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250|回复: 75

[【文史类原创】] 我给易中天打分:学术打65分,讲课打85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7 17: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闲来无事,百无聊赖,查了下学术超男老易的成果。得到惊人发现:
易中天原来主要是搞美学的。历史是副业却令其红遍中国!
老易核心期刊发的论文全是美学类的。cnki一查便知。
厉害!牛!
总而言之,本人对老易学术打65分,讲课打85分。
要说《百家讲坛》能火,老易的确是功不可没。其成功之处,2个字:普及。
说多点,注重了新旧结合。老易是个聪明人,懂得以讲评书的风格来探究学术问题历史问题,通过叙述故事来讲一般不向大众宣讲的学术内容历史研究,的确是一种讲课方式方法的创新。

核心期刊如下:
1   上图讲座   易中天   图书馆杂志   2006/12
2   城市的文化品格   易中天   编辑学刊   2006/02
3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帝国的惆怅》跋   易中天   编辑学刊   2006/01
4   论审美的发生——兼答李志宏先生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4
5   从“前艺术”到“后艺术”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6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6) 论艺术标准   易中天   美术   2002/10
7   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新实践美学”——与杨春时先生商榷   易中天   学术月刊   2002/01
8   官场你我他   易中天   领导科学   2001/07
9   论艺术标准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10   科举、禅宗与中国文化思想史的分期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11   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1
12   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13   破译中国书画语言的遗传密码——读《书画语言与审美效应》   易中天   中国图书评论   1996/12
14   也论学者、科学家及其他──兼与张燮先生商榷   易中天   教育发展研究   1995/05
15   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与展望   易中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5
16   中国美学史的内在逻辑与历史环节   易中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1
17   文艺学方法论的根本变革——评何国瑞主编《艺术生产原理》   易中天   江汉论坛   1989/07
18   艺术实践性论纲   易中天   江汉论坛   1987/10
19   站在实践哲学的历史高度——刘纲纪“实践自由说”的美学观点述评   易中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06
20   重新寻找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易中天   江汉论坛   1987/03
21   刘勰论美的原则   易中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1



其它论文全目录(cnki)
1   窝里斗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7/04
2   真假曹操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7/03
3   弱女子与女强人   易中天   决策与信息   2007/03
4   城市的魅力   易中天   建筑创作   2007/02
5   易中天《品三国》第二十九集 命案真相   易中天   政协天地   2007/01
6   曹操的用人之道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7/01
7   贵族与流氓   易中天   出版经济   2006/07
8   刘邦成功之谜   易中天   出版参考   2006/14
9   上图讲座   易中天   图书馆杂志   2006/12
10   楚汉相争显英雄本色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6/11
11   海纳百川:曹操的用人之术   易中天   财富智慧   2006/09
12   ——谈胡朝阳的油画作品   易中天   艺术市场   2006/04
13   逼良为寇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6/03
14   城市的文化品格   易中天   编辑学刊   2006/02
15   王安石变法:帮了腐败的忙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6/02
16   礼失求诸野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6/02
17   生命田园神话   易中天   福建艺术   2005/01
18 鸦片的战争与战争的鸦片——读《天朝的崩溃》   易中天   书屋   2004/09
19   禁果之谜   易中天   书屋   1998/05
20   上帝之谜——《上帝的预谋》之一   易中天   书屋   1998/02
21 我解中国文化之密   易中天   书屋   1996/03
22 流氓与皇帝   易中天   书屋   1996/02
23 “窝里斗”大观   易中天   书屋   1995/01
24   且说“窝里斗”   易中天   乡镇论坛   2004/08
25一部宪法与一个国家   易中天   书屋   2004/06
26   雍正治贪   易中天   小康   2004/02
27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6) 论艺术标准   易中天   美术   2002/10
28   文学:面对现实思考   朱水涌   东南学术   2002/01
29   犯不着那么傻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1/10
30   如此皇帝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1/09
31 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易中天   大舞台   1998/05
32   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公务员辞职下海背后的启示   易中天   人才瞭望   2001/07
33   论艺术标准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4
34   替宋江拿个主意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1/04
35   晁盖与宋江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1/03
36   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0/12
37   如此帝国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0/11
38   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婊子养的”   易中天   民间文化   2000/09
39   这个女人不寻常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0/05
40   从请客吃饭说起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0/04
41   曹操:做能臣,还是做奸雄   易中天   领导文萃   2000/04
42   罪案之谜——《上帝的预谋》之六   易中天   书屋   1999/04
43   原罪之谜——《上帝的预谋》之三   易中天   书屋   1998/06
44   同谋之谜——《上帝的预谋》之五   易中天   书屋   1999/02
45   夏娃之谜——《上帝的预谋》之四   易中天   书屋   1999/0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08: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newshakes于2007-09-27 17:44发表的 我给老易打分:学术打65分,讲课打85分。 :
论文中还出现了重发现象,不过也很正常,不必深究。.......

我对楼主的这句话很不以为然:“论文中还出现了重发现象,不过也很正常,不必深究。”如果真的是一稿多投,不仅对自己的名誉有损,而且也会影响自己在学术上的前途。

作为一位出了名的学者,易中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这种傻事吗?我很怀疑!因此,我去CNKI上下载了楼主标明“重发”的几篇文章,发现那几个期刊的文章大多是转载的,而这种转载大多数是不通知原作者的(我的文章被转载过,所以比较清楚这一点)。附上《廉政瞭望》、《领导文萃》转载《 窝里斗》这篇文章的截图。

希望楼主能修改一下主题帖,还易中天一个清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09: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hpudqx朋友的建议,已经修改。个人很喜欢听老易的讲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txy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9-28 0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学术混混。。。。。仅此而已。。。。别再替他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17: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抵学问是荒山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钟书曾如是说。愚甚以为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txy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9-28 17: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17: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
楼上两位一定恨不能早出生千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8 18: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愚夫于2007-09-28 17:23发表的 :
“大抵学问是荒山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钟书曾如是说。愚甚以为然。

是呢,什么是学问?少有人听得懂的才叫学问!
两三个人“商量培养”的学问?那敢情是“大学问”!

什么诗经宋词元曲,多言男女情爱之事,彼时之“流行歌曲”,那是称不得学问,
但。。。但那钱大师笔下的方鸿渐怎么也有那情爱之事?怕《围城》也称不上学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9 09: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问大体可以做到三种境界:
1、浅入深出。(低)  2、深入深出。(中)   3、深入浅出。(高)
    本人读研时,学生公认学界公认本单位最高水平的老师,就属于第3种,把天书般的绝学讲得透彻明了,只要认真都能听懂。我考其研究生也在一次系里强迫参加听(因为内容听着太偏怕没有人去而教室实在太大为避免尴尬凑人数)的讲座被其吸引的。我几个同学一点背景知识都没有的,都赞叹这个老师有水平。要知道刚进大学的人都比较眼高手低的哟。
    “大抵学问是荒山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钱钟书所言当属于做学问的第2种境界,绝大多数做学问的人就在这个阶段徘徊。
   我不敢说老易的学问属于第3种,但是就普及的授课水平客观讲,老易是靠拢“浅出”这一路的。不少没有学术背景的普通听众都对老易十分认可,事实上《百家讲坛》的名声大噪也主要是老易的影响。愚见只是看到太多反面的声音,看了《品三国》又觉得老易实在不逗人讨厌,尽管不搞历史学术研究,却也有些旁观者清的独到见解,感到读书人里大有树人先生讲的“文人相轻”之嫌,才来讲2句,请书友多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中天回应学界“不务正业”争议


记者 陈香

--------------------------------------------------------------------------------

  本报讯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9月,学者易中天的《成都方式》新鲜出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书一推出,便惹来学界热议。有学者表示:“一个在电视台讲通俗历史的人,既不研究经济问题,也不研究‘三农’问题,有什么资格讲城乡一体化、基层民主建设?”

  那么,品“三国”的易中天为什么会突然开品“成都”,关注起中国农业问题来了呢?易中天告诉读书报,早在两年前,他应四川攀枝花市政府的邀请到攀枝花,顺便就到成都绕了一下。在成都,听朋友说起成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而且还在建设基层民主和打造规范化服务型政府,使城市与农村“二元对立”、农民对城市没有感情而多有意见的局面大有改观,他便在成都停留了下来,对变化中的成都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他像一个记者一样到处参观、访问、座谈,将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写下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今年六月,当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时,一些朋友就劝易中天把他的《成都方式》整理出来。

  至于有些学者表示的所谓“资格”问题,易中天表示:“关于农业问题,我的确是外行。但正因为是外行,我获得了专家以外的角度。我相信我懂得的和我所写下的,一般老百姓也都看得懂。”

转载自「中华读书报」(http://www.gmw.cn/01ds/2007-09/26/content_676520.htm

记得有位朋友住四川攀枝花市的,不知有没有见过易氏。「正因为是外行,我获得了专家以外的角度」,有点诡异的的说法,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9 13: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著书立说,以个人观点作合理阐释,言之成立即可自成一派。这些都属于精神世界的东西。如果牵涉到楼上所言的关系大众现实利益,也就是物质世界的东西,就当慎之又慎,这不仅是是否完全成为出版商赚钱的工具的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大众的利益(扪心自问:你有资格发言吗?)。赚了黑钱得了虚名,又有多大意思,美学的真谛就荡然无存了吧!!!能经受住真学人良心的拷问吗???
   当然,我们在赞美一个人的时候不应该一好遮百丑,同样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也不应当一坏盖百好。
该欣赏的地方仍可欣赏,当批判的言论自然可口诛笔伐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3: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及文化其实是把双刃剑!——讲的好,能开大众视野,引下里巴人看阳春白雪;若讲的偏差,则会误人子弟,引人进歧途而不能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19: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对于不了解三国的人来说,易中天老师讲的算不错了.
可能对于三国故事读太多了,我听了几次他的讲座感觉没什么新鲜花头
无非是综合了好几本书的记载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9 20: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时很少看书,很喜欢易中天的风格,觉得有人说他误人子弟有些严重,不听讲座就不会被误导,看看电影看看电视剧玩玩网络游戏会让他们更最好的有了解历史吗?大家都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不会把易中天的话奉为真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人号称肚子里墨水多吧,讲课水平是一塌糊涂,谁也没兴趣听。有些老师看上去没什么水平,讲起课来却很吸引学生,结果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以前我们学校有两位老师的课在学生中公认的差到极点,谁也不想多听他们的课,实际上他们的业务水平却是整个地区最拔尖的,多讽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pedant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9-30 09: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學問”當作是“知識”,可能是真正可悲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30 09: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亨利于2007-09-29 20:16发表的 :
平时很少看书,很喜欢易中天的风格,觉得有人说他误人子弟有些严重,不听讲座就不会被误导,看看电影看看电视剧玩玩网络游戏会让他们更最好的有了解历史吗?大家都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不会把易中天的话奉为真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人号称肚子里墨水多吧,讲课水平是一塌糊涂,谁也没兴趣听。有些老师看上去没什么水平,讲起课来却很吸引学生,结果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以前我们学校有两位老师的课在学生中公认的差到极点,谁也不想多听他们的课,实际上他们的业务水平却是整个地区最拔尖的,多讽刺啊

确实如此
就像我曾经的公司法老师
确实是年轻才俊 书可以出一箩筐
而且都是有些自己的东西的

但讲课那个搓哦
没有一节课不让人昏昏欲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0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问是什么?大家不妨想一想~~~

钱钟书的荒山野老观点,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做学问的方式虽说每个人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只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开启民智,就是好方法,应该算是符合学术的宗旨了。

易中天的美学研究水平如何,隔行如隔山,俺不太清除。但是,他的学术普及方法很好,至少本人是非常佩服的。

突然想起了史学界的史景迁,以史学家的渊博学识和散文家的生花妙笔,写了好几本畅销书,大大普及了历史知识,但是,似乎没有人说他不务正业。

学术、学问、知识,这三者应当有很微妙的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mlcwz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10-1 04: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就数易中天讲的不错,还有一个讲清史的还行,不过不如易讲的有趣,有的根本看不下去,有的没有兴趣看。

刘心武讲的除了色情故事外,还证明了他确实是中学水平,历史白痴。

纪连海(名字不知道对不对。)整个一个大白和,其实是历史是外行,逻辑是相当的差,还喜欢故弄玄虚,卖弄的典型,误人无数。

我的看法是,百家讲坛不一定要讲学术,可以普及历史故事,却一定要请专家来讲,易还是合格的;

讲的内容一定要尽量正确,知之为知之,不知就说不知,易中天这一点把握的很好;

百家讲坛一定不能找混混来讲,这是要误人子弟的,当然,损失的还有央视的信誉;

百家讲坛的很多东西偏离的方向,主要责任在栏目编导;

听易讲三国史,比超女、海选,还有一些无聊的节目要好,这一点必须肯定;

听刘、纪等人的东西,还不如去看超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 23: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中天的讲座非常精彩,我想这是无论哪个想否定他的人都无可否认的吧。
像现在这个年头,不说那些没上大学的青年,单单我们理工科的学生有几个人会去读史书?所以易先生普及历史的功德无量。俺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 0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不大同意“学术普及”这个说法,学术具有自身的严格的范式、体系和语言表达方式。偶认为学术必须为社会服务,却不一定也不大可能以普及方式为大众所了解,学术之路本身注定“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自然科学常识普及——科普其实也不是自然科学学术的普及。所以觉得老易做的工作还是归入“文化传播”更妥帖吧。
记得有书专门讨论过此问题,其中有一篇是郜元宝先生写的,说的非常中肯
:“厦门大学一位名叫易中天的教授,也许平时课上得出色,属于校园名人一类,对此我没有调查,猜测而已,但在学术界肯定并不闻名,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专著,只是偶尔得了机会,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推销其通俗性学术研究,遂意外受到广大电视观众欢迎,电视讲座副产品《易中天品三国》更引发本年度书籍市场的地震,一次签售据说就有数千册之多,总销量更是惊人。
但又怎样呢?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了。
首先,它说明中央电视台真不愧为中央电视台,不仅“新闻联播”、“春节晚会”无人争锋,偶尔搞点文化,也仍然可以发挥强势媒体的绝对优势。凭这种优势,今后实在应该可以做出更多有利于国计民生和文化事业的善举罢。
其次,它说明我们的电视节目至少目前还很不像话,广大人民群众整天被迫吞吃大量文化垃圾,偶尔来点绿色食品,就犹如久旱逢甘霖,禁不住要感恩戴德、誓死捍卫了。
最后,它说明我们的电视观众还太缺乏文化常识,太需要普及文化常识。在一个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比较低下或文化已经被折腾被破坏得差不多的社会,偶有某人的文化研究被普及,便很容易观者如堵,欣喜若狂,前有余秋雨,后有易中天,就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我绝对没有轻视余秋雨文化大散文或易教授品三国的意思,我也绝对不敢说在当下中国没有像样的学术文化,我只是说,至少在电视所覆盖的并不狭窄的公共空间,文化的空气是比较稀薄的,所以前余后易暴得大名,多少粉丝忘情追随,也就难怪了。
我不太能理解的不是上面这些连锁反应,而是文化人和教授先生们为什么也和粉丝们一样见识,嘁嘁喳喳,闹个不休。
歪着脑袋稍微想了想,不免就有以下若干并不高明的联想。
首先我反对“酸葡萄”说。“酸葡萄心理”肯定有,但并非一切议论都是“酸葡萄”,否则易教授就变成老虎屁股摸不得了。如果议论一下易教授或易教授现象就是“酸葡萄心理”,那么沦为这样的老虎屁股的粉丝又该如何说呢?
当然粉丝文化锐不可挡,犯不着在这里做无谓的较劲,只是这种“我喜欢的你就说不得”的蛮横,似乎并不符合我同胞素来羸弱的国民性啊。“我喜欢的”多去了,而“我喜欢的”被人议论、被人糟蹋的也实在太多,好像并不都这么爱惜,您说是吧?
但何以独爱易教授乎?我劝乙迷们三思。
其次,这也是我们这里经常发生的,就是无论教授学者还是乙迷,似乎都不太明白面红耳赤,究竟所争为何物。比如,关于易教授讲座的内容部分,涉及的就很少。有人指出他善于用《三国志》史书来刁难《三国演义》小说,这已经属于难得的空谷足音了。
当然仅仅提出这点还不够。为什么就不可以用史书来判断小说?史书难道不是判断小说的一个有效参照吗?用史书判断小说的合理性及其应该顾及的界线在哪里?这都可以讨论。
另外,易教授喜欢玩酷,直接用流行话语调侃古人,也引起种种非议。其实玩酷并非自易教授始,鲁迅就喜欢打趣古人,比如说孔子有胃下垂,孔子喜欢赶时髦(圣之时者),等等。问题是这样的打趣调侃,目的与功用何在,有没有一个度?
最后,我还想提一个也许非常不合时宜的问题。
我其实一直等待有专家学者出来,抛开上述一切,抛开炙手可热的央视及其百家讲坛,抛开吃酸葡萄的学者,抛开易教授和他的虽然好玩但决不高明的品三国及其粉丝团,真正借此次三国热,正面强攻,给我们大家实实在在地谈一谈中国特色的“三国文化”究竟有哪些值得反省的地方。但我等来等去,最后还是失望了。没有这样的声音,而只有令人昏倦的嘁嘁喳喳。
如果说专家学者对易教授、乙迷、酸葡萄教授表示沉默,乃是正常而且值得尊敬的高贵姿态,那么他们对于被如此炒来炒去的“三国”本身继续表示沉默,任凭外行信口雌黄,就有点让人费解了。中天一出,谁与争锋,这固然不错,但如果真有关于“三国”的精彩研究广为人知,也就省得易教授、乙迷、酸葡萄教授们继续搞笑了。
关于小说《三国演义》,“五四”时期有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学术讨论。当时《新青年》集团鼓吹“文学革命”,为了追认白话文学的前驱,就把《三国演义》抬得很高,从此《三国演义》就登上古典名著的宝座,巍然峨然,批评不得了。但也有人并不赞同高抬该书,钱玄同就认为《三国演义》“以愚谬之见解,造前代之野史”,根本不入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屡引前人批评,所谓“太实则近腐”、“七实三虚惑乱观者”,鲁迅自己的评价也不高,比如认为该书整体上“据旧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辞复易滋混淆”,“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那么,《三国演义》到底是不是我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究竟包含(反映)了我中华民族怎样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根性?后人(学者、读者和电视剧的制作者与观众)对该书的不同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类推,我们甚至不妨也趁机谈一谈《水浒传》、《红楼梦》,再来一回“五四”式的文学史检讨如何?
我知道,这些问题都太迂腐,太陈旧,太不符合高贵的央视和同样高贵的粉丝文化的口味,所以在此次易中天事件中全不见踪影,也很自然。但我仍然想说,其实这才是真正值得关心的问题啊。
如果这些问题始终不肯或不能浮出水面,我们就始终不能摆脱文化轻佻症,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惊慌失措。今有易中天,超女,好男儿,明年不知道又有什么别的刺激神经的玩意儿了。拭目以待。”


另外,楼主给老易学术打65分可能苛刻了,而学术研究本身也实在难以量化。不过,知名度和学术整体水平不一定成正比,这一点大家都认识到了。比如论美学研究整体水平,觉得周宪先生要强于易中天先生,推荐大家读读周老师的美学论著,2002年南大百年校庆系列讲座中,百家讲坛拍了一次周老师的美学讲座。有兴趣的朋友可比较一下周老师的《美学是什么》(北大版)和易老师的《易中天谈美学》(复旦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3:32 , Processed in 0.2518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