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065|回复: 45

[【主题讨论】] ——我对看“比较新的书”的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8 14: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看“比较新的书”的认识——

  引言
其实吧,我也没啥想法啦,主要是遵师命来谈谈,毕竟自己没有理由不交卷子,何况现在怕师傅很怕的。。。。。。
这个话题来源是这样的——
有一位书友发了一帖子《请问客服:现在该怎样看到比较新的超星书?》
http://www.readfree.cn/bbs/read.php?tid=4652594&page=e&#a
  点开链接就明白来龙去脉了。



    现在进入正题。
    大家都知道,大侠们辛辛苦苦的钻研,筒子们起早贪黑的泡园地,为了啥?最简单地说,就是要读书呗,还要读好书、新书!否则,弄个2 段足矣,搞搞镜像就是了。当然啦,能用上咱们老鹰总裁的SslibExpress,那,绝对一个“爽”就对了。

   但是,大家绝对不会满足于上述活动或段位,谁不想“好好读书 天天向上”呢?这其中一个最关键的点就是要攻克啥子洞洞,搞定啥子DX甚至LR等等,为了啥?当然是弄新书啊!
   谁都知道,不攻克点啥啥新书是难看到的,除非你大洋累累,总会有高手专家为你服务。我发现,这样的专家虽然一批批地倒下,可总是还有凤毛麟角坚挺着,不过你是很难发现他(她)们的真面目的,尽管现在天冷了,马甲该换大衣了。。。。。可惜的是,有多少书友能够腰缠万贯呢?唉!

    大家为啥要读比较新的书呢?那时因为时光的流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貌似新书也就胜旧书啦!

  其实不一定——

    首先、先不说是不是新人胜旧人,就算是,可君不见新书中有多少是真的“新”哦!这可要好好注意注意啦。我注意到,几乎成套的大书,多是旧作新出!早些年,上海古籍啦、岳麓书社啦都曾出版古人或民国时代的一些名作,但这些年各大出版社出版的许多书,则是今人的作品,大凡有点影响的,一出、 再出、乃至五六版的出!试问:这是新书吗?

    其次、现在的新书,还有许多是所谓“课题”的结晶!看着都吓人,什么什么部啦、什么国家基金啦、甚至更权威的“首席科学家”挂帅啦!如此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其实,不过是多人“合奏”(严格说是“凑和”)的产物,甚至是老师让研究生代笔的结果,这与理工科的集体试验还不同。(昨天听说有一个系新领导专门开会要求学术成果教师必须亲为,不允许拿学生顶数!本人坚决支持)。这样的新书,真的值得费劲去弄来看吗?

    第三、有些名家、大家的书,一定是大家热捧的,可我不仅注意到一些人成名之后的成果远不及从前,而且由于成名而“西红柿炒自己”的大有人在!有的学者一本书得到多少多少课题资助不说(一个课题就要交一份“作业”哦!难道不会重复?)这还不说,著作是它、论文是它的分解、上课的教案是它的语化、学术报告是它的延伸。。。。。其实本来就是同一个东西!我甚至看到一个很被青年人尊敬的教授,竟然将专门谈反对学术腐败的文章,不仅收入书中,而且文章还发表不止一次,真搞笑!这样的新书还不如旧书!   

    第四、再简单说一下译著。商务算是很不错的吧?我的天呐,本人的确看到近年这里出版的某书不忍卒读!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本坛不少书友都指出过相关问题的严重,特别是我ch师傅!并不因为他是语言天才,精通多国语言,仅仅因为他对于啥人都敢乱翻译的愤怒,就很值得深思!我认为,就名著的翻译来说,新书比旧作如何更需要十分注意!至少对照着看是必要的!所以也不能说新书就好!

    最后、从上面这些示例来看,都能说明看“比较新的书”也有两说。这些谈的都是书本身的价值。从书友读书的成本而言,也是有重新审视必要的——为了看“比较新的书”,我们的投入与产出真的比较“不经济”,现在的“洁癖剂”贼大不说还页页打上个印印——盗作者的书还这样理直气壮,咱特服气的说!更麻烦的是,难弄啊!


    所以、因此、于是、也就、诚然,不能否认的是:我的确是在重复阿Q的心态与作为,可也不能说上面一笔一画写了这么多全没有一点点道理,你说是不是呀?

呵呵~~~~要说读书嘛——

       有新的读新的也不忘旧
    没新的看旧的也都挺好

                              
                  
                             (完)


说明:本文系本人原创专发,并且是在此写作的,希望大家对看新书发表高见。

另外,本人最缺少的是威望,特此说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14: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红兄教教俺怎么用SslibExpress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14: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柯兄,我在考试呢,你问问总代好吗?不好意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14: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在向100威望冲刺啦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16: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很多所谓新书就跟现在结婚的“新人”差不多,是新是旧,就看你从什么角度看了。穿的是新鞋,走的未必不是老路。再比如现在的所谓“新药”,把片剂改成胶囊,把一次三片改成一次三粒就称其为新了。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新书”事业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16: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hong师傅大作,获益极大,欢喜赞叹中!

谈谈学习体会:
1)"新的"不等于"好的"。盲目逐新不可取。
2)弄来"新的"代价太高。在同等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当然是衣不如新,书不如旧了。
3)就算全都已经下载来了,"旧的"大多早有定评,价值高低一般都已经心里有数;"新的“之水准就没那么牢靠了。万一忙活半天,又是下载、又是啃读,结果看了一本烂书,那就不啻是吃了个苍蝇。甭提多冤了!
4)为了项目研究、课题攻关,对本领域的当前进展还是必须要做到“周知(well-informed)”的。相关的新资料,不管好坏还是要拿来看看。都买不现实,所以还是得下载。
   当然我师傅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做课题早就不假外援了。再新的资料,谈的东西在我师傅看来,也都是断烂朝报、不值一哂的。这就是我师傅之所以是我师傅的缘故。大家没有这个功力,切勿照此模仿,有了新书还是赶紧找来看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1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IT类书籍的零散认识

引用第0楼hong于2008-10-08 14:11发表的 ——我对看“比较新的书”的认识—— :
再简单说一下译著。商务算是很不错的吧?我的天呐,本人的确看到近年这里出版的某书不忍卒读!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本坛不少书友都指出过相关问题的严重,特别是我ch师傅!并不因为他是语言天才,精通多国语言,仅仅因为他对于啥人都敢乱翻译的愤怒,就很值得深思!我认为,就名著的翻译来说,新书比旧作如何更需要十分注意!至少对照着看是必要的!所以也不能说新书就好!.......

[按] 扯长了,另起个名吧。

这点很赞同。国内许多 (大部分?) IT类书籍让人不忍卒读,有作者文字水平不过关的因素,但主要原因恐怕是下笔之初就没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心态。现在的情况比起七八年前算是有所好转,一些自尊自爱的中青年专家开始有质量上乘的作品问世,但是寥寥的好书往往不会很快从大堆烂书中间脱颖而出,因为“官方”对于一本书的评价很少把客观质量作为第一标准,书店里同类同名的选择又实在太多。这就造成一本好书受众不广,大部分读者执币慨叹“市无好书”,而那些有幸碰到的读者也只是自得其惠,很少会去广为宣传,而其中仔细研读,深体作者苦心的又能有几呢。

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两大牛人陈向群、杨芙清抄袭人大孟静的教材: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66298.htm
,有评论说“很厉害的女人,如果国家的每个人都能这样较真何愁不强大”,可惜抄袭的现象俯拾即是,较真的笨伯才凤毛麟角。牛人哼着难得糊涂的小调,苦了天下莘莘学子。

又想起来个例子。以前看到某校 (绝非本人母校) 学报上发了一篇某博士后介绍MATLAB使用的文章,当时对之嗤鼻,室友过来一看,说“这不是我那本MATLAB书的第一章么”,拣出来一比果然惟妙惟肖,惜乎署名各异,文章的发表日期也是该书出版后两年有余。草草翻了一下那书,质量我还真看不上,居然会有好学者承而袭之,现在想想也不禁作呕。

技术书当然最要追新,中文的读不下去就看洋文的,幸好我们还有0day、TLF,有生生不息的剥书小组。总体上,老外反而把著书立说看得很重,写作态度比较端正,一般前言里会交代这本书花了他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解说得生动具体,即使写得不好也不硬跟你兜圈子,让你一瞟就知道那里是他力有未逮;遣词用字总是自家酿造,东抄西抄的现象我还没发现过,一般PhD或者助理教授写的书就很值得复习了。

反观国产名人,文字间散发出未老先朽的气味,也难怪几年前国内的IT图书市场会让以侯捷为首的台版瞬间充斥了。侯先生文笔生动,但当时加在他头上的光环实在大得不成比例,这一方面表达了读者对大陆译著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客观上也使得IT译作者开始重视基本的文字功夫。果然,文从字顺的本土明星很快诞生,其中最耀眼的是潘爱民和裘宗燕。

潘老师早年以合译VC4及独译VC5亮相,文字平实朴素,虽然销量甚佳,但直到台风袭来大家才想起我们还有这么一位优秀译者。潘老师对Windows系统理解很深,为人坦诚厚道,一本COM卖了好多年,是国内难得的著译双馨又走在科研第一线的人才。本人不习惯老说人好话,现在忍不住要讲,我见过的所有IT译著离“无懈可击”都有或大或小的差距,比如当初看VC5,前言里有句说C++是“上天馈赠的语言”,让我瞬间充满了神圣的激情,后来英语进步了,想想才觉得原文应该是"legacy language",不禁哑然失笑。

裘老师是北大数学教授,我只见过照片。他翻译C++后名声鹊起,连出好几本译作。裘老师的译者前言里经常说他多么尽心尽力,可我总觉得他在英文理解和中文表达上都不无欠缺,经常把词译错,把句意弄反。例子就不举了,您如果看过机工版C++又感觉良好的话,我只能劝您一句一句读懂,Stroustrup写书很阴险的。

其他的优秀译著也时有碰见,比如李建忠的.NET,表达清晰流畅,我读了一遍只发现几个小失误,反馈后很快得到译者的肯定,还交换了一点对国内IT出版业的意见。现在这本书的勘误表也不长。后来他也想接手第二版的,但是和出版社没谈拢。唉,在中国想干点实事就这么难,那些自愿到中国办学、绿化、收养孤儿的老外恐怕也不无这样的想法吧。

本人虽然尚未有著译面世,但看到不爽处经常想,我要是出手的话肯定能横扫一大片。客观来看这应该也是实情,并不是说我的水平真的百里挑一了,而是更多的高手根本不接这个招。IT技术进步太快,如果花很长时间去写或者翻译一本书给人分享的话,自己的学习时间就耽误了 (汗,我写这个回帖亦如是),国内的版税又可怜得很 (到底多少,了解行情的能说说么),还要看菜鸟编辑的脸色。所以对于一个有自尊的人来说,出IT书,尤其是学术性、原创性不高的书,基本就是做义工,运气好了可以挣到人气。国外有句俏皮话说“耍得来的耍,耍不来的教” (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teach. 另有其它版本),而像潘爱民那样研究、讲课、写书三不误的强人,我是非常佩服的,可以想像他对自己的管理到了多么严苛的地步。译者是对口专家当然最好不过的了,这里主观评价一下上面提到的几位:裘宗燕疑似外行,侯捷是伪专家,李建忠是行家,潘爱民是牛人,但是比起国外一些理实双修的顶尖牛人尚有差距。

写了啥啊,一盘散沙,和hong的主题渐行渐远。又想起“爱惜字纸”的训诫,刚好力挽狂澜地回扣一笔:正在写书和打算写书的大侠们,请重视笔下流出的每一个字,尊重承载着它们飞到千万读者手中的雪白的纸,现在的垃圾已经够多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22: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和楼上套套近乎,被婉拒咯
楼下的似乎改了又改,不知道这是第几个版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22: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也想看一些新书,主要是一些这两年引进的一些新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22: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秋水小柯于2008-10-08 22:37发表的 :
本来想和楼上套套近乎,被婉拒咯
楼下的似乎改了又改,不知道这是第几个版本了
不是说我吧,不记得有这回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8 22: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wdscxsj兄误会了,我是说一楼回帖的楼上楼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00: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对IT类书籍的零散认识

这里主观评价一下上面提到的几位:裘宗燕疑似外行,侯捷是伪专家,
.......
侯捷是伪专家? 不会吧, 我觉得他的书很好阿,我几乎每一本都有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07: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因此、于是、也就、诚然,不能否认的是:
===========


楼主语言风格颇受"新书"毒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chaque于2008-10-08 16:47发表的 :
拜读hong师傅大作,获益极大,欢喜赞叹中!

谈谈学习体会:
1)"新的"不等于"好的"。盲目逐新不可取。
2)弄来"新的"代价太高。在同等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当然是衣不如新,书不如旧了。
.......

55555555555555555

师傅批评得是,我知错了。。。。。

的确,我的发言主要是针对现在看书之“新与旧”而言的,更重要的是模仿阿Q精神,想论证“弄不到新书看旧的为什么也不错”。

现在必须补充的是:

1、我并非反对看新书,甚至很在意要看新书(正如我师傅教导的那样,要看好的新书!)我是在这个意义上主张看新书的——注意学术发展动向——不仅要看新书、新文,还要注意新动态等等,包括注意为啥那些旧书被多次新印!

2、我一定要补充的是——书友们尤其是新人看新书的时候要注意“此书到底以前出版过没有”!现在最麻烦的是,出版社不告诉你上述答案(不道德啊),按照著作权法顶多保护版权10年,那么就算很守法的出版社也不需要为一本书在10年前的出版负责啦!所以,不注明“再版”、“重版”以及“修订版”等的书,你是很难知道它曾经出版过的——于是,你在写论文或著作的时候(尤其是学位论文!)就会犯低级错误(以为这是初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09: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权保护只有1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诸位书友的发言。我相信这是一个重要的有关读书的主题,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特别是读书与治学以及心得等等,相信这是园地很提倡而实际比较薄弱的方面。

提示:
请大家注意5 楼我师傅的精彩评审,他说的真的很关键。
请新手注意我在13楼的第二点补充,这对于治学大概也是很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lucy12345678于2008-10-09 09:38发表的 :
版权保护只有10年?

总代疑惑的是,作者死后其作品版权保护50年吧?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0: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其实偶一样都不知道,只是觉得10年是不是短了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0: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师傅说的10年,大概是指作者与出版社签署出版协议的时候,通常都是将10年的专有出版权授予给出版社,而并非无限期合作的。这10年之后,作者如果不满意出版商提供的服务,大可以另择佳木而栖。而10年之内,同一作者未经原出版商同意,就不能把相同的内容给其他的出版商出版发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1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对。我师傅所言极是!
我说的50年,保护的是作者的著作权在死后的继受中发表权、财产权的保护期(署名权等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具体说是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的12月31日为止。

我说的10年是著作权使用的转让期限,具体说就是师傅强调的作者将自己的“专有出版权”转授出版社的时间。这个在原来的1990年著作权法中第26条明文规定“不超过十年”,期满可续;但在此后的修正案中这一条被删除。所以各出版社就有了自行其是,但一般签订10年的转让合同已经不短了,所以一本书用不了几年就来回出,而且不遵守出版的“专有”规定,同时或先后与几家出版社签约的也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21:42 , Processed in 0.16603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