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59|回复: 27

[【读书进行时】] 读《百年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4 2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年谜品

【作 者】邵滨军,赵首成著

【出版发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4.09

【ISBN号】7-5325-3811-7

【页 数】 968

【原书定价】54.00

【主题词】灯谜(学科: 文学研究 地点: 中国) 灯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23: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anmxhj 于 2017-7-5 08:06 编辑

    俞樾(1821-1907),字荫甫,一字中山,号绚岩,晚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迁居仁和(今杭州)。清道光二十四年恩科举人;三十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为翰林院编修;五年,简放河南学政;七年,被劾所拟试题割裂经文,罢归,自此侨居苏州,专意著述,并主讲于苏州紫阳、上海求志等书院,而任杭州诂经精舍院长达三十三年之久。俞樾在杭州时曾总办浙江书局,建议江、浙、扬、鄂四书局分刻《二十四》史;又于浙局精刻子书二十二种,当时称为善本;后以会试重逢诏复原官,重赴鹿鸣筵宴。

        俞樾学识渊博,撰述丰富。治经、子、小学,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宗法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而又有所发展,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为乾嘉学派后期之代表作,在我国训诂学史上有较重要地位。俞樾作为一代学人,善书法,工篆隶;能诗词,所作诗温和典雅,近白居易;重视小说、戏曲,强调其教化作用,尝改编石玉昆小说《三侠五义》,与原书并行。而其所作笔记,搜罗宏博,立论平实,见解通达,文字畅晓,具有较高的学术史、文学史资料价值。

        俞樾将其毕生著作汇为一编,名曰《春在堂全书》。俞氏早年应试,诗题为《淡烟疏雨杏花天》,其诗中有“花落春仍在”之句,为阅卷官曾国藩所激赏,且著称于时,因以名作品全集。《春在堂全书》内容丰赡,凡经学、训诂、小品、诗文、对联、灯谜乃至组字画等无所不收,林林总总,计五百卷。

        俞樾“深湛经学,律己尤严,笃天性,尚廉直,布衣蔬食,海内翕然称‘曲园先生’”(《清史稿》本语传)。其治学态度及儒雅遗风,甚至远播日本和朝鲜等国。不少国内国外的学子纷纷登门求教,从其进行学术研究,可说是桃李满天下,不愧有“门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之誉。他的曾孙、现代著名“红学”专家俞平伯先生,即自幼随祖习字描红,绕膝听训,乃至成为学问大家。

        俞樾以一代“朴学之宗”的身份留心艺文,治学之馀而爱谜、治谜,故其谜作虽不重机括,不尚华丽,却也质朴大方,工稳可喜。俞氏门生谜家、小说家费只园曾撰文云“师谜多易射,不肯走入纤屑一路”,实为一语道破乃师谜风也。

        俞樾传世之谜原仅百则,俱载见《春在堂全书》第四十九卷《曲园杂纂·隐书》中。然自清咸、同以至民国后所铅椠之谜书,不少均冠诸“曲园灯谜”而堂皇发售于书肆间。为此,当代著名出版家郭龙春先生曾做过详细考订,终还曲园居士一个清白。


轻薄桃花逐水流 (汉人)    朱浮
       【注析】面撷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桃花色“朱”,轻薄而随水漂流,是为“浮”。   
       【点评】国人之命名,除姓氏为家族所继承外,其一名一字一号,无不具有一定含义。此等含义有经披露而为人所知者,亦有从未告人而任人猜度者。然汉字沿袭传统,固有其实义在,加之上代人为下代人取名,亦多用褒义之词,因此国人名仍存有入谜“别解”的可能。即如本谜底曾拜东汉大司空、封新息侯的朱浮,其浮字量不取“漂浮、轻浮”之义。
       本谜面丰底约,深得韩愈为文之道。观其面,白描中含动感;察其底,稳切中含感叹,是为悲美之作。

长兄为父,长嫂为母 (西周、春秋人各一)    管仲、管叔
        【注析】谜面取自民谚。长兄行使父亲职权,可以管住其二弟;长嫂为母亦然,可管夫之弟,即俗谓“小叔”者。“仲”,按古代兄弟辈“伯仲叔季”排序,乃“老二”。然谜底中“叔”字,却由“老三”别解作夫弟。

不失人,亦不失言 (礼记)     以成其信
        【注析】题面出《论语·卫灵公》:“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谜底见《礼记·表记》。谜用离合体。“信”字可拆离成“人”与“言”两部。人、言俱未失去,因此底曰:以成其“信”。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中药名)    苏合
       【注析】面出《战国策·秦策一》,系言苏秦游说赵王成功后,便去约集六国,实现其“合纵”之主张,从而拆散“连横”,抑制强秦。底会意自明。

隐桓庄闵僖文 (字)     秦
       【注析】孔子作《春秋》,据鲁史而记事,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凡历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计十二公。今谜面挂前六公名,其意不外是指《春秋》之前半。若以“春”、“秋”二字的前一半视之,合起来恰为谜底“秦”字。

荀子言性恶 (春秋人)     孟之反
       【注析】荀况倡性恶之说,谓人性皆恶,须矫正之。孟珂之学说则以“仁”为核心,正与荀况相反。

凭君传语报平安 (四书)     言不必信
       【注析】面拈唐·岑参七绝《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底见《孟子·离娄上》,原指“说话不一定要信实可靠”,今据诗意别解为:有人捎话,不必再写书信了。
       【点评】本谜因面诗系千古名作,上下两句之因果承接亦为人所稔知,故底面扣合犹如行云流水,妥溜灵动,有自然稳惬之妙。又因面诗脍炙人口,谜人亦喜引以为题,故百年来产生不少作品,仅如此谜底扣以“言”“信”者,即有射成语“言而无信”射《诗经》“有言不信”、“无信人之言”,射离合字“人言信”······ 然而,大都祖述此谜,甚少新意。

巨屦小屦 (四书)     足以有别也
       【注析】屦,即鞋。《孟子·滕文公上》:“巨屦小屦同贾。”乃言大鞋与小鞋价格相同。谜底原见《中庸》第三十一章:“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今别解一字“足”为脚,则鞋大鞋小自牵涉到脚足之差别也。

隋文帝定江南 (汉人)     陈平
       【注析】公元589年(开皇九年),隋文帝遣晋王杨广督贺若弼、韩擒虎攻破建康,俘获陈后主,陈遂灭。底意犹:陈国平定了。

君使臣,臣事君,如何?(唐人)     宋之问
       【注析】《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使君,如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定公”即鲁定公,名宋。底因此以“宋的发问”作解。

得过且过 (中药名)     忍冬
      【注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五载:“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故面挂“过且过之”鸟语,底正堪以“隐忍于寒冬”意会之。

曰 (四书二)     若由也、直在其中矣
       【注析】“曰”字如欲成“由”字,须在正中加一“直”画,即“丨”。底句分见于《论语》之《先进》、《子路》两章,“由”原为孔门弟子子路之名,“直”本爽直之意。
       【点评】谜取就底说面,底作假设,如何如何,犹如命题作文,文情翻澜,舌灿莲花,意义悉在谜底。增损离合体谜,若此作之圆融浑脱,亦大有可观者矣。

夫执舆者为谁?曰:为孔丘 (中药名)     车前子
       【注析】《论语·微子》:“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执舆,谓执鞭在车也。因原驾车人子路下车问路去了,故孔子只好亲自执舆。底意犹:在车头前驾车的是孔子。

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 (词牌)     楼上曲
       【注析】据缺名《迷楼记》言:浙人项昇向隋炀帝进献新宫图,帝令在扬州依样起造。其楼回环四合,工巧无比,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谜底中“曲”字,由名词“曲调”别解为形容词“弯曲、曲折”。

红瘦 (四书)     赤也为之小
       【注析】面系“绿肥红瘦”之截语。底本见《论语·先进》:“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谜赋予人名公孙赤之“赤”字为“红”色,“小”则与“瘦”作近义关映。底文实扣“赤为小”,馀“也”、“之”虚词,起语气斡旋、抱衬之作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春秋人)     杜回
      【注析】谜面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律诗的尾联,言杜甫之回乡路线,故底扣“杜回”。
      【点评】老杜此诗,因抒发其闻胜利消息急欲回乡的喜悦心情,故七言八句一气呵成,奔流直泻,绝无阻隔。题面所取虽为两句,看似繁复,实际“杜回”两字已足以涵括其意,且收以简驭繁、明净无滓之效。20世纪80年代,谜坛曾有以此面打地理名词“回归线”之作,虽“题内意”已拢之无馀,但无“杜”字作暗扣之“眼”,殊少回味。故浦起龙《读杜心解》赞此诗为老杜“平生第一首快诗”,而此谜又何尝不是曲园先生第一条快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6: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景崧(1841-1903),字维卿,一作薇卿,号南注生、鹤九、请缨客。广西灌阳人。清同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居京师凡十八年。1882年请缨赴越南,说服刘永福并为规划战策,在河内附近打击法国侵略军。1884年中法战争开始,曾募建“景字军”,协助冯子材守谅山,与“黑旗军”互为犄角,大败法军于宣光。因累建战功,1887年授福建台湾道,1891年升台湾布政使,1894年署台湾巡抚。中日甲午海战后,清廷以《马关条约》而割让台湾,激起台岛绅民强烈反抗,一致要求自主抗日,并公推其为首领。不久日军入台,占领基隆,缘于部将哗变,无力控制局面,景崧遂私服挈子乘英轮渡返厦门。后寓于上海,又归故里,客死于广东。著有《请缨日记》,记其抗法事。并著《寄闲吟馆诗存》及《谜拾》二卷。早年,又曾撰《寄闲吟馆谜稿》附丽于《十五家妙契同岑集谜选》中梓行。
    唐景崧性豪爽,耽风雅。传其久官京师时,脱略不羇,好与博徒游,贫益甚。一日有友过谈,景崧曰:“秋菊始花,霜螯正肥,愿留君一醉。”呼仆出市蟹。仆颦蹙曰:“厨中正乏米,安所得蟹乎?”景崧亟乱以他语,入室攫小儿帽上银饰易钱以市蟹,与友人痛饮歌呼以为笑乐。其豪迈大率如此(详《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景崧在台任职期间,每于公退馀暇,辄广邀僚属、士子作诗酒谜会,张灯射虎,击鼓报猜,与民同乐,风雅无穷。故其对台湾谜事之开拓发展,居功至伟,百馀年至今,犹为宝岛谜人所称道不置。
    唐氏擅长别解,谜艺娴熟。所作大都扣合贴切,兴味盎然,其中可称脍炙人口之“谜中绝诣”者亦甚夥。其谜有典雅大方、浑化灵通者,亦有浅白风趣、平易近人者。后之神童谜家韩英麟即颇为推许其浅白之作,曾云:“唐薇卿虽以浅语为谜,然学足以举之,故句句是浅语,句句有深意,尤不易学。”(《小瑯嬛仙馆谜话初集》)然以景崧向持“夫语至谜者,何碍俚俗?古谜皆生造,非专尚成面”之论(见《谜拾》自序),故谜集中又不乏如“主人颠了,抢了乔二姑爷夜壶”射“东风不与周郎便”这种命意离奇、措辞猥鄙,被人讥为“以通人出之,未免不类”之作(参阅张起南《橐园春灯话·卷上》)。我们认为,形成唐氏作品“江湖派”与“书家意”并存,良莠互见,大雅大俗,整体风格极不和谐,其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则有二:其一,作家本人性格深具矛盾之二重性,此必然反映于所处世事及灯谜创作之中;其二,作者本欲探求“下里巴人”以接近民众之道,惜乎心力不逮且未假时日锻炼,以致流于“夹生”。
    唐氏之遗风流韵,广被台岛,致其后步踵者甚众。就中则以台南谢国文、台北黄朝传二人之成就较为突出。
        谢国文,字星楼,号省庐、醒庐、醒如。早岁曾赴日本留学,取得平稻田大学政治学士学位。四十岁返台,由热心钻研诗词而转嗜谜道。每逢佳节,必在本邑悬灯掉鼓,聚众猜谜。还曾应《台湾新民报》之邀,往台北主持灯谜大会三天,为台岛南北谜艺交流跨出第一步。著有谜作集《省庐灯谜》,发表有《省庐文虎研究》等专文。其谜艺理论乃继承唐景崧“何碍俚俗”之馀绪,鼓吹弃“成面”不用,而以自撰语句挂面;错误地认为,只有自撰面才是“自己肚里搜出来者”。故而,他的谜作虽有大量涉及时事、乡土题材的特点,但裒然可传之作却寥寥无几。其谜集中最佳者,亦只“妇人服饰倡维新,齐整不全剩两巾”射管于“国乃灭亡”(以“巾帼”二字仅伦两“个”字,喻其中“国”巳灭亡);“明社有崧,宋室有构,时局艰危,偏欲南渡”射清人“福康安”(明未来由嵌封“福”王,北宋未赵构封“康”王;南波偏安,会意一“安”字);“好子莫当兵”射彼时之新名词“营养不良”(旧谓“好子莫当兵,好铁莫打钉”。底别解“营”作“军营”)这三五则而已。自郐以下,皆不足观矣。然而,“继清末台湾巡抚唐景农在台南开谜学风气之先,谢国文是日据时期在台南起继往开来作用的重要谜家”(范胜雄《中华谜书集成•省庐灯谜•题记》),此一评价亦自确当无疑。
        黄朝传,字刁之。号文虎,系台北市高山灯谜社社员。1931年即投稿于上海《文虎》半月刊,是台湾谜人与大陆谜人交流之先行者。黄朝传半生致力于谜学,著有《谜拾评注》、《文虎随笔》、《谜海类涵》、《灯谜学全史》、《字谜镜论》、《艺友斋谜话》及《随园诗评》等,其作如“大王意气尽”射四书“然则一羽之不举”(面为虞姬于垓下庚和霸王之歌,底别解“羽”指项羽),“悔教夫婿觅封侯”射六才“是离恨天”(底作二二顿读。旧时妻妄称夫为“天”),“夜总会”射成语“乌合之众”(夜色“乌”黑;总拢之会合,则“合之众”多也),“以琴音挑之”射成语“委曲求全”(委系琴曲以求圆全)之类,大都雅驯清通,与唐景崧氏“书家意”作品一脉相承。


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 (四书)城非不高也
   【注析】谜面拈自韩愈《铮臣论》。阳子,即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底见于《孟子·公孙丑下》,底句中“城”字便别解指其人。阳城初以布衣隐居于中条山,正是“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举止,所以可以凭此作进一步论断:(阳)城/非不高(尚)也!
   【点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谜之佳,可借用稍后于唐氏的“谜圣”张起南语以见之:“以 本以 反振 非不 ,何等自然;似韩文公当日下笔时,特为此句而设。”又,岭南谢会心居士在《评注灯虎辨类》中,亦认为此谜“从题面反振而出 非不高 之意,自凌空得神”。

合嫁多髭郎 (易经)  归妹以须
   【注析】《聊斋志异·狐梦》言作者蒲松龄之友毕怡庵,倜傥豪纵,貌肥多髭,曾梦遇一狐女,与之喜偕连理。于后日赴狐女家宴中,女之二妹戏对女云:“我谓婢子他日嫁多髭郎,今果然矣。”底文见《易经·归妹》,谜中重点别解一“须”字为胡须之“须”,以照应面上之“多髭”。至于归妹,乃用其“出嫁其妹”本义。

人无于水监 (诗经)  宜岸宜狱
   【注析】面文原出《书经·周书·酒诰》,意为“人不要只从水中察看”。监,鉴也,照视、察看也,别义可指监牢。人既然不投于水里的监牢,反之,则应该投于岸上的监牢——谜底“宜岸宜狱”正好作此曲解。按,底句中“岸”,其实也是牢狱。《诗经·小雅·小宛》此句《集传》曰:“岸,亦狱也。《韩诗》作犴。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后世因有岸狱一词。

银杯羽化矣 (唐诗)  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析】《旧唐书·柳公绰附公权传》载:大书法家柳公权为公卿勋戚们书写碑板,收到回赠的金银财物甚丰,然多为管理库藏的仆人海鸥等所窃。又别贮酒器杯盂一笥,缄縢如故,其器皆亡。訉海鸥,乃曰:“不测其亡”。公权哂曰:“银杯羽化耳。”不复更言。按,《新唐书》公权此语语尾词作“矣”,正同谜面。但因传中未提及主藏竖海鸥之名,故此处引《新唐书》。底句见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入谜乃以底中"海鸥"由羽类动物名移指人名。
   【点评】黄左田《二十四画品》首推“气韵”,其曰“六法之难,气韵为最,意居笔先,妙在画外,如音栖弦,如烟成霭”,实至理也。综观本谜,底语乃从对面着笔,淡淡推出:银杯既已“羽化”而登仙,柳公也“不复更言”,你海鸥又何必再疑虑重重,生怕兜出底蕴来呢?底意为原文所无,乃谜人意居笔先,从画外切入。因其体物周流,故如弦发音、烟聚霭,气韵极为生动。


花蕊祀张仙 (易经)  是故夫象
   【注析】五代后主孟昶妃花蕊夫人,蜀亡归宋,曾于宋宫私绘孟昶张弓挟弹图以祀之。太宗见而问之,诡其词曰:“张仙,祀之可以宜男。”事载明人陆深《金台记闻》、郎瑛《七修类稿》。底文原释“所以《易经》上所谓的 象 ”。入谜则改句读作“是/故夫/象”,“故夫”乃谓花蕊亡故之夫孟昶;“象”则形诸于外的物象,专指为人的图像。

晬盘 (唐诗)  欲得周郎顾
   【注析】旧俗于婴儿周岁日,以盘盛纸笔、刀箭、针线、珍玩等物,听其抓取,以占将来志趣,谓之试儿,也叫试晬、抓周。盛物之盘即曰“晬盘”。底句见李端五绝《听琴》。“周郎”本精擅音律,“曲有误,周郎顾”的三国周瑜入谜为周岁之儿郎。

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 (四书)  齐疏之服
   【注析】西汉疏广、疏受叔侄曾官至太傅、少傅,后年老同时辞官。去时,“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韩愈《送杨少尹序》)。此“二疏”事原见于《汉书》本传。底句“齐疏之服”本谓人子服丧三年所穿的不缉下边的粗布衣裳,据面却别解作:公卿们一齐对二疏佩服之至。   
   【点评】本谜面用典、底别解,顺理成章,拢括无遗,且正面正底,庄重大方。诚诗中之魏武帝,书中之颜鲁公也。

兵至东城,止有二十八骑 (唐诗)  羽人稀少不在旁
   【注析】谜面言项王兵败垓下,率八百骑突出重围后,在汉军的围追堵截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谜底为杜甫《寄韩谏议注》诗句,“羽人”由原指的仙人别义作“项羽人马”。

自以女尚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 (唐诗)  王孙善保千金躯
   【注析】长卿,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之字。《史记》相如本传载:其与临邛富户卓王孙寡女私奔成都,因贫,又偕文君返临邛当垆卖酒,后以同乡杨得意荐,被武帝封为中郎将。于是,“卓王孙喟然而叹,自以得使女尚(奉事,匹配)司马长卿晚,而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同”。底句见杜甫诗《哀王孙》,其中“王孙”、“千金”均作别解,一由皇家子弟借指卓王孙之名,一由“贵重”义转谓女儿(俗称女儿为“千金”),即卓文君。

李郃识双星 (四书)  使先知
   【注析】东汉李郃,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初为益州幕门候吏。时和帝遣二使者赴益州观风俗,投郃候舍,郃因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惊问,郃指星云曰:“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据《后汉书·李郃传》)底为《孟子·万章上》“使先知觉后知”的截句,入谜别解动词“使”作名词“使者”。

我固疑是老奴 (西厢记)  心坎儿上温存
   【注析】东晋温峤丧妇后,正值其姑刘氏嘱温为其女儿觅婿。温“密有自婚意”,于是在诡言他人而几度精心编排后,终于把表妹娶到家了。“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斯卜!”(《世说新语·假谲》) 谜底见《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借厢》一折之《哨遍》曲词,今别解一“温”字指温峤,犹言:心里早就装着温峤这个人了。
   【点评】“温公娶妇”故事本甚曲折有趣,其中新妇之语,颇类相声艺术之“抖包袱”,乃能绘声绘色揭示温公用心,道尽底蕴。谜人披沙拣金,获得“我固疑是老奴”一句于原底作配,正是所谓玉盒子底玉盒子盖,不假炉炼而表里澄澈、神采四溢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6 23: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诞石麒麟 (四书)  自天子出
   【注析】《陈书·徐陵传》载:“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由此知“石麒麟”也即前程远大的儿童,原自天上所诞生。底文见《论语·季氏》,原读“自/天子/出”,今改变句读作“自天/子出”,新意顿生。

止于鲁东门外 (诗经)  爰居爰处
   【注析】《国语·鲁语上》:“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尔雅·释鸟》:“爰居,杂县” 疏:“释曰:爰居,海鸟也,大如马驹,一名杂县,汉元帝时琅邪有之。”底见《诗经·邶风·击鼓》,其中两“爰”字本“于是”义。须先将底句顿读作“爰居/爰处”,“爰居”巧为海鸟名;再将后一“爰”字变义作“及、到”。结合谜面所述,全底意如:海鸟爰居飞到了鲁国东门这个地方。

送之至湖口 (诗经)  视我迈迈
   【注析】谜面出苏轼《石钟山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而得观所谓石钟者。”父亲不放心儿子上路的安全,因之东坡先生要亲自护送,“看顾我的苏迈儿在路上前进”或“看顾我那行进中的迈儿”。其实,处于《诗经·小雅·白华》这句中的“迈迈”一词,本乃“不悦、怨恨”之义。
   【点评】本谜实有二妙。“迈迈”叠词断离,使一义变为二义,大大丰富了谜作的内涵;由此而形成的“底句顿度”,殆有山脉起伏、水光荡漾、意趣融洽、情文相生之妙。底文摹拟苏轼口吻,“不啻若自其口出”,惟妙惟肖,亲切感人,庶几已臻“神理俱足”之境。

臣愚,不足以知之 (诗经)  东方未明
   【注析】面出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胡人”谜底本见于《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据此则可别解为:东方朔未能明晓。
师行千里,其谁不知 (诗经)  以伐远扬
   【注析】《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秦穆公听信杞子之言,欲派遣军队去偷袭郑国。于是秦老臣蹇叔劝谏道:“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千里跋涉,去秘密征伐远方之国,能保得住军情不向外传扬吗?这是蹇叔一番话中的关键,故可扣底“以伐远/扬”。岂知,底文在《诗经·豳风·七月》里的原义却是:砍伐去伸向远方的桑枝。


唐何以称代宗 (四书)  其间必有名世者
   【注析】唐代宗李豫,缘何庙号称为“代宗”,这是因为要避讳自唐高祖李渊到肃宗李亨七代帝王里一位名字中有“世”字者——即唐太宗李世民也。据《资治通鉴·唐纪·代宗》胡三省注云:“(李豫)登遐之后,议上庙号曰世宗,避太宗讳,改曰代宗。”底句见《孟子·公孙丑下》,其中“名世”一词,义本“谓其人德业闻望,可名一世者”(朱熹集注语)。此处巧作曲解。
   【点评】本谜以面提问,底作答语,如嘤鸣求友,声气相通、呼吸与共,在一问一答间,悠然传出谜趣。

女嫁河伯 (四书)  是为冯妇也
   【注析】女嫁河伯,亦即河伯娶妇之传说,据今人考证,早在殷商时代已有之。关于河伯之名,《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唐人陆德明释文曰:“河伯,姓冯名夷。”《楚辞·九歌·河伯》洪兴祖补注引《抱朴子·释鬼》云:“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底文见《孟子·尽心下》。“冯妇”本为一善于徒手搏虎的勇士,入谜则别解作“冯家的媳妇”。

帝曰:朕未尝弃卿 (四书)  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注析】据《新唐书·文艺传下》记载,诗人孟浩然隐居于鹿门山,年四十始游京师,王维雅爱之,私邀入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其出。帝问其诗,浩然自诵所作,至“不才明主弃”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底文见《孟子·梁惠王下》,本属齐宣王之语,意犹:我用什么法子知道这些人不贤而舍弃他们呢?
   【点评】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乃一联传世工对名句,自亦是其毕生得意之作。但以此等诗句公然“自鸣”于明皇之前,实属大大的“不才”!
    谜从“不才”着眼,紧紧攫住“不才”而缀文、造境、生情。一句“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虽是明皇“奈何诬我”的对译语和大实话,然如无谜人之慧眼,此“不才”与彼“不才”又何能有情有趣,结大欢喜缘耶?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四书)  不宿怨焉
   【注析】面诗出白居易《后宫词》。底原见《孟子·万章上》,今据面断读如“不宿/怨焉”,“宿”乃由“留蓄”别解为“歇息、睡觉”。“怨”之意,可结合原诗上两句“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来共同理解。

湖目 (聊斋目二)  荷花三娘子、封三娘
   【注析】湖目,莲子之别名也。清•陆凤藻《小知录·果木》:“湖目,莲子也;一曰薏。”底取自行抵消法,以“荷花三娘子”封掩去“三娘”二字,馀“荷花子”以扣面。
   【点评】此谜之境,乃因法而生。正如曩昔谢会心居士赞之云:“云散月明,水清石见。此渣滓尽去,晶光大来也。”

文公遂不敢请 (易经)  地道无成
   【注析】《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一种采用掘地道的天子葬礼)焉。王弗许”,“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谜底见《易经·坤文言》:“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南怀瑾释云:“地之道顺天而行,不以成功而自居。”其别解不言而喻。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 (唐诗)  千载琵琶作胡语
   【注析】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其四》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说蔡中郎。”谜面首字为“身”,想是版本差异或作者误记之故。蔡中郎,即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喈,灵帝时曾官左中郎将。南戏有《琵琶记》一种,系元末高则诚改编自南宋就已形成并广有影响的蔡伯喈、赵五娘故事。因此见于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之谜底中的“琵琶”,乃可由王昭君之物,移指演赵五娘怀抱琵琶沿途乞食、进京寻夫戏文的《琵琶记》。又因了历史上蔡邕其人确无招赘相府、停妻再娶之事,同时陆游亦在诗中发出了“死后是非谁管得”的感喟,故“胡语”一词则顺势别解成“不负责任地胡言乱语”。   
   【点评】千载以来,“琵琶”乱弹,中郎蒙羞贻诮,于九泉下未知曾喊冤不?世俗以为谜乃小道,试看此作,借一“胡语”便已曲曲鸣出不平,岂无正本清源、辨明视听之功?

不愿封侯 (左传)  公降一级而辞焉
   【注析】古代爵位有五个等级,即公、侯、伯、子、男。“侯”乃降“公”一等。“不愿”,自然要推“辞”了。底文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原意为:秦穆公走下一级台阶施礼辞谢。谜取“级”字别解作“等级”,并倒装相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23: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纵丧心,有贤妻不至于此;呸,妾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战国策)  秦王跽曰
   【注析】据传,谜面这副对联为清代阮元所撰。阮氏居官杭州时重新熔铸了西湖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铁像,并把书写好的联文分挂在这对跪着的人像颈上。此事见诸《清稗类抄》、《桐阴清话》、《椒生笔记》等旧籍,然此联的异文亦甚多。谜底见《战国策·秦策三》“范雎说秦王”一段。扣合系取底句别解法:“秦王”分别指秦桧与其妻王氏之姓。“跽”,本就是挺直上身、两膝着地的一种“跪”法。
松寿供婢使 (诗经)  是用大谏
   【注析】据明人冯梦龙《古今谈概·容悦部·松寿》言:宋人程松谄事韩侂胄,“自钱塘令拜谏议,满岁,未迁,殊怏怏。乃市一妾,名曰:‘松寿’。韩曰:‘奈何与大谏同名?’答曰:‘欲使贱名常达钧听。’”此事亦见载《宋史·程松传》。程氏名“松”,字“冬老”,故韩侂胄以婢妾“松寿”与其同名视之。“大谏”,是对谏议官职的敬称。底句见《诗经·大雅·民劳》,原意是“因此而深切劝告”。入谜则以“大谏”等义置换“松寿”,以“是用”别解会意“供婢使”。
篝火狐鸣,谁识其诈 (唐诗)  胜事空自知
   【注析】《史记·陈涉世家》载:“又间令吴广之次近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篝火狐鸣”乃陈胜之事,因曰:“胜事”,其诈不被人知,故说“空自知”。底诗见于王维《终南别业》,如断读作“胜/事空/自知”,将一“事”字转为动词义,以“事空”贴合“其诈”,亦无不可。
降将军遗臭矣 (西厢记)  断头香
   【注析】“断头香”指中途熄灭的香。谜用反扣法:“降将军”反之为“断头(将军)”;“遗臭”反之为“(留)香”。据《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张翼德义释严颜”中,严颜回叱张飞语“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乃知面底两“将军”之出典。
王字中一直,非字中两直 (四书)  则塞于天地之间
   【注析】“王”字中有一直竖,“非”字中两竖,若弃之,正分别为八卦中乾卦与坤卦之取象,所谓“乾三连”、“坤六断”是也。乾坤即天地,故就面说底曰:王字中一直,非字中两直,显系充塞于“天”与“地”之间。谜底见诸《孟子·公孙丑上》,本谓浩然之气充盈于天地之间也。
   【点评】唐中丞《谜拾》中,颇多“江湖意”之作。然此谜出句虽朴质而近于鄙俚,构底却别具慧思,巧不可阶,似非王荆公“目字加两点,不作貝字猜”之类谜可望其项者也。
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唐诗)   邀我至田家
   【注析】面见《战国策·齐策四》,述“冯谖客孟尝君”之事。属,同“嘱”;嘱托、介绍也。孟尝君姓田名文,是齐王室贵族,时任相国。谜底见孟浩然《过故人庄》。今将“田家”别解,指田文府第;“邀”,招也,与谜面“属”字相呼应。
若教新妇得配参军,生子何只如此 (西厢记)  济不济
   【注析】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载:“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曰:‘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曰:‘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王浑子王济,字武子。参军,指王浑弟王沦。谜底别解,首一“济”指王济其人,后之“不济”犹言“不成、不行”,意谓王济比不上其母钟氏与其叔王沦所生之子。
相逢何必曾相识 (县名二)  香山、新会
   【注析】面拈自白居易《琵琶行》诗。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而相逢之前又未曾相识过,故底意串连解作:白居易初次与人会面。
无盐之面 (西厢记)  脸儿是淡淡妆
   【注析】无盐是齐国著名的丑女,本名钟离春,因直言进谏而被齐宣王立为皇后。谜面“无盐”由人名双关别解:不着盐,其味则淡。面庞无盐,其妆点自该“淡淡“也。谜底见《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借厢》之《三煞》曲词:“红娘,他眉儿是浅浅描,他脸儿是淡淡妆,他粉香腻玉搓咽项。”
   【点评】本谜言“淡”,其实谜味仍浓。盖其谜味乃从题面人名巧设双关及面底意义小作回互中款款传出,聆之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观之似“淡墨生绡数点山”,誉之为谜中“逸品”可也。
红叶御沟流 (书名)  韩诗外传
   【注析】面用宋·张实《流红记》传奇故事:唐僖宗时宫女韩氏,因不耐深宫寂寞,便于红叶上题诗一首,并让红叶随御沟流出宫墙外。其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被儒士于祐拾得。谜底书名别解,“韩诗”指宫女韩氏之诗,“外传”之“传”异读,意谓向宫外传出。又,本谜之题面,后世引用或著文评论者,多误记为“御沟流红叶”。
子为其难,我为其易 (诗经)  不如友生
   【注析】东周列国故事中有一“搜孤救孤”故事,历来脍炙人口。此面所述,即赵氏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商量由谁立孤、由谁死难之语。立孤与死难,二者孰难?程婴曰:“死易耳,立孤难也。”杵臼曰:“子任其难,我任其易,何如?”(见《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围下宫程婴匿孤”)底文据此将“友生”一词中原系语助并无实义的“生”字(见《诗经·小雅·常棣》)赋予“存活”之意,恰与面语相映合。
流水数湾,颇得倪迂笔意 (唐诗)  青溪几度到云林
   【注析】题中“倪迂”,即元末著名山水画家兼诗人倪瓒。瓒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为无锡富户。因有洁癖,行事不同凡俗,人称其迂。倪瓒常扁舟优游于震泽三泖间,故其水墨画多绘疏林、坡岸、浅水、遥岑。风格天真简淡。谜面拟作效学倪画之口吻。“流水数湾”会意“青溪”;“颇得倪迂笔意”,乃谓几乎揣度到云林居士的笔墨意境,故扣“几度到云林”。底见王维七言乐府《桃源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22: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智能对宝玉密诉相思 (唐诗)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析】谜底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诗句,今作别解。“潇湘”由湖南一带之泛称,移指林黛玉其人(黛玉号“潇湘馆主人”、“潇湘妃子”);“秦”由长安所在之秦地,移指人名“秦钟”;两“向”据字亦据面转义为“向往、思慕”。谜面情节系作者杜撰,然芹翁《红楼梦》中确有两对情人各自眷恋及宝玉友于秦钟之实事可供作者编排。
仲子手迹,敬谨藏之 (唐诗)  文字鲁恭留
   【注析】题面初读之,似言要珍藏某大名人的亲笔手泽,其实非也。“仲子手迹”乃说《左传·隐公元年前》一事:“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宋武公次女初生时,手掌上有一天然“鲁”字形,因此武公断言她长大后将成为鲁国的夫人。据此,底文由意义节奏上的二二一,异读成二一二,即“文字/鲁/恭留”,以“文字/鲁”扣面前段,“恭留”扣面后段。谜底诗句见于杜甫五律《玉台观》,其原意为:《古文尚书》等古文字,乃汉人鲁恭王留传下的。又,本谜尚可将底文中的“字”别解为“字人”,即许嫁与人,则“文字/鲁”乃成“据文字而许嫁鲁君”之释。
   【点评】此谜与上一谜颇类,皆为“半典半做”之谜,但上一谜之“半典”系笼统“做”之,本谜之“半典”却采取分部“做”之,即真正以“半”的形式出现。此种谜,在谜人熟谙诗书。通晓典故的时代虽未可云贵,然偶有做之工者,凤毛麟角,仍足堪玩味。如本谜之佳,乃在题面“仲子手迹”既运典入扣,有有“骗面”之巧;底句由断读形式别解,亦出人意料,跌宕生姿。全作似云龙雾豹,出没隐现,变化无方,实开当代灯谜机趣风气之先河。
董氏引绳束发,使夫署之 (宋诗)  说与旁人浑不解
   【注析】《新唐书·列女传》载:董氏,贾直言之妻也。“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底为刘季孙七绝《题屏》中句。其扣合系取题面启下法,意即:董氏说道,除了您的手,旁人都是解不开的!
城破称冤 (易经)  失其守者其辞屈
   【注析】谜底见《易经·系辞下传》,原意是:亏待职守的人,他的言辞多屈折而不伸。对照谜面,却别解为:失守城池者,他称说冤屈。
   【点评】本谜扣合,属严密、紧凑,底面无一字可增删之类型。其传神阿堵,乃在底文最末一“屈”字上。诚如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中所云,“诗中固须得微妙语,然语语微妙,便不微妙。须是一路坦易中,忽然触着,乃足以令人神远。”                  
     谜作者昔年曾官台湾巡抚,亦守土之大员也。值清廷割让台湾、日人鼓噪登岛之际,作者无奈凄凄惶惶悄然逸归,宜其有冤而屈曲难伸也。此谜制之在先,未知可称其后事写照之谶言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穆灿(1941-),笔名山风。福建石狮(原属晋江)人。退休前为福建三明化工总厂合成氨厂高级钳工。
黄穆灿于1965年开始灯谜创作,1980年参加三明市职工灯谜协会,1983年发起成立三明化工总厂合成氨厂灯谜组,长期主编印行《山花谜苑》刊物。在近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他对字谜情有独钟。他认为,字谜是万谜之源,是最受大众欢迎的谜种之一;它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意趣和睿智,还能帮助人们加深对汉字的认识、理解和应用。同时,字谜又是灯谜爱好者欲登谜艺殿堂,进而深造,以至有成的最初必经台阶。基于这般理念,黄穆灿在工作闲暇和退休之后,埋头于字谜的研究和创作,孜孜矻矻,坚韧不拔;电影电视与他无缘,秋月春花视而不见,唯沉浸其中,乐而忘疲。有时为了一则字谜谜面,反复推敲,数易其稿,未达佳妙,几废寝忘食。他的这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及苦行僧式的创作,使得同道们常常为之感动不已!
品读玩味黄穆灿的字谜精品可知,字谜因底材单薄(仅只一字),意义回旋馀地不大,且易猜难制,更难臻工巧、具思想、有意境。而黄氏之字谜却手法繁多,凡诸拆字、离合、象形、谐声、借代、会意别义、正扣反击,如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无不可视底材之需要,巧妙施之于谜。他的字谜谜面,大多典雅富丽,文采斐然,音律协和,不温不火,韵致娟朗而功力独到。即如其“侧听春雨入溪声”射“淅”字,“晓来疏雨湿秋千”射“潮”字,则融景融情,如诗如画,大好河山、无限风光,尽数驱遣上笔端。又如其“东楼少妇姿容损”射“粢”字,“汨罗芳草没天涯”射“漠”字,“编织君衣苦一生”射“襞”字,“画蛇之后犹添足”射“跎”字,“写尽人生分与聚”射“牵”字,或发佳人幽微之情思,或抒骚士不平之感慨,或叹世事人生之无常,无一不喜怒哀乐,声情并茂,富有浓郁的文学色彩,重重地敲击着读者的心扉;犹龙团雀舌,品之齿颊生香,心旷神怡。
黄穆灿为人真挚、热诚、耿直、坦率,且认真、务实、勤奋、持恒,对事业有着强烈的追求精神和责任心。这些优秀品质,体现于其字谜创作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为了扩大字谜有限的内涵,开拓和丰富题材的蕴含量,文化程度本不太高的他,通读了很多文史书籍和诗词名篇,因而借典入谜成了他的拿手好戏。比如其“蛮触相争地翻天”射“美”字,“案头琴里挑文君”射“桌”字,“仰卧日中人坦腹”射“腥”字,“奇才八斗占诗先”射“料”字,“虽是疑参母越墙”射“蜗”字等谜,典故轶闻信手拈来,文人韵事奔会腕下,读之情趣盎然,兴味无穷,令人由衷叹服。其次让我们看到的是:字谜技法中原有象形一道,虽经岭东会心居士大力提倡,并誉之为“谜中有画”,但大半个世纪过去,其固存之手法均已陈旧老套,无法再适应新形势下字谜创作的要求。黄氏有感于此,乃矢志创新,力求突破。比如其“援锄掩土葬残花”射“老”字谜中,以“丿”摹形作花锄;“挥斧开陵挞楚王”射“所”字谜中,以“戶”拟态作钢鞭加诸尸身;“盆栽三竹两竿护”射“篮”字谜中,以“11”拟状为“两竿”;“回廊六曲长相望”射“张”字谜中,以“弓”摹态为“回廊六曲”等等,均贴切生动,形象传神。又如将一“质”字全作形似处理,撰面“秧苗筐满待黎翻”,借一“翻”字翻转,令字体上下两部倒置后,视之竟如真实物事置之眼前,可谓丹青妙笔,栩栩如生,竞天工、夺造化矣!由于黄氏的不懈努力,小小字谜在他的笔下,奇思慧想,萦回曲折,多姿多彩,曼妙动人,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凸现了极佳的美学效应,使之真正被发扬光大,无愧于前人,亦濬引了后人。
近年来,黄穆灿勤于发表,笔耕不辍,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华字谜大全》、《中华字谜鉴赏大典》、《唐诗灯谜百首鉴赏》,又将与其谜弟子师卫华合作编著出版有《风华字谜精品赏析》。

浪花四溅逐飞舟 (字)     涿
   【注析】底之“涿”字析为“豕”与四个“、”笔。以“、”象形浪花,而“浪花四溅”必成四个“、”迸溅之态。“逐飞舟”别义作“逐”字飞去假设中的“舟”。“辶”形若舟船,故“辶”从“逐”中摒弃,余“豕”。
   【点评】拟面气势雄壮,动感强烈,如见百舸争流,健儿涛头“手把红旗旗不湿”。其扣合,尤以“涿”字里之“浪花”溅入最觉形象生动而巧妙过人。

   鹊桥一日巧搭就 (字)     莺
   【注析】鹊桥,据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云:“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又,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十六引《淮南子》(今本无)云:“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知汉时即有七夕鹊桥之说。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三云:“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至此,鹊桥之神话细节乃备。今谜面表意一如典故传说,其深层意实取:用”一”、“日”二字搭就“鹊桥”。“桥”,拟形作“冖”;“鹊”字从左旁“昔”中析去“一、日”,馀部再搭以“冖”,则成底字“莺”。若视“莺”字之形体,恰似乌鹊头羽纷落,从上下两方着力搭“桥(冖)”。

    小雨连宵打叶声 (字)   液
【注析】小雨”会意“氵”,“宵”则“夜”也。“氵”与“夜”相连成底字“液”。“液”读音为ye,若“叶”字声,故面曰“叶声”。面之“打”字,用如“打灯谜”之“打”,犹“射底”也。
【点评】谜面摄取自然界甚为常见之景物,然如诗如画,绘声绘色,使人读后极易引起种种彻夜听雨的联想:是“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还是“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抑或是“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由此知,仅切中绳墨,关合严密,若无造语自然、意象生活,具有美好情境的谜面,是难称佳作的。君不闻橐园氏有云“谜之表面不佳者,内容亦不足观,如西于不洁,人皆掩鼻”乎?

城边曲径有人踪 (字)   圾
【注析】“城”字之边侧为“土”;“曲径”状若“丿”,“丿”上有“人”踪是为“及”。合“土”、“及”而成底字“圾”。

蛛丝结户门罗雀 (字)   网
【注析】面句切隔读如“蛛丝结户门/罗雀”。以面说底:“网”字之外框似户门,内中之“XX”形如蛛丝;整字之结构极像“蛛丝结户门”。“罗雀”既言其字义(亦即此物的功用),复结合“门”字联系到成语“门可罗雀”——“网”字的形态,岂不正是可以罗致鸟雀之门?按,“门可罗雀”语本《史记·汲郑列传赞》:“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流萤成对寺前来 (字)   蛙
【注析】萤,萤火虫,扣“虫”;“对”和“寺”字之前部,分别为“又”、“土”。“虫、又、土”三部拘来,即成底字“蛙”。题面须顿读如“流萤成/对寺前来”。其中“流”字由形容词改赋动词义,与“成”字、“来”字均起指示抱合之作用。

仰卧日中人袒腹 (字)      腥
【注析】《世说新语·排调》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间其故,答曰:‘我晒书。’”’又,《书言故事·时令·七月》载:“郝隆七月七日见富家皆曝晒衣帛,乃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曰:‘我晒腹中书耳。’”盖晋时有在七月七日曝晒衣物的风俗,贫如阮咸者亦以竹竿挑大布犊鼻裤晒于中庭,且曰“未能免俗”。题面系借典,实取“日、人、肚”三字说底:“日”照于上方;“人”仰卧如“/—”,正在“日”下曝晒;袒腹,必露其“肚”。而底“腥”字,乃可析为如上三部也。

奇才八斗占诗先 (字)     料
【注析】宋·缺名《释常谈·八斗之才》云:“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曹子建,曹植。植有七步成诗之能,故题面称其“奇才八斗占诗先”,洵有据也。今相谜底“料”字偏旁“米”之中轴线“十”及左下一“丿”画为奇“才”,并取“八”字之左右两笔分置于奇“才”之右上与右下(亦可视如“八”字左旋90度后,贴合于“十”字右边),再以“诗”字之最先一笔“、”占于奇“才”左上方,则“料”之“米”成矣。至若“料”字之“斗”,乃系从面句中明取之。
【点评】此为精细奇巧之作。即如底中“米”字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笔画态势分布,一般人眼力之精细皆不及此,亦不敢做此等构想,偏谜作者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再者,区区一个“料”字,竟巧合上陈思王“七步八斗”,又组织成文,借此言彼,天衣无缝,雄奇劲使,真乃所谓“钩心斗角,心思突过前人”(张郁庭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挥斧开陵挞楚王 (字)   所
【注析】面句据《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六回“伍子胥掘墓鞭尸”故事拟成。楚王,指楚平王。其生前荒淫无道,宠信奸臣费无极,冤杀伍子胥父兄。子胥出逃吴国,得到吴王阖闾重用,乃率吴兵攻入楚都城郢,其时平王已死,子胥索求嗣位的昭王不得,便掘开平王陵墓,破棺出尸,以鞭挞之三百,以报父兄之仇。谜以面之“斧”切底“所”字右侧“斤”,盖“斤”即“斧”也;(如《庄子·徐无鬼》:“匠石挥斤成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又以“所”左侧“戶”象形为鞭(丿)加诸“尸”身,映合“挞楚王”。

援助掩土葬残花 (字)   老
【注析】面似描述《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荷锄葬花之艺术形象,实则分段刻画底一“老”字:援锄,执、持花锄也;“老”中斜披之长撇,恰象一把长柄花锄;掩土,取一“土”字;残花,犹“花”字之残部,此“匕”也。面之“援”、“掩”、“葬”三动词,均作抱合用。其“土’之掩,“匕”之葬,居底字中位置形态尤为真确。

剑挂树梢季子留 (字)   禾
【注析】季子,春秋吴国公子季札也,因封于延陵,又称延陵季子。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末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题面明言此典,暗取底字“禾”上端之“丿”象形作短剑,下部“木”为“树”字之边梢。且又以“季子留”重申复扣底字:“季”字之“子”部留下,所馀乃“禾”也。

投鞭未必可填江 (字)   瘥
【注析】面言“投鞭断流”典故。据《晋书·苻坚载记下》载:前秦苻坚将攻晋,太子左卫率石越以为晋有长江之险,不可伐。“坚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鞭,马鞭。把马鞭子投到长江里,便能使江水填阻,不再流动,足见其军旅众多,兵力强大。谜底据面析为“厂、羊、江” 三部。“厂”,象形作带柄之马鞭。“羊”,“羊” 字之变体也,以生肖置换地支为“未”。“江”字直取其形,将“工”放于“羊”下,“氵”分布于“厂”上,即组成“瘥”字。
   【点评】读上数谜,乃知均有笔画象形之用法居其间。象形一法,源头甚古,上溯可至汉字“六书” 之原理,所谓“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谢会心《评注灯虎辨类·六书原理》)。谜中常见之象形,如以“人”像雁,“入”像燕,“一”像桥梁,“厶”像远山,“灬”像马蹄,“干”像蜻蜓,“女”像梅枝,“丰”像远树,“亚”像曲栏等等,不一而足。然“丿”笔之象形,多以眉月、残月目之,殊无摹状为花锄,为短剑,为钢鞭,甚或拟“厂”形为带柄之丝鞭者。此岂作者以画家法眼度之,“体目文字,图象品物”,纤巧弄思,独出心裁者乎?

身先士卒 (日常生活用语)   打领带
【注析】古代在战车上的兵曰“士”,步兵则曰“卒”。身先士卒,指将帅在作战中亲自带头,冲在前面。谜底“打领带”,别解意犹“打仗时领带在前”。

合欢被 (外国运动员)   盖尔盖伊
【注析】合欢被,织有对称图案花纹的联幅被,用以象征男女欢爱;又称鸳鸯被。如《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即然。谜底人名解作“覆盖着你,覆盖着她”之意。

长河渐落晓星沉 (词牌)   应时明近
【注析】唐·李商隐绝句《嫦娥》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长河,谓银河;晓星,晨星;沉,隐没。面句系描写黎明前之天象,故底别解意犹:应该是离天明时候不远了。底之“近”字,原是词体“令、引、近、慢”中专用名词。

卖炭得钱何所营 (中药名)   款冬花
【注析】白居易之新乐府《卖炭翁》有云:“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谜题即拈于此。今题面发问:卖炭得钱何所营?底正堪别解作答:钱“款”用于“冬”天的“花”销。因此老翁系专业烧炭出售者,他把全家人冬季里的衣食所需,全都寄希望于一车炭上,故而“心忧炭贱愿天寒”也。

作茧自缚 (口语)   包在我身上
【注析】面言蚕吐丝作茧,将自己缠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或自己使自己受困。如陆游《书叹》诗即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底据此别解一“包”字作动词“包裹、缠束”义。
【点评】本谜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扣合于严密之中又有松动。其严密,可由底“我”字照应面“自”字上见之;盖“自”字暗而“我”字明也。其松动,则于底文虚拢大意处见之;虽未言何物“包在我身上”,而自有茧丝其物在逆料中。故此谜堪称以空济实、空灵浑脱者也。

午来旧句正翻新 (字)   晌
【注析】题面别义:“旧句”一词二字中,如将“旧”左旁之“1”,移贴于“句”之左旁,即成“响”字。此一变化过程,可谓之“翻新”。面首一“午”字,系提底字之义:“晌”者,正午时分也。

回廊六曲长相望 (字)   张
【注析】面似言重门深闼之中,伊人苦盼一去不返之檀郎。实则取:“弓”字如六曲之回廊——其转笔弯折处恰符“六曲”;“弓”与“长”字合,是为底“张”字。“张”者,用目“相”之,其义乃“望”也。

白头致仕几曾有 (字)   凭
【注析】致仕,辞官归隐。《公羊传·宣公元年》:“古之道不即人心,迟而致仕。”何休注云:“致仕,还禄位于君。”题面乃慨叹做官者恋于禄位,至白首犹不愿致仕归隐。于谜乃取:“白”字头部为“丿”;“丿”致以“仕”为“任”;“任”有“几”,遂成底字“凭”。

信是人间七七时 (字)   柬
【注析】巧拆底字为“人、十、四”三部。“十四”,乃“七七”相加之数也,故面以“‘人’间‘七七’时”说明之。“间”读入声,作动词“夹杂”解。首一“信”字双关,既言之凿凿,助面扣底,又预示底“柬”字之义。

赊月洞庭买酒归 (字)   沽
【注析】李白绝句《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云:“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至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其后两句意言:因为不能乘流上天,姑且向洞庭湖去赊借点月色,在船中伴随着白云买酒一醉吧。谜题即熔冶此二句诗以成。扣合则就底“沽”字反复申说之:“沽”借来“月”字,成一“湖”字;“洞庭”,乃“湖”也。“沽”,本义谓买或卖,然卖酒的商贩独称“沽”(如《后汉书·祢衡传》:“吾焉能从屠沽儿耶?”“屠沽”即指屠户与酒家),旧时用钱买酒亦专称“沽”(如《水浒传》第五十三回:“沽一角酒来吃”),故题面“买酒归”系再次提示“沽”字之义。
【点评】按常情,径取太白诗句“且就洞庭赊月色”亦可射一“沽”字,作者缘何不辞削鐻之艰辛,熔裁之甘苦,视现成句如同路人哉?盖成句原自有不足处:一是句尾之“色”字略显赘余,且“月色”另堪以会意扣“白”,易使底字节外生枝;二是只能从字形组合一个层次上着手,殊无第二层次上的义扣,缺乏“将往复旋如有情”之韵致耳。
此谜中的“洞庭”击“湖”字,乃属“歇后法”;有人目为“挟前法”,误矣。“歇后”与“挟前”之区别,在于置偏词于面还是于底;于面者实为“歇后”,因其正词如“湖”字在底也。无论属“前”或“后”,其偏词必须自然与面上他词及整句意义相吻合,无游疑、无多歧(如以“美人”可扣“鱼”,可扣“蕉”……),不生硬、不突兀,方称合作,否则宁可弃此法也!

窗前半醉思夫切 (字)   窣
   【注析】面拟佳人幽怨之情景。底字顺拆为“穴”、“卒”二部,“穴”为“窗”字之前,“卒”为“醉”字之半。“窣”读作su,以汉字切音,则若“思夫”相切。按“窣”旧读su,故《康熙字典》、《辞源》等辞书均标其音为“苏骨切”。

    蛮触相争地翻天 (字)   美
【注析】蛮氏与触氏建国于蜗牛之左右角,两国为争地而大战,各伏尸数万(详前杨志刚“蛮触相争,不离蜗角”射“小打小闹”谜注),闹得天翻地覆,此即题面之立意。扣底乃以“美”字上端两点,象征为蜗角之蛮、触二国:其一左一右,与蜗牛之头须何其相似乃尔!又以“土”代称“地”,并倒作“干”,置于“蜗角”之下、“天”字之上,因谓之“地(土)翻天”。题句之“相争”,实状摹“美”字手写体顶部两点之纠缠难解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掷千金市骏来 (字)   髅
【注析】据《战国策·燕策一》载:燕昭王求贤,郭隗说:“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内侍)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题面“干金市骏”即言此典。骏,骏马,概指千里马也。因典故中涓人所市之千里马实是一马骨,故用“市骏”意会出一“骨”字;又将“千金”别义指女儿,扣出一“女”字。题句末之“来”字与首之“一”字亦不虚置:“来”抛掷去“一”笔,是乃“米”字。观此知,底字“髅”拆成“骨、女、米”三部,借面以刻画之。

虽是疑参母越墙 (字)   蜗
【注析】面借“曾母投杼”典故。据《战国策·秦策二》载:“昔者,曾子处费(今山东费县),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将面“疑参”之“参”字由曾子大名转读cen,作“参差”之义,则“虽是疑参”自可理解为“虽”字形体游疑而错综参差;“母越墙”借喻一“内”字,盖“内”之状,仿佛是一人正攀越上墙头也。察底“蜗”字,实为“内”与头、身参差之“虽”所组成者。然题句如切隔作“虽是疑/参/母越墙”,以一“疑”字描述“虽”头部游疑之态,复以“参”解为“参与、介入”,起抱合词之作用,当使谜作更为圆融畅达矣!
【点评】方圆动合皆臻巧,幽险缒寻不喜平!

案头琴里挑文君 (字)   桌
【注析】文君,卓文君,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之妻。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至临邛,临邛令王吉恭敬之。一夕,于富豪卓王孙家宴上,“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相如字)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题面以“文君”扣其姓“卓”,并借“琴里”作“琴”字之里部解,击出一“人”宇:“人”置于“卓”中,可获其底字“桌”。 至于题首之“案头”,明言卧琴之案台,实为暗提底字之义也。
【点评】题面一个“挑”字极为生动,盖挑者,上必压以物也,其物即为“卓”。“挑”字形象鲜明,尖新奇巧,挑得“桌”字周身灵动,尽传一谜之神,使人读后不无“帷灯匣剑,美人疑在,仙山缥缈”(黎国廉《水龙吟》词)之叹!

一饮琼桨百感生 (探骊格)   酒·味美思
【注析】面出唐·裴铏《传奇·裴航》篇中樊夫人之答裴航赠美酝诗,载于《全唐诗》卷八百六十,诗题为《樊夫人答裴航》:“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琼浆,琼浆玉液,原指仙人的饮料,后多喻美酒。谜底只与面句扣合,不涉及传奇故事情节,解其意犹:品尝酒味之美妙,引起种种思想感触。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离合字二)   舒舍予、他人也
【注析】面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老杜辛辛苦苦在浣花溪边盖起的一座茅屋,不料秋来忽被风雨所破,由此感慨万千,引发忧国忧民之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舍小我为大众的高尚情操,自古来激动着多少仁人志士的心灵!谜底拆解二字为六字,串读如“舒舍/予他人也”。其“舒舍”乃谓舒展宽敞的房舍;“予他人也”意犹给予他人,即给予天下寒苦之士。底文又可读作“舒/舍予他人也”,则“舒”谓舒适,“舍予”自成一词,指施舍予人。
【点评】“离合字”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一个新的字谜品种。这种字谜,拆字只是外在形式,实质上仍属文义会意谜。因此,除了要求对母字的析离规范、合序外,还要求底意演绎通畅、自然。即如此谜,两母字“舒”、“他”均排置于前,后之“舍”、“予”符“舒’’之序,“人”、“也”符“他”之序,井井有条、毫不紊乱。且将面诗旨趣神情一贯到底,阅之目清心爽,品之齿颊生香,故称其为“离合字”谜中的扛鼎之作,谅不讹也!

古梅半放小桥南 (字)   棠
【注析】“梅”字古时写作“槑”,放弃其半,则馀“呆”;“小”字直取其体;“桥”化形作“一”。“南”字则言“古梅半放(呆)”位置处于“小”与“桥(冖)”的南方。底字“棠”,乃由以上三部合成。
【点评】此谜的机巧处,在于“古梅半放”具有析形、说义的双重妙用,双解双通,玲珑剔透。较之前吴浩水以“卸却残花一瓣后,古梅犹自独枝开” 射“葆”字,虽手法有所借鉴,但句面简洁,字少意多,玄机妙趣实出其上,此亦字谜进化使然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军埋伏西南角,早日挥戈奏凯声 (字)   载
【注析】谜底“载”字析为“车”二部。题面上句作“前军埋/伏西南角”之顿读。“军”字之前“冖”埋没去,馀“车”,而“车”恰处于“载”字的西南角。题面下句作“早日挥/戈/奏凯声”之顿读。“早”字中“日”挥斥掉,馀“十”,“十”与“戈”组为“”;“奏凯声”,则言“载”字读声系由“奏”与“凯”音相切而成。

写尽人生分与聚 (字)   牵
【注析】题面似述人生悲欢离合、聚散依依而情长纸短、意绪绵绵。其实是以“写”字分去“与”字,馀“冖”;再以“人、生”二字取长补短,形成“大、牛”,由而聚合成谜底“牵”字。

从此倾心两相依 (字)   伦
【注析】“从”字实取其形,即左右各一“人”字;“倾”字之中心部为“匕”。“从”与“匕”两相依靠,遂组成底字“伦”。
【点评】作者1995年曾有短文《贤妻赞》云:“余妻红良,梅林李氏。秉性善良,足具贤德。二十八载相濡以沫,为持家计,含辛茹苦,克勤克俭,更辅余专心事谜。精神可嘉,感念之至,故构数谜予赞之。”此作即为其赞妻谜之一。读其拟面可知,黄、李之姻缘自一见倾心起,便已矢志不渝,期以白首。至观谜底“伦”字,其二“人”一辅一主、一倚一立,互帮互助,相敬如宾,何等恩爱厮守!继之于义重情深之中,共育一小小“匕”字,则一家天伦融融熙熙之乐,又岂不羡煞人哉!或谓灯谜体小思浅,殊无言志之功能,此语可休矣!

步调一致听指挥 (外国电影名)   总统行动
【注析】面出军人所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底重点别解名词“总统”为“总合、统一”之意。

云程有路志为梯 (气象术语)   高空图上
【注析】“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此为传世之励志联语。谜底意义节奏原读“高空图/上”,今改读“高空/图/上”,别解意犹:希图攀上高高的天空。

杨柳青青江水平 (外国电影名)   绿色的波斯坦
【注析】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题面句乃写: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自然景色极其美好。谜底“波斯坦”为德国东部城市名(一译“波茨坦”),今赋其意作“波流那么平坦”,此正符面上之“江水平”也;至若“绿色的”,则亦从面“杨柳青青”处归纳出。按,底文又可据面岸柳青澈一片,映得江水皆绿之意,顿读作“绿色的波/斯坦”。乃将偏正短语变为主谓句式,犹言一江之水既绿且平,相比前之分两段扣合,更觉条贯浃恰也。
【点评】本谜辞笔清丽,气度闲雅,兼具色彩美和静态美,“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无怪乎一经问世,即好评如潮。如有人称曰“诵此诗,清新舒适,宛如置身画中漫游;读此谜,韵致动人,再三回味愈感天造地设之妙”;有人赞云“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风景这边独好”!

鲛人临走知情重 (字)   衡
【注析】鲛人,神话传说中居于海底的怪人。据晋·张华《博物志》载:“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鲛人从水中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世因留“鲛人泣珠”之典故。题面显系据此典而拟。其扣合底字取:鲛人,似鱼之人也,击出“鱼”字、“人”字以形成“衡”之中部;走,则“行”也,“鱼”有“行”字临至,自然合作为“衡”。题句末尾“知情重”提示底字之义:使用“衡”的情形,无疑是知轻与重也!

摩厉以须保国防 (字)   卫
【注析】“摩厉以须”为成语,源出《左传·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摩厉,指把刀磨快;须,等待。按“摩”,义为“磨炼”;“厉”是“砺”的本字,指磨刀石。今将底“卫”字之上部“”视如伸刃待磨的一把“刀”,其下部“一”拟状为长形磨刀石,则“卫”字便可以“摩厉以须”诠释之。至若题面之“保国防”。应是提示底字之意义也。

盆栽三竹两竿护 (字)   篮
【注析】盆栽之竹,大抵多为文竹之类。或因文竹之茎纤细而不耐风力,故于盆中插两枝竿以护持之。题面表意虽如此,扣底却运摹形兼及会意法刻画之:“篮”字上部有两个“个”,中右部有一个“个”,“个”乃竹也,因合谓“三竹”;“篮”之中左部两“丨”笔,可视若“两竿”;“篮”字下部是“皿”,“皿”者器皿也,面之“盆”当属“皿”类。其三竹、两竿均植根于盆上,故底字应面尤觉确当不移。

秧苗筐满待犁翻 (字)   质
【注析】此谜悉用象形法以成之。底“质”字翻转朝上后,“贝”倒置为“”,形似秧苗满插于筐;“”倒置为“”,状若一具犁。
【点评】想象大胆而奇特,足为字谜象形法开一新境!清人赵翼《论诗五绝·其一》云:“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字谜之创作,自南朝鲍照“井”字滥觞,至清末流为茶坊酒肆丐者戏作与文人书斋偶拈两途,其间纵有一二小巧,终究未能足供观瞻。今睹黄氏之字谜,非但诸法皆融入,花样百出,妙不可言,抑且精益求精,大胆突破,处处见新意,故可判言:此道宜乎大兴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燕林(1916-2004),江苏张家港人,定居南京市。1932年肄业于常熟乡塘桥师范学校,后入上海晋贤会计夜校进修。自幼家贫,当过绸缎庄学徒、店员。1939年起,以会计为专业,曾先后供职于上海恒顺酒行、南京盈丰水电行、南京龚大翻砂厂、南京汽轮电机厂。1979年由汽轮电机厂正式退休。
   钱燕林的私塾启蒙老师是一位清末秀才,课暇常制作些浅显易解的灯谜让学生猜射,故少年时代的钱氏便对谜道产生了浓厚兴趣,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及长,他便充分利用学余、业余的点滴时间收集报章刊载及亲朋好友间口头相传的零星谜作,日积月累,装成三大巨册,有数万条之多。可惜这些珍贵抄本,后来竟因“文革”中属“四旧”之物,而被一把火烧掉。此事乃令钱氏若干年后,犹思之不已,痛惜良深。
    钱燕林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就以善射而加入南京市工人文化宫谜组。他通过一边集谜和猜谜,一边学习、研究制谜之理,并大量付诸创作实践,因而很快提升了自身的谜艺水准。1976年南京谜组恢复活动,并更名为“谜研组”,他重贾馀勇,再作冯妇,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制谜、著文、编刊以及主持周末灯谜晚会中。1979年秋,被后来称之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九城市灯谜会猜”在南京市举行,上海、沈阳、长春、温州、厦门、漳州、南通、苏州、南京计六省市九大城的谜家聚会一堂,共商谜艺,同时又举办了历时三天而万人空巷的盛大群众猜谜活动。钱燕林时为组委会的秘书长,他协助南京谜研组组长、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和主要负责人周之屏教授,组织筹划,督促操办,尽心尽力,并于事后编成会刊《谜苑》,使这次首开先河、产生巨大影响的谜会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八十年代初期,钱燕林又把凭回忆所得的历代谜作三千馀则,按不同谜目分为三十个大类,并将其中疑难者加以注解,编成《古谜集萃》上中下三册,交由南京市工人文化宫铅印出版。此举使大多后学者受益匪浅,因而得到当时谜界的广泛赞许。
    钱燕林制谜,一向推崇南宗别解会意,取粗线条勾勒,纯以拢扣成谜;不尚字句雕琢,讲究传神阿堵、落落大方。他的作品,既有典雅浑成的一面,也有通俗明快的一面;然大多浓墨重彩,挺拔有力,散发着清新与阳刚之气,诚如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所形容的:“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叠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溯漠横雕。”他不喜欢在字体字形上拆拆拼拼,尤好以讲史、说部中的故事情节入谜。他的典故运用,从不生吞活剥,而是食古能化、活脱巧妙,使之稳切紧扣、谜趣盎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谜友们乃至一般爱好者的青睐。谜坛公认,看钱燕林的谜恰如看古装戏,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齐登台;又如入旧书店,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纷至沓来,给人以古典美的享受。
    钱燕林性情旷达,恬淡自安,但爱谜之心,无时或释。据有“谜坛东方朔”之目的金陵谜家汪永生著文称:“钱老身居斗室,退休工资甚微,可以说‘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然而他‘内心的世界很精采’。每当谜人聚处,钱老虽常呐呐不善言词,但偶言一事一谜皆令人解颐,老先生的幽默非大师不能为。”在二十世纪末的谜坛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移,一些猜谜精力旺盛、创作如日中天的谜人挂弓退役,而钱燕林先生却谜意未消,谜志不改;宝刀未老,剑常出鞘。


左丞今日大拜,悉是妻房裙带(左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注析〕宋代权奸蔡京之弟蔡卞,字元度,与京同年登科。卞之妻曰七夫人,为王安石之女。安石执政间,卞历官中书舍人、给事中、起居舍人、侍御史、龙图阁待制等,后以翰林学士拜尚书左丞(宋时的执政官之一,主持尚书省并总辖吏、户、礼三部)之职。因与兄政见相左,且从王安石学,“居心倾邪,一意以妇公王氏所行为至当”(《宋史》本传语),故时论以为卞之得官升迁,全系仰仗其妻七夫人“裙带”之力。如南宋周煇《清波杂志》中,就记录有蔡卞拜左丞举行宴庆时伶人之讽赞辞:“左丞今日大拜,悉是妻房裙带。”底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微”义“非、不是”,“夫”义“那、那个”;整句意犹:要不是那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此地位。入谜乃别解“夫”字,并连及“人”字组成“夫人”一词。由而,“微夫人之力”关合“悉是妻房裙带”,作“如果不是七夫人的力量”解;“不及此”照应“左丞今日大拜”,作“蔡卞就不会到这个地位”解。

关云长挂印封金(唐诗)红颜弃轩冕
   〔注析〕面系《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目。底见李白五律《赠孟浩然》之颈联:“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轩冕”,古代卿大夫之车服,诗中借谓官爵俸禄;“红颜”对“白首”,当概括了孟浩然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谜中则以“红颜”喻指关云长,盖云长“面如重枣”,后世舞台上皆将其脸谱勾成大红色,故俗有“红脸关公”之语也。

书箱收拾待来年(出版名词二)开本、转载
   〔注析〕据佚名《滑稽诗话》载:一士子厌倦读书,特作打油诗云:“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书箱收拾待来年。”谜底别解意犹:待打开书本,时已转过一载了。
    [点评] (略)

徐宁娘子道:丫环,什么声响(古文)此进趋之时也
   〔注析〕《水浒传》第五十六回“吴用使时迁盗甲”故事叙:“时迁听得那两个梅香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什么响?’”谜面即据此情节拿捏而成。谜底见诸葛亮《后出师表》,本意谓“这是进行讨伐曹魏的好时机”。谜则据面事别解一“时”字作人名“时迁”,由而成为“这是行进、趋动中的时迁呵”之新解。
   〔点评〕题面所引起的故事情景,犹如一出京戏《三岔口》,虽暗中郞郞摸索,而人物栩栩如生;底文六字则如解说之画外音,虽突兀插入,而乏此则难成完整戏剧情节,观者将永置五里雾中。故底面之合作,惟妙惟肖,绘声绘色,且水乳交融,打成一片矣!

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红楼梦人二)赵国基、终了
   〔注析〕南宋爱国诗人汪元量,有绝句《醉歌》十首,记述宋恭帝德?二年(1276)二月元兵逼临安,以谢太后为首的宋君臣降元事。其中一首曰:“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佥名,签署姓名也。谢太后名“道清”,是当时小皇帝的祖母,皇宫中最尊贵的人物。臣妾,古时妇女自称妾,对君上则称臣妾。此诗言代表南宋小朝廷最高统治者的谢太后,在侍臣拟好的归降表上不但要签写名姓,还要卑躬屈膝地自称“臣妾”,因此可以断定:赵宋王国的根基终于至此了结——“赵国基终了”!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京剧目)闻仲归天
   〔注析〕京剧《闻仲归天》本敷演《封神演义》中闻太师毙命于绝龙岭之事,入谜则别解其意为“闻听老二死了”。盖题面出于杜甫诗“三吏三别”之《石壕吏》名篇,原句乃谓“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儿子最近在战场上牺牲了”。其中“二男”一词,恰可别义指“第二个儿男”以扣底之“仲”字。“仲”,如按旧时兄弟排列“伯仲叔季”,位次正居第二也。

吾中刖夫之计矣(三国人二)庞会、孙策
   〔注析〕《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马陵道万箭射庞涓”故事:齐国军师孙膑预设伏兵,并诱魏军统帅庞涓深入至马陵道。当庞涓正欲指挥士卒搬开塞道的断木时,“忽抬头看见树上砍白处,隐隐有字迹,但昏黑难辨,命小军取火照之。众军士一齐举起火来。庞涓于火光之下,看得分明,大惊曰:‘吾中刖夫之计矣!’”随即齐军万箭齐发,庞涓与大半魏兵俱死于马陵道上。此中“刖夫”指孙膑,因膑在仕齐之前已受过剔去膝盖骨的刖刑,致他人对其有此侮称。庞涓之所以大惊曰“中计”,乃是他很快就领会、明白了孙膑的用兵策略:先以“减灶”造成减兵的假相,引他进入包围圈,然后断定天黑必举火看树上的留字,而以火光处为集中歼灭敌酋的标志。因之题面只用庞涓的一句话,无疑就可表明“庞”涓领“会”了“孙”膑计“策”之底意。
   〔点评〕本谜底字个个进入实境,但绝无呆滞拘谨之感,诚然是“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当今维扬谜家李保华赞云:“以庞涓自呼‘中计’,便胜却无数外来刻画,得‘会’字领悟之神,似见庞涓悔恨、绝望之态”,语极肯綮!

著书都为稻粱谋(杂志名)文化与生活
   〔注析〕清·龚自珍七律《咏史》之颔联曰:“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稻粱谋,原谓羽类之谋取稻粱作为口食(如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后喻指人之为生活而打算;著书,撰文成书,从事“文”的工作也。谜底据面顿读成“文/化与/生活”。其中“化”、“与”均作别解:“化”犹变化,实谓鬻卖性的“交换”变化;“与”由并列词组间的连接词移义为“给予”。
   〔点评〕底字中,一“化”一“与”富有弹跃力,最觉灵动活泼,情趣盎然。借此两字,乃能眉目挑逗、心神召唤,从而瞻前顾后、牵绾串合,形成底文新意境。厦门谜家徐鸿基先生又曾以同一谜面射两地名“修文、营口”。若把两谜底相较,虽则一委曲蕴藉,一率直劲健,创作风格略有差异,但却均能妥贴无误地传达出龚氏诗句的含义,令人读后颇多感喟,亦颇多兴味。

人从宋后羞名桧(唐宋诗人二)秦观、祖咏
   〔注析〕清代江宁人秦大士,字鲁一,晚号秋田老人。乾隆壬申(1752)恩科会试,得状元第一。据云其为宋奸相秦桧后裔。《清朝野史大观·清人逸事》即载有:“秦殿撰大士在朝时,一日上偶问曰:‘汝家果秦桧后人乎?’秦无他言,但对曰:‘一朝天子一朝臣。’”又传其为官杭州时,友人约游西湖,见秦桧跪像,求作联语,秦遂脱口而出曰:“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借以自嘲,亦以自解也。谜挂此上句为面,实融全联击动底材。底二人名当顿读作“秦/观祖/咏”,意犹:秦大士看到祖宗之像而吟咏。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建筑设施)地下会堂
   〔注析〕《左传·隐公元年》之“郑伯克段于鄢”一节,乃叙郑庄公因母武姜宠其弟共叔段叛乱谋国,致母子失和,“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庄公为颍考叔孝母之举所感动,并采用其建议“阙(挖掘)地及泉”,与姜氏“隧(地道)而相见”,既不违背誓言,母子又得和好如初。今别解“堂”字作高堂、令堂,即母亲,谜底意成:在地下会见其母。

前面骑黄马者是他(三国人二·卷帘格)吕蒙、曹真
   〔注析〕面出《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曹孟德大战吕布”情节:“却说曹操见典韦杀出去了,四下里人马截来,不得出南门;再转北门,火光里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底二人名依格卷作“真曹蒙吕”,意犹:真正的曹操蒙骗了吕布。
   〔点评〕观此作,孟德于危急之中犹未忘以奸诈欺人,奉先于得意之时竟自粗疏可欺,此皆令人深于印象而生叹惋者也。然入我眼帘者奚止是曹吕二人之戏剧般情景,即一部《三国》之精气神,亦如万里尺幅而剪取其吴淞半江水,尽数传出矣!人言“老不看《三国》”,由此谜当可证实之。
    以一书中故事而挂猜同书中人名,稍不慎则易生“对头典”之弊病,使作品陷入万劫不复之境。谜作者犯险涉难,亦犹如诸葛空城弄险,倘无超智慧、深城府、高手段、大胆量,司马仲达是不会入其彀中而乖乖就范的。

妾本钱塘江上住(歌曲名二)小小的我、在水一方
   〔注析〕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故事的开篇引述了一组《春归词》,其中有“苏小小道:‘都不干这几件事,是燕子衔将春色去。有《蝶恋花》词为证:妾本钱塘江上住,花开花落,不管流年度。……’”据前人考证,此词原系托名司马才仲者于梦中听见苏小小所唱。苏小小,史有二人,均出身钱塘歌妓,一为南齐人,一为南宋人(见清·赵翼《陔馀考》卷三十九《两苏小小》);按此词的渊源,当指南齐之苏小小。苏小小自报家门,说她居住于钱塘江上,由而构成谜底别意:“小小的我”,乃云“我苏小小”;“在水一方”,则言其家在钱塘水畔这一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海缺少白玉床(古代书法家)王献之
   〔注析〕《红楼梦》第四回叙门子向贾雨村所上之“护官符”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今采其第三节中句,言四大家族中的王家极多奇珍异宝,可补东海龙宫所缺之意成谜;扣底人名“王献之”,“王”移指金陵王家,“献”谓进献、献上,“之”代物事“白玉床”。
   〔点评〕张橐园旧有以“东海缺少白玉床”射书经“王府则有”一谜,系启发下句以扣合的平正稳妥之作。本谜虽也启下,却有发挥。盖借一“请”字,从对面擒出一“献”字,凸现施受关系,使之呼应有致,虚神远岩,故当得以潇洒蕴藉、活脱生新论之。

晴雯补裘(京剧目)盘丝洞
   〔注析〕京剧《盘丝洞》本演出《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唐僧被困盘丝洞、八戒戏耍蜘蛛精的故事;而谜面亦为一出京戏,所演情节系由《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改编而成。今以“盘丝洞”扣合面事,须借助于对“补裘”形象的具体描写:“洞”,当指宝玉身穿的雀金裘后襟上“指顶大的烧眼”;“丝”,则指织补材料之“孔雀金丝”;“盘”作动词解,乃指晴雯要用“界线”(原书注:手工刺绣和织补工艺中所用的一种纵横线织法)仔细织补裘上的洞眼。

缘何无泪有声(古文)因以为号焉
   〔注析〕《水浒传》第二十五回文:潘金莲与王婆合力毒死武大后,“王婆自转将归去了;那婆娘却号号地假哭起养家人来。看官听说: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当下那妇人干号了半夜”。这便是题面中“无泪有声”的出处。底文见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谜之关合,乃用“无泪有声”扣“为号焉”,此“号”异读为háo,作“号哭”解;又用“缘何”扣“因以”,盖取一问一答,底面藉作语气呼应也。
   〔点评〕本谜产生底面扣合的依据,应是施耐庵先生的一句文中旁白“无泪有声谓之号”。此依据诚为小说家语;因了小说无论衣冠君子、贩夫走卒皆读之,故谜者采以入谜乃属约定俗成,大可不必再去深究字书中“哭”、“泣”、“号”三者之间的意义纠葛。这是有《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中金圣叹夹批“绝倒之语,《尔雅》所无”,与明万历袁本《忠义水浒全传》中李卓吾眉批“辨哭,《尔雅》所不及”可以为证的。

龙腰鹤背无多力(唐诗)难于上青天
   〔注析〕古代笑话:一道人既饮酒啖肉,复服食丹药,冀可以成仙。一日,有鹤落于观中,道人自忖白鹤来迎,升天在即,于是欣然跨上鹤背,不料身躯肥重,竟压鹤死。次日鹤主寻来,控于县衙,道人遂吃官司。有滑稽子作诗戏之曰:“啖肉先生欲飞升,黄云踏破紫云崩。龙腰鹤背无多力,传语麻姑借大鹏。”(据佚名《滑稽诗话》)谜面即为其诗的第三句。谜底见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因知青天之难上,仅是就蜀道之难登而作形容、譬喻并夸张之的,并非登蜀道真的比上天还难。谜则从“难于”二字上着眼,而将这种形容落在实处:“鹤背”固“无多力”,岂非给“上青天”飞升成仙造成了困“难”?故“难于”二字,实有别解在焉。

丸药(唐诗)粒粒皆辛苦
   〔注析〕以底说面:“丸”必成“粒粒”,而“药”大抵非“辛”即“苦”也——虽药味亦不乏甘、酸、臭者,但常人共识,却是“良药苦于口”耳。底句见李绅《悯农二首·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点评](略)

严监生临终伸二指(红楼梦人二)云光、大了
   〔注析〕面事出《儒林外史》第五回:守财虏严监生临终时,既说不出话,又迟迟不肯断气,只是从被单里伸出根手指头僵持着。旁人都不解其意,猜来猜去总猜不中。最后严的老婆赵氏说:“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果然,当赵氏挑去一茎灯草后,严才点点头,把手垂下,立刻就没了气。谜底二人名由此顿读作“云/光大了”,意指:严监生是在“说灯光大了”。

臣料子明之疾,乃系伪作(聊斋目二)陆判、吕无病
   〔注析〕《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吕子明白衣渡江”故事叙:吕蒙因见荆州新置烽火台,军马整肃,预有准备,急切难图收复,“寻思无计,乃托病不出,使人回报孙权,权闻吕蒙患病,心甚怏怏。陆逊进言曰:‘吕子明之病,乃诈耳,非真病也。’权曰:‘伯言既知其诈,可往观之。’陆逊领命,星夜至陆口寨中,来见吕蒙,果然面无病色。”题面系作者归纳陆逊语意撰成。谜底据此连读,意如“陆逊判断吕蒙没有生病”。
   〔点评〕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云:“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学谜制谜不亦然耶?似此谜全以神行,浑融无间,当知作者于“炼神”一道非但登堂入室,而且元婴已成矣!

其馀七匹亦殊绝(京剧艺术家)马连良
   〔注析〕杜甫七古《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中有云:“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此次曹霸所画之马共九匹,诗人则以先二后七的顺序描写出,故题面句亦即是说后七匹“马”接“连”着“良”好也。

要休且待青山烂(成语)不容分说
   〔注析〕面出唐五代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这是一位恋人向其所爱者的陈辞。全词连举六个不可能出现的事物作比喻,表示爱情的坚贞,说明永不分离。谜底即据此顿读为“不容分/说”,别解意犹:发誓说他二人不容许分开。
   〔点评〕本谜择面的具苦心孤诣。盖熟悉此首曲子词者,其实用六个比喻句中的任何一句,原都可扣合“不容分/说”。但若从未读过此词者考虑,尤其是从面上最好直接显现出“分”意及距“说”意亦不太远这两个因素上考虑,则莫如“要休且待青山烂”为佳。喻妙于微,游物之表;旨哉斯谜,朗若天晓!

世人皆欲杀(电视剧名)公主之死
   〔注析〕杜甫有《不见》一诗,对好友李白被牵连入永王李瞞一案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和愤慨:“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谜借其中第三句为题,从正面发生关合。底读如“公/主之死”,“公”犹“公众、大家”,“主”作动词“主张”义,“之”代称李白;串之意成:大家都主张处他死刑。

平型关战事惊敌胆(日历用语)是日大寒
   〔注析〕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以三个团的兵力,设伏于山西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重创日本侵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之主力,歼敌三千多人,击毁汽车一百馀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世称“平型关大捷”。谜底据此别解作:是(平型关战事)使日军大为震慑。其中“是”由“此、这”改训表示肯定判断之词,“日”别指日本,节令“大寒”之“寒”解作“胆寒、惊惧”之义。

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成语)求全责备
   〔注析〕《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白门楼吕布殒命”之情节载:“方操送宫下楼时,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布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下楼缢亡。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据此知,吕布责骂刘备为“大耳儿”,且忘记前“辕门射戟”之恩义者,目的是企求刘备说好话而保全其性命。谜底“求”、“责”均为“要求”义,“全”、“备”皆是“齐备”义,今别解作“求得保全而责怪刘备”之意。
   〔点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兴与境谐,神完气足!

为吕氏者右袒(三国人二·卷帘格)左咸、刘协
   〔注析〕汉高祖刘邦死后,其妻吕雉专权,重用吕氏家族中人,并将南军、北军的指挥权都交给了其侄吕禄、吕产。吕后一死,诸吕欲在关中发动兵变,幸亏丞相陈平联合太尉周勃,才夺回了南北军的兵权,将叛乱弭于无形之中。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载:当周勃持印符初入吕禄所掌握的北军时,“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袒,袒露臂膊),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今面言“为吕氏者右袒”,谜底则采取反扣法,将用格调整后的“协刘咸左”会意为“凡协助刘氏者,统统左袒”。其中“咸”字,古汉语具“都、皆、全部”之义。
   〔点评〕本谜所运属“反面击射”法门。已故岭东谜学大家谢会心曾论此法云:“制谜之有反面击射,所以力矫平庸之弊也。言在此而意在彼,一经会悟,而活泼之机跃然纸上;较之正面敷衍者,精神倍觉生动,语意更见轻灵。”信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病历用语)有过敏史
   〔注析〕《世说新语·言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軀。”题面即撷自文中孔融(字文举)之对答语。了了,谓聪敏伶俐、明白事理也。谜底本读“有/过敏史”,今改读“有过/敏史”。“敏史”别解为“聪敏的历史”,“有过”则意指“曾拥有过”。

操令军士书翼德之名于衣底(西厢记)恐怕张罗
   〔注析〕《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救白马曹操解重围”故事述:“公献首级于操前。操曰:‘将军真神人也!’关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谜人乃拿捏此事以成谜题。谜底见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搅筝琶》曲词:“省人情的奶奶太虑过,恐怕张罗。”“张罗”本为“尽力营勾”的意思(据今人王季思校注);今别解“张”指张飞其人,“罗”作“遭遇”之义(“罗”与“罹”通)。

今岁不战,明年不征(运载工具)拖斗
   〔注析〕题面出诸葛亮《后出师表》:“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坐使孙策坐大。”谜底别解为“拖延战斗”之意。其中“斗”字改读入声。

日高三丈犹拥被(加工机械)磨床
   〔注析〕据前人笔记记载,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吟过一首忌恨、讽刺江南一些大富翁的打油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此诗流传于民间,其末句或有作“日高三丈犹拥被”者。谜底“磨床”二字别解:“床”乃由拟物名词返指供人休息的卧具,“磨”则形容人之“挨磨、磨蹭”以拖延时间之状。时已日高三丈,还在被窝里挨磨不肯起来,这岂不是“磨床”?
   〔点评〕面诗明白如话,意义直贯于底;而底词切于事理,著实精发,犹如一幅幽默画的画题,虽简炼含蓄,却无须修饰,自生天然风趣。
     后有好事者见猎心喜,遂在作者发现的底材上或增置“无心”一词,成“无心磨床”(按,此属磨床之一种),或添上“双人”二字,成“双人磨床”(由二人共同操作之磨床),又分别觅得《治家格言》中句“黎明即起”与《新婚赋》中句“燕寝方浓,恨鸡鸣之报晓”为面。这种扩大并延展了原底内涵的再创作,恐怕是钱氏所始料未及的。

徒有羡鱼情(地名三)临泽、上思、博罗
   〔注析〕唐·孟浩然五律《临洞庭上张丞相》(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尾联云:“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其中“羡鱼”之典,原出《汉书·礼乐志》所引古语:“临渊羡鱼,不如归(或作‘退’字,见同书《董仲舒传》)而结网。”意思是:如其到潭泽边喜爱里面的鱼而希望得到它,倒不如回家去赶快织渔网。谜底三地名即据此发生,串合后重新断读为“临泽上/思博罗”。其前段“临泽上”即是“临渊”,盖“泽”与“渊”原可近义互换也。其后段“思博罗”乃赋义作“博得罗鱼之网”或“广博地网罗鱼儿”,故此三字实为“羡鱼,不如归而结网”的具体写照,或说是带有变通性、延伸性的解释。

进何满子以赎死(成语)委曲求全
   〔注析〕“何满子”为古代舞曲,相传因乐人何满而得名。据《乐府诗集》卷八十引唐·白居易曰:“何满子,开元中沧洲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故白氏有《何满子》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唐诗三百首》中亦收入张祜的一首十分著名的《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何满子”一作“河满子”。谜面显系以白居易语组织而成。“何满子”既是人名,复为曲名;人进此曲以冀求保全性命,此即谜底“委‘曲’求全”之别解意。

乐毅去,齐逐燕师(成语)趁火打劫
   〔注析〕据《史记·田单列传》载:燕将乐毅率师攻齐,破齐七十馀城,唯剩莒及田单所守之即墨未下。燕昭王卒,惠王即位,使骑劫代乐毅为将,仍围即墨。乐毅去赵。田单“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遂溃败。此即历史上有名的“火牛阵”战例。谜面系拿捏故事大意而成。谜底别解打家劫舍之“打劫”为“打击骑劫”意,“趁火”则言乘火牛纵火之机也。
   〔点评〕切于事理,毫不粘皮带骨;全以神行,落落大方,作者的是老辣!
读此谜,乃令人兴思慨叹:“火牛奇计古今无,毕竟机乘骑劫愚。假使金台不易将,燕齐胜负竟何如?”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琴曲名)广陵散
   〔注析〕面出《列子·汤问》所载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之文末一段:愚公率子孙每日挖山不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谜底“广陵散”本魏晋人嵇康临刑时所奏之琴曲,今据面别解,意犹:广袤一片的山陵都消失了。“散”,曲类名称,如操、弄、序、引之类;谜中则作“消散、散失”之义。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梁山泊人二)宋清、李云
   〔注析〕宋·岳珂《桯史·徐铉入聘》载:宋太祖赵匡胤要派兵灭南唐,徐铉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出使宋朝,请求缓师,“其言累数千言。上(太祖)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谜底二人名,乃据题面串解作:此为“宋”太祖要“清”除南唐“李”氏之“云(语)”。

息壤在彼(外国地名)甘托克


管宁割席(聊斋目二)龙头、滚


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电影名)女理发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柯国臻(1931-2003),笔名微山,浙江温州人。出身贫苦,十六岁时,因家境拮据而辍学,在码头做搬运工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入温州市工人文化宫工作,1956年擢为该宫主任,1978年调任温州市图书馆馆长。1992年退休后,忽患中风失语,偏瘫卧床十载,于2003年11月3日与世长辞。
    柯氏少年聪慧机警,记忆力惊人,有过目不忘之天赋,故工馀自学之古典文学及历史知识,供其笔下驱遣,绰有馀裕。他对地方曲艺素有研究,更是温州鼓词高产作家,长期担任该市曲艺协会主席,写有鼓词词本近百部,许多优秀词本至今仍在温州民间说唱不衰。文革浩劫,他被打成“走资派”,关进牛棚,受尽折磨,而他却乘此机会向难友诗人请教古典格律诗词写作之道。他的诗作效法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善于以流放的线条、雄健的笔力,勾勒祖国名山与大川,抒发人生感悟与志向,下笔波澜起伏、状物情景交融,深受时人推崇,故他乍出牛棚、初离苦海,便发起成立“鹿城诗社”,并被公推为诗社社长。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以分散和干扰他对灯谜的痴爱,他把鼓词的通俗活泼、生动有趣,诗词的典雅华美、含蓄凝练,与灯谜有机结合,创作出一则则耐人寻味、神采飞扬,可以藏之名山、流传千古的灯谜佳作。同时,他把对于曲艺、诗词的探讨精神与研究方法悉数施之于谜,在灯谜理论上卓有建树,成为当代谜坛首数一数二的大师级人物。
    柯氏与谜结缘,可追溯至他年少时对温州民俗的挚爱。据他本人回忆,旧时温州(永嘉县)每年二月起,都举行旨在设醮禳灾的“拦街福”。在城内几条主街及各大商号门前,除举办扎彩楼、舞龙狮、踩高跷、放焰火等活动外,必悬灯猜谜,以助欢乐。未及弱冠的他,竟深深地为大人们猜出的一条条浅显有趣的灯谜所倾倒。随着年龄渐长,他认识了当地谜家曾子辉先生,便拜其为师,学习猜谜。1957年他已能够制作灯谜,后又得到当地李章舜及兰州马啸天的指点,并外出访问了南京张亚谟、陆滋源,厦门徐鸿基、徐宾鸿,汕头胡寄云、陈镇权等谜家,由此而百尺竿头,谜艺大进。1958年春,他在工人文化宫组织起业余灯谜兴趣小组,先后编印了《趣味灯谜》、《强弩》、《白鹿文虎》等谜册供内部交流观摩。1978年起,他又创编了定期出刊发行的《鹿城谜苑》及个人作品期刊《微山谜话》,大量妙趣横生的灯谜佳作与充满独特见解的谜学探讨文章,从此源源不断走出温州,飞往全国,迅即震撼了改革开放后的大陆谜坛,影响和左右了当代灯谜创作长达二十年的时间。
    柯国臻曾经花费很大气力从了如指掌的灯谜发展史中,认真探索前人作品的艺术规律,并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先后在谜格、谜史、谜理、谜艺诸方面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去芜存菁、激浊扬清,从而总结出了许多极富前瞻性和创造性,可以用来具体指导灯谜创作的理论见解。
    在谜格的遴选、归纳与创新方面,他有感于民国韩英麟《增广隐格释例》中所列四百零七个谜格,严重地存在着异名同法、体类不分的现象,且大多繁杂空泛,鲜能切合实用,于是自1975年始,先是写成《漫谈谜格》一文,提出了立格原则及“格为谜用,格助谜话”的观点,接着又依照谜底字的形音义变化,对旧有谜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筛选、删除与合并,于1979年以温州图书馆的名义刊行了一册《谜谱》,列格十大类,共九十五格。后来根据现代灯谜提倡“无格胜有格”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谜格具有变化谜底字序、字形之功能的因素,又及时对《谜谱》中的九十五格进行了精简改革,在他与吴仁泰、金瓯合作编著,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灯谜知识》一书中,专章列出常用谜格四十个,并详尽说明每一格的格名来源、用格规定及谜例,极大地方便了带格灯谜的创作与猜射。他的的这一富有民俗科学与理性色彩的改革举措,受到了谜界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扬。
    在谜史的发掘、整理与弘扬方面,柯国臻发表了《灯与谜》、《灯谜小史》、《温州谜事》、《小说中的隐语钩沉》、《〈三国演义〉中的隐语》、《谈隐语与谜语的区别》、《共同把“曹娥谜”扶上谜坛》等一系列文论,其中当以《共同》一文,在凿实考察了曹娥碑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绝妙好辞”故事诞生的起因并罗列历代诸种相异说法后,又详加分析、剖解了曹娥谜的体格,最终提出了改革以求古为今用的具体意见,最有思辨色彩和说服力。
    柯国臻毕生致力最勤、论述最多者,其实还是在谜理、谜艺方面。比如,为使雅丽工整、精雕细琢的北派谜与南宗谜能有一个明显的区分范围,他提出了“北派的创作方法是以字或字的结构为描绘对象”、“谜面虽是七言协律诗句,但纯用会意扣底的,不能算为北派谜”,他凝练出二十字的北派成谜特色:“七字一句,句有诗意,注重扣字,逐节分扣,巧嵌谜格”,这一尖新而不失精辟的“新北派”论断,是他在批判地继承民国谜家张郁庭所创“八体三十八法”等旧北派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并使之更具纲领性和普及性的建树。又如,他鉴于以会意为主的某些南宗谜,在面和底的相互演绎过程中,出现断字、断词相扣,令全谜整体肢解,丧失了连贯的句意(例如以“笔下超生”射西汉人名“毛延寿”),“纵然每字相扣十分紧切,也避免不了貌合神离、气阻语塞之病,读来毫不相干”(柯氏语),因此就给这种谜命名为“断句谜”,并告诫谜人尽量避免创作此类谜。再如,他较早地在《鹿城谜苑》上发起关于“别解”属性问题的学术大讨论,柯氏的主导意见是:凡谜底字序未乱、字形未变、词根未脱,制者利用汉字一字多义和字有同音、象形的特点,对谜底中一字或几字进行义、音、形别绎的,就叫做“别解”;他还认为:别解不是在每条谜中都能起作用的,也不一定“别解方成谜”,他主张:别解只是众多制谜法门中的一种,它起不到“谜的灵魂”的作用。此外,他著文对谜艺技巧中的诸如“形扣从宽”、“半露面”、“倒吊”、“面上加注”、“用典”等问题,明确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由于他平生耿直,个性鲜明,且文笔犀利,毫无顾忌,故尔他的正确观点尚可为人所默默接受,而一些似乎不够成熟或涉及到具体作品的理论见解,迅速在谜坛上形成反对意见,甚至引起轩然大波。例如他对“别解”范畴和作用的界定,以及他的“断句谜”论断,就曾导致连续十年的“笔战”,至今硝烟犹未彻底散却。
    柯国臻的灯谜理论既从微观着眼,也从宏观把握,这些闪耀着智慧的妙论主要体现在《中国灯谜知识》、《开启谜宫的钥匙》(后者为谜界八位名家合著,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以及他平日散写的小品《灯下偶拾》以及大量佳谜评析短文之中。首先,他运用形式逻辑的原理和方法,以丰富的学识和实践经验,通过对作品的擘肌分理,归纳提炼出灯谜的定义、作用、词类、结体、形式、规律等基本理论;尤其是他所阐发的谜底为本体,谜面为喻体,以及从联想别象(即“二层义”)到示意虚象的创作思维过程,更是一个振聋发聩、前所未闻的学术突破。其次,他能够熟练掌握并自觉运用中国古典文艺批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自清代中叶费源、清末民初张起南以来的灯谜美学传统,以“灯下偶拾”这种三言两语、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精微地发抒了一系列灯谜创作审美观点。诸如借鉴《诗人玉屑》、《沧浪诗话》、《闲情偶记》而论谜的“偷势是暗偷,人不知为偷;窃意是明窃,伸手必被捉”、“路要宽,法要活;意不晦,语不琢”、“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等语,犹如串串珠玑,灵光四射,这无疑对深化谜的内涵,提高谜的质量,升华谜的艺术品位,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柯国臻一生所制之谜近万,大多脍炙人口、可堪传世,其质量和水平百年谜坛罕有其匹。他思维敏捷而才气纵横,性情旷放且谈吐诙谐,加之自学有素,功底深厚,又能克绍先进、博采众长,故于谜之各体各法烂熟于胸,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新不已,极尽其妙。有人认为其谜之特色是“力求自然,注重工巧;崇尚典雅,不废通俗”;有人推崇其谜“写来委婉动情,词圆韵转,阳刚之中,不乏温柔助润,厚重之下,又以虚词通气”;也有人赞叹其谜作“如红梅傲雪,如黄菊凌霜,流光溢彩,异味奇香;可入庶民百姓之陋室,可登学士九卿之大堂;时而令人启颜捧腹,时而令人吐气扬眉,时而令人惊奇拍案,时而令人引觞欲醉”。我们认为,柯氏之谜如大羹玄酒,五味调和;似班香宋艳,各具风神。览其工者,循规蹈矩,丝丝入扣;察其巧者,剔透玲珑,别饶情趣;视其新者,池塘春草,晓日芙蕖;观其奇者,绝壁危松,海市蜃楼。果然“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唯意所之;至于水曲酙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欧阳修《六一诗话》)。
    柯氏制谜,极善于在继承传统、借鉴他人的基础上,独出机杼、刻意创新。比如,前清作品中有以戏剧人物道白“千不是,万不是,只怪小生的不是”射孟子句“平旦之气”者,他则略施妙手,而以“千不是,万不是,只怪为夫的不是”射成语“负荆请罪”,暗中挪动区区二字,在不经意间便将生旦之恋人关系转为合法化之夫妻关系,实是脱古生新、古为今用的范例。又如,民国期间有以韩愈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射四书句“是愈疏也”一谜,他受此启发,拟面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而改射常用语“愈疏愈远”,借后之“愈远”一词拓展了诗意,深化了内蕴,加重了谜味,真可谓师古而不泥古、改造旧谜化工入指。再如,东北某谜家有一佳谜:“城门失火”射菜肴名“烧带鱼”,他有感于浙东一带不大做此菜肴,于是易其底为“带鱼糟”,将一个“糟”字由名词变为形容词,更可传“殃”及池鱼之神。这是他对同时代人的谜作,由心仪到模仿,由借鉴到创新,不断使作品趋于精湛完美,更具猜射和欣赏价值的一例。
    在柯氏的芸芸佳构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字谜作品,以及以字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离合体二字词汇谜。我们知道,字谜源头虽来自南朝鲍照“井”字等三则灯谜,但发展至宋元,其水平亦止如王安石的“目字加两点,不作贝字;贝字欠两点,不作目字看”(射“贺”、“资”二字)而已。迨至清代中后叶及民国初年,始可见佚名之作“春雨连绵妻独宿”射“一”字、“一枝斑管界棋枰”射“箫”字,以及张起南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射“能”字、“雨馀山色浑如睡”射“雪”字、“竹外一枝斜更好”射“介”字等谜,然其创作总量亦甚微。至若以增损离合手法扣底二字词汇之作,除偶见橐园氏之“细柳”、“吉月”二谜及赵凤池《聊斋谜集》中有相似者外,其馀更微乎其微。而半个世纪之后,是柯国臻的“风雨空中雁阵斜”射“佩”字、“情急无心垂钓钩”射“静”字、“休教前约束奴心”射“女权”、“与吾同伴入林间”射“梧桐”等,作为典范,率先倡导,才使得谜坛竞相仿效,蔚成风气,造就了当代灯谜以雅丽、工巧、机趣为崇尚,以字谜创作为主导,堪可超越古今、傲视群雄的审美特征。
    数十年来,柯国臻对于传播谜艺和培养新人,亦满怀热忱,不遗馀力。他曾按照民间艺人风俗,正式开香堂收弟子,如今,其门墙桃李,遍及各地,树树争荣,叶叶斗艳。
    百年虎坛,留下了柯国臻深深的足迹。他的谜学造诣与贡献,正应了他额头上的数道纵横纹理:其状甚似虎,其人乃“虎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0: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开后落残梅(字)淌
  〔注析〕在这条谜中,谜面的“海”、“棠”二字系离合之母字,“海”字、“棠”字拆开(“开”)后,计得“氵”、“每”、“尚”、“木”四部。其中,“氵”与“尚”组成“淌”,“每”与“木”组成“梅”。题面“落残”,既可理解为从“海棠”里凋落摧残去一个“梅”字,更可理解为“海棠”若除开了假设的底字“淌”之后,落得一残存的“梅”字。
  〔点评〕这是一则字谜创作中具有无上境界的通灵神品。就目前而言,面上母字离合形扣住底字以后,馀部仍能成一字,并又巧妙地在面上揭示而出者,于作者止此一谜而已,于谜坛亦仅此一例而已。本谜“外极其像,内极其意”(借用作者《灯下偶拾·制谜》语),兼有千思所得之“奇”与妙手偶得之“巧”,故能赏之清丽芊眠,诵之攡振金玉,味之齿颊留香!

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无与伦比
  〔注析〕李白《赠汪伦》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为李白漫游安徽泾县时所作。汪伦,泾县桃花潭人,常以美酒招待李白,二人情谊甚笃。谜底启下相扣,将“伦比”之“伦”借作汪伦之名,意指桃花潭之千尺深水,也无法与汪伦对他的深情相比。

情急无心垂钓钩(字)静
  〔注析〕“情急无心”别义指“情”、“急”二字除去“心(忄)”部,馀下为“青”、“刍”;“垂钓钩”象形。底字“静”,由“青”、“刍”与一活灵活现的竖钓钩三部分组装而成。

九九数完魔灭尽(书名)八十一难经
  〔注析〕题面采《西游记》第九十九回目,意谓唐僧师徒一行,历尽九九八十一次魔障灾难,终于获得正果。谜底为中医古籍,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后世亦略称《难经》、《八十一难经》。此书旧题战国秦越人撰,共有八十章,以问答体裁解释《黄帝内经》关于脉法、经络等方面的疑义。入谜乃将“八十一”映合“九九数”。作“灾难”义,“经”则别解为“经过”。
  〔点评〕谜贵有精神,所谓“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所谓“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总在于取造化之文,为我之文也。

风雨空中雁阵斜(字)佩
  〔注析〕题面别义:“风”字、“雨”字空去其中间笔画后,所馀为“几”、“币”。雁阵本作“人”字,倾斜之,当是“亻”。合“几”、“币”、“亻”三部,遂成底字“佩”。

未意刘禅亡蜀国,何因孙皓丧吴都(唐诗)只是近黄昏
  〔注析〕面言三国末期之事,分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二回与一百二十回中。刘后主亡国,乃为溺爱中贵黄皓;吴末帝孙皓之丧吴都,是因宠信中常侍岑昏,故题面发问“未意”、“何因”,谜底则作答云:“只是近‘黄’、‘昏’!”底诗见李商隐《登乐游原》。
  〔点评〕谜面出于作者杜撰,然句式之工整、意味之深远,丝毫不逊于成句。多少兴亡之事、盛衰之叹,悉凝结于此两句之中。然而作者却不发惊人之论,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以蜀吴亡国丧都之事,诘问缘由,答案却故意漫不经心,以“只是”面对,真可谓精炼之笔。“黄昏”一词在借指人名的同时,又映衬谜意——帝王昏聩,溺于酒色,于是帝业亦如同西山日薄,庶几黄昏之时了。此类妙品,足可传世!

此间乐,不思蜀(红楼梦人)长安守备之子
  〔注析〕《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文王,司马昭。谜底人物亦作“长安守备公子”。今据题面蜀汉后主刘禅之答语,将底顿读如“长安守/备之子”。“备之子”,乃言刘禅是刘备之子;“长安守”,意犹长期安乐(禅降魏后亦被封为“安乐公”)而守于魏国,绝不思念故土。

胡服(唐诗)身上衣裳口中食
  〔注析〕我国古代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服装称“胡服”。如战国赵武灵王就曾“胡服骑射”,采用西方和北方民族的服饰,教人民学习骑射。“胡服”亦可别解:胡,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服,穿衣服也,或是吃、食用也(如“服药”。一般只限于服食药物)。题面问:什么叫着“服”?谜底作答:身上着衣和口中进食叫着“服”。底诗见诸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点评〕一箭双雕,一石二鸟;自问自答,情趣盎然!

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成语)赞美备至
  〔注析〕谜面为襄阳属邑新野县人民赞颂刘备之歌辞,出《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文中。谜底别解“备至”为“刘备到此”之意。

织杼半融读书声(字)纾
  〔注析〕“织杼半融”之双关意为:“织”、“杼”二字拆开,各融合其半——此可得一“枳”字,一“纾”字。“读书声”别义犹:读作“书”字之声调。“枳”与“纾”中,“枳”读如“只”,不符“书”音,故排除;而“纾”正读“书”字音,因此即是谜底之字。
  〔点评〕领会谜面,唧唧杼声与琅琅书声交织出一幅旧时男读女织的生动图景。仅此恬适优美之意境已颇足使人陶醉其中而散虑逍遥,何遑再论其谜技神乎其神、谜味谏果回甘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谚语)英雄难过美人关
  〔注析〕唐·杜牧七绝《赤壁》云:“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谜底据诗之末两句,亦即题面作两段理解:“英雄难过”是谓若无东风之助,则赤壁无功,其后果将令大英雄周瑜特别心伤、无比难受——此“难过”已非“难以过去”之本义;“美人关”则指曹操灭亡东吴后,掳走美女大乔与小乔姐妹,关在铜雀台内——此“关”字亦不作“关口”释,实为“关锁”之义也。
  〔点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休教前约束奴心(电视剧名)女权
  〔注析〕面句似言旧时女子欲罢除前之婚约而另择佳配。其实取:教“休”字前半部“亻”裁约去,所馀之“木”,则捆束于“奴”字之中心部——恰成谜底“女权”也。

与吾同伴入林间(木名)梧桐
  〔注析〕当题面读作“与吾同/伴入林间”时,会其义可指“吾”、“同”二字相伴进入“林”字之间;而谜底“梧桐”,恰是“吾”、“同”、“林”各部参差组成。

似镜、似梳、似弓、似钩、似眉(商业用语)本月盈亏
  〔注析〕谜面所述,系古人以物状喻月之词。“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此“似镜”也;“殷勤一梳月,十里伴还家。”(陆游《游山》)此“似梳”也;“初月如弓未上弦。”(唐·缪氏子《新月》)此“似弓”也;“坐见如钩月。”(唐·顾况《望初月简于吏部》)此“似钩”也;“初魄似蛾眉。”(北周·王褒《咏月赠人诗》)此“似眉”也。谜底据此以作别解:本就是月亮由盈满到亏缺(的过程)。其“盈亏”,非为盈亏互见,盖面上罗列之序,实为由圆满渐次缺损也。

池影疏梅景也虚(植物类苔)杉海
  〔注析〕“疏梅”别义,谓“梅”字疏散开,作“木”、“每”两处。“池”、“影”二字中,虚化去“景”、“也”两部分,馀为“氵”与“彡”。合“木”、“彡”、“氵”、“每”四部组成谜底“杉海”。
  〔点评〕拟面得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句之风神韵致,扣底精谨洗练,浑化无迹。就中尤以“也”字之明为虚词,暗作销脱,如“白山隐隐峰无限”,于人不经意处最为惑人。

不信中原不姓朱(文告用语)郑重声明
  〔注析〕民族英雄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诗云:“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末句为郑氏对收回中原、光复大明的誓言,气势豪壮,雷霆万钧。谜底别解,以“郑”谓诗作者郑成功、“声”释“宣告”、“明”指大明国。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浙江山名二)四明、莫干
  〔注析〕《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新任东莱太守,上任时,“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之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题面即采自杨震语。今以“天”、“神”、“我”、“子(你)”皆知,释谜底“四明”之意为“四者都明晓”;“莫干”,则拟口语,犹“莫要干这种事”也。

水没尾生犹抱柱(字)汁
  〔注析〕面借“尾生抱柱”典故。据《庄子·盗跖》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实取“水”为“氵”,“生”字尾部为“一”,“柱”象形作“|”。“氵”、“一”、“|”三部合成“汁”。

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妆品·卷帘格)爽身粉
  〔注析〕明·于谦《石灰吟》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底依格倒卷为“粉身爽”,“粉身”直承题诗上句意,“爽”则谓豪爽磊落。
  〔点评〕一“爽”字力透纸背,神采飞扬!晋·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此语亦正涵盖、伸张了谜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途径和这类“言志”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言其上下察也(明人)谭启宗
  〔注析〕面出《中庸》第十二章:“《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借之别义作:说它是“察”字的上下部位。底人名中,“谭”乃“言说”之义;“宗”字上部“宀”、下部“示”,正是“察”字之一上一下。“启宗”,犹言“宀”与“示”上下一结合,便启导“宗”字成立也。
  〔点评〕清·企杜氏《龙山灯虎》中载有以“宗”射四书句“言其上下察也”一谜。此作则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传统而不为传统所囿,大胆开拓,刻意求变,遂使旧的构思焕发了新的生命,诚可谓“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山径一弯带雨痕(字)函
  〔注析〕题面“山”字中一竖笔象形作路径,“一弯”则如“了”;“雨”中四点,既是“雨”字之残痕,复形似雨痕。引带“雨痕”进入“径”弯曲后的“山”字里,乃成底“函”字。
  〔点评〕山雨洒衣,空翠粘鬓;不丰而腴,不刻而隽;气厚则苍,神和乃润;妙化既臻,匠心斯印。

冲冠一怒为红颜(《红楼梦》人)吴贵之妻
  〔注析〕清·吴伟业长篇叙事诗《圆圆曲》中有“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之句。盖吴三桂引清军大举入关,明为君亲复仇,实为其爱妾陈圆圆被夺而泄愤。诗中“红颜”即指圆圆。谜底“吴”借指吴三桂,“贵”作“贵重、特别看重”义释,“之妻”犹言“他的妻小”。底人原为程伟元本《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是晴雯的表嫂,亦可称“吴贵媳妇”、“吴贵妻”。
  〔点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陂讨源,虽幽必显;词旨调畅,不蔓不枝,非佳构而何?

偏安一隅召归师(字)嫔
  〔注析〕题句“偏安”,别义指“安”字上下两部偏斜;“师”字换置义为“兵”,“召归师”即是要召还一个“兵”字;此“兵”归入何处呢?乃在偏斜后的“安”字之一隅——右下角疏落处,如此组成谜底“嫔”。

客心还系灞桥头(字)涤
  〔注析〕灞桥,一作“霸桥”,在今西安市之东十公里处。《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唐人亦因循其风,又谓之“销魂桥”。将谜面“客”字之中心部“夂”,“灞”、“桥”之先头部“氵”、“木”,相系在一起,即得底字“涤”。

手可摘星辰(机械工具)轻便抓斗
  〔注析〕宋·李颀《古今诗话》载:“杨文公(亿),数岁不能言,一日家人抱登楼,忽触其首,便能语。家人曰:‘既能言,可为诗乎?’曰:‘可。’遂吟《登楼》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卷上注此条云:“《西清诗话》谓此乃李白诗,首二句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与此少异。”故题面句应判为宋人杨亿幼时所吟。谜底“斗”字别解作“星斗”,以扣面之“星辰”;又以面之随“手可摘”,见底“轻便抓”之意。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医学名词)临床经验
  〔注析〕面出明·朱柏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今取谜底别解,“临床”指夜晚上床休息之前,“经验”则谓“经过点查、检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0: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街分象见奎光(古代科学家)一行
  〔注析〕天街,星名。《史记·天官书》:“毕、昴间为天街。”《正义》云:“天街二星,在毕、昴间,主国界也。”奎光,指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为首的奎星之光。分象,犹言区分星象。西方七宿为:奎、娄、胃、昴、毕、觜、参。处于“昴”、“毕”间的“天街”离“奎”不远,其“光”自然可见。由此知题面撰述有据。谜则取题面之别义相扣:从“天街”二字的笔画中,分步拆光一个“奎”字后,正合谜底“一行”。亦即“天”去“奎”上部之“大”,馀“一”字;“街”去“奎”下部之“圭”,馀“行”字。
  〔点评〕二字词汇类的底材,如以离合手法制成七言面句,一是讲究离与合于表义上一定稳含不露,在二层义上则清晰通透,毫不粘皮带骨;二是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字须带双关,句须见圆融,意须有别寓。似此谜,便是既能参透个中三昧、复能造就传世精品。

老子一气化三清(作曲家名)聂耳
  〔注析〕面系《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目。“老子”即李耳,因以其名“耳”代之。据该回故事述:老子与通天教主会斗于诛仙阵时,“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此“三清”,乃指上清、玉清、太清三位天尊,连老子本元在内,共为四位,亦即四“耳”。谜底“聂耳”,析之也正是四个“耳”字。
  〔点评〕老子元道合一,才能无上神通;作者“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始可生此佳制!

“淄水至,则汝残矣”“淄水至,流子而去”(历史名词)土木之变
  〔注析〕《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桃木刻成的偶人)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谓捏制)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这段虚拟的土偶人与桃梗之对话,原是苏秦借打比方而劝阻孟尝君勿轻率入秦者。此亦见载于《战国策·赵策一》及《史记·孟尝君列传》,然“桃梗”于彼处均直作“木偶人”也。谜底“土木之变”,本指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今据面语别解其意为:土偶、木偶都起了变故(被淄水冲残毁坏)。

双钩大戟飞刀剑,马勃车前粤地黄(成语)草木皆兵
  〔注析〕谜面两句,系由六味中草药名并联而成。此中既有“草”本者,亦有“木”本者;且又借称军械车马,隐含肃杀交兵之象。
  〔点评〕刘彦和《文心雕龙·总术》有云:“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借之以言此谜之构思,不亦可乎!

叉手旋成五首绝(字)擎
  〔注析〕面之“叉手”,本为唐诗人温庭筠事。据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两手相拱曰叉)而八韵成”。于谜,“叉手”当暗示底字中必有一“手”字。“五首绝”,五首绝句也;绝句每首四句,五首计二十句,亦即“廿(艹)句文(攵)”,此恰可组装一“敬”字。“旋成”则取别义,指“手”、“敬”两部经旋合以成“擎”。
沐李荣桃处处春(字)楞
  〔注析〕析底字为“四方木”或“木四方”,以之回应谜面,可知“沐”、“李”、“荣”、“桃”四字中均有一“木”,且按或东西南北,或左右上下之“四方”位置而分居;“处处春”,则提示面句前半段“沐李荣桃”中到处有“木”——此系以“春”借代“木”,本于《幼学琼林·岁时》:“甲乙属木,木则旺于春。”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字)姓
  〔注析〕魏文帝曹丕之《燕歌行》,写女子怀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缠绵悱恻,是一篇言情名作。题面即采自其诗的结尾两句。今将底字拆为“女”、“牛”、“一”三部。“牵牛织女”别义作:牵来“牛”字,交织“女”字。“河梁”乃以物体状摹为“一”。“尔”代指“姓”字中的“牛”与“女”两部分,谓独限于“一”之隔阻,只落得“遥相望”也。
  〔点评〕此作迷离者不间,切实者不尽,广大者不廓,精微者不僻,已把取前人诗句作面的字谜发挥到了极致。

禾(明人评点语)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
  〔注析〕底文见诸明·李贽《焚书》卷五,原系李卓吾高度评价魏晋嵇康、阮籍之人品风骨为世所希之揄扬语。入谜实取句中“千”字、“人”字之形体笔画。乃就面一“禾”字作申说:若于“千”字之下载以字部,还当想见那个“人”字——“千”与“人”可组成“禾”字。这里,“载”字须由名词转为动词。
  〔点评〕“犹可想见”四字虚拟作者口吻,作凭空构架;然此等空中楼阁,却是础皆贴地,户尽通天耳。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词牌二)十六字令、满江红
  〔注析〕题面为《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孔明所开出的说是“便教都督气顺”的药方,实亦是用火攻破曹之大计谋也。谜底据此连缀读如“十六字/令满江红”,意犹:正是谜面这十六个字,让整个长江都被战火烧得通红。

骄嘶过,沽酒楼前(围棋名家)马晓春
  〔注析〕面出南宋淳熙太学生俞国宝词《风入松·题酒肆》:“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湖边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在,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亦载:“一日,御舟经断桥,桥旁有小酒肆,颇雅洁,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按,指高宗赵构)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谓脱去布衣换上官服)云。”今题面即撷自其词之上半阕。骄嘶而过者,玉骢“马”也;为何骄嘶而过?因惯识湖边路,知道酒楼位置,“晓”得近“春”便驻蹄也。“春”字,自唐人起即以之代称酒,杜甫《拨闷》“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玉壶买春”、李肇《国史补》 “酒则有……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均以春代酒。

关河不可共相叙,分定三秦入汉中(字)溆
  〔注析〕题面似说楚汉相争之事,又似说光武西击公逊述之事,其实却是在反复演绎底字。上句“关河不可”意谓去“河”字之“可”部,馀“氵”;“共相叙”乃指“氵”相共一“叙”字,成“溆”。下句“分定三秦”犹言去“秦”字上部之“三”笔画,馀“余”;“入汉中”则作“余”加入“汉”字中间解,此亦成“溆”。
  〔点评〕此作便置入《韵谜三百则》中,亦未必减色。妙在面上两句反复声明谜底一字,细微密栗,窈窕而不犯,妥贴而不痴,且发古论势,俨然一副史家笔墨!

句拟杜陵脱口成(字)匍

粉皂(注:180度翻转)(文学史掌故)压倒元白

多(探骊谜)西厢记一句·既能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郑百川(1939一 ),原名郑少波。广东潮阳人,父辈起移居潮安县彩塘镇。出生于岐黄世家。幼逢丧乱,颠沛流离,以至用了十年时间才读完小学;初中毕业后,又断续上了一年高中和半年大学,便通过社医考试而继承祖业,成为终身牙医,替世人祓除疾苦。他性爱读书,过目不忘。虽在“史无前例”之中,犹能业馀持读不犯禁忌之鲁迅著作、法家典籍。1972年10月,沉寂已久的潮汕农村恢复了灯谜活动,他在朋友的怂恿下,抱着玩玩的心情去看人猜谜,孰知一看之下,他惊奇地发现:谜中的知识,谜中的乐趣,竟是如此之大!突如其来的兴奋使他一连三晚流连于谜台前,并当即结识了江风、晨月等几位青年同好,自此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猜射、投师、创作、编刊、主台、交游、研究、著述,乃至结累累硕果、成一代大师的灯谜之旅。                              

   中国的广东潮汕地区,从“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为地方官,驱鳄鱼、除民害,推行教化文治以来,“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由于文风鼎盛,名士辈出,潮汕一带很早就享有“邹鲁之滨”的美称。即灯谜一道,这块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热土上,近世便孕育了谢会心、翁松孙、吴浩水、庄容川、胡寄云、邱振宗等许多宗师高手。郑百川就是在如此深厚的文化氛围和灯谜风气中,一面师从邱振宗先生学艺,并虚心求教于吴浩水、胡寄云等老辈谜家,一面认真研究、汲取《评注灯虎辨类》这部“谜学津梁”之精华,倾心进行创作。得天独厚,不走弯路,加之他个人所拥有的独特文化气质:厚重、勤奋、睿智、精纯、超脱,以及他工诗、能书、善画、通印等因素,造就了他在灯谜事业的成功与辉煌。                 
   郑百川的三十年从谜生涯,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1972年秋至1984年夏是郑百川从谜生涯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郑百川一边学习制谜,步入创作实践,一边在本地区城乡间频繁地参加并主持群众谜会,通过猜射别人的谜作来启发自己的创作思路,也通过让人猜射自己的谜作来检验其艺术性和生命力。同时,他先后精心编辑且亲自用蜡板刻印出《彩塘灯谜》、《春风集》、《春简浪花》、《戊午春灯》、《戊午秋灯》、《开襟集》、《待菊集》、《红叶集》、《鼓噪馀音》、《得秋集》、《当春集》、《虎尾春冰》、《玉简谜集》等十几种内部谜刊,并又搜罗整理乃师邱振宗之遗作编印出《炉边集》,批注翻刻泰国华侨李文宾之《灯谜二谈》。这数千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谜书刊,既分润身边四围谜友,又从邮局寄赠全国各地灯谜组织。这段时期,百川经过不断探索和思考,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带有研究命题的文章,诸如《印谜溯源》、《<镜花缘>的灯谜及其他》、《朱耷的诗画签押与灯谜的关系》、《射覆·赋·赋体谜》、《开拓谜路话诗钟》、《从版本不同说到“亥豕”》等。其中尤以《“直道相思了无益” 》与《法门·流派·多师》二文,一在关于“别解”的作用上强调:“谜味来自于别解”,“把别解摆到‘谜的灵魂’位置上来”;一在技法运用与灯谜流派的问题上主张:“兼擅各法,不拘成法”,“各流派以其特色见长,但也因有所偏爱而暴露缺点,门户之见妨碍谜学的交流和发展” ,观点明确,阐发有力,在谜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4年秋至1992年秋是郑百川从谜生涯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郑百川从闭门造车的书斋,走向才子荟萃的谜坛,从零星闪光的思索,转为系统理性的思辩,实现了谜学造诣的自我超越。1984年10月,安徽省合肥市主办的“庐州谜会”在徐霞客称之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举行,全国各地谜友风云汇聚。百川毕生第一次走出潮汕,参加谜坛盛会。也许是黄山的钟灵毓秀感染和激发了他,他不但由感而发,写下了《谜会开上黄山的联想》,而且他的制谜构思也如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奇思妙想竟无穷尽,在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进入了成熟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漳州“首届中华灯谜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及“中华灯谜艺术馆”的隆重开馆,百川频频外出,积极参与全国较大的谜事活动,足迹远及河北、北京、辽宁等省市。同时,潮州市灯谜协会的成立,作为该会会长的他,创办并长期参与编印会刊《谜潮》。这八年时间内,他又分别以或郑重、或诙谐之笔调,写出了《历史文化是灯谜的源泉》、《“发昏”十三章》这两篇颇有份量的文章。前者乃按“产生灯谜的历史文化背景”、“具体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灯谜活动”、“深远的历史文化滋育着潮州灯谜”三个方面,由远及近、从古到今地论述了历史文化与灯谜发展之关系,具有不可多得的谜史资料价值;后者则就谜艺扣合技巧及利弊、考证、评鉴诸方面,用十三个短篇娓娓而谈,对于指导并促进灯谜创作裨益良多。

   郑百川从谜生涯的第三阶段是1992年冬至今,其间共历十年有馀。这一阶段,郑百川通过大量理论文章和灯谜作品,完成了由灯谜专家向谜学大师的转变。郑百川把视野从海内转向海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大陆与台港海外逐渐开展谜作交流的基础上,1992年11月25日,他偕澄海张哲源作为首批大陆谜家,经由香港至泰国谜界进行友好访问。在曼谷及清迈府等地,他们受到了泰华谜友的热烈欢迎,并参加了“春灯夜谭联欢”、“退思文虎社雅集”、“林氏西河谜苑会猜”,以及由泰国潮州会馆隆重举办的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泰国大型跨国灯谜盛会。嗣后,他又于1996年2月、1999年3月先后出访新加坡谜界和台湾地区灯谜联谊会,无论是在星洲的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还是在高雄、台南、台北的文化中心或庙会场所,他都悬谜主鼓,设坛讲学,与同道互切磋,与猜众共欢乐。因此,他是新时期以来对台港及海外华人社会的灯谜活动进行考察,并开展谜艺交流的捷足者。这十年也是郑百川艺术上炉火纯青、理论上大有建树、事业上硕果累累的十年。这段时间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他的《郑百川灯谜选注》、《中华谜语丛书·人名谜》。因有感于前人在谜话集中所提及的制谜戒忌之不详、不确、不完整,并受到当代新兴学科“比较文学”的启迪,他经过数年探讨、不断总结,几易其稿,终于推出了一生之力作《谜病例话》。该文从创作实际出发,罗列出“面底相犯”、“倒置扣合”、“以偏概全”、“用典错误”、“晦涩艰僻”、“支离杂凑”、“神气不即”、“褒贬失当”等三十种谜病,并一一举例分析,填补了灯谜批评之空白,为逐步构建完整的灯谜学理论建树甚伟。

   郑百川平生制谜近万,仅其收入《灯谜选注》和《百川谜薮》中可统计者,即达六千则之夥;其馀散载于国内外各种谜刊谜集及专题制作以应约于各类赛事者,恐亦不在少数。一定的作品数量,是作品质量的保证。那些偶有一二小巧之作、箧中却存废谜三千的人,与“谜家”二字当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若细心把玩百川的谜作,于琳琅满目、层出不穷,“撩乱红紫开繁英”之际,我们当可发现,一是他始终注重别解,深谙别解三昧,以别解传谜之神,生谜之趣;二是善于积极捕捉新事物为谜材,不断开拓新思路,以新引人,以新制胜;三是对众多法门不存偏见,坚持“法无好坏,施法在人”,由此而娴熟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已臻化境;四是主张多读书、多充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因能驱使诗词成句作面,名章俊段,随手拈来;即偶有自撰,亦文采斐然,不工而工。其谜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且不事涂泽。底面扣合铢两悉称,浑若天成;读后令人馀香满口,回味难尽。所以然者何?盖其颇似“(韩)退之诗,大抵才气有馀,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其创作风格,亦“若母群物而腹众才者,风气固不足以限之”(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郑氏的谜艺独领风骚,遥执牛耳,在大陆为众所仿效,俨然成创作之主流;于海外亦深受推崇,影响所及,甚至台、泰谜风几亦为之一变。因此,有人称誉他是“当代谜坛典雅派的代表人物”、“新时期灯谜学科的带头人”。我们认为从郑氏的身上,完全可以看到一部近三十年灯谜复兴和谜艺发展史的缩影;而他与柯国臻则无异是这段历史时期内大陆最优秀的精英谜家之代表,是当世谜学艺术皇冠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9: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被酒莫惊春睡重(书名) 醉卧长安
  【注析】清·纳兰性德《浣溪沙六首·其五》云:“谁念西风独白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谜面即撷自此。据说这是纳兰容若悼念其元配夫人卢氏之词,“被酒莫惊”云云,实写作者怜惜体贴妻子醉酒卧榻,而不欲惊破她浓重的睡意之情景。因此,谜底乃别解书名中地名“长安”为“长时间安睡”之意。
  【点评】不雕不饰,温馨华美,典丽隽永,纯然富贵人家气象!


犹为离人照落花(电影名) 月亮少女
  【注析】面出唐·张泌七绝《寄人》。据清·王士稹《五代诗话》第三卷引《词苑丛谭》述:“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作《江神子》词云:‘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高绾绿云,低簇小蜻蜓。好是问他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寄绝句云:‘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又据清·冯金伯《词苑萃编·纪事》引《古今词话》说,当这位已经“别字”,名叫“浣衣”的姑娘读到张泌寄给她的诗柬时,亦不禁“为之陨涕”,伤感不已。谜之扣合,系用题面承上,擒出一个“春庭月”的“月”字,而“女”字显系指诗作者的梦中情人“邻女浣衣”;“亮”字与“少”字当作重点别解:“亮”转形容词“明亮”义,“少”异读shao变“缺少”义。“月虽多情而特别明亮,却缺少相伴于庭前的心上女子”,此即为底面结合之意蕴。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药名冠数量) 一克当归
  【注析】面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汉时西域城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县东南尚存其城遗址。谜底从反面贴合面意,作“一旦攻克(楼兰),便当归来”释。其中量词“克”,别解为“战胜、克敌”。
  【点评】反衬之法,贵在题面蓄势,必作“会挽雕弓如满月”状。此谜所蓄之势,非但题句有,亦且暗蕴上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将士百战而金甲为穿,其目的乃是“破楼兰”,尽早结束这漫长而艰苦的边塞战争,以使“良人罢远征”。故作品读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亦是题面能蓄雷霆万钧之势,贯注全神而发之结果也。


酒卮中有好花枝(体育奖项) 傅其芳杯
  【注析】宋·邵雍七律《插花吟》之首联云:“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酒卮里映入馥郁扑鼻的一枝鲜花,无疑是“傅”其“芳”香于“杯”中了。姓氏“傅”,可通假作“附”(依附、附着),亦可作“靠近、接触”释(如《孙子·十问》:“或傅而佯北,而示之惧。”即谓接近敌军)。“卮”,乃今之杯类器皿。


相如已定题桥志(成语) 司马昭之心
  【注析】唐·许浑《寄湘中友人》诗云:“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相如题桥”,亦作“相如题柱”,典见《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升仙桥在成都县北十里,即司马相如题桥柱,曰:‘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按,今本《华阳国志·蜀志》载作:“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谜底是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半,今顿读为“司马/昭之心”;“司马”移指司马相如其人,“昭之心”则谓彰明、显示其心愿、志向也。


乌纱白扇俨然官(聊斋目三) 土偶、象、大人
  【注析】齐白石大师生前有题画诗云:“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此乃题咏其所绘玩具不倒翁者,然托物喻意,深寓嘲讽、鞭挞之旨。谜底三目缀合,联词成文,犹言泥偶状似官大人也。其中“象”乃由动物名转“相似、好像”义,“大人”亦由巨人之谓别解作下人之称官吏。
  【点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画韵谜趣,悉生腕底。


雁不到,书成谁与(调味品冠规格) 特等鱼露
  【注析】谜面出宋·张元斡《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词之下半阕:“凉生岸柳销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古人常以雁足系帛书以传(事详《汉书·苏武传》等);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又以鱼儿能捎书信,而与雁传书并用,称为“鱼书雁札”、“鱼雁往返”,音讯断绝则称“鱼沉雁杳”。今将谜底“等”字、“露”字均作别解:“等”由“等级、等次”变为“等候、等待”义,“露”由露状物之名词转为动词“露身、露面”义。故面言:“雁不到,书成谁与?”底则答曰:“特地等待鱼儿露面。”
  【点评】此谜从对面写出,有情有义,其妙无殊“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张芦川的一腔抑塞磊落之气,庶几可以平服消散三分矣。


北来雁阵穿千山(字) 嵊
  【注析】题面字词中,“北”字,“千”字,“山”字均实取其形体,“雁阵”则以“人”象形之;“来”、“穿”乃作抱合词,用以串连“北、人、千、山”四部,共同组成谜底“嵊”字。


台湾出口蝴蝶画(字) 泓
  【注析】我国台湾岛盛产以蝴蝶贴为主要图案的工艺品,每年出口量极大。谜以“台”与“湾”作母字,并析之为“厶”“口”、“氵”、“亦”、“弓”五部;“出口蝴蝶画”,犹言摒除一“口”字以及一“亦”字――“蝴蝶画”则别义用简笔画蝴蝶之形状,此非“亦”形而何?“台湾”中,拆出“口”及“亦”,所馀三部,正是底字“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9: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包胥哭秦庭(兵役用语) 申请退伍
  【注析】谜面事见《左传·定公四年》:伍员(字子胥)从楚国逃亡,立誓要替父兄报仇而灭亡楚国。“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秦伯使辞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师乃出。”又《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吴师楚昭王返国”叙此事甚详。今将谜底据典别解,意犹:申包胥乞请秦国打退伍员。其中首一“申”字与尾一“伍”字,分别借指包胥、子胥之姓氏。
   【点评】谜底仅区区四字,却有二字正好扣住二位故事主角,且馀之“请退”,亦颇足以赅括事件主体,所谓不粘不隔,不温不火,大处落墨,浑合无间者是也。本谜堪称运典之能品,无怪乎当代“20世纪百佳谜作”中有其“三独坐”的一席!


万里之路,始于此桥(交通名词) 起步费
   【注析】今四川华阳县南,有一座“万里桥”。古代蜀人入吴,皆取道于此。三国蜀汉费袆奉使去吴,诸葛亮送之,祎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后因以为名(据晋·常璩《华阳国志》等籍)。因题面是费袆之语,且语意为自此桥开始上路,故谜底可别解作:起步者,费袆也。


想嫦娥,西没东生有谁共(体操术语) 月久空翻
   【注析】面出王实甫《西厢记》二本四折中崔莺莺所唱《小桃红》曲词:“玉容深锁绣帏中,怕有人搬弄。想嫦娥,西没东生有谁共?怨天公,裴航不作游仙梦。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嫦娥喻月;月儿没于西而生于东,自古以来,只孤单单独自儿在绕着地球旋转。故底语可依此顿读为“月/久空翻”,别解作“月亮很久前就在空空地翻转”之意。谜底本是以体操健将李月久命名的一个高难度动作。


天子呼来来不上船(围棋术语) 白大模样
   【注析】面出杜甫七古《饮中八仙歌》描写李白的一段:“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写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于龙舟中召见(此未必是事实,但十分符合李白的思想特点),他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由此,谜底之“白”可借作李白之名,“大模样”乃状其豪迈不羁,表现其不畏权贵的叛逆性格。
   【点评】活脱脱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王侯的“李谪仙”艺术形象奔来眼前!读此,当知民国谢云声谓谜“无文章之用,而撷其精华;无诗词之功,而深其趣味。此盖宇宙间灵机之偶泄者,人籁亦天籁也”,诚大有见地!


无限风光在险峰(成语) 高山景行
   【注析】毛泽东1961年9月9日所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谜以其诗末句为面扣底,谜底当顿读作“高山景/行”。因仙人洞景观位于庐山牯岭西侧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上,故曰“高山景”;而其景苍松虬蟠,怪石参差,钟灵毓秀,风光无限,人见之必当叫一声好,故此一“行”字又可化为称许、赞可之义。


身上无有完肌肤(经贸名词) 创汇集体
  【注析】杜甫于其七古《哀王孙》中描写在安史之乱中流离逃窜的唐室王孙云:“腰下宝块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今取明白如话的“身上”句作面,底须顿读如“创/汇集/体”。其“创”乃指“创伤”,“体”则谓“身体”,中之“汇集”自成一词。底意犹:创伤汇合集聚在身体上。“创汇集体”本指创造外汇的群体组织。

  
二十年前旧板桥(成语) 郑重其事
  【注析】清代杰出诗人、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四十多岁中进士做官以前,就在扬州卖过画;六十岁左右从潍县罢官返乡,遂治一画印曰:“二十年前旧板桥”。谜底即据此别解,意作“郑燮重新开始他的绘事”。
  【点评】“二十年前旧板桥”句,本出唐·刘禹锡《柳枝词》。郑燮借之用作印文,一为诗句中“板桥”二字正符其别号,二为“二十年”恰合他“一官归去来”的时间。今谜作再由郑燮印下挪借之,虽属“二传手”,却也“一传到位”,就郑事说郑事,与看花刘郎“春江一曲柳千条”原无涉也。


又将愁绪一半分(字) 释
  【注析】题句中,“又”字明用;“愁”字之头绪部为“禾”;一个“半”字分作两下,上部左右两点移嵌入“禾”中成“?(释字左旁)”,主体部之“?(释字右下)”置于“又”字下方,并与“?(释字左旁)”字合成,便为谜底“释”字。


六桥如画隔远芳(字) 蒡
  【注析】题面“六桥如画”顿读作“六/桥如画”,“六”直用其字形,“桥如画”犹言以象形之笔勾画一座桥,此即“冖”;“隔远芳”,别义指“芳”字上下隔开,使之远离。将“六”、“冖”两部相叠,并置入上下疏离后的“芳”字中,即合成谜底“蒡”字。
  【点评】以上二则字谜,均为作者精心构思、涉笔成趣之作。“增损字素,条分缕析,有如抽蕉剥笋;离合总括,严谨清晰,底字和盘托出”(借用山西谜家杨耀学语)。然若言其手法纤巧,拆解出奇,针线绵密,工力独到,则以“释”字谜为胜;倘论其撰面意境优雅,如诗如画,扣合圆融,修月无痕,当推“蒡”字谜为先。

  
绛纱坐帐谈名理(哲学名词) 马列学说
  【注析】面出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其十一》:“绛纱坐帐谈名理,胜似麻姑背痒搔。”句中“绛纱坐帐”,系用东汉学者马融授徒之典。据《后汉书·马融传》载:融,字季长,扶风人。“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由此可将谜底别解作“马融罗列学子以说教”之意。


一将功成万骨枯(象棋术语) 卒多能胜
  【注析】唐·曹松七绝《乙亥岁·其一》云:“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谜取其末句为题。此言将军作战获胜而荣封列侯,乃是用牺牲数以万计士卒性命的高昂代价换来的,故谜底首一“卒”字,应由象棋子别解为“死亡”。全底意犹:死亡者多,便能取得胜利。
    【点评】疾苦苍生,沉著凝重。读此谜,耳畔似闻“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蠙《吊万人冢》)之深切挞伐和无尽浩叹!


零丁洋里叹零丁(社会现象) 文山会海
  【注析】宋·文天祥七律《过零丁洋》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为其颈联之下句。零丁洋,在广东珠江口,亦作伶丁洋。约于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作为元军的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因感洋名“零(伶)丁”,恰与其孤苦伶丁之心境相符,遂作此诗。谜底“文山会海”本讽喻“公文多,会议多”之政务现象。今将“文山”别解作文天祥之号(天祥字宋瑞,号文山),“会海”则指遇会于名叫“零丁”的海上(“洋”与“海”通义)。

  
隔个窗儿滴到明(市招) 通宵夜点
  【注析】据《绿窗新话》卷下引《古今词话》载:“李公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娼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之别,饮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君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别。不旬日,聂作一词以寄之,名《鹧鸪天》。李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募。后往京师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捐其妆饰,奉承李公之室以主母礼,大和悦焉。”这首为李之问妻子所激赏,甚至欣然出奁资促夫娶其作者归的宋词名篇,即《鹧鸪天·寄别李生》:“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或作‘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一作‘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谜底据面顿读作“通宵夜/点”。“点”字,乃由“点心、食点”别解成泪点和雨点;“通宵夜”,则从“滴到明”以见其时间达一整夜。
  【点评】本作以底助面,更增面句凄凉哀恻气氛;以景衬情,益见情应景生,情景交融。“全谜底面浑成,语言清澈如水;扣合自如,谜味馥郁似兰”(吴仁泰语)。


夜闻猛雨判花尽(启事用语) 知其下落者,必有重谢
  【注析】面出唐·温庭筠七律《春日偶作》之颔联:“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底本为寻物或寻人启事中惯用语,经别解,关合面句意犹:判知夜雨猛落之后,必有花儿凋谢殆尽。其中三个动词,“下”与“落”均状降雨,“谢”则专指花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0 19: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莫学流麦士(毛泽东词) 不要这高
  【注析】《后汉书·逸民传》载:“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高风只顾读书,连暴雨冲走了麦子都没有发觉。后世遂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或嘲谑书痴;又用“流麦士”称不知变通、不明学以致用的书呆子。此如题面所引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诗句“读书莫学流麦士”中的“流麦士”即是。底词见于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之下半阕:“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高”字原指昆仑山之高拔峻极,今据题面典故解作人名“高凤”。底意犹:不要学这个书呆子高凤。


如飞两脚荡红尘(古文) 亦足以称快世俗
  【注析】面出《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中赞神行太保戴宗之《西江月》词:“仿佛浑如驾雾,依稀好似腾云。如飞两脚荡红尘,越岭登山去紧。 顷刻才离乡镇,片时又过州城。金钱甲马果通神,千里如同眼近。”底文见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本谓曹操、孙权等三国人物留传下来的英雄事迹,“也足以使世俗的人称扬畅快”。入谜则别解“足”字指人之脚足,“快”字作“快捷”之义,并用“世俗”来映合面上“红尘”。
  【点评】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此谜劲健骏发,非仅从面境传来,即底亦字字铿锵,自有筋节在。


平林寂寂迷烟霭(水果名) 柠檬
  【注析】题句“寂寂”会意“宁”(静谧无声),“迷烟霭”会意“蒙”(云遮雾掩);“林”字为两木并列,若“木”、“木”平行移就“宁”与“蒙”,则组成“柠檬”。
  【点评】任尔南拳与北腿,融为“迷踪”(据云近代武术家霍元甲曾创迷踪拳”)只一家!


溥仪前四十载义无可取(中药名) 薄荷
   【注析】题面似言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前半生之所作所为殊无义理可取,其实却用面上字部拆离拼合以成就谜底。首须将面句断读作“溥仪前/四十载/义无/可取”,理解为“溥仪”二字之前,载上“四十”(此即“艹艹”,盖两个草字头形若四个“十”也),再开缺其中“义”,取“可”置换之,便成“薄荷”二字。


由来共作眉山远,画阁中(现代史人) 黄公略
  【注析】题句别义:“由”字来与“共”字,此为“黄”字。“眉”形如“八”;“山远”犹“远山”,形“厶”;上下相叠为“公”字。“画”字、“阁”字之中心部乃“田”、“各”,两部相合为“略”字。
  【点评】此类以离合为主要手法,谜底扣以两字及两字以上词汇,实质却是逐一或连串刻画单字的谜作,固然也须讲求构思精巧,析字清晰,合形完整,但尤其注重面句之撰结:第一要含蓄蕴藉,别有寄托,耐人寻味;第二要文字清新,意境优雅,如诗如画。即如上一谜之借史实评论而思深力锐、会心独远,本谜之纤秾逸丽、语新意工,犹读宋人之婉约词,此皆非腹笥丰厚且老于斫轮者莫能办也。


惟有功名忘不了(新闻界称谓) 官方记者
  【注析】面出《红楼梦》第一回中跛足疯道人口念之《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功名,原指功绩和声名;后来科举时代,则称科第为功名。因有了功名便可入仕做官,故功名也即是官的代名词。今据面将底顿读作“官/方记者”,意思别解为:只有官帽子方才能牢记不忘。其末一“者”字轻读,由名词虚化为语尾助词。


蜀山兀,阿房出(日本名人) 宫本显治
  【注析】唐·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即云:“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译其意则为:六国诸侯被消灭以后,全国就统一了,秦始皇下令砍光了蜀山的树木,建起了阿房宫。蜀山,蜀地之山,在今川陕边界的山脉;兀,山高而秃,此乃秦人砍伐之结果;出,有“横空出世”义。雄伟高大,“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之建成,本就显示出天下已归一统大治了,故底之“宫/本显治”即作是解。谜底人名,系日共前领导人。
  【点评】本谜气象巍峨,横绝太空,沉稳浑厚,豪而不放,诚如司空表圣所誉者:“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休恨别人不关心(歌曲名) 把根留住
  【注析】题面系结撰而成。其表层含义是:莫要怨恨他人不关心自己。解谜则取:以“休恨”二字作拆损之母体,从中先别离去“人”,再丢弃掉“心(忄)”,所馀“木”与“艮”二部相合,即为“根”字。其中“不关”当作“不关联”释。而谜底之歌曲名亦须相应别解:原指实物树根,今则指“根”这个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7:55 , Processed in 0.3187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