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oan 发表于 2006-4-18 11:31:12

杯水车薪

【典源】春秋《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理解】一车的柴草着了火,却只用一杯水去救,显然没什么效果,是救不了的,
这个成语很形象,用一杯去扑一车着了火的柴,明显就是无济于事。在现实生活中
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不会这样做,该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的喻意,人们对自然规律或
遇到的困难没有深刻的理解,往往做出一些令人不可理喻的事,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如前几年中国股市狂跌,眼看股市就要崩盘了,有不少人高呼救市,国家投了不少,股市那么大,当然
救不了,而且也无济于事的。这就是我们生活遇到的很形象的“杯水车薪”的事情。
还有就是人才引进的问题,一些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引进了了几个海归,本来以为靠这些海归可
以把学校的某某学科撑起来,殊不知,这些海归人少成不了事,而且还有水土不服的。这些海归也只能
是“杯水车薪”罢了。
与“杯水车薪”的含义有点类似的成语还有“捉襟见肘”,“僧多粥少”等等,都可以用来
表示东西少,起不了大的作用。

sdwana 发表于 2006-4-18 13:50:55

脚踏实地

【典源】《宋史·刘甲传》,“脚踏实地”就是从文中“惟足履实地”一语演化而来的。

【释义】做事情,勤奋刻苦,不好高鹜远,踏实认真。

【理解】无论做什么事情,脚踏实地才是行动的真谛,要注重"脚踏实地,注重实事"的工作作风。只有脚踏实地,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理想。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人:总是对他的现状不满,似乎埋没了他这个"人才",却又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这种"好高骛远"的工作作风,恰恰与“脚踏实地”的作风背道而驰;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说起来头头是道,似乎胸怀大志,却不见具体行动和措施,缺少的也正是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
  脚踏实地就要求我们言行一致,首先把事业赋予我们的职责去做好,从小事做起,起码做到自己满意了,再去寻求更大地发展,绝对不能做到"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谁有这样的工作态度谁就会成长的更快,谁就会真正积累起来丰富的经验和实实在在的成绩,不要等待明天再做,不要等待他人来做,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我们的事业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我们的工作,我们绝不能面对一点点成绩就飘飘然,梦想成真需要我们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是这个道理。

spss130 发表于 2006-4-18 14:20:24

悬梁刺骨

【典源】《战国策. 秦策》

【释义】发奋苦读的意思

【理解】悬梁刺骨亦是我们平时所说头悬梁锥刺骨的意思,强调的是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持之以恒。清朝汪国真老先生说读书的三种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们谈论这种精神,并不排斥学习方法,要做到善学会思融会贯通为上。
悬梁刺骨与凿壁偷光、程门立雪皆提倡一种坚韧的精神,读书如此,做其他事亦如此。当前许多人急功近利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

houri 发表于 2006-4-18 15:17:00

蚁穴溃堤

【典源】《韩非子.喻老》
【释义】堤坝由于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小处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
【理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并非危言耸听。1300多年前,唐代诗人元稹有关“蚁子”一诗就描述了小小白蚁的巨大破坏力.
一般说来,“蚁穴溃堤”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正是因其“漫长”,往往被人忽视,令人迷失微不足道的“蚁穴”和惊心动魄的“溃堤”之间的联系。然而,一旦百年不遇的洪水滔天而来,特别是江堤经过数十天的浸泡后,“蚁穴溃堤”的现象,就显得特别突出,特别典型。那种在一般情况下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就不再是一种可能、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是那样的迅捷,措手不及间就酿成灾祸。
1981年9月28日至10月8日,阳江、阳春发生水灾,有关调查报告详细地记录了从管涌到决堤的全过程,可说是触目惊心,特摘录如下:“阳春县境内的漠阳江堤围,大多数是洪水浸顶,溃堤成灾。但在堤身较高的岗美公社漂筋堤段和塘溶村堤段,汛期水位低于堤顶,都因白蚁隐患引起决口。江寨大队陈杏多说,10月8日他在护理鱼塘时,见到堤脚有一个8~10厘米大小的洞漏水,并有白蚁冲出来,刹那间便冲成30厘米大小的漏水洞,流出的水中还带有白蚁。此时,他急忙回村呼救,但15分钟后已溃堤。灾后经测量,缺口长为80米,约4000土方……”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小事做事,防微杜渐,才能防止“溃堤”啊。在反腐败斗争中,大家都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就是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苗头性的问题抓起,从细微之处抓起,找准了“蚁穴”,狠下了猛药,达到了从源头上治理的目的。找”蚁穴“,就是从小处抓起。找准“蚁穴”,才能见微知著,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反腐败斗争虽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系统的工程,艰巨的工作,但要真正做好,还必须从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有针对性地把工作做细做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yengjie2200 发表于 2006-4-18 15:59:0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典源】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2.【释义】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见:显现。)
3.【理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似乎从字面就可以看懂他的意思。但是如果真循其表面意思来行事,恐怕要事倍功半。下面谈谈我的理解:
   生命不息,攻读不止.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日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犹如躺在草香四溢的草地上,无限辽阔。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听一位友人说, 余秋雨先生,他很小的时候就读《莎士比亚全集》,虽然当时读不懂,但觉得很美。后来他更加勤奋读书,最终成就了他现在的文学成就。这大概就说明了“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
       但是,我认为,读书在于领悟,如果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即使读一百遍又有何用?如果没有悟性地理解只会成为可怜的书呆子纸上谈兵,只知表面肤浅的文字表述,未必可深入内涵。如果我们不带思索地读百遍书,又怎会奇迹般地自见其意呢?这种低效率的苦差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致命地浇灭你对书本知识的热情和自信。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悟性便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宏伟大厦。学习知识亦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学生只会做题,而不能将知识运用于实际中。我是一名快毕业的工科大学生,身边很多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慨:学习了四年,但感觉什么都不会,小小的毕业设计就让自己忙得焦头烂额。我想这就是因为大家没有真正的领悟知识,这大概也是今后教育学家应该思考的地方。
      
       在我们与一本书的每一次亲密接触中,会发现我们从中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的阅历在不断地丰富,思维更加的成熟,敏捷,世界观也在变化。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书的海洋,不断思考和领悟,其义自见。

ilxyl 发表于 2006-4-18 16:12:43

含饴弄孙

1.【典源】《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知政事。”
2.【释义】含着糖逗小孙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乐趣.
3.【理解】此词目前已经在现在的文章中不再多见,但其仍然不失为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词意易解,但对于现在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寿命增长,社会也迈入老年期,人们安享社会繁荣、进步,工作压力倍增.许多人都向外能有一个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生活.老人都有晚辈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的需要。他们喜欢温馨的家庭生感觉,希望一家人和睦相处,人人之间笑容以待,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他们向往着轻松愉快的生活,尽情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而体会安享晚年的乐趣。由于老年人在公众中固有的不利形象,老人在进入晚年之后,往往容易受妻各方面的冷落。入住于养老院的老人的子女为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而奔忙不息,与老人的情感联系一般不如儿时那样关、亲密,对于一些家庭事务,老人也逐渐失去了参与和发表意见的权力。其实,老人很怕这种被社会和家人抛弃的感觉,他们依然怀念着以往自己一家之主时,大家对自己的服从和尊敬的权威。这一成语已经被大家遗忘了,但作为青年一代,应该更多地为老人创造含饴弄孙生活环境,而老一辈人也应有含饴弄孙的思想境界去面对老年生活.

lewin 发表于 2006-4-18 22:34:33

灵肉合一

【典源】传统中国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灵肉合一”来源于早期汉译基督教圣经。
【释义】灵:精神,智力活动。肉:身体,本能。比喻灵魂与肉体的高度协调统一,即身体本能与心灵向往绝对的一致。
【理解】想到写这个成语,是因为常常有见到一些论坛上有网友因为观点不同,而互相争论。但是不久看到网友聚会的报道,许多还配上照片,大家欢聚一堂,觥筹交错,呼兄拜弟,从此再上网,全无未见时文笔之锋芒砥砺,尽是你好我好捧悦的温吞之言。甚至听闻有异性网友第一次见面后即“息烛解襦,极尽欢好”。
  此前是深层次的灵的交流,然而在肉的欢宴之后,灵的理智就这样被肉的情感轻轻地消融了。
   那是1944年,上海的秋天,夏志清在宋淇主办的Party上第一次见到了钱钟书,他向钱谈到自己生活枯寂,交不到女朋友,难以体验到勃雷克作品中灵肉合一的境界。钱钟书听到这样的“文学批评”,竟然有些许的兴味盎然。
  人类在审慎地面对身外之物时,若要做到智理神明,总要保持感情上的距离,陈寅恪不治清史,即已体会到此中微妙。
  1944年,夏志清经过钱钟书在法租界辣斐德路的寓所,窗口望去地板上堆满了书,终于没有勇气按门铃,就走过了。那年,他二十三岁,一个毕业两年的无聊文学青年。

gxxg 发表于 2006-4-18 22:42:28

1.【典源】《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2.【释义】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一有风吹草动便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样子
3.【理解】911之后,美国反恐简直是草木皆兵,甚至连婴儿都被当成恐怖分子拒绝登机。非典期间,也曾有相当多的人紧张得要命。可见“草木皆兵”的危害有多大。当然,如果把草木皆兵变成一种心里战术,巧妙运用它,就会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lulu165 发表于 2006-4-19 12:18:57

好好先生
发音hǎo hǎo xiān shēng
【释义】: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刘孝标注引《司马徽别传》
【示例】:我们没来由今日为他得罪严老大,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理解】:故事讲了古时候有个人.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好.别人说去做那件好事.他说好.别人说杀人吧.他也说好.也就是说这个人没什么主见,别人说什么他都听.
  大家都看过<风云第一刀>就是古龙的小说.里面的小李飞刀李寻欢他其实是个悲剧性格的人物.他其实心里什么都知道.只是别人说什么,他都点头.或者昂.也不说是对是错,其他人都以为自己的意见被肯定了,我想李寻欢要算个另类的好好先生.正是他这种性格使得我们广大读者被感动了一次又一次.(当年看完这本书的时候真觉得自己就化成书里的人物一样.可惜好久都没这种感觉了).
    在现在的生活中做个另类的好好先生吧.呵呵

xuyixuyan 发表于 2006-4-19 13:04:59

业精于勤

【典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解释】: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理解】:既然版主要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那我就结合我的工作浅谈一下我的观点.
    我大学毕业后马上被一所学校选中从事教育行业,经过两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深深的感觉到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根本不够用,而且, 大学里,老师传授的知识只是交给你们打开科学大门的一把”钥匙”.走上工作岗位后 要想学业精深必须靠勤奋得来. “勤”就像一把钥匙,它可打开知识的宝库,促进学业的进步,取得好的成就.在单位里,跟我一个办公室的许多老师, 他们知识储备量非常丰富,但是,他们在平时里还是非常勤奋,有时间就读书,相互之间交流,同时,还互相听课,学习教学方法,吸取他人之所长来填补自己之所短,进而达到业务精湛的目的。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教育行业,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行业都适用,任何人周围都会有一些业务精湛的人,看看他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是什么,他们勤奋专研,有一种弄不懂誓不罢休的精神,使他们在工作上提高了自己的效率,进而成为行业骨干人才,就那我们身边的理发业,其实理发业是非常辛苦的行业,如果在一开始不勤加练习,那么你根本达不到业务精湛的水平,最后也不会给你带来可观经济利益。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用一种“乐不思蜀”、“得过且过”的思想,所以,“业精于勤”对他们更加重要,这些人现在不勤奋学习,可能与周围的人看不出来什么差距,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差距必然会呈现出来。

ddaa8811 发表于 2006-4-20 00:40:43

一字之师
【典源】源于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亦见于宋陶兵的《五代史补》卷三。相传唐代诗人郑谷的诗文写得非常好,尤其《鹧鸪诗》写得更是超群出众。因此,人们称他为“郑鹧鸪”。他的朋友齐已是个和尚,也很喜欢写诗著文。有一次,齐已带了自己写好的一首《早梅》诗前去请教郑谷,当郑谷看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妥,经过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改来改去还觉不形象,最后认为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能体现出梅花的早开来。齐已听了以后非常佩服郑谷的匠心独运,深深地向郑谷表示谢意。当时写诗作文的人,都佩服郑谷把齐已的诗只改换了一个字,就使整首诗显得确切生动,于是“人以郑谷为一字师”。
【释义】人们用“一字之师”指在一个字上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人,也泛指诗文的改正者。

txpc365 发表于 2006-4-20 13:15:02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txpc365 发表于 2006-4-20 13:21:11

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



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 “卷”指书。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 书入了迷。
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 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 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 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 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 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 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txpc365 发表于 2006-4-20 13:23:20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 我子《易》则彬彬矣。”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 苦勤奋。

故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krttg 发表于 2006-4-21 08:54:08

出口成章

【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典源】:《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理解】:大家都希望自己出口成章,都希望自己文思敏捷,口才好。但真正能达到出口成章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看到某个人的出口成章,只是看到了他风光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为了达到出口成章的境界,努力读书,默默的积累知识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没有经历的人可能没办法会体会到其中的喜怒哀乐的。而且,必须一生都得不断的读书,才能做到不断的出口成章。没有入,就没有出。
   知识积累是个过程,最初的时候,伴随这个过程的,往往是挫折,如看了很多书,却什么文章也做不出来,又如,即使做出来了,却没人欣赏,等等。这些是没办法避免的。在机械行业,有句话,“厚积薄发”。什么意思呢?它就是说,要想做出好的机械产品,首先就得多积累机械知识,多看书,多看别人设计的机器,多拆机器,多修机器,多看看相关的手册。而在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研发出好的机器,获得成功。这是过来人对年青人的一句人生感悟。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如果想要有好的文采,能出口成章,不如老老实实的回家,先好好的多多的看书。要达到自己想要的,就是这么简单。耐住寂寞,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会出口成章,获得成功的。

yuyuxiao 发表于 2006-4-21 11:53:16

暴虎冯河

【典源】《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释义】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理解】。《魏书》有这么一段记载:北魏太武帝,有一次出去打猎,随行人员中,有个王族子弟,名叫可悉陵,他年纪才十七岁,可是胆子很大,力气也不小。一天,他们忽然遇到一只猛虎,大家都很紧张,慌忙准备迎击时,只见可悉陵早已奋不顾身,奔上前去,三拳两脚把猛虎逮住了。太武帝很高兴,大大夸奖了他,可是同时又责备他道:“你年轻有为,正该为国出力,但应爱惜生命,多作贡献,而如此‘徒手搏虎’,多么危险,万一牺牲,是很不值得的!”
从上面这个成语,我觉得是要提醒我们,做时的时候要多思考,顾全大局,而不能凭意气用事。勇敢,在很多时候是必须的;然而,有勇无谋,更多时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里,做事多思考、多计划更有必要。如果什么时候都是卤卤莽莽,只凭一时意气,等到事情搞砸时就后悔莫及了。

long626658 发表于 2006-4-22 09:16:31

蚍蜉撼树
汉语拼音:p f hn sh
◣释义◥
蚍蜉,一种大蚁。“蚍蜉撼树”指大蚂蚁妄图以自我之力去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本唐.韩愈〈调张籍〉诗
典源
唐.韩愈〈调张籍〉诗(据《全唐诗.卷三四○.韩愈》引)1>
李杜2>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3>撼大树,可笑不自量4>。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理解】
韩愈,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为古文大家,后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时期,李白和杜甫的诗并不被重视,还有人诋毁他们的作品,韩愈并不苟同,于是写了这首〈调张籍〉诗给好友张籍,诗中充分表现出对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等句,更是直接给予李白、杜甫最高的评价。认为李杜作品成就优异,那些企图诋毁李杜的人,就像是蚂蚁妄想以一己之力摇动大树,这是多么可笑,多么不自量力。后来“蚍蜉撼树”这句成语,就从诗中“蚍蜉撼大树”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自量力。
书证
01.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晋阳。’”
02. 《续传灯录.卷一六.吉州禾山德普禅师》:“圭峰清凉国师所印可,汝敢雌黄!蚍蜉撼树,汝今是矣。”
03.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三.史通》:“要之蚍蜉撼树,言匪由衷,柳翳隐形,志在避祸,千载之下,必有心知其意而莫逆者。”
04. 《花月痕.第一回回目》:“蚍蜉撼树学究高谈,花月留痕稗官献技。”
05. 《飞龙全传.第四八回》:“北汉勤兵因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旌旗一指兵争夺,鼠窜狼奔过晋阳。”
06.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若前明晦伯元瑞之于升庵,各挟己见,所论又未尽允确,难免蚍蜉撼树之讥。”

aieshu 发表于 2006-4-22 15:03:00

每下愈况


【典源】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释义】正:官名。获:人名。甓:砖。履:踩。狶:即豨,猪。“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一句的意思是说:牙侩检验猪的肥瘦,是用自己的脚去踩猪的脚来感觉,猪脚长肉的位置越靠下,就表明猪越肥。每下:越往下。愈况:章太炎《新方言·释词》说“愈况,犹愈甚也。”在这里,庄子的意思是说,越低微的事物,越能说明最根本的问题(道)。

【理解】本来,庄子是想说明“道”往往体现在最一般的事物上,从“在蝼蚁”到“在稊稗”,到“在瓦甓”,再到“在屎溺”,所举例子,一层比一层低微,这是因为最底层的事物,对“道”的体现就最清晰。就好像“监市履狶”是“每下愈况”一样。庄子的话充满着哲学意味,也充满着智者的明睿。可惜,后人不明就里,把“每下愈况”理解为“越来越坏”,还排错了顺序,写成了“每况愈下”。他们不知道,从字面上看,“每况愈下”根本不成话。“愈下”还可以解,“每况”是什么意思?只有天知道。二十年代,鲁迅批评提倡尊孔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的章士钊时,就讥笑他不懂古典,把“每下愈况”写成“每况愈下”。其实,章士钊算什么?大名鼎鼎如洪迈就已开始“每况愈下”了。但是,自从宋人弄出“每况愈下”之后,后人便积非成习,错的也就成了对的。有一句几乎成了谚语的话是:“谬误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在其他方面有没有这样的事我不知道,但是在这里,真的是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了。这几年也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也可以在这里找到最佳的注脚。因为在很多词典里,“每况愈下”已经完全取代“每下愈况”成为正选了。

saverio 发表于 2006-4-23 10:29:03

学无常师

【典源】[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下‧申屠蟠:三业先通,因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学无常师。
【释义】指人不能只有一个固定的老师,而要向许多不同的专家请教学习。
【理解】这句话在古代有其特定的意旨,古人求学多重家法、师承,所以能说出“学无常师”这句话在当时是很有勇气的。今天我们在学校上许多不同老师的课,即便进了研究所,找了指导教授,拜入师门,但仍有很多不同的课程要去学习,所以“学无常师”已是一种常态。但这句话在今天就因此成了一种老生常谈而无意义了吗?
清代刘宝楠在为《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注疏时作了很有意思的说明:“此章言学无常师也。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相悬,但敌体耳。然彼二人言行必有一人善、一人不善,我则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有善可从是为师矣。故无常师也。”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学习的媒介不仅在于学校、课本、老师上,从不同的人物、社会活动上我们都可以学到许多事情;另一方面,学习也不仅于一种仿效,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一种学习。
由此,学无常师这句话在今日有了更极积的意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对于“学习”这件事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读书、进学,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都有许多新的信息不断涌入,如何将其适切整合消化为自身可用的知识,是今后所要面对思考的。

xuyixuyan 发表于 2006-4-23 10:50:24

“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典源: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解释: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理解:其实这句话不难理解,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成功必然离不开吃苦。但吃苦与成功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能吃苦”却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
   吃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身体上;一是在精神上。通过吃苦去打造强健的体魄和意志。像我国古代的大军事家孙膑,受奸人所害,残忍的被割去双膑,在这种痛不欲生的苦痛下,他却著就了与《孙子兵法》齐名的《孙膑兵法》。而现在的许多人,只看到别人的成就,认为他人怎么就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我怎么就不能,这些人根本看不到别人的吃苦,中国有一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不努力能成功么?也就是说想成功就必须的吃苦。即使你又在好的先天条件,如果不通过努力,那也必将和常人一样,没有什么作为。
   如果说你在身体上吃的苦都难以忍受,那么也会在精神上给你带来极大的痛苦。伟人的成功往往是从这种痛苦的环境中生出来得。例如毛泽东,他就是在痛不欲生的环境中造就出来的。而且我认为苦难总有尽头,在苦难中磨练你的心性,这只有益处没有坏处的。
   成功不全属于那些“能吃苦”的人,机会也是也是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机会,你在努力也是没有用,但是机会往往属于那些“能吃苦”的人。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写文送威望系列活动一【成语典故】【活动结束】(1-3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