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hakes 发表于 2006-2-25 18:33:10

“不忘沟壑”当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

不忘沟壑
[典源]典出《孟子•滕文公下》: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营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释义]沟壑:山沟。不忘:不怕,沟壑:此指弃尸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理解]在古人的眼里,“不忘沟壑”作为品德类格言的影响是长久的,直到清代都还有人将其视为士之品德,如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士求自立,当自不忘沟壑。”在孟子的著作中,同出于《孟子•滕文公下》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格言的知名度更高些,在许多排列古代品德格言的文章里,这句“引申指具有坚贞不屈的意志,不因任何外部压力而改变”的格言总在“不忘沟壑”之前。其实,就为正义而抗、不屈从于非正义而付出代价的程度而言,“不忘沟壑”理当更胜一筹。而当下的社会仿佛只有在回忆为劳苦大众而抗争、甚至从社会中上层转而嚼草根、啃树皮、睡山洞、抛头颅、洒热血的“真士”身上才看得见了。中国的优秀传统不能丢、不能忘。最近从韩国访问回来的朋友告诉我,韩国的儒家文化氛围至少比中国强10倍,而令人厌恶的小日本尽管瞧不起中国,却依然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今皇子的名字都要从儒家经典中选字……我们这一代人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没有看到为逃兵役而自瞎一眼(解放前我家乡的真实故事:家中唯一劳动力,走后,多病的老母就只有饿死),但发迹之后千万不能忘过去贫贱的岁月,“不忘沟壑”当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

caoziqing 发表于 2006-2-27 11:26:05

三阳开泰
【典源】《周易·泰卦》
【释义】卦象为下乾(三条实横线)上坤(三条断横线)。“三阳”表示冬去春来,阴气渐消,阳气渐长,万物复苏;“开泰”为吉祥亨通之象。

【理解】到了羊年,人们喜欢用“羊”字讨个吉利,便将“阳”改为“羊”,意思转变为岁首人们用来互相祝福的吉利话。许多人不知道“三羊开泰”的来历,以为“羊”字是借了太阳的“阳”的谐音,这就造成误解了。《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元宵节那天,唐僧贪欢过了头,乐极生悲,结果被妖怪捕获。悟空前去营救时,看见暗中保护师父的功曹赶了三只羊,嘴里吆喝:“开泰!”功曹解释说:“设此三羊,以应开泰之言,唤做‘三阳开泰’,破解你师之否塞也。”意思是说,唐僧现在厄运当头,功曹用三羊(阳)来冲冲晦气,坏的到了尽头,自然就会好起来。同理,“否极泰来”这个成语跟“三阳开泰”一样,也是说明万事万物无不处在自然循环的过程当中,天地交、万物通,一切顺利为“泰”;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一切不顺利为“否”。否和泰是对立统一的,可以相互转化。这同样是借用二字谐音以求吉利。
   吉利归吉利,但其中蕴含的生生不息、万物流变不居的思想,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基质。当年梁启超先生给清华学子所做的一场演讲,便以《周易》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大家,此后便被清华留为校训。人处在生生不息的社会中,怎能不效法苍天一样,刚健有为?人依托于流变不居的大地,怎能不学会顺应自然,宽以待人,虚己纳物呢?好的到了尽头就会变成坏的,乐极生悲;坏的到了尽头反过来又会变成好的,祸兮福之所倚。现实中,能做到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喜形于色的人真的很少很少,连孔子当政之后都会乐得合不拢嘴而被子路质问,何况我们凡人呢?《周易》中一元论的思想不同于西方二元的分析法,非常适合中国传统在一个“人生是过程”的思维模式,教会人们如何用一种不偏不倚的心态来生存。范仲淹的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最能说明问题。

tycoon 发表于 2006-3-1 13:18:00

囊萤映雪

【典源】《晋书.车胤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释义】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理解】“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逅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五代贯休《寄匡山大愿和尚》诗:“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都用到“囊萤映雪”的典故.
现代的孩子已不用靠萤火、映雪来读书了。在这信息时代,我们却遇到了非常尴尬的局面。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几份溺爱使孩子们如同生活在蜜罐当中,不思刻苦读书学习,而是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且常常不能自拔。读书能折射出现代人的精神风貌;读书的缺失是一民族文明的断代。

teng101 发表于 2006-3-2 08:15:57

一目十行

【典源】 语本《梁书·简文 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释义】 即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理解】读书能够一目十行,常被人认为是智慧过人的表现。但一目十行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个恐怕还没有人深究过。有人完全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可看完之后转眼过目就忘,实在是既浪费时间,又对眼睛无益,倒不如不读书。
   今人不同于古人,古时书籍毕竟少,而且大多是些经史诗赋之类的东西,而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书籍内容也是包罗万象。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到尽可能对自己有用的书籍,恐怕还真得用上这一目十行之法——虽然我们的智慧并不过人。
   对内容不太重要的书籍,或者书中不太重要的部分我们可以一目十行,大体浏览一遍,知道个大概意思,但这又不同于囫囵吞枣法,一本书一页一页甚至几页几页地往后翻,翻到最后,不知道所以然。
对于那些经典著作,或者重要的专业书籍,我觉得不可以用一目十行的方法。一目十行,实际上是对信息的浏览筛选过程。当我们读书发现有价值的观点或重要的信息材料时应当仔细阅读或做摘记。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时候再一目十行,显然是不太合适了。

hoist2006 发表于 2006-3-3 17:17:32

操之过急

【典源】:《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释义】:操:做,从事。意指办事太急躁。
【理解】:操之过急主要说明了一个人在办事过程中的过于迫切的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类人,他们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然而往往事于愿为。一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升迁,以损伤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大搞政绩工程,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得到提拔,就是典型的操之过急;一些明星为了出名,不靠演技靠诽闻;此外,有一些学者为了升教授、博导,大搞学术腐败,抄袭文章,改作者排名,通过造假来达到目的,这都是操之过急的现象。这些操之过急的行为往往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这一现象中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必须按规律办事,切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

lubuping 发表于 2006-3-4 11:33:47

邯郸学步

1.【典源】《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2.【释义】战国时期,寿陵一青年喜欢国都邯郸人的走姿,慕名前往学习。学了很久也未学成,结果连自己本来走路的姿势也忘得干干净净,只好一路狗爬回了故乡。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3.【理解】时下社会扰攘,人心不古。去深沉而趋浮荡,不量力而常骛远,离根柢而追效颦。大者弃国学千年之深蕴,迷西土浮华器用之学,丧国之本,仰人鼻息。学者以迂曲拗口之英文为正宗,视简洁明快之国语为赘瘤,竞相效仿,唯恐不及。以致国人母语水平每况愈下,学者与文盲相若,天之骄子与呀呀幼童何异?置本土敦厚风俗于不顾,西土圣诞、情人之俗却甚嚣尘上。

dujinglun 发表于 2006-3-4 17:46:37

囊萤映雪
【典源】《晋书.车胤传》"胤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映雪读书。"
【释义】大家都很熟,就不详细解释。意思就是说想法设法克服不利条件,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
【典源】《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释义】同上.

【理解】很早以前对这两个成语就有看法,故前面虽有人发过但我仍一并重发说说自己的意思。
   首先,批判其不合理性。匡衡怎能随随便便凿墙壁啊,不能只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道德吧,起码得尊重下邻居的隐私啊,即便古代没有隐私权这种概念,但不能偷听别人的隐私不能利己损人的常识总应该有吧。还有车胤,这种行为是极为残忍的而且极为低效的。把一群有生命的动物全都密封在一个狭小的袋中,先不说其亮度到底如何,恐怕片刻之后就一命呜呼了吧。这样又得去抓一群,之后又死,又抓,反反复复,姑且不谈杀生多少(毕竟古代没有明确的动物法),这一晚恐怕5分之4的时间都在抓捕中度过了,效率极其低下,又严重影响了第二天的工作。孙康还好点,至少没有损人利己,也没有虐待动物,但孙康你老人家有没有想过啊,雪地里读书是很容易感冒的,在古代医疗条件很差的情况下,感冒也是大病啊,就算死不了也总得躺上四五天吧。你就为了晚上那一会的读书时间去冒着生命危险至少冒着几天不能干活同时又花原本可以买很多油的医疗费钱?这样值得吗?对了,还有,你们三个有没有近视啊?这样的灯光这样的条件下看书能不近视吗,你们自己近视也就罢了,还误导诱因了多少青少年跟着你们近啊!
      
   有人说,你也太吹毛求疵了吧。说这些成语的真正目的是告诉年青人要刻苦学习要学会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有利条件的求学精神。那好,为了能多得点威望,我就另开一贴专门论述其精神及对后人的影响。

dujinglun 发表于 2006-3-4 18:32:00

囊萤映雪

【典源】《晋书.车胤传》"胤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映雪读书。"
【释义】大家都很熟,就不详细解释。意思就是说想法设法克服不利条件,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

【典源】《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释义】同上.
【理解】现在分析这两个成语的教育精神。纵观所有的解释,几乎都一致性的强调其比喻刻苦求学的精神。不可否认,大力弘扬刻苦精神是必要的,但通过这样的例子来弘扬似乎没有“头悬梁、锥刺骨”这种自虐式的求学精神更让人震撼。愚以为,这两个成语的最大教育意义不在于弘扬刻苦精神。古代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总是想法设法来赞扬刻苦求学精神,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刻苦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创造精神。一个最娴熟的织布工人任其再刻苦再艰辛,都远远比不过机械式机器。所以创造精神非常重要。而这两个成语都体现了极为强烈令人敬佩令人叹服的创造精神。而我在上面论及的种种缺陷,对于这种缺陷我们持容忍态度,但前提条件是他们在创新是在研究如何在无光的条件下获得光源,如果他们只是单纯为了能读到书才做这样的事情,那意义就相当渺小了。回忆一下,由当初最早的凿壁借光,到后来的映雪看书,以及囊萤读书,这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质变呢!前两者是利用现有条件,但第三个就富有极强的创造性了,他把本身不存在至少不起多大作用的东西组合之后创造了一种新奇的东西,尽管这种东西制造不易,而且发光持续时间有限,但它确实有效,重要的是它更算是一种新事物,是一种不需要油就可以发光的新事物。如果当朝者能用一种鼓励新技术新发明的精神而不是将这种创造精神引诱到孔孟之道的话,那中国现在应该不是这样。时至今日,我们需要强调刻苦精神,但我们更要鼓励这种创新精神。

burning 发表于 2006-3-5 09:37:08

郢书燕说

【典源】郢书燕说典出《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卷第十一·第三十二·右经·说三》:“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泺阳消夏录四》:“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
【释义】战国时,楚国郢城人书信于燕相国。由於书在夜中,烛光不明,便语持烛人曰:“举烛。”口中言时,而手不觉亦书“举烛”矣。燕相阅后,心虽费解,然自以为“举烛”喻崇尚光明,即应荐贤用能也。燕相将此事奏知燕王,燕王大喜,依言而行,国乃大治。然此与信中本意,实风马牛不相及也。
书:信。
说:解释。
“郢书燕说”。原指郢人误书,而燕人曲解之事。后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或 望文生义,各执己见,常用此语。
郢国有一个人写信给燕国的相国。时值晚上,灯光昏暗,于是对身边举烛的侍从说:“把烛火举高。”可是不小心把这句话写到信里面去了。其实,“举烛”并非写这封信的意思或目的。燕国的相国收到信,理解为:举烛的意思乃是,追求光明,也就是要广招天下贤能之人来任命为官,这样国家才有希望。
燕国的相国于是告诉了燕王,燕王大喜,以此来治理国家。
虽然这样得到的效果很好,但是根本就不是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很多也是这样的。
【理解】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就是外打正着,也许本人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却被别人理解的特别玄乎,事情要靠解释才能传达意义,而解释常常制造误会或曲解,因此也会有种种的说法。一本书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去读还有不同的理解,何况是给别人看呢。

ml3kpp 发表于 2006-3-7 21:46:40

独树一帜

【典源】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欧公学韩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
【释义】单独树立一面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理解】独树一帜,对现在来说就是讲创新精神。我国对科技创新、人才创新都非常重视,各行各业都要革新变革,才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
   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创新呢?目前,很多青少年学生染发、穿着怪异,甚至吸烟、酗酒,以此标榜自己的个性独特、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到头来无法无天,有些不但品德不良,而且干出违法的事来,才后悔莫及!这种人不值得效仿!
   在艺术界,一些自以为是搞现代艺术的人,比如在书法方面,字写得粗头乱服,无法辨认,再看书法的灵魂——线条,更是飘浮无力,没有内涵,即使是草书,像怀素和尚的《自叙帖》,虽飞龙走蛇,但是线条仍是铁画银钩,气势磅礴。还有两个自称现代派书家的男子,抬起一个女子,然后用她的头发蘸墨,在巨大的宣纸上写字,搞得女子脸上、耳朵里都是墨。这种只求形式的做法,只能怡笑大方,绝不可能有所成就,独树一帜,开宗立派的。
   显然过分的追求外在的“独树一帜”,都是不行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大量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探索,然后摸索自己新东西,绝不能一味的照搬,也不能不学习。中国的DVD知识产权事件,让我们陆续要赔几百个亿给美国,这是典型无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表现。所以,只求外表、形式上的变化,不经过学习和结合实际的摸索过程,绝不可能树得起这 “一帜”!

micheer 发表于 2006-3-10 20:59:47

闻鸡起舞

【典源】
《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
祖逖,字士稚,范陽遒人也。世吏二千石,為北州舊姓。父武,晉王掾、上谷太守。逖少孤,兄弟六人。兄該、納等並開爽有才幹。逖性豁蕩,不修儀檢,年十四五猶未知書,諸兄每憂之。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穀帛以賙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後乃博覽書記,該涉古今,往來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僑居陽平。年二十四,陽平辟察孝廉,司隸再辟舉秀才,皆不行。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逖、琨並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释读】
據《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載,晉代的祖逖,性格豪邁,為人俠義。當時國家情勢內憂外患,祖逖立志要為國家盡力,平定動亂。他與好朋友劉琨一起在司州任職,志向相同,兩人便住在一起,相互砥礪。有一回,祖逖在半夜時聽到雞啼聲,雖然天還沒亮,但他驚覺時間相當寶貴,應該好好把握,就踢醒睡在一旁劉琨說:「聽到雞叫聲了嗎?我們得趕快起床,把握時間練武吧!」於是兩人無懼夜裡的涼意,到院子裡舞劍鍛鍊身體,每天都不間斷,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後來祖逖受到皇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大將軍,帶兵平定動亂,收復許多失土,一償報效國家的心願。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聞雞起舞」,用來比喻把握時機,及時奮起行動。

【理解】
似乎从小时候开始课本和老师“光阴似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句就不绝于耳。如今走过了人生二十余载,从书本和繁务中得闲偷喝一杯下午茶时,蓦然发现周围的人几乎都仍在奔忙、或奋笔疾书,或滔滔不绝的布置下个任务。电话、手机铃声响个不停。这就是都市的生活,快,快,快。[闻鸡起舞]已经算不上勤奋的典范。问问周围的人,没有过2天以上通宵赶case经历的简直是火星。我们应该反问自己,是不是太努力了?以致于违反了自然的规律,初衷是想让自己未来过得更好,结果却失去了生活本身。因此,相对于[闻鸡起舞],我倒希望自己晚上不会失眠,能好好睡到天亮。这便是最好的生活,相比起夜不能寐,昼不得歇的模式来,这便是福,多少钱都换不来。

wind704 发表于 2006-3-11 20:06:32

悬梁刺股

悬梁刺股

1.【典源】“刺股”语本《战国策·秦策一》:“[苏秦]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2.【释义】 汉孙敬刻苦好学,用绳子把头发系住悬于屋梁上,以防止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打瞌睡时,用锥子刺大腿以提神。后以“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读书。

3.【理解】
中学时代,初夏的午后。
校园里,树上的知了声声地叫着夏天。
课堂上,白发先生在讲课。
我,实在太困了,趴在长发女生背后的桌上,终于睡着了。
zzzz,zzzzz,zzzzzzzzzz
我梦到一匹马在我前面游荡,马尾巴在我鼻子上拂来拂去,相当的痒。
突然一只小蜜蜂飞来在我的pp上蛰了一口。
我本能地抓住马尾巴,准备跳上马背……
我发现前面的长发女生龇牙咧嘴,她那乌黑的头发被我紧紧抓在手中。
我发现白发先生站在我旁边,手里捏了根亮晶晶的大头针。
白发先生说这就是悬梁和刺股。

我早已忘记白发先生到底在那堂课上讲了什么,但是我始终记得该读书的时候就要刻苦努力,该休息的时候要好好休息。否则小蜜蜂又要来叮了。

yl2004114 发表于 2006-3-13 11:04:06

道边苦李

【典源】: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释义】:王戎七岁时和其它小孩一起玩,看见路边有一颗李树结满了李子,压得枝条都弯了,小孩们争相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李子快摘玩了,你怎么不去?”
王戎说“李子在路边居然被人摘得很少,这一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下李子一尝,果然如此。
【理解】:王戎真是聪明啊!那么多的李子在路边,谁见了不心动啊。连大人都觉得王戎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去摘李子吃。可是,王戎有他的思维,小小年纪就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便能迅速看清事物本质,经过推理分析便得出正确的结果,让人赞叹。。
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太浮躁了,做什么是一拥而上。从“大跃进”时的“赶超英美”到今天某些领导的“政绩工程”,从“韩流”到“玉米”。无不体现了当代人的一种不安分的心态。今天能够坐下来安心的思考问题的确是不多了,能够安心的思考一下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我们不应该被事物花花绿绿的表面所迷惑,应该洞察事物的本质,才能迅速实现正确目标。
至此说几句后话,王戎长大后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做了官,他家后院有一棵甜李子树非常有名。为此王戎就将李子收下来,让家人到街上卖钱。街坊邻居买了王戎的李子后,就把李子核留下,也想种出和王戎家一样甜的李子,可是怎么种也不发芽。大家很奇怪?有一天一位邻居串门,发现了王戎的秘密。原来李子卖出前,王戎都要拿一根长针,把李子的核硬壳一个一个穿破,核被破坏了,当然种不出李子来了。
这回又是没把聪明用到正确的地方。真是可气可悲!
今天我们用这个成语比喻无用的事和物。

zqwbs 发表于 2006-3-13 15:18:41

行百里者半九十

【典源】出处《战国策·秦策五》

【释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理解】这个成语意思可以从字面来理解,“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行百里路,
走了九十里,也只是走了一半;深层含义是说,干事情越接近完成时越艰难、越关键。
大的不说,就拿现在学生读书来说。很多人开始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宏图远大,可
是随着时间的进行,慢慢的就没有的动力,没有的毅力,没有了决心。到最后草草了
事。
    翻开史册,我们发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样的历史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明朝末年打进了北京城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由于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轻敌
,刚愎自用,结果大好的江山毁于一旦,李自成也落得个亡命天涯的结局。“行百里者
半九十”,越到最后关头,越是紧要关头,越需要我们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不容许我们
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记得我考研的那会,每天三点一线的学习,中间一直没有听下来,可是我有几
个朋友,开始复习的时候还孜孜不倦,可是到了后来,因为压力大,害怕自己复习一
场到头来要是考不上就没有面子在给家人,朋友和亲戚进行交代,所以索性就不复习
了。也不参加考试,或是有写人参加了考试,但只考了一门就没有继续参加下面的考
试,统统都没有能坚持下来。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读书,做事都要有始有终,
做任何事情肯定事有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只有持之以恒,用心去努力,
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我想一定会有好的收获,得到好的回报。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成语的一些理解

hillware-gao 发表于 2006-3-13 22:45:44

东 施 效 颦

【典源】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膑【音bin】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音qie,带或领】妻子而去之走,不知膑之所以美。”
【释义】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她想难怪人们说她漂亮,原来是做出这种样子。如果我也做这个姿势,肯定就变漂亮了。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态。结果人们见了原来就丑的她,现在变成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
【理解】东施长得虽然不漂亮,但只要老实本分,不装模作样,人们也不会讨厌她。 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所以,我们向别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仿效,生搬硬套,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现在人们赶潮流之风与东施效颦有的一比,比如:今天流行什么就买什么,过时了便一扔,又去追赶新潮流,自认为是前卫,时不时还评论周围的人太落伍,太土了。但是那些人有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盲目的区赶潮流,而那些追逐时尚的人此时正不知不觉地扮演着东施的角色。
国家也是这样的,国家的发展也要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国情相适应。只有这样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有所提高,国际地位才有所提升。若我们也和东施一样,去盲目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盲目学习西方国家的一切,就不但不会进步,反而会弄巧成拙。

小石头868 发表于 2006-3-16 11:57:13

百读不厌
【典源】语出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后因以“百读不厌”形容文章高超
【释义】诵读多遍,不感厌倦。
【理解】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所谓“意自见”、“子自知”,着重自然而然,这是不能着急的。这诗句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惇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读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固然经典值得“百回读”,但是这里着重的还在那读书的人。简化成“百读不厌”这个成语,却就着重在读的书或作品了。这成语常跟另一成语“爱不释手”配合着,在读的时候“爱不释手”,读过了以后“百读不厌”。这是一种赞词和评语,传统上确乎是一个评价的标准。当然,“百读”只是“重读”、“多读”、“屡读”的意思,并不一定一遍接着一遍地读下去。

请问这个理解是您自己的理解吗?

http://www.cnread.net/cnread1/mjfc/z/zhuziqing/zzqs/067.htm

孜孜不息 发表于 2006-3-16 13:24:28

止于至善

【典源】《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义】止于:停止在,达到。至善:指无上完美的境界。儒家指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理解】四书之一的《大学》在开篇就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为儒家认为,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最为要紧的事了。这样的认识,是很有道理的。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在探讨人性是善还是恶的问题。有认为是善的,如孟子为了替“仁”寻求内在的根据,就发展出“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先天的、自明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句上》);有认为是恶的,如荀子说“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篇》)“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荀子·性恶篇》)。其实,人性就先天而言,本无善恶。一个初生婴儿,无意识可言,谁能说他是善的或恶的。人性,其实都是后天赋予的,是社会影响和个人修养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的一句话也不无道理: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到底你成了天使还是魔鬼,取决你在社会中如何生活。孟子曾经说过:“食色,性也。”我们都有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关键要将这些东西通通置于理性的控制之下。没有理性的欲望和需要,和禽兽就没有区别了。而要有理性,就必须加强修养。而要加强修养,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使您精神有了寄托,使您生活更加丰富。读好书,使您精神不断升华,情操更加高尚。读书,还必须勤奋思考,做到每日三省吾身,不断剔除邪念,不断追求真理,止于至善。否则,贪是猛虎,欲是深渊,丧失理性的需要和欲望,将彻底毁了我们的一生。勤奋读书,克己复礼,止于至善,善莫大矣!

kgbg 发表于 2006-3-16 14:23:04

过目不忘

【典源】 语本《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释义】 看过就不忘记。 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理解】 很多成语流传数千年之久,很多已经产生了变异,融入到新的语境当中了,过目不忘这个成语表面上看,似乎是嘉奖某个人记忆力如何超级好,看书可以达到一遍过后就能储存起来,且不论这误码率有多高,但就这眼球移动的速率来分析,似乎比现如今的扫描仪之类还要厉害百倍,其实我认为不然,我认为这个成语伟大之处不下于汉字的发明者,它其实是道出了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千百年来读书者读书皆是继承前辈而来,其中被动受育的成分居多,怎么样化被动为主动,这才是有效达到举一反三,真正把书活读活用,我觉得应该充分注意这个耳闻则育,这是个充分必要条件,不禁要赞叹一下,老祖宗的智慧,中华民族的先辈真是先知先觉,欧美等蛮夷K年之后才开始慢慢开窍,才知道人脑接受新事物的过程是由左右脑协调完成的,但看咱耳闻则育就知道了,智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成为一流的,需要什么条件呢?实现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这八个字,简单的八个字:耳闻则育,过目不忘。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手笔啊,此八字宝典强调的方法就是眼耳并用,大家千万不要嗤之以鼻,看似简单,但是仔细想想,在大家学习的时候试过眼耳并用吗?我想各位的老师从来都是强调一心一意学习吧,但是只要按照这个方法训练,读书学习只不过变成吃饭这么简单而自然的习惯,如果我们使用这个方法能够像运用筷子一样娴熟就离成功不远了,为什么我们平常人不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境界呢?是我们不能,还是我们没有努力?都不是,是没有深刻认识耳闻则育,要知道学习是和耳朵有着紧密联系的,为什么我们要放弃耳闻呢?耳朵的构造对于外界传送的信息有着惊人的加速作用,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飞机现在最高的时速可以达到超过10倍音速,而耳蜗可以加速至音速的10万倍,而且这个信息是直接进入人脑存储区域的,这是多么惊人的对比,最精妙的人造传感器都是小儿科而已,所以虽然光速到达眼睛传递信息,但是音速更是快眼一步,只是我们的耳朵还没有被你唤醒而已,只要通过不断的训练耳朵和眼球配合阅读,真正达到眼到手到耳到心到,过目不忘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青年 发表于 2006-3-16 16:50:53

一暴十寒

一暴十寒

【典源】《孟子》的《告子》上篇:“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释义】战国时代,孟子作为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的成呢!”
【理解】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要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
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读书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暴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因此我们要避免这种“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的求学和读书方法,而应遵循持之以恒之法,方能在求学、事业中取得长足的进展。

gddmyz 发表于 2006-3-17 16:58:39

投桃报李

【典源】《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释义】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后喻朋友之间礼尚往来或相互赠答,亦作“桃來李答”。

【理解】在中国的文化中,很讲究礼尚往来和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传统。“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确实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就和进步,都融入了别人的心血、真情和智慧,因此,要常怀感恩之心,要常有图报之情,这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和良知,是立身处世的基础。想想自己对父母、师长、对同事朋友的帮助、对自己身处困境或遭遇不幸时别人给予的特别关怀是否都铭记于心而永怀谢意。如果认为用父母的钱是天经地义,受人恩惠不懂得知恩图报的话,试想这样的人会懂得回馈社会?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投桃报李”,“结草衔环”,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当然,如果只是那些潜默契的请客送礼,就只剩下虚情假意了。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写文送威望系列活动一【成语典故】【活动结束】(1-3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