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golden21c

[【原创】] 白马非马可能的本意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5 18: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非马,从根本上说,就是国人爱抬杠,而且没有逻辑性。不信,你周围肯定有这样的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2: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本意。

两者的哲学范畴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0 02: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一下,好像很深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MfXGkMe4bwh_zOI9RmW

伯乐相马经牋犗嗔悸頎牋
马生,足堕地、无毛,行千里。尿举一脚,行千里。阑筋竖者,千里。马膝如团曲,千里。马一岁、上下齿二十,四岁、齿黄,三十三岁、齿白。马头为王,欲得方。目为丞相,欲得明。脊为将军,欲得强。腹为城廓,欲得张。四下为令。头欲长。眼欲得高眶,眼睛欲得如悬铃、紫艳光,眼下悬蚕、悬凿欲得成。鼻孔欲得大,鼻头欲得有王、火字。口中欲得赤。膝骨欲得圆而张。耳欲得相近而竖,小而厚。伏龙骨欲得成。颈欲得长。双趹欲得大而突。蹄欲得厚。腹下欲得平,有八字。尾欲得高而垂。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图索骥】

【出处】 《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解释】 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

  春秋时,秦国一位名叫伯乐的人善于鉴别马匹。他把怎样识马的知识和经验写成一本书,叫《相马经》。他的儿子熟读了这本书,以为学到了父亲的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对照书本,到处找良马。一次,他见到了一只癞蛤蟆,它的前额刚好与《相马经》上良马的特征相符,便以为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于是,他立刻跑回家告诉父亲。伯乐知道自己的儿子愚蠢,戏谑地说:“这匹马太会跳,不好驾驭。”

【喻意】 机械地照搬书本知识,不去了解事物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2: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伯乐(约公元前680年-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的需要,马的作用已十分凸显。当时人们已将马分为六类,即种马(繁殖用)、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养马、相马遂成为一门重要学问。孙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相马作为自己终生不渝的事业。孙阳从事相马这一职业时,还没有相马学的经验著作可资借鉴,只能靠比较摸索、深思探究去发现规律。孙阳学习相马非常勤奋,《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
   少有大志的孙阳,认识到在地面狭小的郜国难以有所作为,就离开了故土。历经诸国,最后西出潼关,到达秦国,成为秦穆公之臣。当时秦国经济发展以畜牧业为主,多养马。特别是为了对抗北方牧人剽悍的骑士,秦人组建了自己的骑兵,故对养育马匹、选择良马非常重视。
   孙阳在秦国富国强兵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以其卓著成绩得到秦穆公信赖,被秦穆公封为“伯乐将军”,随后以监军少宰之职随军征战南北。伯乐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做好相马、荐马工作外,还为秦国举荐了九方皋这样的能人贤士,传为历史佳话。
   伯乐经过多年的实践、长期的潜心研究,取得丰富的相马经验后,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整理。他搜求资料,反复推敲,终于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书中有图有文,图文并茂。《伯乐相马经》长期被相马者奉为经典,在隋唐时代影响较大。后虽失传,但蛛丝马迹在诸多有关文献中仍隐隐可见:《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伯乐相马经》一卷;唐中叶张鷟写的《朝野佥载》、明人张鼎思著《琅琊代醉编·伯乐子》和杨升庵著《艺林伐山》中均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1973年11月到1974年初,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就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帛书。《相马经》帛书上共七十六行、五千二百字,其中残缺五百字(有二百字可以查补,有三百字无法处理),因为这部古书没有相当的今本可以查对,所以一些内容,我们无法完全了解。但其第一篇就写到“伯乐所相,君子之马”,并且多次延用相马“法曰”和“吾请言其解”的措辞,说明这部相马经即使不是伯乐相马经原文,也是传承、吸收和发挥了《伯乐相马经》的成就写成的。此《相马经》内容包括经、传、故训三部分。经文部分,用韵文写成,类似于描写诗或赋。它把相马法的要领概括为:“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必相其余”。具体说就是:“欲得兔之头与肩,欲得狐周草与其耳,与其肫,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耆(鳍)与脊”。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帛书《相马经》的出土,展现了伯乐相马经的丰富内涵,也证明了《伯乐相马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相马专著在中国养马学、相马学等领域里的重要地位。
    伯乐在相马事业上孜孜探索,在研究医治马病方面也不懈追求,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畜牧兽医。有《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传世。在后世兽医学术的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兽医针灸发展探源》(作者为台湾大学畜产系教授林仁寿博士、柯飞、吴雨新博士)一文记述:春秋战国时代秦穆公时的监军少宰孙阳,擅长相马,精通兽医,后世尊颂,以其名而命名的兽医第一部针灸书——《伯乐针经》,为民间兽医用针之重要依据,历代畜牧兽医经典内均有针灸治疗的记载。台北市仁爱动物医院发行的《宠物情事电子报》,也有类似的说法:春秋战国,已经提出狂犬病、疥癣、牛猪寄生虫的人兽共用药物……秦穆公时的孙阳,擅长相马,精通兽医,其第一部针灸书《伯乐针经》,为民间兽医用针之重要依据。可以说,《伯乐针经》的出现,标志着家畜针灸学的形成。 
    伯乐去世后,葬于故里。墓地就在今成武县伯乐集镇驻地伯乐村前。20世纪50年代犹存明嘉靖重修孙阳伯乐墓,虽饱经风雨和磨难,今墓址仍存。20世纪70年代,曾于伯乐墓前挖掘出伯乐残碑,上有篆书“孙阳”。
    现今伯乐集村孙姓村民口碑代代相传,都认伯乐是他们的“老爷爷”。村民们清明节都要来到伯乐墓给“老爷爷”烧纸;平时说话还避“伯乐”之讳,把韩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话,改为“千里马常有而老爷爷不常有”。(见《伯乐墓址考》)

伯乐冢
   成武县城西北有伯乐集,伯乐集南有伯乐冢.村名亦以伯乐命名.《太平寰宇记》“济阴县”下所记古迹有:“伯乐冢,秦人善相马者,葬于此。”宋时,济阴县边界极近成武,今伯乐集当属济阴县辖,故《太平寰宇记》所云之伯乐冢当为今伯乐集镇南之伯乐冢。
   伯乐姓孙名阳,而伯乐集村民亦多姓孙,且多称伯乐为其始祖。过去,其家庙中还挂有:“伯乐宗风绵世泽,仲或孝感震家声。”的楹联。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孙氏族人的渊源。韩愈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更加深了人们对伯乐的崇敬之情。也促进人们对伯乐冢发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2 1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一下以前的一个帖子,把我当时回复的要点摘过来。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 ... ;toread=&page=2






“白马非马”

白马是特指,马是泛指

特指和泛指之间是有区别的


“特指”与“泛指”应该是指概念范围的大小。“白马”的范围小,“马”的范围大。“白马”的范围包含于“马”的范围。至于公孙龙子利用词义中的模糊性,这是肯定的,但如果从概念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他的说法其实并无不妥之处,因为他所说的不是生活语境下的实体的“白马”和“马”,而是抽象化了的概念在范围上的不重合。

每一个问题的价值,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审视,因为每一个问题所针对的范围不同,移用之后自然评价结果不同。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其实只能从中获取经验,而不能直接下判断。比如,“白马非马”兄以为公孙龙是在炫耀论辩的技术,但为什么不可能是他在谈自己的认识呢?他提出了这个内容,为什么不能使我们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的不规范和缺乏精确呢?

还有,有时候我们过于着眼于现实,这种思维也可能妨碍我们的判断力。如果我们早几十年出生,当我们面对一堆二进制代码的时候,我们能预计到今天在互联网上的交流么?而那一串串0和1又与现实的概念有多大关系呢?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有意义的,但他没有把这个命题从生活中完全剥离出来,所以会造成混乱。如果他能把这个命题使用抽象的符号表示就接近于逻辑命题了。其实,对这个问题庄子有过相应的认识,“以马喻马非马也,不如以非马喻之非马也”我理解,庄子认为,离开了实体,谈这个问题,要比用实体证明其抽象的属性更恰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3:41 , Processed in 0.2410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