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13|回复: 33

[【其它】] 日企在华专利占我国总量四分之一,牢牢吸附中国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9 08: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早晨看到一则新闻:

中国经营报报道的:日企在华专利占我国总量25% 远超有形资产
http://finance.qq.com/a/20120929/000308.htm

文章要点:

第一日企在华专利布局非常广泛,已经形成类似吸附(作者说白了不想用血吸虫这个词)中国经济的大局面。
第二日企最集中的就是IT、信息、汽车、电子等方面,这些专利已经形成我们企业无法逾越的门槛,日企无形资产其实已经超过有形资产。
第三日企申请模式值得我们研究:日企申请局部专利关键部件专利,然后用分段切香肠模式,一段段不断申请,延长自己的专利门槛限制中国企业扩展,获得更多专利授权费用。

我的一点观察也请大家来指教:

某行业,核心专利和核心部件有两大来源,美国和日本,美国最先进但是不对我们出口核心部件只高价出售成品,日本最新的技术进展跟美国差距大概有五年左右,但是他们把最新一代核心部件自用组装成高价成品出口到我们这里,把落后几代的产品核心部件放到国际市场,于是国内一大帮企业购买日企的这些虽然落后但是比我们目前能做出的还是要先进的部件弄进来,然后配齐其他,做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低价在国内销售,对外一律都表达自己经过艰辛开发终于弄出中国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日系企业做这些专利布局,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有部分原因是我们自己企业的技术泡沫化空心化,日企用专利手段隐蔽的悄悄的渗透进来,如果说日货是在明处,那么日资企业的软实力其实更多更有威胁,我们需要更加全盘的考虑日资企业这种专利渗透布局阻碍其他竞争对手的这种手段。

请大家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08: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摘录:

关键段落:

不能孤立地看待索尼巨亏——《看世界》2012年第5期

白益民,产业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曾在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任职,着有畅销书《三井帝国启示录》、《三井帝国在行动》等。

《看世界》:索尼在电子产品方面确实是亏损的,但是金融服务领域却是它最大的利润来源,这种传统企业的金融化是不是日本企业的普遍现象呢?

白益民:索尼这些年都在向内容产业发展,很多不以索尼命名的产品其实都是索尼旗下公司推出的,比如电影、音乐。它形成了一种财团体系,比如我的书《三井帝国在行动》中讲到,三井财团中包括丰田、东芝等多家企业,丰田一直在赚钱,东芝的电子产品不太赚钱,但是东芝其实最赚钱的是成套设备。日本的这些传统企业都已经升级了,同时在海外扩张,比如说索尼在全球电影产业中的收购和发展,其实也带动了日本的其他企业,比如说以数码摄影、摄像器材闻名的佳能。日本的企业往往都是在做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不能孤立地看某个局部的亏损。

至于金融化,日本的企业赚了很多钱,这些钱怎么增值呢?一部分回馈到产业中进行投资,另一部分就是利用自己的金融财务机构来管理,就形成了金融服务体系,这不是日本独有的,是任何国家的企业发展升级之后的必经之路。金融往往还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得企业可以挺过危机。当新的产业项目要开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金融机构来融资,日本的企业是“产、商、融”结合体,中国总是在谈“产融结合”,但实际上缺少了一个商业的环节,索尼的商业是很发达的,把中小企业攒到一起做品牌,它负责组装,它在做市场,所以说索尼并不是高科技企业,真正的高科技企业是东芝、日立,他们做陶瓷芯片、集成电路甚至军工,但索尼就是做了一些实用性的设计,它不是高科技企业,更像是一个商社。



《看世界》:在欧美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很多人又重提“日本失去的10年”这种说法,认为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并未失去10年,日本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和经济情况甚至要好过欧美国家,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白益民:我一直在说,日本根本就不存在“失去的10年”。所谓“失去的10年”指的是1985年美、日、德、法、英等国签署“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在1991年发生了泡沫经济的崩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00年左右,把这10年称为“失去的10年”。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是1993年进入日本三井商社的,一切都很好,赚了很多钱。

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它已经完成了产业升级,把产业链的很多部分转移到了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去哪里地方赚钱,当然,产业链部分的外移,当然会导致日本GDP的下降,但是产业的关键核心仍旧在日本企业手中,他们仍旧在赚钱。

如今也是,日本企业在海外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高于其在日本国内了,所以不能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而是要用GNP(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编者注:依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010年日本的GNP排名为全球第三),日本的GNP一直在高速增长。

而且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主因也并非是其本国的产业问题,而是因为当时美国制裁中国,导致中国经济收缩,日本在中国投资巨大,所以损失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在欧美国家制裁中国的时候,日本却没有的原因。1991年天皇访华,也是力挺中国,因为他们在华有巨额投资。



《看世界》:目前,索尼在电子移动设备上也频频发力,向苹果等巨头进行挑战,您如何看待索尼在电子移动设备市场中与苹果的差距,原因何在?

白益民:很多人觉得苹果是美国的产品,但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次日本大地震之时,苹果的供应链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很多关键性的零部件都是日本企业设计生产的。苹果其实是一家很善于制造概念的美国公司,通过股市融资,然后交给日本等国的企业生产零部件(编者注: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日本零部件占到了iPhone的34%),而生产线则交给了台湾企业,台湾企业再到大陆设厂,用大陆的劳动力来组装,是这样一种产业链条分布。所以,苹果的相当一部分利润是被日本企业拿走了。

索尼的确出现了亏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就是索尼带动起来的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是可以通过供货苹果而赚钱的,我们应该从整个日本工业体系的损益来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da9da01016dit.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09: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所谓的创新大部分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善于走捷径。在研究部门呆了些时间,发现真正专心做研究的人少之又少,所谓的专利只不过是为了套钱,大量所谓的高层次人才,“千人”也好,“百人”也罢,很多人都是看到国家给予优厚的引进费来的,遇到的国际骗子,拿着在海外做过的东西回来忽悠。我认为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要靠自己人干才行,这年头带着目的来做技术指导的人也是不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09: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hanvool于2012-09-29 09:05发表的 :
我们所谓的创新大部分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善于走捷径。在研究部门呆了些时间,发现真正专心做研究的人少之又少,所谓的专利只不过是为了套钱,大量所谓的高层次人才,“千人”也好,“百人”也罢,很多人都是看到国家给予优厚的引进费来的,遇到的国际骗子,拿着在海外做过的东西回来忽悠。我认为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要靠自己人干才行,这年头带着目的来做技术指导的人也是不少的。


参加过某企业在上海联合相关机构举办的一个盛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发布会,会议上亮点是企业领导说:通过新品的发布,我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一个产业园,做大做强走向世界云云。

大家知道了还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不过想想也是,这个产品因为核心部件都是外购的,其他家也能搞到,在国内只能低价拼价格,连系统软件也要用日本的,因为日本的便宜名气还大,自己做太费事,也不值得,于是就只能靠着地产来滋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09: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enry2000888于2012-09-29 09:31发表的 :

参加过某企业在上海联合相关机构举办的一个盛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发布会,会议上亮点是企业领导说:通过新品的发布,我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一个产业园,做大做强走向世界云云。

.......

很多人一直叫着抵制日货,到头来只不过买着汉奸企业贴牌产品而言,还自豪的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09: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enry2000888于2012-09-29 09:31发表的 :



参加过某企业在上海联合相关机构举办的一个盛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发布会,会议上亮点是企业领导说:通过新品的发布,我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一个产业园,做大做强走向世界云云。

.......


就是这种目光短浅,没有大局意识的部分人,看到眼前的小恩小惠,放弃了最好的发展契机,营造一种看似繁荣,其实后患无穷的摊子留给后面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09: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oops1于2012-09-29 09:36发表的 :


很多人一直叫着抵制日货,到头来只不过买着汉奸企业贴牌产品而言,还自豪的很呢。

用日货与爱国、汉奸之类的东西根本不要联系到一起来,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商品的选择是多样化的,日货跟国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抵制来抵制去这种思想要不得。

说句题外话,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不要让老百姓来左右,还是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上,从计划的实施到政策的设置,应该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通盘考虑,不是老百姓举着旗子喊口号去搞的。

不过现阶段我们整体的研发能力不足,你不与别人合作,要发展就面临技术瓶颈,两难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真正做研究的人很少,大都是忽悠、欺骗,在中国各行各业骗子大行其道,

以药企为例,真正创新的新药几乎没有,都是用原来的药,改个名称换个包装,然后就成了新药了,

据此通过贿赂腐败官员,套取国家大量创新扶持基金,我所见的药企都有专门的基金部负责这类公关事务及材料组织报批,

每年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上亿的资金就被忽悠来了,这都是国家财政的钱,是老百姓的纳税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0: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oops1于2012-09-29 09:36发表的 :


很多人一直叫着抵制日货,到头来只不过买着汉奸企业贴牌产品而言,还自豪的很呢。


关键段落摘录:

日本相当重视本国和他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运用,在华申请量自2006年起保持了25.1%的年均增长率。

本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的数据显示,2011年在华发明专利申请50强中,有19家中国企业、15家日本企业,日中合资企业占78%,而日本则占据了近1/3的数量(此外还有6家美国企业、4家欧洲企业、3家韩国企业、3家台资企业)。

不仅如此,根据《2011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有效发明专利69万余件。其中,日本在华有效发明专利15.314万件,占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近1/4,是我国企业在华申请的0. 83倍,是美国在华企业的2. 31倍,是韩国在华企业的5.24倍。

除发明专利之外,在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领域,日本也占据国外在华申请数量前列。

在国外有效实用新型专利中,美国以3,586件排名第一,日本以2,700件排名第二,韩国以871件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实用新型制度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为日本的科技经济发展及打破外国发明专利垄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因此,日本相当重视本国和他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运用,在华申请量自2006年起保持了25.1%的年均增长率。

“应该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已不仅只存在于贸易与市场竞争中,能够理解和运用他国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甚至合理利用规则来钳制对手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显然日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一家日本企业的负责人如是解释。

而在有效外观设计专利领域,日本以31,547件稳居国外申请者第一位,美国和德国则以13,676件和7,780件被远远甩在后面。

同样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虽然国外有效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只占国内外总量的8.7%,但国外专利人职务状况结构相较国内更为优化,专利权人分布状况更为稳定,其平均维持年限也远远超过国内水平。

在国外有效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人方面,占据前三位的企业包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和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其中日本企业占据了两家。

更多案例显示,国外企业更加注重专利布局,更善于运用专利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服务,因此国外专利权人获得授权后,其维持权利的意愿更强。相比之下,国内外观设计专利平均维持年限是2.7年,而国外在华外观设计专利平均维持年限则达到4.6年,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专利经营能力相对较低。

====================================================


日本通过专利技术的海外布局,牢牢吸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并以这种方式在中国获得了大量营养。

记者了解到,日本在华申请的专利技术集中于IT、信息、汽车、电子等高科技技术领域,随着中国产业信息化的发展,很多专利技术成为中国企业无法逾越的门槛。

《2011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就指出,“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专利布局尤显不足,而在部分领域,国外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仍占绝对优势,例如,在光学和音像技术两个领域中,国外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均达国内的2.2倍,发动机为2.1倍,基础通信技术和半导体领域均为1.9倍。”

“而在个别领域中,某一发达国家在我国的有效发明专利布局力度就已超过国内,如光学领域日本拥有数量是国内的1.5 倍,音像技术领域也达1.3倍。从35个技术领域中维持10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来看,国外在华拥有量都是国内的数倍,甚至十几倍。”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企知识产权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在专利布局战略中,日本企业申请的专利看起来是局部专利,比较小,但往往是关键部件之专利,其专利含金量高。”

“同时,不少日本企业还采用可持续性的专利申请技术,举例来说,一项发明专利的有效期只有20年,为了保证这项专利可以持续更长时间,日本企业通常在华申请该项专利技术的一部分,随着专利逐渐到期,他们会把另外的部分再逐渐申请下来,由此延长了专利技术的生命期,进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许可费用,或者阻止竞争对手的竞争。”上述人士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0: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知识产权不受重视,就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1: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位大学老师这么说过,人家总是把略微落后的技术卖给你,让你得到这些技术所付出的成本低于自己研发的成本,这样就拖垮了你的自主研发,你就永远都只能跟在人家后面捡剩下的,永远无法超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5: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starrynight于2012-09-29 11:13发表的 :
以前有位大学老师这么说过,人家总是把略微落后的技术卖给你,让你得到这些技术所付出的成本低于自己研发的成本,这样就拖垮了你的自主研发,你就永远都只能跟在人家后面捡剩下的,永远无法超越。

不少行业都是拿来主义,企业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资金玩基础研究,所以我们的不少行业特别类似光伏产业这样,空中楼阁两头在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5: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henry2000888于2012-09-29 15:27发表的 :


不少行业都是拿来主义,企业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资金玩基础研究,所以我们的不少行业特别类似光伏产业这样,空中楼阁两头在外


我们处在一个比较浮躁的社会阶段,基础研究人才在国内根本没有机构愿意养着----军工的例外----企业的研发投入基本都少之又少,这也注定了我们长时间内,是一个必定的山寨大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5: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太浮躁了,
不知道用什么法子才能引导真正创新性技术的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6: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企垄断,特别是中央企业垄断是阻碍企业科技进步的最主要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大家都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水中央于2012-09-29 16:19发表的 :
国企垄断,特别是中央企业垄断是阻碍企业科技进步的最主要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大家都明白。
愿闻其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6: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水中央于2012-09-29 16:19发表的 :
国企垄断,特别是中央企业垄断是阻碍企业科技进步的最主要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大家都明白。

有道理,央企作为主力,在科技的研发上面有待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7: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heraldic于2012-09-29 15:53发表的 :



我们处在一个比较浮躁的社会阶段,基础研究人才在国内根本没有机构愿意养着----军工的例外----企业的研发投入基本都少之又少,这也注定了我们长时间内,是一个必定的山寨大国。


军工也不例外,看看发动机就清楚了,无论是航天还是航空的(我的意思是大量投入实用的成熟可靠的),都还是处在追赶状态,我们原先拉下的不是短期内可以迅速弥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9 17: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拉拉于2012-09-29 15:57发表的 :
确实太浮躁了,
不知道用什么法子才能引导真正创新性技术的出现。

尊重知识产权,不要动辄煽动所谓的民族软件、民族企业之类的话题

我相信国人不笨,只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让知识真正可以创造财富----而不是以权力来攫取财富-----我们的创新技术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7: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heraldic于2012-09-29 17:06发表的 :


尊重知识产权,不要动辄煽动所谓的民族软件、民族企业之类的话题

我相信国人不笨,只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让知识真正可以创造财富----而不是以权力来攫取财富-----我们的创新技术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呵呵,现在拿这个所谓民族爱国说事的,都是有想法的有目的的,呵呵

正面做不来就只好用情感牌来说事了,其实很简单,踏踏实实做基础,以我们的资源不会太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06:29 , Processed in 0.14687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