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dsa 发表于 2006-12-10 17:47:28

关于如何熟练运用文字技巧?除了要多看看名家作品,培养语感,增加储备,个人经验有两条,方法一:找经典片断,仔细阅读,并给它起几个精彩的标题,多练习。 方法二:自己拟定一个题目(比如云、雨)再围绕这个话题写不超过200字的片断。
   其实,根据福楼拜的理论,想些好文章首先要从状物入手,锻炼敏锐的观察能力,然后跟自己限定字数,以有限的字数内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然后再试着写议论文,这样内容才不会空洞,读起来才生动。

+15

wubingfan 发表于 2006-12-13 10:00:50

我认为阅读是文学创作一个重要的基础。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让你有模仿的冲动和依靠。以前武侠小说风行的时候,有的学生便自己动手写小说了,现在网络上的一些武侠小说受到大家的欢迎,这些作品也应该是起于模仿的冲动。并且在你动手创作时,以前的文学作品从语言、结构和风格上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无论你满意还是不满意。所谓的后现代小说、新新小说,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定有一些作者以前阅读的经验。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一定会饱含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文学作品的创作动机除了娱情之外,一个重要的起因就是对生活的思考。我宁可去阅读所谓的下半身写作,也不愿读才子佳人小说,因为后者完全是出于一种矫情、虚伪和低俗,完全激发不了阅读者的其它任何更多的思考。同样,现在很多的武侠和言情小说眼界实在太窄,如同洋快餐,吃过就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纯属快速消费品。我不否认人有时候有这种快速消费的欲望,我也不否认有些虚幻作品同样有深刻的寓意,但大部分作品注定是要被人遗忘的,就象明中叶时的艳情小说,除了研究者,没人会去看了。这也许是社会的必然现象,文学作品也如同物质商品,遵守物质生产、交换与消费的规律。这些作品被生产出来的首要任务是能给作者带来财富,其次能博取最大的注意力,无论是阅读者笑、骂甚至恶心,让读者哭已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了。但是,我这里强调的是好的文学作品,是有可能进入经典行列的作品。无论一个作家境况的好坏、作品选择何种体裁,都是有可能创作出好作品的。但是这种好作品无一例外是可以激起阅读者的情绪波动与人生思考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作者一定要有深刻的人生体验,他总是能写出大家认为“确实如此”、“引为同调”的场景,他总是能写出大家习以为常、却又绝对美妙、荒谬、痛楚的场景。这要求作者对人生有深刻或独特的体验。而眼下大部分作品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我们文学口味究竟是我们自己内发的,还是被大众媒体调教的,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审美趣味同两百年前的祖先有很大区别吗?这跟我们的民族素质有关联吗?通俗与高雅有绝对的界限吗?这些都可以细究。

以上是从两个大的方面谈对文学创作的思考,也谈了对文学现状的看法。


+30

wherezhang 发表于 2006-12-15 09:31:44

我也来谈谈我的经验:创作一定要有激情,但创作完成后一定要不惮于修改。

说到前一句,大部分人都能够理解。我们在求学,工作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与创作激情无关的写作。作文,报告,论文,书信,应势而作,往往心情压抑,文字无味,毫无乐趣可言。而自己写作就是另回事了。学画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要找最让你感动的角度,只有自己被感动才能感动他人。这句话显然不是他的原创,但道理却是相通的。人生就是在体验,在思考,在创造,总有真、善、美的闪现让人深深感动。这种感动时时来到心头,使人焦虑不安,一颗心如在云端。仿佛有什么一伸手就可以捉住,伸出手去,却又猛地惊醒,仿佛一张口便可以说出,张开口来,却又茫然若失。此时,要做的就是控制住激动的情绪,坐下来开始创作。提起笔来,千头万绪,要理清思路,谈何容易。下笔之时,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简直来不及记录,洋洋洒洒,直至尽兴。

这时候的文字其实并没有完成,就象一块璞玉。只有进行清醒理智的修改,就象玉工精心地雕刻,才能最终使美玉成形。文章是好是坏,主要就取决于此。在修改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的疏漏:用词不够准确、结构不够合理、风格前后不谐调、有时还会严重跑题。修改其实并不是枯燥的过程,而是将自己的思路又从头梳理了一遍。心神沉浸其中,随字句而动,还不时有新的火花迸发,展现出更多的可能。这个过程的乐趣和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之前的激情创作呢!

+20

yyxls 发表于 2006-12-15 13:49:30

1、“功夫在诗外”。文字的魅力来自于它负载的思想,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做一个有心人。
2、精炼。言之有物,要言不烦,在内容和形式间保持足够的张力。
3、平淡中见绚烂。对文字细加锤炼。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15

zyc50 发表于 2006-12-15 15:38:02

文字表达训练方面,以前试过一个方法,效果不错
就是努力寻找每个字词句的同义或反义的表达方法,越多越好
这属于基本功的训练,再进一步就该是甄别意境上的区别了,类似"推敲"
这个方法有点笨,但时间长了,颇有收获

还喜欢看那些简洁,临场感强的文字,所谓"柳绿花红真面目"
多看这些文字对提高立意也有帮助

+20

画水莲华 发表于 2006-12-15 19:35:48

  写过几部小说,谈点自己写小说的一点浅薄经验。
  其一案头工作要做,其二要有耐性,其三勤于修改。
  案头工作包括查资料,写大纲和写好设定,写长篇尤其是古代题材的小说,首先得查阅资料。一个朝代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与制度,看的资料多了,对自己要写的朝代有所了解,设计情节会顺一些。营造情境在于细节,如何写好细节,看资料的融会贯通,但书本知识始终是死知识,要活用。小说有时候只是挂故事的钉子,资料为故事服务,但不是被其限制而无法发挥。写大纲是为了不偏离主题,长篇小说的主题如果不写大纲,很容易写偏了,在全文都写差不多的时候,发现前面没写大纲而出现的大漏洞要回去修改,是件痛苦的事,大纲我觉得是写小说的必需品,当然这不是人人适用,写好设定是为了自己方便查找人名地名等等,每次都翻很多资料书未免麻烦,列出人物表地名表种种会方便一些。
  写长篇写到最后是和自己的耐性搏斗,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虽然有时候觉得看不到尽头,都写烦起来了,还是坚持下去吧。放了,不容易再拿起来。
  修改也是必须的,但最好不是在刚写完的时候,通常刚写完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不容易看出问题。放几天或者一个礼拜,再回来看看,也许会发现问题。

  至于文字方面,觉得通顺流畅就好,形容词太多有时候会有阅读障碍。一件美丽的衣服穿在人身上,还是希望别人先注意自己,而不是衣服。
  平时也要多读多想多写,虽然是老话,还是有效果的。
  

liangyan707 发表于 2006-12-16 10:43:46

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呵!
我个人的看法:
 写作首先是个人问题,满足自己写的欲望,不写不舒服,有话要说;其次是表达方式问题,选择写的方式,跟个人习惯爱好分不开;
 解决上述两点才到写的过程,写的过程中技巧用词之类都不能违背表意功能,不能为了词而写,一切形式都是为了表达内心想要表达的意思服务.至于神来之处是可以不讲文法的.一切形式道路可以表达美赶,语法不也是人们不断创造改变的吗?写作还应该写出点新的东西,要不然写得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哪怕你确实没有仿别人,发别人已发之言,也是罪过哦.
  小可胡言,请指教.

+15

hooksnare 发表于 2006-12-16 17:30:54

偶也稿一下,时下如何成为快写手:
1、即时的素材、灵感、创意、发现等,用“笔”记在小本子上或用MP3录下来,这样可保证:及时、迅速、方便、准确;
2、用电脑来整理、分类和保存采集到的素材、笔记、卡片等,这样可保证:超大容量的素材资料库、超快捷的检索查询方式、超方便的剪贴摘录手段;
3、拟写和编排文章全部都用电脑来完成,这样可保证:写作快、修改快、编辑快、排版快、腾清快、出稿快,大大地提高了效率、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无效写作时间”,腾出更多的精力用于创作、推敲和体验生活的乐趣;
4、光有电脑还不足以完成以上工作,还要选择正确的、适合于自己的、高效率的写作软件工具方可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
最后,找一个好的软件汇总整理,ok了。
+20

justice 发表于 2006-12-16 17:44:55

偶不同意楼上67楼兄弟的有些说法,人不是写字机器,搜集点题材就可以写文章,人更不是自动售货机,这边素材材料进去,那边就出现成的文章。本人觉得,技术其次,灵感第一。
1、写文学作品,必须要有灵感。没有灵感,最好别写
2、有状态才写,没有状态就不写,不要逼自己制造文字垃圾
3、写100篇垃圾不如写一篇精品

+15

hong 发表于 2006-12-16 23:14:05

我来简单谈几句:
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基本的训练,否则就会像“茶壶煮饺子”,有话也难写出来。
其次,必须有感而发,否则就只能“为赋新诗强说愁”,言之无物就不能鲜活更不能生动。
再次,最好写自己最熟悉的,否则可能以己之短而度人之长,弄得“四不像”。
复次,写作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要想一蹴而就、一夜成名。大致可从“模仿”到“自话”再到“升华”,即先学习别人尤其是大家的作品,然后学习将自己的话写出来,但求达意;最后才能达到熟能生巧、挥洒自如。
最后,注意积累和总结提炼。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中、研究中、写作中注意细节、总结带有一定规律性的东西,同时学习各类表达的方式与用语,并在不断的写作中用于分析成败。

以上的内容,尽量避免与上述书友所言重复,也注意尽量以直白的方式表述。希望对提高写作有所助益。谢谢。

+20

hufucopy 发表于 2006-12-16 23:29:08

引用第68楼justice于2006-12-16 17:44发表的“”:
偶不同意楼上67楼兄弟的有些说法,人不是写字机器,搜集点题材就可以写文章,人更不是自动售货机,这边素材材料进去,那边就出现成的文章。本人觉得,技术其次,灵感第一。
1、写文学作品,必须要有灵感。没有灵感,最好别写
2、有状态才写,没有状态就不写,不要逼自己制造文字垃圾
3、写100篇垃圾不如写一篇精品


兄弟说的本是不错的,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提出了八条写文章的规则,其中第二条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文章还得"硬写",那就是自己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

不硬写就没法子真正发现自己毛病.

比如,一匹马,你要怎么写才能真正让别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你不写只是在心里想,那是不行的.

先生说的"不硬写"那是指发表而言的,我想.

ljw2000 发表于 2006-12-16 23:55:32

一、打开渴望的窗口
   爱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无论是进行写作好是其他任何事情,对其没有兴趣,谈不上渴望的话,我们再继续勉为其难,继续努力,也难得出成果,这不如放弃,将精力转移至其他自己爱好的或者是擅长的方面。
   一旦你发觉自己喜欢上了它,对它有了强烈的渴望心理的时候,你应该庆幸:你恰好找到了它。写作,所谓写作就离不开写的过程,只要你有了写它,写好它的念头,在心里自然而然得也就会升腾起你百倦不怠的毅力和坚持的勇气。这时,你在写作的道路上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二、扩大生活的窗口
有人说:“生活的窗口,往往是启动人们写作的入口。”这让我感受颇深。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要写出佳作,就不能局限于我们的小圈子。显示生活是丰富多采的,我们在学习,工作之余也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打球、登山、聊天、看电影、听报告会......写作也就是一座工厂,不积极去看,去想,去感受,残疾各种社会活动,就没有“原材料”,也就没有了“合格产品”,无从下手,无从研究,这样天才也不可能取得佳绩。
   我们要尽力去扩大我们的接触面,去熟悉和积累更多的思想素材,写作的时候就不会造成难以应付、力不从心的局面,还能给我们的血液注入新的补充能量。
   一个高级工程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高级工程师,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职业的工作性质比其他行业的的人多得多,所以要准确、切实地表达出我们的情感,就要非常熟悉和了解生活。从生活的体验中,来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增加我们的感性认识,丰富叙述语言。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进行历历如绘的细节描写,进行栩栩传神的人物刻画。
   总之,这是一道最明亮的窗口,我们要把生活中的“窗口”开得大些,在大些。
   三、敞开生活的窗口。
   写作最重要的是要写出文章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初要捕捉、展示描写对象的语言和行动的同时,还要将我们心灵的窗口向读者敞开,写出活的东西来。
   写作时我们是虔诚的,对待读者我们是真诚的。有时候,我们有了素材,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时就要沉下心来,细细琢磨,吃透素材,只要你突然豁然开朗或眼睛一热的话,“下笔如有神”也就不期而至了,而读者所能看到的就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世界。
    当然了,“窗口只是一个比喻,写作是一个没有篱笆与筐架的大草原,任人驰骋,只要多学,多看,多写,光就在前方,路也就在前方。

绝缘体 发表于 2006-12-17 00:16:12

看到广告,俺过来赚钱,关于写作俺说几点:
1,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写出漂亮的文章,但是写作是需要学习的,学习的目的是让你写的不是那么糟糕:)
2,写作的预备是阅读,所以背诵是写作的第一功夫,背诵能为写作提供许多好东西哦;第二功夫是情感;第三功夫是观察;第四功夫是组织;第五功夫是文辞;每一个功夫上都要下功夫。
3,文各有体,体各有格。长于甲体不见得善于乙体,工为甲格不见得能为乙格。所以,要给自己一个正确定位。另外又要对每个文体有所把握,所谓“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者也。


+30

背诵的作用现在被看的越来越淡了,其实要写好文不熟读熟背那是不行的.hufucopy

adang181017 发表于 2006-12-17 12:09:52

  由于自己常冲在教学第一线,因此,对怎么样写作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关于写作,我特别欣赏一段话;"若谓文无法,绳墨甚分明,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随灯?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
若谓文无法,绳墨甚分明,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随灯?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
关于写作的具体要求,我认为写作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精确。
二是深远。
三是优美。
一是精确。又可以分作三个方面。
(1)简练。同一种意思,同一个人,用话表达,常常会不经意,因而难免冗赘、拖沓、重复;写成书面,总要经过思考斟酌,因而会简练得多。
(2)有条理。写成书面,多少要用一些组织的功夫,就不会出现这样颠三倒四的情况。
(3)确切。同一种意思,用以表达的词句可以很不同。不同的词句,有价值相等的可能性,但不多;经常是有高下之别。譬如由高到低可以排成如下的行列:恰如其分,大致明白,意思模糊,似是而非,大错特错等。同一个人,用话说,常常脱口而出,所用词句未必是恰如其分的;用笔写,选词造句总要费些心思,甚至还要修改,达到恰如其分的机会就大多了。
  二是深远。深远的对面是浅近。话,从理论方面说自然也可以不浅近而深远,但实际上,与文相比,总是偏于浅近。因为习惯如此,所以无妨说,想表达深远的内容,我们要用文,不宜于用话。这所谓深远的内容,可以包括种种方面,这里作为举例,只谈两个方面。
(1)难明之理。最典型的是哲理,如下面两处(为了简明,举文言。下同):
  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b.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
  像这样深微的内容,用文表达,词语典重而意义精辟;用话表达,即使非绝不可能,总是很难的。(2)难表之情。最典型的是诗词,如下面两处: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b.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惟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困愁深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世案》)
  像这样的幽渺之情,不用文而用话,总是很难表达的。
  三是优美。话可以说得美.书面的花样,文言里尤其多。最突出的是韵文,由《诗经》开始,之后的"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是。还有我国特有的骈文,四六对句,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都是大家熟悉而百读不厌的名句。散文写得美的也很多,写景的如《水经注》和柳宗元的游记,言情的如晋人杂帖和苏东坡的小简,都值得反复读,仔细吟味。五四文学革命之后,白话作品,写得美的也很有一些,如鲁迅的"百草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都是。这种种优美的精神财富是文创造的,用话,恐怕很难,而且由于不成文法的分工,如果话一定要越俎代庖,我们听着也许会感到过于造作吧?
  

alvinwoolf 发表于 2006-12-17 22:22:30

怎样写作,这个话题似乎要分层区别对待,因为年少时候的写作不同于成年时候的写作。其内容,其形式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对于少年,更需要的是感情体验和生活积累,然后在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以真情传达个人的感情和思想。而没有生活储备的少年写出来的文章,总会显出空洞,言之无物。所谓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就是这种情况的现实写照。
      对于成年人,经历了一定的生活波折,体会过一些人生况味,对社会、人际、历史有了一定的思考,这时候写作需要的是要有一种深邃而独立的思想,需要一种宏大的而不囿于主流观念的思想。这种思想,除了从具有独特良知的良师益友中获得外,更应该从沉静的阅读中获得。也就是让阅读剔除、改造、净化我们固有的陈腐的思想。这种阅读应该打破国界、去除政见、抛却私情。陈忠实曾撰文说:“我能想到的措施就是阅读,明确地偏向翻译文本,与大师和名著直接见面,感受真正的艺术,才可能排解剔除意识里潜存的非文学因素。”他还说,“我回归创作规律至关重要的一举,应感谢契诃夫,还有莫泊桑,在他们天赋的智慧创造的佳作里,我才能较快地完成对极左的创作理论清理剔除的过程。”在极左思想影响下许多作家还没有观念上转变,而陈忠实却早已完成了创作思想的跃进,他的进步不能不说是由于外国文学而为他打开新的大门。无偏见的阅读对于写作者的成长是有多少深远的意义啊!有了真正的阅读,如果再具有文字的表达力,写出的文章一定会灿然可观。

+20

画水莲华 发表于 2006-12-18 10:54:15

写文读背写确实很重要,就拿背诵来说,潜移默化作用很大。
以前小时候长辈要求背诗词背古文,说是学习怎么用字用词和培养文感,虽然到后来因为读书荒废了,但就是几年下来也觉得获益非浅,现在又重新开始背书了。
写多了难免会有被掏空的感觉,需要不断增加阅读量来充实自己和增加阅历。
写文章是有写不出来的时候,但就自己的感觉而言,基本上一个月不写,再写的时候马上会感觉到写得不顺,觉得凝滞和涩,文感对写作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吧。一周内最好是写点什么,写大纲写感想写日记,写读书心得。

+15

shangdl 发表于 2006-12-18 18:03:53

构思是动笔之前对作文的总体设计和构想。可以说,有了好的构思,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可是不少人却不重视这关键一步,于是乎,写到一半,却想重起炉灶,或是字数未够已无话可讲。作家写作,可以酝酿构思很长时间,而考场作文是速决战,尽管时间紧迫,但也不可省掉这一步。 下面介绍一下快速构思法。

第一步:由点到面

所谓“点”,就是题目,所谓“面”,就是多侧面、多层面地围绕题目进行思维的发散。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这便是“寻思”,“抱着题目四面八方地想”。闸门一旦开启,思绪便会如潮而至,———或是某个瞬间记忆,或是一则轶闻故事,或是某次难忘体验,或是即时闪现的思想火花,甚至是一句妙语,一个精当的词……只要与题目有关的,就都要一网打尽并简要记之。这时你会发现,不断延伸的思路渐入幽僻佳境,想到的东西渐趋独特和深刻。刚开始时还愁没米下锅,这时已像是一位集中了雄厚兵力要去攻城掠寨的军事指挥员,信心大增,写作的欲望和激情也被点燃了


由面到点

这个“点”已不是题目,而是在第一步“寻思”而得的“面”的基础上,提炼出精彩之点。

思绪铺陈开来之后,接下来的事就是“收”了,所谓“收”就是筛选和提炼。刚才还很“热”的头脑,这时须冷静下来,面对大量可用之材,要用一种理性的眼光去作一番严格的审视。偏离题目的,只好剔除;叙述冗长的,只得割爱;容易与他人“撞车”的,只能舍弃。沙里淘金,优中选优,留下的便是闪光点、精彩点,它们就是克敌制胜的精兵强将。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要经过深度思考来挖掘内涵,提升它们的价值。

由点到线

所谓由点到线,即把经过提炼的精彩之点联结成线,形成一条完整有机的思路。三步之中,惟此步相对轻松些,但它又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一环。观点材料,孰先孰后;数则材料,孰详孰略;几个段落,如何衔接;开头结尾,如何设计;线索如何确定最为恰当,标题怎样拟定才能新颖别致,等等,都需要在这时作出统筹安排和最后定夺

+20

iamken 发表于 2006-12-18 23:37:26

我想说一下为什么喜欢流连于文学坛的原因,因为这里诗多,很喜欢诗,因为它废而不废,是用思想蒸馏出的精华,而且往往不过百字,这是一道坎,坎内天马行空皆大欢喜,坎外,举步维艰。祝福你,诗者

+10

2500 发表于 2006-12-19 01:01:09

关于写作,我以为不简单。这一点感想来自我自己的写作经历。

1.不管是写什么内容的作品,需要明确文章的体裁,是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散文还是其它。这一点不明确,写完了还不知道是什么体裁,很容易出现四不象的文章。

2.构思一下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祥写,什么略写,怎样引起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等,都是需要在大纲中确定下来的内容。

3.就进入了正式的写作部分。在这里我往往得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鉴别,看哪些材料是适合当前写作需要的,哪些材料是不需要的,哪些材料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哪些是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等等。。。然后结合读者的口味对材料进行加工。不同的文体运用的写作技巧有所不同,但无论什么体裁,都需要对原始材料的筛选。

4.一篇文章很少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检查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不足之处,然后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


另外我觉得写作者必须有极大的热情,对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涉猎,同时还需要能够细致入微的观察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研究他们的生活习惯,了解各类人的价值观,言谈举止背后可能的意义等。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怎样写作,我认为:只要用心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与他们接触,真实的记录下自己从中得到感想,就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文章。

+30

geli_9805 发表于 2006-12-19 12:46:35

我个人认为:第一,写作的关键是表达自身思想,好的作品应该是易被大家所接受,立意应高于生活,给读者思考的空间,第二,写作的方法应有专业性和技巧性,需要作者自身有一定观察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第三,不要为写作而写作,而应本着交流思想,促进思想交流为主.正如禅学所说:文字本是一种载体,思想却是可感知而不可用具体事物所表达.各位文学爱好者见笑了

+10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活动公告]“怎样写作”有奖(财富、威望)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