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9 20:52:24
36,80年代的译制片(4)
《卡桑德拉大桥》。2003年,在非典的日子里,我总是想起多年前看过的《卡桑德拉大桥》,原本已经模糊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种种细节,随着局势的紧张居然越来越清晰,心里也越来越惶惑,就像那列火车上的乘客,骤然遭遇事变,不知道载满病毒的火车驾驶向何方,前方有没有卡桑德拉大桥,结局会怎么样。我特别记得《卡桑德拉大桥》的一个场面,火车被北约军方控制,旅客们惊恐不安地看到站台上布满身着防化服、荷枪实弹的军人,他们包围了火车,把窗户封住,播音员用各种语言宣读警告,声调庄严又刺耳......
《卡桑德拉大桥》里巨星云集,意大利的索非亚.罗兰和好莱坞巨星艾娃.嘉德纳,中国观众第一次见到这两位超级女星,当年42岁的索非亚.罗兰风韵犹存,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一副巨星架势。54岁的艾娃.嘉德纳比较惨,演一个老态龙钟的贵妇人,丑陋不堪,看不出年轻时的风采。影片中还有后来遭遇杀妻官司的橄榄球巨星辛普森,好莱坞影星马丁.西恩(《现代启示录》的男主角),表现最出色的是英国影星理查德.哈里斯,他演的医生没什么派头,全靠语言和表情控制场面,令人印象深刻。后来,在《野鹅敢死队》中又见到了理查德.哈里斯,与著名的理查德.伯顿、罗杰.摩尔(007)飙戏,丝毫不落下风。
《茜茜公主》三部曲。有人说,看电影就是做梦,做一场别人为你设计好的大梦,罗密.施奈德主演的《茜茜公主》三部曲(《茜茜公主》、《年轻的皇后》、《皇后的命运》)就让观众做了一场梦,电影里有太多童话般的梦想元素:皇帝和公主的艳遇,一见钟情的爱情,辉煌的大婚典礼,上流社会的腐烂生活,维也纳、巴伐利亚和多瑙河两岸的美丽风光,皇后的魅力与意大利、匈牙利的臣服……这三部电影如此华丽,如此浪漫,让当年的中国观众如痴如醉,下意识里同做一场春秋大梦。我还记得当时看完第一部后,无比欣赏公主的父亲马克斯公爵,这位老兄,不愁吃不愁穿,一位贤惠的夫人,一大堆孩子,一大群狐朋狗友,吃喝玩乐,无忧无虑,简直是人间神仙,过一辈子这种逍遥日子绝对是不枉此生。
《最后一班地铁》。1987年夏天,我在北京东四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等到一张退票,幸运地看到了《最后一班地铁》,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听说过特吕弗的名头,但不知道他有多厉害,看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我当时的欣赏能力,《最后一般地铁》近乎完美无缺,特吕弗把一部寻常的三角言情片拍得如此温暖、感人,让人回味再三,颇有颊齿留香之感。
《最后一班地铁》里雍容华贵的凯瑟琳.德纳芙对中国观众并不陌生,之前已经上映过她主演的《总统轶事》,一部无聊又好玩的政治电影。在这两部影片中,德纳芙的表演含蓄、细腻,情感控制得很到位,波澜不惊,从容不迫,确有法国电影女神的风范。DVD流行之后,我又看了若干她的其他作品,发现她的表演风格变化不大,有点类似高仓健,都是同样的“扁平型”面孔,这可能跟她的运气有关,总是碰不到能让她拓展表演空间的另类角色。
《英俊少年》。这部西德影片描写一个少年如何营救蒙冤入狱的父亲,如何与疏远的外公恢复关系,赢得外公的支持,最后阖家团聚,甚至还给父亲找到了未来的伴侣。整部影片拍得生动、幽默、风趣,浓郁的亲情尤其动人,特别打动了刚从冷漠的文革年代过来的中国观众。80年代的电影观众应该都知道《英俊少年》,就算没看过,也听过那几首流行一时的插曲。当年没有排行榜,以我的观察,那几首悠扬好听的歌曲绝对是排行榜第一名的分量。
《英俊少年》中有个细节让我难以忘怀,当演到父亲入狱,关进一间单人房,镜头缓慢地扫过整个房间:舒服的单人床、桌上的电唱机、暖气管道、壁橱、书架、抽水马桶……当镜头扫过抽水马桶,全场一片惊呼,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长者,盯着屏幕轻声地说:敢情人家西德的牢房比我们家还舒服啊!当年,没有几个老百姓家庭用得起抽水马桶,很多人甚至从没见过那玩意儿。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10-1-9 22:33:09
呵呵,奇怪,这几部电影我也印象深刻~~~
中间那段空白怎么产生的?忘记了~~~
《卡桑德拉大桥》茜茜公主,英俊少年~~~三部电影我都印象深刻~~~主要演员的脸,现在还能想得起来~~~~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0 22:05:16
36,80年代的译制片(5)
《冒险的代价》。一部不上档次的法国娱乐片,内容很有趣味,主要内容是说一家濒临破产的电视台为了起死回生,制作了真人冒险节目,一个底层青年为了高额奖金参加了这个节目,电视台雇佣杀手追杀该青年,又引导青年躲避追杀,然后现场直播整个追杀过程,惊心动魄。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位主持人老头,口才与风度极佳,控制现场的能力更是超一流。还有那位风姿绰约的女制作人,从开始的不忍到最后的冷血,变化过程很有启示意义。
当年,负责引进外国电影的有关部门一般会顾及教育意义,挑选一些有倾向性的影片,《冒险的代价》就是一部有强烈倾向性的作品:揭露资本家的贪婪、残忍、无恶不作,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虚伪,竞争的残酷、无序,还有资本主义国家媒体的过度自由、无政府主义,《冒险的代价》虽说有夸张的成分,它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却一针见血,颇有警示之效。值得肯定的是,全球化之后,我们的电视媒体坚决扬弃西方电视节目的庸俗、无聊,而是取其精华创意,如大众选秀、常识问答之类,制作的同类节目远比西方精良,深受观众拥戴。当然,如果在主持人的培养上下点功夫,多栽培一些像《冒险的代价》那位老头一样的全能主持人,淘汰那些嗲里嗲气装可爱的港台腔妖怪,我们的电视形象会更为正面。
80年代上映的西欧电影还有很多,我能记住的影片都是娱乐片:希区翻拍片《三十九级台阶》,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片《阳光下的罪恶》,理查德.伯顿、理查德.哈里斯罗杰.摩尔主演的《野鹅敢死队》,大卫.尼文、罗杰.摩尔主演的《逃往雅典娜》,球王贝利客串演出的《胜利大逃亡》,贝尔蒙多主演的《王中王》、《恐怖笼罩着城市》,还有《铁面人》、《黑郁金香》、《罪行始末》、《随心所欲》、《热带丛林历险记》、《沙漠情》……时间太久远,很多电影的细节都记不清了。
娱乐片之外,那时还看过若干文学名著改编片:《苔丝》、《悲惨世界》、《红与黑》、《基督山恩仇记》、《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当时刚好赶上名著出版的黄金年代,读书的同时居然还可看到这些名著电影,这是早几年不敢想象的事情。
相对于日本和西欧电影,我对美国电影的印象反而较为模糊,原以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电影会大举入侵,事实是,美国电影的进口数量很有限,品质也良莠不齐,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整个80年代看过如下几部好莱坞电影:唐纳薇主演的《苦海余生》,二战时期犹太人逃亡的故事。西部片《游侠传奇》,品质一般,第一次看西部片,感觉很新鲜。《弗朗西丝》,讲述一位好莱坞影星的悲剧命运,杰西卡.兰格的表演精彩绝伦。著名商业片《第一滴血》、《超人》,《第一滴血》看似有反越战的味道(其实不然),《超人》则有侠义精神,两位主演史泰龙和里夫,他们的事迹广为报道,尤其是史泰龙,知名度极高。音乐舞蹈片《霹雳舞》,1987年前后,北京等地兴起过一阵霹雳舞热潮,好像就是这部电影带动起来的。
那几年还看过若干黑白老片,《魂断蓝桥》、《鸳梦重温》、《罗马假日》、《爱德华大夫》……喜欢极了,第一是喜欢这些老电影的严谨和纯朴;第二是喜欢那些老明星,费雯丽、奥黛丽.赫本、格利高里.派克.英格丽.褒曼……这些老星名不虚传,演技和风采迷人不浅。
此外,不记得是80年代的哪一年,中央电视台集中放映了一批秀兰.邓波尔电影,都是拍摄于30年代的老片,大概是十余部,电影名字不记得了,内容也不记得了,只记得秀兰.邓波尔的可爱模样。
(因事暂停连载3~5天,抱歉。谢谢各位朋友的支持。)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10-1-10 22:48:41
恩,这些电影大多是大学时代看的。大概那段空白就是高考最紧张阶段~~~
然后进入大学,又可以疯狂看电影了~~~汗~~~~
襲人
发表于 2010-1-11 00:14:45
引用第83楼雪融鸿飞于2010-01-10 22:48发表的 :
恩,这些电影大多是大学时代看的。大概那段空白就是高考最紧张阶段~~~
然后进入大学,又可以疯狂看电影了~~~汗~~~~ 小鴻又飃這兒來了 唉呦呦 聽説這世上生産了許些個鬼片 不知你看不 如若 倒不知該怕誰啦
-------------------------------------------------------------
多年來已習於老電影的黑白之色 白的清素黑的靜穆 看了便成了一生的好記憶
风云007
发表于 2010-1-11 00:22:21
引用第84楼襲人于2010-01-11 00:14发表的 :
小鴻又飃這兒來了 唉呦呦 聽説這世上生産了許些個鬼片 不知你看不 如若 倒不知該怕誰啦
-------------------------------------------------------------
多年來已習於老電影的黑白之色 白的清素黑的靜穆 看了便成了一生的好記憶
好久没看到你这黑白之色的文字了。
黑色的字静穆,白色的底清素
渔人
发表于 2010-1-11 12:51:26
谢谢楼主,昨天在电视上看了电影《追捕》,过去只是单纯的看而看,这次却不同,我的心起伏不停,是楼主记忆中的老电影的给我了启发和感动------谢谢谢谢
在这快餐的年代,还有这么醇厚的一餐,真的不易,楼主辛苦了,谢谢
襲人
发表于 2010-1-11 14:48:03
引用第85楼风云007于2010-01-11 00:22发表的 :
好久没看到你这黑白之色的文字了。
黑色的字静穆,白色的底清素
....... 呵呵 風雲兄別來無恙 是啊 黑白乃世間華彩的兩种類型 一生都在黑白之中 在其内外游走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5 21:13:47
38,80年代的译制片(6)
大概是1986年,一批久违的苏联电影不期而至,上演了80年代译制片的华彩乐章。苏联电影的大规模进入标志着中苏关系的历史性变化。1985年,三年来的第三个苏共高龄领袖谢世,年富力强的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推行新思维改革,中苏两党两国都有意结束不正常状态,经过几年的周旋,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完全恢复正常关系,中美苏大三角确立,战略形势对中国极为有利,完全可以坐收渔利赢得发展良机。没想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冲过了头,居然冲得苏联瞬时瓦解,历史从此转向。
不管怎么说,作为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排头兵,这一批苏联电影的先行进口,为80年代的外国电影补足了一个缺角,也让中国观众见识了多年不见的苏联电影是什么样子,迷雾中的苏联社会和苏联人民又是什么样子。
据有关资料,文革前十七年共引进译制片857部,其中苏联电影421部,占49%,也就是说,这421部苏联电影伴随了40后、50后两代人的成长,塑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过也有人说,这些海量的苏联电影中,真正的好作品屈指可数,大多充斥着生硬的说教和对政治人物的过分吹捧,人物呆板,故事单调,真实性可疑,艺术品味很差。中苏交恶后的二十余年,中国一般观众没有看过苏联当代电影(不计少许内部片),对苏联电影乃至苏联社会、苏联民众的生活都相当陌生。这批苏联新电影的上映,中国观众蓦然发现,苏联当代电影开始描绘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小情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关注宏大叙事,一味地歌颂虚假的崇高,人物丰满起来,故事也生动有趣多了,政治人物也变得真实可信,尤其是从电影中看到60~70年代的苏联社会,明朗、健康、秩序井然,有向上的朝气,看不出行将崩溃的模样。
1986~1989年,我看过的苏联电影一共15部左右,一部分是在电影院看的,另一部分是中央电视台引进的。这批苏联电影题材很广泛,风格也多样化,有全景式反映卫国战争的《莫斯科保卫战》,歌颂苏军普通士兵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战争对普通人影响的《合法婚姻》、《战地浪漫曲》、《岸》,还有描写当代苏联社会的剧情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办公室的故事》、《男子汉们》、《湖畔奏鸣曲》,喜剧片《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难片《机组乘务员》,惊险片《德黑兰43年》,以及文学名著片《残酷的罗曼史》(改编自沙皇时期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作《没有陪嫁的新娘》),此后,还在电视上看过长片《战争与和平》和《静静的顿河》,但记不得具体哪一年播出的。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对我这个从小受到苏联文化熏陶的后辈来说,这批苏联电影带给我极大的精神享受,每一部都给了我难忘的回忆,让我沉迷其中,流连忘返。以后如有机会,我会写一篇苏联电影专题贴,认真回顾一番,这里就不多说了。
80年代,以往风光无限的朝鲜电影和罗马尼亚电影仍在持续引进,不过不再唱主角,老实说,70年代看得太多,腻了,如今时间有限又有其他选择,自然很少光顾这两个国家的电影。朝鲜电影只记得断断续续看过央视播出的长片《无名英雄》(《无名英雄》是一部系列电影,不是电视剧),印象比较模糊,只记得女主角很有魅力,另外我看过的部分没提中国一个字,完全当志愿军不存在。罗马尼亚电影只看过《神秘的黄玫瑰》系列中的一部,片名和故事情节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主人公穿黑斗篷或黑外套,戴个黑礼帽,满脸胡子,很有西部牛仔的味道。
其他国家的影片,印象比较深的有印度影片《大篷车》、《奴里》,巴基斯坦影片《人世间》、《永恒的爱情》,这两个国家的电影很相似,故事都一般,音乐值得称道,插曲非常好听。埃及影片《走向深渊》,描写一位看起来很有品味的埃及女郎如何被以色列情报机构招募为间谍,出卖国家机密的故事,记得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很惊奇――发展中国家的电影也可以像西欧电影那样充满时尚符号。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6 20:17:11
39,90年代的简单回顾(1)
对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90年代就像是昨天,因为距离太近而没有多少怀旧的价值。因为种种个人的或时代的原因,整个90年代,我与电影处于疏离状态,很少去影院看电影,通过其他途径看过一些电影,数量无法和80年代相比,更无法和这十年相比,因此,关于90年代的电影,只能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回顾90年代的电影,有这样几个特点:1,国产电影从80年代的高峰迅速滑落,整体陷入低谷。2,另一方面,资源集中到少数导演手里,出现了几部迄今最出色的国产故事片。3,观众观看电影不再局限于电影院或电视,录像机和VCD的普及让观众有了自主选择的余地。4,随着录像机、VCD的普及和大片进口分帐制的实施,好莱坞电影和香港电影成为地上或地下的主流。
整个90年代,我去电影院观看的国产片好像不足10部,未及过去一个年头的数字。说起国产电影的低潮,让人不胜唏嘘,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1,世界大时局的急遽变化,整个电影环境肯定会受到影响。2,民众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看电影或者看电视都不再是主要选择。3,电影票价的大幅提高脱离了一般观众的承受能力,市场萧条,电影经营陷入恶性循环。4,电影制作缺乏资金,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主旋律大片,杯水车薪的境外资金只关注那几个成名的导演,很多80年代的主力导演陷入困境,即便拍出作品也远远不如以往。
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因为有了境外或民间资金的挹助,几位知名的第五代导演在同一时期拍出了他们生涯最具分量的作品:田壮壮的《蓝风筝》,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活着》,以及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几部影片都把背景锁定在民国后期到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描写各式普通人在这个大时代的艰辛,充斥着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密码、隐喻和暗示,每一部都有电影史诗的味道。这几部电影中,我尤其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因为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看一遍不过瘾,又去看了一遍。
《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四部影片可以看作是中国电影人用个人的记忆和经验对过去一个时代的总结,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对那个时代有深切体验并做过深入思考的人,才能拍出这样深刻的作品,也才能领会这些作品的妙处。这几部影片是中国电影的颠峰之作,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90年代看过的国产片还有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巩俐的杰出表现让人意外,老实说,那几年巩俐大红大紫,可她的演技实在不敢恭维,《红高粱》算初出茅庐,有点新鲜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形象如木头美人,目无表情,呆板乏味。看到《秋菊打官司》,才发现,原来此人不是不会演戏,如果碰到机会还可以发挥出高超的演技。说起巩俐,我想起80年代看过的李翰祥作品《一代妖后》,巩俐出演一个被赶出皇宫的宫女,表现相当泼辣,在巩俐演过的所有角色中,我以为只有秋菊和这个宫女值得称道。
90年代前期还看过叶大鹰的《红樱桃》和冯小刚的王朔电影《永失我爱》,《红樱桃》的题材很独特,不过没有拍出预期的震撼效果,显然与编导缺乏直接的体验有关。《永失我爱》是冯小刚的电影处女作,一部带有悲剧色彩的唯美言情片,与后来的贺岁片风格大相径庭。1997年之前的冯小刚运气不太好,除了《永失我爱》有机会公映,其他影视作品都没什么好结果。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找准了路子,终于取得了难以置信的商业成功。话说回来,把冯小刚所有的贺岁片加起来,也不如他早期的电视剧《一地鸡毛》、《月亮背面》有意思,没看过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应该会有收获。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7 20:56:14
40,90年代的简单回顾(2)
90年代,第六代导演纷纷出道,与第五代相比,他们的电影之路要艰难得多,一般观众很难看到他们作品,以我为例,我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第六代的影片,只是通过其他途径看了几部第六代的代表作――管虎的《头发乱了》和张元的《北京杂种》(VCD),贾樟柯的《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和娄烨的《苏州河》(DVD),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和章明的《巫山云雨》(网络文件)。《冬春的日子》和《巫山云雨》闻名已久,没想到一直等到十年之后才有机会看到。
在这些第六代作品中,我由衷地赞美贾樟柯的《站台》。《站台》是和《小武》同时买的,当天晚上一气看完,一直看到午夜。先看更有名的《小武》,有一点怅然若失,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及至看完《站台》,目瞪口呆,就像俗话说的,心潮起伏,不能自已。那些熟悉的声音和影像把我拉回了80年代,那些文化符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80年代正是我们这代人的黄金岁月。
如果把《站台》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连接起来,从童年到成年,刚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史。贾樟柯和他的几位前辈一样,用个人经验对80年代做了总结,他用电影书写了他的80年代,也是我们大家的80年代。对于80年代,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观察和理解,令人满意的是,贾樟柯精准地把握住了80年代的底色,只要是从80年代过来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熟悉的断片,想起自己扮演过的角色。
在我看来,《站台》和《蓝风筝》、《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属于同一等级,甚至更出色。因为第五代那一拨人,从1978年上学,就进入社会的上层,实际上疏离了80~90年代的中国社会,尤其和底层社会、底层民众距离甚远,当他们把60~70年代的积累用尽,就注定再也不会有什么好作品,像《小武》、《站台》这样的影片,第五代是绝对拍不出来的。当然,贾樟柯也是一样,《站台》之后的作品没有新的发展,仍是重复以前的路数。听说他最近要开拍商业片了,这位书写80年代史诗的天才导演终于无可避免地走上了前辈们的老路。
1989年底,我开始使用录像机,从此改变了看电影的方式。第一部电影录像带是埃迪.墨菲主演的喜剧片《运转乾坤》,两个资本家打赌,让一个白人金融精英和一个黑人小混混交换身份,故事情节模拟《百万英镑》,非常幽默,看得我乐不可支。因为是第一次在家里看录像带,第一次看埃迪.墨菲的喜剧,印象特别深刻。
90年代前期,我看的录像带都是和圈子里的朋友们交换转录来的,很多时候是扛着录像机跑老跑去,好像回到了1979年转录邓丽君磁带的时光,有一种偷吃禁果的乐趣。转录来的录像带模糊不清,看起来有点费力,基本上享受不到观看大片的快感,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还是看了不少经典电影,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片和香港片,美国片以70~80年代的奥斯卡获奖片为主:《教父》、《与狼共舞》、《莫扎特传》、《甘地传》、《雨人》、《野战排》、《克雷默夫妇》、《走出非洲》、《苏菲的选择》、《沉默的羔羊》,还有《美国往事》、《死亡诗社》、《人鬼情未了》……看这些电影算是初窥了好莱坞的门径,那个时候,最欣赏的男星为达斯汀.霍夫曼和罗伯特.德尼罗,最欣赏的女星为梅丽尔.斯特里普、朱迪.福斯特和戴米.摩尔。
1995年是个转折点,一方面,好莱坞大片通过分帐制在影院上映,那一年我看了《真实的谎言》、《亡命天涯》、《生死时速》和《纽约大劫案》,在电影院看大片当然比家里小小的电视屏幕要享受多了。另一方面,VCD取代了录像带,成为90年代后期看电影的主要媒介。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10-1-18 12:20:29
呵呵,天天在网上,可是不知道看点儿什么好~~~现在可以按照楼主的帖子里所罗列的电影看了~~~
xilou001a
发表于 2010-1-18 15:44:29
鸿飞兄无事可做?写几篇文字发在这里吧:)
要不鸿飞兄也写个影评(未必一定要是阿凡达的):)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8 20:43:55
41,90年代的简单回顾(3)
90年代后期,我经常去逛附近的电脑城,那里散布着几家地下游击队式的碟铺,像作贼似的,听到点风声就关门开溜。我每次去都挑几张VCD回家,那时的VCD碟市不像现在DVD这样专业齐全,制作商的水准参差不齐,烂片出得多不说,还经常用枪碟来充数。尽管如此,那几年还是收集了不少经典电影的VCD,包括奥斯卡获奖片《勇敢的心》、《美国丽人》、《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英国病人》,《美国丽人》,好莱坞名片《女人香》、《西雅图失眠夜》、《纯真年代》、《岁月惊涛》、《大河恋》、《本能》,日本片《鳗鱼》、《谈谈情、跳跳舞》、《失乐园》,瑞典片《教室别恋》,澳大利亚片《钢琴别恋》,法国片《三色》、《白色婚礼》、《芳芳》……
当时的制作商不那么专业,往往不分良莠,手里有什么资源就出什么,如此一来,偶尔会发现一些稀奇古怪的电影,比如我淘到的两部法国片《Pour Sacha》和《Vent d'est》。
《Pour Sacha》,封面中文名译作《情书战场》,1991年出品,苏菲玛素主演,讲述1967年第三次阿以战争前夕,三个法国青年前往以色列集体农场,看望他们的老师沙夏和女同学罗拉,他们欢聚在一起,不免有情感的纠葛和观点的冲突。不久,战争爆发,沙夏参战,随军占领了耶路撒冷旧城,战争期间,沙夏每天都给罗拉写情书,报告战况,倾诉爱情……
《Pour Sacha》有几个看点,1,片头的歌曲有一股浓郁的犹太风味,优美之极,片中的其它插曲也都很出色(我在网上寻找该片插曲,至今未获,如有哪位朋友了解相关信息,烦请告知,谢谢!)2,苏菲玛素当年24岁,她饰演的罗拉明媚靓丽,魅力十足。3,影片介绍了以色列集体农场(基布兹)的概况和日常生活,基布兹是以色列独有的集体劳动组织,有点类似我们理想中的公社,很有借鉴意义(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茨的小说对这个组织有详细的描述)。4,影片记录了六日战争的进程,沙夏随军占领哭墙的一幕令人动容。
《Vent d'est》,封面中文名译作《机密》,又名《东方之风》,1993年出品,讲述1945年欧战胜利前夕,一支身着德军军服的俄国人部队残部(即由被俘的苏军将领弗拉索夫组建的“俄罗斯解放军”,苏联称之为“弗拉索夫伪军”)开入中立小国列支敦士登寻求庇护,列国当局接纳了他们,士兵们分住到居民家中,与当地民众建立了鱼水深情的关系。苏军派出一位上校和一位女军官(疑似情报人员)与列国当局谈判,逼迫列国驱赶这支部队,不果,苏军代表便游说士兵们返回祖国,许诺种种好处,部分士兵听信苏军的承诺返回苏联,其他军官带领部分士兵和眷属去南美避难。最后的结局:返回苏联的火车开到一空旷处,返国的士兵下车后,等待他们的是密集的机关枪子弹……
这部影片因为题材的少见和敏感而绕有趣味,编导显然没把二战时的敌我分际当回事,电影里的苏军军官猥琐蛮横,面目可憎,好似邪恶的一方。弗拉索夫部队倒好像是正义的一方,军官个个文雅英挺,士兵则勇敢剽悍,带队的Smyslowosky将军衣冠楚楚,气宇轩昂,他与苏军军官直接对峙的场面尤其壮观,苏联的叛徒威风凛凛,正气凛然,在气势上完全压到了胜利者,让人咋舌不已。战争结束了,敌人也换了,二战时的是非标准不再适用,在这部影片里,弗拉索夫伪军作为希特勒的帮凶,因为声称只打布尔什维克,即得到了编导的同情和宽容,也得到了影片编导的美化,刚刚获胜的苏军则被丑化得不成样子。持主流观点的观众看完这部影片,恐怕会有神经错乱之感。
(感谢xilou001a 兄支持!)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19 20:45:05
42,90年代的简单回顾(4)
在贾樟柯的电影里,不时可以看到80年代录像厅的画面,作为80年代文化符号,录像厅意义非凡。大概从80年代后期开始,录像厅开始大规模出现,城镇越小越偏远,录像厅反而越密集,生意越红火。这类录像厅成本低廉,一个阴暗狭小、烟雾缭绕的房间,一台电视机,一台录像机即可开张赚钱,没有沙发,只有板凳,甚至地板。放映的电影以香港片为主,武侠动作片、警匪动作片、黑帮片、赌片、言情片、闹剧片,甚至还有xxx,多元化的香港电影满足了录像厅的需求,并借助录像厅杀进内地,建立了口碑。
与录像厅的红火相反,或许是为了保护市场,香港电影在内地影院的上映受到严格的限制,整个80年代应该不超过20部,且大多数是合拍片。前文说过,70年代中期,有两部香港记录片(《万紫千红》和《杂技英豪》),引起强烈反响。70年代后期,陆续有几部香港左翼电影机构拍摄的影片上映,我看过《三笑》、《屈原》、《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故园春梦》,因为和内地电影的风格完全不同,这几部影片受到热烈的欢迎,特别是《三笑》,扮演秋香的陈思思一举成名,片中那些不怎么好听也说不清哪个地方的小调歌曲竟大受欢迎,很多当年的观众至今还能哼上几句。
关于80年代的香港电影,有两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一是大名鼎鼎的李翰祥。80年代初,李翰祥来到内地合拍清史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香港演员只带来一个梁家辉,其他演员全是内地的:刘晓庆、周洁、张铁林、项堃和陈烨,梁家辉因为出演这两部影片而成为一线演员,影片上映后,反响不一。二是武术冠军李连杰,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上映,全国轰动,票房奇佳,当年19岁的李连杰颇有巨星风范,风头之盛,连成龙也感受到威胁。此后,《少林寺》原班底又拍摄了《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一部不如一部,再过几年,李连杰也不大出现了,直到90 年代初才东山再起。
我记得,80年代上映的香港影片还有武打片《白发魔女传》、《木棉袈裟》、《自古英雄出少年》、《乱世英雄乱世情》,文艺片《似水流年》、《父与子》,闹剧片《三宝闹深圳》,音乐舞蹈片《霹雳情》,值得一提的是《霹雳情》,这是一部标准的烂片,人物、故事、表演都乱七八糟,毫无价值,唯有音乐让内地观众耳目一新,几首风格不同的插曲流行一时――《摇摇摇》、《请你等等我》、《情》、《永远有你的影子》、《酒不自醉人自醉》、《碧波万里情》,这几首歌出自香港名家黄霑、顾嘉辉和台湾作曲家谭健常,水准可想而知。我尤其欣赏节奏强劲的《摇摇摇》,当年误以为是梅艳芳唱的,多年后才知道这首歌是台湾女歌手娃娃(金智娟)的作品。
进入90年代,因为传播手段的更新,我看的香港电影比以前多得多,先是补看了80年代的代表作,大概20余部,包括吴宇森的英雄片,林岭东的风云片,徐克的古装片和言情片,许鞍华、关锦鹏、张婉婷的文艺片,成龙的警察故事……最喜欢的电影是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其次是吴宇森的《喋血双雄》、《英雄本色》,以及关锦鹏的《地下情》。
因为看的多,我总以为90年代的香港电影为史上高峰,优秀影片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让我印象深刻的有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系列和《东方不败》,徐克、王家卫、陈可辛、陈果的作品,以及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片。其中,王家卫和周星驰的主要作品基本看全了,我觉得,看周星驰电影应该看广东话版本,周星驰的成功建立在他那经过改造的语言魅力上,普通话版本反映不出周星驰台词的妙处,相对失色很多。与周星驰相反,王家卫作品与语言的关系不大,广东话还是普通话,都无所谓。
对这一时期的香港电影,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把我喜欢的90年代香港电影列一个十佳名单的话,则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九品芝麻官》、《甜蜜蜜》、《双城故事》、《重庆森林》、《飞一般爱情小说》、《记得……香蕉成熟时Ⅰ》、《一个字头的诞生》、《新龙门客栈》、《纵横四海》、《香港制造》。
emppp
发表于 2010-1-20 12:34:47
对于这两部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印象特别深刻,倒不是说到内容,而是记忆中的一个片段,这是我的记忆“就是有一个妃子,让慈禧太后给装到一个坛子里去了,只有头露在外面”那时候是看得露天电影,连着两部一起放的。俺年龄也很小,所以当时给吓得差点尿裤子里,(大家千万别笑啊)从那以后对这两部电影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恐怖和抵触情绪,到现在也没有再看过。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20 20:31:42
43,DVD时代的狂欢
大概是1999年下半年,市面上出现了少许DVD,之前听说过这种新媒介,总以为要等好久才会成熟,没想到,到了2000年上半年,DVD越出越多,普及之快出人意料,此时不能再视而不见,终于下决心购置了一台DVD机,开始了持续至今的狂欢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识货,收进了不少烂片,没办法,只好从头开始补课,收罗了一大堆书籍,从电影史的ABC学起,逐渐了解百年电影史的发展脉络,知道了一些大导演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买碟也就越发挑剔。有趣的是,我发现制作商也在同步补课中,不再乱出一气,而是瞄准经典名片,甚至冷门的艺术电影也有人出,品质也越发精致。2002~2005年,每次去碟店总会有所收获,往往是想看什么片子,就可以赫然发现这个片子,江湖快意,莫过于此。一晃十年了,所谓天堂的生活,不过如此吧?
在看碟、看书的同时,我很喜欢去影迷聚集的网站,旁观这些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在说些什么,每每都有惊喜的收获。新一代年轻的电影爱好者生活在黄金时代,古今中外的电影一览无余,见多识广,思维敏锐,看到他们发表的独到见解,艳羡之余,总会回想起我们这一代电影贫血儿经历过的荒芜岁月,如今年轻人琅琅上口的大师、经典影片,我们当年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对影片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了。如今老了,只能跟在后面踉踉跄跄,努力让自己不落伍。
这些年,我很喜欢浏览网友们互相推荐电影的帖子,看得多了,发现有几部电影的提及率特别高,大多是励志的成长电影、史诗电影和有创意的黑色电影,下面这份名单就是这些年来大众电影青年特别钟情的作品,不知对不对,仅供大家参考:《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教父》、《美国往事》、《女人香》、《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情书》、《美丽人生》、《钢琴师》、《中央车站》、《低俗小说》、《罗拉快跑》、《斗阵俱乐部》、《七宗 罪》、《七武士》、《盗火线》、《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杀手莱昂》、《猜火车》、《两生花》、《千与千寻》……
另一方面,在书籍和网络影评人的引导下,我逐渐进入艺术电影的世界,经过众多电影专家和电影爱好者多角度、多侧面和循循善诱的讲解,我慢慢理解了那些史上最伟大的电影: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安东尼奥尼的《放大》、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伯格曼的《野草莓》、塔科夫斯基的《乡愁》,库布里克《大开眼戒》、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黑泽明的《罗生门》、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叫安德鲁斯的狗》、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特吕弗的《四百击》、帕索里尼的《索多玛120天》,木下惠介和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曼切夫斯基的《暴雨将至》、普契尼的《美国荣耀》……
在本贴的最后,按惯例在这些年看过的DVD中,挑选出我喜欢的25部作品与各位朋友分享(以出品时间为序,不包括前文提过的影片):1,《意志的胜利》(德国,里芬斯塔尔,1935);2,《青色山脉》(日本,今井正,1949);3,《麦秋》(日本,小津安二郎,1951);4,《浮云》(日本,成濑巳喜男,1955);5,《后窗》(美国,希区科克,1958);6,《筋疲力竭》(法国,戈达尔,1959);7,《甜蜜的生活》(意大利、法国,费里尼,1960);8,《公寓春光》(美国,比利.怀尔德,1960);9,《奇爱博士》(美国,库布里克,1964);10,《随波逐流的人》(意大利、法国、联邦德国,贝托鲁奇,1970);11,《最后一场电影》(美国,博格达诺维奇,1971);12,《中国》(意大利,安东尼奥尼,1972);13,《革命往事》(意大利,莱昂内,1973);14,《镜子》(苏联,塔科夫斯基,1975);15,《曼哈顿》(美国,伍迪.艾伦,1979);16,《莉莉马莲》(联邦德国,法斯宾德,1981);17,《其后》(日本,森田芳光,1985);18,《现代爱情故事》(美国,加里.马歇尔,1991);19,《冬天的心》(法国,克劳德.苏提,1992);20,《印度支那》(法国,瓦格涅,1992);21,《烈日灼人》(俄罗斯、法国,米哈尔科夫,1994);22,《生命因你动听》(美国,斯蒂芬.赫瑞克,1995);23,《非常公寓》(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米姆尼,1996);24,《高保真》(美国,斯蒂芬.弗雷斯,2000);25,《三丁目的夕阳》(日本,山崎贵,2005)。
这些电影是我个人的趣味,并不代表它们一定是好电影,或一定好看。如果您看了觉得没啥特别的,尽管腹诽我,我一定虚心接受,没有问题……:)
qq5096717
发表于 2010-1-20 23:33:23
引用第96楼数帆老人于2010-01-20 20:31发表的 :
43,DVD时代的狂欢
大概是1999年下半年,市面上出现了少许DVD,之前听说过这种新媒介,总以为要等好久才会成熟,没想到,到了2000年上半年,DVD越出越多,普及之快出人意料,此时不能再视而不见,终于下决心购置了一台DVD机,开始了持续至今的狂欢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识货,收进了不少烂片,没办法,只好从头开始补课,收罗了一大堆书籍,从电影史的ABC学起,逐渐了解百年电影史的发展脉络,知道了一些大导演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买碟也就越发挑剔。有趣的是,我发现制作商也在同步补课中,不再乱出一气,而是瞄准经典名片,甚至冷门的艺术电影也有人出,品质也越发精致。2002~2005年,每次去碟店总会有所收获,往往是想看什么片子,就可以赫然发现这个片子,江湖快意,莫过于此。一晃十年了,所谓天堂的生活,不过如此吧?
.......
这些片子大部分都看过,有一段时间每天看四五部电影,就像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嚼豆子般,每看完一部都按序数记下来,最后积累的数字竟达到1500多部了.有时候常常想,生活中的自己那么简单,可是梦想却是那么丰富多彩,仿佛活过了好几个世纪,已经深味一切悲欢,这或者也许是苏珊·桑塔格所说的:"电影的五十年为我们匆忙地重演了小说两百多年的历史."的意义所在,电影已成为促成一种新感受力形成的重要媒介.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10-1-21 19:18:59
引用第94楼数帆老人于2010-01-19 20:45发表的 :
42,90年代的简单回顾(4)
在贾樟柯的电影里,不时可以看到80年代录像厅的画面,作为80年代文化符号,录像厅意义非凡。大概从80年代后期开始,录像厅开始大规模出现,城镇越小越偏远,录像厅反而越密集,生意越红火。这类录像厅成本低廉,一个阴暗狭小、烟雾缭绕的房间,一台电视机,一台录像机即可开张赚钱,没有沙发,只有板凳,甚至地板。放映的电影以香港片为主,武侠动作片、警匪动作片、黑帮片、赌片、言情片、闹剧片,甚至还有xxx,多元化的香港电影满足了录像厅的需求,并借助录像厅杀进内地,建立了口碑。
与录像厅的红火相反,或许是为了保护市场,香港电影在内地影院的上映受到严格的限制,整个80年代应该不超过20部,且大多数是合拍片。前文说过,70年代中期,有两部香港记录片(《万紫千红》和《杂技英豪》),引起强烈反响。70年代后期,陆续有几部香港左翼电影机构拍摄的影片上映,我看过《三笑》、《屈原》、《巴士奇遇结良缘》、《生死搏斗》、《故园春梦》,因为和内地电影的风格完全不同,这几部影片受到热烈的欢迎,特别是《三笑》,扮演秋香的陈思思一举成名,片中那些不怎么好听也说不清哪个地方的小调歌曲竟大受欢迎,很多当年的观众至今还能哼上几句。
.......
呵呵,这一段非常熟悉~~~前后两段却陌生的很~~~
数帆老人
发表于 2010-1-21 21:21:49
44,说说电影书籍
DVD电影的风行,电影书籍的出版商直接受益,这十年来,关于电影的各类书籍成为书市的热点,好书层出不穷,为DVD时代的电影爱好者提供了越来越精致的精神食粮。我从90年代末开始关注电影书籍,主要是电影史(包括国别史、断代史),电影人物的生平和作品介绍,电影随笔,电影编剧和淘碟指南,对电影文化、电影理论、电影技术类的书籍则敬而远之。以下就来简单说说这些电影书籍,与大家分享。
电影史方面,在中国电影圈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学者乔治.萨杜尔的著作,早在文革前,他的四卷《电影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1961)就译成中文出版,80年代初又再版,包括第一卷《电影的发明》、第二卷《电影先驱者时期》、第三卷《电影成为一种艺术》、第六卷《当代电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电影》,该书原计划写六卷,第四、五卷未及完成。因为年代久远,印数又少,这套《电影通史》已很难找到,比较流行的是萨杜尔另一本较为简要的《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995),该书还有一个早期版本《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此外,萨杜尔的《法国电影 1890~1962》(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也很有参考价值,可以补充其它有关新浪潮书籍的不足。
电影通史的书陆陆续续出了不少,最近比较喜欢读的是《电影的故事》(马克.卡曾斯著,新星出版社,2006、2009),通俗易懂,全面又简洁,很有启发,该书的2009版为简装本,价格相对上一版远为低廉。
关于国别史以及大师生平、作品介绍,中国电影出版社的“电影大师创作系列”,江苏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的“电影馆”系列,收录了诸多经典著作,每一本都值得研究,如果有时间又有财力的话,这些丛书里的作品都可一读,读完书再看相关电影,或者看完电影再读相关的书,都是莫大的享受。另外,现代出版社的“梦工厂”系列,其中关于电影的书籍大多出自我国的年轻影评人,时尚又有趣味。断代史方面,隆重推荐《逍遥骑士 愤怒公牛》(比斯金著,文汇出版社,2008),该书详细介绍了70年代崛起的那一批年轻导演和他们的作品,喜欢70年代好莱坞电影的朋友不可错过。
电影大师的自传,我偏爱伯格曼的《魔灯》(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费里尼的《我是说谎者》(北京三联书店,2000)、塔科夫斯基的《雕刻时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里芬斯塔尔的《回忆录》(学林出版社,2007),英格丽.褒曼的《我的故事》,其中,最喜欢伯格曼的《魔灯》,这本书极有文字的魅力,就像是文学大师的长篇随笔,读之兴味盎然,过瘾之至。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读一读编剧方面的书籍很有必要,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外表看起来好像花团锦簇,其实都是按照一定的公式和套路设计的,识破他们的秘密并不困难,认真琢磨几本书即可,这方面的书籍也有很多,下列几本不妨试试:《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电影剧作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悉德.菲尔德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编剧――步步为营》(汉森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新近出版的《编剧大师班》(斯科特编著,文汇出版社,2009),收入了作者对十余位电影编剧的访谈,谈论各自的经历和编剧的甘苦、成就感,很有趣味。
电影随笔,这方面的书籍出得很多,碟市的兴旺造就了一大批电影散文家,电影专业人士、作家、记者、学者、职业经理人、无名影迷……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才都在这个领域里努力耕耘,有学术型的,有八卦型的,有写某一国的,有写某一职业的,也有借电影贩运私货的,其中不乏才气横溢的佳作,遗憾的是,内地作者受到条件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评论的电影范围相对很小,基本上是影迷们熟知的名片。在这一领域,有几位境外作者的随笔值得注意,李欧梵因为资历够深,他的随笔集《我的观影自传》(上海三联书店,2008)、《看电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介绍了一些不常见的影片。另外,香港影评人迈克、汤祯兆的作品都有参考价值。
对影迷来说,淘碟须有指南性的工具书加以指导,这方面还没有发现十全十美的书籍,只好多备几种,以便比较定夺,比如《20世纪的电影》(吴汉平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02)、《世界电影全记录》(贝塔斯曼出版公司编,南方出版社,2001)、《电影指南》(廖金凤编,辽宁画报出版社,2001)、《三大电影节完全手册》(里尔、姚迅编著,上海画报出版社,2002),三册随笔集《独立精神》(达郎编,现代出版社,2001)亦可充数。刚刚上市的《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年电影》(施奈德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是一群美国专业影评人共同编撰的,介绍了1903~2007年的1001部经典电影,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每一页都有精美的图片,令人爱不释手,只是价格略贵,不过以使用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综合而论,我以为还是可以考虑的。
这一年多来出版的新书中不乏值得一读的好书,如下列几部:《奥斯卡大观》(利维著,商务印书馆,2008)、《库布里克的电影》(诺曼.卡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小津》(里奇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小津安二郎周游》(田中真澄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集体回忆 特吕弗》(梁良、陈柏生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黑色电影》(纳雷摩尔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如何写影评》(科里根著,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9)……太多了,不胜枚举。
在时间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在琳琅满目的电影暑假上挑选合适的书籍,是个很伤脑筋的问题。以上提到的书籍只是我接触到的一小部分,多数是近年出版的,较为容易找到,仅供各位参考。因条件所限,在海量的电影书籍中只是九牛一毛,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书有待阅读,我也希望大家给我推荐值得一读的好书,共同体验看电影和阅读电影书籍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