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3-4 08: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问题已经有代表提出数据了:
李文利:义教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各省最多差七倍
2010年03月01日19:22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3月1日电(记者 李婧)今天,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举行专家座谈会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会议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文利表示,普通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东部最高省份,与中西部最低的省份相差7倍,全国还有42个县没有实现“两基”,教育经费分配不均造成了择校问题突出。
李文利表示,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表现在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生均经费差距比较大,“比如讲普通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东部最高省份,与中西部最低的省份相差7倍,全国还有42个县没有实现‘两基’。这42个县主要分布在西部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这是地区差别。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农村中学和初中的生均还不到城市的60%,再就是城市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差距都比较大,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造成了择校的问题非常突出,这都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
李文利认为,解决这两个大的途径问题,一个是提高经费分配标准,制定生均经费标准,这是非常重要的。“在经费标准方面,一个是基建,我们看到一个数据,98年到2007年这十年间,我国小学、初中、高中、高校生均基建经费的增长率都是负的,然后小学的生均基建经费平均每年9%,初中平均每年是10%,是负的增长率,大学平均每年下降是9.5%,是非常不合理的,大学主要是扩招,扩招了校舍跟不上,这说明我们在校舍的教育的硬件建设上存在着巨大的历史欠债。所以我们看到,普九欠债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欠债。”另外是人员经费支出水平,也是需要有提高标准。“人员经费支出水平低,就不能满足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师资达不到标准的话,也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李文利介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各国教育经费中用于人员性经费的比例,平均大概是75%,美国是72%,英国是73%,日本大概是80%,德国是79%。而我国人员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只有40%,所以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的人才,对提高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纲要上也从义务教育开始做起,提到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工资的问题,非常重要。”
http://edu.people.com.cn/GB/79457/11050906.html
接着看德国数据,所谓减负和公平的要求在德国也是特别强烈,但是德国教育目前也面临补课的严重问题,这同样为我们提供一个视角:
德国:110万中小学生不得不课后补习
德国家长送子女自费上课后补习班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表明,他们对于德国的现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产生怀疑,这是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日前在柏林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中得出的一个结论。该报告称,在德国,有规律地定期上收费课后补习班的中小学生大约有110万人;德国家长们每年为其子女上补习班大约要支出15亿欧元。
贝塔斯曼基金会研究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德国每4个17岁的中学生中就有一个上过或者正在上自费补习课。目前趋势是,校外补习班的孩子年龄越来越提前,越是在富裕的地区上补习班的比例和花费就越高。
该项目负责人说,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上小学阶段就把他们送去参加自费补习班。起初大多以补习德语为主,大约14.8%的四年级小学生在课后补习班中补习德语课程。四年级以后,一般家长们会接受私人培训机构提出的建议,再为其子女选择相应其他升学课程。参与研究的克劳斯·克雷姆教授向德国《世界报》表示,他对这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参加课后补习感到意外,这表明孩子这一年龄段时就已经受到来自父母的很大压力。
与克雷姆教授的判断相吻合的是,参加实习并不是那些学习差的、有可能留级的学生,而是学习成绩不错或者很好的学生。他们上补习班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好上加好”,为了能够在同龄人中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调查表明,四分之三的参加自费补习的小学生成绩在中、上以上。
专家们认为,在专业化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地参加课后补习原则上不是一件坏事。研究也表明,课后补习对于学生的成绩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问题是,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们对于在补习班上重温平日课堂讲授内容存在巨大的需求。这表明,学生和家长们对德国的现行教育体系的质量存在巨大的怀疑。作为比较,专家们指出,在芬兰、荷兰和加拿大等国,就几乎不存在希望补习班重复课堂内容的强大需要。
克雷姆教授说,对课后补习需求高,表明一种教育体系中存在缺陷,即学生在课堂上学不会的,在这个体系中得不到帮助,而他必须自己想办法去应对。这种社会需要会导致一种消极后果,那就是出现一个与公共教育体系平行的私人支持性的教育体系,并因此产生“双重教育社会”和教育两极分化。因为,毕竟私人教育体系是昂贵的,低收入家庭是不能真正享受到的。德国教师联合会对于该研究结果感到不安,也认为这种趋势有可能导致中小学教育的两极分化。从这次的调查中就能看出,德国富裕地区为孩子课后补习平均每月花113欧元,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平均只有74欧元。
德国政界和教师联合会对于这个报告的第一个反应是,要强调重视教育机会公平性。德国社民党教育政策发言人迪特·罗斯曼对《世界报》说:“我们必须注意到,公立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最终受到打击的是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德国教师工会负责人德默尔女士认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以父母金钱作后盾的课后自费补习,降低了社会的教育公正性。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席约尔格·德雷格尔认为,补习班热也反映出家长们对于现有教育体制不满,认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足够和有效的学习,因为在一个机会平等的教育系统中,这种额外补习应该是多余的。
德国的教育属于联邦州事务,各地教育体系不完全一样,质量也有差别。最近几年在欧洲和国际上的一些教学评比中,德国整体教育质量排名不理想,相关报告也曾对德国的公共教育质量提出批评。德国很多家长对此感到不安。教育专家表示,家长总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这无可非议,但课后补习班并非对所有人都合适。
http://news.edu-chn.com/newsadmi ... 00188796393319.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