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0-8 1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IT类书籍的零散认识
引用第0楼hong于2008-10-08 14:11发表的 ——我对看“比较新的书”的认识—— :
再简单说一下译著。商务算是很不错的吧?我的天呐,本人的确看到近年这里出版的某书不忍卒读!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本坛不少书友都指出过相关问题的严重,特别是我ch师傅!并不因为他是语言天才,精通多国语言,仅仅因为他对于啥人都敢乱翻译的愤怒,就很值得深思!我认为,就名著的翻译来说,新书比旧作如何更需要十分注意!至少对照着看是必要的!所以也不能说新书就好!.......
[按] 扯长了,另起个名吧。
这点很赞同。国内许多 (大部分?) IT类书籍让人不忍卒读,有作者文字水平不过关的因素,但主要原因恐怕是下笔之初就没有一个认真负责的心态。现在的情况比起七八年前算是有所好转,一些自尊自爱的中青年专家开始有质量上乘的作品问世,但是寥寥的好书往往不会很快从大堆烂书中间脱颖而出,因为“官方”对于一本书的评价很少把客观质量作为第一标准,书店里同类同名的选择又实在太多。这就造成一本好书受众不广,大部分读者执币慨叹“市无好书”,而那些有幸碰到的读者也只是自得其惠,很少会去广为宣传,而其中仔细研读,深体作者苦心的又能有几呢。
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两大牛人陈向群、杨芙清抄袭人大孟静的教材: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66298.htm
,有评论说“很厉害的女人,如果国家的每个人都能这样较真何愁不强大”,可惜抄袭的现象俯拾即是,较真的笨伯才凤毛麟角。牛人哼着难得糊涂的小调,苦了天下莘莘学子。
又想起来个例子。以前看到某校 (绝非本人母校) 学报上发了一篇某博士后介绍MATLAB使用的文章,当时对之嗤鼻,室友过来一看,说“这不是我那本MATLAB书的第一章么”,拣出来一比果然惟妙惟肖,惜乎署名各异,文章的发表日期也是该书出版后两年有余。草草翻了一下那书,质量我还真看不上,居然会有好学者承而袭之,现在想想也不禁作呕。
技术书当然最要追新,中文的读不下去就看洋文的,幸好我们还有0day、TLF,有生生不息的剥书小组。总体上,老外反而把著书立说看得很重,写作态度比较端正,一般前言里会交代这本书花了他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解说得生动具体,即使写得不好也不硬跟你兜圈子,让你一瞟就知道那里是他力有未逮;遣词用字总是自家酿造,东抄西抄的现象我还没发现过,一般PhD或者助理教授写的书就很值得复习了。
反观国产名人,文字间散发出未老先朽的气味,也难怪几年前国内的IT图书市场会让以侯捷为首的台版瞬间充斥了。侯先生文笔生动,但当时加在他头上的光环实在大得不成比例,这一方面表达了读者对大陆译著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客观上也使得IT译作者开始重视基本的文字功夫。果然,文从字顺的本土明星很快诞生,其中最耀眼的是潘爱民和裘宗燕。
潘老师早年以合译VC4及独译VC5亮相,文字平实朴素,虽然销量甚佳,但直到台风袭来大家才想起我们还有这么一位优秀译者。潘老师对Windows系统理解很深,为人坦诚厚道,一本COM卖了好多年,是国内难得的著译双馨又走在科研第一线的人才。本人不习惯老说人好话,现在忍不住要讲,我见过的所有IT译著离“无懈可击”都有或大或小的差距,比如当初看VC5,前言里有句说C++是“上天馈赠的语言”,让我瞬间充满了神圣的激情,后来英语进步了,想想才觉得原文应该是"legacy language",不禁哑然失笑。
裘老师是北大数学教授,我只见过照片。他翻译C++后名声鹊起,连出好几本译作。裘老师的译者前言里经常说他多么尽心尽力,可我总觉得他在英文理解和中文表达上都不无欠缺,经常把词译错,把句意弄反。例子就不举了,您如果看过机工版C++又感觉良好的话,我只能劝您一句一句读懂,Stroustrup写书很阴险的。
其他的优秀译著也时有碰见,比如李建忠的.NET,表达清晰流畅,我读了一遍只发现几个小失误,反馈后很快得到译者的肯定,还交换了一点对国内IT出版业的意见。现在这本书的勘误表也不长。后来他也想接手第二版的,但是和出版社没谈拢。唉,在中国想干点实事就这么难,那些自愿到中国办学、绿化、收养孤儿的老外恐怕也不无这样的想法吧。
本人虽然尚未有著译面世,但看到不爽处经常想,我要是出手的话肯定能横扫一大片。客观来看这应该也是实情,并不是说我的水平真的百里挑一了,而是更多的高手根本不接这个招。IT技术进步太快,如果花很长时间去写或者翻译一本书给人分享的话,自己的学习时间就耽误了 (汗,我写这个回帖亦如是),国内的版税又可怜得很 (到底多少,了解行情的能说说么),还要看菜鸟编辑的脸色。所以对于一个有自尊的人来说,出IT书,尤其是学术性、原创性不高的书,基本就是做义工,运气好了可以挣到人气。国外有句俏皮话说“耍得来的耍,耍不来的教” (Those who can, do; those who can't, teach. 另有其它版本),而像潘爱民那样研究、讲课、写书三不误的强人,我是非常佩服的,可以想像他对自己的管理到了多么严苛的地步。译者是对口专家当然最好不过的了,这里主观评价一下上面提到的几位:裘宗燕疑似外行,侯捷是伪专家,李建忠是行家,潘爱民是牛人,但是比起国外一些理实双修的顶尖牛人尚有差距。
写了啥啊,一盘散沙,和hong的主题渐行渐远。又想起“爱惜字纸”的训诫,刚好力挽狂澜地回扣一笔:正在写书和打算写书的大侠们,请重视笔下流出的每一个字,尊重承载着它们飞到千万读者手中的雪白的纸,现在的垃圾已经够多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