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言疯语
发表于 2006-5-10 10:00:25
引用第111楼zyh2000826于2006-05-07 21:18发表的“”:
韦编三绝
【典源】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 “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 苦勤奋。
【理解】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又云“知之为知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生孰能无惑?”若非是后天的积累,人又何以从无知走向广博?那些从古至今颇有建树的名流之辈,何尝不是从开始的迷茫走向最终的辉煌?而这个过程中,积累显得犹为重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知识必得培养自身的积累能力,古人读四书五经,势必逐字逐句读得通透,深解其含义,四书五经方可烂熟于心,才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事的道理,心中才就有了做人的标准,于是“圣心备焉。”而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为贤人,孔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若不是有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又怎么成为中国的思想大家。若仅仅是懂得一些肤浅的道理,就自诩为贤士,终日不思进取,自满于腹中空泛的知识,不读圣贤之书,不取人之所长,昏昏噩噩无所作为,便是愚人。
.......
严重抄袭,扣5威望,永久禁言!
http://www.fqyz.net/ywz/luntan/printpage.asp?BoardID=4&ID=1071
sant
发表于 2006-5-10 22:40:3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典源】这一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讲的是骁将李广善于带兵的故事。
【释义】 桃树、李树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并不宣扬自己花果之美,但仍然会吸引很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来。也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理解】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这样的一位大将军让人崇敬,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
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
备注:
这篇解释来自本人04年在自己的博客上整理出来的文章
http://sandy.blog.edu.cn/user1/498/archives/2004/28232.shtml
06年有人转载
http://blog.sina.com.cn/u/5483c71f010001l3
muffler
发表于 2006-5-11 12:22:16
同舟共济
【典源】《孙子 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释义】吴国人和越国人互相视为仇敌,当他们共同坐在一条船上渡河时,遇到了大风暴,他们互相救助,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样。
【理解】对于真诚的朋友来说,同舟共济是他们之间友谊的一种体现,但是对于原本是敌人的吴人和越人,居然也能同舟共济,这不免让人有些疑虑。敌我之间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吴人和越人携起手来的呢?其实,上述疑虑并不难解答。世界上有许多所谓的朋友和敌人,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如果双方利益一致,彼此就能休戚相共,就能成为朋友,如果双方利益不一致,甚至有严重利害冲突,彼此之间就会你争我夺,就容易交恶,成为敌人。但是世界上的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利益发生了变化,朋友变成了敌人,敌人变成了朋友,在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事例确实不胜枚举。因此,相恶的吴人与越人,因为同遇风暴,便不得不捐弃前嫌,而相救如左右手。在这里本来利益相左的吴人和越人,因为处在“同舟遇风”这一特定环境,风暴的袭击成了他们共同的敌人,换句话说,在此时他们生死相共、利益完全一致。也只有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他们才能够“同舟共济”,相互合作。但是吴人和越人的同舟共济,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合作,因为一旦风暴过去,他们逃脱了死亡的险境,他们之间的利益也就随之消失,合作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产生新的利害冲突,恐怕他们又会反目成仇的。可见,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朋友,始终是不可靠的,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只有那些不以利益为目标的君子之交,他们之间的友谊才是永恒的,也只有他们那,才能永远同舟共济。找到一本盼望已久的好书,真的很不容易,有时是一时的偶然。如果处在一个爱书的大环境里,有大家的帮助,那么就不是太困难了。园地的朋友们能够体现真正的同舟共济,这也是我欣慰和高兴的。谢谢大家。
wlid85
发表于 2006-5-11 15:06:17
暗箭明枪文字文字文字
【典源】《群英类选·清腔类·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暗箭明枪难躲避。”
【释义】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
【理解】说的是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各种伤害。这句成语,是告诉人们要用心保护自己,提防暗箭的攻击。成语通过“明”与“暗”的对比手法,痛斥了不光明磊落的行为和伪君子的德性。其实,光明与黑暗、正大与恶行的斗争是长期存在的,可以还有一句成语告诫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ddaa8811
发表于 2006-5-11 17:00:43
博古通今
【典源】:《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理解】:博古通今往往用来比喻某人才学渊博、满腹经纶且其掌握的知识已经达到了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相当高深的境界,它是对一个人在多年大量勤学苦读后对知识的驾驭能力的肯定!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找一个象这样的人才简直太难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从一点一滴学起,逐步积累知识,只有当知识的积累由量变达到质变时,才能突破自己和他人的层次,同时,还要注意在学习时对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地学习和掌握,不能孤立地去学习某个知识点,而且还要密切注意对所学知识地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望达到博古通今的程度!
yhl123
发表于 2006-5-11 20:14:01
三人行 必有我师
【典源】: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理解】
这一成语,现在想来很值得我们回味。他提示我们在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有虚心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唐代韩愈在其《师说》中也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观点,与孔子所言一脉相承。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一定得到过许多人的教诲,他们都是我们的良师诤友。然而,影响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这些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精心培育我们的人。我们要知道,在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处处有我们的老师,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若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便可以拿来为己所用,经常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所谓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吗。我们论坛今天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壮大,就是我们相互学习、交流的结果。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孔子能成为圣人,就在于他谦虚好学的态度,不耻下问的精神。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我们同样可以从身边任何一个人身上吸取他们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身边的物、事中汲取教益,他们是我们的“无声老师”。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jackyyang
发表于 2006-5-11 22:44:13
唯手熟尔
【典源】《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释义】形容熟能生巧
【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从前有个叫陈尧咨的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翁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卖油翁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钱不湿。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这篇文章以简洁的笔墨向人们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可谓短小精悍,寓义深刻,特别是最后一句"我亦无他,唯手熟尔",说明了有的本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经过努力,持之以恒的锻炼,正所谓"业精于勤荒于禧".就像那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说明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去羡慕别人能怎么怎么样,只要我们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尽力去做,时间久了,我们也一样可以做到.就像钟道隆教授四十多岁了学英语还学得这么好一样,他也曾经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他说好英语的思路,"无他,唯口熟尔".所以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细心钻研某一门学问,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掌握好这门学问,即时人所说"熟能生巧".
我们应该记住:无他,唯手熟尔.
ryuli
发表于 2006-5-12 15:25:01
文不加点
【典源】汉朝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南史.刘孺传》:“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在御座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
【释义】点:涂改的意思,不加点即为不涂改,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理解】刘孺是南朝彭城人,他曾在梁朝作官,官至中书郎。刘孺非常善于写文章,他思维敏捷,写起诗文来,一挥而就,很少修改。一次在朝廷上,梁武帝要他作《李赋》他接受了诏命,不假思索,一气呵成。满纸字迹整齐,没有一点修改过的痕迹。梁武帝观赏半晌,赞叹不巳。
这个故事出自《南史.刘孺传》:“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在御座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梁武帝甚称赏之。”成语“文不加点”即源于此。点,这里特定的含义是涂改的意思。不加点就是没有涂改。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在我们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这些高科技产品在带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大量便利的同时,却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写作的困难就是很明显的一点,那些在聊天室口若悬河的人却很难拿起笔写一篇字句通顺的文章。而这个问题据报道在青少年学生中更加明显,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国度的青年人不能象祖先一样做到“文不加点”,但“辞能达意”实在是应该做到啊!
让我们适当的离开电脑,拿起纸笔吧!
2880
发表于 2006-5-13 13:22:34
数典忘祖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没有回答好周天子的提问而被周天子讽刺为“数典而忘其祖”。后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饮水思源
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谓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亦作“饮水知源”,“饮水思源”
奉着这等二位恩勤备至的翁姑,伴着这等一个才貌双全的夫婿;饮水思源,打算自己当日受了八两,此时定要还她半斤。——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这全部引用金山上的注解,可我认为可以放到一起来作个警示语
一个人是不能忘本的
本坛有来严格的制度,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帮助,对于本坛的一切不便之处,在此本人也劝以体谅为主,呵,其实我是满腹牢骚的
winsioneer
发表于 2006-5-14 10:44:02
含菁咀华
【典源】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盖人人能矣。”
【释义】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菁、华:这里指精华
【理解】这个成语并不难以理解,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来。不过有句话叫“说的容易,做起来的难”。说真是要将所读所学的书本中的精华,都能汲取其精华,不见得是易事。不过从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中,我有以下的理解不见得正确,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欢迎提出看法:吃东西和读书学习有类似之处
“含”是一个嘴部的动作,和我们学习相同的应是“读”这个动作,好东西向要吃到肚子里,这个是第一步,而“ 好的知识”要学到脑子里,我想“读”也是第一步,试想古人读书,其篇篇文章百遍的背诵,就是在对菁进行“含”;而“咀”这个动作就对应“理解”这个步骤,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将精华真正掌握。想必斑竹的本次活动也有此意,说出成语只是“含”了,并未“咀”,只有提出自己的理解,才能有助于大家对成语的“含菁咀华”
xiaohan_zh
发表于 2006-5-14 21:45:56
废寝忘食
【典源】《论语.述而第七》,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释义】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楚国叶邑。统管叶邑的楚国大夫沈诸梁接待了他。沈诸梁对孔子不大了解,便悄悄向孔子的学生子路询问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无言以对。后来,孔子知道了此事,就告诉子路:“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嘛,努力学习,常常忘了吃饭,思想乐观,什么忧虑都没有,根本不注意到年纪越来越大。’”
回鲁国后,孔子聚徒讲学,用诗、书、礼乐教弟子,有弟子三千,著名者七十二人。他先后编修、删订《诗》、《书》、《春秋》等书,成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弟子以他的言论为主辑录成《论语》一书,文句简约含蓄,颇多形象性的哲理格言,是先秦诸子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语录体专集。
【理解】“废寝忘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形容工作和学习专心努力。废,停止。寝,睡眠。专心致志于某件事情,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
首先谈一下这则成语的正面意义。 不用说,像孔子 这样的思想家,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甚至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这样的一位哲人,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有如此的成就,除出天资的方面 ,其付出也是可想而知的。从这则成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所谓的伟人和先知,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他们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当我们对别人的成果不屑一顾时,认为自己也能做到时,其实我们差的还很远,看似简单的东西,真正做起来却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问题。只有钻进去了,不浮于表面,才能够干出点名堂来。
接下来就是反面的意义了。!废寝忘食,顾名思义,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这个对于人的身体是不科学的。举个例子吧,许多大科学家都英年早逝,为什么?路遥这样的文学家为什么早早的就离开了,为什么?身体透支太大。平时觉得没什么,突然心脏受不了了,结果不仅个人珍贵的生命结束了,对家庭和社会也是重大的损失。现在还有不少青年,沉溺于网络。有的刚从网吧出来,就倒下了,这个也是废寝忘食!但是不是用在学习上。总之,一个人的体力和精神都是有限的,珍惜生命,爱惜身体也很重要。
lijiangjun
发表于 2006-5-15 07:43:5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典源】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释义】 无边无际的大海之所以那么浩大,是因为她包容了千百条河流的缘故。比喻要想获得大的成功,大学问就要有宽广的胸襟。
【理解】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一个开放的国度,兼容并包的国度,才会是长久强大的国度。大唐的海纳百川成就千古强盛的帝国,闭关锁国的满清则是愚昧落后,任人宰割的腐败王朝。天下知识丰富多彩,只有融汇贯通,取长补短,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古代学问之大家无不是集大成者。战国韩非子,就是集法家思想各流派于一身。这才造就出了实用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思想,帮助秦国进一步的改革强大。当时,他的思想比起儒生的迂腐,道家的逃避现实,都有了很大的优势。
苏东坡大学士,一生坎坷不安的命运。造就了他丰富的思想和多才多艺。他不仅是北宋的大文豪,也是中国古代的 世界的大文豪。这位大文豪,最长于做词,以诗为词,大大发展了宋词的表现形式。其他如诗歌,辞赋,散文,音律都很精通。他做词的丰富灵感,难道没有诗歌 辞赋等方面的贡献?
正是他融汇贯通了各种文学形式,互相借鉴,所以写出的词,铿锵有力,新颖独特。
年少得志,恃才放犷,最终江郎才尽难道不是停止学习他人长处,缺少包容所造成的吗?
所以,今天我们读书,不仅要学好文科,还要学好理科,任何一边都不可偏废。若我有大量看书的要求,却没有破解超星的能力。那岂不是太抑郁不得志了吗?还要兼顾技术性 思想性的书籍。要多看哲学
逻辑学 成功学等书,培养缜密的思维,灵敏的反应,坚强的意志。还要多看电脑,外语和本专业的书籍
因为术业有专攻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ryon
发表于 2006-5-16 11:53:34
不求甚解
【典源】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释义】通常解做读书只观大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理解】晋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因为这个“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自诩,因此后世多说陶渊明此话的意思是讲他读书只观大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一句话遂多被后人广为引用,成为不认真读书,甚至是为错误进行辩解的一种托辞。近代引用这句话最著名的应该是毛泽东。他点评24史时,每见历朝名臣名将读兵书就批到:观大概即可。但他在长征途中随身携带的两部书中的一部就是《孙子兵法》。毛泽东在“四渡赤水”一战中展示的指挥艺术,海内外军事家誉为深得中国兵法的精髓。很多人指出陶渊明真正要表达的是后一句的意思,但是说理似乎都有所不足。
既然是说“不求甚解”,那就先要说什么是“甚解”。冯钝吟在《杂录》中说,所谓甚解,如郑康成之《礼》,毛公之《诗》。即精研的意思。郑玄其实在对《诗》的“甚解”上下的功夫也很深。清人《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了郑玄婢女之间的一问一答:胡为乎泥中?薄言往诉,逢彼之怒。“胡为乎泥中”出《诗经•邶风•式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出《诗经•邶风•柏舟》。婢女如此,何况郑玄?
六朝文字深厚过陶渊明的很少,这是公论。历来中国诗史纲要自《诗》、《骚》、古诗十九首,然后就到陶渊明。而在思想史上,晋时陶渊明与慧远、陆修静三足鼎立。有一副传世名画叫“虎溪三笑图”,画的就是慧远、陆修静和陶源明。东坡有诗,“彼三士者,得意忘言。卢胡一笑,其乐乃天。”这“卢胡一笑”深谙“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个中滋味。慧远以观想念开创佛教净土宗;陆修静编道家三洞经书确立后世《道藏》分类原则。陶渊明于两种思潮间坚持自己的理解和立场,精神另有寄托。这正是司马迁所说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人。世人读书正苦大意未通,一味走马观花,怎么能意有所会而欣然忘食呢?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又说,温故而知新。史载他读《易》纬编三绝还希望再花数年时间学习。先贤尚且是这样,何况常人?可见读书必然要精研而勤思然后才能有所得。《五柳先生传》中的那句话如果只读前句,不思后句。不只误己,更会误人。
dmmabc
发表于 2006-5-16 15:21:00
乐不思蜀(原在104楼,因已无法编辑现修改如下)
1,【典源】: 来源于《三国志·蜀志·后主传》: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2,【释义】: 指人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即谓“乐不思蜀”。
3,【理解】:先说刘禅,根据《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记载: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有人说,刘禅身为一国之主,居然乐不思蜀,甚至连装着想念故乡都装不出来,贪图享乐而志向沦丧竟到了这种地步,实在可气可叹。发此议论者或为诸葛亮叹息,或为刘备悲哀,或为司马氏庆贺。
其实不然。刘禅一句:“此间乐,不思蜀。”就使司马昭确认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也就不再防备他。这样他的小命保住了。分析当时的情况,他若说思蜀,就没命了。像吴王孙皓就是这个下场。《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载:“皓不脩其政,而恆有窥上国之志……皓死于洛阳”。这是不会审时度势的可怕后果。
有时我们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就应该“乐不思蜀”一下,把它忘记,减轻心理负担。这是合理而且适当的。
但有时,比如,理想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也也不能放弃,而要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不懈地奋斗。对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关注也是如此。一个"乐不思蜀"者很难谈到爱国。
huangziqian
发表于 2006-5-17 13:09:24
一动不如一静
【典源】: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孝守幸天竺及灵隐,有僧辉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
【释义】: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理解】:凡事一动,吉的成分只有四分之一,坏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不过这三分当中,两分是烦恼、险阻、艰难,如此而已。所以就应该知道慎于动。动就是变革,变更一个东西,譬如创业,譬如改革,这个动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智慧,需要作慎重的考虑。
一方动就会触动另一方的利益,必然遭到其抵抗。改革是有险阻的,是艰难的,既得利益集团会作极力地抵触。不改革,矛盾会越积越多,最后还是要变革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了解规律,按规律办事才是正道!
人的养生之道,也应参照一动不如一静的原则,如果生病了,中医讲主要是自身的预防没有做好,等到生病了,才去想方设法的吃药医治,已经有些迟了。俗话说:“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有些富贵病如果得了,就应该多了解该病形成的原因,从病根上着手治疗。而不是急于动手术,不然,等打开肚皮才发现,原来手术也不是最佳方案。
总之,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动就有好有坏,所以中国人常说:一动不如一静。
xiaoww
发表于 2006-5-22 11:46:24
按图索骥àn tú suǒ yì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xiaoww
发表于 2006-5-22 11:50:21
[font=黑体]文字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yì
English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Looking for a Steed with the Aid Of Its Pictur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re was a man in the State of Qin whose name was Sun Yang. Sun Yang was very expert in looking at horses and judging their worth. Whatever the horse might be, he could tell whether it was good or bad at first sight. People called him Bo Le (Bo Le was the name of one of the celestial bodies and was fabled to be in charge of heavenly steeds), and he was often asked to appraise and select horses.
One day, when Sun Yang was passing a place, an old horse pulling acartloaded with salt suddenly neighed to him without stopping. He came near, and saw that it was a horse that really could cover a thousand Li a day, and that the only problem with it was that it was a little too old. The old horse was pulling the heavy cart with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Sun Yang felt acutely that the horse was really unjustly treated, for it might have been a fine steed galloping on the battlefield. It was a great pity that it was pulling the cart loaded with salt without attracting public attention, which had taken the edge off its spirit and consumed its energy. When he thought of this, he was so grieved that he shed tears.
In order to help more people learn how to appraise horses so that fine horses which could cover a thousand LI a day would no longer fall into oblivion, and also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his unique skill in judging horses would not be lost, Sun Yang worte a book entitled The Art of Looking at Horses and Judging Their Worth, based on his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accumulated over the years. The book was also illustrated with the pictures of various horses.
Sun Yang had a son who, after reading his father's The Art of Looking at Horses and Judging Their Worth, thought it was very esay to appraise horses. So he took the book with him to look for fine horses everywhere. At first he searched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in the book, and accomplished nothing. Then he search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toad fit very well the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d in the book. So he happily took the toad back home, and said to his father, "Father, I have found a horse that can cover a thousand Li a day, only its hoofs are not good enough." Looking at the toad, Sun Yang did not know whether he should laugh or cry. Knowing that his son was stupid, Sun Yang said humourously. "It's a pity that this horse is too fond of jumping to pull a cart." Then he sighed, "That is just what we call looking for a steed with the aid of its picture."
Later, people have used the set phrase "look for a steed with the aid of its picture" to refer to handling affairs mechanically in the outmoded ways without being flexible. Somethimes it is also used to refer to trying to locate something by following up a clue. This set phrase originates in Lumbering in the Forest of Art written by Yang Shen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xiaoww
发表于 2006-5-22 11:53:18
斑竹,对不起,我不会操作,图片也放不进,还发了两下
jiang0317
发表于 2006-5-22 16:45:0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典源】司马迁《史记》:《李将军传》太史公曰:“李将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於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亦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释义】意思是说,桃树,李树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是还是会吸引人们到树下采摘果实,于是在树的下面踩出一条路来。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吸引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理解】从典源中我们知道这个成语说的是飞将军李广感人的事迹,李广用自己的表现赢得士兵和当朝皇帝,特别他的美誉被老百姓传为佳话,直至流传到现在,相信他的为人品格会随着他的美誉影响着后来的许多人们。
当前,我们在自己的周围环境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同学和班级或单位的人相处的特别好,有的人却为自己的人际关系自怨自艾,他们总是抱怨别人怎么怎么样,从来就不从自身的言行来分析自己,以致使自己失去了许多朋友,还有的人觉得自己得不到大家的尊重,觉得自己被世界孤立了一样,其实这就是我们没有培养好自己的为人品格,没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道德,这就是“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给我的启示和我对它的理解。
tzq82
发表于 2006-5-23 15:17:18
笨鸟先飞
【典源】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
飞。”
【释义】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理解】
笨鸟,可否如此理解:飞不快的鸟。笨鸟飞不快,只好辛苦一点,比别的鸟先飞,以期找到足够的虫子填饱自己的肚子。如果它飞得晚一点,捉刀的虫就少了,就会饿肚子。如果它还想偷点懒,那么迟到的虫子就更少,肚子就更饿。肚子饿就没力飞,飞不快肚子就更饿。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笨鸟偷懒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所以笨鸟要想活下去,唯一的选择就是勤奋。由此可见,‘笨鸟’实际上并不笨,笨的是肢体,头脑还是挺聪明的。真正的笨鸟,是那些懒惰的鸟,即使他年富力强,肢体并不‘笨’。
纵观现在的成功人士,大多是靠勤奋起家,即使他是只‘聪明鸟’。所以现在社会上,不管是‘笨鸟’还是‘聪明鸟’只要她有颗正常的头脑,就不会偷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先飞已不是笨鸟的专利,所以笨鸟的生存是更难了。所以我若是只笨鸟,就要设法飞得更早。要比别的鸟都早。那样才有虫吃。
由此又想到了著名童话大王郑渊吉先生,郑先生小学时,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郑先生很聪明,别出心裁写了一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交给老师。老师大怒,让郑妈妈把郑先生领了回去,郑先生从此退学。不过郑先生显然是只聪明鸟,一个人勾画了一个童话王国。
由现在的眼光来看,《早起的虫子被鸟吃》无疑是一篇独树一帜的美文(正文我以前在杂志上看过,可惜现在找不到了,无法给大家分享)。放在现在的新概念作文赛上,怕是可争得一个头奖或二奖的(但如此一来,童话大王可能就不是郑先生了)。
而且,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大概可作为‘笨鸟先飞’的一个侧面佐证吧。前面我们说过,笨鸟只是肢体笨,而不是头脑笨,笨鸟先飞就是它聪明头脑的一个佐证。这一点,与郑先生笔下的‘懒惰虫儿’是共通的。放到现在来说,就是:
我们不仅要学先飞的笨鸟,还要学习‘懒惰虫儿’或争取做一只’聪明鸟,只有‘勤奋’+‘聪明’才=‘成功之路’。这是现代社会对一个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