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310|回复: 45

[【诗歌】] 历史的血祭——我看小说《黄花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2 18: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陕西石之轩驾御文字的能力一直为我所敬佩,今日获悉他的长篇小说《黄花赋》由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不仅起了先睹为快之心。
  小说开篇就给了我们一个近距离的李鸿章。他不是我们印象中十分无耻的卖国贼,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自大、傲慢、而又非常敬业。他对自己有明智的评价,换句话说: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也知道他做的事情,在历史上会有怎样的评价。作为中国的代表,他身后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祖国。弱国无外交,但是他的使命却是必须完成的外交使命。第一次我注意到这个在我印象中一直根深蒂固的卖国贼,原来他是一个出色的、有廉耻、有智慧的政治家。他的才华、魅力并不弱于强国的政治家。国家的屈辱,就是他个人的屈辱,这个屈辱他比谁都更有切肤之痛。千载骂名他一肩担了,而且是明明白白地担了,他不能躲、不能放,因为这个屈辱的担子挑着他的祖国。
  历史是什么?此刻的历史是一个张着血盆大口要求牺牲,要求祭品的妖兽。而李鸿章就做了以名誉为祭的牺牲品。还不止这些,它要求整个中国的血和屈辱来做祭品。中国付出了这些祭品。在这个血腥的祭祀中,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瞬间给了英雄豪杰们一个绝好的舞台,来展现自己的英雄本色,激发自己的豪杰潜质。
  紧接着这位和帝国一同衰朽的李鸿章上场的康有为却是充满活力、浩气和才华的。自然我们都知道他的最终结局。他象一颗流星,划破了夜的黑暗。他象一声春雷,震动了冬的麻木,惊扰了睡狮的酣梦。虽一介文士却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作者的可贵在于,不仅写出了英雄的伟岸,更复活了英雄的血肉之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康有为。他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但是作为一介文士他也有着大多数文士的趣味和尴尬,这让我们更加敬佩他的出色和不凡。说康有为就不能不说谭嗣同,康有为一力主持变法,谭嗣同却以身血祭变法。康有为救国以才,谭嗣同救国以血。两人俱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而《黄花赋》为英雄立传,将这一缕浩气雄风展现于世人面前。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个舞台,各色人等都不甘寂寞,要在历史的舞台上争一个角色。于是大奸巨恶,美女泼妇、奸雄豪杰纷纷登场。《黄花赋》却卸下他们的戏装重粉,还他们一个生活的原貌。剥去了冠冕堂皇的借口,人类的本性就赤裸裸地展现出它的真实面目。书中有一位出场不多的耿直人物——王照,却对康有为说了极之痛快的一句话:“枉为你负才子之名,又自称圣人,其实你一窍不通。我来告诉你,太后绝无政见,只知权利,她才不会那么珍惜所谓的祖宗之法,你可明白了?快与皇上改变策略,变法还有希望,不然,你便是断送变法的千古罪人!”这样的语言何等一针见血,而书中多得是这样精彩的语言,我以为这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
  列强压境,亡国在即。文人是嗅觉最灵敏一族,最先有反应并不奇怪。孙中山出场也是一介文士,却一身兼具狂傲、大气、豪爽、无私的品性,他的眼界更开阔,举止更惊人。作为一介书生他在北京的马路上自言自语的那句:“病入膏肓了,再无良药可以治了,缺个掘墓人而已。如此腐朽的王朝,轻易便可灭掉,这件事我就来干!”比起康有为同样在北京马路上公车上书的慷慨激昂更让人平添了万千豪气。皇位的尊贵、王朝的神圣蒙蔽不了他的心灵,他的眼光越过了他所立足的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健康、更理想的新世界。他并不想拥有它,只想做个先驱,亲手迎接它的到来。
  温故而知新,不要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历史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今天容颜的美丑。昨天的昏庸腐败,便是今天贪官的祖师,世界上没有新鲜事,所有的不过是历史的重复。昨天变法的阵痛,强国的血祭,依然留存于今天中国的改革之中,呼唤着英雄豪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18: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2 21: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觉得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太过刻板,非忠即奸,黑白分明,没有层次,没有性格。而拍滥了的影视作品,却因戏说杜撰的成分过多,让人觉得不可信。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生活在其中的人物又是怎样的性格,这确实是作为后来人的我们最想知道的。就象听易中天讲三国人物,听刘心武解秘红楼梦,给人如沐春风,耳目一新的感觉。看过雪融的这篇读后感,强烈要求把电子版传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2 22: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婆入木三分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2 2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4: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冰老婆,你若想看,偶传给你~~~~
赶海红楼版也在连载~~~
先把内容简介和作者的自序贴过来~~~大家鉴赏下是否可读~~~

??内容简介:
  
  《黄花赋》写的是近代中日甲午之战后直到清朝覆亡、袁世凯当上民国总统这一段时间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革命,以及这一段中国上自太后皇帝,下至黎民百姓对中国命运的忧思或者麻木状态。作者试图用全景式的扫描,用精微的特写,将这一段历史以及活跃在其中的英雄、枭雄、巨奸、泼妇、美女等等人物活画出来,所以素材多取之当时人物的回忆录、日记等等,以求真实准确。对一直以来的英雄人物,不作主观的拔高渲染,对一直以来的反派人物,也不作贬低或者丑化,只想如实地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并通过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中国的民族心态能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4: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 者 自 序
   一.从清末中日甲午之战后,中国的先知先觉者开始行动起来了,试图用各种方法来挽救这个古老的帝国免于沉亡。与此同时,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刮起了一股旋风,西洋、东洋的维新思想、民主自由思想,共和理论,社会主义理论,无政府理论等等,这些人文思想的纷纷登陆和传播,将中国的知识分子及热血青年迅速的卷入了时代的浪潮里,从此时直到1949 年,中国大地上思想的探索,主义的争斗,独裁与民主,争霸与统一,抗日的烽火,内战的硝烟,纷扰繁复、持续不断。在约半个多世纪的时空里,神州大地被迫经历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血染南国,血污中原,血洒在太行与华北平原。
    这是个容易冲动的年代,是个大梦初醒,精神抖擞热血沸腾的年代,无数的英雄美女在这个年代诞生,无数的文豪、名将、志士在这个年代诞生,同样有无数的奸雄、小丑、混世魔王在这个年代诞生。这是个闹嚷嚷纷乱不堪的年代,从南国的稻田里,从世家的书斋里,从上海的商场中,从帮会的山堂上,一批批抱着救国救民理想的男男女女,登上历史的舞台,按自己的想法改造中国,这些人带着青年纯真的情怀,带着英雄冲天的豪气,把他们的生命能量挥洒在神州的各个角落,把他们的热血舞成一朵炫目的花环,然后他们从容死去,不皱一下眉头,给历史留下一个个炫目的光点。
    这是个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年代。奸雄、汉奸、黑帮、悍妇混迹其间,睁着警觉地眼睛,怀着私欲膨胀的心思,用霸道、权谋、血腥和诡计在一片爱国声里攫取利益,他们是冷静的,在自由民主爱国共和的热浪里,悄悄的游弋着,伺机出动,砍杀狂呼口号的人的头颅。这个时代,反反复复的敌与友的变化,分分合合联盟的组成和解体,实力的对比,谋略的运用,争斗与妥协,暗杀与联姻,各种各样穷极所思的手段、各种各样卑鄙无耻的计谋都在筹划实施。这个年代里,一幕幕血腥的场面的上演,一次次诡谲的风云变幻,政客,谋臣,土皇帝,野心家纷纷出场亮相,小丑们提着刀呵呵而笑,书生们拿着笔怒睁双目,坐拥大军的大豪们假惺惺通电、开会,要挽救时局,而一群一群的学生走出校门,为自由为民主,不断地奔走呐喊。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个时代象这个时代一样,思想和行动都狂风一样席卷大地。这个时代的人,似乎视生死如儿戏,似乎满腔的血,就为了一次美丽的绽放,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毫不犹豫的就走向死亡,而大难不死的同仁们,为了各自心中的理念,顽强固执的重蹈覆辙,他们仿佛义气如山,同生同死,他们仿佛偏执狂躁,不断的内讧、分化,但就是这些人结束了两千余年的专制,开创出了一条鲜花飘香但漫长如斯的道路。
    
   二.我曾想发大誓愿把这些英雄美女豪杰奸雄写出来,我感到让他们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对他们极为不公,对世人来说也极为可惜,我在一次闲谈中,把这个想法说给我15岁的儿子,我儿子听了哈哈大笑,说:“笑话笑话,太夸张了,以你的那点才学,竟然想干这件力不从心的大事,除了给世人留下些笑料,给门外的烟摊做些贡献之外,我真不敢相信你还能闹出些什么名堂!”
    我自然不服,赶紧鼓动唇舌辩解,说:“才学不是很重要的。这件事,历史学家干不来,他们太严谨;文学家干不来,他们太浪漫;教授专家们干不来,他们嫌写近代史,要担许多不必要的风险。所以,这件事,只能由草野之人,没有心机之辈,半瓶子醋的我辈来完成,历史的重担落在身上,不接住这个担子,要愧对后人呀。”
    我儿子笑得在床上打滚,好不容易才止住,说:“且不论你能不能写,姑且假设你就是专为写这个来到世上的,但你可知道,你写的这些事,在当代人的眼里,与垃圾同类。垃圾可以随便扔到垃圾筐里,可你写的这些,需要核废料那样的处理方法,密封并且深埋,没有人会看那些东西。当今是商品与欲望横流的时代,不是怀念伟人与英雄的时代。你还是多想想升官发财的事,什么英雄,什么豪杰,你想给牙科医生拉托,让他赚钱给你提成吗?”
    我闷闷不乐,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仍贼心不死,就在晚上把想法说给妻子,寻求支持。妻子听了我的想法,表现得很无所谓的样子,说:“你愿写就写去吧,反正你很闲,在单位上班你不忙,厂也交给别人经营了,你无聊发慌,就胡乱去写写,总比打牌醉酒聊天网恋要好。”
    我儿子听了他妈妈的话,大呼小叫喊冤屈,说这样他就惨了,他妈惊问原因,儿子说:“这样一来,我爸肯定就将电脑霸占了,从此以后,我要打场游戏是难上加难了!”于是提议说:我要写可以,但托地,洗碗,倒茶,浇花这些劳役必须兼作,作为对我独霸电脑的惩罚。”
    我妻子不忍心,就修改了一下儿子的提议,说:“这样吧,你每写出一篇,就交给我们审查,如果我们觉得文采很好,人物也写得活灵活现,那么,就免除你的劳役;如果写得糟糕透顶,让人不忍卒读,那么,劳役再重新加上。你好自为之吧。”
    我没有选择的权利,就答应了。
     
  三.于是,我开始了艰苦的敲字生涯。真的好苦呀!精神上的磨难尤其大,我到处搜罗民国的史料,彻夜的狂读人物的传记,捉摸他们的思想个性,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不过在这中间,我却体验到了一种乐趣,我感觉到我的工作很类似于“历史的还原”。因为英雄也罢,悍妇也罢,首先他们都是和生生的人,有血有肉,一颦一笑之间,远比历史书上对他们的定义要复杂丰富得多。另外,人物也罢,事件也罢,没有一个能脱离别的人与别的事而独立出来,历史的因果,让人产生惊恐震颤的感觉,为之唏嘘不已;而历史的巧合,又让人叹为观止,为之欢欣鼓舞。
  但是,历史的确是不能还原的。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思维原点上,透过百年的烟雾、百年的风尘,看到的历史无形中已经变异,已经带上了今人的感觉,今人的评判。
  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历史有太多的遗憾,有太多的凄婉,有太多的迷茫和不该有的错乱,但是仔细一想,历史是过去了的现在,现在也正缓缓的过去而成为历史,那么,今与古又是何其的相似,其遗憾与迷茫又是多么的一脉相传。历史之帆在迷惘与遗憾中缓缓而前,偶尔折弯,偶尔靠岸,可水流滔滔,浪卷风旋,船是永远也不可能长久地停下来的,于是,历史就又有了使人心动、使人欣慰,使人能坦然一笑的诱因。
  或许用喜剧的眼光看待过去能减少很多沉重,或许该用睿智与善意对历史加以宽容。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加以宽容之后,面对历史会哑然失笑,可笑过之后那种酸酸的苦涩,还是让人惆怅不已。
  好在曾经的过去还有许多的灿烂,怒放在百年前的原野,尽管烟尘弥漫,但遮不住鲜花的幽香与霞光的明艳,最苦难最伤怀的日子里,往往有最美丽的花朵绽放、有最清澈的溪水流畅。
  百年的沧桑,幽香与明艳也罢,血腥与苦难也罢,惆怅与伤感也罢,激昂与兴奋也罢,那些都是我们的过去,回看百年历程,犹如回想自己的童年,牙牙学语的可笑,摇摆学步的笨拙,幼稚也罢,可爱也罢,可那毕竟是我们的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5: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众mm不会没看过《走向共和》吧,《黄花赋》中的英雄、枭雄、巨奸、泼妇、美女,好像除美女外都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17: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雪融卖书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雪融“妖里妖气”的文风,

你一定会被她写的这篇《历史的血祭——我看小说《黄花赋》》所震惊。

一个整日浸淫在红楼的小女子,

怎么也会写出具有这样“大气”的文章?

或许——这唯一的答案就是:她真的成精了。


寂寞让她如此“妖艳”。她在寂寞中涂抹她的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7: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读书园地日报2006-05-24 17:07发表的“”:
雪融卖书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雪融“妖里妖气”的文风,

你一定会被她写的这篇《历史的血祭——我看小说《黄花赋》》所震惊。

一个整日浸淫在红楼的小女子,

怎么也会写出具有这样“大气”的文章?

或许——这唯一的答案就是:她真的成精了。


寂寞让她如此“妖艳”。她在寂寞中涂抹她的完美。

晕啊~~~这个还叫大气???
因为这小说是朋友写的,他请我们几个帮忙写书评,雪融惭愧,几位朋友都写的大气、凝重,惟有雪融学8来人家的大气,所以只好从小处着手,写几个偶喜欢的人物~~~~

哈,8如偶把人家那些大气的书评转来看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黄花赋》
  
作者:江南一粟



一日,石兄在QQ上给我留言,是一个很酷很酷的图片。我不解,遂发了一个带问号的图片,回复石兄。不想,石兄正好在线,他告诉我:他的《黄花赋》付梓子,美中不足的是,在出版社的要求下,小说的后半部动了一些小手术,未能尽了石兄之意,遗憾之情在QQ的那一头飘过来,直袭我的心扉。

在我的要求下,石兄把电子版的《黄花赋》发在我的电子邮箱里,很快,我便收到了。感谢石兄,让我免费看他的小说,我很遗憾地告诉石兄,你在书市上发行的《黄花赋》因你的慷慨而少出售了一本,因为我会将电子版的《黄花赋》好好地珍藏!我花了二天三夜的时间,一口气拜读完此文,对石兄油然而生敬意。

小说以大家熟悉的历史大事件为载体,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主线,为我们重温了中国近代史那开天辟地重要一幕。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史料详实而丰富,殊不知,写这样的一部小说是没有多少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的,很容易便滑向没有多少内涵的演义式的小说,然而,作者还是穿越了厚重的历史,用现代人的理念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不带任何政治倾向为读者叙述了这段历史,同时赋于了这段历史以新的内涵。



小说对从甲午之战到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近十余年的历史,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思潮、革命等各个领域。

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是惊人地相似,其规律大致如下:农民起义,群雄争霸,诸候割据,最后被某个军阀一统,建立新的皇朝。改朝换代的形式非常单一,几乎除了军事之外就没有其它的内容了,然而在上个世纪初的那次改朝换代中,却不仅仅是只有军事这一个内容。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动向对别国尤其是周边国家也能产生深厚的影响。满清政府虽有足以使我们骄傲的乾康雍盛世,但长期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积弱沉疴,处处受制,饱受它国的凌辱,有良知的读书人在各种思潮的涌入中,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苦苦思索与探寻救国救民之路!这就注定了,这次的改朝换代决不是简单意义的朝代的更迭!

显然,小说的作者他是知道这点的,于是,他的小说就不单单是只从军事的脉络去叙述这样的一个大事件。



这段历史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因此,以这段历史为背景下的革命性小说,言情性小说,人物传记性小说无一不是传奇性的,跌宕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上至帝王帝后,下至黎民百姓,也无一不是传奇的经历!这就给小说家们创作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于是,以那段历史为时代背景的小说汗牛充栋,也佳作累累,这就极大地丰富我们对那段历史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的了解。

那段历史离我们近也不近,远也不远。有那个小说家敢以正统的历史为素材,真实的人物为框架,写一部与历史完全相符,并能确保没有作者本人对事件、对人物的潜意识的好恶呢?纯历史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截取历史的某一个片断加以叙述,或对某一个历史人物进行传记式的叙述。然,此文却以时间为脉络,人物出场也以此为准,并使用小说所特有的故事结构,将那段的历史的能推动历史的事件的事有机地串连起来!使小说的故事性很强,可读性很强!不会让读者感觉这段历史我很熟悉,故读之无趣!



我不禁想知道,这些堆放在案牍之上的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素材,却是从那搜集来的,既然有这样的途径,也得数年之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7: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蓑雨笠我独行——读石之轩《黄花赋》

作者:闲云牧鹤

  自鸦片战争后,泱泱大国的雄风如昨日黄花,帝国如同垂死的巨人,虽做着无济于事的挣扎,但无法挣脱末日来临前的动乱,有为的国人,乱世的无赖都想在这个历史的交错处,竟欲探险,寻找未来中国的道路。作者就是贯穿了这段历史后,在阅读了大量近代人物的文集、奏疏、日记、书信、行状、年表、家谱,以及形形色色的晚清稗官野史、笔记杂谈中,穷首皓经,不吝精力开始了《黄花赋》的艰难创作过程。他像一个跋涉在沙漠中的独行客,不断穿越一座座无尽头的沙丘,寂寞和空寥让他窒息;但沙漠中的一汪汪绿洲也让他欣慰,促使他在稿纸中编织着梦想。殚精竭虑耗时两年完成了历史小说《黄花赋》,几经周折终于在2006年付梓出版了。
  《黄花赋》场面宏阔,全景式展示了甲午战争到共和前夜社会不同阶层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风云变幻;多角度演绎了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等形形色色人物的抗争和感情纠葛;揭示了共和与封建,维新与保守的你死我活的殊死较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沉浸其中不醒,常常有身处一百多年前的时空幻觉。其雄浑的气势,疏朗的线条,令人不由想起三国演义。
  《黄花赋》作为历史小说不仅仅是向人们重述一段过往的历史,也不仅仅是为某个历史人物树碑立传、歌功颂德,而是要写出历史的真谛,为古人画像,让今人照镜。使今人从作品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氛围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启迪,从中更多地领略传统文化的精粹。
  《黄花赋》遵循历史小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虽然场景宏大,波澜壮阔,但细微处并没一笔带过,而是通过研读史料笔记等方式,在熟悉和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风情等的基础上,对人物场景的细节进行周密的设计,细微处依旧逼真,栩栩如生。
  《黄花赋》有鲜明性格形象的人物就有近100多个,其他的小人物更数不胜数了,无论是作为小说主干人物的帝王将相,共和英雄,才子佳人,还是名不经传的贩夫走卒,推车卖浆者,都被作者赋予了符合人物身份的场景和语言,游刃有余地把他们的全部情感和内心世界披露给读者,从深层次上展示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人们不甘寂寞,努力进取,意欲在险恶的历史舞台上一展丰姿,力图在历史的狂澜中立稳脚跟的历史画卷,把动乱时代国人的不同心态浓墨重彩地描摹出来,让人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思考,并拷量自己的灵魂。
  历史小说该怎么写才好,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是更偏重历史还是偏重文学?作者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后,定位为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大的方面,尤其是牵扯到历史的本质、基调上不能有悖于历史。依仗丰富的原汁原味的原始素材,酿造出浓郁的历史氛围,把历史小说的沧桑感,凝重感把握的恰如其分。与此同时作者还注重把枯燥乏味的史料,原本僵卧的文字,用鲜活的语言,让它们一个个地站立起来,汇合成一幕幕生动热闹的舞台剧。通过对历史的再创作,给史料注入精气神。读史者可以找到自己的所需,读小说者也可以在此其乐融融道古今。
  《黄花赋》底蕴厚重,场景恢弘,怎奈笔力不逮,只有些粗浅的感性认识,作者读者故妄听之也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22: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再见阿郎2006-05-24 15:08发表的“”:
楼上的众mm不会没看过《走向共和》吧,《黄花赋》中的英雄、枭雄、巨奸、泼妇、美女,好像除美女外都有啊    

哈 这本书写的还真不错 在红袖读了两章~~

不过好像有些“生不逢时”  

不如与时俱进写写“红顶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22: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iceeyes2006-05-22 21:03发表的“”:
总觉得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太过刻板,非忠即奸,黑白分明,没有层次,没有性格。而拍滥了的影视作品,却因戏说杜撰的成分过多,让人觉得不可信。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生活在其中的人物又是怎样的性格,这确实是作为后来人的我们最想知道的。就象听易中天讲三国人物,听刘心武解秘红楼梦,给人如沐春风,耳目一新的感觉。看过雪融的这篇读后感,强烈要求把电子版传上来。     

易中天不是在品三国(实际上是说曹操)中说了吗  历史角度的人物是不同与文学角度所描述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5 08: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雪融鸿飞能否征得石之轩的授权,在书园进行连载,让俺等都很忙的大家一饱眼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5 11: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4: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再见阿郎2006-05-25 08:37发表的“”:
不知雪融鸿飞能否征得石之轩的授权,在书园进行连载,让俺等都很忙的大家一饱眼福   
石之轩那天注册了半天,没注册上,只好做罢~~~~
阿郎的意思是让雪融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4: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reader2006-05-24 22:03发表的“”:


哈 这本书写的还真不错 在红袖读了两章~~

不过好像有些“生不逢时”  
.......
呵呵,石之轩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大量阅读过中国近代史的许多资料之后,觉得那个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些英雄们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气感人至深,因而起了把那些英雄介绍给世人的念头,所以呕心沥血写了这本书,雪融把石之轩的两篇小文转过来,也许朋友们可以从中见其写作的认真和辛苦之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4: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冯慧与《黄花赋》







我最初萌生写一部长篇小说时,人尚在笔友网,那时候我对我党的战将战神级人物如彭德怀、林彪、徐向前、陈毅、粟裕、许世友等十分崇尚,当然,对毛泽东、蒋介石这个级别的人物更是五体投地,蒋介石的手下也有很多战神战将界的人物,国共合作然后又交战又合作的那段历史十分宏阔,波澜滔天,我想将那段历史写出来,当时想了个题目,叫“赤色旋风”,但是动笔的时候,我选择了孙中山闹革命作为开头,这便写开了。


但是一动笔,我吓了一跳,孙中山闹革命牵扯的内容太多了,牵扯的人物也太多了,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等,这都是不可回避的人物,但我当时对他们的了解很肤浅,幸运的是,此时我在笔友网上发现了一篇文章——“梁启超思想研究”,文章的作者就是冯慧。


我连忙加了冯慧为好友,向她请教康有为、梁启超,这人见我很好学,就耐心的给我讲了好几天,又推荐了几本书让我看,但是当我写到第五章的时候,实在写不下去了,因为孙中山的手下还有一大批人物,康梁的手下也有一大批人物,这些人物个个有棱有角、浩气如天,而蒋介石在里面连个小角色也算不上,我这时彻底傻眼了,知道这个开头的内容超出了我的想象,想来想去,我就想把这个开头专门写成一部书,根据我搜罗到的资料,我就舍弃了“赤色旋风”已写成的部分,重打锣另开场,起了个名字叫“碧血黄花”,开始在莲园网上边写边发。


写了大概有十万字吧,实在写不下去了。那时已经认识了牧鹤,她是学历史的,冯慧也是学历史的,此时也到了莲园。她们俩看了《碧血黄花》笑得前仰后合,轮番的批评我,她们问我:“秋瑾有没有见过于右任?”


我也不知道秋瑾见过没有,我就说:“管他呢,反正他们都是同盟会的人,或许见过。”牧鹤说:“那不行,你这东西必须严谨。”冯慧说:“你把秋瑾的专辑于右任的传记看完,再写这一段。”


我苦恼万分,到图书大厦去买书,但是买不到这两人的传记。冯慧就给我说:“你太傻,网上就有。”我说:“搜索来的资料都不完整,可信性也不大。”冯慧说:“有个超星图书馆,里面的书极多,你去哪儿找找看。”


我就去了超星图书馆,那时那儿必须注册交钱,到邮局汇款还不行,要什么银行卡,我对这玩意不懂,就问冯慧。冯慧说:“我已给超星交过钱了,我把密码给你,你上去找书吧。”我用她的密码很快找来了一大堆书,没日没夜地看,有些地方看不明白了,就立刻在QQ上找冯慧问,她有些懂,有些不懂,懂得他立刻就给我回答了,不懂的她说去问她的老师,原来她正在读研,据说马上就要毕业,学得似乎就是近代历史。


看的书越来越多,我问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古怪了,比如关于总理衙门的职权范围,外国人为何将李鸿章尊称“节相”,中国留日的学生是不是不要护照就可以去日本,陶成章到底是不是蒋介石暗杀的,我不但要弄清事实,还要原始史料作为证据,这些东西很难找,有些已经是历史悬案了,但是冯慧告诉我说:西北大学图书馆藏有某一本书,里面可能有我要的内容,过了几天,她就将那书的有关部分复印了,在网上传给了我,关于中国留日学生的很多事情,国内没有一本专著讲这个,但是冯慧在另一个网上图书馆里找来了一本日本人写的《清国留日学生史》,那书里的史料十分仔细,对于好多大事,都引用当事人的日记或者当事报纸的报道作为佐证,这让我欣喜若狂。


但是,冯慧很快就说她不能帮我了,她要准备毕业论文了。我说:“给我这些帮助已经很大了,你的毕业论文要不要我帮忙?”她说她需要共产党的历史方面的资料,我说:“太好了,我搜罗了一大堆。”但是她不要我搜罗的东西,她要那些最具体的,比如毛主席和贺子珍吵架,有那个人劝过,出于什么动机劝的,等等,这让我很犯难,她就说:“算了,我自己找。”


从这以后,冯慧就消失了。


《黄花赋》写完后,忽有一天冯慧又在QQ上出现了,我连忙点她,告诉她我正为《黄花赋》联系出版社,冯慧说:“写得怎么样,后来的我都没有看。”我吹牛说:“比不上红楼梦,但是或许可和《三国演义》一较短长。”冯慧大笑,说:“那好啊,快点出版,然后是诺贝尔奖,然后是美元欧元无数,美女鲜花如云。”我也大笑,她就说:她已经毕业了,准备换个地方,不再西安呆了。我说:“好歹你等《黄花赋》出版后再走,那时我请你吃饭,当然,还要给你送书。”她笑了半天,说:“我可能等不到了,工作不定下来,孩子上学就是问题,你的书真出来了,我会见到的。”


从那儿以后,冯慧就又消失了,直到现在也没露过面。据说她要到北京某各高校去,也不知她最后如愿了没有。祝她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6 14: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牧鹤与《黄花赋》

  《碧血黄花》写了十六章,大概就是十多万字吧,在牧鹤与冯慧的坚决反对下,我忍痛割爱,将这十六章又全部废弃了,此时重起炉灶再写,这就是现在的《黄花赋》了。

  《黄花赋》写了一章又一章,几乎每一章写好,我都要传过去请牧鹤过目,而每一次牧鹤都不满意,她总提出一大堆不满意的理由,我灰心丧气,很不高兴,说:“不写了,怎么写你都说不好,我没办法写到你要求的那个水平。”牧鹤估计有点不好意思,她赶紧说:“我不满意不等于不好,但是我看起来总没感觉,我看《红楼梦》也没什么感觉,那并不是人家那书不好,但是有些好处我欣赏不来。”我气哼哼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从此以后我就不在电脑上写了。我买了很多小学生用的那种薄本子,大概一本能写万把字左右的那种,我就在那上面写,每一章写一个本子。

  在本子上写有个好处,我儿子与妻子可以随时看,有时候我也读给他们听,然后按他们的意见再改,一直改到他们说满意为止。开始我只注意史实不能有差错,不管大事小事必须真实无误,甚至连人物对话我也尽量采用史料上人物的原话,有些话确实找不到记载的地方了,我就查这人的文章,采用他文章中的话,这样写出来倒是很严谨了,但是可读性不好,儿子与妻子一致说我写的东西像历史,不像小说,我很懊恼,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我就搁下笔查资料,越查资料越多,到底是近代史,好多资料活生生的如在目前,在这些几乎巨细无遗的资料里,孙中山、袁世凯、慈禧、黄兴、康有为、李鸿章等等大人物看起来不再那么高大不可接近,他们有时也很可笑,他们有时也很顽皮,我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的呼吸,能听到他们的笑声,他们的一举一动那么可爱,即便是慈禧这样的人物,我也感觉她可爱得要命,她的小心眼里飞快转动着的各种鬼主意我也似乎了如指掌,她无奈痛哭时的哭声也很凄凉,这个时候,我就又开始写他们,写完之后再读给儿子与妻子听时,他们竟然一致的说起好来,我大受鼓舞,于是就按这个路子一路写了下来。

  当写到第四十章结束,我感觉应该是一半左右的内容了,这时候我就将他们陆续的打到电脑上,然后发到赶海的小说版上听取意见。但是回馈的意见让我很惶恐,好像大家不是怎么满意,红杏的话最有代表性,她说:“像历史,不像小说。”

  但是红杏那时候显然对这类题材的兴趣不大,所以我抱着最后的希望找牧鹤,请她谈看后的感觉。牧鹤问我:“说真话?”我说:“当然说真话,假话听来有什么意思。”牧鹤就说:“比过去好了,但是我还是没读出感觉,好像总融不进你写的意境中去。”

  我一下子坍塌了,崩溃了,感觉我的这些努力全都被费了,但是我真的不甘心呀,可我怎么办呢。我就苦苦的央求牧鹤再看,看两遍不行就看三遍,牧鹤苦笑着答应了,安慰我不要着急,说实在她看不进去的话,她打印出来拿去请教另外的高人。

  但是第二天牧鹤就回话了,她高兴得厉害,她说昨晚将我发在赶海的那些全打印出来了,躺在床上开。这一看境界全开,她整个儿看进去了,她感觉到了其中涌动着的血和泪、爱和恨,她也触摸到了那些人物心跳的声音,然后她向我表示祝贺。我不知该怎样说话,我脸上笑着,眼睛却湿了。

  我于是将其余的章节一章一章的传给牧鹤看,我传一章她就看一章,然后就给我说她看出的好处和不足,我将她的意见专门弄了个文件夹收集起来,一边写后四十章一边改前边的。

  终于全部写完了,但是联系个出版社不容易,大部分出版社听说是长篇小说就不接,说:“长篇没有市场,你的文笔不错,要写就写点玄幻类的,这个好出。

  我气恼而又无奈,牧鹤就说:“实在出不了,就留给儿子,现在就是这样子,你急也没用。”我说:“待我慢慢联系,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写写帖子,打打电话,我想会有人看上这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6 06:51 , Processed in 0.18165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