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刘小文

[【小说】] ◆〔原创首发〕韩信的惑(1-105)待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0)

   项梁死了,楚兵散了。
   章邯围赵于钜鹿。项羽渡河救赵,破釜沉舟,九战破秦。章邯败走,王离被虏,苏角被杀。(钜鹿之战详见第19回)由此,项羽始霸天下,而田荣毫无例外地登上了项羽之黑名单。
   及至分封天下,项羽就开始给田荣找茬。你不是不发兵助楚么,对不起,天下没你这份儿。原齐王田市,调任胶东王,一边凉快去吧。因为齐将田都曾追随项羽救赵,那就给个齐王吧。原齐王建有个孙子叫田安,曾带兵攻下济北后归顺项羽,被封为济北王。这就是三齐。
   没落下封赏的田荣气破了肚皮。虽然你是霸王,由你分封天下,可这是我的地盘啊,我的地盘我做主,凭什么听你的?
   大怒之下,田荣立即发兵把兴高采烈来当齐王的田都打了个落花流水。然后,他对侄儿田市说,你哪儿都别去,咱就在这。看他项羽能如何?结果,田市害怕了,他可没他叔叔这么硬气,偷着就跑到了胶东。这下,田荣更火大,这孩子怎么这么孬呢?我灭了他!于是,发兵,杀田市。田荣自立为齐王。
   之后,田荣遇到了一个英雄,一个令项羽想起来就头痛不已的人。此人存身草泽之中,做得是无本生意,名叫彭越。草寇彭越得到齐王赏识,被封为大将军。一个月后,彭越杀济北王田安。田荣全盘掌握了三齐之地。
   此时为汉元年七月。
   又一个月后,刘邦偷袭陈仓。

   项羽确实很头疼。
   田荣不听话,不给面子,公开叫板。刘邦居然也混了出来。这北边乱,是西边也乱。真让人心烦!就在他拿不定主意该先拿谁开刀时,他接到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名满天下的张良先生写来的。内容大致如下:汉王丢掉了本属于他的领土。现在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为了得到本应得到的。一如怀王的约定,仅得秦地而已。绝不敢再东进一步!
   子房先生在下面还附了一个信件,说道:齐、赵现已同盟,欲联合灭楚,特附反书呈览。
   这下项羽可耐不住了。田荣欺我太甚!
   愤怒过后,他想起了与刘邦在灭秦中的配合,想起了与刘邦在怀王面前约为兄弟(1),想起了鸿门上刘邦的胆小温顺(2)。同时,他也想起了田荣的不仗义和项梁的死。
   刘季与怀王有约在先,况与我有故人之情。应该不会太过分。田荣这厮却如此可恶。也罢,田荣,该我们算算总帐了。



注:
(1)项梁起兵时,命项羽、刘邦共同攻打城阳、雍丘。后,项梁在定陶被杀,楚军震恐。楚怀王趁机取得军事领导权。之前,他一直受制于项梁。为救赵国于钜鹿,怀王特派宋义为上将,领导项羽前往救援。同时,为了两线攻秦。他命刘邦从侧翼略地入关。而项羽为报项梁之仇,故与刘邦结兄弟之盟,同灭暴秦。此后,项羽杀宋义,重掌军权,率兵破钜鹿,挥兵与秦军主力交战,意在杀秦复仇。刘邦则在项羽的无意配合下,钻了空子,先入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窃取了胜利果实。
(2)刘邦入咸阳后,闭函谷关,不纳诸侯。项羽怒,欲攻刘邦,刘邦恐。于是,入鸿门,厚礼卑辞,获得谅解。遂被封于巴蜀,为汉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1: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1)

   项羽终于被子房先生忽悠走了。经过严密筹备,这回出兵他要必杀田荣。
   走之前,他作了两件影响很不好的事。
   第一件事,他烹了一个人。烹,就是把受刑的人像猪肉一样扔到鼎、镬中,然后用油或水活活煎煮至死。此一酷刑,盛行于春秋战国,以秦末汉初为极致,以惨绝人寰而著称。这么无人道的发明,不能不令人感叹:我们的创意真是无限啊!
   项羽的创意也很无限。因为他烹的不是男人,而是一个女人;不但是女人,而且是个老女人;不但是老女人,而且还是个已经死了的老女人!
   无语。
   先是,刘邦有个老乡叫王陵,带领了数千人,盘踞于南阳。现在听说汉王出了巴蜀,立即投奔而去。不巧,他的母亲却遭遇到项羽,被扣留楚军中。开始项羽还很尊敬老太太,想通过她感召回王陵。没想到,老太太不吃这套。不但如此,她暗地里还派人传话给儿子:“孩子,好好跟着汉王奋斗吧,汉王忠厚长者,终会有天下。千万不要因为我而起二心啊。”说完这些话后,老太太伏剑自杀。项羽闻讯大怒:好啊,我对你好吃好喝好招待,你居然还这么不通情理!汉王是忠厚长者,我就是残暴小儿?你宁可自杀也不让你儿子投靠我,好,那我就让天下人都看看不听霸王的下场。拖出去,烹了!
   太残忍,太意气用事,也太愚蠢!

   第二件事,他杀了一个人。这次到虽没那么残暴,却同样耸人听闻,也同样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因为这个人还是名义上天下的共主,被称为义帝的楚怀王。
   眼下的怀王其实已经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可项羽就是看他不顺眼。于是,汉元年十月,他密使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击义帝,杀之江中。
   再次无语。
   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后汉时曹操对汉献帝的手法,再反观项羽,真是小儿行径!
   杀义帝,使得刘邦出师有名,成为了项羽十大罪之一。有其叔必有其侄,项羽跟着诠释了一条成语:授人以柄。
   这两件事使得项羽人心大失,他自己却毫无知觉。
   同时,张良已来到汉王军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7 13: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汉相争,这一段历史有许多值得一书的人物,不用说刘邦项羽,就是张良、萧何也颇多传说,楼主选择了韩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考虑呢?呵呵,很想知道呢~~~

觉得最近的这段故事,内容密度太大,读者的水平不一,消化起来大概比较困难的,能不能展开来一些?更通俗一些?小说总要比历史通俗些,才能更吸引读者~~~汗~~门外拙见,请勿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7 13: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起来很爽,像明朝哪些事儿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7 16: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雪融鸿飞于2008-12-27 13:28发表的 :
楚汉相争,这一段历史有许多值得一书的人物,不用说刘邦项羽,就是张良、萧何也颇多传说,楼主选择了韩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考虑呢?呵呵,很想知道呢~~~

觉得最近的这段故事,内容密度太大,读者的水平不一,消化起来大概比较困难的,能不能展开来一些?更通俗一些?小说总要比历史通俗些,才能更吸引读者~~~汗~~门外拙见,请勿见笑~~~


   选择韩信,特殊的考虑是没有的。只是喜欢这个人而已。很多人物,我也喜欢,但仅仅限于一个侧面。比如,《项王的泪》中,我只描写了项羽的感情,因为我只喜欢他真情流露的一面。而对于他的残暴在《韩信篇》中得到了更多体现。
   感觉内容密度过大,可能是因为这两回里面不熟悉的人物太多吧?比如说钜鹿之战中牵涉的人物,事件仅仅一带而过。这里要请大家谅解。之所以小文没有详细来写是因为他们和主人公韩信的关系不大,如果写的过多,容易喧宾夺主。他们的出场只是为了交待一下项羽称霸的由来。同样,围绕最后一段项羽的心理活动中的相关事件,如鸿门宴,这里也没有详细交待。只是要让大家有个“项羽讨厌田荣甚于刘邦”的印象而已。
   而跟韩信有关的人物事件,小文是绝不会含糊放过的。比如说,随后出场的郦食其、张耳等,都会详细来说一下。有些相关事件还会在后面倒叙一下。
   小文一向喜欢简约行文,在能交待清问题的同时,力求写得更通俗,更大众些。限于才力,恐怕会有一些不到之处,也请大家多多指正。
   再次感谢秋爽斋主的支持和建议。


                                                 小文 拜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0: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2)

   汉二年正月,项羽把田荣从黑名单上用朱笔勾去。田荣,你还有脸去见我的叔父么?将原齐王田假复立为齐王后,出于对田荣的憎恨,项羽又一次展示了他的暴虐:坑杀田荣降卒,虏其老弱、妇女,所过之地,多被残灭。高压下的齐国军民无法忍受,他们开始相聚叛乱,领头的是田横。
   此时,刘邦并没有如张良给项羽的信上所言,他很快就渡河击魏,魏王豹投降。跟着韩王、殷王也降了。
   刘邦顺风顺水,一路凯歌。除了获得地盘上的实利,他还得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这个人确实比较牛,他叫陈平。
   汉二年三月,刘邦巩固了一下关中。为义帝发丧后,他联合齐、赵,领诸侯之兵五十六万杀向彭城(今徐州)。韩信并没有跟去。他被留守废丘,当时章邯还没灭掉呢。刘邦其实有自己的算盘,你大将军风头也出得差不多了,现在项羽不在家,就让老子去乐和乐和吧。
   还真不错,没遇到任何大麻烦,刘邦就杀入了彭城。进兵途中,他又遇到了一个得力助手,彭越。田荣被杀后,彭越开始逃亡,最终他投靠了刘邦,被封为魏相国,并发兵攻打梁地(这也属于项羽的势力范围)。彭越从此正式成为了刘邦安置在项羽背后的游击队长。
   送走彭越,刘邦大摇大摆进了彭城。他这次真是太得意了。敌人的国都就踩在我的脚下,现在我是这儿的主人!项羽,你连老家都没了,你怎能不亡?
   于是,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于是,他忘了不久前的一个人:项梁。
   于是,刘邦也诠释了一条成语:乐极生悲。

   项羽飞回来了。听说老家丢了,他能不急么?
   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霸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只带了精兵三万,一口气就吹散了刘邦数十万诸侯联军。各路诸侯谁舍得真卖力啊?有福可以同享,有难了,对不起,拜拜!
   诸侯军撒丫子跑了,这下可苦了汉军。项羽在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然后又穷追到灵壁县睢水河边。就算如此,汉军败兵还有十余万人,可惜心胆俱裂之下,统统如鸡鸭般被楚军挤入睢水,“水为之不流。”想想吧,整整一条河啊,行程千余里,整个被死伤的汉军淤塞得流都流不动。睢水尽赤,数月不清。这是何等的惨烈!
   刘邦则陷落重围,“围汉王三匝”,看来这下是死定了。

   命运之神真得很幽默。在他的编导下,历史是这样得妙趣横生。
   身落敌手,命悬一线的刘邦得到了神灵的庇佑。关键时刻,天象顿变:阴云蔽空,不见天日。从西北方起,狂风大作。墙倾屋摧,老树横拔。不但有风,这股阴风还直吹向楚军。这可真是命啊,飞沙走石之下,风打得项羽眼都睁不开。于是,楚军大坏。
   风散后,刘邦已不知所踪。


   有句戏词叫“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这句话并非虚诓。
   现在的项羽确实很威风,而刘邦也确实很有命,虽然他惨了点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0: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3)

   经此劫难,诸侯亡去,纷纷叛汉降楚,其中还包括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不知这哥俩还怎么会有脸见项羽?
   而刘邦在群臣的建议下,于汉二年六月,立刘盈为太子,这就是将来的孝惠。刘邦在感叹天命的时候,他也感叹于人事。看来诸侯是别想指望了,这些家伙全是墙头草。要打拼,还得靠自己!
   此时,章邯自杀。韩信聚兵与刘邦汇合。
   稍事整顿后,刘邦命萧何辅助太子,镇守关中。八月,他自己赶往荥阳前线。在前线他巡视了一圈后,再次感到自己力量不足。他想起了三月前的一件事。
   当时刚从彭城逃回来,狼狈之下,他在群臣面前放风说:“东方之地我不要了,送给大家,不知谁可与本王共灭项羽啊?”结果,没人吭气。这地方这么好要啊?项羽那么容易打么?后来,还是张良先生出了主意:“九江王英布如今和项羽有矛盾,项羽攻田荣的时候,曾征兵九江,英布没有出兵。我们可以利用一下。彭越还能和齐国再联合起来搔扰项羽后方。我军方面惟有韩信可以独当一面。这东方之地要送,也只能送给此三人。只有这样,才有希望破楚。”
   对啊,你韩信不是口口声声要老子“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么,原来韩呆子早有此心啊,妈的,老子当时真没看出来!
   就在这悻悻之际,他收到了一封回电。这是他的首席大说客郦食其(食其:读“义基”)发来的。

   郦食其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很有名的片断《群英会蒋干中计》。其中有一段描写极其生动: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周郎口中所赞佩的四大说客,前两位大家应该很熟悉,后两位则都是刘邦的手下。陆贾于本文无关,略去不讲。单说说这个郦生。
   郦食其是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高阳人。好读书,虽家贫落魄,却胸怀天下。为谋生,他当了里监门吏,就是看城门的。这在当时是读书人最不看好的职业。地位低贱不说,还受人凌辱。可是郦监门在这里过得挺滋润。因为没人能欺负,也没人敢欺负。人送外号“狂生”。
   狂生在等待。他边看门,边看人。起先陈胜、项梁等起兵时,诸将往来路过陈留者不可胜数。郦食其一个也看不上眼。
   等到沛公(刘邦初起之时称沛公)来,搜求天下俊杰。郦食其觉得时机已到。适逢刘邦手下有一个骑士是郦食其的同乡。郦食其就对他说:“我听人言,沛公虽待人轻慢,但平易近人。为人大度有远见。这正是我所愿意效力的人啊。现在我没有介绍人,就麻烦你给我捎个话,见到沛公你就说‘我同乡有个郦生,虽六十多了,可是形貌壮伟,人称狂生。然而老先生自认非狂生,实乃天下士也。’”骑士一听,叹了口气,说:“老先生,你不知道,沛公他最不喜欢儒生。往来军中但有儒生求见,沛公就解下他儒冠,尿入其中。就是说话之间也常常破口大骂。您啊,最好别拿儒生说事。”郦食其一听笑了,沛公这么有意思。“行了,你去吧,就按我说的办。”
   骑士于是照实回禀了刘邦。没想到刘邦也笑了。“这个老头子这么有意思。明明口气狂的没边,还说自己不是狂生。一大把年纪了还来军营凑热闹。奶奶的,你叫他来,老子倒要见见他是个什么人。”
   数日后,郦食其着儒装去见沛公,不料却遇到了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拒绝用户编辑:您已超过编辑时间限制 10000 分钟


请版主帮忙改下标题:韩信的惑(1-13)待续……
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8 1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段写得真精彩~~~小说的感觉又回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09: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秋爽斋主夸奖。

考虑了一下斋主的建议,于第10回中,稍作注解。有些不太详尽的,后文皆略有补述。
希望您能继续关注并提出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09: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4)

   在营门口,郦食其奉上拜帖(就是当时的名片),请侍者代为通报。
   侍者进去的时候,正赶上刘邦在洗脚。刘邦随口问了一声,来人什么打扮啊?使者说是个儒生。刘邦马上皱眉了:“你跟他说,老子正在考虑天下大事,没工夫见儒生。”侍者出来后,老老实实就把原话回复了
   老头子火了,他抢过拜帖,一把甩到侍者脸上,然后,他按剑大喝道:“去!回复沛公,我乃高阳酒徒也。不是什么儒生!”
   侍者吓坏了,他哪儿见过这么狂傲的老“儒生”啊?捡起名片后,他连滚带爬就进去见沛公了。“沛、沛公,来人不是儒生,是个壮士。可吓死小人了。他还说,自己是、是个高阳酒徒。”
   哦?刘邦一下就感兴趣了。不仅是壮士,还是个酒鬼。哈哈,好!刘邦麻利地一擦脚,“速速有请。”或许,这就是物以类聚。
   一见面,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或许,这就是缘分。
   在郦食其的帮助下,刘邦迅速攻下陈留,取得了立业之基。刘邦号郦食其为广野君。注意这个称号,楚怀王起兵时仅有两人称君:项梁为武信君,英布为当阳君。刘邦自身仅是沛公而已,他居然封出了一个君。或许,这就是帝王气概。

   此时,这位广野君正在从魏国返回荥阳的路上。他是奉命到魏国去的。目的是说服魏王豹,继续联合抗楚。没想到魏豹(魏王豹,姓魏,名豹。无论魏王豹,还是魏豹,统指一人。与此相同,如赵王歇,又称为赵歇。)铁了心。任他怎么讲,怎么分析天下大势,魏豹都是一个动作,摇头。
   最后,郦食其不说了。你摇,再摇,你吃xxx了?看把你high的!
   他不吭气,魏豹倒说话了。“老先生,汉王是个什么样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骂诸侯如骂奴仆。爹长娘短的,有个王者的气度么?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图个什么?不就是要点儿尊严么?他刘邦这个态度,我此生不计划再见他了。”
   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话说绝。魏豹犯了大忌。
   郦食其一甩袖子,走了。
   他一方面派人回复汉王,一方面派人打探魏豹的动静。老家伙干起了间谍。


   收到短消息的刘邦勃然大怒。好你个魏豹,给脸不要脸!恰好他也想起了子房先生的建议,立刻加拜韩信为左丞相,发兵击魏。
   韩信带兵走了,开始了他的征途。跟着走的还有两位:灌婴、曹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09: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5)
  
   大军出发后,郦食其回来了。他带来了新华社最新消息。
   韩信已经上路。刘邦不太放心,问了一下。“魏统兵大将是哪一个?”老头子回答道:“柏直。”“黄口小儿如何能挡我韩信!”刘邦轻蔑一笑,又问道:“骑兵统将是哪一个?”“冯敬。”“嗯……”刘邦点点头,“马马虎虎,但不是灌婴对手。步兵呢?”“项它。”刘邦笑了:“怎敌得过我曹参!如此,本王无忧了。”
   精神放松下来,刘邦端起玉碗喝了一口。忽然,他想起了什么,对郦食其一挥手,指了指桌旁的酒坛子:“老家伙,你也馋了吧,快快快,自己动手。”
   郦食其呵呵一笑,“他妈的魏豹真小气。连口好酒也没舍得给他老子喝。”说起喝酒骂娘,这俩可真是一对。
   饱饮了两碗,郦食其又想起了一件事。“大王,我在路上碰到韩信了。”“怎么?”“他也问了我一个问题。”“他问什么?”“他问,魏有没有用周叔为大将,我说是柏直。”“哦?”刘邦来了兴趣,“那韩呆子怎么说?”郦食其笑了,“韩信没说什么,就是咕哝了一句,我听见他说的是‘小崽子!’”话一说完,两人是哈哈大笑,欢笑声久久不绝。


   送走了郦食其,魏豹知道离大战不远了。但他还不太着急。因为他有一条天险:黄河。只要派重兵守好蒲阪(今山西永济西,临晋(今陕西大荔县东),将河面一封锁,禁绝船只来往。谁都别想跨进来。上次没提防,让刘邦轻易过来了。这次啊,门都没有!他把境内能调的兵基本上都调到这两处了。刘邦,你要真来了,咱就拼个鱼死网破!
   魏豹的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汉、魏之间,如有相攻,必渡黄河。而欲渡河必走临晋。这是由于魏境内的黄河自北而南行走,河面宽阔,其北段东为中条山,西边是高原,山路艰险难逾,根本没有行军道路;而黄河南段,洛河、渭河与黄河汇流,河道多变,船只行人无法渡过。唯独在这平旷百里的河谷中段,水流平缓,易于渡河。而这里东有蒲阪,西有临晋。除此,别无它途。
  
   韩信已经来到临晋关前。面对这雄关漫道,眼望着滔滔黄河。要强攻,这需要多大代价啊?有了心事的韩信,犯病了。
   呆病。
   谁和他说话,他也不理,就是直勾勾看着黄河。灌婴、曹参都急了。这大敌当前,你怎么犯傻了?咱们是该攻城啊,还是该造船啊?急归急,他们也没辙。那就等吧。大将军可能一会儿就好。
   他们不懂韩信为什么发呆。其中有一个原因,他们俩人出生太早,没赶上看到一部奇书。1800多年后,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蒲松龄在他的作品《聊斋志异·阿宝》一文后发出浩叹:“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韩信的呆就在于他对战争艺术的痴迷。他的呆,正如老僧参禅、佛陀悟法。他追求的是境界。《孙子兵法》第一篇开宗明义就讲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百姓生计的关天大事!如何用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胜利,这成为韩信毕生的追求。
   韩信怔怔地入定了一个时辰。随后他回到大帐,对着地图又发了一阵呆。
   就在灌婴、曹参准备吃饭的时候,中军鼓起,聚将升厅!
   帅案后,是一脸英气的年轻将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0: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zhiyongtao版主更改标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0: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6)

   第二天,守城的魏军惊呆了。
   远远望去,汉军旌旗招展,铺天盖地。在看不清的地方还有耀眼刀光。这汉军怎么这么多啊!
   第三天,魏军更紧张了。
   汉军大帐绵延数里。天边尘土飞扬,数不清的人马滚滚而来。看来马上就要强攻临晋了。
   第四天,魏军笑了。
   城下汉军纷纷外出,准备伐木渡河。魏军能不笑么。伐木?你去找吧。所有能修桥造船的木料通通在一个月前就被砍光了。没来得及砍的也都烧了。想渡河,除非打破临晋关。船都在关里藏着呢。要么,不怕淹死,你就游过河去。
   第五天,魏军笑不出来了。
   汉军真的开始强渡黄河了。一队队人马开到关下。远处的汉军推出了数百张木排准备过去。那怎么可以啊。出关,杀!
   在柏直将军的号令下,魏军杀出关外。他们一出来,汉军稍作抵挡后就撤了。等他们一回去,嘿嘿,汉军又出来了。这不是斗气么?
   柏将军一看,算了,干脆我们就在关下扎营吧。他自己回城防守,派冯敬扎营城下。既成犄角之势,互为照应,还可以防止汉军渡河。他考虑得很周到。
   但是,汉军也不闲着,白天渡河,晚上偷营。可是要真动手,往往汉军是一触就跑。
   就这样两军对耗了下来。
   耗了十来天,柏直将军耗不住了。
   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被汉军偷袭。魏王豹被韩信活捉。这韩信,这韩信是神仙?妖怪?你不是天天和我在这儿耗着么?什么时候过去的啊?你不是没船么?
   没船就不能过河么?过河一定需要船么?

   早在汉军来到关下的那一天,韩信就开始了行动。他把大将旗号留在关外,用以迷惑敌人。自己则避开魏军,领伏兵,走山路。从黄河上游的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二十二里)渡河。
   是没船,可这难不倒天才。因为能在水里漂浮的不只是船。韩信给士兵每人装备了好几样东西,叫罂、缶,这种东西是盛酒水用的,口小肚子大。罂略大,缶略小。类似于现在的酒瓶,可乐瓶,酒坛子什么的。韩信给士兵的罂、缶都是木头做的。就这样把罂、缶堵好口,系在腰上,借着水的浮力,汉军轻松游到了对岸。既隐蔽,又安全。
   其实,凭借非船器具渡河的前人就有,《易经·泰卦》之九二,就说“包荒,用冯河。”包,就是葫芦。冯,同“凭”。整句话的意思是:葫芦干了,可以用来过河。这应该是最早的救生兼渡河设备。但是像这么大规模作为军事用品,辅助渡河作战的,应该是首创于韩信。到了宋代,有人开始用软质木料、芦苇等编制成一个环状物体,称之为“浮环”,并有将领仿韩信故事,取得了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7)

   韩信奇袭安邑,魏豹大惊失色。他丝毫没料到汉军会神兵天降,毫无准备的魏军一战即溃,魏豹被活捉。得到消息的柏直登时傻眼,弃关而逃,不知所终。自发兵起至魏地平定,前后仅用一个月。
   不想再见汉王的魏豹终于又见到了汉王。
   刘邦看到他,哈哈大笑:“魏豹啊魏豹,你怎么又跟老子碰面了?既然来了,那就留在这儿吧。”于是,他安排魏豹在荥阳守城。魏地被划为汉之河东、上党、太原郡。
   同时,刘邦也收到一封韩信的请战书。刚打出瘾的韩信他要请兵三万,北击燕、赵,东击齐,然后南下绝楚国粮道,再西向会兵于荥阳,从而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大合围。
   刘邦考虑了一下,也好,老子正面牵制项羽,正好腾出你来收拾这批混混,让他们都看看,究竟应该听谁的!
   派兵的同时,刘邦动了下心思,又给韩信加了一个副手,张耳。

   张耳先生是大梁人,成名很早。他出道的时候,投靠的老大叫魏无忌。提起魏无忌,恐怕知道的人不多。可提起他的封号,可能就有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啊,原来是他!这个魏无忌就是信陵君。
   张耳有一次出游,跑到了外黄(古城在今河南杞县东六十里)。他倒不是来这儿游山玩水的,而是逃命。后来,他被一个外黄富翁看中,认为他是个豪杰,于是被收留下来。
   有了安身之地,张耳很高兴。他觉得命运之神在向自己微笑。其实,他错了。因为,命运之神对他不是微笑,而是微笑不止。
   他的老板有个女儿,史书原话称作“甚美”,估计能夺冠亚洲小姐。可惜,天妒红颜,嫁错了人家。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女人受不了啊,自己跑了回来。她去找他父亲的一个智囊出主意,看看将来怎么办。
   关键时候,显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个智囊平时和张耳私交还不错,他很欣赏小伙子。就和她说:你要再嫁,就得嫁给像张耳这样的人。结果,女人心动了。坚决离婚,之后嫁给了张耳。
   老板不仅把女儿给了张耳,还把很大一部分财产也给了他。这下子,张耳可帅呆了,财色双收啊。有了钱,他就广交宾客,开始拓展自己的人力资源网。不久,辛勤织网的张耳同志获得了回报,他当上了外黄的县令。有权有钱有人脉,张耳很快名满天下。
   这时,他结识了一个朋友,令他终身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0 23: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9: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8)

   在外黄,有一个张耳的老乡,叫陈余。很巧,他也娶了个外黄富翁的女儿。外黄识货的有钱人还真不少。陈余比较喜欢儒家学说,也喜欢交朋友。一来二去,他和张耳联系上了。很快,两人都发现对方是个人物,见闻广博,视野开阔,有四方之志。于是,英雄相敬,感情日深。陈余年纪小,对张耳如父亲般尊敬。两人发誓同生共死,结为刎颈之交。
   期间,张耳还认识了一个人,也对他影响至深。这个人就是当时的泗水亭长,后来的汉王刘邦。从那时起,刘邦就对张耳敬重的不得了。
   秦以暴力灭六国后,人心多不平。由于名声太大,张耳、陈余被秦始皇知道了。啊,原来这儿还藏着两颗魏国的人肉炸弹呀。给我抓!当即悬赏捉拿二人。
   有意思的是两人价码不一样。张耳,悬赏千金。陈余,悬赏五百。差一半。不过,这恰恰说明的秦始皇的眼力。很快就有一件事,证明了始皇帝的圣明。
   两个通缉犯变姓更名后,跑到了陈(今河南淮阳)和郦生一样,他们也看起了大门。可他们没有郦食其的狂劲,也不敢狂。终于有一天,他们受到了欺负。有个衙门里的小子不知在哪儿受了气,把火撒到了陈余的头上。毫无来由地就用皮鞭猛抽陈余。陈余当下就火了,就想马上跟这小子pk(火拼)。在他要蹿起的一刹那,张耳猛踩了他一脚。一下就把陈余踩傻了,他看了看张耳,张耳挤了挤眼,忍!
   于是,陈余忍了。事后,张耳把他拉到隐秘地方就开始数落:“咱们逃出来是因为什么?嗯?现在受到一点折辱就想找死啊?你说值不值?”陈余老实了。等到始皇抓捕二人的公文下到陈地,两人利用职务之便,稍做手脚后,乐呵呵地就把命令传到乡里去了。真是贼喊捉贼啊。
   老狐狸张耳可值千金。
   等到陈胜起兵后,二人前往投奔,大受陈王欢迎。随后,陈胜以武臣为将军,以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发兵攻赵。攻下邯郸后,武臣自立为赵王,立张耳为丞相,陈余为将军。后,大将李良谋反投秦,杀赵王武臣。张耳、陈余逃出邯郸,立赵歇为赵王,聚兵攻李良。李良投奔章邯。
   此时,章邯已杀项梁于定陶,于是引二十万秦兵击赵。张耳与赵王歇败入钜鹿城,秦将王离包围钜鹿。
   陈余逃离在外,收聚赵兵数万人,屯扎在钜鹿之北。章邯驻扎钜鹿之南,负责给王离供粮。王离猛攻钜鹿,张耳顶不住了。他多次派人前去联系陈余。可如今的陈余却怂了,面对秦军将勇,他失去pk的勇气,丝毫不敢靠前。又坚持了一段时间,张耳实在顶不住、也忍不住了。他派出两员大将张黡、陈泽传话给陈余:“起初,你和我结为生死之交,现在我和赵王马上就要完蛋,可你拥兵不前,这怎么叫同生共死?如果你言而有信,就马上前来!况且还有二分获胜把握,未必就死!”
   陈余听完二将陈述,沉默了一阵,对二将说道:“我所考虑的是,现在就算杀入钜鹿,恐怕也不能救赵。只不过是白白送死。我现在不死,只求为赵王与张君报仇。现在都死了,毫无意义。”
   如此看来,秦始皇的五百金,标价有点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9: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19)

   陈余不肯出兵,张黡、陈泽急了。他俩开始说难听话:“现在情况紧急。将军如果要保全信用,共同赴死,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少来这套,你要不敢发兵就是孬种!陈余火了,我在赵国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轮到你们两个指手划脚么?可话被将住了,不去就是怕死,怎么办?
   考虑了一分钟,陈余说道:“我死毫无益处。事到如今,为全信义,就依二位将军。”于是,他派给张黡、陈泽五千军马先打头阵。他带兵随后就来。
   张黡、陈泽着急啊,眼看钜鹿就守不住了。救兵如救火,他俩带兵奋力扑入秦军大营。结果,火太大,五千人马加二位将军,如燎鸿毛,凑到跟前就没了。
   陈余大军动都没动,借刀杀人,不可谓不狠。
   此时,各路诸侯纷纷救赵,来到钜鹿。但,眼看秦军嚣猛,都害怕了。来了就走,说不过去。那就看看吧。于是乎,一个个作壁上观。其中,还有张耳的儿子,张敖(以此看来似乎不应该过于苛责陈余,可他后来的表现确实很不好。
   就在大家隔岸观火、无可奈何的时候。项羽来了。
   出于对秦军的仇恨,毫不犹豫的猛人立刻投入了战斗。不打也不行,都破釜沉舟了,没东西吃,没地方走,只有杀完秦军才能活命。在项羽的带领下,楚军三下五除二,撵走章邯,包围王离。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于是,九战九胜,活捉王离。看到此情此景,诸侯军人人惴恐,他们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虎狼之师。震惊过后,他们才醒悟过来,该打太平拳了!他们纷纷跟着项羽进击秦军,闹哄哄解围钜鹿。
   隔日,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诸将入辕门后,无不下跪而行,莫敢仰视。钜鹿之战,使项羽获得了极高的声威。不但秦人胆寒,也令诸侯恐惧。自此,项羽始为诸侯上将军。

   大难不死的赵王出城来慰问。张耳和陈余终于碰头。张耳对陈余是痛心疾首。悲愤之下,他还没忘了张黡、陈泽。一再追问陈余,你把我二将弄哪儿了?陈余不好回答。他说不出口,张耳越发怀疑二将已被陈余谋杀。陈余恼羞成怒:“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怨恨我成这样!莫非你借机想夺我兵权、要我将印不成?”他一把抓过印信,推到张耳面前,我不干了!
   陈余的想法,大概是正面问题不好回答,我就给你胡搅蛮缠,把水搅浑。将二将生死问题一下就转变为你张耳嫉贤妒能,不能容人的问题。真是猪八戒倒打一耙。
   这一耙没白使,一下把张耳打懵了。这家伙疯了?他没敢接。
   你不接,陈余来劲了。他扔下印信就出去了。怎么着我也得找回点面子吧,我不信咱们这么深的交情不如那俩小子。回头,你还不派人给我把印信送来?
   世事难料。他忘了,人在一定条件下,总是会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3: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20)

   惊愕之下的张耳脑中一片空白。这就是我相交了几十年的朋友!在危难之际,你不曾解救。在我责问之时,你还反唇相讥!人,怎么会这样?他心中既悔且恨,痛骂自己当年有眼无珠。
   张耳情绪受激,思维错乱。可他的手下没乱。有人就对他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如今,陈余将军自动解除将印,如果不听,违天不祥。”别傻了,赶快抓兵权吧。经人一提醒,张耳马上回过劲了。对,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他把将印当即收了起来。
   张耳刚收好大印,陈余又回来了。他有点后悔,不能这样,我还是给他认个错,弄个台阶下来算了。僵成这样不行,毕竟我理亏在前。关键是,这大印能随便扔么?
   不料,他回来一看,大印没了!啊呀,老家伙,你真撕破脸了?好,我走!
   愤恨之下,没了兵权的陈余带领数百亲信开始了水盗生涯。两人彻底决裂。

   及至项羽分封天下,久慕张耳大名,遂立张耳为常山王,统领赵地。陈余没有跟着项羽入关,仅仅得了南皮三县。赵王歇迁为代(约今山西代县辖地)王。
   消息传来,陈余又嫉由恨,破口大骂:“项羽不平!”
   后,田荣作乱。陈余派人联络田荣,说“项羽不公平,把好地方都给了他的亲信,原来的王都撵去开荒了。赵王居然被分到了代!希望大王借我兵马,收复赵地,将来可作为齐国屏障。”当时田荣正想多个帮手一起反楚呢。于是,发兵,联合陈余,共同撵走了张耳。
   陈余收复了赵国,把代王赵歇接了回来,重新立为赵王。赵歇很感激,就把代封给了陈余,反立陈余为代王。结果,陈余没走,而是留在了赵王身边,任丞相之职,辅佐朝政。他把手下夏说派到了代,作为相国来守代。至此,陈余手握两国大权。


   张耳打败,去向成了问题。汉王和我老关系,交情不错。可项羽对我也够意思。我该投靠谁呢?举棋不定的时候,有个叫甘公的给他指出了金光大道:“汉王入关,五星聚东井(五星聚合又称五星联珠,指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排列为近乎直线的奇特天象。在古人心中,此天象昭示国家兴衰。东井,指井星笼罩之东境,下应秦地。整句话就是说,在秦地看到了五星相聚。,此天子之象。楚虽强,必属汉。”于是,张耳投汉。
   汉二年三月,趁项羽攻齐田荣未回,刘邦联合诸侯兵攻打彭城。约合赵国的时候,陈余提了个条件:杀张耳立刻出兵。刘邦也真绝,好!只要你出兵,我杀!他找了个不走运的人杀了,就因为此人长得和张耳相貌相似。人头送给陈余。陈余上当发兵。
   彭城一战,汉王败。陈余发现张耳没死,赵国背汉。

   此刻,韩信请兵伐赵,刘邦经过考虑,派出了张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3: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信的惑(21)

   张耳来到韩信身边,当即受到热烈欢迎。并不因为他是汉王的老朋友,而是,他熟悉赵、代的环境。这是一个好向导。
   有了向导,韩信的效率更高了。就在破魏后的闰九月内,破代兵,擒夏说,一战而平代地,兵锋直指井陉。
   此时,汉王派人征兵,尽取精壮,奔赴荥阳前线。大将军,你太厉害了,估计人少点儿也没问题吧。刘邦给韩信留下了三万杂牌军,其中多为老弱疲病。韩信一阵苦笑,只能这样吧,你是汉王你说了算。

   此前听说韩信破代,赵歇紧张得不得了。这韩信来了我们能行么?这人怎么这么厉害啊!紧张归紧张,仗还是要打的。
   为了克服紧张恐惧的情绪,赵歇想出了一个妙招:以多取胜。捡鸡毛,凑掸(胆)子,赵歇发赵地之兵二十万,一齐开往井陉口(河北井陉县东),扎营于山上。二十比三,貌似差不多。赵歇略为安心了点儿。井陉、井陉,以你之险,我二十万人来守应该没问题了吧?
   井陉,位于太行山东麓。陉,就是山脉中断的地方。此地四面皆高,中央凹下,外形如井,故名曰井陉。山势层峦叠岭,环绕不齐。山谷则状同蜀道,颠簸难行。“马驰竟日,蹄破筋疲。”其隘口即为井陉口,又称土门关。一出此关,一马平川,河北无险可守。故因其险峻,得以跻身于“天下九塞”之一,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有井陉之险,外加二十万人马,赵歇还是有点儿不放心。他立刻召开御前会议,让大家商量一下破敌良策。
   除赵王外,与会的主要国家领导人还有:丞相成安君陈余、广武君李左车。
   李左车同志率先发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韩信此来,伐魏破代,士气高昂,兵锋锐不可挡。然而,他并非毫无破绽。在井陉道中,两车不能并列,战马不能成行。行驶数百里,军粮必居其后(军粮居前,遇敌易遭抢掠。军粮居后,逃跑时则变为前队,士兵断后,可以掩护。)。如果大王能给我三万人马,作为奇兵,从小路断其粮草,绝其退路。大王于正面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使其进,无从征战。退,又无路可还。我再以奇兵,搔扰其后,不令二将有所掳掠。如此,不出十日,二将人头,可奉于大王麾下。否则,必将被其所擒。
   赵歇听着挺好,他看看陈余,意思是,你说说看,此计可行否?
   陈余心里则是一阵冷笑。韩信不过三万人马,还都是些老弱病残,能干什么?我二十万人一哄而上,踩也踩死他们了。用的着这么麻烦么?李左车你说的那么玄乎,又是正,又是奇的。我看你被韩信吓破胆了吧?如不听你的就要被韩信所擒,你怎么这么牛啊?听你的,听你的又怎么能显出我的将略?
   心里这么想,话不能这么说。于是,陈余同志作了总结性发言。首先,他高度赞扬了李左车同志为国谋虑的精神,严厉谴责了刘邦、韩信破坏国际和平的行为。最后明确指出:我军守土卫国,正义拒敌,故我军必胜。
   为给赵歇打气,陈余又说道:韩信军马名为数万,可战者不过数千。跨越千里伐我,已经疲惫不堪,今回如若放过,诸侯必定以为我们懦弱好欺,也将轻易侵伐。所以,我认为应当以堂堂王师,迎头痛击,给侵略者以血的教训。不如此,不扬我大赵国威!不如此,不显我正义无敌!
   陈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赵歇同志当场被陈余所所感动:好,好一个正义无敌!他顿时感到自己的力量确实强大。再怎么说,我们也是二十比三。“如此,就依丞相所言!”
   可惜,他不懂,打仗不是群殴。二十比三,未必能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0:53 , Processed in 0.1643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