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henry2000888

[【其它】] 昨天央视关于阿凡达电影制作问题,陆川说的有错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08: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hufucopy于2010-01-05 20:27发表的 :
很好的话题,大家继续讨论。

版主给嘉宾我等多发点财富鼓励一下吧,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0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确实存在落后的地方,希望能迎头赶上!毕竟中国的文化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09: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川的观感也引起网友的共鸣,一位网友跟帖写下自己的看法,“电影院以后想和高清DVD与网络下载竞争唯一的出路就是3D,这个市场你不搞好莱坞就去搞,卡梅隆这部电影本质上总结了好莱坞在21世纪对电影工业如何应对互联网发展的探索,回答了未来电影院的生存之路的命题。想生存imax 3d就像当年有声电影替代无声电影一样,如果中国电影人不努力那么21世纪这100年我们必将继续落后。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0-01/06/content_824955.htm

2009年 《阿凡达》

准确地说,这是一部让人感到绝望的影片。《阿凡达》一横空出世,国内电影人恐怕再也不敢提什么赶超好莱坞了,谁提谁注定要成为笑话。一想到这里,不能不对国内导演们表示深切的同情。

固然有很多地方可以表明国产电影的差距所在,比如资金和技术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可话说回来,这些理由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影片中那个完全凭借虚构创造出来的潘多拉星球,是我们力不能逮的。缺乏想象力,这也已经是国产电影的通病了。

这样的话,国内导演实际上陷入了双重困境之中。拼资金和技术,咱们不能不自叹不如,可要和人家比拼思想的境界,对方压根已经不玩这个了。这还不算最大的悲剧。更让人悲哀的是,咱们的导演玩不起像《阿凡达》这样的大片,却又不敢玩人家目为常识的思想。哪怕是装深沉,恐怕导演们还得为影片能否通过审查而焦灼不安。

青年导演陆川看完《阿凡达》后感慨:“绝大部分有可能发言,有权利发言的我们,都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俗。”这句话不失为国内电影人的一幅自画像。与此相应的事实,这几年国产电影除了走搞笑低俗路线外,甚至丧失了基本的复制(反映)现实的能力。赚得盆满钵满的《三枪拍案惊奇》,就是一例。

李承鹏评论《阿凡达》说:“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这句话确实击中了国内电影人的要害。缺乏资金、技术或者想象力,严格来说都不是国产电影的软肋,躲避崇高才是国内电影人共同的致命伤。这样一想,即便对《阿凡达》可以无语,内心又怎能不隐隐作痛?

http://finance.ifeng.com/city/sp ... 00106/1669505.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09: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诸多软文也是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来赞颂卡梅隆,其实就是反讽国内这几个自以为是的所谓大导,比如张某这样的。


“阿凡达”学


特约评论员杜 宇

科幻电影巨作《阿凡达》(avatar)以不可思议的“吸金”速度,在短短不到20天时间内全球票房达到了10亿美元,迄今为止历史上仅有15部影片票房能达到这个数字,而《阿凡达》的速度是最快的。很多分析人士估计,《阿凡达》超越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旧作《泰坦尼克号》18亿票房不成问题,它将是一个新的标杆。

《阿凡达》让人震撼的是它的视觉效果,詹姆斯·卡梅隆一向被认为是电影技术的先锋,《异形2》、《终结者2》以及《泰坦尼克号》都被认为是电影技术的里程碑,《阿凡达》不例外,尽管3D电影并不是新事物,但《阿凡达》真正激活了“一江春水”,卡梅隆1994年撰写了80页的《阿凡达》设想,就是苦苦等待和酝酿技术上的突破,从而真正实现avatar的真意:印度教里面“化身”。化身不是粗糙的,而是精致的,不是虚拟的,而是近乎真实的。

詹姆斯·卡梅隆虽然没有明言,但《阿凡达》借助的基础性视觉系来自3D虚拟游戏世界,即以second life(第二人生)为代表的“游戏镜像”。second life在2006年处于顶峰时期,当时的Second life颠覆了简单的虚拟世界观念,将虚拟世界发展为和现实世界平行的力量,甚至相互成为彼此的镜像,而没有绝对性、本源性的主体,它声称“可以将你的真实肉身看作是你的镜像”,每个进入Second Life的人,都需要先取一个avatar(相当于网络世界的ID),然后登录。Second Life甚至吸引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些公司加入,例如可口可乐、NBA、路透社、CNN等等进驻。而就在2006年,卡梅隆声称,他已经找到了 Project 880(阿凡达的基础研究项目)的思想表达,这或许有一丝关联。

second life的“平行且互为镜像的力量”观念让《阿凡达》突破了第一个瓶颈,由《骇客帝国》挡道的瓶颈,即虚拟世界跟现实世界还是“游离”的,两者永远不能互通。《阿凡达》则通过Neytiri(女主角,潘多拉星球居民)让人类的Jake Sully以及Na'vi人Jake Sully同时出现,卡梅隆创造性地从科学主义进入了印度教主义,将“化身”的含义丰富化,而《骇客帝国》做梦也不会有这个想法。《阿凡达》不仅谴责了人类对资源的贪婪索取,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自身肉体的厌恶,正是人类的肉身索求的填补欲望,导致人类精神的“被控制化”,影片的结尾是Na'vi人巫师成功地将Jake Sully的灵魂引导到其化身上,达成了皆大欢喜的改造。所以说,second life的“平行且互为镜像的力量”是“阿凡达”学的核心命题。

“卡梅隆经济学”是“阿凡达”学的第二点。卡梅隆影片90%以上成本都是技术和材料,据《阿凡达》官网上介绍,《阿凡达》的制作成本是2.37亿美元,但如果考虑到一些沉淀成本,大约是3.1亿美元,《阿凡达》的全球营销成本大约是1.5亿美元,而演员的片酬在其中比例几乎可以略去不算。卡梅隆影片从来不请当时的一线巨星,都是找一些新人,《泰坦尼克号》时的Leonardo DiCaprio和Kate WinSLet在业界都是新人,后来才大红大紫。《阿凡达》饰演主角的Sam WorthinGTon和Zoe Saldana都不算明星。按照卡梅隆的说法是,“将人的成本节约用于技术的投资”,因为观众关心的是“视觉而不是表演”。正是因为独特的成本分配机制,尽管3D电影很多人做,但卡梅隆却做出重大突破:虚拟摄像技术、精妙表情抓取和联合数字立体摄影机。卡梅隆的3D拍摄方式是,演员佩戴无数感应器进行“行动抓取”,电脑对抓取的数据(有趣是面部的表情,以达到传神)直接进行处理,将其所代表的虚拟人物按预制比例直接显示在监控器上,从而使导演能实时观测虚拟人物与虚拟电子潘多拉世界的交互效果。卡梅隆的3D方式让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等导演心悦诚服,并表示追随和效仿。

“卡梅隆经济学”也创造出不同的体验性定价和分类。“阿凡达”有2D、3D和IMAX 3D观赏版本。IMAX 3D的观赏体验是最顶尖的,IMAX 3D是加拿大IMAX所创造的一种3D动态巨像呈现方式,标准银幕为长22米、高16.1米。这种体验的分类不仅诱导观众进行消费体验升级,2D的观赏者希望看3D或者IMAX 3D,造成了一部电影的多次和多层级的消费,同时也遏制了盗版的风行,使得盗版和下载仅仅“分流”2D观众,而2D观众并不是最有商业增值力的人群。

整个好莱坞都被盗版和P2P下载所困扰,2009年受盗版伤害最大的是星际迷航,大约被下载1096万次,其次是变形金刚2,被下载了1060万次。但是,仅仅依靠法律的打击,就像U2乐队主唱Bono所呼吁的那样“惩罚网络交换”,是否能有足够的效果,见仁见智。“卡梅隆经济学”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技术革命来诱导体验,用体验分层来遏制盗版。如果说《泰坦尼克号》是在盗版下载还未成为巨大潮流前,创造了神话,而《阿凡达》则是在后盗版时代创造了令人震撼的记录,不是靠钱、靠国家投入,而是靠遥不可及的智商。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106/1668567.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09: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寒的看法和李承鹏的不谋而合,大家都是有相同的感慨


2010年01月05日

今天去看了阿凡达,在没有主创和演员登台的情况下,这是我生平在电影院看电影第一次听见出字幕的时候有掌声响起。有一些中国的影评人认为,电影虽然不错,但是有些情节还是落入了俗套。我完全不这么认为,因为野蛮强拆对于其他国家的观众来说,的确是一件超乎他们想象力的事情,也就是外星球和中国才可能发生。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在3D和IMAX的情况下,我给出满分十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ghw3.html


制作《阿凡达》特效的超级计算机
作者: Fenng | 可以转载, 但必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网址: http://www.dbanotes.net/review/avatar_supercomputer.html
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旷世巨作《阿凡达》(AVATAR) 好评如潮,观众无不被片中呈现的美轮美奂的画面所震撼。电影惊人的动画效果由 Weta Digital 公司制作,我们可以从这篇 Processing AVATAR 了解到一点关于制作该片特效的超级计算机的情况。

Weta Digital 的计算集群在 2008 重新进行了设计,采用了 HP Cluster Platform 3000BL 集群平台作为其解决方案, 操作系统是 Linux ,在 TOP 500 超级计算机中排名也从最初的 400 多上升到了 190 多名(refer)。这套环境在 2008 年的时候是 4096 个 Core,到 2009 年增加到 5936 个(refer),而不是所说的 40000 个 (refer,我猜测是笔误),在 TOP 500 超级计算机中一度排名第一的 IBM 的走鹃(Roadrunner),也不过才 12 万个核而已。

总内存有 104 TB,内联采用的是万兆以太网,没有使用 Infiniband 。BL2x220c 是惠普面向高性能计算推出的刀片服务器,其独到之处是一个刀片内放两台服务器,每服务器有两个 4 核 CPU,用的是 Intel Xeon 处理器(支持 EM64T 技术)。

整部电影大约 3 PB 的数据存放在 BlueArc 和 NetApp 的存储上,数据传输走光纤通道。电影完成时一帧的数据是 12 MB,一秒钟 24 帧,每分钟的数据就有 17.28 GB,而整部 AVATAR 长达 160 多分钟。我想不会有哪个人在自己的 PC 上有这么样的一部电影吧,恐怕也是没办法播放的。

Weta Digital 大有来头,这是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创建的公司,因为给《指环王》制作特效而受到业界瞩目,其实还有不少电影,比如《金刚》《机械公敌》以及前不久的 《2012》,也都是由 Weta Digital 制作的特效。不知道我们国内的导演有没有创建过类似的公司,当然,我相信他们对动画特效的运用与理解恐怕还差得很远。

计算机集群能力的提升从一定程度上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电影来说,电影越来越好看,票价也是越来越贵。而因为摩尔定律依然有效,计算机集群的运算能力是逐年提升的,成本反而下降,只要能取得更震撼的视觉效果,剧情不太白痴,投入产出似乎倒也是一笔明白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09: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年导演陆川看完《阿凡达》后感慨:“绝大部分有可能发言,有权利发言的我们,都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俗。”
  陆川也算少有的敢说真话也愿意说真话的导演了,自我满足,自以为是的“大导演”们满足于国内的贺岁档票房,不思进取。前几年一直觉得中国的故事片有些还不错,最近越来越觉得江郎才尽了,编不出故事就重拍,恶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缺少敢想敢干的灵气。
国产电影,弄不出英雄主义,也弄不出感染的故事,还弄不出震撼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10: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川不算什么,看他拍的南京,简直就是一个汉奸!中国需要的是会讲故事的导演,贾樟柯还可以,其他的小丑而已。至于硬件,根本不是制约因素!中国人干好大喜功的事从来不差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1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不是一点点啊 当然古装戏尤其四大名著很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15: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魔戒制作时候维塔就已经是业界顶尖高手了,这个时候最先发现维塔并且合作的是IBM,于是开始了一段特效制作的传奇


接着飚阿凡达幕后资料:


NVIDIA?ㄓ⑽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16: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过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路过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20: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对于这部电影还是很期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21: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人多,凑的就是人头,赚的也是人头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08: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请大家观赏新出的软文,内容有点新意,着墨在2d到3d的进化了。


http://www.news365.com.cn/tt/201001/t20100107_2582870.htm


这是部伟大的电影 《阿凡达》到底有多不凡?!
日期:2010-01-07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上海和平影都IMAX厅的售票窗口被网友们形容为“堪比春运”。

  韩寒在题为《2010年1月5日》的博客里仅用百余字描述了他观影的感受,最后的结论是: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在3D和IMAX的情况下,我给出满分十分。

  “你‘阿凡达’了吗?”变成了问候语。在美国,“××会是××的‘阿凡达’吗?”甚至已经成了一个用来品评某个事物够不够“革命性”的标准句型。

  那么,《阿凡达》到底有多不凡?!

  2009年伊始,当梦工厂动画制作公司的CEO杰弗里·卡岑伯格,将2D电影到3D电影的“进化”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进化”和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进化”相提并论时,对于3D电影可能对电影工业造成的震撼,人们还只是略带怀疑的期待。

  当《阿凡达》终于“下凡”,我们才意识到,在3D电影这个概念上,《飞屋环游记》、《冰河世纪3》原来都只是序曲。  



  从2D到3D,观众们走进电影院最直观的感受是:多了一个维度,过去的二维画面变成了生动的立体世界。“二维电影完全就是一个错误。”曾执导《巴别塔》、《爱情是狗娘》等片的导演阿莱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利度说,“这就像当年我用手持摄影机拍电影,结果很多人批评我,说我玩噱头,可我感受和观察生活的方式就是通过手持摄影机的,所以这么拍有什么错?而我们的生活一直是立体的,为什么不能拍成立体的?”

  从2D到3D,全世界的电影工业得到了一个最实惠的好处——反盗版。因为《阿凡达》的出现,一夜之间,全世界又开始对电影院感兴趣了!在英国伦敦BFI的IMAX影院,《阿凡达》的电影票需要提前两个月预订。在上海和平影都的IMAX厅,将排队买电影票形容为“春运”并不夸张。3D和IMAX技术,让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和在家里看电影变成完全不同的事情,由于无法比肩电影院内高科技放映设备提供的观影体验,盗版突然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从2D到3D,对导演和千千万万的幕后工作者而言,他们拥有了全新的创意空间。“我们才度过将3D技术视作创作障碍的阶段。”曾打造3D电影《怪兽大战外星人》的梦工厂动画3D部门负责人、人称“3D船长”的菲尔·麦克奈利说,“过去100年里,人们都在探索如何制作2D电影。”他说,过去,电影制作的核心理念就是如何将立体的世界呈现在二维的银幕之上,“作为电影人,在以3D方式思考这方面,我们太缺乏经验,就好比画画的人突然去搞雕塑。”可以这么说,《阿凡达》之前的3D电影,只是“2D电影的立体化”。这一点,许多观众在观看《飞屋环游记》时应该有所体会。那部电影并没有“炫技”式地滥用3D效果,3D技术所扮演的角色只是“装饰”电影。诚如该片导演彼得·道科特所言:“我们把3D技术当成我们蜡笔盒中的一根蜡笔而已。”而《阿凡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思维3D化”。为了这部电影,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花了10多年时间联合松下等器材提供商专门研发了一套全新的3D数码摄影系统。3D不再只是一种后期手段,从拍摄之初,这部电影就是3D的。

  当然,电影人和制片公司老总们都承认,要完全掌握3D技术,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未来一定会出现一批能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影响的伟大电影人。”梦工厂动画的制片人贾森·克拉克说,他制片的《精灵鼠小弟》就是将电脑动画与真人表演结合的开先河之作,“不过,故事始终是王道。你可以利用新技术创造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让观众更好地接受你所要传达的故事,但技术不能脱离故事独立存在,也不能成为一部电影的主导元素。”

  如何通过3D电影语言讲故事?这成为未来电影人的一个新命题。

  詹姆斯·卡梅隆的例子告诉我们,也许在未来,3D电影导演和2D电影导演根本就是两群人!


更多3D电影

  《爱丽丝漫游仙境》

  上映时间:2010年3月5日

  《玩具总动员3》

  上映时间:2010年6月18日

  《蓝精灵》

  上映时间:2010年12月17日

  《丁丁历险记》

  上映时间:2011年12月23日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彼得·杰克逊打造的真人加3D动画大片《丁丁历险记》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部3D电影,该片目前正在浩大的后期制作过程中。

  《钢铁侠3》

  《钢铁侠》导演乔恩·法夫罗日前在宣传《钢铁侠2》时透露,《钢铁侠3》也在计划中,而且他计划将该片制作成3D电影,此外还有IMAX加3D的特别版本。  

  3D的未来

  游戏 很多影迷看完《阿凡达》的感受是:像游戏。没错,《阿凡达》的衍生游戏也以3D为卖点,为了让玩家在XBox上体验到地道的立体效果,该游戏将只通过高清介质发行,需使用高清晰度多媒体(HDMI)接口。这将是首个投放市场的3D游戏。当然,玩家在玩游戏时得佩戴3D眼镜才能感受到3D游戏的奇妙效果。此外,PSP最近开发了供玩家在游戏中感受3D效果的特制眼镜。

  相机 富士胶片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民用3D照相机,拍出来的3D照片无需戴特制眼镜就能感受到立体效果。富士同时出品了一款3D数码相框。

  电视 英国天空电视台表示2010年英国将开通全欧洲首个3D立体电视频道,播放电影、娱乐和体育节目。

  为了迎接2010年世界杯,ESPN体育频道将开发3D频道,命名为ESPN 3D,已于昨天试播,将于今年6月开台,专门用于直播比赛。

  Discovery探索频道将与索尼和IMAX合作,开设3D频道,将24小时播出节目,目前开台日期尚未公布。
詹姆斯·卡梅隆:14 年来大多都在等一个技术

  去年6月《阿凡达》推出首款预告片时,很大一部分用来交代詹姆斯·卡梅隆的履历——《真实的谎言》、《终结者》、《深渊》、《异形2》、《泰坦尼克号》……每一个片名的出现都伴随着爆炸般的音效,仿佛这样才能衬托卡梅隆的好莱坞“暴君”地位。

  “暴君”

  为什么叫“暴君”?拍片时,卡梅隆每天只睡4小时,跟他合作,必须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因为每天超过10小时在冷水中拍摄,《深渊》和《泰坦尼克号》的剧组成员都被折腾得集体感冒,有的还染上了肾炎。拍摄《终结者》时,他威胁工作人员说谁上厕所就解雇谁。《异形2》的剧组差点集体罢工,要求他下课,换回《异形》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他气哭过杰西卡·阿尔巴,气哭过琳达·汉密尔顿,气哭过西格妮·韦弗,凯特·温斯莱特这样坚强的女演员,在片场也会被卡梅隆逼得流泪。因为这些,他早早被冠以“好莱坞最恐怖的人”称号。

  “恐怖”有恐怖的好处。650万美元拍摄的《终结者》,赚回票房7800万美元,因此衍生出的续集、前传、相关电视剧层出不穷。《异形2》让西格妮·韦弗作为电影女权运动的符号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终结者2》打破了当时多个票房纪录,狂收5亿美元。正是《真实的谎言》让中国影迷养成“进电影院看好莱坞大片的习惯”,并意识到电影居然可以是一笔赚钱的买卖。《泰坦尼克号》在票房榜冠军位置上保持了数月,超过1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至今仍无人超越。迄今为止,卡梅隆的电影作品总票房累计已达到37亿美元。

  技术狂

  为了《阿凡达》的问世,卡梅隆耗费了14年心血。当别的导演说,他为了某部电影“耗费数年心血”时,那很可能是一个噱头,但卡梅隆说这话,你一定得相信。

  卡梅隆是一个技术狂人。据说,筹备《阿凡达》的14年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只是用来“等待技术成熟”。自称“半个科学家和半个艺术家”的他曾经为《深渊》开发过水下摄影系统,为《泰坦尼克号》开发过远距离遥控深海摄影系统,这次,他又和他的合作伙伴文斯·佩斯为《阿凡达》专门研发了一套全新的3D数码摄影系统。毫不夸张地说,电影科技的发展因为他又加速了好几年。

控制狂

  技术条件成熟之后,他将自己童年时代梦中出现的有关外星生物的画面一幅幅画出来,请语言专家根据毛利语发明全新的语言系统,请植物学家设计外星植被的样貌,与《指环王》的特效团队Weta数码工作室合作打造超过3000个电脑特效……在《阿凡达》的演职人员表上,卡梅隆是编剧,是制片人,是导演,是摄影师,是剪辑师,是特效师,还是化妆师。他做这些,不为别的,就只为将他童年的梦境呈现于大银幕之上。

  早在电影开拍前,卡梅隆就和该片的出品公司福斯签署了一份成本控制协议,如果成本超过3亿美元,卡梅隆就要先让出自己大部分的盈利分成,回收的资金会先分给福斯和几家投资公司。也就是说,尽管卡梅隆为这部电影投入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他最终也有可能分文不取。

  今天去看了阿凡达,在没有主创和演员登台的情况下,这是我生平在电影院看电影第一次听见出字幕的时候有掌声响起。有一些中国的影评人认为,电影虽然不错,但是有些情节还是落入了俗套。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在3D和IMAX的情况下,我给出满分十分。——摘自韩寒博客

  很多中国电影人都在评论《阿凡达》在电影技术上的领先,也说过这部片子是视觉盛宴但内容一般。我就知道中国电影为什么落后了。——摘自李承鹏博客
告诉你疯狂有多疯

凌晨5点排队买票

  “早晨8点左右,和平影都门口就排起两圈队了。”住在人民广场附近的程先生介绍,这两天出门购买早饭时,总能看到和平影都出现购票长队,这条队伍从售票口向外延伸,沿着楼外的轨交站口形成了一个绕成两圈的S形,百余人的长队一直延伸到西藏中路和汉口路路口。

  到中午11点左右,售票厅依然挤满了购票者,提示屏幕上显示,所有3D放映场次的票都已售罄。

  据了解,《阿凡达》在上海地区上映共分三种版本,按照影音效果从低至高分为普通二维电影(2D)、三维立体电影(3D)和三维立体巨幕电影(IMAX 3D)。目前和平影都是唯一一家播放IMAX 3D版的影院,成为了众多观众购票重地。但该版本每天只能播映5场,每场容纳350多名观众,许多观众临场购票时才发现,该版本的票早在两天前就已售完。工作人员称,有些观众从凌晨5时多便开始排队购买。

  在购票大厅中,一位前来购票的观众看到无票后,久久不愿离去。“想看看有没有黄牛,就是两三百元一张也可以考虑(该厅售价为120元至150元)。”这名购票者告诉记者,为了购票,他把这两天的工作集中起来加紧做完了,为的就是能早点下班来买票。

1800人抢一个座位

  《阿凡达》的网络票务销售也异常火爆。一家在线销售《阿凡达》IMAX 3D版本票务的网站“格瓦拉”每天11点半开始预售两天以后的电影票,昨天11点半,突然出现无法正常登录的情况。随后网站申明说,服务器异常。

  该网站的市场总监张学静证实,当时有1800余人同时点击一个座位,造成服务器崩溃。故障大约在10分钟后得到恢复。张学静说,12月30日时,网站开始销售1月4日的首映票,当时300张票在2分钟内售罄。该网站每天大约预售500张IMAX 3D影票,通常都不到5分钟即可售完。

  在淘宝网上,一些卖家提供IMAX 3D版本代购服务,代购价比原价高出10至30元。一位卖家说,因为代购业务量太大,到昨天中午他不得不关闭代购业务,旺旺也因为留言太多时常崩溃。

江浙观众也来了

  和平影都总经理王伯政用“疯狂”来形容这次热潮。

  王伯政表示,洽谈影片放映时,影院想过这部电影会比以前的卖座,但没想到能达到这么高的程度。

  据介绍,按照目前的情况,预计该影院《阿凡达》IMAX厅的票房可以达到400万元。去年该厅总票房为1330万元,《阿凡达》一部电影就相当于去年的三分之一。

  “上海就只有一个放IMAX的影院,全部的压力都挤到这里来了。”王伯政说,目前全国商业化运作的IMAX影院数量比较少,至2008年时只有4家商业化营运。“这次江浙地区的部分观众也赶到上海来观看。”

下周黄金档涨到180

  和平影都考虑延长《阿凡达》的放映时间。“什么时候卖不了了(指低于预期获利),什么时候下线。”王伯政说,电影放映情况由市场决定,IMAX《阿凡达》的合同签订了两个月,只要继续赚钱,将放映至2月底。

  不过王伯政透露,依照目前的经营情况,下周和平影都的IMAX《阿凡达》放映将进行提价,晚间黄金档19点30分的场次将由原来的150元升至180元。“现在黄牛卖两三百,观众都愿意买。”王伯政说,适度提价也可以打压“黄牛”的生存空间。

  据介绍,和平影都IMAX《阿凡达》目前只有团购和大厅零售两种售票方式,影院方实行了部分购票限制措施,团购一场最多能购买一半座位(约120多个),其余留给零售,周末晚间19点30分档每个人限购2至10张。

国内票房昨天或破亿

  来自全国院线的粗略估计,《阿凡达》正式上映的第一天,零点点映场票房就超越了《变形金刚2》。各大影院的排片清一色齐齐倾向这部大片,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广州、杭州……该片的排片量均以压倒性优势占据总排片量的八九成。

  上海的各大影院则将90%以上的放映空间给了《阿凡达》,首映日当晚,沪上的永华电影城、环艺影城、UME新天地影城、世纪大上海电影院、万裕国际影城等3D版《阿凡达》都宣告满场。号称亚洲面积最大的东莞IMAX影院光预售票额就达150万元!其负责人称,国内电影预售能够卖到如此成绩的恐怕没有。

  国产片蜂拥扎堆贺岁档的状况因《阿凡达》的到来烟消云散,1月15日之前,都没有新片敢出来与之抗衡。业内人士预计,昨天放映结束后,该片内地票房或可破亿。中影公司发言人翁立更直言,影片全国票房会顺利突破5亿元,创造最新的内地票房纪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08: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凡达】播放出现群体事件,广东的影院经理为了观众满意下跪,真是职业经理啊

放《阿凡达》出故障 影院经理无奈下跪

本报讯 (记者 饶德宏)继首映夜数十观众被熏晕后,超级大片《阿凡达》在东莞的上映再遭不测。昨日下午,东莞万达国际电影城IMAX厅放映设备出现故障,数百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观众强烈不满,坚守放映厅四个小时,要求索赔。影城当班经理无奈两次向观众下跪。

来自深圳的霍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更好地享受《阿凡达》带来的视觉盛宴,霍先生特地向单位请了半天假,开车来到东莞,赶下午4点半的3D加巨幕场。

霍先生说,刚进场的时候,工作人员说出现技术问题,让我们暂且看看广告,没想到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开始放电影了,可音画又不协调,根本没法看。

万达国际电影城以拥有亚洲最大的巨幕而闻名,此次前来观看《阿凡达》的观众中有不少是专门冲着巨幕来的。故障出现后,电影城建议观众暂且欣赏普通版本的《阿凡达》,可遭到观众一致拒绝。

观众与影院就此僵持近四个小时。其间,场面混乱,当班经理无奈落泪,两次下跪,以表歉意。

最终,电影城答应给大量广州深圳观众赔偿两百元路费,此外再赠送电影票。昨晚8时,IM A X厅的观众陆续退场,可仍有部分观众坚守,要求更多赔偿。

对于故障原因,电影城方面也拒绝透露,只称预计今天或者明天应该能修好。(线索提供:霍先生 50元)

编辑:周莉


http://www.oeeee.com/a/20100107/828846.html


[艾伦王]《阿凡达》带给上海打工族六点启示

--------------------------------------------------------------------------------

http://www.qianlong.com/2010-01-07 08:08:29千龙网
  恰逢上海小寒的前一天子夜,美国贺岁大片《阿凡达》同期全国上映,外面的冷空气呼呼的叫嚣着,和写字楼里的热气腾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班时间尚早,同事们也叫嚷着去看半价的《阿凡达》,禁不起诱惑,收起电脑一路列队小跑,直奔影院而去了。
  阿凡达是梵文Avata的译名,据说在印度哲学中,最普遍被认为和众神在地面上的肉体表现形式有关。在梵文中,化身一词具有透过深思熟虑,并且由于特殊目的而从较高境界“下降”、“转世”的涵义。通俗的说,就是天神降临,或者说是天神附体。是毁灭之神湿婆凡身的化身。或者可以理解成神下降到人世用人的肉体施展神的力量,降世神通、天神下凡等词比较接近这个单词的含义。这里的阿凡达也有特殊的含义,我们慢慢往下看。

  故事开头也是从地球开始的,杰克·萨利是一个双腿瘫痪的老兵,他觉得没有任何东西值得他去战斗,因此他对被派遣去潘多拉星球的采矿公司工作欣然接受。这个星球上有一种别的地方都没有的矿物元素“unobtanium”,能够吸引人类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拓荒的原因就是它矿物元素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产业。但是问题是,资源丰富的潘多拉星球并不适合人类生活,这里的空气对人类致命,本土的动植物都是凶猛的掠食者,极度危险。这里的环境也造就了与人类不同的种族:10英尺高的蓝色类人生物“Na"vi族”。Na"vi族不满人类拓荒者的到来,也不喜欢人类和机器在这个星球的土地上因为到处挖矿而留下的斑斑伤痕。

  由于潘多拉星球环境严酷,人类传统的宇航服、机甲都不足以保护矿工,于是科学家们转向了克隆技术:他们将人类DNA和Na"vi人的DNA结合在一起,制造了一个克隆Na"vi人,这个克隆Na"vi人可以让人类的意识进驻其中,成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由活动的“化身”。然而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操纵这个克隆Na"vi人,只有DNA与他身上人类DNA配型相符的人才有这样的能力。

  杰克?萨利的哥哥是这个克隆Na"vi的人类DNA捐献者,他就可以操纵这个克隆Na"vi人,然而他被杀死了,采矿的公司为了不让砸下去的钱白砸(克隆Na"vi人价格不菲),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代替他操纵克隆Na"vi的人,这个人的DNA还必须和其配型相符,于是他们自然就找到了杰克?萨利,杰克?萨利对此很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他又能走路了。

  几年后,杰克?萨利到了潘多拉星球,他发现这里的美景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高达900英尺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晚上各种动植物还会发出光……就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不过很快他就体验到了这里的危险,一头毒狼(潘多拉星球一种本土生物)与他狭路相逢,眼看就要被吃掉,一支箭射死了毒狼,杰克得救了。救他的是Na"vi族的一个女孩,杰克从她口中了解到了更多潘多拉星球的知识。杰克在和这个Na"vi女孩的相处过程中逐渐转变了对人类来这里采矿的看法,他意识到他已经找到值得为之战斗的东西了。

  不过杰克?萨利如果要加入Na"vi族人对抗人类入侵者的战争,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并不能永远呆在“化身”中,当“化身”——克隆Na"vi人睡觉时,他就会回到自己半身不遂的人类身体中,只有通过专门的连接设备才能重新回到“化身”中。一旦与自己的同胞为敌,他就失去了与“化身”结合的可能,也只能困在残疾的身体里,并失去那个他越来越喜欢的Na"vi女孩,最后他做出了选择,回到了潘多拉星球他们最后自由自在的相亲相爱。

  在卡梅隆导演的世界里,他总是想用他电影告诉我们一些浅显的道理,所以我通过阿凡达的故事中体会出其中的一些:

  人也许都是有躯壳和灵魂的,就像杰克的“化身”一样,在每次转换之间,势必有思想上的痛苦,我想这可能是他的信仰带来的,也是灵魂的理想和躯壳的实际之间的距离。

  去尊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存的权利和空间,不要去打扰和破坏他们之间的平衡,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他们有自己的生命。

  Na"vi族人一直以来都与潘多拉星球的其他物种和谐相处,过着一种简朴天然的生活,那里的财富不是仅仅通过抢夺可以占有的,财富在这里可以去分享的,像NAVI族人和其他族人分享潘多拉星球的财富一样,我们怀抱宽容之心去善于去分享财富。

  爱情不分国界、种族、地位、贫富甚至是星球,在该来的时候,她自然会来。

  邪恶无法战胜正义,所以忠实于你自己的信仰,永远和正义的人们站在一起,去积极的去做正义的事情,不论困难在多,你也会最后迈向成功。

  永远 永远 为你自己保持一颗勇敢的心,无论困难和对手看起来有多么的强大,你勇敢的去面对,他们最终都将不堪一击。

  2010年1月5日,7点—10点近3个小时的时间里,我饿着肚子徘徊在卡梅隆思想的世界里,我可以体会到的就是这些了。


http://www.oeeee.com/a/20100107/82884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7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必挑陆倒的小错。他要表达的是,技术可以追,意境、职业精神、环境等等,无法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2: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凡达:和你出现在同一时代深感愉快


作者:白胖饺子 提交日期:2010-1-6 11:31:00 访问:3765 回复:75

   从电影院走出来,朋友问我,你对于这部影片有什么看法。我想也没想就回答道:这部影片根本不需要任何评论。
   这是我第一次对一部电影持这样的看法。我能有的只是感受,而不是评论。
  
   观看之前,看到不少评论诟病阿凡达的剧情,国人将诸多鄙夷戏谑的字眼加之于上,讽刺这是一部剧情俗透,炫耀技术的好莱坞大片,将之贴上美国快餐文化的标签。在我看完之后,我有些困惑这样说的人在看阿凡达的时候是带着怎样的脑子,但是我知道,这是我所熟悉的一种东西起了作用。它决定了你在影片中会看到什么。
  
   有人看到了烂俗,有人看到了煽情,有人看到了匮乏的剧本,有人看到了其他影片的影子和片段,说这不过是一个三流的故事、一流的技术混合体,更有人认为自己找到了好莱坞电影行业的软肋,言辞间流露出发现了对手命门一般的窃喜和得意。
  
   而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
  
   我看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技术为剧情服务,剧情为技术奠基;看到了人类创造力的体系建构,想象力的挑战进取;看到了生命在追逐梦想道路上的滚烫呼吸,一块恰如其分的价值载体。看到了一名电影工人对自身职业的热情和执着,一名商业导演的精神野心和现实智慧。一部气韵高标、美轮美奂、颠覆视觉、开创先河的电影。它是一个绝佳的电影样本,一道道或奔腾或温软的力向四面八方伸展,每一个方向都值得跟随并且能够写出数以万言的评论。
   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凌驾与超越,而这种精神世界的差别,外在表现好像仅仅是一小步,但是内在的质量级差异,完全是天壤之别。就好像漫天的雨点往下掉,而有一滴却掉头向上。
  
   哪怕它只前进了一厘米。但是在质量上,它已经不可和其他的雨滴同日而语。
  
   是的、这是一个通俗的故事,但是不是庸俗、恶俗、更不是低俗,它只是把现实世界中常见的故事摘出一段放在屏幕上。它俗的像生活一样真实,不过是为爱而温柔,为爱而战斗,生活家园不容侵犯,生命尊严不容践踏。
   做得到吗?问问自己。
   不要以为卡梅隆是没有深度的,T2最后两个结尾的取舍,就足以成为卡梅隆的思想注脚,而在阿凡达中,同样有东西可以让你看到。
   当杰克祈求圣树的时候,艾蒂莉说,圣树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它只是维持自然的平衡。
   而当潘多拉的生灵们最后集体投身战役时,艾蒂莉说圣树显灵了。在我个人的理解,导演并非是想说圣树最终选择了纳美人,而是想说,任何行为都不能对抗造化的伟力,一旦你越过了生态平衡的边界,那么自然界绝对不会坐视不理。这无关种族信仰、政治科技。这是自然界的规则,违背者终究会自取灭亡。
   做的到吗?看看哥本哈根会议。
   如果都还不能做到,那么对它的指摘就有些苍白无力。如果你只是想说,这个道理我懂,这个故事我见过,而不是说我真的就是这么做的,那么这种故事就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它不是为了某个人而存在的,而是为了一个整体而存在。
  
   这的确是一个人人都能看懂的故事,因为它暗含了某种普世价值,这种价值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被懂得、认可和接受,这就貌似简单的设定足以使它在地球上畅行无阻,为票房扫清先天障碍,然后,他只需要把这个故事讲的足够精彩,就可以在完成梦想的同时,把自己牢牢地楔进一个时代。

将商业利益、理想追求、讲述技巧、普世价值如此成熟的结合,还有谁?
  
   这个世界有不少博士类的导演,充当着不同型号人性挖掘机,而实质上,他们的本质无异于简单的重复劳动,只是利用不同的讲述技巧将之展现出来罢了。有谁真正能够做到去构建一个生命体系,并且将之在银幕上展现出来?创造是进步的原动力,而创造生命更是其中最为伟大的一项工程,而创造出这样完整、真实的生命和生态体系,还有谁?
  
   如果说泰坦尼克号只是时代灾难的感性表白,那么阿凡达就是电影文化的激情实践,卡梅隆耗时十年,带来的绝非昙花一现的惊艳,他带来的是整个电影进化阶段最强有力的突进呼喊,是行业生命孕育出的要求和心声,是文艺形式再次突破的一种可能,在这里,认识重新变得宽广,心灵重新渴望天空,这里和世界一样,宽广,并且有善恶的极端,看似中规中矩的体系包容着一种内在的狂放不羁,它不是把神话写成诗句,而是用诗句创造神话,他用想象搭建一个舞台,制造矛盾,然后放无拘无束的心灵在上面尽情宣泄,其影响仿若整个行业的一次咯血。这种壮丽的狂飙将会动摇乾坤,它融合了整整一代好莱坞电影人激情的所有跌宕起伏,举起了对梦想执着追求的鲜明旗帜的同时也树起了一个高高在上的靶子。
  
   我对朋友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国家,那么你最好先了解一个国家的标识性文化,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标识性文化,那么最好先去了解他最具旺盛的生命活力的部分。因为没有体验就没有那种精神上的理解,不懂得其价值判断就不会懂得它存在的基础意义。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要了解电影,那么就请欣赏它最为美好的形式,看看它最为青春的激情,要听听善于创造和完善这门艺术形式的家伙们的声音,用心去感受它的心跳和热力。而现在我可以明白的建议他去看看阿凡达,看看卡梅隆过往十年的准备和以后紧锣密鼓的追随,我会建议他清空了头脑坐在那里,在感官逐渐被那些淳朴野性的激情所点燃的过程中认识每一个电影中与生活相印证的现象,通过激情的思考,带来思想的沉淀。而不是将它放在解剖台上、按照剧情、画面、音效、细节。。。的顺序将其肢解后再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印象。不要去嘲笑这部电影的通俗并将之理解为浅薄,那是你把卡梅隆放在你自己的水平上理解的结果。要带着干净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去看一看这部美到登峰造极的作品,然后才是对电影的剖析和研究。
  
   好莱坞自身并不乏惊才绝艳的导演,科波拉,斯科塞斯、西恩潘、昆丁塔伦蒂诺、大卫林奇、斯皮尔伯格、彼得杰克逊。。。。他们是黑帮成员,抒情大师、文化痞子、悲天悯人者、人性美的代言人、暴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但是他们都是电影艺术精神上的斗士!卡梅隆也和他们一样,并且是绝对无可取代的一种中坚,是世界选出的宠儿,是电影史上值得研究的独特现象,只是人们根本顾不上将他区别对待。这是一种新的电影语言,一种新的电影力量。这种力的展示让人感觉震撼也感到恐怖,因为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如果我是一名一流的导演,我会庆幸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詹姆斯卡梅隆,并且会有通过努力在日后一较高下的想法,如果我是二流的导演,我会在看完电影后面有愧色,战战兢兢的端着自己的饭碗,顺便想想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精神素养,如果我是一个三流导演,那么我什么都不用考虑,我会混日子捞钱直到混不下去那一天为止。
  
   但是无论如何,我绝对不会说:如何?不过技术一流而已,因为我分明看出,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差距,这是能力的差距,是精神的差距,是素养、信念和积累的差距。同时我会在批评对方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或者我们想做什么,做出了什么,做的怎么样。
  
   我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看看周边的车水马龙,第一次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如梦初醒,以及沉睡的梦想心境被唤醒却又迅速落幕后,随之而来的怅然若失。当然,那些成熟高深的看客们是不屑这种感觉的。他们有着和废品收购站工作者同样的爱好,习惯于劣质品中扒拉出宝物并将之放大,同时又有如精于算计的家庭主妇一般,对一件超值的商品拼命地讨价还价,甚至仅仅因为它是舶来品,就拒绝它提供的正确信息。
   而对我来说,我还是选择心甘情愿的幼稚一次,并且像带给我如此感受的人表示简单的感谢。
  
   因为它浓缩了一代电影人的情感和梦想。
   因为这心醉神迷的一刻,你我都有幸见证。
   因为让我又还原为一个观众了。
   最后,让我套用罗斯福对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来表达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与你出现在同一时代深感愉快。
  
   是的,我就是这么认为,也只是这么认为。


http://tieba.baidu.com/f?kz=6924626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4 11: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劳心关心这些

我就关心有没有好电影看

管他好莱坞拍的还是坏莱坞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4: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财经周刊:1858人的《阿凡达》

[导读]没有维塔数码,没有索尼,没有幕后那数十家公司和近2000名工作人员,《阿凡达》还和14年前一样,是个剧本。
电影史上从来没有一部影片像《阿凡达》那样拥有如此多的幕后功臣。

20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估计,它可能刷新史上最卖座影片《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截至1月10日,《阿凡达》全球总票房达13.3亿美元,2/3来自海外,在所有影片总票房中排名第二。《泰坦尼克号》同样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杰作,敛金18亿美元。

令人震撼的不只是电影本身。有人在开心网上写下观感:“演职员表伴随着片尾曲像文字海啸一样滚动而出,填满了整个屏幕。”这个密密麻麻、白底黑字的名单滚动了7分钟之久,让他“一想起刚刚那160分钟,就会觉得这些英文字母是那么的耀眼,让人有种为所有这些创造奇迹的人脱帽致敬的冲动。”

凭借《阿凡达》站在镁光灯下的远不止卡梅隆。几乎一夜之间,原本只是电影视觉特效(Visual Effect)爱好者心头好的维塔数码(Weta Digital)、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成了热门名词,尽管大多数观众说不清它们的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赞叹那些梦幻画面的制作者。

事实上,时长160分钟的《阿凡达》每帧画面平均耗费4万个人工小时,60%内容靠CG(Computer Graphic)合成,40%靠演员演绎。要做到两者浑然天成,光靠维塔和工业光魔无法办到。

《阿凡达》是卡梅隆的梦想电影,他是个科幻迷和技术狂人的混合体。1995年,他写就了这部长达82页的剧本,讲述当地球沦落为暗淡荒原之后一名瘫痪士兵去一个遥远的潘多拉星球执行任务。新物种阿凡达是具有人类意识、并且可以完全远程控制的混血生物体。

卡梅隆认为电影《阿凡达》将是他继《泰坦尼克号》之后再度问鼎之作。要让阿凡达栩栩如生,不能再靠演员化妆,而是要靠计算机设计出来。这意味着,要很多钱、时间和卓越的计算机设备。

当时,卡梅隆自己于1993年创立的特效公司“数字领域”(Digital Domain)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这样的技术根本不存在。就在他准备放弃的时候,《泰坦尼克号》的酬金到了。7500万美元,1998年拿到这笔钱的人完全可以游戏人间。

执着的卡梅隆飞到日本东京,与索尼高清晰相机部的工程师面对面交流。最后索尼同意将专业级高清摄像机上的镜头和笨重的中央处理器分离,用电缆线连接。3D摄像机由此从传统的204公斤变成23公斤,且是双镜头成像。摄影师轻松多了,更棒的是,索尼同意为新机器建一条新生产线。

光有索尼还不行,3D摄影机的开发同样得到了松下、IMAX等公司的配合。卡梅隆的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摄影机Virtual Camera。经过计算机后台处理,从这种摄影机的镜头看出去,卡梅隆看到的不是男主角,而是他3米高的蓝皮肤化身;不是灰色的树模型,而是繁茂的潘多拉雨林。

经过反复测试,他的团队研发了“脸部图像捕捉技术”,该技术能让导演捕捉到演员脸上最微小的表情,并对应“移植”到计算机里的CG人物中去。很快这种技术随之应用到人物全身和周遭环境的拍摄中去。

在《阿凡达》的拍摄现场,舞台四周放置了120台固定摄像机,能够以毫米为单位一次录制所有演员的3D运动—卡梅隆可以随意渲染出任何一个角度的镜头。美国特效公司“巨人工作室”(Giant Studios)承担了《阿凡达》中人物动作与表情捕捉的任务。

更重的担子交给了维塔数码。这个新西兰公司因为在《指环王》里制作了咕噜这个角色而闻名世界,但他们很快意识到卡梅隆的《阿凡达》是史无前例的大制作,承诺将全力以赴。仅仅完成所有主要人物的动作“移植”工作就花了维塔数码一年的时间。卡梅隆更邀请到乔治?卢卡斯和他的工业光魔加盟,这个在1977年就以《星球大战》震撼所有人的特效公司和维塔数码一起分担了《阿凡达》的大部分CGI制作。

所有大型特效公司都被调动起来,《午夜凶铃》的制作者“像素解放阵线”(Pixel Liberation Front)任务则相当细节化:负责设计军用飞机的监视器和飞行仪。为此像素解放阵线参考了最新型的军用飞机,比如F22、F35和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最后为整部电影贡献了超过220个镜头。

大师可不仅仅在美国。在《黑客帝国》中设计制作“子弹时间”效果的法国BUF同样负责CGI制作;印度公司Prime Focus则负责设计一个重要场景—喧闹的军方控制中心,公司为此派出了一个90人的团队。

卡梅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阿凡达》出现之前,杜比降噪技术已经应用在惊世骇俗的《发条橙》里;“蓝幕技术”已是拍摄电影的常规手法:演员只需要在一块蓝布面前演绎,然后电脑把场景合成,便可置身神奇世界;而在《指环王》里,588台配备英特尔“至强”芯片的服务器让20万个虚拟人物各自为战。

但《阿凡达》让所有人震惊不已。在拍摄中期,斯皮尔伯格和维塔数码的创始人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前去探班,称即便影片尚未完成,已“无与伦比”。

在那缓缓升起的巨型演职员表里,一共有48家公司,1858位工作人员。

让我们走进这个银幕上的技术传奇吧。


http://tieba.baidu.com/f?kz=695723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0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电影联盟副秘书长:中国3D制作缺乏创意

网易科技讯 1月15日消息,好莱坞3D电影《阿凡达》在国内的热映,令有关3D电影、3D制作乃至3D电视都成为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数字电影与数字节目联盟副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对此表示,中国3D制作技术人才充足,但需要良好的内容创意。

丁刚毅教授在接受网易科技独家专访时称,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对软件人才的迫切需求,早在10年前,我国就开始在大专院校设立软件教程,进行三维技术研究的人才培养。特别是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软件设计的门槛逐步降低,更多的人如今都可以从事3D的软件制作。“中国具备制作3D的技术人才。”

丁刚毅认为,《阿凡达》给人们创造出一个与真实世界不对应的虚拟世界,讲述的是虚拟世界的悲欢离合。故事有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3D制作,让人们体验到电影技术革新带来的新鲜感受。“关键在内容创意,”他说,中国也有很多神话故事,通过3D摄影、制作,技术和艺术相融合,可以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觉。

据介绍,今后中国数字电影与数字节目联盟将整合来自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力量,通过相互交流、构建合作网络,推动3D产业的发展。

3D何时将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丁刚毅表示,将用2--3年的时间。“未来一定是三维立体的,”他说,相信三年后,手机通话时就可以出现三维立体的、交互性的对话场面。而3D碟机、3D电视也会普及。(张颖)

以下为专访实录:

丁刚毅:各位网友大家好,因为我不是搞电影的,我是搞仿真技术的,当然数字电影联盟也刚成立,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它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构思、创意、制作,但实际上我们能够看到里面叫它是“3D影片”,其实从概念来讲,按我的理解,第一要有数字化的素材,包括三维素材或者二维素材,另外一定是个系统。因为三维影片要描绘的是一个虚拟世界,同时要用电影的手法、观点把这个虚拟世界描绘出来,说白了,它是一个真实的、人工构造的虚拟世界的缩影,或者一个侧面。因为毕竟不管是戴眼镜看也好,看二维也好,看三维也好,你看到的从时间、空间角度来讲只是一部分,这是一个基本的描述。

它的制作过程很简单,制作一个三维影片首先要确定主题,搭建环境,这个环境里面包括咱们看到的潘多拉星球里面的树、植物,到阿凡达的影像、三维实体,一直到武器、效果之类的一些东西。在这里面我个人感觉到导演用了很多手法,这个就不细说了,包括它的机位的手法,它的表情描述、动态表情建模的手法,包括后期的一些合成手法,总体来讲,第一个它是上升为一个系统,它要建这样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里面并不是说我通常做游戏的那种素材能够做得到的,比如说语言的种类,音乐的制作,这都是根据电影的需求搭建了一个适合电影拍摄的虚拟世界,然后再根据电影拍摄的创作需求,它加工了很多特殊的技术,比如说真实相机的位置变化和虚拟世界里面的相互关系,比如某些特效的效果,尤其大家都能看到的飞行效果,那些飞行效果我们在游戏中是难以体验的,但是在三维的环境下它能做到。

另外它所谓的三维,实际上是通过人两个双眼之间轮换的错觉形成的,影片本身胶片上的数据,或者数字影片里面的数据实际上是两层叠加的,双重叠加产生出来的三维效果。

我个人认为,它整个的三维制作有很多亮点,但是基本上还是一个根据电影制作需求打造的虚拟三维世界。

网易科技:请您谈一下我国3D电影制作水平于美国存在多大的差距,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我国3D的制作技术何时能够达到美国的3D影片制作水平?

丁刚毅:《阿凡达》这部电影其实不是第一个所谓的三维电影,以前也有过很多,只是从(特效)数量上来讲(没有这一部多),以前我们说在影片中加入大量的二维或者三维特效,有一些是用PS做的,类似于绘图软件平面做的,有一些是拿三维软件跟一些真实的镜头合成的,这些技术说白了,都是以补充为主。《阿凡达》这部电影的特殊意义在哪儿?它从创意开始,就以三维世界(为基础),搭建好三维世界以后,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制作而成。

国内从06年开始,《魔比斯环》是我们第一部所谓的3D电影,就是国内已经有了(3D电影),当然,它的票房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从制作手法和技术来讲,国内应该具备这样的条件,因为大量的游戏,大量仿真的东西,甚至大量在网络上可以看到的数字化的内容,都是用3D技术做的,但具体到电影这一块,我们可能欠缺两条:第一,真正基于三维技术,或者真正基于虚拟技术的创意,这部片子是有创意的,而且创意本身就把三维的很多东西作为它的要素,作为它的过程来体现,这个我们是缺乏的;第二,缺乏在一部片子中的革新技术,比如说导演根据拍片的要求,现场调用大规模并行计算,现场调用虚拟交互手段,甚至包括一些设备的开发。

《阿凡达》这部影片一个很大的意义在哪儿?它在片子的制作过程当中发明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对于传统的电影制作是颠覆性的,这是我们缺乏的,但是我认为国内是有能力做的,因为包括我们国内一些尖端的技术,一些技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的例子,从我们的奥运和国庆的一些表演当中都能看到,其实这项技术是有的,只是看我们的导演怎么创意,怎么使用,怎么融合。

网易科技:请您介绍一下我国3D电影制作方面的一些情况,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的规划如何?

丁刚毅:如果仅从数字电影与数字节目出发的话,我个人认为电影的制作,尤其现在的动漫电影制作,这已经是一个很大份量的产业形态,达到或者发展一条与《阿凡达》所揭示的路线的不同方向去做,在国内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的故事很多,我们的技术储备,包括我们现在高等学校开设的一些专业,数字媒体专业、动画设计专业,一直到三维技术的这些专业,其实都是具备条件的,但是在制作内容方面需要几个突破。

第一,基于先进技术的创意,这个是需要我们下一些功夫的,甚至我们期待出现一种又有艺术造诣,又有懂得现代高科技的导演,或者创意人员;另外一件事就是需要政府这块,包括我们现在的文化体制改制,包括很多的高清节目,因为现在国内最热门的一件事就是要把通常的一些节目信号变成高清的,也有一些需求,把传统积累下来的一些普通素材的电影内容变成高清,或者变成三维的,其实这些技术都应该存在,我相信这几年随着整体状况,包括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的电视、电影屏幕上,肯定会出现更多的三维节目。

网易科技:现在索尼、三星、LG包括中国的长虹和TCL他们在今年都要推出3D的立体电视,关于价格方面有一个说法会比目前市场上的产品贵一倍,但是现在坊间的说法是说,3D电视会有,但是3D的内容跟不上,在消费者购买了3D电视以后有没有可能面临没有片源的问题?现在广大网友比较关心的是在3D内容制作方面,有什么突破没有?

丁刚毅:我个人感觉,现在包括我们电视的屏幕种类,电影院的屏幕种类,甚至到我们随身带的手持终端的这些种类,第一个变化能够看到三维内容会不断增大,第二个趋势可以看到平板屏幕、可折叠屏幕的出现,但是三维内容的节目制作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需要比我们的期望值还要更长一点的时间。因为现在的三维电视我问过,我们的实验室也做过类似这样的调研,就是3D电影、3D节目可能到来的时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反而是折叠屏幕、高清屏幕,先有高清趋势,后面是三维趋势。

网易科技:现在坊间有一种说法,3D电视在三年以后就可能进入大规模的普及阶段,进入普通家庭,您觉得3D的内容制作要在多长时间以后能够大规模的推广起来?


丁刚毅:高清和三维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比如三、五年之内慢慢普及起来,但是我个人相信还是高清在前,因为现在咱们的高清节目还在奋力的往前走。三维技术其实很简单,第一个需要输入设备的普及,比如说三维摄像,三维摄像很简单,你把普通的相机也好,摄像机也好,双镜头出现,就是再插一组镜头双镜头出现,这是一种。另外一种是我们现在也有这样的技术,可以把目前已有的标清和高清的内容,经过简单的媒体加工手段,变成电视上能看到的三维效果,但这个我估计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点。

网易科技:现在理工大学、科研院校在3D的内容制作方面,他们在做一些什么技术工作吗?

丁刚毅:在做,包括显示设备,数据加工设备,当然现在比较缺的是摄像系统,因为这个系统大家都知道,实际上是被日本、被国外的某些厂商控制的,我们自己在这方面的东西做的并不多。但是把普通的标清,高清内容变成三维,或者把三维通过一个屏幕或某种装置,变成真三维的体现,这个事很多学校,包括理工大学都做了很多。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张颖)

http://tech.163.com/10/0115/00/5T1EIV3V000915B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19:46 , Processed in 0.1859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