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097|回复: 24

[【传习录】] 人教版八下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举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8 08: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七上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首发网上读书论坛园地,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3期
《人教版七下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首发网上读书论坛园地,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9期
《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首发网上读书论坛园地,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0期
《人教版八下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首发网上读书论坛园地,载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

诚挚感谢书园的各位网友,感谢《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编晓苏老师,责编老猛老师,你们是支持和鼓励我继续开展研究的不竭动力。现首发拙作,恳请书友们斧正!

人教版八下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举隅
署名:陈晓涛 王秀娟

  人微言轻的我们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在做“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删改与谬误探究”的课题(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A201),三年来,深感铁屋子里呐喊的窒息与无奈。近来,《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在其博客上连续发出《上海小学语文恶意篡改安徒生童话》、《被小学语文教材窜改的巴金名作》等文章,把“掺过沙子”的课文比作添加过三聚氰胺的毒奶,并断言这将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有害无利。身处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我们更是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不要再给孩子们喂毒奶了,救救孩子!
  八下的第一篇课文是鲁迅的《藤野先生》,据夏晓静发表在《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12期的《鲁迅手稿〈藤野先生〉涂改前的题目究竟是什么》一文考证,课文原来的题目居然是《吾师藤野》,可见藤野严九郎在鲁迅心中的分量。
  一个中国人,在中日民族矛盾最为激烈的年代,把一个日本人列为自己惟一的恩师,不仅现在的我们想不通,当事人也想不通。
  “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我虽然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林思云译.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教师博览》.2004年第9期
  套用先生的格言:“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于是,我们给90后的学生布置了两篇研究性学习的小作业:
1、  比照寿镜吾、章太炎,探究鲁迅为何将藤野先生尊为“唯一的恩师”。
2、  比照孙中山先生的学医经历和大长今的相关事迹,在结合鲁迅遗言,探讨“弃医从文”真的能救国吗?
  90后的孩子们给了我们80后的老师颇为吃惊的答案:一碗饭养一个恩人,一担米养一个仇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涌泉之恩,却常常无以为报——这就好比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我们最厌烦的 往往是最关心自己,对自己最好的人。藤野先生之于鲁迅的恰恰只是滴水之恩。
  “弃医从文”说得难听点就是“荒废学业”,先生最后明白了这一点,在遗嘱里嘱咐自己的孩子不要“从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都救不了,何以救天下人。鲁迅是当时留日革命党成员,他拒绝执行组织交给的刺杀任务;同为浙江绍兴的一个弱女子秋瑾,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救国”的行径。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重温这段历史,才知道“自由、民主、平等”的可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9 22: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段说“先生最后明白了……”云云太随意了,鲁迅遗嘱(其实是篇文章叫《死》)里是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里是有前提的:倘无才能。因为无才能而去做文学家或美术家,艺术上不会有成就不用说,搞不好就成为招摇撞骗的小人。鲁迅又不是说,无论如何,哪怕有才能,也别去做。
  里面的“空头”两字,原本是没有的。冯雪峰看了建议加上,其实有“倘无才能”四字,加不加空头意思差不多,不加也可以。不过即使鲁迅看出这一点,然而又加上,也说得通,那就是对无才能必空头的强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5: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是《我的母亲》,注释照例极不严谨,连《胡适自传》的编者都不标,我们要正告他们:此版本的《胡适自传》是由曹伯言选编,黄山书社1986年11月出版,课文选自该书的《四十自述》的第五节。
原文: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眼醒时才教训我。
课文: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眼醒”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也许是作者创造的新词汇。但是,我认为,这里用“眼醒”来得更形象生动。它让人联想到,“母亲”在“我”将醒未醒,睡眼惺忪之时,便迫不及待地教训“我”。而“睡醒”则缺少了这种艺术感。作者独特的个人创造,也许并不符合当代的用语规范,但是,个人认为,这种活泼的、生动的、不拘于时局的充满个性的创造才是文学的难能可贵之处。若编者们都用同一个模子,用同一个标准,“打磨”出同样的“产品”,那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另外,从教育的目标来看,教师更不能低估了学生的智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6: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有更多的研究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9: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ccnutao2004于2011-10-18 08:57发表的 人教版八下语文教材的删改与谬误举隅 :
  一个中国人,在中日民族矛盾最为激烈的年代,把一个日本人列为自己惟一的恩师,不仅现在的我们想不通,当事人也想不通。
  “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我虽然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林思云译.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教师博览》.2004年第9期
  套用先生的格言:“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于是,我们给90后的学生布置了两篇研究性学习的小作业:
1、  比照寿镜吾、章太炎,探究鲁迅为何将藤野先生尊为“唯一的恩师”。
2、  比照孙中山先生的学医经历和大长今的相关事迹,在结合鲁迅遗言,探讨“弃医从文”真的能救国吗?

.......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写于1926年,而中日矛盾的正式激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所以“中日矛盾最为激烈的年代”的说法恐怕难以成立。

至于当事人藤野想不通,焦点在于《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所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里面鲁迅先生并没有说藤野是他“惟一的恩师”,只是说是众师中最使我感激,因为他曾给过我鼓励的一个。至于藤野为什么说“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之间可能存在着藤野先生限于中文水平的误读,或可能《藤野先生》在翻译到日本时产生了误译,或者是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出现了误译,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现在还不得而知。但鲁迅先生并未在原文中称藤野为“惟一的恩师”当确定无疑。在如此情况下命题

1、  比照寿镜吾、章太炎,探究鲁迅为何将藤野先生尊为“唯一的恩师”。

则是离开鲁迅先生的原文,用藤野的话替代了原文,这样一来会令学生产生“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就是“惟一的恩师”的错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7: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第一本书》的原始文本见于姜德明编的《书香集》(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1990.12)。姜先生在序言中提到:“文章排列次序,以稿件收到先后为准。”序言写于“1989年深秋”,作者的文章注明写作时间为“1989年10月”。
课文注释照例列了个不负责任的版本。文章难脱中国文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恶俗,编者也改得不堪入目。
原文:我只好把书用刀砍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课文: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砍”,“用刀斧猛力把东西断开”。“裁”,“用刀、剪等把片状物分成若干部分。”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无疑用“裁”来得更斯文而合理。但是,中国语言无疑是博大精深的,在不同的语境下用不同的词会有不同的效果。
这里把“裁”改为了“砍”,一来使语言失去了口语化,二来破坏了儿童化的语言。原来“出跳”的语言显得单调而呆板。编辑工作不是当裁缝,纯粹的修修剪剪,把衣服都裁成同样的规格,同样的款式,未免太没有技术含量。
   原文: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认字,认画。
课文: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过我不认字,只认画。
原文: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没有。
课文: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
相比较之下,原文无疑更简洁,也更符合儿童化语言的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0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认真劲儿,真值得表彰。查证之后,如果都是独立思考,语文教材出错,又能算得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0: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王雪飞译的《三作家》,明明是颇多改动,课文却加了条“个别字句有改动。”的注释,毫无诚信可言。
原文:长髯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一直向上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课文: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原文琅琅上口,“颇有长者风度”在前,突出了托尔斯泰给人的第一印象。令我们惊讶的是,时常老眼昏花的编者们,居然看见长髯——“一根根迎风飘动”!
原文: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大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
课文: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拿西方语言的语法来修改语义丰富的国文句子,似乎更规范了,却少了很多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1: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塑生命》选自李汉昭编译的《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可是课文的注释却成了“李汉昭译”,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如此不严谨的学术态度,实在令我们汗颜。李汉昭在书的后记中写道:“在编译过程中,我们广泛参考了国内已经出版的许多译本,尤其是从著名翻译家朱原先生翻译的《我生活的故事》(中国盲文出版社1998年第2版)中获益匪浅。”
课文节选自《塑造生命的人》、《亲近大自然》、《了解“爱”的含义》三个章节,却没有像上一篇课文那样加上这样的注释:“标题是编者加的。个别字句有改动。”每上这片课文的时候,我总会给孩子们布置一道探究性学习的作业——“假如海伦凯勒出生在中国”。
   李汉昭编译的这三个章节,几乎是全文摘用朱原的《我生活的故事》,
   朱文: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许多看不见的线联结着我的心灵和其他人的心灵。
  李文: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课文与李文相同)
  每当看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也是在被无数无形的线条穿梭——好痛!
原文: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课文: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1: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姐妹们帮我接着写几句,拜托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2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载于同年二十六日的《语丝》周刊第十一期。课文的注释为:“选自《野草》(《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聂绀弩先生现在《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一文中说:“鲁迅先生的思想本来是反传统的,而《野草》却最为特色,全部是乐而淫,哀而伤,毫无温柔敦厚,不偏不易之气。《野草》中间所表示的绝望,是真实的绝望以上的绝望;表示的憎恨,是真实的憎恨以上的憎恨;而他所看见的黑暗,也是真实的黑暗以上的黑暗;所感到的寂寞,更是真实的寂寞以上的寂寞。”给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90后研读鲁迅的《雪》,去感悟鲁迅近乎病态的“绝望、憎恨、黑暗、寂寞”,实在是不可思议!其实要体会这种心境也不难,让90后去读读钟道然的《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在结合现实感悟感悟,极度的“绝望、憎恨、黑暗、寂寞”就都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2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学生不明白“歇斯底里”这个专业术语,我建议他们读读课文《雷电颂》,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课文《雷电颂》,注释为:“选自《屈原》(《郭沫若全集》第六卷)”,《郭沫若全集》当年出了“文学篇”、“历史篇”、“考古篇”,正确的注释应为:《郭沫若全集 文学篇 第六卷 》。通篇都是“烧毁!烧毁!烧毁!”,“毁灭!毁灭!毁灭!”真不知道我们这些编者为什么要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播上如此愤世嫉俗的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23: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觉得鲁迅的仇恨还不够深,郭沫若的毁灭还不够疯狂,编者们又精选了巴金的飞蛾扑火,可谓是用心良苦。
《日》、《月》选自巴金的散文集《龙虎狗》,我们能找到稍早的版本是: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第1版。刚开始比照第一句,我们就出离愤怒了:
原文:为了爱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
课文: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
巴老的语言,多么有震撼力:为了爱!编者们怕“爱”会腐蚀在异邦都快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青少年,将“爱”改成了“追求”,凸现功利之心,破坏了文章的意境。临了还得画蛇添足地把“或”改为“或者”,丧失了短句朗读起来的魅力!通篇如此的改动比比皆是,注释里举然没有标明。
《月》中做作的改动更是让我们大到胃口,如此美好的散文意境,就让他们给糟蹋了:
原文:的确,月光常常是太冷了。
课文:的确,月光冷得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00: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鲁迅的文章不好懂,不及他弟弟的文章更适合给青少年讲,或者是胡适那种乐观的人比较适合中学生。但学生不看鲁迅,老师也许应该承担一点责任。看到您分析《藤野先生》及,《雪》,引用的材料都太成问题。聂绀弩又不是文学批评家,他的话没有什么可信度。《雪》是篇优美的文章,非常美,也许仅次于《野草》里《好的故事》那种静谧的美,它是一种流动的美。南国的雪是有生命力的孩子一样的雪,北国的雪是神秘莫测的带有魂魄一般的雪。这都是一种常人难以察觉但可以借文章来想象的。《藤野先生》,如果你要读藤野先生的信,至少要看看他是在怎样的语境下说的,看看鲁迅的日本同学是怎样回忆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如果要彻底读懂,要看的资料非常多,包括各样鲁迅在那时的传记、信件、回忆录等等。看看鲁迅写作时候的状态,看看鲁迅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虽然鲁迅的文章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很难欣赏其美,对于没有阅读经验的学生来说难了些,但老师如果能帮助一下学生,也许有人能够体味到其中非同一般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07: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ccnutao2004于2012-03-21 01:12发表的 :
《再塑生命》选自李汉昭编译的《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可是课文的注释却成了“李汉昭译”,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如此不严谨的学术态度,实在令我们汗颜。李汉昭在书的后记中写道:“在编译过程中,我们广泛参考了国内已经出版的许多译本,尤其是从著名翻译家朱原先生翻译的《我生活的故事》(中国盲文出版社1998年第2版)中获益匪浅。”
课文节选自《塑造生命的人》、《亲近大自然》、《了解“爱”的含义》三个章节,却没有像上一篇课文那样加上这样的注释:“标题是编者加的。个别字句有改动。”每上这片课文的时候,我总会给孩子们布置一道探究性学习的作业——“假如海伦凯勒出生在中国”。
   李汉昭编译的这三个章节,几乎是全文摘用朱原的《我生活的故事》,
   朱文: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许多看不见的线联结着我的心灵和其他人的心灵。
  李文: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课文与李文相同)
.......

在未受教育之前,改作在受教育之前,更合逻辑,应该表彰。编辑的改动,也有合理的一面,客观些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14: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基础教育中谈理念的很多,能这样仔仔细细去读教材的很少,希望能有很多人如此。
引用第12楼ccnutao2004于2012-03-22 23:20发表的 :
也许觉得鲁迅的仇恨还不够深,郭沫若的毁灭还不够疯狂,编者们又精选了巴金的飞蛾扑火,可谓是用心良苦。
《日》、《月》选自巴金的散文集《龙虎狗》,我们能找到稍早的版本是: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第1版。刚开始比照第一句,我们就出离愤怒了:
原文:为了爱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
课文: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
巴老的语言,多么有震撼力:为了爱!编者们怕“爱”会腐蚀在异邦都快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青少年,将“爱”改成了“追求”,凸现功利之心,破坏了文章的意境。临了还得画蛇添足地把“或”改为“或者”,丧失了短句朗读起来的魅力!通篇如此的改动比比皆是,注释里举然没有标明。
《月》中做作的改动更是让我们大到胃口,如此美好的散文意境,就让他们给糟蹋了:
原文:的确,月光常常是太冷了。
课文:的确,月光冷得很。
.......


云是好古的人,对现当代文学不太喜爱,也不太敢谈。当然,不太敢谈原因很多,版本问题或许也是原因之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尤其是政局的动荡与思想的混杂,甚至出于时讳等等,现代文献(文学)的版本问题,并不比古代文献简单,有的时候未必是教材编者的故意为之,不过是另有出处而已。以文中提到的巴金为例,可参看《巴金全集》的相关部分(1990),尽管还有“为着”与“为了”的区别,但说到“追求”,“或者”还真不是教材编者们的凭空捏造。
  

《月》文中的情况也是如此
  

  从编者角度而言,作为通俗类读物或一般教材而言,选择作者晚年同意并亲自参加的全(文)集本,是合适的,甚至在一般情况下,要比初版本更为合适。
  从研究者角度而言,文本的优劣比较只是一个方面,最好还是不要轻下断言,更为基础的工作是追索和勾勒出文字改动的流变与痕迹,如初刊本如何(这个可能还要参考一下《宇宙风》),第一次改动于何时(哪次重刊,或者哪本选集),最终定本如何。然后,再去谈谈何者优何者劣更为妥当。
  当然,学非专门,这个还是需要一些专门研究者和中小学工作者们合力才行。然而正是这一点,现在做的很不好,甚至比过去更差。
  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不一定要显现在教材的文本中,如注释之类,那是苛责了。如果连“或”与“或者”,“为着”和“为了”之类都如此要求,可以说连大学里的《古代汉语》包括王力那套,都没有一本是合格的。其实,《圣经》、莎剧之类同样也有异文问题,国外的基础教育也一般是不讲这个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引词也多与流行本不同,即便专精的学者,无论在通俗读物,还是在学术论著中。也基本都是迳改的。更何况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另外:
引用第11楼ccnutao2004于2012-03-22 22:41发表的 :
《郭沫若全集》当年出了“文学篇”、“历史篇”、“考古篇”,正确的注释应为:《郭沫若全集 文学篇 第六卷 》。
“篇”当作“编" .
引用第12楼ccnutao2004于2012-03-22 23:20发表的 :
《日》、《月》选自巴金的散文集《龙虎狗》,我们能找到稍早的版本是: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第1版。.......
文化生活出版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20: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停云诸兄的悉心斧正,正是有了大家的真知灼见,我才能有些许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00: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燕》一文的出处注释非常奇怪:“本文由戈宝权根据俄文版《高尔基全集》翻译,编入课本时作了修改。”课文准确的出处应为:高尔基. 高尔基文集第5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06。
我们认真地比照了原始文本,居然发现郑重其事标明的“修改”,居然使是几处莫须有的篡改。
原文:雷声轰隆。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吼。
课文: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原文: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课文:从雷声的震怒里,——这个敏感的精灵,——它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原文更符合诗歌的特征,朗读起来铿锵有力,课文画蛇添足,没有考虑朗读的韵律和节奏,改得颇为失败。
我们绝对赞成这篇课文的入选,其实,孩子们需要通过《海燕之歌》了解更多,包括了解一个热烈呼唤“暴风雨”的伟大作家如何被“暴风雨”所清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01: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组歌》负责任的注释应为:(黎)纪伯伦(G.K.Gibran)著;仲跻昆、李唯中、伊宏译.泪与笑 纪伯伦散文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经我们考证,《组歌》的译者为仲跻昆,《一只歌》、《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和《幸福之歌》。
原文: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课文:可是,我在恋爱呀!而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
改文怎么看,就怎么地别扭。
请先看《浪之歌》的英文原句:“But I am a lover, and the truth of love Is strong。”原译文属于意译,从句式和词义上来说都比较贴切。然而,编者却不顾英文原句,擅自修改,使译句与英文原句“牛头不对马嘴”。另外,改句无疑也破坏了散文诗艺术美。“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显得精炼、深度而余音袅绕,。而“可是,我在恋爱呀!而爱情的脾气是不喜欢睡眠的”则肤浅得让人笑岔了气。

《雨之歌》中,编者删了其中的一段。
原文:空气中的热使我降生在地,我又反过来消除这种热气。 这就如同女人,她们从男人身上吸取力量,反过来又用这力量去征服男人。
编者的用意,无非就是担心学生因此而无心课堂,想入非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畏自然》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散文》1998年第9期)。有改动。标题是编者加的。其实就是选自该文的最后一节——《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原文:看着人类这种肤浅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窃私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课文: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而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课文中编者把大自然面对人类“狂妄的表现”的窃笑阐释为母亲而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把大自然比作了“母亲”,把人类比作了“孩子”。“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的“狂妄表现”,是一种怎样的笑?对于一位善良而又值得尊敬的母亲来说,看到孩子的“肤浅的表现”,可能会一笑置之,这种“无知”是天真的,是可爱的;但如果这种无知是“狂妄”的、是有害的,孩子因无知而胡闹,母亲肯定会忧心如焚,岂有“窃笑”之理?而对人类的狂妄而窃笑的“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恶毒的、愚蠢的、幸灾乐祸的、麻木不仁的“后妈”吗?窃笑一番,然后去施行惩罚吗?自然既然是值得“敬畏”的(文章的核心意图阐释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会是如此形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08:51 , Processed in 0.21932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