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秋自鸣

[【读书进行时】] 林语堂《苏东坡传》读书杂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1 22: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秋自鸣于2015-05-11 19:34发表的 :
这个我肯定不赞成你的观点,如果不能尽孝,我会觉得非常不安。至于我的孩子将来能否对我尽孝,那我倒不在乎。
不好意思,歪楼是不方便长篇大论的,见谅。

不赞成俺的观点不重要,也不是要说服谁,求同存异哈。

你都不在乎你的孩子是否尽孝,你的父母会在乎?

或许您观察到您的父母在乎,排除特殊性,父母的在乎一定出于综合因素,其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深知您的“不安”,毕竟他们也是过来人,为了配合您、适应您的“不安”,他们一般会恰如其分地“在乎”。

配合的意思是说,父母明白“如果不能尽孝,我会觉得非常不安”,OK?

估计您还年轻,或许没有养育后代,告诉您一个曾经的事实,至少东亚这群人的祖先,有段时间父母会为后代生存空间选择“自尽”,父母能为您连生命都付出,他们会在乎所谓“尽孝”?即使在乎内容一样?一味强调自己“尽孝”,强调自己心安,是否是一种不考虑父母只考虑自己的“自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08: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zs2k于2015-05-11 22:18发表的 :

不好意思,歪楼是不方便长篇大论的,见谅。

不赞成俺的观点不重要,也不是要说服谁,求同存异哈。

.......

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求同存异当然可以。你所谈论的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孝了。在我的生活里,母亲当然在乎我是否尽孝,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她当然也会在乎我是否争气,因为我无所事事的年月,她很悲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08: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天下毕竟没有具有先见的父母或星相家,能预知自己儿女婚姻的结果,即便是完全听从他们的安排也罢。
  ……
  所有的婚姻,都是缔构于天上,进行于地上,完成于离开圣坛之后。
--------------------------------------------------------------------------------------------------

  林语堂对婚姻的认识就和许多的婚姻指南一样,很有道理但无济于事。就我个人而言,结婚以后,琐碎的事情明显多了许多,生活也规律了不少,总是要在个人与家庭之间求取平衡。
  在苏东坡一生中,先后有三个女人与他相伴,王弗、王闰之、朝云,在当时的环境下,她们似乎只是他生命的陪衬,能够与苏东坡这样的男人结缘,她们应该也感到幸福。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现代男女平等的世界,有争吵也有和平,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琐事,在斗争中真正尊重彼此。
  古代的话语权主要是掌握在男人手里的,作品中的女性多显柔弱甚至病态,苏东坡诗文中的女性已经算是比较大气的。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李清照的伟大,也让我有点想通了我为什么不喜欢《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08: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位知道有好的排版软件和这个网站匹配?感觉每次输入很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08: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怀有两封致欧阳修与梅尧臣的书信,父子便自旱路赴京,迢迢万里,要穿剑阁,越秦岭,为时须两月有余。

------------------------------------------------------------

父子三人第一次赴京走的是旱路,第二次出川走水路,我以前一直记错了。慢节奏的时代,读书人出门多与自然山水相亲近,文章真能得山水之助力,即便人生遭遇许多痛苦,总还能有安放心灵之所。与自然的疏离是我近十年心神不稳的重要原因,虽说“大隐隐于市”,实则古人的“市”生活节奏也比现在的“市”慢得多。去赶考就走两个月,去某个地方上任又可以走上几个月,苦则苦,个中亦自有乐在。不知道这种想法是否有盲目歆羡古人的嫌疑,但我的确是太向往慢节奏的生活了,现在就像一个陀螺不停被抽着转动,期待三个月之后完成手头的事情可以慢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07: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殿试的日子到了。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饱学宿儒为判官。在读书人一生这个紧要关头到来之际,大家心中都是紧张激动,患得患失。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读力学,都是为了这一时刻。考生必须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来到皇宫之外,身上带着凉的饭食,因为没考完是不许出考场的。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关闭在斗室之中,有皇宫的侍卫看守。朝廷有极严厉的规定,借以防止纳贿或徇私。考生的试卷在交到考试官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一遍,以免认出试卷的笔迹。在重抄的试卷上,略去考生的名字,另存在档册里。考生在考完放出之时,考试官则关入宫中闱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接触,通常是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次考经典古籍,最后,在录取者的试卷已阅毕,再在皇帝陛下亲自监察之下考诗赋,然后再考策论。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最后一刹那改变题目。


………………………………………………………


宋代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首先可以说是科举制度发展的必然,搞糊名制的做法是历史的进步。宋朝重文轻武,考中的名额也多,终于导致冗官冗费,尾大不掉。具体在谈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再说。
单就这考试本身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公平的,考策论也还是能考出一些真知灼见。苏东坡文集中的策论与他在做官时候的行为对应起来看还是有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科举制度还是能够选拔出真实人才的,至于后来的八股文,则完全是由于思想专制情形下,读书人无法在考场上施展真才实学,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科举的问题。即便科举禁锢思想,真正思想独立的人还是在努力思考,文学艺术还是在尽最大的可能发展,所以人类才有希望,文明才在延续。今天回顾唐宋的科举考试,有些诗文还能流传下来,明清八股文却没有,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是由当时的非主流文人完成的,优秀的小说后来成为了那个时代文学的最佳代表。同样要看到的是,科举制度下受禁锢的文人中也有许多同样写出了精彩的诗文,虽然跟唐宋没法比,但毕竟也是时代的呼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09: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那篇文章论的是为政的宽与简,这正是苏东坡基本的政治哲学。不过,不幸有一个误会。欧阳修对此文章的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的朋友曾巩写的。为了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的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在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


……………………………………………………


学者的说法可能有问题,如果不是翻译的错误。从学术水平上来说,二十岁的书生距离学者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后来苏轼苏辙约定注释五经,那时他们算真正的学者了。
苏轼科举得中的故事比较著名,这其中欧阳修自然起了重要作用,多年后苏轼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也提携了不少人才,这也算是良性循环吧。高中进士,在当时看来就是读书时代的完美句号,新的生活即将在面前展开,记得唐朝孟郊高中,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不知道苏轼高中之后是否也得意忘形呢?古人读书自然是为做官,这么优秀的人才,倚重文官的宋朝大起大落也就不奇怪了。
欧阳修算是幸运的,虽然一生也有起有落,比起苏东坡已经好多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文比起苏东坡来,也就洒脱些。苏东坡的旷达里其实融合了苦涩,欧阳修大体是快乐的。这个说法当然可以商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06: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的宦途正要开始,母亲病故。根据儒家之礼,这当然是极其重大之事,甚至官为宰相,也须立即退隐,守丧两年三个月之后,才能返回复职。东坡的姐姐已于数年前去世,因此苏氏全家三个男人晋京应试之后,家中只有母亲和两个儿媳妇。母亲死时还没听到京都的喜讯。


……………………………………………………………


后文说“居丧守礼之下的一年又三个月的蛰居生活”不知道是原文错误还是译文错误。关于古代守丧,我查到一个资料可供参考。
http://www.360doc.cn/article/1637585_365166019.html
这里面没有明确说宋代,从苏东坡的经历来看,他们兄弟都是守完丧的。这里是母丧,后来是父丧。
古人守丧这么久当然于物质生产有损,但对于精神或大有裨益,劳形苦思没有必要,但可以借此理清生命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两年三个月还是长了一些,不过现代人办完丧事就迅速回到繁忙的工作中,也是太急促了,这有助于快速从悲伤中出离,但也会让生命意识单薄。
关于父母,苏东坡的文章里提到的不多,也可能是我读书不细,但在他生命中,他们肯定伴随他的灵魂,直到生命尽头。他的母亲在临死前不知道儿子高中,会有遗憾么?林语堂这一笔有意无意间还是透露了国人望子成龙的心理。
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或许苏轼兄弟本来是想将来可以把母亲接走的,结果天不遂人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1: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东坡写给弟弟最早的和诗之中,东坡已经显示出他那完美的诗才。他按规定用“泥”和“西”两字作韵脚,写出了下列的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这首七绝成了东坡诗的佳作。此处“飞鸿”一词是人心灵的象征。实际上,本书中提到东坡的行动事故,也只是一个伟大心灵偶然留下的足迹,真正的苏东坡只是一个心灵,如同一个虚幻的鸟,这个鸟也许直到今天还梦游于太空星斗之间呢。

-----------------------------------------------------------------------------------------------------

首先这不是一首七绝,而是七律。后边四句是: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是苏东坡的代表作,为什么译者会译成七绝,我也不明白。少年时代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就略有所感,随着年岁渐长,去过许多地方,连“指爪”都不曾留下,对其中的味道认识又深了一些。
在某些年纪特别想做一些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事,结果徒然努力了,有时反遭人耻笑,直到有一天懂得沉静下来。苏东坡这首诗前四句用的类似大白话加一个比喻,因为包含至理,故而千古流传。鸿泥雪爪之喻谁都明白,却只有苏东坡能写得这么妥帖,这就是水平。有时读到这样的诗会废书而叹,天才妙手已成佳句,何辈复何为哉?
老僧新塔,坏壁旧题,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说明人生的印迹相当好,而尾联一个问句,长路蹇驴,有声有形,也颇让人入神。以理入诗,这首自是代表,难得的是理趣与诗趣并不冲突,而是融合一体,非一流诗笔不足办此。

真正的苏东坡直到今天还梦游于太空星斗之间么?如果真的存在这个空间,我们活着估计是无法见到他了,还是暂时忍忍吧。那个诗文中的苏东坡倒是一直与我们同在,正是化身千万,各有神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3: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所以苏东坡则事事多听从妻子。
……………………………………………………………………………………


    当我爱时,我是充实的。我运动时,我是自由的。我思考时,我是自由的。我写作时,我是自由的。我睡着而又无梦时,我的生命是沉静的。面对宽和的山林,我是放心的。亲人的信任,朋友的投契,对手的尊重,这些都那么好……这些都不是人生中的小事,而是乐事。
    坐在会场上听台上的人讲一个小时(甚至更久!)的废话,打电话,接电话,完成一样资料,再完成一样资料,继续完成一样资料,接着完成一样资料——这些资料躺在某个地方死掉了偶尔有人会去翻翻尸体——还需要完成资料……让别人完成资料,排队等到该你办事,换个时间再来排队等到该你办事,油价长得很快降得扭扭捏捏,电梯维修电梯总是维修,工资还没有发工资已经过了半个月还没发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工资没有别人高……
    这些小事就这样扰乱我的生命这些小事同样参与构成我的人生这些小事总有一些应该被消灭掉。
   
    我也不愿意干什么大事,我只希望保护家人十年内读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二十四史沈从文全集写几本书写好毛笔字打好乒乓球羽毛球身体健康去很多地方。
    苏东坡想不想经历那么多大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3: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下暴雨,半夜起来抗洪抢险一番,接着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8: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祷告不灵永远无法证明,因为根据佛经,若出什么毛病,总是祷告的人不对,普通是他的信心不足,所谓“诚则灵”,便是此意。

……………………………………………………
    去年好不容易通读了《佛教十三经》,和许多学说一样,都有排他性,还好早就听过兼容并包,还好罗素说参差多态对幸福来说是命脉,身边总有人信奉你不喜欢的东西,那又怎样?假如有一天有人强迫你信某种东西,又当怎样?佛教虽然强调信仰,但并不具有侵略性,看看那些宗教战争,就觉得佛教毕竟是伟大的。人类创造了伟大的文明,可是还是有人要伤害别人,这是因为人注定要毁灭在自己手中么?桃花源的人是少数,渔人才是多数。科学可以证明佛经中的乐土不存在,但科学并不能解决灵魂上的问题。
    都要面临一个信或不信的问题,别人信佛,我信自由,互不干涉互相尊重是最好的状态,苏东坡能和许多意见不同的人成为朋友,也栽在不能容人的人手里,合起来看就是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6: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又遇见了一位“朋友”——章惇。章惇命定是苏东坡后半生宦途上的克星。章惇后来成了一个极为狠毒的政客,现在官居太守之职,所治县分距此不远,也在湖北省境。

————————————————————————————————

    只要还在政坛沉浮,又不愿意结党,在当时的环境下,处境就不会太好。不过像章惇这般厉害到将苏东坡一贬再贬贬到海南的行为也算是到了一个极点了。真应该查查古代贬官的有关情形,这也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专题。在当时的政坛上,文人虽然文化水平高,但整起政敌来总是杀气腾腾,如果仅用人性的残忍恐怕不足以解释此种行为。文人之间的互相倾轧与他们的文人身份是否有必然联系?还是说,无论什么人进入官场,都会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去?说是为天下谋福祉,到头却推着王朝往灭亡的方向走,呜呼噫嘻,如果读书读成章惇这样,甚或蔡京秦桧那样,是否是绝大悲哀?
    文化有时候并不能导人向善,如果人一心为恶。也许在有些人心目中章惇并不算太恶,我也只是在此借题发挥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6 08: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他写信向子由说:
始者学书判,近亦如问囚。但知今当为,敢问向所由。士方其未得,唯以不得忧,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尘埃虽未脱,暂憩得一漱。我欲走南涧,春禽始嘤呦,鞍掌久不决,尔来已徂秋。桥山日月迫,府县烦差抽。王事谁敢愬,民劳吏宜羞。千夫挽一木,十步八九休。对之食不饱,余事更遑求。劬劳幸已过,朽钝不任馊。秋风迫吹帽,西阜可纵游。聊为一日乐,慰此百日愁。

——————————————————————————————
     此诗引用不完整,馊当为锼参见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 ... ource_light=1701851
    读这种诗如同读散文,但这首写得很好,读着不觉得枯燥。写长的五言七言如果缺少气脉与才识,很可能写成裹脚布。
    士方其未得,唯以不得忧,既得又忧失,此心浩难收————这是苏东坡初入官场的心态,一个喜欢自在的人偏要做许多不自在的事,这也无奈,诗歌或能缓释内心的疲惫。当然,如果条件具备,他是能为百姓谋福祉的,这种用世之心充实了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也使得他的诗文内容更加精彩。
    此诗还有对役夫的同情与对自己的宽解,这并不矛盾。他不可能替他们做苦力,但如果条件允许,他能够为百姓做许多好事。
   此外,这又是和子由的诗,恐怕与那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一样,比原诗流传更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6 22: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9: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五月,苏东坡的妻子以二十六岁之年病逝,遗有一子,年方六岁。苏洵对东坡说:“汝妻嫁后随汝至今,未及见汝有成,共享安乐。汝当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在妻死后的第十周年,苏东坡写了首词以寄情思,这首小词颇离奇凄艳,其令人迷惘的音乐之美,可惜今日不能唱出了。其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
    “汝妻嫁后随汝至今,未及见汝有成,共享安乐。汝当于汝母坟茔旁葬之。”丈夫有成,共享安乐,这几乎是古代女子最大的荣耀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苏东坡对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应该抱有很大的歉意。十年后写的悼亡词是古代最著名的悼亡词之一,以前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将这样的悼词放到初中课本应该不怎么合适,因为个中凄凉初中生不能体会,并且这种中年人的哀伤还是太消沉了。“不思量自难忘”六字最为沉痛,说是不思量,怎能不思量。本该彼此相伴一生或至少大半生,却过早离世,这如同在完整的生命上挖出一个缺口,不知道苏东坡后来是否填补了这样的缺口。
    今天恰好去参加一场葬礼,死者是同事的父亲,我完全是旁观者,现场大声放着超度的录音,一会儿又被烟花爆竹巨大的声响遮盖,死的寂寞与生的热闹纠合在一起,不知道死者能否感受到这最后的欢愉?以前读过一段圣经:
    Ecclesiastes 3:1-8
1. To every thing there is a season, and a time to every purpose under the heaven:
2. A time to be born, and a time to die; a time to plant, and a time to pluck up that which is planted;
3. A time to kill, and a time to heal; a time to break down, and a time to build up;
4. A time to weep, and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mourn, and a time to dance;
5. A time to cast away stones, and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together; a time to embrace, and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
6. A time to get, and a time to lose; a time to keep, and a time to cast away;
7. A time to rend, and a time to sew; a time to keep silence, and a time to speak;
8. 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hate; a time of war, and a time of peace.

传道书 3:1-8
1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2 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3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4 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5 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
6 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
7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
8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与神相关的勿论,这种万物有时的终极安慰真是动人。苏东坡特别喜欢陶渊明的诗,或许跟陶渊明触及了人生的终极安慰有关。“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这等欣喜就是安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10: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妻子死后,次年四月老父病逝,时为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

——————————————————————————————————
   
    父亲对于儿子来说是灵魂的塑造者与守护者,父亲离世带来的结果是儿子孤独地在这个世界上战斗,孤独地被迫彻底独立,被迫应对各种难题。这种精神上的独立是必然的,也是人类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上一代人死去,下一代人接着生存与奋斗,每一代人都要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为下一代人腾出位置,不管王侯将相贩夫走卒还是仁义君子卑污小人,时候到了就离开,这种自然的终结说到底是合乎平等之理的。这样来解释雨果所说“死是最伟大的平等”是否恰当?
    苏东坡也已经为人父,苏东坡也会在的悲伤中告别这个世界,人类懂得悲伤,人类才是人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10: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内容关系到王安石变法,必须多读些资料后才能理清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暂停一段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23: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终于看完了《王安石传》,商务印书馆2015年新版,这个著名出版社现在后面加了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版本很不错的,读《王安石传》当然要读原文,虽然文言文读起来费力一些,但是非原文不能呈现梁启超的笔力,读王安石的同时也是在读梁启超,关于此书的写作背景,网上有白话《王安石传》的序言,解玺章写的,解正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白话翻译版本的译者。这本书与《苏东坡传》合对照真有意思,林语堂骂王安石,梁启超挺王安石,合起来看也许就部分逼近了真相。再读点资料,至少我对王安石变法会有点初步印象了。这场变法涉及的内容实在太多,大概也就是梁启超这样的通才才能宏观把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1: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传》最先读的是三峡出版社读了一半,后来换了商务印书馆的版本。三峡版有多处文字校对错误,这是古籍出版的大忌。如44页患上之人  印成惠上之人。45页而坐曰天下 印成坐日天下。84页遂设立此司印成遂设立此可,94页夫以吾侪印成夫以吾济……责编当正视,编委都是赫赫有名的,估计也就挂名而已。前段时间读上海古籍出的《荀子译注》,也有多处校对错误,现在的责编水平跟以前比恐怕要差得远了,主要原因应该是现在都归到学校,学很多考试的东西却没办法专注一门,底子太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8:17 , Processed in 0.2530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