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数帆老人

[【随笔】] 【原创首发】从荒原到天堂--我记忆中的老电影(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1: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27,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3)

按照时下电影网站的分类法,三部日本电影分属不同的类型,《生死恋》属于爱情片或文艺片,《追捕》属于悬疑片或警匪罪案片,《望乡》属于传记片或社会问题剧情片,看来,为了让中国观众了解当代日本,引进影片和批准上映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是花了一点心思的。

《生死恋》是一部很一般的时装言情剧,原作者武者小路实笃的《友情》和《爱与死》写得细腻感性,但故事内核并不比同时代的张资平高明多少,这类程式化的三角爱情故事,中国老一代观众早在30年代就司空见惯,但对70年代末的中国电影观众来说,《生死恋》却带来完全新鲜的体验:1,已经很多年没看过如此集中描写外国都市青年爱情生活的电影,让大多数靠介绍人相亲搞对象的中国青年大感惊奇。2,栗原小卷饰演的女主角夏子是一位明媚的女性,不仅美貌,而且有知识、有智慧、有礼貌,追求爱情的果敢和执着,更是迷倒了中国男女青年,潜意识里不免把自己代入,想象成夏子或夏子的情人。3,《生死恋》展示了日本现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夏子、大宫、野岛,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工作和休闲活动,乃至家居布置,情书的语气等等,都传递了时尚的信息,让刚从贫瘠年代过来的中国青年神往不已。

《生死恋》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网球场,夏子在场上打球的画面前后呼应,串连起了剧情,70年代末的中国有网球场吗?或许只有北京的涉外区域才有吧。看过《生死恋》后,网球场成为一个图腾,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1979年,《生死恋》的网球场以及日本都市的其他场景让国人对未来有了想象的空间,庆幸自己终于走向现代生活的路途。1996年,我在深圳蛇口的小区散步时,蓦然发现一个漂亮的网球场,一位少女在晨曦中打球,恍惚间好像看见了栗原小卷重现――中国终于变了,变的不只是网球场而已。

《追捕》,用现在的眼光看,《追捕》的剧情简直俗到家了:坏人害好人,女人救好人,警察抓好人,好人追坏人,好人爱女人……如此把一堆乱七八糟的元素糅合在一起,这么一部普普通通的商业警匪片,却在中国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经典神话,没有哪一部电影让中国观众记住了这么多剧中人的名字和台词――杜丘、真由美、矢村警长、横路敬二、横路加代、长冈、堂塔、朝仓……“朝仓不是跳下去了,堂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你倒是跳啊!”、“多么蓝的天啊,走过去,你可以溶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作为检察官犯下如此罪行,我追悔莫及,我,杜丘东仁,决定就此结束我的生命。”、“我喜欢你!”、“我是你的同谋!”……观众只对一个人物毫无印象,倍赏美惠子扮演的风尘女子照顾了逃亡中生病的杜丘,1979年的上译版本把这个人物和戏份全部删除,另外还剪掉了若干敏感的场面和镜头。

《追捕》让高仓健和中野良子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日本的艺人中,中野良子不算突出,甚至不算一线明星,她演的真由美却在中国深入人心。电影中的真由美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强悍又有女人味,让人难以抗拒,更好玩的是,真由美那一头波浪型的披肩长发也让1979年的中国女青年神往不已,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搜搜老照片,看看当年青年女性的发型是什么样子,就会知道为什么真由美会在那时的中国受到不可思议的追捧。

高仓健的神话就更离奇了,这位不苟言笑、表情冷漠、看起来酷酷的男星一举征服了中国观众,占据了“男子汉”“硬汉”的头把交椅,尤其得到女性观众的想象性青睐。多年后,当演过若干经典硬汉形象的超级明星亨佛莱.鲍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时,尽管名气要大得多,却因为后来后到,只能在一个电影小圈子里出名,完全不能和高仓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提并论。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0 11: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数帆老人于2009-11-27 23:30发表的 :
3我们玩打仗通常在晚饭后,趁着天刚蒙蒙黑,大家集合在一起,分成两活,一伙扮演八路军和游击队,一伙扮演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军,村里村外,田间地头,池塘沟壑,哪里都可以当作战场,冲啊杀啊,玩得不亦乐乎。
.......


虽然出生年代要晚些,不过我们小时候也是经常玩游戏,受了电视的影响,如演警察和小偷等。童年已经很遥远了,但留给我们的回忆却还是那么深刻,仿佛刻在骨子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2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28,70年代后期的译制片(4)

与《生死恋》、《追捕》这样的商业电影不同,《望乡》是一部严肃的电影,或者用我们熟悉的术语来说,《望乡》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电影,它的地位要高得多,在中国的争议也要大得多,甚至一度停映。究其原因,只是因为《望乡》描写了妓女,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洁白无瑕的时期,有人担心《望乡》这样的黄色电影进入中国,会散播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带坏了社会风气。这种说法听起来不无道理,只是他们没有悟到,社会风气的败坏另有原因,区区一部电影岂有如此神功?何况,所谓黄色也被七刀八剪修理成土黄色了,还剩下多大害处?

《望乡》有很多精彩的片断,比如阿崎从南洋归来的一场戏,离乡多年,受尽屈辱,满心希望从哥哥那里得到慰藉,没想到好容易回家却受尽了哥哥一家的冷眼,吃她的喝她的,居然还鄙视她,无耻之尤莫此为甚。看着阿崎落寞的表情,观众不禁为之神伤,明白了什么叫“牺牲一代妇女,振兴祖国经济”。1979年,我们年轻,还没有阅历,只能从电影里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与残酷。

田中绢代是《望乡》的最大亮点,她的表演极有层次感,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张一弛,每句话,每个表情,都拿捏得极有分寸,把情绪的欺负,内心的苦痛演绎得淋漓尽致,老辣之至。年轻靓丽的栗原小卷和又老又丑的田中绢代飙戏,在田中绢代的气场里无所适从,只能呆呆地仰望前辈做崇拜状,毫无发挥的余地。我们见识了田中绢代如此精湛的演技,越发神往她的早期作品,一直到dvd时代开始后,才陆续看到她在50年代与沟口、小津、成濑、木下等名导演合作的影片,凭心而论,没有哪一个角色比得上《望乡》,难怪鼎盛时期的代表作《雨夜物语》、《西鹤一代女》一无所获,而晚年的《望乡》却荣登柏林电影节影后的宝座,田中绢代演阿崎婆,集毕生功力于一役,实至名归,无与伦比。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彻底正常化。不久,第一部美国故事片《车队》上映,说的是一群貌似嬉皮士的卡车司机发动群体性事件的故事;稍后,另一部美国科幻片《未来世界》上映,说的是机器人冒充真人企图控制世界的故事。我们怀着巨大的期待去看美国电影,看的时候兴高采烈,看后回味一下才觉得不对劲――什么乱七八糟的,太肤浅了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电影?多年后才明白过来,好莱坞每年生产大量的影片,好电影极少,烂电影极多,年年如此,从无例外。当年引进这些烂片,倒不是主事者走了眼,而是这些电影的内容确有某种进步感,契合主流阶层对宣传的需求。

记不得是不是从1979年开始,卓别林的老掉牙电影拿出来晒太阳――《城市之光》、《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舞台生涯》……老归老,魅力仍在,对从没看过卓别林电影的新中国观众来说,算是补了一堂必修课。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独裁者》,心想这家伙胆子好大啊,不怕希特勒派杀手报复?希特勒没把卓别林怎么样,倒是自由世界的美国秘密警察把他赶走了。

70年代后期,早几年风风光光的朝阿罗越译制片分道扬镳,越南电影早就失踪,阿尔巴尼亚电影也悄悄消失。朝鲜电影只看过一部大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味同嚼蜡,光彩不再。罗马尼亚电影依然受到欢迎,《沸腾的生活》、《复仇》、《橡树,十万火急》、《侦察英雄》拥有忠实的中国观众,特别是《沸腾的生活》,因为一段优美迷人的主题音乐而让很多观众铭记至今。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21: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29,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1)

80年代中期,陈凯歌的《黄土地》问世并大红大紫,“第五代”的名头越叫越响,我专门去查资料,了解所谓“代”是怎么回事,原来电影理论界是这么划分的:20~30 年代开始拍片,与中国电影一起起步的导演为第一代,民国后期的主力导演为第二代,民国时期受教育或参加革命,建国后开始拍片,十七年时期的主力导演为第三代;文革前受专业教育,文革后开始拍片的一代导演为第四代;1978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受教育的那一批为第五代。进入80年代,第一、二代导演多已不在,第三代老当益壮,第四代正值盛年,第五代咄咄逼人,三代导演同场竞技,缔造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80年代出品的电影太多,经典电影也很多。在这十年里,因为空余时间有限,我看电影不再像70年代那么饥不择食,而是有选择地看一些口碑好的国产故事片,通常是收集某部影片的影评,如果众口一词说好,那就去见识一下,评价一般则放弃。如此一来,看过的影片数目虽不算多,基本上都是值得一看的作品。以下就挑选若干特别难忘的影片简单回顾一下。

1,谢铁骊:《今夜星光灿烂》

《今夜星光灿烂》出品于1980年,李秀明饰演的村姑因缘际会来到淮海战场上的解放军某连,与一群战士结下了深厚情谊,战火硝烟中,她目睹了战友们一个个为新中国牺牲,影片最后,李秀明在灿烂的星光下追忆牺牲的战友们,一个个年轻的面容划过夜空,,达到抒情的高潮。《今夜星光灿烂》与前一年的《小花》神似,都是以诗意的笔调描写战争的残酷,从人性的角度描写战争中普通人的情感和遭际。

谢铁骊是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文革前的《暴风骤雨》和《早春二月》奠定了他在影坛的地位,文革期间拍了一连串样板戏电影,文革后首拍的大片《大河奔流》并不如人意,《今夜星光灿烂》则是一部具有谢铁骊风格的影片,也是谢铁骊《早春二月》后最出色的影片。此后,谢铁骊又拍了王心刚、张瑜主演的《知音》,众星云集的六集影片《红楼梦》,反响平平,没有达到《早春二月》和《今夜星光灿烂》的水准。

2,谢晋:《芙蓉镇》

提起1986年出品的《芙蓉镇》,当年的观众都会记得可以看作刘晓庆和姜文的精彩演出,女干部和二流子的孽缘,以及影片最后凄厉的“运动了!运动了!”,这简单的一句台词,概括了底层民众在那艰辛岁月的无奈和悲苦,也在提醒人们,“运动”的意识并未终结。“运动了!运动了”之外,《芙蓉镇》还有不少经典台词:“我是你死心塌地的一条狗”、“脖子没有洗…..”、“活下去,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你们还我男人!”、“安安静静地成个家,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别总想着跟他们过不去。”……谢晋不再含蓄,而是运用毫不含糊的语言控诉那个不正常的年代,在谢晋的作品中,如此强悍地表达他的真实情感并不多见。

如果说80年代的中国电影有主旋律的话,这个主旋律毫无疑问属于谢晋。自1977年开始,谢晋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每一部影片都会成为整个社会热议的话题,甚至有许多学者热衷于讨论谢晋现象。在谢晋的后期作品中,《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和《芙蓉镇》最为引人瞩目,1986年出品的《芙蓉镇》是他导演生涯的顶峰,之后的作品每况愈下,也许是该说的都是《芙蓉镇》里说完了。

(元旦休息两天,元月三日晚继续更新。恭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 2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越往后数我的印象越模糊~~~但是谢晋确实令我印象深刻~~~~
追捕,真由美~~~高仓健~~~遥远而深刻的记忆~~~
印象里还有一部高仓健的电影,好像叫;远山的回声~~~
忘记了,只记得当时一句宣传这部影片的话:硬汉第一次落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 12: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关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 14: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在学校操场上n多人围在一起看地道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 21: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30,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2)

3,谢飞:《我们的田野》

我没有做过知青,不过却因为哥哥都是知青,从小接触了众多的知青,近距离直接观察过他们的精神状态,对他们跌宕起伏的命运有深切的体会,因此,我对关于知青生活的电影特别有兴趣。这类影片不少,之所以记得《我们的田野》,一是因为影片如诗的风格,北方的田野、白桦林、篝火、风雪,拍得壮观、优美、有气魄;二是因为影片对知青运动的反思令人困惑。《我们的田野》描写几位北京知青来到北大慌,从最初的满怀热情到几年后的颓唐沮丧,最后各奔东西。周里京饰演的男主角大学毕业后谢绝留在北京,自愿重返北大荒陪伴牺牲的战友。我感到不解的是,《我们的田野》只是反思了某些琐碎的枝节,并没有深入探讨知青运动的起源与本质,似乎在肯定某种过时的主流价值。我想,那一整代被耽误的知识青年并不会认同这种艺术的美化。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很深:青年们围绕着篝火朗诵诗歌,唱起了经典少儿歌曲《我们的田野》,在北大荒夜空里回荡的歌声特别动人,“过去的儿童歌曲没有不好听的!”这句台词不止是表达电影中那群青年对文革前美好岁月的眷恋,也是表达了谢飞这代40后导演的集体眷恋,这种眷恋成为他们的潜意识,也是某种束缚,他们的作品都有一种正统的美感,突破“过去”的意识稍嫌欠缺。

4,张暖忻:《沙鸥》

1983年出品的《沙鸥》讲述女排运动员沙鸥的人生波折――伤病、失利、未婚夫的牺牲、瘫痪……尽管屡受打击,沙鸥却不失斗志,仍在奋斗拼搏。这部影片是在女排热潮中赶制出来的,在当时的电影氛围里,很少有《沙鸥》这种关注个人命运大于关注社会和他人的影片,因此引起电影界和观众的热烈议论,就连起用不会表演的专业运动员出演主角都成为新闻。

张暖忻是中国女性导演的佼佼者,她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沙鸥》反映了张导演的美学追求和人生态度,不过我以为,《沙鸥》的内在逻辑有点问题,作者把一连串悲剧加在主人公身上,无非是为了强化某种理念,比如事业和个人幸福的冲突,为了事业而牺牲个人是合理的、可提倡的,如此一来,剧情设计就违背了日常生活的常规,经不起推敲。张暖忻还有一部名作《青春祭》,是描写下放到云南的知识青年生活,拍得很美,很有诗意,不过与谢飞的《我们的田野》一样,有美化知青生活之嫌。这一批第四代导演,大多没有做过知青,他们的知青电影实际上寄托了很多善意的想像,并不完全符合现实,现实的知青生活要严酷得多。

5,吴天明:《人生》

1991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二十年来传颂不已,似已成为中国青年的圣经,其实,《平凡的世界》中要表达的东西在路遥的早期作品《人生》中已经完成地表达过了,《平凡的世界》只是《人生》的扩大版,主题内核并没有增加多少新概念。1982年,我在《收获》杂志上读到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这是一篇纯粹的现实主义作品,惊人地质朴,无论是故事情节、语言和叙事方式都朴实无华,正是这种质朴打动了读者。

1984年,吴天明把《人生》拍成了电影,同原作一样不事雕琢,把西北农村和农村青年的现实生活描绘得入木三分,两位主演周里京和吴玉芳也算中规中矩,前半部的农村戏比后半部的县城出色,高加林和巧珍的情感戏要比后半部与亚萍的情感戏出色,遗憾的是,影片高度关注高加林的情感际遇,却没有把高加林那一类农村青年对现实和前途的绝望感充分表现出来。1987年,吴天明导演的《老井》可以看作是《人生》的变奏,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拓展了《人生》的主题并补足了《人生》的缺失,张艺谋的表演也异常精彩。在80年代,吴天明的作品虽然不多,每一部都是硬通货,作为导演,他值得尊敬,作为西影的厂长,他更值得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4 21: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31,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3)

6,腾文骥:《都市里的村庄》

在第四代导演群中,滕文骥是最早尝试新形式的一位,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接连拍了两部具有实验性质的作品《生活的颤音》和《苏醒》,新的创作手法没有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认同,被指为晦涩难懂。滕文骥从善如流,1982年出品的《都市里的村庄》开始转向传统手法,影片以一个中年记者的视角,描写几位青年工人的生存境遇和情感生活,殷亭如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劳动模范,工作虽出色却遭到领导和同事的冷遇,在冰冷的人际压力下倍感孤独困惑,最后一场戏,女主角来到有前科的男友家中生火做饭,这是一个经典画面,预示着由主流社会塑造的模范人物不再高高在上,而有回归家庭回归普通人群的趋势。

《都市里的村庄》之后,滕文骥又拍了殷亭如主演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讲述北京的国营餐馆改革的故事,如果现在去看这部电影,肯定会哑然失笑,80年代初的国营饭店和服务员的工作态度居然是那副样子。80年代,滕文骥创作了多部风格不同的影片,我比较喜欢用写实手法描写普通人生活的《都市里的村庄》和《锅碗瓢盆交响曲》。

7,黄建新:《轮回》

1988~1989年,在电影界推波助澜下,王朔热达到高潮,那一年间,一共有四部王朔电影一窝蜂拍成上映:《顽主》(导演米家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导演夏刚)、《大喘气》(原作《橡皮人》,导演叶大鹰)、《轮回》(原作《浮出海面》,导演黄建新),在这四部影片中,《大喘气》稍弱,其它三部各有特色,《顽主》捧红了张国立、葛优、梁天,时装演出一场戏令人忍俊不禁,堪称经典;《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直截了当地披露80年代后期的阴暗面,据说曾险遭封杀。

《轮回》的原作《浮出海面》有自传色彩,王朔作品中少有的真性情之作,不像后期作品那样一味用调侃来掩饰创作力的下滑。导演黄建新把握住了王朔言情的基调,把一部外表很痞内里很纯情的小说拍出了些许荒诞色彩,特别影片最后男主角自杀一场戏,很有点哲理味道。这个结局是电影硬加上去的,虽有点突兀,倒也显示了某种言外之意。黄建新以1985年完成的《黑炮事件》一举成名,《黑炮事件》辛辣地讥讽了体制的荒谬,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色幽默电影,也是80年代的最佳影片之一。

8,许同均:《珍珍的发屋》

《珍珍的发屋》并不出名,在80年代的经典名片中排不上名次,多数人没听说过,我也是在很偶然的情况看过这部影片。1987年的某天晚上,在经过电影院的时候看到《珍珍的发屋》海报,所有主创人员都很陌生,只有“青年电影制片厂”是熟悉的,就冲这个,我买票进去看了,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片子至少记住20年,果然一路记到今天,难以忘怀那一晚的感动。

《珍珍的发屋》是说北京个体户创业的故事,个体女青年珍珍开了一家发屋,从广州请来理发师傅阿强,正派经营,生意日渐红火。同一条街的另一家个体发屋竞争不过,总用小动作骚扰,两家发屋冲突不断。珍珍与阿强暗生情愫,不料阿强的女友来到北京,珍珍只好黯然退出,独自面对寂寞人生。整部影片流畅简洁,用写实手法描写北京底层青年的现实生活,反映了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片中有一场珍珍的独白,系统阐述了这一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感人至深。我作为那一代个体青年的同龄人,对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的迷茫和自立自强的追求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记得这部影片的原因。《珍珍的发屋》在80年代算是另类,导演许同均和一干演员都无名气,之后也没什么发展,只有饰演阿强女友的谭小燕后来主演了《轮回》,令人惊艳,再后来也不知下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5 09: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最初是荒原,此刻该是炼狱,不过天堂已经在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5 1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电影很好,他指点了一代代的人,他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梦。我喜欢我沉醉,我衷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21: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32,80年代的国产故事片(4)

9,陈凯歌:《孩子王》

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1978级毕业,一年后,分配到广西厂的张军钊、张艺谋等人完成了《一个和八个》,第五代横空出世。又一年后,陈凯歌和张艺谋合作的《黄土地》问世,雷倒了电影圈里外,赞誉之声至今未绝,陈凯歌正式加冕为第五代的领袖或代言人。《黄土地》的轰动效应带动了第五代的行情上扬,陈凯歌和他的师兄弟们后来居上,俨然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主人,称王称霸,不可一世。

在80年代,陈凯歌拍了三部作品:《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这三部中,《黄土地》声誉最高,而我最喜欢沉闷的《孩子王》。依我看来,在80年代出品的众多知青题材影片中,以《孩子王》为最佳,陈凯歌把他的文革经验、知青经验和大学的训练融为一体,真正拍出了知青们在黑洞岁月里的萧瑟心情。我认为,《孩子王》的价值绝对在后来备受好评的《霸王别姬》之上,《孩子王》是陈凯歌那一代人(红卫兵或黑五类+知青)人生经验的总结,完整地表达了他对过去那个时代诸多问题的看法。《孩子王》拍完,力气也用尽,之后就开始走下坡,后期的作品都是为拍而拍,看不出有什么来自内心的艺术驱动。

10,张艺谋:《红高粱》

1986~1987年的焦点人物首推张艺谋,与陈凯歌合作的《黄土地》热潮未过,又主演了《老井》,接着改行做导演,处女作《红高粱》一举夺下柏林电影界金熊奖,际遇之好,中国影坛无人能比。事实证明,柏林大奖对张艺谋太重要了,没有这个奖,《红高粱》不过是另一部《一个和八个》,有了这个奖,才有了《红高粱》的风行,媒体的关注和此后取之不尽的资源,奠定了至今20余年的成功之路。

话说回来,《红高粱》确实当得起成功,我还记得当年看《红高粱》的惊骇感,电影居然可以这么拍,居然可以拍得如此激动人心。原本应该居于故事主线的打日本成了故事的布景,因为故事的高潮需要一个事件,打土匪、打军阀、打国军或打日本没什么区别,这种设计迥异于传统国产片。另外,电影中一大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也迥异传统印象中的国人,当时正沉迷于精神分析学说,看完《红高粱》,感觉张艺谋的技巧与弗洛伊德有某种神合之处。无论是《红高粱》,还是《孩子王》,或者后来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都是80年代文学小爆炸的产物,那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年代,昙花一现而已,我想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再来一次了。

80年代出片的优秀电影当然不止上述这些,以我个人的口味,我比较喜欢描写普通老百姓的小品式影片或有创新意识的影片:吴贻躬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黄蜀芹的《青春万岁》,王启民的《人到中年》、陆小雅的《红衣少女》、颜学恕的《野山》、丁荫楠的《逆光》、张良的《雅马哈鱼档》,黄祖模的《庐山恋》,杨延晋的《小街》,李亚林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还有历史片《血战台儿庄》、《喋血黑谷》、《西安事变》、《孙中山》,名著改编片《骆驼祥子》、《原野》……这些作品算是80年代电影的精华,遗憾的是,几部有争议的影片没机会看到,如刘晓庆的《潜网》、《无情的情人》,以及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太阳和人》。

至于80年代的走红的影星,实在太多了,数不过来也不必数,因为除了少许几个人之外,基本上都退出舞台了。我编了一句顺口溜,大致可以概括80年代影星们的辛酸:你方唱罢我登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争相出国去,后浪变成老大娘……

前面说过,1979年一年间就出现了十余首可以传世的电影歌曲,原以为好戏在后头。可惜,80年代电影歌曲的成绩乏善可陈,我盘点了一下,整个10年只有下列歌曲还算有印象:《驼铃》(《带手铐的旅客》)、《满山红叶似彩霞》(《等到满山红叶时》)、《牡丹之歌》(红牡丹),《啊,故乡》(《庐山恋》)、《角落之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牧羊曲》(《少林寺》)、《妹妹你大胆往前走》(《红高粱》)……在港台流行歌曲的冲击下,内地电影歌曲基本上失去了生存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6 09: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的电影精致的多了~~~
特别喜欢:“吴贻躬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黄蜀芹的《青春万岁》,王启民的《人到中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2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33,80年代的译制片(1)

作为电影观众,80年代的幸福感大多来自精彩纷呈的译制片,文革前和文革中的外国电影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80年代的外国电影则以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这些西方电影极大的满足了观众向外看和向前看的渴望,也吻合当时改革开放的社会气氛。虽没有具体数据作佐证,不过以我的现场体验和观察,译制片的票房应该高过国产片许多。这10年的译制片数量极多,我只看过一小部分,以下简单说一下记得比较清楚的若干影片。

先说日本。1978~1979年上映的《望乡》、《追捕》和《生死恋》树立了日本电影的口碑,那几年,中日关系处于官方营造的友好氛围中,一衣带水友好睦邻之类的说辞不绝于耳,刚刚苏醒过来的国人对日本、日本人还没什么恶感,因此,接下来上映的每一部日本电影都能赢得习惯性的欢迎和好评。

高仓健电影。《追捕》的轰动捧红了高仓健,有关部门意识到此人的票房价值,引进了一连串的高仓健电影,我至少看过其中四部:《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绢》、《兆治的酒馆》和《海峡》。这四部影片的水准都很精彩,前三部是标准的文艺片,温馨浪漫,以情动人,其中《兆治的酒馆》尤其合我的口味。《海峡》是歌颂津轻海峡隧道建设者的影片,把隧道建设的艰辛和建设者的坚韧精神描绘得很到位。高仓健在这些影片仍是一贯的杜丘式冷面孔,面无表情作深沉状,他的走红让很多人误以为“玩深沉”可赢得异性的好感,于是东施效颦,不亦乐乎,直至今日仍有人乐此不疲。

《人证》。在80年代初,像《人证》这类剧情紧凑、紧张刺激的破案片尚不多见,轰动程度不亚于或者仅次于《追捕》,《人证》的热映带动了森村诚一作品的流行,原作《人性的证明》以及《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迅即出版并畅销。插曲《草帽歌》深情款款,婉转动听,风行至今,当下没看过《人证》的年轻人对这首歌也不感陌生。

《砂器》。早在1979年,我就读到了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点与线》,大为着迷,《砂器》是第一次看松本清张的电影,剧情设计得有点问题,悬疑度不够,不过整部影片被一股悲壮的情绪所推动,令人动容,带有古典风味的音乐尤其出色。丹波哲郎饰演锲而不舍的警察,这位名演员戏路很宽,从达官显宦到贩夫走卒都胜任有余。

《阿西们的街》。日本大企业周围都有星罗棋布的零组件供应商,《阿西们的街》如实描绘了这些小企业的甘苦,这些家庭作坊似的小企业在同业的竞争和上游大企业的压迫下,艰难地求取生存之路。影片的叙事有些凌乱,不过中国观众感兴趣的是日本当代年轻工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自组摇滚乐队的热情尤其吸引了年轻的观众。电影中有一首插曲极具动感,我曾在现场看过本土歌星翻唱这首歌(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应该是当年很红的张行),当场的景象可用一个词形容――“万众欢腾”,热闹极了。

《啊,野麦岭》(两集)、《华丽的家族》和《金环蚀》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资产阶级腐朽生活。《啊,野麦岭》展现了底层女工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境遇,作为弱势群体,她们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工资,在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为资本家卖命,付出了青春和健康,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华丽的家族》和《金环蚀》全面披露了在日本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野心勃勃的垄断金融资本家如何肆无忌惮地吞噬国有资产,企图用资本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贪污腐败的官商黑恶势力如何勾结成一个个利益集团,狼狈为奸,黑箱作业,强取豪夺国家和民众的财产,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这三部影片展现的黑暗画面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记得我们当时很庆幸,幸好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绝对不会像日本那样容许官商黑恶势力横行,让底层人民受苦受罪,对此我们有坚定的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7 21: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34,80年代的译制片(2)

《姊妹坡》。一部极度唯美的文艺片,讲述一家四姐妹的人生故事和情感纠葛,大姐在父母突然过世后,不愿结婚,独自照料三个领养的妹妹长大成人;个性独立的二姐不幸得了绝症,在生下一子后与爱人一起从容离开人世;大学生三姐的爱情因为门第不配受到男友家人的冷眼,后与姐妹们分别,跟随生母生活。影片最后,大姐与一直等待她的男友带着二姐的儿子在姊妹坡上散步,就像多年前父母带着她们四姐妹那样,念着同样的儿歌:“一二三四,什么坡,姊妹坡……”

《姊妹坡》以“章”作为段落,结构清晰,叙述流畅,从始至终弥漫着悲凉、惆怅的情绪。几位演员都算大牌,浅野温子和富田靖子演活了二姐的自尊自强、小妹的活泼开朗,三姐泽口靖子因为角色较弱,不那么讨喜。饰演大姐的绀野美沙子,后来参加演出了中日合拍的《没有下完的一盘棋》,饰演大姐男友的竹胁无我曾主演电视剧《姿三四郎》,80年代初在中国引起收视高潮。1993年,本地的有线电视系统忽然开通卫视中文台,在该台那一年播出的日本偶像剧中,我看到了浅野温子的《101次求婚》和泽口靖子的《孤身走我路》,隔了好几年再见两位姊妹,居然都不显老,浅野温子的角色还是那么可敬,泽口靖子还是那么不讨喜。

80年代中期,我们正是热爱文艺的年纪,因为资源有限,很少看到像《姊妹坡》这样正宗的文艺电影,如此感伤缠绵的小资情调,不由分说地打动了我和我的朋友们。我有一位朋友,沉迷于《姊妹坡》营造的意境里,竟一连看了十遍之多,至今一把年纪了,还是念念不忘。现在看,《姊妹坡》不算是经典影片,它只是我们青年时代的一个烙印,年轻的时候如此喜欢一部影片,也算是一种幸福。

80年代的日本电影还让中国观众认识了不少栗原小卷、中野良子之外的女星,我看过的明星电影包括山口百惠的《绝唱》、《风雪黄昏》,药师丸博子的《W的悲剧》,松坂庆子的《蒲田进行曲》,田中裕子的《火红的第五乐章》,樱田淳子的《白衣少女》,等等,都是好看的影片。此外,还有“寅次郎”系列,“片山刑警”系列,“钓鱼迷”系列,每个系列我应该至少看过一部,时间太久远,人物和故事混淆,已经记不清楚细节了。

80年代,日本电影持续地引进,和同时引起的日本电视剧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中国观众对日本的现代化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已习以为常,不再像早几年那么好奇。对中国观众来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引进的日本电影(包括一批高收视的日本电视剧),提供一个近在咫尺的参照系,让我们醒悟到错过了发展的机遇是多么不可饶恕,也提供了一个前方的目标,让我们认清脚下的路在朝向哪个方向。

关于日本电影,还有一事值得一说。好像是1985年,附近的一家小电影院无预警放映那三部著名的日本军国主义内参片――《军阀》、《啊,海军》和《山本五十六》,没有预告,没有宣传海报,只是售票窗口上方的小黑板上用粉笔标记片名、时间和票价,幸亏我年轻时眼神够好,总算没有错过这三部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内部电影。一口气看完,我的感觉是,日本人不服输,就算服输也只是表面上服给打趴他们的美国人,对中国肯定不服,野心仍大大的有。最近这十年来,我又看了十几部日本二战片,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以为,以日本人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心气儿,未来,未来的未来,为了争夺土地,争夺资源,中日之间肯定会有一战,甚至几战。日本人战后发奋图强,迅速崛起,就是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我们呢?我们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7 2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让我回忆起我看过的《大众电影》》。虽然看的电影不多,但是期期画报,翻了一遍又一遍,几乎十年。同时还有《小说月报》。当然也把我害苦了,七十年代初的我,我美好的的十年 严重崩溃成绩是一踏糊涂 。对了还小人书,我也是成箱的,看了又看。就不懂得学正业。  那时候的农村并没有什么月刊画报,可是我都没清楚,是谁拿到家里的那些《大众电影》不是期期拿来是,我看的时候就是很大的木箱子里了,还是《小说月报》一年为一摞的。 小人书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亲戚家给带来的,怕耽误他们家孩子的学习,

我却是如如饥似渴一遍又一遍翻腾乐此不疲,女女女,金锁记,妻妾成群,好多好多小说月报小说,后来都拍成电视剧,真正的回忆起内容,也没起所以然 ,只有看电视的时候才知道原来看过小说,晕死了   




什么时候回忆起来我都崩溃,我的十年 一时感慨 扯远了,跑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16: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年该是电影的天堂了吧?电影界是如此的热闹,楼上提到的大众电影杂志,普及的程度惊人~~好多的电影我很熟悉,可是细想我并没有看过,估计都是从大众电影中得到的印象~~~
电影进入天堂了,可是我已经失去胃口,大概当时都闷在家里看电视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8 2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35,80年代的译制片(3)

80年代译制片的主要来源为西欧电影,大部分来自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以娱乐片为主,由于当时国产的娱乐片不是一般的差劲,好莱坞的娱乐大片又暂时进不来,这些西欧影片就喧宾夺主,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娱乐需求,虽说是商业影片却也不乏佳片,以下即简单回顾几部由知名影星领衔主演的作品。

《老枪》。相信很多当年的观众都很欣赏这部影片,一个普普通通老老实实的法国医生,家人被德军杀害,于是拿起枪来报仇,一个人一杆枪,杀了个痛快,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编导处理得极为精致,既紧张又感人,和平日子里的幸福生活不断闪回,片头片尾,一家人骑车出游的画面前后呼应,增添了影片的悲剧意味。

我记得当年看《老枪》的时候,一边看一遍琢磨,如果换了我来拍这样的题材,会拍成什么样子?应该不会如此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打击敌人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群人:游击队长,老少游击队员,当地镇长,女民兵,德高望重的老大爷或老大娘,还有童子军……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互相配合行动,挖地道,布地雷,引来德军进村聚而歼之,再去烧德军的炮楼,解放德军占领的县城,片尾想起雄壮的“马赛曲”或“戴高乐将军之歌”,胜利的游击队员在歌声中继续前进……

《老枪》的两位主演都是欧洲的大明星,罗密.施奈德的戏份不多,《老枪》上映时尚不引人注意,要等到《茜茜公主》系列上映后才中国红极一时,家喻户晓。法国影星菲利浦.诺瓦雷以精湛的演技撑起了整部影片,让当年的观众的大为叹服。20多年后,菲利浦.诺瓦雷主演的《天堂电影院》和《邮差》征服了下一代观众,时过境迁,《老枪》的观众未必看过《天堂电影院》,而《天堂电影院》的粉丝恐怕不知道曾经有个电影叫《老枪》。

《蛇》。《蛇》可算是冷战时期间谍世界的微型百科全书,东西方间谍机关勾心斗角,花样百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手段闻所未闻,大开眼界。记得我在看《蛇》时,内心不无惶恐,《蛇》里介绍中央情报局的庞大、专业、无孔不入,还有现代科技装备,令人悚然而惊。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凭那些国产反特片透露的本事,我们的安全机关能行吗?

《蛇》的叙述方式也让人惊奇,血淋淋的间谍战,既没有刀光也没有剑影,却从头紧张到尾,完全是心理战,一方面,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在斗智,另一方面,编导和观众斗智,不断把观众的猜测思绪引向歧路。在《蛇》里,菲利浦.诺瓦雷饰演法国情报局长,没有多少光彩,光彩在两位好莱坞巨星身上,尤尔.伯连纳和亨利.方达,这两位巨星抢尽风头,特别是尤尔.伯连纳,《蛇》不是他的代表作,还是用那个时尚术语来形容,这位光头巨星的“气场”,实在是强悍得令人瞠目。影片最后,完成任务的苏联间谍潇洒地离去,尤尔.伯连纳缓步越过边界桥,几个等候的苏联军官向归来的英雄敬礼,那一幕震撼人心。看到这里,不免好奇,西方竟然制作如此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影片,是不是表达了某种另类的自信?

《虎口脱险》。超级经典的电影,经典的故事,经典的人物,经典的台词,经典的演员,经典的配音,如果算经典指数,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虎口脱险》或许是80年代译制片的经典之最。观众经久地热爱《虎口脱险》,主要是因为它的幽默,不中听的说,《虎口脱险》过于幽默了,幽默到令人发指。严肃的反法西斯题材竟然编排得如此轻松搞笑,绝对超出了中国电影人的想象边界。《虎口脱险》那个可爱的小老头,路易.德.菲奈斯,演过无数喜剧,喜剧天分出类拔萃,几年后,他主演的另一部喜剧片《疯狂的贵族》上映,不再引起《虎口脱险》式的轰动,在中国观众心目中,《虎口脱险》不可复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21: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是我长大了?还是电视的普及让我远离了影院?这些电影好像熟悉的陌生人~~~说起名字我都有印象,实际上大多想不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8 21: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寺里也没有电影放的啊,好多电影我也是那么模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4 14:20 , Processed in 0.30857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