洋村一位年近六旬的菜农毫不客气地说,“现在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老百姓,基层政府和干部也应对问题豆角负责。”

这样我们讨论这个国家教育中长期的教改纲要时候,有没有对于我们现在的海南毒菜,石家庄的三聚氰胺奶有过系统的总结和反思呢?

我们的纲要字里行间很多时候想到的是如何保障城市的教育利益,还有就是怎么让农民为城市劳动力提供输出,可是我们的农业体系同样需要教育的输入和知识的保障,如果城乡干部和农技人员不在,没有网络电视,我们该怎样保障农村的科研科技的需求呢?


所以我觉得农村的教师力量不能再减少了,而且要采用曾经的赤脚医生那类体系来加大对于农村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持续教育),这块我们不能再缺失了,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其实都是我们曾经缺陷的一种曲折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23: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3楼醉乡常客于2010-03-05 00:37发表的 :
转帖居多,基本无用。

是的,万言转帖不如百字原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6 1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素质教育的一点思考

今天早晨看北京新闻,有个消息看了比较有点想法:

北京某小学为了展示素质教育的成果,特地开办学生压岁钱理财管理,课堂上一个文科老师(从发言判断,她没有给学生做理财数学模型展示)按照银行的定期存储定义来给孩子宣贯,然后请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理财人员给孩子讲课。然后是两个学生代表吧说自己把钱全部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等自己将来如何收获云云。

这点我就非常不同意这样的讲课:

第一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这样请证券公司或者银行的理财人员做讲课有做广告的嫌疑,要讲理财给小学生总要讲究点方式方法啊

第二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给孩子从小灌输理财是没有错误,但是没有提示风险或者说从孩子发言回应看完全都是这些公司的广告词语,这完全是在误导舆论和孩子。(大家知道理财产品做推销时候必须提示客户风险,必须告知客户理财方式,必须要求客户有风险辨别和承担能力)

我接着就上了两个给教师的继续教育网站,一个是教育部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站,一个是某省教师继续教育网站

http://selfstudy.teacher.com.cn/

我特地看了给老师的课程提高设置和其他补充课程设置:

有点小观察:

第一都没有给教师的相关理财课程和经济类课程
第二没有相关风险教育的课程

我想这个小发现提供给本园地诸位教师,参考这次中长期教改的规划,大家也来讨论一些:

我们小学的素质教育和我们理财教育该怎样教育孩子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正确的风险教育,还有就是北京新闻里面这样的涉嫌引进商业银行或者公司的做广告擦边球的做法,欢迎大家讨论和指教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0 14: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抓紧时间提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16: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纲要里对高职的意见很少,而且明显继续边缘化。“中职高职统筹”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的提法都不明确。高职到底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还是高等教育的低层次?还是高等教育的新类型?还是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列?高等专科学校和高职院校该不该各有特色?我觉得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我觉得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先决绝管理体制问题,从教育部开始解决,这是中国的现实!建议:设置“普通高等教育司”和“职业高等教育司”;“基础教育司”和“中等职业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口口声声的重要,口口声声的半壁江山,可是只有一个高职高专处!只有两个人在管!100所示范校建设,中央财政才拿出20亿!还没有某两所大学的年度经费多(况且老百姓说培养的都是给美国效力的)!理解不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2 13: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出一个细节问题:
  [blockquote]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blockquote]

   明文要求教师要“淡泊名利”,是因为全社会的人都淡泊名利,只有教师特别追名逐利呢,还是因为社会上的其他人可以追名逐利,只有教师要求“淡泊名利”呢?
   凭什么要求教师要“淡泊名利”?“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作为“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尚不避名利,作为曾经九等公民的教师为什么一定要如此“淡薄”呢?
   “淡薄名利”可以作为一个人(包括一名教师)内在自发的道德追求,不应成为社会(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对人(包括教师)的外在的“愚民”式的要求。
   因此建议:从《纲要》中删去这四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1: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图加分。本人一直以为在一种上层落后、日渐保守和僵化的权力文化价值观念、机制和环境下出台的任何挂名的征求意见稿。尽管智慧在民间,实际上,对于底层人来说讨论都毫无实质性结果。今看到一篇相关坛文,有些地方说得,本人觉得很有道理。特荐转以供园地内书友阅读、探讨,故加密1威。如不妥,敬请版主删除。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2: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4 02: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2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什么建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0 14: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提点大学体育教育的意见。
从各种方面的信息来看,大家似乎对大学体育教育很重视,可是每周1次体育课,每学期12—18次(其中去掉复习1次,考试1次,天气影响1次,就生下9-15次)的教学量,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多大的影响呢?——我本人相信:肯定是没有显著性影响,如果能产生显著性影响,那大学老师就不是人,是神!我的建议是:
1.规范大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不再以学生参与为目的,而是学习,在体育课上学生要学到相应水平的运动技术,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外运动。调查显示:不会运动与不愿运动显著性相关啊!
2.加强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他们总能有点自己喜欢的运动吧?——实在不行,搞个马拉松越野俱乐部
3.加强课外体育管理,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增加大学生群众体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刺激大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如果大学体育指望课堂教学产生什么效应,因开房而死的男生会越来越多!!!那点课,那点运动量怎么可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呢?领导们,为了下一代,加强课外体育建设吧(课堂体育教学的量不可能再增加啦,因为体育搞多了,专业课怎么学?体育锻炼再重要也不能跟专业课相比啊,身体强壮,脑子晃晃,那是不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1: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周的时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2 09: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财经郎眼68:中美教育比较20100315

财经郎眼:中美教育比较内容简介:2010年全国两会,教育问题依然成为热点。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教育发展的内容,并强调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在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各种教育问题中,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资源公平成为焦点。前不久,教育部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纲要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教育新政问计于民,成为2010年中国教育新期待。


http://www.3a5a.com/caijinglangyan/video_68.html
[wmv=628,512,0]http://player.ku6.com/refer/39ut3CN93ikkdxAr/v.swf[/wm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4:03 , Processed in 0.22793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