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指舞如歌

[【其它原创】] 科学预言与非科学预言(原创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0 21: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原话是:辩论中我会尽量做到言之有据,不轻易下结论;一个反伪者若偏离了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将会沦落为伪反伪者,就像红军时代的张国焘、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同属假冒伪劣!!

。。。。。。。。。。说的是一个假设,是一个如果偏离了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就会那样,说得不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0 22: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即便本文或者本文所述对象是好错误,我也不会和你辩。在我的印象中,你是从来没有过半点错误的。比如说本帖中,将爱因斯坦归为“来自民间的科学家”,我要是不小心误读为“爱因斯坦是民科”,并辅以论据进行反驳,就暴露了我啥也不懂、阅读能力低下的本质特征。因此我干脆回帖建议大家不要整跑题了

你的意思是我没有错误,是因为,“你要是不小心误读为“爱因斯坦是民科”,并辅以论据进行反驳”,请问,我说过你“阅读能力低下吗,甚至连假设都没有吧。

既然你用假设来说明并证明认为对方”阅读能力低下“不是好事,你是反讽吧,那就要反讽真正评判对方”阅读能力“的两位大师,为什么反讽我这认为”阅读能力低下吗“说法是错误人,而不反讽那些真正张口毕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人,为什么那两位大师大谈特谈的时候,不出来反讽,反而现在出来反讽。

要反讽也要就事论事,找对对象。

你要就事论事,或者用你话来是。"我觉得没意思"的事。
,“ 这种无意义反讽,无目的,仅仅为了对人不对事的反讽,算不算是你说的”无意义的事“

至于根据这种无意义的反讽,能得出不要跑题结论吗,本身就是跑题的表现。
我在书上看到的,错误也分好坏,有些错误属于门都没摸到的那种,或者不怎么要紧,不值一辩,就是坏错误;而有些东西错了,在辩驳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认识、修正谬误,就是好错误。"

这句话,谈得上,我印象中,没有错误吧,原因是在你这个句子里面,是充满道理的不搭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0 22: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贴中,楼主回避了太多的问题,即便是旱震的“旱”是什么,在问了几次之后还是以没兴趣粘贴为由拒绝,其实只有下面两句话,何需粘贴?

“对中国华北、西北(不含新疆)、华东、中南地区而言,一般讲来,全年降水量百分比《=79%以内的地区,即构成旱区;而对中国东北、新疆、西南地区而言,全年降水量百分比《=89%以内的弱旱地区,也应当作旱区总面积来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0 23: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业余科学家和民科两个概念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观点,又是哪里来的。

即使从简单词语解释,民间科学和业余科学家,也存在交集。

此外爱因斯坦被认为是民科代表,并没有被认为是阅读能力低下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09: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1975年海城地震的预报 

杜车别整理

   

第一个例子自然是最著名的海城地震的预报。海城地震发生在  1975年2月4日 19点36分 ,这次地震预报的成功,实质上是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震预报环环相扣紧密配合下的结果。  

在地震发生前近一年, 1974年5月31日 ,耿庆国就根据旱震理论,给出了中期预报意见,认为在包括辽宁在内的华北一些地区存在大震危险,并且如果是一年以后发生地震,震级会在7.5以上。  

张庆洲《糖山警示录——七·二八大地振漏报始末》收录了当年的相关文件资料,   

“ 1974年5月31日 ,北京市西颐宾馆北馆五单元诞生了一份中国地震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极其重要的报告:《关于对我国华北及渤海地区1972年特大干旱提出的旱震关系中期预报意见的基础依据和分析结论》。报告明确提出:
 ‘ 1972年大旱后的一至三年或稍长时间内(即1973至1976年),在华北及渤海地区,特别是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四省旱区范围内,可能会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
  若在1975年以后发生地震,则震级可达7.5—8级左右。
  1972年华北及渤海大旱区的特旱带为:辽南的锦州—岫岩一带、河北唐山地区以及河北山西交界的石家庄—邢台—太原—忻县一带。
  对上述特旱带及其附近地区(1973—1976年)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危险性必须认真重视。
  ……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周恩来总理指示的“地震工作要以预报为主”的方针。在对未来震情判断(尤其是对可能发生地震的震级预报方面)有争议的地区,为了正确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我郑重建议:不妨以最坏的情况,即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危险性考虑部署地震预防工作,这样做于人民的事业是有利的。
  鉴于大面积旱区一般都是旱后可能发生强烈地震的波及区和有感区,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对人民负责,我们有责任大声疾呼:
  请有关方面切实加强京津唐张地区和华北及渤海北部地区的防震抗震和群测群防、专群结合的测报工作,特别要时刻警惕可能发生的波及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和沈阳的震级在7级以上,甚至7.5级以上强震的危险性,几百天之内强震就有到来的可能!!!

                          耿庆国
                          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报告还附了表二表三,表中分别列出了自1954年和1957年大量的数据及历年的平均值。
  表二(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特旱带之一)
  辽宁南部的锦州—岫岩一带
  表三(1972年华北及渤海地区特旱带之二)
  河北北部的唐山地区
  北京市地震办公室主任傅瑞峰掂出了这份报告的分量,全力支持耿庆国。
    1974年6月4日 上午 ,白介夫(时任北京科技局党委书记)专门听取耿庆国的汇报。
  白介夫指示:马上向胡克实(时任国家地震局局长)汇报。
  周荣鑫(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中科院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在百忙之中召见了耿庆国。
   1974年6月7日 至9日,国家地震局召开了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会商会议。会议形成了以中科院名义呈报国务院的《关于华北及渤海地区地震形势的报告》。摘要如下:
  “会上对华北及渤海地区的地震形势,进行了分析。多数人认为:京津一带,渤海北部,晋冀豫交界的邯郸、安阳一带,山西临汾盆地,山东临沂一带和黄海中部等地区,今明年内有可能发生五至六级地震,内蒙古的包头、五原一带可能发生五级左右地震。
  其主要依据是:
  ……
  还有一些同志根据强震活动规律的历史情况及大区域地震活动的综合研究,并考虑到西太平洋地震带和四五百公里深源地震对华北的影响,认为华北已积累7至8级地震的能量,加之华北北部近年长期干旱,去年又出现建国以来少有的暖冬冷春,干湿失调的气象异常,提出华北有发生7级左右强震的危险。但也有人根据地球转速去年开始变快,和以往在此情况下华北很少发生强震,以及华北强震依次发生的时间间隔一般较长的情况,认为华北近年不会发生大于5.5级地震。
  为了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接受江苏溧阳和云南昭通连续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教训,虽然会议对北方一些地区发生强震的分析不尽准确,但要立足于有震,提高警惕,防备6级以上地震的突然袭击,切实加强几个危险地区的工作。
  ……
  加强有关地区的协作。成立京津唐张和渤海地区两个协作组:京津唐张协作组由北京、河北、天津的地震部门,地球物理所,地震地质大队,地震测量队组成,暂由国家地震局负责;渤海地区协作组由辽宁、天津、山东的地震部门组成,会议推定由辽宁负责。协作组应及时交流情况,大力协同,密切配合。”
   1974年6月29日 ,国务院下达了国发(1974年)69号文件,向有关七省市批转了中国科学院的报告,并提出了对地震工作的指导方针。
 “ 做好地震工作是关系到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望你们在搞好批林批孔运动的同时,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地震工作要“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大打人民战争”的方针,把地震管理部门建立和健全起来,切实抓好地震专业队伍和群测群防运动,加强防震抗震工作。
  由于目前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因此,在报告中提出的一些地方今明年内可能发生强震,只是一种估计,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要立足于有震,做到有备无患。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因此而引起群众恐慌和思想波动,影响生产和人民生活;更要警惕阶级敌人借此造谣惑众,进行破坏活动。”  

   

   

正是在中期预报的基础上,当时政府对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上升到相当重视的程度。 1974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下达国发(1974)69号文件,“在海城地震前8个月”,把地震的危险告知各相关地方政府,要求各地方加强对地震的群测群防工作,“组织好宏观异常观测网,加强地震知识宣传,层层办学习班”  

钱钢、耿庆国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对海城地振成功预报有这样的记述  

“1974年11月,辽宁省发现大量宏观异常,冬眠蛇出洞,老鼠成群出现,井水升降等”。“ 1974年12月20日 ,省地震办公室,召开丹东、金县、盘锦、沈阳等紧急震情会商会”。  

“1975年, 2月4日 ,10:30省政府向全省发电话通报,向全省发布临震预报,明确指出:海城营口交界处可能发生较大地震,工厂停产,成千上万人被动员甚至强令撤到滴水成冰的屋外,广场上停满装着药品和食物的救援车辆”  

“中国灾害史上奇特的一幕揭开了,暮色苍茫的辽南大地上,四处回响着当当的钟声,有线广播一遍遍发出严厉的的警告,阻止快要冻僵的人返回自己的小屋”  

“19:36分,7.3级地震发生”  

“海城大地震发生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在地震烈度7度范围内,有鞍山、营口、辽阳三座较大城市,共有人口167.8万,还有海城、营口、盘山等11个县,并包括19个城镇,37个国营农场、林场、畜牧场,203个公社,有人口667万,烈度七度震害区总计人口834.8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地处震区的辽宁省是我国工业基地之一。地震使城镇房屋共损坏500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共毁165万平方米,农村房屋1740万平方米”  

最后因为地震而死亡的只有1300多人,而如果没有地震预报,这个死亡数字估计至少也是十几万。  

许多人把海城地震预报成功归为运气好,但从地震预报成功的前后经过来看,恐怕很难这么说。仅凭借运气好,是不可能在将近一年前,政府就下发文件要求相关地区提高地震警惕;仅凭借运气好,也不可能在相关地区建立严密的地震监测网络;而且地震发生的时候,是2月份,东北的2月份,天气相当寒冷,组织成千上万的居民在寒冷的冬天搬迁到室外去,这恐怕更是凭运气所无法做到的。  

还有人说,海城之所以能够预报成功,是因为大震前发生了连续的小震前震。这种说法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海城之前并没有海城,因为海城预报成功了,现在可以说连续的小震是大震的前兆,那如果没有海城的成功,这些人又会怎么说呢?实际上,发生小震的地方多得是,如果小震就是大震的前兆,那是不是发生小震就意味着要大震了?这是说不通的。这种说法连事后诸葛亮都算不上。  

海城的短临预报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包括了中期预报的估计为基础,也包括了小震,也包括动物异常的观测,更重要的还是当时政府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果断决策。客观的说,当时的预报也并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从理论上说也是做不到完全准确的预测,如果象方舟子之流宣扬的那样,只有完全准确,只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才能进行预报,否则就是伪科学,就应该被批判打倒,那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我们现在所知道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了,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的性命早就荡然无存了。有些人的思维方式的谬误除了对科学知识本身理解的肤浅之外,还有一点归根结底是把人命看得太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2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贴刚发布时就看过此文,真没想到会讨论到如此地步!其实真是谁也说不服谁,我想这样争论下去真的没有意思,白白耗费时间和精力!

其实读书人,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被骗,因为他过分相信书本,所谓的数据,报道!我想实践才是最充分的论据,西方科学体系的核心就是实验!

双方打住吧,现实中可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1 2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并不争论耿庆国的学说是否成立,我把它当成一个假说,旱震学说也同样有过实践。。。。。。。。。。我只是质疑楼主的结论和论据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4 1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民科和真理,对立,就是现在一些“科学研究者”的态度。  在他们嘴中,判断民科是不应该根据身份判断的,但是在他们行动中,是根据身份判断。比如判断一个事物,他们会要求用对方一系列数据,或者根据各种原理,但是他们评价对方方法,却只是用“豆腐吃一口”简单方法。

甚至于最后还搬出“各种伪科学”,证明现在所有民科研究,或者某一种是非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4 14: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读书

这篇文章的标题似乎是哲学性质的,作为本文的题目有些不太合适。就汶川地震预言的可靠性来说,前面论述得很好,用事实说话,引人入胜。至于准确预言地震发生的日期,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地震带几乎天天都有强弱不同的地震,只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的人,都可以用组合的方法列出一篇歪论来,算不上预言。玩玩文字游戏,用于评评职称还是可以的,无所谓科学性。然而,对文章结尾部分,读者真的不敢恭维了。标题,中心论题和结论有些风马牛的味道。“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收到民间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不评论了。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这是一位伟人说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4 21: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笑的是:许多批驳旱震学说的人居然连旱震的“旱”是什么都不知道(如83楼的那张列表),这怎么可以算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4 23: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下跑题跑远了,别弄成民科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5 00: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1)就事论事,耿庆国研究旱震学说并付之于实践时,是个职业的地震学家,供职于北京市地震队、国家地震局。
2)旱震学说是一假说,要评价这一学说至少要了解这一学说。
3)科学的态度是要言之有据、实事求是.............
4)大家只要去维普科技期刊网、中国知网或读秀搜索搜索,不难发现研究干旱和地震的论文不少,而且多是一些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品,难以找到一篇把旱震贬为伪科学的文章,那类言之无据的诋毁文章多为网上的一些匿名帖子,作者专业水准说不清.....................到底谁更山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5 09: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0楼醉乡常客于2009-02-14 23:40发表的 :
这下跑题跑远了,别弄成民科舞台。
怎么么跑题呢,文章标题是“科学预言与非科学预言”。文章结论,大谈特谈民科,针对他的说法发表看法是就事论事"
别弄成民科舞台。
按照你的观点,楼主标题和结论已经是“跑题”,已经是“民科舞台"吗,楼主不是认为”耿的地震学说“是民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3:26 , Processed in 0.1762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